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我院艺术设计类专业高职学生文化素质状况的调查及思考

我院艺术设计类专业高职学生文化素质状况的调查及思考

我院艺术设计类专业高职学生文化素质状况的调查及思考
我院艺术设计类专业高职学生文化素质状况的调查及思考

我院艺术设计类专业高职学生文化素质状况的调查及思考

[摘要]高等院校艺术设计类专业高职学生有其自身的特点,如何加强这类学生的文化素质教育,构建特色的文化素质教育体系,是我们多年来一直在苦苦探索的课题。本文通过对我院艺术设计类学生文化素质状况的调查、分析,提出了加强这类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高职院校艺术设计类文化素质调查思考

一、艺术设计类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研究的基础和依据

当代大学生思想十分活跃,他们面对改革开放的时代,面对中西方文化的碰撞,面对教育改革的形势,如何看待自身的综合素质,如何构想自己的前程,如何通过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来适应新时代的挑战。这一切,对当前的大学生来说,还是较迷茫的。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高等教育要重视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普遍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质,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要使学生在掌握必需的文化知识的同时,具有熟练的职业技能和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特别强调:“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艺术设计教育作为一类专门教育,在国际形势和社会环境的影响下,势必寻求与自身发展规律相适应的教育模式,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满足社会对艺术设计人才的要求,使教育更好地为社会服务。对高职院校艺术设计类学生来说,要想可持续发展,其掌握必备的职业能力必须建立在具备较高的文化素养、广泛的知识面的基础之上,使我们培养的学生具有较好的文化品位、审美情趣、人文素养和科学素质。

二、艺术设计类高职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现状调查分析

1.文化素质状况

我们调查采用不记名问卷形式,共发放调查问卷1505份。调查对象为我院5个系3个年级高职学生,专业覆盖室内设计、展示设计、平面设计、景观设计、

高职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途径有哪些-职业素养学习培养

高职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途径有哪些|职业素养学习培养 职业素养作为高职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受到用人单位的关注,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对大学生的职业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搜集整理的高职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途径。 高职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途径 引导大学生树立良好的就业态度 高职院校学生首先要调整好自身的就业心态,避免在就业区域、就业单位选择上脱离实际。高职院校要加强就业指导,开设就业指导课、知识竞赛和就业咨询等活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及时调整就业期望值,引导高职学生树立普通劳动者的思想,以教育大众化的观念和思维寻找工作机遇。目前基层单位人才匮乏,蕴藏着大量的就业机会,已经成为高职学生强劲的“就业增长点”,高职学生在基层的就业前景极其广阔。高职院校要对学生进行就业形势与就业政策教育,让学生了解相关的就业现状和趋势,引导学生树立从小事、基层做起的思想。 引导大学生确立正确的择业价值取向 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是其人生价值观在就业过程中的现实表现,是大学生对职业的基本评价和基本看法,是大学生价值观在就业问题上的投影,对大学生的择业行为产生着重要影响。就业价值观教育可以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价值观,科学地规划自己的就业目标和职业追求,保证高职学生将专业知识的学习、自身素质的发展和综合能力的提高,与未来的就业方向保持高度一致。大学生还要结合自身的综合条件和专业特点,制定一个适合自己的就业目标。高职院校要充分发挥思想道德教育的引导功能,将职业价值观教育融入德育的重要内容,大力开展职业精神教育、就业价值观教育等主题教育活动,在就业意向、就业标准、就业目标、就业报价、就业信誉、敬业精神等方面进行培养。激励大学生树立端正的职业苦乐观,培养他们吃苦耐劳和乐于奉献的品质。 加强大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 职业道德指“职业人”在一定的社会职业活动中必须遵循的、具有自身职业特征的道德准则和规范,是职业活动中表现出来的、符合职业特点所要求的道德准则和道德品质的总和,在从业者的思想和行为中,表现出来的是相对稳定的特征和倾向。高职教育具有市场明确、面向行业、对口上岗的特点,决定了高职院校必须坚持职业道德教育的重要性。加强高职院校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使职业日常行为规范与实习、实验、实训相结合;将职业道德与“乐业、勤业、敬业”相结合;职业道德与社会公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相结合。高职院校应加强校园文化建设,通过网络、报纸、广播等形式,营造良好职业道德教育的舆论氛围。通过组织形式多样的校内外活动,让大学生在模拟的职业环境中,感受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团队意识等职业行为,逐渐把职业道德规范内化为自身的职业道德素养。高职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方法 教书育人 在高职教育体系中,教育教学是学生职业素养形成的主要渠道,要将传统的应试教育逐步转变为素质教育。首先,通过思想道德教育课引导学生,灌输知识、培养意识、磨炼意志,并且注重实效,树立科学的职业道德观。其次,通过人文选修课和职业素养课程,在日常的教学和课外活动中,帮助学生树立较强的职业角色意识,加深对职业目标、工作岗位、工作态度等的理解,为形成良好的职业素养打下基础,培养学生职业价值观。最后,针对不同专业特点,在专业课教学中渗透职业素养。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绝不单单是人文社会科学类教师的职责,专业课教师更应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 实践育人

大学生文明自律养成教育主题班会(1)

养成活动主题:文明语言,文明行为,文明自律,从我做起 如今大学生文明自律已经成为一个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文明素质的概念就是一个国家,地区人口反应出该地区社会进步的一种转台和成都。现代文明是各人或群体精神面貌和文化素养的重要标志,是人们在社会交往中和生活方面应该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 文明是当代大学生的一个基本素养。然而,当代大学生素质参差不齐。在大学校园存在许多与大学生的礼仪修养、精神文明建设极不和谐的现象。提高大学生文明素质不仅是素质教育的必需,而且也是社会文明进步的强烈要求。 (一)良好的文明素质有利于大学生与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形成和谐的心理氛围,促进大学生的身心健康。任何社会的交际活动都离不开文明礼仪,而且人类越进步,社会生活越公共化,也就越需要一个文明健康的生活环境。 (二)良好的文明素质教育有利于对大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提高思想道德素质。 (三)良好的文明素质,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高文明意识,养成文明行为的习惯,促使良好社会风尚形成,使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达到高度和谐与有序,有力推进社会精神文明程度的提高。 大学生文明素质的状况 (一)公共道德意识较强,但行为上欠缺 如针对在学校墙上或课桌上乱涂画的行为,有78.12%的同学认为这是公物,不能乱涂,但17.71%的对此持无所谓的态度,更有甚者认为这蛮不错的占4.17%。春天万物复苏,小草们开始了它们新的一年,但有79.17%的同学会偶尔抄近路,践踏草坪,2.08%的人时常从草坪穿过,只有18.75%的同学从不践踏草地,这种统计会使小草多伤心啊! 而对于不文明行为的态度方面,多数同学是反感的,所以我们不仅在态度上更要在行动上避免不文明行为。如对食堂插队行为,77.08%的同学表示非常讨厌,17.71%的同学表示可以理解,5.21%的同学无所谓。可见大学生对插队这种行为还是十分反感的。同样,自习室疯狂的占座现象也引起很多人不满。希望大学生对类似行为尽力换位思考,促进校园和谐,保证教学资源的高效率利用。 (二)对于文明的自律意识不强 自律行为,是指不做社会不提倡的事,规范自身的行为习惯。当代大学生追求自由自在的生活,希望尽快摆脱社会和成人对他们的监护,但其实他们自我控制力较差。 如迟到、早退、逃课的问题,只有20.83%的同学从不逃课,高达60.42%的人说偶尔逃课,还有18.75%的人认为这是普遍现象,大家都逃课我也逃。大学环境相对松散,大学生自律意识不强造成了这样的状况。 (三)大学生的节俭习惯、节约意识和现代诚信意识还有待提高。 现在水资源紧缺,然而在我们调查中,有83.33%的同学会主动关水龙头,14.58%的人在忙的时候就对其放任不管了,更有2.08%的同学对此视而不见,认为浪费的又不是我的,关我什么事啊! 大家都知道,诚实对一个人有多重要,人无信,则不立。但据调查只有34.38%的同学在考试中从来不会作弊,有5.21%的人会经常做弊,绝大多数有60.41%的人会视情况而定。 (四)大学生利他意识有待提高 大学生自我意识强,习惯以自我为中心,有时会忽略他人的感受。 在自习室或图书馆同学们的手机状态里,关机、无声或震动的占70.83%,想起来的时候就调的占26.04%,只有3.13%的同学选择不去管它,这说明同学们其实还是很注意在公共场合的影响。还有就是,在宿舍中同学休息时是否会保持安静,61.46%的同学表示很注意,8.33%的人要有人提醒,还有30.21%的人兴奋时会忘记。虽然大多数的同学会注意自己在公共场所的影响,但是也有很多同学会忘记,所以同学们的利他意识仍有待加强。 (四)大学生基本礼仪欠缺 在尊重他人方面,我们调查了同学们听各类讲座时的情况。只有11.46%的人表示他们会坚持到底,认为这样体现对演讲者的尊重,因讲座无聊中途退场的人占到39.58%之多,还有的是因客观原因退场占48.96%。当问及看到老师时是否会主动打招呼,只有32.29%的同学选择会,还有9.37%的人看心情而定,还有人打招呼的前提是那个老师自己熟悉占56.25%,2.08%的同学从不主动打招呼。

学生核心素养的文献综述

学生核心素养的文献综述 前言 通过对学生英语核心素养建设全过程的分析,总结出基于核心素养进行建设的主要经验,即学生核心素养成为学生工作建设的“核心”、多样化的课程共同实现“核心素养”的培育、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建设需要多主体参与以及制度建设是课程变革的必要保障。核心素养是新时代发展的产物,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是新时期基础教育改革的新方向,也是对当代青年学生提出的新要求。关于核心素养的研究,我国目前尚处于起步阶段,国外对核心素养的概念、特征和价值取向都有较为深入的研究。 一、核心素养的国内外的相关研究 英国是最早提出核心素养这一概念的国家,提出这一理念旨在帮助个体获得更加幸福的生活,增加更多的就业机会。英国继续教育联盟(Further Education Unit, FEU)将核心素养界定为经验和素养,其中包括:个人和职业发展;工业、社会和环境研究;交往;社会研究;计算;科学和技术;信息技术;创新发展;操作技能;问题解决等。“核心素养”在欧美等西方国家的社会科学研究领域中被广泛地关注和提及,并受到许多国际组织的重视。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于1997年启动“素养的界定与选择”跨国研巧项目,构建了一个核心素养的总体概念参照框架,为决策者提供参考信息。该项目最终于2003年出版了研究报告《核也素养促进成功的生活和健全的社会》,提出了渉及“人与工具”、“人与自己”、“人与社会”等三个方面的核心素养框架一一能互动地使用工具、能在异质群体中进行互动、能自律自主地行动。21 世纪后,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 OECD)和欧洲联盟(European Union)等进一步深入剖析了核心素养。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认为,研究核心素养的起点应是厘清个人的成功发展与社会的良好运作之间的契合点,OECD 结合文化和人口等因素,通过协商、整合,将核心素养归纳为:“能互动地使用工具”、“能在异质社群中进行互动”和“能自律自主地行动”三个方面。欧盟将核心素养发展为“终身学习核心素养”,并认为:终身核心素养是能以实现自我发展、融入社会和胜任工作为目的,具备多种技能、知识和态度的的必备素养。 任永辉(2014)在《高职院校学生核心素养教育的对策探析》认为,核心素养主要指一个人的文化素质和精神品格,它主要包括人文知识、人文思想、人文精神和人文方法这四个方面,引导学生学会求知、生存和做人,促使学生不断地发展。王健龙(2014)在《加强核心素养教育提升高职院校发展竞争力》中认为核心素养则是指由知识、能力、观念、意志等多种因素构成的一个人的内在品质,表现为一个人的人格、气质、修养等。辛涛,姜宇,王烨辉(2016)在《基于学生核心素养的课程体系建构》一文中指出,学生核心素养模型的建立归根究底是为了促进教育模式的转型,从过去重视教学中学科知识体系的科学性和完备性,转向重视学生核心能力和素养的生成;从过去重视学生知识结构而忽视学生能力培养,转向促进学生能力提升和全面发展。综合上述研究可以得出:(1)核心素养是以全面实现个人的发展为目的的;(2)核心素养涵盖的内容广泛,包括知识、技能、情感等多方面;(3)核心素养将个人的全面发展、社会的需要和国家的富强三方面结合,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和实践性。总之,核心素养是个人全面发展、社会稳健进步的保证,是提升国家软实力的必要条件。 二、英语核心素养的相关研究

浅析高职院校学生综合素质培养

浅析高职院校学生综合素质培养 即将正式步入社会的高职院校学生的综合素质的高低会直接影响到高职院校学生今后步入社会后的融入情况。在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方面,院校为向社会输送高质量的人才,其教育偏重点逐渐由培养单方面的高等技术人才转向培养具有综合素质的综合性技术人才。本文从当前形势下的培养具有综合素质的人才的意义出发,对提高高职院校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培养质量提出相关建议,希望能对教育工作者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标签:综合素质;高职院校;学生 一、在高职院校进行综合素质培养的意义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各种类型的企业逐渐建立,企业在用人方面的观点也逐渐更全面,更有目的性。笔者通过调查发现,越来越多的用人单位在录用人才时不再仅仅注重雇佣人员的个人技术的單方面条件,而是逐渐趋向于看重有技术、有素质、有修养、有能力的综合性人才。 那么对于为社会培养人才的高职学校来讲,对学生进行综合素质的培养便成了首要任务。高职院校通过综合素质培养,可以培养学生的基本素质、思想政治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创业素质以及职业素质等。通过对学生各方面素质的培养,提高学生的各方面能力,为社会输送综合性人才,这也顺应了教育发展的大趋势。 二、在高职院校进行综合素质培养的建议 1.将课堂与实践相结合 在现在的课堂教学形式中,课堂授课大多数都是理论知识的讲授。基础的理论知识的学习是必不可少的,但用人单位在人才需求上更多地注重动手能力。这就要求教学者在课堂教学环节中加入大学生实践的教学内容。在课堂学习中,不仅让学生知道自己学的什么,更要让学生自己去观察实践自己学的知识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自己动手去将理论知识转化成最终的实践成果。例如,在医学类教学中,课堂的实践也不仅仅限于教师将学生带到实验室中,让学生看着老师做,更要让学生自己去做,用视觉与触感两方面的感知来刺激学生对知识学习实践的掌握。老师也可以为学生设置工作情境,让学生针对工作中显现的问题进行分析与解决。 在课堂教学中,将理论与实践结合教学,这不仅能加强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更能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 2.增加社团活动,提高学生多方面能力 单方面的知识性学习对于当前的教育发展来讲已经落后,德、智、体、美、

新时期高职院校学生现状分析

收稿日期:2012-02-27 作者简介:张娜(1984-),女,辽宁辽阳人,辽阳职业技术学院,助教,主要从事教学及班主任工作研究。 2012年第2期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 NO.22012 (总80期) JOURNAL OF LIAONING TEACHERS COLLEGE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 General No.80 新时期高职院校学生现状分析 张 娜 1 杨宇杰 2 (1、2辽阳职业技术学院,辽宁辽阳111004) 摘 要: 本文阐述当今高职院校学生的现状和存在问题,并对现状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关键词: 高职院校;学生现状;心理干预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898(2012)02—0050—02 一、高职院校学生的家庭情况和综合素质参差不齐 (一)随着高职院校招生形势的日趋严峻,高职院校将学生的生源扩向农村区域招生的趋势也越加强烈。由于城乡家庭基础教育投入的差距,造成城乡学生综合素质的差距也很大,这就客观上使高职院校学生在家庭教育上和家庭经济条件上参差不齐,给学校的学生管理工作加大了难度。 (二)由于学生高考的失利和部分学生家长对高职院校 的认识不清, 一些父母在“恨铁不成钢”的思想支配下把学生送到高职院校,丧失了对孩子的信心,只求孩子学点技术,将来能找个工作,这种思想必然会影响到孩子的进取心。还有部分家长由于日常对孩子缺少关心、家庭教育薄弱、家庭观念局限使学生素质相对于正常产生差距。 (三)就读于高职院校的学生学习能力相对较差,他们有严重的自卑心理,缺乏自信。因此,进入校门后,部分学生还像以前那样自暴自弃、放任自流。还有的学生认为进了高职院就等于学习生涯从此结束,缺乏对学习的正确认识,仅仅只为混张文凭。更有部分经济条件好的学生把金钱和精力都用在谈恋爱、上网和吃喝玩乐上,根本不去学习和提高自身的素质。 二、高职院校学生的价值取向模糊,人生规划不明确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和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大幅度提高,人们的精神生活的发展相对于物质生活在一定的程度上出现了滞后,造成青年学生生理成熟期前移,而心理成熟期明显滞后,再加上社会竞争日趋激烈的现状,由此引发学生的心理矛盾增多、心理压力加大、心理问题频发等现象。同时由于早期国家计划生育政策和本科院校年年扩招的影响,客观上造成高职院校生源不足,相当一部分高职院校只能靠降低分数录取和招收五年制大专学生来保证生源。因此,与本科院校的学生相比,高职院校学生的综合文化素质降低,自主能动性较差,加上高等教育和社会需求理论的差距,更加剧了高职学生的失落感与自卑感,使得高职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取向模糊,自身定位不明确。部分学生出现重实惠轻理想、重技能轻做人、重职业能力轻职业道德、重索取轻奉献,表现出市场经济中功利主义的倾向。 三、高职院校学生自身心理干预能力普遍不强当今的高职大学生大多是90后独生子女,并且大学时代的学生正处在青春期,处于青春期的90后大学生具有精力充沛,发散性思维较强,自我意识强,感情丰富,有强烈的 求知欲,敢于竞争,积极进取等优点,但是由于90后高职大 学生自身的能力素质、人生经验的限制和大多家长对孩子过于溺爱使学生形成过于依赖和占有的欲望以及青春期的身心特点,使其在现代生活、工作、学习和人际交往中,外界因素对其影响较大,学生经常会在各个方面产生一些心理矛盾、情绪上的波动和情感上的危机。大多数学生在成长中受到家长过多的保护,学生的抗挫折和抗压力的能力较低。学 生在受到心理冲击和挫折之后, 由于自身的心理调节能力差,经常会产生各种各样的消极情绪,如忧愁、悲伤、愤怒、紧张、焦虑、痛苦、恐惧、憎恨等。这种消极情绪的积压,无法全面的释放,反而大量地消耗他们的宝贵时间和精力,使他们沉溺于悲哀、后悔、自责、内疚或愤怒之中,严重影响他们的学习和生活正常人际关系的运转。 四、高职院校学生就业观念有待转变,就业视角需进一步拓展 就业是学生完成学业后的最终目标和归宿,毕业生就业 的关键是能否真正认清就业形势, 调整好就业心态,做好就业职业规划,适当地降低就业期望值。但是由于学生在就业问题上的偏差和家长对高职院校的误解读,使高职学生就业观念严重偏差。第一,部分高职毕业生存在不切实际的就业 择业心态, 一毕业就追求大城市、大机关,把机关和大中型企业作为找工作的唯一目标,没有下基层、到生产一线的任何职业规划和思想准备。第二,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期望值居高不下,很多大学生在毕业后追求高工资和高福利,没有对当时自身的价值做出正确的评估。第三,高职学生个人综合素质参差不齐和专业技能水平不强,在应对招聘时准备不够充 分。第四,受传统“从一而终”的陈旧就业择业观念影响,把 初次就业看得过重,认为选好一个单位就是定好一生。第五,高职学生在平时缺乏对择业技巧的专门训练,对面试时的形象礼仪和言谈举止准备不足,以致错失就业良机。 五、高职院校学生对社会主义的信仰产生危机信仰,是人们对一定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观念的信奉和遵行。信仰与崇拜经常联系在一起,但是与崇拜还有不同。信仰,作为一种深层次的精神导向和精神支柱,在根本上影响着人们的活动和精神生活。当代大学生的信仰问题既关系到合格人才的培养,又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在当今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开放程度的扩大,人们的价值观、人生观发生了一系列变化。物质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时,人们 · 05·

高职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的重要性

高职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的重要性 (一)职业素养缺失成为就业的制约因素 传统的职业教育认为,毕业生的职业技能是获得工作和胜任岗位的决定性因素。但越来越多的管理者强调,在工作中,由于实战的工作环境和较多的教育培训,可以使工作者的技能得到较快提升,对于刚毕业的大学生,能否被企业所接纳和认可,职业道德、职业意识、职业心理等是企业最看重的,职业素养是作为职业人完善自我和超越自我的必经之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岗位的变迁和技术的更新很快,而对职业素养的要求是始终如一的。 (二)培养职业素养有利于提高就业竞争力 就业竞争力是指高职生在教育过程中形成的、在其择业过程中独具的、既能满足社会和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需求,又能在就业岗位上发挥和发展的能力。职业素养对提高高职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虽然不同职业对从业者的要求不同,但各个行业对职业素养的要求是一致的。传统的高职教育往往强调传授技术知识和注重职业训练,职业素养的塑造往往缺乏落脚点,但现代职业教育应该认识到,职业素养是就业的敲门砖,在大学生就业中起着关键作用,也是大学生职业生涯成败的主要因素。 (三)职业素养教育是高职学生角色定位的要求 高职院校学生进入社会后,首先面临两个角色的选择问题,即职业角色和社会角色,而角色定位对自身素质有着较高的要求。一方面来说,职业角色需要有较强的敬业精神、奉献品质、规则意识以及服务观念等。这些是高素质人才走出象牙塔之后,作为职业人必须具备的能力。另一方面,社会角色则要求学生走上社会后能尽快融入社会。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大学生的社会化过程大大加快,社会特性更加明显,只有具备较快的适应能力,满足社会和市场发展的需要,才能帮助企业节省成本、提高效率,在学会认知、懂得做事、热爱工作中增强企业的活力。

高职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途径有哪些.doc

高职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途径有哪些 职业素养作为高职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受到用人单位的关注,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对大学生的职业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下面是我给大家搜集整理的高职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途径。 高职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途径 (一)引导大学生树立良好的就业态度 高职院校学生首先要调整好自身的就业心态,避免在就业区域、就业单位选择上脱离实际。高职院校要加强就业指导,开设就业指导课、知识竞赛和就业咨询等活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及时调整就业期望值,引导高职学生树立普通劳动者的思想,以教育大众化的观念和思维寻找工作机遇。目前基层单位人才匮乏,蕴藏着大量的就业机会,已经成为高职学生强劲的"就业增长点",高职学生在基层的就业前景极其广阔。高职院校要对学生进行就业形势与就业政策教育,让学生了解相关的就业现状和趋势,引导学生树立从小事、基层做起的思想。 (二)引导大学生确立正确的择业价值取向 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是其人生价值观在就业过程中的现实表现,是大学生对职业的基本评价和基本看法,是大学生价值观在就业问题上的投影,对大学生的择业行为产生着重要影响。就业价值观教育可以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价值观,科学地规划自己的就业目

标和职业追求,保证高职学生将专业知识的学习、自身素质的发展和综合能力的提高,与未来的就业方向保持高度一致。大学生还要结合自身的综合条件和专业特点,制定一个适合自己的就业目标。高职院校要充分发挥思想道德教育的引导功能,将职业价值观教育融入德育的重要内容,大力开展职业精神教育、就业价值观教育等主题教育活动,在就业意向、就业标准、就业目标、就业报价、就业信誉、敬业精神等方面进行培养。激励大学生树立端正的职业苦乐观,培养他们吃苦耐劳和乐于奉献的品质。 (三)加强大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 职业道德指"职业人"在一定的社会职业活动中必须遵循的、具有自身职业特征的道德准则和规范,是职业活动中表现出来的、符合职业特点所要求的道德准则和道德品质的总和,在从业者的思想和行为中,表现出来的是相对稳定的特征和倾向。高职教育具有市场明确、面向行业、对口上岗的特点,决定了高职院校必须坚持职业道德教育的重要性。加强高职院校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使职业日常行为规范与实习、实验、实训相结合;将职业道德与"乐业、勤业、敬业"相结合;职业道德与社会公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相结合。高职院校应加强校园文化建设,通过网络、报纸、广播等形式,营造良好职业道德教育的舆论氛围。通过组织形式多样的校内外活动,让大学生在模拟的职业环境中,感受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团队意识等职业行为,逐渐把职业道德规范内化为自身的职业道德素养。 高职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方法

大学生调查报告作业

大学生调查报告作业 大学生调查报告作业要怎么做呢?下面跟大家分享几篇大学生调查报告范文,以供参考! 大学生调查报告范文一 作为一名当今社会的在校大学生,我们是当代的优秀青年,是国家宝贵的人才,是21世纪振兴中华的主力军,这就要求我们不但要.过硬的专业技术,还要.高尚的道德情操,特别在构建和谐社会的时代要求下,我们更应争当道德模范。 在思想道德中,社会道德是最基本的,也是最贴近我们生活实际的。它在第一时间体现一个人的素质涵养,同时又无处不在地伴随我们每一天的生活。针对当今大学生的社会道德状况,我们做了一次社会调查。 一、总体情况 调查显示,现在的大学生社会道德意识整体上比较强。在道德认识方面,大学生普遍表现良好。对基本的道德行为和范畴,他们都.比较清晰的认识,但在具体表现的方面还.待提高,而且这种“知行脱节”现象随着年龄的增长愈趋明显。 二、具体分析 1、助人为乐 在社会公共生活中,每个人都会遇到困难和问题,总.需要他人帮助和关心的时候。因此,在社会公共生活中倡导的助人为乐精神,是

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和原则在公共生活领域的体现,也是社会主义人道主义的基本要求。助人为乐是我国的传统美德,我国自古就.“君子成人之美”、“为善最乐”、“博施济众”等广为流传的格言。人.三乐:自得其乐,知足常乐,助人为乐。把帮助别人当成自己最快乐的事情,是博爱的表现,也是社会对大学生的殷切期盼。养成助人为乐的习惯,将是一生受用不尽的精神财富。正所谓“赠人玫瑰,手留余香”,大学生应当“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积极参与公益事业,力所能及地关心和帮助他人。 在本次调查当中,几乎所.的大学生都参加过社会公益活动,不过经常参加的人并不多,多数学生都是出于学校规定而不得不参加。参加公益活动是大学生社会道德的良好表现,它体现了一种无私奉献的精神,一种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对于不太喜欢参与社会公益活动的同学,学校和社会也应该给予积极的鼓励与引导。 当代大学生中,大部分同学很少接触社会,很少涉及世事纷争,也因此保存着那颗原始的善良的感恩之心。在关于无偿献血的个人调查中,虽然参加过无偿献血的人并不多,但多数人表示愿意积极参与献血活动,在这些愿意参与无偿献血的人中,.大部分人是因为嫌麻烦、没时间而未能成功献血的,这说明,主观上大家还是.很大的奉献精神的。调查结果显示,只.少部分人认为这是医院在赚钱而消极对待无偿献血。 2、文明礼貌 文明礼貌是社会交往中必然的道德要求,是调整和规范人际关系

中职学生职业核心素养的内涵建构及研究展望

Vocational Education 职业教育, 2019, 8(3), 115-122 Published Online July 2019 in Hans. https://www.doczj.com/doc/3c4121334.html,/journal/ve https://https://www.doczj.com/doc/3c4121334.html,/10.12677/ve.2019.83020 Review and Prospect of the Research on Vocational Core Literacy of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 Students Ying Wang, Yingkui Chen* College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Guizhou Normal University, Guiyang Guizhou Received: Jun. 14th, 2019; accepted: Jun. 28th, 2019; published: Jul. 5th, 2019 Abstract At present, the definition of the connotation of vocational core literacy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students in China has attracted the attention of scholars. For the definition of vocational core lite-racy of secondary vocational students, scholars have given different views based on different le-vels, but no agreement has been reached. Through combing the relevant literature at home and abroad, it is found that: vocational students’ professional ethics literacy should be related to their daily life, so that students can grasp the professional ethics from life; vocational students' profes-sional critical competence literacy should be measured in a quantitative way; vocational students’ professional awareness literacy should be increased in the ways and methods of training substan-tive research;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 students’ career planning ability literacy should be strengthened, such as curriculum content, teaching methods, teaching channels and so on. In the future, the research should focus on the definition, training strategies and evaluation criteria of vocational core literacy of secondary vocational students. Keywords Core Literacy, Secondary Vocational Students, Professional Ethics, Professional Consciousness, Connotation Construction 中职学生职业核心素养的内涵建构及研究展望 王莹,陈英葵* 贵州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贵州贵阳 收稿日期:2019年6月14日;录用日期:2019年6月28日;发布日期:2019年7月5日 *通讯作者。

高职院校学生综合素质与能力培养目标

高职院校学生综合素质与能力培养目标 摘要:高等职业教育是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是职业教育体系中的高层次。为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为国家的富强和人民富裕培养具有实事求是、独立思考、勇于创造的科学精神 的职业人才。高等职业教育既区别于高等教育又不同于职业教育,高等职业教育的模式应是“以科学体系为中心”向“以实用技能为中心”的素质教育模式发展。 关键词:高职教育;综合素质;能力培养 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是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逐渐发展起来的,它是在中等职业教育的基础 上发展起来的,它与中等职业教育有一些相似之处,但又不同于一般的中等职业教育,由于 培养目标的差异,高等职业技术院校的教学模式与普通院校也有明显的差异。因此,我国高 等职业教育在类型上看,属于高等教育范畴,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培养目标上看,属于职业教育范畴,是职业教育体系中的高层次。也就是说,高等职业教育在类型上属于高 等教育,在体系上属于职业教育。高等教育与职业教育的有机结合才是高等职业教育的显著 特征。 那么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是什么呢? 《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指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宏伟任务,要求我们 不但必须放手使用和努力提高现有的人才,而且必须极大的提高全党对教育工作的认识,面 向现代化、面向未来、面向世界,为20世纪90年代以至21世纪初叶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大规模地准备新的能够坚持社会主义方向的各级各类人才。所有这些人才,都应该有理想、 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和社会主义事业,具有为国家的富强和人民富 裕而艰苦奋斗的献身精神,都应该不断追求知识,具有实事求是、独立思考、勇于创造的科 学精神。这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对人才素质的新要求。 1995年9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五条规定: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 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 者和接班人。这是在新的历史时期对我国教育方针的科学表述,明确指出了适应社会主义现 代化建设的人才培养目标和人才成长的根本规律。 高等职业教育既区别于高等教育又不同于职业教育,它的人才培养目标应是具有高尚职业道德、熟练职业技能,具有一定的理论知识、工作在职业岗位第一线的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 它培养出来的学生主要是充实在社会生产服务第一线工作的高层实用人才队伍,他们的工作 主要不是从事理论研究,也不是从事开发设计,而是把现有的规范、图纸和方案实现为产品、商品和财富。因此,高职生的成才目标应把握以下几点: 第一,“三个面向”,将自己培养成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 律的高级专门人才。第二,日益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将自己培养成为具有创新意 识和竞争精神的人才。第三,根据高职教育的特点,适应高科技迅猛发展和社会主义现代化 建设对人才的新要求,将自己培养成既有理论素养,更有实践动手能力的应用型人才。 把学生培养成既有理论素养,更有实践动手能力的应用型人才,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 定位。那么,高职院校学生应该具备什么样的素质和能力,素质与能力应达到什么样的目标,这是我们今天所要研讨的重要课题。在高举素质教育大旗的今天,学生的能力与素质理所当 然的成为了教育教学的重中之重,高职院校要将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与综合素质作为主要的教 育模式,要具体体现对学生综合素质、职业岗位能力的培养、职业技能的训练,突出学生解 决问题和自学能力的培养和训练,加快转变“以科学体系为中心”向“以实用技能为中心”的素 质教育模式发展。

大学生校园文明素养现状调查调查报告

大学生校园文明素养现状调查调查报 告

大学生校园文明素养现状调查报告 信息学院 班级:12电气1班 大学生校园文明素养现状调查 摘要:校园文明,在于点点滴滴,在于一举一动,在于每个人的一言一行,我们的调查活动,旨在了解大家对校园文明的认识与看法,更进一步地营造和谐文明的校园氛围,让同学提高大学生文明素养,享受一个良好的文明校园氛围。 关键字:湛江师范学院,大学生,文明素养,氛围 前言: 。如今,大学生文明素质已成为一个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中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几千年来创造了无数灿烂的优秀文化,形成了高尚的道德准则,完整的礼仪规范,被世人称为“文明古国,礼仪之邦”。而我们大学又被是看作了文明的象征,因

此身处大学的我们责无旁贷的成为文明素质的先行者和传播者。为了解当代大学生的文明素质状况,我们特意在我们学校范围内做了此次调查。 本次调查采用网上问卷,现象观察,参考资料方式结合进行。网上问卷发放对象为湛江师范学院在校学生,网上问卷克服了其地域和随机性上的不足,由网民随机参与,因此也符合随机性。本次网络问卷共回收到71份,被调查学生男女比例达3:4,范围阔及全校,因此在问卷发放和回收方面也基本上达到调研的要求。以本次调查收集的数据为基础,我们对其进行深入分析,最终形成此份调查报告。 正文: 大学生文明素质的重要性 (一)良好的文明素质有利于大学生与她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形成和谐的心理氛围,促进大学生的身心健康。任何社会的交际活动都离不开文明礼仪,而且人类越进步,社会生活越公共化,也就越需要一个文明健康的生活环境。 (二)良好的文明素质教育有利于对大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提高思想道德素质。 (三)良好的文明素质,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高文明意识,养成文明行为的习惯,促使良好社会风尚形成,使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达到高度和谐与有序,有力推进社会精神文明程度的提高。

浅析高职学生职业核心素养提升的途径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3c4121334.html, 浅析高职学生职业核心素养提升的途径 作者:周平 来源:《电脑知识与技术》2020年第12期 摘要:职业核心素养是职业生涯中至关重要、不可或缺的,对人的终身发展和终身成就都起着极其深远的影响。为了使高职院校学生更好地适应互联网时代发展的要求,成为深受欢迎的综合型人才,该文通过分析高职学生职业核心素养现状,探索培养高职学生核心素养的途径,推进学生职业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真正落实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为学生的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高职院校学生;职业核心素养;可持续发展;提升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20)12-0115-02 随着移动互联、人工智能、云计算和大数据等技术不断地进步和发展,互联网已经在人类生活中被广泛应用,同时我们的生活、学习和生产等方面也面临着巨大变革,尤其是在教育教学领域。而如何培养出适应“互联网+”时代需求的人才,已成为高职院校所面临的最紧迫问题。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也正为职业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如果职业教育想要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必须在技术能力和综合素质两个方面一起抓。传统的职业教育往往只重视技能培养,而忽视核心素质的培养,因此紧抓学生的职业核心素质培养已经成为高职院校重中之重的首要任务。 1高职院校学生职业核心素养的概述 职业素养是指劳动者在从事某项工作时应具备的素质和修养。是指一个人在人文知识、科学知识、职业技能、职业活动的领悟力、生产流程、工艺原理、行业规范、职业理想、职业道德等方面所进行的学习、涵养与锻炼,以及在这些方面已达到的水平。职业素养的高低也是人们常用以评价一个人在从事职业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综合品质。通过大数据分析发现,目前用人单位对高职毕业生职业素养的要求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1自主学习能力 高职学生必须具备的一种学习态度,自主学习能力是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 1.2信息获取能力

浅谈综合素质教育论文

浅谈综合素质教育论文 论文关键词:高职学生综合素质教育现状有效途径 论文摘要: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化教育改革,是新时代的必然选择,是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也是培养应用技能型高素质高职人 才的必然要求。现从分析研究高职学生的综合素质现状入手,谈到 了目前高职学生综合素质教育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了一些加 强高职学生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一、高职学生综合素质现状分析 1.高职学生的思想行为——价值观念偏向自我,缺乏社会责任感 高职学生和本科学生相比,由于培养的目标不同,其表现出来的思想行为具有鲜明的特点。高职学生的思想活跃,求知欲强但生活 没有明确的目标,做事情缺乏一种韧性和毅力。从我校高职学生来看,他们有相当一部分是独生子女,他们生在改革时代,甚至有一 部分是90后,从小到大没受过苦、没经历过挫折,过着衣来伸手、 饭来张口的生活,所以不少人娇气十足。归结起来讲,从其整体的 思想道德素质方面看,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存在较大的 偏颇、缺陷,需要我们加以正确的培养和引导。 3.高职学生的专业素质——缺乏理论学习基础,缺乏持之以恒的决心 进入高职学习的绝大部分学生,都渴望通过大学三年的学习能够拥有一技之长,但是他们的学习毅力较为薄弱又往往成为阻碍他们 前进的动力。 4.高职学生的心理素质——缺乏心理承受力,挫折教育还不够 从高职学生日常心理表现症状看,他们存在许多负面心理,一些学生的自我定位出现偏差,导致对任何事情都是心灰意冷。许多高 职学生刚进校时往往跳不出原来所在中学同学的圈子,觉得自己只 考了专科院校,而同学都考入本科院校,嫌自己所在学校的档次低,

在同学面前抬不起头,有一种自卑的心理而不敢与老同学进行交往,长此以往,就容易导致性格孤僻,容易产生心理问题。带着这种心 态去想自己的未来,往往又表现出焦虑、急躁的情绪,遇到任何事 情都容易莫名其妙地发火。 5.高职学生自身的特殊性——依赖性强,自制力差,情绪波动大,信心不足 (1)文化基础薄弱,自我学习能力不强。薄弱的文化基础给他们 大学的学习带来一定的难度,使他们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厌恶学习;(2)自我管理能力弱。高职学生绝大部分是独生子女,长 期以来,习惯于在家有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和父母的操心,在 学校听从老师,形成了一种较强的依赖性。他们一旦离开亲人进入 大学,往往会感到茫然,无所适从;(3)情绪情感调节能力欠佳,自卑、抑郁、焦虑等消极情绪较浓;(4)缺乏自信,对于任何事情都感 觉自己不如别人,总感觉别人做的永远都比自己好,即使自己再努力、再用功也是没有用的。 二、加强高职学生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1.加强素质教育的课程化建设 2.实行学分制的管理,增加选修课的分量 学分制是高等学校特有的一种以学分计算学生学习分量的一种教学管理制度,它的一个很重要的特点就是淡化专业,强调能力和素 质的培养,这一点恰好和素质教育的培养目标是一致的。而学分制、选课制、导师制三位一体的管理模式就是构成学分制教学管理的一 种基本框架,其中选课制是学分制的核心。 4.成立各种学生社团,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教育氛围 5.促进理论教学与实践环节的紧密结合,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7.大力挖掘先进典型,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8.加强对高职学生自身观念转变的教育

浅谈高职学生职业素养的养成策略

浅谈高职学生职业素养的养成策略 发表时间:2011-09-07T16:00:27.153Z 来源:《中国科技教育·理论版》2011年第4期供稿作者:李荣娴赵英华赵青霞 [导读] 职业素养包括职业理想、职业道德、职业行为习惯和职业技能。 李荣娴赵英华赵青霞河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050091 摘要本文通过对当前高职院校学生就业问题调查研究,分析目前高职学生职业素养的必要性,并提出职业素质养成教育的策略在于软实力和硬实力的协调发展。 关键词职业素养教育高职学生硬实力软实力 据调查,目前高职院校学生就业出现“两难”局面,招聘单位找到合适的人员难,应聘毕业生找到合适的单位难。从表面上看,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就业人数多、市场需求少、眼高手低、缺乏实践经验等;从深层次看,造成这种现象的一个主要原因是当今职业教育与职业素养教育脱节造成了双向选择的障碍。因此,加强学生的职业素养教育对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有着很重要的作用。 1.职业素养的定义 职业素养包括职业理想、职业道德、职业行为习惯和职业技能。它由显性的职业素养(如大学生的形象、资质、知识、职业行为和职业技能)和隐性的职业素养(如职业意识、职业道德、职业作风和职业态度)构成大学生的全部职业素养。职业素养有三个特征:一、职业素养是后天养成的,而不是天生的,因此职业素养的养成更多取决于环境和教育;二、职业素养是可以培养的,职业素养的养成是一个从低到高逐步发展的过程。三、职业素养是多层面的,它涉及了从意识到实践、由心理到生理、从言谈到举止、从思想到行为等全方位的问题。高职大学生要提高自身的就业竞争能力和岗位适应能力,与其他本科院校大学生和专科院校大学生竞争中脱颖而出,高职院校必须高度重视学生的职业素养教育,特别是养成教育的影响,结合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培养高职大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职业思想(意识)、职业行为习惯、职业技能。 2.高职院校进行职业素养教育的重要性 2.1 用人单位在人才选用上十分重视学生的职业素养 分析人才市场的招聘状况,可以发现用人单位表现出重素质胜过重知识、重人品胜过重文凭、重能力胜过重学历的倾向。然而当前大学生的职业素养准备和现实的矛盾也非常突出,他们从小到大的应试教育、高校应对人才市场的反应速度和能力、陈旧的就业观念、知识能力准备和用人单位的要求不相适应等也导致了就业难的现状。 2.2 社会竞争要求大学生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 大学生就业后要想立足于这个优胜劣汰的社会,要想成为职场中的常青树并成就大业,就必须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培养良好的职业素养。职业素养涉及到人与职业的适应与不适应问题,主要是人的职业素养是否达到了职业对人的要求。社会正处在一个竞争的时代,竞争使优秀者更优秀,劣势者面临两种选择:要么尽可能地优秀起来,要么被无情地淘汰。显然,在人才素养要求不断提高的形势下,必须重视培养大学生的职业素养。 3.高职学生职业素养的养成策略 3.1 职业素养教育与教学并举,确保硬实力 知识、职业行为和职业技能是职业素养的硬实力,是成为一个成功职业人员的基础。在硬实力的培养上,高职院校应注重如下几个方面的培养。 一、专业基础。在高职院校的课程教学中,教学目标中要将知识目标、能力目标、素质目标放到同等重要的地位上。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学生通过完成学习项目和工作任务获得理论知识和工作技能,同时养成职业素质。以工作任务的形式组织教学,在真实的学习环境中训练学生的基本操作技能与综合应用能力。精简专业课设置,强化技能训练,提高学生的专业职业能力。 二、职业技能。通过组织技能大赛、职业技能考核形式,不断提升学生职业能力的熟练程度。三、双师素质。高职院校要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就是要努力实现教师“能力”和“素质”双双为师。所有任课教师应定期到企业锻炼,了解企业文化,提高自身职业素养与职业能力,把先进的企业文化和高超的职业技能在日常教学中传授给学生,使学生的职业素养和能力不断提升。四、校企合作。学生通过在企业实训基地实训,充分融入企业氛围之中,可以受到优秀员工良好的职业精神的熏陶,感受企业独特的企业文化,传递企业的效率意识、竞争意识、服务意识、团队精神等,从而达到对学生实施有效的职业教育和规范管理,全方位地提高学生职业素养,更好地适应未来工作环境,以职场实践促进职业素质的提高。 3.2 高度重视对高职生的素质教育,提升软实力 职业意识、职业道德、职业作风和职业态度是职业素养的软实力。对于高职生来讲,高技能已为世人认可,但其竞争力仍然不强,就业态势不容乐观,关键在于长期的应试教育使得大量的高职生的软实力没有得到充分地发展,制约了竞争力的提高,造成了被比较挑剔的企业拒之门外。本文就软实力的提高在此提出如下几点建议:一、培养团队合作、开拓创新精神。高职教育过程中应注重在课程教学中进行分组设计、团队讨论中加强高职教育中的团队合作、开拓创新精神;在日常班级活动、竞赛中加强团队意识。二、诚信教育。通过教师以身作则,在教书育人中注重诚信教育;加强“两课”教育,加强大学生思想理论素养;广泛开展诚信教育实践活动;建立诚信档案等方式不断提升大学生诚信意识。三、人际交往能力。大学的管理较为宽松,给学生提供了很大的交往平台,例如学生会、社团、班级管理都给学生提供了人际交往的环境,在高职教育中应更加注重引导学生在这方面的培养,不断创造学生与学生、学生与社会的交往平台。四、自我完善精神。对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引导,通过学生自身主动了解职业发展方向,职业需求,进而产生主人翁精神,自主的根据社会需求调整自身的职业素质养成计划,这将在职业素养教育上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样会引导学生毕业后在工作中有足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对工作的规划能力。在进行职业素质教育时,我们一定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原则,积极开展对学生的职业理想、职业情感、职业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培养学生的诚信、爱岗敬业和遵纪守法意识,塑造良好的职业习惯、职业个性、职业品质。 结语: 总之,竞争力是由硬实力与软实力组成的,我们的职业素养教育必须以培养职业素质与职业能力为核心,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竞争力,在发展硬实力的同时,协调发展软实力,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才能适应现代企业对职业教育的要求,真正解决“两难”问题。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