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业务接入区介绍
- 格式:pptx
- 大小:4.32 MB
- 文档页数:25
浅谈综合接入业务区建设思路摘要:随着5G大建设时代的到来,各运营商均提出建设综合接入业务区,期望以此对存量资源进行摸排优化,规范业务接入,提升现有机房、管道和光缆网的承载能力,以支撑5G业务的发展需求。
关键词:5G;综合接入业务区;存量资源优化引言:综合接入业务区建设需结合综合承载和共建共享的建设思路,立足于现状资源,统一规划建设。
运用信息网格化管理手段,深度挖潜资源,避免重复建设,缩短建设周期,从而为5G网络建设提供强有力支撑。
1 综合接入业务区规划建设以往工程建设通常以业务需求为导向,缺乏统一规划,导致资源利用率低。
在本地网工程建设中,应以5G建设为契机,深度挖潜存量资源,优化现有网络,统一进行规划建设,提升网络承载能力及安全性。
1.1综合业务局站通常在综合接入业务区内业务汇聚、中心区域设置综合业务局站,用以承载业务区内全部业务,同时可在业务集中区域或部分偏远区域设置多个接入点机房,将周边业务汇聚后上行至综合业务局站。
综合业务局站作为重要业务汇聚节点,其建设位置的合理性将直接影响业务承载能力。
结合工作实践,在较多省份,由于前期未考虑5G建设需求,现有较多机房无法有效支撑5G发展需求。
故而在5G建设规划阶段,需对规划区域内现状综合业务局站进行摸排,应结合机房产权、使用面积、引电情况、管杆线资源、机房基础设施、已部署设备等多方面条件选取综合业务局站,避免陷入“某机房已包含多种汇聚传输设备,此机房就是综合业务局站”的传统思维。
同时对于符合条件的综合业务局站现有资源进行优化,如对老旧设备进行退网,以节省利旧光纤资源。
1.2ODN网络随着信息化技术的普及,ODN网络应依托信息化手段进行管理、建设,通过网格化精细管理,既能规范业务接入,也利于后期工程建设中对存量资源进行挖潜利旧。
在网格化初期,应结合ODN三级架构,自下而上划分调整网格。
配线网格:作为最小的网格化单元,网格内配线光交与配线网格一一对应,配线光交就近接入主干光交,统筹预测业务需求纤芯总量,新建光缆宜选择24芯或48芯。
3铁通新疆分公司运行维护中心 助理工程师,830011 乌鲁木齐H ONET 综合业务接入网系统介绍乔彬彬3 人们对信息的要求已不满足于话音,对图像、数据及多媒体业务的需求日益增加,综合业务接入网已成为通信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
接入网(AN )是由业务节点接口(S NI )与相关的用户网络接口(UNI )间的一系列传送实体组成,通常包括用户线传输系统、复用设备或用户网络/网端设备,能为电信业务提供所需传送承载能力的实施系统,并可经过网络管理接口(Q3)进行配置和管理。
它支持各种业务的接入,如模拟电话接入、N 2IS DN 业务接入、B 2IS DN 业务接入,以及数字或模拟的租用线业务的接入。
对不同的业务,采用不同的接入方式,对应不同的接口类型。
1 H ONET 综合业务接入网的组成H ONET 是华为公司开发的综合业务接入网产品。
系统分为光线路终端(O LT )、光纤网络单元(ONU )、接入网网管系统(AN 2NMS )3部分。
O LT属于接入网的业务侧设备,通过业务节点接口与业务节点相连,完成接入网的业务接入。
O LT 的E1接口与交换机相连,接口协议为V512。
其E1接口与DDN 网相连,以中继方式接入DDN 网。
ONU 属于接入网的用户侧设备,为用户提供电话、数据和图像等综合业务。
ONU 可直接通过双绞线连接用户家中的电话机,还可提供IS DN 2B +D/30B +D 接口、V 135/V 124的N ×64kb/s 或子速率接口为用户提供数据业务。
H ONET 接入网网管系统是基于TCP/IP 协议,采用客户机/服务器(C/S )方式的开放式体系结构,实现综合网络管理,具有维护、管理、环境监控、用户端口的数据配置和运行管理等功能。
2 H ONET 综合业务接入网系统功能H ONET 综合业务接入网从功能上分为:业务接口及协议处理模块(SIPP )、传输模块、管理模块、电源及环境监控模块和C AT V 模块。
综合业务区建设指导意见一、概述(一)定义综合业务接入区是指将一定范围内的家庭宽带、集团客户专线、基站等电信业务规划为一个独立的区域,能满足该区域内电信全业务接入需求。
(二)建设内容综合业务接入区建设包含业务汇聚点、配线层光缆、分纤点。
二、建设目的(一)合理规划ODN网络,降低网络建设成本;(二)网络结构实现光纤化和无源化;(三)配线层光缆更接近用户,用以提供下层快速和低成本接入条件;(四)配线层光缆应满足10-20年业务发展需求。
(一)汇聚机房(汇聚点)内的设备(OLT、ODF等)(二)配线层光缆(三)分纤点光交箱(四)不包含主干层光缆环、用户层分光点等(见下图)接入层综合业务接入区规划的基准数据为规划区内的家庭建筑户数、政企建筑户数以及基站数量。
并以汇聚机房为核心,以分纤点的布放位置为主要考虑因素,达到一次性建设满足今后多年全业务接入需求的目的。
(一)区域规划1.相邻综合业务区的分界应依附集镇规划,以自然河流、湖泊、公园、绿化带、主干街道以及其它妨碍光缆线路穿行的大型障碍物为界进行划分。
2.相综合业务接入区内的道路和建筑物应相对稳定。
对于成熟区域优先实施综合业务接入区建设。
对于政府规划区等新兴区域暂缓建设,等待开发阶段完成后再行建设。
3.综合业务接入区的基础数据分为两部分,独享纤芯业务和共享纤芯业务。
其中,独享纤芯业务包含规划区内的目标基站、室分站、拉远站以及A类政企(独享双向四芯)、B类政企(独享单向二芯)等,共享纤芯业务包含规划区内所有可接入OLT的业务,含所有C类政企业务和家庭住户。
共享纤芯业务按照等效住户数来计算,每一C类政企按照2个等效住户数计算,每一家庭建筑户按照1个等效住户数计算。
4.为便于注:若一定范围内的等效住户数过少,则不适合采用综合业务接入区架构。
(二)汇聚机房1.每个综合业务区应规划1-2个汇聚机房;2.机房尽可能靠近用户密集区域;3.机房所在建筑物附近应设立地面分纤点(光交箱),避免后期大量接入光缆进入机房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