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5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学案15】

第5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学案15】

第5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学案15】
第5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学案15】

第5课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

[学习目标]

一、三国与西晋

1.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

(1)魏国的建立:220年曹丕取代东汉称帝,定都洛阳,国号魏。

(2)蜀国的建立:刘备称帝,定都成都,国号汉,史称蜀汉。

(3)吴国的建立:孙权称帝,定都建业,国号吴。

判断正误

三国代替东汉形成三国鼎立的局面是历史的倒退。( × )

提示三国鼎立局面出现前,尽管东汉王朝名义上还存在,但其统治实际上已经瓦解,军阀割据混战,国家分裂。三国鼎立实现了区域性的局部统一,相对于东汉末年的割据混战是历

史的进步。

2.西晋的建立与统一

(1)背景:263年,曹魏权臣司马昭发兵灭蜀。

(2)建立:266年,司马炎代魏称帝,国号晋,史称西晋。

(3)统一:280年,西晋灭吴,完成统一。

3.西晋的灭亡

(1)背景

①自东汉以来,西、北边陲的一些少数民族不断向内地迁徙。

②晋武帝死后,宗室诸王展开对中央权力的争夺,演化为内战。内迁少数民族卷入其中,并且逐渐主导了局势。

(2)灭亡:316年,西晋被内迁匈奴贵族所灭。

(3)影响:中国历史进入一个比较长的政权分立时期。

问题思考

西晋建立后,实现了短期统一,但很快灭亡,其速亡的原因是什么?

提示(1)西晋王朝统治腐朽。

(2)统治集团发生内乱。

(3)民族矛盾激化。

二、东晋与南朝

1.东晋

(1)建立:317年,司马睿在建康重建晋朝,史称东晋。

(2)士族的崛起

①自三国、西晋以来,一些声名显赫的士大夫家族世代把持官位,享受政治、经济等方面特权,“士族”阶层形成。

②逃到南方的几家北方高门士族先后执掌朝政,成为东晋政权的主要支柱。

问题思考

为什么士族不与庶族通婚?说明了什么?

提示为了保证士族高贵的血统。说明士族是地主阶级中的一个特权阶层。

2.南朝

(1)朝代:420年,出身低级士族的武将刘裕夺取皇位,改国号宋。此后,南方先后经历了宋、齐、梁、陈四个王朝,合称“南朝”。

(2)“六朝”:建业是今江苏南京,两晋之际更名为建康。定都于此的三国时期的吴、东晋、南朝的宋、齐、梁、陈,统称为“六朝”。

3.江南的开发

(1)背景:北方人民为躲避战乱,大批流亡南下,带来了先进的生产工具和技术,也充实了劳

动力资源。

(2)表现:农业方面:南方土地大量开垦,农作物品种增加,产量提高。手工业方面:纺织、矿冶、陶瓷、造船、造纸等行业都有明显进步。

(3)影响:江南的开发促进了山区的少数民族与汉族的逐步交融。

重点深化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地区经济得以开发的条件、原因、影响

条件:江南地区雨量充沛,气候温和,土地肥沃,具有发展农业的优势条件。

4.南北对峙:东晋、南朝之交,东晋一度将势力范围扩展到黄河南岸附近。到陈朝,只能保有长江以南,上游又丢掉了四川和荆襄,在南北对峙中处于明显劣势。

重点深化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民族融合的主要形式

民族迁徙:魏晋以来,匈奴、鲜卑、羯、氐、羌等族大批内迁,他们在北方各地和汉族人

三、十六国与北朝

1.十六国时期

(1)十六国:东晋统治南方的时候,北方先后出现了一批割据政权。最主要的有15个,加上西南地区的成汉,合称“十六国”。

判断正误

“十六国”指的是北方出现的十六个政权。( × )

提示东晋时,北方先后出现了一批割据政权,不仅仅是16个。“十六国”除包括北方最主

要的15个政权,还包括西南地区的成汉。

(2)北方的民族融合:北方少数民族政权采用中原模式的国号、年号,学习汉族的典章制度;在长期混战中,原有族群布局被打乱,各族彼此频繁接触,差异慢慢缩小。

(3)前秦统一北方

4世纪下半叶,氐族建立的前秦统一北方。

(4)淝水之战:前秦统一北方后,大举进攻东晋,被击败于淝水。强大的前秦政权迅速崩溃。问题思考

前秦在淝水之战中惨败,说明了什么问题?

提示淝水之战中前秦因民族矛盾尖锐,统治基础脆弱而失败,说明东晋十六国时期还明显存在着民族隔阂,各族人心不一,充满着民族矛盾。

2.北朝

(1)北魏统一北方

4世纪末,鲜卑拓跋部建立的北魏强大起来,于439年统一北方。

(2)北魏孝文帝改革

①时间:5世纪后期。

②内容:将都城从平城迁到洛阳,迁到洛阳的鲜卑贵族一律将籍贯改为洛阳,死后不得归葬平城;以汉族服饰取代鲜卑服饰,朝中禁鲜卑语,改说汉语;改鲜卑姓为汉姓,其中皇族拓跋氏改姓元,将新改姓的部分鲜卑贵族定为一等高门,并鼓励他们与汉族高门士族通婚。

③影响:顺应了北方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趋势,大大缓解了民族矛盾,促进了北魏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繁荣,为以后北方统一南方以及隋唐盛世的出现打下了基础。

(3)北方政权的更替

①6世纪前期,北魏分裂为东魏和西魏,稍后又分别被北齐、北周取代。上述5个王朝合称北朝。

②北周灭掉北齐,不久,隋朝取代北周,统一全国。

问题思考

十六国时期,曾统一北方的少数民族政权有哪几个?

提示曾经统一北方的少数民族政权有氐族建立的前秦、鲜卑拓跋部建立的北魏以及后来的北周。

知识图示

东晋十六国形势图

针对练依据东晋十六国形势图,判断十六国中不在北方的政权是()

A.西凉B.西秦C.成汉D.北燕

答案 C

解析从东晋十六国形势图可以看出成汉在西南地区,其余15个政权都在北方,故C项符合题意。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分裂中孕育着统一的因素(对立和统一)

(1)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民族融合不断加强,特别是北魏孝文帝改革,加速了北方民族大融合,民族矛盾减弱,产生强大的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

(2)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出现了局部统一,如:三国、前秦、北魏、北周、东晋南朝各政权。东晋南朝虽然朝代更替频繁,但南方相对统一。这些统一因素的存在,为隋唐统一局面的出现创造了条件。

(3)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北方农业的恢复与发展,使南北经济趋向平衡,为统一奠定了经济基础。

(4)国家的分裂给人民带来苦难,人民渴望统一。

针对练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封建国家分裂中孕育着统一的因素,这些因素包括()

①出现几次局部统一或者短暂统一②出现民族融合高潮③士族势力衰落④南北经济发展不平衡状况逐步缩小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③④D.①②③④

答案 D

解析局部统一为大统一奠定了基础;民族融合产生强大的民族凝聚力;士族势力衰落,削弱了地方分裂割据势力;南北经济趋向平衡为统一奠定了经济基础。这些都有利于国家统一,故选D项。

1.印证教材观点

材料一“……(魏主)诏不得以北俗之语言于朝廷,若有违者,免所居官。”——《魏书》应用1北魏孝文帝改革采取了一系列汉化措施,材料一体现了北魏孝文帝在朝廷中推行汉语,禁用鲜卑语的语言汉化措施。

材料二南朝官员陈庆之出使北魏,目睹了洛阳的风貌,感慨地说:“以前以为长江以北都是落后的异族风气,现在才知道中原地区礼仪兴盛,人才济济,难以言传。”

应用2从材料二可以看出北魏统治下的中原地区改变了落后的异族风气,反映出孝文帝改革促进了中原地区经济、文化的兴盛,促进了民族融合。

2.获取材料信息

材料一(江南)地广人稀,饭稻羹鱼。无冻饿之人,亦无千金之家。——《史记》

材料二江南……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庄稼成熟),则数郡忘饥。……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宋书》

应用《宋书》里描写南朝时的江南与《史记》描述汉朝时的江南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结果?

提示不同:《史记》描述的江南经济落后,人烟稀少,商品交换不发达;《宋书》描述的江南非常富饶,经济发达。

原因:汉代时江南尚未开发,魏晋以来逐渐得到开发。

1.(P28)思考点: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得到开发的原因有哪些?

提示(1)北方人口南迁,带去先进的生产技术,增加了南方的劳动力。

(2)江南地区社会秩序相对安定。

(3)南北方人民的辛勤劳动。

(4)南方优越的自然条件。

2.(P31)问题探究:了解当代汉族姓氏与古代少数民族的关系。

提示当代汉族姓氏不少与少数民族存在渊源关系,从这个角度查找材料,了解其渊源关系。

1.2019年,江苏省文物局开展了2019年“5·18国际博物馆日”征文活动。假如你参加这次征文活动,且论文涉及“南京—六朝古都”的相关内容,你需研究下列哪些朝代的历史() ①吴②蜀③东晋④西晋⑤南朝宋、齐、梁、陈

A.①②③⑤B.②③④⑤C.①②③④D.①③⑤

答案 D

解析南朝宋、齐、梁、陈均定都建康,加上先前在此定都的吴和东晋,统称为“六朝”。故选D项。

2.《晋书·食货志》记载:“(中原)大疾疫,兼以饥馑,百姓又为寇贼所杀,流尸满河,白骨蔽野。……汉人遭遇亘古未有的劫难,中原成为胡人牧马之所……”据此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历史上中原人口南迁的第一次高潮的原因有()

①中原地区社会动乱②中原地区出现饥荒和瘟疫③少数民族内迁④汉族统治阶级内乱A.①②③④B.①②

C.①②③D.①②④

答案 A

解析由材料“(中原)大疾疫,兼以饥馑,百姓又为寇贼所杀,流尸满河,白骨蔽野”“中原成为胡人牧马之所”可知,中原地区出现饥荒和瘟疫、社会动乱、少数民族内迁,导致中原人南迁。由所学知识可知,西晋汉族统治阶级内乱,也是中原人南迁的原因之一。

3.魏晋南北朝时期,农耕区域扩大,土地资源进一步开发,其原因主要有()

①统治者重视农业生产②人口发展与土地不足的矛盾尖锐③农田水利事业的发展④新的耕作方法与农业机械的发明⑤三吴地区发达

A.①②③B.①③④

C.②③④D.②④⑤

答案 B

解析魏晋南北朝时期,人地矛盾并不突出,特别是江南地区,地广人稀,故排除②;⑤不符合题干设问原因,故排除。B项正确。

4.图一、图二是甘肃嘉峪关、酒泉一带魏晋古墓中发现的以庖厨为题材的彩绘墓砖。这两幅图()

图一图二

A.反映了魏晋时期当地百姓民族构成情况

B.证实了魏晋时期男女劳动分工状况

C.展现了魏晋时期当地动物养殖状况

D.有助于了解魏晋时期饮食生活状况

答案 D

解析据题干中“以庖厨为题材”的信息可知应是饮食生活状况,故选D。

5.成书于5世纪的《洛阳伽蓝记》记载:“自晋宋以来号洛阳为荒土。昨至洛阳,衣冠士族并在中原,礼义富庶,人物殷阜。”这段文字反映了()

A.隋朝洛阳,商业盛极一时

B.南朝时的洛阳经济得到恢复

C.士族制度在中原得到发展

D.北魏迁都洛阳,促进其繁荣

答案 D

解析本题解答的关键是对“5世纪”“洛阳”“礼义富庶,人物殷阜”的理解。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促进了其经济的发展繁荣。所以选D。

6.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盛行面食,且品种丰富,如馒头、油炸饼、胡饼等,其中胡饼深受内地人的喜爱。这些现象出现的原因是()

①南稻北粟格局的打破②民族融合程度加深③水碓、水磨广泛使用④国外粮食作物引入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③④

答案 B

解析魏晋南北朝时期,磨的改进为北方面食的盛行提供了条件,也促进了面食品种的丰富,再加上民族融合的加深,胡饼被内地人广泛地接受,故②③正确。这个时期,南稻北粟的格局没有被打破,也没有国外粮食作物引入,故①④错误。

课时对点练

题组一政权更迭

1.三国时期,造成鼎立局面持续的决定性因素是()

A.吴蜀联合对抗曹魏

B.封建经济的分散性

C.司马氏夺权影响魏国统一

D.三国经济发展形成相对均势

答案 D

解析经济格局决定政治格局,三国经济发展形成相对均势决定了三国鼎立局面的持续。2.南北朝时期的南北对峙的实质是()

A.两种经济制度的对立B.两种文化形态的对立

C.两个阶级的对立D.两种民族政权的对立

答案 D

解析南北朝时期随着民族融合的加深,南北经济制度、文化形态逐渐融合,南北政权的阶级属性也趋向一致,并没有形成对立,因此南北对峙的实质应是两种民族政权的对立,故选D项。

3.4世纪下半期,前秦苻坚励精图治,曾经一度统一了黄河流域,但是淝水之战以后,前秦迅速败亡,北方再度陷入分裂混战局面。出现这一后果的最重要原因是()

A.东晋力量强大,苻坚军队主力全部被歼

B.各民族间的隔阂依然存在

C.封建经济的分散性

D.江南发展迅速,全国经济重心已经南移

答案 B

解析淝水之战中前秦民族隔阂严重,民族矛盾尖锐,统治基础薄弱,导致其败亡,故B项正确。A、D两项不符合史实。当时北方少数民族还没有完成封建化,排除C项。

题组二民族融合与北魏孝文帝改革

4.从社会发展的角度看,历代民族融合的过程实质上是少数民族()

A.内迁杂居的过程B.汉族化的过程

C.社会封建化的过程D.经济农耕化的过程

答案 C

解析此题的关键语句是“社会发展的角度”。A项从地域角度;B项从民族变化的角度;C项从社会发展的角度,封建化是一个综合概念,包括政治制度、经济制度及生产方式、思想等方面,C项符合题意;D项表述不全面。

5.汉人有吃狗肉的习惯,但是北朝成书的《齐民要术》却没有提屠狗及烹饪狗肉的技术,其原因可能是()

A.北朝战乱频繁,北方犬类动物濒临灭绝,成为保护动物

B.北方游牧民族不喜狗肉,受其影响,黄河流域居民的饮食习惯发生变化

C.东南之人食水产,所以《齐民要术》没有提屠狗及烹饪狗肉的技术

D.当时黄河流域的狗用于打猎和交通,受到人们保护

答案 B

解析材料中的现象反映了北方饮食习惯的变化,故选B项。

6.北魏拓跋澄在回答孝文帝议迁都之事时,曰:“伊洛中区,均天下所据,陛下制御华夏,辑平九服,苍生闻此,应当大庆。”材料表明北魏迁都洛阳的根本目的是()

A.解决平城粮食供应困难

B.革除阻碍改革的保守势力

C.防止北方少数民族柔然的骚扰

D.加强对中原地区的统治

答案 D

解析由“伊洛中区,均天下所据,陛下制御华夏,辑平九服,苍生闻此,应当大庆”得知孝文帝迁都的目的是为了加强对中原地区的统治,故选D项。

题组三江南的开发

7.以下表述与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开发无关的是()

A.洞庭湖、鄱阳湖流域成为重要产粮区

B.北民南迁,充实了江南劳动力

C.江南经济发展基础好于北方

D.岭南、闽江流域也得到开发

答案 C

解析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经济发展水平与北方相比,还比较落后,基础薄弱,故选C项。8.东晋南朝时期,江南经济迅速发展,乃至有“江南之为国盛矣”的赞叹。该时期江南开发的主要因素不包括()

A.北方大量人口南迁

B.民族融合进一步加强

C.统治者推行劝课农桑等政策

D.农产品商品化程度高

答案 D

解析A、B、C三项都是推动江南开发的因素,不符合题意。魏晋南北朝时期农产品商品化程度低,不能推动江南开发,D项符合题意。

9.从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经济的迅速发展中,得出的最重要结论是()

A.先进生产力是发展的第一要素

B.社会环境决定一切

C.完全取决于自然条件

D.政策是第一位的

答案 A

解析魏晋南北朝时期,北人南迁,充实了南方的劳动力,并带去了先进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促进了江南经济的迅速发展,由此可以得出先进生产力是发展的第一要素,故选A项。10.下列南北朝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突出特点中,对我国经济格局影响最大的一项是() A.各民族经济的交流加强

B.商品经济不够发达

C.江南地区迅速发展

D.士族庄园经济和寺院经济占重要地位

答案 C

解析南北朝时期,江南的开发使江南地区经济迅速发展,南北经济趋向平衡,为南宋经济重心的南移奠定了基础,故选C项。

11.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农业迅速发展,其主要原因是()

A.商品经济水平提高,起到推动作用

B.北方人口南迁并带去先进生产技术

C.江南越人开始从事农耕生产

D.江南的气候、土壤对农业发展有利

答案 B

解析A项和C项与史实不符,D项是客观条件。以生产工具为代表的生产力发展是社会经济迅速发展诸原因中的主要原因,故选B。

12.《晋书·食货志》记载:魏文帝曹丕于黄初二年“罢五铢钱,使百姓谷帛为市”。以后很长一段时间以物易物成为魏晋时期主要的交换手段,其主要原因是()

A.封建统治者限制商业活动

B.北方少数民族大量内迁

C.朝代更替频繁和社会动荡

D.我国经济重心南移

答案 C

解析魏晋时期朝代更迭频繁,社会动荡不安,经济遭到破坏,商品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再加上货币更换频繁,从而造成物物交换成为交易的主要手段,故选C项。

13.北魏均田制实行后,文献中出现了“庄园”一词,指被圈占的成片土地。唐代均田制实行后,“庄园”一词的使用更普遍。这反映了均田制实施后()

A.井田制得以恢复

B.不存在土地私有现象

C.仍存在土地集中现象

D.庄园由中央直接管理

答案 C

解析从题干对“庄园”这一概念的解释看,它是指土地被集中占有,故C项正确。A、B、D三项都涉及土地的所有制性质和归属问题,而题干中没有提到这方面的内容。

14.黄河下游河道经常摇摆不定,但在魏晋南北朝时期,黄河下游河道却较为稳定,其主要原因是()

A.统治者高度重视治理黄河

B.政局安定,中原经济稳步发展

C.因畜牧业的发展,黄土高原等北方地区植被等环境状况有所好转

D.黄河上游的河西走廊等地区农耕业得到长足发展

答案 C

解析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原农耕规模缩小,畜牧业因少数民族的内迁有所扩展,两汉时因过度开垦导致的环境破坏状况有所缓解。水土流失的减少也使得黄河下游的河道相比以前更加稳定,决堤现象有所减少,故答案为C。

15.有人认为:“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经济严重破坏,政局动荡不安,长期分裂割据,人心涣散,实是我国历史上的黑暗时代,应当完全否定。”这种观点违背了()

①民族融合的作用②江南经济的发展③人民群众的向心作用④科技文化的进步

A.①②③④B.①③④

C.②③④D.①②③

答案 A

解析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是我国国家分裂时期,但是也是民族融合时期,我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取得很多成就,江南得到一定的开发。所以不能因为国家的分裂和政局动荡,将历史全部抹杀。

1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陆)睿(原姓步六孤)始十余岁,袭爵抚军大将军、平原王。……娶东徐州刺史博陵崔鉴女,鉴谓所亲云:“平原王才度不恶,但恨其姓名殊为重复。”时高祖(即孝文帝)未改其姓。——《魏书》卷四十

材料二(迁都洛阳后)高祖曰:“今恂(即太子)欲违父背尊,跨据恒朔(今山西大同、内蒙古河套一带)……此小儿今日不灭,乃是国家之大祸……”乃废为庶人。——《魏书》卷二十二材料三李唐一族之所以崛兴,盖取塞外野蛮精悍之血,注入中原文化颓废之躯,旧染既除,新机重启,扩大恢张,遂能别创空前之世局。——陈寅恪《李唐氏族推测之后记》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崔鉴对陆睿的不满反映出当时民族关系存在什么问题?为此,孝文帝采取了哪些改革措施?

(2)材料二中孝文帝对太子恂的处理说明了什么?

(3)依据材料三,分析孝文帝改革产生的影响。

答案(1)问题:汉族和鲜卑族之间存在着矛盾。措施:推行了改汉姓、改说汉语、改服饰、通婚姻、改制度等方面的汉化措施。

(2)改革面临着阻力;孝文帝推进改革的坚强决心。

(3)影响:促进了民族融合,为重新走向国家统一奠定了基础。

解析第(1)问从材料中“恨其姓名殊为重复”可以看出两者的矛盾,于是孝文帝进行汉化改革。第(2)问首先明确孝文帝把太子废为庶人,其次分析出孝文帝推进改革的坚决态度。第(3)问从材料三中的第一句话可以看出孝文帝改革对唐朝的影响是有利于国家的统一。

最新整理高三历史三国两晋南北朝政权的更替教案.docx

最新整理高三历史教案三国、两晋、南北朝政权的更 替教案 第三章封建国家的分裂和民族融合 第一节三国、两晋、南北朝政权的更替 教案 教学目标 一、基础知识目标 曹操基本统一北方;孙刘联合抗曹与赤壁之战;三国鼎立局面的正式形成。司马炎代魏建立晋朝;西晋灭吴;西晋的统治;“永嘉之乱”;西晋的结束。司马睿建立东晋;东晋的偏安;东晋后期的腐朽统治与东晋的灭亡。南朝四个朝代的名称;刘宋前期的统治局面;陈朝末年的腐朽统治。十六国北朝;北魏统一北方;北周武帝改革,统一黄河流域。 二、能力培养目标 1.三国时期,封建国家处于分裂状态,但与东汉后期的情况相比较,区域性统一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通过比较,培养学生的历史分析能力,把握历史发展的总趋势和三国时期的时代特征。 2.赤壁之战是一次以少胜多的著名战例,它促成了三国鼎立格局的形成。在教师指导下,分析曹操在官渡之战中获得胜利,在赤壁之战中却遭到失败的历史环境及其主观、客观原因,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3.曹操曾是一个有争议的历史人物。学生应在教师指导下,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

本观点和基本方法,分析与综合有关史实和历史材料,区分历史上的曹操与文艺作品中的“曹操”,从而全面、准确地叙述评议他一生的重大活动,培养学生历史学科的分析、综合、评价能力,并且让学生逐步学会掌握“要把问题提到一定的历史范围之内”,“对具体情况的具体分析”等历史研究的一些最基本的原则。 4.西晋的历史虽很短暂,特别是统一的时间不长,但是具体情况十分复杂。教师须引导学生既要力求全面,找到历史事物发展变化的诸多方面的因素,又要突出重点,抓住问题关键,从而培养和提高分析和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 5.指导学生对照三国鼎立形势图,结合相应的史实,加深对历史发展基本脉络的理解。以此提高学生掌握一定的历史地理知识的能力,并逐步养成“左图右史”的习惯。南北朝时期,南北对峙,而且南朝、北朝的政权更迭都比较频繁,因此各朝疆土范围也多有变化,指导学生阅读地图,培养学生的读图、识图能力。 三、思想教育目标 1.三国鼎立,结束了东汉王朝黑暗腐朽的统治,结束了东汉末年一些军事集团割据混战的局面,形成了区域性的局部统一。西晋使我国从分裂鼎峙的状态复归于统一,这既符合人民的愿望,也适应了社会经济、民族文化发展的需要。 2.三国时期,在长期剧烈的战争中,在极其复杂的政治斗争中,涌现出许多优秀的军事统帅和杰出的政治家,曹操、诸葛亮、孙权等都是这一时期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他们的政治谋略、军事指挥艺术,直到今天,还有许多值得我们借鉴。 3.东晋、十六国、南北朝,都是中国历史上的分裂对峙时期,但是统一是历史的趋势,也是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通过与东晋十六国的混乱状况相比较,了解南北朝分裂对峙之时,一些促使国家统一的因素也在发展并逐渐成熟起来,从而清楚地认识: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教学要点

三国两晋南北朝绘画概述

三国两晋南北朝绘画概述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绘画 (编者按:三国时期的绘画与后来的两晋南北朝通常是做为一个绘画历史中的整体出现的,而我们本次专题为了可以达到详尽的效果,为了可以以绘画来展现每个统治时代的风采,因此我们单独列出,三国绘画的发展背景是与两晋南北朝为一体的,因此我们的三国绘画发展背景采用绘画史上惯用的背景作为资料,还希望朋友们阅读的时候可以作为参考) 中国从三国鼎峙开始至隋王朝建国为止的绘画艺术。这一时期,上起三国曹魏,中历西晋、东晋、十六国,下迄南北朝至隋统一,历时369年。此间的绘画,在整个中国绘画发展历程中占有特殊重要的地位。 这一时期大部时间陷于战乱,国土长期分裂,朝代频繁更迭,世族地主的统治极端腐朽,生产力不断遭受战争的严重破坏,人民生活陷于深重苦难之中,阶级矛盾与民族矛盾十分尖锐。但另一方面,儒家名教失去它原有的维系人心的力量,玄学思想风靡一时,外来的佛教在中国土地上获得广泛传播和狂热信仰,因此又成为中国历史上一个少有的思想活跃的时代。处在纷争不息、动荡不安的社会之中的士人阶层,不论他们出身于世族或寒门,由于普遍对现实世界

感到绝望,而竞相崇尚放达,追求享乐。他们寻求各种精神寄托,或则清谈玄学,或则寄情山水,或则企慕神仙,或则恣意声色。还有一部分人则喜欢染指于艺术的创作、鉴赏和品评等活动。多种多样的精神享乐,无拘无束的个性发展,无疑会给这一时期绘画艺术的空前发展造成有利条件。 绘画的发展及其社会背景这一时期绘画的主流,仍沿着两汉时期强调绘画的“鉴戒”作用,三国时曹植认为:“是知存乎鉴戒者,图画也”(《历代名画记》);何晏说:“图像古昔,以当箴规”(《景福殿赋》)。齐梁时谢赫主张“图绘者,莫不明劝戒,著升沉”(《画品》)。这些关于绘画社会功能的论断,与东汉时“图像之设,以昭劝戒”,“图像百城,以励风俗”(均见《后汉书》)的主张完全一脉相承。当时的壁画和卷轴画,以古圣先贤、忠臣烈女为题材者不胜枚举。例如三国时魏国的几处宫殿之内,或则画“历象贤圣”的壁画(《魏都赋》),或则画姜后、孟母、樊姬、钟离春、班婕妤等列女故事的壁画(《景福殿赋》)。两晋及南北朝时,西凉李□于敦煌靖恭堂画“圣帝明王、忠臣孝子、烈士贞女”(《晋书》);北魏太和(477~499)年间于平城皇信堂画“古圣、忠臣、烈士之容”(《水经注》)。此外像《列女图》、《孝经图》、《孔子十弟子图》之类,一直是当时极其流行的题材。另一方面,由于当时佛教在中国北方和南方,得到了一批统治者的大力支持和提倡,起到了巩固封建统治的强大精神支柱的作用,佛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四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一.选择题(共30小题) 1.运用表格归纳整理历史事件是历史学习常用的学习方法。阅读下表中的相关史实,你认为空缺处应该填写的是() 战役名称时间交战双方结果意义 ①200年曹操和袁绍曹操以少胜多获胜基本统一北方 赤壁之战208年曹操和孙刘联军孙刘联军以少胜多获胜② A.①官渡之战②全国趋向统一 B.①淝水之战②奠定三国鼎立局面的基础 C.①淝水之战②前秦统一北方 D.①官渡之战②奠定三国鼎立局面的基础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的理解。官渡之战为曹操统一北方的基础和赤壁之战奠定了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基础。 【解答】公元200年,曹操打败袁绍,取得了官渡之战的胜利,奠定曹操统一北方的基础,之后曹操率军北渡黄河,统一了黄河中下游地区。208年曹操为乘胜消灭孙权和依附荆州势力的刘备,统一全国发动赤壁之战,孙刘联军用火攻的办法,以少胜多,大败曹军,赤壁之战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都是以少胜多的战役。 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注意区分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的知识点。 2.认知和探究历史地图,从中提取有效信息,是学习和研究历史的重要方法。通过研读右图,你能判断它反映了()

A.巨鹿之战B.官渡之战C.赤壁之战D.淝水之战 【分析】本题以认知和探究历史地图,从中提取有效信息,是学习和研究历史的重要方法为切入点,主要考查官渡之战。 【解答】200年,袁绍和曹操之间展开了官渡之战,曹操偷袭乌巢,用计火烧袁军粮草,以少胜多,大败袁绍,官渡之战,奠定了曹操统一北方的基础,B选项符合题意。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官渡之战的相关史实。 3.公元207年,曹操写道:“…烈士暮年,壮心不已”。诗中的“壮心”是指()A.打败袁绍B.统一全国C.镇压张角D.复兴汉室 【分析】本题考查了曹操的志向。200年,曹操在官渡之战中以少胜多,大败袁绍,为曹操统一北方奠定了基础。 【解答】“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这两句诗表现了曹操热爱自然、蔑视天命、老当益壮、志在千里的积极进取精神,抒发了他变革现实、统一全国的豪情壮志。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学生对三国鼎立的有关诗句与知识的理解能力。 4.2017年10月30日至11月1日,国家大剧院十周年戏曲邀请展的舞台上,迎来大剧院首部原创京剧《赤壁》,再次以磅礴的气势重现赤壁之战的历史风云。在这一戏剧舞台中可以看到的场景是() A.袁绍大战曹操B.周瑜大败诸葛亮 C.火烧曹营D.曹丕称帝 【分析】本题考查赤壁之战。208年赤壁之战爆发,孙刘联军采用火攻大破曹军,曹操元气大伤,狼狈退回北方,从而为三国鼎立局面奠定基础。 【解答】208年,曹操率军南下,想要统一全国,与孙刘联军在赤壁展开大战,孙刘联军采用火攻大破曹军,曹操元气大伤,狼狈退回北方,从而为三国鼎立局面奠定基础。故从京剧《赤壁》看到的情景是火烧曹营。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对赤壁之战的历史影响的理解和记忆,要根据赤壁之战的结果及历史影响作答。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复习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教案

第四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复习【教学任务】 教 学目标知识与 能力 1.了解三国两晋南北朝政权更替的历史线索。了解官渡之 战、赤壁之战、淝水之战的基本史实。 2.了解北方游牧民族内迁的情况和北方十六国建立的背景。 了解北魏孝文帝改革、北方地区的民族交融等基本史实,思 考并认识历史发展的必然性。 3.知道东晋、南朝统治对南方经济发展产生的影响。了解 江南地区开发的具体表现和重要作用。 4.了解《齐民要术》的作者、内容及地位;科学家祖冲之; 书法、绘画与雕塑方面取得的重大成就等基本史实。思考魏 晋南北朝科技文化成就的取得,与此阶段的时代特征有着内 在的联系。

过程与方法1.识读《三国鼎立形势图》,学习获取有效历史信息的方法。分析曹操在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中胜败的原因,提高对比、分析能力。 2.识读《西晋内迁少数民族分布图》,获取有效历史信息,并分析北方游牧民族内迁的影响;通过对“西晋为什么是一个短命王朝”的分析,培养学生综合归纳史实的能力。3.研读《材料研读》里《齐民要术》引文、祖冲之《相关史事》;赏析《钟繇楷书<宣示表>》、王羲之《兰亭集序》;观赏《云冈石窟第20窟中的主佛》《龙门石窟北魏<帝后礼佛图>》,直观感受其文化魅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分析西晋统一全国在历史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以及这一时期在我国历史上民族大交融方面的重要地位,认识到历史上各族人民在进一步交往中,加深了解,共同书写着中华民族的历史。 2.南北人民共同开发江南,认识到人民在经济发展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和平、安定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前提,认识维护和平的重要,认识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是历史发展潮流。3.体会科学和人文的价值,培养对古代中国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接受中国古代文化艺术的熏陶,提高欣赏美和鉴赏美的能力。 重点江南地区的开发、北方民族大交融难点北方地区的民族交融

魏晋南北朝文学作品一览表

《中国古代文学史概论作业》魏晋南北朝诗歌文学一览表 文学时期代表人 物 代表作品特点 建安文学三曹: 曹操、 曹丕、 曹植; 七子: 孔融、 陈琳、 王桀、 徐干、 阮瑀、 刘桢、 应玚 蔡琰 诗歌 七子"以写五言诗为主。五言诗是直到东汉后期才兴盛 起来的新诗体,桓、灵之世"古诗"的出现,标志着五言诗 已经初步成熟。而"七子"的优秀五言之作,写得情采飞扬, 变化多致,使五言诗在艺术上更臻于精美。如徐干的《室 思》就比同一题材的《青青河畔草》或《冉冉孤生竹》写 得细腻深厚。而陈琳《饮马长城窟行》、阮瑀《驾出北郭 门行》等都作于汉末战乱发生之前,其写作时间不一定比 "古诗"晚,它们在五言诗发展史上的重要性就更加值得重 视。 辞赋 "七子"写了大量的小赋,他们在张衡、蔡邕等已经取 得的成就基础上,为小赋的进一步繁荣作出了贡献。"七子 "的小赋有三点值得注意: ①取材范围更加扩大,题材的普通化、日常化进一步 冲淡了过去大赋的贵族性质; ②反映社会现实的功能更趋加强,直接描写政治事件 的作品有所增多; ③抒情色彩愈益浓厚。对于"七子"的赋,曹丕在《典 论·论文》中曾给予了相当高的评价,刘勰在《文心雕 龙·诠赋》中也表示了同样的意见,还特别认为王粲、徐 干二人是曹魏一代的"赋首",说他们可与宋玉、司马相如、 左思、潘岳等并列。 散文孔融的章表,陈琳、阮瑀的书记,徐干、王粲的论说 文,在当时都能独树一帜。它们的共同优点就是曹丕所说 的"文以气为主"(《典论·论文》),贯注了作者独特的气 文学史上的建安时期从黄 巾起义到魏明帝景初末年,大 约五十年时间。在东汉末群雄 并峙逐鹿中原的争夺兼并中, 曹操完成了统一北方的大业, 并吸引大批文士,形成了以曹 氏父子为核心的邺下文人集 团。建安诗歌便是社会由分裂 动荡趋向统一这一历史时期 的产物。“世积乱离,风衰俗 怨”的时代特征,建安文人开 阔博大的胸襟、追求理想的远 大抱负、积极通脱的人生态 度,直抒胸臆、质朴刚健的抒 情风格,形成了建安诗歌所特 有的梗概多气、慷慨悲凉的风 貌。为中国诗歌开创了一个新 的局面,并确立了“建安风 骨”这一诗歌美学风范。 建安时期是文学的自觉 时期,建安文学中所反映的人 在社会角色义务之外,还有个 人的情趣,爱好,公共的社会 生活之外还有私人的日常生 活。建安文学是充分展示个体 生命的文学,它充分展示着伟 大的生命精神,具有恒久的魅 力和价值.。 东汉王朝恢复,曹操便制 订了“外定武功,内兴文学” 的治国方针。曹操在逐个消灭

汇总三国两晋文学作品及作者

三国两晋文学 作品及作者 整理人尼克

魏晋南北朝文学 一、填空 1.曹操的《____》是我国现存第一首完整的山水诗,写出了大海孕大含深、动荡不安的性格。 2.曹丕所作的《____》是我国现存第一首成熟的七言诗,对后代歌行体诗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3.钟嵘在《诗品》中评价曹植的诗为“____,辞采华茂,情兼雅怨,体被文质。” 4.诗歌以“游仙”名篇始于____。 5.曹丕在《____》中称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璃、应玚、刘桢为“七子”。 6.魏晋南北朝诗歌以建安时期的创作最为辉煌,其中代表作家是三曹、七子和女诗人____。 7.蔡琰的《____》重点描写自己亲身经历的惨绝人寰的遭遇,从中可以看出汉末战乱中广大人民特别是妇女的不幸命运。 8.王粲的代表诗作是《____》三首,尤以第一首最为著名,其中有“出门无所见,白骨蔽平原”的诗句。 9.王粲的诗歌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刘勰在《文心雕龙·才略》中称许他为____。 10.阮籍的代表作是《____》八十二首,开创了中国文学史上政治抒情组诗的先河。 参考答案: 1.步出夏门行·观沧海2.燕歌行3.骨气奇高4.曹植5.典论.论文6.蔡琰7.悲愤诗8.七哀诗9.七子之冠冕10.咏怀诗 11.嵇康散文的代表作《____》中,记载有“必不堪者七,甚不可者二”。 12.嵇康的诗歌以四言成就较高,其中《____》自述平生的遭遇和理想抱负,对自己无辜受冤表示极大愤慨。 13.所谓太康诗风就是指以陆机、潘岳为代表的西晋诗风,其中____被钟嵘奉为“太康之英”。 14.西晋太康时期涌现了大批作家,著名的有三张、二陆、两潘、一左,其中“一左”即____。 15.左思的《____》八首,开创了咏史诗借咏史以咏怀的新路,成为后代诗人效法的范例,这是他对中国诗歌的独特贡献。 16.陆机的《____》十二首,基本上都是拟《古诗十九首》的,在内容上皆沿袭原题,格调上变朴素为文雅,显示出诗歌文人化的倾向。 17.由西晋末到晋室南渡之际兴起了____诗,这种诗几乎统治了整个东晋时期的诗坛。 18.兰亭之会共成诗37首,编为《兰亭集》,王羲之为之撰写了一篇《____》,此序文笔清新疏朗,情韵绵延,是一篇广为传诵的优美散文。 19.陶渊明的作品在生前流传不广,梁代的____加以搜集整理,编了《陶渊明集》。 20.____是陶渊明为中国文学增添的一种新的题材,魏晋诗歌在他那里达到了一个新的高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数学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数学 秦汉时期《九章算术》的出现,是中国古代数学体系初步形成的标志。 在此基础上,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数学研究和数学教育又有了显著的发展。在这一时期撰写的数学书不下数十种,仅《隋书·经籍志》所载就有二十余种。其中如赵爽《周髀算经注》,刘徽《九章算术注》和《海岛算经》,《孙子算经》,《张丘建算经》,甄鸾《五曹算经》、《五经算术》和《数术记遗》等,都是重要的数学典籍,后被收入有名的“算经十书”而一直流传至今。南北朝时祖冲之所著《缀术》,是一部内容丰富的数学专著,可惜已经失传。这些数学著作记载了这一时期数学家在勾股算术、重差术、割圆术、圆周率、球体积公式、线性方程组解法、二次和三次方程解法、同余式和不定方程解法等方面所取得的新成果,充实和发展了以《九章算术》为代表的中国古代数学体系。特别应该提到的是,刘徽在魏陈留王景元四年(263)作《九章算术注》。他在注释中对于《九章算术》的大部分数学方法作出了相当严密的论证,对于一些概念给出了明确的解释,从而为中国古代数学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他所提出的许多新的思想、方法、原理和获得的新成果,对后世数学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和深远的影响。祖冲之是刘徽以后又一位杰出的数学家。他的圆周率值,是举世公认的重大数学成就,在数学史上占有突出的地位。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形成了中国古代数学发展过程中继两汉之后的又一个高潮。 一、勾股定理和重差术 勾股定理是中国古代几何学中一个最基本的定理。在中国古代,勾股定理的一般形式a2+b2=c2(a、b、c 表示直角三角形的三边),最早见于《周髀算经》。《九章算术》则进一步给出计算勾股数的一组公式:a b c m n mn m n ∶∶∶∶= - +1 21 22 2 2 2 ( ) ( )其中m∶n=(c+a)∶b ,这是整数论的重要成果。但是,这两部书的共同缺欠是仅有公式而没有证明。据现有记载,首先对有关勾股问题给出证明的是三国时孙吴数学家赵爽。赵爽,字君卿,约生活于公元3 世纪初,生平不详。曾为《周髀算经》撰序作注,对于书中阐述的盖天学说和四分历法作了较详尽的注释。赵爽《周髀算经注》中有一篇《勾股圆方图注》,全文五百余字并附有六幅插图(原图已失传,现传本《周髀》中的图是后人所补)。这篇注文简练地总结了东汉时期勾股算术的重要成就,给出并证明了有关勾股形三边及其和、差关系的二十多个命题。他的证明主要依据几何图形面积的换算关系,例如利用弦图证明公式c2=2ab+(b-a)2,利用面积换算证明由勾弦差(c-a)与股弦差(c-b)求勾、股、弦的公式等。刘徽在《九章算术注》中更明确地提出“出入相补,各从其类”的出入相补原理。这个原理的内容是几何图形经分合移补所拼凑成的新图形,其面积(或体积)不变。刘徽根据出入相补原理证明了勾股定理,改进了勾股数的计算公式,并将其广泛应用于解决勾股容方、勾股容圆和立体体积等各种几何问题。这种简明直观具有独特风格的几何证明方法,与古希腊欧几里得几何学思想是根本不同的。 勾股测量是勾股定理的一项重要实际应用。《九章算术》中的例题表明,勾股测量是解决一些简单测量问题的有效手段。这种测量方法起源很早,传说大禹治水的时候就已经采用了。在《周髀算经》和张衡《灵宪》中也都有所论述。《周髀算经》里记载的陈子测日法,通过两次测量结果进行推算,发展了勾股测量方法。这实质上就是东汉时期的天文学家和数学家所创立的重差术。把重差术用于测算太阳的高度和距离,当然不可能得到正确的结果。但是,如果用于测量和推算远处目标的高度、深度、宽度和距离,无疑是一种有效的方法。赵爽在《周髀算经注》的《日高图注》中,利用几何图形面积的关系,给出了重差术的证明。刘徽在《海岛算经》中通过九个实例,对于重差术作了系统的总结,并且提出根据三次和四次测量结果的推算公式,用以解决复杂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兵器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兵器 一、刀剑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冶炼技术获得了长足发展,冷兵器的质量有很大的改进。三国时期的锻造技术已相当高。诸葛亮令巧匠蒲元造刀三千口,“以竹筒密纳铁珠满中,举刀断之,应手虚落,若薙水刍,称绝当世,因曰神刀”(《诸葛亮集》卷四引《诸葛亮别传》)。曹操作“百辟刀”(《曹操集·百辟刀令》)乃百炼精钢,能“陆斩犀革,水断龙舟”(曹植《宝刀赋》),锋利无比。孙权“作千口剑、万口刀..皆是南钢越炭作之。”(《太平御览》卷三四三引陶弘景《刀剑录》)。北齐綦母怀文造“宿铁刀”,“其法烧生铁精以重柔挺,数宿则成刚。以柔铁为刀脊,浴以五牲之溺,淬以五牲之脂,斩甲过三十札”(《北齐书·方技传》)。 二、铠甲 三国两晋以来,铁铠甲数量质量均有提高。首先是门类增多。曹植《先帝赐臣铠表》言及黑光铠、明光铠、两当铠、马铠等等。铠甲的防护部位日益增大。三国初的马铠,由面帘、鸡颈、当胸、马身甲、搭后、寄生、鞍蹬(《中国军事史》第一卷《兵器)第二章)构成,形制相当完备,除四足外,全身其余部分均在铠甲的防护之中。铠甲的坚硬度增强。刘宋时官造“诸葛亮筩袖铠帽”,“二十五石弩射之不能入”(《宋书·殷孝祖传》)。此铠是否沿用诸葛亮“五折刚铠”(《诸葛亮集》卷二《作刚铠教》)的制法,已难知其详。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铠甲多由官造。《隋书·刑法志》言南朝齐梁刑制,“劫身皆斩,妻子补兵。遇赦降死者,■面为劫字,髠钳、补冶、锁士终身”。冶、锁士专为朝廷造兵器甲仗。私家亦可自造衣甲。《晋书·祖逖传》:“(元)帝以逖为奋威将军、豫州刺史,给千人凛,布三千匹,不给铠仗,使自招募。”于是逖“屯于江阴,起冶铸兵器”。 三、抛射兵器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抛射兵器也获得显著的发展。诸葛亮“损益连弩,谓之元戎,以铁为矢,矢长八寸,一弩十矢俱发” (《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注引《魏氏春秋》)。“矢长八寸”指的是箭链长度,“十矢俱发”指齐射而非连发。只有齐射,才能构成密集火力,对敌骑兵部队大量杀伤。1964 年成都郸县出土蜀汉景耀四年(261)制弩机一张,机上铭文注明开弓拉力为“十石,”据考定为诸葛亮连弩弩机。“十石”之力,合今五百三十四点六市斤,非一般人力所能开弓。连弩有如此劲力,开弓不易,若单发显然大大慢于一般弩箭的发射速度。按汉代“六石”弩射程为二百六十米,“十石”弩当射得更远,这就提高了弓弩抗御骑兵的能力。诸葛亮连弩已是机巧非凡,而魏马钧见之,日:“巧则巧矣,未尽善也’,并说改进之“可令加五倍”(《三国志·魏志·方技传》裴松之补注)。晋宋时称穿透力极强的弓弩为“万钧神弩”。东晋末刘裕破卢循,“军中多万钧神弩,所至无不摧陷”(《宋书·武帝纪》)。南齐末,杨公则攻东昏侯,“城中遥见麾盖,纵神锋弩射之,矢贯胡床,左右皆失色”(《梁书·杨公则传》)。 曹操善用“发石车”。官渡之战,曹军坚守营垒,“绍为高橹,起土山,射营中,营中皆蒙楯,众大惧。太祖乃为发石车,击绍楼,皆破,绍众号曰霹雳车”(《三国志·魏志·袁绍传》)。马钧研究发石车并加以改进,“欲作一轮,县大石数十,以机鼓轮为常,则以断县石飞击敌城,使首尾电至。尝试以车轮县瓴甓数十,飞之数百步矣”(《三国志·魏志·方技传》裴松之补注)。马钧对发石车的改进进一步提高了抛射兵器的威力,但未获统治者采纳。南朝称抛石器为“拍”,称发石车为”拍车”。《陈书·黄法■传》:“(太建)五年,大举北伐..于是乃为拍车及步舰,竖拍以逼历阳。”《南史·黄法■传》作“抛车”,拍抛一音之转。船上置拍,称“拍舰”。《陈书·徐世谱传》:“侯景之乱..世谱乃别造楼船、拍舰、火舫、水车以益军势。”临海王光大元年(567),淳于量、吴明彻破华皎,“募军中小舰,多赏金银,令先出当贼大舰,受其拍。贼舰发拍皆尽,然后官军以大舰拍之,贼舰皆碎,没于中流”(《陈书·华皎传》)。陈将程灵洗击周,”灵洗引大舰临城发拍,击楼堞皆碎”(《资治通鉴》卷一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医学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医学(公元220-581 年) 公元220年曹丕袭魏王位,当年废汉献帝自立,国号魏。公元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国号“汉”(史称“蜀汉”或“蜀”),据长江上游地区;222年孙权在建业(今南京市)称吴王(229年称帝),据长江中下游及其以南地区。从此,魏、蜀、吴鼎立局面形成。三国连年征战,263年魏灭蜀,265年司马炎代魂立晋(吏称西晋),280年晋灭吴,全国复归一统。但西晋王朝因司马氏宗室争夺中央统治权,“八王之乱”持续十六年的混战,使隐伏矛盾迅速激化,很快导致北方少数民族兵进中原。从316年匈奴贵族建立的政权灭西晋起,北方从此进入“五胡十六国”的战乱时期,前后出现20个割据政权。直到公元439年鲜卑族政权北魏统一中国北方,方获近百年的相对稳定。534年北魏分裂为东魏和西魏,继之北齐代东魏,北周代西魏,581年隋代北周。在南方,公元317年西晋琅玡王司马睿在建康(南京市)称帝建立偏安江南的政权,史称东晋。公元420年以后又历经宋(420~479年)、齐(479~502年)、梁(502~557年)、陈(557~589)四朝更迭。此四朝与北魏以降的北方政权相对峙,是为南北朝,直到公元589年隋灭陈,才再次结束割据局面,使全国重归统一。 从东汉末年到隋统一全国近400年间,是中国社会发展历程中最纷乱的时期之一,这个时期也是中国各民族大融合的一个时期,促进了经济文化的交流。在北方和长江上游地区,先后有曹魏和蜀汉分别制定魏律和汉律、推行屯田制;西晋初期改立占田制、课田制以及对王公官员的限田制,这对抑制土地兼并、补救战争创伤和恢复社会经济均有一定积极作用。北魏改变鲜卑族风俗、服制、语言,鼓励与汉族通婚,加强同汉人士族的联合统治。这些改革推进了民族融合,加快了各民族封建化进程,促进了北方生产、经济的恢复和科学文化的发展。 东晋和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生产有较为迅速的发展。西晋末开始的北方战乱,迫使大量汉族农民迁至相对安定的江南地区,总数达70万人。北方先进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被带到南方,广为传播,使江南火耕水耨的粗放耕作状态大为改变。农作物品种逐步增加,牛耕普遍推行,干旱地区采用了北方精耕细作的区种法。同时,还兴建了不少水利灌溉工程,创造了多种作物经营,使农业生产水平迅速提高,并带动了手工业的发展,促进了商业的繁荣,生产和经济的恢复发展,促进了科学文化的发展。 在意识形态方面,随佛教兴起和道教流行,两汉时期的独尊儒学局面被打破了,开始出现儒佛道并立格局,并有玄学的流行。 佛教自西汉末由印度传入我国,到东汉时已有人翻译佛经,但信佛者不多,魏晋时期印度和西域僧人陆续来到中国,随着佛经翻译增加和佛寺兴建,佛教迅速传播,印度医学也随之传入我国。南北朝时期大力提倡佛教,于是造佛寺、塑佛像、释佛经、传佛学形成高潮。以至“招提栉比,佛塔骈罗”,僧尼人数也大量增加。佛教教义将现实痛苦归罪于前世不行善,要人们忍受今世苦难,寄希望于来世,这种思想易为当时处于战乱动荡社会之中的人们所接受,“因果报应”、“灵魂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文化(二)·教案示例之二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文化(二)·教案示例之二 教案示例之二 第27课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化(二) ——诗歌的发展和艺术的大放光彩 山东省实验中学高级教师吴家哲 (一)教学目的 1.要求学生掌握的基础知识:①建安诗人的代表人物曹操、曹植和王粲;东晋田园诗人陶渊明;②南北方民歌的特点及北方民歌的代表作;③书法家钟繇和王羲之;④大画家顾恺之;⑤云冈石窟和龙门石窟。 2.要求学生认识: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在文学艺术方面出现百花齐放的局面,而且具有各民族的特色。这些文学艺术的成就,是我国宝贵的文化遗产。 3.通过对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文学艺术的教学,培养学生从文学艺术中了解历史,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和鉴赏的能力。 (二)教学过程 1.复习提问 (1)请说一说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在哪几位杰出的科学家?他们的主要贡献是什么? (2)南北朝时期,杰出的无神论者是谁?他写了《神灭论》主要内容和意义是什么? 2.导入新课 这一课继续讲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化。内容是文学艺术及其成就。 3.讲授新课 一、建安诗人和陶渊明 (1)建安诗人 “建安”是汉献帝刘协被曹操迎到许昌后使用的一个年号。建安年间(公元196—220

年),曹操实际掌握着东汉政权。曹操死后,其子曹丕代汉自立。“建安文学”即指汉末到魏初这一时期的文学。 建安时代的前期,社会动乱不止。曹操统一北方后,社会比较安定,曹操父子都是文学家,提倡文学,爱护文人,为文人自由创作提供了条件。 建安诗人最著名的是三曹、七子。三曹是指曹操、曹丕、曹植。他们是建安文坛的领袖,其中曹操、曹植的文学成就较高。七子是指孔融、王粲、刘桢、阮瑀、徐幹、陈琳、应玚。其中成就最高的是王粲。 建安文学以诗为主,有不少作品从汉府民歌中吸取养料,反映出社会动乱和人民流离失所的痛苦,辞情慷慨,语言刚健。后人以“建安风骨”称誉这些作品的风格。这些诗篇具有现实主义的特点。这是因为建安诗人,大都经历过汉末长期战乱,比如曹操本人就是乱世英雄,他大半生是在戎马倥偬中度过的,对社会的情状了如指掌;曹植长期随父转战,从小生活在军队中;七子中的许多人也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他们都目睹过广阔的社会画面,才会写出风格悲凉慷慨的诗篇,写出军阀混战造成的恶果。例如曹操的《蒿里行》写的“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曹植在《送应氏》中写了“中原何萧条,千里无人烟”;王粲的《七哀诗》写道:“出门无所见,白骨蔽平原。路有饥妇人,抱子弃草间。”读了这些诗篇,令人毛骨悚然。正如诗人当时说的:“见此崩五内”,“气结不能言”“喟然伤心肝”。我们应当把这些名句看作史诗。不过,我们不能把建安诗人仅仅看作是时代的悲歌者,还应当看到他们是国家统一的热烈追求者,他们哀其不幸,怒而奋争。曹操的《龟虽寿》写道:“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最能表达他的心志。曹植在《白马篇》中描写了一个青年战士的高尚精神,他写道:“弃身锋刃端,性命安可怀,父母且不顾,何言妻与子。名在壮士籍,不得中顾私,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后两句可以说是曹植本人要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曹丕在文学上也有很高的成就,他写的《燕歌行》,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七言诗。从内容上看,是描写一个女子在深秋月夜怀念远出不归的丈夫,真实地反映了当时征发徭役、兵役给人民带来的痛苦。 (2)女诗人蔡文姬 蔡文姬,原名琰。文学家蔡邕之女。陈留圉(今河南杞县)人。博学多才,是著名女诗人,又有音乐才能。初嫁河东卫仲道,夫亡归母家。东汉末年大乱,她被匈奴人所虏,嫁匈奴左贤王。居匈奴12年。曹操与蔡邕相好,就派遣使者以金璧赎回。蔡琰回归之后,作《悲愤诗》和《胡笳十八拍》,叙述了她的不幸遭遇,表达了希望早日结束战争的愿望,她写道:“城头烽火不曾灭,疆场征战何时歇?” 蔡文姬的不幸命运,代表了当时广大妇女的悲惨命运。她的诗同样具有现实主义的特色。 (3)东晋著名诗人陶渊明 陶渊明,原名潜(365—427),字元亮。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西南)人。东晋大诗人。他曾三次出仕,三次归隐。这是他看不惯官场的黑暗,看不惯门阀制度的霸道。比如他最后当彭泽县令时,一位督察官要到该县,事先通知他要做好各种迎接准备。陶渊明知道这是督察官要求他卑躬屈膝,阿谀奉承,他不堪忍受这种人格的侮辱,愤然地说,我岂能为五斗米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化

第四节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化 (第三单元第二、三课课时) 教学目标 1.基础知识目标: 魏晋南北朝时期文化发展的原因、主要特征和表现;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科学技术:数学、农学、地理学等方面的成就;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道教、佛教的传播和反佛教的斗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学:建安文学、陶渊明与田园诗、南北朝时期的民歌《采桑度》、《敕勒歌》和《木兰辞》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艺术:绘画、书法、雕刻等方面的成就。 2.思想教育目标: (1)通过魏晋南北朝我国文化发展的原因分析,培养学生理解政治、经济对文化发展所产生的作用。(2)通过魏晋南北朝佛教兴盛对经济的破坏作用,使学生认识宗教的双重作用。(3)通过魏晋南北朝时期科学技术发展的情况分析,认识当时我国的一些科学家在勤奋钻研的基础上,取得了领先于世界的成就。从而树立努力勤奋刻苦学习的信念。 3.能力培养目标: (1)通过本节的教育与教学,培养学生对继承与发展的关系的理解能力。 (2)培养与提高学生紧扣时代特征,抓住历史现象的关键,对复杂的历史现象进行概括的综合能力。 (3)提高学生对文艺作品的鉴赏能力与文化素质。 重点难点 1.重点: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科学技术方面的成就:数学、农学和地理学。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哲学思想,道教、佛教及其反佛教的斗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学:建安文学、陶渊明与田园诗、民歌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艺术:书法、绘画和雕刻等。 2.难点: (1)魏晋南北朝时期,我国文化发展的主要原因和特征。 (2)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空前兴盛的原因和危害。 教学方法 1.归纳法;2.阅读指导法;3.讨论法。 教学过程 复习旧课: 思考:魏晋南北朝时期,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特征有哪些? 学生回答:(1)江南经济开发,北方发展相对缓慢。(2)庄园经济占居主要地位,寺院经济膨胀。(3)商品经济总体水平较低。(4)各民族经济交流加强。 在这种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我国的文化也取得了一些成就,那么魏晋南北朝时期我国文化发展的原因有哪些呢? 学生思考,然后回答相关内容。结合前面我们分析文化发展的原因的基本模式:(1)政治因素;(2)经济因素;(3)民族因素;(4)历史因素;(5)中外交流因素;(6)人民群众的因素等。然后分析出: (1)原因:①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由于各族人民的大融合,民族之间的交往丰富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内容。②北方经济的发展,江南经济得到了开发,为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文化发展奠定了经济基础。③外来佛教的传入,对中国建筑、绘画、文学等方面产生了重要影响,丰富了它的文化的内涵。吸收了异域文化的成果,是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文化发展的重

统编人教版高中历史《中外历史纲要》(上)第5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说课稿

统编人教版高中历史《中外历史纲要》(上)第5课《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说课稿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统编人教版高中历史《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二单元第5课《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第二单元讲述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的历史。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了解三国两晋南北朝政权更迭的历史脉络和隋唐王朝的鼎盛局面,认识这一时期制度演进、民族交融、区域开发和思想文化发展等新成就。本课讲述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承载着实现单元教学目标的任务。为了更好地教学,下面我将从课程标准、教材分析、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教学重难点、学情分析、教学方法及准备、教学过程等方面进行说课。 一、说课程标准。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2017版2020年修订):“1.4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大一统的发展:通过了解三国两晋南北朝政权更迭的历史脉络,认识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制度变化与创新、民族交融、区域开发和思想文化领域的新成就。” 二、教材分析。 本课是《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二单元第5课,本课教材以史实叙述为主,主要讲述了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国家分裂,政权更迭频繁,民族冲突严重,但是社会经济在曲折中仍有进步,汉民族与内迁民族在频繁接触中,其政治、经济、文化、风俗习惯等方面相互渗透和影响,逐步走向交融,推动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包括“三国与西晋、东晋与南朝、十六国与北朝”三目内容。教材图文并茂,史料丰富,注重活动与探究教学。因为本课主要内容从三国一直讲到北朝,时间跨度大,内容包括政治、经济、民族融合等多方面,但重点是政权更迭和民族融合历史,所以教学应重点突出,应注意教学时间的分配。 三、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 (一)教学目标 1.能概括三国与两晋、东晋与南朝、十六国与北朝等时期朝代更替的基本史实,认识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国家分裂、政权更迭频繁的时代特征; 2.能够运用有关史料,分析当时民族矛盾尖锐、民族冲突严重的特点;

三国两晋南北朝说课稿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说课稿 孟匠中学孟巍巍 一、说教材 本课《三国两晋南北朝》是华师大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的内容。第四单元所述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是秦汉大一统后出现的政权 分立时期,是新的、大规模的、更多民族的统一的酝酿的必然过程。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课程标准》,本课具体教学目标是: ⑴识记与理解:知道魏、蜀、吴三国的建立者、建国时间、国号 和都城。理解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的特点及其对历史发展的重要影响;知道南方经济的发展的原因和影响以及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内容 和影响。 ⑵能力和方法:通过让学生利用表格对知识进行归纳,培养学生分析整理历史材料的能力。 ⑶情感、态度、价值观:正确认识人的主观能动性对历史发展的 作用,树立初步的评价历史人物的唯物史观,把推动社会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作为评价历史人物的第一标准。认识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是各民族共同缔造的,形成正确的民族观念。 三、说重点、难点 重点:三国鼎立局面形成;南方经济的发展;北魏孝文帝改革。 难点:如何理解民族融合 四、说教法 1、从学生生活入手,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以最快的速度 进入课堂学习。教师在教学中设置教材大事年表中的问题,引发了学生强烈的求知欲。 2、本着教育与教学相一致、教育与学生可持续性发展相一致、 直观性等教育教学原则,以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学会学习为主要目的.这节课我主要采用了历史情境创意、图表、讨论探究和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等教学方法。 3、本课的教学重点应用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 以学生为主体,增强学生在复杂历史现象中把握时代的主流,顺应历

史潮流的能力。本节课的教学适宜采用启发诱导和直观教学相结合的 方法,多媒体教学配合录像创设教学情景。 五、说学法 七年级学生经过近一学期学习,大多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且积累了一定历史知识。许多学生很有主见,并且愿意表达看法。据此,我确定了以下学法: 1.学生利用材料进行分析,找出需要的信息。 2.学生通过对问题进行探讨辩论,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 3.对学生分组进行导学,通过创设问题情境,诱导学生思考讨论,激发学生寻求知识的欲望。充分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搭建一个互动的舞台,使他们始终处于主动探究问题的积极状态,从而在不知不觉中突破重点和难点。 学法德国教育学家第斯多惠认为:“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所以我的教学要给学生创造一个宽松自由的学习空间,营造一个“磁性”的课堂氛围,要引导学生自主 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和想法。 六、说教学构思: 教学过程: (一)整体感知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是我国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的历史时期。(目标1) (二)知识梳理政权更迭 课件展示问题: (1)三国鼎立时期分别是指的哪三个国家?它们分别是由谁在哪一 年成立的?都城定在什么地方? 任务一列表比较政权建立情况 政权建立者建立时间都城

高中历史人教2019版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第5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教案

必修上第5课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 北京市第四中学高耀敏 一、教学理念 本课主要设计思想是:以学生已有的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知识为载体,引导学生分析史料、探究历史问题,在过程中提升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等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二、教学内容分析 (一)课标要求 (2017版)通过把握三国两晋南北朝分合更迭的历史脉络,认识这一时期民族交融、区域开发的历史意义。 (二)教材分析 本课教材以史实叙述为主,所涉及的时间跨度很长,课程容量比较大,若按子目顺序讲解,会比较散,也不容易在一课时完成。本课的主要内容是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国家分裂,政权更迭频繁,民族冲突严重,但是社会经济在曲折中仍有进步,汉民族与内迁民族在频繁接触中,其政治、经济、文化、风俗习惯等方面相互渗透和影响,逐步走向交融,推动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基于课标要求和以上分析,我按本课标题对课程内容进行了整合,第一部分讲“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第二部分讲“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 三、学情分析 学生经过初中阶段的学习,对于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朝代更迭频繁、民族交融等阶段特征有基本认识,部分学生对于朝代更迭情况能简单叙述,但是初中没有选考历史的学生,对这段历史一片茫然。学生对于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民族交融的影响缺乏全面的认识,对于促进民族交融的途径,不能从宏观的角度认识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在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形成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四、教学目标 通过地图和教材内容,在概括三国与两晋、东晋与南朝、十六国与北朝等时期朝代更替的基本史实的基础上,能够运用示意图梳理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情况,认识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国家分裂、政权更迭频繁的时代特征;能够运用有关史料,分析当时民族矛盾尖锐、民族冲突严重的特点;在概括南方的开发、北魏孝文帝改革等基本史实的基础上,说明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交融。能够运用有关史料,从当时的情境和历史的角度论述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民族交融的重要影响;探讨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在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形成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五、教学重点难点 (一)重点: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民族交融的影响 (二)难点: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促进民族交融的途径

《第5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课堂教学教案教学设计(统编人教版)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 课标要求:通过了解三国两晋南北朝政权更迭的历史脉络,认识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交融,区域开发的新成就。 能够在年代尺上标出曹魏建立、西晋统一、东晋建立、北魏统一北方、隋朝统一南北等重大历史事件时间点。 认识民族交融的多面向,汉人胡化和胡人汉化,北魏时期民族融合以及民族融合回流现象。 多角度认识孝文帝汉化举措的影响。 历史发展大势是由分裂对峙重新走向统一。中华文明的扩展。丧乱贴 释文:羲之顿首:丧乱之极,先墓再离荼毒,追惟酷甚,号慕摧绝,痛贯心肝,痛当奈何奈何!虽即修复,未获奔驰,哀毒益深,奈何奈何!临纸感哽,不知何言!羲之顿首顿首。 王羲之的先墓指的是在琅琊临沂的祖墓,“先墓”初“离荼毒”是在晋室渡江前后,不过此时王羲之尚未成年。“再离荼毒”发生于公元356年燕太原王慕容恪与段龛广固之战时,燕军荼毒王羲之在琅琊临沂的先墓,后由王羲之的好友荀羡修复。在先墓被毁再毁,而自己却不能前往整修祖墓的历史背景下,王羲之遂写作此信札,无奈和悲愤之情溢于纸上。 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民生百遗一,念之断人肠。 ——曹操《蒿里行》

据该书《读史方舆纪要》记载,在当今中国版图范围内,先秦时期共有战争 661次(此从周平王东迁算起),平均每年约1.2 次;秦汉时期有战争682次, 平均每年1.6次,魏晋南北朝时战事最多,共有1677次,平均每年有4.6次。 ——施和金《中国古代战争的时空分布》 《中国社会科学报》自永嘉截至刘宋之季,南渡人口(编户齐民)约有九十万,占当时政府编户齐民五百四十万的六分之一。……换言之,亦即晋永嘉以来,北方平均八人之中,有一人迁徙至南方。 ——王仲茔《魏晋南北朝史》 上海人民出版社,2016年,第322页 石勒过泗水,攸乃斫坏车,以牛马负妻子而逃。又遇贼,掠其牛马,步走,担其儿及弟子绥。度不能两全,乃谓其妻曰:“吾弟早亡,唯有一息,理不可绝,止应自弃我儿耳,幸而得存,我后当有子。”妻泣而从之,乃弃之。其子朝弃而暮及,明日,攸系之于树而去。——《晋书》卷九十《邓攸传》 四三六年,魏灭北燕,北燕主冯弘族人冯业率三百人浮海归宋,居住新会(广东新会县),宋朝命冯业世为罗州(治石龙县,广东化县)刺史。冯氏非本地人,号令不行。高凉郡(广东阳江县)有“蛮”族部落十余万家,酋长冼氏。冼氏有女多智谋,善于用兵,梁末,罗州刺史冯宝娶冼氏女为妻。冼夫人约束冼氏部落使从民礼,冯氏政令才得行施。陈霸先起兵讨伐侯景,得冼夫人援助,冼夫人成为陈朝在岭南的重要支柱。冯氏数百人终于影响冼氏十余万家。 ——范文澜《中国通史》 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493页 固原北魏迁洛前漆棺上孝子画像。 北魏迁洛以后的石棺上孝子画像。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