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医药科研思路与方法(讲义)

中医药科研思路与方法(讲义)

中医药科研思路与方法(讲义)
中医药科研思路与方法(讲义)

中医药科研思路与方法

(讲义)

第一篇概论

一、进入研究生学习阶段的几个转变

由学习型向创新型的转变

1由学习知识(输入)型转为创造知识(输出)型

2由知识积累型转为能力掌握与提高型

能力包括:思路新颖独特,方法正确可行;逻辑(科学)思维能力,实验动手能力,语言文字表达能力,人事组织协调能力,应变能力和忍耐力等。

3知识增长方式的转变:知识增长由算术均数增长型转变为几何均数增长型。

4由封闭型人才向开拓型人才的转变

开拓型人才的特点:

--竞争性;

--外向性(善于表达,善于交流);

--经济性(市场化);

--资源配置合理性;

--创造性。

5由注重智商向注重智商和情商的全面发展

由“高智商型”转变为“高智商+高情商型”

二、科学研究

科学研究是一种探索未知,创造新知识和新技术的活动。

三、科学研究的方法与过程

选题→形成假说→定题→文献检索→科研设计→实验→数据收集→数据整理统计→分析、总结→科研论文、报告、答辨、发表、专利、推广→奖励→下一个选题。

四、医学科学研究

1.特点:

--对象特殊

--方法困难

--内容复杂

2.类型

2.1根据研究性质分

一般可分为基础性研究、应用性研究和开发性研究。

2.1.1基础性研究

2.1.1.1定义:在医学科学领域中是指阐明人体内在运动的基本规律以及健康与疾病相互转化的规律等。

2.1.1.2特点:所研究的课题着重于知识的深度;特异性及针对性不明显;所需研究时间较长;研究成果短期内效益不显著;但对学科的根本性进步影响深远。

2.1.1.3细胞结构的研究,核酸性质的研究;血液动力学的研究,中医藏象研究;证的研究;诊法、治法研究等。

2.1.2应用性研究

2.1.2.1定义:在医学科学领域指解决防病治病中有待解决的各种实际问题或具体问题的研究。

2.1.2.2特点:研究的课题着重于应用的广度;特异性和针对性较强;课题研究周期较短;效益显著或立竿见影地解决问题;需要基础理论研究成果做为指导,形成新方法和产品,如新药,新仪器等。

2.1.2.3如:某种疾病诊断的研究;一种新疗法的研究;某病发病率的调查;中药栽培、炮制等,新药的研制及研究。

2.1.3开发性研究

2.1.

3.1定义:对应用研究成果的进一步扩大或转化,它是运用基础研究和应

用研究及实验知识,为推广新材料、新产品、新设计,新流程与方法等进行研究。

2.1.

3.2特点:推广新的应用。

2.1.

3.3举例

探索核酸本质及其结构——基础性研究;进一步探索基因重组,基因调控、基因移植的可能性,达到改变遗传性状的目的——应用性研究;将上述基因工程技术引入不同学科领域,如用于农业转基因农作物,植物品种改良,中药新品种的诞生,转基因动物等——开发性研究。

颜色的数值化——色度学研究——基础性研究;颜色测定的研究——应用性研究;舌色测定仪——开发性研究。

2.2根据创新程度的不同分

一般可分为探索性研究和发展性研究

2.2.1探索性研究

2.2.1.1定义:在现有知识的基础上开拓新的研究领域。

2.2.1.2特点:这种研究是在众多实践的基础上产生的,但又较少有前人的系统经验可资借鉴;需要良久的独立思考,思维活动水平较高;探索的时间也许是漫长的,而且风险较大;一旦成功可获得重大成果或突破性进展,常可为一个新的学科领域奠定基础;但亦可以一无所得而告终。

2.2.1.3举例:(最早的)细胞膜受体的研究;(当初的)胃肠道激素的研究;(目前的)人体经络实质的研究。

2.2.2发展性研究

2.2.2.1定义:深化探索性研究或其他研究的初步成绩,进一步验证、巩固、发展和扩大已有的成果。

2.2.2.2特点:有前人的研究基础,或多或少都有成功的经验可资借鉴;研究的周期较短,把握性较大;基本上都能获得结果,但创造性不大;仅有探索性研究而无发展性研究也难以推动科学的不断进步,因而后者是前者的“继往开来”。

2.2.2.3举例:(与前述探索性研究举例相对应的)细胞膜受体分类的研究,又

一种胃肠道激素的检出等。不少发展性研究题目中均带有“进一步评价”、“深入探讨”、“理论验证”、“内容补充”、“方法改良”之类的字样。

2.3从认识的深度分

一般可分为描述性研究和阐述研究两大类

2.3.1描述性研究

2.3.1.1定义:提供现象与事实。

2.3.1.2特点:收集与积累事实材料,描述现象的外部联系,解决感性认识问题。

2.3.1.3举例:对一种新的疾病或综合征的临床记述,如近年发现的军团菌肺炎、艾滋病的初期报告等;偶然发现的药物适应证在其作用机制未被阐明前的记述,如心血管药物噻吗心安对单纯性青光眼有缓解作用的报告,亦属此类。

2.3.2阐述性研究

2.3.2.1定义:正确阐明某一事物的本质及其规律性。

2.3.2.2特点:运用既有知识,对大量的描述性资料进行深入加工,去粗取精,由此及彼,通过思考或必要的实验而建立理论;解决理性认识问题,由表及里,指出某一事物外部现象或特征之间的内在联系的本质。

2.3.2.3举例:某病的病因学或发病机理的研究;某种药物或疗法的疗效机制研究;某一学说或理论的建立。

2.4根据研究方式的不同分

一般可分为经验性研究和理论性研究两大类,前者重在实践,后者则以推论为主。

2.4.1经验性研究

2.4.1.1定义:亲手进行某一项科学实验或直接观察某一种现象,从而获取经验性的事实材料。

2.4.1.2特点:从单一的问题出发,实验一项证实一项,为系统理论研究提供

基础;实验或观察的内容较为集中,思维活动的领域及概括范围小;周期较短,易出成果,结论可靠。

2.4.1.3举例:石炭酸杀菌效能的研究;四环素抑菌作用的研究;中西医结合治疗某病的研究;病床设置分科比例的研究(并参照比较下述理论性质研究举例)。

2.4.2理论性研究

2.4.2.1定义:根据已有的经验事实,研究者通过自己的思维,从中探索与发现普遍原理或在总结他人实验结果的基础上建立系统理论。

2.4.2.2特点:综合众多的经验事实,通过融会贯通,深入进行思维加工;要求有广泛的知识基础与高度的判断推理能力;需要大量的资料与较长的时间;所付出的劳动比之经验性研究更加艰辛,但所取得的成果对指导实践更具有普遍意义;除个别问题需进一步验证外,一般不再需要亲自动手进行实验或观察。

2.4.2.3举例:(对照前述经验性研究的四个举例,此时可相应为)消毒灭菌法的研究;抗生素疗法的研究;创立中西医结合的新医学的理论研究;医院管理学的研究。

2.5根据研究范畴的大小分

一般可分为分解性研究和综合性研究两大类,前者重在局部,后者着眼于总体。

2.5.1分解性研究

2.5.1.1定义:将研究的范围局限化,研究对象是从总体联系中分解出来的一个系统、局部或层次,并可随着认识的深入进行再分解,如人体(总体)→系统→器官→组织→细胞→亚细胞→分子→亚分子等。

2.5.1.2特点:研究的重点集中,认识的深度较大,便于横向扩展(如细胞研究中对不同种类的细胞相互比较):所认识的事物往往是局限的、孤立的、片面的、总体观念常不够完整;可为综合性研究提供更深刻的基础。

2.5.1.3举例:脾的生理功能研究;柱状上皮细胞超微结构的研究。

2.5.2综合性研究

2.5.2.1定义:将研究对象的范围总体化,或将一些分解性研究结果组合起来给予系统认识,提示系统与系统局部与局部或层次与层次之间的相互关系。

2.5.2.2特点:与分解性研究逆向而行,但往往又需要大量分解性研究结果作为基础;研究范围广泛,总体观念性强;便于纵向联系(如各个系统、局部、层次之间的相互对立与统一的关系,而非其简单之总和);研究对象通常是一个进行着复杂调节的庞大控制系统,常需着重研究每一个局部与整体的关系、全过程的信息效应及其运动规律。

2.5.2.3举例:人体某些机能相互关系的研究,医学控制论(medical cybernetics)或控制论医学(cybernetic medicine)的研究。

2.6从研究的时间上分

一般可分为回顾性研究与前瞻性研究两大类,以事件发生的时间划分两者的界限。

2.6.1回顾性研究

2.6.1.1定义:事件发生以后探讨导致该事件发后的可能因素,即从结果来分析和认识其原因,如某病之发生与某因素有否联系以及联系的程度等。

2.6.1.2特点:以已有的事实为基础,逆向探索其因果关系;为了突出和印证其最大的可能原因,常需比较仅单一因素不同其他条件完全相同的两个观察对象的结果,因此需要“配对”;配对之间的可比因素常不易控制,因而结果误差可能较大,所得结论的可靠程度较低;研究所需之时间较短,耗费较小。

2.6.1.3举例:×××例畸形儿与母亲服用避孕药的关系的研究;肺癌病人与吸咽的关系——×××例肺癌患者的分析研究。

2.6.2前瞻性研究

2.6.2.1定义:与回顾性研究恰好相反,指有计划有步骤地观察某一因素可能导致事件发生的频度,以明确其因果关系,亦即从原因追踪结果。

2.6.2.2特点:主动性强,可预先作好计划,进行周密安排,有条不紊进行;容易比较和突出某一作用因素,可按理想要求进行配对;常以各种条件基本相同的

“一代人”作为观察研究对象,经长期随访最后取得资料;所需时间较长,人力物力消耗较大,但误差较小,所得结论可靠性高;多用来验证回顾性研究所得出的初步结论。

2.6.2.3举例:服用与不服用避孕药母亲所产婴儿畸形发生率的比较,一代人吸烟与不吸烟肺癌发病率的研究;接触肝炎病人群体与无接触群体肝炎发病率的比较。

2.7据研究对象与场地的不同分

通常分为实验研究、临床研究、调查研究三大类。

2.7.1实验研究

2.7.1.1定义:通过实验手段,主动变革某一事物的自然状态或其过程,暴露出隐蔽在事物内部的真实情况,从而能较精确地回答或解释某一问题。改变某一事物的本质而创造出一种新的事物。

2.7.1.2特点:研究的场地主要在实验室内;使用的工具与材料主要为仪器、设备、动物、试剂或其他物品;可事先作好计划,能严格控制实验条件和各种影响因素;允许进行细致观察、多次重复、反复比较,因而自由度较大;涉及到有关人体问题,实验研究结果只具有参考价值。

2.7.1.3举例:新药的合成及其临床前研究;医学动物模型的建立;各种动物实验、细胞培养、组织观察以及各种检验方法等的研究。

2.7.2临床研究

2.7.2.1定义:通过临床观察、病例分析或讨论以及各种临床试验等手段,了解疾病发生与发展的规律,深入探索疾病的本质,创建最佳的诊断治疗方法等所进行的认识活动。

2.7.2.2特点:研究的场地主要是病房或门诊,亦包括家庭随访;所获得的数据资料皆来自真实的研究对象——人体,此为其最大之优点;人的个体差异性及环境因素对疾病状态或治疗效果所产生的影响不易控制,乃其缺点;由于控制条件难以达到严格的程度,所得结果的精确度相对较小;若未能做到随机抽样并设立合理

的对照,其意义将更加局限;在实验研究中,动物可全部服从实验要求的一切条件;而在临床研究中,各种试验和观察都必须服从病人的利益。

2.7.2.3举例:病例分析或讨论;疗效观察;诊断方法研究;临床试验报告。

2.7.3调查研究

2.7.

3.1定义:对客观自发的现象或状态进行考察和记录,以揭示其在人类群体中或一定区域内存在的形式或程度。

2.7.

3.2特点:研究的场地常常是一定地区范围内的现场或社会;研究的对象主要为人群,包括健康人群或以健康人为基础的群体;亦包括其他的考察对象,如环境、食品、医学昆虫等;研究的主动性较强,可预先做好计划,有步骤地进行;调查和记录为取得资料的主要手段。

2.7.

3.3举例:流行病学调查,社会医学调查;劳动作业环境调查;血型分布调查;某种医学昆虫的种属分布或密度调查。

2.8其它

--多学科研究

--边缘学科研究

--跨学科研究或称科际研究

3.要求

--科学、道德、有用、可能

--严谨、严格、严肃、标准

--广泛、广阔

五、中医科研的特点

--文献丰富。

--经验性研究数量多。

--植物药应用广泛。

--注重社会性。

--涉及多种学科(哲学、文学、气象学、数学等)。

六、中医科研的注意事项--正确处理继承与发扬的关系。--正确处理中医与西医的关系。

第二篇医学研究层次的基本方法

?观察法

?实验法

一、观察法

?定义:

?观察法是对自然现象在自然条件下进行考察的一种方法,它是从自然发生的现象中索取事实资料。

?不施加任何因素,不改变客体的内外环境的自然条件,直接观察人体生理现象与病理现象。

科学观察的特点

?有明确的目的性,同解决一定的科学问题相联系。

?有严密的组织性和计划性,严格按照科研设计进行。

1.科学观察的任务

?系统、全面、客观地考察人体的生命活动和疾病过程,客观地描写记录研究对象的某些现象特征,积累感性经验,搜集事实资料。

?避免主(研究者)、客(研究对象)观的心理暗示和偏倚。

2.科学观察的研究方法

?是古老的方法,基本的方法,历史以来,是医学形成、发展和检验医学理论的主要科学实践基础。

?实验方法不能取代观察法。

?

3.直接观察常常是科学发现的源泉

二、实验法

?定义:实验法是研究主体主动变革研究客体的一种科学活动,研究者对自然现象在实验条件下进行考察的一种方法,是从人为地发生在实验条件下的现象中索取科学资料的一种重要手段,为揭示隐蔽在事物内部的现象和现象之间的联系而采用的一种活动方式。

实验方法的特点

?能动性质

?它对事件的自然过程进行干涉

实验研究的基本构成

?实验的主体及其科学活动

?进行实验的手段(仪器设备,工具,试剂,药品等)

?实验研究的客体(患者或实验动物)

?实验研究的成熟程度取决于以上三方面的成熟程度

实验研究的目的

?绝对实验:研究对象的某个特征在某个实验条件下的绝对值的变化。

?相对实验: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实验组,给与不同的处理,观察不同处的效应,每组绝对值与他组决对值比较才有意义。

实验研究的分类

1.比较实验

2.预初实验

–①导向性实验

预先对少数研究对象进行小规模实验,初步掌握结果走向.

–②观测性实验

在少数实验单位中搜集若干数据,以作正式实验设计的参考.

–③筛选性实验

用简单的方法从众多的研究对象中选出值得深入研究的对象.

–④练习实验

3.断决实验

在分解性研究之前,先用一些简单的方法在总体上判断一下研究因素的作用和假说是否成立.

4.正式实验

必须有严格的实验设计,必要的实验手段和成熟的实验技术.

重复再现是实验成功的最基本条件.

周密的对照对实验非常重要.

5.模型实验:

疾病及中医证侯模型

第三篇医学科学研究选题的种类

一、调查研究性质

多属于流行病、地方病、卫生学及社会卫生学等方面的研究。

二、实验观察性质

多用于解剖学、组织学、胚胎学、病理学、职业病及劳动卫生等方面的研究。

三、实验研究性质

四、资料分析性质

可用于人口死因分析、恶性肿瘤的种类分布等。

五、经验体会性质

老中医经验总结,临床病例讨论等。

第四篇选题提出问题是选题的第一步

提出问题是科学研究的关键

提出问题的同时就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

一.选题的产生与来源

1.来自自身实践的课题

实践中发现的难以解决的问题

难以解释的现象

提出:为什么?怎么办?

2.来自他人实践的课题

别人提出的问题

他人的咨询

文献中的问题等

3.来自客观要求的课题

4.来自协作要求的课题

5.来自上级指定的课题

6.来自公开招标的课题

国家级课题

–国家基础研究规划项目(973) [几千万]

–攀登计划 [几百万]

–攻关计划 [1百万以下]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重点;面上项目;青年基金

部级课题(行业)

–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省级课题

厅局级课题

单位招标

二.选题的途径

单位或国家的任务

与现代科学结合选题

用现代科学理论和技术,解决中医药存在的问题。或用中医药理论和方法,解决其他学科的问题。

依据中医优势中选题

从中西医结合中选题

从中西医认识矛盾中选题

从单方验方中选题

从文献中选题

三.选题的方法

1.假说形成法

假说是研究者对欲研究的事物、现象的本质和发生发展规律所作出的推测性的说明或假定性的理论解释。

2.移植法

–某一学科或领域所发现的新技术、新原理,应用或移植到其他学科或领域,开拓思路,解决这一领域所研究的问题。

3.旧题发挥法

–①改变原来课题的组合,寻找新的课题。

–②深化研究

–③重新用一种方法进行研究

四.初选、筛选

1.指导思想:新颖.恰当.科学.可行(从易到难,从小到大)

2.方法适当:方向正确.社会需求.行情(本学科的进展情况)清楚.条件具备

五.定题

建立假说

科研构思

预实验

方案论证

六.选题的注意事项

选题要恰当,不能大而无当,力求解决一个问题。

水平要高,杜绝低水平重复。

七.研究题目的表述

包含科学研究的三个要素:研究对象.处理因素.效果反映,越具体越好。含蓄地体现假说容

附加限定成分

动名词结尾:研究.探讨.商榷.分析.调查抱告等。

如: XX方对XX药引起的XX动物XX脏器损伤的保护作用(研究)

第五篇中医科研的假说

一.假说的定义

假说是研究者对欲研究的事物、现象的本质和发生发展规律所做出的推测性的说明或假定性的理论解释。

是联系已知和未知的纽带。

二.假说的性质

相容性:与已知的科学原理和基本事实相符合。

完备性:能解释已有的有关事实与现象。

推演性:可以根据不完全、不充分的经验、事实推导出来,允许有一定的想象与推测。即推测性、假定性、或然性。

三.假说的作用

提出新的理论和新的实验目的,帮助研究者明确目的,发挥主观能动性,避免盲目和被动,促进科学理论的建立和发展。

一种指导研究实践的理性的认识。

建立新理论的桥梁,通向新理论的必由之路。

四.假说的形成

三个阶段:孕育阶段,形成阶段,检验阶段

1.孕育阶段

解决问题的初步设想阶段,是最富创造性的阶段。

----要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的作用

此阶段应遵寻四个原则

解释性原则:即假说与事实的关系,假说不与事实冲突。

应对事实做出统一的说明与解释(完备性)

但在开始提出假说时,可以不要求它说明全部事实,也可以回避一些难点,留以后解决。

对应性原则:即假说与已知理论的关系,假说不与已知理论矛盾(相容性)。

若发生矛盾,可通过增加辅助性假说或限制性条件方法进行修改或调整。

必要时可以不顾及假说的相容性。

简单性原则:以较少的假说说明较多的理论。

逻辑和数学形式上的简单,不是理论上的浅易。

但在开始提出假说时,可以不要求它立即形成完整的体系。

可检验性原则:能用观察和实验的方法进行检验,以判断它的真伪。

2.形成阶段

在初步假说的基础上,进一步收集观察、实验的资料及理论依据,不断提炼、论证、修改、补充,形成一个完善的体系。

假说形成一般的逻缉方法

差异法:从事物与事实的差异中提出假说。

类同法:从事物与事实的的一致性中提出假说。

差异类同共用法:应用较多的一种方法

共变法:也叫伴随变异法,某事物的某种因素总是与某种现象伴随发生,提出改因素可能就是某种现象的可能原因。如:大量食用木耳,可引起出血,提出假说------木耳中有抑制血小板功能的成分。

类推法:根据已知事物和规律推论未知事物和规律。

剩余法:逐一排除可能引起的各种因素后,剩余的因素就是可能的原因。

五.假说的检验

理论(逻辑)的分析。

实践检验

假说坚持与放弃的原则

–实验结果及观察现象与假说相反,放弃。

–原假说的矛盾论点给予补充后仍不能弥补,放弃。

–虽然失败,并不能否定假说的核心,坚持。

–难以证实,也难以否定,坚持。

六、假说的类型

推断型假说

根据科学的事实,按已知的事物联系方式,对事物本质作出的逻辑推断。

①根据科学实验显示的联系提出假说

根据事实,用一定的思维逻辑(归纳、演绎)可做出推论。

尼科尔-----发现斑疹伤寒的传播途径。

盖都赛克----发现库鲁病病因。

伯内特----提出免疫耐受学说。

布莱克---B受体阻断剂治疗冠心病。

②逐步推进式假说

起始的假说指出进步探索的思路,或者对并存的各种假说不做出某种肯定或否定,而用一系列假说和推论连接起来,逐步接近结论。

地质板块说

大陆漂移说

宇宙大爆炸理论

水猿学说

通里攻下法治疗急腹症的机制。

③以阶段性科研成果为基础提出的科学假说

一些关于普遍规律的的假说,只能一个阶段一个阶段的验证。

如:比德尔·塔达姆的“一个基因一个酶”的假说。

猜测型假说

用类比、猜想、想象、联想、灵感等思维方式所形成的科学假说,他籍以推论的事实根据不完全,推理的逻辑理由不充分,推论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形成的假说只是多种可能性之一,带有一定的随机性。

如:瓦格纳·约瑞格“间日疟疗法治疗梅毒性痴呆”的发明。

巧合型假说

由于种种巧合,有些假说得到了与自身相距甚远、意想不到的结果,甚至错误的假说也会导致有意义的结果。

如:维生素C化学结构的发现。

七、中医学中的假说

中医学中存在大量假说,如肺朝百脉等。

对中医的假说,不能固步自封,裹足不前,不求发展,也不能因为中医理论多为假说而怀疑中医的科学性。

对中医的假说要逐步验证,不断修改和发展。

八、确定假说的注意事项

假说水平要高,不能只停留于现象阶段。

具体、明确,避免大而空。

最好能检验、验证。

第六篇医学文献的检索

一、文献检索的意义

记录知识或传递信息的有形载体,称文献。

医学科技文献:

–1.是古今中外医学工作者知慧的结晶。

–2.使科学研究有连续性和继承性。

–3.方便了多学科的相互渗透。

二、医学文献的特点

数量大、增长快

内容重复交叉,边缘学科多

文种繁多,类型复杂

代谢频繁,老化加剧

交流、传播速度加快

文献质量下降

三、医学文献基本情况

1.级别

一次文献:凡是以作者本人的研究或研究成果为依据而创作的原始文献,称为一次文献。

二次文献:对一次文献进行压缩、整理、加工编辑而形成的文献,称二次文献,如书目、索引、文摘、题录、简介等,通常又称之为检索工具。

三次文献:在充分利用二次文献的基础上,对一次文献作出系统整理和概括论述,并加以综合而编写出来的文献,称三次文献,如综述、评论、年鉴、手册、进展、指南、百科全书等。

四次文献:机读文献及其产生的磁带、磁盘形式的书目、索引,称四次文献。

零次文献:不需要通过文献载体而直接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未形成文字的知识,称为零次文献。

2.类型

印刷型:图书,期刊等。

缩微型:缩微胶卷,缩微平片等。

视听型:直感材料或声像资料,包括唱片、录音带、录像带、电影、幻灯片等。

机读型:供机算机阅读的文献形式,主要有磁带、磁盘等。

四、医学文献检索

检索的基本任务是查找文献线索,提供原始文献和情报资料。文献检索的主要内容:

制定检索策略

选择检索系统

提出检索语言

利用检索工具

索得原始编著

1.检索工具

检索工具的检索途径

字顺法

主题法

分类法

医学检索工具的类型

书目、目录

索引类

文摘类

综述和进展类

现期期刊目录----Clinical practices;Life sciences。

2.检索方法

常用法

顺查法

倒查法

分段法

追溯法

3.检索步骤

明确研究题目和检索要求

确定检索工具和检索策略

确定检索途径与标记

确定检索线索

熟悉馆藏情况

4.检索途径

主题途径

–检索语言选自主题词表

–确定二级主题(付主题)和三级主题(说明语)

–主题词不宜过宽或过窄

–查找主题从名词着眼,过程为二级主题

–主题词: 名词在前,形容词在后,中间以逗号隔开。

–传记文献以人名检索:姓前名后

–“主题指南”或“索引指南”应利用

分类途径

中药药效学研究的意义特点和基本思路

第一章中药药效学研究的意义、特点和基本思路 第一节中药药效学意义 中药药效学(Pharmacodynamics of Chinese material medical)是研究中药对机体的作用、作用机理以及产生作用的物质基础(化学成分),阐明中药防治疾病原理的科学 一. 药效学研究对促进中医药发展有重要意义 1. 中药功效是几千年临床实践经验的总结 2. 我国传统医药学和当代高新科学技术相结合,大大提高医药学水平 3. 沟通中西医间的学术思想 4. 阐明中医药理论 5.可以提高临床疗效 二. 中药药效学研究对促进中药现代化有重要意义 中医药的发展不但要促进中医药的自身发展,我们还应当站在科学的前沿,以现代医药学的发展为发展方向,以中医药的发展去促进现代医药学的发展,如:SARS病人的中西药合用。 中药药效学研究对促进中药现代化有重要意义: 三.中药药效学是中药新药的重要研究内容 研究开发尚未用于临床的新药,必须进行药效学试验,其理由是: (一)现代科学最基本的方法是实验方法 实验方法是在人为控制的条件下,将自然现象的某一过程表现出来,便于人们反复观察,揭示事物的规律。药效学试验研究,可严格控制试验条件,排除各种干扰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获得详细准确的结果,发现某些内在的规律。 (二)动物试验可获得大量在人体无法获得的信息 动物试验可反复进行在人体无法进行的伤害性试验,获取各种器官组织标本,进行多指标的动态观测,进行分析性及综合性研究,深入了解新药的各种作用,对机体有益或有害的影响,获得大量在人体无法获得的信息。 (三)为新药的临床研究奠定基础 在不了解新药的安全性、有效性的情况下,进行人体试用、临床研究,有可能对试用者造成危害,甚至发生意外。因此在新药试用于人体之前,对其有效性及安全性有必要的了解,为临床研究提供可靠的试验依据,确保试验者不致延误病情,产生不良后果。 药效学试验研究及临床研究,是新药有效性评价不可分割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前者是后者的基础,后者是前者的继续与最后判定,两者相辅相成,综合判断,才能对新药的有效性作出科学、准确、全面的评价。

科研思路与方法

科研思路与方法 我们中西医临床专业,走在西医与中医的夹缝中,究竟要攀上哪座大山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而他们又有什么质和量的区别呢?以下就摘取的文献资料对比讨论一二。 《生气通天论篇第三》黄帝曰:黄帝曰:夫自古通天者生之本,本于阴阳。天地之间,六合之内,其气九州、九窍、五藏、十二节,皆通乎天气。其生五,其气三,数犯此者,则邪气伤人,此寿命之本也。苍天之气清净,则志意治,顺之则阳气固,虽有贼邪,弗能害也,此因时之序。故圣人传精神,服天气,而通神明。失之则内闭九窍,外壅肌肉,卫气散解,此谓自伤,气之削也。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故天运当以日光明。是故阳因而上,卫外者也。因于寒,欲如运枢,起居如惊,神气乃浮。因于暑,汗烦则喘喝,静则多言,体若燔炭,汗出而散。因于湿,首如裹,湿热不攘,大筋短,小筋弛长,短为拘,弛长为痿。因于气,为肿,四维相代,阳气乃竭。阳气者,烦劳则张,精绝,辟积于夏,使人煎厥。目盲不可以视,耳闭不可以听,溃溃乎若坏都,汨汨乎不可止。阳气者,大怒则形气绝,而血菀于上,使人薄厥。有伤于筋,纵,其若不容,汗出偏沮,使人偏枯。汗出见湿,乃生痤。高粱之变,足生大丁,受如持虚。劳汗当风,寒薄为,郁乃痤。阳气者,精则养神,柔则养筋。开阖不得,寒气从之,乃生大偻。陷脉为瘘。留连肉腠,俞气化薄,传为善畏,及为惊骇。营气不从,逆于肉理,乃生痈肿。魄汗未尽,形弱而气烁,穴俞以

闭,发为风疟。故风者,百病之始也,清静则肉腠闭拒,虽有大风苛毒,弗之能害,此因时之序也。故病久则传化,上下不并,良医弗为。故阳畜积病死,而阳气当隔,隔者当写,不亟正治,粗乃败之。故阳气者,一日而主外,平旦人气生,日中而阳气隆,日西而阳气已虚,气门乃闭。是故暮而收拒,无扰筋骨,无见雾露,反此三时,形乃困薄。岐伯曰:阴者,藏精而起亟也,阳者,卫外而为固也。阴不胜其阳,则脉流薄疾,并乃狂。阳不胜其阴,则五藏气争,九窍不通。是以圣人陈阴阳,筋脉和同,骨髓坚固,气血皆从。如是则内外调和,邪不能害,耳目聪明,气立如故。风客淫气,精乃亡,邪伤肝也。因而饱食,筋脉横解,肠澼为痔。因而大饮,则气逆。因而强力,肾气乃伤,高骨乃坏。凡阴阳之要,阳密乃固,两者不和,若春无秋,若冬无夏,因而和之,是谓圣度。故阳强不能密,阴气乃绝,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因于露风,乃生寒热。是以春伤于风,邪气留连,乃为洞泄,夏伤于暑,秋为疟。秋伤于湿,上逆而咳,发为痿厥。冬伤于寒,春必温病。四时之气,更伤五藏。阴之所生,本在五味,阴之五宫,伤在五味。是故味过于酸,肝气以津,脾气乃绝。味过于咸,大骨气劳,短肌,心气抑。味过于甘,心气喘满,色黑,肾气不衡。味过于苦,脾气不濡,胃气乃厚。味过于辛,筋脉沮弛,精神乃央。是故谨和五味,骨正筋柔,气血以流,腠理以密,如是,则骨气以精,谨道如法,长有天命。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中医提出“天人相应”的观点,明确指出人身阳气的重要性,

鼓励医务人员参与中医药科研工作的制度和方法

鼓励医务人员参与中医药科研工作制度 为了鼓励我院医务人员积极参与中医药科研工作,开发新技术,切实提高我院的医疗技术水平,增强我院的核心竞争力,更好地为患者提供中医药服务,结合我院实际,特制定本方法: 一、选题原则。 1、严格按照要求进行选题,立题依据充分遵循中医理论体系能突出中医特色。 2、遵循“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必须面向经济建设”的方针,发展中医学术力求解决中医药实践和理论中存在的问题,注重选择具有良好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课题。 3、中医中药并重,中西医结合。发挥中医药优势将继承和发扬结合起来特别是要加强应用开发研究,同时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可开展中医基础研究。 4、注重对我院已应用多年临床疗效肯定的中医经验和中医经验方的发掘,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开发研究。 5、选题经信息中心文献检索宜切合实际,目标应明确,技术路线和实验方法科学、先进并具有可行性。 6、经费预算合理。 二、课题申报。 1、申报条件:凡我院中医药、中西医专业技术人员或其他学科人员具有从事中医药科研工作的能力和基础者均可申报。 2、申报时间:以广东省中医药管理局、肇庆市科学技术局课题申报时间为准。 3、申报程序:首先应由申报课题的负责人填写相应的课题申报书、合同书交医务科,由医务科组织院内学术委员会论证

分管院长批准择优向上推荐申报。 三、课题审批;经上级部门批准列入正式科研计划者按规定签定合同并提交相应的实施计划,未被上级各部门列入计划经院学术委员会论证符合资助条件者列入院级科研计划。 四、课题实施与管理1 列入科研计划的课题实行课题主持人负责制。课题主持人应向项目下达部门及所在单位负责,主持课题研究制定计划,组织相关人员实施有权决策有关课题工作的大小事务及按规定使用科研经费,并承担相应责任。3、在科研项目进行期间,如要对项目内容及进度进行调整,需先报医院科教科,经同意后向上级有关部门写出书面报告后,待批准后方可进行。 五、有关参与中医药科研工作的奖励及支持措施详见端州区华佗医院鼓励医务人员参与中医药科研工作的方法。 肇庆市端州区华佗医院 二O一O年一月四日

科研思路与方法总复习总结提纲(新修订)

《科研思路与方法》复习提纲 注:含5%的自学内容。 ▲什么是科研。 答:科研又称科学研究,是指运用科学的理论和方法,探索自然界未知领域中物质运动现象及其规律,创造新理论、新技术的认识活动。探索与创新是科研活动的目的基本特征。 ▲科研的类型包括: 答:基础研究、开发研究、应用研究 ▲中医药科研的类型包括哪些? 答:动物实验、临床试验、预防医学研究、新药研究、调查研究、文献研究、名医学术思想研究。 ▲中医药科研的复杂性体现在哪些地方? 对象主要是人,人是复杂的生物体,既有生物性又有社会性,除一般的生理活动外,还有着十分复杂的精神、心理活动。中医科研中除了立足于人的生物学因素外,还要重视心理因素、自然因素、社会因素等对人体产生的影响,从而使中医药的科研具有显著的复杂性和困难性。 ▲什么是临床试验? 答:临床试验是指以人体(病人或健康人)作为研究对象的医学科研活动,以揭示研究因素(新药、新疗法等)对人体的作用、不良反应,或探索药物在人体内的代谢规律等。 ▲什么是临床研究? 答:临床研究是以病人为研究对象,研究人体各器官、系统的发病机制、诊断、治疗、预防及其预后的规律,促进疾病向健康转化的科学。 ▲什么是新药? 答:新药是指化学结构、药品组分和药理作用不同于现有药品的药物。 ▲中医药科研为什么要重视证候研究。 答:中医学"证候"的理论,贯穿于对疾病诊断、治疗、康复、疗效评价的全过程。"证候"是从整体观出发,对疾病特征性的描述以及规律性的概括。"辨证论治"

集中体现了中医学对人体病理规律和临床诊疗思想的认识,是有别于西医学诊疗体系的特色和优势。抓住"证候"这一关键环节开展科学研究,才能够充分保持和发扬中医学的优势,推动中医学理论的发展。 ▲医学科研的基本程序包括哪些? 答:选题、课题设计、课题实施、资料分析、提出研究结论、撰写研究报告等。▲医学科研选题的原则有哪些? 答:教材P25-P27。 ▲医学科研选题的步骤有哪些? 答:选题步骤是选题的思维过程,包括提出问题、查阅文献、建立假说、确定选题4个步骤。 ▲什么是科学假说? 答:科学假说是根据已知的科学知识和科学事实,对未知自然现象及其规律性所作的推测性的解释和说明,是自然科学理论思维的一种重要形式。 ▲科学假说有哪些特征? 答:科学假说不是主观臆断,它的前提是客观事实或科学理论,并以此为基础,对新的未知事物的推断,因此科学假说具有科学性和推测性、可验证性、动态性四个特征,其中以科学性、推测性最为重要。 ▲怎样应用类推法来建立中医科研中的假说。 答:中医学理论中取类比象的方法,就是类推的思维方法。如中医学的五行学说,就是根据自然界金木水火土五者之间相互生成、相互制约的关系,来类推人体的五脏六腑之间具有类似的相互生成、相互制约的关系。譬如自然界里木可以疏松土地,存在着"木克土"的相互关系,就把肝脏帮助脾胃消化饮食的作用也称为"木克土并把肝比喻为木,脾胃则比喻为土。又如治疗热性病初起,病变在上焦肺卫阶段时的治则,因肺在人体上部,所以提出"治上焦如羽,非轻不举而对病变在下焦肝肾阶段的治则,则提出"治下焦如权,非重不沉"。中医学理论中许多观点、认识的形成,是通过大量的实践活动所观察到的现象,运用类推的思维方法加以表述的,是中医科研课题假说的重要来源。 ▲建立科学假说的方法有哪些? 答:类推法、演绎法、对比法、归纳法。

中医药科研思路与方法(讲义)

中医药科研思路与方法 (讲义) 第一篇概论 一、进入研究生学习阶段的几个转变 由学习型向创新型的转变 1由学习知识(输入)型转为创造知识(输出)型 2由知识积累型转为能力掌握与提高型 能力包括:思路新颖独特,方法正确可行;逻辑(科学)思维能力,实验动手能力,语言文字表达能力,人事组织协调能力,应变能力和忍耐力等。 3知识增长方式的转变:知识增长由算术均数增长型转变为几何均数增长型。 4由封闭型人才向开拓型人才的转变 开拓型人才的特点: --竞争性; --外向性(善于表达,善于交流); --经济性(市场化); --资源配置合理性; --创造性。 5由注重智商向注重智商和情商的全面发展 由“高智商型”转变为“高智商+高情商型” 二、科学研究 科学研究是一种探索未知,创造新知识和新技术的活动。 三、科学研究的方法与过程 选题→形成假说→定题→文献检索→科研设计→实验→数据收集→数据整理统计→分析、总结→科研论文、报告、答辨、发表、专利、推广→奖励→下一个选题。

四、医学科学研究 1.特点: --对象特殊 --方法困难 --内容复杂 2.类型 2.1根据研究性质分 一般可分为基础性研究、应用性研究和开发性研究。 2.1.1基础性研究 2.1.1.1定义:在医学科学领域中是指阐明人体内在运动的基本规律以及健康与疾病相互转化的规律等。 2.1.1.2特点:所研究的课题着重于知识的深度;特异性及针对性不明显;所需研究时间较长;研究成果短期内效益不显著;但对学科的根本性进步影响深远。 2.1.1.3细胞结构的研究,核酸性质的研究;血液动力学的研究,中医藏象研究;证的研究;诊法、治法研究等。 2.1.2应用性研究 2.1.2.1定义:在医学科学领域指解决防病治病中有待解决的各种实际问题或具体问题的研究。 2.1.2.2特点:研究的课题着重于应用的广度;特异性和针对性较强;课题研究周期较短;效益显著或立竿见影地解决问题;需要基础理论研究成果做为指导,形成新方法和产品,如新药,新仪器等。 2.1.2.3如:某种疾病诊断的研究;一种新疗法的研究;某病发病率的调查;中药栽培、炮制等,新药的研制及研究。 2.1.3开发性研究 2.1. 3.1定义:对应用研究成果的进一步扩大或转化,它是运用基础研究和应

中医科研思路与方法

《中医科研思路与方法》 班级:2011级骨伤二班 姓名:柯爽 学号:2011112230 问题一:你认为本课程哪个部分比较重要? 我认为本第四章—《医学科研过程》比较重要。医学研究过程可以分为五个阶段十个步骤。五个阶段包括科研选题、科研设计、组织实施、资料处理和分析总结。十个步骤包括初始意念、文献查阅、假说形成、陈述问题、研究方案设计、实验观察、数据资料积累、数据资料处理、统计分析和提出结论。科研选题是对选题者科学敏锐性、经验与技巧的考验,也是科研工作的灵魂,科研申报和实施成败的关键。课题设计需要专业的知识和统计学知识做基础,更需要科学方法论作指导。课题实施是科研工作的具体过程,课题总结则是对所有过程的总结,关系到科研的最终形成。只有做好了上述各项,才能为科研下坚实的基础,所以我认为这部分比较重要。 问题二:找一篇论文,指出该论文存在的问题 静脉穿刺进针角度及穿刺方法改良 【摘要】目的:探讨静脉穿刺的技巧,减轻患者疼痛程度,提高穿刺成功率。方法:将240例静脉穿刺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120例。第一组采用传统进针角度静脉穿刺,即针头与皮肤呈15°~30°角;第二组行静脉穿刺时针头与皮肤呈45°~50°角,进针尖斜面后再改平行进针穿刺入血管。结果:两组患者疼痛程度比较差异较大,第二组疼痛明显轻于第一组结论:改进静脉穿刺的进针角度与持针方式,可明显减轻患者疼痛程度;同时利用输液器内负压进行穿刺,提高了穿刺成功率。具有较好的临床意义,临床可大范围推广。【关键词】进针角度;静脉穿刺;疼痛 静脉穿刺输液是临床治疗与抢救的主要途径,也是每一位护士必须熟练掌握的一项基本操作,护理人员穿刺技术的高低不但是抢救危重患者的关键环节,而且熟练的操作技术也是提高医护质量、建立和谐护患关系的关键所在。 本研究通过改良进针角度、持针方式、利用输液器内负压等方法进行静脉穿刺,明显地减轻了患者的疼痛程度,且皮肤损伤小,同时提高了穿刺成功率。现介绍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2006年1月至2008年12月,本院门诊静脉穿刺的女性患者,年龄为18~55(44.70±1 2.50)岁。将24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20例,按心理学家威斯顿的人体触觉阈值[1]筛选患者手背皮肤感觉阈值为(11.00±2.00)mm的患者纳入实验范围,患者均系神志清醒,语言表达能力正常者。两组患者年龄、感觉阈值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所有患者均系同一位穿刺经验丰富的护士操作。穿刺前均不介绍穿刺方法,不暗示心理准备,在穿刺完成后询问患者疼痛程度并记录。 1.2 方法 (1)操作方法对照组采用传统的静脉穿刺方法,即针头与皮肤呈15°-30°角[2],右手拇指食指前后平行方向握针柄边缘的方法。观察组采用改良进针角度、持针技巧、输液器内负压等方法穿刺,即右手拇指食指持针柄上下面,同时中指垫入针柄下方,使针尖斜面向上,与皮肤呈45°-50°角,快速将针尖斜面刺入皮肤,中指这时从针柄下方撤出,利用拇指食指将针头调置于血管平行,缓慢由浅入深刺入血管,见回血后稍推进0.5cm即停止进针。遇到肥胖或血管特细等穿刺难度大的患者,即采用输液器内负压穿刺的方法,常规排气后关闭调节器,消毒穿刺部位的皮肤,取下针头套再次排气(注意排尽针梗内的空气),关闭调节器,于穿刺前返折调节器以下任一部位,待针头滴出3-4滴液体后,用右手无名指、

中医科研方法类型

医学科研的类型 一、根据研究性质分类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一般可将医学科研分为三大类型。 (一)基础研究 基础研究在一般学科中主要是指增加科学知识和发展新的探索领域的创造性活动,而不考虑任何特定的实用目标,其成果常常对广泛的科学领域产生影响,阐明一般的和广泛的真理,或者成为普遍的原则、理论和定律;在医学科学领域中是指阐明人体内在运动的基本规律以及健康与疾病相互转化的规律等。因此,当一项研究是为获得对自然(广义的)更充分的了解,或要获得对新的探索领域的发现,但又没有考虑近期的实用目标时,这项研究就可以称为基础研究。 1.特点:所研究的课题着重于知识的深度,未知因素多,探索性强。特异性及针对性不明显;研究周期长;对研究手段要求比较高;研究成果短期内效益不显著,但对学科的根本性进步影响深远。如细胞结构的研究、核酸性质的研究、血流动力学的研究、中医藏象研究、证的实质研究、诊法研究和治法研究等。 2.主要目的:揭示客观事物的本质、运动规律,提出新发现、新学说,对已有的规律、发现、学说作系统性的补充、验证或开辟新的探索领域。它的研究结果是获得新观点和新信息。因此,基础研究不是为了改变目前的情况而提供信息,它的目的在于发展出一种模型或理论,以期识别特定环境中的变量和变量之间的关系,通常它总是致力探索两个或两个以上变量之间的关系,如食盐摄入量与高血压之间的关系等。基础研究的成果常常说明一般的和普遍的真理,常常成为普遍的原则、理论或定律。例如:①保持人体健康的规律,健康指标的分子基础;②人体功能与结构的研究;③疾病发生、发展、转归全过程的规律及分子基础; ④人体衰老过程的规律及分子基础;⑤人体的生物力学、流体力学、电子学;⑥DNA损伤与修复过程中基因结构的变化;⑦经络本质的研究。 (二)应用研究 应用研究是对某一问题的探讨并提出解决该问题的方案、方法或预测出一定问题。应用研究既具有针对一定的实际应用目标去发展基础研究成果的性质,又是为了实现某些特定的和预先确定的实际目标探讨新的方法或途径,其成果对科学领域的影响是有限的,它涉及的是特定的领域。 应用研究在一般学科中主要指为解决各种实际存在的问题而进行的研究;在医学科学领域指解决防病治病中有待解决的各种实际问题或具体问题的研究。预防医学和临床医学的研究内容多属于此类研究。 1.特点:①研究的课题着重于应用的广度;②特异性和针对性较强;③课题研究周期较短,其研究周期一般较基础研究短,成功率较高;④效益显著或立竿见影地解决问题;⑤需要基础理论研究成果作为指导,形成新方法和产品(新药,新仪器等);⑥不像基础研究成果那样能说明普遍的和一般的真理。 2.主要目的:对有重大应用前景的新产品或新品种、新工艺、新材料、新方法等提出新理论、新构思、新原理;医学应用研究的目的着重于将已有的医学理论研究成果,应用于临床实践。例如有关疾病的病因、流行规律、治疗及预防效果的机制研究;寻找新药物、新生物制品、药代动力学研究、有效药物的药理作用机制研究等。 区分应用研究与基础研究的主要标志是目的性。应用研究既具有针对一定的实际应用目的去发展基础研究成果的性质,又有为达到某些特定的和预先确定的实际目标提供新的方法或途径的性质。一般来讲,通过应用研究可以把理论发展到应用的形式。 (三) 开发研究 开发研究亦称实验发展或发展性研究,是指运用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及实验的知识,为

中医药科研思路与方法(打印)

第一篇概论 一、进入研究生学习阶段的几个转变 由学习型向创新型的转变 1由学习知识(输入)型转为创造知识(输出)型 2由知识积累型转为能力掌握与提高型 能力包括:思路新颖独特,方确可行;逻辑(科学)思维能力,实验动手能力,语言文字表达能力,人事组织协调能力,应变能力和忍耐力等。 3知识增长方式的转变:知识增长由算术均数增长型转变为几何均数增长型。 4由封闭型人才向开拓型人才的转变 开拓型人才的特点: --竞争性;--外向性(善于表达,善于交流);--经济性(市场化); --资源配置合理性;--创造性。 5由注重智商向注重智商和情商的全面发展 由“高智商型”转变为“高智商+高情商型” 二、科学研究 科学研究是一种探索未知,创造新知识和新技术的活动。 三、科学研究的方法与过程 选题→形成假说→定题→文献检索→科研设计→实验→数据收集→数据整理统计→分析、总结→科研论文、报告、答辨、发表、专利、推广→奖励→下一个选题。 四、医学科学研究 1.特点: --对象特殊--方法困难--容复杂 2.类型 2.1根据研究性质分一般可分为基础性研究、应用性研究和开发性研究。 2.1.1基础性研究 2.1.1.1定义:在医学科学领域中是指阐明人体在运动的基本规律以及健康与疾病相互转化的规律等。 2.1.1.2特点:所研究的课题着重于知识的深度;特异性及针对性不明显;所需研究时间较长;研究成果短期效益不显著;但对学科的根本性进步影响深远。

2.1.1.3细胞结构的研究,核酸性质的研究;血液动力学的研究,中医藏象研究;证的研究;诊法、治法研究等 2.1.2应用性研究 2.1.2.1定义:在医学科学领域指解决防病治病中有待解决的各种实际问题或具体问题的研究。 2.1.2.2特点:研究的课题着重于应用的广度;特异性和针对性较强;课题研究周期较短;效益显著或立竿见影地解决问题;需要基础理论研究成果做为指导,形成新方法和产品,如新药,新仪器等。 2.1.2.3如:某种疾病诊断的研究;一种新疗法的研究;某病发病率的调查;中药栽培、炮制等,新药的研制及研究。 2.1.3开发性研究 2.1. 3.1定义:对应用研究成果的进一步扩大或转化,它是运用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及实验知识,为推广新材料、新产品、新设计,新流程与方法等进行研究。 2.1. 3.2特点:推广新的应用。 2.1. 3.3举例 探索核酸本质及其结构——基础性研究;进一步探索基因重组,基因调控、基因移植的可能性,达到改变遗传性状的目的——应用性研究;将上述基因工程技术引入不同学科领域,如用于农业转基因农作物,植物品种改良,中药新品种的诞生,转基因动物等——开发性研究。 颜色的数值化——色度学研究——基础性研究;颜色测定的研究——应用性研究;舌色测定仪——开发性研究。 2.2根据创新程度的不同分一般可分为探索性研究和发展性研究 2.2.1探索性研究 2.2.1.1定义:在现有知识的基础上开拓新的研究领域。 2.2.1.2特点:这种研究是在众多实践的基础上产生的,但又较少有前人的系统经验可资借鉴;需要良久的独立思考,思维活动水平较高;探索的时间也许是漫长的,而且风险较大;一旦成功可获得重大成果或突破性进展,常可为一个新的学科领域奠定基础;但亦可以一无所得而告终。 2.2.1.3举例:(最早的)细胞膜受体的研究;(当初的)胃肠道激素的研究;(目前的)人体经络实质的研究。 2.2.2发展性研究 2.2.2.1定义:深化探索性研究或其他研究的初步成绩,进一步验证、巩固、发展和扩大已有的

北京中医药大学科研思路与方法考试总结

填空题,10分 1、医学研究最高层的方法是(哲学层次)的方法,是医学研究各种方法的概括和总结,是 人们认识疾病和改造疾病的方法的理论,是医学研究的科学(方法论)。(比较试验研究 方法)、(逻辑层次的方法)和(哲学层次的方法)构成了医学研究方法的基本内容。 2、医学研究分为(预防医学),(临床医学),(基础医学),(康复医学)。 3、中医药研究也同现代医学一样是一门(防治疾病),(保护人民健康)为目的的(应用科学)。 4、医学活动是从(感性认识阶段)上升到(理性认识阶段)。 5、科学假说形成的基础(事实依据)和(科学思维)。 6、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关于“科学与技术分类”:基础研究、应用研究、试验发展。 判断题,20分 1、科学研究是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通过实验或调查、观察取得信息, 并对其进行加工,如数据资料的统计学处理。 2、如果设计方法出现错误,可以用统计的方法弥补。 3、中医药的研究方法是从临床研究,然后在进行实验研究。(临床到基础,理论到实践, 宏观到微观) 4、治疗组和对照组均衡一致,也就是所谓的齐同原则。除了处理因素外。 5、科研设计的三要素是研究对象、处理因素和实验效应。 研究对象:绝大多数是人和动物,而药物研究也可以使植物或矿物。 处理因素:根据不同的研究目的而给研究对象施加的各种干预措施。 实验效应:研究对象在处理因素作用下产生的相应效应或反应,也称试验效应。效应指 标的有无或强弱应通过具体的指标来反映。 名词解释:25分 1、初始意念:一个完整的严谨的科研题目,总不会是瞬间完成的,要经过一段时间的酝酿、 思考,甚至可以说是苦思冥想的构思过程。问题的线索都是瞬间在脑海里闪现出来的, 这种瞬间的闪念,又叫思想火花,哲学的说叫初始意念。 2、一次文献:指以作者本人的研究或研究成果为依据而创作的原始文献。如期刊论文、研 究报告、专利说明书、会议论文等。 3、零次文献:指未经正式发表或未形成正规载体的一种文献形式。一般是通过口头交谈、 参观展览、参加报告会等途径获取,不仅在内容上有一定的价值,而且能弥补一般公开 文献从信息的客观形成到公开传播之间费时甚多的弊病。如:书信,手稿,会议记录, 笔记等。 4、四段式:是科技论文中一种相对固定的格式。包括前言、材料与方法、结果、分析与讨论。 5、科学假说:是人们从实验观察的事实出发,在分析与综合、归纳与演绎等科学抽象概括 过程中,通过概念、判断、推理,对所探索的问题提出初步的、推测性的、带有假定意 义的理论解释。 6、观察法:在自然条件下,研究自然现象的一种方法,是从自然发生的现象中获取事实资料。 7、科研设计的三要素:处理因素、研究对象、实验效应。 8、比较实验:又称对照实验,是医学科研中最重要的概念,是医学实验研究的重要方法。

《中医临床科研方法概论》考试复习提纲及答案

《中医临床科研方法概论》考试复习提纲 1、何为医学科学研究?其研究范围主要包括几个方面? 医学科学研究主要是以人体为研究对象,揭示生命运动健康和疾病变化规律,探索有效防治疾病、促进人群健康的方法、手段和技术的实践活动。 研究范围:以实验动物为研究对象的基础研究;以病人为研究对象的临床研究;以社区人群为研究对象的流行病学研究。 2、临床医学研究的特点有哪些? 1)强调临床研究的科学性与伦理性相结合;2)必须有严密的科研设计;3)临床实践是临床医学研究的源泉和必由之路。 3、中医临床研究的特点是什么? 1)以中医基本理论为指导;2)在中医临床实践中提出并且检验假说是中医临床研究的主要模式;3)以中医有关疾病预防和临床诊疗的基本理论、方法作为主要研究内容;4)中医药临床实践,历来重视人的禀赋、体质、心理活动(七情)以及社会环境、自然环境对健康与疾病的影响。 4、中医临床研究的意义有哪些? 1)提高人群的健康水平;2)发展中医学术;3)推动中医药走向世界;4)促进现代生命科学理论的发展。 5、现代中医临床研究方法学的主要发展有哪几个方面? 1)临床流行病学方法;2)数理统计方法;3)实验研究方法;4)循证医学方法;5)计算机科学方法。 6、方法学在中医临床研究中有什么重要性? 1)提高临床研究的有效性;2)提高临床研究的真实性;3)提高研究成果的可应用性。 7、专题述评与文献综述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1)专题述评是对某学术专题的研究状况进行概说、评论、展望和预测,因此对作者的素质要求较高,一般由专家或学科领头人撰写,故又称“专家述评”;文献综述是根据科研、教学和医疗的需要,围绕某一学术专题,收集某时期内的有关文献资料予加工整理而成的综合性文献报道。 2)专题述评的重点在“评”,包括对专题研究状况的评价、展望、预测和建议,而“述”只是“概述”,处于次要地位,是评论的辅垫,不强调面面俱到,更不要材料罗列;文献综述则重点在“述”,因本身就是经过加工的二次文献,因此讲究材料详实,有检索价值。文献综述有很多种类型,大致可分为文摘性综述和分析性综述。 8、中医研究选题的种类和原则是什么? 种类: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开发研究。 原则:需求性;创新性;科学性;可行性。 9、中医研究的选题程序有哪些? 形成初始意念→文献检索→建立工作假说→确定选题名称→开题报告 10、中医科研申请书(标书)应包括哪些主要内容? 1)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课题研究意义及立题依据;2)研究目标;3)研究内容及主要技术关键;4)年度计划及考核指标;5)现有技术基础;6)研究工作条件;7)实验动物;8)课题主要研究人员情况;9)经费概算。

中医科研方法

中医科研方法学复习 绪论1、科学:科学是关于自然、社会、思维等的客观规律的知识体系。科学的特性:客观性、普遍性、可重复性、系统性、逻辑性 科学的本质—认识世界;回答—是什么、为什么;存在形式—知识形态2、技术:技术是知识技能和操作技巧的统称。 技术的本质—改造世界;回答—做什么、怎么做;存在形式—物质工具、技术设备等 3、科学与技术的区别与联系 4、现代科学的分类:基础科学、技术科学、工程科学。 (1)基础科学——研究客观世界的基本规律。如天文学、地质学、力学等 (2)技术科学——研究生产技术和工艺过程中的共同规律,其对象大部分是技术产物,即人与自然。如应用数学、材料科学、能源科学、信息科

学等。 )工程科学——研究基础科学与技术科学转化为生产技术、工程技术和工艺流3(. 程的原则和方法。如农业工程学、冶金学、矿山工程学、水利工程学等。 5、现代技术的分类:实验技术、基本技术、产业技术三类 6、现代科学的主要发展趋势:(1)物质科学、系统科学和生命科学加速发展。 (2)高度分化与高度综合。(3)数字化。 7、现代技术的主要发展趋势: (1)高新技术为现代技术体系的带头技术。(2)综合性技术群的形成和应用。 (3)以软科学为理论基础的社会技术的形成和应用。(4)技术创新综合化。 8、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趋势:(1)加速发展和急剧变化;(2)高度综合化;(3)国际化; (4)科技发展中心的多极化; 9、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现状 (1)863计划:中国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包括生物技术、航天技术、信息技术、激光技术、自动化技术、能源技术和新材料和海洋技术八大领域。 (2)973计划: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科学问题、基础研究、人才培养、研究基地。

中医药科研思路与方法学习体会

仰望星空,埋头赶路-研究生应正确理解中医药科研 ———学习体会在进入研究生生活后不久,在《中医药科研思路与方法》这门课的第二节课上,老师讲解的关于中医药科研的理解的课程让我印象印象深刻,在踏入科研时能够对中医药科研有个很好的认识是十分珍贵的一课。 在进入中医药院校学习科研时,我们不免对于中医药科研带着自己片面且刻板的想法,这就在根本上限制了我们对于自身所处环境或者说接下来要做的工作的一个正确理解和思考。中医药科研之路不仅需要踏实现在的每一步更要对未来的整个科研星空满怀憧憬和畅想,让中医药科研在在科学的宇宙点亮。 1.脚下的路-中医临床科研活动的具体内容 ①中医药基础研究:该研究的主要目标是为了产生新观点、新学说,在理论方面的创新能促进我国中医药水平的不断提高。②中医药临床应用研究:要充分发挥出中医药对于疑难疾病、病毒性疾病、多发病以及重大疾病等的优势和特色,开发出创新点。通过研究提出新的治疗方法、方案等,这样才能够不断提高中药治疗疾病水平。③中药的开发研究:在研究中重点是中药的基础理论、药效的物质基础、制药的关键技术等,主要实现新理论、新方法、新技术以及生产新药,促进中药逐渐向现代化发展。 2.突破发展之路-科学研究的灵魂-创新性、科学性 创新能够使科学成果新颖、引人注意,创新就是对于自然或者理论

提出自己新的见解,而不是对已有的结论进行再次论证。 科研的科学性主要包括:内容科学性和表达科学性。内容科学性是科研内容真实、先进可行;而表达科学性是论点要正确科学,论据要真实充分,严谨周密。 对于不同的研究人员创新性和科研型要求不同,对于中医药科研人员有下面几点要求:①要推动科学的创新,处理好创新以及继承之间的关系;②中医药的科研人员,在进行创新时候要注重临床实际,在临床实践中去捕捉新的灵感,发现规律,创立出科学性的创新学说; ③提出的科学性的创新要能够有效的提高临床疗效和学术水平,中医药赖以生存的基础就是临床疗效,同时也是科研的目的,只有创新具有相应的临床疗效,才能够继续进行相关研究;④在进行研究时候需要将传统的研究方法同现代研究方法有效的结合,作为中医药研究不仅需要继承传统的研究方法,同时还要合理的运用现代的技术。 3.未来的路——立志之路 老师结合自身的作为学生时的经历和想法和作为导师以后的想法做了相应的对比,尽管中医药科研的路上会有荆棘,且容易迷失方向,但无论是在哪个阶段都需要明确目标,我们都应该清晰的认识到中医药科研所蕴含的无限潜力和巨大财富。作为一名中医药科研人员,利用中医药与时俱进对于现目前疾病和研究都有着很重要的作用。让我深深的反思,中医科研到底有什么魅力值得他们去努力,去坚守?科研学习到底会给我什么样的成就和价值?在这种不断反思和学习中,我逐渐找到了自己的定位,对自己所做事情的价值和意义也有了更深

中药药理研究思路及方法

中药药理研究思路与方法 Research ideas and methods on Pharmacology of TCM 课程简介 本课程为中医、中药、药学专业硕士研究生所设,主要介绍开展中药药理研究的思路及常用研究方法。将围绕“解表药、清热药、活血化瘀药、补益药”中药药理研究的重要成就,介绍开展研究的思路及常用的研究方法;补益药部分还介绍衰老的基本理论,自由基与老年性疾病及中药延缓衰老的研究成就与研究方法;中药血清药理学部分介绍如何建立中药血清药理学研究方法及研究实例;中药药物动力学部分介绍中药药物动力学的基本理论和研究方法,中药临床药物动力学的概念、研究步骤,中药代谢产物的研究方法等内容。 The course is offered to graduate students with pharmacy and medicine of TCM. The courseintroduces Research ideas and methods on Pharmacology of TCM. It introduces research ideas and used methods about major accomplishment on Drugs for Relieving Exterior Syndromes, Heat-clearing Drugs, Drugs for Promoting Blood Circulation and Relieving Blood Stasis and Drugs for Tonics for Deficiency Syndromes; It introduces the basic theories of caducity, research accomplishment and development of free radical, senile diseases and pharmacology of TCM. The part of seropharmacology of TCM introduces how set up research ways and examples of seropharmacology of TCM. The part of pharmacokinetics introduces the basic theories and research ways of pharmacokinetics of TCM, the conception and the research step of clinical pharmacokinetics of TCM, and research technique of metabolite of TCM, and so on.. 教学大纲 一、课程名称:中药药理研究思路与方法 二、总学时数及学分:30学时,1.5学分 理论课30学时 三、授课对象: 硕士研究生。 预修知识:基础药理学、生物化学、中药学、中药药理学、中医基础理论。 四、教学目的: 本课程将帮助学生构建开展中药药理研究(包括中药药效学、中药药动学)基本思路的构架,使学生掌握如何以中医药基本理论为指导,应用现代医药学研究方法,设计中药、中药有效成分或复方的基本药效学、药动学研究思路;解开展研究的方法;解中药药理研究的热点。通过学习培养训练学生中药药理科研思维与设计能力,为学生后继的课题研究、今后的深造奠定基础。达到硕士

中西医临床科研方法学(2018)

DME(中西医科研方法学)练习题 选择题 1、在下列研究设计方法中,按临床科研设计论证强度排列,一般认为最强的是:C A、前瞻性队列研究 B、病例对照研究 C、随机对照研究 D、横断面调查 考点:论证强度:I型(随机对照研究)> II型 > III型 > IV型 2018年考题:论证强度最弱的是:IV型(历史对照研究) 2、混杂性偏倚控制的方法,下面错误的是:C A、限制 B、配比 C、增大样本量 D、分层 3、研究设计中要估计样本量,主要是因为:B A、样本量过小容易犯第二类错误 B、样本量过小容易犯第一类错误 C、样本量过大会影响结果的准确性 D、样本越大,可行性越差 4、研究对象分组方法设计最重要的指导思想是:A A、两组研究前的基线状况一致 B、两组研究条件要一致 C、两组分组方法要一致 D、两组研究对象年龄、性别要一致 5、分层分析可控制 C A、选择偏倚 B、信息偏倚 C、混杂偏倚 D、信息偏倚和混杂偏倚 5、用住院病人作研究对象容易发生:A A、选择偏倚 B、信息偏倚 C、混杂偏倚 D、选择偏倚和混杂偏倚 考点:入院率偏倚属于选择偏倚 6、队列研究中最容易发生的偏倚是(B) A.混杂偏倚 B.诊断怀疑偏倚 C.失访偏倚 D.报告偏倚 E.回忆偏倚 诊断怀疑偏倚:指研究者事先知道研究对象的某些情况,以一种主观偏见或愿望在诊断过程中去探索某种结果,使研究结果出现偏倚。常发生在前瞻性队列研究。 7、在队列研究中,估计某因素与某疾病关联强度的指标是 B A.OR B.RR

C.总人群中该病的发病率 D.暴露人群中该病的发病率 E.总人群中可疑危险因素的暴露率 2018年考点:RR的计算 13、灵敏度是指(E) A.试验检出阴性的人数占有病者总数的比例 B.试验检出阳性的人数占无病者总数的比例 C.筛检阳性者中真正成为病人的可能性 D.试验检出阴性的人数占无病者总数的比例 E.试验检出阳性的人数占有病者总数的比例 考点:区别灵敏度和特异度的概念;(1)敏感度:指确有该病的患者中诊断性试验结果为阳性的人数比例a/(a+c),即指该方法能检出所有确实患病实验对象的能力。(2)特异度:指确无该病的受试者中试验结果为阴性的比例d/b+d,即指该方法能正确识别全部未患病受试者的能力。敏感度和特异度是一对比较综合的反映一个诊断试验准确性的指标,它们是固定不移的。 14、对诊断试验进行评价时,被评价的研究对象应该由这些人组成:A A、确诊的病人和确诊的非病人 B、确诊的病人和健康者 C、源人群中的一个随机样本 D、疾病人群中的一个随机样本 15、医学科研的核心内容比较全面的阐述是:B A、新的研究方法的建立 B、科研的设计、测量、评价 C、疾病数据的收集和影响因素的测量 D、疾病危险因素的测量 16、在下列科研方法类型,不属于观察性研究的是:A A、随机交叉试验 B、病例对照研究 C、病例分析 D、横断面调查 17、队列研究比较的是:C A、不同组人群发病人数的差别 B、不同组人群患病人数的差别 C、不同组人群发病率的差别 D、不同组人群患病率的差别 18、关于随机对照试验的叙述,下列哪项说法是错误的:C A、研究所需费用较大,难度较高 B、存在伦理问题,不是所有研究都能用它加以证实

中医药科研的思路与方法

中医药科研的思路与方法 摘要:随着中医药事业不断取得成就,中医药科研同时取得了一定成果,基础和临床研究方面都取得了突破性的发展。但是中医药在实现现代化,走出国门,走向世界,科研思路以及方法等还有许多工作要做,本文主要阐述了中医药科研的思路以及方法。 关键词:中医药;科研思路与方法;科研设计 科研思路与方法在科研设计占有重要作用,而科研设计是科学研究是否成功的关键。同时科研的发展还需要各个学科以及先进的技术、方法的帮助。本文主要对于中医药科研的思路以及方法进行了阐述。 1 科学研究的灵魂-创新性、科学性 创新能够使科学成果新颖、引人注意,创新就是对于自然或者理论提出自己新的见解,而不是对已有的结论进行再次论证。 科研的科学性主要包括:内容科学性和表达科学性。内容科学性是科研内容真实、先进可行;而表达科学性是论点要正确科学,论据要真实充分,严谨周密。 对于不同的研究人员创新性和科研型要去不同,对于中医药科研人员有下面几点要求:①要推动科学的创新,处理好创新以及继承之间的关系;②中医药的科研人员,在进行

创新时候要注重临床实际,在临床实践中去捕捉新的灵感,发现规律,创立出科学性的创新学说;③提出的科学性的创新要能够有效的提高临床疗效和学术水平,中医药赖以生存的基础就是临床疗效,同时也是科研的目的,只有创新具有相应的临床疗效,才能够继续进行相关研究;④在进行研究时候需要将传统的研究方法同现代研究方法有效的结合,作为中医药研究不仅需要继承传统的研究方法,同时还要合理的运用现代的技术。 2 科学研究成功的前提-选题正确 中医药科研的中心就是选题。科研是否可以立项、是否可以获得成功,主要取决于选题是否切合实际、是否满足中医药发展的要求,是否具有科学合理的设计,以及是否具有可行性。选题需要遵循以下几点原则。①需求性原则:选择的题目的出发点要满足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求,一定要面向临床、生产和现代化,同时还要满足"统筹全局,重点突出,有所为,有所不为"。②创新性原则:创新是中医药科研选题中需要遵循的基本性原则。创新主要是对前人没有认知以及没有全部解决的问题进行研究,具有新颖性。同时还包含对于已有的成果的进一步的深入、发展和修正。③科学性原则:选题一定要具有临床实践,具有客观事物以及合理逻辑的推理。同时在研究设计中要做到:选题明确,试验设计正确,合理的统计学设计、研究因素。对象以及观察指

中医科研方法设计的三要素

中医药科研设计—1三要素 [目的要求] 1掌握科研设计三要素 科研设计的目的在于使该项研究能达到预期的而又可靠的结果,同时避免在研究实施过程中不必要的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上的浪费。科研设计是研究成败的关键之一。 科研设计三要素(三个主要环节) 研究对象研究因素实验/试验效应 一、研究对象(受试对象) 研究对象又称受试对象,是由研究目的所决定的具有某种特征的个体所组成的群体,是研究因素所作用的对象。 为了使研究结论具有真实性,要求研究对象具有代表性和一定的数量。 ?代表性 —质量 —疾病诊断标准(西医、中医) 证候诊断标准 纳入标准 排除标准 剔除标准 ?数量:病例样本数 研究对象 ◆严格按照研究目的规定研究对象的性质与范围 (1)诊断标准(Diagnostic Criteria): 能够正确诊断一个疾病或证候的现行公认的标准。其来源有: ①国际统一标准:如世界卫生组织(WHO)关于原发性高血压的诊断标准;美国风湿病学会(ARA)关于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诊断标准; ②国内统一标准:包括政府主管部门,全国性学术组织制订的诊断标准; ③地方性学术组织制订的诊断标准。

(2)纳入标准(Inclusive Criteria): 合格受试者所应具备的条件。 被纳入研究的对象,除应符合诊断标准外,研究者还必须根据具体的研究目的及实施的可行性,对纳入研究的对象的其它条件同时作出规定。一般包括: ①对于病情、病型、病期、病程的规定; ②对年龄、性别、婚姻状况的规定; ③对职业、居住地、个人嗜好状况等的规定。 (3)排除标准(Exclusive Criteria): 不应该被纳入研究的条件。 ①不符合诊断标准和纳入标准者。 ②虽符合诊断标准,但有下列情况之一者: 同时患有其它病、证或合并症者; 已接受有关治疗,可能影响对效应指标观测者; 伴有影响效应指标观测、判断的其它生理或病理状况,如月经周期;心、肝、肾损害,影响药物体内代谢者; 某些特征人群如被纳入研究则有悖于医疗道德者,如孕妇、婴幼儿、未成年人、高龄患者、过敏体质、病情危笃或疾病的晚期患者; 不合作者,如不愿意接受研究措施或因患有精神病未能合作者; 其它:如住地过远,未能随访者。 (4)剔除标准: ①不符合纳入标准而被纳入者。 ②虽符合纳入标准而纳入后未曾服药者。 实验研究 (1)实验动物的选择原则: ?相似性:尽可能近似于人类疾病、证候 例如,SHR大鼠(自发性高血压大鼠) ?可靠性:特异地、可靠地反映某种疾病,或机能、代谢、 结构变化应具备该种疾病的主要症状和体征 ?重复性:1)限定实验动物的条件 2)实验动物的样本数 ?适用性和可控性: 例如,疏肝利胆法——大鼠无胆囊 ?易行性和经济性: 例如,灵长类动物的使用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