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眼科诊疗常规

眼科诊疗常规

眼科诊疗常规
眼科诊疗常规

白内障的诊治总则

【诊断】

1.询问白内障的起病年龄、视力及屈光状态变化,发病及治疗经过。过去眼病史,全身疾患史,家族史及长期用药经过。

2.视功能检查:远、近视力,矫正视力,光定位,光色觉,固视性质检查。必要时进行视网膜视力,视网膜电流图及视诱发电位检查。

3.眼位检查,尤其是单侧患病时。

4.眼压及前房角镜检查。

5.一般情况下须在散瞳下裂隙灯眼部检查(散瞳禁忌者例外),特别注意晶体的大小、形态、位置、混浊的形态、颜色与部位,并详细记录。同时检查玻璃体及眼底情况。

6.无法看清眼底者,须行眼部超声波检查,测量眼轴及排除眼内疾患。

7.独眼患者或特殊病例须手术摘除白内障时,必须酌情增加结膜分泌物细菌培养,角膜内皮照相,视网膜视力,视网膜电流图,视诱发电位等检查。

8.手术前检查应反复排除眼部及全身的手术禁忌证,如慢性泪囊炎、急性结膜炎、严重的心肺疾患、高血压、糖尿病等。

9.拟在白内障摘除的同时植入人工晶体时,必须查角膜曲率、眼轴长度以决定植入人工晶体的度数。二期植入前最好作角膜内皮照相。

【治疗】

1.判断患眼的视力下降是否与晶体混浊的程度一致,若不一致,应行验光或查明其它影响视力的眼病。

2.白内障的药物治疗,包括防止晶体代谢异常与蛋白质变性的一类药物,如维生素类,醛糖还原酶抑制剂与中医辩证用药。

3.停用一切与白内障的发生有关的药物或饮食,消除与白内障的发生有关的各种因素。4.当白内障引起的视力下降已影响病人的生活,学习与工作时(一般术前矫正视力在0.3以下),而患者又要求提高视力时,?可以手术摘除白内障或在摘除白内障的同时植入后房型人工晶体。

5.单纯摘除白内障手术后,应及时配戴合适的矫正眼镜。幼儿或儿童,双眼已摘除白内障者或独眼手术者应在出院时就配戴合适的眼镜,不必等术后三个月才配镜。

6.手术前使用抗生素眼液滴眼,并有效地控制全身病,如高血压、糖尿病、心肺疾患等。7.随访要求:出院后应继续用抗生素滴眼,或用新霉素地塞米松眼水,防感染及术后抗炎治疗。并于出院后2周、1个月、3个月、半年及1年到门诊复查,包括裸眼视力、矫正视力、眼压、裂隙灯眼部检查、眼底检查。必要时行角膜地形图检查、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检查、角膜内皮照相、角膜曲率测定及验光等。

老年性白内障

【诊断】

1. 多45岁以后发病,是与年龄相关的进行性视力下降。

2. 可双侧先后发病或同时发病。

3. 根据白内障开始形成部位,混浊的形态分皮质性白内障、核性白内障与后囊下白内障。皮质

性白内障须分期为初发期、膨胀期、成熟期和过熟期。

4. 膨胀期白内障应注意前房深度、前房角及测量眼压。过熟期白内障需注意观察晶体囊的钙化

点、皮质液化、核下沉等。注意房水、眼压及晶体不全脱位等。

5. 其它检查与白内障诊治总则所列的要求相同。

【治疗】

1.早期白内障患者使用药物治疗。

2.成熟期白内障患者动员其接受手术治疗,手术方式一般选用白内障囊外摘除及后房型人工

晶体植入。

3.根据病人对视力的要求,未完全混浊白内障也可进行手术治疗,但必须向患者解释手术治疗的目的及术中可能发生的意外情况。由患者及其家属决定手术与否。手术方式可选用晶体超声乳化术联合后房人工晶体植入,也可选用白内障囊外摘除及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4.其它治疗要求与白内障治疗总则列的要求相同。

先天性白内障

【诊断】

1.询问白内障的发生时间及发展经过,了解母亲孕期有无风疹、感冒、腮腺炎、发热等全身病及用药情况。了解母亲孕期营养情况,是否存在维生素A缺乏,缺钙或甲状旁腺机能障碍等。

2.询问家族史及有无明确遗传因素的存在,有家族史应描绘发病家谱图。

3.先天性白内障根据晶体混浊形态分为:前极性白内障,后极性白内障,绕核性白内障,冠状白内障,胎核性白内障及全白内障等。

4.详细检查排除白内障以外的眼部其它先天异常及同时存在的其它眼病,如:小眼球,小角膜,斜视,眼球肿瘤等。

5.详细全身检查,注意全身疾患的存在,如骨骼发育异常,先天性心脏病,先天性痴呆及合并先天性白内障的综合征。

6.眼部检查不合作时,给予10%水合氯醛50mg/kg/次,待其入睡后进行检查,超声波检查及眼压测定等。

7.其它诊断要点与白内障诊断总则所列要点相同。

【治疗】

1.不影响视力者,不需治疗。

2.明显影响视力者,为防止形成弱视,应尽早考虑手术,宜在出生后2~6个月时手术。手术方式宜选择单纯晶体皮质抽吸术。

3.术后应在一周内给予验光配镜,单眼发病者给予配戴角膜接触镜。配镜三个月后视力提高不明显,而且确定为弱视时,应及早进行弱视治疗。

4.先天性白内障术后应定期复查,注意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如后发性白内障,虹膜睫状体炎,瞳孔闭锁,视网膜脱离及继发青光眼等。

5.婴幼儿配眼镜度数应以矫正近视力为主并定期更换,配戴角膜接触镜应让母亲学会装配戴的方法,并了解可能出现并发症时的眼部变化。

6.6岁以下患者,植入人工晶体时宜慎重,手术必须在更为完备的条件下方可进行。

并发性白内障

【诊断】

1.须详细询问可能并发白内障的各种眼病的病史,如眼部红痛史、戴眼镜史、手术治疗史等。2.注意晶体混浊的形态,尤其注意晶体后极部囊下是否存在颗粒状灰黄色混浊,少数水泡,逐渐发展为玫瑰花状,晶体核是否呈棕色甚至黑色混浊。瞳孔区晶体前皮质有无青光眼斑存在。晶体前囊有无色素颗粒,膜形成或钙化等。

3.并发性白内障本身的检查,以裂隙灯检查为主,但为了明确原发眼病,判断预后及考虑治疗方案,往往需配合其他检查,如眼压、前房角、玻璃体、视网膜超声波等检查。4.注意外伤史,以便与外伤白内障鉴别,注意全身疾患,排除代谢性白内障。

【治疗】

1.治疗并控制原发眼病。

2.因并发性白内障影响视力严重时,可采用手术治疗,但必须在充分控制原发眼病的情况下考虑手术摘除白内障。

3.预后与眼原发病的病情等有关,虹膜异色症并发白内障和高度近视并发白内障预后较好,因原发眼病已严重损害视力功能者,视力预后差,有时甚至无恢复视力的可能性。因此必须使病人明白,由于其它眼病的存在而使术后视力恢复程度受影响。

4.对接受人工晶体植入的病人,应充分做好视力功能的预测解释工作,不能匆忙决定。

代谢性白内障

糖尿病性白内障

【诊断】

1.详细记录糖尿病的病程,用药情况及控制血糖程度,注意糖尿病并发的其它全身病史。2.检查血糖控制程度及尿糖情况。

3.注意晶体皮质是否出现典型的斑点状混浊,如同雪片飘落,是否有空泡形成,是否晶体吸收水份而肿胀,囊膜高度紧张。

4.注意眼底改变,玻璃体改变、虹膜新生血管形成,前房角的新生血管膜与眼压等。

5.其它诊断要点与白内障总则的要求相同。

【治疗】

1.治疗糖尿病,控制血糖在正常范围。

2.治疗白内障手术方式与老年白内障相同。

3.当糖尿病发展至增殖性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时,必须慎重考虑是否植入人工晶体。4.术后复查应注意黄斑囊样水肿,前房、玻璃体出血及增殖性视网膜病变的发生。

5.其它诊治要点与白内障总则的要求相同。

半乳糖性白内障

【诊断】

1.通过对乳糖代谢有关的酶进行检查,可以确诊。

2.晶体混浊最初从板层混浊开始,很快发展为全白内障。

3.详细询问家族史,注意是否属于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4.其它检查要点与白内障总则的要求相同。

【治疗】

1.停止母乳喂养,给予无乳糖及无半乳糖饮食。

2.白内障已明显影响视力,宜及早摘除白内障,防止弱视的发生。

3.其它治疗要点与白内障总则的要求相同。

低钙性白内障

【诊断】

1.询问是否属于甲状旁腺摘除术后,婴幼儿软骨病,青壮年妇女在孕期、产后或哺乳期的缺钙,注意有无手足搐搦史。

2.常规检查血清钙,发现异常、偏低时,结合病史与白内障的形态可以确诊。

3.晶体混浊形态特点为皮质内点片状混浊或条状混浊与囊膜之间有一清亮的透明带,并伴有红、绿或蓝色结晶颗粒存在。

4.其它诊断要点与白内障总则要求相同。

【治疗】

1.给予足量的维生素A、维生素D、钙剂。必要时给甲状旁腺制剂治疗。

2.晶体混浊已明显影响视力,一般可在摘除晶体的同时植入后房人工晶体。

3.其它治疗要求与白内障总则的要求相同。

中毒性白内障

皮质类固醇白内障

【诊断】

1.询问记录使用皮质类固醇药物的原因,使用的药品、剂量、用法、使用的时间及总量等。2.晶体混浊形态常从后极部的后囊下开始出现粉尘状混浊,然后逐步扩大,直至全白内障。3.注意使用皮质类固醇后其它的眼部改变,如眼压升高,结膜炎与角膜病变。

4.注意长期使用皮质类固醇所引起的全身病,如高血压等。

5.其它检查要点与白内障总则的要求相同。

【治疗】

1.停用皮质类固醇药物,尤其是局部滴眼药物。

2.当晶体混浊已明显影响视力时,可手术摘除白内障并植入人工晶体。

3.其它治疗要点与白内障总则要求相同。

三硝基甲苯白内障(简称TNT白内障)

【诊断】

1.详细记录患者接触TNT的经过,包括工种、每天工作时间、?工作环境及工作年限等。2.检查晶体时注意散瞳下周边部皮质的楔状混浊,常常连成环状,呈花瓣状改变。注意皮质是否出现盘状混浊区等。

3.注意全身肝功能及造血系统的检查。

4.其它检查要点与白内障总则要求相同。

【治疗】

1.向病人宣传工作时的防护措施。

2.治疗全身同时存在的其它系统疾患。

3.当白内障影响病人工作与生活时,宜手术治疗并植入人工晶体。

4.术后定期随访,注意眼部及全身病的变化。

5.其它治疗与白内障总则要求相同。

外伤性白内障

【诊断】

1.强调询问病史的重要性,请参阅眼外伤的诊疗常规。必须了解受伤与白内障发生的关

系,间隔时间与发展经过,是否做了治疗。

2.眼部检查除注意晶状体的改变外,也注意眼外伤所造成的眼部其他改变,例如:眼球壁是否

有破口、疤痕,眼压升高,前房角后退,眼内细小异物残留,铁锈沉着症,玻璃体积血,视网膜震荡,视网膜裂孔,视网膜脱离,脉络膜破裂出血,视乳头苍白等。

3.视功能检查十分重要,必要时做视网膜视力、ERG、VEP以及色觉检查。

4.对有异物进入眼内或眶内的可能者,应常规做眼眶X光照片,如可能应行CT扫描,务使眼部得到彻底的检查,排除眼内异物存留。

5.若因晶状体混浊未能看清眼底情况时,应常规超声波检查,注意玻璃体及视网膜的改变。6.对于复合外伤,应先使患者的全身情况得到稳定,先处理全身其它部位的外伤进行必要的检查和治疗。

7.其它诊断要点与白内障总则要求相同。

【治疗】

1.对眼外伤的处理,请参阅眼外伤一章。

2.眼球穿孔伤存在角膜穿破及晶状体穿破时,可在修补角膜伤口后,另作切口将外伤性白内障同期摘除,联合植入人工晶体,或二期再植入人工晶体。

3.晶状体内异物所致外伤性白内障,如果晶状体混浊明显,可在晶状体异物取出的同时行白

内障摘除联合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不必分次进行。

4.当眼球穿孔伤口出现玻璃体损伤,并嵌顿伤口,这类外伤性白内障宜在摘除白内障的同时联合前段玻璃体切割手术。

5.外伤性白内障术后应根据炎症反应情况,积极抗炎治疗和散瞳。

6.密切随访,以便及时发现与处理可能发生的术后并发症,如继发性青光眼、后发性白内障、视网膜脱离等。

7.其它治疗要点与白内障总则要求相同。

外伤性晶状体脱位

【诊断】

1.询问外伤史,了解并分析眼部受伤程度与晶状体脱位的关系。

2.全面体格检查,尤其注意与外伤有关的全身疾患。

3.视功能的检测,例如视网膜视力、ERG、VEP以及色觉检查。

4.全面检查其它眼部、例如眼位、眼球运动、眼压、前房角、瞳孔、虹膜、是否有眼球壁破裂、瞳孔散大、虹膜根部离断、前房玻璃体残留、视网膜脱离、脉络膜破裂、出血等。5.详细记录晶状体的形态、位置。不全脱位的患者,必须明确晶状体悬韧带断离的部位与范围,全脱位于玻璃体内的患者,必须了解晶状体是否与眼内组织粘连,了解晶状体位置与体位改变的关系。全脱位入前房的晶状体必须了解晶状体在前房内是否会因体位改变而脱入玻璃体内。

6.若因玻璃体混浊未能确定晶状体在玻璃体腔的位置时,应常规超声波检查,通过改变体位了解晶状体在玻璃体腔的活动情况。

7.对不全脱位的病人,询问是否有单眼复视的存在,并详细检查远视力、近视力及矫正视力。【治疗】

1.不全脱位晶状体若眼压正常无其它并发情况者可以通过验光,确定是否通过配镜提高视力。2.脱位的晶状体已混浊,其处理原则与白内障相同。

3.脱位的透明晶状体,若大部分嵌顿瞳孔,全脱位于前房或全脱位于玻璃体内且合并其它并发症时,应摘除晶状体,同时作前段的玻璃体切割。

4.不全脱位的透明晶状体,若继发青光眼经药物控制不满意时,应摘除晶状体,处理前房的玻璃体。

5.脱位晶状体摘除术后应定期随访,注意术后继发性青光眼,视网膜脱离的发生。

先天性晶状体脱位

【诊断】

1.询问家族史,了解遗传方式。

2.全面仔细的全身体格检查,心脏功能的检查特别重要。

3.视功能检查,例如视网膜视力、ERG、VEP以及色觉检查。

4.眼位检查、是否有眼球震颤,眼压测量和前房角检查,了解是否合并青光眼。

5.详细了解晶状体脱位的位置,检查方法与外伤性晶状体脱位相同。

6.超声波检查,包括测量眼轴、排除眼内疾患及协助了解玻璃体内的晶状体位置改变,眼底是否病变。

7.特殊病例,如前房玻璃体残留的病例,应了解角膜内皮细胞密度。

8.拟手术摘除晶状体的患者,须请内科医生进一步检查,排除手术禁忌证。

【治疗】

1.晶状体已脱入前房或大部分嵌顿于瞳孔,应及时摘除晶状体。

2.晶状体脱入玻璃体腔,应密切注意病情的变化,一旦合并其它并发症时,应摘除晶状体。

3.合并白内障时,按白内障处理原则处理。

4.继发青光眼时,按青光眼处理原则控制眼压。

5.不全脱位晶状体患者在观察期间,通过试镜验光确定可否提高视力,并定期复查眼压与视野,注意青光眼的发生。

6.合并全身疾患的病人,手术应在控制好全身疾患后进行。对心血管疾患者,增加手术中的心电监护与术后密切观察。

白内障囊外摘出术

手术适应症:一般来说,除晶状体脱位,几乎所有类型的白内障均可作囊外白内障摘除术,特别适用于:

1.成熟或接近成熟的老年性白内障。

2.第一眼作白内障囊内摘出术发生玻璃体脱出或玻璃体于角膜粘连引起的角膜水肿。

3.眼内需植入后房型人工晶体者。

4.30-35岁以上,已有硬核的外伤性白内障。

5.伴有高度近视的白内障。

6.有广泛虹膜后粘连或玻璃体情况不明的并发性白内障。

7.第一眼作白内障囊外摘出术发生视网膜脱离或手术眼过去患视网膜脱离。

8.第一眼作白内障囊内摘出术,术时发现晶状体悬韧带特别强韧或术后发生瞳孔阻滞者。

手术禁忌症:

1.晶体脱位或半脱位。

2.其他全身或局部疾病不适合做白内障摘出手术者。

手术方法:

1.开睑开睑器开睑或缝线开睑。

2.做上直肌牵引缝线用闭合的单齿镊在12:00方位顺结膜面向上距角膜缘8mm处夹住上直肌

的肌止缘,使眼球向下转,然后在肌止缘的肌腹穿过1-0丝线,过针时缝线的针尖切勿刺向巩膜,以免穿破巩膜,拉紧缝线,用血管钳固定在手术巾上。

3.做结膜瓣以12:00方位为中心,沿角膜缘剪开球结膜约120°范围,然后向穹窿部方向做钝

性分离,暴露上方巩膜约3~5mm宽,烧灼器进行表面烧灼止血。

4.做角膜缘板层切口以12:00方位做角巩膜垂直-倾斜板层切口,深度约1/2厚度,切口长度根

据术前晶体核大小加以估计,一般为120°弧度。

5.截囊(连续环形撕囊法)粘弹剂维持前房下,截囊针在前囊中心穿刺,撕囊镊伸入前房将前

囊做环形撕开并拉出,将前囊膜撕开成一个无锯齿状缘的光滑圆形切口。

6.延长切口角膜剪的钝头刀页插入前房,根据晶体状体核的大小确定切口长度,并使内外切口

大小一致,切口通常为120°弧度。

7.挽出晶体状体核挽出晶状体核前降灌注液注入晶状体前囊下,或晶状体皮质与晶状体核之间,

用水压作用使晶状体核松动,在粘弹剂维持前房下,右手持斜视钩(或类似器械)压迫6:00方位的角膜缘内侧,使已经游离的晶状体核上方翘起,注射斜视钩不可沿角膜滑动,以免角膜内皮与晶状体核接触导致内皮损伤,右手操作同时,左手持镊子轻压切口后唇,使切口呈鱼嘴样张开,晶状体核载双手协同作用下,缓缓向移向切口,当晶状体核上方赤道部挽出切口,即停止对眼球的压破,以镊子或冲洗针头将晶状体核自一侧向另一侧拨动旋出切口外。

8.切口缝合以10-0尼龙线先间断缝合切口,进针深度应达3/4巩膜厚度,切口两侧深度一致,

进出针均距切口1.0mm,所以线结均应埋藏角、巩膜组织内。

9.清除晶状体皮质灌注抽吸针头在两针缝线之间进入前房,抽吸针头的开口始终避开朝向后方,

以防抽吸时无意吸住晶状体后囊,并且注意注吸力平衡以维持正常前房深度,减少内皮损伤和

晶状体后囊破裂的机会,抽吸晶状体皮质示由前向后逐层吸出,先抽吸6:00方位皮质,再按先左后右吸出两侧皮质,最好吸出12:00方位皮质,然后清除残留的较细皮质,皮质抽吸感觉后再补加角膜缘切口缝线,使切口闭合达到水密状态。

10.结膜瓣处理将结膜瓣向下拉,遮盖角膜缘切口,结膜切口两端以透热粘合或用缝线固定在适

当位置。

术后处理:嘱患者注意休息并防止术眼受到碰撞,然而不必强调绝对卧床,宜避免进食坚硬、多骨头、及带刺激性的食物,注意保持大便通畅。对术后出现疼痛、呕吐、咳嗽等症状应及时给以对症处理。术后可给抗生素预防感染,术后第一天,如无特殊并发症存在,可开发滴眼(复方妥布霉素+双氯芬酸钠眼水),常规检查术眼的远近视力及矫正视力,眼压,切口的愈合情况,观察角膜有无水肿,前房深度,房水闪辉情况,有无出血,虹膜纹理是否清晰,瞳孔位置及大小,有无晶体皮质残留,后囊有无皱褶及眼底情况等。

术后并发症及处理:

1.感染:细菌感染多发生在术后2~3天,后果严重,术后突然发生的术眼疼痛是感染的信号,接

着可出现结膜充血水肿,角膜光泽降低,切口出现灰黄色浸润,房水混浊甚至积脓,当病情进一步进展,角膜水肿加重,其周边部出现黄色浸润环,玻璃体混浊、积脓可致视力丧失。一些条件致病菌的感染,其潜伏期延长,如为真菌感染,其潜伏期更长。由于发生感染的原因较复杂,因此加重感染预防,严格掌握全身及局部手术适应症很关键,术前应强调抗生素眼水点眼及眼局部的严格消毒,手术环境及术中使用的药物、器材必须严格消毒,术后密切观察,一旦发现感染迹象,应取材做细菌培养及药物敏感试验,全身及局部使用大剂量抗生素,待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回报再考虑更换药物。

2.角膜线状混浊及角膜水肿:重点在于预防,术后可用抗生素与皮质类固醇眼水合剂点眼或结膜

下注射,眼部可用高渗性眼水及营养角膜的药物等,如已发生大泡性角膜病变,可试戴亲水软性角膜接触镜,以环境疼痛,严重者经上述方法无效时可考虑穿透性角膜移植术。

3.前房积血:绝大部分前房积血均来自切口,特别是垂直切口,其多发生在术后2~5天,少量积

血可数天内自行吸收,占前房1/2以上的大量积血,因自行吸收时间较长,为预防眼压升高和角膜血染可作前房冲洗,如合并切口裂开,应及时修补并清除积血。

4.虹膜脱出:通常由于眼球受到碰撞、挤压或眼压升高所致,如切口缝合不紧时也可发生,应及

时进行手术将脱出虹膜复位。

5.术后浅前房:正常水密切口,术后1~2小时前房即可基本恢复。前房长期过浅或不恢复,可导

致周边虹膜前粘连,日后出现继发性青光眼。如术后2~3天前房仍不恢复或又重新消失,应注意以下情况:

1)切口渗漏:切口渗漏可由于玻璃体嵌顿于切口或切口对合不良所致。如怀疑切口渗漏可通过Seidel试验证实,如无明显切口裂开,可加压绷带包扎,如发现切口裂开,应立即修补。

2)睫状体脉络膜脱离:眼底镜下隆起,脉络膜脱离呈半球状隆起,表面光滑,呈深褐色,可为单个隆起病灶发生,亦可同时出现多个隆起病灶,下方和颞侧为多发部位,其后界少有超过赤道部者。眼压降低是主要临床表现之一,持续性的低眼压又加重脉络膜脱离程度,形成恶性循环。此并发症重点在于预防,如手术切口及其闭合是否水密状态,术前软化眼球,避免切开眼球时眼压骤然下降,术中避免损失睫状体等。治疗可用睫状肌麻痹剂松弛睫状肌,以减少葡萄膜组织的张力,如切开有渗漏,作单眼加压包扎,以阻断房水异常通道,使用高渗剂,利于脉络膜上腔渗液吸收,促使前房形成。经保守治疗一周后如脉络膜脱离症状仍不见改善,应考虑做脉络膜上腔引流术。

6.葡萄膜炎:术后一周出现多属手术反应,如炎症反应明显,可能与晶状体物质残留、术中玻璃

体脱出、陈旧性葡萄膜炎激惹等因素有关。一般可局部或全身应用皮质类固醇、散瞳剂等治疗,若晶体皮质残留太多,应予抽吸冲洗。在较晚期出现的伴有前房积脓、瞳孔封闭的葡萄膜炎应注意霉菌感染。

7.上皮植入前房:分虹膜珍珠肿、虹膜囊肿及上皮植入前房三种。本症治疗效果欠佳,一经诊断,

需手术治疗。

8.瞳孔上移变形:为虹膜嵌入切口或玻璃体脱出所致。

9.继发性青光眼:前房延迟恢复所致的周边虹膜前粘连、瞳孔组织、术后炎症、上皮植入前房、

植入性虹膜囊肿及纤维内生均可引起继发性青光眼,晶状体皮质残留可致瞳孔阻滞,阻塞前房角或自身过敏引起眼压升高,术后眼内出血,变性的红细胞可用阻塞小梁网而致眼压升高,故应根据不同情况分别予以处理,如进行睫状体分离、虹膜切除术等,右晶状体皮质引起者可做前房冲洗,血影细胞性青光眼药物治疗无效时可作前房冲洗和玻璃体切除。

白内障超声乳化术

手术适应症:适合较年轻、晶状体核较软的患者,尤其是那些年龄在50岁以下、没有角膜内皮病变、前房深度正常、瞳孔能够散大至7mm以上、核硬度在中等度以下的患者。

手术禁忌症:

绝对禁忌症是晶状体脱位,以及角膜内皮失代偿者。相当禁忌症取决于术者的经验和技术,除了富有经验的术者,下列情况应视为相对禁忌症:角膜内皮变性、浅前房、小瞳孔核晶状体核硬化。

手术方法:

1.切口沿上方角膜缘剪开结膜约6mm,向后剥离暴露巩膜,充分止血。距角巩膜缘后2mm,作

平行地缘部的巩膜板层切开,深度约1/2巩膜全厚,长度应根据欲植入的晶状体大小而定。自切口向角膜缘方向作潜行剥离,进入透明角膜内1mm,形成巩膜隧道。

以3.2mm穿刺刀穿刺进入前房,以形成有自闭功能的活瓣式内口。

2.撕囊连续环形撕囊术continuous circular capsulorhexis,CCC是典型的超声乳化术的相关技术。

以截囊针在近正中部前囊膜作一小三角瓣,反转游离侧,以截囊针轻轻拉住反转的囊膜片,按预定方向作环形撕拉,使撕裂作连续的弧形延伸,直至形成6mm直径的圆形撕开。撕囊过程中,应不断更换牵拉点和撕拉方向,避免向赤道部放射。

3.水分离术撕开前囊膜后,以注水钝针头自9∶00或3∶00时钟位的前囊膜瓣下注入BSS。注水

时采用轻轻的脉动方式,借助水的脉动冲击,使前囊膜和囊下皮质分离。

用同样的方法可使浅层皮质和深层皮质、深层皮质和核上皮质,以至于核上皮质与核充分分离,以利于随后的乳化的进行。

4.晶状体乳化扩大内切口至3.2mm,伸入乳化头,按预定方式依次对核进行乳化吸出。乳化的基

本动作是雕刻sculpting,即以乳化头释放的能量将晶状体核击碎成乳糜状。

5.皮质抽吸在晶状体核被乳化吸出后,将灌注抽吸探头伸入前囊下,从下方6:00开始到鼻侧和

颞侧,最后到12:00将残留的晶状体皮质抽吸清除。

6.关闭球结膜切口:将结膜瓣向下拉,遮盖角膜缘切口,结膜切口两端以透热粘合或用缝线固定

在适当位置。

术中注意事项

1. 切口必须规范,过大会因为漏水而难以保持正常前房深度,过小将使灌注淤塞,影响乳化头冷

却和前房形成;靠前将影响操作;靠后易引起出血。

2. 整个操作应在有足够的前房深度下进行,注意保护角膜内皮和瞳孔缘。一旦吸住虹膜,应即刻

启动回吐功能,避免牵拉和继续操作。

3. 操作中一旦发现后囊膜破裂,应停止乳化,检查破损部位及程度并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切忌

试图用乳化头清除脱出的玻璃体。

4. 雕刻是在负压吸引条件下进行的动作,切不可力图提高效率而压迫或推动晶状体核,这样作极

易使晶状体核或碎块被压入玻璃体腔。

5. 超声能量并非越高越好,水流量亦非越大越好,应根据核的硬度作恰如其份地设定在雕刻中,

亦要根据不同部位、推进速度、吃进深度等随时调整脚踏板3档位深度,这种情况有如司机靠踩油门调整车速一样。

6. 晶状体核碎块如残存于眼内,会引起术后持久的炎症反应,故应彻底清除。由于小碎块随行能力

差,故可随湍流激过滚动,难于捕捉。此时应停于2档注-吸位,靠负压吸牢碎块后,再以极小的超声能量将其乳化吸除。

7. 一旦晶状体核掉入玻璃体腔,不可以乳化头伸入玻璃体腔试图去吸晶状体核,因此时玻璃体会

堵塞入口。如旋以超声能量,核非但不会被拉回,反而会被弹出,应予避免。此时应取出乳化头,按常规方法将碎块取出。

眼外伤治疗总则

眼球穿通伤

【诊断】

1.有锐器刺伤或异物碎屑射伤史;

2.伤后怕光、流泪或伴流热泪、疼痛等刺激症状。

3.球结膜睫状充血或混合充血或球结膜局部浓厚出血,可查见伤口。

4.角膜、角巩缘或巩膜可见伤口;角膜有时只见全层斑点或线条状混浊;有时可见虹膜或睫状体脱出、嵌顿伤口或玻璃体脱出。

5.穿通伤道可有虹膜穿孔或晶状体混浊,角巩缘穿通伤伴虹膜脱出或嵌顿时可有瞳孔偏移变形。6.前房深度改变:角膜或角巩缘穿通伤前房常变浅或消失,可伴前房积血;巩膜穿通伤前房常变深。

7.可有外伤性虹膜睫状体炎或葡萄膜炎征象,如合并眼内感染,可见前房积脓或玻璃体呈灰黄色脓性混浊。

8.了解有否眼内异物X线眼眶照片或A、B型超声波,超声波生物显微镜检查(如前房角、睫状体区异物)或CT扫描可提供有力依据。

9.直接或间接检眼镜检查,部分病人可能有玻璃体混浊或局部积血,有异物存留可能查见。

10.眼压降低或正常。

【治疗】

1.按急诊处理,争取在伤后24小时内进行手术缝合伤口,如采取非手术治疗或因故不能在此时间内手术治疗,应作好清创处理,结膜下注射广谱抗生素,轻轻加压包盖双眼,有开放伤口者,结膜囊内不能涂抗生素眼膏。

2.非手术治疗,适用于伤口长在3毫米内的眼球壁线状伤口,创口对合好、无眼内容物嵌顿伤口、前房已形成。这种伤口可不作手术缝合,清创后球结膜下注射广谱抗生素,双眼加压包扎3~5天,改单眼包扎至7天,伤口头5天全身及局部应用广谱抗生素治疗,如无禁忌证可适当应用皮质类固醇。有出血可能者,于伤后1~2天内用止血药。

3.瞳孔控制剂的应用:伤口在角膜中央者应充分散瞳,伤口在角膜周边部,宜用缩瞳。

4.手术缝合伤口:凡不符合非手术治疗条件的伤口,应尽快作显微手术细致缝合伤口。

(1)按内眼手术前常规消毒、麻醉、吊线开睑或开睑器开睑,用抗生素溶液再小心冲洗结膜囊。

(2)缝线牵引直肌固定眼球,创口及脱出眼内容处理,见下面。

(3)缝合创口,新鲜整齐线状角膜伤口用10~0尼龙线连续缝合,不规则创口、晚期角膜创口间断缝合,术中应用粘弹剂可减少并发症。巩膜创口用6~0丝线间断缝合,不宜用可

吸收缝线。?对锯齿缘以后的巩膜创口,缝合后应在创口周缘巩膜表面冷凝一周,酌情加

硅块巩膜垫压,可预防继发性视网膜脱离。横跨角巩膜缘区的伤口,先缝合角巩缘一针,

再按上述方法分别缝合角膜和巩膜伤口。

(4)术终向前房注入滤过空气或平衡液恢复前房。

(5)术毕结膜下注射广谱抗生素和地塞米松,结膜囊涂抗生素和多粘菌素眼膏包术眼。

(6)术后全身用广谱抗生素静脉滴注或肌肉注射4~5天,如无禁忌证可配合用皮质类固醇,如伤口污染应注射TAT 1500U作预防。

术后1~3天用止血药物防止继发出血,适当选用药物促进伤口愈合。

5.脱出眼内容物的处理。脱出的虹膜组织完整,污染少,脱出时间不长,表面覆盖的渗出膜能清除干净,虹膜炎症轻,可将虹膜清创后,在角膜缘另作切口送回前房,不宜在原角膜创口硬挤回前房。不符合以上条件的脱出虹膜组织,应在分离创口后剪除脱出部分。脱出的睫状体或脉络膜不宜随便剪除,如必须剪除者应在彻底清创后,在创口周围先作电凝一周后才剪除。脱出的玻璃体原则上应彻底清除,如条件允许者可联合玻璃体切除术。

6.外伤性白内障的处理。晶状体前囊膜破口很细且在虹膜后面,皮质呈局限性混浊视力尚好,暂不需手术治疗,不要散大瞳孔,采用适当药物治疗。晶状体在大部分或完全混浊或皮质已溢出前房,在缝合角膜伤口后联合白内障摘出术(见白内障节)。

7.双重眼球穿通伤(即贯通伤)后巩膜伤口处理。伤口小及自行封闭者,不必缝合伤口,眼底清楚,可行光凝。伤口较长,在外部巩膜上可接近,缝合伤口,伤口周巩膜电凝或冷凝,巩膜垫压硅块。后极部巩膜伤口合并玻璃体积血,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视网膜嵌顿,视网膜脱离,行玻璃体切除术,同时行眼内光凝、电凝;无合并症者,光凝。

8.眼内异物处理。经X线眼眶照片确诊眼内异物及其位置后,根据异物性质及位置决定异物摘出手术时机。磁性异物,靠近伤口或位于眼前段者缝合伤口后在异物所在位置巩膜切口磁吸摘出异物,非磁性异物,靠近创口者可从伤口直视下夹出异物,眼球后段异物,可先缝合伤口,二期手术摘出异物。切忌未确定异物位置时,盲目行异物摘出术。疑难性眼内异物行玻璃体切除联合异物摘出术。术后合理应用抗生素预防眼内感染,如无禁忌证者可适当使用皮质类固醇,可用止血剂1~3天。

9.如入院时已发生眼内化脓性感染征,应于处理前在睫状体扁平部作穿刺抽取0.2?毫升玻璃体作涂片找病原菌和送培养病原菌(细菌和真菌)及药物敏感度试验。如未作伤口手术者,需由此穿刺口注入适量广谱抗生素到玻璃体腔,观察,视情况决定玻璃体切除术,如决定即行手术缝合伤口则视情况决定是否同时作玻璃体切除术。术后才向玻璃体腔注入适量广谱抗生素。10.眼球摘除的处理。严重眼球穿通伤,视功能完全丧失无恢复希望,眼内容物大量脱失,缝合伤口后无法保存眼球原形者,为减少诱发交感性眼炎的可能性,征得病人家属、病人、单位代表同意并签名,经科主任批准才能摘除严重损伤的眼球,摘出的眼球需送病理检查。

11.术后每天检查双眼视力和裂隙灯显微镜检查伤眼情况,每天换药、包眼+眼罩保护术眼3~5天后,可开始滴抗生素和皮质类固醇眼药水,晚上涂眼膏包眼。如眼内反应严重,术后可经球膜下注射抗生素和地塞米松,如疑有眼内感染征,应按化脓性眼内炎处理。

12.出院时常规发给疾病诊断证明,写明诊断、治疗(包括手术)及出院后注意事项,定期门诊复查,特别交代注意预防交感性眼炎,及时矫正视力。

13.涉及伤情,视功能,劳动能力鉴定,由指定主管部门完成。

角膜异物

【诊断】

1.异物入眼史。

2.异物感,眼痛怕光,流泪等刺激症状。

3.球结膜混合性充血或睫状充血。

4.查见角膜表面有异物,细微异物需用放大镜或裂隙灯显微镜才能发现。如铁质异物停留时间长,可在异物周围形成铁锈环。

【治疗】

1.按内眼手术常规消毒眼部,所用异物剔除器械必须严格消毒。

2.应用10mg/ml的卡因作表面麻醉,?良好照明下操作(可配合放大镜)。上皮层异物可用消毒小棉签蘸生理水轻抹除,前弹力层异物用异物刀或消毒针头在放大镜或裂隙灯显微镜下剔除,操作方向朝向角膜周边部剔除,术毕广谱抗生素眼膏+多粘菌素眼膏包眼。

3.角膜基质层异物应在手术显微镜下作角膜板层切口(可为“V”形,尖端朝向角膜周边部),板层分离至异物剔除,磁性异物可电磁铁摘出,术中注意避免异物落入前房,术毕角膜板层复位,涂广谱抗生素眼膏加压包扎2~3天。如剔除异物后前房水渗漏,不需缝合角膜瓣,加压包扎时间适当延长1~2天。

4.多发性角膜异物,表浅者分次剔除,深层者可作板层角膜移植。

5.异物剔除后次日复诊,如角膜异物床浸润明显,应于术后球结膜下注射广谱抗生素。

6.就诊时已合并角膜溃疡,应小心剔除异物后按角膜溃疡处理。

眼内异物

【诊断】

1.多有敲击金属物质或锤击石头或锻压加工或爆炸伤等过程中感觉有异物入眼的病史,少数患者可能忽略外伤史(尤细小高速异物,时间较久远),在询问过程中诱出眼外伤线索。

2.部分患者伤后有热泪流出,视力下降,眼红痛等。

3.借助裂隙灯显微镜检查,在部分患者可见到角膜异物入口痕迹(点状或线状全层伤口或混浊)。

异物巩膜入口有时难发现,常表现为局部球结膜下积血,结膜查见线状伤口,有时异物巩膜入口较大者可有色素膜嵌顿,可见结膜下有灰黑团块隆起。

4.异物射入眼球内所经过的组织呈穿孔或混浊。

5.屈光间质透明时用裂隙灯显微镜、直接眼底镜或间接检眼镜检查可发现异物。

6.金属异物或含金属较多矿石或玻璃经X线眼眶正侧位片或薄骨片可显异物存在征,如X线为显影的低密度异物或非金属异物,A+B型超声波检查或CT扫描或磁共振检查可协助诊断。超声生物显微镜有助诊断隐蔽的前房角异物,睫状区异物。

7.确定异物存留时要作X线照片确定异物的位置(罗氏定位或角膜缘缝环定位法等)。若屈光质透明可看见异物者也可用手持视野定位,前房异物如角膜伤口已闭合可用前房角镜检查定位。8.对细小异物、多发性异物或低密度的异物定位应同时拍摄眼眶正、侧、轴位片及薄骨正侧位片。【治疗】

1.决定手术摘出异物前必须确定异物位置,切忌未准确定位就匆忙进行异物摘出术。

2.根据异物的位置和性质,决定选择摘出异物的手术方式。

1)磁性或非磁性的前房异物、晶状体异物或大部分穿入前房的角膜基质层异物,可作角膜缘切口摘出异物。

(2)漂浮异物、非磁性玻璃体内异物及后极部玻璃体异物等可采用睫状体扁平部切口联合玻璃体切除和眼内异物摘出术。

(3)玻璃体磁性异物、球壁的磁性或非磁性异物和靠近球壁的非磁性异物可采用后部巩膜切口摘出异物。

(4)独眼的玻璃体非磁性异物决定手术摘出异物应谨慎,权衡利弊,不要强求一定摘取异物,手术者要做好解释,在病历上记录清楚并应取得病人及家属充分理解和合作。

(5)微细异物磁吸试验阴性或非磁性异物由巩膜切口摘出异物者手术台上再在预测定的异物位置巩膜表面作H标记定位(或方格定位等),准确定出异物位置后再作巩膜切口。

(6)巩膜切口摘取异物者,切口若位于锯齿缘以后,作巩膜板层切口后,要在切口周围作巩膜表面电凝一周处理,预防继发性视网膜脱离,必要时可联合巩膜外硅胶填压术。

(7)合并玻璃体浓厚积血、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及牵引性视网膜脱离者宜采用玻璃体视网膜手术联合眼内异物摘出术。

3.异物摘出术后常规用广谱抗生素和短期止血剂治疗,无禁忌证者可用皮质类固醇,减轻眼内组织反应。若无出血倾向即可用活血祛瘀疗法,如眼底受影响者应给以药物治疗促进视力功能恢复。

4.术后及时观察术眼反应,特别要注意视力及眼底情况,如光定位不准、玻璃体混浊看不清眼底应作A+B型声波检查,排除视网膜脱离。

5.摘出的异物应存放于病历中保管。

眼眶异物

【诊断】

1.有异物外伤史;

2.眼睑或眼球有贯通伤,眼球破坏或眼内积血较严重。

3.X线眼眶异物定位照片或CT扫描显示异物位于眼球外眼眶内。

4.同时了解眼眶骨壁情况。

【治疗】

1.位于眼球后的眶内非植物性异物,(如性质较稳定的合金钢,玻璃,塑料),一般不会引起不良后果,异物不很大,无压迫症状,视力尚好者可作药物治疗,预防感染,消除反应,一般不需手术摘取异物,但应定期随访。勉强进行眼眶后段特别是眶尖部异物摘取术,容易损伤血管和视神经,可损伤视功能。

2.异物位于眼眶前段或异物引起眼眶尖综合征,瘘管形成,眼球受异物贯通伤,眼球受异物压迫,铜、铅异物等应手术摘出。如有眼眶炎症,应先用药物控制后才手术摘取异物。

3.眼眶异物较大有压迫症状,影响视功能,引起眼部疼痛无法消除,妨碍眼球运动,尽管在眶后段也应设法摘取异物。

4.如为植物性异物会腐烂引起化脓性感染,形成瘘管或肉芽组织生长,甚至引起眼眶蜂窝组织炎或眼眶脓肿,应加强抗炎、抗感染药物治疗并尽早手术摘取异物。

5.手术切口应根据异物位置、异物性质和眼球有无损伤,选择穹窿部结膜或眶缘皮肤切口,钝性分离进入眶内异物处摘取异物,如异物位于眶尖部又务必手术摘取异物者,可采用眶外侧壁切开术摘取异物。

眼睑裂伤

【诊断】

1.有挫伤或爆炸伤史;

2.检查可见眼睑有不规则破裂伤口;

3.内眦部裂伤常合并泪道损伤。

【治疗】

1.彻底清创,特别要注意伤口深层有无异物存留及泪道损伤;

2.严重的眼睑破裂伤应注意有无眶骨、提上睑肌及眼球的损伤;

3.根据伤口情况进行细致修补术,细心对合整理好伤口,不要随便剪除皮肤碎片,用细的角针和5~0丝线分层间断缝合。若睑缘有断裂伤,首先缝合灰线一针后,再分别缝合结膜、睑板和皮肤伤口,使对位良好;

4.泪道若有损伤,尽早作泪道断端吻合术。内眦韧带有损伤者应作修复术;

5.早期使用广谱抗生素、止血及消炎药物。

结膜裂伤

【诊断】

1.有挫伤或爆炸伤或穿通伤史;

2.结膜见裂伤口或出血斑;

3.部分结膜裂伤内有巩膜破裂伤。

【治疗】

1.较小的结膜伤口如无筋膜嵌顿或合并巩膜裂伤,无需缝合。可用抗生素眼膏包眼2~3天后滴抗生素眼药水和眼膏。

2.较长的结膜裂伤或伴有筋膜嵌顿者,应作手术修补,用5~0丝线连续缝合。

3.如有结膜缺损,可选用同侧眼球结膜移行修复或对侧眼的游离结膜瓣移植修补缺损。

4.较大的结膜伤口或局部结膜下积血较多,缝合结膜伤口时应探查相应部位的巩膜,如发现巩膜伤口,按巩膜裂伤处理。

泪道损伤

【诊断】

1.有外伤史;

2.内眦部有伤口,冲洗泪道不通畅或有经常流泪;

3.新鲜伤口从泪小点插入泪道探针可查见泪小管断裂。

【治疗】

1.伤后确诊泪小管断裂,尽早手术寻找泪小管两断端,插入细硅胶管或塑料管或泪道探针间断缝合两断端并加以固定。

2.泪小管鼻侧断端的寻找有时会遇到困难,可选择下列方法之一:

(1)直接寻找法:在手术显微镜或放大镜下可见灰白色的鼻侧断端开口;

2)注射法:用力压迫泪囊区经未损伤的泪小管开口注射生理盐水、消毒牛奶、空气泡等来发现鼻侧断端开口。不宜用有颜色液体,因为有颜色流体容易使周围组织着色,使寻找增加困难;

(3)探针法:使用猪尾巴探针从未损伤的泪小管插入,可经泪总管或泪囊从断端穿出;

4)泪囊切开法:如用上述各方法未能找到断端开口,可切开泪囊前壁,由泪囊内寻找泪小管或泪总管入口,然后由此入口逆行寻找泪小管鼻侧断端。

3.泪囊壁有损伤应及时修补,如不能修补可考虑作破裂泪囊壁与鼻粘膜吻合,确无法再造泪道者可考虑作泪囊摘除泪道插管术。

眼球挫伤

【诊断】

1.受钝性物体击伤或跌撞伤病史;

2.检查见角膜或巩膜有破裂口;

3.可能眼球壁无破裂口,而眼内组织有损伤如前房积血、虹膜裂伤、虹膜根部离断、晶状体脱位或玻璃体积血,视网膜震荡,钝伤性视神经病变等。

4.如屈光间质混浊作A+B型超声波检查可提示眼内情况;

5.眼压检查可能升高或降低。

【治疗】

1.检查视功能,如无角膜或巩膜伤口者应作ERG和VEP检查,了解视网膜和视神经的生理功能,如角膜无伤口能作眼内检查者,应作前房角镜和直接或间接检眼镜检查;

2.角膜破裂伤应及时作角膜伤口修补术(参考角膜穿通伤缝合法);

3.巩膜有伤口或疑为巩膜破裂伤应剪开球结膜探查巩膜,寻找到伤口时一定要找到伤口的两端为止,如伤口较长可逐步缝合伤口逐步探查,巩膜伤口缝合方法参考巩膜穿通伤;

4.前房积血:早期使用止血药物、病人半坐卧位或高枕头位休息、包双眼或戴针孔镜。当出血停止采用皮质类固醇、活血祛瘀药物治疗。大量前房积血要严密观察眼压及角膜内皮情况,注意发现早期角膜血染征,如眼压高药物无法降低或有早期角膜血染征应及早作手术排出积血;5.晶状体脱位:视脱位情况、眼压和视力能否矫正决定保守治疗或手术治疗。晶状体不全脱位、视力尚好、无并发症可采用药物治疗,定期随访,如晶状体不全脱位影响视力,不能矫正或有并发症,应作手术摘出晶状体联合前段玻璃体切除术。晶体全脱位;脱入前房应尽快手术摘出晶体,脱入玻璃体下沉于下方、无并发症,视力可以矫正者可以不作手术,先用药物治疗,定期随访。戴角膜接触镜矫正视力。如影响视力不能矫正且有并发症据晶状体情况选择适当手术方法摘出晶状体联合玻璃体切除术。

6.外伤性青光眼:要找出引起眼压升高的原因,根据高眼压原因采用药物或手术治疗。

7.外伤性低眼压:先药物治疗,注意有无睫状体脱离,如为睫状体脱离引起长期低眼压应作手术治疗使睫状体复位。

8.玻璃体积血:视病人年龄、积血程度、有无并发症决定采用药物治疗或手术治疗。青年人、积血轻、无并发症可先药物治疗,定时观察,2周后仍未见好转者可考虑作玻璃体切除术,如合并视网膜脱离者应及时作玻璃体切除和视网膜脱离复位术。

9.外伤性视网膜脱离:根据视网膜脱离情况采用手术使视网膜脱离复位或联合玻璃体切除手术。10.脉络膜破裂:如视力不受影响,不需作特殊治疗;如视力受影响可采用皮质类固醇、活血祛瘀中西药物治疗。

11.视神经挫伤:早期积极采用皮质类固醇、多种维生素、能量合剂、活血祛瘀中西药物、降低眼压、改善血液循环药物等治疗,如一周内未见好转且有光感或指数视力,可考虑作视神经管切开减压术。

12.如疑合并颅脑损伤应及时请颅脑外科会诊,以免延误病情。

眼爆炸伤

【诊断】

1.有爆炸伤史,注意爆炸物性质,爆炸源与伤员距离。

2.伤情多数复杂,可有眼挫伤,眼球穿通伤、眼内异物眶内异物,或震荡伤,多种损伤并存,视功能多数较差,损伤组织较多。

3.有的伤员合并头面部、四肢或躯干损伤。

4.眼科损伤外,注意外科、颅脑外科情况。

【治疗】

1.详细记录,视力若光感检查光定位,全面检查眼部和全身损伤,特别注意重要生命器官有无损伤,如损伤对生命有威协者应先请友科会诊处理才作眼部处理。

2.按严重眼外伤急诊处理,必要时与友科协同处理。

3.根据损伤特点按眼的各部位损伤处理。

4.局部和全身应用广谱抗生素和营养药物,抗感染及促进视功能恢复,如无禁忌证可用皮质类固醇或消炎痛药物治疗。

眼眶骨折

【诊断】

1.钝力打击,或车祸,或从高处跌落等外伤史。

2.眼部水肿、出血、鼻衄、鼻窦骨折可有皮下气肿。

3.眶缘、眶壁触痛,或可能摸到骨折线。

4.复视,眼球运动受限,眼球移位,水肿消退后可出现眼球下陷。

5.眶上神经、眶下神经受伤或受压,其相应分布区域知觉受损害;动眼神经受伤,可有所支配的眼肌运动障碍。

6.瞳孔开大,对光反应消失,视力损害。

7.X线摄片或CT检查可确诊。

【治疗】

1.对症治疗。

2.TAT 1500μ注射,合理应用抗生素,早期用止血剂1~3天,3~5天后促进血液吸收。

3.神经营养药,改善血液循环,若无禁忌证应用激素。

4.如X线片,CT片发现骨折区有软组织嵌塞较多,早期手术解脱软组织,骨裂隙置人工材料(如硅板)封闭。

5.水肿消退后仍有复视,眼球运动障碍,作直肌牵引时发现眼球运动有阻力,说明肌肉嵌塞粘连,手术修复。

眶压挤伤

眼眶因外力长时间压迫,视神经、视网膜缺血、缺氧,出现各种结构功能丧失。

突出眼底改变,早期如同视网膜中央动脉栓塞,有的见棉絮状白斑,伤后4~8天视乳头开始,淡,晚期瓷白色。视网膜动脉纤细,分支隐匿不见,伤后3~4周血管出现白色旁鞘,视网膜变薄,出现污秽斑点及色素游离,晚期视网膜呈青灰色,椒盐状或大片色素沉着。脉络膜萎缩,血管硬化,暴露出白色巩膜。

化学性眼外伤

【诊断】

1.有化学性物质致伤史,用石蕊试纸测定结膜囊PH值,可初步明确化学物的酸碱性质;

2.伤眼一般有明显刺激症状:眼痛、怕光、流泪、眼睑痉挛等,视力下降;

3.球结膜充血水肿或贫血呈苍白坏死,角膜水肿、雾样混浊或呈瓷白色混浊,前房水闪辉阳性或呈纤维素性渗出或呈积脓,瞳孔较正常缩小,有的眼内看不清;

4.少数病例结膜内特别是穹窿部可见有化学物质存留。

【治疗】

1.按急诊处理:现场急救,分秒必争,就地取材,彻底冲洗,迅速消除眼部化学物质,尽快减轻眼部组织损伤。

2.接诊病人后简单问明化学物质性质,用石蕊试纸测定PH值即行急救冲洗,如无中和液即用生理盐水冲洗,冲洗液不得少于1000毫升,冲洗时要充分暴露上下穹窿部,清除残留化学物质。3.经急救冲洗后,再详细询问病史,特别伤者受伤后在现场作过何种处理。

4.结膜下注射中和药物:碱性化学伤常用维生素C注射液0.5~1毫升,酸性化学伤常用200mg/ml S.D.0.5ml。

5.严重者尽快作结膜放射切开及结膜下冲洗,可用中和液或生理盐水冲洗,也可作前房穿刺或前房冲洗,这些手术治疗要在伤后24小时内执行,结膜严重贫血者,术后结膜下注射自家血液或血管扩张剂如妥拉苏林。

6.控制虹膜反应,早期反应严重者在伤后第一周内可用皮质类固醇或消炎痛,但在伤后一周以上禁用或慎用,可用阿斯匹林衍生物治疗。

7.瞳孔控制剂使用:早期应用10mg/ml阿托品充分散大瞳孔,?当瞳孔散大后可间歇使用散瞳剂,避免瞳孔长期处于散大状态。

8.胶原酶抑制剂的应用:常用5~20mg/ml EDTA,5mg/ml半胱氨酸、乙酰胱氨酸和青霉胺眼药水等。9.改善组织营养,促进创面愈合,使用自家血结膜下注射或取血清滴眼,血管扩张剂、多种维生素及能量合剂等。如碱性化学伤可大量使用维生素C和维生素C离子导入。

10.预防继发感染,白天滴广谱抗生素眼药水,晚上涂广谱抗生素眼膏,如有条件可使用含控释药物角膜接触镜。

11.注意预防并发症。及时处理对角膜有影响的后遗症。

热烧伤(烫伤)

【诊断】

1.有火焰烧伤或高温固体或液体接触眼部病史;

2.轻度烧伤:眉毛或睫毛烧焦,皮肤潮红,结膜轻度充血,角膜透明或浅层混浊,荧光素染色阴性或阳性;

严重烧伤:眉毛和睫毛烧焦,皮肤烧焦或形成灰黑痂皮,结膜贫血苍白,角膜呈灰白色混浊,眼内看不清;

3.轻度烫伤:睑皮肤潮红、水肿、睫毛或眉毛损伤不明显,结膜水肿和充血,角膜轻度雾样混浊,荧光素染色阳性。严重烫伤:睑皮肤有大小不等的水泡,糜烂,坏死,结膜贫血苍白,坏死,角膜混浊,糜烂,甚至溶解。

【治疗】

1.现场可急用冷开水冲洗伤眼或冰袋敷,加促降温,减轻眼内组织损伤,注意清除致伤物;2.其他处理参照化学伤的处理。

电光性眼炎

【诊断】

1.有接触紫外线史,如作电焊工作不戴防护面罩,潜伏期一般8~12小时,白天接触紫外线晚上出现症状;

2.症状轻重由损伤范围而定。一般有异物感,灼痛,畏光,流泪,眼睑痉挛,视力下降或眼剧烈刺痛,头痛等;

3.球结膜性充血或混合性充血,水肿角膜上皮点状或片状脱落,荧光素染色阳性。

【治疗】

1.刺激症状明显者,先滴10mg/ml 的卡因1~3次,表面麻醉减轻症状后才作检查,但表麻药不宜过多使用,以免妨碍角膜上皮生长。

2.涂广谱抗生素或四环素可的松眼膏包眼,次日复诊根据眼部症状给予处理。

3.伤眼可冷敷,避免光线刺激;

4.给予维生素B2、A、C等,可给予一些镇静剂减轻眼痛;

5.提示患者接触紫外线工作时务必戴防护面罩。

球内异物(磁性)取出术

磁性异物确定:

1. 根据病史:充分了解受伤当时情况,确定异物性质。

2. 详细的眼部检查:寻找异物入口,寻找异物通道及发现相关并发症。

3. 异物定位:裂隙灯及前房角镜定位法,检眼镜定位法,X线定位法或CT定位法。

4. 磁性试验:球内异物定位后,根据异物所在位置可用不同型号的电磁铁在眼球壁上做磁性试验(磁性试验阳性者为磁性异物)。

一.前房及前房角磁性异物摘除术

[麻醉和术前准备]

表面麻醉,眼轮匝肌及结膜下浸润麻醉,球后麻醉(不加肾上腺素)。

术前滴缩瞳药以保护晶状体。

[手术步骤及术后处理]

1. 前房异物位于异物经线位置作角膜全层切开,切口位于角膜缘内1mm,切口长度应大于异物直

径约1mm。

用手持电磁铁,电磁头由远而近接近切口,每向前移动一次电磁铁,开动一次电门,当电磁铁移至切口边缘,看见已吸引到切口处的异物时,助手用虹膜恢复器轻压切口后唇,异物即吸附在电磁头上。

如果异物被虹膜组织牢固包裹,可按上述方法切开角膜并吸引异物,待虹膜连同异物被吸至切口处时,即断电,然后用镊子小心将异物自虹膜上剥出,再恢复虹膜至前房。切口若大,应缝合1~2针,前房内注入空气,以防虹膜前粘连。

术后处理:每日换药,滴散瞳剂与抗生素液,如有缝线可于10~14天拆除。

2. 前房角异物正对异物所在位置,在角膜缘内1mm处作一向前房角偏斜的切口,同前房异物吸出

术将异物摘除。

术后处理:每日换药,滴散瞳药及抗生素液。

二.晶状体内磁性异物摘除术

[术前准备及麻醉]

术前准备:充分散瞳(用快速散瞳剂)。

麻醉:表面麻醉、眼轮匝肌、球结膜下浸润及球后麻醉。

[手术步骤]

1. 透明之晶状体内异物吸出术先将异物吸进前房,再按前房异物摘除之。

2. 混浊之晶状体内异物摘除术。

⑴如果晶状体前囊破口小,可按白内障囊内摘除法,连同异物一起摘出之。

(2)如果晶状体前囊破口较大,可按白内障囊外摘除法,连同异物一起摘除之。也可在异物摘除时使用电磁铁将其首先吸出,然后再摘除白内障。注意异物勿掉入玻璃体内。

[术后处理]

每日换药,滴缩瞳剂、激素及抗生素。根据异物种类及受伤情况,全身应用抗生素。有预置缝线者5~7天拆除缝线。

三.眼球后部磁性异物摘除术

[适应证]

⑴玻璃体内异物。

⑵眼球壁内异物。

[术前准备和麻醉]

术前静点甘露醇或口服50%甘油;表面麻醉,轮匝肌麻醉及结膜下浸润麻醉,然后麻醉。

[手术步骤]

1.根据术前定位,确定异物在球内经线位置及距角膜缘的弦距。如果异物贴近球壁,手术部位就设

计在异物所在的巩膜处,如果异物在玻璃体内,则手术切开巩膜部位应选在睫状体平坦部或锯齿缘部。

2.缝线开睑或使用无磁性的开睑器开睑。在异物所在经线的角膜缘用1%龙胆紫作一标记,在其对侧角膜缘作一定位缝线。如果异物在锯齿缘之前,可不作缝线

3.于预定取出异物之经线方向,距角膜缘约8mm处,作与角膜缘平行的球结膜切开,切口长约10~20mm,切开球筋膜,暴露巩膜。

4.在肌肉止端安置一牵引固定缝线,剪断此眼外肌,充分暴露巩膜。

5.牵拉定位缝线,使之通过瞳孔中央及标志点一直向球后延伸。根据异物定位,量出异物距角膜缘的弦距,在巩膜表面用1%龙胆紫作一标记点。

6.用电磁铁在巩膜标记点部位作磁性试验。发现磁性试验阳性后,在该处作与角膜缘成垂直方向的巩膜切开,切口稍长于异物1~2mm,深度为巩膜厚度的1/2~1/3。

7.巩膜切口作予置缝线一条,切口两侧各作一排电凝。

8.全层切开巩膜暴露脉络膜,作脉络膜电凝并切开,用电磁铁吸取异物。

9.结扎预置线并剪断。

10.将剪断之眼外肌复位缝合,眼球筋膜、结膜对位缝合。术毕结膜下注射抗生素及激素,滴1%阿托品液,涂抗生素眼膏,双眼包扎。

[术后处理]

1.双包扎3天,卧床休息。

2.隔日换药一次,滴抗生素、激素、阿托品眼液。

3.术后适当应用止血剂。

4.术后一周拆除结膜缝线。

5.口服维生素类药品。

[术后主要并发症及处理原则]

1.术后出血。术前、后适当应用止血剂。

2.视网膜脱离。术前、后全面检查,有裂孔者可用氩激素封闭;有纤维条索牵拉视网膜者,可行玻璃体切除术;有较大裂孔者可行巩膜环扎术;对黄斑部裂孔可行玻璃体内注气术。

3.眼内炎。全身和局部应用抗生素。

4.交感性眼炎。①尽量保护眼球,全身及局部应用大量抗生素、激素;②如果眼伤严重,无视力恢复之可能,有交感性眼炎发生之可能者,应立即摘除眼球。

眼球破裂伤缝合术(角巩膜裂伤)

手术目的:

1.使伤口完全水密闭合,恢复组织的完整性。

2.切除破坏的晶状体核玻璃体;避免葡萄膜及玻璃体嵌顿在伤口内;摘出眼内异物;恢复眼组织正常的解剖关系和尽量减少眼组织变形。

术前准备:手术前全面的眼部检查,以便确定损伤的范围并排除有无眼内异物或感染的可能性。必要时尽快得到眼部的放射学检查和微生物学检查结果。

手术方法:对所有的穿通伤眼球,在手术时应先检查伤口及有关眼内组织损伤的情况。对于同时伴有眼睑或面包软组织损伤的患者,应该首先修补眼球的伤口。为避免对伤眼产生压迫,此时宜采用缝线开睑。

具体手术方法取决于伤口的位置、范围及眼内组织的损害情况,分级如下:

一.角膜裂伤修补术:

1.非穿通的角膜裂伤治疗目的是预防感染,使上皮再生和基质愈合达到最佳状态,尽可能减少可能引起上皮粘连不良以及瘢痕形成和角膜表面的不规则性散光。手术时应在手术显微镜下先用荧光素作Seidel试验,以排除全层穿破的可能性。如伤口边缘不重叠且没有明显裂开,用抗生素药膏加压迫眼垫促进上皮再生和基质修复。如角膜裂伤较深,可用使用绷带软性接触镜,用它的夹板作用支持伤口并保护角膜不受眼睑运动的影响,促进上皮再生,戴镜期间,要用抗生素眼水滴眼。对某些长的板层裂伤和有明显伤口边缘重叠或裂开的伤口,可采用缝合法。

2.单纯的全是角膜伤口①伤口长度小于3mm,边缘无明显移位、倾斜或水肿的裂伤,特别是伤口自行闭合者,可用绷带软性角膜接触镜。期间,伤眼滴抗生素眼水及睫状肌麻痹剂。②对于少量中

央组织缺损的穿刺伤口,中央伤口对合不良的星形小伤口,不能自行封闭的局部小裂伤,需要在视轴内安置过多缝线的裂伤,可采用组织粘合剂。③对大多数角膜伤口均需采用角膜伤口缝合术:用带铲形针的10-0尼龙线作角膜伤口的间断缝合,对前房已形成的角膜裂伤可直接缝合,对伤口不稳定的可在前房内注入粘性物质下缝合,以维持前房深度和保护晶状体、虹膜和角膜内皮。缝合时缝线张力适度,避免穿透全层的角膜缝线,当伤口经过视轴区时,尽量避免经过视轴中央区安置角膜缝线。缝合完毕后,为了减少刺激和瘢痕形成,所以线结均需埋藏在远离视轴一侧的角膜浅层基质内。

3.有玻璃体受累的角膜裂伤急诊手术的目的主要是清除嵌顿于伤口内的玻璃体,防止慢性炎症。黄斑囊肿、玻璃体纤维变性、视网膜脱离等并发症。

二.巩膜裂伤修补术

三.角巩膜裂伤修补术超出角膜缘并进入巩膜内延伸的伤口应进行探查,对于眼前不稳定的大裂伤,在最后探查伤口前,可在关键位置安置缝线以初步恢复眼球的完整性。然后可先缝合角膜伤口,再从伤口前部到后部缝合巩膜伤口,对仅累及肌止前巩膜的角巩膜伤口,可首先缝合巩膜伤口以防止玻璃体脱出,然后再准确的关闭角膜伤口。对伴有葡萄膜和玻璃体脱出的角巩膜伤口,经前巩膜伤口脱出的玻璃体宜用干纤维素海绵或棉签固定并轻轻提起,齐平巩膜面切除,经伤口脱出的葡萄膜应尽可能使这种组织复位。对伴有晶状体损害的角巩膜裂伤,再缝合伤口同时,要摘出晶状体并去除其他混浊的屈光介质。

术后处理:

1.控制感染手术结束时可结膜下注射庆大霉素,术后全身应用广谱抗生素,局部使用常规浓度的抗生素眼水滴眼,最后根据药敏试验更改抗生素。

2.抑制炎症应用皮质类固醇类药物减少瘢痕形成和新生血管向内生长,但由于在伤口愈合的早期使用高浓度的皮质类固醇可以减少基质愈合的速度和伤口的张力强调,所以除非在伤后早期眼局部炎症明显,尽量减少局部给药的皮质类固醇,在感染的可能性减少后,可加用中等浓度的皮质类固醇药水滴眼,如瘢痕形成或新生出现,则增加皮质类固醇眼水的浓度及次数,对眼压升高者,控制眼压。

4.稳定伤眼的表面为了促进角膜上皮生长,伤眼表面可用润滑剂、表皮生长因子类药物、角膜软性接触镜、绷带包扎、眼睑缝合等方法支持和稳定伤眼表面。

眼球摘除术

绝对适应症:

1.已无复明希望,且明显变形或缩小的眼球。

2.已无复明希望。且长期有炎症刺激或绝对期青光眼,给患者造成痛苦者。

3.眼内有原发性恶性肿瘤,不能用其他方法治疗,或用其他方法治疗无效,必须连同眼球一并摘出;如眼内患有继发性恶性肿瘤(转移癌),伴有继发性青光眼或慢性炎症刺激、疼痛,用保守治疗无效,为缓解痛苦,患者或家属提出摘出者;或找不到肿瘤原发灶,为明确诊断而需要摘出的患眼。

4.眼睑或结膜恶性肿瘤,已明显侵犯眼球,必须连同眼球一并切除才有可能根治者。

眼球穿破伤,眼内组织严重破坏或脱失,已无复明希望,且眼球变形明显者。

5.穿破性眼球外伤,虽经积极治疗,外伤性葡萄膜炎已无法控制,产生交感性眼炎的可能性极大,且伤眼无视力,他眼是健康眼,则伤眼可考虑行眼球摘出。

严重的眼内感染,视力丧失,药物不能控制,并有向眼球外扩散可能,或日后眼球萎缩不可避免者。相对适应症:

1.双眼患视网膜母细胞瘤,如果较严重的患眼用保守疗法难以奏效,而另眼瘤体较细者,严重眼可予摘出,另眼则采取保守疗法积极治疗,只有在一切保守疗法均无效,肿瘤继续增大,有向眼外侵犯或转移的可能而危及生命时,才可考虑摘出另一眼。

2.独眼的眼外伤,或双眼同时严重的眼外伤患者,除非潜在重大危险或痛苦者外,均应尽力进行修补及治疗,直到最后视力丧失不能保持眼外形或解除患者痛苦是,方可考虑摘出眼球。

3.一眼虽为严重外伤,但他演为弱视或存在致盲危险眼病的患者。

因眼外伤致眼内严重出血,临床检查视力无光感,但视觉诱发电位(VEP)与视网膜电图(ERG)显示视功能并非完全丧失者,应作较长期观察与治疗,不要轻率决定摘眼球。因部分这种病例日后出血吸收或施行玻璃体切除术后,仍可恢复部分视力。

手术方法:

1.麻醉包括球后阻滞麻醉和球结膜下及直肌下浸润麻醉,小儿可用基础麻醉或全身麻醉。

2.开睑开睑器或缝线牵引开大眼睑。

3.分离球结膜沿角膜缘全周剪开球结膜,并顺着巩膜面向眼球赤道部分离眼球筋膜囊,暴露四条直肌肌止端,遇有粘连较多者,分离过程注意不要穿破球结膜。

剪切断肌肉先用斜视钩钩住肌肉,再在四条肌止端后3~5mm处作一条1-0~3-0黑色丝线预置缝线,在缝线与肌止端之间剪断四条直肌。注意外直肌端要保留5mm以上止端,作为眼球摘出时提起眼球用。

4.剪断视神经四条直肌剪断后,伸入弯剪刀紧贴眼球后壁向后段巩膜面向后再分离,然后夹住内或外直肌残端,牵拉眼球试探可否灵活转动,如向某一方向转动不灵,则表示某一位在置眼球后仍有组织粘连,应再继续分离至灵活转动为止。

5.准备200~300ml加热的生理盐水与纱布,除去开睑器,改用眼睑拉钩伸入结膜下,拉开上下睑及已分离的结膜,充分暴露眼球,止血钳夹住直肌止端,把眼球向上提,用一把长弯钳紧贴巩膜表面伸向眼球后,夹持视神经2~3分钟,再把视神经剪伸入眼球后,用力剪断视神经,当挽出眼球时,应紧贴眼球后壁,把一些仍粘连于眼球后壁的组织剪断,然后取出眼球。

6.用浸过热生理盐水的纱布条拧干后塞进眼眶深部,压迫止血。

7.检查取出的眼球是否完整,巩膜有否破裂或隆起,并测量视神经长度及注意是否增粗。

8.取出填压的纱布,如不在眶内植入填充物,则把上下直肌及内外直肌用两对缝线分别将其作对端加扎,形成“十”字形肌肉交叉。再用剪刀把结膜与眼球筋膜分离,用6-0可吸收缝线对眼球筋膜作荷包缝合,结膜创口用5-0黑丝线连续缝合,小儿最好用可吸收线做间断缝合,省去日后拆线的麻烦。

9.结膜囊内放入大小适合的凡士林纱条,外加眼垫,作单眼压迫绷带包扎。

术后处理:

术后卧床一天,给予止痛药与止血药。如有恶心呕吐给予灭吐灵或冬眠灵,对有感染的眼球,术后全身用抗生素预防感染扩散。术后加压包扎持续2天,以防继发性出血,结膜囊内的凡士林纱条于手术后24~48小时取出。

眼球内容物剜出术

手术适应症:

1.无交感性眼炎或眼内恶性肿瘤可疑而须牺牲的眼球。

2.全眼球炎,视力无光感。

3.白内障或内眼手术时发生的严重脉络膜暴发性出血,创口无法缝合关闭者。

4.已无保留价值的新鲜眼球前段穿破伤。

5.符合眼球摘除条件的非眼内恶性肿瘤眼球,但角膜已溃疡坏死穿孔,无法修补者。

禁忌症:

1.病史不明,不能排除由眼内肿瘤引起的继发性青光眼。

2.受伤已多天的眼球穿孔伤。

3.明显萎缩的眼球。

4.已无保留价值的新鲜的眼球后段穿破伤。

手术方法:

1.麻醉包括球后阻滞麻醉和球结膜下及直肌下浸润麻醉,小儿可用基础麻醉或全身麻醉。

2.开睑开睑器或缝线牵引开大眼睑。

3.分离球结膜沿角膜缘全周剪开球结膜,并顺着巩膜面向后分离6~7mm。

4.剪除角膜用刀片自角膜缘后1mm处切开巩膜,伸入小弯剪沿角膜缘将角膜完全剪除。

5.分离睫状体以固定镊夹持切口的角巩膜边缘,睫状体分离器从脉络膜上腔虹膜根部伸入将睫状体及脉络膜作全周分离。

6.去除眼球内容助手用两个蚊式血管钳分别钳住3:00与9:00方位巩膜切口边缘,术者向已分离的脉络膜上腔伸入刮匙,将眼内容物完全剜出,再用血管钳尖卷上纱布伸入巩膜腔,把巩膜内表面擦抹干净,彻底清除色素膜组织。

7.切除部分巩膜分别在3:00与9:00方位各剪除一小块三角形的巩膜组织,使巩膜在缝合后两端不致突起。

8.关闭切口用6-0黑丝线间断缝合巩膜切口。

缝合球结膜切口用6-0黑丝线连续缝合结膜切口,结膜囊内填塞凡士林纱条,加压包扎。

术后处理:

术后卧床一天,给予止痛药与止血药。如有恶心呕吐给予灭吐灵或冬眠灵,对有感染的眼球,术后全身用抗生素预防感染扩散。术后加压包扎持续2天,以防继发性出血,结膜囊内的凡士林纱条于手术后24~48小时取出。

青光眼治疗总则

青光眼

青光眼可疑状态

1. 可疑症状:不能用其他原因解释的眼胀痛、伴头痛、视朦及虹视,阅读不能持久,视疲劳,晨起阅读困难,频换老视镜、近视镜。

2.异常眼压:压平眼压(gold mann)≥2.8kp(21mmHg)或Schiotz眼压≥3.2kpa(24mmHg),24小时眼压差值〉0.667kpa(5mmHg)。

3.危险浅前房:轴深前房〈2.0mm,颞侧周边前房〈1/4CT,房角宽度小于窄Ⅱ(scheie)分类。4.可疑青光眼性视盘及视网膜神经纤维层损害,可疑青光眼视野损害。

5.有青光眼家族史,兼有上述相关症状体征。

6.婴幼儿出现畏光流泪眼睑痉挛。

7.一眼为原发开角型青光眼或发育性青光眼,对“健眼”需作青排检查。

青排检查项目:

1. 可疑闭角青光眼:眼压(或24小时眼压),前房深度,前房角,眼底杯/盘比值,暗室或暗俯试

验。

2. 可疑开角青光眼:24小时眼压曲线,杯/盘比值与视网膜神经纤维层照相,视野检查(自动阈值

视野),有条件者行视乳头结构计算机处理及视网膜神经纤维层断层扫描及定量测量。必要时选择视盘荧光血管造影,模型视诱发电位和危险因素(如血液流变学)等辅助诊断检查。

一、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

(primary acute angle-closure glaucoma,PAACG)

因房角关闭,房水排出经路阻断而使眼压升高,小梁网及schlemr管等房水排出系统均正常。临床分为6期:①临床前期。②前驱期。③急性发作期。④间歇期。⑤慢性期。⑥绝对期。

【诊断】

1.临床表现

1.1 病史:多见于45岁以上,女性多见,男女之比为1:4。有家族史。因情绪波动,过度疲劳及用散瞳剂等诱发。

1.2 症状:有急性发作性眼痛、眼红、虹视和雾视等。尤以夜间甚。伴恶心、呕吐等。

1.3 体征

①具有危险性浅前房和窄房角等易感解剖特征(临床前期)。

②发作性眼胀、头痛、虹视和雾视症状。高眼压房角闭合,低眼压房角重新开放或有轻度房角粘连和小梁网色素沉着,多有诱因(前驱期)。

③典型急性充血发作,剧烈眼胀、头痛、视力骤降,伴恶心呕吐。眼压急剧升高(>6KPa),混合性充血,角膜水肿,色素性KP,房水混浊,前房极浅,虹膜高度隆起,瞳孔强直散大和房角完全闭合(急性发作期)。

④充血发作后三联征:眼前段色素分散,虹膜节段性弥漫性萎缩,晶体前囊下青光眼斑(可见缓解期、慢性期、绝对期)。

2.鉴别诊断

2.1 与急性虹膜睫状体炎鉴别。

西京医院医务工作手册

医教部工作职责 医教部是在院首长领导下负责全院基础医疗质甘、临床高新技术、应急救援、扭生经济管理、为军服务、教学下作、继续教育、科研了作、学科建设、院外医疗业务联系的管理职能部门。 一、负责制定医院整体建设规划. 二、负责制定全院医疗、教学、科研工作计划.提出具体落实猜施并进行检查。 三、负责协调各业务科室之间的工作关系.主持院内外重大抢救及会诊。 四、侧定、督查各项医疗规章制度和医疗诊疗常规的执行悄况,定期组织现场办公会、医护考评例会、住院总医师例会等。 五、对医疗事故、医疗差错以及特殊死亡病例及时组织调查、讨论. 六、对医务人员进行业务堵训和医疗安全教育.审查、考核医务人员的资质和业务能力。 七、督查全院药品、医疗设备器城的供应、使用管理工作.组织药品、医疗设备器械的招标工作。 八、负责学校本科生临床阶段的课程教学和实践教学的组织管理工作。 九、负责医院研究生的管理工作.组织研究生导师遴选、研究生复试、学位论文课题开题、中期检查、毕业答辩等。 十、负责进修生的管理工作,组织岗前教育和业务技 能培训。 十一、负责实施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医疗业务人员

的在职培训、外出进修学习等工作. 十二、负责组织全院性的业务学术活动和对外学术交流,负责审批人员出国、出境参加学术活动. 十三、负责对参加各种短期培训班、学术培训、学术交流活动进行审核,并按规定对学术论文进行审核。 十四、负责组织科学研究课题、成果奖的中报。 十五、负责制定医院学科建设方案,规划科研实验室的建设。 十六、负责制定全院医疗、教学、科研奖励方案并组 织实施. 十七、负责医院学术评定委员会、教学督导委员会的 日常工作. 十八、及时完成领导交办的其他下作. 医教部主任职责 一、在医院党委、院首长领导下,组织实施全院医疗、教学、科研工作。 二、负责医教部人员分7、思想教育和行政管理。 三、负责组织制订医院整体建设规划。 四、负责组织制订医疗、教学、科研和科室建设规划, 以及应急救援、为军服务、卫生经济管理、对口帮扶方案 的制汀和实施. 五、负责组织制定、督查各项医疗规章制度和医疗诊疗常规的执行情况,组织现场办公会、医护考评例会、住 院总医师例会等。 六、负责组织医务人员进行医疗安全教育,对医疗事故、医疗差错以及特殊死亡病例组织调查、讨论。 七、负责组织对医务人员进行业务培训,组织审查、

眼科常见病诊疗常规

眼科常见病诊疗常规 一、白内障 (一)术前检查与准备 1.眼科入院常规检查 2.验光(双眼) 3.测双眼角膜曲率(电脑测量、手动测量相互参照,必要时可参考角膜地形图测量结果) 4.眼科A/B超检查 5.根据验光(包括对侧眼)与A超测量结果确定拟植入得人工晶体度数(注意A常数) (二)入院医嘱 长期医嘱: 眼科护理常规 三级护理 普食 盐酸左氧氟沙星眼液 0、1ml 点术眼 4/日 裂隙灯检查 1/日 临时医嘱: 裂隙灯检查、视功能检查、散瞳查眼底、间接检眼镜检查、角膜曲率、医学影像工作站、血常规、凝血四项、尿常规、血糖、胸正位片、心电图、 (三)术前交待要点 1.手术得目得就是摘除混浊得晶体,植入人工晶体,提高视力。 2.如同时伴有眼底病与其它眼病,术后视力提高不理想或不能提高。 3.有可能不合适放人工晶体,最多见得原因就是后囊破裂、悬韧带断裂,术中医生根据情况植入不同类型得人工晶体或不植入人工晶体。 4.可能继发青光眼、视网膜脱离、角膜水肿失代偿与交感性眼炎,瞳孔可能变形。 5.手术中若晶体核沉入玻璃体中,需尽快行玻璃体切除手术。 6.术后如有晶体后囊混浊,影响视力者需激光治疗或再次手术。 7.有继发眼内感染得可能,虽然大部分经治疗能够好转,但仍极少数病人由于严重得感染,不仅视力丧失,重者还可能丧失眼球。 8.极少数有眼内驱逐性出血得可能,导致术中眼压突然增高,不能缝合切口,严重者甚至需要当场摘除眼球。 9.术后人工晶体发生排斥反应或偏位,甚至脱落。 10.术后可能仍有屈光不正,需要配带眼镜才能达到最好视力。 11.若人工晶体脱落或偏位严重,继发青光眼、视网膜脱离、眼内炎等,需二次手术。 12.术中与术后发生麻醉与心脑血管意外或全身其它意外危及生命。 (四)术前医嘱: 拟于明日×时×分在局麻下行×眼白内障囊外摘除术及人工晶体植入术 冲洗结膜囊 剪睫毛 冲洗泪道 托吡卡胺眼液 0、1ml 点×眼 1次/10分钟×6次术前1小时 (五) 术后处理: 1.术后3天每天换药,检查术眼视力,观察前房得炎症反应情况,有无前房出血与晶体皮质残

北京协和医院医疗诊疗常规与手册电子书

北京协和医院医疗诊疗常规与手册电子书 北京协和医学院建院95年,在医学教育、医院管理、临床、科研等领域已经成为国内医院的楷模,更有人评价其为“中国医学现代史上不可复制的神话”,国内各医院对北京协和医院医学人才临床职业素养的培养、提高,更是密切关注。本书由北京协和医院临床各科专家共同参与编写。 北京协和医院临床职业素养手册 临床职业素养培育工程、临床职业素养培育拓展课程、医学生参与职业素养培育的体验、聆听大师(赵玉沛、张之南、邱贵兴、郎景和教授的经验、体会)、润物细无声、医德教育。 北京协和医院标准化病人培训手册 北京协和医院临床各科专家共同参与,针对临床实践技能锻炼方面对标准化病人的需求而编写,内容包括:标准化病人概述、标准化病人应具备的素质与条件、如何招聘标准化病人、标准化病人的培训、书面反馈例释、如何编写标准化病人的应用病例、标准化病人应用实例、标准化病人的管理与质量控制等。 北京协和医院医疗诊疗常规——风湿免疫科诊疗常规

详细叙述了风湿免疫科常见疾病诊疗常规以及常用诊疗技术操作常规。全书贯穿了协和的“三基”(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三严”(严肃的态度、严密的方法、严格的要求)精神,体现了当代协和医院的临床技术与水平。 北京协和医院医疗诊疗常规——重症医学科诊疗常规 详细叙述了常见危重症诊疗常规以及常用诊疗技术操作常规。全书贯穿了协和的“三基”(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三严”(严肃的态度、严密的方法、严格的要求)精神,体现了当代协和医院的临床技术与水平。 北京协和医院医疗诊疗常规——肿瘤内科诊疗常规 详细叙述了常见肿瘤的内科诊疗常规以及常用诊疗技术操作常规。全书贯穿了协和的“三基”(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三严”(严肃的态度、严密的方法、严格的要求)精神,体现了当代协和医院的临床技术与水平。 登录人卫社官方电子书平台—人卫电子书或在移动设备APP应用商店中搜索“人卫电子书”下载客户端阅读丛书。

脑科常见病诊疗常规

脑出血 [定义]非外伤性脑实质内的出血。以深部穿通支小动脉出血为最多见。 发病原因:①高血压病伴发的脑小动脉病变在血压骤升时破裂所致;②先天性脑血管畸形或动脉瘤、血液瘤、脑动脉炎; [诊断] 一、症状 (一)50-70岁男﹥女冬春季多,白昼发病多于晚间;体型:颈部粗短,两肩宽阔、颜面鲜红、五短体材者; (二)使血压升高的因素:情绪激动,用力排便、饱餐、剧烈运动;(三)前驱症状:(1)剧烈的后侧头痛或颈部痛;(2)运动或感觉障碍;(3)眩晕或晕厥;(4)鼻出血;(5)无视乳头水肿的视网膜出血。 (四)颅内压增高症状:(1)意识障碍(2)呕吐(3)头痛(五)惊厥:全身性强直阵挛发作,少数为杰克逊发作。 二、体征 (一)血压增高:收缩压﹥26.6Kpa(200mmHg) (二)颅内压增高体征 1、呼吸变深而慢,或快而不规则,或呈潮式呼吸,脉搏充实而缓慢,每分钟常在50-60次/分。血压增高。 2、眼底改变 (三)脑膜刺激征 (四)局灶性神经系体征 1、壳核—内囊出血:三偏征:偏瘫、偏深感觉障碍、偏盲;失语(主侧半球病变) 2、丘脑出血:病灶对侧偏身浅感觉、深感觉缺失;波及中脑者发生系列眼球症状,如“日落眼”等。 3、脑桥出血:突然起病的深昏迷和无预感的头痛,可在数小时内死亡。 4、小脑出血:突然起病的眩晕、频繁呕吐、枕部头痛,一侧上下肢共济失调而无明显瘫痪,可有眼球震颤,一侧周围性面瘫等。 三、实验室检查及其他检查 (一)脑脊液检查:多为血性 (二)颅脑超声波检查:脑中线移位 (三)颅脑CT:高密度出血影,可显示出血部位、大小、邻近的脑水肿带、脑移位及是否破入脑室等。 四、诊断要点 50岁以上,有高血压病史,体力活动、情绪激动时突然发病,进

北京协和医院医疗诊疗常规泌尿外科分册(精)

第一篇泌尿外科诊断治疗技术操作常规 第一章泌尿外科影像学检查 在系统掌握患者的病史和详细的体格检查及常规化验后,进行必要的影像学检查在泌尿外科诊断中占有重要地位。影像学检查应遵循由简到繁、循序渐进的原则,严格掌握适应症和禁忌症,避免给患者造成不必要的创伤,增加不必要的负担。 影像学检查包括超声显像、X线检查、放射性核素检查、CT及核磁共振等。 第一节超声显像 B型超声是超声波从人体不同轴线不同深度器官产生的反射与衰减显示体内不同器官与组织的正常与异常的特有图象。根据不同的回声图象可以较准确地鉴别实性肿物、囊性肿物、脂肪组织、结石钙化等。 能实时显示人体内部脏器的断层图象,并连续观察其活动规律。在此基础上,加用Doppler超声技术,可得到体内血流的频谱,了解血流方向、性质、速度,计算阻力指数和估算血流量,用于移植肾排异的鉴别和肾血管疾病的诊断。 常规泌尿系统超声检查应包括双肾、膀胱和前列腺(男性) 。检查前,患者应饮水500~1000ml,使膀胱充盈,以利观察膀胱内病变及前列腺.肾积水病人应测量肾实质的厚度;下尿路梗阻和前列腺增生的病人应测量膀胱残余尿量、前列腺的体积及前列腺向膀胱内突入的程度。在超声引导下,对脏器或病灶插入穿刺针、导管等进行活检、引流或其他治疗方法。如:经皮肾穿刺活检术、经皮肾穿刺造瘘术、经直肠前列腺穿刺活检术等。 第二节X线检查 X线检查是很多泌尿男生殖系统疾病诊断的依据。有泌尿系统普通摄片、静脉尿路造影、逆行尿路造影、穿刺造影、肾血管造影等。 一泌尿系统X线平片(KUB) 泌尿系乎片是不用任何造影对比剂的X线摄片,范围应包括肾、输尿管及膀胱部位,故临床上常简写为K.U.B.平片。根据病情需要也可单独摄取某一侧泌尿系平片。是一种无痛苦,简单而常用的检查方法。 [适应证] 1.观察肾脏的位置、轮廓、大小和形状。 2.观察泌尿系有无结石、钙化阴影,以提示有无必要进一步作造影检查。 3.观察腰部软组织、脊柱、骨盆骨骼等情况。 4.泌尿系造影检查前,常先摄取平片,作为对照资料。 [摄片前准备] 摄片前必须作好肠道准备,其目的为清)除肠道内的气体和粪便,以确保平片的质量。 [操作要求] 摄片前应服用泻药以避免肠气干扰对病变观察地影响;摄片时应采用14×17大小的X片,摄片范围应包括双侧肾区、输尿管行程、膀胱区及耻骨上缘。必要时为确定结石、钙化阴影的深浅位置,可加摄侧位相。满意的平片,应显示肾和腰大肌的形像、不透光的结石或钙化阴影等。观察脊柱、骨盆等骨骼系统有无病变及畸形如骨质增生、脊柱裂、结核或肿瘤破坏肾脏轮廓、腰大肌等软组织的异常改变。可观察到肾脏的位置和肾影的轮廓。在尿路部位出现高密度致密影应考虑结石、结核或肿瘤的钙化,注意应与腹腔淋巴结钙化、胆囊结石及盆腔静脉石鉴别。

消化内科常见疾病诊疗常规题库(终审稿)

消化内科常见疾病诊疗 常规题库

消化内科常见疾病诊疗常规 消化道出血 消化道出血是内科常见的急重症之一,完整的诊断应包括出血的部位、出血量及病因。 【出血部位及病因的诊断】 常将消化道出血以Treitz韧带为界分为上消化道出血和下消化道出血。 1.小量出血与胃液混合,为咖啡色呕吐物;大量则呕吐鲜血,同时伴暗红色或柏油便。(注意与咯血及服中药鉴别) 2.根据便血判断出血部位,柏油便为上消化道出血或高位小肠出血,暗红常为低位小肠或右半结肠出血,鲜红色血便常为左半结肠出血,与大便不混或排便后滴血常为直肠或肛门出血。(注意大便色泽与出血速度及肠蠕动有关) 上消化道出血的常见原因有:消化必溃疡、急性胃粘膜损害、食管胃底静脉曲张、胃癌、贲门粘膜撕裂征等。 下消化道出血的主要病因:结肠癌、息肉、血管病。粘膜下肿物、Crohn病、溃疡性结肠炎、白塞病、缺血性肠病、淋巴瘤、放射性肠炎。 【出血量的判断】 1.消化道出血量微量――便潜血阳性,黑便――50-70ml,柏油便――200ml ,呕血――250-300ml 2.全身情况头晕、口渴、心慌等,出血量约>400ml出现周围循环衰竭,出血量>1000-1500ml称上消化道大出血。 3.24h后Hb下降1g约失血400ml。【活动性出血的判断】持续呕血或便血,积极补液输血后生命指征不稳定,Hb继续下降,肠鸣音亢进。

一、上消化道大出血的诊疗流程 强调行急诊胃镜检查(发病24h内行胃镜检查)山同时行镜下治疗,活动出血而内镜检查阴性者行选择性血管造影。 1.一般急救措施积极补充血容量、输血。 2.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治疗 (1)药物:垂体后叶素0.3-0.4U╱min持续静滴,可同时静滴硝酸甘油,止血后垂体后叶素0.1-0.2U╱min维持3-6d;生长抑素(包括施他宁)250ug静注后250ug╱h维持72;奥曲肽100ug静注后25ug╱h维持72h。 (2)生命体征平稳时可行急诊内镜下止血。 (3)视肝功情况选择急诊手术。 (4)必要时使用三腔二囊管压迫。 3.非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治疗 (1)下鼻胃管;灌注止血药。 (2)药物:H2RA、PPI、立止血。 (3)内镜下止血。 (4)保守治疗无效者急诊手术。二、下消化道出血的诊疗流程

口腔诊所医疗管理制度范本

最新口腔诊所医疗管理制度范本 为了规范口腔诊所的医疗行为,确保诊所更好地为顾客服务,需要制定并实施相应的管理制度。今天为你整理了口腔诊所医疗管理 制度范本,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口腔诊所医疗管理制度范本篇一1、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认真执行医疗诊疗常规;全面贯彻相关医疗政策,确保工作人员的职业资格,履行消毒隔离制度、收费标准和收费措施,方便病人,服务社会,争创文明、守法、科学的现代医疗机构。 2、工作人员必须着装整洁,佩戴胸卡,操作时戴好帽子,口罩。不在诊疗室吸烟,言语文明。对有疑难或要转诊的病人应及时联系其他医疗机构,并专册登记。 3、诊治前必须洗手,于消毒室中浸泡或戴一次性手套,严格遵守消毒隔离制度,并有专册登记。 4、遵守工作时间,护士提前一刻钟到岗,热情接待安排病员 ;医生准时开诊,严格执行门诊告知制度,不说忌语,不与病员冲突,遇有问题及时向主任汇报,不得隐情不报。 5、严格按诊疗常规操作,杜绝医疗事故与差错,责任到人,做到规范书写病史、药方、检查单做到一人一机,当场拆封。 6、定期进行医疗技能学习,提高医疗质量,定期进行新知识、新

技术的业务培训与疑难病例讨论,定指标、量化考评标准,减少投 诉。 7、严格执行门诊收费标准、财务政策,提供明细收费清单。让 病员看得明白,对超标收费和违反国家财税政策者,一经发现按相关政策处理。 8、工作人员必须保证设备的保养与完好,专人定期检查测试, 确保在治疗中适用符合国家药械标准的真材实料,保障患者的合法权、 人 益。 口腔诊所医疗管理制度范本篇二1、认真学习掌握本诊所的消毒隔离制度并严格遵守,避免医源性交叉感染。 2、接诊每一个患者时首先要说:“您请坐,”引导患者在椅位上 就坐,患者坐到椅位上要问:“您怎么了?” “您哪里的牙不好?”或者 “您有什么需要?”患者叙述病史时要看着中考耐心倾听,并通过提 问交流掌握患者的整个病程,患者的心理需求以及患者的期望。 3、医生在检查、治疗的过程中必须戴手套和口罩,检查患者之前让患者漱口(如果患者主诉冷水刺激痛需用温水漱口),检查时最好交给患者一面小镜子,然后全面检查并告知患者其它牙齿的疾患。在检查的动作要轻柔,口镜避免压迫牙齿附着齿区引起患者不适。 4、治疗前要向患者介绍2至3种治疗方案,并耐心介绍各种方案的治疗的时间、次数、优缺点及大致的价格、在征得患者同意后再开始

常见急诊病种诊疗常规

中医、中西医结合常见急诊病种和急危重症诊疗常规 中风病急症诊断要点及治疗措施 一、诊断要求 中风病是在气血内虚的基础上,遇劳倦内伤、忧思恼怒、饮食厚味、烟酒等诱 因,进而引起脏腑阴阳失调,气血逆乱直冲犯脑,形成脑脉痹阻或血溢脑脉之外的基本病机,临床以突然昏仆、半身不遂、口舌歪斜、不语或言语謇涩、偏身麻木为主症,并具有起病急、变化快,如风邪善行数变的特点,好发于中老年人的一种常见病。相当于西医的急性脑血管病。 二、分级 1、中经络:偏身麻木或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舌强语謇或不语为主症,而无神 识昏蒙者。 2、中腑:以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舌强语謇或不语、偏身麻木、神识恍惚或迷 蒙为主症者。 3、中脏:必有神昏或昏愦、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舌强语謇或不语者。 三、治疗措施 1、急性期患者应卧床休息,一般中经络者一周左右,中脏腑者四周左右。病情 稳定后即可辅助病人被动活动,而后逐步增加活动量。中脏腑患者头部可稍垫高,翻身时尽量少动头部。痰涎盛,频繁呕吐者,应取侧卧位(当以软枕垫起腰背臀部45度角)即可o 2、针剂 A、中经络 灯盏花注射液1-2支+5%葡萄糖注射液250ml静滴 丹参注射液10-20m1+5%葡萄糖注射液250ml或生理盐水250ml静滴 B、中脏腑 闭证:a、痰热内闭 清开灵注射液30-60m1+5%葡萄糖注射液250-500m1静滴 醒脑静注射液20m1+5%葡萄糖注射液2 50ml静滴 安宫牛黄丸1--2丸/次 B、痰湿蒙塞。 苏合香丸1--2丸/次 脱证:参附注射液20m1+5%葡萄糖注射液lOOml静滴 厥脱证的诊断要点及治疗措施 一、诊断要点 本厥脱证非单纯之厥或脱症,是指邪毒内陷或内伤阳气或亡血伤津失血所致的气 血逆乱,正气耗脱的一类病症。 二、分期分级 (一)分期 1、早期:表现气阴耗伤证o 2、中、晚期:表现真阴衰竭或阳气暴脱或阴竭阳脱证。 (二)分级 1、轻度:神清或烦躁不安,手足不温或肢端寒冷,汗出过多,脉沉细(数)无力, 收缩压降低至80mmHg以下,脉压小于20mmHg;有高血压者,收缩压低于平时

分级诊疗体系

医院分级诊疗管理制度 一、分级诊疗的含义:所谓分级医疗,就是按照疾病的轻、重、缓、急及治疗的难易程度进行分级,不同级别的医疗机构承担不同疾病的治疗,各有所长,逐步实现专业化。将大中型医院承担的一般门诊、康复和护理等分流到基层医疗机构,形成“健康进家庭、小病在基层、大病到医院、康复回基层”的新格局。大医院由此可“减负”,没有简单病例的重复,可将主要精力放在疑难危重疾病方面,有利于医学水平的进步。基层医疗机构可获得大量常见病、多发病人,大量的病例也有利于基层医疗机构水平的提高,从而更好的为人们的健康服务,步入良性循环。 具体措施如下: 1、加快县、乡、村三级医疗和社区卫生服务网络改革,要做到机构设置合理、服务功能健全、人员素质较高、运行机制科学、监督管理规范,群众可以在基层医疗机构享受到疾病预防等公共卫生服务和一般常见病、多发病的基本医疗服务。建立健全社区卫生中心、综合医院和专科医院合理分工的城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理顺县、乡、村三级医疗服务网络,鼓励大医院与区县医院协作联合。 2、采取有效措施,鼓励大医院专家到基层医疗机构服务,加大基层医疗人才的培养和引进,不断提高基层医疗机构医生的诊疗水平和服务能力。这是分级医疗制度的重中之重。老百姓小病、大病都愿到大医院来,说到底是对基层医疗机构的医疗水平不信任,提高基层医疗机构的服务水平尤其重要。具体措施,可采用“请进来、走出去”理规范,群众可以在基层医疗机构享受到疾病预防等公共卫生服务和一般常见病、多发病的基本医疗服务。建立健全社区卫生中心、综合医院和专科医院合理分工的城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理顺县、乡、村、三级医疗服务网络,鼓励大医院与区县医院协作联合。 (a)急性期治疗后病情稳定,需要继续康复治疗的病人: (b)诊断明确,不需特殊治疗的病人: (c)各种恶性肿瘤病人的晚期非手术治疗和临终关怀: (d)需要长期治疗与管理的慢性病人: (e)老年护理病人: (f)一般常见病,多发病病人:

康复科常见病诊疗常规之欧阳光明创编

一面瘫 欧阳光明(2021.03.07) 面瘫(口涡,口癖)是指颈乳突面神经的急性非化脓性炎症所致的急性周围性面瘫。属西医的面神经炎。 一诊断标准 ㈠症状:病前常有受凉、受潮、吹风史,少数患者于病前几天可有耳后、耳内疼痛或面部不适等前驱症状。急性或亚急性发病,出现一侧(偶为两侧)周围性面瘫,伴舌前2、3味觉障碍,少数可有耳鸣,听觉过敏等。 ㈡体征: 本病以口眼歪斜为主要特点。急性发作,患侧面部表情肌瘫痪,眼睑闭合不全,额纹减少或消失,鼻唇沟变浅或消失,口角下垂歪向健侧,病侧不能皱眉、蹙额、闭目、露齿、鼓颊;部分患者初起时有耳后疼痛,还可出现患侧舌前2/3味觉减退或消失,听觉过敏或耳部疱疹等症。部分患者病程迁延日久,可因瘫痪肌肉出现挛缩,口角反牵向患侧,甚则出现面肌痉挛,形成“倒错”现象。(三)鉴别诊断: 本病需与中枢性面瘫相鉴别,中枢性面瘫表现为一侧口角歪斜,而眼睛及其以上不受影响,多伴有一侧肢体偏瘫。 二,治疗 取穴:

①主穴:攒竹、阳白,丝竹空、太阳,四白,地仓,颊车,颧髎,下关,健侧合谷。 ②配穴:抬眉困难加攒竹;鼻唇沟变浅加迎香;人中沟歪斜加水沟;颏唇沟歪斜加承浆。恢复期加足三里补益气血、濡养经筋。 操作:面部腧穴均行平补平泻法,恢复期可加灸法;在急性期,面部穴位手法不宜过重,肢体远端的腧穴行泻法且手法宜重;在恢复期,合谷行平补平泻法,足三里施行补法。 ⑵电针:取阳白、丝竹空、顴髎、地仓、颊车等穴通电30分钟。 物理治疗:是最主要、针对性最强的治疗手段之一,早期可改善血循环,控制炎症发展,消除局部神经水肿;后期可改善神经营养,提高神经兴奋性,促进神经功能恢复,防止肌肉萎缩。 注意事项: 治疗期间面部应避免风寒,戴口罩,注意保暖;忌食辛、香、燥、辣之品;因眼睑闭合不全,必要时应戴眼罩,每日点眼药水2—3次,以预防感染。自我锻炼:如湿毛巾热敷、表情动作及咀嚼练习等。 二中风 中风,又称脑卒中,多因气血逆乱、脑脉痹阻或血溢于脑所致。以突然昏仆、半身不遂、肢体麻木、舌蹇不语,口舌歪斜,偏身麻木等为主症,并具有起病急、变化快、如风邪善行数变的特点,好发于中老年人,近年来有中青年发病率逐渐增高的趋势。中风是中

眼科学基础

眼科学基础 1、视觉器官包括:眼球,眼眶及眼的附属器,视路以及眼部的相关血管和神经结构等。 2、眼球出生前后径16mm,3岁23mm,成人24mm,垂直径较水平径略短。位于眼眶前部,借眶筋 膜、韧带与眶壁联系,周围有眶脂肪垫衬,其前面有眼睑保护,后面有眶骨壁保护。 眼球由眼球壁和眼球内容物所组成。 3、眼球壁分为三层:外层为纤维膜 (角膜,巩膜,角膜缘,前房角),中层为葡萄膜层(虹膜, 睫状体,脉络膜),内层为视网膜。 4、角膜的横径约11.5-12mm,垂直径约10.5-11mm。组织学上从前向后分为5层:上皮细胞层, 前弹力层,基质层,后弹力层,内皮细胞层。 5、巩膜前接角膜,在后部与视神经交界处分内外两层:外2/3移行于视神经鞘膜,内1/3呈网眼 状,称巩膜筛板,视神经纤维束由此处穿出眼球。 巩膜在眼外肌附着处最薄(0.3mm),视神经周围最厚(1.0mm)。 组织学上分为:表层巩膜、巩膜实质层和棕黑板层。 6、[角膜缘] 解剖结构上是前房角及房水引流系统的所在部位,临床上又是许多内眼手术切口的标 志部位,组织学上还是角膜干细胞所在之处。 7、前房角位于周边角膜与虹膜根部的连接处。其内可见:Schwalbe线、小梁网和Schlemm管、巩 膜突、睫状带和虹膜根部。前房角是房水排出眼球的主要通道。 8、眼球壁中层为葡萄膜,主要由三部分组成,由前到后为虹膜、睫状体和脉络膜。虹膜的中央有 一个2.5-4mm的圆孔称为[瞳孔]。 9、睫状体主要由睫状肌和睫状上皮细胞组成。 10、眼球壁内层为视网膜,[黄斑中心凹是视网膜最敏锐的部位]。视网膜后极部有一个无血管凹陷 区,解剖上称为中心凹,临床上称为黄斑。其中央有一小凹,解剖上称中心小凹,临床上称为黄斑中心凹。 视盘,又称视乳头,是距黄斑鼻侧约3mm、大小约1.5mm×1.75mm、境界清楚的橙红色略呈竖椭圆形的盘状结构,是视网膜上视觉神经纤维汇集组成视神经、向视觉中枢传递穿出眼球的部位,视盘中央有小凹陷区称视杯或杯凹。有视网膜中央A、V通过。 视网膜是由胚胎时期神经外胚叶形成的视杯发育而来,视杯外层形成单一的视网膜色素上皮(RPE)层,视杯内层分化为视网膜神经感觉层,二者之间有一潜在间隙,临床上视网膜脱离即由此处分离。 11、眼球内容物包括[房水、晶状体、玻璃体]。以上三者与角膜一并称为眼的屈光介质。 12、眼附属器包括眼眶、眼外肌、眼睑、泪腺。[眼眶],由【7块骨】构成:额骨,蝶骨,筛骨, 腭骨,泪骨,上颌骨,颧骨。成人眼眶深40-50mm,容积25-28ml。 13、眼眶骨壁有以下结构:视神经孔和视神经管(视神经,眼动脉,交感神经纤维),眶上裂(第 Ⅲ,Ⅳ,Ⅵ颅神经和第Ⅴ颅神经第一支,眼上静脉和交感神经纤维),眶下裂(第Ⅴ颅神经第二支,眶下神经核静脉),眶上切迹与眶下孔(眶上神经,第Ⅴ颅神经第一支及血管眶下神经核第Ⅴ颅神经第二支)。 13、眼睑的结构从外向内分5层:皮肤层,皮下组织层,肌层,睑板层,结膜层。 14、结膜:睑结膜,球结膜,穹窿结膜。

临床科室必备资料盒目录(20盒子)

区人民医院 文件盒1:依法执业 1)医疗卫生法律法规 {医疗卫生法律法规文件夹} 2)医务人员档案资料 {医务人员执业证书复印文件夹} 3)科室月排表存档 (1)医事法规医院管理制度汇编 (2)科室2016年至目前的排班表 {无执业医生资格不能单独排班} 文件盒2:医疗质量持续改进管理 1)医院医疗核心制度 2)专项管理 {医疗安全、输血、病案书写、抗菌药物管理等} 3)科室医疗质量标准 {包括专科工作质量标准及评价指标、专科疾病医疗质量标准及评价 指标} 4)质检科医疗质量检查结果及反馈资料 5)科室质控记录本{含自查资料、整改资料及医疗质量持续改查资料} (1)《医疗工作制度及管理规范》 (2)病历书写规范、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 (3)质控记录本通知含必病历质量评分标准、抗菌药物检查、处方检查等考核标准(4)2016年至今每月质量检查反馈给科室的检查结果,要体现PDCA持续改进 (5)科室质控本 6)相关记录本:《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管理记录本》、《毒麻精管理记录本》 文件盒3:诊疗常规、操作规范、岗位职责、工作制度 1)医院医疗诊疗常规,各科要编辑本科常见疾病诊疗指南及操作规范。(根据人民卫生出 版社中华医学会编写的版本) 2)科室前五位病种诊疗常规、操作规范 3)科室手术分级管理制度 {要明确科室医师具体的手术权限,各位医师手术权限申请和医 务批复材料}、《手术分级管理制度记录本》 4)科室各级人员岗位职责、工作制度 文件盒4:医疗安全管理 1)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及有关法律、法规文件汇编 2)医院及科室医疗安全应急预案与处理流程 {包括医务科、护理部等科室预案} 3)差错事故及医疗纠纷防范登记本 {本子前页要有医疗纠纷防范的措施、后面记录科室 2011年以来发生的或者有可能发生的以来隐患,科室是怎样进行防范的内容} 4)医疗安全不良事件上报表(文件夹集中存放)记录反馈处理情况 文件盒5:医院感染管理 1)医院感染管理规范 2)院感科关于医院感染管理资料(医院内感染通讯) 3)科室医务人员职业暴露记录本 {按院感科要求准备} 4)《医院感染管理记录本》

常见病中医诊疗规范

常见病中医诊疗规范 一、感冒的诊疗常规 感冒病系外感风邪,客于肺卫,以鼻塞、流涕、咳嗽、恶寒、发热、头身疼痛为主要临床表现。 1、诊断依据 a)鼻塞流涕、喷嚏、咽痒或痛,咳嗽。 b)恶寒发热,无汗或少汗,头痛,肢体酸楚。 c)四时皆有,以冬春季节为多见。 d)血白细胞总数正常或偏低,中性粒细胞减少,淋巴细胞相对增多。 2、证候分类 a)风寒束表:恶寒、发热、无汗、头痛身疼,鼻塞流涕,喷嚏。舌苔薄白,脉浮紧或 浮缓。 治法:辛温解表,宣肺散寒 方药:荆防败毒散。 b)风热犯表:发热、恶风、头胀痛,鼻塞流黄涕,烟痛咽红,咳嗽,舌边尖红,苔白 或微黄,脉浮数。 治法:辛凉解表,宣肺清热 方药:银翘散 c)暑湿袭表:见于夏季,头昏胀重,鼻塞流涕,恶寒发热,或热势不扬,无汗或少汗, 胸闷泛恶。舌苔黄腻,脉濡数。 治法:清暑祛湿解表 方药:新加香薷饮 临床尚有体虚感冒,以及挟湿、挟滞等兼证。 其他疗法: (1)常用中成药风寒感冒:风寒感冒颗粒或桑姜感冒片 风热感冒:银翘解毒片或感冒清 (2)艾灸法用艾条温和灸足三里穴 调护: 本类方剂多为辛散轻宣之品,不宜久煎,以免药性挥发,降低疗效。对于风寒感冒,应温热服,服后避风覆被取汗,并服热汤或热粥以助药力。服药期间,饮食以清淡为宜,不可过饥过饱,宜多饮水。 预防: (1)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提高抗病能力。注意防寒避暑,及时增减衣物。感冒流行期间,避免或少去公共场所。 (2)感冒的药物预防很重要也很有效。冬春季多用紫苏、荆芥、贯众;夏季多用藿香、佩兰、荷叶;时邪疫毒流行期间,多用板蓝根、大青叶等。另外,常用的食品如葱、 姜、大蒜、食醋等也有预防作用。 转诊指标

最新等级评审临床科室应准备的卷宗(20)知识讲解

等级评审临床科室应准备的卷宗(20) 文件盒1:依法执业 1、医疗卫生法律法规{医疗卫生法律法规文件夹} 2、医疗法规医院管理制度汇编---- 医务科下发 3、人力资源管理:医务人员档案资料(要与院内人事部门一致){医护人员毕业证书、执业证书、职称证书复印文件夹}----各科室 4、科室月排表存档:科室2014年至目前的排班表{无执业医生资格不能单独排班} ----各科室 文件盒2:医疗质量持续改进管理 1、医院医疗核心制度(或是医院制度汇编)----医务科下发 2、专项管理制度{医疗安全、输血、病案书写、抗菌药物管理等}---各科室 3、科室医疗质量标准{包括专科工作质量标准及评价指标、专科疾病医疗质量标准及评价指标}-----各科室 4、质控办医疗质量检查结果及反馈资料{医疗设备、院感办、检验质控、处方、病历、抗菌药物}-----相关部门提供 5、科室质控记录本{含自查资料、整改资料及医疗质量持续改查资料}-----各科室 (1)医疗管理规章制度{医务科统一发给各科} (2)医务科下发的“2010年病历书写规范、卫生部关于加强抗菌药物管理文件”、“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手册

(3)质控记录本:含科室病历质量评分标准、抗菌药物检查、处方检查等考核标准 (4)2016、2017年每月(季度)质量检查反馈给科室的检查结果(5)科室质控本 文件盒3:诊疗常规、操作规范、岗位职责、工作制度 1、医院医疗诊疗常规、指南(各专业的){医务科准备} 2、科室前五位病种诊疗常规、操作规范-----各科室 3、科室手术分级管理制度{要明确科室医师具体的手术权限} 4、科室各级人员岗位职责、工作制度{医务科}-----各科室 文件盒4:医疗安全管理 1、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及有关法律、法规文件汇编{医务科或下载}----各科室 2、医院及科室医疗安全应急预案与处理流程{医务科、护理部、保卫预案} 3、差错事故及医疗纠纷防范登记本{本子前页要有医疗纠纷防范的措施、后面记录科室2015年以来发生的或者有可能发生的以来隐患,科室是怎样进行防范的内容} 4、职业安全制度及记录 文件盒5:医院感染管理 1、医院感染管理规范 2、院感科关于医院感染管理资料 3、科室医务人员职业暴露记录本{按院感科要求准备}

普外科常见疾病诊疗常规

临床疾病诊疗规范及诊疗技术操作规程 普二科 2015-4

目录 第一篇临床疾病诊疗规范….. 第一章胃、十二指肠疾病….. 第一节胃、十二指肠溃疡…… …… 第二篇临床诊疗技术操作规程 第一节腹腔穿刺术 ….. 第一篇临床疾病诊疗规范 第一章胃、十二指肠疾病 第一节胃、十二指肠溃疡 【概述】 胃十二指肠溃疡是极为常见的疾病,是位于胃十二指肠壁的局限性圆形或椭圆形的缺损。患者有周期性上腹部疼痛、返酸、嗳气等症状。本病易反复发作,呈慢性进程。对“内科治疗无效”、出血、穿孔和幽门梗阻患者多施行胃大部切除术。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治疗使抑酸治疗后溃疡痊愈,一年后溃疡复发从未治疗HP感染的40%降至5%。 【临床表现】 1.反复上腹部疼痛,疼痛性质多为钝痛或烧灼痛,伴饱胀、嗳气、食欲减退; 2.胃溃疡疼痛节律性不明显,多在进餐后1/2~1小时开始疼痛,持续约1~2小时或更长时间,进食疼痛不缓解; 3.十二指肠溃疡疼痛具有明显节律性,表现为餐后延迟痛(餐后3~4小时发作),饥饿痛和夜间痛,常伴有反酸,进食疼痛缓解; 4.并发出血、穿孔、梗阻及癌变时可有相应的症状。 【主要检查】 (一) 体格检查:

1.全身营养状况,左锁骨上淋巴结是否肿大; 2.注意有无胃蠕动波和胃震水音; 3.胃溃疡压痛点在剑突下略偏左,范围较广;十二指肠溃疡压痛点在剑突下略偏右,范围局限; 4.上腹部是否可触及肿块。 (二) 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出凝血时间、血型、尿常规,大便常规及潜血; 2.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 3.必要时作胃液分析或血清胃泌素测定。 (三)器械检查: 1.胃镜加取活组织病理检查,幽门螺杆菌检查; 2.X线钡餐检查; 3.手术前常规作肝胆B超、胸部平片和心电图检查。 【诊断要点】 (一)根据病史和体征; (二)胃镜检查发现粘膜溃疡; 【鉴别诊断】 1.慢性胃炎、慢性十二指肠炎; 2.胃肿瘤; 3.胃或十二指肠憩室; 4.胃下垂; 5.胃泌素瘤; 6.慢性胆囊炎胆石症。 【治疗要点】 (一)非手术治疗: (1)抑酸药物; (2)胃粘膜保护剂; (3)抗幽门螺杆菌。 (二)手术治疗:

住院诊疗组织及管理内容

住院诊疗组织及管理内容 一、住院诊疗组织 住院诊疗组织是指对入院病员实施诊疗活动、发挥诊疗功能的组织设置及医疗技术人员能级结构方式。 目前我国综合性医院住院诊疗组织,通常由三部分构成一个完整的运行系统。 1.联络组织设住院处,负责门、急诊与住院诊疗的联系,办理病员出、入院,安排调整床位、住院经济核算,协调解决住院中遇到的各项事务问题; 2.中心组织由接纳病人住院并直接从事诊疗活动的病房组织及与诊疗活动直接相关的医疗技术科室所 组成; 3.支持组织为住院诊疗活动正常进行提供药品、器械、设备、后勤生活供应等部门单位。 病房组织是诊疗组织的基层单位,处于运行系统的中心地位。病房诊疗单元,直接接受科主任与科护士长领导。一个单元内设病床30~40张,并分成若干诊疗小组固定住院医师负责一定床位病人。诊疗单元中由住院医师,主治医师、主任医师按比例组成三级结构,实施负责制,并配置相应的护理人员成为组织的核心。 病房诊疗单元划分原则:按医院所处社区自然条件、经济状况、疾病谱、重点疾病、重点人群分布及本院接纳病员能力设计床位总数及各病房床位比例;根据本院医疗技术人员素质、医疗技术水平、专科特色确定病房分布划分方式;按医疗服务需求的不同层次及特殊诊疗需要设计病房规格范围。 二、住院诊疗管理内容 (一)住院诊疗程序 制定住院诊疗程序是维持医院正常运转的必备条件。 1.入院制定入院标准,严格区别开急性、慢性、老年、康复期及各专科病人,防止各种病人兼收并治,把有限的床位安排最需要者以提高效率。无论何种形式入院均应由经治医师开住院通知单,办理手续。 2.出院制定出院标准,由经治医师对符合出院条件病人作住院诊疗总结,并完成病案,下达医嘱,予以出院。 3.转院经院内会诊对不适宜在本院继续诊疗的病例,如法定须到专科医院诊治的传染病、精神病、性病;或疑难病例而其他医院具有诊治该病高水平的专科设置应转院治疗,并严格遵守转院规定,明确转院去向。 4.死亡病例处理病情危重的抢救病例,肿瘤病人及高龄住院有生命危险者,应向家属交待预后以作好临终前各项准备。病员死亡按死亡病员料理事项处理,并迅速送往太平间。安慰家属、动员遗体解剖,纠纷病例必须履行尸体解剖规定手续。当班医护人员作好各项抢救记录,完成病案并作好死亡病例讨论准备工作。

普外科10种常见病诊疗常规

普外科10种常见病诊疗常规 原发性肝癌 【诊断标准】 (一)病理诊断: 1.肝组织学检查证实为原发性肝癌者。 2.肝外组织的组织学检查证实为肝细胞癌。 (二)临床诊断: 1.如其他肝癌证据,AFP对流法阳性或放射免疫法>400μg/L持续4周以上,并能排除妊娠、活动性肝炎、生殖腺胚胎癌及转移性肝癌者。 2.影像学检查有明确肝内实质性占位病变,能排除肝血管瘤及转移癌并具有下列条件之一者。 (1)AFP>200μg/L。 (2)典型的原发性肝癌的影像学表现。 (3)无黄疸而AFP或GGT明显增高。 (4)远处有明显的转移性病灶或有血性腹水,或在腹水中找到癌细胞。 (5)明确的乙型肝炎标志阳性的肝硬化。 【治疗原则】 (一)手术治疗:首选方法。对诊断明确,肿瘤局限于一叶或半肝者;无明显黄疸、腹水或远外转移者;肝功能代偿好,凝血酶原时间不低于50%者;心、肝、肾能耐受手术者应手术治疗。 (二)放射治疗:方法为在手术时均作肝动脉结扎和插管,第一周灌注顺铂,20mg/d,连续3次。第二周局部处放射。每次250rad,每天2次,连续3d以上为一个阶段,共进行3-4个阶段。 (三)动脉导管栓塞治疗与化疗:是不适合手术的局块型肝癌患者的首选疗法。常用栓剂为碘油与明胶海绵,化疗药物为顺铂、丝裂霉素、表阿霉素、5-氟脲嘧啶等。每1-2个月重复1次。

(四)经皮穿刺瘤内无水酒精注射:适用于较小肿瘤而又不适合手术或动脉导管栓塞治疗者。 (五)药物治疗:适用于姑息性切除术后及不宜手术的中期病人。常用药物有顺铂、5-氟脲嘧啶及其衍生物、表阿霉素、丝裂霉素、氨甲喋呤等。 (六)生物治疗:适用于早、中期患者,免疫状态尚好者,用于消灭经手术、放疗、化疗后的残癌。常用者有干扰素、白细胞介素-2、卡介苗、免疫核糖核酸、胸腺肽等。 (七)辅助治疗:给予保肝、支持、对症治疗。 肝血管瘤 【诊断标准】 病史: 1.多见于中、青年; 2.较小时多无任何临床症状,增大后可出现上腹部不适、腹胀及疼痛等。 体格检查: 1.上腹部肿块与肝相连; 2.肿块表面光滑、柔软,可有压缩感,随呼吸上下移动。 辅助检查: 1.B型超声检查呈强回声表现;彩色多普勒见肿块内血流。 2.CT检查增强后可见造影剂从肿瘤周边向中央区渗入。 3.核磁共振检查。 4.肝动脉造影检查。 诊断: 主要依靠B型超声或CT检查的偶然发现而确诊。 鉴别诊断: 主要与肝癌相鉴别。最常发生的差错是把肝癌诊断为肝血管瘤,值得注意。【治疗原则】 1.非手术疗法: (1)放射治疗。 (2)选择性肝动脉造影及肿瘤动脉栓塞。 2.手术治疗: (1)适应证: 1)瘤体≥5.0cm;

眼科学基础知识

第一章眼科学基础知识 第一节视觉器官和眼的解剖 一、概述 人的眼睛是人体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视觉器官,就是由这个视觉器官将我们和外界环境密切地联系起来。当外界光线经过眼球的光学构造屈折后将物体成像于视网膜上,并在视网膜上产生光化作用引起感光细胞的兴奋再通过视网膜视神经细胞和视神经纤维将兴奋传给大脑,而大脑的中枢神经系统又对人体各部和各器官起着统一的指挥和控制,这样才完成了视觉功能,使人们能够感觉到物体的形状、大小和颜色等。 了解视觉器官和眼的结构功能及病变,对于验光配镜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视觉器官的组织结构 视觉器官由眼球、眼附属器和视神经三大部分组织。 (一)视觉器官的组织结构如下: 视觉器官的解剖图如图1-1。眼睑、结膜、泪器 眼肌、眼眶 视神经、视交叉、视束 外侧漆状体、视放射、视中枢 眼附属器眼球 视路 视觉器官

1、下斜肌 2、下直肌 3、视神经 4、上直肌 5、上睑举肌 6、眉毛 7、上眼睑 8、下眼睑 (二)眼球的组织结构如下: 眼球的解剖图如图1-2。 外层——角膜、巩膜(纤维层) 中层——虹膜、睫状体、脉胳膜、葡萄膜(血管层) 内层——视网膜(神经层) 房水(前房、后房) 晶状体 玻璃体 眼球外壁 眼球体内 眼球 图1-1 视觉器官断面图面

三、视觉器官各部分的构造及功能 (一)眼睑 1、眼睑位于眼窝眶出口处,复盖眼球前面,分为上睑和下睑,上下睑之间称为睑裂,边缘称为睑缘。上下睑缘交界处称为内眦和外眦,内眦组织内包围着一个肉状隆起物,称为泪阜。上下睑缘内眦部各有一个小孔称为上下泪小点,该小点是泪液排泄的出口。 2、眼睑的生理功能 (1)眼睑通过瞬目使泪液均匀的展开,润湿角膜,使其在角膜面形成良好的光学界面。 (2)上下睑板有高度发育的皮脂腺,排出的脂质性分泌物形成泪液的表面可防止泪液过度蒸发。 (3)对外观察物体时,上下睑会对角膜保持持续的压迫力,可导致角膜产生垂直向的屈光力较强的散光一般称为生理性散光。 (4)当上下眼睑闭合不全时可引发角膜干燥溃疡。 (5)眼睑下垂可能导致眼睛成为形觉剥夺性弱视。 眼睑解剖图1-3。

肛肠科常见病诊疗常规

肛肠科常见病诊疗规范 ——痔(混合痔) 痔是指肛垫病理性肥大、移位,齿线远侧皮下的直肠下静脉丛发生病理性扩张或血栓形成。在肛肠疾病中,痔是最常见的,任何年龄都可发病,随着年龄的增长,发病率增高。本病以便血、痔核脱垂、肛门不适为临床特点,属中医学中“痔”的范畴。 一、诊断 (一)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ZY/T001.7-94)。 中医病名:痔 (1)症状: ①间歇性便血:特点为便时滴血、射血,量多、色鲜红,血不与粪便相混淆。亦可表现为手纸带血。 ②脱垂:便后颗粒状肿物脱出肛外,初期可自行还纳,后期需用手托回或卧床休息才可复位,严重者下蹲、步行、咳嗽或喷嚏时都可能脱出。 ③肛门不适感:包括肛门坠胀、异物感、瘙痒或疼痛,可伴有粘液溢出。 ④肛门疼痛有肛门水肿或血栓形成者,可出现肛门疼痛。 (2)体征:肛检见齿线上下同一方位粘膜皮肤隆起,连成整体,质柔软,多位于3、7、11点处。 具备以上第(2)项加第(1)项中的①或②,诊断即可成立。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2006年中华医学会外科分会结直肠肛门外科学组、中华中医药学会且肛肠分会和中围中西医结合学会肛肠分

会联合制定的

“痔临床诊治指南”。 痔分为内痔、外痔和混合痔。 内痔是肛垫(肛管血管垫)的支持结构、血管丛及动静脉吻合发生的病理性改变和移位; 外痔是齿状线远侧皮下血管丛扩张、血流瘀滞、血栓形成或组织增生,根据组织的病理特点,外痔可分为结缔组织性、血栓性、静脉曲张性和炎性外痔4类; 混合痔是内痔和相应部位的外痔血管丛的相互融合。 (1)临床表现 内痔:主要临床表现是出血和脱出,可并发血栓、嵌顿、绞窄及排便困难。根据内痔的症状,其严重程度分为4度。Ⅰ度:便时带血、滴血,便后出血可自行停止;无痔脱出。Ⅱ度:常有便血;排便时有痔脱出,便后可自行还纳。Ⅲ度:可有便血;排便或久站及咳嗽、劳累、负重时有痔脱出,需用手还纳。Ⅳ度:可有便血;痔持续脱出或还纳后易脱出。 外痔:主要临床表现为肛门部软组织团块,有肛门不适、潮湿瘙痒或异物感,如发生血栓及炎症可有疼痛。 混合痔:主要临床表现为内痔和外痔的症状同时存在,严重时表现为环状痔脱出。 (2)检查方法 ①肛门视诊:检查有无内痔脱出,肛门周围有无静脉曲张性外痔、血栓性外痔及皮赘,必要时可行蹲位检查。观察脱出内痔的部位、大小和有无出血及痔黏膜有无充血水肿、糜烂和溃疡。 ②肛管直肠指诊:是重要的检查方法。Ⅰ、Ⅱ度内痔指检时多无异常;对反复脱出的Ⅲ、Ⅳ度内痔,指检有时可触及齿状线上的纤维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