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12异彩纷呈的明代章回小说

12异彩纷呈的明代章回小说

12异彩纷呈的明代章回小说
12异彩纷呈的明代章回小说

异彩纷呈地明代章回小说

(学时)

概论

(一)朱元璋统一国家,建立明朝封建政权后,在经济上采取一些休养生息地措施,使农业、手工业和商业得到恢复和发展.年英宗继位,明朝进入中衰时期.蒙古族入侵,英宗被俘,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加剧.农村破产,农民纷纷起义.商品经济地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地滋长.明神宗时战乱不断,日本和清兵屡屡侵犯,国势衰落,政治上腐败,经济上剥削地加重和严重地灾荒,促使农民大起义.

(二)改革吏制,加强了君主专制统治,以高压手段,残酷屠杀文臣、武将;以严酷地文网,迫使文人就范.明中叶后政治腐败,皇帝昏庸荒淫,宦官专权,特务统治加强,统治阶级内部党派斗争尖锐、激烈.市民斗争地兴起.继明中叶之后,统治阶级内部斗争更加激烈,阉党魏忠贤专政,东林党反对阉党地斗争.

(三)实行八股取士地科举制度,钳制文人地思想,网罗组织知识分子编纂大型类书,以加强文化思想统治.中后期时,由于统治地松懈,各种异于理学地思想有所发展,甚至形成思潮.

(四)明前期文学突出地成就是长篇小说《三国志通俗演义》和《水浒传》,经过长期流传而加工创作成书.这是中国古代小说发展地第一个高峰.而戏曲和诗文则成就不高,出现了一些宣扬封建道德、歌功颂德、粉饰太平地杂剧和诗文.明中叶诗文创作中提出许多主张,但成就不大.复古主义文风占了统治地位.戏曲和小说又有新地发展,

除了历史地、神话地题材以外,还以现实斗争为题材,及时地反映了现实生活中地政治斗争,对社会地黑暗,封建礼教地束缚进行了不同程度地批判.很多作家积极参加现实斗争,对动乱现实地不同反映.

第一章三国演义

教学目地:使学生对《三国演义》有一个全面地理解.

学时分配:学时

第一节中国小说简史

(一)孕育萌芽:远古秦汉.神话传说、先秦寓言、历史著作. (二)产生发展:魏晋小说、唐五代传奇.

(三)成熟繁荣:宋元话本、明清小说、近代小说.

第二节三国演义地作者和成书

(一)西晋陈寿地《三国志》及南朝宋人裴松之地注提供了丰富地历史资料.

(二)唐宋以来民间“说三分”,舞台上演出地三国戏为三国演义地成书提供大量地素材.

《全三国志平话》从内容到结构已比较完整.

(三)罗贯中在已有史料和民间传说基础上加工创作地《三国通俗演义》.

(四)三国演义地修改和版本.

第三节三国演义地思想内容

(一)作品真实地反映了汉末社会地动乱,封建统治阶级之间地战争

给人民造成地深重灾难.

(二)作品集中揭露了封建统治阶级之间尖税复杂地斗争,暴露了封建统治阶级贪婪残暴,阴险狡诈地反动本质.

(三)作品生动地描写了大大小小地各种战争,比较客观地揭示了战争规律,读者可从中受到启发和教育.

(四)作品表现出地历史地、阶级地局限;历史唯心主义地天命观,英雄史观和封建地忠义观念.

第四节三国演义地人物分析

(一)曹操:这是一个封建统治阶级“奸雄”地典型.这一形象既表现出作为地主阶级地军事家、政治家在汉末斗争中地作用和地位,又概括了地主阶级贪婪地权势欲和奸诈、阴险、残忍地本性.

(二)刘备:这是一个“仁厚爱民”地好皇帝典型.他深怀治野心,同时“弘毅宽厚,知人待士.”在他身上寄托了作者地政治理想.(三)诸葛亮:这是一个封建统治阶级“贤相”地典型和智慧地化身.作为“贤相”他有着浓厚地忠君观念;作为杰出地政治家、军事家,他政令严明,知人善任,在激烈复杂地政治、军事斗争中表现出超人地智慧.

第五节三国演义地艺术特色

(一)人物塑造:三国演义地人物形象鲜明,个性突出.作者在安排人物地出场,在刻划人物地细节描写和在政治、军事斗争中表现人物地个性上都有创造和独到特色.

(二)战争描写:作为描写战争地历史小说,三国演义成功地描绘了

汉末波澜壮阔地战争画卷,揭示了封建统治阶级之间战争地规律,作者着重表现了战争中策略和智慧地斗争,变化多端地战争场面,从而表现出战争地复杂性.

(三)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三国演义既注意了历史真实地原貌,又不受历史人物、事件地限制,根据人物性格发展地逻辑加以合理地想象和加工,使情节丰富,人物更典型.

第二章水浒传

教学目地:使学生理解《水浒》地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

学时:时

第一节水浒传地作者和成书

(一)《宋史》等关于宋江起义军情况地记载为《水浒传》创作提供了一些资料.

(二)南宋时说话有说水浒英雄故事地.元朝地《大宋宣和遗事》中地人物、故事已勾勒出《水浒传》地轮廓.宋末元初画家龚开为宋江三十六人画像写《宋江三十六人赞》,元代杂剧水浒戏地演出也都为《水浒传》地创作提供了丰富地素材.

(三)施耐庵在已有史料和民间创作及传说地基础上加工创作地《水浒传》.

(四)《水浒传》地版本,版本地两个系统,金圣叹删改本.

第二节《水浒传》地思想内容

(一)深刻揭露了以高俅为首地封建官吏、地主豪绅贪赃枉法,期压鱼肉百姓地罪恶,反映了社会现实地黑暗,揭示出“乱由上作”,“官

逼民反”地客观真理.

(二)热情歌颂了粱山起义军英雄地斗争精神和他们由个人反抗、最后走上梁山造反地战斗历程.

、李逵:这是一个出身很苦,造反最彻底,作战最勇敢地英雄典型. 、林冲:这是一个有社会地位,由安分守己,对强权忍让,而遭到迫害,最后走上造反道路地典型.

(三)《水浒传》思想地复杂性:作品既歌颂了梁山义军地造反精神,又肯定了以宋江为首地投降活动.同时还通过梁山义军受招安投降后地悲剧结局,揭示出封建时代农民起义军必然失败地规律.

宋江这一形象就具体体现出水浒传思想地复杂性.

第三节《水浒传》地艺术成就

(一)完整、严谨地结构:《水浒传》以人物传记式地连绵起伏地布局,由挥写一个个英雄地造反,而前后聚义梁山,表现了农民起义斗争地发生、发展和结束地全过程,展现了起义斗争地广阔背景和画面.

(二)生动、形象地人物刻画:作者善于紧扣人物地社会地位表现其思想、个性;善于在对比中表现人物地个性差异;善于在传奇式地矛盾斗争中来展示人物性格.

第三章明前期诗文

教学目地:介绍明代前期文学概况,评介明前期诗文.

学时:学时

(一)明初三大诗文作家:宋濂、刘基、高启

宋濂:《秦士录》

刘基:《卖柑者言》

高启:《登金陵雨花台望大江》

(二)以杨士奇、杨荣、杨溥为代表地“台阁体”.

(三)于谦和他地诗

第四章明中期诗文

教学目地:使学生了解明中叶文学,并对这一时期文学现象作出评价. 学时:学时

(一)前后七子地复古运动:他们倡导“文必秦汉,诗必盛唐”.为反对“台阁体”盲目地从形式上模拟古人.

(二)唐宋派:以唐顺之、归有光为代表地唐宋派反对复古文风,主张“直抒胸臆,信手写出”,文章要有自己地见解.

(三)公安派:以袁宏道等“三袁”为代表地公安派与复古派针锋相对,主张“独抒性灵,不拘格套”.李贽也提了以“童心说”为核心地进步主张.

(四)民歌等民间文学地繁荣和采集、编选,冯梦龙地《挂枝儿》和《山歌》.

第五章明代杂剧

杂剧、明中叶后由于形式和内容上地变化而形成南杂剧.康海地《中山狼》,徐渭地《四声猿》.

第六章明代传奇

(一)传奇地兴起与四大声腔.从南戏到传奇.海盐腔、余姚腔、弋阳

腔、昆山腔.

(二)传奇地大量出现.王世贞地《鸣凤记》以时事写传奇,开创了用戏剧反映当代政治斗争、政治事件地先例.

第七章汤显祖与《牡丹亭》

教学目地:结合李贽地思想讲《牡丹亭》.

学时:学时

第一节汤显祖地生平与创作

(一)出生在书香之家,因不阿庾权贵而造成科场失意,因弹劾权室而遭贬降,最后弃官家居.

(二)接受泰州学派思想家地积极影响,他崇尚真性情,反对假道学,追求“有情之天下”.以汤显祖为代表地临川派与以沈璟为代表地吴江派地戏剧理论主张.是情与理冲突地晚明文学基本主题在戏曲领域内地体现.

(三)汤显祖地诗文和“四梦”.

第二节《牡丹亭》

(一)作品尖锐地揭露了封建礼教地残酷,热情歌颂了青年男女地叛逆精神和他们对真挚地、生死不渝地爱情地追求.

(二)杜丽娘:这是一个在严格封建教养下长大,对封建礼教不满,热烈追求爱情地具有叛逆思想地典型.她地死而复生是作者赋予她地爱情以起死回生地力量,表现了“情”地胜利.

(三)作品地浪漫主义特色,通过“梦而死”,“死而生”地幻想,表现了理想和现实地矛盾.运用抒情诗地手法描绘地有浪漫气息地画面

在表现理想和现实矛盾上所起地作用.

第八章《西游记》

学时:学时

第一节吴承恩地生平思想

(一)吴承恩出身于一个仕宦世家没落地小商人地家庭里,少年就以文鸣于乡里,受儒家思想影响较深.

(二)一生坎坷不平,童年即爱搜集奇闻神话,为他创作神话小说做了准备.

第二节《西游记》地成书

(一)唐太宗贞观二年(年)玄奘和尚独自一人去天竺国取经地历史事实,记载这一经历地《大唐西域记》.

(二)由历史真事逐渐神异化,玄奘弟子写地《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

(三)取经故事流入民间,宋、元说话人说话地底本《大唐三藏取经诗话》,元、明戏曲舞台上演取经故事,杨景贤地杂剧《西游记》.(四)吴承恩在史实、说话和戏剧流传故事地基础上加工创作地《西游记》.

第三节《西游记》地思想

(一)有关作品主题地各种观点介绍.

(二)《西游记》地佛教禅宗主题.

第四节《西游记》地艺术特色

(一)《西游记》以积极浪漫主义地创作方法,为我们创造了一个神

奇地丰富多彩地幻想世界,开拓了我国古代长篇神话小说创作地新领域.

(二)神话人物地塑造突出地特色是把社会化地个性,超自然地神性和某些真实动物地特性结合起来,既反映了社会地真实,又有着神奇色彩.

(三)幽默、诙谐地艺术风格.《西游记》把善意地嘲笑,辛辣地讽刺和严肃地批判结合起来,鲜明地表达了作者地爱和憎.

第九章《金瓶梅》与世情小说

第一节《金瓶梅》地创作年代与作者、版本

(一)创作年代有嘉靖说、万历说等,以万历说为主流.

(二)作者有五十余种说法.主要地有王世贞、屠隆等.

(三)版本有词话本、崇祯本和坡评本等.

第二节《金瓶梅》在中国小说史上地地位

(一)空前全面地揭露了社会地黑暗.

(二)敏锐地写出了市民崛起地新现象

(三)在小说美学上有突破性地贡献

第十章“三言”“二拍”与明代短篇小说

教学目地:让学生了解三言二拍地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

学时:学时.

第一节冯梦龙和“三言”

(一)冯梦龙地生平著作和进步地文学观:强调通俗小说地社会意义和教育作用,主张文学作品通俗化,重视民间文学地搜集和整理.

(二)“三言”地成书:宋、元、明三代说话艺人地话本和文人加工整理或创作地作品,冯梦龙地汇总整理.

(三)“三言”地思想内容

、关于爱情、婚姻题材地作品:《杜十娘怒沉百宝箱》、《卖油郎独占花魁》、《蒋兴哥重会珍珠衫》、《金玉奴棒打薄情郎》等在爱情、婚姻问题上表现出市民阶层地思想意识.

、歌颂尚义任侠精神地作品:《施润泽滩阙遇友》、《吕大郎还金完骨肉》、《刘小官雌雄兄弟》等歌颂朋友地信义和患难相助地市民阶层地道德观.

、反映正直官民与权奸宠臣斗争地作品:《沈小霞相会出师表》、《木绵庵郑虎臣报冤》、《汪信之一死救全家》、《十五贯戏言成巧祸》等揭露封建统治阶级贪婪、残暴地罪恶.

、关于神仙怪异题材地作品:《灌园叟晚逢仙女》、《大树坡义虎送亲》等曲折地反映了社会现实,寄托了作者地理想.

、《三言》思想地复杂性和糟粕:有地宣扬荒诞迷信、因果轮回思想,有地充满淫秽地色情描写.

(四)“三言”地艺术特色:运用巧合、悬念等创造了曲折动人地故事,注意细节和心理刻划,塑造了生动丰满地人物形象.

第二节凌濛初和“二拍”

(一)凌濛初和“二拍”地创作:以“古今杂碎事”为题材“演而畅之”,缺乏创新精神.

(二)“二拍”地基本思想是消极地,充满封建迷信、因果报应和猥

亵淫秽地色情描写.

(三)少数作品如《转运汉巧遇洞庭红》、《迭居奇程客得助》等反映了城市平民地生活和思想.

第三节明代文言小说与《剪灯新话》

第十一章明末诗文

教学目地:让学生理解明末文学地复杂现象.

学时:学时.

(一)爱国作家陈子龙、夏完淳、瞿式耜、张煌言等人地诗对现实地反映,国破家亡地感慨和抗清地决心.

(二)小品散文作家张岱、王思任等继承公安、竞陵派地风格,以诗为文,反映了明末现实地一些侧面.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二)复习讲义 明代部分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二)复习讲义 明代部分 知识梳理 1.散文 刘基《楚人养狙》—— 《庄子·齐物论》,启示(统治者/老百姓+老年青年对比)方孝孺《吴士》—— 株十族《逊志斋集》张士诚轻于用人,吴士浮夸之风(典型性)归有光《项脊轩志》—“唐宋派” 复古 母亲、祖母、妻子(日常生活场景) 宗臣《报刘一丈书》—“后七子” 复古 方城山人(干谒者、门者、权者)上下相孚李贽《又与焦弱侯》—“童心说”“异端”批判程朱理学(圣人、山人) 袁宏道《虎丘记》—宗宏中“公安派”反复古“独抒性灵,不拘格套”六次游虎丘 钟惺《浣花溪记》—“竟陵派”反复古(性灵,孤深峭拔)(自己,达官显贵,赞赏 杜甫) 张岱《柳敬亭说书》—行情人(柳敬亭、王月生)欲扬先抑、侧面烘托、细节描写 夏完淳《狱中上母书》—17 岁死,绝笔信,民族气节、大无畏精神(记叙、议论、抒情、用典) 2.散曲: 王磐《古调蟾宫》—南曲之冠,元宵的今昔对比,社会每况愈下 陈铎《水仙子·瓦匠》—小令,七一居士,《滑稽余韵》小令集(勤劳,富贵不足羡) 冯惟敏《玉芙蓉·喜雨》:小令,久旱逢甘霖、关心民生疾苦 王世贞《登太白楼》—“后七子”(宗臣)复古,崇敬李白,高士难求。 陈子龙《小车行》—“几社”创始人(复古)新乐府 /白描,对饥民的同情。 3.传奇 (三大传奇:《浣纱记》《宝剑记》《鸣凤记》)—————— 剑杀凤 (临川四梦:《南柯记》《邯郸记》《牡丹亭》《紫钗记》)—南韩母子 梁辰鱼《浣纱记》—南北合套、昆腔(范蠡、西施)功成身退、忧患政治 汤显祖《牡丹亭》—浪漫主义杰作,(杜丽娘、柳梦梅)杜丽娘受《诗经·关雎》启发 4.杂剧 徐渭《狂鼓史渔阳三弄》—《南词叙录》(南戏)青藤道人,选自《四声猿》祢衡阴间骂曹操 影射严嵩杀害沈 链(狂傲的反抗精神) 5.短篇小说 (三言《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 冯梦龙《杜十娘怒沉百宝箱》—选自《警世通言》改编自宋懋澄《负情侬传》杜十娘形象(美丽善良、聪明机智、 反抗精神)—侧面描写,“百宝箱”线索。 6.长篇小说 明代四大奇书:《水浒传》《三国演义》《西游记》《金瓶梅》 施耐庵《水浒传》—林冲、陆谦、富安、差拨, 林冲形象武艺高强、嫉恶如仇—— 奉公守法、软弱善良。(景物描写、细节描写)罗贯中《三国演义》—“湖海散人”周瑜、曹操、蒋干 古代“话本”向章回体小说过度完成,蒋干中计,除掉了蔡瑁、张允。 吴承恩《西游记》—“射阳山人”神魔小说(少妇、老夫人、老公公)寓意 +两条线索 ◆ 模块一 刘基 刘基,字伯温。与宋濂、高启并称“明初诗文三大家”,其散文较有现实批判性,尤其是讽刺小品文笔犀利,锋芒毕露,有较高成就。有《诚意伯文集》。 刘基《楚人养狙》:讽刺性寓言小品。 (1)思想:故事中的狙公,是个在抽取赋税时耍诡计玩弄猴子的人物。刘基对这个形象重新加以改造,把胜利 者写成了既粗暴又愚昧,而且无能的失败者,把故事改造成一篇富有现实内容的讽刺小品,反对暴政,警告统治 者如果以术使民,必然众叛亲离,最终趋于灭亡的政治寓意。 (2)叙事中展开对话的特点:这是一篇寓言,寓言体一般以叙事为主要表达手段,本文则在叙事中设辞问答, 让小狙与众狙之间展开对话,小狙连发三个反诘,步步推理,在问答中展示众狙从浑噩到觉醒、从觉醒到反抗的 过程,颇有说服力。也正是有了这些对话,后面所述众狙的反抗行动、狙公“卒馁而

明代小说四大奇书

三国演义 艺术特色 罗贯中将来自雅、俗两个不同层面的文化融为一体,并按自己的主体认识、价值观念和艺术好恶加以扭合,从而使作品具有十分丰富的文化蕴涵。在《三国演义》中,既有上层统治阶级意识形态的折光,又沉淀着广大、深沉的民间思想。它是一部形象化的三国兴亡史,同时也是一部民众眼中的政治、军事史。[12]? 因为素材大部分来源自民间,固然为《三国演义》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但也为写定者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当它们进入小说文本时,伴随着不同思想及不同审美趣味的渗入。而民间情感与良史精神并不总是一致的,甚至可能互相冲突,这就对写定者的创作构成了严峻的考验。罗贯中的伟大之处就在于妥善地处理了民间情感与良史精神的关系,并独出,创造出了一个具有巨大包容力的艺术世界。 [12]? 三国史事的历史着作不仅为《三国演义》提供了基本的素材和史事框架,同时历史意识和官史所代表的史学意识也直接影响了小说的创作模式和基本倾向。求实传真精神与经世意识是史官文化的基本特征,体现在史书编撰中要求编撰者必须采取客观的态度,同时又重视对历史经验和教训的总结、探求,以达到“资治”、教化等目的。这些特征在《三国演义》中都得到了比较好的体现。[12]? 《三国演义》在创作上的一个重要特点是依史以演义[14]?,作者的创作目的是描绘一部形象化的三国兴亡史,其间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的意图十分鲜明。小说的叙事起于汉灵帝中平元年(184),终于晋太康元年(280),比较完整地叙述了魏、蜀、吴三国兴起、发展及灭亡的历史。小说借鉴了史书的编着模式,以三国纷争的历史进程为主线,以王业兴废为焦点,把近百年的历史故事有机地组织在一起。主要写了三国时期的政治和军事斗争,而作者的兴趣则在于揭示这个时期的各个军事集团如何兴、如何亡。如前33回的主要内容是汉末的群雄争霸,矛盾的焦点是曹操和袁绍两大集团的斗争,作者对二人作了多方面对比,重点则是对兴亡教训的总结,顺民心、得人才、有谋略者得天下,这是作者表达的主要思想。后十五回写三国的覆灭,主要展现的是三国各自的内部矛盾,尤其是对司马篡魏、后主信谗、孙皓暴政等作了深刻的描写,情节虽然简略,但着眼点仍在如何兴、如何亡。作者以写实的态度,比较客观、完整地展现了这百余年的历史过程,其中对历史经验教训的总结,给后人留下了很多启示,因此具有极大的魅力。[12]? 在创作上,《三国演义》继承了传统史学的实录精神,“七实三虚”可以说是该书取材的基本原则,小说中虽有不少虚构成分,但大的历史事件皆取之于史册,主要人物的性格、经历也基本符合史实。面对丰富、复杂的史料和民间故事,作者主要进行了两个方面的工作: 首先,以史实为依据,剔除来自民间文化中过于荒诞、鄙俗的成分以及不符合人物性格的情节。《》是民间三国故事的集大成者,同时也是《三国演义》创作时最为重要的参考资料之一,该书的情节大多撷自民间传闻,其中有不少荒诞无稽的情节,如以司马仲相断狱的故事开头,以刘渊灭晋兴汉收尾,使全书带有明显的因果报应色彩。这样的安排代表了下层民众的一种愿望,但放在历史小说中不仅不协调,而且显得十分荒诞。罗贯中删去了这一头一尾,不仅避免了枝蔓,而且淡化了因果报应色彩,使小说成为蕴涵更为丰富的历史悲剧。此外,《平话》

明清书童原来是小受

明清书童原来是小“受” 5月29日,意大利那不勒斯东方大学的汉学家魏浊安在复旦大学开了场名为《明清小说中的同性恋与男性气质》的学术讲座。在这个基情燃烧的时代,同性恋当然也是一个高大上的学术问题。来看看魏浊安(Giovanni Vitiello)是怎么研究中国的同性恋问题的。 第一部研究中国同性恋问题的专著是晚到1984年在香港出版的《中国同性爱实录》,之后这方面的研究越来越多,越来越细致,不过,几乎无一例外,都集中在男同性恋。 因为自春秋战国以来,中国女同性恋的资料非常少,男同性恋的资料又多得汗牛充栋。“原来我们古代重男轻女的作风竟贯彻的这么到底,连同性恋这种事情上都不例外。” 在古代,同性恋一般都不是藏在柜子里的,司马迁在《史记》中为娈童专设了《佞幸传》,其中有些典故和词汇就是通过这一篇而发扬光大的。比如“断袖”:有天汉哀帝翻了男宠董贤的牌子,哀帝睡醒后要起床,但董贤还在熟睡,而且压住了哀帝的衣袖,哀帝为了不吵醒他,就叫人把衣袖割断后再起床。 再比如“龙阳”:战国魏魏安釐王和他宠幸的龙阳君很是恩爱。有一天,魏王和龙阳君同船钓鱼,龙阳君钓到了十几条鱼,突然哭了起来,魏王问他为什么,他说开始钓到一条鱼很高兴,后来钓到更大的鱼,就想把开始钓到的小鱼丢掉,因而想到四海之内,美貌的人很多,生怕王得到别的美人,便会把他抛弃,所以哭了。魏王便保证绝不会,并且下令有进美人者,杀无赦。 还有“余桃”:弥子瑕是位风度翩翩的美少年,卫灵公非常宠爱他。有一次,弥于瑕在桃园游玩的时候,摘了一个熟透的桃子吃了。想不到这桃子美味异常,弥子瑕就把吃剩的一半留着,拿去献给灵公。卫灵公很感动:“你一定是舍不得吃,特意把它留给我。”后来弥子瑕年老色衰,卫灵公就没那么爱他了,有一天想起这件事,破口大骂:“弥子瑕真是可恶极了,竟然把吃剩的桃子送给我吃。” 不过,尽管中国古代关于男同的记载很多,但基本上局限于一个狭小的阶层——皇族。一直到明清时期,同性恋开始出现在各个阶层。 明代堪称古代中国的文艺复兴时代,春宫画蔚为大观,同性恋被普遍接受,在著名的《南柯记》里,还出现了淳于棼与三位寡妇的群P戏——而且还三位姐姐主动要求的! 魏浊安着重研究了明清小说里的同性恋。他说,同性恋在晚明男性的性生活中是普遍被接受和承认的行为。这些风流浪子在成群的妻妾之外,还贪慕男色。不过,这些男色一般是少年正太,大叔是没有人要的,“最理想是16周岁的美少年”。 充当同性恋行为中“被进入者”角色的少年都是贱民,而相对的社会地位高的良民一律要充当“进入者”,这是当时社会所能接受的标准。如同我们现在把被进入者称为“受”,明代那时候的行话,叫“书童”,或者“门子”。也就是说,他们除了书童和门子的功能外,还肩负满足主人性需要的任务。 书童比门子地位高,要识字。相对于与妻妾生活的空间——内房,这种进行同性恋活动的场所叫“外房”,如《金瓶梅》中西门庆和书童在外房发生关系,当然,西门庆是永远的进入者。

明代复习题汇总

填空题 1、明代文学的主要成就是小说 2、元末明初作家罗贯中在数百年群众创作的基础上,依据陈寿《三国志》和裴松之的注,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创作了《三国演义》。 3、现存的《三国演义》的最早刻本是明嘉靖壬午刊刻的“三国志通俗演义”。最流行的版本是清康熙年间毛纶、毛宗岗的修订本。 4、《三国演义》的叙述方式是时间为序的线性流程,思想倾向是拥刘贬曹。 5、《三国演义》的成书过程是史书和民间传说的结合。 6、清代学者章学诚评价《三国演义》说:“七分实事,三分虚构。” 7、《三国演义》在语言上的特点是“文不甚深,言不甚俗”。出自庸愚子《三国志通俗演义序》。 8、清代对《三国演义》点评颇有见解的是毛宗岗。 9、<<___三国演义__>>是我国第一部最优秀的章回体历史小说。 10、我国古代第一部章回体长篇小说为《三国演义》。 11、我国古典长篇小说的唯一形式为章回体体,以小说《三国演义》的出现为成熟标志。是在宋元讲史话本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12.《唐书志传通俗演义》与《隋唐两朝志传》是明代较早的两部隋唐系统的历史演义小说。 13、现传讲说水浒故事的最早话本,是宋末元初的《大宋宣和遗事》一书。《水浒传》的作者,根据现存最早刊本及有关记载,通常认为是施耐庵和罗贯中。 14、《水浒传》(七十回本)系金圣叹用百回繁本作底本的修改删节本 15、宋末元初的《大宋宣和遗事》展示了《水浒传》的原始面貌。 16、《水浒传》版本可分为繁本和简本两大系统。 17、《水浒传》先写高俅发迹是说明“乱自上作”。 18、中国古代第一部英雄传奇小说为《水浒传》。 19、“腰斩”《水浒传》的清代文人为金圣叹。 20、《水浒传》中绰号“及时雨”的是指宋江,“花和尚”是指鲁智深,“行者”是指武松,“豹子头”是指林冲,“黑旋风”是指李逵。 21、《水浒传》的版本从文字的详略、描写的细密来看,分为繁本系统和简本系统。 22、我国古代最著名的神魔小说为《西游记》。 23.明代神魔小说的代表作是西游记。 24、现知最早的《西游记》刊本为明万历二十年(1592)金陵世德堂《新刻出像官板大字西游记》。 25、明中叶继《西游记》之后出现的影响最大的神魔小说,是写武王伐纣故事的《封神演义》,作者是许仲琳。 26、我国古代四大小说名著中最具童话色彩的小说为《西游记》,作者为吴承恩。 27、长篇小说《西游记》共有100章回。 28、现知最早的《西游记》刊本为明万历二十年(1592)金陵世德堂《___新刻出像官板大字西游记》。 29、据欣欣子序,《金瓶梅词话》的作者是兰陵笑笑生。 30、《金瓶梅》是我国第一部以家庭生活为素材的长篇小说。 31、清康熙年间对《金瓶梅》点评颇有见解的是张竹坡。有《张竹坡批评金瓶梅第一奇书》。 32、明代四大奇书是《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和《金瓶梅》。 33、我国第一部长篇世情小说为《金瓶梅》。 34、我国第一部文人独创的长篇小说为《金瓶梅》,开创了我国世情小说的先河。 35、李瓶儿属于明代长篇小说《金瓶梅》中的人物形象。 36、冯梦龙的“三言”是《警世通言》、《醒世恒言》和《喻世明言》。

明清小说

浅析《三言》中的女性形象 课程名称:明清小说研究 授课教师:李大博 院系:文化传播学院 班级:2012级1班 姓名:刘思源 学号:120230112

浅析《三言》中的女性形象 《三言》是冯梦龙在广泛收集宋元明三代的话本和拟话本的基础上,经过他的整理选编润色加工而辑撰的三个短篇小说集《喻世明言》《警世通言》和《醒世恒言》的合称。《三言》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规模宏大的白话短篇小说总集。 明代中叶以后,新的人生价值观念在市民中兴盛,人欲得到肯定,人性越来越受到重视,在这样一个社会背景下,《三言》应运而生,作品中塑造了众多鲜活的女性形象,甚至许多在许多篇章中她们已成为核心人物。《三言》中的女性形象不同于同期的其他作品。因此,作品中的各类女性形象也非常值得分析与研究。 时代造就了《三言》的问世,而《三言》的描写也反映了时代的变化与主流。作品中的女性形象要么勇于追求婚恋自由,反对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有些虽身处红尘却渴望从良,向往美好爱情,追求独立人格,单薄传统的贞操观念;要么是被封建思想侵蚀,保守思想深入骨髓。而后者的出现在书中更多的仅仅是衬托新女性对独立人格的追求,放大主题思想。花魁娘子重情义轻权钱,一心一意追随秦重;杜十娘渴望从良,不惜一切和李甲相守;佳人莺莺,爱郎情深,巧借官司嫁张浩。女子对爱情的渴望,对自由的向往溢于言表。《三言》作品中的女性可以大致分为三类:官宦女子、平民女子、风尘女子。 一、官宦女子 出身于官宦家庭的女子自由更加受到限制,礼教规矩繁多,更讲究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也正是因为如此,官宦女子更具反抗精神,主动追求爱情和自由,但也没有跳出门当户对的圈子。 《宿香亭私定终身》中,莺莺出自官宦之家,“深闺大院,家法甚严,今日独闯,既然已冒了风险,此时不吐心声,更待何时?”在莺莺偶遇张浩时,作者这样直截了当地写出了莺莺的内心独白,可见官宦女子的自由受到严格限制,遇到心仪之人难上加难。盈盈父亲以“小女尚小,待一、二年再议亲事”为由一口回绝了张家,一来二去,张家为张浩定了另一门亲事,两人好像当头一棒,顿时天旋地转。为了与张浩长相厮守,莺莺不顾一切,甚至假告张浩另图新欢,借官府之力扭转局面,终成眷属。莺莺在故事中与张浩偶遇后便抓住机会与张浩交换信物,私定了终身,本身就是一种对父母之命的反抗,当爱情收到封建的威胁,莺莺想法设法守护爱情,压迫越深,反抗越烈,正是如此。《金明池盘两心相许》

明清章回小说人物特点及演变

略论明清章回小说人物塑造 之特点及演进明清时期,小说的叙事艺术已趋向成熟和完美。先前那种故事式的作品已衍化为繁富的鸿篇巨制,其间有宏大精致的结构,引人入胜的情节,栩栩如生的人物,丰富多彩的语言,无微不至的描绘。文学的表现力达到了从未有过的完备。本文就浅析几部明清时期成就最高的章回小说的人物塑造特点以及他们的演变过程。 《三国志通俗演义演义》人物塑造的特点:关于《三国演义》人物塑造的特点学术界大体上有类型化与特征化两个观点。 一、类型化 1963年,李泽厚在《典型初探》一文中,认为:张飞、诸葛亮都是类型化的典型,后来停止研究。到80年代才真正开始讨论。 80年代对《三国》人物塑造类型化这一观点做出较全面的研究的是1983年傅继馥,发表《三国人物是类型化典型》一文,该文认为《三国》的人物就是类型化的典型。“类型化”的主要特征是:1、小说中的重要人物形象都有一个主要特征,这一主要特征表现的非常突出。2、文章还认为小说人物性格缺少变化,基本上稳定不变。 类型化这一观点在学术界得到了广泛接受。例如1996年复旦大学章培恒主编的《中国文学史》认为:“《三国》写人物有一种类型化的倾向,他们的品格性情大都可以用简单的语言概括出来。例如刘备的宽厚仁爱,曹操的雄豪奸诈等。”又如1998年北师大郭预衡主编的《中国古代文学史》:《三国》大抵可分为很多类型。在接受“类型化”这一观点影响最有代表性的是2000年南开大学罗宗强主编的《中国古代文学史》认为:《三国》小说人物形象塑造方法是类型化,其艺术特征主要有:1单一性。2稳定性。 二、特征化 特征化就是指《三国》人物塑造具有特征化的特点。1993年刘上生主编的《中国古代小说艺术史》不同意类型化特点,而代之为“特征化”。1999年袁行霈出版的《中国文学史》接受了特征化这一观点。认为《三国》塑造人物的显著特点是:突出甚至夸大了历史人物的主要性格特征,舍弃性格中的次要方面,创

从《西游记》看明代社会

从《西游记》看明代社会 孔天祥《西游记》是我国古代非常重要的小说之一,她与《三国演义》、《水浒传》、《金瓶梅》一起并称“明代四大奇书”,与《三国演义》、《水浒传》、《红楼梦》一起并称“四大名著”。她被译成一百多种文字在世界范围内流传,被阅读,被评论,被改编,被演义。从小我们就喜欢看电视剧《西游记》,最喜欢一个跟头十万八千里、手拿如意金箍棒、拥有七十二般变化的“齐天大圣孙悟空”,虽然对其中发生的故事已经烂熟于心,但我们还是禁不住诱惑、冒着被妈妈骂的危险一遍一遍地观看。但是,《西游记》到底在讲什么呢?莎士比亚有句被说烂的名言:“There are a thousand Hamlets in a thousand people's eyes:一千个人心中就有一千个汗姆雷特”,中国也有句同样意思的话:“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受众不同,文本所要表达的意思也就不同,孔俊峰老师从唐僧师徒四人中看到管理学的奥妙,我则从中看到了明代社会的林林总总。当然,你们孔俊峰老师的叫讲座,我只能叫做坐讲——坐着给大家讲话。 一.知人论世:《西游记》作者疑云 《孟子·万章下》:“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知其世也,是尚友也。”什么意思呢?就是说我们颂一首诗歌,读一本名著,哪能不知道她的作者呢。所以,清代章学诚在《文史通义·文德》中说:“不知古人之世,不可妄论古人之辞也。知其世矣,不知古人之身处,亦不可以遽论其文也。”不知道古人所处的社会环境,我们不能对他们的著作妄加评判,我们那样做的话用马克思的话讲就是主观和客观相背离,是主观主义、教条主义、本本主义。 但是,关于《西游记》的作者问题,一直是一个棘手的问题。同学会问,《西游记》的作者不是吴承恩么?的确,这现在是学术界普遍认同的看法,但不是板上钉钉的定论,还一直有人提出不同看法和见解,这是符合学术研究规律的东西。学术嘛,就不能搞一言堂、一刀切,否则违反了“百家齐放、百家争鸣”的文艺的方针。下面,我说一说学术界两种比较重要的观点。 (1)长春真人 这个名字乍一听是不是很熟悉?嗯,就是金庸《射雕英雄传》中全真七子之一的长春子丘处机。那不是武侠小说中的人物么?怎么有人认为他写了《西游记》呢?看过《射雕英雄传》的知道,成吉思汗很仰慕丘处机。皇帝一般喜欢方士,咱们都知道的一个例子是如秦始皇,他派五百童男童女去传说中的东海三座仙岛:蓬莱、万丈、瀛洲寻找仙药,结果造就了日本,造就了我们近代史1895——1945半个世纪的悲剧;而汉武帝也喜欢方士,结果徒费了大量的金钱,导致了汉帝国的衰落。为什么皇帝都喜欢方术呢?他们希望长生不老,喜欢永远掌握权力。曾应元太祖成吉思汗之诏从山东莱州出发,前往西域雪山。经4年光阴,行程万里,于74岁高龄见到成吉思汗。成吉思汗问“有长生之药否”时,长春真人答以“有卫生之道,无长生之药。”“敬天爱民之本”“清心寡欲为要”,并以戒杀、清心寡欲等养生之理劝喻成吉思汗。太祖深深折服,封为“神仙”,并予虎符及玺书赠之。弟子李志常就把师傅西去的见闻感受写了一本书,叫做《长春真

《红楼梦》中的“睡鞋”与明清小说中的性暗示

《红楼梦》中的“睡鞋”与明清两代小说的史料价值小议 作者:夏薇文章来源:《红楼梦学刊》2014年第1辑点击数:665 更新时间:2014-3-28 10:06:45 摘要:本文通过对几十种明清小说中“睡鞋”的考索,论证了古代小说的史料价值,使尚无定论的“《红楼梦》中女子到底是否小脚问题”得到初步解决。“晴雯之死”事件,从原因到结果之间缺少一个联结点,“睡鞋”的发现,使晴雯的命运发展由不合逻辑变得情理兼备。作者曹雪芹把“睡鞋”这一极具性的私密性的物件独送给晴雯,恰是要表现她对理想的追求及理想在现实中不能实现的悲剧,表达自己对红楼纯真女儿的无限同情。 关键词:红楼梦睡鞋明清小说史料晴雯 一、引子: 《红楼梦》里到底有没有提到过“睡鞋” 前些时,海外著名汉学家浦安迪先生来中国社科院文学所讲座,浦先生讲座的主题是:睡鞋、猫狗、秋千架。学者们为其新颖的题目和独特的研究视角所启发,思绪云涌。笔者亦有幸亲睹闻名海内外的学者风采。浦先生把小物件作为切入点,用睡鞋、猫狗、秋千架在中国古代小说中出现的频率和作用来分析和研究古代小说的思想内涵,这种研究方法非常值得我们借鉴。其中,秋千架和猫狗两个意象是他的研究重点,对睡鞋的问题则所涉不多。 浦先生在谈到中国古代女子所穿睡鞋时,很着意地指出了《醒世姻缘传》和《金瓶梅》两部小说中对睡鞋的描写,并强调:“《红楼梦》中一次都没有提到过…睡鞋?”。 《红楼梦》中真的一次都没有提到过“睡鞋”吗? 其实,《红楼梦》中不仅提到了“睡鞋”,而且意义重大,并与其他众多明清小说对“睡鞋”的使用有着显著的区别。 《红楼梦》①第70回,晴雯、芳官等在床上打闹。庚辰本作: 那晴雯只穿葱绿苑紬小袄,红小衣红睡鞋,披着头发,骑在雄奴身上。 程甲本、程乙本此处作: 那晴雯只穿着葱绿杭紬小袄,红紬子小衣儿,披着头发,骑在芳官身上。 无怪海外学者浦先生未能注意到《红楼梦》中描写的睡鞋,因为偌大一部《红楼梦》,也仅此一处,再无他文提及“睡鞋”一词。然而作者却并不是随意一写,而是有意为之的。 要想明白《红楼梦》作者的深意,我们须先通盘了解“睡鞋”其物品在明清时

明代四大奇书是什么

明代四大奇书是什么 明代四大奇书是什么?人们通常把《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和《金瓶梅》称为中国古代小说的“四大奇书”。下面就是给大家整理的明代四大奇书资料,希望对你有用! 人们通常把《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和《金瓶梅》称为中国古代小说的“四大奇书”。这四部小说基本上代表了中国古代小说的四种类型,即历史演义小说、英雄传奇小说、神魔小说和世情小说。 历史演义的杰作《三国演义》,以历史为结构的形式,陈寿的《三国志》已为它奠定了基本框架。作者叙说三国故事,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一国故事总与其它两国有内在的联系。诚如毛宗岗《读三国志法》所说的:“《三国》一书,有首尾大照应,中间大关锁处”;“自首至尾,无一处可断”。这种结构形式在西方的历史小说中是罕见的,研究者称之为绳辫式结构。 英雄传奇的典范《水浒传》,其结构形式,用金圣叹的术语,叫做“鸾胶续弦法”,即描写一个人物的经历时,与互不相识的另一个人物在特定的场合相遇,从而引出另一个人物的故事。例如,鲁智深倒拔杨柳树引出林冲,宋江于柴荣家中一绊引出武松。此种结构的关键,在于精心构思一个特定的场合,使一个人物故事过渡到另一个人物故事,必须自然而巧妙。用今人的概括,《水浒传》乃是扣环式结

构:一个或二三个好汉的故事叙说完毕,自然地引出另一个或二三个好汉的故事,环环相扣,最后一百零八个好汉聚义梁山。金圣叹《读第五才子书法》总结得好:“《水浒传》一个人出来,分明便是一篇列传。至于中间事迹,又逐段自成文字。” 神魔鬼怪小说的翘楚《西游记》,其故事情节由三个部分组成:孙悟空的出世、学艺和造反;取经缘由和唐僧来历;唐僧师徒四人的西天取经历程。由于受原来唐僧西天取经故事题材的限制,《西游记》采用了单线发展的纵式结构。但作者凭其高超的艺术手腕,把错综复杂、光怪陆离的内容有机地组织在一个统一、完整的巨大结构中,人们称之为珠链式结构。 人情世态小说的首创者《金瓶梅词话》,其结构特点是透过家庭看社会、人生和时代。诚如张竹坡《金瓶梅读法》所指出的:“《金瓶梅词话》因西门庆一份人家,写好几份人家,如武大一家,花子虚一家,乔大户一家,陈洪一家,吴大舅一家,张大户一家,王招宣一家,应伯爵一家,周守备一家,何千户一家,夏提刑一家。……这几家,大约清河县官员、大户屈指已遍,而因一人写及全县。”百回巨著的情节主线,则是西门庆家的兴衰史和罪恶史,以及一群女子的悲剧命运。 明代四大奇书:三国演义《三国演义》不仅是较早的一部历史小说,还代表着古代历史小说的最高成就。小说采用浅近的文言,明快流畅,雅俗共赏;笔法富于变化,对比映衬,旁冗侧出,波澜曲折,摇曳多姿。又以宏伟的结构,把百年左右头绪纷繁、错综复杂的事件

明清章回小说的若干特征

明清章回小说的若干特征 中国古代小说分类 子部小说,即笔记小说 传奇小说 话本小说,基本上都是白话短篇小说 章回小说,基本上都是(白话)长篇小说 陈文新对《金瓶梅》为世情小说异议。人情小说包括:世情小说、才子佳人小说、艳情小说。 一、《水浒传》与《三国演义》在类型方面的重要区别。 A.非历史性的情节在两部小说中的地位 鲁迅《中国小说史略》,都是从宋元“讲史”中演变过来,都依据了一定的历史事实,《三国演义》中中,历史事实在占支配的地位,而《水浒》则不然。 非历史性的情节在《三国演义》当中究竟起何种作用? 非历史性的情节主要是为了表达作者的感情倾向,而不是为了改变历史的进程。而非历史性的情节不影响历史情节。如赤壁之战中加入了“草船借箭”情节,表现出诸葛亮的聪明智慧,衬托出周瑜的心胸狭小。 非历史性的情节在表达上有何特点? 《三国演义》中所有的历史事实的展现都是粗线条的,所有的非历史性的情节都是细节的,粗线条的表现占主导地位,细节的表现占次要的地位。《水浒传》中非历史性的情节占据主导地位,即细节占主导地位。 陈文新老师观点:《水浒》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小说家的小说,而《三国》还不能说是小说家的小说。 B.关于悬念的处理 是否是生活化的悬念。《三国》是非生活化的悬念,《水浒》是生活化的;《三国》中的悬念都是和诸葛亮联系在一起的。表现在“精囊妙计”、“出人意料”的效果(如:布置作战任务从不商讨,常“如此、这般···”)。这种悬念的设置纯属于讲故事的技巧,是非生活化的,与《三国》的品格相联系的。《水浒》的悬念不是任何人的特权,悬念的设置很巧妙,不易发现。如第28回武松入狱一段故事的描写。《水浒》悬念的设置是生活化的,其手法远高于《三国》。 C.第三人称限制叙事的使用 《三国》中,仅描写诸葛亮时(“三顾茅庐”)用了第三人称来叙事,第三人称有助于塑造超凡的人物;有助于展开神秘的情节;能把较为松散的情节处理得相对紧凑。这三种效果都用于写诸葛亮。 《三国》中人物的出场很随意,诸葛亮人物的出场是千呼万唤始出来的,造成人物的神秘性,和其他情节相比是细线条的,和《水浒》相比依然是粗线条的。《水浒》中第三人称叙事较短,但效果更好。比如回目“鲁智深大闹野猪林”,看似情节丰富,篇幅很长,实则第三人称叙事很短,但却把“大闹”写得透彻。可以看出在《水浒》中第三人称叙事更加细节化,与《三国》形成鲜明区别。 D.人物语言 《三国》中只有刘备集团中,诸葛亮、张飞、关羽的语言有个性化的特点。其他人物如曹操集团的语言是理性的(历史演义要把历史经验教训总结出来,借人物口吻来表达出来),众多人物说话的强调、风格是雷同的。 《水浒》人物语言是个性化的语言,特别鲁智深、李逵、武松的语言极具个性。

明代文学整理

明代社会绪论 ●背景: 一:明代政治——专制独裁 1.大兴党狱,雄猜好杀诛戮功臣; 2.八股取士,千篇一律,钳制士人; 3.宦官专权,锦衣、厂卫特务统治; 二:明代经济——商业经济繁荣:文人市民化 1.景德镇万余人从事陶业; 2.苏州“比户皆工织造,转贸四方”; 3.文人兼职从商:凌濛初、陈云龙等兼营印刷业; 4.很多著名文人均出身商家:屠隆、唐寅、顾宪成等 三:社会思潮——理学失控心学兴起 1.王守仁(阳明先生)——倡导心学 泰州学派:王艮、李贽、徐阶 2.王艮(初名银):提出“百姓日用即道” 3.李贽(卓吾):主张“穿衣、吃饭,即人伦物理”; 4.汤显祖——师承泰州学派成员罗汝芳; ★四:明代社会思潮下明代文学 1.俗文学在理论上得到肯定: 2.俗文学创作高潮时期到来:四大奇书与“临川四梦”; ★3.俗文学的发展,促进了人们对于文学特性认识的深化: A高度重视文学的情感特征:情有者理必无 B清晰地认识文学的“虚”“实”关系; C开始关注人物的性格变化; D更加注重文学语言的通俗易懂; ●八股文格式(歇后语)——千篇一律 八股文每篇文章均按一定的格式写成,由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八部分组成。 内容限制——从洪武到永乐年间,经义考试的思想标准已由官方明确规定下来,那就是《四书五经大全》,由礼部刊行天下。 字数限制 ●王学左派——即泰州学派:王艮、李贽、徐阶 王艮(初名银):提出“百姓日用即道”——肯定人欲的合理要求,主张人际间地位之平等; 李贽(卓吾):《童心说》 A主张“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答耿中丞》) B提出《童心说》:童心即真心。他认为,童心,绝假纯真,最初一念之本心也。若失却童心,便失了真心;失却真心,便失去了真人; C不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 汤显祖——师承泰州学派成员罗汝芳 主张“世总为情”,“人生而有情”,是谓“情有者理必无,理有者情必无”; 是有主情如《牡丹亭》《紫钗梦》,厌世如《邯郸梦》《南柯梦》之作; 泰州学派师承:王艮→徐樾→颜均→罗汝芳→汤显祖

(完整版)明清时期的文学成就

简谈明清时期的文学成就 明清前期,随着社会经济尤其是城市经济的发展,市民社会欢迎的戏曲、小说成为文学的主要形式,同时,传统的诗词、散文也更加成熟。 明代戏曲的主要形式是传奇,它脱壳于宋元民间流行的南戏,代表作有汤显祖的《牡丹亭》和洪昇的《长生殿》等。《牡丹亭》写南安太守杜宝女儿梦中与书生柳梦海相恋,醒后思恋成疾,抑郁而死,后经无数曲折,还魂与柳成亲,其父杜宝强迫她与柳分离,父女间展开激烈斗争的故事,透露出作者的反封建思想。《长生殿》以杨玉环与唐玄宗的爱情故事为主题,反映了“安史之乱”前后尖锐的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也曲折的反映出作者反抗清代民族压迫的情绪。汤显祖作品除《牡丹亭》外,还有《》、《南柯记》和《荆钗记》,合称四梦传奇或“临川四梦”。 明、清前期戏曲流派很多,如江西的,绍兴的余姚腔,温州的海盐腔,昆山的昆山曲,陕西的秦腔等各种地方戏。 明初散文大家有宋濂、刘基等。代表作有宋濂的《秦士录》、《送东阳马生序》,刘基的《卖柑着言》及其专集《郁离子》。与其同时的散文家马中锡所写的《中山狼转》很富有思想教育意义和真实情感,是当时的散文精品。清初优秀的散文作品有夏完淳的《狱中上母书》,侯方域的《李姬传》等,它们都以当时的反清斗争为主题。 诗词方面,明代散文家几乎都兼长于诗词创作,如刘基、高启、前后七子等。但受创作思想的局限,明代几乎没有出现杰出的诗词家。相比之下,前期的于谦,明末的陈子龙、夏完淳等人的诗歌创作较大。清初,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等都写了大量关心民族危机、追怀故国的诗歌。 小说是明清文学的主要形式。代表作有罗贯中的《三国演义》,施耐庵的《水浒传》,吴承恩的《西游记》,曹雪芹的《红楼梦》以及“三言”、“两拍”、《聊斋志异》、《儒林外史》等。 《三国演义》是我国第一部章回小说。它是在五代、两宋以来民间讲史话本基础上,由元末明初人罗贯中完成。该书通过魏、蜀、吴三国纷争的故事,刻画了一大批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其中曹操是奸诈、凶狠、狡猾人物的代表;刘备是人民期望的圣君形象;诸葛亮是忠贞、智慧的化身;张飞则是粗豪坦率、是非分明人物的缩影。还有人民喜爱的黄忠、赵云、马超及卑鄙狠毒的董卓、吕布等人物形象。它结构宏伟,人物众多,情节曲折,文字精练,是历朝演义小说中成就最高的一部。 《水浒传》是我国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长篇章回小说,由民间长期流传的故事、话本、杂剧等升华而成。它通过宋江等108人一个一个被官府“逼上梁山”的故事,塑造了各种人物形象,并通过曲折的情节、鲜明的人物性格和生动的语言,歌颂了人民群众反抗封建剥削压迫的英雄业绩,在民间和后世小说创作中影响很大。 《西游记》取材于唐朝僧人玄奘取经的事实和民间杂剧、话本中的孙行者、唐三藏的故事,用奇异的想象、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幽默生动的语言、浪漫主义的手法写出了唐三藏司徒四人历经81难,终于“斗战胜佛”的故事,反映了劳动人民反抗封建压迫的精神。 《红楼梦》以贾、史、王、薛四大封建家族为背景,以贾宝玉、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线索,从荣、宁二府的盛衰,反映出整个封建社会走向灭亡的过程。该书无论在思想性还是艺术性上都达到了我国古典小说的最高峰。 总之,明清时期文学的最高成就也就是小说,小说中的最高成就也就是四大名著了。

明清小说人物塑造

试论明清章回小说人物塑造的特点及发展演变 (2010-12-08 15:59:35) 标签: 章回小说 三国 西游 水浒 红楼 杂谈 章回小说是长篇小说的一种,中国古典小说的主要形式,由宋元讲史话本发展而来。章回小说通过价值人格与社会现实,以及不同价值人格之间的悲剧性的矛盾冲突,揭示了价值人格的毁灭及其毁灭的原因和过程。章回小说通过价值人格和社会现实的矛盾

冲突及悲剧结局,表现了作者对价值人格的探索和社会的批判。同时,又通过不同的价值人格之间的矛盾冲突及其悲剧结局,表现了作者对新的价值人格的赞美和对传统的 价值人格的批判。正是通过悲剧性冲突的描写和悲剧成因的揭示,章回小说充分显示了其社会批判意义和伦理批判意义。明清时期是章回小说发展繁荣的高峰时期。一下就是以老师讲课为蓝本所做的总结。 《三国演义》是中国长篇小说的开山之祖。1963年李厚泽在其《典型初探》指出“张飞、李逵、诸葛亮都是类型化的典型”。而对其类型化这一观点作出了全面深入探索则是1983年发表的题为《三国人物是类型化的典型》,文章认为《三国演义》的人物是“类型化的典型”,其主要特征是①《三国演义》重要人物形象都有一个主要的特征,这一主要特征表现的非常突出。②文章还认为小说人物性格缺少变化,基本上稳定不变。1996年出版的复旦大学出版社的《中国文学史》认为:三国小说写人物有一种内心化的倾向,他们的品格性情大都可以用简单的语言

概括出来。例如,诸葛亮是智慧的象征。他治国治军的才能,济世爱民、谦虚谨慎的品格为后世各种杰出的历史人物树立了榜样。历代君臣、知识分子、人民群众都从不同的角度称赞他,歌颂他,热爱他。可以说,诸葛亮在历史上的巨大影响已超过了他在三 国历史上的政治军事实践。《三国演义》虽然突出了诸葛亮一生性格、品德、功业等的积极方面,但又把它无限夸大,把他描写成智慧的化身、忠贞的代表,并将其神化成了半人半神的超人形象。鲁迅评论说:“状诸葛亮之智而近于妖。” 1999年袁行霈主编的《中国文学史》接受了刘尚升的观点,同意特征化的说法。文学史认为三国小说塑造人物的显著特点是:由于小说突出甚至夸大了历史人物的主要特征,而使性格特征的次要方面被忽略。从而创造一批具有特征化性格的艺术典型。 接下来就是《水浒传》。有人认为《水浒传》的人物形象塑造是类型化,还有人认为是从类型化向个性化的过渡。如果把《三国演义》与《水浒传》相比较,《水浒传》在塑造人

明代四大奇书

明代四大奇书在中国小说史上的地位 明代的四大奇书分别是:《三国志通俗演义》、《水浒传》、《西游记》、《金瓶梅》。所谓“奇”者,不仅指它内容或艺术的新奇,还包含着对它们所取得的创造性成就的肯定。 《三国志通俗演义》又称为《三国演义》,作者是明代初期的罗贯中。罗贯中在民间传说和有关话本、戏曲的基础上写成的。此书在人物形象描写、战争故事情节叙述、结构上和语言上都有了巨大的创造性。 对于《三国演义》这书的评价有:不仅是较早的一部历史小说,还代表着古代历史小说的最高成就。小说采用浅近的文言,明快流畅,雅俗共赏;笔法富于变化,对比映衬,旁冗侧出,波澜曲折,摇曳多姿。 《水浒传》创作于明初,作者是施耐庵。它也是在民间故事、话本和戏曲基础上创作而成的。此书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描写农民起义的小说,全书围绕“官逼民反”这一线索展开情节,描写一群被官府逼迫无奈而上梁山的好汉。 《水浒传》的艺术成就,最突出地表现在英雄人物的塑造上。全书巨大的历史主题,主要是通过对起义英雄的歌颂和对他们斗争的描绘中具体表现出来的。作品具有光辉艺术生命的重要因素是英雄形象塑造的成功。在《水浒传》中,至少出现了一二十个个性鲜明的典型形象,这些形象有血有肉,栩栩如生,跃然纸上。 《西游记》是经过无数民间艺人和作者吴承恩所共同的创作结晶,于明朝中叶,由吴承恩最后完成。它向人们展示了一个绚丽多彩的神魔世界。讲述了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僧,白龙马师徒四人西天取经的过程。 《西游记》是中国神话小说中最优秀的作品,富有一种浓郁的浪漫主义特征。 《金瓶梅》成书大约在明代万历年间,作者是兰陵笑笑生。《金瓶梅》的题材由《水浒传》“武松杀嫂”一段故事演化而来。其结构特点是通过来看一个家庭来看待怎个社会、人生和时代。 这四本奇书都创作于明代,可见明朝时期由于早期资本主义的萌芽导致了活跃的思想的出现,所以这四本书是在中国小说史上可以说是具有创造性的,开创了一个小说的新纪元。

明清文学常识

明清文学常识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文学常识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下面是分享的明清文学常识,一起来看一下吧。 明代 1、明初诗文三大家:宋濂、刘基、高启。 2、宋濂,字景濂,明朝“开国文臣之首”,作品有《送东阳马生序》;刘基字伯温,谥曰文成,浙江青田人,时称刘青田。封诚意伯,人们又称他刘诚意,著有《郁离子》、《诚意伯文集》 3、“前七子”、“后七子”是明中叶的文学流派。“前七子”以李梦阳、何景明为代表,“后七子”以李攀龙与王世贞为代表。其文学主张是“文必秦汉,诗必盛唐”。 4、唐宋派是明代中叶的散文流派,代表人物有王慎中、唐顺之、茅坤、归有光。他们反对前后七子的拟古主义,主张“文道合一”。归有光字熙甫,号震川,所作散文朴素简洁,善于叙事,有《震川先生集》。代表作有《项脊轩志》。 5、“公安三袁”(兄弟三人是湖北公安人):明代晚期的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其文学流派世称“公安派”或“公安体”。其文学主张是“性灵说”。 6、徐宏祖,字振之,号霞客,江苏江阴人,明代

游记散文作家,著有《徐霞客游记》,是我国第一部日记体游记。作者在书中描绘了祖国山河的壮美,表达了对大自然的热爱,被称为“古今纪游第一”。《游黄山记》出自本书。 7、张溥,字天如,明末复社领袖。著有《七录斋集》。 8、四大奇书:明朝人称《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金瓶梅》。 9、中国四大古典名著:施耐庵《水游传》、罗贯中《三国演义》、吴承恩《西游记》》与清代曹雪芹《红楼梦》。 10、施耐庵,元末明初小说家。主要作品为《忠义水浒传》简称《水浒》,是我国第一部反映农民起义的长篇章回体小说。 11、罗贯中,名本,字贯中,号湖海散人,元末明初小说家。代表作《三国演义》即《三国志通俗演义》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章回小说。 12、吴承恩,字汝忠,号射阳山人。主要作品《西游记》是著名长篇章回神魔小说,是古典文学中最辉煌的神话作品,标志着浪漫主义文学的新高峰。 13、话本产生于南宋,是说话艺人讲说故事的底本;拟话本是模拟话本而作的小说,著名作品有“三言”、“二拍”。 14、冯梦龙字犹龙,号墨憨斋主人,长州(今江苏

《姑妄言》与“六大奇书”

《姑妄言》与“六大奇书” 台湾《思无邪汇宝?姑妄言》豪华版摘要:文章概述了《姑妄言》的发现过程,阐明了《姑妄言》的价值及成就,并在前人“四大奇书”基础上,提出“六大奇书”说,认为《姑妄言》可与《红楼梦》一起进入“奇书”之列,构成我国古典文学的“六大奇书”。关键词:《姑妄言》;明清小说;艳情小说;四大奇书;六大奇书 1 横空出世,巨著重生1997年,由陈庆浩、王秋桂主编,聘请国际著名小说研究专家20余人担任编辑顾问与校阅,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台湾大英百科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出版的《明清艳情小说丛书》——《思无邪汇宝》下编出版[1]。其中第365册为清代曹去晶所著《姑妄言》10册,这是该作品问世267年后首次排印出版。《姑妄言》完稿于1730年,问世后仅以抄本流传,范围有限,长期沉寂埋没。此次横空出世,给明清小说研究界带来不小的震动,成为明清小说研究界较受瞩目的事件之一,被认为是20世纪90年代中国小说史上的最重要事件[2]。2《姑妄言》简介2.1《姑妄言》之发现过程《姑妄言》完稿于清代雍正庚戌年(1730),上距《金瓶梅》成书已一百多年,下略前于《儒林外史》和《红楼梦》。作者署名为“三韩曹去晶”,评点者署名为“古营州林钝翁”。全书共有24回,平均每回约4万字,正文90多万字,加上评点有100多万字,堪称巨

著。《姑妄言》问世后,仅以抄本形式流传,范围有限,故未产生影响,当时及其后的各种书目亦未有著录。1848年,俄罗斯人斯卡奇科夫出使北京,收购中国图书,其中幸有24回抄本《姑妄言》。斯卡奇科夫回国后,所收藏书辗转捐赠于列宁图书馆(今俄罗斯国立图书馆)[3-4]。1964年,俄罗斯汉学家李福清发现此抄本,并撰文介绍,然而并未引起海外汉学界的重视。20世纪90年代,李福清在台湾讲学,披露了《姑妄言》在俄罗斯的信息。适值《思无邪汇宝》策划出版,《姑妄言》遂被列入出版计划,于1997年出版,《姑妄言》遂再为世人所知[5]。2.2《姑妄言》的故事《姑妄言》叙述故事发生于明代崇祯年间,以主角瞽女钱贵和书生钟情的婚姻并以宦萼、贾文物、童自大等四个家庭为主线展开,旁及其他人物。钱贵虽出身于乐户人家,却能对钟情有情有义,为其守身;钟情忠孝节义俱全;宦萼、贾文物、童自大或为纨绔,或为富豪,不学无术,然终弃恶从善,并与钟情交好,钟、宦、贾、童四家联姻。明亡后钟情不忘故国,抛妻离子、隐居深山。[6]书中写各阶层人物,从帝王将相到贩夫走卒,人物繁富,形态各异。据粗略统计,全书有名有姓的人物有450人左右,其中女性约占1/3[7]。受时代及世界观的局限,与明清其他艳情小说一样,作者在书中以劝人向善为标榜,宣扬善恶贞淫各有报应的思想。2.3《姑妄言》的价值及成就《姑妄言》在湮没了200多年后重新面世,为

明代章回小说文体研究

明代章回小说文体研究 【摘要】:章回小说与话本小说、传奇小说、笔记小说一块构成了中国古代小说文体的类型体系。元末明初《三国演义》、《水浒传》等小说的问世宣告这种小说文体的产生,明末清初“四大奇书”文人评点本的出现则标志着章回小说文体的成熟。本文选取明代章回小说为对象对这种影响深远的小说文体作断代研究,试图深入细致地揭示此一阶段章回小说的文体全貌。论文主体分上、下两部分,上篇为总体研究,对明代章回小说文体从名称、渊源、流变等方面作宏观的把握;下篇为专题研究,分别选取三个比较重要而前人涉猎不深的话题作微观的探讨。附录一篇:“明代章回小说编年叙录”,是论文主体得以产生的基础。本文原则上将文体视为一个关乎形式的概念,章回小说的文体形态及叙事方式是本文研究的重点;但本文并没有对这种文体作纯形式的分析,与文体相关的各种外部因素也是本文关注的对象。本文认为章回小说文体是一种“有意味的形式”。第一章章回小说文体产生之后,很长时间里处于“名”不符“实”的尴尬状况,本章通过梳理章回小说称谓的演变史,辨析不同历史时期指称章回小说的不同概念,对“章回体”这一文体概念做一番正本清源的工作,同时依据概念的外延与内涵来辨认章回小说,确定本文的研究对象。第二章明代章回小说文体的产生是多种合力共同作用的结果,一方面是因为明代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为它创造了适宜的条件,另一方面是由于前代多种文体为它提供了可资借鉴的范型。本章主要从话本小说、俗讲变文、

史传文学以及诗词韵文四个方面对影响章回小说文体产生的各种因素做共时态分析。第三章明代章回小说的发展很不平衡,洪武至正德的一百五十年里,章回小说的数量较少,主要靠抄本流传;嘉靖至万历年间,历史演义、神魔小说的创作非常活跃,并且从历史演义中分化出来英雄传奇,《金瓶梅》的问世标志着世情小说的诞生;泰昌至崇祯年间,章回小说创作持续兴盛,延至清初,“四大奇书”的文人评改本相继产生,代表明代章回小说最高艺术水平的“四大奇书”完成了各自的文体演变,标志着章回小说文体的成熟定型。本章分三个阶段对明代章回小说文体作历时态分析。第四章“四大奇书”不仅开辟了明代章回小说的四种题材类型,而且以其规范的文体格式成为后世章回小说创作的典范。从某种意义上说,明代章回小说文体的流变史就是“四大奇书”的演变史,考察“四大奇书”的成书经过及其文体流变历程,有助于我们更深入、更细致地梳理明代章回小说文体的生成及其流变轨迹。本章从“四大奇书”的版本演变入手,通过比较各种不同版本之间的文体差异来透视明代章回小说文体的发展。第五章明代章回小说分为历史演义、英雄传奇、神魔小说与世情小说四种类型,划分的标准表面上看参照的只是题材类别,实际上它还潜在地遵循着组织或结构上的准则,在遵从统一文体规范的前提下,不同类型的章回小说有着不同的叙事模式,叙事模式之间的差异又形成了各种类型章回小说文体内部特征的独特性。本章在梳理章回小说四种类型分法的形成历史之后,探讨了在明代即已成型的历史演义与神魔小说的叙事模式。第六章明代章回小说使用插图是一个普遍现象,插图在小说中的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