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工业建筑设分析与实例

工业建筑设分析与实例

工业建筑设分析与实例
工业建筑设分析与实例

第四节工业建筑设分析与实例

一、工业建筑的本质

工业亦作为制造业,是一种将原料或零件加工,制造成产品的行业。因此工业建筑是为生产产品提供工作空间场所的建筑物,是满足生产活动需要的建筑类型。

可以认为工业建筑的设计本质是创造一个生产空间和生存空间,因此,应当从工业建筑的生产空间及生存空间的发展中寻找规律,这样,就能很好的了解和把握工业建筑的时代脉搏和发展趋势。

二、工业建筑的历史发展

工业建筑起源于工业革命的英国,现代工业建筑体系的发展已有了200多年的历史。1840年后,中国陆续出现了由国外资本、清政府官僚集团和新兴民营资本经营的工业,它们奠定了中国近代工业的基础,形成了中国近代工业建筑。1865年的上海江南制造局炮厂就是我国较早创办的军事工业,而1890年湖北汉阳炼铁厂则是我国第一个规模较大的钢铁工业。直到解放前,中国现代工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仍很小,没有制造主要生产工具的机械制造工业,只有一些依赖外国进口的原料加工工业,重工业的基础则更加薄弱。进入20世纪中叶以来,中国工业建筑的规模和数量在世界上已均居前列。面临2世纪信息时代,为了与市场经济接轨,与国际接轨,原来计划经济下工业建筑固有模式必然要进行改革。无论旧工业的改造还是新工业的开发,工业建筑史忠禹城市规划、环保、节能、地景、经济、文化、人居有着密切关系。

1、中国工业建筑的历程

(1)中国工业建筑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学苏、反右前十年。这个时期的工业建筑设计有两个特点。其一,建筑师在工业建筑设计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当时各工业设计院的苏联专家就有不少建筑师。其二,在工业建筑中提出了“对人的关怀”,这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体现。在工业建筑中全面考虑通风、采光、除尘、隔震、放火、交通、绿化、生活福利、景观等问题,而且都有相应的苏联法规可以参考。第二阶段:大跃进、动乱二十年。在困难条件下坚持在设计中采用新材料、新结构、新技术,除了不少成果。工业建设中大力推广标准化、定型化,自行设计出预应力大跨度钢筋混凝土屋架,鱼腹式吊车梁,下沉式天窗、大型预制墙板、构件自防水屋面板等新型体系。第三阶:短改革开放的20年。是我国现代工业建筑大发展的20年。但是也应该看到工业建筑设计中发挥建筑师的作用的不足之处,建筑师在工业建筑设计中的地位尚未被确认,建筑师在工业建筑中的作用受到限制,建筑师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服务业主存在误区。

(2)中国工业建筑的三大成就:一批新兴的经济技术开发区拔地而起。旧城工业区更新改造、迁建开发。新兴高科技的现代工业建筑蓬勃发展。

2、国外工业建筑的经验

国外工业建筑的建设有很多值得我国借鉴和学习的地方,首先是节约用地,重视环境保护,具体措施有合并车间,建造联合大厂房,建设多层或高层厂房,实现厂区的绿化,将绿色植栽引进生产空间或控制监测车间,综合治理,保护环境。其次是改变观念,更新工业建筑设计的思路,根据生产特点,满足灵活性,通用性的要求,工业化建筑体系日趋完善,实现了标准化、定型化、多样化,在工业建筑中运用人类工程学。旧工厂的更新改造提到重要位置。最后是综合发展,建立新的运行模式,科技园、工业园的兴起,形成不同功能建筑的交叉,重视工业建筑艺术创作,发挥建筑师的作用。

三、总图布置与群体建筑的艺术处理

1、生产功能与建筑群体空间艺术

工业建筑群体空间是严格按照生产功能要求,结合当地自然条件,符合城市或地区规划,

在一定技术经济条件下综合解决多种矛盾的有机整体。任何生产性建筑群体,都是依附于其生产工艺流程及管理使用功能而存在的,也就是:建筑群体空间的创造来源于功能而人是衡量的尺度,因此生产功能是影响和制约工业建筑群体空间的决定性因素。

工业建筑群体体型与空间,是互为存在条件的两个方面,是不可分割的。反映生产本质及其工艺过程的室内外有效空间,是进行工业群体建筑组织和艺术处理的基本要求。

现代工业生产是应用各种专业最新科学技术成就的综合反映,其建筑群体空间不应是单体建筑物和构筑物的算术式集合。一个生产功能合理的、群体建筑艺术质量很高的工业建筑群体空间,是多专业工种综合协调的产物,必须由有相关专业工种来共同创造,集体创作。

2、工业建筑群体空间的塑造与加工

工业建筑的群体建筑艺术处理,是一种包括建筑功能、环境、意识、视觉效果等在内的空间造型艺术,是研究物质、功能、技术、思想意识和美学法则诸因素之间的对立、统一规律,其重点是解决建筑群体体型、空间组织及其环境布置,即由组群关系扩大到建筑处理与环境相结合,使建筑、环境和人的关系相适应。

工业建筑组群是以满足生产功能意图,经过人工开拓的、由若干内部空间和外部空间的序列空间组合,它具有一定的范围、形状、大小、高低、色彩、气氛等特征,并能给人一种感觉和印象。

工业建筑群体体型、空间组织,是进行工厂建筑艺术处理的重要手段,也是提高工业建筑群体艺术质量的关键。工业建筑群体体型、空间组织就是在一定的技术经济条件下把全部功能要求(生产、管理、生活及其与之相适应的视觉观感效果)表现在有机的组群空间之中——以功能统一空间,使工厂建筑群体赋予一定艺术质量。

四、工业建筑群体空间设计

1、群体空间设计手法

(1)群体空间布置

工业建筑群体的空间布置,就是结合工厂生产流程及其总图运输的考虑,恰当规定所属空间的要求和用途,确定相应空间领域位置与相对关系,运用一般美学法则及其建筑构图规律,研究建筑群体的平民空间组合,使工厂群体空间既能满足生产使用功能,又能满足一定的视觉观感要求,使工厂群体赋予预期的建筑艺术质量。

群体空间组合:因为工厂建筑群体空间是以生产使用功能为目的,所以外部空间组合方式必须反映不同类型工厂的功能特征和相适应的空间艺术表现力,不同的空间组合方式及其不同的建筑构思,能赋予不同的空间艺术效果。

工厂群体空间布置方法,通常采用建筑线的相对关系及其群体空间的几何规律的组织方式,用以构成多种空间变化。对于有方向性而且具有视线延伸性的建筑群体,其群体空间的布置应考虑视线的引导和终结处理。

由于工艺要求或者避免空间的单调狭长感,局部建、构筑物可不受建筑线的限制,从而采取前后参差、左右错落的布置方式,可以使空间产生收、扩变化。(图例1)生产工艺流程与空间顺序:“秩序”是空间的要素,是厂区内部空间领域有条不紊的规律要求;“顺序”是空间组合的条件,是受生产工艺支配的先后空间关系,在工业建筑群体空间塑造加工是,空间秩序和顺序性的建立是进行群体空间组织的重要环节。

工业建筑群体空间组织处理在于,试图把无数十分丰富的局部空间,有机地并存于一个整体环境之中,力求“秩序”与变化的统一,达到丰富而不杂乱,严谨而不呆板。由于顺序性的空间秩序,可使群体建筑空间的塑造加工获得变化丰富的层次效果,作为空间构图手法,空间顺序的掌握十分重要。(图例2)

(2)群体空间处理

群体空间的处理手法有以下四种方式:首先空间的延伸与借景。具体是外部空间向内部

空间延伸,常常通过建、构筑物的平面空间组合,地面、墙面的延伸或起重运输设施的穿插,有效组织视线,发挥空间的引伸、引导作用,从而改变空间的压抑、沉闷、紧迫的气氛,使群体空间延续、舒展,相互连贯。内部空间向外部空间延伸,设计手法有在外墙上面设置大的对外门洞,组织大面积的落地玻璃窗,改实墙为空透隔断,做成开敞或架空支柱等等来减弱室内空间闭锁性,使室内空间向室外空间延伸,既能扩大内部空间效果,又使内外空间密切贯通。

其次是空间层次组织。空间层次由远景、中景、近景组成。空间层次组织一般可采用高低建筑物的变化布局,自然地形的起伏变化,建筑体量及其平面组合的灵活处理,建筑材料与色彩的精心配制等设计手段来实现。此才,上课运用空间的收放变化,景物的因借安排及照明、绿化、小品等组织等方法来加强群体空间的层次感。

然后是群体空间的闭锁与收束。在工厂总平面布置与处理群体构图的时候,常常运用高墙、矮脚、直墙、曲线墙、转折墙的布置,借以强调或减弱空间的领域性,从而形成空间变化,这种闭锁性的空间构图方法可资利用。在闭锁性的空间墙面处布置孔洞、缺口或过街楼等收束空间的收束点,视觉上能产生向往与期待感,具有视线引导作用。

最后是空间的引导与过渡。空间的过渡是通过“渐变”和“突变”的构思来组织的。空间的引导是通过视线的引导和交通运输组织等方式来完成的。

(3)群体空间构图

以单层厂房为主的建筑群体空间构图:建筑物宜整齐布置,相邻建筑物尽可能统一,相对的平面及空间关系要有所呼应,按总图布置方式,可分为分散式街区建筑群及集中式建筑群,考虑地形地貌可分为自由式建筑群与阶梯式建筑群。除此之外,还应该注意局部空间的处理,如总出入口附近的空间、屋顶、主要生产厂房和扶助用法的关系、群体的疏密露天库场的规划布局等等。

以多层或单层、多层相结合的建筑群体空间构图:其多层车间常常在总平面中占据主要地位,成为群体空间构图的重心,一般是根据工厂功能分区、施工方法、厂区自然条件、城市规划等灵活布置,构成多种空间组合形式。(图例3)

坡地工厂就建筑群体空间构图:常见的构图方式有缓坡式空间构图、阶梯式空间构图、叠落式空间构图、自由式空间构图四种。

2、群体空间的重点处理

(1)厂区主要出入口的处理

有恰当而突出的位置,引人注目的入口标志,建筑处理应当简洁、朴素、大方,注意同厂区高大建、构筑物的协调呼应,建筑造型、西部构造、材料色彩都比较重要,应具有一定艺术质量。(图例4)

(2)厂前广场组织

厂前广场一般结合厂前区考虑,可以在厂区出入口内,也可以在工厂总出入口之外。它的规模和形状大小应与周围建筑群体空间尺度相协调,并注意人流活动的视线空间关系。(图例5)

(3)厂前建筑群体空间构图

厂前建筑群体空间的构图有下面做法:以厂前广场为中心的群体空间构图,围绕广场布置,可构成庭院式、开敞式、半开敞式和自由组合式的群体空间;采用对称与不对称的构图手法;自由式空间组合布置;利用厂前建筑群与厂房建筑的对比处理;充分利用厂前地形与绿化。

(4)厂区主干道的空间处理

厂区主要干道是人流(有时兼有车流)通行的要道,也是工厂绿化、美化的重点。除人流车流外,还要兼顾视觉的要求。从构图角度处理干道透视消失问题十分重要。如,较长的

主干道(没拉通)尽端布置较大的建筑物作为引导目标,产生视觉上的归属感;较长的主干道(拉通)适当地点布置小广场、花台等;利用横跨主干道的天桥、管道等风格主干道,打破无味感;主干道两侧建、构筑物进退布置、体量高低变化,增强街道景深;结合自然地形布置主干道。

(5)高大建筑物的艺术处理

在总体布置、结构造型、建筑处理及色彩选择等方面都必须重视其视线、空间和视觉效果等的经营,在可能情况下做必要的建筑艺术加工,改善群体空间构图关系。

五、单体建筑的艺术处理

1、建筑体型的塑造加工

按照生产工艺特点,保持其固有的组合方式,充分反映建筑性格与特征,力求形式与功能的统一;考虑地区条件,反映不同地理气候对建筑风格的影响;在反映生产性质和建筑特征的基础上,可以采用一些新的结构、新材料和新的处理手法,使建筑体型轮廓有所变化,以免千篇一律;建筑体型受工艺制约较少的厂房,在经济技术条件可能时,体型处理可以采用灵活变化的处理手法,以丰富建筑群体艺术效果;建筑与结构,建筑与构筑物应当协调统一,既要反映功能上的不同点,又要表现其共同的内在关系,以形成有机整体;体量大小悬殊的厂房,应与各工种密切配合,尽量采取恰当的组合搭配方式,或设法改变其体量的比例尺度关系,使之协调;当小体量的建筑的长度、高度、层数均不可能改变时,宜采用必要的建筑手段以改变建筑体量的不协调关系。(图例6)

2、厂房立面处理

影响立面处理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因素:生产工艺性质对厂房立面的影响;地区自然气候条件对厂房的立面影响;建筑材料和结构形式对立面的影响。

3、立面处理的几个方面

首先是门的处理,门是工业建筑生产及运输的通道,对它进行适当的美化加工,可以突出门的位置而增强指示性,改善墙面虚实关系,并可丰富立面效果;窗的组合,窗是为厂房通风、采光而设,而合理的进行门窗组合则可有效地协调墙面的虚实关系,恰当的门窗组合更可以增加厂房的立面建筑艺术效果;墙的划分,利用结构构件、建筑线脚、抹灰等手段,将墙面采用不同的办法进行划分,可以获得不同的立面效果。(图例7)

实例

1、维特拉家具公司,德国

项目概述

维特拉是一家著名的家具制造厂,以生产办公家具为主。他位于德国南方小城魏尔市,紧靠德瑞边境。魏尔是一个不到30000人的小城,维特拉家具厂座落在城北的一块三角形地段,占地16万m2。其北部是一块空旷的丘陵地,东面魏住宅区,西部则靠近交通干线(国道、铁路及高速公路)。厂区内的厂房和辅助设施分别由格雷姆肖、盖里、安藤忠雄、哈迪特、西扎在1981年~1994年间设计并陆续建造起来。

设计理念

工业建筑长期以来是建筑学忠一个被忽视的领域,这是因为工业建筑受生产工艺、经济等素的影响,在设计创作中常被认为受到制约。然而,维特拉家具公司的总裁拉夫·弗尔鲍姆,是一位把企业发展和艺术情结紧密相联的企业家,他魏工业建筑的创作提供了良好的土壤。维特拉也因此在当代建筑的发展历程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功绩。

在维特拉,各种流派的建筑在这里云集,体现了维特拉企业“多样与整体”的企业思想。格雷姆肖表现了技术与精致;盖里表现了富有动感的开放性;哈迪特表现了速度与力量;安藤

忠雄表现了谨慎与清晰;西扎则更多地表现了宁静与谦逊之美。在这里,功能与形式、生产与变化得以完美结合。

建筑特色

格雷姆肖设计的厂房面积1.2万m2,其中办公室和展示用房2500 m2,厂房净高6m。厂房采用钢板单元的双壳结构,使厂房在外壳组装施工过程中就可以投入使用。厂房的承重结构系统此阿用了25m跨度标准化预制钢筋混凝土结构。厂房大厅附着6格方塔,容纳盥洗间和休息室,既丰富了厂房外观,又赋予该厂房以个性。

盖里设计的厂房与家具博物馆使同时设计的。厂房有14万m2,博物馆有740 m2。厂房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外墙用拉毛粉饰,有大面积的侧窗和天窗采光,办公部分设在厂房北部的夹层中。厂房北立面朝向厂房区主入口,构成厂区“脸面”,并构成家具博物馆的背景。富有雕塑感的坡道和入口门罩象“书夹”一般衬托出博物馆,成为厂区入口的标志性建筑。家具博物馆由图书馆、办公室、库房以及其他一些辅助用房组成,各个房间在空间上彼此联系使室内空间能彼此渗透交流。它虽然不大,但平均每年吸引3万多人前来参观。它像一座浮在水面的冰山,成为维特拉的标志性建筑。

哈迪特设计的消防站在厂区北部。为了使消防站不至于迷失在周围的厂房之间,并作为整个厂区的一个结构性元素,消防站微斜入主干道轴线,以使在透视上既能展示其形体景观,又能遮蔽厂区主干道视廊中厂外建筑的无序。

安藤设计了会议中心,它包含教室、会议室、图书馆及休息设施。其朴素的形式和低沉的立面,通过下沉式的庭院布局以及地面上横长的墙体与临近喧闹的博物馆相隔离,嵌入基地的樱桃林中。这一会议中心采用的混凝土材料显示了混凝土所能表现的雕塑性本质以及光与混凝土材料的巧妙结合。

西扎设计的厂房位于基地尽端,紧邻消防站,面积微9000 m2。厂房大厅内有两个“房中房”,一个是经理办公室和卫生间,另一个是技术设备控制室。厂房继承了大厅式的厂房形式,此阿用钢筋混凝土结构,金属板屋顶结合线性的屋顶采光。外墙以红砖贴面,与已有厂房相呼应。均匀的强身被白色的U型金属嵌条和竖向窄窗所划分。来自葡萄牙的花岗石用在楼梯间和外墙墙裙,构成典型的西扎风格。厂房内所有技术设备(电气、照明、电话、采暖等)都隐蔽在钢屋顶之中,有效地保证了厂房大厅在使用上的灵活性。在该厂房对面格雷姆肖设计的厂房之间还插有一钢结构的拱形雨篷,这一高11m、由4根钢缆悬吊的可升降的雨篷,不仅可以防雨遮阳,还作为整个厂区中心轴线上的一个过渡,强化了作为厂区入口轴线上的端景消防站。

(图例8)

2、雷诺汽车公司中心英国

设计:福斯特事务所

项目概述

雷诺汽车公司中心1983年建于英国斯文顿,是法国雷诺汽车公司在英国建造的一所综合性建筑,坐落在距牛津市不远的威兹州斯温顿市西郊,场地周围是一片绿色树丛簇拥的田舍风光。一期工程为24000㎡,主要用于新产品的展销、发送、维修以及专业人员培训。设计理念

为使整个厂房与周围环境相和谐,并表现出现代化和高科技的特点,设计者每日驾驶直升飞机反复察看地形,在飞行考察中,他从“无质量感”和“最大速度”的狭缝里获得了创作启发,为了克服大地的重力作用,他构思出凌空悬浮的伞状结构,把厂房主体结构确定为一把张开的伞,用索柱作为支撑,连续地展现在原野上。设计者力求采用统一构件、统一柱网24m×24m,并能满足较大的通用性的需求。

结构特点

该厂房的结构设计力求体现高科技时代特点,充分发挥新结构、新材料特性。受压构件为带空工字形钢板梁,每个方形柱网由8个构件拼贴接成梯形,其下由16m高的钢管柱和钢拉管组成近似下撑式屋架,他们设计在方形柱网四边和对角线上,并和柱上钢缆相连,形成一个空间受力体系。柱子附近屋面最低,跨中则有4m宽的十字脊,用以布置采光带。结构受力合理利用了其力学性能,节约了材料。

建筑造型

厂房主体犹如一把把张开的伞,整体造型显得十分轻盈。一根根伸出屋面的伞型立柱和波浪形的屋面,给人以强烈的印象。整个建筑立面虽有三百多米长,但韵律感极强,不显单调。同时通过巧妙地运用管柱、钢索、圆孔、钢梁以及其他材料,并使这些构件充分暴露,以获得强烈的艺术表现力。厂房外部色彩选用醒目的黄色,象征野油菜花盛开在一片青绿的田野之中,从远处望去,伞状的外形有秩序地起伏伸展,格外醒目,与周围的树丛彼此呼应,将人带入清新的境地。

室内设计

设计者在“无重量感”、“悬浮感”的构思主题下,将室内的顶棚和隔断也都做成空透轻盈的形式,使其活动的工人产生无重量感,以达到力学与艺术的统一。展示厅、餐厅和大厅都给人以轻快、柔和、亲切、舒适的感觉。室内尽量采用自然光,在立柱旁和屋顶中央都设置采光口。餐厅和接待厅都采用玻璃墙面,用螺栓直接固定在墙壁的钢框架上,使室内显得敞亮。玻璃墙上还设有乳白色的百叶帘,可以自由调节室内光线。

(图例9)

六、环境气氛营造

1、环境配制

环境配制不但有利于工厂的美化、防护,而且对厂区的建筑体型、空间有着陪衬、烘托主体的作用。

2、气氛烘托

工业建筑因其生产的性质、状况不同,其建筑群体的气氛也不相同。为了使工厂建筑体型、空间与之生产气氛相协调,我们必须分别情况予以考虑,使群体空间艺术效果容于生产气氛之中,这是生产功能的要求,也是空间构图所应解决的问题。(图例10)

七、工业建筑群体色彩

1、建筑群体色彩协调。类似协调:把统一因素放在首位,再考虑其中的变化因素。对比协调:把变化放在首位,再强调统一因素,以此取得色彩协调。

2、建筑的色彩对比。连续对比:利用色彩中的“补色残像”即连续对比理论,对建筑色彩进行处理。不宜在诱导性部位和大面积使用。同时对比:包括色相对比、明度对比和彩度对比。

3、建筑色彩的视觉处理。工业建筑色彩宜以浅淡、明快、素雅、安静、舒适愉快地色调为主。

4、建筑色彩与气候环境的关系:从气候上来说,在建筑群体色彩上,我国北方宜选用暖色调,南方宜选用浅淡的冷色调。从建筑环境上来说,工业建筑群体与所处自然环境作为统一体来考虑,在统一、协调、变化中求其色彩空间效果的和谐。

(图例11)

八、工业建筑的发展趋势

1、工业建筑的发展现状

工业建筑是国民经济发展和文明进步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历史上由于受经济及思想认识等的限制,工业建筑几乎成了工业生产设备构筑物的简单包装。近年来,我国工业建筑迅猛发展,每年完成的建筑工程投资中,工业建筑占了一半以上。与此同时,

现代工业也早已从早期以加工为主转型为以电子信息、化学、生物、金属机械、工业为主的高科技产业,即从劳动密集型产业转型,提升为技术、创意、资讯密集型产业。

2、工业建筑的发展趋势

(1)工业建筑的一体化趋势

根据创意工业的定义,以及目前工业建筑种类的多样化判断,工业建筑的范围已经扩大,工业建筑与民用建筑的界限也越来越模糊,并日趋一体化。

以纽约牙买加热电联产工厂为例,,它位于纽约约翰.肯尼迪国际机场中心。机场原有的热力和制冷工厂——SOM在1957年设计的一栋玻璃和钢结构建筑,已经不够支持目前每年3000万人次的机场运转。项目是对原有工厂做维修和扩建,扩建后的涡轮机、锅炉和制冷机组将提供全年运转所需的电力和冷、暖气。因为工厂与沙里宁设计的TW A航站楼仅一石之地,几乎来机场的每个人都能看到它,所以业主对该工厂的设计慎重考虑。

一般来说受结构体系、工艺设备、经济条件等因素的影响,工业建筑设计相对民用建筑有更多的限制。抓住实际工程的工业特点进行推敲、创新,突出它的某种特质,或传达某种观念,往往会使工业建筑更有表现力。利用水塔或工艺流程产生的构筑物创造高耸构架的造型美,用相应的建筑手法处理工业建筑特有的建筑词汇,表现出的美感是其他建筑类型所不能比拟的。(图例12)

(2)工业建筑的人性化趋势

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工业建筑表面上是为了生产产品,实际上最终还是为人服务的。在工业建筑空间设计上,以创造人产生归属感和亲切感的良好生活环境,最终达到提高员工的生活质量及工作效率的目的。(图例13)

(3)工业建筑的生态化趋势

绿色工业要求自己是循环的一部分,它导致传统工业发生革命性的变革,因而需要对城市环境设计、节能、节地、环境保护、防止污染等问题给与极大重视,并运用生态学中的共生与再生原则,建立工业建筑生态建筑学理论体系。目前对工业建筑的各种生态化建筑讨论,已从建筑物里的研究深入到建筑设计的创作中来,而且在实践中得到较广泛运用。

实例:珠海新明珠表业有限公司新长区位于珠海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科技创新海岸,总用地面积6万平方米,首期总建筑面积2.25万平方米,包括:综合厂房、打磨车间、设备用房、职工餐厅及职工宿舍等五座单体建筑。项目以“生态”“节能”作为设计重点,主要包括:

1、规划上的生态考虑:优化设计、节约用地:将不同功能的生产、生活区做分隔处理,生活区设置在基地的尽端,绿化和运动场地将他们与周围区域分开。服务区作为连接生产与生活区的纽带设在两者之间,配以连廊连接,布局紧凑,交通流线短而便捷;提高建筑的适应性、灵活性:每座建筑都具有充分的生长空间,可分多期建设;美化长区环境:强调“低密度、高绿化率”园林长区特色。全部建成后建筑密度30%,绿化率43%。

2、针对当地气候的生态节能策略:遮阳措施的充分运用:在整个生产区域,包括综合厂房和打磨车间,全部采用了钢架铝合金百叶的外遮阳措施,遮阳面积达到生产区外墙面积的80%左右。遮阳方式有两种:A、距离外窗50cm处的局部遮阳。B、距离建筑外墙2-3m处的整体遮阳。遮阳结构的钢柱不但有其自身的承重作用,还直接与天面的雨水管相接,成为雨水排放的通道这一措施使每年节约的电能超过70万度,也就相当于70万元人民币的运行费用;充分利用自然通风采光,创造人性化的室内环境:首期建设中,除了综合厂房由于洁净度要求需要中央空调,其生产车间需要人工照明外,其余四座建筑全部采用自然通风采光;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提高建筑围护结构热工性能,包括尽量减少外门窗的面积,使用小高窗,并采用了阻热性能好的塑钢门窗及双层中空玻璃,与普通玻璃门窗相比可节约35-45%的能

源。热回收系统的运用,利用综合厂房生产车间全天候运行的洁净空调机组制冷产生的副产品――-热量,在设计中采用三台两级容量的冷水式冷冻主机的其中一台增加了热回收冷凝器,并通过热泵提高其热能量,直接给宿舍提供热水。采用节能照明系统,选择了36w840高效节能光管,在满足同等照度的情况下,从双管减至单管,从而使每年的照明用电从40万度降到了20万度。

(图例14)

(4)工业建筑的高科技化趋势

工业建筑的高科技在建筑材料上是利用高科技材料,提高建筑的灵活性、通用性和多样化;在建筑结构体系上,采用新型大跨度结构体系;在技术设备上,更多的满足生产与管理的微型化、自动化、洁净化、精密化、环境无污染等要求;在信息技术上,建立计算机自动化控制系统,使工艺流程、物流、人流及信息流更加畅顺。

(5)工业建筑的多元化趋势

投资主体多元化、建设场地地域文化的多元化、企业品牌多元化,以及多元文化背景下的设计事务所的参与等,极大的促进了工业建筑多元化的形成和发展。

(6)工业建筑的可持续发展趋势

应慎重对待任何有价值的工业建筑,适当保留以延续人们的历史记忆,使人们产生精神归属感,产生群体凝聚力。目前对已有工业建筑的技术改造和合理利用得到一定重视,并逐步在工业建筑中得到一定体现。

(7)工业建筑的城市设计化趋势

在重视城市设计的大背景下,也应重视工业建筑。不能只简单的完成单体设计,而应从城市设计的高度,将建筑学的学科特征应用到创造城市空间上,对城市规划进行合理延伸和补充,并致力于厂区交通与城市交通流线的条理化。

(8)工业建筑的文化性趋势

它们满足不同使用要求的同时,也应创造宜人、优美、时尚、有文化内涵的建筑空间及环境。因此,工业建筑最终也是艺术,也是一种文化表现。在工业建筑及工业园区的设计中,应将工业的建筑特点、功能与地域、文化、民族相结合,充分发掘并塑造独特的企业形象,丰富企业文化内涵。

建筑美学

第一章美学基本知识 美学:研究现实的美的规律及其表现和对美的欣赏与创造的科学. 建立:1750年德国★鲍姆嘉通美学之父,理性主义哲学家 《美学》 1.1美是什么 代表人物: 柏拉图“美是理念” 亚里士多德“美是整一” 休谟“美不是事物的本身属性,它只存在于观赏者的心里” 立普斯“移情说” 孔子“尽善尽美” 庄子“道至美至乐” 王阳明“美在吾心中” 一. 客观美:认为美在物体本身,自然和社会本身. 二. 主观美论:美不在物,却在心.在精神. 三. 主客关系美论:认为美即不在物也不在心,而在心与物之间,即主客观的统一. 1.1.1美的特征 (1)美是具体可感的形象 (2)美的感染性,是美本身固有的特点 (3)美的形象要靠不断创新. 1.1.2美的形态 (1)自然美 (2)社会美人的美是社会美的中心内在,外在 (3)艺术美 作用:认识作用教育作用美感作用特点:反映现实,融进艺术家思想 1.2 美的欣赏 1.2.1 美感 美感的产生通过人类特有的审美感觉器官:耳.眼.鼻.舌 高级的特点:心里结构 文明的思维结构 社会的情感等心里活动 1.2.2审美标准 说法不一: (一)认为审美评价存在客观尺度标准是绝对的 (二)认为标准因人而异,审美评价纯属主观精神范畴它是相对的 1.2.3审美差异 概念:人们在审美过程中,对于同一事物和形象往往会产生不同的审美感受. b 存在哪些方面:明显的时代特征;明显的民族差异;经历学识审美修养 第二章中外古建筑美学 建筑美学:研究建筑与现实审美关系的一般规律的美学,是研究建筑领域中美学问题的科学. 建筑艺术的特征:象征性,功能性,地区性,时空交汇性,技术性。 2.1中国古代建筑传统的多层次构成 2.1.1礼制性建筑的类别

以建筑美学的角度分析沈阳的建筑

专业:-------- 班级:-----------姓名---------学号: --------- 以建筑美学的角度分析沈阳建筑 建筑美学以如何按照美的规律从事建筑美的创造以及创作主体、客体、本体、受体之间的关系和交互作用为基本任务,其具体内容是:建筑艺术的审美本

质和审美特征;建筑艺术的审美创造与现实生活关系;建筑艺术的发展历程和建筑观念、流派、风格的发展嬗变过程;建筑艺术的形式美法则;建筑艺术的创造规律和应具有的美学品格;建筑艺术的审美价值和功能;鉴赏建筑艺术的心理机制、过程、特点、意义、方法等。根据当前建筑美学的发展趋势,重点是研究建筑美与城乡环境的关系、建筑美的审美效应、建筑美与山水园林的关系等。 沈阳是辽宁省的省会,东北地区的经济、文化、交通和商贸中心,全国的工业重镇和历史文化名城。沈阳总面积1.3万平方公里,市区面积3495平方公里。全市户籍人口819.6万人,市区人口615.4万人。沈阳位于中国东北地区南部,辽宁省中部,以平原为主,山地、丘陵集中在东南部,辽河、浑河、秀水河等途经境内。属温带半湿润大陆性气候,全年气温在-29℃~36℃之间,平均气温8.3℃,全年降水量500毫米,全年无霜期183天。受季风影响,降水集中,温差较大,四季分明。 沈阳是闻名遐迩的历史文化名城。因地处古沈水(浑河支流)之北而得名。沈阳地区蕴育了辽河流域的早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据对新乐遗址考证,在72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在此繁衍生息。从公元前229年设立侯城起,沈阳的建城史已近2300年。沈阳素有“一朝发祥地,两代帝王城”之称。1625年,清太祖努尔哈赤建立的后金迁都于此,后由皇太极更名为盛京。1636年,皇太极在此改国号为“清”,建立清王朝。1644年,清军入关定都北京后,以盛京为陪都。清初皇宫所在地-沈阳故宫,是中国仅存的两个完整皇宫建筑群之一。 沈阳最具代表性的建筑要数沈阳故宫和昭陵了。 沈阳故宫 沈阳故宫,原名盛京宫阙,后称奉天行宫。位于沈阳市沈河区明清旧 城中心。占地面积约6万平方米,有建筑90余所,300余间。始建于后金天命 十年(明天启五年,1625年),初成于 清崇德元年(明崇祯九年,1637年)。 清顺治元年(1644年),清朝移都北京 后,成为“陪都宫殿”。从康熙十年(1671 年)到道光九年(1829年)间,清朝皇 帝11次东巡祭祖谒陵曾驻跸于此,并有 所扩建。 沈阳故宫是中国现存仅次于北京故 宫的最完整的皇宫建筑,在建筑艺术上 承袭了中国古代建筑的传统,以汉族传统建筑风格和布局为主,兼备了蒙、满等民族风格和布局,具有很高的历史和艺术价值。1926年以后,其建筑群陆续辟作博物馆(现称沈阳故宫博物院)。1961年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确定为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4年7月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北京及沈阳的明清皇家宫殿”项目。 沈阳故宫博物院虽然也是明清时期的皇家宫殿,但是与北京故宫博物院相比,仍然有他独特的特色,下面一起来欣赏一下沈阳故宫博物院的建筑特色吧。

建筑美学的知识点

艺术史和美学史上的6种解释:美学标准 作品必须体现艺术家精湛的技艺 作品必须给人愉悦的感受 作品必须传达艺术家的情感 作品必须传达重要的道德教训,或帮助我们过更美好的人生 作品的形式特征必须具有和谐和美感 作品必须展示艺术家对现实的洞察 什么成就了伟大的艺术? 作品必须体现艺术家精湛的技艺 艺术家的技艺一直不是哲学史和美学史关心的重点,通常也不构成任何哲学家之艺术观的核心。 欣赏艺术作品与艺术家本人全无关系,这等于说人们不需要考虑艺术家的艺术技巧。 罗杰·斯克鲁顿“一个人若觉得风雨侵蚀而成的塑像与手工雕刻的作品之间毫无区别,他就没有阐释作品甚至理解作品的能力。” 作品必须给人愉悦的感受 艺术给人带来的愉悦,被视为艺术价值的关键,但强调“适度”。 康德清楚的区分,他认为,真正的审美愉悦是非功利的。 作品必须传达艺术家的情感 艺术作品必须传达艺术家的情感。艺术作品反映了艺术家的情感,并把这种情感传递给欣赏者。 托尔斯塔认为,艺术作品旨在诱发观众、读者或听众的情感。 作品必须传达重要的道德教训,或帮助我们过更美好的人生 托尔斯泰认为,无论我们沉浸在一件艺术作品当中还是以其他方式来欣赏它,完全是个主观问题。任何试图对审美趣味标准作出客观规定的尝试注定都会失败。然而,有一个方法可以让我们客观地评价艺术作品,那就是它的道德内容。 席勒认为,通过艺术,我们得以向世界敞开;一个创造性的戏剧给我们的启示,甚至都能使我们了悟世界的意义。艺术使我们的身心得以修养,帮我们走向自我提升之路。 作品的形式特征必须具有和谐和美感 有些哲学家认为,艺术作品之所以伟大,不是因为它描绘了现实世界中的事物。而是体现在它以何种形式组合而成。 作品必须展示艺术家对现实的洞察 通过揭示现实世界的一些重要的一般特征,艺术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现实。 荀子,音乐反映了天道的和谐,通过养成正确的音乐欣赏方式,我们就能深刻理解终极真是。叔本华,艺术反映了真实世界的基本特征——意志,它是宇宙一切活动背后的动力。 康德对于“美”的定义:美得概念是人类思想的一种独特、自主的运用。 美学的首要任务,就在于对某种思想认识的正确理解,即对体验和判断能力的理解。 建筑美学与建筑理论: 建筑理论的意图在于阐明准则、规律和规则,它们指导着建设者的实践。 维特鲁威、阿尔伯蒂等,为建筑各部分的系统结合和建筑部件的装饰制定了许多规则。 只有当建筑理论具有普遍效果时,才能对美学有所冲击,因为那时他必须以取得建筑美的本质为其目的。 建筑的明显特征:功能性 首先,实用功能。建筑是人类生活、工作和进行礼拜的地方。在决定某种形式之前,建筑首先要满足需求和愿望。

建筑美学法则实例分析

建筑美学法则实例分析 在许多伟大的建筑面前,除了通过视觉的愉悦程度感受建筑外在的美,还应该根据一定的法则在深一层次来欣赏建筑的形式美。建筑形式美的十大法则基本较全面的概括了建筑美学的基本内容。 一、统一 统一可以给与人一种很强烈的和谐感,建筑构图为了统一,会从平面组合到立面处理,从内部空间到外部形体,从细部处理到群体组合都遵从一定的统一性。例如造型统一的罗马圣彼得大教堂,运用了很多形式相似的拱顶和中央的大穹顶互相协调,使得建筑达到色彩上,文化意义上的统一。 二、对比和微差 建筑要素之间存在着差异,对比是一种显着的差异,微差则是细微的差异,就形式美来说两者都不可少。例如巴西议会大厦,其矗立在巴西首都巴西利亚市的核心三权广场上,整 幢大厦水平、垂直的体形对比强烈,而用一仰一覆两个半球体调和、对比,丰富建筑轮廓, 构图新颖醒目。在巴西灿烂的阳光下,它就象是一曲恢宏的乐章,自由自在地歌唱着,使人震撼,令人陶醉。 三、均衡 均衡是指在视觉和感觉上给与人稳定感,例如,下大上下的山,对称的人等等,这些都会带给人稳定感。而且通过实践证明,均衡的建筑通常都是安全的,感觉上也是十分舒服的。在古代建筑中这些特点尤为突出。例如埃及的金子塔,仿佛山的造型,又例如巴黎圣母院的西立面,给人的感觉都均衡稳定的。 四、比例尺度 维特鲁威在《建筑十书》中表示,美是客观存在的主要表现在建筑的各部分间的和谐比例。数学上有着名的“黄金分割”理论,以1比的比例的长方形是最理想的。一个优秀的建筑往往在尺度上会让人觉得舒适。如果比例尺度失调则会让建筑变得怪异,比如大空间如报告厅,礼堂等,如果层高过低就会显得压抑,进深大,开间小的房间往往采光就有问题。例如安藤忠雄的光之教堂,光之教堂是现有一个木结构教堂和神父住宅的独立式扩建。没有一个显而易见的入口,只有门前一个不太显眼的门牌。进入它的主体前, 必须先经过一

建筑业推行新型建筑工业化中存在问题与对策研究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331631082.html, 建筑业推行新型建筑工业化中存在问题与对策研究 作者:王成和 来源:《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7年第11期 摘要:近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各个行业领域都进入了转型发展新阶段,建筑行业也随之 产生了巨大的变革,在城镇化进程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建筑工业化已经成为新型产业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成为建筑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文首先总结阐述了当前我国建筑工业化的发展现状以及实现工业化的必要性。根据当前建筑业推行新型建筑工业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建筑业;建筑工业化;问题分析;对策 中图分类号:TU712 文献标识码:A 为当前社会存在着较为严重的“用工荒”以及“招工难”问题,使得人口红利逐步消失,建筑企业对于劳动生产率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全国范围内,严重的雾霾天气成为人们心头之患,建筑行业同样需要紧跟潮流,建造节能环保、舒适宜居的绿色建筑。可见,传统的以现浇为主的高耗能的污染建造方式已经不能满足绿色建筑的需要,建筑工业化的推动便是这样一种发展方式进行转变的突破口及切入点,必须牢牢把握这一机遇,充分认识和了解在新型建筑工业化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深入研究以得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一、推行新型建筑工业化过程中的问题 1.相关政策的不健全 在国家层面来说,并未出台相关的扶持政策来推动新型建筑工业化的发展。各个地方政府所制定的相应扶持政策,也仍然不够完善,依然存在着产业激励措施不够明确、技术体系集成研发不够重视以及装配式的建筑预制率较低等问题,对于建筑工业化未来的发展趋势没有明确的规划。 建筑工业化进行项目招投标、质量检测以及竣工验收等施工环节中,缺乏完善的监管流程和机制,未形成对于新型建筑工业化发展有益的创新机制。由于工程项目施工设计一体化的招投标机制暂未实施,不能实现设计、生产以及装配等施工环节的一体化,造成这些原本应当连贯的施工环节出现了脱节,则施工项目不能从规划设计以及施工管理等整个产业链实现整体利益的最大化。另外,针对施工许可、施工图纸审查等监督机制缺失也造成工业化建筑在其建造过程中的不确定性,质量得不到保障,使得项目进行标准化管理更加困难。

建筑美学论文

浅析建筑美学在建筑中的应用 摘要:建筑美是一种客观存在。建筑的造型只有符合客观的形式美法则才是美的。这类理论最早的代表是古希腊的毕达哥拉学派。公元1世纪罗马帝国的建筑工程师维特鲁威在《建筑十书》中指出,美是客观存在的,它主要表现在建筑各部分间和谐的比例。 关键字:形式美法则建筑十书比例 Abstract:Architectural beauty is an objective reality . Architectural Shape only meet the objective law of formal beauty is beautiful . The earliest of these theories is represented by the ancient Greek Pythagoreans . 1st century AD, the Roman Empire in the construction engineer Vitruvius ' Ten Books of Architecture "and that the United States is an objective reality , it is mainly manifested in the construction harmonious proportions between the various parts . Keyword:Aesthetic Principles 目录

1引言 (01) 1.1形式美法则 (01) 1.2形式美在建筑中的表现和应用 (01) 2.1对称与均衡 (01) 2.2节奏与韵律 (01) 2.3调和与对比 (01) 2.4比例与和谐 (01) 3.1案例分析之流水别墅 (01) 3.1.1统一与变化 (01) 3.1.2调和与对比 (01) 3.1.3均衡与稳定 (01) 3.1.4节奏与韵律 (01) 3.1.5过度与呼应 (01) 3.2.1建筑美学与结构主义 (01) 4.1总结 (14) 参考文献 (15) 1引言

浅析建筑美学

浅析建筑美学 收稿日期:2009202226 作者简介:史 丽(19802),女,助理工程师,新疆公路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房建室,新疆乌鲁木齐 830000 史 丽 摘 要:阐述了建筑美学的产生、建筑美学的划分及其定义,研究了建筑美学的意义主要体现的几个方面,并通过对建筑美学的原则和特征进行说明,以期有助于人们全面认识建筑美学。关键词:建筑美学,设计,美学观,审美价值中图分类号:TU 285文献标识码:A 如何设计赏心悦目的建筑、如何让自己的设计体现出建筑之 美是每个设计师孜孜追求的目标,然而“美”这个概念可谓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本文通过对建筑美学的定义、意义、原则和特征四个方面进行综合阐述,以求对建筑美学有一个全面的认识。 1 什么是建筑美学 1)建筑美学的产生。自从世界上有了第一幢刚具雏形的“房 屋”,建筑美学就随着它的出现而出现了。建筑美学经历了一个从茅屋之“美”到广厦之“美”的发展过程,它的每一步发展都以一定的社会物质条件为基础,而“美”的最后形成,还有赖于人的意匠,加工和创作。真正美的建筑艺术、美的建筑形式和构图,都不是凭空产生的,是建筑技术、材料、结构和构造等物质方面的因素所决定的,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结果。大量历史事实表明,建筑美学的产生不但具有客观性的一面,而且有着主观性的一面,材料、结构和构造等物理方面的问题属于美的客观范畴,人的心理机能和智慧创造,属于美的主观范畴,前者是产生美的实际条件,后者是产生美的真正动因。2)建筑美学的划分。随着建筑美学的产生,就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对建筑美学的意义的争论,一般认为建筑美学有狭义和广义之分。通常地说,狭义建筑美学是指单体建筑美学,是指美的房屋、美的造型、美的装饰;而广义建筑美学则把建筑放到广阔的特定时空背景中去研究,它跨越单体,走向群体,跨越房屋自身,走向整体环境,跨越单体建筑,走向城市。前者旨在揭示单个建筑造型美的规律和艺术特性,而后者侧重于从建筑美学的边界条件,从建筑物与其周围环境的相互关系,以及从建筑街道、广场、区域乃到城市的宏观角度,去把握美的特性,研究建筑美学的问题。狭义建筑美学的核心是源于维特鲁威《建筑十书》的建筑三要素。英国建筑理论家柯林斯也认为实用、坚固、美观的提法很全面,不能去掉其中的任何一项。3)我国对建筑美学的定义。对建筑美的解释有多种多样,我国出现的主要有三种:a.“新功能论”,认为建筑师在创作过程中只不过在复杂而严格的功能、技术、经济条件下尽量按照形式美的法则推敲外形罢了,这一观点基本否定了除了“形式美”以外的任何建筑“艺术美”的形式。b.“两层次论”,认为建筑物的美可分为“形式美”和“艺术美”两个层次,前者具有一般形式的审美性质,而后者还具有较强的思想性和艺术性。c.“系统”建筑美论,即把建筑美的意义放在宏观的建筑大系统中去考察,一反传统的从功能到形式的“线性思维”模式。 2 建筑美学的意义 之所以建筑美学是设计工作者所追求的共同目标,是因为建筑美学在实际建筑中存在着重要意义,建筑的美学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建筑能真实地反映一个时代、一个社会形态、一个家庭,概 言之,就是建筑物拥有者的政治文化、经济状况,具有真实美。真实是美的内核,建筑的美学价值首先在于,通过对建筑的审美,可以窥见这个建筑物或建筑群所构建的社会、时代或家庭当时经济、政治、文化之真实状况。反过来,又可以通过对建筑的审美,窥见当时的经济、政治、文化的状况,对建筑美的构建的支撑力和制约力。说建筑是凝固的历史,是凝固的史诗,就是从这个意义上说的。法国的埃菲尔铁塔、荷兰阿姆斯特丹的原子塔,人们通过对这两个不同时代的建筑物的审美,可以看到工业时代和原子时代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真实状况,并且是勿庸置疑的。2)建筑反映一个时代、一个社会科技进步状况、创新能力,以及那个时代,那个社会形态下人们的审美情趣、审美价值取向和美学追求。应该说,一个时代、一个社会科技进步状况、创新能力,决定这个时代、这个社会所建造的建筑物的科技含量和创新能力水平。反过来,通过对一个建筑、一个建筑群的审美,也可以窥见这个建筑物、这个建筑群所建造的社会、时代的科技进步状况和创新能力。科技和创新是美的内涵,是美的创造的原动力,是美的母体。一般意义上的美是如此,建筑美亦是如此。3)建筑的实用性,也就是建筑的实用价值,同样是建筑美的美学意义的重要体现。建筑的美学意义在很大程度上体现在这个建筑物或建筑群的实用性(实用价值)。美的感受在很大程度上来自于实用,建筑尤为如此。一般说来,建筑都具有一定的实用性。而实用性有直接实用性和间接实用性之分。没有实用性,就很难说有什么美的感受,也就谈不上什么美。实用价值可以产生舒适,可以产生愉悦,可以激发美感,让人感受美。显然,建筑的美学意义,体现在其实用价值上。反过来,建筑的实用价值,彰显建筑的美学意义。4)建筑的美学意义还体现在建筑的鉴赏价值(也叫观赏价值)上。一个好的建筑物或建筑群及其环境,可以构成一个很好的建筑景观,具有很高的鉴赏价值。一般说来,建筑及其环境是同步设计,同步建造的。建筑群尤其是这样。环境强化了建筑物或建筑群的美感,环境又扩展了建筑物或建筑群的美的内涵和外延,有了建筑主体,有了与主体建筑和谐映衬的环境,其观赏价值是不言而喻的。一个好的建筑物或建筑群及其环境,它(它们)的外观、神韵都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 3 建筑美学的原则 人们探索美,并努力地创造美,但是“美是难的”,有没有建筑的永恒之道来阐述美的原则,如果研究建筑美的形态,那么有造型美、空间美、环境美;如果研究美的机制,可以从美感心理、审美中介、理情寓合等因素来探讨;如果研究美的客观规律,甚至可以 追溯到自然界最基本的存在法则。这些多方位的阐述无非是在寻

关于推进新型建筑工业化项目建设的实施意见(试行)

关于推进新型建筑工业化项目建设 的实施意见(试行) (征求意见稿) 为加快推进我市新型建筑工业化工作,促进我市建筑业转型升级,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推进建筑业发展和改革的若干意见》(建市[2014]92号)、《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推进新型建筑工业化的意见》(浙政办发…2012?152号)、《浙江省深化推进新型建筑工业化促进绿色建筑发展实施意见》(浙政办发…2014?151号)和《宁波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推进新型建筑工业化若干意见的通知》(甬政办〔2015〕99号)(以下简称《若干意见》)等文件精神,特制定本意见。 一、明确新型建筑工业化项目发展重点 (一)推广重点适用建筑技术 本意见所指新型建筑工业化项目,主要是指建筑物主体部分采用工厂标准化制作的预制构件或部件,在施工现场装配而成的居住建筑和商业、办公等房屋建筑项目。本市新型建筑工业化项目主要鼓励三大类建筑体系:一是装配式预制混凝土建筑体系;二是装配式钢结构建筑体系;三是钢与混凝土混合结构体系。同时围绕“节地、节能、节水、节材、环保和运行管理”,大力推广适合工业化项目建设的集成装修技术、整体厨卫技术以及其他实用技术。 (二)确定重点推进区域

按照突出重点和不同区域分类推进的原则,各县(市)区政府、管委会应将中心城区和大型居住社区等列为新型建筑工业化重点推进区域,并根据需要,逐步扩大重点区域范围。 (三)确定重点推进项目 以保障性安居工程和房地产住宅项目为新型建筑工业化重点推进方向,其他政府投资的学校、医院、博物馆、科技馆、体育馆等公共建筑和房地产商业项目积极实施新型建筑工业化。 二、确保新型建筑工业化项目有序推进 (一)新型建筑工业化项目土地划拨、出让条件 对于国有投资的人才公寓、公租房、廉租房和其他保障性安居工程,在土地出让或划拨前由规划部门向住建部门征询意见,住建部门应将工程项目是否实施新型建筑工业化的意见反馈规划部门,规划部门在土地规划设计条件中应将《宁波市新型建筑工业化项目范围及类型和最低技术要求》(以下简称《技术要求》,详见附件1)作为条件之一,国土部门在土地划拨决定书或土地出让合同中应将《技术要求》作为附件。 对于房地产开发项目,在土地出让前由规划部门向住建部门征询意见,住建部门应将工程项目是否实施新型建筑工业化的意见反馈规划部门,国土、规划部门在规划设计条件、土地出让公告、招拍挂文本、土地出让合同中应将《技术要求》作为附件,并注明“对采用新型建筑工业化方式建造且符合相关条件的建设项目,预制外墙、叠合外墙墙体预制部分的建筑面积不计入容积率,但是超过实施新型建筑工业化的各单体正负零以上地面计容

建筑美学的认识与感受

建筑美学的认识与感受 美的定义为人对自己的需求被满足时所产生的愉悦反应的反应,即对美感的反应。 2008年,大陆学者在《存在与华夏文明》一书中提出了美的这个定义。 美的定义是美学中最难的问题。在人类历史上第一篇系统研究美学的文章《大希庇阿斯篇》中,作者借苏格拉底的口总结到:“美是难的。 毕达各拉斯把音乐中和谐的道理推广到建筑、雕塑等其它艺术,探求什么样的数量比例才会产生美的效果,由此,它们发现了在欧洲有长久影响的“黄金分割线”,他们有时也认为圆球最美。这种偏重形式的探讨是后来美学里形式主义的萌芽。 十八世纪欧洲兴起了“实验美学”热,意图从具体的美的事物中找到美的本质,从而给出美的定义。然而实验美学的研究对象主要是图形和声音,所得结论不具普遍性。由美的这定义出发进行演绎,可以对美进行合理分类,把自然美,社会美、相对美、形象美、朦胧美等都归入了“美”这个种概念的属下。 由于人的需要随时间地点在变化,所以美的概念是动态的,美的外延也是不确定的。 如果以人感知客观世界的方式(嗅,触,尝,听,看,想)为标准,美可分为实用美,形式美,音乐美、精神美和创造美。 以人的需要层次为标准,美可分为生理美、先验美和精神美。 按人活动的场所分,可把美分为自然美和社会美。 按美产生时实物刺激的有无,美又可分为直接美和间接美。 按引起美的刺激是第一信号系统还是第二信号系统,美可以分为实际美

和信号美… 和谐、烂漫、磅礴、壮阔、温柔、热情、博大、健壮、浩瀚、善良、豪放是美的各种不同的具体形式,是个不相同的具体的美。美是和谐、烂漫、磅礴、温柔、健壮、浩瀚、善良、豪放共同具有的一般内容和本质。美是一般的和谐,和谐是具体的美,美存在于和谐、烂漫、磅礴、浩瀚、温柔、热情之中。 建筑美学是艺术美学和建筑学的重要分支。是建立在建筑学和美学的基础上,研究建筑领域里的美和审美问题的一门新兴学科。虽然建筑伴随人类走过了漫长的道路,但建筑美学的出现却是20世纪的事情。英国美学家罗杰斯·思克拉顿运用美学理论,从审美的角度论述了建筑具有实用性、地区性、技术性、总效性、公共性等基本特征,可看成是建筑美学的创始人。美国现代建筑学家托伯特·哈姆林,提出了现代建筑技术美的10大法则,即:统一、均衡、比例、尺度、韵律、布局中的序列、规则的和不规则的序列设计、性格、风格、色彩等,较全面地概括了建筑美学的基本内容。此外,包豪斯的建筑美学理论与现代主义联系较多,美国建筑大师文丘里则从符号学的角度来探讨建筑的美和审美问题。建筑美学以如何按照美的规律从事建筑美的创造以及创作主体、客体、本体、受体之间的关系和交互作用为基本任务,其具体内容是:建筑艺术的审美本质和审美特征;建筑艺术的审美创造与现实生活关系;建筑艺术的发展历程和建筑观念、流派、风格的发展嬗变过程;建筑艺术的形式美法则;建筑艺术的创造规律和应具有的美学品格;建筑艺术的审美价值和功能;鉴赏建筑艺术的心理机制、过程、特点、意义、方法等。根据当前建筑美学的发展趋势,重点是研究建筑美与城乡环境的关系、建筑美的审美效应、建筑美与山水园林的关系等。

建筑美学(1)

人类发源地建筑:两河流域.。古印度。爱琴海域以及中国建筑 举例说明古埃及建筑主要有那两大类 1.金字塔是法老(国王)的陵墓,在建筑形象的美上,对人来说是一种震慑力 .崇高,按黑格尔的说法是“巨量物质压倒心灵”之美。 2太阳神庙是最大最具有代表性的,是以中轴线对称布局,主体建筑是连柱厅,从美学上说给人一种巨大而坚实的震慑力。 古印度佛教建筑,有哪两大类,及其作用 1窣堵坡(即佛塔)作用:是佛教徒死后的坟墓,其形式是半球形。 2支提窟(石窟)作用:是佛教徒讲经说法和进行其他佛事活动之处。 古希腊建筑主要有哪些三种柱式,及其情感象征 1多立克柱象征:简洁有力粗壮大方男性美 2爱奥尼象征:女性之美 3科林斯象征:更为纤巧丰富 举例说明古罗马建筑有哪五种类型 1凯旋门在罗马城内的,是为对外战争得胜归来,作为庆典而用。 2克罗西姆角斗场为最大,从外形看共四层,下面3层连续拱券,富有韵律感。檐部都用线条栏杆等,强调水平线,墙上均设椅柱,强调垂直线 3潘松神庙即万神庙,古罗马最大的神庙,下面是呈圆柱状,上面为半球形的穹隆顶,空间有层次,形象丰富庄重。 4卡拉卡拉浴场,规模大,而十分豪华 5纪功柱“歌功颂德”为皇帝造的。 欧洲中世纪建筑有哪三中形式?特点?代表建筑?(各举1-2例) 1拜占庭a集中式布局以一个大厅为中心,以纵横两条中轴线布局。b穹隆顶大厅用半圆形的穹隆顶,四周有用半个几1/4个穹隆顶对称布置,形成庄重辉煌的效果君士坦丁堡圣索菲亚大教堂 2罗马风格a 以拱顶为主b整体建筑具有敦实感,建筑形象强调垂直线,有向上的感觉:c利用巴西利卡的长方形平面,形成中心轴线长于两侧的拉丁十字的平面;d艺术形式有着主次关系意大利的比萨大教堂英国杜伦姆教堂 3哥特式a用线条轻快的尖拱券。b 造型挺秀的小尖塔。c 轻盈通透的飞扶壁。D修长的束柱e彩色玻璃镶嵌的花窗f x形交叉式拱顶或六分助拱法国的巴黎圣母院德国科隆大教堂英国林肯大教堂意大利米兰大教堂 罗马风建筑与古罗马建筑有何异同 相同:a圆拱形b都以石材料为主来建筑的c都有柱式 不相同:a在建筑形式上,仿罗马多来自基督教而古罗马是注重形式美B在拱助上,古罗马屋面的厚度比较大,而仿罗马在建筑结构上有明显的进步C在束柱上,古罗马多用多立克爱奥尼科林斯等方式,而仿罗马出于宗教的需要,出现束柱做好似数根柱子合起来的感觉。D在建筑的门窗上,古罗马是圆拱形。而仿罗马是半圆拱形。 从形式美的角度分析华西里·伯拉仁内教堂 1它是为胜利而建,有纪念性的建筑的形式美2遵循变化与统一的法则3均衡与稳定的法则4比例与尺度的法则 从建筑尺度来说,分为心理尺度和生理尺度,尺度是一种以大小标准高低为准。 从美学角度分析泰姬·马哈尔陵的美 1建筑是用洁白纯净的大理石筑成,其上还镶嵌着28种宝石,被誉为象征永恒爱情的建筑。2 建筑形象对称庄重,气氛肃穆,但亦明朗,不同于一般陵墓的沉闷。3 立体造型上,形成了变化与统一的美。4 建筑上部的圆尖顶和下部建筑之间比例十分得当,反映出形式美的效果 作为文艺复兴的象征,佛罗伦萨的圣玛利亚主教堂在哪些方面体现了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思想 由意大利伯鲁乃列斯基设计1在艺术形式上,由尖顶改为圆顶的人文主义思想。2在艺术语言上通过色彩来表达,来体现人文主义特色。3在建筑上,顶是双层结构有内顶和外顶,体现了人文主义的主要思想。4由圆穹顶形成全佛罗伦萨的“中心”,人们形容是意大利文艺复兴的“春汛”。让人认识到人需要解放自己,世界是美好光明的,体现人文主义的观念 为什么说卢浮宫的东立面“体现了古典主义建筑理性之美 1立面采用柱式构图,强调中轴线对称。2下面做了基座形式,敦实厚重。3立面构图比例严格,具有明确几何形。4立面设计,古朴典雅,庄重大方,具有强烈的纪念性效果,5都是体现了结构符合比例同时体现古典主义建筑理性之美 18 。19世纪的欧洲建筑之美中,什么是折衷主义建筑?其代表作有哪些 (1)指从18世纪反反复复的创新,到19世纪已经没有创新了(2)代表作:法国巴黎的圣心教堂和巴黎歌剧院

服饰搭配艺术(教案)

服饰搭配艺术(教案)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第一章概述 一.教学目标:1.理解服饰的含义以及发展的历史。 2.明确在当今社会中服饰搭配的重要性。 3.掌握服饰搭配艺术中的内容与要素。 4.了解服饰搭配过程中应遵循的美学法则,并学会怎样把形式美的法则 运用到服装的搭配中去。 二.教学重点:掌握服饰搭配美学法则,了解服饰搭配中的要素。 教学难点:服饰搭配中没学法则的应用。 三.教学课时:4课时 四.教学准备:1.教师:教学课件、服装图片资料 2.学生:资料收集 五.教学过程: 第一节服饰的内涵 一、服饰的相关含义 1、服饰的含义 (1)狭义的服饰是指附着于服装之上或为服装主体进行搭配、修饰的装饰物的总称。 (2)广义的服饰是指服装与饰品,即穿着者及配件的总称。 2、服饰搭配 服饰搭配是指着装构成中上装与下装、里装与外装、衣着与装饰物在材质、色彩、款式、风格方面的组合关系。 3、服饰形象 服饰形象是通过服饰之间的搭配与组合,注重于着装者的外在形象、内在气质形成统一与融合的关系,从而增强服饰造型的魅力,给人视觉以舒适感和美的享受。 二、中国服饰的发展历史 1、先秦时期

中国的衣冠服饰历史上可追溯至三皇五帝时代,大约在夏商时期服饰制度初见端倪,到了周代渐趋完善,并被纳入“礼治”范围。当时的服饰依据穿着者的身份、地位而有所不同。 商周时期,服饰形式主要采用上衣下裳制,衣用正色,即青、赤、黄、白、黑等五种原色;裳用间色,即以正色相调配而成的混合色。服装以小袖为多,衣长通常在膝盖部位,腰间则用条带系束。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一种名为“深衣”的新型连体服饰。深衣的出现,改变了过去单一的服饰样式,故此深受人们的喜爱,不仅用作常福、礼服,且被用作祭服。在战国时期,胡服的诞生打破了服饰的旧样式。胡服的短衣、长裤和革靴设计,善于骑射,便于活动,广为盛行,“胡服骑射”成为佳话。 2、秦汉时期的服饰 秦汉时期,男子以袍为贵。袍服属汉族服装古制,秦始皇在位时,规定官至三品以上者,绿袍、深衣。平民穿白袍,都用绢制作。汉代四百年来,一直用袍作为礼服。 秦汉,仍遵循古代帝王臣僚参加重大祭祀典礼时戴冕冠之规章不改。冕冠,是古代帝王臣僚参加祭祀典礼时所戴礼冠,用作皇帝、公侯等所穿的祭服。 袍的样式以大袖为多,袖口部分收的很小,称之为祛,全袖称之为袂,领口、袖口处绣方格纹等,大襟斜领,衣襟开的很低,领口露出内衣,袍服下摆花饰边缘,或打一排密裥或剪成月牙弯曲之状,并根据下摆形状分成曲裾与直裾。

新型建筑工业化发展与展望

新型建筑工业化发展与展望 引言 2015年是我国新型建筑工业化的发展年,行业关注度不断提高。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建设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单位发起的建筑工业化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在2015年正式成立并全面开展工作。本文结合行业发展与联盟工作,介绍我国新型建筑工业化的发展情况,并对十三五及今后建筑工业化有关工作进行展望。 本文收录于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主编的《中国绿色建筑2016》。 1 建筑工业化解析 1.1 什么是建筑工业化 建筑工业化是指采用减少人工作业的高效建造方式,并以“四节一环保”及提高工程质量为目标的建筑业发展途径。建筑工业化的实施手段主要有标准化、机械化、信息化等。建筑工业化的建造方式主要包括:传统作业方式的工业化改进,如泵送混凝土、新型模板与模架、钢筋集中加工配送、各类新型机械设备等;装配式建筑,如新型装配式混凝土结构、钢结构体系与工业化的外墙及内墙墙板结合、新型木结构等;建筑、精装、厨卫等非结构技术。新型建筑工业化,主要是针对目前国家与建筑业的新形势,继续推广优势技术、产品与作业方式,开发新领域、满足新需求。 1.2 建筑工业化的发展动力

随着我国人口红利的逐渐消失,劳动力成本快速上升。同时,不断推进的城镇化进程,将维持大量的建设需求。建筑业的劳动力问题不仅是劳动力价格提高,还包括与其他行业竞争劳动力而促进改善作业环境、劳动强度带来的成本提升,甚至要考虑机械化代替劳动力所增加的投入,这些都是推动建筑工业化发展的主要因素。 国家大力推广以“四节一环保”为目标的绿色建筑,建筑业在国家节能减排工作中承担重要任务,社会对空气、噪音等环保问题日益重视,房屋建造质量从可持续发展与综合经济效益两个角度出发均应不断提高,这些都需要通过建筑产业转型升级、推广建筑工业化来实现。 1.3 政策支持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坚定不移地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明确提出“强力推进建筑工业化”;《绿色建筑行动方案》(国办发〔2013〕1号)也将“推动建筑工业化”作为重点任务;《2014-2015年节能减排低碳发展行动方案》(国办发〔2014〕23号),明确提出要“以住宅为重点,以建筑工业化为核心,加大对建筑部品生产的扶持力度,推进建筑产业现代化”。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及各地方政府、行业主管部门也出台多项鼓励发展政策。 最新发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大力推广装配式建筑;力争用10年左右时间,使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例达到30%;积极稳妥推广钢结构建筑。在具备条件的地方,倡导发展现代木结构建筑”。

建筑美学法则实例分析分析

专业班级: 姓名: 学号:

一、10大法则 在哲学中,美学一是最棘手的问题,人们总是会问美有什么样的标准。我们身边的很多建筑形态彼此之间都充满了矛盾,但同样能带给人美感。比如在古代西方,人们往往把建筑与厚重联系在一起,甚至在建筑的表面贴上一层厚厚的花岗岩。如哥特式建筑,以及古罗马建筑,以此来强调建筑的宏伟感觉。在今天,又有谁会这样做?隈研吾曾经指出,建筑由于其厚重高大而给人压抑感、排斥感。现在很多建筑师开始喜欢轻盈的建筑甚至很多建筑的外形都会头大脚小,与以往的建筑形式颠倒过来,或者用玻璃幕墙来展现建筑的轻盈、通透,这很难让人说差异如此之大的建筑哪个更美。 美国现代建筑学家托伯特·哈姆林,提出了现代建筑技术美的10大法则,即:统一、均衡、比例、尺度、韵律、布局中的序列、规则的和不规则的序列设计、性格、风格、色彩等,较全面地概括了建筑美学的基本内容。此外,包豪斯的建筑美学理论与现代主义联系较多,美国建筑大师文丘里则从符号学的角度来探讨建筑的美和审美问题。 二、形式美法则的探索 康德的两部著作《伦理学》和《美学》提到过,美只是人的感受,而不是客观概念。 这是从形式美规律的心理层面来讲,不同的建筑会给人不同的心理感受。如高大宏伟的人民大会堂内高46.5米,从功能层面来讲,3米的房高已足够满足人的行为活动,但从精神层面来分析,是为了凸

显其庄严的气氛。普通的住宅房高约3米,给人温馨又隐秘的感觉。形式美规律也可以从形式方面去探讨。最早研究形式美规律的是毕达哥拉斯,他认为绘画、雕塑、音乐呈现的美都是一些“数”规律,认为“数学是最高的艺术形式”。柏拉图与毕达哥拉斯派如出一辙,认为对形式美学的研究应建立在完美的数学比例之中,如黄金分割比。之后,亚里士多德从大自然生物界得到启示,提出了有机的整体的观念,从物体的部分与整体的关系,及其节奏韵律的变化中最终总结出“多样与统一的”规律。 黑格尔总结了形式美规律“对称均衡、单纯齐一、调和对比、比例、节奏韵律和多样统一”,“多样与统一”是建筑形式美的金科玉律。无论是柏拉图从“数”的理念来分析形式美,还是亚里士多德从生物学的角度分析,都强调一个整体之中各个部分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存在呼应与协调的关系,每一个部分都是必不可少的。而整体是高度统一的,增一分太多,减一分太短。 三、形式美法则下的建筑形态 1.韵律与节奏韵律 原本是用来表明音乐和诗歌中音调的起伏和节奏感,以往一些美学家认为,诗和音乐的起源和人类本能的爱好节奏与和谐有着密切的联系。自然界中的许多事物或现象,往往由于有秩序地变化或有规律地重复出现而激起人们的美感,这种美通常称为韵律美。例如投石入水,激起一圈圈的波纹,就是一种富有韵律的现象。蜘蛛结的网,某些动物(包括昆虫)身上的斑纹,树叶的脉络也是富有韵律的图案。有意

湖州推进新型建筑工业化项目建设

湖州市推进新型建筑工业化项目建设 管理办法(试行)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湖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加快推进新型建筑工业化的实施意见》(湖政办发〔2016〕7号)(以下简称《实施意见》)和《湖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加快建筑业提升发展的实施意见(试行)》(湖政办发〔2017〕98号)的相关规定,保障新型建筑工业化项目顺利实施,切实推动我市建筑业转型升级,特制定本管理办法。 一、新型建筑工业化项目发展重点 (一)重点推广技术 本管理办法所指新型建筑工业化项目,主要是指建筑物主体部分采用工厂标准化制作的预制构件或部件,在施工现场装配而成的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等房屋建筑项目。其他房屋建筑推行新型建筑工业化方式建造的范围,可根据需要逐步扩大。本市新型建筑工业化项目主要鼓励三大类建筑体系:一是装配式预制混凝土结构体系;二是装配式钢结构体系;三是钢与混凝土混合结构体系。加强研究和探索木结构体系,并积极推广应用。同时围绕“四节一环保”(节地、节能、节水、节材、环保),大力推广适合工业化项目建设的集成装修技术、整体厨卫技术以及其他实用技术。新建住宅要率先实行标准化、集成化、模块化的装配式装修,积极推广应用现代技术和整体集成式设施设备。积极推进BIM(建设工程建筑信息模型)技术在装配式建筑规划、勘察、

设计、生产、施工、装修、运行维护全过程的集成应用,实现工程建设项目全生命周期数据共享和信息化管理。 (二)重点推进区域 按照突出重点和不同区域分类推进的原则,各县区政府,开发区、度假区管委会应依据市、县《绿色建筑专项规划》的总体发展目标,将中心城市封闭式控制范围列为新型建筑工业化重点推进区域,并根据需要,逐步扩大重点区域范围和面积比例。 (三)重点推进项目 政府投资的学校、医院、博物馆、科技馆、体育馆等公共建筑积极实施新型建筑工业化,充分发挥示范带动作用。以房地产开发项目(房地产住宅项目、房地产商服项目)和保障性安居工程为新型建筑工业化重点推进方向,特别是保障性住房、棚户区改造、城中村改造、农房集中改造等政府性投资项目建设,要率先采用新型建筑工业化方式。 二、新型建筑工业化项目责任落实 (一)明确责任主体 各县区政府,开发区、度假区管委会是推进新型建筑工业化的责任主体,具体负责组织制订本区域新型建筑工业化发展工作方案并组织实施。各地应根据《实施意见》中关于推进工程项目建设的有关指标,结合所辖区域当年建设用地供应计划的编制、面积落实比例要求等,按照不同类型建设项目,从项目规划和土地源头管理着手,做好新型建筑工业化项目确认工作,做到早统筹、早安排、早落实。各地应于每年1月份编制经统筹的当年度《新型建筑工业化项目实施计划表》(详见附件1)并提供给市

建筑欣赏美学论文范例采编欣赏(共2篇)

建筑欣赏美学论文范例采编欣赏(共2篇)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建筑的艺术美学赏析应置身于中国审美文化的背景之下,以此为基础审视中国传统建筑的历史发展,追求和探索其间的美学魅力,使其成为中国传统艺术中的不朽文化集。下面是千里马论文网的小编整理的关于建筑欣赏美学论文范例,欢迎大家阅读欣赏。 第1篇:建筑美学教学方法思考与探索 一、建筑美学在教学体系中的作用 天津大学建筑学院的本科生建筑美学课程,主要面向建筑学、城市规划与环境艺术专业三年级学生开设。在此之前,学生已通过两年的专业基础学习,初步掌握了规划、建筑以及环境设计基本功,具有了一定的入门专业思维。这个阶段是一个重要的转化期,是学生将较为单一的要素转换到综合性较强的设计领域的过程,学生的城市与建筑观逐渐开始形成。选择在三年级开设建筑美学课程的目的是为了扩大学生知识面,提高学生的文化、艺术与美学素养,帮助学生了解城市与建筑艺术的发展历程,以及城市规划思想、

理念和建筑观念、流派、风格的发展嬗变过程,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建立正确的城市与建筑美学观。 二、建筑美学课程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建筑美学理论部分的教学以课堂讲授为主,主要采用理论讲解与分析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对建筑艺术的审美本质和审美特征、建筑艺术的形式美法则、建筑艺术的创造规律和应具有的美学品格理论有较清晰的认知。但是,美学理论难免晦涩难懂,学生理解吃力、缺乏兴趣。在教学中发现,学生较偏重设计课的学习,平时花费的时间也较多,教师也多以此来判断学生的学习水平。但恰恰是设计课,多数学生始终“不入其门,不得要领”。在设计课学习中,常常出现对某位建筑大师、某种规划理念、建筑风格、形式的盲目模仿,而对其背后的社会因素、技术发展、艺术观念、流派、风格的发展嬗变并不了解,在学生自己的设计中忽视对各种社会发展、基地、功能、自然条件、文脉等相关因素的综合分析,难免出现“画虎不成反类犬”的尴尬。 在数字技术进入建筑设计与城市规划领域之后,计算机强大的数据控制能力、图形分析能力,使其从设计的辅助角色向整个设计过程的整合角色转换。诸多先锋建筑师都在其作品中彰显了数字化的强大表现

服装搭配技巧论文

服装搭配技巧论文 学院:食品学院 专业:10级食品科学与工程 学号: 学生姓名:

服装搭配技巧论文 随着时代的发展,生活的进步,人们对衣着越来越重视。因为合适各种场合的服装搭配,可以为我们在今后的求职、工作及以后的人际交往沟通中,赢得别人的好感和认同,为我们即将出校门的大学生能快速融入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通过一个学期对服装搭配的学习,使我对服装搭配有了一定的了解和认识。下面是我做的相关总结:个性服装搭配基本技巧,那么风尚必非你莫属 一、逐步建立自己的着装风格并客观对待流行 能够给今天的我们留下深刻印象的穿衣高手,不论是设计师还是名人,其原因只有一个——他们创造了自己的风格。一个人不能妄谈拥有自己的一套美学,但应该有自己的审美品位。而要做到这一点,就不能被千变万化的潮流所左右,而应该在自己所欣赏的审美基调中,加入当时的时尚元素,融合成个人品位。融合了个人的气质、涵养、风格的穿着会体现出个性,而个性是最高境界的穿衣之道。 二、衣服要与你的年龄、身份、地位一起成长 西方学者雅波特教授认为,在人与人的互动行为中,别人对你的观感只有7%是注意你的谈话内容,有38%是观察你的表达方式和沟通技巧(如态度、语气、形体语言等),但却有55%是判断你的外表是否和你的表现相称,也就是你看起来像不像你所表现出来的那个样子。因此,踏入职场之后,那些慵懒随意的学生形象或者娇娇女般的梦幻风格都要主动回避。随着年龄的增加、职位的改变,你的穿着打扮应该与之相称,记住,衣着是你的第一张名片。 三、基本服饰是你的镇山之宝 服饰的流行是没有尽头的,但一些基本的服饰是没有流行不流行之说的,比如及膝裙、粗花呢宽腿长裤、白衬衫……这些都是“衣坛长青树”,历久弥新,哪怕10年也不会过时。这些衣物是你衣橱的“镇山之宝?不仅穿起来好看,穿着时间也长,绝对值得。拥有了一批这样的基本服饰,每年、每季只要根据时尚风向,适当选购一些流行服饰来搭配就行了。 四、和自己的身材、肤色、气质能够“速配” 专卖店精美的橱窗和优雅的店堂都是经过专业人士精心设计的,其目的就是为了营造出一种特别的气氛,突出服装的动人之处。但是,那些穿在模特身上或者陈列在货架上的漂亮衣服不一定适合你,不要在精致的灯光和导购小姐的游说造成的假象中迷失了自己。为了避免被一时的购物气氛迷惑,彻底了解自己是非常重要的基础课程,读懂自己的身材、气质、肤色,了解自己适合的色彩和款式,才不会买回错误的衣服。切记,没有哪个女人对自己的形象是完全满意的。 1.白色: 白色下装配带条纹的淡黄色上衣,是柔和色的最佳组合;下身着象牙白长裤,上身穿淡紫色西装,配以纯白色衬衣,不失为一种成功的配色,可充分显示自我个性;象牙白长裤与淡色休闲衫配穿,也是一种成功的组合;白色褶折裙配淡粉红色毛衣,给人以温柔飘逸的感觉。红白搭配是大胆的结合。上身着白色休闲衫,下身穿红色窄裙,显得热情潇洒。在强烈对比下,白色的分量越重,看起来越柔和。 红上衣多配白裙白裤,而红裤红裙子多配白上衣。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