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质量检验控制计划

质量检验控制计划

质量检验控制计划
质量检验控制计划

质量检验控制计划

设备名称冷凝器

产品图号QY2010E01-00-00

产品工号QHJ2010-01

编制周成刚日期2010-10-10 校审曹东日期2010-10-10

说明

1.概述

1.1.本质量检验控制计划是针对冷凝器制造检验而编制;

1.2.本质量检验控制计划涉及的检验部门为:云南省曲靖化工机械

厂质检科、曲靖市质量技术监督综合技术检测中心。

1.3.本控制计划适用于冷凝器的材料、制造、检验及试验。

1.4.本控制计划是冷凝器的材料、制造、检验及试验纲领性文件,

是制定检验方案/规程的基础文件。

2.引用标准、法规:

2.1. TSG R0004-2009《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

2.2. GB151-1999《管壳式换热器》

2.3. GB150-1998《钢制压力容器》

2.4. HG20584-1998《钢制化工容器制造技术要求》

2.5. JB/T4709-2000《钢制压力容器焊接规程》

2.6. JB/T4730.1~6-2005《承压设备无损检测》

2.7. JB/T4711-2003《压力容器涂敷与运输包装》

3. 本控制计划采用的缩写及代号

3.1. 质检科——云南省曲靖化工机械厂质检科

3.2. 监检——曲靖市质量技术监督综合技术检测中心

3.3. DC——几何尺寸检验

3.4. DR——文件审查

3.5. DT——图纸

3.6. QHJ ——云南省曲靖化工机械厂程序文件3.7. WPS——焊接工艺评定报告

3.8. MT——磁粉检测

3.9. NDE——无损检测

3.10. PT——渗透检测

3.11. RT——射线透照检测

3.12. VT——直观检查(肉眼检查)

3.13. HT——水压试验

3.1

4. H——停止点

3.15. E——检查点

3.16. R——审查点

检测结果质量控制程序

检测结果质量控制程序 1 目的 为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可靠,全面检查实验室的检测能力,验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为管理者和 客户提供足够的信任度,特编制本程序。 2 范围 适用于中心内部的各项质量控制活动及参加外部的质量控制活动。 3 职责 3.1 技术负责人负责质量控制活动计划的审批,并组织质量控制计划的实施,对计划结果进行评审。 3.2 各检测室技术负责人负责质量控制计划的制定。 3.3 监督员负责检测过程的监督。 3.4 检测人员负责按要求实施质量控制计划。 4 工作程序 4.1 中心的质量控制计划包括内部质量控制和外部质量控制,根据有证标准物质的来源情况、检 测的特性和范围以及人员的多少来制定内部质量控制计划。 4.1.1 内部质量控制计划所采用的技术可包括,但不限于: (1)在日常分析检测过程中使用有证标准物质或次级标准物质进行结果核查; (2)由同一操作人员对保留样品进行重复检测; (3)由两个以上人员对保留样品进行重复检测; (4)使用不同分析方法(技术)或同一型号的不同仪器对同一样品进行检测等。 4.1.2 外部质量控制包括参加实验室间比对或能力验证。 4.2 编制的“质量控制计划”可包括两部分:一是内部质量控制计划,二是外部质量控制计划。 4.2.1 内部质量控制计划的内容可包括: (1)计划控制项目及控制方法; (2)控制频率/时间; (3)控制结果的记录方式; (4)计划评价的时间(时机); (5)控制结果的评价准则;

(6)控制实施责任人; (7)评审/评价栏。 4.2.2 外部质量控制计划(参加能力验证和实验室间比对) (1)比对实验项目,目的、发起单位、参加单位; (2)样品准备与分发、样品保管、运送要求; (3)比对的实验方法、依据; (4)进行比对的时间、频率; (5)比对结果的分析方法,可根据具体需要选择分析方法; (6)检测质量制定准则。 4.2.3 质量控制计划的制定 在技术负责人组织下,技术部根据监测的具体情况,专业范围、技术特点选择适宜的控制方法,制定年度的内部质量控制计划。外部控制计划由技术部组织相关技术人员进行编制. 4.2.4 质量控制计划的审批 质量控制计划由中心技术负责人审批后,由各检测室具体实施。 4.3 质量控制计划的实施 4.3.1 技术负责人组织人员实施内部质量控制计划,对相关项目结果质量进行控制,做好控制 记录,并对控制结果的数据分阶段进行分析评价,如果发现异常或出现某种不良趋势,应及时查找影响原因,根据原因分析,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或纠正措施。 4.3.2 技术部根据外部质量控制计划的要求,组织相关人员参加能力验证计划;负责联系、协 调各部门参加实验室间比对计划,并负责比对结果的分析评价,填写“比对、验证活动记录”。 4.3.3 对执行质量控制计划过程中出现的不符合或经分析认为可能存在的隐患,执行《不符合 检测工作控制程序》、《纠正措施控制程序》及《预防措施控制程序》,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或纠正措施。 4.3.4 在控制过程中,可采用适当的统计技术,对一些项目进行连续或多次的控制,对其结果 进行分析,从中及时发现可能出现的变异性,检查其质量可否得到保证。 4.3.5 在实验室间比对活动中,若检测结果分析存在离散现象严重时,由技术负责人组织相关 人员,对该项目进行综合评价,找出影响结果的原因,按照《纠正措施控制程序》采取纠正措施。 4.4 质量控制计划实施的有效性评价 4.4.1 内审组组织相关人员就质量控制活动实施的有效性进行评审。经评价发现计划有不相适 应的部分,查明原因,并重新对控制计划进行调整,经中心技术负责人批准后实施。

生产工艺管理控制程序

生产工艺管理控制程序 1.目的 建立与生产相适应的生产工艺管理制度,确保生产条件(人员、环境、设备、物料等)满足化妆品的生产 质量要求。特制订本程序。 2.适用范围 适应于各车间生产工序的工艺参数、材料、设备、人员和测试方法等所有影响产品质量的生产阶段。 3.职责 3.1计划:负责制订《生产计划》负责生产过程中的综合调度。 3.2生产部:负责生产动力设施及时供给合格的水、蒸压缩空气、空气、电力等资源;编制设备的操作规程, 设备维护保养; 负责按生产指令单,在规定的工艺要求和质量要求下,组织安排生产,并对生产过程进行控制。 3.3仓库:负责按照生产派工单所开具的领料单进行原辅材料发放接收对各车间退回的物料做入库工作。 3.4技术研发部:负责生产工艺技术及半成品标准制定。在首次生产时进行指导。明确关键工序和特殊工序。 负责编制工艺规程和作业指导书。 3.5质保部:负责所有原辅材料、半成品、成品按品质标准进行检验 负责安排现场巡检员对生产现场的产品质量进行过程监督。 4.内容 4.1生产前的准备工作 1)计划调度员考虑库存情况,结合车间的生产能力,制订《生产计划》,经经理批准后,发放至相关部门作为采购和生产依据。 2)在确保每个生产订单所有原物料配套齐全后下达,生产车间根据生产计划制定生产指令,生产前由车间负责人下达批生产指令,包含批号、批生产量、执行标准、生产流程、生产配方等信息。 3)生产部根据周计划编制《车间每日作业计划》,车间主管/班长把计划分解到各小组或生产线直至各岗位,并对每日计划执行情况进行跟踪。 4)各车间均须严格按确定的日生产计划安排工作,一切有影响计划实施的因素或异常现象产生,车间主管需做有效的记录,每周统一汇总,报备生产部。 1)各相关责任人员根据生产需要,确认供给合格的水、蒸汽、压缩、空气、电力等资源,保障生产设备的正常运转。

食堂食品质量控制方案-(31516)

食品质量控制方案 一、加强原材料采购、验收标准 (一)蔬菜类 1、叶菜类: (1)茎叶鲜嫩肥厚,有生气,行态完整,捆扎包装整齐,茎部丰硕。无冻伤、晒伤、 挤压,脆性大。 (2)叶面光滑,杂质少,枝叶有弹性,断口部水分充盈,含水量达到65%-90%。 (3)无虫蛀,表皮无斑点,无腐烂变质,无异味,出成率高。 (4)农药残留物不超标 ( 仪器检测 ) 。 2、根莖类: (1)原料肥嫩丰满,光滑圆实,形态整齐,出成率高。 (2)皮不干缩,无发霉,无泥沙。 (3)无破裂腐烂,无虫鼠咬伤、霉斑。 3、瓜果类: (1)果皮完整、色泽鲜亮、果实饱满、蒂部不干枯,成熟适度。 (2)果实坚实 , 水分足,皮不干缩、形态完整。 (3)表皮无斑点、腐烂,无虫咬、破伤及霉点。 (4)有瓜果的自然香味,无异味。 4、干菌类(干): (1)干爽体轻、色泽纯正自然。 (2)无杂质,无虫蛀。 (3)无掺杂,无施假现象 (二)肉类 1、猪肉: (1)定点供应,详细掌握供货的屠宰资格及加工能力。 (2)供货携带检疫证,肉体印有检疫章。 (3)肉质紧密,肌体结实,肉色淡红,无渗无液。 (4)具有猪肉自然气味,无异味,无寄生虫。 2、牛羊肉: (1)慎重考察了解后,指定供应商,定时定量供货。 (2)牛肉色泽鲜红,脂肪呈白色,质坚硬,肉弹性足。 (3)无粘液,无渗出液,无寄生虫。 (4)肉质柔软光滑,无腐臭变质异味。 3、鸡鸭肉: (1)肉质深红,质地精密,肥肉纯白,质细腻。 (2)肉体结实弹性足,无粘液、无渗出液。 (3)无腐烂异味,具自然腥味。 (三)水产类 1、鲜鱼:(鲤鱼、鲫鱼、鲢鱼等) (1)鳞片完整、有光泽无脱落、腮口紧闭、眼球光亮透明、鱼腮腺红、鳍尾完整。 (2)鱼体饱满结实、肉精密有弹性、无离骨脱刺现象、肛门凹陷、腹无胀气、肛门无异物流出。 (3)无伤痕破体现象。 (4)鱼种熟悉,无毒无害,不熟悉、不了解的海鱼不购。

质量控制制度

质量控制制度 1目的 1.1.1为加强公司建设工程的质量管理,确保工程质量的持续改进和提高, 树立公司品牌,制定本制度。 1.1.2适用范围:公司所有开发项目。 2管理职责: 2.1工程管理部: 2.1.1审查监理、施工单位资质、质保体系及人员组成情况; 2.1.2组织监理、施工招标; 2.1.3组织施工图会审、图纸答疑及设计交底; 2.1.4审查监理单位监理大纲、规划及细则并报洛阳公司工程管理部审核; 2.1.5组织审查施工组织设计并报洛阳公司工程管理部审核; 2.1.6对监理、施工单位质量控制工作做出评价及要求; 2.1.7监督监理单位日常质量控制工作; 2.1.8定期巡视工地掌握质量情况; 2.1.9审查监理月报并按月评价现场质量; 2.1.10组织竣工验收。 3程序: 3.1项目设计阶段,工程部开展设计阶段质量控制工作:

3.1.1审查设计单位资质、质保体系及人员执业情况并组织设计招标3.1.2组织制定设计条件及限额设计要求。 3.1.3督促设计单位按照国家规范、提供的设计条件及限额要求开展设计。 3.1.4组织设计方案及施工图内部评审,保证出图质量。 3.2项目施工阶段,工程管理部开展施工阶段质量管理工作: 3.2.1审查参加投标监理、施工单位资质情况、质保体系及人员组成情况并组织监理、施工招标。 3.2.2组织施工图会审、图纸答疑及设计交底。 3.2.3审查监理单位监理大纲、规划及细则并报工程管理部审核同意。 3.2.4组织监理单位审查施工组织设计,经公司工程管理部审核后,由总监理工程师批准实施。 3.2.5参加工地例会(项目经理必须参加),对监理、施工单位质量控制工作做出评价及要求。 3.2.6定期巡视工地,按照国家规范、合同要求及监理细则检查监理单位质量控制工作及关键工序的旁站工作,密切注意施工过程中的质量变化。 3.2.7按月审查监理单位的监理月报并对现场质量做出评价,交洛阳公司工程管理部审核后呈洛阳公司分管领导检查并存档。 3.2.8分部、分项工程完成后工程管理部应参加验收,掌握第一手资料。

生产质量管理控制简介

生产质量管理、控制简介 产品生产过程质量管理与控制 企业成功的四个因素项目、机遇、环境和管理。但品质无论何时都是企业管理的焦点和生命线;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其先决条件便是产品能被市场接受。在产品竞争的三大要素“品质、成本、交期”中品质排在首位;所以说一个企业要是没有品质,那便没有明天,可见品质在企业中的重要性。 我公司产品能在市场中被接受;除不断加大品质的控制力度及品管人员的配备外;对品质的控制不仅着重于进料、制程的检验;更着重于品质的改善与提升,体现全过程“以预防为主”的思想。 品质控制的关键在于以下八大点,我公司严格按照以下八点以及ISO9001的要求严格执行;保证产品质量。 1.高阶管理层的重视:我们应在任何情况下避免“出货第一,品质第二”的经 营概念。 2.明确品质控制的职责、权限:在公司品质部拥有独立的品质判断权力。对品 质的仲裁权高于其他职能部门,品质控制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制定产品的品质标准;(2)保持检验标准与品质标准的一致性;(3).采取纠正措施并追踪实施效果。 3.强调落实、执行:品质控制成功与否,关键取决于人的执行程度。加强品质 执行者的品质意识与理念训练,有助于执行者对“品质控制”的理解和有效执行。 4.重视品质分析与总结:加强品质状况分析,总结有利于职能人员了解品质差 距原因,加强品质预防。 5.重视品质改善:品质改善是品质控制的目的。 6.品质改善循环及维护的执行。 7.开展质量评比活动:通过质量评比活动可以加强员工对品质的重视,推动品 管工作的顺利进行。 8.推行5S活动:推行5S活动可以使员工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保持良好的工 作态度。 品质检验控制具体实施职责如下:

质量检验(检测)过程控制程序文件

质量检验(检测)过程控制程序 1 目的 为确保过程中产生的自制零(部)件、外购件、外协件、原辅材料及最终的成品符合规定的技术标准和满足顾客的要求,而对制造过程中的质量监控作出具体的规定。 2 范围 适用于最终产品及所需的自制零(部)件、外购件、外协件、原辅材料实物质量的监控过程中符合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活动要求。 3 引用标准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Q/HZK526《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手册》 Q/HZK611《外部供方评定控制管理 Q/HZK504《合同评审和协调程序》 Q/HZK517 检验和试验状态控制 Q/HZK509 产品标识和可追溯性控制 Q/HZK527 顾客财产控制 Q/HZK512 检验和试验设备控制 Q/HZK515 检验、测量和试验控制 Q/HZK520 产品防护控制 Q/HZK518 不合格品控制 Q/HZK519 事件、不符合预防措施及改进控制程序 Q/HZK443 外购外协件、原材料检验规定 Q/HZK417 紧急放行追回程序 Q/HZK442 外购外协件、在制品、成品抽样检验规定 Q/HZK428 质量检验记录管理办法 Q/HZK666 改进控制程序 Q/HZK533 过程的监视和测量控制程序 4 职责

4.1技术质量管理部(质保部)负责过程中产生的自制零(部)件、外购件、外协件、原辅材料及最终的成品符合规定性的技术标准和满足顾客的要求控制。 4.2综合运行管理部(生产计划部、物资供应部)负责生产制造过程、物资采购过程中按符合规定的技术标准(技术图纸、工艺、原辅材料标准等)的自制零(部)件、外购件、外协件、原辅材料及最终的成品符合规定性的技术标准和满足顾客要求的过程控制。 4.3技术质量管理部(各项目开发室)负责提供产品过程中产生的自制零(部)件、外购件、外协件、原辅材料及最终的成品符合规定性的技术标准及检验(检测)细则(规定)。 4.4技术质量管理部(质保部计量室)负责过程中产生的自制零(部)件、外购件、外协件、原辅材料及最终的成品符合规定性的技术标准和满足顾客的要求控制的检测量具和测量设备,并做到符合周期鉴定要求。 5质量检验(检测)工作的责任和要求 5.1质量检验工序控制把关的正、负都会直接反映在产品(零部件)实物质量上。如何按程序文件标准和技术、质检文件要求控制、把关,我们质检线的管理人员、进(出)厂检验人员都必须认识到这一职能的责任,控制/和把关严不严格看你这个检验员的技能和思想品质,以及对本职工作的认真程度和态度,我们要以预防为主,预先走入到工序过程的严格控制之中,这样才能从工序过程中了解产品生产的质量状态、在生产过程中预防质量问题的产生,切实把质量工作从质量检验(检测)位移到质量控制的过程中,检验员要做产品质量的检验员,更要做产品质量的宣传员和生产技术的辅导员,真正把产品质量控制好。 5.2我们的质量管理人员和检验员实际上是一个X光的检验医生岗位,是专门检查工序(产品)出现质量问题岗位,是要按相关程序文件(标准)规定的步骤一步一个脚印认真实际地走的,决不能跨大步,要仔细仔细再仔细。 5.3产品(零件)实物质量检验过程说句简单的话就是对在制造工序过程中或成型产品中按技术(标准)文件中对产品(零件)质量规定(要求)发现不合格的问题,并提出问题,还要跟踪改进情况,符合标准(技术文件)规定的质量要求后才可放行。 5.4合格、不合格是质量检验员要讲的常用术语,决不能讲可用或不可用的话,对产品(零件)产生的质量问题要提出改进的建议供生产/技术参考。 5.5学习—学习—再学习。我们有很多质量检验工作的指导性文件(标准、规定、办法“见

食堂食品质量控制方案-31516

- 食品质量控制方案 一、加强原材料采购、验收标准 (一)蔬菜类 1、叶菜类: )茎叶鲜嫩肥厚,有生气,行态完整,捆扎包装整齐,茎部丰硕。无冻伤、晒伤、(1 挤压,脆性大。 65%-90%2)叶面光滑,杂质少,枝叶有弹性,断口部水分充盈,含水量达到。( 3)无虫蛀,表皮无斑点,无腐烂变质,无异味,出成率高。( ) 。(4)农药残留物不超标( 仪器检测 2、根莖类: 原料肥嫩丰满,光滑圆实,形态整齐,出成率高。1()皮不干缩,无发霉,无泥沙。(2) 无破裂腐烂,无虫鼠咬伤、霉斑。(3) 、瓜果类:3 果皮完整、色泽鲜亮、果实饱满、蒂部不干枯,成熟适度。

(1) )2 果实坚实, 水分足,皮不干缩、形态完整。((3)表皮无斑点、腐烂,无虫咬、破伤及霉点。(4)有瓜果的自然香味,无异味。 4、干菌类(干): 1)干爽体轻、色泽纯正自然。( 无杂质,无虫蛀。2)( (3)无掺杂,无施假现象 (二)肉类 1、猪肉: (1)定点供应,详细掌握供货的屠宰资格及加工能力。(2)供货携带检疫证,肉体印有检疫章。 (3)肉质紧密,肌体结实,肉色淡红,无渗无液。(4)具有猪肉自然气味,无异味,无寄生虫。 2、牛羊肉: (1)慎重考察了解后,指定供应商,定时定量供货。(2)牛肉色泽鲜红,脂肪呈白色,质坚硬,肉弹性足。(3)无粘液,无渗出液,无寄生虫。 (4)肉质柔软光滑,无腐臭变质异味。 3、鸡鸭肉: (1)肉质深红,质地精密,肥肉纯白,质细腻。(2)肉体结实弹性足,无粘液、无渗出液。

(3)无腐烂异味,具自然腥味。 (三)水产类 1、鲜鱼:(鲤鱼、鲫鱼、鲢鱼等) (1)鳞片完整、有光泽无脱落、腮口紧闭、眼球光亮透明、鱼腮腺红、鳍尾完整。 (2)鱼体饱满结实、肉精密有弹性、无离骨脱刺现象、肛门凹陷、腹无胀气、肛门无异物流出。 (3)无伤痕破体现象。 (4)鱼种熟悉,无毒无害,不熟悉、不了解的海鱼不购。-- -

检测质量控制图.doc

检测质量控制图 1 质量控制样的测量及参数计算 l.1 质量控制样的选用原则和要求 l.1.1 质量控制样的选用原则 (1)质量控制样的组成应尽量与所要分析的待测样品相似。 (2)质量控制样中待测参数应尽量与待测样品相近。 (3)如待测样品中待测参数值波动不大,则可采用一个位于其间的中等参数值的质量控制样,否则,应根据参数幅度采用两种以上参数水平的质量控制样。 l.1.2 对质量控制样的要求 (1)测量方法与待测样品相同。 (2)与待测样品同时进行测量。 (3)每次至少平行测量两次,测量结果的相对偏差不得大于标准测量方法中所规定的相对标准偏差(变异系数)的两倍,否则应重做。 (4)为建立质量控制图,至少需要积累质量控制样重复实验的20个数据,此项重复测量应在短期内陆续进行,例如每天测量平行质量控制样一次,而不应将20个重复实验的测量同时进行,一次完成。 (5)如果各次测量的时间隔较长,在此期间可能由于气温波动较大而影响测定结果,必要时可对质量控制样的测定值进行温度校正。

1.2测量数值的积累及参数的计算 l.2.1 测量数值的积累 当质量控制样的测量数据积累至20个以上时,即可按下列公式计算出总均值X、标准偏差s(此值不得大于标准测量方法中规定的相应参数水平的标准偏差值)、平均极差(或差距)R 等。 式中,X i和X为平行测量控制样的测量值和平均值。 l.2.2 质量控制图的参数的计算 各种类型的质量控制图的基本参数计算公式列入表1。表中给出的是3σ控制限的计算公式,有时用2σ控制限,因此使用时应注意二者的换算。 表1 质量控制图的参数计算公式 控制图类型中心线3σ控制限 平均值±A 1 或±A 2 标准偏差B 2(下)和 B 4(上) 极差D 3(下)和 D 4(上)

食堂食品质量控制方案精编版

食堂食品质量控制方案 精编版 MQS system office room 【MQS16H-TTMS2A-MQSS8Q8-MQSH16898】

食品质量控制方案 一、加强原材料采购、验收标准 (一)蔬菜类 1、叶菜类: (1)茎叶鲜嫩肥厚,有生气,行态完整,捆扎包装整齐,茎部丰硕。无冻伤、晒伤、 挤压,脆性大。 (2)叶面光滑,杂质少,枝叶有弹性,断口部水分充盈,含水量达到65%-90%。 (3)无虫蛀,表皮无斑点,无腐烂变质,无异味,出成率高。 (4)农药残留物不超标(仪器检测)。 2、根茎类: (1)原料肥嫩丰满,光滑圆实,形态整齐,出成率高。 (2)皮不干缩,无发霉,无泥沙。 (3)无破裂腐烂,无虫鼠咬伤、霉斑。 3、瓜果类: (1)果皮完整、色泽鲜亮、果实饱满、蒂部不干枯,成熟适度。 (2)果实坚实,水分足,皮不干缩、形态完整。 (3)表皮无斑点、腐烂,无虫咬、破伤及霉点。 (4)有瓜果的自然香味,无异味。 4、干菌类(干): (1)干爽体轻、色泽纯正自然。 (2)无杂质,无虫蛀。 (3)无掺杂,无施假现象 (二)肉类 1、猪肉: (1)定点供应,详细掌握供货的屠宰资格及加工能力。 (2)供货携带检疫证,肉体印有检疫章。 (3)肉质紧密,肌体结实,肉色淡红,无渗无液。 (4)具有猪肉自然气味,无异味,无寄生虫。 2、牛羊肉: (1)慎重考察了解后,指定供应商,定时定量供货。 (2)牛肉色泽鲜红,脂肪呈白色,质坚硬,肉弹性足。 (3)无粘液,无渗出液,无寄生虫。 (4)肉质柔软光滑,无腐臭变质异味。 3、鸡鸭肉: (1)肉质深红,质地精密,肥肉纯白,质细腻。 (2)肉体结实弹性足,无粘液、无渗出液。 (3)无腐烂异味,具自然腥味。 (三)水产类 1、鲜鱼:(鲤鱼、鲫鱼、鲢鱼等) (1)鳞片完整、有光泽无脱落、腮口紧闭、眼球光亮透明、鱼腮腺红、鳍尾完整。 (2)鱼体饱满结实、肉精密有弹性、无离骨脱刺现象、肛门凹陷、腹无胀气、肛门无异物流出。

成品检验控制程序

成品检验控制程序 1 目的 加强成品质量管理,规范成品出货检验流程,保证出货品的产品品质 2 范围 适用于入库前完成品、外发加工成品检验 3 原则 程序流畅,责任明确,全面细致,真实准确 4 作业控制 4.1 成品检验的内容 4.1.1 包装检验:核查包装内产品、防护措施、包装材料、储运标识等 4.1.2 入库检验:核对待检品,做好检验准备、允收批处理货拒收处理 4.1.3 出货检验:安排出货检验,核对出库单内容、数量等 4.2 检验前作业 4.2.1 生产部门开立“入库单”送交仓库品管 4.2.2 检验前需核对设备器具是否仍在有效校准/检定周期内 4.3 检验作业 4.3.1 检验人员必须接受过专业上岗训练 4.3.2 检验须依照成品检验标准执行 4.3.3 检验结果须填入成品检验报告 4.3.4 检验结果未获得当班班长确认,产品不得流入下一工序 4.4 检验后处理 4.4.1 成品检验合格的入库作业 4.4.1.1 验收合格后,由品管员填《成品检验报告》 4.4.1.2 在“入库单”上确认合格,办理入库作业 4.4.2 成品验退作业 4.4.2.1 验退时,仓库主管依据成品检验报告上的判定将验退原因记载于“入库单”上。检验不合格品,按按不合格品控制程序处理 4.4.2.2 送验部门在收到退货通知后两天内,取回处置,并填写“异常处理单” 4.4.2.3 退货批须保持批的完整性,不得混批后送检 4.4.3 成品报废作业 4.4.3.1 进判定为报废品、无使用价值时,由相关部门填写“报废申请单” 4.4.3.2 主管审核同意后,转仓储办理出售或丢弃 4.4.3.3 仓储部寻找合适供应商出售报废或予以丢弃 4.5 来料包装检验 4.5.1 所有来料的外包装应完好无缺,没有受潮、受挤压变形 4.5.2 所有来料的外包装应注明有供应商名称及P/N。对照A VL检查供货商是否在A VL记录中,P/N是否正确,若有不同之处或无法判断供应商及有关内容,则将缺陷记录于MR单4.5.3 若外包装有损坏或受潮,应检查受损部位的物料有无发生破损、变形、受潮等现象。一旦发现问题,报告有关工程师处理 4.6 外观要求 外观要求及缺陷的判定,如下表所示

生产过程质量控制86608

。 生产过程的质量控制是质量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稳定提高产品质量的关键环节,是企业建立质量体系的基础。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是指在生产过程中为确保产品质量而进行的各种活动,尤其以工序过程质量控制更为重要。工序是产品、零部件制造过程的基本环节,是企业质量管理工作在制造现场的综合反映。工序状态的优劣决定了产品质量的好坏,工序质量的稳定涉及到人、机、料、法、环、测等因素特别是主导因素发生的变化,将直接影响产品质量的稳定和提高。产品质量的稳定提高取决于工序质量的稳定提高,如果工序发生异常能迅速消除,保持工序的稳定,就能不断提高制造质量,实现制造质量控制的计划预定的目标值。在生产过程中,产品质量波动是必然的,如果生产的过程失控,将会带来重大损失,产品设计或工艺准备的质量缺陷,可以通过样机鉴定来发现并加以纠正。但是,在产品图样和工艺文件正确无误的情况下,生产过程中仍然可能产出不合格品,甚至产生成批报废。从现场质量管理角度来看,制造过程质量控制就是强化生产过程质量保证措施,全面提高操作者、机器设备、原材料、工艺手段、计量和检测手段、生产环境等六大因素的质量与水平,工序的过程就是这六大因素在特定条件下相互结合、相互作用的过程,为了做好工序过程的控制,应采取如下措施: 1、明确制造过程质量控制是确保产品质量的基本途径。在制造过程中,影响产品质量的因素很多,主要有人、机、料、法、环、测,即构成工序能力的六大因素。其中,人是最主要的因素,起着决定全局

的作用,所以要提高操作者的质量意识和操作技能,培养谨慎的工作作风。同时还要加强设备维护保养,定期检查设备的关键精度,严格检验制度,合理规定检验频次,严肃工艺纪律,检查和督促执行

生产过程质量控制程序

生产过程质量控制程序 1.目的 对生产过程中影响产品质量的各种因素进行控制,确保生产出合格的产品。 2. 适用范围 本公司所有产品生产过程的控制。 3. 职责 3.1 版房负责拼版。 3.2 生产技术部负责制定生产计划、下达生产任务,保质、保量、按时完成生产任务。 3.3 各工序生产人员必须严格按产品的工艺要求、《安全生产制度》、《生产现场管理制度》及相关要求进行生产。 3.4 品管部对生产过程中每道工序所需物资或产品的合格性负责。 3.5 技术部负责制定所生产产品的工艺规程、并保证产品工艺规程的符合性与有效性。 3.6 设备部应确保生产设备及相关的辅助实施的正常运行和对生产环境的监控。 3.7 总经办负责组织相关部门对相关人员进行培训、考核及资格的确认工作。 3.8 仓储部负责对生产所需物资的采购。

4. 作业程序 4.1 生产计划的制定 4.1.1 生产技术部根据市场营销部下发的《生产订单(合同)评审表》制定《生产计划》,经过审批的《生产计划》需于每天下午4点前递交总经理、生产技术副总、市场营销部、仓库、品管部、和仓库。 4.1.2 生产技术对生产计划的实施情况必须进行跟踪,对各个工序的完成情况进行考核,并将经生产部经理审批的《生产计划跟踪表》交总经理、市场营销部与生产副总。 4.1.3 生产技术部根据评审后的《生产计划》制定《生产工单》。 4.1.4 《生产工单》经生产部经理审核后,下发至所有相关部门,各部门按《生产工单》的要求组织生产与物料统计。 4.1.5 《生产工单》的内容应包括:产品名称、型号、规格、数量、各工序的质量控制点等,详见《生产工单》。 4.2 试生产 4.2.1 每种产品或不同规格的相同产品在正式投入生产之前应进行试生产。 4.2.2 生产人员在生产作业之前,应对设备使用操作、维护、保养等事宜进行培训、考核,经考核合格后,生产人员方可单独进行设备操作。 4.2.3 生产人员应熟悉所生产产品的工艺规程,知道其所涉

食品质量控制方案

食品质量控制方案 针对总公司下发的“开展治理整顿,加强食品安全”的通知,我北京公司特制定以下加强食品安全的措施: 一、加强原材料采购、验收标准 (一)蔬菜类 1、叶菜类: (1)茎叶鲜嫩肥厚,有生气,行态完整,捆扎包装整齐,茎部丰硕。无冻伤、晒伤、挤压,脆性大。 (2)叶面光滑,杂质少,枝叶有弹性,断口部水分充盈,含水量达到65%-90%。 (3)无虫蛀,表皮无斑点,无腐烂变质,无异味,出成率高。 (4)农药残留物不超标(仪器检测)。 2、根莖类: (1)原料肥嫩丰满,光滑圆实,形态整齐,出成率高。 (2)皮不干缩,无发霉,无泥沙。 (3)无破裂腐烂,无虫鼠咬伤、霉斑。 3、瓜果类: (1)果皮完整、色泽鲜亮、果实饱满、蒂部不干枯,成熟适度。 (2)果实坚实,水分足,皮不干缩、形态完整。 (3)表皮无斑点、腐烂,无虫咬、破伤及霉点。 (4)有瓜果的自然香味,无异味。 4、干菌类(干): (1)干爽体轻、色泽纯正自然。 (2)无杂质,无虫蛀。 (3)无掺杂,无施假现象 (二)肉类 1、猪肉: (1)定点供应,详细掌握供货的屠宰资格及加工能力。 (2)供货携带检疫证,肉体印有检疫章。 (3)肉质紧密,肌体结实,肉色淡红,无渗无液。 (4)具有猪肉自然气味,无异味,无寄生虫。 2、牛羊肉: (1)慎重考察了解后,指定供应商,定时定量供货。 (2)牛肉色泽鲜红,脂肪呈白色,质坚硬,肉弹性足。 (3)无粘液,无渗出液,无寄生虫。 (4)肉质柔软光滑,无腐臭变质异味。 3、鸡鸭肉: (1)肉质深红,质地精密,肥肉纯白,质细腻。 (2)肉体结实弹性足,无粘液、无渗出液。 (3)无腐烂异味,具自然腥味。 (三)水产类 1、鲜鱼:(鲤鱼、鲫鱼、鲢鱼等) (1)鳞片完整、有光泽无脱落、腮口紧闭、眼球光亮透明、鱼腮腺红、鳍尾完整。 (2)鱼体饱满结实、肉精密有弹性、无离骨脱刺现象、肛门凹陷、腹无胀气、肛门无异物流出。 (3)无伤痕破体现象。 (4)鱼种熟悉,无毒无害,不熟悉、不了解的海鱼不购。 二、加强管理原材料存放

品质(质量)检验控制程序实例样板

品质检验控制程序 程序文件 GX-MQ-016 起草: 审核: 批准: 20 年月日发布 20 年月日实施

1.目的: 本程序订立确保向供应商采购之原材料、零组件、委外加工/采购之半成品、成品及本公司生产的成品能够符合本公司产品品质及HSF要求,减少因各种不良造成的浪费及停工待料困扰,进而达成客户满意。 2.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东莞市弘皓电子有限公司的所有产品品质&危害物质检验的过程。 3.权责: 3.1采购:材料与外购成品的购买及材料异常的跟催处理。 3.2生管:外发加工的执行及外发产品的异常跟催处理。 3.3仓库:来料的点收、送检及入库和出库执行。 3.4品保:材料、在制品及成品品质检查指引的制订、检验的执行。 3.5生产:制程中不良的处理及对策的执行。 4.定义: 4.1 品质检验人员:指从事产品品质检验&危害物质检验的来料品质检查员、制程品质检查员、成品品质检查员。 4.2批次:制造过程中上过程上道工序向下道工序交产品一次,产品出货一次或整个PO的产品都可称之为一批,批量可随不同批次而异。 5. 作业内容: 5.1 来料品质检验 5.1.1 初步接收来料. 5.1.1.1仓库接到供应商/协力商《送货单》及物料(包括原材料、零件、外发加工件)后,核对物料名称与《采购单》(或《外发加工单》)是否一致:检查物料是否出现运送时所引起的包装和产品损坏,清点数量是否相符,且有环保标示;确认无误后,要求供应商/协力商将原物料置于材料(或成品)待检区,并开立《物品进料验收单》(成品用)、《物品入库验收单》(散料用)连同供应商提供的报告交品保检验。 5.1.2质量检查 5.1.2.1 IQC查核交货厂商是否列入环保合格供应商中,确认其为环保合格供应

食品质量控制措施

食品质量控制措施 1、提供货物来源保证 公司确保在与外部供方签订协议前,充分进行沟通,确保外部方提供的产品、服务或过程要求明确具体。与外部供方沟通以下要求: 1)所提供的过程、产品和服务满足客户要求; 2)能力,包括所要求的人员资质能够满足订单的需求; 3)外部供方与组织的接口; 4)对外部供方绩效的控制和监视; 5)公司或顾客拟在外部供方现场实施的验证或确认活动。 另外,针对本项目公司加强原材料采购、验收标准: 1、大米粮油类: (1)严格按照国际食品卫生要求; (2)保证产品为国家或当地知名品牌; (3)保证产品为非转基因产品; (4)等级为一级/一等。 2、牛奶: (1)保证产品为国家或当地知名品牌; (2)为大型商超在售款; (3)产品生产时间为48小时内 (4)非复原乳产品。 3、果蔬类: (1)采购自正规批发市场; (2)果皮完整、色泽鲜亮、果实饱满、蒂部不干枯,成熟适度。 (3)果实坚实,水分足,皮不干缩、形态完整。 (4)表皮无斑点、腐烂,无虫咬、破伤及霉点。

(5)有瓜果的自然香味,无异味。 针对本项目,公司保证采购方拥有符合卫监部门的有效证明材料,各类证照齐全,公司做到“来源可以追溯、去向可查证”的目的,从源头上杜绝食品安全隐患。严格按照客户“溯源标准”提供票证,做到货到票证到。我公司承诺:若验收中无票证、货与票证不相符的采购人可以无条件拒收。 2、供货渠道加工、包装、保存、运输环节质量保证措施 运输储存管理措施 ①贮存、运输食品的设备、工具、容器要无毒无害、清洁卫生。要与生活用品区分开,不得交叉使用,符合保证食品安全所需的特殊要求;运输过程中要防尘,不得与有毒、有害物品一起运输,防止食品受到污染。 ②工作人员装卸食品时要穿戴工作衣、帽,讲究卫生,轻搬轻放,不得将食品直接与地面接触。食品装车后要做到车不离人,人不离物,防止意外情况的发生。 ③库房内设置货架,按食品入库的先后次序、生产日期等分类分架,与地面、墙面保持规定距离,做到物品规整,摆放整齐。不得存放有毒有害、污秽不洁、有异味物品或杂物,不得存放私人物品。 ④库房内要通风良好,温度湿度适宜存放食品。门窗、地面、货架清洁整齐,设置安全有效的防蝇、防鼠、防尘设施,避免害虫侵入和隐匿,做到无蝇、无鼠、无蟑螂和其他昆虫。 ⑤为保证食品安全,库房专人负责随时上锁。库房管理人员要对出、入库人员进行登记,任何人不准擅自进入库房。要对出、入库食品进行登记、查验,登记食品、数量、保质期等,做到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不准出、入库。发现问题时,要立即采取措施并通知

28确保检测结果质量的控制程序

1.0目的:为确保提供给客户的检测结果的质量,验证和监控检测的有效性,及时发现检测结果的系统性偏差,测试系统不稳定和测量过程失控等危害检测结果质量的偏离。 2.0适用范围:适用于检测结果的验证和监控方法的选择,计划制定和方法有效性评审。 3.0职责: 3.1技术主管: 3.1.1结合各检测项目的特点全面策划验证和监控工作,并使其长期坚持下去; 3.1.2审核批准各检测项目选择的验证和监控及记录方式和实施计划; 3.1.3负责组织验证和监控有效性的评审; 3.2检测室负责人和监督员: 3.2.1审核验证和监控实施方案,提出实施计划; 3.2.2组织实施计划并监督执行; 3.2.3及时反馈计划实施中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意见; 3.2.4参加验证和监控有效性评审。 3.3检测项目负责人: 3.3.1提出本检测项目验证监控和记录方式; 3.3.2对已确定的验证监控和记录方式认真按其实施并如实记录; 3.3.3及时反馈计划实施中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意见。 3.4资料管理员: 3.4.1收集各项目验证和监控实施计划和评审结果。 3.5技术主管应当维护本程序的有效性。 4.0程序 4.1技术主管应加强有关检测人员对此项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从而使其得以长期坚持变成有关人员的自觉行动。应组织和指导相关人员编制相应的作业指导书,并对实施人员进行培训。 4.2检测项目负责人应结合项目特点提出验证和监控方法和记录方式建议,报技术主管审批。

4.3技术主管应召集有关人员统筹安排并制定本实验室实施此项工作的实施计划。计划应包括本实验室拟开展验证和监控的项目,实施方案,开始实施的日期,项目负责人。项目负责人提出的实施方案应包括:(1) 项目选择的验证和监控方案,并论证其记录方式是否便于发现其发展趋势,是否采用统计技术对结果进行评审; (2) 验证和监控方案的记录方式和记录表格; (3) 验证和监控用核查标准或稳定性符合要求样品的选用; (4) 评审验证和监控有效性的方法; 控,危及提供给客户的结果质量时应立即向技术主管汇报并暂时检测工作。技术主管应指导检测有关人员查找原因及时解决验证和监控中发现的检测结果质量的问题。 4.5技术主管应定期(每年至少一次)组织对验证和监控有效性进行评审。评审内容包括: a) 验证和监控方案的可操作性, b) 记录方式是否便于发现其发展趋势, c) 验证和监控结果能否采用统计技术进行评审 d) 能否发现检测质量存在的潜在问题。 4.6当监控或验证发现检测质量存在问题时,检测室负责人应立即查找存在问题的原因,并尽快采取纠正措施。对较为严重的不符合工作应执行《不符合检测工作的控制管理程序》对可能产生的质量问题实施有效的善后处理。 4.7评审记录和结论应由技术主管向管理评审会议报告并交资料员归档。 4.8预防措施 4.8.1最高管理者应当高度重视本实验室参加能力验证和比对的结果,当发现本实验室能力验证或比对结果不满意时,应召集技术和质量主管分析原因,立即进行整改并采取积极的预防措施。

产品检验控制程序.

科技有限公司产品检验控制程序 编制:审核:批准:日期:2012.04.16 日期:日期: 科技有限公司 产品检验控制程序 1 目的 为验证原材料、半成品、成品的质量特性是否符合规定要求, 确保经检验合格的原材料、半成品、成品投入使用。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进料、制程及最终成品的检验。 3 职责 3.1仓库 负责原材料、半成品、成品的入库及储存, 并负责对来料送检以及储存时间超过 3个月的半成品、成品出货前进行送检。 3.2 生产部 负责在制品的生产控制、检验,生产的半成品 /成品的送检。 3.3 品质部 负责进料、制程、成品检验,品质稽核及品质检验标准的制订。 3.4 技术部 负责制订原材料、在制品、半成品 /成品接收标准,检验过程中的技术支持和协助。 3.5 采购

负责原材料不良时与供应商的联络与处理。 4 名词术语 4.1 检验:通过观察和判断,适当时结合测量、试验所进行的符合性评价。 4.2 进料检验:对采购的原材料、配套件和委外加工件入厂时的检验。 4.3 制程检验:指为防止不合格品流入下道工序,而对各道工序加工的产品及影响产品质量的主要工序所进行的检验。 4.4 最终检验:是指在生产全部工序结束后,对其生产的半成品或成品的检验。 4.5 全检:质量不完全合乎标准的原材料或器件 , 其缺陷不对最终产品质量产生决定性影响, 经技术部和相关部门评估风险后,或征得客户意见,同意采用全检等方法进行处理。 4.6 原材料:指生产过程所需要的原料,包括主要材料、辅助材料、外购半成品、委外加工 半成品、修理用备件、包装材料等。 4.7 在制品:从一个生产工序转给另一个生产工序继续加工的自制半成品以及不能单独计算成本的自制半成品。 4.8 半成品:指经过一定生产过程并已检验合格,但尚未制造完工成为成品,仍需进一步加工的中间产品。 4.9 成品 :指已完成全部生产过程,按规定标准检验合格,可供销售的产品。 4.10 紧急放行:生产急需来不及验证就发放生产部使用,但生产部必须进行全检。 5 作业程序 5.1 进料点收、送检:

质量检验控制计划

质量检验控制计划 设备名称冷凝器 产品图号QY2010E01-00-00 产品工号QHJ2010-01 编制周成刚日期2010-10-10 校审曹东日期2010-10-10

说明 1.概述 1.1.本质量检验控制计划是针对冷凝器制造检验而编制; 1.2.本质量检验控制计划涉及的检验部门为:云南省曲靖化工机械 厂质检科、曲靖市质量技术监督综合技术检测中心。 1.3.本控制计划适用于冷凝器的材料、制造、检验及试验。 1.4.本控制计划是冷凝器的材料、制造、检验及试验纲领性文件, 是制定检验方案/规程的基础文件。 2.引用标准、法规: 2.1. TSG R0004-2009《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 2.2. GB151-1999《管壳式换热器》 2.3. GB150-1998《钢制压力容器》 2.4. HG20584-1998《钢制化工容器制造技术要求》 2.5. JB/T4709-2000《钢制压力容器焊接规程》 2.6. JB/T4730.1~6-2005《承压设备无损检测》 2.7. JB/T4711-2003《压力容器涂敷与运输包装》 3. 本控制计划采用的缩写及代号 3.1. 质检科——云南省曲靖化工机械厂质检科 3.2. 监检——曲靖市质量技术监督综合技术检测中心 3.3. DC——几何尺寸检验 3.4. DR——文件审查 3.5. DT——图纸

3.6. QHJ ——云南省曲靖化工机械厂程序文件3.7. WPS——焊接工艺评定报告 3.8. MT——磁粉检测 3.9. NDE——无损检测 3.10. PT——渗透检测 3.11. RT——射线透照检测 3.12. VT——直观检查(肉眼检查) 3.13. HT——水压试验 3.1 4. H——停止点 3.15. E——检查点 3.16. R——审查点

质量控制工艺流程图.

时速250公里客货共线铁路双线箱梁工艺流程图

“▲”为重要工序 图1.6-1 箱梁施工工艺流程图

一、编制说明 为保证箱梁结构耐久性,满足时速250公里客货共线铁路用箱梁要求,进一步完善施工方法,提高施工质量,根据相关规范、标准,结合《工艺细则》、相关检验细则和现场实际生产工艺,制定本梁场质量控制要点。 二、特殊过程 特殊过程系指在作业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的生产工序,直接影响箱梁质量且事后无有效补救措施的相关工序,特殊过程要求生产过程中严禁违规操作。 特殊过程:混凝土作业,预应力张拉及管道压浆。 三、特殊过程控制 (一)混凝土作业 1.机械设备 混凝土施工主要机械设备见表1-1: 表1-1 混凝土施工主要机械设备配备表

2.劳动组织 施工初期计划安排54人左右,正式生产后根据施工情况再考虑人员增减。每班指挥1人,安全员2人,输送泵操作手2人,布料机操作手2人,布料机下料软管牵拉4人,电工2人,附着式振动器控制2人(每侧1人),插入式振捣棒振捣20人,提浆整平机司机1人,辅助短距离倒运砼及收面10人,模板查看2人,试验6人。浇筑前对各作业层人员进行详细分工,明确职责。 3.设备、工艺参数和人员的认可 (1)各种设备必须具备合格证、运转正常记录、检修检测记录。2台混凝土搅拌站,每台搅拌站设计功率为120m3每小时,完全能确保一片梁体310.6m3在6小时内搅拌完毕。每片梁生产采用2台输送泵,每台输送泵工作效率是80m3每小时,能满足生产需要,其余2台备用。从搅拌站至制梁台座来回输送时间约为10分钟,6台混凝土搅拌运输车运输能力能保证输送泵工作需要。2台装载机满足上料要求。(备用发电机2台300KW) (2)各种作业人员凭证上岗,配置工作人员名单列表,振捣工20人,能保证振捣充分。 (3)工艺参数验证—试验结果记录是否合格认证- 加强(含气量坍落度入模温度模板温度泌水率原材料配合比控制) 4、混凝土作业 4.1原材料选择及其控制 4.1.1水泥 采用广西东泥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P.O42.5低碱普通硅酸盐水泥。同厂家、同批号、同品种、同强度等级、同出厂日期且连续进场的散装水泥每500t(袋装水泥每200t)为一批,不足上述数量时也按一批计。每批抽验一次,检测项目:细度、凝结时间、安

工程质量检验项目及工程质量控制的关键点

工程质量检验项目 路基工程质量检验 一、路基工程质量检验的主要内容 1.路基的宽度和标高(包括边沟)。 2.路基的平面位置。 3.边坡坡度及边坡加固。 4。排水设施的尺寸及底面纵坡。 5.填土压实度、弯沉值。 6.取土坑、弃土堆、护坡道/截水沟、排水沟的位置和形式是否正确 7.隐蔽工程检查记录。 二、土石方路基实测项目 1,土方路基实测项日有:压实度、弯沉值、纵断高程、中线偏位、宽度、平整度、横坡、边坡。 2.石方路基实测项目有:压实度、纵断高程、中线偏位、宽度、平整度、横坡、边坡坡度和平顺度。 路面工程质量检验 一、路面基层、底基层的检验 (一)主要检验内容:高程、厚度、宽度、横坡度和平整度、基层的压实度和强度。 (二)水泥稳定粒料基层实测项目 水泥稳定粒料基层实测项目有:压实度、平整度、纵断高程、宽度、厚度、横坡、强度。 压实度:按路基、路面压实度评定标准检查,每200m每车道检测2处。 平整度:用3m直尺进行检查,每200m测2处×10尺。 纵断高程:用水准仪进行检查,每200m测4个断面。 宽度:用尺量,每200m测4处。 厚度:每200m每车道检测l点。 横坡:用水准仪进行检查,每200m测4个断面。 强度:各级公路的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三)石灰土基层实测项目 石灰土基层实测项目有:压实度、平整度、纵断高程、宽度、厚度、横坡、强度。 (四)填隙碎石(矿渣)基层和底基层实测项目 填隙碎石(矿渣)基层和底基层实测项目有:压实度、弯沉值、平整度、纵断高程、宽度、厚度、

横坡。 二、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检验 1.主要检验内容包括:水泥混凝土面板的弯拉强度、平整度和厚度、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抗滑构造深度、相邻面板间的高差、纵横缝顺直度、水泥混凝土路面中线平面偏位、路面宽度、纵断高程和路面横坡。 2.水泥混凝上面层实测项目 (1)弯拉强度: (2)板厚度 (3)平整度:用平整度仪按全线每车道连续检测,每100m计算标准偏差σ、国际平整度指数IRI 除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以外的其他公路的平整度也可用3m直尺检测 (4)抗滑构造深度:用铺砂法进行检测,每200m测1处。 (5)相邻面板高差:抽量为每条胀缝检测2点;每200m抽纵、横缝各2条,每测2点。 (6)纵、横缝顺直度:纵缝20m拉线,每200m检测4处;横缝沿板宽拉线,每200m检测4条。 (7)中线平面偏位:用经纬仪进行检测,每200m测4点 (8)路面宽度:每200m测4点 (9)纵断高程:用水准仪进行检测,每200m测4断面。 (10)横坡:用水准仪进行检查,每200m测4个断面。 三、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检验 1.主要检验内容包括:沥青混凝土的厚度、平整度及压实度、沥青混凝土路面的弯沉值、渗水系数、摩擦系数、构造深度、沥青混凝土路面的中线平面偏位、纵断高程面宽度及路面横坡。2.沥青混凝土面层和沥青碎(砾)石面层实测项目 (1)压实度: (2)平整度:用平整度仪按全线每车道连续检测,每100m计算标准偏差σ、国际平整度指数IRI。除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以外的其他公路的平整度也可用3m直尺检测,半幅车道板带每200m测2处X10尺,最大间隙为5mm。 (3)弯沉值: (4)渗水系数:用渗水试验仪进行检测,每200m测1处。 (5)抗滑:摩擦系数的测定可用摆式仪,每200m测1处;摩擦系数的测定可用横向力系数测定车,全线连续,按路面横向力系数标准检查;构造深度用铺砂法进行检测,每200m测1处。 (6)厚度:按路面结构层厚度评定标准检查,双车道每200m测1处 (7)中线平面偏位:用经纬仪进行检测,每200m测4点。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