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泉州市“法制建设与和谐社会”征文

泉州市“法制建设与和谐社会”征文

泉州市“法制建设与和谐社会”征文

成年,你准备好了吗?

高中 2006届3班陈宇冰

今年我就要满18岁了。成年了,有什么感想?当被问及这个问题时,我的第一反应是政治书上的一句话:年龄满18周岁者,负法律责任。

什么叫法律责任?怎样负此责任?

不久前看法制报,头版标题是《七少年嬉笑法庭》。在法庭上,七个风华正茂的少年面对“恶性抢劫杀人罪”的指控。这本是令人伤感的一幕,然而这七位年轻的“杀人犯”不但没有一丝悔过抑或是恐惧的神情,全然无视法庭的庄严,不时回头冲旁听席上的父母微笑、扮鬼脸,有的甚至还用手做出胜利的姿势。而他们的父母,有的失声痛哭,有的甚至已经昏厥过去。在控方陈述这七人恶行时,他们不时点头,露出胜利的微笑。也许这才是最令人心痛的。在他们站在法庭上的那一刻,当他们听到判决的那一刻,仍是一丝悔意没有。他们根本不知法律为何物,更不知道他们要负的法律责任意味着什么!可能,在他们心里,生命和玩电子游戏一样,可以结束,可以重来。

在审判时,这七位少年的父母曾试图证明行凶时未满18岁。然而经调查,而且少年们自己也承认他们行凶时已满18岁。法律是铁面无私的,尽管这七位少年还能玩笑于法庭,他们所要负出的代价是不容玩笑的。最终有三人判处死刑。

这个案例深刻地揭示了法盲所要付出的代价。尽管我国的普法工作开展了十多年,但像上述这七人一样的法盲仍不在少数。这些人不但影响社会的安定和稳定,也将自己送上了不归路。

有人说,法盲是因为受教育程度低,因而得出了只要全面提高人口素质,法制进程也能随之提高的结论。让我们再来看一个案例。

清华大学,多少学子寒窗苦读仍望尘莫及的名牌大学。从这所大学出来的学生,个个都是精英,都是栋梁之材。然而就是清华的一名学生,竟到动物园将浓硫酸泼向黑熊!在造成黑熊脸部严重烧伤后,他被扭送公安局。此时的他仍然不知道自己已经触犯了法律,他说他这样做

的目的是想看看“笨熊”的反应。当他得知他触犯了《动物保护法》后,还天真地以为只要关几天就可以了。然而他将面对的是法律公正严肃的审判。

此事曾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的舆论。有人认为这是现代高学历人的高分低能的典型代表。在我看来,则是现代人的法律意识淡薄,或者说是根本不懂法。很多人以为只有杀人才能犯法的,孰不知杀人已达到犯法的“最高级”。很多违法者在被逮捕时总会这样说:“我又没杀人,为什么抓我?”这便是法盲在违法时的经典台词。

当然,并不是成年人的法制教育是重要的,青少年的法制教育同样是必要的。所谓“防微杜渐”“防范于未然”,懂法守法要从娃娃抓起。

近年来,孩子的学习压力增大,杀父轼母如此不孝不仁最重要是违法的悲惨事件不断发生。我第一次听到的案例发生在一对双胞胎姐妹身上。由于姐妹俩的成绩不好,她们的父母不允许其看电视玩电脑,一旦发现便对其打骂不止,这在两姐妹心中埋下了仇恨的种子。这些对父母的怨气不断积累,终于在一天晚上暴发。那邪恶的晚上,她们特地煮了一桌菜,在饭菜中下了毒,等候父母回来。他们殷情地伺候候着父母,当沉浸在温馨气氛中的父母全然不知她们的宝贝女儿此时只是披着天使外衣的恶魔。在父母倒下之后,他们竟然还朝亲生父母身上一阵乱砍。案发后,在劳改所,她们接受了记者的采访,她们说杀死父母一点也不后悔,这是他们罪有应得。当记者问及“有没有想过你们现在成了杀人犯,以后该怎么办”时,两姐妹沉默了,由于画面打马赛克,看不见她们此刻的表情,但很显然,她们并不清楚自己要负的法律责任。虽然她们还是未成年人,但一旦扣上了“杀人犯”的罪名,她们的一生也就毁了。

法律意识淡薄,这时上至花甲下及豆寇的全体中国人所面对的一个严峻的问题。

我国是一个法制国家,作为这个国家公民的我们,如果不懂法,何来的制?一个国家,若有法却无人懂,有法却无人依,那法律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这个国家也将如人间地狱。

无规矩难以成方圆,有规矩无人守同样难以成方圆。即将成年的我们,准备好融入这个法制的社会了吗?容我老生常谈一句:一个人得先懂法,懂法了才能依法,依法了才能办事,能办事了才能为建设一个法制健全的国家而努力奋斗。

从束棒到橄榄枝

——将法律融为生活方式

高中 2006届1班蒋欣欣亚里士多德认为,法律是正义的化身,代表着一种中立无偏向的价值取向;阿奎钠认为,法律是神的旨意,是根据天意为人类行为制定的规则、标准;庞德认为,法律是权力的象征,是用来规范和控制社会的一种秩序;波斯纳认为,法律是客观规律的总结,本身无所谓正义公道,而是政治经济秩序下价值结构的反映。

法律到底是什么?过去脑海中只有一个模糊的印象——“束缚”。用皮带捆扎的一束棍棒,中间插一把锋刃向外的战斧,古罗马高级执行官行使权力时用的标志,并曾作为法西斯纳粹的党微!

但通过近几年从新闻、杂志、普法宣传,我渐渐发现法律离生活很近,“束棒”的形象渐渐化为和平的橄榄枝,潜身于檐角阶前……

一、法律与生活息息相关

举凡生活中的一个个行为,皆有法可循。法治不止牵扯着稀奇古怪的案例,如“钓鱼甩杆触电身亡谁之过”,“愚人节新闻‘世纪婴儿’闹大被诬‘巨骗’作者讨说法”等等,法治也不只是惩治犯罪,动用刑罚或解决经济纠纷等,法治是一种生活态度。当校园附近工地施工传来烦人燥声时,可以请环保局与之交涉,用《环境保护法》;当进超市中购物时,买卖双方都不自觉地遵守着经济规则;当你购买了一盘盗版光碟时,你是否意识到自己侵犯了他人的知识产权?

二、高中生与法律

在这时我们暂且抛开打架斗殴行为杀人等高中生犯罪现象,来看这样一则案例:

重庆学生小刚(化名)自小成绩很好,初中时迷上了网络。为了学习电脑知识,他自行购买了《网络编程》、《Web专家高级编程》等几十本专业书籍,掌握了网络、编程等方面的知识。有的软件公司想聘他为员工,他还参加过市网络工程师协会现场讨论会,经常给《中国黑客防线》杂志社写稿。而这些知识,都是他将自己的早饭钱省下来,在网吧和书本上自学到的,还自诩“编程天才”。拥有一台笔记本电脑是他梦寐以求的事,但仍是学生的他无力购买。2004

年3月,他在网易站上看到竞拍笔记本电脑的消息,便想通过盗购“网易点卡”参加竞拍。13日,他在网吧侵改网站数据库,进入重庆热线数码商城,将自己三天前注册的帐户由1元钱改为1万元。虚拟世界中的一切进行得很自然,但月底警方却在学校将他带走,他的行为已经涉嫌盗窃。

法律看似威严遥远,但违法行为就常常在无意中发生。前途无量志存高远的学生一失足成终身恨。

当然,并非所有事件都如此严重,有时我们没有犯罪,但却违法了。

正在电影院热映的《狂蟒之灾》、《功夫》等大片要花好几十元才能观看,但在网上花4角钱就可以随便下载。相信我们很多人都试过这种方式。但专业人士称,《中华人民共同国著作权法》2001年修改时,增加了“信息网络传播权”,明确规定未经著作权人许可,禁止通过公从网络传播其作品。也就是说,我们的下载极有可能是违法的!

可见,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并非高中生与法的唯一联系。而应深入法律点滴,沐法之春风,守法之荆篱,注意规范,约束生活行为。

三、学法、用法、守法、护法

春秋郑国子产曰:“天道远,人道途”。要臻于法治社会的和谐境界,关键还是要靠人自觉地完成。学生是社会的有生力量,在生活点滴的守法与扬法之中,影响是无可估量的。

如今有许多媒介都有宣传法制的作用,并且以我们喜闻可见的方式传播,如《今日说法》、《法制连线》等,学法不是问题。同时,我们还要积极发挥法律的作用保护自己的正当利益。生活中,自行车被盗,大学生求职中试用期变剥夺期等现象时有发生,不能一声叹息了之,应有一声断喝的勇气,使用法律武器。同时,自觉组织或参加一些普法活动等也是我们的责任。

只有把法律与生活融为一体,把有形的枯燥的实体转化为自觉的生活态度,法律才能真正完美地构筑和谐社会,严厉的“束缚”才能化为和平的“橄榄枝”!

神?人?法

高中 2006届8班许茜

欧洲的中世纪,是神在主宰统治一切的时代,教会的势力与日俱增,遍布整个欧洲大陆,神的旨意至高无上,教皇的权力只手遮天,整个欧洲大陆笼罩着压抑的气息和黑暗腐朽的味道。这是一个神治时代,人们的思想被牢牢禁甸在耶稣的十字架上,背后主宰“神”思想的教会势力们在一帝狰狞地笑着。所谓“神主宰人间万物”的谬论被无知善良的人们奉为真理。他们对神顶礼膜拜,对教皇俯首贴耳……直到文艺复兴如利剑刺被黎明前黑暗,才唤起人们心中潜藏以久的个人意识,轰轰烈烈的复兴硝烟伴随着法国大革命的号角,欧洲大陆上的国家纷纷建立起资本主义制度,迎来了另一场社会变革的春天。如今在西欧、各国均已建立了较为完善的法制制度,人民生活得到了保障,法律条文也处于不断发展完备。

回头看看中国,中国有着漫长的封建时代,也拥有漫长的“人治”时代。我认为先进法学课本中所论述的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存在着“法治”和“人治”的论战,是不属实的,是一种“我们也曾富有过”的阿Q的精神。那时的所谓法律只是帝王的“金口玉言”而已,并非民意的反映,那时候的执法者也都只是为了更好地巩固封建统治,立法是用采防下的而非制上的,那时只存在着“治法”和“治人”而不存在现代语境意义下的“法治”和“人治”的争论,而它们两者的争论是在晚清王朝为了救亡国存被迫变法的时候才开始的。

不得不说法律是社会保障和维护国家稳定、长治久安的重要工具。拿破仑的一部《民法典》延用至今,成为欧洲立法典范,连拿破仑自己也说:“我打过的胜仗会被人们所遗忘,但唯独我的《民法典》,将永世流传。”单单这部《民法典》换来了拿破仑法兰西第一帝国的繁荣昌盛,换来人民的安居乐业。

美国1789年的宪法规定了美国政治权利的划分,制定了相对和平民主的法律制度,尽管这部宪法中存在对黑人种族的岐视,黑人享受的选举权也不为公平,但这部宪法对于独立战争之后社会稳定发展,恢复国力有着功不可没的作用。美国有位开国将军说过:“如果我们都是天使,那么我们就不需要政府,也不需要法律。正因为我们都不是天使,我们都是凡人,因此我们才选择法治,才会使用法律来规制自我从而实现自我。”

柏拉图曾提出“人治”其实就是德治,“贤人之治理”。但他感觉在“哲学王”很难出现的情况下,才退而求其次,使用“法治”。人治当然是德治,自古以来帝王讲究的都是“以德治国,

以德服众”,但是法治又何尝不是德治呢?我国在现阶段提出的“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是密不可分的。道德与法治也有着密切的联系。“法律不外乎人情”法律也讲究情理。法律并不是冷冰冰,硬绑绑的东西,它也充满着世间百态人情,它既是一把公平的秤子,同时也可以化作为铲恶扬善,维护社会治安稳定的旗帜。

在如今改革开放的浪潮中,我国正在不断完善发展我国的法治建。随着一部部新法律的出台,人民的生活有了更好的保障,尽管迈向法治社会的道路还很漫长,但是我们仍坚持不懈地进行着,电视上出现了越来越多的法律节目,“法治连线”、“今日说法”、“法治周刊”从老百姓身边的故事去展开法律教育,收到了不匪的效果,这也从侧面说明了我国人民法治意识的不断提高,但在某些偏远山区人们的法律意识仍十分落后,在自身的合法权利受到损害时,不不能运用法律武器来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而出现了不少的冤案,悲剧。这些落后地区的法治建设有待于完善,同时,我们也要提高法律意识,作为学生,更应深刻认识到法律的作用,提高民主法律意识,维护自身合法权力。

神治充满了恐怖与荒诞,人治充满着权力与争夺,而法治则带来安宁与稳定,选择法治,依法治国,才能达到民主与和法制的和谐统一,社会的公正安定,国家的长治久安。

“人治”与“法治”

高中 2006届6班颜李悦中国五千年的文明史,创造了绚丽多彩的文化,留下了无数宝贵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同样,中国的封建王朝在经历一番番的诞生,发展。灭亡后,封建制度登峰造极,而留在人们脑海里的是坚固的封建残余思想。

自1949年新中国成立,推翻了压在中国老百姓头上的“三座大山”后,中国才真正地走向了“民主与法治”的社会,以“法治”代替了五千年的“人治”。然而,建国后的法治进程也不是一帆风顺的,在“大跃进”和“文化大革命”的十几年中,由于领导者的失误,法治遭到了严重的破坏,大量无辜的百姓和干部遭到清洗、抄家,发送边疆,让刚刚从封建深渊中走出来的人们又陷入了黑暗。直到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宪法》和各部法律一部部的完善和有效的实

施,人们重新看到了法治的曙光,自觉依法行事。

“人治”社会中,君主是最高统治者,帝王、贵族随心所欲,抢占领土,掠夺百姓,搜刮民财,繁重的劳役,这样的重重矛盾暴发了一场场的农民起义,高声呼喊打倒统治者,建立新王朝。而在政治较为开化的朝代中,有人提出了“君子犯法,与庶民同罪”的思想,第一次把法律推上了国家统治的最高层,而这样的朝代,如汉、唐就能创造出鼎盛时期,国泰民安,百姓安居乐业,经济市场繁荣,国家自然也稳定富庶。因此,法对社会关系的和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所以,法律的健全与否关系到一个社会是否稳定,是否富强,关系到人民的生活情况和发展的前景。与萨达姆统治时期的伊拉克为例,萨达姆残暴的专制制度,奢侈的个人生活和征服世界的野心,导致了伊拉克现在的局面,纵使伊拉克曾经有两河流域灿烂的古文明,纵使整片国土下埋藏的是无数黑色黄金,现在的伊拉克仍然是沙土飞扬,一片贫穷落后纷乱的景象,而与之相反的是强大的美国和西欧国家,完善的健全的法治体系,高透明度的政治,成为发达国家之所以“发达”的重要原因之一。

年幼的中国法治社会,发展迅速,在不断地完善中前进。但同时应看到,与法治相悖的封建残余特别是封建等级思想仍大量遗留在人们的思想中。许多人喜欢“当官”,并非真正为人民服务,而更多的是为自己,为亲戚朋友服务,种种利用职权谋取私利,或收点下级官员的“小恩小惠”,或摆平正常手段难以解决的问题,或是一个电话一张便条就能省去繁锁的手续,或是露一露老脸就能一路绿灯……这些都说明了人们对“官”仍然有莫名的崇拜,而真正原因在于法律的不够完善。健全的法律应该在随时随地都监督规范着人们的行为,把封建残余思想彻底地从人们脑海中抹掉,真正地摆脱“人治”的阴影。

据统计,国家平均每天出台一部新的法律法规,这就意味着法律越来越贴进人们的生活,从衣食住行等生活锁事,到各个层面,法律正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所以,自觉遵守法律能营造一个和协社会。

剑胆琴心

高中 2006届1班施东沂

“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题记

活着,她是一面旗帜;逝去,她留下一座丰碑。21年的从警生涯,她把一颗赤诚之心全部奉献给了公安事业,经历了一次次善与恶、正与邪、情与法、生与死的针锋较量和严峻考验。试问,有谁能有如此胆量,多次深入虎穴,乔装侦察,亲自抓获了中原第一盗窃高档轿车主犯?有谁能有如此魄力,一声令下,便使猖狂的违法犯罪分子闻风丧胆,原形毕露?有谁能有如此智慧,小施伎俩便诱使淫贼出窝,迅速被抓获,接连破了多起相当棘手的案件?有谁能有如此正气,浩然长存,威慑千里,令对手不得不俯首称臣,甘拜下风?有谁能有如此美誉,包罗了近乎完美女性的所有特征?……绝无仅有,独一无二,她就是登封市的奇女子——任长霞。

这位平凡的女性,在她短暂的一生中做出了不平凡的成绩。她以自己的忠诚、才干和辉煌业绩,先后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全国三八红旗手、中国十大女杰、全国青年岗位能手、全国优秀人民警察等20多项荣誉称号,以自己的毕生心血忠实地履行了“立警为公、执法为民”的神圣职责,在她身上处处散发着法的气息。

(一)法不容情

2001年4月23日,任长霞从一封平常的群众来信中了解到,松颖避暑山庄老板王松纠集成员在白沙湖一带横行乡里、敲诈勒索,民怨极大。她决心挖掉这颗毒瘤。4月29日,王松手下的爪牙因参与作案被抓获,王松企图以钱开路,救出这几个“弟兄”。5月1日晚,王松来到任长霞办公室,随手甩出一沓钱放在桌子上说:“手下的人捅了漏子,请任局长高抬贵手,网开一面”。任长霞严词拒绝,并将计就计,指令民警将王松一举擒获。

面对金钱任局漠然以视,心中充满了鄙夷和憎恶。任长霞常说:“作为一名领导干部,要事事、处处、时时以个人的人格力量去教育大家,感化大家,激励大家”。作为一名公安局长,任长霞无疑面临着钱、权、法的考验,总是有人通过直接、间接的关系来靠近她,给她送去金钱、物品,但都被她婉言拒绝。她深知,法律面前,毫无情面可言。正是这样一服浩然正气,塑就了任长霞干练、果敢、雷厉风行的作风和对违法犯罪分子严惩不贷的决心。

(二)道德与法

法律与道德,是一对相辅相成的概念。法律承担着维护社会善良风俗的责任,为道德提供坚实的后盾。而道德往往是一部分法律的直接渊源,在一定程度上对法律起约束作用。在这样一个提倡“以法治国,以德治国”的国度里,任长霞始终谨记个人素养、品行作风等道德问题对社会的影响。作为一名女安公局长,任长霞集刑警的威严和女性的温柔于一身,尤其对被人们视为弱势群体的妇女、儿童,她更是事必躬亲、关怀备至。为最大限度地保护妇女儿童的合法权益,她先后组织开通了“110”反家庭暴力服务台,设立了妇女维权示范中队,成立了多警种联动,相互协作、共同作战,全方位、多层次、多渠道的快速反应机制。

集权于一身的她却丝毫没有官架子。不仅深入体察民情,更是对孤儿百般怜悯与疼惜,如同对自己孩子一般。2001年5月,登封市某煤矿发生特大瓦斯爆炸事故,13名矿工罹难。任长霞在处理这起事故中,得知11岁的女孩刘春玉的父亲遇难,母亲也因心脏病突发去世,刘成了一名孤儿,她便毫不犹豫地承担了小春玉生活和学习的全部费用。小春玉对记者说:“妈妈让我重新找到母爱,我为有这样的好妈妈感到骄傲!”

为了使更多的孩子得到救助,2002年1月,任长霞向民警发出倡议,在全局开展了“百名民警救助百名贫困学生”活动。目前全市有126名贫困学生得到了救助,重新回到了课堂。

此精神贡献足可转化为物质贡献,任长霞以其独特的人格魅力感化着无数百姓,当然也包括相当一部分违法分子。叭有从思想深处真正使群众得到长华,法律方能发挥其最大的功效。方能从本质上根除许多社会弊病。任长霞的壮举,充分体现了法与道的结合。

(三)法在我们身边

2001年4月,任长霞设到登封市担任公安局长,这不仅在登封市的历史上,就是在河南省的历史上,民是第一个女公安局局长。群众议论纷纷,对任长霞持怀疑态度。但任局却以实际行动向大家证明了自己的能力和决心,得到了群众的广泛认可。一星期内她跑遍了17个乡镇区派出所,并在全市发现了数万份的征求意见表。她抽调20余名民警成立“控申专案组”,规定每周六为局长接待群众日,并主动公开自己的手机。化被动为主动,积极倾听群众呼声,了解民意查找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对来访群众反映的问题,哪怕是一点小事,她都要求有关单位查个水落石出。并强调查处结果,以便及时向来访群众反馈。

有这样一位情系群众、竭诚为民、无私奉献的公安局局长,人民群众感到法无处不在,法离我们很近,法就在我们身边,我们随时可以用法来维护自己的正当权益。

(四)法与和谐社会

任长霞始终把人民群众的疾苦和安危放在心上,解决了登封市十多年来的控申积案。她带领全局民警共破获各种刑事案件数千起,有力地维护了登封社会治安和稳定的政治大局。她深知,法可以通过调解不同个体、群体、地区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建立起一种相对和谐的人际关系、群际关系,一个相对和谐的社会关系也因此而形成。而且,一套完善的法律法规、制度及机构,可以给人带来和谐有序的感受和体验。除此之外,法律还可以通过恰当地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以满足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因此,一个和谐的社会环境离不开对法的践行。脱离了法,整个社会犹如一盘散沙,犹如断了线的风筝,失去了方向和前进的动力。唯有真正做到依法,才可使一邦持久保护稳定的状态。

逝者如诗。

“有为而威邪恶畏,为民得民万民送”。任长霞,以自己的生命和青春,在搏击波澜壮阔的违法大潮中,谱写了一曲曲中流击水、浪遏飞舟的豪情。

长霞走了,一位人民的公仆。始终萦绕在我们耳边的是,她生前常说的一句话:“公安,公安,心中只有‘公’,人民才能‘安’。”为了中国的法制化建设,为了社会的稳定,任长霞付出了近乎毕生的精力与心血,她把青春都贡献给了党和人民,临走的时候却依然平静……

后记:轻轻的她走了,正如她轻轻匠来;她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留下的只是深深的情谊和永恒的眷恋。

我们的选择

高中 2006届8班王斯雅法律是人们行为的准绳,时时衡量着我们的行为。法律是人们心中的警钟,总在你即将跨越那本不可逾越的雷区时骤响。

法律已融入我们的生活,对我们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一个芬兰青年抢劫犯为了证明自己已达到法定饮酒年龄,而毫不犹豫地出示了自己驾照。这看似荒诞的事实,不正是法律对我们的影响的最好例证:一个冲破法律缰绳的抢劫犯,仍不自觉地遵守着法律规定。

而我们生活在法律围城中的人,似乎有“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模糊感觉。我们安分守已地生活、学习,没有触碰法律那敏感的触角,有时竟忽视了法律的存在。

看见同学被警察拦下,因将自行车骑入机动车道而被开了罚单。

听到同学因违反校纪校规,而被处罚……突然明白其实法律与我们同在。

作为公民,我们具有人身自由的权利。

作为学生,我们拥有受教育的权利。

作为未成人,我们拥有被抚养的权利。

作为消费者,我们拥有维护消费权益的权利……

这些便是法律赋予我们的权利,当这些权利已深入肌肤,进入骨髓。我们便是生活在法律蔽荫下。

法律的施行需要我们每个公民的支持、拥护。任何人想凌驾于法律之上,我们坚定地摇头。即使是唐宗、宋祖在世,我们也只能恭敬地说:“这里不是属于你们的时代。德治是你们的憧憬,但法治才是我们的渴望。”

辛亥革命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统治,也推翻了人治时代,开始了法治的曲折探索。袁世凯的倒行逆施,最终落得一代枭雄含恨而终。

记得美国的开国国父们曾经说过:如果我们都是天使,那么我们就不需要政府。但正因为我们都不是天使,都不是贤人,都是拥有七情六欲的俗人,因此我们选择法治,我们这些俗人才使用法律这个没有情欲的东西来规制自我从而实现自我。

这是我们自己的选择,也是时代的选择,更是历史的选择。法律至高无上地位的确立,标志着法治建立。而这种确立,不是由哪张纸记录或哪个人的金口一开便就此确立。

这需要一个漫长曲折的过程。身为社会细胞的我们,就该为我们的选择而努力奋斗。

无德不行,无法不治

高中2006届6班苏迪

法律诞生的那天起,道德就与它如影随形。从本质和作用上来讲,两者并不等同,但两者在法律几千年来的发展中,总是相互促进,相互依存的。

法律在人们心中总与“严厉”脱不了干系。古文中“法”字的繁体字“灋”代表着明辨善恶,而“去”代表着惩罚。法律作为国家统治者治理国家的工具,是统治者意志的体现,国家统治者为了使他用于治国的法律能有无上的权威,动用了国家强制力作为保障,这也就是法律“严厉”的来源。特别是在封建社会,帝王为了维护其专制统治,更是加大了“去”在“灋”中所占的比例。我国的第一部典是战国时的李悝制定的《法经》,其中大篇幅是关于当时人因盗、抢等行为所要受的惩罚。这种惩罚在秦朝时达到了顶峰,《秦律》中有关犯法时所要受的“劓”、“黥”、“刖”等刑罚简直是残忍到了极点,也为秦朝的最终覆亡伏下了伏笔。因此,单靠国家强制力来维护法律是进而维护国家统治行不通的,道德是必不可少的。

相对于法律,道德这个词则要温柔许多。毕竟没有国家强制力的约束,道德的维护完全取决于个人的素质。在法律出现之前就有道德,而即使是在法律出现后,道德所涉及的范围要比法律大得多,但是单单依靠道德的约束同样也不能治理好国家。西汉初期,刘邦吸取了秦亡的教训采用了老子“无为而治”的思想,这在当时虽然促进了生产力的恢复,但由于缺乏法律的约束,使军队的战斗力大大下降,在与匈奴的对抗中总是处于下峰。直到汉武帝时期重新强化了封建法律这一局面才有所改观。虽然同为社会统一的行为规范,法律用文字的形式将大多数人的行为规范固定了下来,而强制力是人民不得不去遵守,这使得法律的实际效力要远远大于道德。也避免了道德不统一而造成的纠纷。因此,法律也是必不可少的。

马基亚说过,“要使美德存在,法律是必须的,要使法律实施,美德是必不可少的。”如何将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是我国法制建设所需解决的一个重大问题。如今我国在推动普法教育的同时,也在不断完善思想道德的教育。一个拥有良好思想品德的人,他不仅不会去触犯法律,而却还会主动地守法、护法,去维护法律的权威,而且在我国法制建设还不十分完善的情况下,如见义勇为、公交车上让座等行为是法律所不能管束的,这时道德将发展它的作用。因此,在

社会主义的建设中,国家立法机构一方面要结合实际,深入调查,及时发现现行法律中的不足,加以完善;另一方面,电视、报纸等社会舆也应适时发现社会中的弊病,扬善激恶,与法律相辅相成,共同促进和谐社会的发展。

“防火墙”——法制教育

高中 2006届6班黄珊

21世纪是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而网络已经作为最便利快捷的信息交流的载体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鼠标轻点,便可获知全世界的信息;回车轻按,便可让全世界的人看到你的信息。网络上从时事新闻到即时聊天,从电子商务到网络购物,就像机器猫的万能口袋一样,包罗万象,你想要找的东西在网络上一般都能找得到。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尤其是未成年人来说,“诱惑”增多了。网络上有各种各样好玩的游戏,视听效果都比传统游戏机来得刺激得多;网络上有许多聊天室,许多人在里头天南海北地乱侃,青少年一旦沉迷其中,就是难以自拔;而最危险的就是,网络上还有许多不良的黄色网站……诱惑越多,危险也就越大。用网络用语来做个比喻,网络上的不良诱惑好似一个个病毒,威害无穷,每个人都有被感染的危险,但未成年人就好像没装防火墙的计算机,中毒的危险特别大!

不久前,“今日说法”栏目就播出了这样的一个案例。4个小学生在黑网吧里打游戏,因一点口角,便大打出手。在打架时,其中一名小学生被击中颈部动脉,当场毙命。其余3名学生因年龄未满14周岁无刑事行为能力虽免于处罚,但这件事在他们幼小的心灵中打上了巨大的阴影。这是多么悲哀的一件事!死者的父母除了沉浸在失去儿子的痛苦中,更是对黑网吧深恶痛绝!

原来这四名学生在学校里都是品学兼优的好学生,其中二名便是少先大队委干部。而自从去了村口的黑网吧后,学习成绩便都普遍下降。为了有足够的钱来上网,他们甚至省下早餐钱,每天饿着肚子来上学。而吸引他们的究竟是什么呢?游戏,充斥着血腥和暴力的游戏!他们终日沉迷于虚拟世界的打打杀杀中,性格也变得越来越嚣张和暴戾,于是就酿成了这样的惨剧!

这4个未成年人是被暴力游戏所毒害的一个典型,然而也有未成年人通过网络来牟取“暴

利”,成为毒害者。

还是在“今日说法”中所看到的另一个案例。湖北XX市的公安干警发现了一个巨型的黄色网站,跟踪发现该网站的服务器居然是一个乡村民办小学的电脑室,继续追查发现竟然是远在云南的某人远程操控,利用该校的服务器传播淫秽色情图片和影像。当湖北干警们千里迢迢到云南去抓这个网站的管理人员时,却发现坐在电脑前的竟是16岁的高中生郭某。郭某还戴着眼镜,脸上还长着青春痘,一脸的稚气,谁能把这个中学生和那个黄色网站联系起来?

当问到郭某为什么要开这个黄色网站时,他说是为了赚钱来玩网络游戏。当问他知不知道他所开的网站是违法的时,他笑了笑,摇了摇头,说“我只是赚一点点钱而已”。他大概也不知道他的网站毒害了多少人,其中又有多少青少年的心灵吧!郭某的回答实在令人哭笑不得,又让人深深地担忧。

法制意识的缺乏与淡薄是造成青少年犯罪越来越低龄化的主要原因之一。青少年人正处于生长和发育阶段,心理和身体上都还很不成熟,很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而且前网络下的环境纷繁复杂,未成年人辩别是非,分辩善恶的能力也很弱,他们很容易模仿他们所看到的,比如“黑社会火拼”,“哥们义气”什么的,自制力也很弱,很容易就落入了网络的“诱惑”之中。

而针对这一情况,社会、学校、家庭三方面都应该联合起来,引导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社会上应该取谤“黑网吧”、“黄色网站”,净化网络环境,为未成年人开设一些适合青少年身心发展的网站;学校应该大力开展法制教育,宣传法律法规,指导学生规范上网,让网络变为学习的好帮手,增强和提高青少年的法制观念和素质;家庭中,父母更应该指导孩子文明上网,监督孩子上健康的网,控制他们的上网时间,以免他们沉溺于其中。而未成年人更应该规范自己的行为。

法制教育将成为未成年人的一片“防火墙”。如今,在相互寒喧中,“你上网了吗?”之后,最好再加一句:“你装防火墙了吗?”

让阳光洒满每一个角落

——青少年与法

高中 2006届2班程飞

那是一双本不属于那个季节的眼睛,忧郁空洞的瞳眸中见不到阳光的灿烂,花开的鲜艳,天际的湛蓝,只有沉淀在泪光中浑浊的痛悔和懊恨;那是一张本不属于那个年龄的面孔,稚气褪尽、沧桑隐现、斑驳的泪痕仿佛一种无言的述说,述说着无数的“不该”与“如果”;那是一双震撼人心的干瘦的手,黝黑的皮肤上布满刺眼的疮痕,颤抖的手指紧握冰冷的铁栏,令人不忍直视。这张照片放置在禁毒展区的一个角落里,看着照片上大片的黑暗,我的心被一种呐喊沉重地击中,引起悠长的回声,经久不息。

他,是一个孩子,一个处于生命的春季却惨遭毒魔侵蚀的孩子。

走出展区走进明媚的阳光里,我的心潮仍然久久难以平静。我无法忘却铁窗之后那一双晦暗的眼睛,无法忘却那一声穿透黑暗直击胸口的呐喊,它们将这阳光下的社会撕开一道裂口,其中涌出许许多多同样令人心痛心酸的案例:

一位少年仅因为几句口角便残忍杀害了生养自己的父母;一群稚气未脱的孩子利用网络拉帮结派,聚众斗殴;在一些成年人组成的犯罪团伙中,也渐渐多了未成年人的身影……这些同龄人本该在同一片蓝天下和我们一样吸取智慧的甘霖,本该在和暖的春风中同我们一起追逐梦想与明天,但为什么他们却过早地陷于毒网,或误入岐途?答案几乎是肯定的——法律意识的淡薄和缺失。他们总在案发后悔恨地哭许“不懂法”,“没有意识到正在犯罪……”是的,没有法的路标在他们的成长诱途中引导,他们犹如被蒙上双眼的羔羊任由罪恶引入不归的深渊;是的,没有法的阳光普照他们的灵魂,使良知的种子在角落被遗弃枯萎,使他们的心田一片荒芜。

“法”字来源于中国古代的一种神兽,传说它明辨是非,洞晓事理,断案时只要让嫌疑人一触摸它的角,它便可指出案犯,这种虚幻的动物反映了人们对于公平和正义的一种祈愿。中国社会由“人治”步入“法治”可以说是社会的极大进步。社会的各项职能已不再由单个高度集权的人来左右,而是在法律的约束和引导下高效地运行,于是法律成为维持良好的社会秩序,固国安邦的基础,当许多青少年仍然以为法律高高在上遥不可及,我们学法懂法用的重要性却已勿庸置疑的凸显出来。当我们扔着尚未成熟的心智步入纷繁变化的社会,当我们无可避免地直面形形色色的诱惑和路口,我们需要一把标尺来指示我们的价值观,我们需要一位向导来协

助我们扶择,而它,就是法律。

学法,是我们健康成长的保证。

如果说我们是祖国花圊中一株稚嫩的幼苗,法律就是不可或缺的阳光,使我们茁壮成长为挺拔的参天巨木。学法,使给予我们一双明察善鉴的眼睛,使我们能够辩清真伪善恶;学法,让我们明确法律在社会方方面面的职能和效用,让我们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学法,所以我们可以成为国家的栋梁,而非朽木。

懂法,是立身处身的基础。

许多人认为青少年的主要活动场所就是学校和家庭,这一相对单纯的空间足以保证他们不受污染,故学法与否不甚重要。但事实是现如今这个空间与社会的界限下逐渐模糊,当各种良萎不齐的事物如潮涌来,我们既需要法律如盾一般防御毒害的侵袭,也需要用法律时刻净化我们的灵魂,为人处事皆应明礼守法,让法律规范我们的言行举止,作一个合格的人才。

用法,是人性旅途的利剑

法律是坚盾,也是利刃,法律以它的权威和威慑力。成为我们青少年保护自己的有力依靠,当我们知晓罪恶的所在,当我们面对罪恶的来犯,我们不应怯懦屈服,或长芯退缩,让我们举起法律的长矛,向罪恶投出我们青少年的人格和勇气。

我最喜欢将法律比作阳光,温暖、灿烂,代表了最高的力量和权威,给人以无穷的安慰与勇气,我希望这一抹金黄色洒满社会的每一个角落,洒满每一位青少年的心田地,用它的温暖驱散他们心房的冰冷与肮脏,用它的力量给予他们健康成长的动力,让每一缕阳光都化为蕴藏公平与正义的种子,生根、发芽、长成满地鲜花烂漫,让使世界永远春色洋溢,生机勃勃。

法律与道德

高中 2006届2班朱思源古人云“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自从人类出现,人与人之间就了一定的相处法则。有了法则,人与人才能相安无事。这些约定俗成的法则,是法律与道德的鼻祖。这时的德与法,实为一体。

可是我们知道,今天的法律与道德,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它们是从何时开始分离的呢?

这应该追溯到奴隶制前期,阶级开始形成,统治阶级的利益与被统治阶级发生了冲突,统治阶级通过国家暴力保证其社会制度的稳定推行,这就是最早的法律。当法律走上神坛,拿起权杖的时候,道德开始把根扎在广大的人民当中。这时候的法律,代表的是少数人利益,因此它与道德分离了。

法与德的矛盾,由此而生。在秦优以前,百家争鸣,但真正得天下的秦国,有的正是韩非子的法家学说。用强大的法律力量来约束控制天下,确实能平定乱世,但它对人性的压制,可想而知。

防民之心,甚于防川。一味地以法御德,便知鲧的治水,一味地封堵,难免有决堤的一天。秦兵虽然强盛,但也难免一败涂地。

到了汉代,尤其是汉武帝独尊儒术之后道德的地位,上升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不过此时的道德,已经与从前大不相同。汉武帝采取的,是大禹治水的方向,疏堵结合,把道德舆论,引向了有利于封建统治的方向。

事实证明,这一方法是行之有效的。凡在阶级社会,必定存在不同的意识形态,只有用德育加以引导,并用法律加以约束,才能保护社会的稳定。

立足现在

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也还是存在阶级斗争的阶级社会,只不过统治阶级不再是少数人,而是占绝大多数人口的劳动人民。

那么今天,我们所提倡的道德,所制定与执行的法律,应录是有利于广大人民群众的。

我国宪法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权力机构。这就充分体现了现有法律的本质特征。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既不能也没有必要一一说明。但现在有不少人,法律意识淡薄,法律知识匮乏。归根结底,在于不明白法律的实质。

事不关已,高高挂起。这就是许多人的态度。他们或许从未想过,法律能够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不过,这种现象的发生,并不是没有原因的。现在有一些人利用法律的不完善而钻空子,打“擦边球”,更有甚者,公然践踏法律。譬如人大代表的选举,作为最重要的选举,竟然屡次

发生贿选的现象。有人就在“人民代表人民选”中加了1个字,变成“人民代表人民币选”。虽然偏激,但发人深省。

要如何加快法制建设,加强法制教育,已成为关系泉州发展和进步的大问题。

我市针对这些情况,也做了不少普法宣传工作,而人民参政议政的要求,也越来越强烈。比如前一段时间邀请市民旁听人大会议,就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人们的主要翁意识加强了,就会主动地去学法。但在广大农村,还有相当一部分人对法律知之甚少,乃至完全不知。这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法在于信。商鞅变法,先取信于民。我市成为中等城市,立法权增加,最重要的就是要维护法律的权威,不受破坏。

有此二者,当足矣。

展望未来

法律与道德的关系,是相辅相成。只有在阶级消失之后,它们才能融为一体。这就要等到共产主义完全实现的那一天了。

但只要处理好法律与道德的关系,以德促法,以法护德,正确引导,必定能成功地把泉州建设成为一个法制城市。

小议法制建设

高中2006届5班杨雅松

在美国休斯敦市一个很不起眼的地方,有一家名叫“随便给”的饭店,很小,一次只能容纳三四十名顾客同时就餐。但它的名气却大得很,因为饭店的服务人员从不向顾客出示帐单,用完餐的顾客可以随便付钱,即使不付钱,也不会有人为难你。奇怪的是,这家小饭店不但没有亏本,反而生意兴旺,财源广进。从经营谋略上看,“随便给”饭店采取的是一种“攻心为上”的策略。它引起了许多人的好奇心,纷纷前去探个究竟,有些生意场上的老板也爱来这个饭店谈生意,他们把这个地方当成是检验自己道德水平的天平。许多人认为道德没有统一标准,更没有实际价值,是无形的东西,可是,只要一定的外部条件形成了,道德的价值便可体现出来。

而至于这一定的外部条件具体指什么并没有什么明确的规定。小至这家“随便给”饭店,大至整个人类社会,都可成为检验道德水平的考场。问题在于人民对道德的价值的正视程度的深或浅。

道德作为人与人之间长久相处以来约定俗成的口头法律,时刻拷问着人的良心,使人不至于让欲望的魔鬼肆意地左右自己,不至于让贪婪的毒汁长久地浸蚀人的灵魂。正因为道德的约束,才使人与人之间的摩擦有所缓和,才使人与人之间能形成一种和谐的关系。因而从某种意义上讲,道德是维系生命合作的桥梁。于是有人认为“东西对话,南北互访,除了利害攸关之外,也是基于人类共同的大的之上。”

然而若仅靠道德的完善来祈求社会的长治久安是不现实的,毕竟道德是脆弱的。因而我们除了需完善道德,还需建立健全的法制。

希腊神话中有这样的一个故事。作为国王的宠臣,达摩利斯总是在国王面前巴结奉承。于是有一天,国王把他安置在自己的宝座上,用一跟马鬓系一把剑,悬在他的头顶之上,目的很清楚,就是让他明白国王的忧患,后来这达摩利斯之剑就成为了“大难临头”的同义词。

举这个神话,是想说其实法律就是高悬于我们头上的达摩利斯之剑,谁触怒了法律,谁就要大难临头。在法律这把利剑的监督之下,真正的长治久安才可能到达。

美国被认为是“制造”荒诞法律的中心。在那里几乎每个大州都有一些另人啼笑皆非的法律。如佛罗里达州的法律规定:如果一个人不穿泳衣在浴缸里洗澡就属犯法;严禁穿泳衣喝酒:未婚女子不得在星期天跳伞……加利福尼亚州规定:在旅馆里禁止用刀消凳子;不得随意安放捕鼠器,除非有打猎许可证……而现任美国总统小布什在担任得克萨斯州州长时,曾施压通过一项法律:罪犯必须在实施犯罪的前24小时内,向有关当局口头或书面报告即将造成的伤亡人数,并描述准备好犯罪过程,否则要加重罪行……

这些法律有的很有趣,有的很荒唐。但任何法律的制定都有其理由。这些看似可笑的法律其实正式法律严肃性的表现,即任何事情都要有法律依据。

相比之下,我国的法制建设就稍逊一等了。去年的广西玉林特大贩婴案,涉案上百人,贩婴儿118名。除了规模空前外,该案还有一大特点-----有许多医务人员参与作案。有关报道分析原

因都说是法律宣传力度不够,法律意识淡薄。可是,别人不说,难道义务人员会不知道贩卖人口是犯罪?显然,他们是抱着侥幸的心态,想钻法律的空当。而这从侧面也正折射出我国法制的不完善性。

因而在强调“德治”的同时,健全法制是我国治国的当务之急。

而作为青少年,我们也应该并且必须加强自己的法制意识。毕竟我们未走出校园,未与社会真正接触,对所谓的“犯罪”并没有十分清醒的认识,大多只是朦朦胧胧中懂了那么一点点。而或许就是在这种懵懂之中,“犯罪”的幼苗已偷偷扎了根。大学生马加爵校园杀人事件,对中国交易界震动极大。自然,这是个非常极端的事例,不足以据此论断我国青少年的现状。但着实给我们敲了一个大警钟。不少人不免忧心种种地想问:我国青少年的心理现状究竟怎样呢?

俄国的一位哲学家说过:“人不是可以装进任何液体的空瓶。”装进了卑劣。必然装不进高尚。装进了庸俗,必然倒出的也只能是庸俗。因而,作为青少年我们应用法律这一武器全面武装自己的思想,平时多看一些法制方面的报道、新闻,使自己成为一位身心皆健康的有用之才!

情与法的思考

高中 2006届2班吴诗静

当热水与冷水相交汇,结果是否就是简单的一盆温水?——题记

“法网恢恢,疏而不漏”,这是犯罪分子依法受到惩处后,人们常常感叹的一句话。与此同时,心中由然而声法律客观公正性的敬畏,似乎法使“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伦理成为可能,不知有谁想过,是什么给予了法护善惩恶的力量?

先来研究一下什么是法吧。简单的说,法就是社会长期生活中约定俗成的要求人们必须遵守的规矩,通过国家权威确定下来,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任何人都不得违反。这样的说明就不免使法显得如钢铁般冷酷无情。再想起古时兵家严正军法、现代法庭的严肃,一提起法,人们都毛骨悚然。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