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新一代数据中心光纤布线

新一代数据中心光纤布线

新一代数据中心光纤布线
新一代数据中心光纤布线

新一代数据中心光纤布线

市场背景:

在最近的5-6年内,中国的数据中心的建设处于高速增长的阶段,同时根据第三方调查机构的AMI预测,在今后的5年甚至更长的一段时期,国内数据中心的建设还将持续处于快速增长通道内,根据报告显示,亚太区数据中心布线市场复合年增长率将达到32.8%,预计中国的复合年增长率将达到37.5%,比整体综合布线市场的复合年增长率高出23.9 %,中国2011年数据中心布线市场规模将有望达到9-10亿人民币。

中国国内传统布线市场近几年来原本由国际布线品牌完全主导

现象逐渐演变为国内品牌与国际品牌分庭抗礼的格局,而在数据中心布线市场,特别大中型数据中心布线市场,根据统计,70%的市场份

额由专业于数据中心领域的国际布线品牌约5-6家品牌形成寡头垄

断的市场。由于数据中心布线市场对产品的专业性,产品质量与可靠性要求远远高于传统布线市场,特别是光纤产品应用技术上,布线品牌间的还存在着相当的差距,而大型数据中心项目的建设与应用,极大的推动了光纤布线产品技术的发展,对数据中心光纤布线将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并产生新的技术课题促进了数据中心布线技术的发展,引导数据中心布线产品技术的方向进而在布线市场中产生主流效应。关键词:数据中心多模光纤布线技术趋势

一,光纤技术的应用和发展

数据中心布线系统需要不断提升带宽为快速增长的网络(如核心层网络,汇聚层网络及SAN存储网络)传输应用提前铺好道路,而采用光纤传输可以为不断发掘带宽潜力提供保障。与单模光纤相比较,由于多模光纤技术较低的有源+无源的综合成本,将促使多模光纤在数据中心的应用中占有绝对的优势,大中型数据中心超过85%的光纤布线系统采用的是多模光纤。2009年8月,TIA 正式批准OM4,一种新类别EIA/TIA492AAAD多模光纤标准的推出,为多模光纤今后大量应用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前景,多模光纤从OM1到OM2,采用VCSEL激光优化技术后OM3再到OM4整整发展了4个阶段,带宽也是逐级提升,各级别的带宽与10G传输的距离对应关系如下图(1)所示。

图(1)

随着2010年6月IEEE 802.3ba新的以太网40G/100G标准发布后,多模光纤在数据中心领域的应用将翻开新的一页,40G与100G

的高速传输不再仅仅依靠单模采用成本极高的WDM串行方式进行传输,新一代以太网40G/100G标准将采用OM3与OM4多模光纤多通道

并行传输的方式,这种多模并传输的方式相比较单模WDM串行传输方式,在40G/100G上的总体成本(包含有源设备,光模块,无源器件)分别只占单模系统的1/3与1/10,可见多模优势十分明显,市场的应用趋向通常是由成本与价格因素来驱动与决定哪种技术模式能在

市场取大最大的应用。

多模光纤40G的传输模式采用每对光纤支持10Gbps的速率

4*10Gbp=40Gbps,需要用到各4根光纤发送与接收共8芯光纤,100G 采用各10根光纤发送与接收10*10Gbps=100G,共使用20芯光纤,采用标准MTP/MPO的多芯连接系统将可以较好的支持新一代光网络40G/100G的传输,40G与100G在多芯光纤内的传输模式如下图(2)所示,40G的传输模式是在12芯的MTP/MPO连接器内取最外两侧各4芯进行传输,中间4芯处于空置状态,而100G的传输模式是采用两个12芯的MTP/MPO连接器中取中间10芯进行传输,如果采用MTP/MPO 高密度24芯连接器,则在一个24芯的MTP/MPO连接器上完成100G 的接收与发送。100G传输时,每12芯中的两侧各1芯处于空置状态。

4G传输模式 100G 传输模式

图(2)

由于新一代40G/100G的光纤技术的标准与应用标准都已经出台,为数据中心的规划者有了更明确的光纤类型选择方向,OM3与OM4光纤将成为数据中心的应用主流,如表(1)显示为多模OM3,OM4光纤分别应用于40G/100G对应的传输协议与支持应用距离,虽然多模

40G/100G的传输距离无法与单模光纤长达10KM或40KM相比较,但

在数据中心室内的应用环境下,据统计中小型数据中心超过90%的光纤链路长度小于100米,大型数据心超过70%的光纤链路长度小于100米,超过80%的长度小于125米,多模可以满足绝大部分链路的需要,随着网络设备的技术的提升,今后多模光纤支持的传输距离有可能进一步增加。

表(1)

北美电信工业协会2008年6月发布的标准 ANSI/TIA 568C.3对于以MTP/MPO的多芯连接器组成的光纤连接通道定义了三种光纤连

接模式,分别为TYPE- A,TYPE-B,TYPE-C, 在10Gbps及以下的传输

应用中,以太网设备端口采用双工模式,MTP/MPO主干链路最终将被转换为双工类型连接器如LC,SC等,而在40G/100G的状态下设备端口如QSFP将直接与MTP/MPO连接器相连接,不论光纤通常中由几条

光缆来连接,也不论中间连接的光纤是采哪种TYPE连接方式,

40G/100G的设备端与设备端之间最终通道连接方式需要形成TYPE-B

的模型状态,使设备发送端与接收端的通道相互对应,否则将无法正常通信,如图(3)所示:

图(3)

当前数据中心的主干网络设备端口正大量从1GbE切换到10GbE, 根据Intel公司一份预测显示,如图(4)以X86服务器端口为例从2011年开始将有少量40GbE端口开始正式应用,而到2015年后将开始大量的应用。而作为基础设施之一的数据中心的布线系统与网络设备不一样,网络设备通常3-5年需要更新换代,数据中心的布线系统特别是光纤布线系统,通常需要支持约2~3代以上的网络设备的更新,所以光纤布线系统的部署应用上必须比实际当前网络应用超前3~5年。根据美国第三方咨询机构Alan Flatman的对多模光纤在数据中

心的应用分析预测,从2011年开始支持40GbE的多模光纤通道部署将占有一定的比例且逐年显著增长,如下图(5)

图(4)

图(5)

二,光纤布线产品技术发展

随着光纤技术升级,作为数据中心的“中枢神经”的光纤布线系统产品技术也正在经历着新一代的更新换代,以中国国内市场中的数据中心布线产品技术来看,如果我们将2005年到2010年这5年间所

发展出来的专业应用于数据中心布线光纤解决方案的产品线看作第

一代的数据中心光纤布线产品技术,以第一代预连接(或称预端接)产品技术为代表数据中心光纤布线产品在这期间得到了良好的应用

与推广。那么随着光纤技术新的标准的不断发布,由几家国际布线品牌寡头垄断的中国大中型数据中心布线市场将引领布线产品技术进

入数据中心第二代,而寡头内的份额与排名有可能因为新一代数据中心产品技术方案差异与市场运作的方式与效果不同而产生变化。数据中心第二代光纤布线系统比较有代表性产品线如超低损预连接光缆

方案,高密度光纤配线系统以及弯曲不敏感光纤系统等组成。

1,超低损预连接方案

预连接光缆方案在数据中心布线中有多种连接方式,应用比较广泛的主要由3种主流应用:(1)MTP/MPO到MTP/MPO预连接光缆配套两端内含MPO-LC分支的预连接模块; (2) MTP/MPO到LC预连接光缆配套一端端接内含MPO-LC分支的预连接模块,另一端LC端直接配套LC适配器面板; (3) LC到LC预连接光缆配套两端直接连接LC适配器面板。随着前述今后以太网40G/100G采用多通道光纤传输标准的正式发布,今后在数据中心的光纤主干部署中,MTP/MPO到MTP/MPO 并采用OM3,OM4光纤的预连接方案成为前述三种预连接技术方案中的首选方案,与第一代MTP/MPO连接方式的要求不同,第一代的方案应用初期主要为了支持10GbE的应用,根据10GbE以太网对OM3整体

光纤通道衰减的要求为2.6dB, 而如果支持今后40G/100G的网络的整体通道衰减需控制在分别1.9dB和1.5dB以内,各种传输应用与通道衰减的对应关系如表(2)所示,第一代MTP/MPO的单个连接损耗业界通常只控制在0.75dB以内,显然这样的性能对于后续40G/100G 的应用将会因为通道衰减超过标准值而产生有效链路长度缩短的问题。

表(2)

新一代数据中心预连接系统的MTP/MPO的衰减值将要求采用低损耗的连接器,业界将会要求至少单个MTP/MPO连接点衰减值要小于0.5dB才能让通道发挥出标准界定的40G/100G最长传输距离,目前不同厂家对于预连接系统衰减控制的水平有所不同,以德国罗森伯格公司HDCS数据中心布线系统所推出的第二代VelaTM系列预连接系统为例,VelaTM系列预连接系统将推出新一代超低损耗的MTP连接系统,超低损MTP方案的实现主要从连接器的本身的插芯精度,研磨工艺,3D几何端面测试技术三方面相结合,单个多模MTP连接点已经

可以控制到0.3dB以下。第二代预连接系统如图(6)所示。超低损的第二代预连接光缆为数据中心的今后40G/100G的顺利升级提供基础保障。

除了控制光纤通道光学性能外,第二代预连接系统结构上也有新的升级,预连接光纤的光纤分支将会更多的采用圆形光纤分支,与上一代扁平MTP/MPO分支相比,更易于在狭小空间上高密度配线且光纤弯折与盘纤没有方向性。主干光纤采用第二代高抗拉小直径光缆,光缆本身提高抗拉力抗压参数以外更加节省管槽空间,同时主干光缆布线安装更加便利。而预连接光缆两端的安装拉手至少可支持500N以上的安装拉力,可以充分满足数据中心在各种安装环境中的机械与可靠性要求。

图(6)

2,高密度配线系统

预连接光缆通常作为数据中心的主干安装在机房的走线通道上,一旦部署将不会轻易移动与改变,而与预连接光缆主干不同的是端接于预连接两端的光纤模块与配线系统,将需要随着应用的升级而进行升级。当前的数据中心主干更多的是应用10GbE的网络,而10GbE的设备光端口SFP更多的是采用LC类型的端口连接方式,但后续40G 与100G传输时,可能更多的会采用MTP/MPO的接口方式,如何使布线系统能够不但支持当前又能支持今后的需要?我们的方法是仅需

对高密度配线系统中的模块进行灵活的升级而不需要去更换主干光

纤链路,今后的配线系统中模块的升级预计将如下图(7)所示的方式演进。图中模块1为当前支持10GbE应用的OM3,OM4 MTP/MPO转LC形式; 模块2为支持40GbE应用为提高主干光纤利用率,采用2*12芯MTP/MPO的端口转换为3*8芯MTP/MPO,此模块应用在40G时可增加50%的主干光纤利用率; 当网络升级到100GbE时,将直接采用MTP/MPO适配器面板对配线系统进行升级,直接采用MTP/MPO跳线插接于适配器面板与设备端口。

图(7)

配线系统除了满足网络升级应用的要求以外,追求高密度布线始终数据中心对光配线系统的一个重要衡量指标,减少配线系统占用机柜的空间,将可最大限度提升生产网络设备安装空间,以增加机房单位面积的利用率与投置回报率。下一代专业的数据中心的布线系统将会采用多种配线方式,如专门为数据机房设计的新一代配线系统可安装于网络桥架上的TOR方式,或为地板下走线方式的数据中心直接安装于活动地板下方的集中式区域配线系统。以上所述新一代的高密度配线系统将不再占用机柜的空间。对于光纤配线最为集中的MDA区域,数据中心配线系统将不会仅仅追求越来越高的密度,MDA区域光纤配线系统的可维护性与高密相比也是同等重要,而越高的密度将会影响可维护性,新一代数据中心的配线系统发展方向将是布线高密度与布线系统可维护性两者之间取得最佳的平衡。

3,弯曲不敏感光纤

数据中心中高密度配线区中的光纤跳线往往是管理的核心,当光纤配线架端口密度越高,跳线的管理相对也就不再容易,光纤跳线如果弯折半径过小将直接导致光纤整体通道衰减增加。如果弯折严重,衰减过大有可能导致该通道通讯中断。对于大中型数据中心来说,在高密度配线区域中跳线数量成千上万条,很难保证每根跳线的管理都能保证其在标准要求的光缆直径10倍以上的弯折半径以内。而对于

数据中心来说网络运行的可靠性是数据中心致命要素之一,正因为如

此,新一代的数据中心将越来越多采用弯曲不敏感的光纤系统来解决这个问题。与传统跳线不一样,采用弯曲不敏感光纤的跳线,当我们光纤的弯折半径为7.5mm绕上2-3圈,衰减甚至不超过0.1dB,而如果同等条件下如果采用普通光纤制作的跳线,衰减可能已经超过

0.6dB,下图(8)为罗森伯格HDCS系统VelaTM弯折不敏感光纤跳线的弯折状态与实时测试。

图(8)

如前所述,当OM3,OM4的布线需要能支持到下一代40G/100G网络,而每一代网络应用的升级,标准对通道最大衰减的要求更为严格,跳线是布线系统管理、移动、改变的核心,当跳线系统采用弯曲不敏感光纤后将会使整体光纤通道的可靠性增加一个等级。通过采用弯曲不敏感光纤来提升光纤物理通道可靠性的方式相比其他方式性价比

更高,从这一方面来看,弯曲不敏感光纤在新一代数据中心将会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结束语

光纤的技术的进步特别是多模光纤标准的不断演进为数据中心网络技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数据中心光纤布线系统作为数据中心网络基础设施成为布线行业中一个新的课题,与传统布线相比显现越来专业化的应用方向发展,同时也在逐渐影响布线行业内品牌的竞争格局。新一代光纤预连接系统,高密度配线技术以及弯曲不敏感光纤等多种产品应用技术的不断推出,为数据中心的网络今后升级与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支撑。

电气设备系统布线规范

电气设备系统布线规范 WTD standardization office【WTD 5AB- WTDK 08- WTD 2C】

电气设备系统布线规范1.目的和分类 合适的布线(包括线缆选择与布敷、屏蔽连接与工艺)可以有效地减少外部环境对信号的干扰以及各种线缆之间的相互干扰,提高设备运行的可靠性。同时,也便于查找故障原因和维护工作,提高产品的可用性。 线缆大致分成以下几种类型: A类:敏感信号线缆 B类:低压信号线缆 D类:辅助电路配电电缆 E类:主电路配电电缆 A类指各种串行通信(如以太网、RS485等)电缆、数据传输总线、ATC天线和通信电缆,无线电、以及各类毫伏级(如热电偶、应变信号等)信号线。 B类指5V、±15V、±24V、0~10mA、4~20mA等低压信号线(如各种传感器信号、同步电压等)以及广播音频、对讲音频电缆。 D类指220/400V、连接各种辅助电机、辅助逆变器的电缆。 E类指额定电压3kV(最大3600V)以下,500V以上的电力电缆。 这4类信号中,就易被干扰而言,按A→E的顺序排列,A类线最易被干扰;就发射的电磁骚扰而言,按E→A的顺序排列,E类发射的骚扰最强。 2.线缆选择的基本原则 应选择阻燃、无卤(或低卤)、无毒的绝缘线缆,线缆应具备良好的拉伸强度、耐磨损性和柔软性,以适应振动冲击的环境。 根据信号的电压等级、额定电流、预期短路电流、频率、环境条件、电磁兼容性要求及预期寿命来选择电缆的型号和规格。线缆应符合TB/T 1484的要求。

配电电缆截面积按发热条件选择,负载电流必须小于允许载流量(安全载流量)。电缆以线芯长期允许工作温度分成:A组(不超过100℃)和B组(不超过125℃)。 交流系统中,电缆的额定电压至少应等于系统的标称电压;直流系统中,该系统的标称电压应不大于该电缆额定电压的倍。 [T]同轴电缆的抗干扰性能较好,传输距离长,可用作视频、射频信号的电缆。 铜母线一般应根据GB 及,选择采用TBY、TBR型扁铜线及TMY、TMR型铜母线。对于A类和B类应采用双绞屏蔽电缆,A类中的通信线必要时可采用光纤。 [T]配电电缆宜用屏蔽电缆,以防止对外部的辐射干扰。 3.布线的基本要求 电气设备的布线应符合设计规定的电路图及装置布线图要求。 4.电子装置的布线 布线原则 导线连接原则上应通过接头,视具体情况采用压接、焊接、插接、绕接等方式。 板工艺方式。 电子装置中使用的接头应符合TB/T 1507-93中第7章的要求。插头及插座应符合 TB/T1508-2005中条的规定。 线槽的出口边缘必须光滑,不得有尖角和毛刺。电线绑扎及固定 线卡或绑扎带应有足够的电气强度和机械强度。 [T]电源滤波器的进线宜单独走线,不宜与出线绑扎在一束中。 线号 线号标记可采用下列形式之一:

光纤入户设计方案(住宅小区FTTH解决方案)

综合布线系统工程 住宅小区光纤到户设计方案福建北讯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目录 第一章、概述 (2) 一、综合布线系统建设 (2) 二、工程概况 (3) 三、系统综述 (3) 第二章、设计依据与原则 (4) 一、设计依据 (4) 二、设计原则 (4) 三、设计遵守的规范 (5) 第三章、系统设计说明 (6) 一、需求分析 (8) 二、系统构成 (9) 第四章、产品的选择 (10) 一、产品的选择原则 (10) 二、NORTEC 光纤到户解决方案 (10) 三、产品主要特性指标 (11) 第五章、系统测试 (18) 一、双绞线缆传输测试 (18) 二、光纤传输通道测试 (18) 第六章、综合布线设备总清单 (18) 第七章、质量保证及服务 (19) 一、预期工期 (19) 二、库存及最短到货时间 (19) 三、投入人力 (19) 四、质保 (20) 五、用户培训 (20) 六、竣工文档 (20) 第八章、附录 (21)

第一章、概述 一、综合布线系统建设 近年来,基于互联网协议的骨干网和IP局域网发展迅速,成为宽带网络主要的传送方式。作为信息高速公路的“最后一公里”,接入网技术已经成为目前关注的焦点。在光接入网中,无源光网络(PON,Passive Optical Network)技术打破了传统的点到点解决方法,采用光纤作为传输媒介,不包含有源节点,具有对业务透明、运行维护费用低和易于升级等优点,是三网(互联网、电信网、广播电视网)融网的理想平台。因此FTTH已成为必然的选择和发展方向。 二、工程概况 阳光城闽侯南城新区闽侯县市民文化广场旁(闽侯县西江滨大道-市民广场西侧),该项目建筑面积约225956平方米。 各楼栋划分如下: ?1#、2#、3#、5#~8#为高层居住楼; ?9#~12#为4层别墅; 见小区平面示意图:

运营商FTTD光纤到桌面布线系统解决方案

FTTD光纤布线系统 FTTD光纤布线简介 光纤到桌面(FiberToTheDesktop——FTTD) 顾名思义就是光纤替代传统5类线将光纤延伸至用户终端电脑,使用户终端全程通过光纤实现网络接入。FTTD接入技术是近年兴起的网络技术,在国外已广泛应用。随着光纤和光纤接入设备价格的持续下降,FTTD在国内也开始广泛应用于特殊政府部门,如审计、财政、公安、国家安全、法院等。 在计算机网络中用光纤替代传统5类线有明显优势: 超高稳定的通信带宽:100M双工,1000M双工 超长距离传送 通信内容绝对保密,第三方无法窃听 高可靠性:绝对抗电磁干扰;光纤连接头远比5类线连接头可靠 大大提高网络线路寿命:光缆线路寿命40年,而且通信质量不会随时间而变化。 可升级:带宽可以随意增加,设备可以不断平滑升级 FTTD光纤布线系统结构图如下:

系统总体设计 项目概况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本次项目共需铺设点位2000个,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技术方案 本设计方案依据用户需求及分析,在满足布线系统先进性、灵活性、经济性的工程要求下,布线系统按下列方式: (1) 该方案的工作区采用光纤收发器将光纤跳线与非屏蔽线跳线相连。 (2) 该方案的水平布线为:工作网采用xxxxxxx光缆,一用一备. (3) 垂直主干光缆为:工作网采用xxx芯室外万兆单模光缆,室外部分做埋设处理。 (4) 采用光纤配线架等一些光纤保护器件组成各楼层、各区域的配线架来进行有效保护和管理。 (5) 楼层管理间、设备间的设置符合相关标准,应在最佳地点设置机房。 (6) FTTD系统的各子系统(包括:工作区子系统、水平子系统、管理子系统、设备间子系统、垂直干线系统、建筑群子系统和进线间)的设计均符合GB 50311-2007 《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中对各子系统的规定。 具体来说,本方案提出的解决方案支持以下各类应用及其设备: 工作区子系统 工作区指从由水平系统光缆延伸至数据终端设备的连接光纤跳线、适配器及用户信息插座组成。工作区的光纤跳线为双工跳线。 产品选型: 1〉光纤信息面板 xxx光纤信息面板是将光纤接入至办公区域、家庭、商业区域等场合时用于终接引入光缆的一种固定连接装置,由底盒、前盖组成。按安装方式分类,可分为明装式和暗装式;

FTTD光纤到桌面布线系统解决方案

FTTD光纤布线系统整体解决方案

一、前言 FTTD光纤布线系统的必要性 当今社会,信息已成为一种关键资源,必须精确、迅速地传输于各种通讯设备、数据处理设备和显示设备之间。因此,公司、企业、政府部门都会要求以最快速度对这些通讯及信息系统进行调整和改进,并根据需要配置成各种不同的结构。随着 ADSL、LAN 等宽带接入的普及,以及业务类型从简单的邮件收发、网页浏览发展到在线游戏、视频点播等对实时性和带宽需求较高的业务,一部分用户提出了更高带宽、对称接入等需求;而另一方面,一直以来制约“光纤到桌面”的主要因素——成本已逐步走低,如光纤纤芯价格已跌至千元以下微利,光收发模块价格也只需几百元,且进一步下降的趋势非常明显,因此,“FTTD光纤到桌面”越来越被运营商所重视,成为最具发展潜力的宽带接入解决方案。

二、FTTD光纤布线系统 FTTD光纤布线简介 光纤到桌面(FiberToTheDesktop——FTTD) 顾名思义就是光纤替代传统5类线将光纤延伸至用户终端电脑,使用户终端全程通过光纤实现网络接入。FTTD接入技术是近年兴起的网络技术,在国外已广泛应用。随着光纤和光纤接入设备价格的持续下降,FTTD在国内也开始广泛应用于特殊政府部门,如审计、财政、公安、国家安全、法院等。 在计算机网络中用光纤替代传统5类线有明显优势: 超高稳定的通信带宽:100M双工,1000M双工 超长距离传送 通信内容绝对保密,第三方无法窃听 高可靠性:绝对抗电磁干扰;光纤连接头远比5类线连接头可靠 大大提高网络线路寿命:光缆线路寿命40年,而且通信质量不会随时间而变化。 可升级:带宽可以随意增加,设备可以不断平滑升级 FTTD光纤布线系统结构图如下:

TIA568B光纤标准

TIA568B3光纤标准 1. 介绍 1.1 目的 本标准制定了光纤布线系统(如:线缆、连接头等)所用器件及传输质量的要求。线缆指50/125μm、62.5/125μm多模光缆和单模光缆。 1.2 标准分类 根据EIA工程出版物EP-7B,标准分为两类:强制性标准和建议性标准。本标准中用“必须”表述强制性标准,用“应该”、“可以”或“最好”表述建议性标准。强制性标准通常用于安全、性能、管理和兼容性方面的要求,它们做出的规定是对布线系统的最低要求。建议性标准提高了对布线系统的要求,使布线系统能在预期的应用中稳定工作。文本、表格和图形中的注释、强调提供了有信息价值的建议。 1.3 美国惯用尺寸与公制尺寸的转换 在本标准中多数的公制尺寸是美国惯用单位的转换值,例如:100毫米(mm)是4英寸。 1.4 本标准适用期限 标准中的条款会修订、更新以适应建筑技术和通讯技术的发展。 2. 范围 2.1 适用性 本标准针对布线中用到的光纤器件(如:光缆、连接头、连接硬件、光纤跳线和现场测试设备)规定了最低要求。 2.2 标准参考 制定本标准参考下段文本中所列标准,所列标准在公布时已核对过。所有标准都与版本关联,以本标准为依据的一方应该调查使用所列标准的最新版。ANSI和TIA记录了他们出版的最新的国家标准。 ·ANSI/EIA/TIA-455-A-1991 标准化测试程序,针对光纤、光缆和变频器、传感器、连接与 终端设备,及其他光纤组件等 ·ANSI/ICEA S-83-596-1994 建筑物内光缆 ·ANSI/ICEA S-87-640-2000 室外通信光缆 ·ANSI/TIA/EIA-526-7-1998 安装单模光缆的光损耗测量PLANT-OFSTP-7 ·ANSI/TIA/EIA-526-14-A-1998 安装多模光缆的光损耗测量PLANT-OFSTP-14A ·ANSI/TIA/EIA-598-A-1995 光缆颜色编码 ·ANSI/TIA/EIA-604-3-1997 FOCIS 3光纤连接器件的匹配标准 ·ANSI/TIA/EIA-606-1993 商业建筑物电信基础构造的管理标准 3. 定义,缩写,度量单位 3.1 概要 本条款定义了具有专有意义或本标准使用的特定术语、缩写。只在某一条款中使用的术语在条款内或其开始处定义。 3.1.1 定义 条款中的普通定义已经在系统的电信基础构造标准中阐明;定义中不包含强制性标准规定的要求,要求的详细内容在标准相应条目中说明。

FTTD光纤到桌面布线系统解决方案

FTTD光纤布线系统 整体解决方案 一、前言 FTTD光纤布线系统得必要性 当今社会,信息已成为一种关键资源,必须精确、迅速地传输于各种通讯设备、数据处理设备与显示设备之间。因此,公司、企业、政府部门都会要求以最快速度对这些通讯及信息系统进行调整与改进,并根据需要配置成各种不同得结构。随着 ADSL、LAN等宽带接入得普及,以及业务类型从简单得邮件收发、网页浏览发展到在线游戏、视频点播等对实时性与带宽需求较高得业务,一部分用户提出了更高带宽、对称接入等需求;而另一方面,一直以来制约“光纤到桌面”得主要因素——成本已逐步走低,如光纤纤芯价格已跌至千元以下微利,光收发模块价格也只需几百元,且进一步下降得趋势非常明显,因此,“FTTD光纤到桌面”越来越被运营商所重视,成为最具发展潜力得宽带接入解决方案。 二、FTTD光纤布线系统 FTTD光纤布线简介 光纤到桌面(FiberToTheDesktop——FTTD) 顾名思义就就是光纤替代传统5类线将光纤延伸至用户终端电脑,使用户终端全程通过光纤实现网络接入。FTTD接入技术就是近年兴起得网络技术,在国外已广泛应用。随着光纤与光纤接入设备价格得持续下降,FTTD

在国内也开始广泛应用于特殊政府部门,如审计、财政、公安、国家安全、法院等。 在计算机网络中用光纤替代传统5类线有明显优势: 超高稳定得通信带宽:100M双工,1000M双工 超长距离传送?通信内容绝对保密,第三方无法窃听?高可靠性:绝对抗电磁干扰;光纤连接头远比5类线连接头可靠 大大提高网络线路寿命:光缆线路寿命40年,而且通信质量不会随时间而变化。?可升级:带宽可以随意增加,设备可以不断平滑升级 FTTD光纤布线系统结构图如下: 三、系统总体设计 项目概况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本次项目共需铺设点位2000个,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技术方案 本设计方案依据用户需求及分析,在满足布线系统先进性、灵活性、经济性得工程要求下,布线系统按下列方式: (1) 该方案得工作区采用光纤收发器将光纤跳线与非屏蔽线跳线相连。 (2) 该方案得水平布线为:工作网采用xxxxxxx光缆,一用一备、 (3) 垂直主干光缆为:工作网采用xxx芯室外万兆单模光缆,室外部分做埋设处理。

光纤施工与方案

光纤综合布线工程 施 工 方 案 北京隆达信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2014年11 月 概述 (3) 第一部分综合布线系统 (3) 1.1建设目标 (3) 1.2设计依 据............................................................... ..4 1.2.1 标准 (4) 1.2.2安装与设计规 范...................................................... (4) 1.3方案设 计............................................................... ..4 1.3.1 确定设计目标......................................................... (4) 1.3.2综合布线方案详细说明 (5) 1.3. 2.1 综合布线总体说明................................................... .5 1.3. 2.2 综合布线路由说明................................................... ..5 1.4产品选择 (5) 1.5中国人民银行营业管理部昌平培训中心弱电综合布线投资预算 (6) 第二部分工程施工与管理 (7) 2.1工程的组织 (7) 2.2工程质量管理 (8) 2.3文档管理 (8) 2.4工程进度安排 (9) 第三部分系统测试及验收 (9) 3.1综合布线系统测试........................................................ ..9 3.1.1测试原因 .............................................................. .10 3.1.2测试条件 .............................................................. .10 3.1.3测试标准 .............................................................. .10 3.1.4 测试项目及参数 ....................................................... .11 3.2系统验收 (11)

光纤布线方案设计

1、光纤到桌面布线方案设计 1.1设计原则 颍上县检察院规模和网络信息流量在未来会不断扩大,需要有一个完善的综合布线系统以提高办公效率,为确保智能化综合布线系统建设和应用的成功,在本方案的设计中要遵循以下原则: 标准性:符合设计及安装的国内、国际标准。 实用性:满足当前的各种通讯要求和未来的应用。 先进性:采用成熟、先进的技术和设备。 安全性:利于防火、防水、防雷击、防静电、防破坏和抗干扰等。 维护性:便于维护和管理,有利于故障检查和排除。 兼容性:利于硬、软件的兼容,系统的升级和扩充。 可靠性:采用容错技术,保证系统在多重故障下仍能正常运行。 经济性:在满足现有需求和未来应用的基础上,要有好的性能价格比和保护原有的投资。 1.2设计依据 ISO / IEC 11801 国际建筑通用布线标准 ANSI / TIA / EIA 568A/B 商用建筑电信布线标准 ANSI / TIA / EIA 568B 六类线布线标准 ANSI / EIA/TIA-569A 商用建筑电信通道及空间标准 ANSI / EIA/TIA-606 商用建筑电信基础结构管理标准 ANSI / EIA/TIA-607 商用建筑接地和接线规范 IEEE 100 BASE-T 100兆以太网 IEEE 802.11A/B 无线网络标准 中国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T16-92) 智能建筑设计标准(EBD-03-95) 工业企业通信设计规范(CECS 09:89)

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CECS 72:97) 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CECS 72:97)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 232-82) 1.3安装与施工标准 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建筑与建筑物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CECS72:95)》 建筑与建筑物综合布线系统施工和验收规范(CECS89:97)》 中国建筑电气设计规范 大楼通信综合布线系统(YD/)第1部分:总规范 大楼通信综合布线系统(YD/)第2部分:综合布线用电缆、光缆技术要求大楼通信综合布线系统(YD/)第3部分:综合布线用连接硬件技术要求 1.4方案设计 在结构化布线系统中,光纤不但支持FDDI主干、1000Base-FX主干、100Base -FX到桌面、ATM主干和ATM到桌面,还可以支持CATV/CCTV及光纤到桌面(FTTD),因而它和铜缆共同成为结构化布线中的主角。 当今,国际上流行的布线标准主要有两个,一个是北美的标准EIA/TIA-568A;一个是国际标准ISO/IECIS 11801。EIA/TIA-568A和ISO/IECIS 11801推荐使用125um多模光缆、50/125um多模光缆和125um多模光缆,本项目使用125um室外轻铠多模光缆。 单模光纤和多模光纤可以从纤芯的尺寸大小来简单地判别。单模光纤的纤芯很小,约4~10um,只传输主模态。这样可完全避免了模态色散,使得传输频带很宽,传输容量很大。这种光纤适用于大容量、长距离的光纤通信。它是未来光纤通信与光波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在颍上县检察院的光纤网络中,距离超过1000米建议使用单模光缆。 多模光纤又分为多模突变型光纤和多模渐变型光纤。前者纤芯直径较大,传输模态较多,因而带宽较窄,传输容量较小;后者纤芯中折射率随着半径的增加而减少,可获得比较小的模态色散,因而频带较宽,传输容量较大,目前一般都

电气设备系统布线要求规范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 电气设备系统布线规范 1.目的和分类 合适的布线(包括线缆选择与布敷、屏蔽连接与工艺)可以有效地减少外部环境对信号的干扰以及各种线缆之间的相互干扰,提高设备运行的可靠性。同时,也便于查找故障原因和维护工作,提高产品的可用性。 线缆大致分成以下几种类型: A类:敏感信号线缆 B类:低压信号线缆 D类:辅助电路配电电缆 E类:主电路配电电缆 A类指各种串行通信(如以太网、RS485等)电缆、数据传输总线、ATC天线和通信电缆,无线电、以及各类毫伏级(如热电偶、应变信号等)信号线。 B类指5V、±15V、±24V、0~10mA、4~20mA等低压信号线(如各种传感器信号、同步电压等)以及广播音频、对讲音频电缆。 D类指220/400V、连接各种辅助电机、辅助逆变器的电缆。 E类指额定电压3kV(最大3600V)以下,500V以上的电力电缆。 这4类信号中,就易被干扰而言,按A→E的顺序排列,A类线最易被干扰;就发射的电磁骚扰而言,按E→A的顺序排列,E类发射的骚扰最强。 2.线缆选择的基本原则 应选择阻燃、无卤(或低卤)、无毒的绝缘线缆,线缆应具备良好的拉伸强度、耐磨损性和柔软性,以适应振动冲击的环境。 根据信号的电压等级、额定电流、预期短路电流、频率、环境条件、电磁兼容性要求及预期寿命来选择电缆的型号和规格。线缆应符合TB/T 1484的要求。 配电电缆截面积按发热条件选择,负载电流必须小于允许载流量(安全载流量)。 电缆以线芯长期允许工作温度分成:A组(不超过100℃)和B组(不超过125℃)。 交流系统中,电缆的额定电压至少应等于系统的标称电压;直流系统中,该系统的标称电压应不大于该电缆额定电压的倍。 [T]同轴电缆的抗干扰性能较好,传输距离长,可用作视频、射频信号的电缆。 铜母线一般应根据GB 及,选择采用TBY、TBR型扁铜线及TMY、TMR型铜母线。 对于A类和B类应采用双绞屏蔽电缆,A类中的通信线必要时可采用光纤。 [T]配电电缆宜用屏蔽电缆,以防止对外部的辐射干扰。 3.布线的基本要求 电气设备的布线应符合设计规定的电路图及装置布线图要求。 4.电子装置的布线 布线原则 机车电子装置内两接线端子间电线不允许剪接。 导线穿过金属板(管)孔时,应在板(管)孔上装有绝缘护套(出线环或出线套)。 导线弯曲时,过渡半径应为导线直径的3倍以上,导线束弯曲时也应符合该要求,并圆滑过

光纤测试方案

光纤测试方案 一.布线系统测试概述 为确保综合布线系统性能,确认布线系统的元器件性能及安装质量,工程完工后需按综合布线系统测试说明进行有关的测试。 综合布线系统测试包括: ·>水平铜缆链路测试; ·>垂直干线铜缆链测试; >垂直干线光缆链测试; >·端对端信道联合测试 系统测试完毕后,即组织有关技术及管理人员对整个系统进行验收。 千兆比水平铜缆的测试说明: 千兆比水平铜缆系统采用专用测试仪器进行测试,测试指标包括: 1.极性、连续性、短路、断路测试及长度 2.信号全程衰减测试 3.信号近、远串音衰耗测试 4.结构回转衰耗SRL 5.特性阻抗 6.传输延时 本方案中,采用下列布线测试仪表进行测试: Microtest QmniScanner FLUKE 国际标准组织(ISO)及Lucent推荐下列布线测试仪表: 1、fluke (Fluke Corporation) 2、PenaScanner (Microtest Inc) 本方案中,我公司建意采用以下铜缆测试仪器:

Microtest Lucent KS23763L1 (连接性测试) 3、FLUKE (特性指标测试) STPl 六类100-150双绞线,250 MHz FTP;阻燃特性NFC32070 2.1标准 4、用网络测试仪,测试线路是否安装完好,将测线报告整理,归档。 二.系统测试所用工具 测试所用工具主要是: FLUCK DSP FLUCK 网络测试仪操作规程: 根据测量的种类是通道还是链路,选择相对的适配器; 测量前将仪器校准; 测量时,将主机和智能远端的旋钮打开; 输入测量时间、地点、测试姓名; 在AUTOTEST项开始测试,储存结果; 将测试结果转换成电子文档; 将主机和智能远端关机; 将仪器收好,检查是否有遗漏配件。 注意事项:插接时一定要将插头和插口对齐,将线路接通;注意轻拔轻 插,一定要将头弹起按下再拔出;注意仪器和线路远离电力线和强电场。 其他工具如下表: 仪器名称数量产地说明 接地摇表 1 进口 万用表 2 国产 水平尺 6 国产 FULKE 1 美国

光纤到桌面综合布线方案

光纤到桌(FTTD)面解决方案 光纤到桌面(Fiber To The Desktop——FTTD)顾名思义就是光纤替代传统5类线将光纤延伸至用户终端电脑,使用户终端全程通过光纤实现网络接入。FTTD接入技术是近年兴起的网络技术,在国外已广泛应用。随着光纤和光纤接入设备价格的持续下降,FTTD在国内也开始广泛应用于特殊政府部门,如审计、财政、公安、国家安全、法院等。 在计算机网络中用光纤替代传统5类线有明显优势: 超高稳定的通信带宽:100M双工,1000M双工 超长距离传送 通信内容绝对保密,第三方无法窃听 高可靠性:绝对抗电磁干扰;光纤连接头远比5类线连接头可靠 * 大大提高网络线路寿命:光缆线路寿命40年,而且通信质量不会随时间而变化 可升级:带宽可以随意增加,设备可以不断平滑升级 如图是基于OnAccess5224S光交换机的FTTD解决方案。网络核心设备是OnAccess5224S光纤以太网交换机,该交换机配置两个1000M上联光端口和24个100M接入光端口,24个100M接入光端口通过单模光纤与内插在计算机的OnAccess-1001光网卡相联,实现光纤到桌面FTTD接入。每台OnAccess5224S光交换机可以通过各自1000M光端口与骨干交换机或路由器相联,也可以其中一

台OnAccess5224S光交换机的其中一个1000M光端口与骨干交换机或路由器相联,另一个1000M光端口与其它交换机的1000M光端口相联,从而实现整个网络接入骨干网。 室内光纤布线采用铠装单模光纤。在FTTD中,铠装光纤由简易型钢管、凯孚拉、不锈钢编织丝和PVC的包装保护,具有防鼠咬、防踩踏、抗拉伸、抗冲击、坚固柔软、方便维护等特点。 主要设备: 机房设备:网络核心设备是OnAccess5224S光以太网交换机。 - 桌面电脑:内插OnAccess1001光网卡 方案特点: 实现全线速无阻塞交换:交换机能力 超高稳定的通信带宽:100M双工 超长距离传送 通信内容绝对保密,第三方无法窃听

电气设备系统布线规范

电气设备系统布线规范 1.目的和分类 1.1 合适的布线(包括线缆选择与布敷、屏蔽连接与工艺)可以有效地减少外部环境对信号的干扰以及各种线缆之间的相互干扰,提高设备运行的可靠性。同时,也便于查找故障原因和维护工作,提高产品的可用性。 1.2线缆大致分成以下几种类型: A类:敏感信号线缆B类:低压信号线缆D类:辅助电路配电电缆E类:主电路配电电缆1.3 A类指各种串行通信(如以太网、RS485等)电缆、数据传输总线、ATC天线和通信电缆,无线电、以及各类毫伏级(如热电偶、应变信号等)信号线。 1.4 B类指5V、±15V、±24V、0~10mA、4~20mA等低压信号线(如各种传感器信号、同步电压等)以及广播音频、对讲音频电缆。 1.5 D类指220/400V、连接各种辅助电机、辅助逆变器的电缆。 1.6 E类指额定电压3kV(最大3600V)以下,500V以上的电力电缆。 1.7 这4类信号中,就易被干扰而言,按A→E的顺序排列,A类线最易被干扰;就发射的电磁骚扰而言,按E→A的顺序排列,E类发射的骚扰最强。 2.线缆选择的基本原则 2.1 应选择阻燃、无卤(或低卤)、无毒的绝缘线缆,线缆应具备良好的拉伸强度、耐磨损性和柔软性,以适应振动冲击的环境。 2.2 根据信号的电压等级、额定电流、预期短路电流、频率、环境条件、电磁兼容性要求及预期寿命来选择电缆的型号和规格。线缆应符合TB/T 1484的要求。 2.3 配电电缆截面积按发热条件选择,负载电流必须小于允许载流量(安全载流量)。 2.4 电缆以线芯长期允许工作温度分成:A组(不超过100℃)和B组(不超过125℃)。 2.5 交流系统中,电缆的额定电压至少应等于系统的标称电压;直流系统中,该系统的标称电压应不大于该电缆额定电压的1.5倍。 2.6 [T]同轴电缆的抗干扰性能较好,传输距离长,可用作视频、射频信号的电缆。 2.7 铜母线一般应根据GB 5584.2及GB5585.2,选择采用TBY、TBR型扁铜线及TMY、TMR 型铜母线。 2.8 对于A类和B类应采用双绞屏蔽电缆,A类中的通信线必要时可采用光纤。 2.9 [T]配电电缆宜用屏蔽电缆,以防止对外部的辐射干扰。 3.布线的基本要求 3.1 电气设备的布线应符合设计规定的电路图及装置布线图要求。 4.电子装置的布线 4.1 布线原则 4.1.1机车电子装置内两接线端子间电线不允许剪接。 4.1.2导线穿过金属板(管)孔时,应在板(管)孔上装有绝缘护套(出线环或出线套)。 4.1.3导线弯曲时,过渡半径应为导线直径的3倍以上,导线束弯曲时也应符合该要求,并圆滑过渡。

综合布线的产品光纤介绍

综合布线的产品----光纤介绍综合布线系统是建筑物或建筑群内的传输网络,它是计算机网络的线路基础。它既使语音与数据通信设备、交换设备和其他信息管理系统彼此相连,也使这些设备与外部通信网络相连。以下,就综合布线选型原则、市场(品牌、厂商、定位)角度和工程应用角度三方面来讨论: 综合布线系统一般可划分六个子系统:(1)工作区子系统:由终端设备连接到信息插座的连线组成,它包括信息插座、跳线;(2)水平布线子系统:是干线子系统延伸到用户工作区的部分;(3)管理子系统:由交连、互连与I/O组成;(4)干线子系统:从主机房辐射到管理子系统的部分;(5)设备间子系统:由设备间中电缆、连接器等硬件组成;(6)建筑群子系统:是将一个建筑物中的电缆延伸到另外一个建筑物的通信设备上的一部分。 光缆的应用 随着网络的深入发展,光缆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很多企业/校园网络在厂区、园区架设/地埋室外多模光缆,为千兆网和ATM网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同时提供了高带宽(10Mbps-622Mbps)、高传输性、高抗干扰能力支持。

光缆按芯数分为四芯、六芯、八芯三种;按铺设方式分为架空、直埋;按支持的距离分为多模(2km以内)光缆、单模(2公里到几十公里)光缆;其接续方式常见的是熔接、研磨、压接。常用的光纤产品有:光缆、光纤耦合器、光纤终端箱、各种接口形式的光纤跳线、光纤接续设备(光纤接续子、热缩管等)。 选择原则 (1)性能价格比:选择的线缆、接插件、电气设备应具有良好的物理和电气性能,而且价格适中; (2)实用性:设计、选择的系统应满足用户在现在和未来10至15年内对通信线路的要求; (3)灵活性:做到信息口设备合理,可即插即用; (4)扩充性好:尽可能采用易于扩展的结构和接插件;

点对点光纤布线设计方案

点对点光纤布线设计方案 第1章光纤布线方案设计 1.1设计原则 **网络规模和网络信息流量在未来会不断扩大,需要有一个完善的综合布线系统以提高办公效率,为确保智能化综合布线系统建设和应用的成功,在本方案的设计中要遵循以下原则: 标准性:符合设计及安装的国内、国际标准。 实用性:满足当前的各种通讯要求和未来的应用。 先进性:采用成熟、先进的技术和设备。 安全性:利于防火、防水、防雷击、防静电、防破坏和抗干扰等。 维护性:便于维护和管理,有利于故障检查和排除。 兼容性:利于硬、软件的兼容,系统的升级和扩充。 可靠性:采用容错技术,保证系统在多重故障下仍能正常运行。 经济性:在满足现有需求和未来应用的基础上,要有好的性能价格比和保护原有的投资。 1.2设计依据 ISO / IEC 11801 国际建筑通用布线标准 ANSI / TIA / EIA 568A/B 商用建筑电信布线标准 ANSI / TIA / EIA 568B 2.1 六类线布线标准 ANSI / EIA/TIA-569A 商用建筑电信通道及空间标准 ANSI / EIA/TIA-606 商用建筑电信基础结构管理标准 ANSI / EIA/TIA-607 商用建筑接地和接线规范 IEEE 100 BASE-T 100兆以太网 IEEE 802.11A/B 无线网络标准

中国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T16-92) 智能建筑设计标准(EBD-03-95) 工业企业通信设计规范(CECS 09:89) 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CECS 72:97) 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CECS 72:97)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 232-82) 1.3安装与施工标准 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建筑与建筑物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CECS72:95)》 建筑与建筑物综合布线系统施工和验收规范(CECS89:97)》 中国建筑电气设计规范 大楼通信综合布线系统(YD/T926.1.1997)第1部分:总规范 大楼通信综合布线系统(YD/T926.2.1997)第2部分:综合布线用电缆、光缆技术要求 大楼通信综合布线系统(YD/T926.3.1998)第3部分:综合布线用连接硬件技术要求 1.4方案设计 在结构化布线系统中,光纤不但支持FDDI主干、1000Base-FX主干、100Base -FX到桌面、ATM主干和ATM到桌面,还可以支持CATV/CCTV及光纤到桌面(FTTD),因而它和铜缆共同成为结构化布线中的主角。 当今,国际上流行的布线标准主要有两个,一个是北美的标准EIA/TIA-568A;一个是国际标准ISO/IECIS 11801。EIA/TIA-568A和ISO/IECIS 11801推荐使用62.5/125um多模光缆、50/125um多模光缆和8.3/125um多模光缆,本项目使用62.5/125um室外轻铠多模光缆。 单模光纤和多模光纤可以从纤芯的尺寸大小来简单地判别。单模光纤的纤芯很小,约4~10um,只传输主模态。这样可完全避免了模态色散,使得传输频带很宽,传输容量很大。这种光纤适用于大容量、长距离的光纤通信。它是未来光

机房网络设备布线要求规范

连尚网络机房布线规范 文档修订记录 连尚网络机房布线规范..................................................... 1.概述................................................................... 2.名词解释和互联说明..................................................... 3.机房内布线规范......................................................... 3.1 核心设备布线规范................................................. 3.2 内网接入布线规范................................................. 3.3 桥架内布线规范................................................... 3.4 机柜内布线规范................................................... 3.4 线缆标签规范..................................................... 1.概述 随着连尚业务的不断发展,IDC规模越来越大。为了提高连尚IDC新到网络设备上线交付时间及效率,,对机房的光纤和网线布放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与标准,文档中总结规划了相对更符合当下IDC网络设备布线规范操作及验收标准方面的具体解决方案。

光纤布线系统解决方案

、系统布线方案 光纤布线系统解决方案 一、系统概述 随着宽带通信业务的发展,国家对接入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更高带宽、高带宽业务 管理能力以及对接入、内容、质量及安全等方面的控制能力等。为应对宽带通信业务的持续 发展,各运营商不约而同地提出了“光进铜退”的接入网发展策略,严格控制铜缆投资和使用,分阶段有步骤地实现接入网光纤化,不断缩短铜缆长度,最终实现各通信业务利用光纤 介质传输到户(FTTH的三网合一战略规划。 光纤到户(FTTH能够提供强大的接入带宽,使通信业务的三网融合成为可能;而且对于网络运营商来说,FTTH增强了物理网络对数据格式、速率、波长和协议的透明性,放宽了对环境条件和供电等要求,简化了维护和安装。 粤道线缆作为中国通信行业内的重要骨干企业,长期关注光通信网络的发展,通过不断 的市场调研和技术研发,适时推出基于xPON /P2P网络架构的FTTH/ FTTx系统成套布线解决方案。 “光进铜退”的趋势已不可避免,xPON网络作为目前FTTH系统布线的首选,在光分 支点上不需配置有源设备,只需在靠近用户处配置无源光分路器,具有节省光纤资源、节省 投资、综合建网成本及维护成本低、传输距离远、业务提供能力强、高带宽和带宽资源共享 等优点。 樱道分光及用户接入子黍统

四、系统产品配置 4.1 GY 系列:室外通信光缆 产品种类: GY 型全系列室外通信光缆 产品特性: 光缆具备优良的传输、机械物理和环境特性, 满足产品标准要求; 光缆结构紧凑,弯曲 性能良好;严格的生产工艺控制,优质的原材料选用,确保光缆工作寿命达 25年以上;全 端面阻水,双面涂覆铝塑/钢塑带纵包,确保光缆具有良好的阻水防潮性能。 三、系统特点 系址扩容r 升级方便.只需配置或更换前石端 的POM 传输设备,可轻松实观数据流量的捏升或 谱行通信业务的三期融合.

宽带网网络施工布线规范

宽带网网络施工布线规范 (1)双绞线布线 双绞线布放前应核对型号、规格、路由及位置与设计规定相符,室外布线用室外线,室内布线用室内线。布放平直、不得产生扭绞,打圈等现象,不应受到外力的积压和损伤;在布放前两端应贴有标签,以表明起始和终端的位置,标签书写应清晰,端正和正确,布放时应有冗余。在交接间,设备间预留3至6米;工作区为0.3至0.6米。 a.双绞线在走廊和室内走线应在PVC槽板或PVC管内,应平直走线; b.计算机到交换机的双绞线最长距离为100米,超过100 米的需用交换机级连加长; c.双绞线在机房内走线要捆成线札,走线要有一定的规则,不可乱放; d.双绞线两端要标明编号,便于了解结点与交换机接口的对应关系; e.双绞线应牢靠地插入交换机和工作站的网卡上; f.结点不用时,不必拔下双绞线,它不影响其它结点工作; g.双绞线安装在室外时应该注意防雷; h.选用八芯双绞线,自己安装接头时,八根线都应安装好,不要只安装四根线、剪断另外四根线。

(2)架空光缆 架空光缆时,光缆采用人工布放,布放前应对光缆进行盘测,布放后统一调整,挂钩间距为50cm;接头重迭长度为5米;光缆到单元光线配线向预留5米;中心机房预留20米;楼房转角处应做小预留(0.8米);架空光缆500米预留5米;200米预留0.2米。 a.光纤电缆铺设不应绞结; b.光纤电缆弯角时,其曲律半径应大于30cm; c.光纤裸露在室外的部分应加保护钢管,钢管应牢固地固定在墙壁上; d.光纤穿在地下管道中时,应加PVC管; e.光缆室内走线应安装在线槽内; f.光纤铺设应有胀缩余量,并且余量要适当,不可拉得太紧或太松。 (3)宽带网终端盒的安装 宽带网终端盒安装应:平、正、稳、牢。箱体在不影响正常使用和整体美观的前提下,安装到没用太阳直射的位置,并配好锁母,安装完毕后需用钥匙锁住。 (4)PVC管和PVC槽板的敷设 楼层间选用双头圆盖分线盒,底层和顶层用当头分线盒;根据管径大小自行开孔穿管分线到户。进箱、盒的PVC 管锁扣锁紧,接头处用胶粘牢。管卡采用带塑膨胀的C型卡

光纤入户综合布线

中国电信江苏公司 光纤到户室内布线指引(模板)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江苏分公司

编制说明 随着国家“三网融合”政策的逐步明确及工信部加快光 纤宽带网络建设相关指导意见的出台,中国电信宽带网络发 展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2010 年以来,随着PON 产业链的成熟和设备价格的大幅下降,FTTH 规模部署的客观条件 已经逐步成熟,中国电信集团公司开始规模建设FTTH 网络,基于宽带光纤接入网络为客户提供固话、上网、互联网视听 等融合套餐和高带宽业务体验。 在实际业务开通过程中,部分客户家庭内存在没有五类 线布线、电视墙处没有信息面板、终端安装位置缺少电源插 座等问题,导致融合业务的开通,特别是iTV 业务的开通受到很大影响。不合格的线缆材料及不规范的布线方式也极大 地影响了用户体验。 为解决上述问题,中国电信江苏公司制定了本指引手册 模板,各市分公司可在模板基础上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制定 有针对性的指引手册,引导开发商或业主按照中国电信推荐 的室内布线方案进行设计施工。 由于指引手册的读者群是广大业主,一般不具备专业知识,因此在编制指引手册时尽量不采用专业技术术语,做到 通俗易懂。

指引手册包含四部分内容: 一、对于新建成的住宅小区业主,详细告知已安装的光缆、综合信息箱或光纤信息插座的位置、用途,告知用户不 要随意拆卸或在装修时损坏。如由业主自行购买安装综合信 息箱的,告知信息箱的尺寸规格并要求在安装时接入照明电。 二、推荐业主在进行室内布线时在客厅电视墙、书房、卧室床头柜等处安装信息面板及配套电源插座。各信息面板到信息箱之间要采用五类线(或五类线+双绞线)星型连接,用图例说明五类线的线序。告知业主在进行布线时要采用pvc 管、与强电保持一定距离、五类线接头处要做标记并预留一定长度等注意事项。 三、说明布线后的测试验收方法。包括测试用的仪表名称、用法、采购地点和参考价格等。 在指引手册中进行高带宽的融合业务宣传。 附件:1.新建FTTH 小区的室内布线指导手册 2.老小区FTTH 改造完成的室内布线指导手册

光缆布线施工方案

网络综合布线施工方案目录 一、工程概况-------------------------------------------------- 1. 工程名称-------------------------------------------------- 2. 工程地点-------------------------------------------------- 3. 工程内容-------------------------------------------------- 4. 工程期限-------------------------------------------------- 5. 工程质量-------------------------------------------------- 二、编织依据-------------------------------------------------- 1. 编织说明-------------------------------------------------- 2. 编织依据-------------------------------------------------- 三、施工组织部署---------------------------------------------- 四、施工组织部署---------------------------------------------- 1. 施工组织管理---------------------------------------------- 2. 质量目标-------------------------------------------------- 3. 施工现场管理目标----------------------------------------- 4. 施工协调-------------------------------------------------- 5. 施工工期-------------------------------------------------- 6. 施工顺序及验收安排---------------------------------------- 五、施工准备-------------------------------------------------- 1. 技术准备-------------------------------------------------- 2. 现场准备-------------------------------------------------- 3. 劳动力组织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