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9-2020年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讲义 小说阅读 考点提升练(三)中国小说 新人教版

2019-2020年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讲义 小说阅读 考点提升练(三)中国小说 新人教版

2019-2020年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讲义 小说阅读 考点提升练(三)中国小说 新人教版
2019-2020年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讲义 小说阅读 考点提升练(三)中国小说 新人教版

2019-2020年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讲义小说阅读考点提升练(三)中国

小说新人教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台上台下

孙一农

戏迷马士厚可谓一方名人,几十年来,只要马庄有戏,那台口正中的位置,从没让别人占去过,而且风吹不动,雷打不走。

一出《五加坡》,他可将台词倒着背出来。最叫台上台下人们佩服的,是老先生看戏“入戏”。台上哭他哭,台上笑他笑。有人说老先生拿戏太当真,老先生鄙夷地回敬:“哼!当真?戏上就是世上。你懂戏吗?”此语一出,四座皆惊。连县剧团那个架子挺大、西服笔挺的杨导演,也禁不住伸出拇指连连夸赞老先生达到了“观剧艺术的最高境界”。

然而,美中不足,老先生的权威仅限于台下。那被重重丝绒幕布遮掩得严严实实的台子,他却从来没有上去过。于是,“到台子上看一看那幕布后面是咋弄的”便成了老先生的一大夙愿。

老先生这一心愿曲曲折折传至台上,终于,马老先生得到了县剧团杨导演的一张红请柬。满庄的戏迷们得讯全赶来祝贺。好不容易盼到夜幕扯下鸟归巢,戏台上开场锣鼓不断敲,老先生才披上他的新羊皮褂子,端上他的宜兴茶壶,在一群老戏迷们的前呼后拥下来到剧场。一番客气,几句寒暄,老先生便被恭而敬之请至台上,傍着那拉胡琴的下首坐下。

大幕在一阵震耳欲聋的掌声中徐徐拉开。锣敲鼓打,丝竹齐鸣,秦香莲褴衣破裙,领着一双儿女登了场,哈,过瘾!今晚演的是《铡美案》,老先生心头乐开了花。演“黑头”包公的又是渭北有名的“一声雷”,唱有唱功,扮有扮相,不知使多少人为之倾倒!往常人们远远看他一眼尚不可及,而此刻,马士厚老先生却要坐到台上,坐到他“一声雷”的眼前,瞧他娃给大伙儿如何蹬打!

果然,那“一声雷”一出场便气度不凡,把个包黑子演得庄严周正,一声“陈州放粮救民命”先博得个满场彩。接着再下来,接冤状,擒驸马,斥皇姑,斗国母……一幕比一幕精彩,一声比一声激昂,看得台下万千观众掌声“哗哗”像开了锅。若不是戏演到正中间,轮到秦香莲哭恓惶,包黑子趁机抽空到后台喘气,老先生目光跟着往后台那么一扫的话,任什么麻烦也不会出。可是,老先生目光既然扫了,就没理由不叫他大吃一惊,进而“啪”的一声打碎了宜兴茶壶!

怎!你道怎的?原来那“包黑子”一回到后台,就嬉皮笑脸凑到“皇姑”跟前,跟那花枝招展、满头珠翠的娘儿们打情骂俏起来,再下来,更叫他吃惊:那早被押进监牢的“陈世美”,正在另一边舒服地跷起二郎腿,悠悠然喝着高级饮料。“王朝”和“马汉”也不知为

甚吵起架来,最后气哼哼谁也不理谁。那布景、音响呢,才叫他妈的不成话!山水花草,是映在一块白布上的幻影儿。亭台楼阁,连包相爷的巍巍公堂,皇帝老儿的金銮宝殿,也全是描在一些薄木板上的糙画儿。至于那曾叫自己惊慌失措出了丑的雷声,竟是拿棒子敲一块烂铁皮发出来的!上当了,几十年全上当了!马老先生只觉得脑袋嗡嗡,双眼晕蒙,耳边像有几十面大锣同时在敲。虽说前边的戏越演越精彩,台下的掌声几乎要将偌大的戏台掀翻,马老先生却再也坐不住了。终于,未能等“包黑子”把“陈世美”塞进铜铡,他便颤抖抖拄杖站了起来,踉跄着步子朝台下走去。

杨导演见状忙赶过来:“马大爷,戏还没完您怎么就走!”

“我……”马老先生嘴唇儿直哆嗦,“头……头昏……”

(选自《微型小说三百篇》,有删改) 1.下列对文章的分析和理解,正确的两项是 ( ) A.文章开篇两段写马老先生对戏剧的痴迷,目的在于突出他在戏剧方面的造诣,为下文作铺垫。

B.“‘啪’的一声打碎了宜兴茶壶!”预示文章的情节发生了逆转,马老先生的情绪发生了改变,由兴致盎然到极度失落。

C.当马老先生看到后台的情形时,他失落到了极点,他感到自己受到了欺骗,可见他是一个追求真实完美的人。

D.本文主要从语言、动作、心理等方面对马老先生进行了描写,塑造了一个戏迷的形象,真实可感。

E.本文先写马老先生兴味盎然地在台上听戏、看戏,后写他看到后台的情景后失落到极点,通过前后对比告诉大家,戏中一切都是假的。

答案BD

解析A项“目的在于突出他在戏剧方面的造诣”无中生有。C项“他是一个追求真实完美的人”理解有误。E项“告诉大家,戏中一切都是假的”于文无据。

2.本文情节曲折起伏,“戏迷”马老先生的情感经历了什么样的变化?请简要概括。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老先生有一大夙愿,“到台子上看一看那幕布后面是咋弄的”;老先生的夙愿得以实现,终于被请到了台上,心理上得到满足,十分兴奋;在演出过程中,目光往台后一扫,大吃一惊,热情顿消;踉跄着步子下台,失落万分。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的能力。文章是以马老先生的情感变化为线索行文的。文章先重点写他对戏剧十分痴迷,所以产生了想到台上看看的愿望;接着写他的愿望终于实现了,十分兴奋;但往后台一看,他没有了热情;最后失落地走下台来。考生明确了这些内容,答案也就明晰了。

3.请结合文章内容理解标题“台上台下”的含义。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台上台下”表面指马老先生以前在台下看戏,后来有机会到台上去,看到了后台的情形,非常失望;深层含义为正是有了台上与台下的距离,才有了戏剧的美感。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解答此题时要注意挖掘“台上台下”的表面含义与深层含义。文章表面上讲的是马老先生台上台下看戏的不同效果,实质上说明了正是台上台下的距离才使戏剧有了美感。

4.在台下马老先生体会到了戏剧的美感,对戏剧如痴如醉;可是一旦走上了台,没有了距离,他却有一种上当的感觉。那么距离与美究竟有什么样的关系呢?请对此问题进行探究。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示例一:距离是产生美感的前提。俗话说“看景不如听景”,这就是因为距离让我们产生了美的联想。正如月亮,我们在地球上看见的是它美的一面,但是登上月球就会发现它也是凹凸不平的。所以说距离是产生美感的前提。

示例二:要想感受美,距离要恰当。只有距离合适才会看到美。就像是相机,只有调好焦距,才会有清晰的图像,反之则会非常模糊。太远看不清,太近可能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总之,距离合适才会有美感。

解析本题考查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的能力。解答探究类试题,首先要确定好探究点。

本题要求探究“距离与美”的关系,我们可以结合文本与现实生活得出不同的观点,如距离产生美或美需要恰当的距离等,然后围绕观点进行说明,只要言之成理即可。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老人和鹰

刘国芳

老人住在城里后很不习惯,坐不是站不是,每天都不自在。有一天,老人便拿了锄头,去楼下开荒栽菜。锄头是老人从乡下带来的,但老人才在一块空地上挖了几锄,就被儿子看见了,儿子说:“你做什么?”

老人说:“这块地荒着,我想栽些菜。”

儿子说:“你以为这是乡下呀?”

老人说:“那我回乡下去。”

儿子说:“我们乡下已被拆迁了,那里现在是工业园区,你还回得去?”

老人何尝不知道这些,一想到乡下被开发了,老人就神思恍惚。老人说:“城里什么都不好,不像我们乡下,可以栽菜,养猪养鸡,乡下空气也好。还有,我们乡下有各种各样的鸟,天上还飞着鹰。”的确,以前在乡下,老人经常看见天上飞着鹰。老人总坐在门口,抬着头看,看鹰在天上盘旋。看久了,老人的心便跟着鹰去了,也在天上盘旋,自由自在。到城里后,老人也经常抬头,但很多时候,老人连一只麻雀也看不到。

老人后来病了,住院了。等老人从医院出来,似乎变得更老了,走路都不稳。儿子当然很急,每天都开导老人,但无济于事,老人就是开心不了。

这天,儿子带老人去河边。快到河边时,老人忽然看到天上有鹰。看到鹰,老人有些高兴,老人跟儿子说:“你看到鹰了吗?在天上飞。”

儿子说:“看到了。”

老人说:“没想到城里也有鹰,它是从我们乡下飞来的吧?”

儿子说:“大概是吧。”

那时候是傍晚了,老人一直在那儿看着,直到天黑。老人住的小区其实离河不远,老人为了看到鹰,第二天自己又去河边了。还没到河边,老人就看到鹰了,不是一只,是好几只。那些鹰一会儿在天上盘旋,一会儿往下俯冲。老人不走了,坐在路边的凳子上,一直抬头看着。一个孩子,蹦蹦跳跳走了来。看见老人后,孩子停住了,孩子说:“爷爷,你在看什么呢?”

老人说:“看鹰在天上飞。”

孩子说:“那不是鹰,那是风筝。”

老人说:“胡说,风筝我还看不出来呀,那就是鹰。”

孩子说:“我没胡说,那就是风筝,不信,你到河边去看。”

老人真去了河边,近了,老人果然看见几个人在放风筝。那几个人也是老人,但他们很矫健,在河边跑来跑去,把像鹰的风筝放得跟真的一样。老人后来走到了他们中间,老人说:“我以为是真的鹰在天上飞哩。”

一个老人说:“好多人都这么说。”

老人这天真买了风筝,也是那种像鹰的风筝。老人后来天天到河边去放风筝,老人开始时走得很慢,慢慢地,老人就能走快了。后来,老人也能跑了,老人的风筝或者说老人想放飞的鹰刚开始飞不起来,多放了几次,鹰就飞起来了。到后来,老人也可以让他的鹰在天上盘旋或往下俯冲。看着头顶上的鹰飞来飞去,老人觉得很开心。

一天,老人的鹰在天上飞时,忽然来了几只真的鹰。那几只鹰都是老人的鹰引来的。老人看见了那几只鹰,以为是同伴放的,但不是,他们还没开始放。那几个老人,也看见了那几只真的鹰,他们跟老人说:“你的鹰引来了真的鹰。”

老人说:“是真的鹰吗?”

他们说:“是真的。”

老人说:“肯定是我们乡下的鹰飞来了。”

老人说着,笑了。笑着时,老人一颗心跟了鹰去,也在天上盘旋,自由自在。

(选自《光明日报》,有删改) 5.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恰当的两项是 ( ) A.老人拿着锄头在城里的空地上挖土种菜,而儿子却不准他去挖,儿子已忘了农民的本

色了。

B.老人说城里什么都不好,这是通过他偏激的话,表达出他对不自在的城市生活的埋怨,对家乡生活的眷恋之深。

C.老人时刻想着回乡下去,他生了一场病后,儿子带他去河边散心,他看到天上的鹰,就认为是从乡下飞来的。

D.老人把天上的风筝当成鹰,不料小孩却一本正经地说它是风筝,这两个人,一个糊涂,一个天真,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E.作品结尾写老人一颗心跟了鹰去,也在天上盘旋,自由自在,这样的描写把老人与鹰融为一体,有力地烘托了一位乐而忘蜀的老人形象。

答案BC

解析A项“儿子已忘了农民的本色了”错误,儿子不准他去挖,是因为在城市里不能随便挖土种菜。D项“这两个人,一个糊涂,一个天真,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错误。E 项“乐而忘蜀的老人形象”错,应是“渴望自由自在生活的老人形象”。

6.请简要概括小说高潮部分的情节,并概括出高潮之前的情节。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小说的高潮部分是老人放飞的风筝引来了真的鹰。在此之前还写了老人思念家乡的鹰、老人看鹰、老人去河边放飞像鹰的风筝等情节。

解析本题考查理清文章思路,把握文章结构的能力。作答此类题,应在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给文章划分层次。文章从开头到“老人连一只麻雀也看不到”是故事的开端,写老人思念家乡的鹰。从“老人后来病了”到“老人觉得很开心”是故事的发展部分,这部分可分为两层:第一层从“老人后来病了”到“不信,你到河边去看”;第二层从“老人真去了河边”到“老人觉得很开心”,写老人去河边放飞像鹰的风筝。从“一天”

到最后一段是故事的高潮和结局,高潮部分写老人放飞的风筝引来了真的鹰。

7.小说写一个小孩对老人说那不是鹰而是风筝的情节,有什么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一是使故事情节波澜起伏,避免平铺直叙;二是推动故事情节发展,小孩说破这“鹰”是风筝,并要老人到河边去看,才有了后面的情节。

解析本题考查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和把握文章思路的能力。作答时,可从两方面去思考:一是“瞻前”,前面写的思念鹰与去看鹰两个情节是顺承关系,小孩说出真相这一情节,使情节出现突转;二是“顾后”,没有小孩的说破,就不会有老人到河边去弄清真相。

8.作品中的“鹰”意蕴丰富,对刻画老人的形象作用很大,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鹰是老人的精神寄托,寄托着老人对农村生活的眷恋和对自由自在的生活的渴望

之情。文中写老人思念鹰、看到鹰、放飞像鹰的风筝和心随着真鹰飞翔,都体现了老人对农村生活的眷恋之情和对自由自在的生活的渴望之情。同时鹰对老人形象的刻画起了很大的烘托作用。老人天天到河边去放风筝,“鹰在天上盘旋或往下俯冲”,从侧面烘托了老人放飞风筝时的开心。“笑着时,老人一颗心跟了鹰去,也在天上盘旋,自由自在”,有力地烘托了一位渴望自由自在的生活的老人形象。

解析本题考查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的能力。作答时,既要联系文章内容,又要加入自己个性化的对鹰的形象的解读,要筛选出“我们乡下有各种各样的鸟,天上还飞着鹰”“也在天上盘旋,自由自在”等信息并进行分析。对刻画老人的作用,要联系作品中老人思念鹰、看到鹰、放飞像鹰的风筝和心随着真鹰飞翔等情节,分析这些情节所表现出的老人的情感及对老人形象的烘托作用。

2019-2020年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讲义小说阅读考点提升练(二)中国

小说新人教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叫你一声娘

快过年了,山下的东家大户们都派人上山送年礼。他们谁也不想大过年的招惹这群占山为王的土匪。许多兄弟拿着分到手的年货下山去了,黑七就想起娘。一想起娘,黑七的心就像被一只大手紧紧地握住。

他托付二当家①看好山寨,独自下山去看娘。

走到黑风口的那棵大杨树,就算出了山界,黑七下意识地按了按腰里的短枪。走过大杨树,黑七又转回来,来到大杨树旁的一个坟堆前。

“兄弟,生前你是我的死敌,现在做鬼了也就不分好鬼坏鬼了,送你点钱好好过日子吧。你是吃官饷的,几次三番你攻我的山寨也是各为其主,我不恨你;你不该抓我娘当人质,我不灭你对不住我娘。唉!”黑七长叹一声,从包袱里掏出一沓纸钱点燃。

黑七走在山谷里的石径上,这是出山唯一的路。

一个老太婆蹲在山溪边喝水,破旧的衣服上挂满了山蒺藜。黑七从包袱里摸出几个馒头放到她面前,转身离去。

“老七,你的头发胡子都比官府画像上的长了呀!”老太婆的声音从背后传过来。

黑七一愣,“你是谁?”说着话手就伸进腰里。

“一个穷叫花子。”老太婆说,“你一个人下山不害怕吗?”

“我怕什么。”黑七看着老太婆说,“富人怕我穷人想我。”

“老话说,有钱没钱剪个光头好过年。老七,我给你剪剪头吧!”

黑七心里一动。以前只有娘叫自己老七,一到过年娘就要给自己剪剪头。娘的手摸着儿子的头也会说,有钱没钱剪个光头好过年。黑七想着,眼里就有些潮湿。

黑七摸着乱蓬蓬的头发,眼睛仔细地巡视了一遍空荡荡的山谷,然后对老太婆说:“好吧。”

老太婆的剪子很锋利,“咔嚓咔嚓”地在黑七的头上游动着。黑七感觉着剪子贴在头皮上冰凉冰凉的。

“以前我娘也是这样给我剪的,您的手和我娘的一样轻。”黑七说着又想起娘。

“以前我也是这样给儿子剪。”老太婆改了话题,“你这是下山看老娘?”

“嗯。”黑七看着远远的山谷,心里沉甸甸的。

“好啊,过年了,该看看亲人了。”老太婆说,“你自己在山上吃得饱穿得暖,就忍心把老娘扔在山下?”

黑七叹一口气说:“以前想接娘上山,可娘不愿意和当土匪的儿子一起住。”

“你娘的身子骨还好吧?”老太婆问。

黑七咬着牙说:“娘没了。”

老太婆一怔,剪子停下来问:“没了?”

“半年前让进山的官兵抓去当人质给害了。”黑七说着,就有泪水滑下,落在抖动的嘴唇上。

老太婆长长叹了一口气不再说话。黑七的头剪好了,老太婆帮他拍掉肩上的碎头发,然后把剪子仔细地包好放进怀里。黑七解下身上的包袱,放到老太婆面前说:“算了,不回去了。本想到娘的坟前烧点纸钱磕个头,细想想娘都让我害死了,还有什么脸面回去呀!”

黑七突然转过身来给老太婆跪下来,“我给您磕个头吧,就当给我娘磕了。娘啊,儿子对不起您啊!”磕头的声音震得老太婆的眼睛里溢出了泪水。

黑七站起身掏出短枪对着天空“砰砰”两声,大声地喊着:“娘啊,儿子给你过年放鞭炮了!”沙哑的喊声在山谷中回荡。

黑七转过身向山上走去,身影渐渐地隐入山林。

老太婆跌跌撞撞,终于走到大杨树旁的一个坟堆前。“孩子,过年了,娘来看看你!”老太婆的泪水从织满皱纹的脸上流下,落在坟前的枯草中。她突然一愣,坟前竟有一堆纸钱灰。“可怜的孩子,还会有谁想着你呀!孩子,娘的剪子天天磨,磨得锋利,可害你的仇人在眼前咋就下不了手了呢?”

老太婆又拿出剪子,仔细地剪掉坟堆上的枯草喃喃地说:“孩子,有钱没钱剪个光头好过年。孩子啊,娘不明白,你率领官兵进山剿土匪为什么要抓他的娘还害了人家呀!”

远处的山林里,沙哑的山歌随着山风打着旋飘来:“高高山上是我家,穷人想我富人怕。

饮风沐雨卧山林,冬去春来青草发。”

【注】①二当家:副头领。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 A.小说中没有对自然环境的集中描写,这使故事情节的发展和人物性格的展示受到了限制,并削弱了作品的艺术表现力。

B.黑七和老太婆在“出山唯一的路”旁“巧遇”,这既是小说情节富于戏剧性变化的开始,也集中体现了情节安排上的巧妙。

C.从直呼“老七”起,到后来“不再说话”,老太婆心机步步深入,话锋却藏而不露,语言具有生动、简洁和含蓄的特点。

D.许多细节的交代或描写看似随意,实则暗含玄机:或触动读者思考,或形成内容照应等,使小说情节脉络相连,结构严谨。

E.小说结尾一支山歌,唱出了黑七的追求、艰辛和自豪,直接表达了作者对“这群占山为王的土匪”的同情,强化了主旨。

答案CD

解析A项,分析错误。B项,体现小说情节安排巧妙的地方远不止这一处,且“集中体现”言过其实。E项,分析有误,应该是间接表达了赞赏之情。

2.小说中的“黑七”是一个怎样的形象?请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是一群天良未泯、劫富济贫的土匪的头领。他信念坚定,有孝心,有正义感,是非分明,坚强而善良,豪爽而仔细。(分析人物“形象”应先概括后列举,列出人物性格的五点即可)

3.想给儿子报仇的“老太婆”为什么最终“下不了手”?请简要概括原因。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黑七是劫富济贫而非无恶不作(“穷人想我富人怕”)的土匪,黑七要给被官兵害死的母亲烧纸钱磕头得到了老太婆的理解和同情,给黑七剪头时的对话触发了她内心的母爱,为儿子害死黑七母亲而愧疚,具有心地善良和深明是非的性格。(答出其中的四点即可)

4.这篇小说的情节发展中有“主线”和“副线”两条线索,请结合小说内容作具体探究。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主线是黑七要下山“看母亲”即到母亲坟前烧纸钱和磕头但未果,副线是老太婆前来寻找并要杀死黑七为儿子报仇但未成。两条线索以“大杨树旁的一个坟堆”为连接点,相互交织并贯穿始终(黑七下山时老太婆已经在等待机会,黑七离开后老太婆感叹在黑七的歌声里)。双线结构使情节结构独特而紧凑,情节发展扣人心弦,在线索的交织和发展中突出了不同人物的性格特点,有助于表现小说主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处分

汤其光

夏季的雨是头急脾气的驴,说下就下。这不,刘庄村因为背靠河,两三场大雨过后便漂了起来,整个村泡在了水里,把村委会主任张大保忙得够戗,又是组织群众清除田里积水,又是日夜带领民兵巡视河堤。一场雨使他瘦了整整一圈。

现在天总算有些放晴,虽然太阳在暗灰色的云里穿来穿去,有点无精打采,张大保见了还是高兴得恨不能飞上天亲它一口。心里绷紧的弦一松,困意便袭来,他正恍惚着往家里走,准备回去好好睡上一觉时,村文书急匆匆找到他,说镇政府让赶紧统计下被雨淋塌的房子报上去。张大保就冲文书摆摆手,有点不耐烦地说:“咱村倒房的不就张老三的两间吗?前天人还是咱俩背到村委会的呢。你还请示个啥,报上去就是了。”

张大保想起前天转移张老三的事就有点心惊肉跳,庆幸自己去得及时,避免了一场事故发生。张老三是村里没儿没女的五保户,当初还不是五保户的时候因为贫穷,盖房子时能省就省。房子历经这几年的风雨考验后,早就和张老三本人一样疾病缠身了。前天,张大保在组织群众清除田间积水时,心里老感到还有一件什么事没有做,还是文书无意提醒了他。等他跑到张老三家一看,房子在大雨中变了形,墙体正向一边倾斜。“摇摇欲坠”这个词当时在张大保脑子里一闪而过。他和文书二话不说,冲进屋里背起张老三就走,直到在村委会把他安置好后,俩人的心还在狂跳呢。

见主任不满,村文书不知怎么有些委屈,哭丧着脸比划着说:“可是……他的房子并没有倒啊,还是那要倒不倒的老样子,也只能算是危房,与这次上报倒房户的条件不符,没法上报啊!”

“竟然还没有倒?真奇了怪啦!走,瞧瞧去。”张大保惊诧万分,一脸不解。

到地方一看,真跟文书说的一样,房子还歪歪斜斜地竖在那儿,像是正拼尽最后一口力气准备与大雨继续搏斗,张大保重重地叹口气,问文书:“这还不算倒房?”

“不算,这次规定房体被淋受损或倒塌才算。这只能算危房,标准是不一样的。”文书斩钉截铁地回答。

“这该死的房子,怎么就不倒呢?怎么……怎么就不倒呢?”张大保急了,自言自语反复地说。因为房子不倒就没法上报,不上报哪来的补助,没有补助房子就不能重新盖。张大保越想越急,走到房子旁,看着欲倒的房子气不打一处来,抬脚向房子就是一脚:“你怎么就不倒呢?”

房子“轰”地发出声闷响,倒了。张大保和村文书愣了片刻,相互对视一眼,不知为什么反而同时长出了一口气。

过了几天,镇倒房验收组来村里验收了张老三的倒房。又过了半个来月,张老三搬进了新房。就在张老三搬进新房的当天,镇纪委接到举报,下来了调查组,说村主任、文书在上

报倒房时弄虚作假,人为地把房子推倒。调查组找到张大保,张大保承认踢过一脚,还说了不关文书事,并在询问笔录上签上了自己的名字,写了检查。既然举报基本属实,张大保很快便挨了个党内警告处分。处理文件下达后,张大保中午一回家便满面笑容地对老婆说:“给俺炒俩菜,俺要喝两杯,这回挨处分值。”

恰在这时,电话铃响了,是镇长打来的。镇长说:“知道你小子有委屈,赶紧过来我们喝两杯好好聊聊。放心,这回我掏钱。”

放下电话,张大保突然感到自己好像真有了委屈,鼻子酸酸的,眼泪最终没有掉下来。

(摘编自《天池小小说》,略有改动) 5.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 A.小说开篇把夏季的雨比作一头急脾气的驴,突出了夏雨急迫迅猛的特点,点明了张大保受到处分的缘由,为小说情节的展开作铺垫。

B.张老三是刘庄村的五保户,无儿无女,疾病缠身,水灾中被张大保从摇摇欲坠的危房中救出,后又因得到补助搬进新房,实属幸运。

C.文书是镇政府文件内容的了解者,他推动了张大保脚踹危房的情节,成为张大保行动的见证者和形象的烘托者,是作者精心安排的。

D.在乡村背景下,这篇小说塑造了村委会主任、村文书以及镇长等基层干部形象。语言质朴生动,极具民间性,充满浓郁的生活气息。

E.小说旨在通过描写水灾后村委会主任张大保为上报村民危房而引发的一连串事件,传达出讽刺意蕴,让人感到现实的冰冷与无奈。

答案CD

解析A项“点明了张大保受到处分的缘由”错。B项“实属幸运”不正确。E项小说虽具有讽刺意蕴,但主旨却在于表现基层村官一心为民的淳朴而高尚的内心世界。小说中的人物身上流淌着浓浓的温情,并没有“让人感到现实的冰冷与无奈”。

6.小说第3段的插叙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补充了危房险些夺人性命的情节;②展现了村主任张大保一心为民不顾危险的品质;③为下文危房最终成为倒房作铺垫,反衬了文件的教条死板。(意思答对即可) 解析解答此题,首先要弄清本段插叙的具体内容和涉及的人物情节,然后联系全文,分析和概括出作者这样写的意图。

7.村主任张大保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一心为民,不计辛苦:在水灾中日夜忙碌,组织群众清除田里积水,带领民兵巡视河堤。②做事急切,不畏危险,不顾个人得失:在水灾中先是冲进五保户张老三摇摇欲坠的房中背起人来就走,置个人安危于不顾,后又心急于帮助张老三得到补助搬进

新房而一脚踹倒危房,却不计个人得失。③勇于担当,心地坦诚:镇纪委接到举报调查倒房事件时,勇于承认自己踹倒危房之事,并说清不关文书事,坦然接受了处分,彰显了基层村干部淳朴而又高尚的内心世界。(意思答对即可)

解析解答此题,要重点抓住小说中张大保的言行和心理活动去分析,围绕“淳朴”“高尚”“无私”等展开。

8.小说结尾部分写到张大保坦然接受处分后,镇长打来电话表示理解和安慰,你认为这样的处理是否画蛇添足?请谈谈你的观点和具体理由。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观点一)小说结尾写镇长打来电话表示理解和安慰不是画蛇添足。

①张大保作为村委会主任,一心为民,在水灾中处处身先士卒,急百姓之所急,不计个

人安危与得失,是一个淳朴坦诚、心灵高尚的基层好村官,他的行为理应得到上级的理解和肯定。②张大保的行为虽于法不合,却于情于理都讲得通。张大保心急之下所踹倒的危房是五保户张老三被大雨冲得歪歪斜斜的危房。张老三无儿无女、疾病缠身,在水灾中被张大保从危房中抢背出来,并暂时寄身于村委会,是灾后最需要得到关心和帮助的人。镇长的电话是在情理上肯定了张大保的行为,让小说流淌着更多的温情。③结尾这样写,有利于使故事情节更加完整,有利于展现张大保更为丰富的情感世界,也有利于展现出心系百姓、体恤民情的基层群体干部形象,使作品在一定的讽刺意蕴的背后主题变得更积极。

(观点二)小说结尾写镇长打来电话表示理解和安慰是画蛇添足之笔。

①张大保处处心系百姓,急百姓之所急,当得知政府补助的政策后,心急之下一脚踹倒

五保户张老三的危房,使得张老三最终得到政府补助,搬进了新房。但是他却为此受到了纪律处分。如果不写镇长打来电话表示理解和安慰,会使坦然接受处分的张大保淳朴高尚的基层村官形象更加突出,其勇于担当、不计个人得失的个性也会更加鲜明。②小说结尾写镇长打来电话对张大保受到处分表示理解和安慰,在一定程度上淡化了小说所折射出来的深刻的讽刺意蕴,让人觉得温情有余冷峻不足,引人思考的程度削弱了。③小说结尾如果写到张大保坦然接受处分回到家里,故事情节会相对更加完整紧凑,小说戛然而止,也增强了小说的可读性,令人回味。

解析解答此题,要紧紧围绕小说结尾与全文内容、人物形象及主题思想的关系作答。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