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学生文化活动文献综述

学生文化活动文献综述

学生文化活动文献综述
学生文化活动文献综述

学生文化活动文献综述

孙政庭

学生文化活动是校园文化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理论来源于对校园文化理论和活动理论的研究,学生文化活动是以学生为主体,以课外活动为主要内容,以校园为主要空间,以校园精神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群体性文化活动,一般不包括学科类的教学活动。它与校园文化的概念和活动的概念紧密相关。是应用文化活动的教育意义在学校对学生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研究这一课题的目的是希望通过对学生文化活动的研究找到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发展的方法,为学生文化活动的进一步发展提供积极的建议和措施。

对于学生文化活动这一领域的文献检索工作是基于以上的理论基础,分三部分开展的。即以校园文化、活动、素质教育三个关键词为核心开展文献检索,试图通过三方面的文献积累和研究,对于学生文化活动的研究有一个整体的认识,在文献检索过程中,我也发现,针对学生文化活动的研究不是很多,有的是从德育角度论述,也有的是从社团活动或者主题教育活动方面展开,对于学校整体的丰富多彩的学生文化活动的研究并不多。针对学生文化活动对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的研究散见于一些杂志短文或专题活动的论述中,也没有能检索到比较综合性的研究成果。

一:关于对校园文化理论的文献研究

在校园文化的相关文献中研究得之,关于校园文化的研究开始已久,但主要集中在国外的理论学者中,国内关于校园文化的研究起步较晚。有很多的理论研究是晚于现象产生的,校园文化的研究就是其中之一,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我国高校的校园文化活动已经开始蓬勃发展,然而相关的研究却没有展开。由此可见我国的理论研究已经滞后于校园文化这一现象的产生。1986年由共青团上海市委学校部率先召开的“校园文化理论研讨会”成为校园文化理论兴起的标志的,大家也普遍把从1986年到1989年这段

时间作为校园文化的发起阶段。1986年,沈辉发表了第一篇讨论校园文化的论文《校园文化浅析》,随后又发表了《校园文化的特征、功能与建设》,从而引起了有关学者对校园文化的研究兴趣。

在当时的研究中大家对于校园文化的概念莫衷一是,在当时有蒋宏、李强做的统计仅仅关于校园文化概念的诠释就包括至少6种主要的观点1。第一种观点认为,校园文化是一个复合体,这种观点是对泰勒的文化概念的沿袭和扩展;第二种观点认为,校园文化指大学生校园生活存在方式的总和,包括大学生在校园开展的一切有组织的或自发的行为活动;第三种观点认为校园文化就是指知识密集、人才集中的高等学府所特有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氛围,它是社会文化的亚文化,包括“显性课程”和“潜性课程”两个部分。第四种观点认为校园文化是指具有大学生共性的所依托的精神文化、文化特点、行为方式。第五种观点即认为校园文化主要指开展与院校从事专业性质的,但又需要补充的各种文化、艺术、学术、科技等活动即第二或第三课堂,旨在开拓眼界丰富生活。第六种观点认为校园文化是根植于民族文化和城市文化,又超前于全民族文化(大众文化的相对独立的“精英文化”。

而这些观点的研究起源和基础又都是以大学为标本展开的,对于中学的校园文化研究起步更晚,研究成果也不多。近几年来我国的中学校园文化艰涩的研究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是中学校园文化在新世纪教育的过程中地位没有得到普遍承认,从目前公开发表的论文来看,更多的是关注高校的校园文化的。通过中知网几个主要数据库的检索,从1994年开始关于中学校园文化建设的文章只有寥寥一百五十篇,而关于高校校园文化的文章则有一万多篇,对于中学校园文化研究的忽略由此可见一斑。

1蒋宏、李强,校园文化再探[J],当代青年研究,1989年6月,43页

华中师范大学陈哲老师2001年所写《我国校园文化理论发展十五年历程》详细阐述了自1986年到2001年我国校园文化建设方面的研究历程,她将之分为三个阶段,即1986到1989年的校园文化理论的发起阶段,1990年到1994年校园文化理论研究进入了一个蓬勃发展的时期,从1995年至今称之为校园文化理论的形成时期。

1994年国务院关于《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实施意见中明确指出“要加强德育的实践环节,大力推进校园文化建设。要广泛动员社会力量采育学校教育,通过各种途径,关心和保护青少年健康成长,形成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家庭教育更加紧密结合的新局面”这个文件的出台给正在蓬勃发展中的校园文化理论研究注入一针强心剂,有力的推动了校园文化的理论研究和实践的展开。由此开始,校园文化建设与学生的成长之间也越来越紧密,更多的研究开始关注校园文化建设与学校德育工作之间的关系。如冒英的《校园文化建设的教育学思考》就是从教育学的角度来审视校园文化,而陈仕楷的《建设校园文化,优化德育环境》则是从德育的角度入手,分析了校园文化的德育功能以及按照德育目标构建校园文化的思想。

目前,对于校园文化机构的认识已经统一到了校园物质文化、校园精神文化、校园制度文化三个方面。对于校园文化的具体表现形态则更加细分,比如从内容上将校园文化划分为政治文化、科学文化、道德文化、艺术文化、体育文化等。这种多形态增强了校园文化建设的多样性,以政治、经济、文学、艺术、科技、实践为主题的学生文化活动在校园里蓬勃开展起来。

随着对校园文化理论的深入研究,一些第一线的教育工作者加入到校园文化的研究队伍中来,并且从一些更细小的分支着手。如杨明军、马萍老师撰写的《校园文化活动中带头人的培养》,刘俊、陶风华老师的《对校园文化活动创新的思考》等文章开始重

视学校在校园文化创建过程中对于学生文化活动的开展。张劲老师的《中学生素质教育和校园文化建设》,吴洪鸣、张富文老师的《浅谈校园文化活动在人才培养中的效能》等文章已经涉及到学生文化活动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发展的观点。《浅谈校园文化活动在人才培养中的效能》一文中谈到“校园文化活动有助于学生智力开发和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有助于形成良好的校园政治环境和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审美素质。校园文化活动的功能和作用,集中体现在它能优化育人环境,促进人才健康成长,有利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新人。所以,我们应当把校园文化活动有机地纳入高素质跨世纪人才培养的总渠道。”2

二、关于对活动理论的文献研究

由于活动概念的不确定性,到目前为止对活动范畴的界定还是一个人言人殊的问题。活动领域本身的复杂性和广泛性使得人们可能从不同的视角对其进行界定。

本世纪对活动问题的研究最为轰轰烈烈且成果丰富的首推心理学的研究。在西方,早在30年代心理学家皮亚杰根据对儿童心理发展的研究得出了“活动尤其是协作活动是儿童思维和道德发展的根本动力的结论”。3在历代心理学家的不断研究下,活动在心理学中的地位得到了世人广泛的认同。到70年代后期,“活动观点是研究人的个性、意识和发展规律性的基本观点”已经成为人们的共识。4除了心理学领域之外,活动概念在哲学、社会学等方面都有成果显著的研究。

相比之下,在教育领域对于活动问题的研究则显得数量少且不够深入。虽然有些学者对教育的活动基础,对活动的道德教育意义,作过有益的开创性的研究,但总的来说,

2 吴洪鸣、张富问,浅滩校园文化活动在人才培养中的效能,思想政治教育研究,1999年第3期21页

3 皮亚杰著,傅统先、陆有铨译,儿童的道德判断,山东教育出版社,1984年

4 [苏]T.A.涅日诺娃整理,苏联当今的活动观点,载《心理发展与教育》1989年第3期

并未引起理论界足够的重视。尽管越来越多的人已经认识到,“教育学离开了活动问题就不可能解决任何一项教育、教学、发展的任务”,把活动抬至决定教育学生死存亡的高度,然而,在许多教育学著作中,通常把活动只作为一种方法和手段、作为解决问题的一种甚或不甚重要的方式,事实上降低了活动本身的理论品位。而活动在教育理论中可有可无、无足轻重的“装饰”地位,对活动之引入教育领域的“犹抱瑟琶半遮面”的羞羞答答的态度则反映了人们对学生主动性、能动性的漠视。5

学校文化活动中对于活动的概念界定,如果从学生活动所具备的道德教育作用来看,可以理解为“具有道德教育意义或功能的个人外部活动,或影响个人道德意识、道德行为、调节人际关系的外部活动。具体说,就是学校道德教育过程中,有学生自主参与的,以学生的兴趣和道德需要为基础的,以促进个体道德的整个发展和社会和谐为目的的现实和社会交往活动。”6首先,这里的活动指主体的自由活动,体现了活动的能动性这一属人的特征。其次,活动是指个体的现实的、感性的活动而不是指内部思维的、意识的活动。再次,活动是指社会互动和社会交往活动,它体现了活动和社会本质特征。最后,这里的活动是指以促进个体道德发展和社会和谐为目的的活动。

1916年杜威发表了《民主主义与教育》,他在对教育作出解释的同时十分重视儿童这一环节,强调发展的重要性。他指出爱好活动是儿童的天性,儿童具有强大的潜在动力,教育必须尊重和利用这种动力。儿童是教育的出发点,社会是教育的归宿点,在这两点之间形成教育过程。杜威的杰出之处是把活动引入了教育领域,但是其致命的缺点在于把外部活动泛化、绝对化。单纯的外部活动是不能作为智育的系统和主导的方法,但是它却是开展智育和德育的最有效补充手段。

5 戚万学,活动道德教育模式的理论构想,教育研究,一九九九年第六期70页

6 戚万学,活动道德教育模式的理论构想,教育研究,一九九九年第六期71页

在目前的研究中有的学者提出把活动作为德育教育的主导课程,要求把活动作为正式的学校课程来开设,应该有与其他学科相应的系统的课程内容和评价标准、课程设计和实施原则。自活动课程提出以来,有关德育活动课程的研究开始引起教育理论界的关注。“寓德育于学校的各项活动之中”、“寓德育于活动之中”、“在具体活动中渗透德育”等提法开始见诸报刊。各级各类学校德育亦尝试各种形式的活动型德育。在此基础上人们进一步提出“活动性德育”或“学校德育活动”。活动与德育的关联是基于这样一种德育理念,即个体的品德发展是在社会实践和社会交往中获得的,从“寓德育于活动之中”到“活动性德育”再到“德育活动课程”,其间在理论上经历了一个由直观的感性认识到深入的理性认识过程。

德育主题活动课的提出,与传统的学校德育灌输模式所带来的实效性、针对性不强有着密切的关系。学校道德教育主要采取的是系统道德知识学习、行为规范训练、教育者人格示范和现实生活中典型引导、集体影响和舆论的扬抑以及奖惩措施等。这对于培养学生在某一静态时空条件下的良好品德有一定作用。但是,从德育心理学、发展心理学及活动理论的角度来看,它存在着局限性和片面性。因此,活动课程作为一种教育理念,对于德育更有它独到的价值。

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德育研究中心的齐欣在《对德育活动课的认识与实践探索》中提出,德育活动课是一种教育方式,就是对学生德育过程施加外在的影响,使思想品德形成过程发生内在的变化。通过内在的交流互动而起到积极有效的教育作用,以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它有利于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有利于学生德育实践能力的培养。他认为德育活动课的设计在内容结构上包含德育的五大要素,即道德教育、法纪教育、心理教育、思想教育、政治教育。在层次结构上要依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以及德育

的内在规律,由小到大,由低到高,由浅入深,由具体到抽象,从简单到深刻,力争做到螺旋式上升、循序渐进、有章可循、有据可依。据此,德育活动课的内容可概括为学习性的德育实践活动、人际交往性的德育实践活动、社会公益性的德育实践活动、自立自理性的德育实践活动。

在实践领域,目前也正有越来越多的地区和学校开始开设符合自身特点的德育类活动课程。比如上海市浦东新区在2007年开始实施德育课程化建设,其主要内容就是将学校的德育活动以课程的形式进行实施。

三、关于对素质教育方面初步的文献研究

1999年6月,党中央和国务院召开了改革开放以来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发布了一个纲领性文件《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把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作为迎接新世纪教育工作的战略重点,把提高创新能力摆到了关系民族复兴和国家兴旺的重要位置。

通过中知网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这五项数据库的检索,从1979年至今关于素质教育方面的文献有三万多篇,而其中97.4%的文献撰写与1999年之后。并且其文章数量每年呈递增趋势,这足以证明关于素质教育的研究正成为目前的热点领域。在此研究热点中,也有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素质教育与校园文化之间的关系,在已经检索的文献中,与校园文化和素质教育直接相关的文献就将近两千两百多篇,而在此文献中,2006年至今的文献就占据40%。这一数据说明目前这一领域正成为广大学者关注的焦点。

纵观这些文献,我们不仅发现有相当数量的研究是针对高校开展,还有一些是针对某一具体学科开展的研究,对于通过校园文化建设特别是学生文化活动促进学生综合素质提高的研究并不多。针对实际学校并提出成功案例的研究更少。

介于以上的原因,“中学学生文化活动的实践研究”这一课题在实际应用中还是有着一定的价值。课题有利于深入了解目前中学学生文化活动的现状和发展,向基层学校提供合理开展学生文化活动的操作建议,并探寻学生文化活动对于学生素质教育的促进作用。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