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版八九年级音乐

人教版八九年级音乐

人教版八九年级音乐
人教版八九年级音乐

八年级上册音乐复习(1、5单元)

一、本单元歌舞青春为主题的。

1.【青春舞曲】王洛宾作曲,【维吾尔族】民歌,运用了鱼咬尾和重复两种创作乐法,王洛宾西部歌王之称,作品有【青春舞曲】【达坂城的姑娘】【在那遥远的地方】。

2.【共青团员之歌】苏联民歌,曲速度是【进行曲速度】。

3.【校园圆舞曲】的旋律特点以【轻快】【优雅】为主。

4.【拉起手】主要节奏是【切分音节奏】,当某个弱音(包括弱拍和弱位上的音)延续到【强音】位置时,这个音就称为【切分音】,作曲家用切分来增强【音乐的表现力】。

二、本单元为非洲与美洲音乐。

1.非洲音乐以【节奏复杂多变】而荐称,有特色的乐器,包括【非洲鼓】【马林巴】【拇指钢琴】等。

2.在非洲的音乐中,【打击乐器】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尤其是【鼓】,鼓被称为【会说话的鼓】

3.【依呀呀噢咧噢】扎伊尔民歌,本首歌曲中出现切分节奏。如:

xx xx︱x x·︳

55 54︱3 1·

4.丰多姆佛罗姆是加纳的一种【宫廷仪式】舞蹈,演奏中贯穿着【固定】节奏型。

5.【当太阳降落】是一首【南非】民歌,美洲的音乐呈现出独特的多元混合的特点,有【欧洲】的和声,【非洲】的节奏等。

6.【巴西】的桑巴舞,【阿根廷】的探戈,【墨西哥】草帽舞,等都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桑巴特点:大调式,二拍子,短促的滚动性复合节奏。

7.【依内妈妈】古巴民歌,最具有代表性的【古巴黑人】民歌,以四四拍子【切分节奏】为特征,其典型节奏通常以【五个音】为一组:XXXXX

8.【红河谷】是一首【加拿大】民歌,这首歌曲各乐句都以从【弱拍】起唱。

9.【老黑奴】美国,福斯特。《老黑奴》《噢,苏珊娜》、《故乡的亲人》《我的肯塔基故乡》《美丽的梦神》

八年级下册音乐复习(3、4单元)

1.欧洲音乐的发源地是【古代希腊】和【古罗马】,自17世纪文艺复兴后期始,

欧洲先后出现了【巴洛克音乐】【古典乐派】【浪漫乐派】等有承递关于的不同风格流派。

2.【英雄凯旋歌】选自【清唱剧】【犹大麦卡白】,表现了英雄得胜归来时雄壮威武、万众颂扬、酣畅热闹的场面。

亨德尔,德国作曲家,称为巴赫齐名的巴洛克音乐最伟大的作曲家。他的作品具有英雄性、史诗性的风格特点。清唱剧《弥赛亚》,管弦乐组曲《水上音乐》等。

3.清唱剧:是一种介于歌剧和大合唱之间的多乐章大型声乐套曲。包括:【独唱】、【重唱】、【合唱】,由【管弦乐队】伴奏。

4、《弥赛亚》中的唱段《哈利路亚》非常著名。1743年,亨德尔的《弥赛亚》在伦敦演出。当唱到《哈利路亚》时,英国国王为歌曲的激情情绪所感染,激动的突然起立,全场观众也随之起立。从此,在欧洲的许多地方都保留着听众起立听《哈利路亚》的传统。“哈利路亚”一词的含义是指“赞美上帝”。

5.【G弦上的咏叹调】是一首【小提琴】独奏,德国【巴赫】作曲。

《G弦上的咏叹调》是“巴洛克音乐的的代表人物”巴赫创作于1729-1731年间的管弦乐作品。整首作品速度舒缓,力度起伏大,音调深沉而动人,开头两小节旋律线形成一个问号形状的图案,似在表现作曲家的思索。抒发了内心激动情绪,感人至深。

巴赫(1685—1750)德国作曲家、管风琴演奏家。欧洲“巴洛克音乐”的代表人物之一,被誉为“欧洲近现代音乐之父”。代表作品有声乐曲《马太受难曲》《b小调弥散曲》以及管弦乐《勃兰登堡协奏曲》等。《小舞步曲》

6.【小夜曲】是一首【弦乐四重奏】,它由【奥地利】作曲家【海顿】作曲,维也纳古典乐派代表人物之一,他被誉为【交响乐之父】,代表作品有【皇帝四重奏】、12部【伦敦交响曲】以及大型清唱剧【创世纪】【四季】等。

7.小夜曲:【是一种独唱或独奏的小夜曲,是青年人于黄昏或夜晚在恋人窗下所唱或所奏的情歌】弦乐四重奏是由四把弦乐器组合而成的室内乐形式,它包含两把小提琴、一把中提琴和一把大提琴

《小夜曲》作于1762年。此曲原为《F大调弦乐四重奏》第二乐章,作品色彩明朗、典雅质朴、表现了无忧无虑的意境。

8.第五(命运)交响曲,由【德国】作曲家【贝多芬】作曲。《c小调第五(命运)交响曲》作于1805年,是一部哲理性很强、能代表贝多芬艺术风格的作品,富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9. 贝多芬,德国作曲家、钢琴家、指挥家,维也纳古典乐派代表人物之一。称为乐圣。作品有:9部交响曲、5部钢琴协奏曲、32首钢琴奏鸣曲等。《月光奏鸣曲》

10.交响曲:是器乐体裁的一种,是管弦乐队演奏的,包含多个乐章的大型套曲,一般有四个乐章。

11.《g小调第四十交响曲》是【奥地利】莫扎特,欧洲维也纳古典乐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在幼年时被誉为“音乐神童”,作为古典主义音乐的典范,他对欧洲

音乐的发展起了巨大的作用。其中最出名的歌剧是:《费加罗的婚礼》、《唐璜》

莫扎特《g小调第四十交响曲》作于1788年,是一首广泛流行的交响乐作品。全曲共四个乐章。第一乐章以奏鸣曲式写成,g萧条,快板,音乐洋溢着欢悦和乐观精神。舒伯特赞扬该作品:“你从中可以听到天使在歌唱。”

12.综上而知道,欧洲音乐古典乐派代表人物有:【海顿、莫扎特、贝多芬】。

13.《在那遥远的地方》【青海民歌】,根据我国【青海】地区民歌改编,【王洛宾】作曲。

14. 王洛宾被人们尊称为【西部歌王】荐称,代表作有【在那遥远的地方】、【阿拉木汗】、【大阪城的姑娘】等

15、王洛宾“西部歌王”:《在那遥远的地方》《阿拉木汗》《达坂城的姑娘》《玛依拉》《半个月亮爬上来》

16、《在那遥远的地方》青海民歌;

《玛依拉》哈萨克民歌;哈萨克民歌包括牧歌、颂歌、情歌、婚礼歌等。

《阳光照着塔什库尔》塔吉克族;

《牧歌》蒙古族民歌;蒙古族民歌的两种旋律形态:长调和短调。长调特点:节奏自由、舒缓,旋律悠长,有独特的装饰音。短调特点:节拍律动鲜明、结构句法清晰。2005年蒙古族长调民歌入选“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

17.蒙古民歌分为【长调】【短调】两种旋律形态,歌曲【牧歌】属于【长调】

18.马头琴属于【蒙古】族的【拉弦】乐器。

《半个月亮爬上来》维吾尔族民歌.

19.连线题:

【在那遥远的地方】青海民歌

【玛依拉】哈萨克族民歌

【牧歌】蒙古族族牧歌

20.连线题

【阳光照耀着塔什库尔干】小提琴独奏

【万马奔腾】马头琴独奏

【大漠之夜】混声合唱

【半个月亮爬上来】无伴奏合唱

九年级上册音乐复习(3.6单元)

一.本单元为曲艺单元!

1.曲艺:中华民族各种【说、唱、表】、三位一体的【“说唱艺术”】的总称。它是由【民间口头文学】与【歌唱艺术】经过长期发展、演变形成的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

2.【前门情思——大碗茶】,由【阎肃】词【姚明】曲,它是将我国的【传统曲艺元素】巧妙地融入到歌曲创作中,又结合了【现代流行】音乐与【传统】曲艺的结合,唱出歌曲韵味的。主要表达【远方游子对故乡北京的无限眷恋之情】。

3.【重整问山待后生】选自电视剧【四世同堂】主题曲。京韵大鼓著名表演艺术家,艺名称小彩舞的是【骆玉笙】创立于委婉抒情,韵味醇厚的【骆派】京韵,其表演的代表作曲目有【剑兰闻铃】【击鼓笃曹】【红梅阁】等,京韵大

奏乐器主要有【大三弦】【四胡】,演唱者【自击板鼓并站立】演唱。京韵大鼓代表性艺术家【刘宝全、白云鹏、骆玉笙】

4.【蝶恋花.答李淑一】这是为毛泽东诗词《蝶恋花.答李淑一》谱曲的,这是一首【苏州弹词】。苏州弹词:它是由流行于江苏,浙江,上海一带的民间说唱艺术而成,表演者使用苏州方言自弹自唱,有一人二人三人以上的表演形式,伴奏乐器以【小三弦】【琵琶】为主,代表曲目【三笑】【白蛇传】【林冲踏雪】【新木兰辞】等。

5.

6.【有话好好说】选自电影【有话好好说】插曲,【北京琴书】。主要流行于北京,天津,河北等地的大鼓曲种之一,形成于【20世纪40年代】以【三弦】【四胡】【杨琴】等为伴奏乐器,一人击鼓伴唱,它【说似唱,唱似说】唱腔中央用说白,突出表现北京方言土语。《鞭打芦花》

7.【武松打虎】是一首【山东快书】主要流行于山东各地的一种传统说唱艺术形式,语言【节奏性强】【风趣幽默】。

二.本单元为:中国流行风!

1、流行歌曲一词源自英文popular song ,被译为通俗歌曲或【大众歌曲】是指一种具有【大众性与娱乐性的歌曲】。

2、《让世界充满爱》郭峰作曲,是为1986年,“国际和平年”而创作的。

3.【黄土高坡】女声独唱,是根据【陕北民歌】风格旋律,结合【流行音乐】的节奏配器,唱出了黄土高坡人的质朴勤劳以及他们对家乡的热爱,【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中国原创流行歌曲迎来了前所未有的高峰,1986年刮起了的“西北风”如【信天游】,【黄土高坡】,【心中的太阳】。

4.【青藏高原】选自电视连续剧【天路】主题曲,韩红独唱,这是一首【藏族】歌曲,张千一作曲,歌曲音域【宽广】旋律动听。A段是【歌曲主题】,B段歌颂【青藏高原的壮丽】,歌曲【音域宽广,旋律动听】。

5.【弯弯的月亮】选自电视艺术片【大地情语】插曲,男声独唱,刘欢演唱,

表现作者对童年美好生活的回忆。本曲创作于1989年,作者将【古典与中国传统】音乐元素流行到流行音乐中,是中国当代流行歌曲的代表作之一。

6.《故乡的云》男声独唱,台湾著名歌手费翔演唱,歌曲道出了海外游子的思乡之情。

7.【乡间的小路】由叶佳修词曲,它是一首【台湾校园】歌曲,台湾校园歌曲诞生于【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的台湾大学校园,歌曲音乐结构【短小】旋律【清新自然】歌词【朴实无华】具有浓郁的民族乡土气息,代表作有【外婆的澎湖湾】【龙的传人】【橄榄树】等。

8.《光辉岁月》,黄家驹曲。

九年级下册音乐复习(1、3单元)

一、本单元都为以花为名的歌(乐)曲。

1.《茉莉花》,是江苏民歌。

2. 连线题:

【花之圆舞曲】俄,柴可夫斯基宋祖英演唱,艺术歌曲

【玫瑰三愿】黄自曲管弦乐合奏《胡桃夹子》

【梅花引】徐沛东曲

【送我一支玫瑰花】新疆民歌

【绿袖子】英国民歌

4.圆舞曲(waltz)又称【华尔兹】,起源于【奥地利】民间舞曲,【两人成对】旋律,因而被称为圆舞曲,其节拍特点是【三】拍子,【第一拍重奏】较突出,旋律流畅。

4.模进是音乐创作中旋律发展的常用发展之一,是将主题或动机,乐句等,用【模仿】的方式在不同的高度上重复而成,模进可分为【严格模进】与【自由模进】常用于歌曲【开始乐句】的重复。

5.艺术歌曲:是由诗歌与音乐结合而共同完成艺术表现的一种音乐体裁。

如:欧洲的艺术歌曲有:舒伯特的《鳟鱼》,门德尔松的《乘着歌曲的翅膀》。中国的艺术歌曲黄自的《玫瑰三愿》。

6.管弦乐曲【绿袖幻想曲】,有两个主题,A主题的原型为传统民歌【绿袖子】,B主题则根据另一首英国民歌【可爱的约翰】改编创作。

7.如歌的行板创作于1871年,选自【第一弦乐四重奏】第二乐章,音乐素材取决于俄罗斯民歌【凡尼亚坐在沙发上】乐曲为复【三部】曲式,它是由【俄】国作曲家【柴可夫斯基】作曲。

8.【在中亚细亚草原上】由【俄】【鲍罗丁】作曲,代表作有交响音画【在中亚细亚草原上】歌曲【伊格尔王】等、

9.匈牙利作曲家,钢琴家,浪漫主义音乐的代表作人物之一是【李斯特】他被

誉为【钢琴之王】代表作品有【匈牙利狂想曲】以及交响诗【前奏曲】,【马捷帕】等。

10.【鲁斯兰与杨德米拉亨曲】是一首【管弦乐合奏曲】,它是由俄国【格林卡】作曲,代表作品有歌剧【伊万苏萨宁】【鲁斯兰与杨德米拉】以及管弦乐【阿拉贡霍塔】【马德里之夜】等。

11、《玫瑰三愿》黄自。模进是音乐创作中的旋律发展常用方法之一,是将主题或动机、乐句等,用模仿的方式在不同的高度上重复而成。分严格模进、自由模进。

12管弦乐曲《绿袖幻想曲》有两个主题,A主题为英国民歌《绿袖子》B主题根据《可爱的约翰》改编。

《如歌的行板》俄柴可夫斯基

民族乐派:19世纪30年代至20世纪初,主要在东欧、北欧各国形成和发展的流派

13、鲍罗丁,俄罗斯“强力集团”成员,交响音《在中亚细亚草原上》,歌剧《伊戈尔王》

14、李斯特,“钢琴之王”,匈牙利作曲家、钢琴家,浪漫主义代表人物之一。《匈牙利狂想曲》,交响诗《前奏曲》、《马捷帕》。

15.狂想曲:是以民间音乐素材为主题发展而成的器乐独奏或管弦乐曲,其结构自由,多以宣叙调式的段落和快速的民间舞曲段落相对比,。代表作:李斯特的19首《匈牙利狂想曲》,杜威尔的《西班牙夜狂想曲》。

16、《鲁斯兰与柳德米拉序曲》格林卡,俄罗斯作曲家,民族乐派。歌剧《伊万·苏萨宁》《鲁斯兰与柳德米拉》,管弦乐:《阿拉贡霍塔》、《马德里之夜》17.连线题:

【如歌的行板】俄,柴可夫斯基弦乐四重奏

【在中亚细亚草原上】俄,鲍罗丁曲交响音画

【匈牙利狂想曲第二号】匈牙利,李斯特曲钢琴独奏

【鲁斯兰与杨德米拉序曲】俄,格林卡曲管弦乐合奏

【花之圆舞曲】芭蕾舞剧【胡桃夹子】管弦乐合奏

人教版八年级音乐上册教案全集

初中音乐教案本 ()学年度第()学期 学校 科目 年级 教师 认识简谱 年月日第周星期第章第节(课)(本节共课时)总课时 两课时 一、识谱是音乐双基(基础音乐知识,基本音乐技能)里的一个范畴,它涉及很多音乐理论和技能,如:音名,记谱法,调式,音程,和弦、节拍、速度、力度、旋律、视唱及歌唱技能等的同时,识谱也是音乐审美的一种手段、工具,所谓“磨刀不误砍柴功”,因而在普通中学开展识谱课,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也是必要的。 至于学习识谱的方法及如何学习识谱,是我下面要重点讲述的内容. 首先,在认识上,要有一个正确的观念。要让学生知道学习识谱并不是神秘高深莫测的事情,一般五音正常的人都能学会;但也不是一学就会的,要求学生在学习的过程: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练习练习再练习。 其次,就是讲究一个方法的问题。以前的音乐课可能也有接触过识谱的知识,但内容零散不系统,学习时间分布不集中,很容易受遗忘曲线的影响,学生学习效果不佳,可以说基本上处于自然状态。 怎样教授这样一批纯属自然姿态的学生呢?方法我用八个字概括:科学系统,循序渐进。下面我将以一个课时为例,讲述我的教学设计过程。 针对学生学习目标的不明确性,我将通过对比的例子来说明识谱的重要性:文学有它的语

言那就是文字,同样,音乐也有它的文字,那就是乐谱,如果不识字,再好的文章也是废纸,如果不识谱,再美妙的音乐也没有旋律。 二、我不讲述一些纯理论的东西,而是让学生通过实例,实践来感受学习,这也避免了单纯理论说教的枯燥,以下我把《识谱歌》作了些改变。 谱例1 《识谱歌》 1=C 1 2 3 4 ∣5 6 7∣ⅰ7 6 5 4∣3 2 1∣1 1 1 3∣5 5 5∣6 6 ⅰ6∣5 5 5∣ ∨∨∨∨∨∨∨∨∨∨∨∨∨∨∨∨ 4 4 4 5∣6 5 4 3 1∣2 4 3 2∣1 1 1‖ ∨∨∨∨∨∨∨∨ 从技术上讲,这段旋律不难。但在学生试唱的过程中,声音都此起彼伏,这反映了同学的实际水平,没有受过系统训练的自然状态,这一点学生自己也能感受到。接下来分析原因,为什么简单的《识谱歌》唱起来都如此复杂? 接下来分析下一整段旋律,从中我们不难看出:(1)旋律包括了八个高低不同的音(1 2 3 4 5 6 7) (2)三种不同时值的音符(x x ) (3)三种不同的节奏(x xx x x x ) (4)调号、括号、小节和终止线。 以下将分别讲述: 1.调号 调号写在简谱的左上方,表示整首曲子音调的高低。而曲子音调的高低通常通过规定主音(1)来确定。举例:的不同音高而决定不同音调,并很快判断第二个音阶的调比第一个要高很多,这样,学生在感性上对调号有个初步的人认识。 2.拍号 拍号写在调号的后面,以分数的形式表示(),其中,分母表示以几分音符为一拍(单位拍),分子表示每小拍唱几拍(拍子)。我们通常说的几拍子就是看分子,它和拍号的分母无关,如都属二拍子。,唱几拍(拍子)。我们通常说的几拍子就是看分子,它和拍号的分母无关,如都属二拍子,都属三拍子。 (1)拍子: (2)拍子的概念:拍子就是有强有弱的相同时间1个断,按照一定次序循环重复。从中得出:a拍子是有强弱的。 b单位拍的时值是一样的。 c拍子有循环性。 拍子的强弱性,通过介绍一些常用拍子来说明: 二拍子:每小节有二拍的拍子。强弱关系是:强弱▲△

人教版八年级音乐下教案

第一课时《阳关三叠》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结合王维的诗《送元二使安西》,理解对友人那种无限关爱的诚挚情谊。 2.愿意沿着古曲发展的脉络,去了解我国唐代琴歌《阳关三叠》的风格特点,并聆听、演唱《阳关三叠》。 3.体验运用自己的演唱方式表达友情的情感。 教学重点:了解我国唐代琴歌《阳关三叠》的风格特点,并聆听、演唱《阳关三叠》。 教学难点:演唱时如何表现歌曲中忧伤、惜别、期待的真挚情感。 教具学具:多媒体、电子琴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学生介绍中国古代歌曲发展的概况。 导言:同学们,这节课我们首先来了解一下中国古代歌曲的主要发展脉络,中国古代歌曲的主要脉络包括上古音乐、中古音乐和近古音乐。在课前呢,已经有几位同学通过资料查找后做了一些发言的准备,下面就由这几位同学上台来给大家分别介绍中国古代歌曲发展的概况。(请三位同学分别介绍先秦时期的上古音乐、秦汉-隋唐时期的中古音乐和宋、元时期的近古音乐。) 2.导入课题并介绍唐朝歌曲《阳关三叠》。 师小节:同学们介绍得太好了!谢谢你们!你们还记得吗?刚才有同学介绍了在唐代的音乐创作中,大量使用了唐诗入歌的创作手法,其中《阳关三叠》就是使用这一手法的佳作之一。这首以王维诗《送元二使安西》为词,全曲曲调纯朴而富有激情,略带淡淡愁绪的歌曲,表达了离情别意及对远行友人的关怀,同学们,如果不了解作者创作的时代背景和心路历程,要准确地理解这种离别的内涵也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所以,让我们先通过一个短片介绍走进教材这个单元推荐的唐朝歌曲《阳关三叠》吧。(课件播放短片介绍《阳关三叠》) 二、新课教学 1.教师演唱歌曲《阳关三叠》的第一叠。 导言:同学们,唐诗本身的情感就极具有感染力,那么唐诗入歌,又会是怎样的效果呢?……回答的很好.现在老师就来模仿古人抚琴而歌吧。 2.师生探讨原诗与歌曲歌词异同。 导言:同学们,我能在这首歌里看到蒙蒙轻纱笼罩的雨后小巷,看到雨后吐露新芽的柳树,还能看到两袖清风,抱拳永别的友人,更能看到挂在他们脸上的一行清泪,这是多么“唯美”的画面呀!那么,王维的原诗与现在演唱的歌词有什么不同?(探讨结论:除了王维的原诗四句,歌词里面增加了部分歌词。文中所提到的“遄行、遄行、旨酒、旨酒”等处的歌词及曲调是由后人加上去的,为了更加深刻的表现出这首诗的内涵,曲作家进行了二度创作改编完成的。) 3.朗读歌词。(课件出示歌单) 4.学唱歌曲。(方法:唱谱、念词、填词演唱。)

2017年最新人教版初中八年级下册音乐说课稿全套(附音乐说课模板)

2017年新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名师精品音乐说课稿 初中音乐的说课稿模板 各位评委老师,上午好! 我是号考生,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____________》(板书:课题),我主要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方法与策略、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几个步骤向大家详细地讲解我对这节课的安排。 一、教材分析(说教材) 歌曲《》选自出版社年级册单元。 1、本节课分____个部分内容,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整首歌曲以贯穿其中,主要描述了内容,抒发了情感。(这条基本上通用) 2、本节课贯穿了______以后的整个教学,是学生进一步顺利、快捷操作____的基础,也是形成学生合理知识链的重要环节。 3、本节课联系了________和_________,在以后学习______具有重要意义。 4、本节课是在学习______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___________的关键。 (以上4条,灵活运用,不用全部说上就行。可以参考序言中的句子,主要是说学习本节课的意义。)接下来说一下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同时针对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水平,结合我对教材的理解与分析,我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 知识与技能目标:能用(声音/情绪)演唱歌曲。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歌曲演唱,深入了解歌曲的风格和内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通过教学及欣赏并演唱歌曲来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开发音乐的感知力,体验音乐的美感。2.在音乐课的学习中培养学生对艺术的想象和创造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根据课程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水平,我认为本课的重点和难点为: 重点:(有感情的演唱歌曲/学习用轻松愉快的情绪、柔和而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 培养学生创造性的表现歌曲/用轻巧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 难点:(掌握歌曲节奏/感受歌曲基本情绪、风格、特点,表现歌曲内容/处理好某一乐句/用各种方式为歌曲伴奏。) 三、学情分析 ()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初步的音乐审美、感知能力,对音乐的学习大多建立在兴趣的基础上,在课堂上能够在律动、集体舞、音乐游戏、歌表演等活动中与他人合作,所以本课从创设情境入手,激发兴趣,接着辅助,进行小组合作,探究,上台表演层层深入。 四、教学方法与策略(说教法、学法) 说教法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考虑到年级学生的现状,我主要采取设置情境教学法,活动探究法,启发教学法,范唱法,学科整合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说学法 我们常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会学生知识不如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因而,我在教学过程中特别重视学法的指导。音乐课应重视对学生的音乐实践,所以我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法、自主探究法、总结反思法,主动参与到学习中去。 最后我具体来阐述一下本节课的教学过程。 五、说教学过程 本节课的教学过程我是这样思考的,总的设计思路分为五个环节: 导入音乐课堂——学唱歌曲——歌曲处理——创编活动——拓展延伸 下面,我将分别来介绍这五个环节: (一)、律动表演,导入音乐课堂(2-3分钟)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为了营造一种愉快、欢乐的气氛,这里我运用了直观演示法、准备了多媒体影像资料,让学生在《》的音乐中做律动进入教室,通过在律动来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八年级下册音乐教学设计 第一单元百卉含英 一、要求 1、有表情地演唱河北《茉莉花》,并与江苏《茉莉花》进行比较,了解不同地方民歌的不同特点以及民歌与人民生活、地理背景的关系。 2、欣赏歌曲《好花红》、《牡丹之歌》、《玫瑰三愿》、《绒花》,了解每一首歌曲的时代和创作背景,感受不同的情感。 3、欣赏古曲《梅花三弄》,了解古琴及古琴音乐的风格。 4、为散文《二月兰》选配音乐并朗诵。 5、通过为陕西民歌《对花》编配歌词的活动,培养学生想象力与创造力。 二、教学准备1、教具钢琴、录音机、教学录音带、VD机(盘)、投影仪以及锣、鼓等打击乐器。 1、文字、图片材料 有关花卉题材的诗词、散文、图片以及古琴图,与本课有关的音乐家画像。 三、教材分析 1、意图自古以来,花卉一直是人们进行创作的主题。它是人世间一切美好事物的象征。本单元以"百卉含英"为主题,用国让学生聆听、演唱花卉的艺术作品,使他们感受并体验音乐与大自然、人民生活的密切关系,感受音乐作品与相关文化结合所产生的艺术魅力和审美体验。通过学生创编歌词的活动,培养学生的艺术创造能力。 2、重点与难点 (1)指导学生有表情地演唱河北民歌《茉莉花》,要让学生在演唱过程中感受二声部的和谐,使其能充分体会歌曲的旋律美。 (2)指导学生从风格、调式、音阶、旋法、语言上比较河北民歌《茉莉花》和江苏民歌《茉莉花》的异同。 (3)体会音乐艺术与文学结合所产生的美感。

第1课时 课型: 唱歌课 教学内容: 歌曲《茉莉花》 教学目标: 1、学会歌曲河北民歌《茉莉花》。 2、了解歌曲的主旋律、风格,锻炼学生的配合能力。 3、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和艺术创造能力。 教学重点:歌曲学唱 教学难点:感受二声部的和谐以及有感情的歌唱歌曲。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导入新课: 老师唱一首歌曲,同学们听一听是什么体裁的歌曲? 《沂蒙山小调》(民歌) 教师: 对,民歌.中国的民歌和我们中华民族的历史一样历史悠久,源远流长, 浩如烟海的民歌给人们的生活增添了无穷的乐趣,是我们的生活多姿多彩. 同学们,今天给你们带来了几首歌曲片断,你听一听都是属于什么体裁? (放录音) 1、《太阳出来喜洋洋》 2、《放马山歌》》 3、《川江船夫号子》》 4、《无锡景》 学生回答。 板书——民歌的体裁:山歌、小调、劳动号子 5、听一听这是什么地方的民歌? (放录音)《茉莉花》 江苏民歌茉莉花 三、歌曲学唱 1、听录音--------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 选择:A、欢快活跃 B、亲切抒情 2、歌曲的旋律有什么特点?

人教版八年级音乐上册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音乐上册教案本页仅作为文档页封面,使用时可以删除 This document is for reference only-rar21year.March

《青春舞曲》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根据音乐大纲的要求,新课程的理念和初中学生的年龄特点,我确定了以下的目标: 1知识与技能:能用自然圆润的声音,清晰的咬字吐字,明朗活泼的情绪演唱《青春舞曲》。 2教学过程和方法:通过对课件的欣赏,知道新疆歌曲的风格特征,通过表现创造,培养学生们的创新与协作的精神。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教学活动,体验作品的内涵,知道珍惜宝贵的青春的道理。 4通过欣赏:了解新疆和西部民歌的风格特点,培养学生热爱民族音乐的感情。 教学重点与难点: 本节课重点为:学唱歌曲《青春舞曲》,体验作品中的情绪。 教学难点为: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通过对歌曲的理解作节奏创编活动, 培养学生的节奏感和创造力。 教学过程与步骤解析: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二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同学们,经过一天紧张的学习,你们都累了吗?现在让我们随着音乐来轻松一下吧。(多媒体放音乐《掀起你的盖头来》)请大家随着音乐击拍或者律动吧。(师生随音乐律动) 1师:请大家思考一下,刚才我们欣赏的歌曲,是我国哪个地区的音乐呢? 生:新疆。 师:下面我们一起来找找新疆的地理位置。(课件出示) 生:我国的西北部。 师:对,这节课我要和大家一起走进神秘而美丽的新疆,同学们能谈谈你们所知道的新疆吗(民族信仰,服饰,小吃,土特产,乐器,民族舞蹈等) 2体会新疆地区语言特点: 师:新疆的语言很有特点,哪位同学能模仿一下陈佩斯演的小品《羊肉串》中的那句台词:哎新疆的羊肉串,味道好极了!(学生模仿) 师:同学们知道维语中的“好”该怎么说吗(亚克西)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以上的导入设计让学生感受到了新疆歌曲的风格,初步了解新疆的一些风俗,学习简单新疆语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师生互动学唱新歌 同学们在欣赏完刚才的歌曲之后,应该对新疆的音乐有一定了了解,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王洛宾改编的维吾尔族的民歌. 介绍王洛宾的生平及艺术成就.

(完整word版)人教版音乐八年级下册教学计划

八年级下册音乐教学计划 一、学生情况分析 八年级学生喜欢音乐,音乐素质较好,在歌唱方面较突出,但偏爱流行音乐,要正确引导。这个班学生相对来说只有少部分学生上课较认真,学习主动较教高,学习兴趣较浓,八年级学生经过前阶段的学习,对初中音乐教学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因此,本学期要继续加强他们对音乐知识的了解,扩大他们的音乐视野。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从百卉含英、梨园颉英、管弦和鸣、神州大地(4)——茂密的森林、环球之旅(4)——大洋洲采风、假日泛舟这几个主题方面对学生进行音乐熏陶,贯穿了歌剧、咏叹调、序曲、越剧、舞剧、电子音乐的音乐知识。每一单元都有自己的教学主题,分唱歌、欣赏、实践与创作三个版块,内容的安排上都具有一定的相关性或联系性,各单元之间又注意内容的衔接性或层递性。让学生在实践操作中,逐步获得学习音乐必须掌握的浅显音乐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 三、学期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本学期的教学目标包括以个几个方面的内容: 1、知道有关音画的知识,懂得音乐能够表现自然界的美景;知道“歌唱的咬字、吐字”和“合唱的和谐与均衡”方面的知识,并注意在歌唱练习中加以运用。

2、能够积极参与音乐实践活动,喜欢西南地区的民族音乐,并乐于了解其音乐文化。 3、感受电声乐队与体验电子音响合成器的效果的音响效果,学习有关电声乐队和电子音乐方面的知识。 4、能够用积极的态度参与感受、体验歌剧音乐,对歌剧、舞剧音乐感兴趣,乐于学习了解与歌剧有关的音乐文化。 5、能够用不同的情绪来演唱不同的歌曲。 6、能够背唱3—5首歌曲。 7、了解我国各民族优秀的民族民间音乐,激发学生热爱祖国音乐艺术的感情和民族自豪感,自信心,了解外国优秀音乐作品,扩大视野,使学生具有一定的音乐鉴赏的能力。 四、教学措施 1、认真备课,做好前备、复备工作,为能使学生上好课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备课时注意与新课标结合,并注意备学生。 2、利用多媒体让学生视听享受,尽可能多地补充延伸的知识,开阔学生眼界。 3、每学一支歌曲,下一节课应该进行检查,让个别学生起来演唱,若有不正确的地方师及时进行教正。 4、有学习有记载,有学习有考试。使学生真正体会到学习音乐课的意义。 5、积极和其他学科沟通,积极研究学科整合。响应新课标要求。 五、教材安排

人教版八年级音乐上册教案

第一单元青春的旋律 课题:《青春的旋律》(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1、歌曲《青春舞曲》 2、音乐活动:为《青春舞曲》编配打击乐伴奏,并创编舞蹈动作。教学准备: 钢琴(电子琴)、录音机、磁带、小型打击乐器(手鼓、串铃等)、投影仪、音响设备等。 教学目标: 1 、学会歌曲《青春舞曲》。正确把握歌曲的情绪,体会歌曲的旋律 特点。 2、通过音乐活动,调动学生的积极参与意识,培养节奏感和创造力,训练协调性,加深对歌曲风格的理解。 3、了解维吾尔族音乐特点,并可结合维吾尔族服装、乐器、舞蹈动作,体会音乐与舞蹈的结合。 重点难点: 1、重点:通过不同教学活动,使学生认识和了解围绕“青春”主题的不同音乐作品的内容和音乐风格特点,并激发学生对“青春”的更深层次的理解。用自然的声音准确地演唱《青春舞曲》。 2、难点:本单元所选的歌曲和乐曲均属小型作品,在教学中,既要通过各种活动使学生掌握应学的知识,有要是课堂气氛活跃,充满“青春气息”,同时还要发掘“青春”的思想含义。

教学过程: 1、聆听《青春舞曲》。 2、提问:(1)这是哪个民族的歌曲? (2)说出这首歌曲音乐特点,包括曲调、节奏、速度、情绪。 3、再听两遍《青春舞曲》。请学生打开课本,边听边跟随音响唱乐谱,可以跟着歌曲的拍子拍手,体会节拍感。当听第二遍时,找出主要节奏型,尝试有表情地背唱这收歌曲。 4、引入音乐活动(一)——编配打击乐伴奏。首先介绍新疆维吾尔族的特色乐器:手鼓、萨巴依等,并介绍乐器的演奏方法。 5、将全班分成几个小组,各组选用不同的打击乐器(除新疆打击乐器以外的其它打击乐器或自制打击乐器),自编与歌曲相配合的节奏,教师对每一组分别加以辅导,启发学生编配多声部节奏,并使之配合默契。 6、每一组展示自编节奏,全班同学进行评价,哪一组的节奏与歌曲配合起来音响效果最好。 7、这首歌曲是载歌载舞的,同学们了解新疆维吾尔族舞蹈的基本动作吗?介绍新疆维吾尔族舞蹈的基本动作(此步骤根据情况而定)。 8、音乐活动(二)——创编舞蹈动作。可以是新疆的,也可以是其他的,如现代的,最主要的是与歌曲的节奏相适应。 9、全班分成机组,由学生推荐或教师指定几个有舞蹈基础的同学作为骨干,每人带领一组,编创舞蹈动作,经过几分钟的练习后,每一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音乐教案(全册)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第一单元华夏古韵 第一课时 一、教学内容: 1、讲音乐故事,欣赏古琴曲《流水》 2、唱歌《阳关三叠》。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并能复述“知音”的故事。 2.了解古琴曲《流水》的音乐内涵,认识古琴的音色。 3.学会演唱歌曲《阳关三叠》,并能够感受和表现出歌曲的基本情感。 三、教学重点、难点: 学唱歌曲,正确感受古曲所蕴含的深厚情感。 四、教学过程: 1、导入: (1)展示古琴,交流古琴知识 提问:今天这节课,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一件我们中国古代非常珍贵的乐器,这件乐器距今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了。这是什么乐器呢? (2)交流知识 提问:古琴有几根琴弦?

①提问:琴面上的白点的名字是什么?一共有多少个? ②老师介绍古琴的结构:琴有头、颈、肩、腰、尾、足, 琴的背面有两个孔,是古琴的出音孔。 ③提问:古琴面和古琴底分别是什么形状?它们分别象征 了什么? ④老师介绍琴名与音色 ⑤听一段古琴曲,学生初步感受古琴的音色。 ⑥老师讲解琴歌的基本概念 2、(一)讲音乐故事 (1)问:同学们,你们知道古代有关知音的故事吗? (2)请学生讲故事,教师在黑板上写出一些关键词。如:伯牙、子期、古琴、高山、流水等。教师适当补充。(如果学生不了解,由教师讲故事。) (3)问:同学们,知音的故事对你有什么触动? 学生的答案可能涉及到朋友间的友情,这为下面学唱歌曲《阳关三叠》做了铺垫。学生的答案也可能涉及到音乐沟通人与人之间感情的作用,也可能涉及到古琴音色塑造自然现象的造型功能,等等,都应予以鼓励。 (4)听古琴曲《流水》 这项教学内容也可以先安排听古琴曲《流水》,后讲故事。也可以由教师在古琴曲《流水》的音乐声中讲故事,然后摘要其中的

人教版八年级下音乐教案

2014~2015学年度第二学期 八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华夏古韵》教学设计(第1课时) 一、目标和目标解析 1.教学目标 (1)演唱《阳关三叠》及欣赏《杏花天影》,感受琴歌的魅力,增强对我国传统的优秀音乐文化的认识,体会古曲蕴含的深厚情感。 (2)能用连贯、流畅、饱满的声音演唱《阳关三叠》,体会其古韵及感受、了解古曲的创作手法。 2.目标解析 (1)《阳关三叠》与《杏花天影》都是古代著名的琴歌,但它们的创作手法不同,表达的情感也有不同。《阳关三叠》这首琴歌音调纯朴而富有激情,通过起承转合及三叠的手法表达出作者对即将远行的友人的那种无限关怀、留恋的诚挚情感。《杏花天影》这首琴曲词通过换头合尾的手法表现思念远方恋人,同时又感慨人生的漂泊,忧心家国的不定,多种思绪交织的情感。通过感受聆听,不仅感受作曲家的真挚、丰富的情感,而且感受古韵的魅力。(2)初中生正处于青春期,处于变声期,不能大声喊唱,本节课要求学生能用轻声、深情、流畅的声音来表现歌曲《阳关三叠》,感受古人的真情流露,情绪、情感的层层递进。同时通过聆听、比较、分析歌曲结构,让学生更加深入的了解作品,激发学生与作品的共鸣,以情带声,表现作品。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 学唱《阳关三叠》。 教学难点:准确演唱出歌曲《阳关三叠》的旋律和意境,锻炼气息的控制能力。 二、教学过程设计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 (二)歌曲《阳关三叠》 1.欣赏名画导出古诗 “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一幅名画,请大家欣赏……中国古代的诗人画家,常常把诗画放在一起来创作,有诗常作画,有画必题诗!我们看看这幅画有哪首古诗可以适合呢?”“……” 2.看诗、赏画、带问题欣赏歌曲《阳关三叠》 “古代文人墨客不仅作诗而且喜欢唱诗,《送元二使安西》这首诗所描写的是一种最有普遍性的离别。它没有特殊的背景,却有深挚的惜别之情,适合绝大多数离宴别席演唱,后来编入乐府,成为最流行,传唱最久的歌曲。因为诗中有“渭城”、“阳关”等地名,所以,又名《渭城曲》、《阳关曲》。让我们一起来感受这首歌曲吧! 提问:歌曲的情绪如何?歌曲歌词与诗歌的内容上有什么不同? “这首琴歌音调纯朴而富有激情,在王维原诗的基础上又补充了长短句的诗句用来丰富琴歌的内容,形成了两个段落。” 3.复听歌曲《阳关三叠》 “歌曲中哪些字唱得比较重?请同学们将唱得重的音找出来。” 4.老师演唱第一段歌词,学生轻声跟唱 5. 学生跟琴演唱第一段歌词

人教版八年级音乐下册全册教案

初二音乐下册百卉含英教案 (人教课标版初中音乐教案八年级下册) 激情导入 1、师:“同学们,有这样一首歌——它是我国广为流传的一首民歌;因为其曲调曾被意大利作曲家普契尼引用到他的歌曲《图兰多》中,而传遍了全世界,成为中国最具代表性的民歌之一;在2004年希腊奥运会的闭幕式上,中国的小女孩用稚嫩的嗓音向全世界唱出了这首民歌。你们知道它吗?” 2、学生讨论、回答、并请个别同学为大家唱上两句。 歌唱 1、教师介绍歌曲所讲述的内容。(《西厢记》中张生与崔莺莺的爱情故事) 2、聆听河北民歌《茉莉花》,谈感受 3、学生跟教师的钢琴轻声学唱歌曲 讨论歌曲的旋律特点和风格特点 教师用钢琴弹奏第二声部旋律请大家演唱第一声部;然后学唱第二声部,教师弹奏第一声部学生看谱试着唱第二声部。 观看合唱录象《茉莉花》,交流讨论“合唱《茉莉花》”的艺术魅力,鼓励学生唱好歌曲的信心。

两声部合唱河北民歌《茉莉花》(引导学生有表情的演唱,并注意旋律的起伏和两声部的和谐统一) 三、鉴赏 1、师:“《茉莉花》是一首人们喜欢听也爱唱的歌曲,我国幅员辽阔各地有不同旋律风格的茉莉花,刚才我们听唱的是河北的,接下来让我们再听一首,你知道这是哪里的吗?”——聆听江苏民歌《茉莉花》 2、提问河北与江苏《茉莉花》在风格上、旋律上有何不同? 3、轻声哼唱江苏民歌《茉莉花》,从感性理解上升到理性体验。 4、通过鉴赏和教师的引导,学生了解到,不同地域文化所表现出不同风格的民歌,了解了民歌在我国的发展和具有的基本特点。 四、拓展 1、师:“说起了民歌,同学们应该知道中国是个多民族的大家庭,各少数民族的歌曲也是色彩芬呈,同样赞美花儿的歌曲有哪些呢?接下来让我们聆听布依族的一首民歌《好花红》。”——聆听《好花红》 2、学生说说歌曲的旋律和风格特点,与前面的两首《茉莉花》对比,有何不同。教师引导并指出歌曲句首的装饰音体现了布依族民歌的特色。 3、提问:《茉莉花》和《好花红》都采用了五声音阶(do,re,mi,sol,la),但它们的结束音不同,你感受到了吗? 4、教师简要讲解民族五声调式的知识,并带领同学齐唱熟悉的民歌《小白菜》、《我的家乡日喀则》、《太阳出来喜洋洋》等,体会民族五声调式风格。

2019最新人教版音乐八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2019最新人教版音乐八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人教课标版初中音乐教案八年级下册) 激情导入 1、师:“同学们,有这样一首歌——它是我国广为流传的一首民歌;因为其曲调曾被意大利作曲家普契尼引用到他的歌曲《图兰多》中,而传遍了全世界,成为最具代表性的民歌之一;在2004年希腊奥运会的闭幕式上,的小女孩用稚嫩的嗓音向全世界唱出了这首民歌。你们知道它吗?” 2、学生讨论、回答、并请个别同学为大家唱上两句。 歌唱 1、教师介绍歌曲所讲述的内容。(《西厢记》中张生与崔莺莺的爱情故事) 2、聆听河北民歌《茉莉花》,谈感受 3、学生跟教师的钢琴轻声学唱歌曲 讨论歌曲的旋律特点和风格特点 教师用钢琴弹奏第二声部旋律请大家演唱第一声部;然后学唱第二声部,教师弹奏第一声部学生看谱试着唱第二声部。 观看合唱录象《茉莉花》,交流讨论“合唱《茉莉花》”的艺术魅力,鼓励学生唱好歌曲的信心。 两声部合唱河北民歌《茉莉花》(引导学生有表情的演唱,并注意旋律的起伏和两声部的和谐统一) 三、鉴赏 1、师:“《茉莉花》是一首人们喜欢听也爱唱的歌曲,我国幅员辽阔各地有不同旋律风格的茉莉花,刚才我们听唱的是河北的,接下来让我们再听一首,你知道这是哪里的吗?”——聆听江苏民歌《茉莉花》 2、提问河北与江苏《茉莉花》在风格上、旋律上有何不同? 3、轻声哼唱江苏民歌《茉莉花》,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体验。 4、通过鉴赏和教师的引导,学生了解到,不同地域文化所呈现出不同风格的民歌,了解了民歌在我国的发展和具有的基本特点。 四、拓展 1、师:“说起了民歌,同学们应该知道是个多民族的大家庭,各少数民族的歌曲也是色彩芬呈,同样赞美花儿的歌曲有哪些呢?接下来让我们聆听布依族的一首民歌《好花红》。”——聆听《好花红》 2、学生说说歌曲的旋律和风格特点,与前面的两首《茉莉花》对比,有何不同。教师引导并指出歌曲句首的装饰音体现了布依族民歌的特色。 3、提问:《茉莉花》和《好花红》都采用了五声音阶(do,re,mi,sol,la),但它们的结束音不同,你感受到了吗? 4、教师简要讲解民族五声调式的知识,并带领同学齐唱熟悉的民歌《小白菜》、《我的家乡日喀则》、《太阳出来喜洋洋》等,体会民族五声调式风格。 五、课堂总结 初二音乐下册梨园撷英教案 (人教课标版初中音乐教案八年级下册) 组织教学:课前情境渲染——在教室里挂上结、红灯笼、戏剧脸谱等传统民俗装饰,录音里

八年级上册音乐人教版

1、《青春舞曲》维吾尔族民歌, 《拉起手》热情欢快地演唱。 2、欣赏曲《西班牙斗牛舞曲》电子琴独奏, 作品介绍:斗牛是西班牙独特的民俗活动,这有、首乐曲表现了激烈奔放、扣人心弦的斗牛场面。节奏欢快酣畅,旋律优美动听,形象鲜明生动,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欣赏曲《丝绸之路》电视片《丝绸之路》主题音乐,电子合成器演奏。 欣赏曲《动物世界》片头曲, 作品介绍:是20世纪70年代由法国Space电子乐队创作。音乐充满动感与幻想,优美的电子音效、奔放的运动旋律。欣赏曲《橄榄树》电声乐队合奏 3、《洪湖水,浪打浪》选自歌剧《洪湖水赤卫队》 作品介绍:《洪湖水,浪打浪》讲述了1930年,洪湖赤卫队在韩英和刘闯的率领下消灭白极会首领彭霸天的故事。《洪湖水,浪打浪》唱段抒发了韩英热爱家乡、热爱人民以及对未来充满信心的崇高感情。 4、歌剧《白毛女》选段,作品介绍:歌剧《白毛女》是在新秧歌运动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中国第一部新歌剧。 5、《今夜无人入睡》选自歌剧《图兰朵》词:朱塞佩·阿达米(意)曲:普契尼(意) 普契尼是意大利歌剧作曲家,代表作品有《蝴蝶夫人》《托

斯卡》《艺术家生涯》《图兰朵》。 作品介绍:歌剧《图兰朵》讲述了鞑靼王子卡拉夫凭借智慧赢取中国公主图兰朵的爱情故事。《今夜无人入睡》是歌剧中卡拉夫在等待图兰朵猜其身份时所唱。 6、《卡门序曲》管弦乐合奏,作曲:比捷(法国) 7、《猎人合唱》选自歌剧《自由射手》,是德国作曲家韦伯歌剧《自由射手》选曲。 8、《回忆》选自音乐剧《猫》,作曲家安德鲁·洛尹德·韦伯,英国作曲家,代表作品有《猫》、《歌剧魅影》《日落大道》 9、《采花》四川民歌 《远方的客人请你留下来》云南民歌 作品介绍:歌曲《远方的客人请你留下来》采用了彝族撒尼人的音调素材创作而成。表现了我国西南少数民族热情好客的民风。 10、《火把节》交响组曲,选自《去南音诗》第四乐章。 11、《北方水草茂盛的家乡》藏族民歌 作品介绍:《北方水草茂盛的家乡》属于藏族牧歌,节奏自由,悠长,旋律音调悠扬、舒畅,表现了对家乡无限热爱的真挚感情。 12、《蝉虫歌》侗族大歌《跳月歌》彝族民歌 13、《依呀呀噢咧噢》扎伊尔民歌,这首歌表达了扎伊尔人

最新整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音乐教案【全册】

九年制学校八年级音乐学科导学案1 主备课人:审核人: 授课人授课时间班级八(1)(2)课题 1、唱歌《青春舞曲》 2.欣赏《共青团员之 歌 课型 学习目标1.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演唱《青春舞曲》,体会音乐中人们积极、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以及对青春的珍惜之情。 (2)通过欣赏《共青团员之歌》,体会音乐中苏联青年誓死保卫国家的决心和信念。 2.过程与方法: (1)学生在对节奏的模仿与反复练习中体会音乐要素对表现歌曲情感的重要作用。 (2)找出歌曲旋律的特点,进行简单的创编,并进行歌曲的快速背唱。 (3)结合歌曲,分析歌词,启发学生珍惜青春年华从现在做起。 3.知识与技能: (1)了解新疆典型的切分节奏和附点节奏。 (2)学习“鱼咬尾”以及重复的旋律创作手法并进行简单的旋 律创编。

(3)了解王洛宾的生平及贡献。 (4)准确地有感情地背唱歌曲。 学习重难点结合歌曲,分析歌词,启发学生珍惜青春年华从现在做起。 教具电子琴 教学过程 1.导入: 请同学们聆听歌曲,并思考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歌曲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2.唱歌《青春舞曲》 (1)请学生边聆听歌曲边小声地哼唱歌曲旋律。 (2)让学生了解新疆音乐的典型节奏型并随老师练习。 附点节奏: 4/4 X.X X X| X.X X X| 切分节奏: 4/4 XXXXXXXXXX | XXXXXXXXXX | (3)学生跟随老师的钢琴演唱歌曲的旋律,并找出歌曲的旋律创

作特点。 (4)老师带领学生分析歌曲旋律创作特点。 ①请同学们找出歌曲旋律中“鱼咬尾”的部分,并请学生按此手 法进行四个小节的旋律创编。 1=C 2/4 5 3 2 ∣∣∣∣ ②请同学们找出歌曲旋律中重复的部分,并对旋律进行逐步记忆。 (5)请同学们有节奏地朗读歌词。 (6)跟随老师的伴奏填词反复演唱,并能背唱歌曲。 (7)请同学们根据自己的理解,为这首歌曲设计相应的力度和速 度变化,并请同学们踊跃展示。 (8)介绍新疆的常用民族乐器。 (9)随老师学跳新疆舞的几个典型动作。 (10)将学生分成五组,一组同学演唱歌曲,一组同学表演舞蹈, 另外一组拍击节奏。 3.竖笛演奏欣赏《青春舞曲》 请同学们观看竖笛演奏视频,体会不同表现形式所带来的不同 感受。 4.欣赏《共青团员之歌》 (1)请同学们完整聆听歌曲,边听边思考歌曲的结构。 (2)请同学们分析不同段落的不同情绪。 (3)分析歌曲的旋律特点(大跳)及典型节奏。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音乐上册教案全集13课时

一单元青春的旋律 (第1课时) 教学内容: 1、歌曲《青春舞曲》 2、音乐活动:为《青春舞曲》编配打击乐伴奏,并创编舞蹈动作。 教学准备: 钢琴(电子琴)、录音机、磁带、小型打击乐器(手鼓、串铃等)、投影仪、音响设备等。教学目标: 1 、学会歌曲《青春舞曲》。正确把握歌曲的情绪,体会歌曲的旋律特点。 2、通过音乐活动,调动学生的积极参与意识,培养节奏感和创造力,训练协调性,加深对歌曲风格的理解。 3、了解维吾尔族音乐特点,并可结合维吾尔族服装、乐器、舞蹈动作,体会音乐与舞蹈的结合。 重点难点: 1、重点:通过不同教学活动,使学生认识和了解围绕“青春”主题的不同音乐作品的内容和音乐风格特点,并激发学生对“青春”的更深层次的理解。用自然的声音准确地演唱《青春舞曲》。 2、难点:本单元所选的歌曲和乐曲均属小型作品,在教学中,既要通过各种活动使学生掌握应学的知识,有要是课堂气氛活跃,充满“青春气息”,同时还要发掘“青春”的思想含义。 教学过程: 1、聆听《青春舞曲》。 2、提问:(1)这是哪个民族的歌曲? (2)说出这首歌曲音乐特点,包括曲调、节奏、速度、情绪。 3、再听两遍《青春舞曲》。请学生打开课本,边听边跟随音响唱乐谱,可以跟着歌曲的拍子拍手,体会节拍感。当听第二遍时,找出主要节奏型,尝试有表情地背唱这收歌曲。 4、引入音乐活动(一)——编配打击乐伴奏。首先介绍新疆维吾尔族的特色乐器:手鼓、萨巴依等,并介绍乐器的演奏方法。 5、将全班分成几个小组,各组选用不同的打击乐器(除新疆打击乐器以外的其它打击乐器或自制打击乐器),自编与歌曲相配合的节奏,教师对每一组分别加以辅导,启发学生编配多声部节奏,并使之配合默契。 6、每一组展示自编节奏,全班同学进行评价,哪一组的节奏与歌曲配合起来音响效果最好。 7、这首歌曲是载歌载舞的,同学们了解新疆维吾尔族舞蹈的基本动作吗?介绍新疆维吾尔族舞蹈的基本动作(此步骤根据情况而定)。 8、音乐活动(二)——创编舞蹈动作。可以是新疆的,也可以是其他的,如现代的,最主要的是与歌曲的节奏相适应。 9、全班分成机组,由学生推荐或教师指定几个有舞蹈基础的同学作为骨干,每人带领一组,编创舞蹈动作,经过几分钟的练习后,每一组向全班展示。 10、在两项音乐活动完成后,全班共同表演《青春舞曲》,分成唱歌组、打击乐伴奏组、舞蹈组、乐器伴奏组(如竖笛、手风琴、钢琴、弦乐器等,视情况而定)载歌载舞,将课堂气

八年级上册音乐人教版

1、《青春舞曲》维吾尔族民歌, 《拉起手》热情欢快地演唱。 2、欣赏曲《西班牙斗牛舞曲》电子琴独奏, 作品介绍:斗牛是西班牙独特的民俗活动,这有、首乐曲表现了激烈奔放、扣人心弦的斗牛场面。节奏欢快酣畅,旋律优美动听,形象鲜明生动,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欣赏曲《丝绸之路》电视片《丝绸之路》主题音乐,电子合成器演奏。 欣赏曲《动物世界》片头曲, 作品介绍:是20世纪70年代由法国Space电子乐队创作。音乐充满动感与幻想,优美的电子音效、奔放的运动旋律。 欣赏曲《橄榄树》电声乐队合奏 3、《洪湖水,浪打浪》选自歌剧《洪湖水赤卫队》 作品介绍:《洪湖水,浪打浪》讲述了1930年,洪湖赤卫队在韩英和刘闯的率领下消灭白极会首领彭霸天的故事。《洪湖水,浪打浪》唱段抒发了韩英热爱家乡、热爱人民以及对未来充满信心的崇高感情。 4、歌剧《白毛女》选段,作品介绍:歌剧《白毛女》是在新秧歌运动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中国第一部新歌剧。 5、《今夜无人入睡》选自歌剧《图兰朵》词:朱塞佩·阿达米(意)曲:普契尼(意) 普契尼是意大利歌剧作曲家,代表作品有《蝴蝶夫人》《托

斯卡》《艺术家生涯》《图兰朵》。 作品介绍:歌剧《图兰朵》讲述了鞑靼王子卡拉夫凭借智慧赢取中国公主图兰朵的爱情故事。《今夜无人入睡》是歌剧中卡拉夫在等待图兰朵猜其身份时所唱。 6、《卡门序曲》管弦乐合奏,作曲:比捷(法国) 7、《猎人合唱》选自歌剧《自由射手》,是德国作曲家韦伯歌剧《自由射手》选曲。 8、《回忆》选自音乐剧《猫》,作曲家安德鲁·洛尹德·韦伯,英国作曲家,代表作品有《猫》、《歌剧魅影》《日落大道》9、《采花》四川民歌 《远方的客人请你留下来》云南民歌 作品介绍:歌曲《远方的客人请你留下来》采用了彝族撒尼人的音调素材创作而成。表现了我国西南少数民族热情好客的民风。 10、《火把节》交响组曲,选自《去南音诗》第四乐章。 11、《北方水草茂盛的家乡》藏族民歌 作品介绍:《北方水草茂盛的家乡》属于藏族牧歌,节奏自由,悠长,旋律音调悠扬、舒畅,表现了对家乡无限热爱的真挚感情。 12、《蝉虫歌》侗族大歌《跳月歌》彝族民歌 13、《依呀呀噢咧噢》扎伊尔民歌,这首歌表达了扎伊尔人民对祖国、对领袖的热爱和赞扬。演唱时注意把握好歌曲中的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音乐教案

第一单元:《歌舞青春》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1.唱歌《青春舞曲》 2.欣赏《共青团员之歌》 教学目标: 1. 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演唱《青春舞曲》,体会音乐中人们积极、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以及对青春的珍惜之情。 (2)通过欣赏《共青团员之歌》,体会音乐中苏联青年誓死保卫国家的决心和信念。 2. 过程与方法: (1)学生在对节奏的模仿与反复练习中体会音乐要素对表现歌曲情感的重要作用。 (2)找出歌曲旋律的特点,进行简单的创编,并进行歌曲的快速背唱。 (3)结合歌曲,分析歌词,启发学生珍惜青春年华从现在做起。 3. 知识与技能: (1) 了解新疆典型的切分节奏和附点节奏。 (2) 学习“鱼咬尾”以及重复的旋律创作手法并进行简 单的旋律创编。

(3) 了解王洛宾的生平及贡献。 (4) 准确地有感情地背唱歌曲。 教学过程: 1.导入: 请同学们聆听歌曲,并思考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歌曲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2.唱歌《青春舞曲》 (1)请学生边聆听歌曲边小声地哼唱歌曲旋律。 (2)让学生了解新疆音乐的典型节奏型并随老师练习。附点节奏: 4/4 X.X X X| X.X X X| 切分节奏: 4/4 (3)学生跟随老师的钢琴演唱歌曲的旋律,并找出歌曲的 旋律创作特点。 (4)老师带领学生分析歌曲旋律创作特点。 ①请同学们找出歌曲旋律中“鱼咬尾”的部分,并请学 生按此手法进行四个小节的旋律创编。 1=C 2/4 5 3 2 ∣∣∣∣ ②请同学们找出歌曲旋律中重复的部分,并对旋律进行逐步记忆。 (5)请同学们有节奏地朗读歌词。 (6)跟随老师的伴奏填词反复演唱,并能背唱歌曲。

最新人教版音乐八年级下册教案

八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茉莉花》教案设计 课型: 唱歌课 教学内容: 歌曲《茉莉花》 教学目标: 1、学会歌曲河北民歌《茉莉花》。 2、了解歌曲的主旋律、风格,锻炼学生的配合能力。 3、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和艺术创造能力。 教学重点及难点: 歌曲学唱 感受二声部的和谐以及有感情的歌唱歌曲。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导入新课:老师唱一首歌曲,同学们听一听是什么体裁的歌曲? 《沂蒙山小调》(民歌) 教师:对,民歌.中国的民歌和我们中华民族的历史一样历史悠久,源远流长, 浩如烟海的民歌给人们的生活增添了无穷的乐趣,是我们的生活多姿多彩. 同学们,今天给你们带来了几首歌曲片断,你听一听都是属于什么体裁? (放录音) 1、《太阳出来喜洋洋》 2、《放马山歌》》 3、《川江船夫号子》》 4、《无锡景》 学生回答。 板书——民歌的体裁:山歌、小调、劳动号子 5、听一听这是什么地方的民歌?(放录音)《茉莉花》 江苏民歌茉莉花

三、歌曲学唱 1、听录音--------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 选择:A、欢快活跃B、亲切抒情 2、歌曲的旋律有什么特点? 选择:A、婉转细腻柔美B、粗犷豪放抒情 3、歌曲表现了青年姑娘什么样的心理状态?(学生回答) 歌曲表面上是在表现年轻姑娘既想摘花又怕挨骂的天真神态,实质上是在表现青年男女之间的纯洁感情。 4、歌曲教唱 老师用钢琴伴奏分声部教唱 (划拍唱-----难点纠正:把学生在课堂上出现的容易出现的错误纠正过来。) 5、声部配合,完整有感情的演唱。 四、欣赏(放录音) 1、《茉莉花》—江苏民歌。与河北民歌作以比较,看看两者旋律有何不同?风格有何不同? 2、欣赏不同版本的《茉莉花》片断(合唱版、爵士版、器乐版) (这首民歌流传于全国各地,其歌词基本相同或者大同小异,旋律上既有相同的因素,由尤其独特的地方特色,从而鲜明的表现了民歌的变异性。) 第二单元梨园撷英

部编新人教版初中音乐总目

音乐(简谱)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春之声配乐诗朗诵春 唱歌渴望春天 音乐欣赏新疆之春 春晓 春节序曲 春天奏鸣曲 学吹竖笛春游 第二单元红旗飘飘 唱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音乐故事国歌的故事 音乐欣赏绣红旗 红旗颂 红旗飘飘 国旗颂 第三单元华夏古韵 音乐故事流水 唱歌阳关三叠 音乐欣赏楚商 秦王破阵乐 第四单元神州大地(2)──江河万古流 唱歌江河万古流 音乐欣赏黄河船夫曲

保卫黄河 长江之歌 乌苏里船歌 塔里木河 第五单元环球之旅(2)──欧洲漫游唱歌乡村花园 音乐欣赏德涅泊尔河掀起了怒涛 阿尔卑斯牧场 丰收之歌 玛莱卡莱 弗拉门戈舞曲 玛祖卡 霍拉舞曲 苏格兰风笛 学吹竖笛丰收之歌 音乐游戏“西游记” 第六单元银屏之歌 唱歌送别 音乐欣赏敢问路在何方 滚滚长江东逝水 好汉歌 枉凝眉 我心依旧

啦呀啦 《辛德勒名单》主题音乐 卧虎藏龙 音乐情景剧一个真实的故事 八年级上册音乐书的目录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田汉词聂耳曲 第一单元 让世界充满爱.................................陈哲等词郭峰曲 我们同属一个世界................迈克尔杰克逊莱昂内尔里奇词曲祭献之舞.......................................斯特拉文斯基曲 手拉手.............................................莫罗伯词曲 第二单元 走进西藏...........................................张千一词曲 阿玛勒火..............................................藏族民歌 正月十五那一天........................................藏族民歌 翻身农奴把歌唱.........................................阎飞曲 第三单元 唱脸谱.........................................阎肃词姚明曲 我不挂帅谁挂帅............................................京剧 包龙图打坐在开封府........................................京剧 智斗..................................................现代京剧 浑身是胆雄赳赳......................根据现代京剧《红灯记》编曲第四单元 美丽的村庄..........................................意大利民歌 在中亚西亚草原上.....................................鲍罗丁曲 图画展览会.......................................穆索尔斯基曲 嘎达梅林.............................................辛泸光曲 第五单元 我的祖家是歌乡......................................高山族民歌 五指山歌..............................................黎族民歌 雨打芭蕉..........................................广东民间音乐 八骏马............................................福建民间音乐 斗笠舞......................................吴祖强杜鸣心等曲 第六单元 踏雪寻梅.....................................刘雪庵词黄自曲 溜冰圆舞曲.....................................瓦尔德退费尔曲 我爱你,塞北的雪.............................王德词刘锡津曲 喔...................晕...................累死我了...还可以吧!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