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二战中英国飞机的命名

二战中英国飞机的命名

与其他国家不同,英国皇家空军(RAF)和舰队航空兵(FAA)更倾向使用名字,而不是字母和数字的组合来命名飞机。当然,这些名字并非随意之选,而是皇家空军从1918年成立时起就采用的一套复杂的命名系统的一部分,而在二战脚步临近时,该系统已大幅修订过。

与广为流传的说法相反,尽管1918年的命名体系确实强制要求过,头韵(即首字母相同)并不是RAF/ FAA的命名体系贯彻始终的规定。不过,传统的力量毕竟强大,在二战期间甚至战后的不少飞机名字上仍有所反映,如霍克“飓风”(Hawker Hurricane)、肖特“斯特林”(Short Stirling)、布莱克本“博塔”(Blackburn Botha)、费尔雷“管鼻燕”(Fairey Fulmar)等。

大部分二战时期的飞机是以1932年或1939年的命名系统命名的,这两者除了用于海上的飞机外并无多少区别。1937年,舰队航空兵(FAA)从皇家空军回归皇家海军,海上飞机的起名权因此回到海军部手里。

飞机的名字或者由生产厂家所起,或出自军方之手。有一个精彩的段子,也许是虚构的,讲到雷金纳尔德•米切尔听到他设计的伟大的战斗机被命名为“喷火”时发出如是感叹:“这就是他们会选的那种傻到根的名字!”Spitfire,除了解释为“喷吐火焰者”和“一种烟火”外,还指“a highly emotional and quick-tempered person (especially a girl or woman)”,“一个高度情绪化和易怒的人(特别是女孩或妇女)”,这简直是“泼妇”嘛!难怪米切尔大叔不高兴呢。想到中文译名“喷火”,基本搭调,又体现了英国空军部对战斗机名字“速度、活力或攻击性”的要求,还没有英语里的一词多义的不良联想。

生产厂家当然也有自己的内部的飞机命名体系,通常使用字母和数字的组合。德•哈维兰公司的内部命名系统也许是最广为人知的,比如“虎蛾”(Tiger Moth)教练机的公司内部编号是D.H.82,著名的“蚊”式(Mosquito)战斗轰炸机则在公司内被称为D.H.98。其他的公司也与此相类,“桑德兰”式(Sunderland)水上飞机在肖特公司的编号是S.25,“兰开斯特”(Lancaster)对阿弗罗公司来说是Type 683(638型)。然而,这些只是公司内部的编号,并不是皇家空军命名系统的一部分。

按照1932年或1939年的命名系统,各类飞机的起名规则如下:

战斗机被给予“通用的词,表现速度、活力或攻击性”。这样笼统的规定给起名提供了很大的空间。气象学名词被普遍采用,如“飓风”(Hurricane)、“旋风”(Whirlwind)、“闪电”(Lightning)和“台风”(Typhoon)等。其他被使用的还有快速的动物,比如“野马”(Mustang),甚至合适的形容词,比如“挑战”(Defiant,由于汉语和英语的差别,形容词性不容易在汉译名中体现出来,至于有人翻作“挑战者”的,则根本不通,连词性都不对,且容易与Challenger混淆)。不知道为什么那种曾经是印第安人赖以为生的食物的北美野牛Buffalo会被选中,因为似乎既无速度,又无活力或攻击性,也许与该战斗机的发福臃肿的机身有关?更可能的是得名于凶猛得多的非洲水牛,但机身看起来确实像野牛Bison。值得一提的还有皇家空军使用的美国飞机,这些从三十年代末期批量入役的飞机也被入境随俗地纳入了命名体系。只要有可能,美国造的飞机也按同一规则取名,但更自由些。按照皇家空军的规矩,轰炸机、运输机和船身式水上飞机都用英国本土或英帝国的地名。美国飞机则被适当地赋予了美国地名,如道格拉斯“波士顿”(Douglas Boston)、寇蒂斯“克里夫兰”(Curtiss Cleveland)、马丁“巴尔的摩”(Martin Baltimore)以及联合“卡塔利娜”(Consolidated Catalina)等,基本上也符合以地名命名的规则。一些已经由他们的美国生产商命名的飞机进入皇家空军后则保留了原来的名字,如贝尔“空中眼镜蛇”(Bell Airacobra),原本皇家空军准备重新命名为“北美驯鹿”(Caribou)的,但最终还是沿用原名,显然更符合其火力强大的凶猛本色。许多产家起的名字并不符合皇家空军命名规则,但也有例外,如“雷电”(Thunderbolt)。有趣的是,不少英国人起的名字还跨过大西洋,“返销”美国,成为美国陆航和海航正式采用的名字,诸如“卡塔利娜”和“闪电”等。大多数在加拿大生产的英国飞机仍沿用原名,只有一例引人注目的例外:加拿大产的布里斯托尔“布莱尼姆”(Bristol Blenheim,根据英语读音,该词不能读作布伦海姆,因为h不发音)轰炸机被称作“博林布鲁克”,博林布鲁克既是历史上英国国王的姓,也是地名,按照命名规则,似乎应该是后者。

寇蒂斯公司素有将其战斗机命名为“鹰”(Hawk)的传统,皇家空军善解人意地承续了这一做法,把

P-36(Hawk-75)战斗机命名为“莫霍克”(Mohawk,原住纽约州的印第安人部落,虽然不是鹰,但名

字里毕竟有个hawk),P-40被称为“战斧”(Tomahawk,印第安人的战斧,也带个hawk),以及“小鹰”(Kittyhawk)。改装“默林”发动机的P-40F原打算叫“苍鹰”(Goshawk)的,最终还是被称为“小鹰Mk.II”。布里斯托尔的Beaufighter是个有趣的例子。Beaufighter是同一公司的“博福特”式(Beaufort)鱼雷轰炸机的战斗机版,最大程度地使用了“博福特”的部件,这种血缘关系也从名字反映出来,Beaufighter 是略显笨拙啰嗦的Beaufort Fighter(博福特战斗机)的缩写版本,虽然字面上不甚雅致明了,但听上去还算不错。至于他的中译名,普遍用的“英俊战士”,则可谓谬以千里了。Beaufort其实是指英国历史上著名的博福特公爵,根本与“英俊”之类的无涉,也许始作俑者略知法语吧(beau在法语里有“美好”的意思),但这个名字实在不怎么样,令人不良地联想到“空中X国庆”,呵呵。实际上,还是老实地叫“博式战斗机”吧。

1937年后,海军战斗机不再遵循皇家空军的命名规则,常常以海鸟命名,如费尔雷“管鼻燕”(Fairey Fulmar)。采用的空军战斗机也通常在原名前加以“海”(Sea)的前缀,如“海飓风”(Sea Hurricane)和“海斗士”(Sea Gladiator),“海火”(Sea Fire)则是“海喷火”(Sea Spitfire)的简写。起先皇家海军还把采用的美国海军战斗机改名以符合英国的规则,如“野猫”(Wildcat)被改称“无足鸟”(Martlet,也指欧洲燕),“地狱猫”(Hellcat)被改称“塘鹅”(Gannet,一种海鸟),但到了1944年,皇家海军舰队航空兵又把所有英美不同名的飞机统一采用美国名字以避免混淆。

轰炸机以“地名——与英帝国或英国历史有关联的内陆城镇”命名。我们可以找到许多以英国地名命名的轰炸机:阿弗罗“兰开斯特”、汉德利•佩奇“哈利法克斯”(Handley- Page Halifax),还有阿姆斯特朗•威特沃斯“惠特利”(Armstrong-Whitworth Whitley)。在此之前的命名规则则是,轰炸机以动物命名,如费尔雷“狐狸”(Fairey Fox)、霍克“雄鹿”(Hawker Hart)等,但以此规则命名的轰炸机到了二战时已基本淘汰了。

费尔雷公司的Battle似乎是个例外(在国内被无一例外地译作“战斗”),但事实并非如此。巴特尔(Battle)是黑斯廷斯(Hastings)附近的一个城镇,1066年黑斯廷斯战役的发生地。

维克斯“威灵顿”(Vichers Wellington)是个特例。有两个英国城镇和一个新西兰城镇叫威灵顿,因此技术上来说符合轰炸机的命名规则,但也许更是为了纪念著名的威灵顿公爵。维克斯公司的前一种轰炸机是“韦尔斯利”(Wellesley),威灵顿公爵家族的姓,似乎更佐证了这种推测。

大英帝国内的非英国本土的城镇也被选来命名轰炸机,如布里斯托尔“孟买”(Bristol Bombay),皇家空军使用的大部分美国轰炸机符合英国命名规则,但是,按照“内陆城镇”的规条来命名道格拉斯“波士顿”(Douglas Boston)和马丁“巴尔的摩”(Martin Baltimore)的大爷显然手头缺一本地图册。

波音“飞行堡垒”(Boeing Flying Fortress)和联合“解放者”(Consolidated Liberator)都保留了原来生产产家起的名字,没有按照英国规则重新命名。

运输机以“英帝国的郡或区”命名,如阿弗罗“约克”(Avro York),美国飞机的名字则被美国化,如道格拉斯“达科他”(Douglas Dakota)。

船身式水上飞机以“英帝国的沿海城镇和港口”命名,如肖特“桑德兰”(Short Sunderland)。海上飞机公司“斯特兰拉尔”(Supermarine Stranraer),桑罗(桑德斯-罗)“伦敦”(SARO London)。作为一种籍籍无名的双翼船身式水上飞机,竟然以堂堂帝国首都命名,也多少有些出人意料吧。那个以加州海岸外的卡塔利娜岛来命名联合公司的飞船的家伙,理应得到一枚勋章,读起来太顺溜了。

陆空协同飞机(Army Co-operation aircraft)以“古典的词”命名,外延也很宽泛。这类飞机常以古希腊和罗马人物命名,既有神话的,如阿姆斯特朗•威特沃斯“阿特拉斯”(Armstrong-Whitworth Atlas)和霍克“赫克托尔”,也有真实历史人物,如韦斯特兰“莱桑德”(Westland Lysander),莱桑德是斯巴达著名的海军将领和政治家,死于公元前395年。

通用/鱼雷/侦察机冠以“英国历史上的名字”。如前所述,布里斯托尔“博福特”(Beaufort)鱼雷机以英国历史上著名的博福特公爵命名。阿弗罗“安森”(Avro Anson),一种沿岸侦察机,以与海洋有关的人物命名,即皇家海军18世纪著名的海军上将乔治•安森。这使得皇家海军颇为不快,海军不愿意看到空军的飞机顶着海军偶像的大名在眼前晃来晃去。海军部和空军部后来达成协议,空军不再使用

与海军有关联的名字,但当时不只是安森爵士,还有特拉法尔加海战中纳尔逊的旗舰舰长哈尔迪(Hardy)也被空军用来命名霍克公司的一种双翼通用飞机。

教练机和拖靶机以“表示教学和教育场所(但不包括皇家空军的训练机构)”命名。比如空速公司“牛津”(Airspeed Oxford)和“剑桥”(Cambridge)皆得名于著名学府,而阿弗罗“导师”(Avro Tutor),迈尔斯“大师”(Miles Master)、“教师”(Magister)、“严格要求者”(Martinet),也都是与学校有关的。美国造的飞机通常以美国大学命名,如北美“哈佛”和“耶鲁”(North American Harvard and Yale),还有费尔柴尔德“康奈尔”(Fairchild Cornel)。

德•哈维兰“虎蛾”(Tiger Moth)显然不符合这个规则,因为“虎蛾”原是民用飞机,后被空军采用。杰弗里•德•哈维兰爵士看起来是个热心的鳞翅类昆虫学家,用蛾命名了许多他的飞机。“虎蛾”是如此的声名卓著,皇家空军为了避免产生不良后果,竟也没有以其规则为之改名。

滑翔机被名之以“历史上的军事首领”。某位无名氏私下决定滑翔机的名字都以H开头,此君要么是被某种荒谬念头缠身,要么是闲得蛋疼。

让我们逐个来看看,因为他们堪称最古怪的一类军用飞机名字。通用飞机公司“莽汉”(General Aircraft Hotspur)因亨利•珀西爵士(Sir Henry Percy)得名,莽汉是他的外号,依稀记得他是一个14世纪的历史人物,曾被莎士比亚写入戏剧。瓦科“哈德良”(WACO Hadrian)得名于下令建造著名的哈德良长城的罗马皇帝,该石砌长城用来保护作为罗马帝国殖民地的英格兰免遭皮克特人的侵扰。通用飞机公司“哈米尔卡”(General Aircraft Hamilcar)命名的原型是一位迦太基将军,大名鼎鼎的汉尼拔的父亲,为什么不用名气更大的儿子呢?也是H开头的呀,实在不得其解。此外还有斯林斯贝“汉吉斯特”(Slingsby Hengist)和空速公司“霍尔莎”(Airspeed Horsa),汉吉斯特和霍尔莎是兄弟俩,都是日耳曼人的酋长,于公元449年入侵英格兰。用德国人祖先还是侵略者命名的主力突击滑翔机来击败德国,多少有点令人啼笑皆非。

按1932年的命名规则,海上战斗机以神话名字命名,海上战斗/侦察/轰炸机以海鸟命名,鱼雷轰炸机以海洋命名,海上观测/侦察机以海洋哺乳动物命名。这很好地解释了诸如此类的名字:海上飞机公司“海象”(Supermarine Walr),布莱克本“贼鸥”(Blackburn Skua),费尔雷“长尾鲛”(Fairey Seafox)。布莱克本公司不成功的炮塔战斗机Roc大概也可以归入此类,Roc是一种《一千零一夜》里的神怪大鸟,实际上,还是叫石头(Rock)更合适,因为这种飞机的空气动力特性跟一块石头差不多。但是,另一方面,英国最成功的海军飞机——费尔雷“剑鱼”,却完全不符合这一命名规则。

海军部以1939年的规则命名海军飞机,因此1939年后的飞机名字出现了许多鱼、海鸟和海洋哺乳动物,如费尔雷“梭子鱼”(Fairey Barracuda),费尔雷“大青花鱼”(Fairey Albacore),当然当你坐在一架以大金枪鱼命名的飞机里参战,士气和信心不见得会怎么高吧。此外,还有格鲁曼“无足鸟”(Martlet)和海上飞机公司“海獭”(Supermarine Sea Otter)。

一些飞机的名字似乎不符合命名规则,“蚊”非常适合德•哈维兰公司的这种战斗轰炸机,但显然不符合轰炸机取名于英国城镇的惯例。

英国人用字母和数字的组合来表示发展型和亚型。二战伊始,使用的是罗马数字,每种飞机的首个生产的发展型被称为Mk.I,第二批Mk.II,以此类推。除非发动机和机体的重大变化,一般不轻易分配新的型号名,但这也导致同一型别(Mk)的飞机之间可能有重大的差别。例如,同样是“飓风” Mk.I,机翼可以有金属的,或蒙布的,螺旋桨既有两叶木质的也有三叶金属的。所有生产的“飓风”超过14000架,全部属于三个型别:Mk.I,Mk.II,Mk.IV。显然,这些飞机间有着诸多不同。这种情况到“喷火” M k.IX (“喷火”9)时达到了荒谬的程度:有常规座舱的,也有气泡式座舱的,尖的或圆的方向舵,常规的或截短的机翼,高、中或低空发动机,常规的或热带的滤清器,以及许多不同的武器配备。有时,一架改进的飞机是如此与原型不同,以至于要加一个标记。用于617中队特种任务的“兰开斯特”轰炸机变动很大,被称为“兰开斯特”B.I(特别型),但却没有指明到底如何改进了,也许是与英国人的保密传统有关吧。

小写字母后缀用来表示武器的配置。“飓风”Mk.II是个很好的例子:Mk.IIa有八挺机枪,Mk.IIb有十二挺,Mk.IIc则配备四门20毫米机炮,Mk.IId有两门40毫米炮。这类后缀仅用来表示武器配置的变化。随着战事的进展,更明确地标明机型变化显得非常迫切,命名体系也因之作了修订。大约在1942年中,笼而统之的Mk.I、Mk.II命名有时被表明飞机特定用途的字母替代,例如“喷火” LF.IXb,表明是一种配备专门用于低空的发动机的“喷火”9战斗机,武器则是机炮和机枪混载。有时也被写作LF.Mk.IXb,但不久Mk就被普遍省略了。其他表明飞机用途的命名有“兰开斯特”B.III,一种轰炸机(B表示bomber);德•哈维兰“蚊” NF.II,一种夜间战斗机(NF表示night fighter);布里斯托尔“博式战斗机” TF.X,一种鱼雷/战斗机。由于不可知的原因,该命名系统并非没有例外。比如霍克“暴风” Mk.V,从来就没有被称为“暴风”F.V。

1944年,阿拉伯数字代替了罗马数字。这个过程花费了一段过渡时期,并非一夜完成。“喷火”F.21始终用阿拉伯数字,但“喷火”F.14经常被写成F.XIV,甚至Mk.XIV。

飞机发展史8.17

飞机发展史 自古以来,人类对于升空飞行有着无限的憧憬和祈盼。人类探索航空的过程是漫长的,人们最初不断的模仿鸟类简单的扑翼方式去尝试低空和高空飞行,事实证明这种尝试并不能实现人类飞向天空的梦想。千百年以来,由于科学技术的限制,人类对于飞行的探究一直处于盲目和冒险的状态,当然古今中外有很多科学家为实现人类飞向天空的梦想而付出了毕生的精力,同时取得了一步一步的突破......最初法国的罗齐尔和达尔朗德乘蒙特哥菲兄弟发明的热气球第一次升上天空,开创了人类航空的新时代。此后,人类开始了对于飞行器的研究,美国的莱特兄弟发明的带动力装置的飞机第一次试飞成功,人类的航空事业开启了崭新的一页...... 美国的莱特兄弟威尔伯·莱特和弟弟奥维尔·莱特出生于平民家庭,主要从事自行车修理和制造行业。从1896年开始,他们开始热衷于飞行技术的研究,经过多次实验之后他们得出一个重要的结论:要解决飞机操纵这个悬而未决的问题必须安装上一种能使空气动力学发挥作用的机械装置。人们当时并不相信飞机能依靠自身动力飞行,莱特兄弟执着的认为他们得出的结论是正确的,在1900年到1902年间进行了1000多次的滑翔试飞,他们的梦想终于变成现实,1903年制造出了第一架依靠自身动力飞行的飞机(“飞行者一 号”)并试飞成功。 1903年12月17日是人类飞行史上有深远意义的一天,这天莱特兄弟进行了三次试飞,第一次飞行时长12秒最长一次飞行59秒,行程大概260米。这三次飞行是人类飞行史上重大的突破: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有动力、载人、持续、稳定、可操纵的重于空气飞行器的首次成功飞行。这次飞行 为人类征服天空揭开了新的一页,也标志着飞机时代的来临。 飞机的发明是人类在二十世纪重大成果之一,它虽然是人类实现飞天梦想的主要工具, (图片来源:百度百科) (图片来源:百度百科)

二战中英国飞机的命名

与其他国家不同,英国皇家空军(RAF)和舰队航空兵(FAA)更倾向使用名字,而不是字母和数字的组合来命名飞机。当然,这些名字并非随意之选,而是皇家空军从1918年成立时起就采用的一套复杂的命名系统的一部分,而在二战脚步临近时,该系统已大幅修订过。 与广为流传的说法相反,尽管1918年的命名体系确实强制要求过,头韵(即首字母相同)并不是RAF/FAA的命名体系贯彻始终的规定。不过,传统的力量毕竟强大,在二战期间甚至战后的不少飞机名字上仍有所反映,如霍克“飓风”(HawkerHurricane)、肖特“斯特林”(ShortStirling)、布莱克本“博塔”(Blackburn Botha)、费尔雷“管鼻燕”(Fairey Fulmar)等。 大部分二战时期的飞机是以1932年或1939年的命名系统命名的,这两者除了用于海上的飞机外并无多少区别。1937年,舰队航空兵(FAA)从皇家空军回归皇家海军,海上飞机的起名权因此回到海军部手里。 飞机的名字或者由生产厂家所起,或出自军方之手。有一个精彩的段子,也许是虚构的,讲到雷金纳尔德?米切尔听到他设计的伟大的战斗机被命名为“喷火”时发出如是感叹: “这就是他们会选的那种傻到根的名字!”Spitfire,除了解释为“喷吐火焰者”和“一种烟火”外,还指“ahighlyemotionalandquick-tempered person (especially a girl or woman)”,“一个高度情绪化和易怒的人(特别是女孩或妇女)”,这简直是“泼妇”嘛!难怪米切尔大叔不高兴呢。想到中文译名“喷火”,基本搭调,又体现了英国空军部对战斗机名字“速度、活力或攻击性”的要求,还没有英语里的一词多义的不良联想。 生产厂家当然也有自己的内部的飞机命名体系,通常使用字母和数字的组合。德?哈维兰公司的内部命名系统也许是最广为人知的,比如“虎蛾”(Tiger Moth)教练机的公司内部编号是 D.H.82,著名的“蚊”式(Mosquito)战斗轰炸机则在公司内被称为

英阿马岛海战与“伊丽莎白女王”航母

英阿马岛海战与“伊丽莎白女王”航母 航母事业的开创者 1912年1月19日,英国中尉查尔斯·萨姆森(Charles Samson)驾驶一架肖特S27从锚泊的“阿非利加”号战列舰临时铺设的甲板上起飞,完成了属于英国人的第一次海上起飞。4个月后,萨姆森又完成了首次航行中的舰上起飞。这就是英国海军航空兵最初的渊源。

1917年8月2日,邓宁驾驶索普维斯“海豹崽”双翼机在“暴怒”号航母上成功着陆,由此成为英国第一个在运动的船上着陆的飞行员。当时“暴怒”号在斯卡帕湾水域航行,航速26节,邓宁的飞机在甲板上弹跳了一次,继续滑向前方,他的伙伴们跑上来干脆抓住飞机,才让它停下来。5天后在第二次尝试中,邓宁不幸丧生。 比航空母舰诞生更早的是水上飞机母舰。这种母舰搭载水上飞机,需要时通过吊车将水上飞机吊到水面,从水面滑行起飞,完成任务后降落到水面,再由吊车吊回船上。英国最早的水上飞机母舰是1913年利用老旧巡洋舰“竞技神”号改造而成的。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各国开始将更多的商船改造为水上飞机母

舰。一战期间,水上飞机母舰已经发挥了不小的作用,最为成功的应属英国皇家海军的“皇家方舟”号。1915年,“皇家方舟”号参加了著名的加里波利战役,虽然陆军的表现糟糕,但“皇家方舟”的表现却十分出色,从“皇家方舟”上起飞的3架水上飞机用鱼雷攻击了3艘敌舰,这是人类历史上首次空投鱼雷攻击。 一战期间,英国人还把轻战列巡洋舰“暴怒”号加以改造,在其前部安装了面积不算太大的起飞甲板,成为一艘航空母舰。1917年8月2日,英国航空兵中队长邓宁(EH Dunning)驾驶索普沃斯“海豹崽”双翼机成功降落在“暴怒”甲板上,这是人类历史上首次在舰船甲板上成功着陆。两天以后,邓宁打算再次重演甲板着陆的壮举,但这次的结局却是悲剧性的:飞机轮胎在接触甲板的瞬间爆裂,飞机从甲板边缘翻滚落海,邓宁溺水身亡。事后分析表明,要想在航母甲板上安全降落,必须设法清除甲板上一切可能危害飞行安全的障碍物。英国人决心修改原有的设计,他们买下了意大利客轮“红伯爵”号,改造成顶部带有平直甲板的航空母舰,命名为“百眼巨人”号;而“暴怒”号也接受了后续改装——顶部安装了直通飞行甲板。1918年7月,“暴怒”号起飞了6架索普沃斯“骆驼”双翼战斗机,对德国“齐柏林”飞艇机库进行攻击,这是历史上首次航母空袭行动。 大发展与大损失

二战明星战机

二战明星战机 一、P-51野马战斗机:歼击机之王 1940年10月,P-51“野马”螺旋桨战斗机首飞,并于当年列装。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P-51“野马”立下赫赫战功。 1943年秋,战斗性能大大超过A型机的P-51B型机问世,它首先装备了美国陆军航空兵第354战斗机大队。1944年3月在著名的柏林大空袭中,P-51战斗机击落德机41架。6月,大批P-51战斗机参加了支援诺曼底登陆作战。1944下半年,P-51已牢牢控制了西欧大陆的制空权。 据不完全统计,仅在欧洲战场,P-51战斗机就出动13873架次,投弹5668吨,击落敌机4950架,击毁地面敌机4131架,被誉为“歼击机之王”,也被美军称作“守护天使”。 相对于喷气式战斗机而言,螺旋桨战斗机机身小,转弯半径小,爬升快,适合山地作战;与直升机相比,螺旋桨战机载弹量大,滞空时间长,可对目标持续攻击;另外,螺旋桨战机超低空飞行能力优越,可在距地面几十米甚至是十几米的上空飞行,隐蔽接近敌目标。 技术参数: 乘员:1人 长:32'3"(9.80m) 高:13'8"(4.17m) 翼展:37'(11.30m) 最大重量:12100lbs(5487kg)

引擎数:1台 马力:1650hp 飞行距离:1000miles(1610km) 巡航速度:275mph(442km/hr) 最大速度:437mph(703km/hr) 爬升能力:3125ft/min 最大高度:41900ft(12770m) P-51野马战机将于2012年重新服役,"野马"复活,美军采购百架螺旋战机用于反恐战争。

二、德国BF-109战斗机:德国空军王牌战机 Bf-109是德国在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生产数量最大(不算战后生产的,超过三万架),生产时间最久(德国本身从1936年生产到1945年初),产生空战王牌最多,累积单人击落架数最高(哈特曼的352架世界纪录),也是德国空军最重要的日间战斗机。Bf-109不仅仅是液冷式引擎战斗机的杰作之一,也是二战时期最有名的机种之一,在任何提到二战时期的在欧洲地区活跃的战斗机时,Bf-109绝对是不可缺少的主角。 Bf109除V型为原型机外,从A至S共开发出十几个改型,其中又包含近百种亚改型。在长达23年时间里,先后在德国、西班牙和捷克等地累计生产了33000架,其中德国自产30480架。这种情况,在世界航空史上单一型号产量记录中是极少见的。 Bf109A型~Bf109D型均系前期小批试制型,其中Bf109B于1937年3月最先服役,4月14日在西班牙内战中正式参战,留昭中尉初次取得战果。Bf109D 和E两种改型用于针对波兰的闪电战,成为大战初期德军的主战机种。 Bf109E是从1938年开始服役的第一种进入大批量生产的重要改型,从E1~E7共派生出七大亚改型。该机曾参加过1940年的不列颠大空战,与英国战斗机展开过激烈的较量。 Bf109真正棋逢高手,是在1940年夏秋时节那个血腥的不列颠大空战期间。德国每一架轰炸机均得到4~5架Bf109的掩护,但因为空军司令戈林禁止战斗机脱离混合编队,所以自由空战成为一纸空文。Bf109良好的空战机动性能也无法正常发挥。飞行员们忙着紧跟在己方轰炸机的后面,眼睁睁地看着皇家空军的“喷火”与“飓风”战斗机一次次扑向自己的轰炸机。8月31日,1301架Bf109和Bf110型战斗机掩护150架轰炸机进袭霍恩彻奇和比金希尔等军用机场,遭

英国大鹏战斗轰炸机

英国大鹏战斗轰炸机 二战英国皇家海军装备的大鹏战斗轰炸机,是一种装备活动炮塔的飞机,但是这显然是一个不成功的型号,生产量不大,在1943年就全部退役,仅仅服役了4年。在短暂的服役期内也没有什么值得夸耀的战绩,不过看看这种不出名的飞机的历史也是一件有趣的事情。 发展经历: 布莱克本的大鹏Blackburn Roc 战斗机是大鸥战斗/俯冲轰炸机的发展型。他的出现是为了适应新设计的电驱动四联装.303勃朗宁机枪炮塔(要在国内某些人嘴里非成了303毫米不可)。飞机设计由位于伍尔弗汉普顿Wolverhampton的Boulton-Paul工厂承担。Boulton-Paul 不但设计了大鹏,还是大鹏上古怪的机枪塔的生产厂。大鹏战斗机的生产数量不大,总共只有136架。第一架大鹏战斗机(大鹏没有建造原型机)于1938年的12月23日首飞。最后一架飞机于1940年八月交付。大鹏与大鸥最大的不同在于大鸥使用的是平直的机翼,而没有大鸥的向上翻的翼尖。大鹏没有安装机翼机枪。大鹏使用的两种炸弹架,通用挂架和旁边的轻型炸弹架。炸弹架可以携带轻型炸弹或者教练弹。这些炸弹的型号包括:250磅B系列,半穿甲弹(S.A.P.) ,100磅的反舰炸弹(A.S.)以及集束炸弹箱。大鹏能够进行70度的俯冲轰炸。 大鹏最初是作为战斗机设计的,但是由于额外的重量限制,导致大鹏的飞行速度比大鸥要低,除了笨拙的德国水上飞机以外,没人相信它能追上其他飞机(不过大鹏唯一的一个被证实的战果是击落一架德国的JU88轰炸机。Ju88的速度比大鹏快的多。) 大鹏后来计划在机身下安装一对浮筒作为水上飞机使用,这种浮筒在布莱克本早期生产的鲨鱼双翼机上使用过。最后只有四架飞机进行了这种改装(一架改装原型机三架正式改装机)。不过进行了这种改装后,大鹏的飞行品质变得恶劣起来,第一架改装机L3059在一次坠毁中损失,后来的改装的三架飞机L3057, L3060和L3174通过在机尾下部安装一个巨大腹鳍从而提高了飞机的飞行稳定性。这三架飞机的最后一架被拆除了机枪塔,在上面安装了拖曳靶机的绞盘,作为空靶的拖曳机使用。但是有消息称,在百慕大群岛还有一架同型的飞机被使用,如果消息确实,那么这应该是L3174号,或者是当地自己改装的。1938年八月,在大鹏首飞前四个月,当时的航空器材管理处(Air Material)的主任建议,应该大量生产这种

二战中的主力轰炸机

在拥有制空权和有战斗机护航的情况下,轰炸机具有非凡的突击力和打击力。二战期间,各交战国生产了上百种型号(含改进型)的轰炸机。二战后期,装上雷达瞄准具的轰炸机更是如虎添翼。 美国B-24“解放者”轰炸机[资料] B24“解放者”是四发远程轰炸机,1941年交付使用,主要用于欧洲战场,共生产约18482架,军中使用的型号是PB4Y。B24航程远,在整个战争期间都可以看到它的身影,它有极易便别的机身和双垂尾翼。B-24轰炸机和B-17 轰炸机一起,同样成为对德国进行大规模战略轰炸的主力。B-24参与了对汉堡、柏林、法兰克福、鲁尔等重要地区的轰炸战役。最著名一次战役的是B-24机群大规模远程空袭普罗耶什蒂油田,给纳粹的能源供应造成了极大的破坏。

美国B-25“米歇尔”轰炸机[资料] 北美B-25“米歇尔”轰炸机堪称二战中用途最广的飞机之一。B-25以美国陆军航空队轰炸机的积极推动者威廉.比利.米歇尔命名。同时装备美国陆军航空军在太平洋战场、欧洲战场和地中海战场的部队,以及美国海军陆战队。此外还出口到英国、荷兰和澳大利亚。“米歇尔”后来在击败新的竞争对手后生产一直持续到二战末期,成为美国战时生产量最多的中型轰炸机,总计生产9889架。

英国H.P.52 “汉普顿”轰炸机[资料] 汉普顿”是英国汉德利.佩奇公司设计生产的中型轰炸机,是英国皇家空军在不列颠之战早期所使用的一种最重要的轻型轰炸机。二战爆发后,“汉普顿”被用作无护航昼间轰炸机使用,但是却遭受到较大损失,从此转为夜间轰炸,但在实战中发现,这种中型轰炸机自卫火力较弱、速度慢、载弹量有限、轰炸效率不高。1942年9月14日执行了最后一次轰炸德军的任务后,“汉普顿”轰炸机归属英国海岸防卫司令部领导,作为鱼雷轰炸机使用。1943年后,全部退役。 英国“兰开斯特”轰炸机[资料] 英国兰开斯特轰炸机作为二战中皇家空军轰炸机的主战机种,“兰开斯特”累计出击156192架次,雄居全英之首!累计投弹608612吨,占皇家空军战时总投弹量的三分之

“如虎添翼”——二战中的空降坦克

[飞扬收集]“如虎添翼”——二战中的空降坦克(组图) 图片: 英国“哈米尔卡”重型滑翔机 1944 年6 月5 日午夜,英军和美军出动了239 架运输机和867 架滑翔机,将3 个空降师空降在法国诺曼底。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20 架硕大的“哈米尔卡”(Hamilcar)重型滑翔机,它们装载着英军第6 空降师第6 空降装甲侦察团的20 辆“领主”(Tetrarch)空降坦克。在飞跃英吉利海峡时,空降坦克的发动机就已经开始发动。除了1 辆在飞行中撞破滑翔机头坠入海中、2 辆在着陆时严重受损外,其余17 辆全部安全随着滑翔机在奥恩(Orne)河畔着陆,驶出机舱后立即投入战斗,成功地夺取了着陆场。并在随后的作战中击毁了大量德军火力点,为英国空降兵提供了有力的火力支援。这次行动被当作世界战争史上首次使用空降坦克作战而被载入史册。

图片: 图片: 上:英国“哈米尔卡”重型滑翔机装载“领主”式空降坦克示意图 下:装载在“哈米尔卡”重型滑翔机舱内的“领主”空降坦克 一般来说,空降部队中既装备空降坦克,又编有一定数量的普通坦克,但普通坦克只是在空降后进入地面作战时才投入战斗。相比之下,空降坦克一般是随空降兵一同空降,着陆

后立即投入战斗,为空降兵提供火力支援。如今,空降坦克已经成为空降部队和快速反应部队的重要装备之一,能够迅速空降到世界各地,立即介入各种突发事件,使拥有“陆战之王”美名的坦克“如虎添翼”。空降坦克是一种具有空降能力的轻型坦克,现在通常采用低空伞降、运输机或直升机机降的方式进行空降。尽管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各种技术条件有限,但仍有一些国家设计出几种别具特色的空降坦克。 图片: 德国PzKpfw I Ausf C 型坦克被当作空降坦克 德国I 号 C 型空降坦克徒有其名 在当时,坦克空降最为可行的方式是利用滑翔机实施机降,最早成功地进行滑翔机机降坦克的是德国。二战之初,德军使用DFS 230 轻型突击滑翔机先后在丹麦、挪威、荷兰和比利时发动奇袭并取得了良好战果。1941 年,德国开始研发一种专门用于空降坦克的重型滑翔机——梅塞施米特Me 321 型“巨人”(Giants)。该机在设计时考虑了装载坦克的能力,前机舱空间巨大,而且机头拥有高达11 英尺(3.35 米)可以左右开启的舱门,方便坦克进出。德国选中了PzKpfw I Ausf C 型坦克作为Me 321 型滑翔机的机载空降坦克。这种轻型坦克于1942 年7 月开始生产,以PzKpfw I Ausf A/B 型坦克为基础改进而来。在坦克炮塔上并列安装有1 门20 毫米EW141 型机炮和1 挺7.92 毫米MG 3 4 型机枪,使用150 马力功率的HL 45 P 型发动机,属于轻型侦察坦克。其重量仅6 吨,体积小巧,非常适合用Me 321 重型滑翔机进行运载。

英国人设计飞机为何大都奇丑无比,是设计师问题?原因在这

英国人设计飞机为何大都奇丑无比,是设计师问题?原因在这 首先,观赏一架飞机的漂亮与否,其实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观赏者的个人主观意识。虽然不得不说,世界上显得十分丑陋的飞机中,大多都是英国的。但我们不得不说,在世界上所有的机器中,外表形态的设计都需要遵从其功能,飞机表面的每条曲线,翼梁的厚度或螺栓的形状都是这样的,设计成该种形状,可能因为与当时任何可用的替代品相比更轻,更坚固,更安全,存在更少的阻力,甚至更容易生产或驾驶。因此丑陋的外表并不代表其性能或者设计上的薄弱,我们下面来看几款英国皇家空军设计服役的战机。 从二战的皇家空军飞机说起,人们最熟悉的应该是他们的喷火战斗机,如果说到喷气机,人们应该最熟悉的是德国的Me262型喷气机,可其实在二战还有另一款服役的喷气机,便是英国的格罗斯特流星战斗机。可流星战斗机的外型也不是很美观。

流星战斗机虽然是二战中第二款服役的喷气机,但是英国人生怕其坠毁在德国境内而被德国人获得技术资料,因而在其于二战的岁月中的大多时间都只将其运用于本土防空作战,击毁从欧洲大陆发射飞向英国的V1导弹,流星虽然在欧战末期被部署在欧洲大陆,但也未能获得与同时期的Me262交手的机会。 其次便是英国人在二战期间生产的第二种喷气机,吸血鬼型喷气机。不过很不幸由于其原本作为试验机的因素,未能在二战期间服役。并且是吸血鬼的单引擎喷气机,且与同时代的飞机相比拥有由两个后

部机体连接的双臂尾翼,也不大符合正常审美观念。但是人家可是第一架正式服役且在航母起降的喷气式战斗机。在吸血鬼型的基础上,英国人又研发了毒液型战斗机。 再说一个人们再丑陋飞机排行上能耳熟能详的飞机,没错,它依旧是英国人造的,该飞机便是塘鹅式反潜机,服役于英国皇家海军。但可别小看着飞机,塘鹅反潜机采用串联式的双螺旋桨,虽然只有一台发动机,但却有两个动力输出单元,发动机采用的是涡桨发动机。由于装备声纳,反潜鱼雷等装备的因素,塘鹅式反潜机有一个大大的肚子。塘鹅式反潜机在后期还被改造成雷达预警机使用,不过由于加装雷达系统,塘鹅本来就圆鼓鼓的肚子,显得更大了。

二战中的航空战

二战中的航空战 二战中的航空战,无疑是该战争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对于战争的结 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航空战的发展和应用,不仅对战场形势起到了 决定性的作用,同时也显示出了航空技术的巨大潜力和突破性进展。 本文将从航空战的重要性、战术策略、技术创新以及影响等方面来介 绍二战中的航空战。 一、航空战的重要性 航空战在二战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首先,航空战彻底改变了 战场格局,使得战争不再局限于陆地和海洋,而扩展到了第三个维度——天空。机动性、速度和火力转化为了战争的关键要素,航空力量 的优势被彻底展示出来。其次,航空战的胜负往往直接关系到地面的 战争进程。控制空中就能控制地面,制空权成为影响全局的关键因素。最后,航空战对战争结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珍珠港事件就是典型例证,日本突袭珍珠港,毁坏了美国舰队,导致美国加入二战,改变了 整个战争的格局。 二、战术策略 二战中的航空战采用了多样的战术策略。首先是战斗机的运用,战 斗机被用于控制制空权,进行空中打击和拦截。特别是德国的空中突 击战术,即闪电战,革命性地改变了战争的性质。其次是轰炸机的应用,轰炸机被用于对敌方基地、城市和工业设施进行炮轰。英国的博 莱尔轰炸机是一种典型的代表,成功地对德国进行了大规模的轰炸。

除此之外,还有诱饵机、运输机、侦察机等各种类型的飞机被广泛运用于战场上。 三、技术创新 二战中的航空战推动了航空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创新。首先是飞机的进化,从木质、布料材料到全金属结构的飞机,使得飞机的速度和机动性大大提高,火力也得到了巨大增强。特种飞机,如喷气式战斗机和直升机,的出现更是进一步推动了航空技术的发展。其次是雷达技术的引入,雷达可以迅速探测并跟踪敌机,提供了重要的情报支持。此外,导航技术、航天技术、通信技术等也都在航空战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和突破。 四、航空战的影响 二战中的航空战不仅仅决定了战争的进程和结果,也对于战后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首先,航空战的胜利国家,在战后获得了巨大优势,进一步巩固了他们在国际政治和经济上的地位。例如,美国成为了航空技术的领导者,英国获得了成功的航空工业基地。其次,航空战还加速了科技的进步和创新。二战后,航空工业得到了蓬勃发展,给经济和科技带来了巨大推动。此外,航空战中的战术、策略和经验也为后来的空战提供了重要的借鉴和参考。 总结: 二战中的航空战在战争的进程和结果上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航空战改变了战场格局,控制制空权成为战争胜负的关键。战术策略的多

二战期间英国科技创新的特点与表现

二战期间英国科技创新的特点与表现 在二战期间,英国成为了战争的中心,为反法西斯联盟提供了极为重要的支持。在这次战争中,英国的科技创新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不断地技术开发与创新,英国顺利地突破各种困境与限制,取得了战争的胜利。本文将探讨英国在二战期间的科技创新特点与表现。 一、技术概念的创新 在二战中,英国大力开展了新型武器装备的研究与开发,全面提升了自身的战 斗能力。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飞机技术的创新。英国首先发明并广泛应用了“垂 直起降技术”,这种技术可以让战斗机在狭窄的场地中起飞和降落,从而使他们可 以在更灵活的空间中运作,对于防空系统更具有威胁性。不仅如此,英国还发明了“超音速飞行器”,让战斗机可以通过高速飞行很快地移到战争的最前线,先发制人。 在技术概念方面,英国还创造了橡胶经验和高速钻头锋利技术。橡胶经验可以 使导弹绕过地面障碍,利用弹头击中敌人。而高速钻头锋利技术则可以让英国石油公司在石油钻探中更好地提高效率、加速采油。这些技术的创新和应用,让英国在战争期间在多个方面都获得了重大优势,大大提高了战争的胜算。 二、研究制造的创新 英国在战争后期更是集中了一大批落后产业转型补强的政策,利用科技在军事 方面与经济方面实现了劣势反转。 英国成功地开发了榴弹炮制造技术,让军火制造变得更加迅速和高效。除此之外,还成功地开发了新型的设备组件,如计算机系统、雷达和卫星导航技术,这些新的技术设备为军事作战和作战策略的制定提供了更加准确和及时的信息支持,也保证了英国在航空领域与海上军事领域的强大地位。

英国还在其他方面保持着技术领先,如其成功开发的人造原子和核裂变技术也 为世界提供了重大的科学帮助,为人类文明的进步和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这些创新性的技术也奠定了英国在科技领域的权威地位,同时也帮助英国在战时获得了实质性的胜利。 三、科研与军事合作的重要性 英国在二战期间的科技创新,也凸显出科研与军事合作的重要性。战争期间, 英国的科技研究机构和企业与军队的合作密切,共同推进了实用技术的创新与应用。企业和军队相互支持、相互促进,组成了一个紧密的团队,为守卫家园和打赢战争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同时,英国吸纳了各种人员和思想,这些人员对于科研和创新的思考产生了重 大影响。英国不仅吸引了大量国际知名科学家来到英国,一起探讨科研发展,也在国家内部开展人才革命,提供更多的政策支持和针对性培养,增强人才成长环境创新力的培养。这些人才在战争期间也给予了英国重要的支持,弥合了人才短缺的问题。 综上所述,英国在二战期间的科技创新具有着显著的特点与表现。英国不仅在 技术概念方面做出了很多创新性的发明,而且在制造和研究方面也取得了显著的进展。使得英国在战争期间获得了强大的战争优势和震撼力的代表分量。在科研和军事合作方面,英国为保卫家园胜利,建立了一个科研与军事合作的模式,展示了自身的实力和科技发展水平。这些成为战时创新的重要体现,在人类历史上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航空发动机命名规则精编版

发动机命名 2009-10-14 20:38:54| 分类:军事学堂|字号大中小订阅 一、中国命名方法 型号标志+序号+改进代号 型号标志:共5种,即WP(涡轮喷气)、WS(涡轮风扇)、WJ(涡轮螺旋桨)、WZ (涡轮轴)、HS(活塞式) 序号:用阿拉伯数字表示 改进代号:用英文字母表示 例如:WP5(单发装歼5) WP5A(双发装轰5) WP6(双发装歼6和强5) WP6D(双发装出口型强5)WP7A(双发装歼8)WP7B(单发装歼7) WP8(双发装轰6) WS9(双发装歼轰7) WS10A(单发装歼10) WJ5A (四发装水轰5) WJ6(四发装运8)WJ9(双发装运12) WZ5(单发装武直6)WZ8(双发装武直9)HS700(单发装爱生206无人机) 二、英国命名法 英国最大的航空发动机公司事罗尔斯-罗伊斯公司(Rolls & Royce Ltd)。该公司有两个分公司其中达比(Derby)公司用河流的名称为发动机命名,如斯贝(Spey)MK511-5W(the river Spey位于苏格兰),遄达(Trent)900(the river Trent,位于苏格兰).(还有用RB命名的,其R中代表Rolls & Royce,B代表Bristol分公司)布里斯托尔(Bristol)分公司则用希腊神话中神的名称为发动机命名,如奥林帕斯(Olympus,山神) 如果发动机视为不同型号的飞机制造的,则在发动机型号名称中补充MK(Mark,及“标记”),

再加上编号或设计编号,来区分各个发动机。如Spey Mk511(三发用于客机三叉戟),Spey Mk202(双发用于鬼怪战斗机);Trent系列发动机是专用于客机的,故无MK,如Trent 900(四发装空客A380客机,555人) 三、美国命名法 型号标志+制造厂代号+序号标志 (1)型号标志 由发动机型号字母和类型代号组成 其中类型字母只有三个: --代表涡轮喷气发动机(turbo-jet engine) --代表涡轮风扇发动机(turbo-fan engine),过去曾用“TF”和“JT” --代表涡轮轴和涡轮螺旋桨发动机(turbo-shaft engine and (turbo-propeller engine) 类型代号有以下规定: 空军需从100号开始,海军需从400号开始,陆军需从700号开始 (2)制造厂代号 --通用电气公司(General Elecctric) --普拉特-惠特尼公司 --罗尔斯-罗伊斯公司(Pratt & Whitney) --普拉特-惠特尼加拿大公司(Pratt & Whitney Canada) (3) 序号标志 一串阿拉伯数字+序列编号+尾标字母

二战英国主要作战舰艇舰名中英文对照

一、主战航母: 暴怒号舰队航空母舰: 暴怒Furious 勇敢级舰队航空母舰: 勇敢Courageous、光荣Glorious 皇家方舟号舰队航空母舰: 皇家方舟Ark Royal 光辉级舰队航空母舰: 光辉Illustrious R.87、胜利Victorious R.38、可畏Formidable R.67 不屈号舰队航空母舰: 不屈Indomitable R.92 鹰II级舰队航空母舰: 鹰Eagle R05原名大胆、皇家方舟Ark Royal R09原名无敌、鹰Eagle R94建造计划取消独角兽号轻型航空母舰: 独角兽Unicorn I.72 巨人级轻型航空母舰: 巨人Colossus R.61、复仇Vengeance R.71、尊敬Venerable R63、战神Pioneer D.76/R.76/A.198、光荣Glory R.62、海洋Ocean R.68凯旋Triumph R.16/A.108、特修斯Theseus R.64、帕尔修斯Perseus D.51/R.51/A.197、勇士Warrior R.31 庄严级轻型航空母舰:

庄严Majestic R.77、华丽号Magnificent R.36、、可怕号Terrible R.93、列维坦号Leviathan R.97、有力Powerful R.95、武仙座Hercules R.49 半人马级轻型航空母舰: 半人马Centaur R.06、英格兰Albion R.07、竞技神Hermes R.12原巨象号、壁垒Bulwark R.08大胆号护航航空母舰: 大胆audacity D.10 活跃号护航航空母舰: 活跃Activity D.94 比勒陀利亚号护航航空母舰 比勒陀利亚Pertoria Castle F.61 奈恩郡级护航航空母舰: 奈恩郡Nairana D.05、维迪克斯Vindex D.15 坎帕尼亚号护航航空母舰: 坎帕尼亚Campania D.48 射手号护航航空母舰: 射手Archer D.78原商船Mormacland 复仇级护航航空母舰: 复仇者Avenger D.14原BAVG.2、诈骗者Biter D.97原BAVG.3、 袭击者Charger CVE.30原D.27、冒进者Dasher D.37原BAVG.5 攻击者级护航航空母舰: 追踪者Tracker D.24前BAVG.6、战斗者Battler D.18前CVE.6Altamaha、

英国二战前兵力

在战争爆发前夕,英国海军由舰艇部队、陆战队、舰队支援部队、辅助支援部队四大部分组成。总兵力约20万人。 英国海军的主要水面作战舰艇构成如下: 战列舰12艘: 伊丽莎白女王级5艘:伊丽莎白女王号、厌战号、巴勒姆号、勇士号和马来亚号。 复仇级5艘:复仇号、皇家橡树号、君权号、决心号和拉米利斯号。 纳尔逊级2艘:纳尔逊号、罗德尼号。 另有英王乔治五世级战列舰5艘:乔治五世国王号、威尔士亲王号、约克公爵号、安森号、豪号,但本级战舰开战时正在海试、舾装和建造中,1942年完全完工。 战列巡洋舰3艘: 胡德级1艘:胡德号 声望级2艘:声望号和反击号。 航空母舰8艘: 暴怒级1艘 竞技神级1艘 鹰级1艘 勇敢级2艘:勇敢号和光荣号 百眼巨人级1艘 皇家方舟级1艘 独角兽级1艘 另有光辉级3艘(光辉、胜利、可畏)、不屈级1艘、冤仇级1艘(共建2艘:冤仇、不倦)在建,1942年已经光辉、胜利、可畏、不屈服役 重巡洋舰18艘: 豪·金斯级3艘:豪金斯号、富罗比斯号、英富汉姆号(主要作训练舰、防空舰、护航舰)。

肯特级7艘:肯特号、贝里克号、坎伯兰号、康沃尔号、萨福克号、澳大利亚号、堪培拉号,其中后两艘为澳大利亚海军舰艇。 伦敦级4艘:伦敦号、德文郡号、苏塞克斯号、什罗普郡号。 多塞特郡级2艘:诺福克号、多塞特郡号。 约克级2艘:约克号、埃克塞特号。 轻巡洋舰38艘: 卡里登级3艘:卡里登号、卡里普索号、卡拉道克号。 谷物女神级5艘:加的夫号、谷物女神号、考文垂号、柑香酒号、麻鹬号。 开罗级5艘:卡莱尔号、科伦坡号、加尔各答号、开罗号、开普敦号。 大胆级3艘:达娜厄号、大胆号和龙号。 E级2艘:翡翠号、热心号。 水神级4艘:水神号、加拉提号、珀涅罗珀号、曙光女神号。 利安德尔级8艘:利安德尔号、阿基里斯号、海王星号、猎户座号、阿贾克斯号、珀斯号、霍巴特号、HMAS Sydney(后3艘为澳大利亚海军舰艇)。 南安普敦级5艘:南安普敦号、纽卡斯尔号、谢菲尔德号、格拉斯哥号、伯明翰号。 格洛斯特级3艘:利物浦号、曼彻斯特号、格洛斯特号。 爱丁堡级2艘:爱丁堡号、贝尔法斯特号。 另有狄多级防空巡洋舰11艘在建:狄多号、波拿文都号、月神号、赫尔迈厄尼号、欧亚卢斯号、水中仙女号、克娄巴特拉号、天狼星号、亚尔古号、卡律布迪斯号、六头女妖号。 斐济级7艘在建:斐济号、肯尼亚号、尼日利亚号、毛里求斯号、特立尼达号、冈比亚号、牙买加号。 乌干达级2艘在建:乌干达号和锡兰号,纽芬兰号在开战后开工。 海军航空兵

二战英国舰队驱舰(系谱篇)

怒海猛犬:二战英国舰队驱逐舰(系谱篇) 描述:1930年伴随“光荣”号航母的“威斯敏斯特”号(老W级)驱逐舰图片: 描述:黑獾号短程护航舰1942 图片:

描述:凯普尔号远程护航舰1944 图片: 描述:1933年己完工六年的“亚马逊”号 图片: 怒海猛犬:二战英国舰队驱逐舰(系谱篇) 一战型老舰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英国海军的宿敌—帝政德国海军覆灭了。但长期战争中国力的消耗,英国海军不得不放弃世界第一的宝座,在1921年华盛顿条约中,也只能满足与美国海军并列前位、平分秋色。在一战终结时,英国海军曾拥有驱逐舰447艘。由于战后经济萧条、财力据拮,在1924年以前,英国海军在大量淘汰老朽舰只的同时,除继续完成约50艘一战后期投建、尚未完工的驱逐舰外,一直没有提出新型驱逐舰的建造计划。当1939年9月二战爆发时,这些一战型老旧驱逐舰还有74艘在役,现分述如下。

海军部R级(以下简称为老R级) 是1915年战时应急计划投建的首楼型、三烟囱舰,全长84.1米,正常排水量1040吨。此时,带减速齿轮的蒸汽涡轮机(转速约350转/分,为直联式蒸汽涡轮机的一半)以其高效率(比直联式提升约10%)、低燃油消耗率(比直联式降低10~36%)受到英国海军青睐。1915年7月英国海军部要求以后投建的驱逐舰均是以带减速齿轮的蒸汽涡轮机为动力的双轴推进舰,老R级就是第一批。它有3座亚罗式重油水管锅炉和两台带减速齿轮的布朗•寇蒂斯蒸汽涡轮机,总功率27000马力,航速达36节。续航力3000海里/15节。武器为3座102毫米MkⅣ单装主炮(前、后和第二、三烟囱间各1座),1座2磅(40毫米)MkⅡ单管乒乒炮(装两座鱼雷发射器间平台上)和两座双联533毫米鱼雷发射器。老R级在1916~1917年完工36艘,大部分在1930年代退役,在二战爆发时只剩下“鳐鱼”号在役,它也成为二战英国海军中舰龄最老的驱逐舰。 海军部S级(老S级) 是1917年度计划的一种价格低廉、建造期较短的驱逐舰,其尺寸、排水量、武备、动力、布局与老R级差不多,但只有两个烟囱,其首楼上甲板带龟背状拱起,而在舰桥两侧各加装1门457毫米鱼雷发射管。它们在1918~1922年共完工55艘,在二战爆发时尚有11艘在役。 海军部V级(老V级) 是1916年4月,英国海军得到德国海军建造凌驾老R级的大型驱逐舰情报后,投建的首楼型、双烟囱舰。它比老R级、老S级更大(全长95.1米) 、武备更强,其4座102毫米MkⅤ单装主炮前后各2,在首尾中心线上高低梯次配置的布局被认为是驱逐舰设计的革新。为了防止高位炮射击爆风对低位炮炮手的影响,在它们(B、X位主炮)所在的甲板室端部均装有外伸的一体化爆风防盾,英军驱逐舰的这种设计一直保持到全封闭炮塔出现才消失。为对付德军齐柏林飞艇和飞机这些新出现的空中威胁,在紧靠粗短的后烟囱后小平台上,装备1门原陆军用舰载化的3英寸(76毫米)高射炮。原准备装两座三联533毫米鱼雷发射器,但由于生产延误只能装双联的(一战后才改装三联发射器) 。在增高一层的舰桥顶配置光学测距仪,以往舰设在此处的探照灯移到两座鱼雷发射器间小平台上。这种布局成为后来英国驱逐舰的标准形态。老V级首楼干舷外飘,既提升了抗浪性,又增加了上甲板水手作业面积。因为排水量略增而动力依旧,其航速降为34节。老V级于1917~1918年共完工28艘,在二战爆发时有18艘还在服役。

二战时期各国主要飞机生产情况

二战时期各国主要飞机生产情况 美国二战主要飞机产量 轰炸机(64572) B-17四发重型轰炸机空中堡垒---------------------12731 B-24四发重型轰炸机解放者-----------------------19203架B-29四发重型轰炸机超级空中堡垒-------------3974架 B-32四发重型轰炸机统治者-------------------------155架B-18双发中型轰炸机bolo---------------------------122架B-23双发中型轰炸机龙------------------------------33架 B-25双发中型轰炸机米切尔--------------------------9817架B-26双发中型轰炸机掠夺者--------------------------5266架SBD单发双座俯冲轰炸机无畏-----------------------5321架SB2C单发双座俯冲轰炸机hell diver------------- 7200架SB2A单发双座俯冲轰炸机掠夺者---------------750架 战斗机(105378) P-26单发单座战斗机玩具枪----------------->174架 P-35单发单座战斗机--------------------------60架 P-36单发单座战斗机鹰------------------------1424架 P-38双发单座战斗机闪电----------------------9923架 P-39单发单座战斗机空中眼镜蛇----------------9558 P-40单发单座战斗机鹰------------------------13738架 P-43单发单座战斗机枪骑兵--------------------375架 P-47单发单座战斗机雷电----------------------15683架 P-51单发单座战斗机野马----------------------15586架 P-59双发单座喷气战斗机空中彗星------------66架 P-61双发多座夜间战斗机黑寡妇---------------607架

二战各国武器装备

:武器装备是军队与战争的物质基础,也是德意日法西斯发动侵略战争的重要依据。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之前,这些国家所拥有的以坦克、飞机为标志的先进武器装备已经纷纷亮相。陆军新型坦克、装甲战车、自行火炮等不断涌现,使装甲兵成为陆军的主要突击力量;步兵也发展为机械化或摩托化部队,并组建了强大的战役机械化军团。空军也是这一时期发展最为迅速的军种。日本海军拥有强大的航空母舰编队,力量较强。战争的物质基础发生根本性变化。 透过最为普通的二战时各国士兵的制服、单兵装备、个人生活用品这些我们看见的是一个国家当时的工业实力。拿日本来说,日本发动侵略战争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军国主义侵略扩张野心是根本原因,而日本近代染料工业的发展,为其发动侵略战争提供了一定的物质基础。 从单兵装备方面来说,二战时日本军队的单兵装备远低于美国和德国,主要步兵轻武器还是三八式步枪,而美军、德军和苏军都是冲锋枪和突击步枪。这主要是因为日本穷,虽然和当时的中国比,日本可能够强大了,可和其他欧美列强比,实在就差远了。日本军工并不发达,尤其是陆军装备十分落后,轻武器甚至不如国军嫡系部队的欧洲货。日本落后的装备使日军在张鼓峰和哈勒欣河战役中面对苏联机械化部队的打击占尽劣势,参战部队损失率超过50%,一些部队的损失超过80%。 装备篇之日本 侵华日军单兵装备解析 日军二战时陆军单兵装备大至如下: 士兵:6.5毫米38式步枪,30式刺刀,94甲水壶,前后盒弹匣(120发子弹),钢盔等。

将校:94式手枪,望远镜,军刀,地图囊,将校水壶。 日军还有一种特殊装备——89式掷弹筒,这是一种类似微型迫击炮的东西,其结构是一节底部封闭的圆筒后接一段钢管用于握持,钢管底部再铰接一底座,类似迫击炮的座钣,发射微型榴弹,无支架及瞄准具。可以用来填补迫击炮与手榴弹之间的支援火力空白,威力不比手榴弹强多少。与枪榴弹相比不占据步枪枪口,但相对枪挂榴弹发射器并无任何优势,作为一种单兵面杀伤武器,曾普遍装备一线部队。 装备篇之德国 经典的二战德军单兵装备 二战德国军工部门设计制造了很多优秀武器,但是可能是由于德国人严谨的传统,很多武器过于精密,生产不便,后勤保障复杂,而且型号繁多,更加重后勤负担。反观苏军的T-34,美军的M4等等,统一规划,大量生产。数量及其可观。 德军武器设计总的来说是性能设计优越,生产设计拙劣。例如:制造一辆虎式坦克需要30万个工时,造价30万马克,是豹式坦克两倍,4G型坦克或者M-109战斗机的三倍,Stug 3型突进炮的四倍。虽然虎式坦克名气之大二战坦克无出其右,它实际上却是典型的资源浪费。德军武器设计过于考虑先进性和精密性,却忽视了战争中武器制造的另一个重要性,就是生产的迅速性。 德军轻武器设计思想极为先进、性能优良,突击步枪、反坦克火箭、专用狙击步枪等等都在德国首先面世。轻武器尤其是通用机枪的设计是非常出色的,不像重武器那样精密

勒.柯布西耶——模度(比例理论,源自黄金分割和人体)

勒.柯布西耶——模度(比例理论,源自黄金分割和人体) 关于《模度》产生的一些背景 语言学家们认为不存在真正的哲学问题,或者说,即使存在的话,它们也是关于语言的使用或者语言的意义之类的问题。然而我们认为至少存在一个哲学问题,所有有思想能力的人都对其感兴趣。那就是宇宙观的问题:即理解世界——包括作为世界之一部分的我们自己和我们的知识——的问题。(K.R.Popper.The Logic of scientific Discovery,huntchinson,1959,p.15) 艺术秩序中的数学公式规律一直与视觉美联系在一起,但是,艺术中的美以前并不被看成是一种视觉现象,而是某种更为深奥事物的外在符号:一种与世界之普遍和谐的一致。正是从这种更为深刻的和谐中,艺术之美获得了它的“善”或“真” 与爱因斯坦一样,勒.柯布西耶见多识广,这使得他成为文艺复兴精神的一个传人。再没有其他现代运动的建筑师给予建筑学中的数学比例如此重要的角色。对他来说,数学规律不仅仅是对美得一种规定,甚至也不是人类用来理解他们的世界的一种手段,而是宇宙自身的核心或主导性原理,自然的,艺术的统一与和谐之源。 ......勒.柯布西耶的态度中有一种根本性的暗示:一种指导性智力或意志控制着宇宙: “这种核心使得我们假定宇宙中行为的统一性,并且承认其背后有一个单一的意志......如果我们认可(并热爱)科学及其作用,这是因为两者迫使我们承认它们是由这种主要的意志所规定的。如果数学计算在我们看来是令人满意的与和谐的,这是因为它们源自这一核心。经过计算,如果飞机呈现出一条鱼或者其他某一自然物的特征,这是因为它们已经重新获得了核心。”(Le Corbusier,The Modulor,pp.29-30.) 不可知论者勒.柯布西耶的观点中的具有一种神秘主义色彩: “数学......即绝对,也无限,即可理解,也永远不可捉摸。他位于围墙之内,人们在其前面徘徊而毫无结果;有时候,存在一扇门:有人打开它——走了进去——他进入另一个王国,诸神的王国,这个房间里放着开启伟大体系的钥匙。这些门是奇迹之门。穿过其中的一扇门后,人们不再是起作用的力量,毋宁说,起作用的是它与宇宙的联系。”(补充:柯布西耶同时代的对立面范.德.拉恩持相反的意见:即这种概念意味着某种难解的或神秘的事物,“不是,尤其不是神秘主义;在这种语境中,那是我所知的最糟糕词”) 以上子资料摘选自《比例——科学哲学建筑》英理查德.帕多万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