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龄妊娠与唐氏筛查高风险的产前诊断染色体异常分析

高龄妊娠与唐氏筛查高风险的产前诊断染色体异常分析

高龄妊娠与唐氏筛查高风险的产前诊断

染色体异常分析

【摘要】目的:分析探讨唐氏筛查高风险对高龄妊娠孕妇诊断产前染色体异常的应用效果。方法:以我院2019.07~2021.07月收治的高龄产前孕妇为研究对象(n=479),均进行唐氏筛查,对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479例孕妇中,染色体异常者有26例,异常率为5.43%;且对各个年龄段染色异常人数进行分析发现,随着年龄的增加,染色体异常比率越高;异常染色体核型分布中以染色多态性、染色体臂间倒位、21三体为常见。结论:对产前高龄妊娠者,开展唐氏筛查高风险诊断,能够帮助临床排查染色体异常,能提高染色体异常筛查率,为优生优育提供指导意见,值得大力推广。

【关键词】染色体异常;高龄妊娠;唐氏筛查;应用效果

当前我国新生人口缺陷问题是影响我国生育质量的重要突破口,其中染色体病史导致胎儿正常发育以及先天畸形的主要原因,且临床针对此类疾病尚无有效治疗方法。染色体异常临床表型多样,严重者会导致胎儿生殖器官发育不全,并伴有智力低下、精神及神经功能障碍等,其对个人身心健康影响较为严重,对此加强对染色体异常排查,降低畸形出生率具有积极意义[1-2]。因二胎政策的全面开放,高龄妊娠人数有明显增加,临床主要通过产前筛查来预测孕期胎儿出生缺陷发生率,能够有效提高出生质量,而高龄孕妇开展唐氏筛查是产前筛查的重点内容,绒毛活检、羊水穿刺、脐带取血等均是诊断唐氏综合征的金标准,能够有效筛查异常胎儿,对终止异常胎儿分娩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3]。本次研究分析探讨唐氏筛查高风险对高龄妊娠孕妇诊断产前染色体异常的应用效果,具体内容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以我院2019.07~2021.07月收治的高龄产前孕妇为研究对象(n=479),均

进行唐氏筛查。孕妇年龄35~40岁,平均年龄(38.15±0.15)岁;体重57~76kg,平均体重(67.25±1.19)kg。所有研究对象的各项资料对比后无明显差异(P>0.05),可进行对比。

1.2方法

所有孕妇均接受唐筛检查。在超声实时引导下,孕11~14周者行绒毛穿刺活

检术、孕18~24周则行羊膜腔穿刺术、孕24周后行脐静脉穿刺术。抽取绒毛、

羊水或胎儿脐静脉血标本后进行染色体显带技术、FISH原位杂交,利用秋水仙碱、烤箱、细胞培养基等进行染色体核型培养分析,根据样本的不同进行计数。

1.3观察指标

(1)统计479例孕妇唐筛检查中异常人数以及年龄段分布具体情况。

(2)就染色体异常者分析异常染色体核型分布具体情况。

2.结果

2.1染色体异常年龄段分析

479例孕妇中,染色体异常者有26例,异常率为5.43%。且对各个年龄段染

色异常人数进行分析发现,随着年龄的增加,染色体异常比率越高,详见表1。

表1 染色体异常年龄段分析

年龄(岁)诊断人数

(例)

染色体异常

人数(例)

异常率

351394 2.88% 361123 2.68%

37773 3.90%

38724 5.56%

3933412.12%

4046817.39%

总计47926

2.2异常染色体核型分布

异常染色体核型分布中以染色多态性、染色体臂间倒位、21三体为常见,详见表2。

表2 对比观察26例染色体异常者核型分布差异变化[n=26]

组别例数占比

13三体1 3.85%

18三体1 3.85%

21三体415.38%

47,XXY1 3.85%

45,X01 3.85%

45,X0,染色体臂

1 3.85%

间倒位

染色体臂间倒位519.23%

嵌合体1 3.85

染色体多态性830.77%

染色体平衡易位1 3.85%

染色体缺失1 3.85%

不确定染色体异常1 3.85%

3.讨论

虽然二胎政策的开放能够提高我国人口出生率,但同样高龄妊娠人数在不断增加,需要警惕畸形儿出生情况。高龄妊娠者其卵巢功能会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发生老化,生殖细胞或受精卵在细胞分裂时易出现染色体不易分离或染色体畸形病变的发生,增加畸形儿发生风险[4-5]。研究结果也表示,随着孕妇年龄的增大,染色体异常比率越高。可见需要对高龄妊娠者加强对染色体异常筛查,尽早发现异常胎儿并及时采取针对性的处理对策,能够减轻孕妇痛苦,也对降低畸形胎儿出生率具有重要意义。

对于高龄妊娠染色体异常检出率,临床产前诊断主要应用核型分析、分析生物技术检测等,对于唐筛高风险孕妇而言,染色体核型分析技术是常用的筛查手段,具有全面、直观的特点,但穿刺很有可能会带来胎儿丢失以及身体创伤等风险,孕妇接受度不高。近些年来DNA芯片技术在临床有着较大的发展空间,能够检测染色体单位及染色体三体异常,但该技术尚无法检测染色体倒位、易位,虽

有一定局限性,但能减少孕妇丢失胎儿的风险。此外近年来超声异常提示、无创产前基因检测等方法的应用,为临床染色体畸形儿异常筛查提供更多的可能性,临床可根据孕妇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检查方法,获得理想的诊断结果。高龄妊娠引起的染色体异常类型主要以染色多态性、染色体臂间倒位、21三体为常见,其中染色体臂间倒位一般认为无表型效应,但其会影响胎儿成年后的生育功能,这可能与习惯性流产、不孕等有关;而染色体多态性易受环境因素或遗传因素影响而诱发异常。在产前诊断时影核查父母双方染色体核型,确定染色体来源,增加临床指导意义。

综上所述,对产前高龄妊娠者,开展唐氏筛查高风险诊断,能够帮助临床排查染色体异常,能提高染色体异常筛查率,为优生优育提供指导意见,值得大力推广。

参考文献:

[1]杨月星. 台山地区2260例妊娠中期唐氏筛查及产前诊断的结果分析[J]. 中国医学创新, 2020, 17(10):105-109.

[2]王芳, 柴晓俊, 杨焕萍,等. 唐氏筛查在产前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 中国现代医生, 2020, 58(16):59-62,66.

[3]令狐丹丹, 何红琴, 徐佳. 运城市46556例孕中期孕妇血清学唐氏筛查结果分析[J]. 基层医学论坛, 2020, 24(8):1051-1053.

[4]时文丽, 袁二凤, 田远,等. 唐筛高风险和临界风险孕妇中非21/18三体染色体异常结果分析[J]. 临床检验杂志, 2021, 39(6):433-436.

[5]肖钧方, 刘艳秋, 邹永毅,等. 高危孕妇产前诊断胎儿性染色体异常的遗传学分析[J]. 江西医药, 2020, 55(8):1083-1087.

高龄妊娠与唐氏筛查高风险的产前诊断染色体异常分析

高龄妊娠与唐氏筛查高风险的产前诊断 染色体异常分析 【摘要】目的:分析探讨唐氏筛查高风险对高龄妊娠孕妇诊断产前染色体异常的应用效果。方法:以我院2019.07~2021.07月收治的高龄产前孕妇为研究对象(n=479),均进行唐氏筛查,对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479例孕妇中,染色体异常者有26例,异常率为5.43%;且对各个年龄段染色异常人数进行分析发现,随着年龄的增加,染色体异常比率越高;异常染色体核型分布中以染色多态性、染色体臂间倒位、21三体为常见。结论:对产前高龄妊娠者,开展唐氏筛查高风险诊断,能够帮助临床排查染色体异常,能提高染色体异常筛查率,为优生优育提供指导意见,值得大力推广。 【关键词】染色体异常;高龄妊娠;唐氏筛查;应用效果 当前我国新生人口缺陷问题是影响我国生育质量的重要突破口,其中染色体病史导致胎儿正常发育以及先天畸形的主要原因,且临床针对此类疾病尚无有效治疗方法。染色体异常临床表型多样,严重者会导致胎儿生殖器官发育不全,并伴有智力低下、精神及神经功能障碍等,其对个人身心健康影响较为严重,对此加强对染色体异常排查,降低畸形出生率具有积极意义[1-2]。因二胎政策的全面开放,高龄妊娠人数有明显增加,临床主要通过产前筛查来预测孕期胎儿出生缺陷发生率,能够有效提高出生质量,而高龄孕妇开展唐氏筛查是产前筛查的重点内容,绒毛活检、羊水穿刺、脐带取血等均是诊断唐氏综合征的金标准,能够有效筛查异常胎儿,对终止异常胎儿分娩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3]。本次研究分析探讨唐氏筛查高风险对高龄妊娠孕妇诊断产前染色体异常的应用效果,具体内容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唐氏筛查

唐氏筛查 唐氏综合征又称21三体,国内又称为先天愚型,是目前为止世界上最常见的严重出生缺陷病之一。因此每一位孕妇都有必要进行唐氏筛查,做到防范于未然。那么,作为如此重要的产检项目,唐筛的具体检查时间是什么时候?唐筛的和结果又将如何解读呢?唐筛的检查内容都有哪些呢? 什么是唐筛 唐筛检查,是唐氏综合症产前筛选检查的简称。目的是通过化验孕妇的血液,来判断胎儿患有唐氏症的危险程度,如果唐筛检查结果显示胎儿患有唐氏综合症的危险性比较高,就应进一步进行确诊性的检查。唐筛检查是一种安全、方便的检查,对孕妇、胎儿都没有危险性。检查是通过化验孕妇血液中甲型胎儿蛋白(AFP)、人类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的浓度,所以孕妇只需要抽一点血就可以进行检查,没有危险。 唐筛检查时间 唐氏症胎儿并不是高龄孕妇的专利,虽然35岁以上的高龄孕妇与唐氏症有密切关系,年龄愈高,生出唐氏症患儿的机率也越大。但是年青的女性也有可能生出唐氏症患儿,而且只有20%的唐氏症出现在高龄孕妇,其它80%的唐氏症胎儿出生在小于35岁的年轻孕妇。所以如果只有高龄孕妇接受检查并不能很好的预防唐氏综合症。 34岁以下的年轻孕妇都应该进行唐筛检查,检查可以在妊娠15~20周内进行,最好是在16~18周之间检查。而已经超过34岁的高龄孕妇、家族中有唐氏症患者、已经生过唐氏症患儿的女性,已经属于高危险的人,所以就不需要再进行唐筛检查,而应直接做羊膜穿刺检查或绒毛检查。 唐筛检查内容 唐筛主要是针对唐氏综合症的筛查,就是检查宝宝是否会是先天愚型的唐氏儿,主要查甲胎蛋白、人类绒毛促性腺激素、游离雌三醇。 唐氏症胎儿并不是高龄孕妇的专利,虽然35岁以上的高龄孕妇与唐氏症有密切关系,年龄愈高,生出唐氏征患儿的机率也越大。但是年青的女性也有可能生出唐氏症患儿,而且只有20%的唐氏症出现在高龄孕妇,其它80%的唐氏征胎儿出生在小于35岁的年轻孕妇。所以如果只有高龄孕妇接受检查并不能很好的预防唐氏综合症。 但另一方面,如果所有的孕妇都接受羊膜穿刺检查或绒毛检查,不但费用比较高,还会增加流产的机会,所以没有必要所有的女性都做羊膜穿刺检查或绒毛检查。目前预防唐氏症最好的办法是:所有的年青孕妇都做唐筛检查,其中显示危险性高的孕妇再进行羊膜穿刺或绒毛检查,通过羊膜穿刺检查或绒毛检查,确定胎儿染色体是否正常、是否患有唐氏症。 唐筛结果解读 目前唐筛检查是化验孕妇血液中的甲型胎儿蛋白(AFP)、人类绒毛膜性腺激素(β-hCG)的浓度,并结合孕妇的年龄,运用计算机精密计算出每一位孕妇怀有唐氏症胎儿的危险性。甲胎蛋白的正常值应 0.4~2.5MoM,化验值越低,胎儿患唐氏症的机会越高。而绒毛膜促性腺激素越高,胎儿患唐氏症的机会越高。另外,医生还会将甲胎蛋白值、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值以及孕妇的年龄、体重、怀孕周数输入电脑,由电脑算出胎儿出现唐氏症的危险性,如果化验结果显示危险性低于1/270,就表示危险性比较低,胎儿出

产前诊断染色体异常与妊娠结局的临床分析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3319213424.html, 产前诊断染色体异常与妊娠结局的临床分析作者:陈艳艳王元白 来源:《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2013年第12期 【摘要】目的探讨产前诊断染色体异常与妊娠结局的临床关系。方法抽取本医院在2011年9月份到2013年9月份收治的1520例高危孕妇作为研究对象,并给予羊水或脐血染色体培养,同时对其染色体异常情况及妊娠结局进行分析。结果经诊断,了解到全组1520例高危孕妇中,有68例属于异常核型,发生率约为4.5%;其中包括47例(69.1%)为数目异常,18例(26.5%)为结构异常,3例(4.4%)为嵌合体;另外终止妊娠者有53例,继续妊娠者有15例。结论经研究结果表明,产前诊断染色体异常与妊娠结局具有密切关系,临床可通过落实 做好产前诊断工作,来对妊娠进行合理指导,降低缺陷胎儿的出生率。 【关键词】产前诊断;染色体异常;妊娠结局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2-7318-01 在临床上,染色体疾病属于一种无法治愈且缺陷程度显著的遗传性疾病。现阶段通常是采用羊水或脐血染色体培养的方式来对胎儿的染色体类型进行鉴定,但由于该方式需要穿刺获取标本,会给患者带来一定的创伤,若操作不当,很容易导致流产。为此,本研究拟结合我院2011年9月份到2013年9月份收治的1520例经产前诊断染色体异常的高危孕妇及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全组1520例孕妇均经产前诊断指征确诊,年龄均在22岁到39岁之间,平均年龄(28.2±5.7)岁。其中采用羊膜腔穿刺术者1314例,均在17-25孕周进行;采用脐带穿刺术者206例,均在26孕周及以上进行。 1.2 方法全组孕妇均在超声监测下行羊膜腔穿刺术或经脐部静脉穿刺术,采集羊水标本 25ml,脐血2ml,同时常规羊水或脐血细胞培养时分为两线进行,制片;常规G显带,阅片方式:镜下分裂象计数按照25个/例,核型分析按照5个/例,嵌合体分裂象计数按照60个/例的形式进行。妊娠结局通过电话、网络及分娩医院采集病例的方式进行随访记录。 1.3 相关判断标准根据唐氏筛查高风险标准,切割值以1/270记录;胎儿超声诊断异常指征包括颈部水囊瘤、皮下组织积液增多、心脏畸形以及双侧脉络膜囊肿\双侧输卵管积水等。将年龄超过35岁者作为高龄孕妇判断指征;将存在既往流产史,以及生育过死胎、畸形胎者作为不良孕产史判断指征。 2 结果

唐氏筛查

检查方法 唐氏筛查是唐氏综合征产前筛选检查的简称。目的是通过化验孕妇的血液,检测母体血清中甲型胎儿蛋白、绒毛促性腺激素和游离雌三醇的浓度,并结合孕妇的年龄、体重、孕周等方面来判断胎儿患先天愚型、神经管缺陷的危险系数。 唐氏综合征是-种染色体缺陷病,在第21号染色体上多了一条,故又称为21三体综合征。主要表.现为严重智力障碍、面容古怪、耳位低、眼距宽、颈部皮肤厚、肢体畸形。由于唐氏综合征患儿具有严重的智力障碍,先天愚型,伸舌样痴呆,生活完全不能自理,并伴有复杂的心血管疾病,终生无法治愈。以中国为例,大约每20分钟就有- -位唐氏儿出生,会给家庭带来沉重的精神和经济负担。 唐氏血清筛查是检查唐氏J L很有效的方法,任何孕妇都有可能怀上唐氏综合征的胎儿。过去认为,大于35岁的是高危人群,怀唐氏J L的几率会随着孕妇年龄的递增而升高。现在认为80%的唐氏综合征发生在小于35岁的孕妇当中。 唐氏筛查既能缩小羊水检查的范围,又不会遗漏可能怀有唐氏儿的孕妇,建议每- - -位孕妇都要进行唐氏筛查,做到防范于未然。检查血清AFP、HGG还可筛查出神经管畸形、18三体综合征及13三体综合征的高危孕妇。 类型 早期唐氏筛查 孕早期唐氏筛查是结合胎) L颈后透明带(NT)筛查的B超检查和血清生化检查结果对孕妈妈怀上染色体遗传疾病的胎) L进行风险评估。早期唐氏筛查能检测出相当高比例的唐氏综合症和其他染色体异常病例,但由于颈后透明带扫描的准确性由许多因素决定,其中包括B超医生的水平以及所使用的扫描仪的精确度等,所以孕早期唐筛仍然存在-定缺点。早期唐氏筛查不过的话可以什么都不做或做诊断性检查,比如做羊水穿刺来做更详细的确诊。中期唐氏筛查孕中期唐氏筛查是抽取母婴血清检测母体血清中甲型胎儿蛋白(AFP) 和绒毛促性腺激素(hCG) 的浓度以及游离雌三醇(uE3) 和抑制素A (InhibinA),根据孕妇血清中这些标志物的升高或降低并结合孕妇的预产期、年龄、体重和采血时的孕周等,计算生出唐氏J L的危险系数。早期唐氏筛查参考值 目前唐筛检查是化验孕妇血液中的甲型胎儿蛋白(AFP)、人类绒毛膜性腺激素(β-hCG) 的浓度,并结合孕妇的年龄,运用计算机精密计算出孕妇怀有唐氏症胎J L的危险性。 甲型胎儿蛋白(AFP) 一般范围为0.7~ 2.5MOM (中位数的倍数),而绒毛膜促性腺激素越高,胎儿患唐氏症的机会越高。另外,还可将甲胎蛋白值、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值以及孕妇的年龄、体重、怀孕周数输入电脑,由电脑算出胎J出现唐氏症的危险性,不同医院使用的标准不一样,如果化验结果标明的几率(如1/100) 大于正常参考值,几率(如1/275) ,则结果为阳性,表示胎J L患病的几率较高,应进一步做羊水穿刺检查或绒毛检查。

染色体疾病的产前诊断

染色体疾病的产前诊断时间:2013-01-31来源:网络综合整理

染色体病是指由染色体异常引起的疾病。据估计染色体异常占出生儿的1/150〜1/120。产前诊断中最常见的染色体异常有:染色体数目异常、染色体结构异常和微结构异常染色体疾病。据文献报道我国每年出生染色体异常的新生儿约10万人,在活婴儿中染色体异常者占0.3%。因此,普及染色体疾病的产前筛査和产前诊断,对降低出生缺陷的发生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下面就常见的染色体疾病及染色体病的产前筛査和染色体疾病的产前诊断作简单的阐述。 一、染色体数目异常疾病 染色体数目异常是临床上最主要的染色体病,其中以13号、21号、18号,X、Y染色体异常最为常见,占染色体非整倍体畸变95%以上。这些染色体异常占全部染色体病的80%〜90%。常见的可以进行产前诊断的染色体病有以下几种。 (一) 21三体综合征 21三体综合征(trisomy 21 syndrome)又称先天愚型综合征和唐氏综合征(Down syndrome), 是胎儿和新生儿中最常见的非整倍体染色体异常。在新生儿中的发病率为1/600,在受精卵中为1/150。主要的临床特征为:智力低下,特殊面容,眼裂上斜,鼻梁扁平,舌大、外伸和流 涎。约40%患者伴有先天性心脏病。 患者核型绝大多数(92. 5%)为单纯型21三体,即47, XX, (xy) , +21; 4. 8%为易位型(如14/21、21/22易位);少数为嵌合型。单纯型21三体几乎都是新突变,与父母核型 无关,它是减数分裂染色体不分离所致。单纯型21三体的发生率与母亲的生育年龄密切相 关,高龄孕妇生育21三体患儿的比例明显升高。 (二) 18三体综合征 18三体综合征又称为Edward综合征,是一种严重的髓形,出生后不久死亡。患儿临床表现为头面、手足有严重畸形,头长而枕部凸出,犹如冬瓜样,称冬瓜头。眼距宽,眼球小,手紧握拳,足突出,向背部翘起,呈帆船状脚,95%的病例有先天性心脏病。 细胞遗体学检査80%患者核型为47, XY (或XX) , +18;另外10%患者为嵌合体,即46, XY (或XX) /47, XY (或XX) , +18;其余为各种易位,主要是18号与D组染色体的易位。 (三) 13三体综合征 13三体综合征又称Patau综合征。新生儿中的发病率为1 : 25 000。临床表现为智力发育障碍、小头、眼球小、前脑发育缺陷,常伴有腭裂。 细胞遗传学检査80%的病例为游离型13三体,核型为47, XX(或XY) , +13。其余的为嵌合型或易位型。易位型通常以13号和14号染色体罗泊逊易位居多。 (四)性染色体异常综合征

关于唐筛的一些小知识

关于唐筛的一些小知识 “唐筛”是唐氏综合征产前筛查的简称,是产检必做的项目之一,是通过抽 取孕妇的血液进行化验,来判断胎儿患有唐氏综合征的危险程度。唐氏综合征是 一种先天的胎儿畸形,又叫先天愚型、21-三体综合征。它是由于染色体异常 (多了一条21号染色体)而导致的一种疾病。60%的唐氏患儿在早期妊娠即流产,存活者有明显的智能落后、特殊面容、生长发育障碍和多发畸形,因此建议每个 孕妇都要进行唐氏筛查,尤其是高龄孕妇更要进行筛查,做到防患于未然。筛查 在孕15周~20周时进行,通过抽取孕妇静脉血检查其中的甲型胎儿蛋白(AFP)、人类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 CG)、游离雌三醇(u E3)的浓度,并结合孕妇 的年龄、体重、怀孕周数等,再借助一个软件计算出胎儿出现唐氏综合征的危险性,因此它是一个风险评估值。如果筛查结果显示低危,就表示风险度比较低, 胎儿出现唐氏综合征的机会不到1%。但如果筛查结果显示高危,就表示胎儿患唐 氏综合征的风险性较高。高危孕妇应进一步进行确诊性的检查——羊水穿刺检查 或绒毛检查,即产前诊断。唐筛通过检查血清除可筛查21-三体综合征外,还可 同时筛查出18-三体综合征、神经管缺陷等高危孕妇。如果产前诊断确诊是先天 缺陷,就要进行终止妊娠手术,以避免有缺陷的孩子出生。 唐氏综合征的筛查方式有很多种,通常根据筛查时间分为孕早期的筛查和孕 中期的筛查,简称“早唐”和“中唐”。妊娠早期进行唐筛有很多优势,孕妇检 出有阳性结果,则有更多的时间进行进一步的确诊和处理。常用血清学检查指标 有血清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和妊娠相关蛋白A(PAPP-A)。早唐的筛查 时间一般是9~14周,主要通过超声检查胎儿颈项后透明带宽度(NT)。有报道 提示联合应用血清学和颈项透明层的方法,唐筛的检出率可达85%左右。 妊娠中期血清学筛查通常采用三联法,即甲胎蛋白(AFP)、绒毛膜促性腺 激素(hCG)和游离雌三醇(uE3)。中唐的筛查时间为15~20周。孕妈妈只要 抽血即可,并不需要空腹。唐氏综合征患儿的AFP降低、hCG升高、uE3降低, 根据三者的变化,结合孕妇年龄、孕周等情况,计算出唐氏综合征风险度。当风

Bobs技术在胎儿染色体异常产前诊断中的应用

Bobs技术在胎儿染色体异常产前诊断中的应用 刘晓丹;宋勤浩;苗正友;王路明;姜湖铃;杨莉 【摘要】目的:探讨将细菌人工染色体微球(Bobs)检测技术应用于胎儿染色体异常产前诊断的可行性.方法:选取7864例单胎中期妊娠孕妇(指征包括高龄、唐氏血清学筛查高风险、胎儿无创DNA检测高风险、不良生育史、胎儿超声结构或软指标异常、染色体病家族史等),用Bobs技术快速检测13、18、21、X、Y染色体的数目异常及9种微缺失综合征,并与常规羊水细胞染色体的G显带分析结果及基因芯片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共检出302例各类异常,包括256例染色体非整倍体数目异常(含3例嵌合体及2例47,XXY合并Yq11.223、Yq11.23微重复),46例微缺失及微重复异常(含1例等臂X染色体),染色体非整倍体数目异常检测结果同G 显带核型分析结果一致,有39例微缺失、微重复进行基因芯片检测,结果与Bobs 一致.Bobs在检测数目异常十嵌合体及结构异常的灵敏度、特异性和准确性均为100.0%.结论:Bobs技术检测胎儿染色体非整倍体异常和9种微缺失综合征,是具有快速、可靠等特点的产前诊断方法. 【期刊名称】《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年(卷),期】2018(026)006 【总页数】4页(P439-442) 【关键词】细菌人工染色体;核型分析;产前诊断;非整倍体;微缺失 【作者】刘晓丹;宋勤浩;苗正友;王路明;姜湖铃;杨莉 【作者单位】浙江省嘉兴市妇幼保健院产前诊断中心 314000;浙江省嘉兴市妇幼保健院产前诊断中心 314000;浙江省嘉兴市妇幼保健院产前诊断中心 314000;浙

江省嘉兴市妇幼保健院产前诊断中心 314000;浙江省嘉兴市妇幼保健院产前诊断中心 314000;浙江省嘉兴市妇幼保健院产前诊断中心 314000 【正文语种】中文 传统细胞遗传学分析方法是产前诊断的“金标准”,可检测出胎儿染色体数目异常及大片段的缺失、重复、倒位和易位等结构异常,但存在以下不足[1]:需要细胞培养,质控难度大;分辨率有限,无法检出小于5 Mb且有显著临床意义的染色体微缺失综合征;操作要求高,需专业人员进行分析,工作量受限;报告周期长。近几年新推出的细菌人工染色体标记微球阵列(Bobs)技术,可同时诊断5种临床上最常见的染色体非整倍体和9种染色体微缺失/微重复综合征,是一种高特异性的高通量快速产前诊断技术[2]。本文应用Bobs技术对7864份羊水样本进行检测,评估Bobs检测技术在产前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收集2014年8月—2017年9月在本中心进行产前诊断的单胎妊娠孕妇7864例,其指征包括高龄、唐氏血清学筛查高风险、胎儿无创DNA检测结果高风险、不良生育史、胎儿超声结构或软指标异常、染色体病家族史等,孕周为18~24周。本课题经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所有孕妇或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实验室检测 在B超引导下进行羊膜腔穿刺术,抽取羊水25~30 ml,其中20 ml用于细胞培养及G显带染色体核型分析;10 ml用于产前Bobs检测。 1.2.1 Bobs检测取羊水10ml,2000rpm 离心5min,弃上清,使用QIAamp DNA Blood Mini Kit(美国Qiagen公司)提取胎儿羊水细胞的基因组DNA;以NANO

最新:染色体微阵列分析技术在产前诊断中的应用指南(2023)

最新:染色体微阵列分析技术在产前诊断中的应用指南(2023) 摘要 2014年我国第1版关于染色体微阵列分析(CMA)技术应用于产前诊断的专家共识发布后,经过8年余临床和技术发展的推动,CMA技术目前已经成为针对胎儿的染色体拷贝数缺失或重复异常的一线产前诊断技术,广泛应用于我国产前诊断领域。但随着行业的发展和诊断经验的积累,CMA技术临床应用的许多重要方面,如临床诊断指征、数据分析和检测前后遗传咨询等亟须进一步规范和提升,以使CMA技术的产前诊断应用更加符合临床的需求。本次修订工作由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妇幼健康司批准成立的全国产前诊断专家组牵头,委托北京协和医院等数家产前诊断机构进行初稿的撰写和讨论修订,并经全国产前诊断专家组全体专家进行研讨和审查反馈,以及广泛函审修改后最终形成本指南。本指南针对CMA 技术在产前诊断临床应用的重要方面,包括临床应用指征、检测的质量控制、数据的分析解读、诊断报告撰写、检测前后遗传咨询等工作的规范开展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和介绍,完整体现了当前中国专家团队对于CMA技术产前诊断应用的经验集成、专业思考和指导意见。本指南的编制将推动全国胎儿染色体及基因组疾病产前诊断工作的规范性和先进性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基因组拷贝数变异(copy number variation,CNV)包括基因组片段的缺失和重复,是遗传病和出生缺陷的重要原因[1 ]。染色体微阵列分析

(chromosomal microarray analysis,CMA)技术,也称染色体芯片,以微阵列比较基因组杂交(array-based comparative genomic hybridization,aCGH)和单核苷酸多态性微阵列(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 array,SNP array)技术为基础,能够同时检测基因组中几乎所有的显微和亚显微水平的CNV。其中,SNP array技术既可以基于CNV诊断基因组缺失或重复导致的遗传综合征和染色体疾病,也可以通过SNP分析诊断纯合性区域(region of homozygosity,ROH)、不平衡易位等,在诊断基因组疾病方面较传统染色体核型分析技术有更多优势,是当前临床不可或缺的一线遗传学诊断技术。 CMA技术在2010年被国际细胞基因组芯片标准(International Standards for Cytogenomic Arrays,ISCA)协作组推荐,首选应用于原因不明的发育迟缓、智力低下、多发畸形、自闭症等出生后人群的病因学检测[2 ]。2012年的多中心产前CMA研究显示,在超声检查发现的胎儿结构异常但染色体核型正常患儿中,CMA能额外增加6%的诊断率[3 ]。为规范产前CMA技术的临床应用,国内外陆续出台了相关指南及专家共识[4-7 ]。2014年,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妇幼健康司批准成立的全国产前诊断专家组牵头制定了国内第一个CMA技术产前诊断专家共识[5 ],将产前超声检查发现的胎儿结构异常作为CMA检查的适应证,并在CMA技术的产前诊断技术路线、遗传咨询等方面给出了专家共识性意见,引领了CMA技术在国内产前诊断领域的规范性应用。 近年来,随着国内产前临床应用CMA经验的不断积累,对CNV与人类

唐氏筛查21三体综合征(先天愚型)

唐氏筛查:21三体综合征(先天愚型)相关知识 唐氏筛查 唐氏筛查是一种通过抽取孕妇血清,检测母体血清中甲型胎儿蛋白和绒毛促性腺激素的浓度,并结合孕妇的预产期、年龄、体重和采血时的孕周等,计算生出唐氏儿的危险系数的检测方法。什么是唐氏检查? 进行筛查的最佳时间是怀孕的第15~20周。一般抽血后一周内孕妇即可拿到筛查结果,如结果为高危也不必惊慌,因为还要进一步做羊水穿刺和胎儿染色体检查才能明确诊断。 为什么要进行唐氏综合症筛查? 唐氏患儿具有严重的智力障碍,生活不能自理,并伴有复杂的心血管疾病,需要家人的长期照顾,会给家庭造成极大的精神及经济负担。 谁会生出“唐氏儿”? 唐氏综合征是一种偶发性疾病,所以每一个怀孕的妇女都有可能生出“唐氏儿”。生唐氏儿的几率会随着孕妇年龄的递增而升高。 如何筛查? 抽取孕妇血清,检测母体血清中甲型胎儿蛋白(AFP)和绒毛促性腺激素(HCG)的浓度,结合孕妇预产期、年龄和采血时的孕周,计算出“唐氏儿”的危险系数,这样可以查出80%的唐氏儿。 什么是唐氏综合症? 唐氏综合症又叫做21三体,是说患者的第21对染色体比正常人多出一条(正常人为一对)唐氏筛查是通过孕妇血清中AFP和HCG的含量,结合孕妇的年龄,体重,孕周计算的风险值。临界值为1/275。大于为高危,小于则为低危。普通人群(37岁以下)患有唐氏(DS)的概率为1/750。 唐筛检查,是唐氏综合症产前筛选检查的简称。目的是通过化验孕妇的血液,来判断胎儿患有唐氏症的危险程度,如果唐筛检查结果显示胎儿患有唐氏综合症的危险性比较高,就应进一步进行确诊性的检查--羊膜穿刺检查或绒毛检查。 怎样查看化验结果? 目前唐筛检查是化验孕妇血液中的甲型胎儿蛋白(AFP)、人类绒毛膜性腺激素(β-hCG) 的浓度,并结合孕妇的年龄,运用计算机精密计算出每一位孕妇怀有唐氏症胎儿的危险性。 甲胎蛋白的正常值应大于2.5MoM,化验值越低,胎儿患唐氏症的机会越高。而绒毛膜促性腺激素越高,胎儿患唐氏症的机会越高。另外,医生还会将甲胎蛋白值、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值以及孕妇的年龄、体重、怀孕周数输入电脑,由电脑算出胎儿出现唐氏症的危险性,如果化验结果显示危险性低于1/270,就表示危险性比较低,胎儿出现唐氏症的机会不到1%。

干货了解!产前筛查与产前诊断的重要性

干货了解!产前筛查与产前诊断的重要 性 对于一些在备孕期间或者是处于妊娠阶段的女性,为了保护身体的健康,也 为了避免一些遗传疾病情况的发生,需要注意配合医生做好产前筛查与产前诊断,这样才可以避免胎儿有畸形的情况,也可以减少对女性身体造成的影响。 一、什么是产前筛查? 产前筛查指的是对胎儿畸形的筛查,这包括早孕期或中孕期通过血清学和超 声检查等来预测胎儿患有唐氏综合征和其他染色体异常的风险(早唐、中唐、超 声软标志物等),以及在中孕期通过超声进行胎儿结构异常的“大畸形筛查”, 也叫“大排畸”。无创胎儿DNA检查(NIPT)也是属于筛查,是高级筛查,不是 诊断。 二、什么是产前诊断? 产前诊断指的是对高风险的胎儿进行进一步的确诊检查,例如对唐氏筛查高 风险,NIPT高风险,不良孕产史,遗传性疾病家族史的孕妇进行检查。可以采用 绒毛膜活检,羊膜腔穿刺,脐带血穿刺等侵入性方法获取胎儿组织进行细胞遗传 学和分子遗传学的检查。产前诊断以往主要指的是对染色体异常的诊断,现在也 扩展到对胎儿结构异常的影像学诊断,超声检查既可以是筛查,也可以是诊断, 另外一种常用的影像学诊断是胎儿的磁共振(MRI)检查。 三、产前筛查与产前诊断的区别? 产前筛查针对的是所有的孕妇,目的是筛查出高风险的胎儿和母亲。针对高 风险的人群的检查不叫筛查,筛查指的是全覆盖的健康人群。产前诊断的目的是 确诊,针对的是筛查高风险或者是有不良的孕产史或家族史的孕妇。一般情况下,产前筛查是无创性的,侵入性的产前诊断方法会有小概率的胎儿丢失。

四、哪些孕妈需要产前诊断呢? 1、高龄孕妇(年龄>35岁); 2、不良生育史的孕妇,如生育过先天性畸形、无脑儿、先天愚型以及其他染色体异常患儿等的孕妇; 3、有反复流产、难孕、不能解释的围产期死亡史的孕妇; 4、夫妇一方是染色体平衡易位携带者; 5、有家族性遗传疾病史或夫妇一方患有遗传疾病的孕妇; 6、羊水过多或过少; 7、孕期有可疑病毒感染的孕妇; 8、孕期使用有致畸药物如抗肿瘤药物、孕激素等的孕妇; 9、孕早期存在有害物质接触史如大剂量放射线、有害气体等病史; 10、患有慢性疾病的孕妇,如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癫痫、甲亢、自身免疫性疾病、慢性心脏病、肾脏病等; 11、产前母血筛查高危者,如先天愚型或ntd(胎儿开放性神经管畸形的风险)高危孕妇。 五、产前筛查的具体时间? 当超声产前筛查最佳时间是根据不同的筛查目的来决定,通常选择孕早期、孕中期、孕晚期进行超声产前筛查,以排除不同的疾病风险。 1、孕早期:最佳筛查时间是怀孕11-13周+6天,此时进行超声产前筛查的目的是测量胎儿的颈后透明带厚度。因为21-三体综合征以及少数13-三体综合征、18-三体综合征患儿,在12周左右其颈后透明带的厚度较正常胎儿更厚。

教你看懂唐氏筛查报告单 让悲剧可以避免

教你看懂唐氏筛查报告单让悲剧可以 避免 唐氏筛查的重要性从怀孕16周开始,作为准妈妈来讲,在所有的正常孕妇里头,我们就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筛选检查,就是唐氏综合症的筛查。唐氏筛查 是为了筛查出唐氏综合症患儿。唐氏综合征是一种偶发性疾病,所以每一个怀 孕的妇女都有可能生出"唐氏儿"。生唐氏儿的几率会随着孕妇年龄的递增而升高。唐氏患儿具有严重的智力障碍,生活不能自理,并伴有复杂的心血管疾病,需要家人的长期照顾,会给家庭造成极大的精神及经济负担。唐筛检查可筛检 出60--70%的唐氏症患儿。需要明确的是,唐筛检查只能帮助判断胎儿患有唐 氏症的机会有多大,但不能明确胎儿是否患上唐氏症。也就是说抽血化验指数 偏高时,怀有"唐"宝宝的机会较高,但并不代表胎儿一定有问题。如同35岁以上的高龄孕妇怀有"唐"宝宝的机会较高,但不代表她们的胎儿一定有问题。另 一方面,即使化验指数正常,也不能保证胎儿肯定不会患病。当刚出生的孩子 被抱出来后,守在门外的家长傻眼了,这个孩子怎么长得怪怪的!经过染色体 检查,证实了家长的怀疑--宝宝是先天痴呆。而令他们后悔的是,他们本来可 以避免这样的悲剧。 据宝宝的妈妈介绍,在她怀孕17周时,唐氏筛查中已经报告为"高风险",医生说孩子将来患先天痴呆等遗传性疾病的风险比较大,便建议她接受羊水穿刺,以进一步明确诊断。但她及家人听说唐氏筛查"高风险"不一定百分百有先 天畸形,而羊水穿刺又有可能带来流产等风险,于是拒绝了检查。如今孩子出 生了,悲剧已经不可避免。据鼓楼医院产科李洁副主任医师介绍,该科上个月 筛查出七例患有先天遗传缺陷的胎儿。据介绍,唐氏综合征是一种最常见的染 色体病,也就是常说的先天痴呆。为了减少先天痴呆患儿的出生,现在都会开 展一系列产前筛查。如果唐氏综合征筛查报告为高风险,说明胎儿患染色体疾 病的风险比较大,则建议孕妇作进一步的检查,来确诊胎儿染色体是否有异常。教你看懂唐氏筛查报告单AFP和HCG各代表什么?OD值和MOM值分别是什么意思?什么叫21三体风险?什么是18三体风险和13三体风险?当拿到唐氏筛查报告,这些问题就使准妈妈困惑不已,现在马上来教你读懂你的唐氏筛查报告单。AFP(甲胎蛋白)AFP是胎儿的一种特异性球蛋白,分子量为64000-70000道尔顿,

高龄产妇必做的六种产前检查

高龄产妇必做的六种产前检查 随着妇产医学的不断进步,使得高龄孕妇可能面临的各种危险逐渐降低,只要孕妇保持警惕,做好产前检查,就会使高龄孕产妇如愿得到一个健康的宝宝。那么,高龄产妇必做的六种产前检查是什么?下面店铺为大家分享的是高龄产妇必做的六种产前检查的详细内容,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高龄产妇必做的产检第一种:羊膜腔穿刺术 随着女性年龄的增加,胎儿出现染色体异常的几率也增加,所以建议年龄超过35岁的高龄孕妈咪应该做羊膜腔穿刺,检测胎儿有无染色体异常。 羊膜腔穿刺术:这是一种获取胎儿细胞的方法。常在B超监测下用穿刺针穿过腹壁和子宫进入羊膜腔吸取少量羊水的技术,就是把一根很细的针头,刺进子宫壁的羊膜中,抽取出少量的羊水做检查。羊水主要是胎儿的尿,抽取少量羊水对胎儿不会造成不良影响。穿刺的部位离胎儿很远,伤害到胎儿的机会很小。操作过程简单、穿刺前不需麻醉、不需住院。 不是每位孕妈妈都需要做羊膜腔穿刺术,不过最好做。 但是,下面的孕妈妈是需要做羊膜穿刺术的: 1、35岁以上的高龄孕妈咪。 2、唐氏筛查高危的孕妈咪。 3、曾生育过先天性缺陷儿尤其是生育过染色体异常患儿的孕妈咪。 4、夫妇一方是染色体异常者或平衡异位的携带者。 5、性连锁遗传疾病携带者,于孕中期确定胎儿性别时。 6、曾生育过神经管缺陷或此次孕期血清甲胎蛋白值明显高于正常妊娠者。 高龄产妇必做的产检第二种:血糖筛查试验 高龄孕妇出现妊娠期糖尿病的概率较高。所以,应在怀孕28周左右进行血糖筛查试验,这是发现妊娠期糖尿病非常重要的手段,做此项检查显得尤为重要。

1、尿糖测定 尿糖阳性者不要仅考虑妊娠期生理性糖尿,应进一步做空腹血糖检查及糖筛查试验。 2、空腹血糖测定 两次或两次以上空腹血糖≥5.8mmol/L者,可诊断为糖尿病。 3、糖筛查测定 在妊娠24-28周进行GDM筛查,50g葡萄糖粉溶于200ml水中,5分钟内服完,其后1小时血糖值≥7.8mmol/L为糖筛查阳性,应检查空腹血糖,空腹血糖异常可诊断为糖尿病,空腹血糖正常者再行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 4、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 多采用75g糖耐量试验。指空腹12小时后,口服葡萄糖75g,其正常上限为: 空腹5.6mmol/L;1小时10.3mmol/L;2小时8.6mmo1/L;3小时6.7mmol/L。 注意事项: 1、其中有两项或两项以上达到或超过正常值,可诊断为妊娠期糖尿病。仅1项高于正常值,诊断为糖耐量异常。 2、怀孕期间检查两次或两次以上空腹血糖≥5.8mmol/L者,可诊断为糖尿病。病情严重、体质较差最好选择终止妊娠。做好饮食控制,定期复查,必要的话需要坚持注射胰岛素控制病情。 高龄产妇必做的产检第三种:检测血压 由于高龄孕妈咪容易出现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所以要在孕期定期监测血压,如果出现头痛、腿肿、血压升高等情况,应尽快去医院诊治。 日常中如何进行妊娠高血压的自我排查? 1、自我检测血压 每天临睡前及起床后都是自我检测血压的好时机。不过有时激动的情绪、较为激烈的活动都会使血压攀升。如果第一次测血压时显示升高,那么不妨平静休息一小时后再测。若血压仍≥140/90mmHg,就

产前诊断染色体异常胎儿的临床分析及妊娠结局的-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产前诊断染色体异常与妊娠结局的临床分析 姚宏,徐聚春,胡华,董艳玲,伍海霞,李俊男,胡斌,龙洋,梁志清,常青(400038重庆,第三军医大学西南 医院妇产科产前诊断中心) [摘要]目的探讨中、晚孕期孕妇产前诊断指征与胎儿染色体异常核型发生的关系,分析不同产前诊断指征胎儿染色体异常的发生率,为孕妇选择妊娠结局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择我院2006 年8月至2011年4月经遗传咨询门诊明确的高危孕妇4 808例,年龄19~42 岁,平均年龄30.5岁。病例均进行了细胞培养染色体核型分析,培养成功率99.5%,诊断准确率100%;部份病例进行了FISH检查并经核型分析证实诊断准确;妊娠结局随访方式为电话、分娩医院病历采集等。结果153例染色体异常核型中常染色体数目异常102例,其中21三体73例(双胎之一21三体2例)、18三体22例、13三体4例、9三体及三倍体各1例;常染色体结构异常27例;性染色体数目异常15例;嵌合体9例。产前诊断指征依次为胎儿彩超异常;高龄;唐筛高风险;不良妊娠史;NT值增高;染色体平衡易位携带者。130例选择终止妊娠,23例选择继续妊娠,对已出生的20例新生儿随访仅发现1例源自母亲平衡易位的婴儿表现为轻度智力障碍。结论胎儿系统超声及胎儿超声心动图异常、高龄、唐氏筛查高危与胎儿染色体异常发生率密切相关,是否继续妊娠应综合染色体畸变的类型、遗传学规律及夫妇双方的生育情况作决定。 [关键词]产前诊断;染色体异常核型;妊娠结局 [中图法分类号] [文献标志码]A Clinical analysis and pregnancy outcome of fetus with chromosomal abnormality in prenatal diagnosis Yao Hong, Xu Juchun, Hu Hua, Dong Yanling, Wu Haixia, Li Junnan, Hu Bin, Long Yang, Liang Zhiqing, Chang Qing (Center of Prenatal Diagnosis, Department of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 Southwest Hospital, Third Military Medical University, Chongqing, 400038, 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identif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renatal diagnosis indications and abnormal karyotype in mid/late-duration of pregnancy, and investigate the necessity of invasive prenatal diagnosis for high risk gravida. Methods A total of4 808 high-risk pregnant women at age from 19 to 42 with a mean age 30.5were recruited in our genetic consultant department between August 2006 and April 2011. Fetal umbilical vein blood or amniotic fluid were derived by amniocentesis and then used for cell culture and karyotype analysis.Fluorescent in situ hybridization (FISH) was conducted to evaluate the accuracy of the karyotype analysis. Fetal ultrasonic inspection and follow-up visit of pregnancy outcome were also carried out. Results Of the153 chromosomal abnormalities, there were 102 with numerical abnormalities of autosome, including 73 cases of trisomy 21 syndrome (2 cases of the syndrome are one from twins), 22 cases of trisomy 18 syndrome, 4 cases of trisomy 13 syndrome, 1 case of trisomy 18 syndrome and 1 case of triploid. There were 27 cases with structural abnormalities of autosome, 15 cases with numerical abnormalities of sex chromosome and 9 cases of chimeras. Prenatal diagnosis indications included abnormal color-ultrasonogram, advanced age, high risk for Down syndrome, dys-pregnancy history, high value of NT and balanced chromosome translocation carrier. Of all the chromosomal abnormalities cases above, 23 chose to continue pregnancy and 130 choose to terminate pregnancy. Conclusion In the prenatal diagnosis indications of mid/late-duration of pregnancy, abnormal color-ultrasonogram, advanced age and high risk for Down syndrome are closely related to the occurrence of fetus chromosomal abnormalities. In this group of high-risk pregnant women, there are 69.28% fetuses with chromosomal abnormalities. So for the couple who have fetus with chromosomal abnormality, they should make a decision according to the percentage of chromosomal abnormalities, genetic rules, and their breeding status if they want to keep the baby. . [key words] prenatal diagnosis; abnormal karyotype; pregnancy outcome Corresponding author:Yao Hong, Tel:86-23-68765907,E-mail:******************** [通信作者] 姚宏,电话:(023)68765907,E-mail:******************** 染色体病是导致新生儿出生缺陷的最常见遗传性疾病[1],染色体病的共同特征表现为智力低下、生长发育迟缓及性征异常,虽然多数染色体异常胎儿在胚胎期即被淘汰,但仍有部分染色体异常儿出生,给社会和家庭带来了

产前诊断中胎儿性染色体嵌合体的发生率及其妊娠结局

产前诊断中胎儿性染色体嵌合体的发生率及其妊娠结局 李显筝;许玲;胡晶晶;刘渊;李星 【摘要】目的:分析妊娠中期产前诊断中胎儿性染色体嵌合体的发生率及其妊娠结局.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2月10 341例羊水染色体核型分析的结果,进而分析35例性染色体嵌合体的临床结局.结果:妊娠中期通过羊水染色体核型分析的产前诊断病例中,性染色体嵌合体发生率为0.34%(35/10 341),主要涉及3种嵌合类型:45,X/46,XX嵌合(17例)、45,X/46,XY嵌合(8例)和45,X与其他异常核型嵌合(10例).在35例性染色体嵌合体中,产前诊断指征涉及无创提示性染色体数目异常、唐筛高风险、B型超声(B超)指标异常以及高龄,其终止妊娠率分别为86%(12/14)、83%(5/6)、75%(6/8)和29%(2/7).结论:当产前诊断检出胎儿性染色体嵌合体时,建议结合染色体微阵列技术、荧光原位杂交检测技术、胎儿脐血核型检测以及B超等结果进行综合分析,从而为产前的遗传学咨询提供更加科学准确的信息和依据. 【期刊名称】《国际生殖健康/计划生育杂志》 【年(卷),期】2018(037)004 【总页数】5页(P292-296) 【关键词】产前诊断;性染色体畸变;嵌合体;妊娠结局 【作者】李显筝;许玲;胡晶晶;刘渊;李星 【作者单位】511400广州,广东省妇幼保健院医学遗传中心;511400广州,广东省妇幼保健院医学遗传中心;511400广州,广东省妇幼保健院医学遗传中心;511400

广州,广东省妇幼保健院医学遗传中心;511400广州,广东省妇幼保健院医学遗传中 心 【正文语种】中文 产前诊断中染色体嵌合体现象时常发生,可分为常染色体嵌合和性染色体嵌合。性染色体嵌合体中的异常核型可能会造成胎儿性器官发育不全,可伴有其他脏器结构和功能异常,或伴有智力低下、精神及神经功能障碍等。因染色体嵌合体中异常核型所占比例不同,对胎儿预后的影响不同,从而增加了产前遗传咨询的难度。本研究对35例性染色体嵌合体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选取广东省妇幼保健院(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2月因各 种产前诊断指征就诊的孕妇10 341例,于妊娠18~24周行经腹羊膜腔穿刺术,并行羊水染色体核型分析,共发现90例染色体嵌合体,其中35例为性染色体嵌 合体。在35例性染色体嵌合体中,有14例由于无创产前基因检测(noninvasive prenatal testing,NIPT)提示性染色体数目异常而进一步行羊水染色体核型分析,其余21例产前诊断指征包括唐氏筛查(唐筛)高风险、超声异常以及高龄等。35例羊水性染色体嵌合体病例中有21例同时行染色体微阵列比较基因组杂交检测(chromosomal microarray CGH detection,CMA),有5例进一步行脐血染色体核型分析确认。 1.2 研究方法 1.2.1 NIPT 采集孕妇外周血5 mL,提取胎儿游离DNA,制备文库,依托LIFE的Ion Proton平台,采用BioelectronSeq4000高通量测序仪,应用半导体测序法 进行高通量基因测序及数据分析,预测胎儿患染色体异常的风险比率。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