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孟子的“养气说”与曹丕的“文气论”二者之比较

孟子的“养气说”与曹丕的“文气论”二者之比较

孟子的“养气说”与曹丕的“文气论”二者之比较
孟子的“养气说”与曹丕的“文气论”二者之比较

孟子的“养气说”与曹丕的“文气论”二者之比较

摘要:孟子历来被认为上“以气论文”传统的开创者,孟子的“知言养气说“常被后世文论者运用为理论依据。曹丕是第一个在历史上提出了“文气说”,并对此进行了系统的论述。二者在产生上有何异同,意义内涵有何异同,对后世的影响有何差别,这对我们研究“文气说”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孟子;知言养气;曹丕;文气论;比较

孟子在历史上历来被认为上“以气论文”传统的开创者,孟子的“知言养气说”得到了后世文论者的广泛重视。曹丕在我国古代文学批评史上第一次提出了“文气论”,并且在《典论.论文》中进行了系统的论述,第一次提出了“文以气为主”的观点。两者对我国古代以气论文的“文气说”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一)

从二者的产生的时代背景来看二者之间相似性:孟子的“知言养气”说的提出处于一个混乱的战国时代,此时各个诸侯国都以武力征伐作为自己的扩张的手段。各家学派之间相互攻讦,时代思想比较混论,通常相互指责观点,同时各个学派都在寻求出处,经常面临着各种挑战。孟子以养浩然之气作为自己提升道德修养,以帮助自己达到“知言”的目

的,辨别各种淫邪的观点的目的。曹丕的“文气论”的提出是在东汉末年的三国时代,各地诸侯割据,时代同样动荡不堪,思想混乱。儒家思想也在乱世中受到了冲击,曹丕提出“文以气为主”同时品评当时文人,以正当时的文风以及为文章写作提出典范和要求,对建安文学的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二者的不同在于孟子所处的年代百家争鸣,并没有一个占主导的文化思想,孟子从自身修养出发。而经过汉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到了三国时期儒家思想已经占据时代思想高地,曹丕的观点从儒家出发,系统的论述。

丛产生的基础上看二者的相似之处:“气”作为一个特殊的概念,早在先秦时期人们就使用了,先秦的“气”,在中国古代本指构成宇宙万物的一种自然物质。《易?系辞上》说:“精气为物。”在《管子*内业篇》先秦的宋?尹文也提出了把气看做万物的本源,比孟子稍晚的荀子在《乐论》中论述了气与音乐的关系,认为不同的音乐只能和人的不同的气相感应。从这里可以看出孟子的“养浩然之气”的观点也是在前人的观点上产生的,孟子把其从前人的物质层面上升到了道德修养的层面上,作为内在气质可以帮助“知言”,这一点与荀子在《乐论》的观点有共同之处。

从二者产生的内在原因上看也有相似点:二者都处于乱世的大背景下,社会的急剧动荡和巨大变化,人们开始对自身内在的道德修养,精神品质,气质感情等开始重视。所以

孟子说:“我善养浩然之气”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曹丕说:“文以气为主,气之清浊有体,不可强力而致”“虽在父兄,不能以移子弟”。都在一定程度上强调了个人的内在气质与内在修养的重要,这与时代不无关系。

(二)

孟子的“知言养气”与曹丕的“养气论”在意义内涵上二者也有联系,不同点:孟子在《孟子*公孙丑上》中说:敢问夫子恶乎长?曰: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敢问何谓浩然之气?曰:‘难言也。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也。是集义所生者,非义袭而取之也。行有不慊于心,则馁矣。孟子的养浩然之气虽然并不是在谈论文学与文章,也没有对文章和文学进行直接论述。孟子所谓的养气是指人的一种道德修养的工夫和主体的精神状态,它需要配义与道的艰苦努力,才能达到至大至刚,他表现出孟子关于人格修养的理想境界。孟子的“养气”是服务于“知言”也就是辨别言辞的能力,以帮助他辨别:?,淫,邪,遁四种的不正当的言辞的错误。从这里我们可以发现“知言”的能力根植于“养气”,人们的思想修养提高了及自然会加强辨别言辞实质的能力,后世的文学批评正是这样来理解气与言,身心修养与文学的关系。

而曹丕在《典论论文》中提出的“文气论”,是我国古

代文学批判史上第一次提出“文以气为主”在真正意义上把文和气联系联系起来。曹丕的气有时是指文,有时是指气;指人时指作者的气质,指文时是作品表现出来的个性特点。所谓文以气为主,意思是说文章主要要表现作家的气质,作家的气质不同,作品也有不同的个性特点。同时作者是以“文章论”“作者论”“文体论”来共同支撑“文气论”。真正把

文与气联系起来,相对于孟子,曹丕进行了深入的剖析,从实际意义上曹丕的贡献更大。

意义内涵上的相同点:二者都具有很大的主观唯心成分,《孟子*滕文公下》养浩然之气,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过分强调了浩然之气的作用,同时仅仅靠养浩然之气,就能辨别各种淫邪的错误言辞,也过于主观,夸大了气的作用。曹丕在《典论论文》中有过分夸大先天的一面,本来对于文章个性的特点的形成,虽然与先天有关,但决定作用应该是后天。忽视后天使得文气说在一定程度上带有了唯心主义形而上学的谬误。

(三)

孟子的“养气”与曹丕的“文气论”都对后世产生了重大影响,同时二者在对后世的影响上也有异同点。相同点:都在理论上对后世的文论者产生大的影响。孟子的“养浩然之气”和“知言养气”用气来指导知言,只有提升自己的内在修养,才可以提升自己辨别文辞的能力,这样被后世的文

论者引申到“为人与作文”的关系问题。从韩愈到苏辙都受到了他的影响。而曹丕“文气论”更是以具体系统的理论影响了后代文论者。“文以气为主”这一命题,合乎逻辑强调

文学的个性特点与气质,而特点与气质是作家作品的风格主要标志,“文气论”的提出对人们探讨作家个性与作品的风

格关系具有很大的启迪作用,对以“以气论文”的文学传统的发展贡献巨大,对刘勰,陆机,苏轼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不同点是:曹丕的“养气论”对后世更具有较大的实践意义,由于“文气论”强调个性因此在创作上自然有利于鼓励作家发展自己的个性,写出具有个性的作品,从而满足读者的不同的审美需要。同时在创作上由于独特个性与相与模拟是相对立的,因此强调作者的个性,就会消除文学创作的相互模拟的弊病。同时曹丕的“文气论”同时以:“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的“文章论”,“诗赋欲丽”的“文体论”和“盖君子审己以度人,故能免于斯累而作论文”的“作者论”为支撑,为后代的写作者和文论者提供了具体的理论支撑和方法指导。所以相对于孟子的“浩然之气”,曹

丕的“文气论”对后世更具有实践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牟世金.中国古代文论家评传[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1988

[2]复旦大学中文古典文学教研组.中国文学批评史[M].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1979

[3]赖立行.中国古代文论史[M].长沙:湖南师大出版,2009

[4]郭绍虞.中国文学批评史[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1979

[5]李建中.中国古代文论[M].武汉:华中师大出版,2007

作者简介:李芳芳(1990年10月),女,湖北荆州人,长江大学2012级广播电视新闻学本科生。

《孟子》选读六、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孟子》选读六、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一、基础知识 1.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A.往之女家,必敬必戒B.曾益其所不能 C.行有不慊于心,则馁矣D.胶鬲举于鱼盐之中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古今意义不同的一项是() A.我善养吾浩然 ..之气B.岂不诚大丈夫 ...哉 C.所以动心 ..忍性D.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 ..也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不是词类活用的一项是() A.必先苦.其心志B.饿.其体肤 C.征.于色,发于声D.空.乏其身 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A.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B.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 C.胶鬲举.于鱼盐之中D.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 5.下列对“舜发于畎亩之中”一章内容的分析,不准确的一项是() A.孟子认为人才只有在艰苦的环境中才能造就,所以人们应正确面对逆境。 B.选文由个人说到国家,指出如果没有执法严格、直言敢谏的臣子,国君就会胡作非为;如果没有邻国的侵扰,国君就会耽于安乐。 C.孟子采用正反对比手法进行论证,使中心论点突出而鲜明。 D.孟子的观点启示我们,人一方面要经得起苦难,要在苦难面前看到希望;另一方面也要经得起安乐,在受到荣华富贵的诱惑时,把握好自己,不丧失向上的意志。 二、课内阅读 阅读“敢问夫子恶乎长”至“非徒无益,而又害之”,完成6~9题。 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则塞.于天地之间塞:充满 B.必有事焉,而勿正.正:预期 C.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揠:压倒 D.不耘.苗者也耘:除草 7.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以.直养而无害以.其外之也 B.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谓其.人曰 C.其子趋而.往视之非徒无益,而.又害之 D.不耘苗者.也助之长者. 8.下列各项中,对《孟子》选段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浩然之气”是指人的仁义道德修养达到极高的水平时所具有的一种正气凛然的精神状态。 B.“浩然之气”需要用“义”来培养,一方面注重外在力量,另一方面要有经常性的仁义道德蓄养。 C.孟子认为,对于“养气”有两种人的做法是不足取的:一是拔苗助长,二是放任不管,这两种做法都会对“养气”产生危害。 D.《孟子》散文素以雄辩著称,论证纲目清晰,说理善用譬喻,形象生动、深刻透彻。选文体现了这个特点。 9.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 (2)以为无益而舍之者,不耘苗者也。 三、类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 韩世忠,字.良臣,延安人。风骨伟岸,目瞬如电。早年鸷勇绝人,能骑生马驹。卜者言当作三公,世忠怒其侮己,殴之。年十八,以敢勇应募乡州,挽强驰射,勇冠三军。 崇宁 ..四年,西夏骚动,世忠斩关杀敌将,掷首墙外,诸军乘之,夏人大败。俄复出间道世忠独部敢死士殊死斗敌少却顾一骑士锐甚跃马斩之敌众大溃。 绍兴四年,金人与刘豫合兵,分道入侵。帝手札命世忠饬守备,图进取,辞旨恳切。世忠受诏,感泣曰:“主忧如此,臣子何以生为!”遂自镇江济师,俾统制解元守高邮,候金步卒。亲提骑兵当敌骑,伐木为栅,自断归路。 会遣魏良臣使金,世忠撤炊爨,绐良臣有诏移屯守江,良臣疾驰去。世忠度良臣已出境,即上马令军中曰:“视吾鞭所向。”于是引军次大仪,勒五阵,设伏二十余所,约闻鼓即起击。良臣至金军中,金人问王师动息,具以所见对。聂儿孛堇闻世忠退,引兵至江口。世忠传小麾鸣鼓,伏兵四起,旗色与金人旗杂出,金军乱,吾军迭进。敌被甲陷泥淖,世忠麾劲骑四面蹂躏,人马俱毙。世忠复亲追至淮,金人惊溃,相蹈藉,溺死甚众。 捷闻,群臣入贺,帝曰:“世忠忠勇,朕知其必能成功。”沈与求曰:“自建炎以来,将士未尝与

浅议孟子的性善论

浅议孟子的性善论 摘要 孟子作为儒家“亚圣”,在儒家学说发展的过程中,极大地丰富了儒学内涵,其思想主要凝集在《孟子》一书中。在孟子学说中,性善论是孟子思想体系的核心,也是他仁政学说和王道理想的逻辑起点和理论依据。孟子的性善论不是向善论, 而是性本善论,他强调了加强后天道德修养的必要性与可能性,所蕴含的思想对今天的道德建设仍然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孟子性善修身 一、孟子在儒家学上的地位 在源远流长的中国儒学历史上,孟子被后世推崇为仅次于孔子的“亚圣”。东汉赵岐在《孟子题辞》里面,就首次称孟子为“命世亚圣”了。在《孟子》一书中,孟子对孔子的思想进行了进一步学理上的深入阐发,继承和发展了孔学,极大地丰富了儒家学说的内涵,让儒学在孔子的基础上更加的精致细腻且富有理论色彩,在儒学的发展上是功不可没的。因此,孟子其人和《孟子》其书的价值和意义被后人越来越多的发现和挖掘出来。唐代以后,孟子越来越逐渐被尊崇,韩愈就认为孟子“功不在禹下”,并称赞“孟轲好辩,孔道以明”。到了宋时,《孟子》始列入经部,

其价值得到了充分的认识和肯定。《四书章句集注》的《孟子序说》中记录了程子对孟子的评价,称“孟子有大功于世,以其言性善也”,“孟子性善、养气之论,皆前圣所未发”。 二、性善论的思想渊源 对于人性问题的探讨是中国文化史上历来备受关注的问题,千百年来,不同时期的思想家都进行了孜孜不倦的探索。孔子在《论语·阳货》中最早提出了关于人性的论断“性相近也,习相远也”。孟子则是中国哲学史上第一个系统阐述“人性”问题的哲学家,他创立并完善了自己的性善论思想体系。他的性善论与孔子的仁有着内在的思想脉络的关系,既是对孔子仁的思想的继承,又是对仁的思想的发展。孟子把仁义并重,突现出孔子仁的能动性思想,并以此为基础,进一步认为“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其天也。”他把孔子哲学中带有浓重个人体验色彩的仁、义、礼、智等概念抽象提升为普遍意义的伦理学范畴,并使之系统化,理论化,从而构建了其严谨、缜密、完整的“性善论”体系。 三、性善论的主要内容 (一)性乃人生所禀之天理,人性本善 孟子学说的起点,就在于他对人性的判断——性善论,这

六年级下册语文讲义-国学素养提升:【孟子】浩然之气——用内在的力量积累正义 部编版

【孟子】浩然之气——用内在的力量积累正义 “浩然” 1.水盛的样子 “江流浩然自放” 2、广大壮阔的样子 “浩然可以大观矣” 3、不可阻遏、无所留恋的样子 浩然,如水之流不可止也。” 曰:“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1 之气。” “敢问何谓浩然之气。” 1.浩然:浩大刚正的样子。 孟子说:“我善于分析别人的言辞,我善于培养自己的浩然之气。” 公孙丑问:“请问什么叫做浩然之气呢?” 曰:“难言也。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1 养而无害,则塞 2 于天地之间。” 1.直:正道,正义。 2.塞sāi :充满。 孟子说:“这就难以说明白了。浩然之气,最广大,最刚强,用正义去培养它而一点不加损害,就会充满天地之间,无处不在。” “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1 也。是集义所生者,非义袭 2 而取之也。” 1.馁něi:疲软无力。 2.义袭:偶然的正义行为。 “浩然之气,必须与义和道相匹配;没有义和道,它就会缺乏力量。浩然之气是由正义的积累所产生的,不是偶然的正义行为所能取得的。” “行有不慊1 于心,则馁矣。我故曰,告子未尝知义,以其外之也。” 1.慊qiè:满足,惬意。 “如果行为不满足于内心(行为上有了问心有愧的情况),浩然之气就没有力量了。所以我说告子不懂得义,就是因为他把义看成是外在的东西。”

“必有事焉而勿正1 ,心勿忘,勿助长也。” 1.正:目标,效果。 “我们一定要培养它(我们一定要做集义养气的事),但不要有目的(效果);心里时刻要惦记着它,但也不要违背规律用外力去帮助它成长。” “无若宋人然:宋人有闵1 其苗之不长而揠 2 之者,芒芒然 3 归,谓其人曰:‘今日病 4 矣, 予助苗长矣。’” 1.闵:担心,担忧 2.揠:拔 3.芒芒然:疲惫的样子其人:家里人 4.病:劳累,疲倦 不要像宋国人那样:有个宋国人担心禾苗部长,就把它们一一拔高,然后疲惫地回到家里,告诉家人说:‘今天累坏了,我帮助禾苗生长了。’ “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1 矣。天下之不助苗长者寡矣。” 1 .槁gǎo:枯干。 “他的儿子赶快跑到田里一看,禾苗都枯萎了。其实天下不拔苗助长的人是很少的。” 文章结构 思——浩然之气 索——至大至刚 悟——养气之径 内容阐释 “浩然之气”是孟子“养气说”的重要内容。“浩然之气”是指人的仁义道德修养达到极高的水平时所具有的一种正气凛然的精神状态。养成至刚至大的“浩然之气”,才能成为“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 历史上哪些人物可以称得上是有浩然之气呢? 岳飞 屈原 文天祥 苏武

对孟子性善论的认识

对孟子性善论的认识 [摘要] 孟子在继承孔子“仁”的思想的基础上,形成了以“性善论”为重要内容的思想体系。孟子把性善论作为道德修养思想和仁政思想的理论依据,并从“同类意识”、“心”、“性”、“天”的统一性的角度论述性善论,孟子在指出人之善端的仁义礼智“四端”是人之为人的根本的同时,更提出要“扩充善端”、“滋养善性”的心性修养学说,在儒学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孟子性善论四端 一、孟子性善论的思想渊源 对于人性问题的探讨是中国文化史上备受关注的问题,千百年来,不同时期的思想家都对其进行了深入的探索。孔子在《论语·阳货》中最早提出了关于人性的论断“性相近也,习相远也”,提出了性与习的关系,并强调学习、习染对人性的改造作用。孔子没有详细论证人性的本质问题,但是他对“仁”学思想的解释与论证,却为孟子提出“性善论”提供了必要的理论基础,使得孟子成为中国哲学史上第一个系统阐述“人性”问题的哲学家。孟子继承了孔子“贵仁”的思想,而且还突出了“义”。 孟子的性善论除了主要继承了孔子的“仁”的思想,其性善论理论体系主要是在孟子否定吿子的性无善恶的辩论中成型的。告子说:“性无善无不善也。”①他认为人的天性就像流水,东边决口就向东流,西边决口就向西流,一切是随着形势变化的;同样,“人性之无分于善不善也,犹水之无分于东西也。”②人的天性特无法分成善和不善,而是由于后天的环境、教育、修养造成的。孟子不同意这种观点,他反驳说:“水信无分于东西,无分于上下乎?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③意思是,水确实不分东西方,是随着地势而变化流向的,但是难道水不分上下么?难道不是水往地处流么?一切人都有善的天性,就像一切水都往低下之处流淌。当然,孟子也解释说,如果用力拍击,谁可以高过额头;如果设法倒运,水可以流上高山。但那难道是水的本性吗?当然不是。只不过是迫于形势而改变了本性。同样,人的天性原本是善的,但也可能由于后天的各种原因变为不善,但不善不是人的天性。孟子在否定吿子的同时,又进行了总结和解释,并进一步指出,人的本性都是可以为善的,这就是所谓性 ①李双.孟子白话今译.孟子·尽心上.北京:中国书店,1992 ②李双.孟子白话今译.孟子·吿子上.北京:中国书店,1992 ③李双.孟子白话今译.孟子·吿子上.北京:中国书店,1992

论孟子的性善论思想

论孟子的性善论思想 WTD standardization office【WTD 5AB- WTDK 08- WTD 2C】

论孟子的性善论思想 班级 10汉语言2班 姓名乌珊珊 学号 成绩 论孟子的性善论思想 摘要:孟子是传统儒家思想的重要代表人物,其思想中蕴含着丰富的人生哲学。作为孔子学说的继承者,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人生哲学。他对人性进行了系统的探索,提出了着名的性善论,并以此为基础建构了他的人生哲学。本文以孟子的性善论为核心,阐述了其“大丈夫”的理想人格思想,并于当今社会现实相结合,探讨孟子性善论的现代价值。 关键词:孟子性善论理想人格道德教育和谐社会 孟子是儒家的重要代表人物,他继承并进一步发展了孔子的思想,极大丰富了儒家学说的内涵。其中“性善”乃孟子之中心学说,他认为性源于天,为天所赋,所以是善的。性善论是孟子哲学思想体系的理论基础,是其仁政学说和人格修养的理论前提。孟子的性善论是对人类本质的自我认识和肯定,也是对道德的正面肯定,具有历久弥新的理论魅力。因此两千多年来对中国传统文化及民族心里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直至今天,它对于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仍然具有积极的意义。 一、孟子性善论的涵义 孟子继承了孔子的论人性的思想,是第一个系统提出性善论的人。“孟子道性善,言必称尧舜。”1他认为性源于天,为天所赋,所以是善的。他提出:“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庶民去之,君子存之。”2人的心性构成人的本质特征,也是人将自己与自然界的其他物种相互区别的主体意识。 人类有着共同的本性,这个本性是以仁、义、礼、智等道德意识为内容的社会属性,而不是与禽兽无别的自然属性。“君子所性,仁义礼智根于心。”3“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4善之“端”或者善的原初形态是本就存在于人的本质中的,正是这种善端的存在,才构成了人区别于“禽兽”的特殊性。否则,“人”与“禽兽”相互区别的界限便亦不复存在了。 “人皆有之”的善性,最初只是一种道德的萌芽,必须经过自我修养,“扩而充之”,才能最终发展成为完美的道德。“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 1《孟子·滕文公上》 2《孟子·离娄下》 3《孟子·尽心上》 4《孟子·尽心上》

浅谈孟子的性善修养

浅谈孟子的性善修养 这学期上了这门叫“先秦诸子导读”的课,通过对老子、孔子、庄子、孟子的学习,他们的思想对我在修身养性方面给了我很多的有益的启示。那么今天我就来谈一下我对孟子的性善修养的认识。我将按照存心、养心、尽心三方面来理解孟子的性善修养。 一、存心 孟子“性善说”主张人性本善,那么我们如何保持这种与生俱来的善心呢?孟子认为首先要“存心”,存心的意思就是保持自己的善心。孟子认为,能否保持自己的善心,是君子与小人的区别。孟子的这句话我认为说的非常对,可以说善心就是一个分割点,具有善心了,就是成为君子的第一步,没有了善心,就加入了小人的行列,可以说保持善心对我们人生非常重要。其实,“性善”的首要条件就是有一颗善心,并且要把这一善心保持下去,就像《三字经》所说的“人之初,性本善”那样,人从出生开始都有一颗善心,但随着我们的成长能否保持这种善心,不被利益、名声、金钱所诱惑,不再这大千世界中所迷失是十分重要的。人只有不断保持的保持这种善心,才能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才能说好话、做好事、做好人。 二、养心 养心就是不断培养自己的善心。孟子说过“养心莫过于寡欲”,这句话的大致意思是修养品行最好的方法莫过于减少欲望。我认为养心是一个比较长期的过程,说实话,当今社会我们作为一个人不可能一点欲望都没有,因为我们处在一个高速发展的时代,人与人竞争激烈的社会,我们要面对的机会、诱惑太多,没有欲望是不可能的。那么,我们来如何养心的呢?其实“养心”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比如今天你不随意乱扔废纸,明天不乱扔果皮,后天不乱扔空水瓶,以此类推,久而久之,你就不会在乱扔垃圾,你就是一个环保的人。养心也一样,就是不断提高自己“善”的层次,今天可以做半件好事,少百分一直的欲望,明天做一件好事,少百分之二的欲望和杂念……,时间长了,我们的内心欲望、杂念就会不断地减少,从而让善心占

孟子论养气

《孟子论养气》翻译 公孙丑问曰:“夫子加齐之卿相,得行道焉,虽由此霸王,不异矣。如此,则动心否乎?” 公孙丑问道:“如果让您担任齐国的卿相,能够实行您的主张了,那么即使因此而建立了霸业或王业,也不必感到奇怪的了。如果这样,您动心不动心呢?” 孟子曰:“否,我四十不动心。” 曰:“若是,则夫子过孟贲远矣。”孟子说:“不,我四十岁起就不动心了。” 公孙丑说:“如果这样,老师就远远超过孟贲了。” 曰:“是不难,告子先我不动心②。” 曰:“不动心有道乎?” 孟子说:“做到这点不难,告子在我之前就做到不动心了。” 公孙丑问:“做到不动心有什么方法吗?” 曰:“有。北宫黝之养勇也③:不肤桡,不目逃;思以一豪挫于人,若挞之于市朝;不受于褐宽博,亦不受于万乘之君;视刺万乘之君,若刺褐夫;无严诸侯,恶声至,必反之。孟施舍之所养勇也④,曰:…视不胜犹胜也;量敌而后进,虑胜而后会,是畏三军者也。舍岂能为必胜哉?能无惧而已矣。?孟施舍似曾子,北宫黝似子夏⑤。夫二子之勇,未知其孰贤,然而孟施舍守约也。昔者曾子谓子襄曰⑥:…子

好勇乎?吾尝闻大勇于夫子矣:自反而不缩,虽褐宽博,吾不惴焉;自反而缩,虽千万人,吾往矣。?孟施舍之守气,又不如曾子之守约也。” 孟子说:“有。北宫黝这样培养勇气:肌肤被刺不退缩,双目被刺不转睛;但他觉得,受了他人一点小委屈,就像在大庭广众之中被人鞭打了一般;既不受平民百姓的羞辱,也不受大国君主的羞辱;把行刺大国君主看得跟行刺普通百姓一样;毫不畏惧诸侯,听了恶言,一定回击。孟施舍这样培养勇气,他说:…把不能取胜看作能够取胜;估量了势力相当才前进,考虑到能够取胜再交战,这是畏惧强大的敌人。我哪能做到必胜呢?能无所畏惧罢了。?(培养勇气的方法,)孟施舍像曾子,北宫黝像子夏。这两人的勇气,不知道谁强些,但孟施舍是把握住了要领。从前,曾子对子襄说:…你喜欢勇敢吗?我曾经在孔子那里听到过关于大勇的道理:反省自己觉得理亏,那么即使对普通百姓,我也不去恐吓;反省自己觉得理直,纵然面对千万人,我也勇往直前。?孟施舍的保持勇气,又不如曾子能把握住要领。” 曰:“敢问夫子之不动心与告子之不动心,可得闻与?” 公孙丑说:“请问,您的不动心和告子的不动心,可以讲给我听听吗?” “告子曰:…不得于言,勿求于心;不得于心,勿求于气。?不得于心,勿求于气,可;不得于言,勿求于心,不可。夫志,气之帅也;

孟子的性善论和荀子的性恶论比较研究

孟子的性善论和荀子的性恶论比较 摘要: 儒家思想内部存在着激烈的争论,其焦点之一就是关于人性的讨论。孟子和荀子就是关于人性问题的两个不同观点的代表人物。孟子主张性善论,他认为人的价值本性是善良的,人的天性是善良的,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都是人类本性中固有的,并非外在的功利所决定的。这四心是人类本质的特征,无此四心,就不属于人类。这四心是人类的伦理道德——仁、义、理、智的基础,既所谓“四端”。如果推广和扩充此“四端”,就能保全天下;反之,连服侍父母也做不到。荀子主张性恶论,他认为人天生就恶的,必须通过化性起伪,把人的恶性转化为善性。认为人性只限于食色、喜怒、好恶、利欲等情绪欲望,不论“君子”、“小人”都一样,所以荀子说“人之生也固小人。”“人之生固小人”就叫做“性恶”。至于仁义,则是有后天所学、所行、所为而获得的。两人的人性观既有许多的不同之处又有许多内在的联系,深入分析和比较他们的人性论观点是很有意义的。 关键词:孟子荀子性善性恶比较 正文: 冯友兰先生说:“人性是善的,还是恶的,更确切的说人性的本质是什么?向来是中国哲学中争论最激烈的问题之一。”又说:“先秦儒家三个最大的人物是孔子、孟子、荀子。……儒家之中,荀子的思想是孟子思想的对立面。有人说孟子代表儒家的左翼,荀子代表儒家的右翼。这个说法尽管很有道理,但是概括的过分简单化了。”孟子和荀子分别代表了性善论和性恶论两种截然相反的观点。那么究竟是谁的观点代表了儒家的原则?是孟子的性善论还是荀子的性恶论呢?按照庄子所说,是非的双方除了有一方是一方的可能性外,还有一种可能,就是二者都是错误的。既然双方是同处于一个体系之内的,那么如果其中一方错误,无论另一方是正确还是错误,二者都可能是错的。本文就此分别浅谈一下孟子的性善论和荀子的性恶论并对此进行一下比较分析。 (一)孟子的性善论 孟子认为人的价值本性是善良的,性善论中的性指的是人的价值本性,它与人的自然的本性是不同的,后者是经验的、现实的,前者却是先验的、理想的。孟子说: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尽心上)善按照后来的儒家所说,指至善,即绝对的价值,不是一般的、经验意义的善,故不与经验意义的恶相对。所谓性善论是说人的价值的本性是善良的。这个主张并非讲人性的发生历程而是讲本质历程。 孟子认为,人生来都有一种最基本的共同天赋本性,这就是“不忍人之心”,也就是所谓的善心,这种善心是人生来就有的。孟子说: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作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由是观之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新,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公孙丑上)孟子认为,人的天性是善良的,人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这种“不忍人之心”即是善心.孟子将这种“不忍人之心”概括为四端,即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和是非之心,这四心同作为道德之理的仁、义、礼、智一一对应,对于

孟子的性善论

孟子的性善论 摘要: 孟子提出了人性本善的观点,同时用举例归纳、比喻等多种方法给予了论证,虽然论证漏洞百出,但的确带来了一些积极影响。本人主要就孟子的具体观点和具体论证方法进行分析批评。 目录: 1、导语 2、孟子的性善论观点 3、孟子对性善论的论证 4、对孟子性善论的批评 5、总评 1、导语 人性,大致的意思是指人出生下来便具有的本性,这一概念与动物本性相对,也与人的后天学习相对。人性善恶问题从孔子、告子、孟子、荀子到后世的扬雄都有论述,最早在孔子那里孔夫子只给了一个模糊的答案:人性相近。但是并没有判断是善是恶。《论语·阳货》载,“子曰,性相近也,习相远也。”这句话后来被放到了古代儿童教材《三字经》的第二句。到了孟子,“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史记·孟子荀卿列传》),便具体地指出了后来被列入《三字经》第一句的“人之初,性本善”,也即,性善论。 2、孟子的观点 在《孟子·公孙丑上》里,孟子比较系统性地提到了自己对人性趋向的看法: “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 在这里他提出了人生下来便具有的“四心”:同情怜悯别人的“恻隐之心”、本能地对邪恶猥琐的事产生羞耻和嫌恶感的“羞恶之心”、为别人着想的“辞让之心”、能做出基本价值判断的“是非之心”。这“四心”分别就是“仁义礼智”这“四端”的肇始,人人都有这四端,就像人人都有四肢一样。孟子给这些“心”一个总称叫“不忍人之心”,于是从性善论出发,孟子的逻辑开始洋洋洒洒地推导: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 简单地说,就是把这“不忍人之心”发扬光大为“仁义礼智”,然后发扬光大为一种政治制度,就可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礼记·大学》)。鲍鹏山老师在《王者师与大丈夫》一文里形象地描述了这种逻辑: “孟子的政治构想是这样的,很有一厢情愿的味道:人本性是善的。因此就有仁心的苗子,把这仁心加以扶植,不让其放失,且使之枝繁叶茂,便是养身了;然后用自身这光辉的形象作样板,‘刑于寡妻’(给妻子做道德规范),便是齐家;‘以御于家邦’(以此治理家国)

浅谈孟子

浅谈《孟子》 七年级(1)班孙小凯 最近,笔者通读了我国古代的儒家经典《孟子》一书,颇有些感想。 《孟子》一书的内容,总起来看大体上可以概括为两个字“仁政”。大多数的篇章就是讲什么是“仁政”,如何才能实现“仁政”。同时还兼顾有还有关于修身、学问和教育等方面的内容,十分的伟大,启迪人生。 往事跨越千年,永恒的,是智慧;不变的,是思想。作为一代亚圣——孟子,这位儒家宗师,一生推崇其人生主张,游说各国,后来隐退著书立说,为后世留下这包含了永不褪色的儒家文化的《孟子》。 程颐曾说过:“孟子有功于圣门,不可胜言。仲尼只说一个仁字,孟子开口便说仁义。仲尼只说一个志,孟子便说许多养气出来,只此二字,其功甚多。”寥寥数语,却将《孟子》精要概述无疑。可见,孟子的思想之于孔子,既是继承,更是升华。孟子也强调仁义,仁是人心的本质,义是人所必由的大道,倡导“性善论”,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仁政学说和修养学说。孟子认为,每个人都有与生俱来的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谓之本心,且与仁义礼智分别相对应。孟子对梁惠王说“仁者无敌”以强调“仁”的作用;对齐宣王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来推广仁爱之心;孟子还说“天子不仁,不保四海;诸侯不仁,不保社稷;卿大夫不仁,不保宗庙;士庶人不仁,不保四体”,可见“仁义”在孟子学说中的重要地位。而“性善论”则是说人性本善,通过自觉努力,完善道德,人人都能成为圣人。 孟子经常用一些完整的小故事、寓言来表达自己地观点和看法。而这些小故事和寓言就慢慢变成了今天我们常用地成语,如“揠苗助长”、“五十步笑百步”、“再作冯妇”等等,可见孟子思想对我们地影响对我们来说不可不谓深厚。 除了像“孟母三迁”、“孟母断机杼”这样家喻户晓的故事外,说到孟子,我们还会想起“孔孟之道”,他对孔子和儒家思想的继承和发展,使后世将其与孔子并称为“孔孟”,且称其为“亚圣”。孟子提倡“仁、义、礼、智”,并认为,“仁、义、礼、智”四者之中,“仁、义”最为重要。仁,就是宽厚,指同情、关心和爱护的心态,即“仁爱之心”。义,就是正直,指正当、正直和道义的性格,即“正义之气”。礼,就是谦让,指礼仪、礼貌和礼节的规矩,即“礼仪之规”。智,就是才能,指明辨是非、善恶分明和明理睿智的能力,即“智谋之力”。信,就是诚实,指诚实守信、坚定可靠、相互信赖的品行,即“诚信之品”。他的这些思想和观点在由他及其弟子共同编写而成的言论汇编《孟子》中有所体现,尤其是在那些被誉为孟子经典名言的语录中更是得到了充分展示。 《孟子·公孙丑》中说:“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站在正义方面,会得到多数人的支持和帮助;违背正义,必陷于孤立。关于这一点,告诉我们做事情的出发点要正确,才能得到别人的支持和帮助,得到大家的肯定和承认,才能获得最后的胜利。否则,即是你通过一些手段使自己占据了有利形式,但最后还是会失败。正所谓“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之所以能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取得最终的胜利,就是因为我们的行为是正义的,得到了绝大多数人的赞成和支持。孟子思想中迸发出的智慧火花及其语言中放射出的艺术魅力是无法让人忽略的,在历史积淀下一直熠熠生辉,愈发珍贵。尽管当时孟子无法将他的理想实现——改变诸侯割据局面,一统中国,养名教民,可后人能从《孟子》中汲取更多精华,在儒家文化中感悟大道,努力提升自我道德,将孟子学说沿用到当今社会建设及立身处世之道中。

从“养气”章看孟子的修身之法

从“养气”章看孟子的修身之法 摘要:本文通过梳理“养气”章,解读了孟子由集义养气达到“不动心”的修身之法,认为其内涵是:以连续性的集义养气,将隐微的“四端”长养扩充,从而形成岿然 不动的“仁义礼智植根于其上”的本心,并在浩然之气生生不息、充实饱满的状态中,将本心持存安顿,不再为外物陷溺、诱使。 关键词:不动心;养气;集义 孟子对“身”非常重视,将天下、国、家之本归结在“身”这一层面,所谓“万物皆备于我”,有着很明显的反身而诚和内向超越意味。孟子于修身多有阐发,其中《孟子》的“养气”章最 为人称道,是研究其修身理论的重要文本,因此本文将通过梳理此章,对孟子的修身之法作 进一步的认知。 一、“养气”章的“不动心” “养气”章始于公孙丑提出的“加齐之卿相得行道焉”能否“动心”的问题。孟子答曰:“否, 我四十不动心。”于是,两人进一步展开讨论。 曰:“不动心有道乎?”曰:“有。北宫黝之养勇也:不肤桡,不目逃,思以一豪挫于人, 若挞之于市朝;不受于褐宽博,亦不受于万乘之君;视刺万乘之君,若刺褐夫;无严诸侯, 恶声至,必反之。孟施舍之所养勇也,曰:‘视不胜犹胜也;量敌而后进,虑胜而后会,是畏 三军者也。舍岂能为必胜哉?能无惧而已矣。’孟施舍似曾子,北宫黝似子夏。夫二子之勇, 未知其孰贤,然而孟施舍守约也。昔者曾子谓子襄曰:‘子好勇乎?吾尝闻大勇于夫子矣:自 反而不缩,虽褐宽博,吾不惴焉;自反而缩,虽千万人,吾往矣。’孟施舍之守气,又不如曾 子之守约也。” 曰:“敢问夫子之不动心与告子之不动心,可得闻与?”“告子曰‘不得于言,勿求于心; 不得于心,勿求于气。’不得于心,勿求于气,可;不得于言,勿求于心,不可。夫志,气之 帅也;气,体之充也。夫志至焉,气次焉。故曰:‘持其志,无暴其气。’”“既曰,‘志至焉, 气次焉。’又曰,‘持其志,无暴其气’者,何也?”曰:“志壹则动气,气壹则动志也。今夫蹶 者趋者,是气也,而反动其心。” “敢问夫子恶乎长?”曰:“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1] 孟子逐一分析了北宫黝、孟施舍、告子等人的“不动心”,并谈及曾子的引述,即从道义 上的“直”着手,重视“自反而缩”。现根据文本将诸人的“不动心”作一简述:北宫黝以必胜为主;孟施舍以无惧为能;告子舍言保心、舍心保气;孟子知言养气。北宫黝、孟施舍二人纯 以血气为胜,通过养勇来达到“不动心”境界;告子则强制其心,以断绝外界干扰的姿态,层 层舍弃、步步退守,而致“冥然无觉,悍然不顾”[2];曾子的引述则将“直”引进来,有了道德 意义上的“自反而缩”,使得其层次高于纯血气之勇。曾子引述的方法也是孟子“不动心”的理 论来源。[3]相比于告子的步步退守,孟子是以进取的姿态通过养浩然之气来达到“不动心”境地,恰似有源头活水般,时时充盈、从容而成。张栻评价道:“孟子以集义为本,告子则以义 为外,故孟子则心体周流,人欲不萌,而物各止其所者;在告子,则力制其欲,专固凝滞, 而能不动者也。”[4]此言于告子、孟子的“不动心”之别一语中的。 二、孟子的“不动心”

性善论

性善论 基本概念 战国时期孟子提出的一种人性论。孟子认为,性善可以通过每一个人都具有的普遍的心理活动加以验证。既然这种心理活动是普遍的,因此性善就是有根据的,是出于人的本性、天性的,孟子称之为“良知”“良能”。 典故 《孟子?告子上》:“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 《孟子?公孙丑上》:“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 《孟子?尽心上》:“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者,及其长也,无不知敬其兄也。” 孟子以性善论作为根据,在政治上主张实行仁政(“不忍人之政”)。 孟子对于性善论的最用力的论证,是通过人的心理活动来证明的。孟子认为,性善可以通过每一个人都具有的普遍的心理活动加以验证。既然这种心理活动是普遍的,因此性善就是有根据的,是出于人的本性、天性的,孟子称之为“良知”、“良能”。 内容 孟子把道德规范概括为四种,即仁、义、礼、智。同时把人伦关系概括为五种,即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孟子以上理论的出发点就是——性善论。注意是人性向善,不是人性本善。 孟子性善论的论证过程 1. 以“不忍人之心”论“本心”,确立性善论。孟子看重心的道德本性“恻隐之心,人皆有之”。 2. 由本心论本性,由不忍人之心得出’四端’说,所以人才有“仁义礼智”四德。即将善这种本性看做生而有之的先验的。 孟子的四端说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公孙丑》上)四端是人之本性的自然呈现,是人与动物的不同之处。所以孟子认为没有四端,则不能成为人。 3. 孟子的尽心、知性、知天只有尽自己的道德本心去行事,就可以认识了解到自己的本性是善的,在内心上不会抗争,由此知本性与本心。而了解自己的本心是善的就知天了。确认人的善来自于天将人的价值源头客观存在化。孟子曰:“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殀寿不贰,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 性善论与性恶论 经思考后不难得出,自然界是不存在善和恶的,弱肉强食——所谓欺负弱小而畏惧强者,并不算是恶,但若是放在人类社会,这就是恶了,所以可以说,人作为自然生物,其本性中是不存在善和恶的,善和恶是人的社会属性。而人类社会中有被普遍认同的心理和行为标准,这就价值观,或称为道德。抢夺,是违背道德的,是恶的;奉献,是符合道德的,是善的。这就是善和恶,善和恶体现出各种限制性,具有无常性,也就是说,善和恶并不是绝对的,而又如何能被视为人的绝对本性呢?这也就是我为什么说由性善论和性恶论组成的人性论并非是在认识人性,而是在主张人性。人性论本质上就是人性观。 (三)“性善论”的特征

论孟子的重要文学批评思想

论孟子的重要文学批评思想 摘要: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文学思想,他的文学批评思想博大精深,主要有"知人论世"、"知言养气"、"以意逆志"。孟子的文学批评思想对后世影响巨大,对推动我国文学批评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孟子;文学批评;知人论世;知言养气;以意逆志 先秦儒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孟子一生的社会活动,主要是在政治方面继承并发展了孔子所创立的儒家学说,把孔子的“仁”学发展为“仁政”思想。在文学方面,孟子提出了一些难能可贵的文学见解,其中最重要的是“知人论世”和“以意逆志”,二者作为关于文学鉴赏与文学批评的两个重要的原则和方法,对后世的文学鉴赏与文学批评产生深远的影响。 一、"知人论世"的文学批评理念 “知人论世”作为一种文学批评的原则和方法,最早是由战国时期的思想家孟子提出的。孟子在谈到交友之道时说:“以友天下之善士为未足,又尚论古之人。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是尚友也。”(《孟子·万章下》)在孟子看来,读古人的诗书,实际也就是与之交友(当然是神交) ,而要交接古人,只是读其诗书是不行的,还必须了解他们的为人行事,以及他们生活的时代,这样,才能读懂古人的诗书,才能和古人心契神交,成为知音。 孟子把士当作一个精神上独立的特殊阶层,他们要和与自己相似的人为友,当现实中找不到志同道合的朋友时,他们便到古人的作品中寻找知音,通过颂其诗,读其书,和古代贤人的精神相沟通,从而建立起完善而充实的精神生活。“知人”是读书的目的,“论世”是“知人”的途径。孟子认为人的心灵是可以相互理解、沟通的,读者通过阅读活动去知其人,论其世,与千古之上的作者产生共鸣。也就是说,正因为古代的文学作品本身就突出含蓄深邃,加上古人喜用互文、倒装、用典等手法,使得文学作品晦涩不明,所以,读者阅读文学作品就应该了解作者的生平经历和作品写作的时代背景,这样才能站在作者的立场上,与作者为友,体验作者的思想感情,准确把握作者的写作意图和正确理解作品的思想内涵。 这种批评方法成为中国文学批评的优良传统。清代章学诚在《文史通义·文德》中也说:“不知古人之世,不可妄论古人之辞也。知其世矣,不知古人之身处,亦不可遽论其文也。”鲁迅也说:“我总以为倘要论文,最好是顾及全篇,并且顾及作者的全人,以及他所处的社会状态,这才较为确凿。” 掌握“知人论世”的原则,还有助于理解古代文学作品。例如北宋梅尧臣在《和淮阳燕秀才》中说:“惭予廷荫人,安得结子,心虽羡名场,才命甘汨没。”他认为自己由恩荫出身,和燕秀才由进士出身不一样,因而感到很惭愧。可是杜甫却完全不同,他在《壮游》中说:“气磨屈贾垒,目短曹刘墙,忤下考功第,独辞京尹堂。”杜甫考不上进士,便浩然归去;梅尧臣考不上,却半辈子感到委屈。这是因为唐代读书人的进身之阶,可以通过各种各样的渠道,宋代主要的就是这一条路,即使由他途出身,头衔上总得加一个“右”字,例如“右迪功郎”之类,成为终身的耻辱。因此,不知道唐宋两代的风气,就不能理解为什么对于

最新孟子“知言养气”说

孟子在《孟子?公孙丑上》中说:“我知言,我善养我浩然之气。”提出了“知言养气”说。他认为首先使作者具有内在的精神品格之美,养成浩然之气,才能有美而正的言辞。这钟思想影响到文学创作,就特别强调作家要加强自己的人格修养,然后才能写出好的文学作品。我很同意这种观点,因为他强调了文学创作的内容和形式的关系问题。 什么是“知言”?就是指辨别言辞的能力,在文学批评上,即指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养气”当然是指培养自己的高尚思想情操和道德品格。一方面,“养气”了,才能“知言”,即知道如何写出好作品;另一方面,知言了,才能养气,修养自己的身心。因此,通过孟子的话语可以得知两者是相辅相成,互为依存的,它们构成了一个无始无终的循环。这个思想不仅影响了文学创作,而且任何文学作品都可以在这个思想上得到体验。 首先,比如说,文学创作是作家通过语言来揭示表现人的内心世界的,人们是通过“知言”来了解作家的思想感情的。语言是主要的表现形式,也是思想感情的自然流露,它们互相联系,而作者的思想感情是通过语言文学形式表现出来的,二者密不可分。比如说,当代诗人食指所写的《相信未来》,我们通过诗歌富有激情的文字表达,感受到了作者乐观、面对困难无所畏惧、对未来充满期望的心态和情感。在这里读者们正是通过语言来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丰富感情,再被其感染,最后“养气”。因此,“气”与“言”二者是不可分割的,作家的思想面貌一定会通过语言等形式表现出来,而人们正是通过作

品的形式来了解作家的思想感情,培养自己的道德情操的。 其次,这个思想也特别强调了一个作家要从人格修养入手,培养自己崇高的道德品格,才能写出好的作品。“浩然之气”是指精神上的气,是内在的,要以义和道来滋养和充实,而知言就是锻炼识别能力,通过外在的语言形式来辨别邪正。作者们只有充实了自己内在的道德修养,才能在语言文字上表现出自己的品质。正是因为这样,读者们可以通过一部作品来了解一个作家的品行道德,因此也给作家提出了要提高道德修养的必要条件。再以食指所作的《相信未来》为例,食指原名郭路生,曾当过知青,后在济宁入伍,退伍后抑郁寡欢,被医院确立为精神分裂。虽然他的人生之路坎坷,但是他从未放弃过生命,即便生病之后,他依旧捡起笔,取名食指,重新踏上诗歌创作之路,以坚忍不拔的毅力生存和写作着。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诗人食指是一个坚强,无所畏惧,坚持的人,正是由于他内心的这种强大,这种高尚的道德修养,才会创作出《相信未来》这种优秀的诗,读者们才能从他的作品中读到情感,被其感染。因此,我认为作者的内心强大的程度,决定了作品的成与败,所以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是极其重要。这也是孟子在“知言养气”中所体现的之一。 另外,我认为“知言养气”还体现了读者应该具备的素质,那就是要善于分析言辞,能辨别片面的、过分的、不和正道的和闪烁其词的言辞,并理解其实质。“知”是了解的意思,“知言”就是要了解其言语,作为读者,我们不能够光停留在理解表面语言的层次,要深入作品的语言,理解语言中作家所体现的是什么。分辨出真正的“精髓”,

关于孟子的性善论及其意义

关于孟子的性善论及其意义 远古时代,至高无上的天神占据了意识形态的统治地位。但到了西周末年,周王朝的统治日益衰微,象征天神主宰人世的周天子地位不断下降。对于社会的动荡不安,人们在对天神寻求解救而不可得的情况下,人们逐渐失去了往日对天神的虔诚,而开始把关注的重点转移到人本身。 春秋时期的孔子最早提出“性相近也,习相远也”的论断,这是中国思想史上最早关于人性问题的论断。而孟子则作为中国哲学史上第一个系统阐述人性问题的哲学家。他在否定告子的性无善恶的基础上,继承了孔子“仁”的思想,创立并完善了自己的性善论思想体系。孟子说:“仁义礼智,非由外烁我也,我固有之也。”即强调人的善性是先天固有的、与生俱来的,而不是后天形成的。而这种与生俱来的善的核心是“人皆有不忍人之心”, 即人人都有不伤害别人之心。这种不忍之心即“恻隐之心”,即对别人不幸的同情心。围绕不忍之心,还有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概括言之称“四心”。扩而充之, 就是“四德”,即仁、义、礼、智四种道德。此四心即是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耻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 孟子之所以把人在一定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中才可能产生的道德观念,说成是先天就有的、与生俱来的,把美化了的特定时期和特定阶级的人性说成是共同的人性,目的有二:一是为封建地主阶级的道德伦理观念提供理论依据,二是为仁政提供理论依据。 孟子所处的阶级地位、历史条件、思想局限,使他的思想认识不可能没有偏颇,这是历史之使然,随着历史的发展,必然被淘汰。但我们必须辩证看待,性善论作为仁政学说的理论基础,除了具有美化地主阶级政治,麻痹人民意志等消极方面外,也是有其积极影响和借鉴作用的。 性善论给人一种对社会对他人的美好愿望,使人们更加容易的处理好人与人之间那种睦邻友好的关系。也符合了儒家爱人爱己的思想。同时还提出了要关心人民疾苦,爱惜社会生产力,也劝诫地主阶级要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在一定程度上揭露了地主阶级的残暴统治。在孟子的性善论中也蕴含着古老的、朴素的平等思想。性善论认为,像人生而固有四肢一样,人亦生而固有恻隐、羞恶、辞让、是非之心。上自达官贵人、正人君子, 下至贩夫走卒、斗筲小人,在人性上的“四心”是相同的。从这一意义上说,我们可以称孟子的性善论为朴素的平等思想。其所以称朴素,是因为性善论中所论及的是道德、人格方面的平等,不涉及政治、经济上的平等。 对于当今社会,性善论同样有借鉴意义。人性“四德”可为现代道德教育找到了人之可教化的理论基础。为人“向善”与“行善”提供“动机”,揭示了为善的意义是实现人生的自我价值。另一方面,性善论也警示后人,善性在后天的影响下是会消失的。如果没有后天环境对善端的培育和引导,人的善良本性也会由于缺乏关照而丧失殆尽。因此,道德完善重在建设,这就要求我们通过多种形式的思想教育工作来鼓舞人、激励人、引导人、塑造人,使每一个人充分发展自己的善性,顺利实现个人道德的完成。人的本性为善有利于鼓舞人们发挥主体能动性,自觉地接受教化与环境的培育与熏陶,提高人的道德境界,将社会道德作为人的行为的自觉规范。这也就是孟子性善论的社会实践意义之所在。 孟子的性善论虽有其理论上的漏洞,不是科学的道德人性理论,但其中包含教人向善、行善的思想,值得我们借鉴。我们应该充分使之与当今的社会主义文化相结合,提升中华传统文化的竞争力,并使之成为大家提高道德素质的又一条途径。

浅谈性善论

浅谈性善论 【摘要】:封建时期把儒家思想作为法定的治国思想,实际上,儒家思想首先是一种伦理道德哲学,其关心的问题是心性之学。“心性之学就是人之所以有理义,之所以有道德之学”。“性善论”是传统儒学的一个重要哲学基础,其不但对心性之学,乃至对中国古代的法制都产生了一定影响。这种影响经过几千年的洗礼沉淀给现今的民众留下了深深的烙痕。至今许多民众的法律意识心态及价值形态中仍留有“人性善”的痕迹,这种法律价值心态对现今的法治是极为不利的。 【关键词】:人性本善、人性向善、孟子 【正文】:“性,从心,生声”。在中国古代,“性”就是“生”,即“人之初”的“生”。孔子说:“性相近也,习相远也”,意为人刚一出生时,人性是大致相近的。孔子没有明言性善还是性恶,为其后人向不同方向发展提供了可能性。 孟子继承孔子,首创“性善论”。孟子认为,人刚一出生时人性是善的,“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孟子进一步认为善有仁义礼智四端,而“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孟子所谓的‘性善’不是指人具有先天的道德观念,而是说人天生具备向善的要求和为善的能力”。关于人为什么为恶,孟子认为一是客观环境的影响,二是主观上是否有向善的愿望。二者之中后者是最重要的,所以孟子特别强调个人加强自身修养,修回善性。孟子在“性善”的基础上提出了“仁政”的思想,即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仁政”思想是孟子“性善论”的顶峰,也是其终极目的。 孟子之所以从人性入手“正人心,息邪说,拒诐行,放淫词”有其特定的历史背景。一方面,剧变的历史现实,激烈竞争的政治形势要求哲学理论更具有说服力,可信度和可操作性;另一方面,相对自由的理论环境,严峻的思想理论竞争要求诸子百家只能以理论的深刻性解释现实、探讨现实以立足于众学说之中。道德是关于人的行为的理论,人既是道德的主体,也是道德的客体,因此,深入到道德的深层挖掘其背后的原因就不可避免的要从人自身入手,这样才能符合历史的需要。 性善论”大致贯穿了两千年来的思想史。中国古代的儒家圣人基本都持人性本善的观点。孟子之后,汉董仲舒认为善与性有一定距离,但他并不否认人人都有善端:“人受命于天,有善善恶恶之性,可养而不可改,可豫而不可去”。尽管宋代大理学家朱熹增加了天命之性与气质之性的二分说法,但天命之性本善却是根本。所谓天命之性是“理”,“理则无有不善”,而气质之性则“一本而万殊”,以此补充孟子人性本善的不够全面之处,如他所说:“孟子说性善,他只见得大本处,未说得气质之性细碎处”。明代大儒王阳明虽为心学家,但也认为“心也,性也,天也,一也”,“性无不善,则心之本体,本无不正也”。由此,儒家学说虽历经两汉经学,宋代理学,明代心学的变迁,然而儒学者在“人性本善”的倾向上却没有改变。宋代《三字经》开篇就将“性善论”概括为“人之初,性本善”,并将其作为儿童的启蒙读物,可见从宋开始,“性善论”不仅为士人所接受,并已深入一般民众的心里,进一步形成了价值意识形态。 孟子提出“性善论”在当时并未受到统治者重视,但随着封建生产关系的完善与巩固,儒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