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肾病研究进展

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肾病研究进展

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肾病研究进展

糖尿病肾病是由于糖尿病引起的肾功能损害,是糖尿病主要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糖尿病肾病早期通常没有症状,但如果不及早发现和治疗,可能会导致肾功能不全和最终需要肾脏透析或肾移植。传统的西医药物治疗效果有限,并存在很多副作用。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肾病具有很好的效果,并且没有显著的副作用。本文将综述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研究进展。

一、中医药对糖尿病肾病的治疗机制

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肾病的机制很复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抗氧化应激作用

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和发展与氧化应激有关。中药中的很多成分都具有很强的抗氧化作用,可以减弱自由基对细胞的损伤,从而减轻肾脏损害。

2. 抑制炎症反应

中药中的很多成分可以抑制肾脏的炎症反应,减轻肾小球和肾小管的损害。

3. 减轻肾小球的微血管病变

中草药还可以通过减少肾小球中某些炎症因子的分泌,降低GFR 的损失,进而减轻肾小球的微血管病变。

4. 调节血糖和血压

中药中的很多成分具有调节血糖和血压的作用,可以降低血糖和血压水平,从而减少对肾脏的损害。

二、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应用

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肾病的方法很多,常用的方法包括中药汤剂、针灸、艾灸、拔罐等。以下介绍几种常用的中药治疗方法。

1. 黄芪加减汤

黄芪加减汤是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一种常用方剂,具有清热解毒、益气固表、抗炎等作用。黄芪、白术、参等中药可以改善糖尿病患者

的肾功能和蛋白尿状态,并可以增强患者的免疫力。

2. 六味地黄丸

六味地黄丸是一种中药复方,由黄精、山药、枸杞子、茯苓、丹皮、川芎组成。六味地黄丸具有益气补血、滋阴养肝、润燥通便等作用。多项研究表明,六味地黄丸可以改善糖尿病肾病患者的肾功能和

蛋白尿状态。

3. 益气生津汤

益气生津汤是一种中药方剂,由人参、橘皮、黄芩、甘草、麦冬

等组成。益气生津汤具有滋阴养肺、清热解毒、益气生津等作用。研

究表明,益气生津汤可以改善糖尿病肾病患者的肾功能和蛋白尿情况。

4. 针灸

针灸是一种常用的中医治疗方法。针灸可以通过调节机体的神经、内分泌和免疫功能,从而改善糖尿病肾病患者的肾功能和蛋白尿状态。

5. 艾灸

艾灸是一种传统的中医疗法,可以通过热力作用、毒素分解、促

进血液循环等作用,改善糖尿病肾病患者的肾功能和蛋白尿情况。

三、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肾病的应用进展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肾病具有很好

的效果,并且没有显著的副作用。以下简要介绍一些相关研究进展。

1. 丹参注射液

丹参注射液是一种常用的中药制剂,主要用于治疗心脑血管疾病。最近的研究表明,丹参注射液对于改善糖尿病肾病患者的肾功能和蛋

白尿状态具有一定的作用。研究结果表明,丹参注射液可以通过抗炎

作用,改善糖尿病肾病患者的肾脏病变。

2. 中药中的会议六个单味药物

最近的一个系统评价分析了26种单味中草药的临床应用效果,

其中包括柴胡、丹参、龙胆等药物。该评价发现,中草药治疗糖尿病

肾病的总有效率为81.2%。研究人员认为,这些中药可以通过多种途

径影响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和发展。

3. 针刺组合糖尿病大慈核桃汤

一项新的研究表明,针刺组合糖尿病大慈核桃汤可以对糖尿病肾

病患者的血糖和肾功能产生显著的改善作用。该研究指出,这是由于这种治疗方法可以调节肝肾的阴阳平衡,从而改善患者的肾功效。

四、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肾病的局限性和未来研究方向

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肾病具有很好的临床应用效果,但是也存在一些局限性。首先,中医药治疗需要相当长的时间才能产生效果,在治疗期间,患者需要坚持按照医嘱规律地服用药物或进行治疗。此外,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肾病的有效成分比较复杂,需要对治疗过程进行动态监测。

未来需要进一步加强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研究,探索更多的治疗方法和药物。在药物治疗方面,需要进一步研究中药制剂,深入探究中草药中的有效成分,以及优化药物的剂量和用法。在治疗方法方面,需要探索更多治疗手段,进一步完善中医治疗糖尿病肾病的规范化。此外,还需要进一步加强中医药和西医药的联合治疗,深入探索中医药在糖尿病肾病治疗中的作用和适应症。

总之,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肾病具有很好的疗效,并且没有明显的副作用。中医药通过多种途径来改善糖尿病肾病的肾功能和蛋白尿情况。随着研究的深入,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肾病的应用前景非常广阔。

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肾病研究进展

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肾病研究进展 糖尿病肾病是由于糖尿病引起的肾功能损害,是糖尿病主要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糖尿病肾病早期通常没有症状,但如果不及早发现和治疗,可能会导致肾功能不全和最终需要肾脏透析或肾移植。传统的西医药物治疗效果有限,并存在很多副作用。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肾病具有很好的效果,并且没有显著的副作用。本文将综述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研究进展。 一、中医药对糖尿病肾病的治疗机制 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肾病的机制很复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抗氧化应激作用 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和发展与氧化应激有关。中药中的很多成分都具有很强的抗氧化作用,可以减弱自由基对细胞的损伤,从而减轻肾脏损害。 2. 抑制炎症反应 中药中的很多成分可以抑制肾脏的炎症反应,减轻肾小球和肾小管的损害。 3. 减轻肾小球的微血管病变 中草药还可以通过减少肾小球中某些炎症因子的分泌,降低GFR 的损失,进而减轻肾小球的微血管病变。 4. 调节血糖和血压 中药中的很多成分具有调节血糖和血压的作用,可以降低血糖和血压水平,从而减少对肾脏的损害。 二、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应用 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肾病的方法很多,常用的方法包括中药汤剂、针灸、艾灸、拔罐等。以下介绍几种常用的中药治疗方法。 1. 黄芪加减汤 黄芪加减汤是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一种常用方剂,具有清热解毒、益气固表、抗炎等作用。黄芪、白术、参等中药可以改善糖尿病患者

的肾功能和蛋白尿状态,并可以增强患者的免疫力。 2. 六味地黄丸 六味地黄丸是一种中药复方,由黄精、山药、枸杞子、茯苓、丹皮、川芎组成。六味地黄丸具有益气补血、滋阴养肝、润燥通便等作用。多项研究表明,六味地黄丸可以改善糖尿病肾病患者的肾功能和 蛋白尿状态。 3. 益气生津汤 益气生津汤是一种中药方剂,由人参、橘皮、黄芩、甘草、麦冬 等组成。益气生津汤具有滋阴养肺、清热解毒、益气生津等作用。研 究表明,益气生津汤可以改善糖尿病肾病患者的肾功能和蛋白尿情况。 4. 针灸 针灸是一种常用的中医治疗方法。针灸可以通过调节机体的神经、内分泌和免疫功能,从而改善糖尿病肾病患者的肾功能和蛋白尿状态。 5. 艾灸 艾灸是一种传统的中医疗法,可以通过热力作用、毒素分解、促 进血液循环等作用,改善糖尿病肾病患者的肾功能和蛋白尿情况。 三、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肾病的应用进展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肾病具有很好 的效果,并且没有显著的副作用。以下简要介绍一些相关研究进展。 1. 丹参注射液 丹参注射液是一种常用的中药制剂,主要用于治疗心脑血管疾病。最近的研究表明,丹参注射液对于改善糖尿病肾病患者的肾功能和蛋 白尿状态具有一定的作用。研究结果表明,丹参注射液可以通过抗炎 作用,改善糖尿病肾病患者的肾脏病变。 2. 中药中的会议六个单味药物 最近的一个系统评价分析了26种单味中草药的临床应用效果, 其中包括柴胡、丹参、龙胆等药物。该评价发现,中草药治疗糖尿病 肾病的总有效率为81.2%。研究人员认为,这些中药可以通过多种途 径影响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和发展。 3. 针刺组合糖尿病大慈核桃汤 一项新的研究表明,针刺组合糖尿病大慈核桃汤可以对糖尿病肾

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研究进展

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研究进展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引起的肾脏病变,是糖尿病患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糖尿病肾 病早期主要表现为微量蛋白尿,进一步发展可导致肾功能衰竭。传统的中医药治疗方法在 糖尿病肾病的防治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疗效。本文将探讨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研 究进展。 1.中医药经验的应用: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肾病侧重于整体调理和治疗病因。中医药提 倡“阴阳调补”、“平补平泻”的治疗原则,通过药物的配方和运用中药的疗效进行治疗。根据患者的病情、体质以及糖尿病的阶段,选择适当的中药配方,以达到调理肾脏功能、 改善尿蛋白情况的目的。可以使用滋阴清热、利水泻火的中药,如黄芪、蒲公英、当归 等。 2.中药的研究进展:近年来,越来越多的针对糖尿病肾病的中药研究正在开展。一项 研究发现参芪合剂可以显著减轻糖尿病肾病患者的尿蛋白含量,改善肾脏病变。一些中药 如天花粉、雷公藤等也被发现具有一定的抗氧化、降糖和减少肾脏损伤的作用。 3.中医药与西医药的结合治疗:目前,很多研究正在探索中医药与西医药的联合治疗 糖尿病肾病的效果。一项研究中,患有糖尿病肾病的患者接受了中医药和ACEI类药物的治疗,结果显示中医药加强了药物的抗氧化和抗炎作用,从而改善了肾脏功能和尿蛋白的排泄。一些传统中药如山药、莲子等,也被用作辅助治疗糖尿病肾病的药物,起到了缓解尿 蛋白含量增加、肾脏病变进一步加重的作用。 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肾病在疾病的整体性治疗、病因病机的调理上具有独特的优势。虽 然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研究还有待进一步加强,但已经取得了一些积极效果。中医药 对于糖尿病肾病的治疗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可以作为辅助治疗手段,提高糖尿病肾病 的整体疗效。希望未来通过不断的研究和实践,能更好地发掘中医药在糖尿病肾病治疗中 的潜力,为病患带来更多的健康和福祉。

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研究进展

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研究进展 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肾病的机制逐渐明确。中医认为糖尿病肾病的发生与肾气亏虚、湿 毒蕴结、血瘀等因素有关。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肾病的关键在于调补肾气、清除湿毒、活血 化瘀。研究表明,中药可以通过调节炎性反应、控制血糖、改善肾脏功能等途径发挥治疗 糖尿病肾病的作用。 中医药可以有效改善糖尿病肾病的症状和指标。一些临床研究证实,中医药的治疗可 以明显降低蛋白尿水平、改善肾功能、减轻肾脏病变程度等。黄芪、山药、茯苓等中药可 以提高肾小球滤过率,减少蛋白尿的发生。当归、白芍、川芎等中药可以抑制炎症反应, 保护肾脏免受损伤。这些研究结果表明,中医药在治疗糖尿病肾病方面具有一定的疗效。 中医药还可以提供多种治疗糖尿病肾病的方案。根据不同的病情和个体差异,中医可 以开展针灸、中药汤剂、中药贴敷等多种治疗手段。针灸可以通过刺激穴位,调节体内的 气血运行,改善肾功能;中药汤剂则可以通过煎煮中药配方,将药物有效成分溶解于体内,起到治疗作用。这些不同的治疗手段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综合应用,提高治疗效果。 需要指出的是,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肾病还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一方面,中医药在治 疗糖尿病肾病上的疗效尚需进一步明确。虽然有些研究表明中医药对于糖尿病肾病有一定 的治疗效果,但由于研究设计的差异以及研究样本数量的限制,目前的研究结果还不够可 靠和充分。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肾病的机制尚未完全明确。虽然中医药可以通过调整体内的 气血运行、炎症反应等多种途径起到治疗作用,但其具体机制还需要更多的研究来验证。 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研究进展较为明显,但仍然面临着一些挑战。我们希望通过 进一步的研究,明确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疗效和机制,为糖尿病肾病患者提供更好的 治疗方案。

糖尿病肾病的中医学研究进展

糖尿病肾病的中医学研究进展1古代医家对消渴肾病的认识 早在《黄帝内经》时代便对消渴发病机理作了较为系统的阐述,经后世医家不断补充而逐渐丰富。《黄帝内经》论述本病的发生与过食肥甘、形体肥胖以及情志不遂有关外,特别提出与五脏柔弱,"脾脆""肾脆"有密切关系。如《灵枢·五变》中所说:"五脏皆柔弱者,善病消瘅"。《灵枢·本藏》篇曰:"肾脆善病消瘅易伤"。《灵枢·本藏》篇曰"脾脆则善病消瘅",强调了五脏虚赢、脾肾不足在发病中的重要性。 张仲景认为人体正气虚弱,肾虚胃热是导致本病的主要病机。如《金匱要略·消渴篇》中所述"寸口脉浮而迟,浮即为虚,迟即为劳,虚则卫气不足,劳则荣气竭"。说明了虚劳、荣卫气血俱虚是产生本病的内在因素;《金匱要略》"男子消渴,小便反多,以饮一斗,小便一斗,肾气丸主之",说明肾虚阳气衰微,既不能蒸腾津液以上润,又不能化气摄水是消渴之根源,肾气丸温肾以化气,故而能愈消止渴,成为温阳治消之代表方。"趺阳脉浮而数,浮即为气,数即消谷而大坚,气盛则溲数,溲数则坚,坚数相搏,即为消渴。"说明了胃中燥火亢盛亦是本病发病的病理基础。

隋唐时期强调"燥热"和"肾虚"在消渴病理机制中的重要地位。隋·《诸病源候论》消渴诸论中指出:"由少服五石诸丸散,积经年岁……使人下焦虚热"而致消渴,认为燥热伤肾,虚热上炎是消渴的病理机制。又云:"若脏腑因虚实而生热者,热气在内,则津液竭少,故渴也"。强调热又可分为实热和虚热,实热多由饮食不节,多食肥甘厚腻之品,久而酝酿化热;或由服石不当,及至年老时下焦亏虚而石热独盛所致;"虚热"又多由房劳过度,或服石伤肾,肾阴亏损,终成虚热耗津之热。唐·孙思邈《备急千金药方》立清热泻火、生津止渴之大法,创玉泉丸、黄连丸,建立了清热滋阴治疗消渴的基本法则。唐·《外台秘要》云:"消渴者,原其发病,此责肾虚所致……腰肾既虚冷则不能蒸于上,谷气则尽下为小便也。"指出消渴病病机在于腰肾虚冷。 时至宋代,"三消"理论逐渐形成。金元时期的刘河间、张子和等发展了三消理论,刘河间《三消论》曰:"五脏六腑四肢百骸,皆察受于脾胃,行其津液,以濡润养之。然消渴之病,本湿寒之阴气极衰,燥热之阳气太盛故也。……若渴而饮水不绝,腿消瘦而小便有脂液者,名曰肾消。……此又不知消渴小便多者,盖燥热太甚,而三焦肠胃之腠理怫郁结滞,致密壅塞,而水液不能渗泄浸润于外,以养乎百骸。故肠胃之外燥热太甚,虽多饮水入肠胃之内,终不能浸润于外,故渴而不止而小便多。"刘氏认为糖尿病之病机在于燥热伤中,消烁津液,伤及肾脏所致。张子和不仅完整保存了刘河间的《三消论》,而且提

糖尿病肾病的中药治疗进展

糖尿病肾病的中药治疗进展 糖尿病肾病是指糖尿病患者在长时间高血糖的情况下出现的肾脏受损的一种疾病。糖 尿病肾病的发生和发展涉及多种因素,包括糖尿病的持续时间、高血压、高脂血症等因素。传统中药在治疗糖尿病肾病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本文将详细介绍糖尿病肾病的中药治疗 现状和进展。 糖尿病肾病是一种慢性病,对患者生活和健康造成了严重威胁。传统的西药治疗方法 虽然可以控制病情,但也有一些副作用,比如肝功损害、低血糖等。相比之下,中药治疗 糖尿病肾病具有以下几点优势: 1、中草药在治疗糖尿病肾病的过程中能调整肾脏内部环境平衡,提高肾脏康复能力,减少药物的副作用。 2、中草药是自然药物,具有药物低毒、低副作用的特点,对身体不会造成太大的负担,同时也有效控制糖尿病所引起的一些症状,如尿频、口渴等。 3、中药具有悠久的历史和广泛使用的实践经验,是中医药学传统的优势,因此中药 在治疗糖尿病肾病上也具有一定的优势。 1、中草药治疗 根据中国医学思想,糖尿病肾病是肝肾阴虚或肝肾亏损的证候,因此治疗时应根据中 医病因病机分析进行中药组方。中药治疗糖尿病肾病的常用中药方包括六味地黄丸、真武丸、复方丹参等,在用药过程中应配合其他药物。 中药外敷针对的是以糖尿病足和慢性浅表性糖尿病肾病为主的病症。将研制好的中药 配制成药膏,涂于患者皮肤表面,起到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止痛等作用。 目前,对于糖尿病肾病的中药治疗,国内外的研究成果均在逐步推进。 1、大型随机对照试验 有研究证明,天麻地黄汤在治疗糖尿病肾病的效果与西药治疗比较是一样的。在治疗 方面可以起到缓解肾脏疼痛和控制尿糖、尿蛋白的作用。 2、分子生物学和基因技术 分子生物学和基因技术等现代技术在中药治疗中也得到了广泛应用,得到了不少成功 的解决方案。 3、中药注射剂的开发

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研究进展

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研究进展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其病程中可能会发生肾病。肾病是糖尿病并发症的主要表现之一,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健康状况。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研究越来越受到关注,在临床实践中逐渐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中医认为,糖尿病肾病属于“消渴”,因此中医常用“滋阴降糖”、“祛湿利水”的方法来治疗。中药配合饮食调理、适当运动和心理疏导等多种非药物治疗手段,可以达到缓解病情、改善生活质量和预防疾病复发的作用。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中药治疗糖尿病肾病的方法。 一、天花粉治疗糖尿病肾病 天花粉是一种从自然界中提取的中草药,具有清热泻火、益气解毒的作用。临床研究表明,天花粉可以有效降低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和尿蛋白水平,减轻糖尿病肾病患者的肾组织病理损伤。天花粉含有丰富的黄酮类化合物,这些化合物可以通过抗氧化和抗炎作用减轻糖尿病肾病中的肾小球硬化和间质纤维化,从而改善肾功能。 丹参是一种广泛应用于中医药中的常用药材,具有活血化瘀、降低血脂、保护心脏等多种功效。临床研究发现,丹参可以改善糖尿病肾病患者的肾功能,降低尿蛋白水平和肾小球滤过率,并减轻肾小管间质炎症反应和纤维化。丹参中的黄酮类化合物对肝脏、肾脏等器官有保护作用,可以减少肾小球硬化和肾小管间质纤维化的发生和发展。 七叶股是一种能够活血通络、降低血糖、保护心脏、肝肾的中草药。临床研究显示,七叶股可以增强肾小球滤过率和酸化指数,同时还能降低血糖、血脂和尿素氮等生化指标的水平。七叶股还可以改善肾脏的微循环,促进肾脏再生修复,减少肾脏病理损伤。 以上四种中药治疗糖尿病肾病的方法,都有一定的疗效。但需要注意的是,中药治疗需要专业医生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进行中医辨证施治,不能盲目使用。此外,中药治疗也需要与西药治疗相结合,综合治疗才能达到更好的效果。最后,提醒大家在生活中应该加强自身健康管理,控制情绪、均衡饮食、适当运动、戒烟限酒等,提高自身免疫力,降低糖尿病并发症发生风险。

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研究进展

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研究进展 :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最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是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一种,近年来DN的发病率逐渐升高,使得对DN的治疗成为当今医学界共同关注的问题。近年中医药治疗DN取得了极大的进展。 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是指糖尿病微血管病变导致的肾小球硬化,又称糖尿病肾小球硬化症,是在糖尿病病程中出现的以蛋白尿、血尿、高血压、水肿、肾功能不全等肾脏病变为特征的总称[1]。DN是糖尿病的主要并发症和死亡原因,发生率为20%~40%,在一些国家或地区成为终末期肾病的首位病因[2]。它是由于慢性高血糖所致的系列代谢紊乱及血流动力学改变导致的肾小球硬化症[3]。现代医学对DN的临床治疗缺乏特异性方法,随着对DN 中医病因病机研究的不断深入,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肾病取得了极大的进展,受到医学界重视,值得深入研究,现综述如下。 1病因病机 大多数学者认为消渴并发”水肿”、”水病”、”尿浊”、”腰痛”、”关格”等与DN 相近。古代医家明确指出消渴病日久可转变为水肿,且病情严重。多数医家认为与”下消”等同,属三消中病情较严重者,属于肾病范畴,即消渴继发水肿、胀满、尿浊、关格等。由此可见,以上论述与糖尿病肾病的临床表现极为相似,在其绵长的病程中出现的尿浊、水肿、消肾等一系列表现均属肾病的范畴。 消渴病日久伤及脾肾,脾气虚则无以转输水谷精微,则水谷精微下注膀胱;肾气亏虚,失于封藏,精关不固,固摄无权,致膀胱开合不利,气化失常,而见尿浊;气阴两虚,阴损及阳,脾肾阳虚,脾阳虚则转输运化水液无权,水湿内停,肾陽虚则不能蒸腾气化,水湿蕴结周身而发为水肿;脾肾衰败,先天之精不足,后天气血生化乏源,不能濡养诸脏,故DN是以肾虚为根本,最终导致脏腑气血阴阳俱衰的病证。 2 治疗方法 2.1 辨证论治:在辨证论治方面,不同的研究者有不同的治法,祝湛予[4]对DN给予对症治疗,早期病变均以降糖为主: 624-625

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研究进展

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研究进展 摘要:糖尿病肾病(Diabeticnephropathy,DKD)是糖尿病中最常见的微血管病变之一,也属于并发症中典型且严重的疾病之一,随着疾病进程进展,易致肾功能衰竭最终死亡。其病因多与先天禀赋不足、饮食及情志失调有关,其治疗理念及手段也各有侧重。文章通过查阅总结近几年文献,对DKD的研究进展展开论述,探索治疗糖尿病肾病的新思路及新方法。 关键词:糖尿病肾病;中医;治疗; 1.病因病机 糖尿病肾病属中医“关格”、“水肿”、“虚劳”等范畴,临床上并无特定的中医病名与之对应。其主要发病原因归于体质,即素体肾虚,糖尿病病程日久迁延不愈,耗伤气阴,五脏受损,兼夹痰、热、郁、瘀等致病。其初期多为气阴两虚,渐至肝肾阴虚;随着病情进展,阴损及阳,伤及脾肾;疾病后期,肾阳衰微,浊毒内蕴,或见气血大亏,五脏俱损[1]。 2.辨证论治 2.1分型论治 不同医家对疾病的辨证思路及兼证、变证的治疗各有侧重。其主证主要为气阴两虚、肝肾阴虚、气血两虚及脾肾阳虚。兼证以血瘀及湿热多见,变证可见浊毒犯胃、水气凌心、溺毒人脑等,常预后较差。 林兰[2]根据阴、阳、寒、热辨证将消渴病辨证分为3型,每型又根据脏腑辨证分数证。阴虚热盛型包括肺胃热盛、心胃火盛、心火亢盛、肝阳偏亢;气阴两虚型包括心肺两虚、心脾两虚、心肾两虚、心肝两虚、肺气阴两虚;阴阳两虚型包括肾阴阳两虚、脾肾阳虚、脾胃阳虚、心肾阳虚、心阳虚弱等。同时治疗阴虚热盛型以清胃泻火,方用玉女煎加味:石膏,知母,生地,麦冬,黄连,栀子,牛膝;气阴两虚型以益气养阴为主,方用生脉饮加味:党参,麦冬,五味子,生

地,黄芪,知母;阴阳两虚型以滋阴温阳为主,方用右归饮加味:熟地,山萸肉,丹皮,泽泻,枸杞子;夹湿热者多见于糖尿病早期尚未得到合理治疗,或糖尿病 病情未得到控制,糖尿病合并急性酮症或酮症酸中毒者,药用:茯苓、泽泻、薏 苡仁、连翘等;夹寒湿者多见于糖尿病胃肠功能紊乱,药用苍白术、山萸肉、泽 泻等;夹瘀者糖尿病各种血管病变,药用:当归、丹参、桃仁、乳没、川芎等。 糖尿病肾病以阴虚为本,气阴两虚为其基本证型,治疗以益气养阴为主。 刘铜华[3]将糖尿病肾病分为下五个证型进行辨证论治:①阴虚燥热证,白虎 加人参汤加减;②气阴两虚证,大补元煎加减;③肝肾阴虚证,六味地黄丸加减; ④脾肾阳虚证,真武汤合五皮饮加减;⑤阴阳两虚证,金匮肾气丸加减。商宪敏[4]教授根据Mogensen分期,结合自身临床经验,将本病分为五个证型,①阴虚热 盛证:常用知母、石膏生津止渴;②气阴两虚证:常用黄芪、山药、葛根、黄精 益气养阴生津;③脾肾气虚证:常用黄芪、茯苓、山药、苍术补肾健脾,配以丹参、鬼箭羽活血祛瘀;④阴阳两虚证:多见于糖尿病肾病IV期,常用桂枝、附 子温补肾阳,熟地、山萸肉滋养肾阴,配合茯苓、鬼箭羽等活血利水,⑤气虚阳衰、痰浊瘀阻证:见于糖尿病肾病V期,常在补气温肾的基础上,加用泽泻、佩 兰芳香化浊,丹参、川芎活血祛瘀,虎杖、大黄通腑泻浊。同时在加减用药上, 针对蛋白尿,商教授亦是重用黄芪、党参,配伍金樱子、芡实。 2.2分期论治 李济仁教授[5]对DKD进行分期辨证论治,提出早期治以健脾补肾、收敛固涩;养阴固肾;益气活血;临床期DKD治以益气扶正祛邪;尿毒症期治以解毒排浊、 顾护正气。史丽伟等[6]采用分期辨证论治,将DKD分为早期糖尿病肾病(肝肾阴 虚证、脾肾气虚证、气阴两虚证)、临床期糖尿病肾病(气阴两虚证、脾肾阳虚证)、糖尿病肾病慢性肾功能衰竭期(阴阳两虚证、脾肾阳虚证或肾阳衰微证、 浊毒内蕴证)。 戴京璋等[7]对于DKD的划分是基于肾功能评定的,有三期九度之别,即:早 期(肾功能正常期与肾功能不全代偿期),该病的证候有肝肾气阴虚证、脾肾气 阳虚证、阴阳气虚证等兼夹气滞血瘀等;中期(肾功能不全失代偿期),气血阴

糖尿病肾病的中医药治疗进展

糖尿病肾病的中医药治疗进展 糖尿病肾病(DN)是一种常见的糖尿病微血管病变,其病理特征包括肾小球高灌注、高滤过,肾小球基底膜增厚,系膜区细胞外基质蓄积,出现蛋白尿及肾功能进行性损害。近年来,中医药在治疗糖尿病肾病方面取得了较大的进展,其治疗措施包括补肾、益气养阴、活血化瘀、清热利湿等方法。本文将对糖尿病肾病的中医药治疗进展进行综述。 一、中药复方治疗 中药复方是中医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主要手段之一,根据不同的证型,可以选择不同的方剂。例如,对于气阴两虚型糖尿病肾病,可以使用生脉饮、六味地黄丸等方剂;对于肝肾阴虚型糖尿病肾病,可以使用一贯煎、杞菊地黄丸等方剂;对于脾肾阳虚型糖尿病肾病,可以使用附子理中丸、金匮肾气丸等方剂。还有许多其他类型的糖尿病肾病,如湿热内蕴型、瘀血阻络型等,也可以根据不同的证型使用不同的中药复方进行治疗。 二、单味中药治疗 除了中药复方外,单味中药也是治疗糖尿病肾病的有效手段。一些中药具有降血糖、降血脂、抗炎、抗氧化等多种作用,可以有效地改善

糖尿病肾病的症状和体征。例如,黄芪可以改善肾小球高灌注、高滤过状态,减少尿蛋白排泄;丹参可以改善微循环、抑制炎症反应、抗氧化应激等作用;葛根可以改善胰岛素抵抗、降血糖等作用;川芎可以抑制炎症反应、抗氧化应激等作用。 三、针灸治疗 针灸是一种非药物治疗糖尿病肾病的方法,其主要作用是调节内分泌、促进代谢、改善微循环等。针灸治疗糖尿病肾病的方法包括体针、耳针、艾灸等。体针主要选取肾俞、命门、三阴交等穴位,可以调节肾脏功能;耳针主要选取肾穴、内分泌穴等穴位,可以调节内分泌功能;艾灸主要选取神阙、关元等穴位,可以改善微循环。 四、中西医结合治疗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肾病也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一些临床研究表明,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肾病的效果优于单纯西医治疗。例如,一些中药可以减轻胰岛素抵抗、降血糖、降血脂等作用;一些西药可以改善肾脏功能、减少尿蛋白排泄等作用。因此,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肾病可以发挥各自的优势,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五、总结

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肾病新进展

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肾病新进展 The harder you work, the luckier you are

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肾病新进展 Diabetic Nephropathy,DN即毛细血管间肾小球硬化症,是糖尿病主要的微血管病变之一,是1型糖尿病的主要死亡原因,其5-10年的发生率为30%-50%;而在2型糖尿病中,是糖尿病心、脑、肾三大严重并发症之一,其严重性仅次于冠状动脉和脑血管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其10-20年的发生率为15%-20%;其临床表现为蛋白尿、高血压、水肿以及氮质血症;到目前为止,现代医学尚缺乏特效疗法,而病人一旦出现持续性蛋白尿则难以逆转,呈进行性发展直到肾功能衰竭;因此,对糖尿病肾病发病机理和治疗的研究倍受关注,中医药疗法在防治糖尿病肾病的过程中具有独特的优势;现将近年来的研究做一综述; 1.病因病机研究 早在晋代巢元方诸病源候论指出:“其久病变,或发痈疽,或成水疾”,杂病源流犀烛·三消源流中记载:“有消渴后身肿者”,圣济总录云:“消渴病久,肾气受伤,肾主水,肾气虚衰,气化失常,开阖不利,水流聚于体内而 出现水肿”;中医学将其归属于消渴病继发“水肿”、“胀满”、“尿浊”“关格”等范畴;戴京璋、吕仁和等1认为,消渴病久治不愈,气阴耗伤,痰热郁瘀互结,阻于络脉,形成微型症瘕,徵瘕积聚导致肾体受损,肾用失司,封藏、主水功能失调而出现尿浊、水肿;病变持续进展,则肾体衰用竭,精血不生,元气衰败,浊毒内停,更伤气血,循环往复,成为关格重症;时 振声2认为糖尿病肾病的基础是阴虚,因而病机演变为阴虚到气阴两虚最后阴阳两虚,标实则有风寒、风热、湿热、水湿、气滞、瘀血、浊毒等;程益春3认为,糖尿病肾病乃消渴日久,脏腑阴阳气血进一步虚

中国糖尿病肾病研究进展

中国糖尿病肾病研究进展 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DM)最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也是导致终末期肾病(ESRD)的主要原因之一。在中国,DN的发病率和患病率逐年上升,给社会和家庭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和心理负担。因此,深入研究和探讨DN的发病机制、预防和治疗策略,对于提高DN患者的生存质量和减少社会负担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综述中国在DN研究领域的主要进展。 发病机制研究:近年来,中国科学家在DN的发病机制方面进行了大量研究,重点炎症、氧化应激、足细胞损伤等机制在DN发生和发展中的作用。其中,炎症因子如TNF-α、IL-6等在DN中的作用受到广泛。 早期诊断和筛查:针对DN早期诊断困难的问题,中国研究者正在探索通过尿蛋白、肾功能等指标,以及一些新的生物标志物(如肾小球滤过膜糖蛋白、内皮素等)来提高早期诊断的准确性。 治疗策略研究:在药物治疗方面,除了传统的降糖、降压、调脂等治疗外,中国科学家正在探索一些新的药物如胰高血糖素受体抗体、蛋白激酶C抑制剂等在DN治疗中的应用。非药物治疗如饮食干预、运动疗法等也在DN治疗中得到和研究。

尽管中国在DN研究领域取得了一些进展,但仍面临诸多挑战。DN的发病机制仍不完全清楚,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早期诊断和筛查的方法仍需改进和完善。针对DN的治疗策略仍需进一步探索和优化。 在未来,我们期待更多的中国研究者投入到DN的研究领域,通过深 入研究、技术创新和市场转化,为解决DN这一重大健康问题提供更 多的解决方案。同时,也期待社会各界加大对DN研究的投入和支持,提高公众对DN的认识和重视,共同应对这一严峻的公共卫生挑战。 糖尿病肾病是中国乃至全球的重要健康问题,对其发病机制、预防和治疗策略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中国在DN研究领域取得了 一些进展,但仍然面临诸多挑战。未来,我们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和探索,以提供更有效的方法来预防和治疗DN,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和减少社会负担。 糖尿病肾病是一种由糖尿病引起的慢性肾脏疾病,其危害严重,可能导致肾功能衰竭和尿毒症。近年来,随着糖尿病患者的不断增加,糖尿病肾病的发病率也在逐年上升。本文将介绍糖尿病肾病的发病机制、治疗方法和预防措施,并探讨糖尿病肾病的研究进展及未来研究方向。糖尿病肾病的发病机制主要包括胰岛素抵抗、炎症反应、氧化应激等多个方面。胰岛素抵抗是指胰岛素在体内的作用下降,导致血糖升高,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