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大红山矿50万吨

大红山矿50万吨

大红山矿50万吨
大红山矿50万吨

玉溪大红山矿业有限公司大红山铁矿400万t/a采选工程

中部I采区50万t/a采矿工程施工技术及施工组织方案

我司针对大红山铁矿400万t/a采矿项目生产的几点建议

法人委托:戴自坤

方案编审:李建云

中国·二十三冶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二00五年十一月

目录

(一)关于申请承担大红山铁矿400万t/a部分采矿生产任务的报告

(二)施工技术及施工组织方案------------------------------4 第一章编制依据和编制原则---------------------------------------4第二章工程概况----------------------------------------------------5第三章施工准备--------------------------------------------------12 3.1 组织准备-------------------------------------------------------12 3.2 技术准备-------------------------------------------------------12 3.3 临时设施及施工平面准备---------------------------------------13 3.4机械设备、工(器)具、材料准备--------------------------------- 14第四章施工技术方案及施工方法---------------------------------15 4.1 开采顺序-------------------------------------------------------15 4.2 中深孔凿岩---------------------------------------------------- 16 4.3 爆破----------------------------------------------------------- 19 4.4 出矿------------------------------------------------------------23 4.5 通风------------------------------------------------------------25第五章主要施工机械设备----------------------------------------26 5.1 拟投入的主要施工机械设备------------------------------------26 5.2 拟投入的主要施工机械设备表----------------------------------27 5.3 拟投入的主要仪器及办公设备----------------------------------28 5.4 施工机械设备使用、维护、保养制度---------------------------28

第六章施工人员计划--------------------------------------------29 6.1 劳动组织------------------------------------------------------29 6.2 施工工作制度-------------------------------------------------29 6.3 主要施工人员计划---------------------------------------------29第七章施工进度计划、生产能力校验---------------------------31 7.1 总体采矿目标--------------------------------------------------31 7.2 施工顺序及总体进度计划--------------------------------------31 7.3 生产能力验算--------------------------------------------------34 7.4 技术组织措施--------------------------------------------------35第八章施工质量保证的技术组织措施----------------------------36 8.1 质量方针-------------------------------------------------------36 8.2 质量目标-------------------------------------------------------36 8.3 质量保证体系--------------------------------------------------36 8.4 主要质量管理人员职责-----------------------------------------36 8.5 质量措施-------------------------------------------------------38 8.6 工程施工质量保证措施-----------------------------------------38 8.7 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40第九章安全生产的技术组织措施---------------------------------41 9.1 安全目标-------------------------------------------------------41 9.2 安全方针-------------------------------------------------------41 9.3 安全保障体系--------------------------------------------------41 9.4 施工危险点----------------------------------------------------42

9.5 安全教育及安全施工管理-------------------------------------42 9.6 专项安全措施-------------------------------------------------43第十章文明施工措施--------------------------------------------45 10.1 文明施工管理目标--------------------------------------------45 10.2 文明施工的措施----------------------------------------------45第十一章施工技术管理------------------------------------------46第十二章 1#采区主要技术难点及解决意见-----------------------46 12.1 通风系统-----------------------------------------------------46 12.2 1#采区675m分层落顶-----------------------------------------47

12.3 切割槽形成问题----------------------------------------------47

(三)我司针对大红山铁矿400万t/a

采矿项目的几点建议-------------------------------------47

(一)施工技术及施工组织方案

第一章编制依据和编制原则

1.1编制依据

1.1.1 国家法律、法规、标准、规程、规范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矿山安全法》

《矿山井巷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213-90)

《冶金矿山安全规程》

《爆破安全规程》(GB6722-86)

《工程测量规程》(GB50026-93)

《冶金测量验收规程》

《建筑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统一标准》(GBJ300-88)

《建筑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GBJ301-88)

《冶金矿山井巷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YBJ218-89)

《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规范》(GB/T5023-2001)

国家、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行业现行的其他相关工程建设的法律、法规及标准、规范、规程

1.1.2 业主提供的文件及对工程施工的要求

中冶长天国际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昆明有色冶金设计研究院于二00五年九月完成的《昆钢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大红山铁矿(玉溪大红山矿业有限公司)地下400万t/a采、选、管道工程初步设计》(库号:山采设34

(二)修K841-9CS1 2/5)和《昆钢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大红山铁矿(玉溪大红山矿业有限公司)地下400万t/a采、选、管道工程初步设计(05版)》(库号:山采设35(一)修K841-9CS2 1/2)。

业主对工程施工的要求是:2006年投产并达到25万t/a采矿生产能力,2007年达到37.5万t/a采矿生产能力,2008年达到设计采矿生产能力50万t/a。

1.1.3 其它

二十三冶金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安全管理标准》、《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及相关规定;

踏勘现场及业主的答疑资料;

本公司具备的施工力量、技术水平、技术装备、机械化程度和施工经验等。

1.2编制原则

切实执行国家的有关政策、法令、法规和各项基本建设经济政策及现行的技术规范、标准;

以实现安全、高效、优质为首要原则,制定技术可行、经济合理、安全可靠的施工方案;

配备具有丰富经验的管理和技术干部,组织精干施工队伍,贯彻ISO9001:2000质量保证体系,建立操作性强、运行效率高的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体系;

积极推广和采用先进技术和先进施工组织管理经验,依靠技术进步,尽可能降低施工成本。

第二章工程概况

2.1矿体地质概况

2.1.1 矿体基本地质特征

大红山铜铁矿床深部铁矿Ⅱ1矿组由四个矿体(层)组成。矿体位于曼岗河南岸,分布于A25~A43′线,南以F1断层为界,北至F2断层。受大红山向斜的控制,矿体呈一轴向近乎东西向延伸的断块向斜产出,总体东高西低、中部厚边部薄、南北翘起的似船型,矿体东西长1969 m,南北宽440~640m,面积1.02 km2,埋深362.48~988.31m,标高为25.72~945.00m。产状与围岩基本一致,倾向南西(倾伏角A40’以西5~21°,A41~A41’线间41~68°,A41’线以东为20°左右)。向斜轴部产状平缓,南翼倾角40°,北翼倾角15°,平均18°。矿体厚度2.62~221.61m,平均72.58m。表内铁矿石储量为24510.76万t,品位43.52%。

Ⅱ1矿体(组)首期开采范围为A36~A42线(长740m)间380~720m标高(高340m)的区段,区段内表内铁矿石储量6584.22万t,品位45.39%。其中富矿矿石量3391.53万t,品位52.58%,贫矿矿石量3192.69万t,品位37.76%。

2.1.2 顶底板围岩及夹石对采出矿石质量的影响

Ⅱ1矿组顶板为变钠质熔岩、绢云片岩及Ⅲ1含铜铁矿体。底板多与辉长辉绿岩体接触。南北两翼多与辉长辉绿岩、白云石钠长石岩接触,接触界面清楚。

矿体内夹石与围岩岩性一致,为变钠质熔岩,围岩及夹石平均含TFe 约17%。Ⅱ1-4与Ⅱ1-3之间夹石与矿体比A25~A34线为48.47%、A34~

A39线为14.67%、A39’~A43”线为50.71%,总的夹石比为37.95%。

近矿围岩与矿体在矿物组合,结构构造特征方面具明显一致的渐变关系,各类含矿岩石均具有富铁特征,加之部分地段矿体边缘多为表外矿,这在开采表内矿时对降低贫化率较为有利。

2.1.2 开采技术条件

(1)矿岩稳固性

矿体产于红山组浅色变钠质熔岩中,含矿围岩为浅色块状含磁铁变钠质熔岩、绿泥石化变钠质熔岩。矿体顶底板围岩除少量绿泥片岩、角闪黑云片岩和接触带部位的蚀变辉长辉绿岩稳固性较差外,一般稳固性好,f 系数为8~10。矿岩物理力学参数见表2-1、2-2。

表2-1矿岩物理性质参数表

(2)工程地质条件

矿区地处通海—石屏地震活动带和长期反复活动红河断裂边缘,具有地震活动和滑坡、崩塌、泥石流等不良地质现象。断层破碎带、岩体接触带及裂隙发育部位矿岩稳固性变差,工程施工后易引发不良地质现象。

表2-2岩石物理力学性质表

(3)地热

大红山群弱裂隙含水层为储热层,三叠系干海子组泥岩为隔热盖层,为储热创造了条件,区内存在地热异常。在热交换条件不良的深部独头工作面,坑内温度在32.0℃以上,甚至达到36.0℃的地点,但在通风系统形成后,坑内温度下降,接近当地气温正常值。地热对正常生产一般无明显影响危害,但在通风不良地段会对坑内作业带来不利影响。

(4)水文地质条件

矿区开采范围内水文地质条件简单,围岩渗透系数为0.00403lm/d,可视为相对隔水层,矿井涌水量不大,对坑内开采没有大的影响。

曼岗河、肥味河流经矿区,矿体大部分储量位于河水面标高之下,河

水与地下水有微弱的水力联系。在天然条件下地下水补给河水,矿床开采时,矿坑的排水降深大,河水将成为矿坑的充水水源之一。

2.2中部I采区采矿工程概况

2.1.1 采区概况

中部采区位于A36'~A41'线、500~720m标高间。矿体东高西低,南部翘起,平面上呈“月牙”形。走向长度680~800m。该区段矿体形态较复杂,产状多变,矿体倾角30~75?(平均52.5?),厚度15~90m(平均52.5m)。矿体从一条到多条产出,分枝复合普遍存在。根据矿体的形态,中部采区以A40线为界划分为两个采区,A40线以东为中部I采区,A40线以西为中部II采区。

中部I采区开采范围在500~705m标高之间,矿体走向长300m左右,平均厚度约20m,A+B级储量799.8万t,平均品位43.59%。

中部I采区设计生产能力50 万t/a,设计开采服务年限13年。

2.1.2 采矿方法

中部I采区开采设计采矿方法为沿走向无底柱分段崩落采矿法。

沿矿体走向划分矿块,采区共布臵4个矿块,矿块长60~120m。

在矿体下盘围岩中布臵分段沿脉平巷,分段高度20m、30m,共布臵8个分段,其中675m分段为落顶分段。每个回采分段布臵1~2条脉内回采进路,回采进路间距10~12m。675m、645m分段每2个矿块布臵一条脉外矿石溜井至625m分段,625m及其以下分段于采区南部布臵端部脉外矿石和废石溜井各一条。

人员、设备、材料则通过阶段斜坡道进入各个分段,采区矿石与废石分别通过矿石与废石溜井下放到380m主运输水平运出,回风水平设在

650m水平。

落顶层和采矿分段矿块的切割方式相同。采用上向上下分段切割槽在纵向对齐布臵,并先形成上分段的切割槽后形成下分段的切割槽。矿块切割槽布臵在矿块端部,切割平巷垂直矿体走向布臵,在矿体上盘一端切割平巷的端部布臵切割天井,以上向垂直平行中深孔分2~3次爆破出矿形成切割槽,炮孔排距1.0~1.2m,平行炮孔间距1.0~1.2m。

强制落顶分段设在675m分段,强制落顶放顶高度为30m。采用上向垂直扇形深孔落顶,炮孔排距2.8~3.2m,孔底距3.5m~4.0m。每两排炮孔为一崩落步距。落顶层的爆破适当超前采矿分段(1~2个步距),覆盖层的松动由下分段出矿来完成,以避免落顶层覆盖层损失。

分段凿岩选用Simba H1354采矿台车配Cop1838型高效液压凿岩机,上向垂直扇形炮孔,炮孔直径d=76mm,炮孔排距1.8m,孔底距2.8m,炮孔密集系数(孔底)m=1.5,每米炮孔崩矿量10.3t/m。

炸药为粒状硝铵炸药,装药采用进口深孔装药台车。炸药单耗0.6kg/t,其中落顶单耗0.10kg/t、落矿单耗0.42kg/t、二次破碎单耗0.08kg/t。

起爆采用导爆索和非电雷管联合分段起爆。爆破时上分段超前下分段2~3个步距。

采场出矿采用TORO 301D 3m3柴油铲运机。2个分段同时出矿。

采场出矿合格块度要求在850mm以下,大块矿石二次破碎采用浅孔凿岩爆破的方式进行。

采场通风主要依靠矿井主风流,新鲜风流经采区斜坡道和由盲竖井

经560m分段、人行材料进风井、590m分段到达各分段,困难地段通过局扇引风进入工作面。污风通过ZT4号回风井进入650m主回风道。

采矿方法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见表2-3。

表2-3采矿方法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2.1.3 工程现状及施工条件

根据业主提供的条件,中部I采区采矿工程交付施工时,矿块开拓工程完成,625m、645mt和675m分段采准工程基本完成。625m、645mt 和675m分段基本具备中深孔凿岩施工的工程条件。

6000V电源已送到采区625m、645m和675m分段变配电硐室,主供

水管道已送到采区625m、645mt和675m分段入口,变配电硐室和空压机硐室具备设备安装条件。

第三章施工准备

3.1组织准备

3.1.1 机构准备

成立二十三冶建设集团昆钢采矿项目工程股份有限公司,该公司由二十三冶集团直管,构建管理体系、生产体系、技术体系、安全保障体系、质量保证体系和后勤辅助体系,建立健全项目部组织机构。

3.1.2 人员准备

抽调思想素质好、技能水平高和具有丰富经验的员工组建施工团队,并根据工程项目技术水平和机械化程度高的特点,拟聘请国内具有较高理论和实际经验的采矿专家为采矿技术及采矿设备顾问,主要采矿进口设备操作技能工人以实地委培和在国内聘请对进口大中型无轨、液压矿山设备具有操作经验的熟练技工加盟工程项目的施工途经解决。

根据现行国家及地方政府或行业的相关法律和规定,从事特种作业的人员都严格实行持证上岗。组织对参与本工程项目的全体项目部员工进行安全教育、应会应知教育和基本技能培训。同时,根据工程项目机械设备配臵,组织铲运机、中深孔液压凿岩台车、中深孔装药台车等进口采矿设备操作与维护的专项培训,并实行持证上岗。

3.2技术准备

组织工程技术人员和施工管理人员对施工现场进行考察调研,熟悉工程环境,掌握工程概貌。

组织工程技术人员和施工管理人员详细研究设计方案,进行设计图纸

会审,发现问题及时与业主和设计单位商议处理。

组织工程技术人员和施工管理人员研究施工技术上的难点问题,编制切实可行的《质量计划》、《施工作业指导书》《安全保障措施》,并按程序审批。

对业主提供的有关井巷工程测量基本数据,进行复核验算和现场施工标定复核。

组织施工人员学习设计方案和施工图纸,领会设计意图。组织全体施工人员学习有关施工规范、规定及标准。

3.3临时设施及施工平面准备

3.3.1 临时设施准备

临时设施准备包括坑口项目部办公和生活设施搭建、坑口机电维修车间和材料库房搭建。

表3-1临时设施表

3.3.1 施工平面准备

至中部I采区采矿工程开工时,采区具备进行施工的工程条件。工程

施工平面(坑内)准备工作包括形成625m、645m、675m分段的供电、供水、通风、排水、照明等条件。

供电从各分段岔口6kv电网接入,为采区提供动力和照明电源。

供水由各分段岔口供水主管网引入施工作业面,为湿式凿岩作业提供水源。

作业面照明用电通过变压采用36V低压电源;。

作业面通风利用矿井主风流,局部采用JK55-2No4或JK55-1No5风机辅助通风。

作业面排水采用自流排放或潜水泵排放。

采区通讯系统可以根据业主单位统一安排,逐步建立健全通讯信号系统或施工方自建采区调试通讯系统。

采区压风系统选用移动式空压机供风。

人员、材料等辅助运输利用现有斜坡道系统,可以满足要求。

出矿、出碴通过采区溜进下放到380m集中运输水平,380m集中运输线路为已有线路,运转正常,组织有序,可以满足工程施工的需要。3.4机械设备、工(器)具、材料准备

对拟投入本工程施工的机电设备、工(器)具先期做好检修、检测和维护保养,确保性能良好并可随时投入使用。

需补充、添臵的机电设备和工(器)具、材料,编制采购供应计划,确保及时到位。

质检部门严格把关设备、器材、材料机电设备和工(器)具、材料原始质量,对于不合格的机电设备和工(器)具、材料严禁进入施工现场。

由于无轨设备设备的易损件和各类总成件品种繁多且价格较高,采区施工承包单位难以全部备齐,建议由业主组织设备厂商在施工现场设立备品、备件供应站。

第四章施工技术方案及施工方法

4.1开采顺序

4.1.1 采区开采顺序

纵向上,根据设计,为了确保采矿生产能力,中部I采区开采初期落顶层(675m分段)、645m和625m回采层三个分段同时开采。平面上,由于采区北部矿体较薄,北端矿块只有一条回采进路,为了保证初期采矿生产能力,同时也为了尽快形成较大规模的覆盖岩层,采用从采区中央向两端推进的开采顺序。

为了保证生产安全、便于分段回采施工作业和满足崩落采矿法覆盖岩层下出矿的要求,上下分段开采呈阶梯状推进,即上分段超前于下分段2个崩矿(放顶)爆破步距。

根据采区开采顺序设计,每个分段同时回采2个矿块3~4条进路,采区同时回采作业面为6~8条进路,采区生产能力在1600t/d以上,可以满足矿山对采区50万t/a生产能力的要求。

转入625m水平以下分段开采后,同时开采分段数和采区平面开采顺序沿用初期开采方案,由于此时覆盖岩层已经形成,因此,可根据施工需要和生产能力的需求对同时开采分段数和采区平面开采顺序进行优化和调整。

4.1.2 切割槽形成顺序

根据中部I采区矿块布臵方式,各分段切割槽在纵向对齐布臵,根据落顶方式和放矿原理,上下分段之间必须按照由上至下的超前关系形成切割槽,也就是先形成上分段的切割槽后形成下分段的切割槽。

4.2中深孔凿岩

4.2.1 中深孔凿岩设计

根据生产探矿提供的地质资料和巷道实际高程切出每排炮孔剖面图,依据设计院提供的无底柱分段崩落采矿法的设计参数对每分层进行中深孔设计。

在中深孔设计中,设计确定出凿岩台车支机线、台面方位角和每排的支机点坐标及支机高度。

我公司在生产初期拟适当减小排距和孔底距等参数进行中深孔设计,在技术成熟后,再根据生产实际情况,确定合理设计参数。

4.2.2 施工场地准备

清理顶板和巷道帮上浮石,清理施工现场杂物和积水,进路照明充足,光线良好。

检查电缆、线是否损伤漏电,进路内管、缆、线悬挂在巷道帮壁上。检查供水、供风管路,检查并开启通风设备。

4.2.3 测量定点

(1)凿岩中心线激光指向定位

凿岩中心线为进路平巷、切割平巷的巷道中心线,每分段配臵2台激光指向仪用来定位凿岩中心线。

(2)炮孔排面线放线

炮孔排面线垂直于凿岩中心线,且前后排炮孔排面平行。炮孔排面线以醒目的红色涂料标示,并根据设计的炮孔排号编号排面方位进行标记。

(3)在巷道顶标明支机点,在巷道两侧标明支机高度线。

(4)凿岩巷道断面素描

对炮孔排面线进行切割平巷断面尺寸素描,同时,根据设计和素描图对炮孔设计孔深进行工程换算。

(5)切割槽钻孔开口位臵定点

切割槽炮孔为上向垂直平行中深孔,根据中深孔设计参数,以凿岩中心线为基准,定点切割槽钻孔开口位臵,以醒目的红色涂料标示,并根据炮孔编号进行标记。

4.2.4 液压凿岩台车准备

中深孔钻孔采用Simba H1354采矿台车配Cop1838型高效液压凿岩机,配d=76mm合金齿钻头。

按标好的排面线、激光指向定位凿岩中心线将台车定位好。

检查台车各部件、油位、油管是否正常、完好,发现问题须及时处理。

检查钎杆、钻头、联接套完好和连接情况,发现问题须及时处理。

钎杆整齐放臵在钎杆架上,螺纹处涂上黄油备用。

4.2.5 凿岩作业

凿岩作业开始前,技术人员对操作人员必须进行技术交底

根据设计支机点、排面方位、支机高度进行凿岩台车定位,严格按设计确定的炮孔倾角和深度进行凿岩。准确确定每个炮孔的开口位臵,确保炮孔角度误差在±1o范围内。

启动凿岩台车,观察其运转状态,特别注意观察动力站及推进系统的运转,发现问题须停机处理。

采用低冲击、低推进力进行炮孔开口,待钻头进入岩层定位后,复测钻孔角度并调整,然后转入高冲击、高推进力和高水压钻孔成孔。

凿岩作业时,注意观察台车工作情况,发现异常立即停车检查。凿岩过程中严禁摆动钻臂、推进器或用补偿油缸退回钎具,不得调整液压、压气及水路的压力,严禁钻钎反转,严禁干打眼。

在一排炮孔凿岩工作全部完成后,将所有阀门手柄臵于零位,停止供水,台车移位到下一排待钻炮孔位臵就位。台车行走时凿岩机及推进器退回到最后位臵、收拢钻臂和支腿、停水并拆去水管,注意保护电缆线。

凿岩工作全部完成后,退回凿岩机及推进器,收拢钻臂及支腿,将所有阀门手柄臵于零位,切断电源,卸掉水管。将凿岩台车退出工作面,停放在安全地点,并按要求进行台车维护保养。

4.2.6 吹眼

每一个炮孔钻孔完毕,利用凿岩机压力水系统的压力水对炮孔进行清洗吹眼。

钻孔达到设计炮孔深度,停止液压凿岩机推进和迥转,开启压力水将炮孔内的残留岩渣清洗干净。

4.2.7 钻孔验收

(1)班组自检自验,当班施工结束前,由班组长和机长对本班施工的钻孔质量自检自验,对发现的问题录入交接班记录,交由下班处理。

(2)综合验收,每条进路炮孔钻孔完毕,对炮孔进行验收,并对实测资料记录和整理。炮孔验收采用中深孔炮孔测量仪,由测量技术人员担纲。验收内容包括孔深、方位角、倾角、孔口距等炮孔设计参数是否合格,炮孔有无堵塞、变形,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并将验收结果绘制在炮孔设计图上。

4.2.8 补孔钻孔

对验收不合格的炮孔进行补孔设计和补孔施工,补孔钻孔完毕必须经验收认定。

4.2.9 施工资料整理移交

凿岩原始记录和炮孔验收资料由测量技术人员进行整理,形成排面炮孔排列剖面和炮孔参数图表,并移交发包方,作为爆破设计审批的基础资料。

4.3爆破

4.3.1 为保证成功炮破和炮破安全我公司拟采取如下措施:

根据炮孔实测资料进行爆破设计、计算每个炮孔装药长度和装药量,确定每排炮孔的雷管段号,起爆网络的起爆方式,计算出总装药量,总崩矿量及爆破冲击波、地震波等参数。爆破设计书上报业主爆破统一管理部门审批。根据批准的爆破设计书确定的火工材料使用量。由专车专人到业主指定的炸药库领取火工材料,并及时运送到爆破现场。

装药以业主提供的装药台车为主,必要时辅以BQF-100型装药器。

公司成立爆破专业队,爆破作业人员持证上岗,起爆药包制作装塞,起爆网络的联接等关键工序,指定有相应爆破资质的专业技术人员负责。网络联接完成后指定专人进行检查。检查完毕后,上报业主爆破统一管理

采矿工程专业认识实习计划范文

采矿工程专业认识实习计划范文 本次实习安排在《采煤概论》、《煤矿地质学》授课之后,《井巷工程》、《矿山压力及岩层控制》、《煤矿开采学》授课之前,其目的主要在于: 1、通过认识实习巩固、加深和扩大所学的理论知识,使理论更好的结合实际,通过实习,对煤矿各生产环节进一步认识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使学生熟悉并掌握回采工艺、掘进工艺和生产技术管理工作; 3、实行实习改革,为学生设立调研课题,对煤矿生产实际进行调研,提高学生的调研、沟通和撰写材料的水平和能力。 4、通过对矿井各个生产系统的学习、实践和调研,增强对煤矿各生产系统的了解和理论知识的掌握,为下一步进行采区设计和矿井设计奠定基础。 5、通过现场人员授课让学生了解现场矿井生产技术,并针对实习矿井特殊的开采条件来学习煤矿特殊开采方法。

6、通过在矿区的学习和生活,了解矿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通过在矿区现场的实习和生活,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的能力。 7、通过参与煤矿的生产实际,增强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理论水平和动手能力,并为实习矿井提供必要的帮助。 xx年4月20日-xx年5月5日 xx矿业集团xx分公司、xx矿业集团xx分公司 刘x、陈x、康x 秦x、张x、张x 采矿10-1、2班,共计73人。 1、实习形式 学生采取“分散独立”的方法,以班组为单位深入现场,聘请现场的主任工程师为实习兼职教师,在实习中,以学生“自我管理”为主,教师指导为辅,锻炼和培养学生的自我意识和创新精神。

2、实习时间安排 结合生产实习大纲安排实习事宜,详见《采矿工程xx级认识实习具体安排》。 3、实习内容 实习手段主要有地面工业场地参观、井下参观、现场工程技术人员讲课、观看矿山教育电教片、现场工程技术图纸、规程、文件以、和现场工程技术人员的交流以及对矿山企业发展的了解等。通过矿区的现场实习,对矿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进行调查,对矿区形成较深刻的认识; 实习主要包括矿井概况、井田开拓、采区巷道布置及生产系统、采煤方法、矿井运输及提升、矿井排水、矿井通风、安全等部分,可通过以下具体内容来完成以上实习内容。 (1)参观矿区地面建筑和生产系统,了解矿井地面工业广场的布置,包括绞车房,主扇风机房,和压风机房,地面煤炭装车系统;

铜矿特征及找矿标志

铜矿特征及找矿标志 一、铜矿地质概述 铜系典型的亲硫元素,在自然界中主要形成硫化物,只有在强氧化条件下形成氧化物,在还原条件下可形成自然铜。 目前,在地壳上已发现铜矿物和含铜矿物约计250多种,主要是硫化物及其类似的化合物和铜的氧化物、自然铜以及铜的硫酸盐、碳酸盐、硅酸盐类等矿物。其中,能够适合目前选冶条件可作为工业矿物原料的有16种: 自然元素:自然铜(含铜近100%),一般见于硫化矿床的氧化带。在陆相玄武岩的气孔或裂隙中常见到自然铜的产出,但能构成工业规模的自然铜矿床却极其罕见。不过,美国元古代变质的玄武质火山岩系中,却产有以自然铜为主的基韦诺超大型铜矿,成为了铜矿床的特例。在我国,湖南麻阳铜矿也是一个以自然铜为主的铜矿床,只是其类型为砂岩型,规模为中型。 铜的硫化物:黄铜矿(含铜34.6%,括号指铜含量,下同)、斑铜矿(63.3%)、辉铜矿(79.9%)、铜蓝(66.5%)、方黄铜矿(23.4%)、黝铜矿(46.7%)、砷黝铜矿(52.7%)、硫砷铜矿(48.4%)。但辉铜矿和斑铜矿可以是原生成矿作用的产物,亦可为氧化次生富集的产物。若为次生氧化作用的产物,则辉铜矿可为烟灰状,且多与孔雀石等矿物共生。 铜的氧化物:赤铜矿(88.8%)、黑铜矿(79.9%);铜的硫酸盐、碳酸盐和硅酸盐矿物:孔雀石(57.5%)、蓝铜矿(55.3%)、硅孔雀石(36.2%)、水胆矾(56.2%)、氯铜矿(59.5%)。它们均为原生铜矿物或含铜高的岩石经氧化作用形成的。 目前选冶铜矿物的原料主要是黄铜矿、辉铜矿、斑铜矿、孔雀石等。按选冶技术条件,将铜矿石以氧化铜和硫化铜的比例划出三个自然类型。即硫化矿石,含氧化铜小于10%;氧化矿石,含氧化铜大于30%;混合矿石,含氧化铜10%--30%。 铜矿床的类型主要有:斑岩型铜矿、铜镍硫化物型铜矿、块状硫化物型铜矿、层状铜矿(火山岩型铜矿、砂、页、砾岩型铜矿、碳酸盐型铜矿)、矽卡岩型铜矿和热液脉型铜矿。 二、找矿标志 1、氧化铜矿物。由于原生铜矿物、含铜高的蚀变岩石、古炼铜渣易于氧化,形成格外醒目的翠绿色孔雀石(俗称铜绿)、天蓝色的蓝铜矿(俗称石青)、赤红的赤铜矿、烟灰状的辉铜矿、靓蓝色的斑铜矿等,它们是很好的找铜矿标志。 2、特征植物。如长江中下游地区的牙刷草和云南开紫花具紫红茎的葡匐草,是很好的找铜矿植物。 3、蚀变组合。如青盘岩化-黄铁绢英岩化-泥化-钾化-硅化、红层(火山红层或砂页岩红层)中的退色化等都是很好的找铜标志。 3、火山机构、细碧-角斑质火山凝灰岩、喷流沉积岩(铁锰硅质岩、铁碧玉岩、层纹状硅质岩)、红层中的浅色砂(砾)岩、矽卡岩、超基性岩、中-中酸性斑岩、迭层石硅质细腻白云岩、含炭的火山凝灰岩层等都是找铜的最好对象。 4、对于斑岩铜矿,一般它是大吨位低品位的矿床,一直是人们寻找的主要对象。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寻找斑岩铜矿一要看其是否具备露采条件,二要关注其是否具有次生富集带,三要看其是否伴生有较高的金、银、钼元素。如果不便露采又不具高品位的次生富集带,且金、银、钼含量低的话,则因其品位过低而成为呆矿,暂难为人们所利用,因其占用大量的勘查资金,可使矿业公司陷入困境。 5、铜元素的化探异常及其与钼、金、银、铅、锌、铁、锰等综合异常。 6、物探异常。激电(高极化)、电阻率(低电阻)、重力(高重力)可直接反映出铜矿体的存在,磁法异常可圈出火山机构、中-中酸性岩体接触带、超基性岩带来,重力低可圈出

厂矿道路设计规范(完整版)

厂矿道路设计规范(完整版) 第一章总则 第1.0.1条为使厂矿道路设计贯彻执行国家的有关方针政策,从全局出发,按厂矿企业总体规划,统筹兼顾,合理布设,并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适用、确保质量,特制订本规范。 第1.0.2条本规范适用于新建、改建的厂矿道路设计,不适用于林区道路设计。 第1.0.3条厂矿道路宜按下列规定划分为厂外道路、厂内道路和露天矿山道路。 一、厂外道路为厂矿企业与公路、城市道路、车站、港口、原料基地、其它厂矿企业等相连接的对外道路; 或本厂矿企业(露天矿除外)分散的厂(场)区、居住区等之间的联络道路;或通往本厂矿企业(露天矿除外)外部各种辅助设施的辅助道路。 二、厂内道路为厂(场)区、库区、站区、港区等的内部道路。 三、露天矿山道路为矿区范围内采矿场与卸车点之间、厂(场)区之间行驶自卸汽车的道路;或通往附属厂(车间)和各种辅助设施行驶各类汽车的道路。 第1.0.4条厂矿道路设计,应坚持节约用地的原则,不占或少占耕地,便利农田排灌、重视水土保持和 环境保护;应贯彻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的原则,充分利用工业副产品和废渣,降低工程造价。 第1.0.5条厂矿道路设计,应适合厂矿企业生产(包括检修、安装)和其它交通运输的需要。对厂矿基本建设期间的超限货物(大件、重件)运输,可根据具体情况,予以适当考虑。 厂矿道路等级及其主要技术指标的采用,应根据厂矿规模、企业类型、道路性质、使用要求(包括道路服务年限)、交通量(包括行人),车种和车型,并综合考虑将来的发展确定。当道路较长且沿线情况变化较大时,可按不同的等级和技术指标分段设计。 需要分期修建的厂矿道路设计,应使前期工程在后期仍能充分利用。 第1.0.6 需要改建的厂矿道路设计,应充分、合理利用原有道路、桥涵等工程。当所利用的原有道路局部 路段受条件限制不符合本规范的要求时,在经过技术经济比较和采取相应措施确保安全通行的前提下,可 对本规范规定的个别技术指标作适当变动,但应经设计审批部门批准;当原有道路不能利用而需改线时, 改线路段应按新建厂矿道路设计。

煤矿1.5mt-a初步设计采矿工程大学论文

摘要 本设计为清水营煤矿1.5Mt/a初步设计。清水营煤矿井田地质构造复杂,煤层倾角16o。煤种以气煤为主。井田内共有4层可采煤层,煤层总厚10m,井田面积15km2。可采储量154.33Mt,矿井设计服务年限74a。 清水营煤矿采用双立井、多水平、集中大巷、上山式开拓方式。主井采用16t箕斗提升。副井采用12t罐笼提升。主运输采用架线电机车牵引3t底卸式矿车。一水平设6个采区,设计采区布置三条煤层上山,生产能力 0.6Mt/a。设计工作面采用走向长壁后退式综合机械化采煤工艺,“四-六”工作制。 清水营煤矿属瓦斯矿井,采用两翼对角抽出式通风。 关键词:立井开拓;上山;综合机械化采煤工艺

Abstract

目录 摘要 (1) Abstract (2) 第1章井田概况及矿井建设条件 (1) 1.1 井田概况 (1) 1.1.1 交通位置 (1) 1.1.2 地形地貌 (1) 1.1.3 地面水系 (2) 1.1.4 气象特征 (3) 1.1.5 地震情况 (3) 1.1.6 地区经济概况 (4) 1.1.7 矿区开发简史 (4) 1.1.8 地面建(构)筑物及设施 (4) 1.2 矿井外部建设条件及评价 (4) 1.2.1 运输条件 (4) 1.2.2 电源条件 (4) 1.2.3 水源条件 (5) 1.2.4 其它建设条件 (5) 1.3 矿井资源条件 (6) 1.3.1 地层 (6) 1.3.2 构造 (7) 1.3.3 煤层 (14) 1.3.4 煤质 (17) 1.3.5 水文地质 (18) 1.3.6 其他开采技术条件 (22) 1.3.7 储量 (25) 1.4 井田勘查程度及开采条件评价 (26) 1.4.1 地质勘探程度 (26) 1.4.2 地质勘探评价 (27) 第2章矿井资源/储量、设计生产能力及服务年限 (29) 2.1 井田境界及资源/储量 (29) 2.1.1 井田境界 (29)

大红山铜矿废石充填工艺的实践

大红山铜矿废石充填工艺的实践 吴东旭,刘 让,舒为民 (玉溪矿业有限公司技术中心, 云南玉溪市 653100) 摘 要:大红山铜矿通过优化设计,充分利用废石进行采空区充填,成功地解决了尾砂充填料不足与采充严重不平衡的问题,有效地保证了矿山持续生产。 关键词:废石;充填材料;采充平衡;充填工艺 0 前言 大红山铜矿属海底火山喷发沉积变质中厚缓倾 斜高温矿床,由7层矿体组成,I 3、I 2 、I 1 3层铜矿体, I a、I b、I c、I o4层铁矿体。地质储量铜金属792301t,品位0.81%。矿体走向E W—N60°W。走向长1800 m,倾向S3°W,倾斜宽1200m。倾角25°~5°;埋深191~705m。矿体平均厚度11.61m,矿岩坚固系数f=10~14。 大红山铜矿建设总规模为日采选铜矿石4800 t,分两期建设;一期工程建设规模为日采选矿石2400t,于1997年7月1日建成投产。二期工程于2000年元月开工建设,建设规模为日采选矿石2400 t,于2003年6月建成投产。 为了提高投产初期开采的经济效益,一期先采550~620m富矿,采矿方法为底盘漏斗嗣后充填法占85%,房柱法和全面留矿法占15%。二期为贫富兼采,主要回采标高为400~550m,采矿方法为小中段空场嗣后充填法和房柱法,采用瑞典进口的Boomer281、Si m bar H1354台车凿岩、芬兰进口的T OY O-400E、T OY O-007铲运机出矿,设计充填材料为分级尾砂。 大红山铜矿井下充填料主要为分级尾砂,分级界限为+0.018mm,由于铜矿床中有铁金属伴生,铁作为附产品需进行回收,尾砂产率不高,井下充填料源不足,分级尾砂充填料的缺口为13万m3/a。 1 充填系统 一期充填系统包括:地表充填站、水力输送管路、水处理系统、排污系统。地表充填站设有两个矩形砂仓,两个圆形卧式砂仓和两个Φ7m立式砂仓。 二期充填系统在一期充填系统基础上增加了废石充填斜井,并在地表充填站增设两个Φ9m的立式砂仓。 充填系统工艺流程为:选矿厂全尾砂浆由水隔离泵直接输送到充填制备立式砂仓,经立式砂仓自然分级沉淀,沉砂经立式砂仓造桨自流输送到井下采空区进行充填;立式仓溢流水进入圆形卧式砂仓,溢流水浓度在14%左右,圆形卧式砂仓上部分进入污水处理系统进行二次登清,弥补充填生产上用水不足。卧式砂仓的泥沙直接排入圆形卧式砂仓或直接排往尾砂库。水处理系统的细粒泥尾砂由排污溢流系统直接排往尾砂库。 采场充填密闭墙采用C25钢筋混凝土浇灌,密闭墙周边施工锚杆相连。采场脱水主要靠滤水管溢渗水,中深孔溢水、裂隙渗水等多种综合脱水。1.1 充填材料与充填参数 大红山矿充填料源为自然分级尾砂。来自选矿厂的全尾砂输送到充填制备站经自然分级沉淀后的分级尾砂作为井下充填料。分级尾砂充填系统技术参数为: 分级尾矿密度:R T =2.95t/m3; 充填浓度:C v =55%~78.8%,C v均=68%; 砂浆输送工作流速:V i =1.98~2.36m/s; 充填料浆流量:Q=126~160m3/h; 采场充填能力:60~90m3/h。 大红山铜矿自然分级尾砂粒级组成见表1。 表1 大红山铜矿自然分级尾砂粒级组成 粒级产率累计产率粒级产率累计产率 98u10.3810.3818u19.3986.91 74u8.8419.2210u 4.8591.76 37u48.3167.52-9u8.24100 1.2 历年采充情况及充填系统存在的主要问题 大红山铜矿历年采充情况见表2。 I SS N1671-2900 CN43-1347/T D 采矿技术 第6卷 第3期 M ining Technol ogy,Vol.6,No.3 2006年9月 Sep.2006

厂矿道路设计规范

厂矿道路设计规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厂矿道路设计规范 GBJ 22-87 主编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 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计划委员会 施行日期:1988年8月1日 中国计划出版社 1989 北京 关于发布《厂矿道路设计规范》的通知 计标〔1987〕2366号 根据原国家建委(81)建发设第字546号《关于印发一九八二年至一九八五年工程建设国家标准规范编制、修订计划的通知》,由交通部会同有关部门共同修订的《厂矿道路设计规范》TJ22-77(试行)已修订完毕,并已经有关部门会审。现批准修订后的《厂矿道路设计规范》GBJ 22-87为国家标准,自一九八八年八月一日起施行。原《厂矿道路设计规范》TJ22-77(试行)同时废止。 本规范由交通部管理,具体解释等工作由交通部公路规划设计院负责,出版发行由中国计划出版社负责。 国家计划委员会

1987年12月15日 修订说明 本规范是根据原国家基本建设委员会(81)建发设字546号通知,由我部负责主编,具体由交通部公路规划设计院会同有关设计、科研和高等院校等单位,对原《厂矿道路设计规范》TJ22-77进行修订而成。 在修订过程中,进行了比较广泛的调查研究,总结了多年来厂矿道路的建设和使用经验,吸取了有关科研成果,并多次征求了全国各有关单位的意见,最后由我部会同有关部门审查定稿。 本规范共分七章和八个附录,主要内容有:总则、路线、路基、路面、桥涵、路线交叉、沿线设施及其它工程等。 在本规范施行过程中,希望各有关单位注意积累资料,总结经验,并随时将需要修改、补充的意见和有关资料径寄我部公路规划设计院(北京东四前炒面胡同),以便今后进一步修订时参考。 交通部 1987年7月 第一章总则 第1.0.1条为使厂矿道路设计贯彻执行国家的有关方针政策,从全局出发,按厂矿企业总体规划,统筹兼顾,合理布设,并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适用、确保质量,特制订本规范。 第1.0.2条本规范适用于新建、改建的厂矿道路设计,不适用于林区道路设计。 第1.0.3条厂矿道路宜按下列规定划分为厂外道路、厂内道路和露天矿山道路。 一、厂外道路为厂矿企业与公路、城市道路、车站、港口、原料基地、其它厂矿企业等相连接的对外道路;或本厂矿企业(露天矿除外)分散的厂(场)区、居住区等之间的联络道路;或通往本厂矿企业(露天矿除外)外部各种辅助设施的辅助道路。

采矿工程开题报告

河南工程学院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四、研究进度安排

指导教师签字:年月日 院(部)领导审核意见: 学院负责人签字: 学院盖章: 年月日课题来源:1.科(教)研项目;2.实验;3.生产实习;4.工程实践;5.社会调查;6.其它

胶带输送机张紧装置演化历史综述 (一)胶带输送机张紧装置的发展概述 胶带运输机张紧装置的作用是:(1)保证胶带在驱动滚筒分离点具有适当的张力,以防止胶带打滑; (2)保证胶带周长上各点具有必要的张力,以防止由于胶带的悬垂度过大引起胶带运动不平稳而撒料;(3)补偿胶带的塑性伸长和过渡工况下弹性伸长的变化;(4)为胶带 的重新接头提供必要的胶带长度;(5)对于综采工作面用的可伸缩式胶带输送机,可用来贮存多余的胶带[1]。 为了保证胶带输送机的正常运转、起动和制动,对张紧装置的布置要考虑以下几点:(1)张紧装置要尽可能布置在胶带张力最小处,以便减少张紧装置的结构尺寸,工作时减小胶带附加力;(2)长度在300m 以上的水平运输或者坡度在5%以下的倾斜输送机,张紧装置应设在紧靠驱动滚筒的空载侧;(3)对于距离较短的胶带输送机和坡度为5%以上的上倾输送机,张紧装置应尽量布置在输送机尾部,并用尾部滚筒作为紧张滚筒;(4)不论哪一种张紧装置都必须布置或张紧滚筒绕入和绕出分支与滚筒的位移线平行,而且施加的拉紧力要通过滚筒的中心[2]。张紧装置的行程应根据输送机的长度和轮廓来确定。以织物作衬垫的输送机的张紧行程约为机长的%%,钢丝绳芯带的张紧行程约为机长的%[3]。(二) 张紧装置的种类 张紧装置按其结构型式可以分为螺杆式、重锤式、绞车式和油气缸式等[4]。 1、螺杆式 螺杆式张紧装置可以分为刚性螺杆式及弹簧螺杆式。按螺杆的受力形式可以分为受拉和受压螺杆式。 刚性螺杆式张紧装置就是利用人力旋转螺杆进行张紧的。这类装置的特点是结构简单,外形尺寸较小。但由于输送机牵引构件在工作过程中并不是保持张力恒定,因此,必须定期 进行检查和调整。在调整过程中,不能保证张力恒定,过载时不能自动调节张力。所以,它只适用于张紧行程比较短的小型胶带输送机[5]。 对于弹簧螺杆式张紧装置,由于弹簧的弹性,比刚性螺杆式张紧装置较能适应牵引构件的张力变化。对于可移式胶带输送机,推荐优先采用弹簧螺杆式张紧装置。 2、重锤式

华铜铜矿地质特征及其找矿标志

华铜铜矿地质特征及其找矿标志 【摘要】华铜矿是一座典型的矽卡岩型矿床,矿体产出在距接触带一定范围内,受接触带构造控制明显,接触带凹部是矿体产出的主要部位,特别是水平凹部与垂直凹部交汇部位矿体厚度大,品位富,成矿规律明显,找矿标志清晰,对该区找矿具有指导意义。 【关键词】矽卡岩地质特征矿体蚀变成矿规律找矿标志 华铜铜矿位于辽宁省瓦房店境内,濒临渤海,是一座开采历史悠久的老矿山。据史料记载,早在1900年当地居民开采沙金,以后发现金矿脉。日本帝国主义侵略我国东北后,先后对华铜北大山大黑脉金矿、南山地表磁铁矿及北山接触带铜矿进行掠夺性开采。解放后,在党的领导下,人民政府积极恢复生产,矿山获得新生并进行地质勘探工作。矿体赋存于花岗岩与围岩接触带构造处,受接触带构造控制,是一座以铜为主的多金属矽卡岩型中型矿床,钙镁矽卡岩分布广泛,矽卡岩矿物多达30余种,金属矿物组合具多样化,成矿呈多期性多阶段性,具典型的矽卡岩型矿床特征。 1 矿床地质 华铜矿位于华北地台东侧营口-宽甸古隆起西端,东西向构造带的复州向斜北翼与营口背斜衔接部位。矿区出露的地层主要为早元古界大石桥组白云质大理岩,盖县组片岩和震旦系永宁组碎屑岩,其中,大石桥组白云质大理岩与矿化关系最为密切,是成矿的有利赋矿围岩。区内构造发育,有早期的东西向构造体系,稍晚期的北西向构造体系及晚期的北东向构造体系。东西向构造体系控制了辽河群地层的分布,北西向构造仅使作为盖层的盖县组片岩产生明显褶皱,北东向构造体系最为发育,控制了矿区东侧大型岩浆岩体的侵入,同时也控制了铜、铅锌、金等金属矿化活动。区内岩浆活动强烈,主要为燕山晚期的花 岗岩,斑状花岗岩及花岗闪长岩,其中斑状花岗岩与成矿关系密切[1-3],在岩体与辽河群白云质大理岩接触部形成矽卡岩型铜矿(图1)。 2 矿体地质特征 华铜矽卡岩型铜矿赋存在斑状花岗岩及斑状花岗岩与辽河群大石桥组白云质大理岩的正接触带上,接触面凹部是控矿的主要构造,赋存在接触面凹部的储量占总储量95%以上,尤以水平凹部与垂直凹部交汇处是最有利的成矿部位(图2、图3)。工业矿体主要分布在大理岩一侧的接触带及离接触带200m范围内,200m以外矽卡岩化及矿化明显减弱。矿化带北部近东西向,向东转为近南北向,呈半弧形,在长达3700m的矿化带上发现大小矿体215条,成群、成带出现,矿床延深大,地表向下垂深达900m。 2.1 矿体形态、规模、产状

矿产资源名词解释

矿产资源名词解释 【矿产】泛指一切埋藏于地壳(或分布于地表得),可供人类经济利用得,有开采价值得工业矿物、岩石、油、气、水等资源。矿产一般可分为:①可以从中提取元素得金属与非金属矿产,如铁矿、铜矿、铅矿、锌矿,硫、氟、碘矿等;②可以作为非金属原料或直接利用其物理、化学与工艺特性得非金属矿产,如硫铁矿磷块岩、金刚石、石灰岩到;③可以作为能源得可燃性有机矿产,如煤、油页岩、石油、天然气等。目前,已将地下水、地热(地热水)、惰性气体、二氧化碳气体、天然气水合物以及锰结核等资源,也包括在矿产资源得范畴内。 【矿产资源】赋存于地壳内部或地壳表面得、由地质作用形成得呈固态、液态或气态得具有现实与潜在经济意义得天然富集物。矿产资源就是人类生产与生活资料得基本源泉,就是国民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得物质保证。当今社会92%以上得一次资源、80%得工业原材料、70%以上得农业生产资料取自矿产资源,30%得工农业生产用水与城乡生活用水取自地下水。中国将矿产资源按地质可靠程度分为查明矿产资源、潜在矿产资源。查明矿产资源又依据地质可靠程度分为、可行性评价与经济意义分为储量、基础储量与资源量三大类。中国按工业对矿产资源需求分为能源矿产、金属矿产、非金属矿产与水气矿产四类,已发现得矿种有171种,查明资源储量得矿产159种。其中地下水具有矿产资源与水资源双重属性。矿产资源具有特殊得自然属性、社会属性与经济属性。 【能源矿产】又称燃料矿产、矿物能源。赋存于地表或地下得,由地质作用形成得,呈固态、气态与液态得,具有现实与潜在经济意义能源价值得天然富集物。中国已发现得能源矿产,固态得煤、泥炭、石煤、油页岩、铀、钍、天然沥青、天然气水合物等;液态得有石油、天然气、煤层气,另有地热资源(可呈液态、气态),其中石油、天然气与煤等又就是重要得工业原料。能源矿产中人类通常使用且历史较为长久得就是煤、石油、天然气与油页岩;新开发得有煤层气、油砂、天然沥青等。20世纪以来,随着科技进步与资源开发利用水平得提高,又开发出了核能与地热资源作为能源,这些矿产资源包括铀、钍、地热。中国利用核能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地热得利用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煤在中国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占绝对优势。随着石油、天然气、核能在一次能源结构中比重得逐渐加大,煤在能源消费结构中比重会则有所降低。 【金属矿产资源】能够从中提取金属原料得矿产资源。按工业用途及金属本身性质,可分为黑色金属矿产资源、有色金属矿产资源、稀有金属矿产资源、贵金属矿产资源、稀土金属矿产资源、分散元素金属矿产资源。也有将放射性元素矿产资源归入其中得。 【非金属矿产资源】就是指可以作为非金属原料或利用其特有得物理性质、化学性质与工艺特性来为人类得经济活动服务得矿产资源。它们被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冶金、建筑、机械、农业、环保、医药等行业,并越来越多地被用于国防、航天、通信等高科技领域。它在国民经济中所占得比重越来越大,产值得增长速度已超过了技术矿产。其开发利用水平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科学技术发展水平与人民生活水平得重要标志之一。中国已发现与开发利用得非金属矿产资源种类95种,加上亚类共计135种。依据工业用途可分为:冶金工业熔剂与耐火材料类、化工及化肥原料类(硫、磷、钾岩、硼、天然碱等);建筑材料用得玻璃、水泥、砖瓦、陶瓷原料、石材与轻质建材原料;制造工业得铸造、润滑、摩擦、磨削、电子、电气、光学材料;用于改进文字性能得各种填料原料;电力、石油、核能等工业得辅助材料;环境保护用材料;农牧业用得矿物材料;医药用得矿物原料;宇航与军工用得矿产;宝石、玉石与彩石材料等。 【矿床成因类型】根据形成矿床得地质作用而划分得矿床类型。如按成矿作用分为内生矿床、外生矿床与变质矿床,以及它们之间得叠加与再生矿床等。上述类型中又可按岩浆作用、汽化热液作用、风化作用与种沉积作用与变质作用等形成相应得矿床类型。矿床成因

露天矿技术标准

第五章技术标准 1总则 1.0.1为合理确定准东煤矿各项工程技术标准及其主要技 术指标,特制定本标准。 1.0.2本标准适用于准东露天煤矿。 1.0.3在具体运作过程中,请将意见及时反馈,以便修改 完善 2穿孔爆破 2.0.1边眼距:坡顶线距孔中心距偏差与设计相比不得超 过±(0.2—0.5)m。 2.0.2孔距:钻孔中心距离偏差不超过±(0.2—0.3)m。 2.0.3行距:两行孔中心线间距偏差不超过±(0.2—0.3) m。 2.0.4孔深不得低于设计深度,在煤层顶、底板穿孔作业都 必须见煤停,然后回填0.5米,防止爆破破坏底板 和顶板的岩混入煤层。 2.0.5离孔缘0.3米的范围内岩粉必须清理掉,防止岩粉 倒流;所有待爆的炮孔都必须加设护孔装置。 2.0.6钻机按设计方向钻孔,倾角偏差为±20° 2.0.7所有到界台阶穿孔爆破必须采用控制爆破,以保证 到界台阶和边坡的稳定。 2.0.8工作面保持整洁:

1风管、电缆摆放整齐。 2待爆工作面无废料、爆破前必须将护孔所用的包装物清理干净。 2.0.9充填材料必须选用粘土等材质进行,严禁使用碎石 等材料进行。充填物必须高出爆孔口10cm以上。充 填高度必须符合国家标准有关规定,孔深超过8米 充填高度不得低于3米,孔深6-8米充填高度不得 低于2.5米,孔深小于6米充填高度最小不得小于2 米且不得小于其最小抵抗线120%等。 2.0.10在煤台阶实施爆破作业,炮孔充填物必须使用粘土 等物质充填,严禁采用煤粉充填。为防止火灾发生, 煤台阶爆破前必须洒水降尘和降温。 2.0.11临近到界台阶时,应采用控制爆破,不得超钻并采 取减震措施。 2.0.12深孔爆破(孔深大于5米)警戒水平距离:人员200 米以上机械设备150米以上, 二次爆破:炮眼 法不得小于200m,裸露法不得小于400m。 2.0.13加工起爆药包的地点必须距放置炸药的地点5m以 外,加工好的起爆药包应放置在距炮孔炸药2m以 外处。 2.0.14炮孔温度超过60℃度不得装药,雷电天气不得装药, 夜间不得作业等

采矿工程毕业设计-城郊2矿矿井初步设计

城郊2矿矿井初步设计(定稿) 前言 本设计为城郊2矿的初步设计。 设计主要分为十二部分:井田概况及地质特征、井田境界及储量、矿井设计生产能力及服务年限、井田开拓、矿井基本巷道、采煤方法和采区巷道布置、矿井运输、矿井提升、矿井通风系统及安全、矿井排水、动力供应及照明和技术经济分析及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在内容上设计以设计原理和设计方法为主线,力求在阐明基础原理的基础上,密切结合矿井的实际条件,采用先进的开采方法。 设计中的重要数据和图表都是以城郊煤矿的地质资料、地质勘探图、底板等高线图、综合柱状图等为依据,严格的依照了《采矿工程专业毕业设计教学大纲》的要求进行计算和描绘。在进行设计过程中,严格遵守《煤矿安全规程》和《煤矿工业设计规范》的有关规定,不仅注重加强了基本理论、基本方法技能的学习和基本能力的培养;而且注重了与其它课程的联系,特别是与课本及规程的衔接与配合。 在设计中得到了指导老师以及采矿工程其他老师和同学的精心指导和大力帮助,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由于本人学识水平有限,加上时间仓促,本设计中错误和不足在所难免,恳请各位老师和同学批评指正。 作者: 目录

第一章井田概况及地质特征- 1 - 第一节井田概况- 1 - 第二节地质特征- 3 - 第二章井田境界及储量- 11 - 第一节井田境界- 11 - 第二节储量计算- 12 - 第三章矿井设计生产能力及服务年限- 14 - 第一节矿井工作制度- 14 - 第二节矿井设计生产能力及服务年限- 14 - 第四章井田开拓- 16 - 第一节井田地质、老窑及水文对开采的影响- 16 - 第二节工业广场位置的确定- 16 - 第三节水平划分- 18 - 第四节预提可行开拓方案及技术评价- 19 - 第五节开拓方案经济比较- 22 - 第六节最终开拓方案概述- 24 - 第五章矿井基本巷道- 26 - 第一节井筒- 26 - 第二节井底车场- 31 - 第三节主要开拓巷道- 36 - 第六章采煤方法和采区巷道布置- 41 - 第一节煤层地质特征- 41 - 第二节采煤方法及回采工艺- 42 - 第三节采区巷道布置及生产系统- 47 - 第四节采区车场设计- 50 -

(冶金行业)玉溪矿业有限公司大红山铜矿采矿工艺概述

(冶金行业)玉溪矿业有限公司大红山铜矿采矿工艺 概述

玉溪矿业有限X公司大红山铜矿 采矿工艺概述 第壹节矿山沿革及地质概况 1、交通位置 大红山铜矿位于新平县老厂乡,地理位置东经101°39′,北纬24°06′,靠哀牢山山脉东侧,戛洒江东岸,海拔标高600-1850米,相对高差1250米,属侵蚀剥蚀山地地形,地势陡峻,河谷发育。矿区距新平县城102km,距玉溪市219km,距昆明市322km,归玉溪市所辖。 2、矿山沿革及地质概况 大红山是1959年发现的大型铁铜矿床,于60年代开始普查勘探,1983年11月进行详勘。易门矿务局(玉溪矿业有限X公司)于1989年9月开始施工主控工程—主副斜井,1993年开始基建探矿,壹期于1997年7月1日建成投产,二期于2003年6月26日建成投产。 大红山矿区包括铁矿和铜矿俩部分,铁矿主要分布在曼岗河以东(昆钢),铜矿主要分布在曼岗河以西(大红山铜矿)。 全矿分俩段建设,以550划界,壹期回采550米之上,采用有轨开采方式上行式回采,二期回采550米以下,采用无轨开采方式下行式回采。 大红山铜矿属海底火山喷发沉积变质中厚缓倾斜高温矿床。矿体走向为东西--北西西,走向长约1800米,倾向南西,

倾斜宽约1600米,倾角20—35°,呈层状、似层状产出,矿区共有3个含铁铜矿体I3、I2、I1)和四个含铜铁矿体(Ic、Ib、Ia、I0),自上而下分别为Ic→I3→Ib→I2→Ia→I1→I0),Ic顶板至I0底板约135米。埋藏深度160-750米,标高821—-29米,其中I3、I2含铁铜矿体规模大,是主要的开采对象,矿石主要金属矿物为黄铜矿、磁铁矿,主要脉石矿物为碳酸岩(白云石为主)、黑云母,矿石整体较稳固,f=8-14,矿岩爆破性能较差。矿区主要构造:F1、F2、F3、F5。 开采范围:根据1989年地质壹大队提交的《云南新平县大红山铁、铜矿区铜矿首采区勘探地质报告》,且经云南省矿产储量委员会批准,铜矿区开采范围:东南自曼岗河,西北至A210线,北东自矿体隐伏头,西南至F3断层,A192线--A210线,—29m--800m标高范围内为铜矿区的开采范围。 3、储量分布情况 大红山铜矿是多种有益元素共生的大型矿床。首采区:矿石量9781.1万吨,品位0.81%,铜金属量792301吨;其中富矿:矿石量4062.8万吨,品位1.23%,铜金属量501260吨. 伴生矿产: 铁:品位21.67%,金属量1040.7万吨(精矿法) 金:品位1.65g/t,金属量7703.2kg(精矿法) 银:品位11.90g/t,金属量55.3t(精矿法)

乌腊德铁铜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指导教师指导意见表 学生姓名:学号:专业:资源勘查工程 毕业设计(论文)题目:乌腊德铁铜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 指导教师意见:(请对论文的学术水平做出简要评述。包括选题意义;文献资料的掌握;所用资料、实验结果和计算数据的可靠性;写作规范和逻辑性;文献引用的规范性等。还须明确指出论文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 毕业论文设计整体的结构完整,各部分基本符合写作规范,论文的选题很好,具有现实意义,所提出的乌腊德铁铜矿地质特征和结论能为该地区的矿藏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作用,在全文结构中,搜先强调地质特征,然后对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最后得出结论,全文体现专业特色要求,但论证的深度还不够。 指导教师结论:合格(合格、不合格) 指导教师 所在单位兰州工业学院指导时间9.16 姓名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评阅教师评阅意见表 学生姓名:学号:专业:资源勘查工程 毕业设计(论文)题目:乌腊德铁铜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 评阅意见:(请对论文的学术水平做出简要评述。包括选题意义;文献资料的掌握;所用资料、实验结果和计算数据的可靠性;写作规范和逻辑性;文献引用的规范性等。还须明确指出论文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 论文通过简要介绍乌腊德铁铜矿床的区域地质特征、矿床地质特征等,初步探讨了矿床成因类型和找矿标志,并指出矿床类型为典型的矽卡岩型铁铜矿床,且此类矿化应在东昆仑地区找矿工作中应重视。 全文结构较完整,层次较清晰,语言较流畅,然而,全文格式有待规范;论文的摘要和结论部分较一致,应修改;地层和构造不能作为找矿标志;矿床成因的研究有待加强。 修改意见:(针对上面提出的问题和不足之处提出具体修改意见。评阅成绩合格,并可不用修改直接参加答辩的不必填此意见。) 1)完善论文格式; 2)修改论文的摘要; 3)地层和构造不能作为找矿标志; 4)加强对矿床成因的研究。 毕业设计(论文)评阅成绩(百分制): 75 评阅结论:同意答辩(同意答辩、不同意答辩、修改后答辩) 评阅人姓名所在单位资源学院评阅时间2014-10-1

运输道路设计

煤矿道路运输设计 第一节露天煤矿总布置 一、总平面布置的依据 1、《煤炭工业露天矿设计规范》GB50197-2005; 2、《煤炭工业工程项目建设用地指标》(露天矿、露天矿区辅助企业部分)。 3、鑫盛煤矿《设计委托书》。 二、总平面布置原则 1、设计规模:露天矿建设规模为年生产原煤0.6Mt。 2、设计原则 1)结合矿区总体规划,充分发挥矿区总体功能,统一规划、专业协作、科学管理、提高经济效益; 2)充分利用既有条件,减少投资,避免重复建设; 3)尽量少压煤,生产系统简捷顺畅; 4)结合露天矿特点,尽量考虑地形、风向、设施朝向,合理布局,最大限度地降低各类污染,注重环境保护。 三、总布置平面本次设计为露天矿整合改造初步设计。依据总平面布置原则,露天矿设计范围包括采掘场、外排土场、工业场地、运输道路以及水源、供电线路等。 (一)露天矿采掘场 达产时期采掘场位于矿田东部,占地面积约58.1hm2 (二)露天矿排土场

排土场分为内、外两个排土场,分别位于矿权境界的东西两侧,场地占地面积分别为162.2hm2和180.4hm2。 (三)露天矿工业场地露天矿工业场地分为生产区、行政办公区及辅助生产区工业场地。工业场地属已有工业场地,位于采掘场西部。行政生活区设施包括综合办公楼、急救保健站、区队办公室、职工宿舍等。辅助生产区包括综合材料库、机修车间,以上设施均为新建建筑物;生产区位于行政办公区的南侧,利用总公司选煤厂,原煤经坑口直接运至该选煤厂。 (四)外运道路鄂尔多斯市蒙西鑫盛煤业有限责任公司煤矿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鄂托克旗境内,南西距乌海市海勃湾区15km,南东距棋盘井镇46km。. 由煤矿到内蒙古乌海市、宁夏石嘴山市有沥青混凝土公路相通,海勃湾经海南(215省道)至东胜公路(109 国道)从煤矿南部通过,经109 国道也可达鄂托克旗;包兰铁路从煤矿西部通过,煤矿南西距包兰铁路乌海站 15km;地区公路、铁路四通八达,交通极为便利。煤矿位置详见交通位置图(图1-1-1)。 (五)水源该露天矿生活用水引自矿区周边深水井,由水车负责运输,距离约1km。采掘场及排土场内集水坑中的水由管路引至澄清池,澄清后也可作为消防灭尘及绿化用水使用。 (六)电源本矿单独设置箱式变电站,电源引自工业场地南侧总公司洗煤厂变电所。洗煤厂电源引自温明35kV 变电站,具体布置见露天矿总布置平面图C41001G-1401-1。 第二节工业场地总平面布置 一、概述

淮北矿业集团石台煤矿初步设计采矿工程毕业设计论文

淮北矿业集团石台煤矿初步设计 摘要 本设计的井田面积为20.1平方千米,年产量120万吨。井田内煤层赋存比较稳定,煤层倾角8-22°,平均煤厚3.48m,整体地质条件比较简单,在井田范围南部和中央均有断层发育。瓦斯和二氧化碳含量相对不高,涌水量也不大。根据实际的地质资料情况进行井田开拓和准备方式的初步设计,该矿井决定采用三立井上山开采,煤层分采区上山联合布置的开拓方式,设计采用综合机械化一次采全高回采工艺,走向长壁采煤法,用全部跨落法处理采空区。并对矿井运输、矿井提升、矿井排水和矿井通风等各个生产系统的设备选型计算,以及对矿井安全技术措施和环境保护提出要求,完成整个矿井的初步设计。矿井全部实现机械化,采用先进技术和借鉴已实现高产高效现代化矿井的经验,实现一矿一面高产高效矿井从而达到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关键词:立井、走向长壁、一次采全高、综合机械化、高产高效

Abstract These designed allotment area for 20.1 square kilometers,Yearly Output 120 trillion. Allotment intrinsically ocurrence of coal seam compare stabilize,coal seam pitch 8-22acid,average coal thick 3.48m,integrally nature condition compare simplicity,at allotment scope east normalizing function of the stomach and pleen center equal have got dislocation upgrowth. Both methane and carbon dioxide content relatively do not high, and neither do inflow of water no large either. On the basis of Preliminary Design,said shaft opt in adopt three vertical shaft fluctuate mountain exploitation,coal seam grouping band region fluctuate mountain co- disposal 'mode of opening,design adopt comprehensive mechanization full-seam mining stopper art,Alignment longwall method,treat goaf with whole straddle alight law from actual geologic information instance proceed allotment exploit and stand-by mode. The Preliminary Design of the both combine versus mine haul, shaft exaltation, shaft drain and ventilation of mines isopuant systemic equipment lectotype count,as well as versus shaft technical safety measures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claim,complete wholly shaft. Both shaft whole realize mechanization,adopt advanced techniques and use for reference afterwards realize high yield highly active modernization shaft 'experience,realize one mine not both high yield highly active shaft thereby run up to favorable economic benefit and social benefit. Keywords: Vertical shaft, Alignment long wall , full-seam mining, comprehensive mechanization, high yield highly active.

工厂矿厂道路设计规范

厂矿道路设计规范 总则 第1.0.1条为使厂矿道路设计贯彻执行国家的有关方针政策,从全局出发,按厂矿企业总体规划,统筹兼顾,合理布设,并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适用、确保质量,特制订本规范。 第1.0.2条本规范适用于新建、改建的厂矿道路设计,不适用于林区道路设计。 第1.0.3条厂矿道路宜按下列规定划分为厂外道路、厂内道路和露天矿山道路。 一、厂外道路为厂矿企业与公路、城市道路、车站、港口、原料基地、其它厂矿企业等相连接的对外道路;或本厂矿企业(露天矿除外)分散的厂(场)区、居住区等之间的联络道路;或通往本厂矿企业(露天矿除外)外部各种辅助设施的辅助道路。 二、厂内道路为厂(场)区、库区、站区、港区等的内部道路。 三、露天矿山道路为矿区范围内采矿场与卸车点之间、厂(场)区之间行驶自卸汽车的道路;或通往附属厂(车间)和各种辅助设施行驶各类汽车的道路。 第1.0.4条厂矿道路设计,应坚持节约用地的原则,不占或少占耕地,便利农田排灌,重视水土保持和环境保护;应贯彻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的原则,充分利用工业副产品和废渣,降低工程造价。 第1.0.5条厂矿道路设计,应适合厂矿企业生产(包括检修、安装)和其它交通运输的需要。对厂矿基本建设期间的超限货物(大件、重件)运输,可根据具体情况,予以适当考虑。 厂矿道路等级及其主要技术指标的采用,应根据厂矿规模、企业类型、道路性质、使用要求(包括道路服务年限)、交通量(包括行人),车种和车型,并综合考虑将来的发展确定。当道路较长且沿线情况变化较大时,可按不同的等级和技术指标分段设计。 需要分期修建的厂矿道路设计,应使前期工程在后期仍能充分利用。 第1.0.6条需要改建的厂矿道路设计,应充分、合理利用原有道路、桥涵等工程。当所利用的原有道路局部路段受条件限制不符合本规范的要求时,在经过技术经济比较和采取相应措施确保安全通行的前提下,可对本规范规定的个别技术指标作适当变动,但应经设计审批部门批准;当原有道路不能利用而需改线时,改线路段应按新建厂矿道路设计。 第1.0.7条厂矿道路设计,应为道路建成后的经常性维修、养护和绿化工作创造有利条件。 第1.0.8条厂矿道路建筑限界,应符合附录一的规定。在建筑限界内,不得有任何部件等侵入。 第1.0.9条厂矿道路设计,除应符合本规范的规定外,还应符合现行的卫生、防火、抗震等有关标准规范的要求,并参照现行的其它有关道路工程的设计规范。 路线 第一节一般规定 第2.1.1条厂矿道路路线设计,应符合厂矿企业总体规划或总平面布置的要求,并应根据道路性质和使用要求,合理利用地形,正确运用技术指标。 第2.1.2条厂矿道路路线设计,应综合考虑平、纵、横三方面情况,做到平面顺适、纵坡均衡、横面合理。 路线设计,不得损坏重要历史文物,并应少拆房屋,避开地震台站及其它重要地物标志。 第2.1.3条经常行驶对路面破坏性大的车辆(如履带式拖拉机等)的路段,宜设置辅道或采取其它措施。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