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冠心病简介

冠心病简介

冠心病简介
冠心病简介

冠心病简介:冠心病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简称。是指供给心脏营养物质的血管——冠状动脉发生严重粥样硬化或痉挛,使冠状动脉狭窄或阻塞,以及血栓形成造成管腔闭塞,导致心肌缺血缺氧或梗塞的一种心脏病,亦称缺血性心脏病。冠心病是动脉粥样硬化导致器官病变的最常见类型,也是危害中老年人健康的常见病。

冠心病有哪些症型,各类型有何症状?

根据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表现及我们通过多年上万例患者观察,按西医的观点将其归纳为:

一、隐性冠心病(无症状型冠心病):病人无症状,但有缺血的心电图改变。

二、心绞痛型冠心病:有发作性胸骨后疼痛(心绞痛),多在3—5分钟内消减,硝酸甘油舌下含服疗效显著,由于一时性心肌供血不足引起。

三、心肌梗塞型冠心病:症状严重,胸骨后剧痛(或无),数小时至数天,硝酸甘油无效,有心肌坏死现象、血清酶学异常升高以及典型的心电图改变,常并发心律失常型冠心病:有心脏增大、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的表现,由于长期心肌缺血导致心肌纤维化引起,以前称“心肌硬化”,近来有人称“缺血型心肌病”。问题的关键是冠心病症状不典型的多种多样表现增加了诊断上的困难。如老年人心绞痛,表现为气短或胸闷、牙痛、颈项痛、上腹痛,也可以是短暂脑缺血发作。老年人心肌梗塞无痛者较多,常以左心衰、休克、心律失常或脑血管缺血为首发症状,表现为神志不清、昏厥、精神异常、恶心呕吐等。

在治疗中,西医只能起到暂时控制症状的作用。因此,中医药就发挥了它独特的优势,只要辩证准确治疗效果相当明显,可从根本上改善心肌缺血,调整阴阳平衡,从而使心脏功能渐渐趋于正常,按其症状临床上大体分为如下几种症候:

[寒凝心脉]

症状:卒然心痛如绞,形寒,天气寒冷或迎寒风则心痛易发作或加剧,甚则手足不温,冷汗出,气短心悸,心痛彻背,背痛彻心,脉紧,苔薄白。

[火邪热结]

症状:心中灼痛,口干,烦躁,气粗,痰稠,或有发热,大便不通,舌红,苔黄或糙,脉数或滑数。

[气滞心胸]

症状:心胸满闷,隐痛阵阵,痛无定处,时欲太息,遇情怀不畅则诱发、加剧,或可兼有腕胀,得暖气、矢气则舒等症,苔薄或薄腻,脉细弦。

[痰浊闭阻]

症状:可分为痰饮、痰浊、痰火、风痰等不同症候。痰饮者,胸闷重而心痛轻,遇阴天易作,咳痰,苔白腻或白滑,脉滑;兼湿者,则可见口粘,恶心,纳呆,倦怠,或便软等症。痰浊者,胸闷而兼心痛时作,痰粘苔白腻带干,或淡黄腻,若痰稠,色或黄,大便偏干,苔腻或干,或黄腻,则为痰热。痰火者,胸闷,心胸时作灼痛,痰黄稠厚,心烦,口干,大便干或秘,苔黄腻,脉滑数。风痰者,胸闷时痛,并见舌偏瘫,眩晕,手足颤抖麻木之症,苔腻,脉弦滑。

[瘀血痹闭]

症状:心胸疼痛较剧,如刺如绞,痛有定处,伴有胸闷,日久不愈,或可由暴怒而致心胸剧痛。苔薄、舌暗红、紫暗或有瘀斑,或舌下血脉青紫,脉弦涩或结代。

[心气不足]

症状:心胸阵阵隐痛,胸闷气短,动则喘息,心悸且慌,倦怠乏力,或懒言,面色白,或易汗出,舌淡红胖,有齿痕,苔薄,脉虚细缓或结代。

[心阴不足]

症状:心胸疼痛时作,或灼痛,或兼胸闷心悸征仲,心烦不寐,头晕,盗汗口干,大便不爽,或有面红升火之象,舌红少津,苔薄或剥,脉细数,或结代。

[心阳亏虚]

症状:心悸动而痛,胸闷,神倦怯寒,遇冷则心痛加剧,气短,动则更甚,四肢欠温,自汗,苔白或腻,

舌质淡胖,脉虚细迟或结代。

由上可见,色白,或易汗出,舌淡红胖,有齿痕,苔薄,脉虚细缓或结代。

[心阴不足]

症状:心胸疼痛时作,或灼痛,或兼胸闷心悸征仲,心烦不寐,头晕,盗汗口干,大便不爽,或有面红升火之象,舌红少津,苔薄或剥,脉细数,或结代。

[心阳亏虚]

症状:心悸动而痛,胸闷,神倦祛寒,遇冷则心痛加剧,气短,动则更甚,四肢欠温,自汗,

(1)临床表现:心绞痛是冠心病的主要临床症状,根据心绞痛发作时的部位、性质、诱因、持续时间、缓解方式等特点和伴随症状及体征便可鉴别心绞痛和心肌梗塞,可以说,典型的症状和体征对冠心病心绞痛和心肌梗塞的诊断至关重要。

(2)心电图:心电图是冠心病诊断中最早、最常用和最基本的诊断方法,心电图使用方便,易于普及,当患者病情变化时便可及时捕捉其变化情况,并能连续动态观察和进行各种负荷试验,以提高其诊断敏感性。无论是心绞痛或心肌梗塞,都有其典型的心电图变化。

(4)核素心肌显像:根据病史,心电图检查不能排除心绞痛时可做此顶检查。核素心肌显像可以显示缺血区、明确缺血的部位和范围大小。结合运动试验再显像,则可提高检出率。

(5)冠状动脉造影:是目前冠心病诊断的“金标准”。可以明确冠状动脉有无狭窄、狭窄的部位、程度、范围等,并可据此指导进一步治疗所应采取的措施。同时,进行左心室造影,可以对心功能进行评价。

(6)超声和血管内超声:心脏超声可以对心脏形态、室壁运动以及左心室功能进行检查,是目前最常用的检查手段之一。血管内超声可以明确冠状动脉内的管壁形态及狭窄程度,是一项很有前景的新技术。

(7)心肌酶学检查:是急性心肌梗塞的诊断和鉴别诊断的重要手段之一。临床上根据血清酶浓度的序列变化和特异性同工酶的升高等肯定性酶学改变可明确诊断为急性心肌梗塞。

(8)心血池显像:可用于观察心室壁收缩和舒张的动态影像,对于确定室壁运动及心功能有重要参考价值。

如果只是单纯的冠心病,应该不用吃很多药,如果有高血压和高血脂,就必须吃药了,因为高血压和高血脂都不可怕,可怕的是它能引起的那些并发症,冠心病就是这么引起的,你说已经做了支架,就是怕冠状动脉堵塞,这时当然要用些药,降低血液粘稠度的药,降血脂的药,降高血压的药,这些是必备的,有利则有弊,权衡一下,冠心病突然发作会引起猝死,而胃不好,或引起肝肾功能损害都是副作用引起的,但比起来要好多了,不过,就像上面说的,找一个你认识的比较专业的医生治疗,同样是一种病,却有非常多的药去治疗,用什么医生说的算!对比药物,用一些副作用小的药。

90%冠心病由粥样硬化引起的,所以要防止后者,而后者是与年龄,高脂血症,吸烟,糖尿病有关,那就从这些下手,低脂饮食,低糖低热量多餐少量.同时要多运动与休息.少干重活,最重要是别让他激动

冠心病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简称,冠状动脉供应心脏自身血液,冠状动脉发生严重粥样硬化或痉挛,使冠状动脉狭窄或闭塞,导致心肌缺血缺氧或梗塞的一种心脏病。冠心病的主要临床表现是心肌缺血、缺氧而导致的心绞痛、心律失常,严重者可发生心肌梗塞,使心肌大面积坏死,危及生命。

冠心病的临床类型

临床分型是以世界卫生组织(WHO)的分型为标准,即:心绞痛、心肌梗塞和猝死;心绞痛又可分为劳力性心绞痛和自发性心绞痛。

(1)劳力性心绞痛又分3类,一是新发生的心绞痛;二是稳定型劳力性心绞痛;三是恶化劳力性心绞痛。

(2)自发性心绞痛一般指休息状态下发作的心绞痛。其中将心绞痛

冠心病病人生活中的自我保健

冠心病病人生活中的自我保健 冠心病病人在气候变化时应注意什么? 冬春季节是冠心病的高发季节,冠心病人受冷空气影响,可以引起冠状动脉痉挛,影响心肌供血。冬春季节气候变化无常,冠心病若病人保护不当,容易发生感冒,会加重病情或诱发心绞痛。冬春交替季节容易旧病复发,这一时期病人应按时服药,及时复诊,春季万物复苏,各种细菌、病毒也易传播,要增强机体抗抗力,注意预防感冒。 春季气温寒暖无常,穿衣要注意“春捂”不要急于脱掉冬衣,以免突然遇到风寒引起感冒、肺炎加重心肺负担。冬去春来,鸟语花香,春风拂面,应多到户外活动,活动时应结伴同行,并带好急救药品。 夏季炎热温度过高,使心率加快,也会诱发心绞痛的发生。此时应“晚睡早起”,晚上可约伴乘凉、聊天、品茶,以消炎夏。应多吃豆类食品,最忌饮食过饱。 秋季早晚温差较大,穿衣不要骤增骤减,尽量避免早、晚外出活动。 冬季病人应该注意保暖避寒,应该早睡晚起,减少外出活动时间,要避免在大寒、大风、大雪中锻炼身体,可以选择室内健身的方法。另外,应避免疲劳、紧张、情绪激动,适时调整自己的心态,保持思想愉悦,乐观开朗的良好情绪,对冠心病病人而言至关重要。 总之,冠心病病人应根据不同的气候变化调整衣、食、住、行,以助于保养心脏,延年益寿。 饥饿、饱餐为什么都可诱发冠心病的急性发作? 据不完全统计,半数以上的猝死是由饱餐引起的,部分冠心病的急性发作是由饱餐后发生的。因此冠心病病人不宜暴饮暴食。在正常情况下,胃肠道的血管极其丰富,进食后,因消化与吸收的需要,心脏必须输出大量血液供给胃肠。这样以来增加了心脏的负担,又使心脏自身的血液循环处于相对缺血状态,同时还可引起胃-冠状反射,使冠状动脉收缩,血供减少,心肌

冠心病的药物治疗课件

冠心病的药物治疗课件 冠心病的药物治疗课件 导语:冠心病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发展,冠心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现在小编给大家提供冠心病的药物治疗课件,希望大家能够在阅读中了解冠心病的药物治疗方法。 一、冠心病的概述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冠状动脉血管发生动脉粥样硬化病变而引起血管腔狭窄或阻塞,造成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而导致的心脏病,常常被称为“冠心病”。 二、冠心病的分类及临床症状 1、无症状型冠心病(或称隐匿型冠心病):临床上无症状,但有心肌缺血的心电图表现,可发展为心绞痛,心肌梗死。 2、心绞痛型冠心病:表现为发作性胸骨上段或中段之后出现压榨性或紧缩疼痛,发作频率为1日多次,数天1次或数周1次,每次持续3-5分钟,同时伴有心慌、心悸、气短、乏力等症状。

3、心肌梗死型冠心病:持续性胸痛,伴有大汗淋漓,频死感,大约50%-81.2%的病人发病前会有全身乏力、心慌、胸闷等表现。 4、缺血性心肌病:表现为心慌,心跳时快时慢的,伴有头晕,甚至发生晕厥,夜间不能平卧入眠,不能从事日常活动。心脏增大、心力衰竭、心律失常为其三大主体症状。 5、猝死型冠心病:是冠心病中危害极大的一种类型。是在冠状动脉疾病的基础上一过性的心肌功能障碍和电生理紊乱,引起严重的心率失常所致。可无任何先兆发生,突发心脏骤停而死亡。 三、冠心病的危险因素和诱因 冠心病的危险因素包括可改变的危险因素和不可改变的危险因素。了解并干预危险因素有助于冠心病的防治。 可改变的危险因素有:高血压,血脂异常(总胆固醇过高或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过高、甘油三酯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过低)、超重/肥胖、高血糖/糖尿病,不良生活方式包括吸烟、不合理膳食(高脂肪、高胆固醇、高热量等)、缺少体力活动、过量饮酒,以及社会心理因素。不可改变的危险因素有:性别、年龄、家族史。此外,与感染有关,如巨细胞病毒、肺炎衣原体、幽门螺杆菌等。

冠心病药物治疗的原则与案例分析

冠心病药物治疗的原则与案例分析 李宏建 近年来冠心病发病在我国呈上升趋势,已成为危害我国人民健康的主要原因之一。在冠心病的治疗中,用药品种繁多,联合用药普遍。我们将首先介绍冠心病临床药物治疗的有关原则及注意事项,然后结合几个案例分析该类药物在临床治疗的特点与注意事项。 第一部分冠心病的药物治疗的有关原则 掌握冠心病的药物治疗,应当首先熟悉其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和诊断要点,其次根据国内外已颁布的心血管疾病治疗原则或指南,并结合各类临床药物的自身特点(如:作用机制、药效、药代、相互作用、用法用量、禁忌症和不良反应等)进行科学合理的药物预防与治疗。 一、冠心病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要点与鉴别诊断 冠心病包括:心绞痛、心肌梗死、急性冠脉综合征、缺血性心肌病等。下面以急性冠脉综合征(ACS)为例,简要介绍其发病机制、临床表现与诊断要点: 1.病因和发病机制 急性冠脉综合征是一大类包含不同临床特征、临床危险性及预后的临床症候群,它们有共同的病理机制,即冠状动脉硬化斑块破裂、血栓形成,并导致病变血管不同程度的阻塞。最主要的病因是易损斑块破裂和糜烂并发血栓形成、血管痉挛及微血管栓塞等多因素作用下所导致的急性或亚急性心肌供氧减少。 2.分类 根据心电图有无ST段持续性抬高,可将急性冠脉综合征分为ST段抬高和非ST段抬高两大类,前者主要为ST段抬高心肌梗死(大多数为Q波心肌梗死,少数为非Q波心肌梗死),后者包括不稳定心绞痛(UA)和非ST段抬高心梗(NSTEMI)。非ST段抬高心梗大多数为非Q波心肌梗死,少数为Q波心肌梗死。 3.临床表现: ⑴不稳定心绞痛(UA)有以下临床表现:①静息性心绞痛:心绞痛发作在休息时,并且持续时间通常在20min以上; ②初发心绞痛:1个月内新发心绞痛,可表现为自发性发作与劳力性发作并存,疼痛分级在Ⅳ级以上;③恶化劳力型心绞痛:既往有心绞痛病史,近1个月内心绞痛恶化加重,发作次数频繁、时间延长或痛阈降低(心绞痛分级至少增加1级,或至少达到III级);④变异性心绞痛也是不稳定心绞痛的一种,通常是自发性,其特点是一过性ST段抬高,多数自行缓解,不演变为心肌梗死,但少数可演变成心肌梗死。动脉硬化斑块导致局部内皮功能紊乱和冠状动脉痉挛是其发病原因,硝酸甘油和钙离子拮抗剂可以使其缓解。 ⑵非ST段抬高心梗(NSTEMI)的临床表现与不稳定心绞痛相似,但是比不稳定心绞痛更严重,持续时间更长。 4.心电图表现 ST-T动态变化是不稳定心绞痛/非ST段抬高心梗最可靠的心电图表现。 不稳定心绞痛的静息心电图可出现2个或更多的相邻导联ST段下移≥0.lmV。静息状态下症状发作时记录到一过性ST 段改变,症状缓解后ST段缺血改变改善,或者发作时倒置T波呈伪性改善(假性正常化),发作后恢复原倒置状态更具有诊断价值,提示急性心肌缺血,并高度提示可能是严重冠状动脉疾病。发作时心电图显示胸前导联对称的T波深倒置并呈动态改变,多提示左前降支严重狭窄。心肌缺血发作时偶有一过性束支阻滞。持续性ST段抬高是心肌梗死心电图特征性改变。变异性心绞痛ST段常呈一过性抬高。心电图正常并不能排除急性冠脉综合征的可能性。胸痛明显发作时心电图完全正常,应该考虑到非心原性胸痛。 非ST段抬高心梗的心电图ST段压低和T波倒置比不稳定心绞痛更明显和持久,并有系列演变过程,如T波倒置逐渐加深,再逐渐变浅,部分还会出现异常Q波。两者鉴别除了心电图外,还要根据胸痛症状以及是否检测到血中心肌损伤标

冠心病药物治疗的现状及展望

【摘要】冠心病是指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或者其他一些因素引起的心肌血流量减少,导致心肌缺血、缺氧而引起的心肌损伤性变化。其临床主要表现以稳定型心绞痛、不稳定型心绞痛、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等[1]。由于本病发病较慢,多数患者病史较长。目前临床上常用的治疗手段有:冠心病药物治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等主要治疗手段[2]。但是目前临床上仍以药物治疗为主,随着医疗水平的进步及科技的发展,目前冠心病的药物治疗状况也有了新的研究进展,本文对冠心病的药物治疗现状及展望做一综述。 【关键词】冠心病;药物治疗;现状 【中图分类号】r54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851(2014)2-0041-02 冠心病作为临床上一种常见的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的疾病。目前随着我国老年化的不断加重,冠心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也呈逐渐上升趋势,已严重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安全和健康[3]。目前临床上有多种治疗冠心病的药物,根据不同患者的发病及症状不同,常用的治疗冠心病药物有:抗血小板类药物、抗凝类药物、他汀类药物和抗心绞痛类药物(硝酸脂类、β受体阻滞剂)。 1 抗血小板类药物 抗血小板类药物在冠心病的治疗中具有重要的作用。阿司匹林作为目前临床上最为常用的抗血小板类药物,它可以有效的抑制血小板在血管内的聚集,防止血小板聚集收缩,从而到达抑制血栓形成的目的[4]。但是由于个体的差异性,在临床用药过程中我们应该研发一种个体差异性较小,不良反应少的新型药物,既可以发挥较好的药物效果,又可以有效的避免增加出血等并发症的发生。 2 抗凝类药物 抗凝类药物在冠心病的治疗中常用于溶栓的辅助治疗和栓塞高危患者的预防治疗。低分子肝素作为目前临床上常用的抗凝类药物,给药后通过有效的抑制凝血因子xa的活性,从而发挥较强的抗血栓形成的作用。由于肝素在体内代谢较快,半衰期短,血药浓度维持时间短[5]。因此多数患者需每日经皮下注射给药,因此目前我们需要一种可以一次注射可于体内维持恒定血药浓度,避免患者多次主要的疼痛。 3 他汀类药物 目前大量研究发现,冠心病病理基础以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为主,多数患者血中胆固醇水平较高,他汀类药物作为目前临床上常用的调脂类药物,可有效提高高密度脂蛋白浓度,降低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的水平,从而稳定冠状动脉病变处脂质斑块,防止其破裂及斑快继续增大[6]。目前有研究发现他汀类药物除了具有降脂作用之外,他汀类药物在治疗冠心病的过程中具有一定的对抗硝酸酯类药物耐药的作用[7]。因此在我们以后的用药治疗过程中,应当合理联合用药,增加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提高药物的有效性。 4 抗心绞痛类药物(硝酸脂类、β受体阻滞剂) 抗心绞痛类药物在冠心病的药物治疗中,主要通过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心肌血供,降低心肌氧量,从而可以有效缓解心绞痛症状。常用的抗心绞痛类药物有硝酸脂类及β受体阻滞剂。硝酸脂类药物通过物扩张静脉及外周动脉血管和冠状动脉,降低心脏氧耗量并增加侧枝循环血液,还可以有效的降低血小板粘附等作用[8]。β受体阻滞剂类药可降低患者心率、血压及心肌收缩力,从而降低患者耗氧量,减轻心肌缺血、缺氧的发作,为冠心病患者的一线用药[9]。但是今年的临床用药研究发现,硝酸脂类药物具有较高的临床耐药性,许多患者在多次给药后便出现不同程度的耐药性,因此我们应当根据患者个体的差异性研发一种可使用于几乎全部患者的药物,减少临床耐药性的发生。β受体阻滞剂类药在临床应用过程中对患者心率调节作用效果明显,但是在用药过程中应当严格控制治疗早期的给药剂量及治疗后期的减药剂量。研究发现,突然停用可导致患者病情复发甚至加重。

冠心病的防治-冠心病的防治指南

冠心病的防治:冠心病的防治指南 【摘要】: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是血管腔狭窄或阻塞,或(和)因冠状动脉功能性改变(痉挛)导致心肌缺氧或坏死而引起的心脏病,统称冠状动脉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亦称缺血性心脏病。冠心病占心脏病死亡的50~70%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是血管腔狭窄或阻塞,或(和)因冠状动脉功能性改变(痉挛)导致心肌缺氧或坏死而引起的心脏病,统称冠状动脉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亦称缺血性心脏病。冠心病占心脏病死亡的50~70%。近年来,由于社会发展和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我国心血管病发病率及相关危险因素均有增加趋势,我国人群流行病学调查表明冠心病发病率约50/10万人。心脑血管疾病已成为我国首要的死因。一、发病因素冠心病主要是因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引起,而动脉硬化是多种因素作用于不同环节所致,这些因素称为危险因素。动脉粥样硬化主要危险因素有:1、年龄、性别:多见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49岁以后进展较快,但一些儿童及青壮年动脉也发现有早期粥样硬化。男性发病率较女性高,但女性更年期后发病率明显增加。2、血脂异常: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或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的增高是动脉粥样硬化主要原因,高密度脂蛋白减低,载脂蛋白A(ApoA)降低和载脂蛋白B(ApoB)的增高也是独立的危险因素。3、血压:高血压是动脉硬化的重要因素,60%~~70%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患有高血压,高血压病人冠心病发病率是血压正常人的3~~4倍。4、吸烟:吸烟者与不吸烟者比较,冠心病发病率和病死率增高2~~6倍,且与每日吸烟量成正比。5、糖尿病和糖耐量异常:糖尿病患者冠心病发病率较非糖尿病者高2倍。冠心病患者在糖耐量降低者也常见。6、次要的危险因素尚有:1)肥胖;2)从事体力活动少,脑力活动紧张,经常有工作紧

冠心病简介

冠心病简介:冠心病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简称。是指供给心脏营养物质的血管——冠状动脉发生严重粥样硬化或痉挛,使冠状动脉狭窄或阻塞,以及血栓形成造成管腔闭塞,导致心肌缺血缺氧或梗塞的一种心脏病,亦称缺血性心脏病。冠心病是动脉粥样硬化导致器官病变的最常见类型,也是危害中老年人健康的常见病。 冠心病有哪些症型,各类型有何症状? 根据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表现及我们通过多年上万例患者观察,按西医的观点将其归纳为: 一、隐性冠心病(无症状型冠心病):病人无症状,但有缺血的心电图改变。 二、心绞痛型冠心病:有发作性胸骨后疼痛(心绞痛),多在3—5分钟内消减,硝酸甘油舌下含服疗效显著,由于一时性心肌供血不足引起。 三、心肌梗塞型冠心病:症状严重,胸骨后剧痛(或无),数小时至数天,硝酸甘油无效,有心肌坏死现象、血清酶学异常升高以及典型的心电图改变,常并发心律失常型冠心病:有心脏增大、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的表现,由于长期心肌缺血导致心肌纤维化引起,以前称“心肌硬化”,近来有人称“缺血型心肌病”。问题的关键是冠心病症状不典型的多种多样表现增加了诊断上的困难。如老年人心绞痛,表现为气短或胸闷、牙痛、颈项痛、上腹痛,也可以是短暂脑缺血发作。老年人心肌梗塞无痛者较多,常以左心衰、休克、心律失常或脑血管缺血为首发症状,表现为神志不清、昏厥、精神异常、恶心呕吐等。 在治疗中,西医只能起到暂时控制症状的作用。因此,中医药就发挥了它独特的优势,只要辩证准确治疗效果相当明显,可从根本上改善心肌缺血,调整阴阳平衡,从而使心脏功能渐渐趋于正常,按其症状临床上大体分为如下几种症候: [寒凝心脉] 症状:卒然心痛如绞,形寒,天气寒冷或迎寒风则心痛易发作或加剧,甚则手足不温,冷汗出,气短心悸,心痛彻背,背痛彻心,脉紧,苔薄白。 [火邪热结] 症状:心中灼痛,口干,烦躁,气粗,痰稠,或有发热,大便不通,舌红,苔黄或糙,脉数或滑数。 [气滞心胸] 症状:心胸满闷,隐痛阵阵,痛无定处,时欲太息,遇情怀不畅则诱发、加剧,或可兼有腕胀,得暖气、矢气则舒等症,苔薄或薄腻,脉细弦。 [痰浊闭阻] 症状:可分为痰饮、痰浊、痰火、风痰等不同症候。痰饮者,胸闷重而心痛轻,遇阴天易作,咳痰,苔白腻或白滑,脉滑;兼湿者,则可见口粘,恶心,纳呆,倦怠,或便软等症。痰浊者,胸闷而兼心痛时作,痰粘苔白腻带干,或淡黄腻,若痰稠,色或黄,大便偏干,苔腻或干,或黄腻,则为痰热。痰火者,胸闷,心胸时作灼痛,痰黄稠厚,心烦,口干,大便干或秘,苔黄腻,脉滑数。风痰者,胸闷时痛,并见舌偏瘫,眩晕,手足颤抖麻木之症,苔腻,脉弦滑。 [瘀血痹闭] 症状:心胸疼痛较剧,如刺如绞,痛有定处,伴有胸闷,日久不愈,或可由暴怒而致心胸剧痛。苔薄、舌暗红、紫暗或有瘀斑,或舌下血脉青紫,脉弦涩或结代。 [心气不足] 症状:心胸阵阵隐痛,胸闷气短,动则喘息,心悸且慌,倦怠乏力,或懒言,面色白,或易汗出,舌淡红胖,有齿痕,苔薄,脉虚细缓或结代。 [心阴不足] 症状:心胸疼痛时作,或灼痛,或兼胸闷心悸征仲,心烦不寐,头晕,盗汗口干,大便不爽,或有面红升火之象,舌红少津,苔薄或剥,脉细数,或结代。 [心阳亏虚] 症状:心悸动而痛,胸闷,神倦怯寒,遇冷则心痛加剧,气短,动则更甚,四肢欠温,自汗,苔白或腻,

冠心病患者如何加强自我调整_黄文英

冠心病患者如何加强自我调整_黄文英 黄文英专家介绍:冠心病是严重心血管疾病的一种,病因复杂、症状多样,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困扰正常工作和生活,严重者甚至会危及生命,是一定要提高警惕的。对于冠心病的治疗,要选择专业医院,积极治疗,还要重视日常护理,了解冠心病患者如何加强自我调整,对疾病的恢复是有利的。 冠心病的出现与日常生活中不当的生活方式是有联系的,因而做好护理,做好防治措施,对预防病情反复或加重,是有帮助的。那冠心病患者如何加强自我调整呢,可参考以下几点: 1、冠心病患者要避免不良情绪的刺激,尤其是在遇到事情的时候,比较好要心平气和。冠心病患者大多数是脾气比较急躁的,故易生气和得罪别人。冠心病患者在生活中情绪要稳定,尤其是在遇事的情况下,要提醒自己心平气和,增加耐性。 2、冠心病患者要注意与周围人直接的关系和谐,要注意宽以待人。宽恕别人不仅能给自己带来平静和安宁,有益于冠心病的康复,而且能赢得友谊,保持人际间的融洽。所以人们把宽恕称作“精神补品和心理健康不可缺少的维生素”。 3、冠心病患者要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遇到事情的时候要想得开,放得下,避免心理压力过大。过于精细、求全责备常常导致自身孤立,而这种孤立的心理状态会产生精神压力,有损心脏。冠心病患者不要有过多的精神压力,对于金钱、名誉、地位以及对自己的疾病,都应该坦然的面对。 4、冠心病患者对于身心,是要注意调节的,尤其是要掌握一套身体锻炼和心理调节的方法。如自我放松训练:通过呼吸放松、意念放松、身体放松或通过气功、太极拳等活动,增强自身康复能力。 黄文英专家提示,临床上冠心病的治疗虽然有一定的难度,但该病不是不治之症,选择专业医院,积极治疗,是可以争取治好的。因而冠心病的治疗一定要趁早,尽早科学系统的治疗,避免错过疾病治疗的最佳时机,还要做好日常护理,了解冠心病患者如何加强自我调整,对病情恢复是有帮助的,争取更快更好的治疗。

冠心病患者一天自我保健7点注意事项

近年有专家提出冠心病患者一天自我保健7点注意事项,每天坚持去做,持之以恒,必见效果。 一、注意保暖,避免受寒 每天准时收看收听天气预报,特别是秋冬季节,及时了解每次寒潮来临的时间,切实做好御寒保暖措施。气象医学工作者经长期观察发现,“零度是心肌梗死发作的预报”,可见冬季保暖的重要性。所以,冬季注意保暖,可减少心梗的发生。 二、午睡半小时,“冠心病”少三成 有人做过调查后报告,每日午睡半小时者比不睡者冠心病死亡率少30%,其原因与午睡时血压下降、心率减慢,使白天的血压曲线出现一段低谷有关。尤其是肥胖型人群、60岁以上的老人,午睡更为必要。 三、谨防“魔鬼时间” 有人研究发现,生物钟节律表明:一天24小时中,早晨6~11时是急性心梗、猝死的高峰时间,被称为“魔鬼时间”。与此时交感神经兴奋、心率加快、血压升高、心肌耗氧多、血小板聚集性增高有关。因此,病情较重的老年冠心病患者,晨起宜提前服药,上午不宜安排过量活动。晨起锻炼时间以7~8时为宜。 四、“三个半分钟”,生命保平安 经过多年研究得出的结论表明,一些老年人发生在卫生间的心脑血管意外或猝死,与夜间突然起床入厕、体位改变过快,造成一时性心脑供血不足有关。因而提倡“三个半分钟”的保健方法:夜间醒来时,应先在床上躺半分钟,坐起来双脚放在床沿下坐半分钟,再以双手撑住床头站立半分钟后行走。 五、适度运动,带病延年 冠心病患者同样也要适度运动,坚持参加力所能及的体育锻炼,如户外散步、太极拳、气功等。但遇天气突然变化,气温骤降、暴风雪、下雨等,则不宜在室外活动,可以在室内活动。

六、坚持治疗,合理用药 定期去医院检查,并按医嘱口服一些预防心绞痛发作的药物,如潘生丁、复方丹参片等。家中应备有硝酸甘油、心脑舒通、麝香保心丸、救心丸等扩张动脉血管的药物,以便心绞痛发作时急用。 七、情绪稳定,淡泊宁静 稳定的情绪对预防心绞痛、心肌梗死的重要性超过其他所有养生方法的总和。事实上,不良的精神和心理刺激是最常见、最重要的冠心病急性发作诱因,故要做到知足常乐,遇事不急不怒不躁,可有效预防冠心病的发作。

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综合防治冠心病模式

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综合防治冠心病模式 2012年3月1日,第十五届全国介入心脏病学论坛在广西南宁举行。作为国内心血管介入领域最早的全国性学术会议,全国介入心脏病学论坛极大地推动了介入心脏病学在中国的发展,缩小了我国在此领域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培训了我国心血管介入领域的專业人才,提高了我国心血管疾病专业队伍的素质。会议前夕,记者采访了本次大会的联合主席,卫生部广西冠心病介入诊疗技术培训基地主任,广西心血管疾病介入诊疗技术质控中心主任,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科研部部长、心内科主任李浪教授。 关注冠心病的多重危险因素 “近年来,我国以冠心病为主的心脑血管疾病发病趋势面临快速增长的严峻局面,有人甚至说中国心脑血管病发生了井喷现象——这不是危言耸听,而是事实。根据2010年我们国家的相关统计数据显示,我国心血管疾病在所有死亡原因中占第一位,有超过40%的人死于这类疾病。而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最新相关资料显示,在中国,冠心病死亡人数在世界上排在第二位。整个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率、死亡率非常高,已经给社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从2007年开始,我国直接用于心脑血管疾病支出的医疗费用高达1300个亿,而且目前还在大幅度增长。” 采访一开始,李浪教授首先告诉记者,在我国,近8年以来城市的冠心病死亡率升高了53%,农村的冠心病死亡率升高了40%。并且,我国冠心病发病还表现出了越来越年轻化的趋势,35岁至64岁的冠心病死亡人数逐年明显增加。李浪教授认为,冠心病的发病由多重危险因素影响,目前已知的主要因素,首先是高血压、高胆固醇血症、糖尿病三大疾病;其次是诸如吸烟、少运动、超重或肥胖、蔬菜水果摄入少等不良的生活习惯;第三个方面,是自然规律,年纪越大,冠心病发病率越高;第四个方面,是遗传因素。其中,高血压被认为是最突出的危险因素之一,因为大量临床资料显示,高血压对心脏的损害是首当其冲的。而中青年冠心病发病则主要与吸烟有关,长期吸烟等危险因素损害血管内皮功能,促进了动脉硬化,导致冠心病的发生、发展。另外,肥胖也是导致心血管疾病的发病原因之一,因为肥胖合并代谢综合征可能引发和加速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因此,针对高血脂、高血压、糖尿病和吸烟这四大导致冠心病的危险因素,李浪教授认为,防治冠心病,重在预防,养成合理的饮食习惯和健康的生活方式非常重要。首先,戒烟和控制体重,保持平稳的血压,防止血脂异常,长期控制血胆固醇于合适的水平,适当运动增强心肌和血管功能,尽量保持生活规律,避免精神紧张。然后,饮食宜清淡、低盐,尽量减少各种油腻食物、蛋黄、动物内脏等高脂饮食,适量摄入蛋白质,多吃粗粮、水果和蔬菜。 针对中国冠心病多重危险因素及其综合防治,李浪教授认为:“中国国情复杂,医疗水平差别大,我们应该针对冠心病的多重危险性,就符合中国国情的最经济的预防提出有建设性的意见,探索出适合中国国情的综合防治模式,形成一个共识,向政府部门提出符合中国国情的一些防控建议。”

冠心病心绞痛该如何自我监测

冠心病心绞痛该如何自我监测 发表时间:2019-08-15T09:32:02.110Z 来源:《医师在线(学术版)》2019年第11期作者:金丽[导读] 冠心病是人类第一健康的主要杀手,特别到了冬季,冠心病、心绞痛发病率就会越来越高, 成都市青羊区草市御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四川成都610000冠心病是人类第一健康的主要杀手,特别到了冬季,冠心病、心绞痛发病率就会越来越高,在日常生活中,需要学会自我监测,减少疾病对身体健康所造成的威胁。 1、冠心病早期症状 (1)胸闷:这是冠心病最为明显的早期症状,患者在经过体力活动之后,胸口会如同一块大石压着一般,但是这种症状持续时间并不久,在稍作休息之后症状会有所缓解。 (2)心绞痛:冠心病患者出现心绞痛是因为自身比较劳累,或者情绪比较激动,部分患者还伴有烧灼样的疼痛感,贯穿前胸,经过休息之后症状有所缓解。 (3)身体疼痛:在经过体育锻炼之后,身体的多个部位会发生疼痛,比如牙痛、头痛、腿痛等,如果出现这些病症,则需要及时前往医院就诊。 2、冠心病的自我监测内容 (1)自觉症状:自觉症状所涉及到的内容比较多,包括精力是否充沛、情绪是否饱满、工作能力是否旺盛、睡眠是否正常、有无疼痛感、有无持续的头晕与耳鸣现象。 (2)客观指标:每天早上起床以及活动的时候,测量脉搏次数是否正常、呼吸频率是否较快、体温是否有所升高,并且还需要每周测量一次血压。 (3)检查资料:心电图、超声、血与尿的化验结果。 (4)面貌变化:其一在傍晚的时候眼睑有无浮肿现象或者早晨踝部是否有所水肿;其二是皮肤的粘膜是否呈现出青紫色或红色等;其三是下眼睑皮肤有无发青现象;其四是鼻尖有无发青现象;其四是男性的外耳道有没有出现长毛的现象。 3、冠心病预防方法 (1)饮食均衡:饮食关系到冠心病是否发作,需要保证饮食的均衡性,其中在饮食上需要避开油腻食物的摄入,每天要补充维生素,多吃蔬菜与水果。另外还需要戒烟戒酒,将不良的饮食习惯加以摒弃,从本质上避免体内脂肪的沉积,否则会对血液的顺畅运行产生影响。 (2)加强锻炼:在生活中需要坚持运动,因为运动能够促进全身血液的有效循环,能够有效提高新陈代谢的水平,避免血液之中存在过多的脂肪沉积,还可以减少血管壁的压力,避免冠状动脉硬化现象的发生。 (3)作息规律:如果作息不规律,则会对人体造成影响,比如长时间的熬夜则会导致人体内分泌失调,各器官功能出现障碍。所以需要保证作息的规律,这样才能有效增强人体的抵抗力,当然在工作上还需要保持乐观的心态。 (4)定期体检:体检的目的便是发现疾病,针对性的治疗,通过体检还可以对自身情况有所了解。在日常生活中需要定期检查身体,对自身的健康状况有所把握,如果发现患有冠心病,则需要在第一时间内进行治疗。 4、心绞痛是怎么回事? 众所周知,心脏是人体最为重要的器官,心脏具有供血能力,能够为全身血液的流动提供动力,将血液运送到各个部位,假如心脏发生问题,那么则会影响身体血液的输送,进而导致一系列疾病的发生。心绞痛则是因为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心肌发生暂时缺血与缺氧而引发的疼痛。 5、心绞痛的主要特点

冠心病的治疗原则

冠心病的治疗原则

冠心病药物治疗的原则与案例分析 李倩 近年来冠心病发病在我国呈上升趋势,已成为危害我国人民健康的主要原因之一。在冠心病的治疗中,用药品种繁多,联合用药普遍。我们将首先介绍冠心病临床药物治疗的有关原则及注意事项,然后结合几个案例分析该类药物在临床治疗的特点与注意事项。 第一部分冠心病的药物治疗的有关原则 掌握冠心病的药物治疗,应当首先熟悉其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和诊断要点,其次根据国内外已颁布的心血管疾病治疗原则或指南,并结合各类临床药物的自身特点(如:作用机制、药效、药代、相互作用、用法用量、禁忌症和不良反应等)进行科学合理的药物预防与治疗。 一、冠心病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要点与鉴别诊断 冠心病包括:心绞痛、心肌梗死、急性冠脉综合征、缺血性心肌病等。下面以急性冠脉综合征(ACS)为例,简要介绍其发病机制、临床表现与诊断要点:

1.病因和发病机制 急性冠脉综合征是一大类包含不同临床特征、临床危险性及预后的临床症候群,它们有共同的病理机制,即冠状动脉硬化斑块破裂、血栓形成,并导致病变血管不同程度的阻塞。最主要的病因是易损斑块破裂和糜烂并发血栓形成、血管痉挛及微血管栓塞等多因素作用下所导致的急性或亚急性心肌供氧减少。 2.分类 根据心电图有无ST段持续性抬高,可将急性冠脉综合征分为ST段抬高和非ST段抬高两大类,前者主要为ST段抬高心肌梗死(大多数为Q波心肌梗死,少数为非Q波心肌梗死),后者包括不稳定心绞痛(UA)和非ST段抬高心梗(NSTEMI)。非ST段抬高心梗大多数为非Q 波心肌梗死,少数为Q波心肌梗死。 3.临床表现: ⑴不稳定心绞痛(UA)有以下临床表现:①静息性心绞痛:心绞痛发作在休息时,并且持续时间通常在20min以上;②初发心绞痛:1个月内新发心绞痛,可表现为自发性发作与劳力性发作并存,疼痛分级在Ⅳ级以上;③恶化劳力型

冠心病流行病学与一级预防

专题笔谈 冠心病诊断与治疗 文章编号:1005-2194(2002)08-0449-03 冠心病流行病学与一级预防 张海澄 郭继鸿 中图分类号:R 5 文献标识码:A 作者单位: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心内科(100044) 21世纪,冠状动脉性心脏病(冠心病)仍将是一项全球关注的公共卫生问题。虽然近20多年来冠心病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在工业化国家有明显下降,但仍处于较高水平,并造成巨大费用消耗。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方式的改变,人群血压、血清总胆固醇水平以及体重指数等均呈上升趋势,预示我国冠心病的发病率将可能逐渐上升,应引起足够重视。 1 冠心病流行病学 1 1 自然病史 冠心病患者在早期常无明显症状,进展也较缓慢,患者常在出现较严重症状时才去就医,甚或发生猝死。因此心血管病的发病率和患病率较难准确统计。临床的冠心病患者通常是由于动脉粥样硬化发展的结果。我国的病理研究结果显示,10~20岁主动脉脂纹病变的检出率高达50%;北京15~39岁意外死亡者中重度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检出率约占1/4,并以不稳定斑块居多。这些资料证实,青年男性即可出现动脉粥样硬化。但动脉粥样硬化并不是随着年龄增加的必然结果。美国男性在60岁前发生冠心病的危险是1/5,女性是1/17;临床上冠心病一些严重的表现形式,如心肌梗死(心梗)、心性猝死,女性比男性发病晚10~20年。在第一次发生心血管病的事件中,大多数男性表现为心梗,而女性为心绞痛。冠心病发病率与病死率因年龄、种族和主要危险因素等不同亦有较大的差异。 1 2 流行状况 W HO 于1998年公布的世界卫生统计年鉴的资料表明,在36个死亡登记的男性人群中,冠心病病死率俄罗斯排首位,中国城市排第18位,农村位居第21位,病死率最低的是日本、法国和西班牙。女性情况与男性相似,中国城市和农村分别排在第10和第12位。 据W H O MONIC A 1985~1990年29个监测点在5725762名35~64岁人群中登记的79669次急性心肌梗死或可能的冠状动脉事件,男性冠心病病死率3~5倍于女 性,男性病死率最高的为芬兰的北卡莱利(395/10万),最低为中国北京(45/10万);女性病死率最高的为英国的格拉斯哥(127/10万),最低为西班牙卡塔罗尼亚(15/10万),中国北京次低(45/10万)。 1 3 中国人群冠心病特征 (1)与国际相比发病率和病死率仍属较低水平。据WHO 公布的MONICA 37个人群1980~1985年至1991~1995年共371个人群年166000个冠状动脉事件的登记资料,21个国家37个人群年龄35~64岁冠心病病死率存在很大差异。在这组最长14年最短8年,平均10年的随访观察中,男性发病率最高的是芬兰北卡莱利,冠脉事件平均年发病率为835/10万,最低为中国北京(81/10万);女性最高的是英国的格拉斯哥(265/10万),中国北京与西班牙卡塔罗尼亚同为最低(35/10万)。(2)发病率与病死率逐年增加。据卫生部公布的1988~1996年我国城市和农村冠心病病死率的资料表明,9年内城市冠心病增加53 4%,平均以每年5 9%的速度递增;农村9年内冠心病增加40 4%,平均以每年5 0%的速度递增。北京地区心血管病监测1984~1993年急性冠心病事件发病率也呈上升的趋势,人群年龄标化发病率年平均增加在男性为 2 3%,女性为1 6%。男性高于女性的性别差异明显。中国MONIC A 部分人群1984~1997年14年内男性冠心病事件年龄标化发病率增加67%,平均每年增加2 1%,合计人群增长1 7%。(3)地区性差异明显。根据1987~1989年参加中国MONIC A 研究的12个监测区资料,北京、河北、内蒙古、黑龙江、新疆等地男性发病率均超过50/10万,南方省市除四川外均在10/10万以下,最高与最低相差可达33倍之多。1998年我国14组人群25~74岁冠心病事件标化发病率男性为1~183/10万,女性0~113/10万,地区差异很大,呈北高南低、城市高于农村的地区分布特征。(4)危险因素水平仍在不断增高。 人口老龄化加剧:我国人口老龄化以 3 02%的速度快于人口增长速度。 人群血清总胆固醇水平增高:随着生活水平提高,膳食结构改变,我国城市和农村血清总胆固醇水平均明显增高,升高幅度以城市更为明显。 高血压患病率在增加:据1991年全国高血压抽样调查,我国15岁以上人群高血压患病率为11 26%,比10年前增加25%。 吸烟仍很普遍:男性吸烟率多在60%以上,我国10组人群前瞻性研究表明,吸烟者冠心病发病率的相对危险较不吸烟者增高2倍,提示吸烟仍为我国冠心病的高危因素。多项流行病学研究结果表明,我国35~64岁人群中具有一项或多项这些危险因素的人已占总人群的2/3,揭示了我国人群冠心病发病危险的巨大的 冰山底座 。因此,在我国开展冠心病的一级预防具有极大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创造奇迹----自己治好冠心病(药方全公布)

创造奇迹----自己治好冠心病(药方全公布) 请注意---本人不是医生,不是卖药的,曾是一位自己治好骨质增生和冠心病的患者,是一位普通的国家公务员。 请注意---如果你有与我相似的经历,类似的症状,你可以与我联系。 一、发病及治疗情况 本人5年前胸痛、背痛、咽喉痛,经省、市医院均排除患有冠心病。此后病情日加严重。07年2月经市级医院抢救脱离生命危险,几天后介入治疗,植入支架3只。 支架植入挽救了我的生命,但是病情依然十分严重,此后在省、市和军队总医院住院治疗,病情依然得不到改善。 二、介入治疗后的主要症状表现为: 1、每日发病十余次,心绞痛、憋得厉害、背痛等,每日服用硝酸甘油十余次,每次连续服用七八片。如此有一年多。 2、氧气在三年多的时间里经常使用。

3、不能吃饭,每日晚饭后心脏难受难忍,持续三年多。体质下降二十多斤。 4、怕冷怕热。特别是季节交替、冷暖变化时好犯病。 5、怕响声怕震动。妻子上床、翻身的震动都受不了。 6、体质和心功能极差,用了一年多的时间才做到一口气走一里路。 7、最大一点就是不能说话,一点底气也没有,说不几句话就心绞痛。 8.常年服用单硝酸异山棃脂,经常打点滴。 以上症状持续了近三时间,直到我下决心自己治疗为止。 三、自我治疗,创造奇迹。 09年,本人在无望的情况下自己研究,精选八味中草药,配制成效果奇佳的方剂。本人服用十五天有明显的效果,服用一个月后,发生天地般的变化,两个月后感觉就像脱胎换骨了一样,就像没有生病前的好人。本人现在神清气爽,健步如初。 本人根据药理,总结出这个药具有治疗心血管疾病、降血压、提高免疫力、抗疲劳、抗衰老、阴阳同补、气血同补等诸多功效。

冠心病的药物治疗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338907795.html, 冠心病的药物治疗 作者:张妍林治湖 来源:《家庭医学》2006年第11期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是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使血管腔变窄、阻塞,导致心肌缺血、缺氧而引起的心脏病,其实质上也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疾病,它和冠状动脉痉挛一起,统称为冠心病。短暂、不严重的心肌缺血,即心绞痛,常与劳累或情绪激动有关,表现为短暂的胸痛,疼痛可放射至左肩、颈咽或下颌部,常不会超过半个小时,休息或含硝酸甘油几分钟内缓解,其临床表现为稳定型心绞痛、不稳定型心绞痛;当长时间的严重心肌缺血,则进展为急性心肌梗死,表现为持续性胸痛,可伴有心力衰竭甚至出现意外性猝死。心绞痛发作时心电图常可见暂时性ST段改变或伴有T波变化,心肌梗死心电图则出现较长时间动态变化(数小时到几天),同时伴有明显的血液生化异常。冠心病诊断的“金”标准是冠脉造影或冠脉CT检查发现冠状动脉管腔狭窄。 目前冠心病治疗有三种方法:1.药物治疗;2.介入治疗;3.外科搭桥手术。药物治疗是所有治疗的基础。冠心病药物治疗的目的是缓解症状,减少心绞痛的发作及心肌梗死、突然死亡的发生;延缓冠脉病变的发展。药物治疗的作用主要为:(1)增加心肌血流量,增加血氧 供应:(2)减低心肌耗氧量;(3)改善血管内皮功能,防止心肌电及结构的重构,保护心肌功能。 冠心病的药物治疗包括: 1.硝酸酯类药物:其作用机理是通过扩张静脉及外周动脉血管及冠状动脉,从而降低心肌氧耗量,增加心脏侧支循环血流,使心绞痛得到缓解。另外,它还有降低血小板粘附等作用。本类药物主要有:硝酸甘油、硝酸异山梨酯(消心痛)、5-单硝酸异山梨酯、长效硝酸甘 油制剂(硝酸甘油油膏或橡皮膏贴片)等。硝酸酯类药物是稳定型心绞痛病人的常规一线用药。心绞痛发作时可以舌下含服硝酸甘油或使用硝酸甘油气雾剂。对于急性心肌梗死及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先静脉给药,病情稳定、症状改善后改为口服或皮肤贴剂,疼痛症状完全消失后可以停药。硝酸酯类药物持续使用可发生耐药性,有效性下降,最好间隔8~12小时服药,以减少耐药性。 2.抗栓(凝)药物:血液中的凝血酶和血小板的作用是血栓形成中相互促进的两个主要环节,因此抗栓治疗主要针对两个环节,分别称为抗凝治疗和抗血小板治疗。 抗血小板药物主要有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波立维)、阿昔单抗、前列环素、前列腺素E1等,主要用于稳定型和不稳定型心绞痛,可以抑制血小板聚集,避免血栓形成而堵塞血管。阿司匹林为首选药物,维持量为每天50~100毫克顿服。阿司匹林的副作用是对胃肠道的刺激,

引起冠心病常见的原因

引起冠心病常见的原因 *导读:…… 冠心病是一种心血管疾病,引起冠心病的原因有很多种,但目前医学界普遍认为,影响冠心病发病的危险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让我们看看下文的详细介绍吧。 1、血脂异常 血脂是体内脂肪代谢的产物,主要成分是胆固醇和甘油三酯。胆固醇包括“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坏”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脂异常是指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及甘油三脂升高,以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无论哪项异常都伴有冠心病患病率和死亡率的增高。血脂异常是冠心病重要独立危险因素。 应指出的是,目前不少人对“血脂正常值”存在着认识上的误区。实际上处于“正常”胆固醇水平的非常多的人或冠心病人已处于冠心病发生、复发或死亡的高危状态,医生和病人都应对总胆固醇小于5.7 mmol/l的不同情况导致足够的重视。 2、肥胖 美国流行病学资料表明,肥胖者有增高冠心病发病的趋势。已有前瞻性资料表明,向心性肥胖者具有较大的发病危险。 肥胖的客观指标是体重。成人的体重标准用体重指数(bmi) 来表示,体重指数=体重(公斤)÷身高(米)2,体重指数≥24为

超重,≥28为肥胖。有人提出,国人的体重指数应保持在19~23之间。 国内一项研究结果报告表明,我国人群的腰围平均值增高,心血管病的主要危险因素如高血压、血清胆固醇水平、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以及空腹血糖等都随之升高。专家建议,预防心血管病从改变体形做起,男性腰围不超过85厘米,女性腰围不超过80厘米比较合适。 3、糖尿病 糖尿病病人冠心病的发生危险增高,而且联系到冠心病的严重程度。糖尿病使冠心病的患病率增高,是因为糖尿病促进了动脉粥样硬化所造成的。 目前将胰岛素抵抗、中心性肥胖、糖耐量降低或糖尿病、高血压、血脂代谢紊乱等多种病症的组合,统称为“代谢综合征”,认为胰岛素抵抗是促使糖尿病、高血压、血脂异常等病症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 4、吸烟 吸烟对心血管系统毒害最重。烟草中的尼古丁可使心率加快,心肌需氧量增高,外围血管和冠状动脉收缩,并使血压升高。另外,还可使血中一氧化碳浓度增高,导致血液携带氧的能力下降,以及促进血小板粘附和纤维蛋白原含量升高,促发和加重动脉粥样硬化。吸烟还可降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加速冠心病的发病。大量资料表明,吸烟是冠心病的一个独立的危险因素,与同时存

(临床冠心病药物治疗的合理应用)在线考试

分数:70 (临床冠心病药物治疗的合理应用)在线考试 单选题、(由一个题干和两个以上的备选答案组成,其中只有一个为正确答案。选出正确答案。) 1、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症不包括 A.稳定型心绞痛 B.不稳定型心绞痛 C.ST抬高型心肌梗死 D.非ST抬高型心肌梗死 2、 硝酸甘油片用于治疗心绞痛的给药方法是 A.0.5mg一日三次口服 B.0.5mg一日二次口服 C.0.5mg一日一次口服 D.0.5mg舌下含服 3、 以下哪些不是硝酸酯类药物的禁忌症 A.服药后出现头痛头晕,心率加快,颜面潮红 B.青光眼 C.严重贫血 D.肥厚性梗阻型心肌病 4、 倍他乐克是 A.非选择性β-受体阻滞剂 B.选择性β1-受体阻滞剂 C.选择性β2-受体阻滞剂 D.选择性β3-受体阻滞剂 5、 下列哪些药物是非二氢吡啶类钙通道阻滞剂 A.硝苯地平

B.维拉帕米 C.氨氯地平 D.波依定 6、 不稳定型心绞痛和非ST抬高型心肌梗死不宜使用的药物是 A.阿司匹林 B.氯吡格雷 C.他汀类药物 D.溶栓药 7、 不稳定型心绞痛在什么情况下使用他汀类药物 A.心绞痛发作期 B.心绞痛缓解期 C.心绞痛发作期和缓解期 D.发现血脂高的情况下 8、 非ST抬高型心肌梗死不宜使用的药物是 A.阿司匹林 B.低分子肝素 C.溶栓药物 D.他汀类药物 9、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症安装药物涂层支架后应用阿司匹林和或氯吡格雷的疗程至少是 A.4-6周 B.6-12个月 C.7-8周 D.2-3个月 多选题、(由一个题干和两个以上的备选答案组成,每题的备选答案中有2个或2个以上正确答案。选出正确答案,少分。)

冠心病的有关知识

(一)冠心病的定义、流行病学和分类 冠心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使管腔狭窄或阻塞,或因冠状动脉功能性改变(痉挛)导致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而引起的的心脏病,亦称缺血性心脏病。 冠心病好发于40岁以后,男性多于女性,在欧美发达国家本病常见。1979年WTO将冠心病分为以下5型 1、无症状性心肌缺血 2、心绞痛有阵发性胸骨疼痛,为一过性心肌供血不足引起 3、心肌梗死 4、缺血性心肌病表现为心脏扩大,心衰,心律失常 5、猝死 临床以心绞痛最为常见,我重点将心绞痛的有关材料整理如下(二)心绞痛的临床表现 1症状:心绞痛以发作性胸痛为主要临床表现,疼痛的特点: a.部位:胸骨体中段或上段之后可波及心前区,有手掌大小范围,甚至横贯前胸,常放射至左肩,左臂内侧达无名指和小指 b.性质:胸痛常为压迫、发闷或紧缩性也可有灼烧感,但不尖锐,不像针刺或刀扎样痛偶有濒死感 c.诱因:可由体力劳动或情绪激动所诱发,饱食、寒冷、吸烟、心动过速等易诱发。 d.持续时间:疼痛出现后常逐步加重,然后在3~5分钟内渐消失,可

e.缓解方式:一般停止原来诱发症状的活动后即可缓解;舌下含用硝酸甘油也能在几分钟内使之缓解。 (三)心绞痛的分类 ①劳累性心绞痛:劳累性心绞痛的特征是由运动或其它增加心肌需氧量的情况所诱发的短暂胸痛发作,休息或舌下含化硝酸甘油后,疼痛常可迅速消失。劳累性心绞痛可分为三类:a 初发劳累性心绞痛:劳累性心绞痛病程在一个月之内。b 稳定型劳累性心绞痛:劳累性心绞痛病程稳定1个月以上。c 恶化型劳累性心绞痛:同等程度劳累所诱发的胸痛发作次数、严重程度及持续时间逐渐加重。 ②自发性心绞痛:自发性心绞痛的特征是胸痛发作与心肌需氧量的增加无明显关系。与劳累性心绞痛相比,这种疼痛一般持续时间较长,程度较重,且不易为硝酸甘油所缓解。未见酶变化。心电图常出现某些暂时性的ST段压低或T波改变。自发性心绞痛可单独发生,或与劳累性心绞痛合并存在。 自发性心绞痛患者的疼痛发作频率、持续时间和疼痛程度可有不同的临床表现。有时,患者可有持续时间较长的胸痛发作,类似心肌梗塞,但没有心电图及酶的特征性改变。 (四)冠心病的防治 预防 1 合理饮食,不要偏食,不宜过量。要控制高胆固醇、高脂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