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实用文档】食品中总酸的测定方法

【实用文档】食品中总酸的测定方法

【实用文档】食品中总酸的测定方法
【实用文档】食品中总酸的测定方法

食品中金属元素的检测方法

食品中金属元素的检测方法 近年来随着工业技术的发展,有越来越多的农药化肥用于农业耕作中,这导致一些有害金属元素如铅、镉、铜、汞等进入食品中。这些金属元素随食物进入人体内,会转变成具有高毒性的化合物。而且多数金属具有蓄积性,半衰期较长,能产生急性和慢性毒性反应,还有可能产生致畸、致癌和致突变的作用。自我国加入WTO后,食品安全受到了政府和人民更广泛的关注,而食品中有害金属元素的检测问题也变得日趋重要。目前常用于食品中金属元素的检测方法有物理法、化学法及生物法,以下将分别进行介绍。 物理法 1、光谱法 (1)原子吸收光度法 原子吸收光光度法(Atomic Absorption Spectrometry,AAS)是基于被测元素基态原子在蒸气状态对其原子共振辐射的吸收进行元素定量分析的一种方法。AAS具有灵敏度高 (ng/mL-pg/mL、准确度高、选择性高、分析速度快等优点。但是,AAS也存在不足,即不能多元素同时分析。 AAS是国家标准所规定的用于检测砷(GB/T5009.11-2003)、铅(GB/T5009.12-2003)、铜(GB/T5009.13-2003)、锌(GB/T5009.14-2003)、镉(GB/T5009.15-2003)、汞 (GB/T5009.17-2003)等元素的方法。B.Demi等人使用AAS检测面包中铁、铜、锌、铅和钙等金属离子的含量,测出了这些离子的平均含量,取得了满意的结果。 (2)原子发射光谱法 原子发射光谱法(Atomic Emission Spectroscopy,AES)是根据原子或离子在电能或热能激发下离解成气态的原子或离子后所发射的特征谱线的波长及其强度测定物质的化学组成和含量的分析方法。 AES操作简单,分析速度快;具有较高的灵敏度(ng/mL-pg/mL)和选择性;试剂用量少,一般只需几克至几十毫克;微量分析准确度高;使用原子发射仪测定,仪器较简单;可以定性及半定量的检测食品中的金属元素。 在《2005年最新国家食品生产认证与质量检验标准实施手册》中规定使用AES检测食品中的微量金属元素。在实际应用中,AES常与电感耦合等离子发射技术(ICP)结合使用,以达到更好的效果。

食品中蛋白质含量测定

实验一食品中蛋白质含量测定(凯氏定氮法) 一、目的与要求 1、学习凯氏定氮法测定蛋白质的原理。 2、掌握凯氏定氮法的操作技术,包括样品的消化处理、蒸馏、滴定及蛋白质含量计算等。 二、实验原理 1、消解:蛋白质是含氮的化合物。食品与浓硫酸在催化剂作用下共同加热消化,使蛋白质分解,产生的氨与硫酸结合生成硫酸铵而留在消化液中,然后加碱蒸馏使氨游离,用硼酸吸收后,再用盐酸标准溶液滴定,根据酸的消耗量来乘以蛋白质换算系数,即得蛋白质含量。因为食品中除蛋白质外,还含有其它含氮物质,所以此蛋白质称为粗蛋白。 NH 2(CH2) 2 COOH+13H 2 SO 4 =(NH 4 ) 2 SO 4 +6CO 2 +12SO 2 +16H 2 O 浓硫酸将有机物炭化后为碳、氢与氮,将形成的碳氧化: 2H 2SO 4 +C(Δ)=CO 2 +2H 2 O+2SO 2 ↑ 生成的二氧化硫将氧化态的氮还原为氨而自身被氧化为三氧化硫,氨随之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铵, H 2SO 4 +2NH 3 =(NH 4 ) 2 SO 4 在消解试验中,为了加速蛋白质的分解,缩短消解时间,常常加入下列物质: (1)硫酸钾:一般浓硫酸的沸点为340℃,但加入硫酸钾后,硫酸不断分解,水不断溢出引起硫酸钾浓度不断增加,沸点因此而增加。 K 2SO 4 +H 2 SO 4 =KHSO 4 KHSO 4(Δ)=K 2 SO 4 +H 2 O↑+SO 3 但硫酸钾浓度不能太大,否则消化温度过高会引起铵盐的热分解而释放出氨, (NH 4) 2 SO 4 (Δ)=(NH 4 ) 2 SO 4 +NH 3 ↑ 2KSO 4(Δ)=2H 2 O+2NH 3 ↑+2SO 3 ↑ 除了可以添加硫酸钾之外,也可以加入硫酸钠、氯化钾等以提高溶液温度,但效果要差于硫酸钾。 (2)硫酸铜:硫酸铜可以催化反应。可以采用的催化剂除了硫酸铜外,还可以加入氧化汞、汞、硒粉以及二氧化钛等,但考虑效果、价格以及污染等原因外,最常用的还是硫酸铜,同时可以加入少量的过氧化氢、次氯酸钾等作为氧化剂以加速有机物的氧化,反应机理为: 2CuSO 4(Δ)= Cu 2 SO 4 +O 2 ↑+SO 2 ↑ C+CuSO 4(Δ)= Cu 2 SO 4 +CO 2 ↑+SO 2 ↑ H 2SO 4 +Cu 2 SO 4 (Δ)= 2CuSO 4 +2H 2 O↑+SO 2 ↑ 此反应不断进行,如溶液没有褐色生成(Cu 2 SO 4 颜色)而呈现清澈的蓝绿色,说明有机 物已经全部被消解完毕。因此,在试验过程中,硫酸铜不但能够催化反应,而且能够指示反

食品中脂肪的测定

食品中脂肪的测定 【实验目的】: 1.掌握食品中脂肪存在状态的相关概念和知识; 2.熟练地掌握乙醚、石油醚、乙醇等有机溶剂的安全使用方法,有机溶剂提取、萃取、回流、回收及分离技术。 3.了解各类食品中的脂肪测定方法,掌握索氏提取法的检测技能。 食品中脂肪是重要的营养成分之一,脂肪是人体组织细胞的一个重要成分,量种富含热能的营养素,也是脂肪溶性维生素的良好溶剂,有助于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脂肪与蛋白质结合生成的脂蛋白,在调节人本生理机能、完全生化反应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各种食品中脂肪的含量是重要的质量指标之一。食品中的脂肪有两种存在形式,即游离脂肪和结合脂肪。测定食品中脂肪含量的方法有索氏提取法、酸水解法、碱水解法、皂化法等。 一、标准方法(GB 5009.6-85) (一)索氏抽提法(第一法) 1.原理 样品用无水乙醚或石油醚等溶剂抽提后,蒸去溶剂所得的物质,在食品分析上称为脂肪或粗脂肪。因为除脂肪外,还含色素及挥发油、蜡、树脂等物。抽提法所测得的脂肪为游离脂肪。 2.试剂 (1)无水乙醚或石油醚; (2)海沙;同GB5009.3食品水分的测定方法。 3.仪器 索氏脂肪抽提器。 4.操作方法 (1)样品处理 ①固体样品。精密称取2 -5g (可取测定水分后的样品),必要时拌以海沙,全部移入滤纸筒内。(干样粉碎后过40目筛,肉绞两次,一般样品用组织捣碎机。) ②液体或半固体样品:称取5.0-10.0g ,置于蒸发皿中,加入海沙约20g 于沸水浴上蒸干后,再于95---105℃干燥,研细,全部移入滤纸筒内。蒸发皿及附有样品的玻棒,均用沾有乙醚的脱脂棉擦净,并将棉花放入滤纸筒内。 (2)抽提 将滤纸筒放入抽提管内,连接已干燥至恒量的接受瓶,由抽提器冷凝管上端加入无水乙醚或石油醚至瓶内容积的2/3处,于水浴上加热,使乙醚或石油醚不断回流抽提,一般抽提6-12h 。 (3)称量 取下接受瓶,回收乙醚或石油醚,待接受瓶内乙醚剩1-2mL 时在水浴上蒸干,再于95--105℃干燥2h ,放干燥器内冷却0.5h ,称量。 5.计算10020 1?-=m m m X …………………………(3-11) 式中:X---样品中脂肪的含量, % m 1---接受瓶和脂肪的质量,g; m 0---接受瓶的质量,g; m 2---样品的质量(如是测定水分后的样品中,按测定水分前的质量计),g 。 6.说明 (1)本法为索氏(SoxhLet )提取法,为经典方法,测定准确,但费时、费试剂。 (2)本法要求必须干燥无水,水分有碍有机溶剂对样品的浸润。 (3)本法测得的脂肪中,还含有少量的可溶于脂肪的有机酸、色素、香精、醛、酮等,故只可称为粗脂肪。 (4)索氏提取器如图3-7所示。有机溶剂在接受瓶中受热蒸发至冷凝管中,冷凝后于盛装

食品中铜的检测

《食品中有毒有害物质检测》课程 实训(验)项目单 注:本技能单以技能(或实验)项目为单位填写

食品中铜测定的方法-----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钠法 GB/T 5009.13-2003 第二法 一、实验目的 1.掌握分光光度法测定食品中铜含量的方法。 2.熟悉试样预处理方法。 3.掌握有机作溶剂时操作应注意的事项。 二、原理 样品经消化后,在碱性溶液中铜离子与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钠生成棕黄色络合物,溶于四氯化碳,与标准系列比较定量。 三、试剂 ①四氯化碳。 ②柠檬酸铵-乙二胺四乙酸二钠溶液:称取20g柠檬酸铵及5g乙二胺四乙酸二钠溶于水中,加水稀释至100mL。 ③硫酸(1+17):量取20mL硫酸,倒入300mL水中,冷后再加水稀释至360mL。 ④氨水(1+1)。 ⑤酚红指示液(1g/L):称取0.1g酚红,用乙醇溶解至100mL。 ⑥铜试剂溶液: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钠〔(C2H5)2NOS2Na·3H2O〕溶液(1g/L),必要时可过滤,贮存于冰箱中。 ⑦硝酸(3+8):量取60mL硝酸,加水稀释至160mL。 ⑧铜标准溶液:同原子吸收光谱法中试剂⑦铜标准溶液。 ⑨铜标准使用液:同原子吸收光谱法中试剂⑧铜标准使用液Ⅰ。 四、仪器 分光光度计

五、分析步骤 1、样品处理 (1)方法一样品消化——硝酸-高氯酸-硫酸法 ①粮食、粉丝、粉条、豆干制品、糕点、茶叶等及其他含水分少的固体食品:称取5.00g或10.00g的粉碎样品,置于250~500mL定氮瓶中,先加水少许使湿润,加数粒玻璃珠、10~15mL硝酸-高氯酸混合液,放置片刻,小火缓缓加热,待作用缓和,放冷。沿瓶壁加入5mL或10mL硫酸,再加热,至瓶中液体开始变成棕色时,不断沿瓶壁滴加硝酸-高氯酸混合液至有机质分解完全。加大火力,至产生白烟,待瓶口白烟冒净后,瓶内液体再产生白烟为消化完全,该溶液应澄明无色或微带黄色,放冷。在操作过程中应注意防止爆沸或爆炸。 加20mL水煮沸,除去残余的硝酸至产生白烟为止,如此处理两次,放冷。将冷后的溶液移入50mL或100mL容量瓶中,用水洗涤定氮瓶,洗液并入容量瓶中,放冷,加水至刻度,混匀。定容后的溶液每10mL相当于1g样品,相当加入硫酸量1mL。 取与消化样品相同量的硝酸-高氯酸混合液和硫酸,按同一方法做试剂空白试验。 ②蔬菜、水果:称取25.00g或50.00g洗净打成匀浆的样品,置于250~500mL定氮瓶中,加数粒玻璃珠、10~15mL 硝酸-高氯酸混合液,以下按①自“放置片刻……”起依法操作,但定容后的溶液每10mL相当于5g样品,相当加入硫酸1mL。 ③酱、酱油、醋、冷饮、豆腐、腐乳、酱腌菜等:称取 10.00g或20.00g样品(或吸取10.0mL或20.0mL液体样品),置于250~500mL定氮瓶中,加数粒玻璃珠、5~15mL硝酸-高氯酸混合液。以下按①自“放置片刻……”起依法操作,但定容后的溶液每10mL相当于2g或2mL样品。 ④含乙醇饮料或含二氧化碳饮料:吸取10.00mL或 20.00mL样品,置于250~500mL定氮瓶中。加数粒玻璃珠,先用小火加热除去乙醇或二氧化碳,再加5~10mL硝酸-高

食品中总酸的测定

食品中总酸的测定 1.实验原理 食品中的酒石酸、苹果酸、柠檬酸、草酸、醋酸等有机酸,其电离常数Ka均大于10^(-8),可以用强碱标准溶液直接滴定试样中的酸,以酚酞为指示剂确定滴定终点。按碱液的消耗量计算食品中的总酸含量。测定结果包括了未离解的酸的浓度和已离解的酸的浓度。 2.仪器与试剂 (1)仪器酸碱滴定装置;分析天平,感量分别为0.0001g及0.001g;组织捣碎机;研钵。 (2)实验用水实验用水应符合GB/T6682规定的二级水规格或蒸馏水,使用前应经煮沸,冷却。 (3)试剂 ①NaOH标准滴定溶液(0.1mol/L) ②1%酚酞溶液称取1g酚酞,溶于60ml95%乙醇中,用水稀释 至100ml。 3.实验步骤 (1)样品预处理 ①固体样品。取有代表性的固体样品至少200g,用捣碎机捣碎 至均匀,置于密闭玻璃容器内。 ②固、液样品。取按比例组成的固、液样品至少200g,用研 钵或组织捣碎机捣碎混匀后置于密闭的玻璃容器内。

③含二氧化碳的液体样品。至少取200g样品至500ml烧杯中置于电炉上,边搅拌边加热至微沸腾,保持2min,冷却,称量,用煮沸过的水补至煮沸前的质量,置于密闭玻璃容器中。 ④不含二氧化碳的液体样品。充分混匀均匀,置于密闭玻璃容器内。 (2)测定试液的制备 ①液体样品。若总酸含量小于或等于4g/kg,将试液用快速滤纸过滤。收集滤液,用于测定。若总酸含量大于4g/kg,称取10~50g 样品,用煮沸过的水定容至250ml,过滤。收集滤液,用于测定。 ②固体、半固体样品。称取均匀样品10~50g,精确至0.001g,置于烧杯中。用约80 煮沸过的水150ml将烧杯中的内容物转移到250ml容量瓶中,置于沸水浴中煮沸30min(摇动2~3次,使试样中的有机酸全部溶解于溶液中),取出,冷却至室温,用煮沸过的水定容至250ml。用快速滤纸过滤。收集滤液,用于测定。 (3)样品测定 ①准确吸取试样滤液25~50ml,使之含0.035~0.07g酸,置于250ml 锥形瓶中,加水40~60ml及0.2 1%的酚酞指示剂,用0.1mol/L NaOH 标准溶液滴定至微红色且30s不褪色。记录消耗0.1mol/L NaOH标准滴定溶液的体积(V1)。同一被测样品须滴定两次。 ②用水代替样品做空白试验,操作相同。记录消耗0.1mol/L NaOH 标准滴定溶液的体积(V2)。 (4)实验数据记录见表

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食品中铜的含量

吉林化工学院 食品分析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源自吸收光谱法测定食品中指导教师陈萍 班级食品 0901 学号 09340136 姓名黄锡红 日期 2012.11.10

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食品中铜的含量 一实验目的: 1.熟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的结构及其使用方法 2.掌握应用标准曲线法测定铜含量的方法,加深理解原子吸收光谱法的基本原理二实验原理: 原子吸收光谱法主要用于定量分析,他是基于从光源中辐射出的待测元素的特征谱线通过试样的原子蒸气时,被蒸气中待测元素的基态原子所吸收,使透过的谱线强度减弱。在一定的条件下,其吸收程度与试液待测元素的浓度成正比,即A=Kc。 本实验采用标准曲线法测定水中铜含量,即先测定已知浓度的各待测离子标准溶液的吸光度,绘制成吸光度-浓度标准曲线。再于同样条件下测定食品样品中待测离子的吸光度,从标准曲线上即可查出食品样品中各待测离子的含量。三仪器和药品: 仪器:TAS-990型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空气压缩机、乙炔钢瓶、Cu空心阴极灯、容量瓶 (G.R.) 药品:金属铜、浓HNO 3 标准溶液配制: 1.铜标准储备液(1000μg·ml-1)准确称取于Cu 0.250g于100ml烧杯中, ,直至完全溶解,然后定量用少量水湿润,盖上表面皿,从烧杯嘴滴加1+1H NO 3 地转移至25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定容,摇匀。 2.铜标准溶液(100μg·ml-1)准确吸取上述铜标准储备液25.00ml于250ml 2ml用水稀释定容,摇匀。 容量瓶中,加 1:1 HNO 3 四实验步骤: 1. 调试仪器 实验条件见表1-1 表1-1 测定铜的试验条件 测定条件Cu 吸收线波长/nm 349.9 灯电流(最适合)5mA

光谱法测定动物肝脏中铜含量

光谱法测定动物肝脏中铜含量

编号 学士学位论文 光谱法测定动物肝脏中铜含量 学生姓名:阿瓦古力·阿布都日衣木 学号:20050311007 系部:生命与环境科学系 专业:化学 年级:2006-1班 指导教师:阿不都卡德尔·阿不都克尤木 完成日期:2011 年 5 月12 日

中文摘要 本文以Cu(Ⅱ)-磺基水杨酸在pH=4时,形成MA型绿色络合物的反应,采用光谱法测定动物肝脏中的铜含量。本实验采用硝酸-硫酸-高氯酸,硝酸-高氯酸,硝酸-过氧化氢等三种混合酸体系的方法来消解动物的肝脏。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的最大吸收长波在692.0nm处,线性范围为0.001~0.009 mg.mL-1,pH值在4时,磺基水杨酸的用量3mL。通过本方法对羊肝脏和牛肝脏中的铜含量进行测定,其中用硝酸-过氧化氢体系消解的方法比较好,其含量分别为63.95ug.g-1和44.74 ug.g-1。 关键词:磺基水杨酸;光谱法;动物肝脏;铜

目录 中文摘要 (1) 引言 (1) 1.实验部分 (3) 1.1仪器和药品 (3) 1.1.1 实验仪器 (3) 1.1.2 实验药品 (3) 1.1.3实验样品 (3) 1.2实验方法 (3) 2. 结果与讨论 (4) 2.1吸收光谱 (4) 2.2磺基水杨酸用量的影响 (5) 2.3 P H值的影响 (5) 2.4动物肝脏中铜的测定 (6) 2.4.1湿法消解的几种酸组合实验 (6) 2.4.2样品溶液中铜含量的测定: (6) 2.5工作曲线 (7) 2.5.1标准曲线 (7) 3.结论 (10) 参考文献 (11) 致谢 (13)

食品中总酸的测定(滴定法)

学号姓名 实验三食品中总酸的测定(滴定法) 一、实验原理 果汁具有酸性反应,这些反应取决于游离态的酸以及酸式盐存在的数量。总酸度包括未解离酸的浓度和已解离酸的浓度。酸的浓度以摩尔浓度表示时,称为总酸度。含量用滴定法测定。果蔬中含有各种有机酸,主要有苹果酸、柠檬酸、酒石酸、草酸……。果蔬种类不同,含有机酸的种类和数量也不同,食品中酸的测定是根据酸碱中和的原理,即用标定的氢氧化钠溶液进行滴定。 二、材料、仪器与试剂 (一)材料:西红柿、苹果、果汁等 (二)仪器:碱式滴定管(20mL)、容量瓶(100mL)、移液管(10mL)、烧杯(100mL)、研钵或组织捣碎机、100ml量筒(量酒精)、1%酚酞指示剂、胶头滴管/滴瓶、容量瓶(1000mL)、布氏漏斗+滤纸、天平、三角烧瓶、洗瓶、活性炭(脱色)、和板、蒸馏水。 (三)试剂 1).0.1mol/L氢氧化钠:称4.0g氢氧化钠定容至1000mL,然后用0.1mol/L邻苯二甲酸氢钾标定,若浓度太高可酌情稀释。 2).1%酚酞指示剂:称1.0g酚酞,加入100mL50%的乙醇溶解。 三、操作步骤 1)0.1mol/L NaOH标准溶液的标定:将基准邻苯二甲酸氢钾加入干燥的称量瓶内,于105-110℃烘至恒重,用减量法准确称取邻苯二甲酸氢钾约0.6000克,置于250 mL锥形瓶中,加50 mL无CO2蒸馏水,温热使之溶解,冷却,加酚酞指示剂2-3滴,用欲标定的0.1mol/L NaOH溶液滴定,直到溶液呈粉红色,半分钟不褪色。同时做空白试验。 2)样品的处理与测定:准确称取混合均匀磨碎的样品10.0g(或吸10.0mL样品液),转移到100mL容量瓶中,加蒸馏水至刻度、摇匀。用滤纸过滤,准确吸取滤液20mL放入100mL 三角瓶中,加入1%酚酞2滴,用标定的氢氧化钠滴定至初显粉色在0.5min内不褪色为终点,记下氢氧化钠用量,重复三次,取平均值。 四、实验结果 式中:V——样品稀释总体积(mL)V1——滴定时取样液体积V2——消耗氢氧化

食品中脂肪酸的测定

食品中脂肪酸的测定 基础知识: 油脂就是食品的重要组分与营养成分。油脂中脂肪酸组分的测定最常用的方法就是气相色谱法。样品前处理采用酯交换法(甲酯化法),图谱解析采用归一化法。 气相色谱(GC) 就是一种把混合物分离成单个组分的实验技术它被用来对样品组分进行鉴定与定量测定。 一个气相色谱系统包括: ? 可控而纯净的载气源能将样品带入GC系统 ? 进样口同时还作为液体样品的气化室 ? 色谱柱实现随时间的分离 ? 检测器当组分通过时检测器电信号的输出值改变从而对组分做出响应 ? 某种数据处理装置 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FID) :氢气与空气燃烧所生成的火焰产生很少的离子。在氢火焰中,含碳有机物燃烧产生CHO+离子,该离子强度与含量成正比。该检测器检出的就是有机化合物,无机气体及氧化物在该检测器无响应。 当纯净的载气(没有待分离组分)流经检测器时产生稳定的电信号就就是基线。

1——载气(氮气); 2——氢气; 3——压缩空气; 4——减压阀(若采用气体发生器就可不用减压阀); 5——气体净化器(若采用钢瓶高纯气体也可不用净化器); 6——稳压阀及压力表; 7——三通连接头; 8——分流/不分流进样口柱前压调节阀及压力表; 10——尾吹气调节阀; 11——氢气调节阀; 12——空气调节阀; 13——流量计(有些仪器不安装流量计); 14——分流/不分流进样口; 15——分流器; 16——隔垫吹扫气调节阀; 17——隔垫吹扫放空口; 18——分流流量控制阀; 19——分流气放空口; 20——毛细管柱; 21——FID检测器; 22——检测器放空出口;

方法来源: GB 5009、168-201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脂肪酸的测定 1、范围 本方法规定了食品中脂肪酸含量的测定方法。 本方法适用于游离脂肪酸含量不大于2%的油脂样品的脂肪酸含量测定。 2、原理 样品中的脂肪酸经过适当的前处理(甲酯化)后,进样,样品在汽化室被汽化,在一定的温度与压力下,汽化的样品随载气通过色谱柱,由于样品中组分与固定相间相互作用的强弱不同而被逐一分离,分离后的组分到达检测器(detceter)时经检测口的相应处理(如FID 的火焰离子化),产生可检测的信号。根据色谱峰的保留时间定性,归一化法确定不同脂肪酸的百分含量。 3、试剂与材料 除非另有说明,本方法所用试剂均为分析纯,水为GB/T6682规定的一级水。 3、1石油醚:沸程30℃~60℃。 3、2甲醇(CH3OH):色谱纯。 3、3正庚烷[CH3(CH2)5CH3]:色谱纯。 3、4无水硫酸钠(Na2SO4)。 3、5异辛烷[(CH3)2CHCH2C(CH3)3]:色谱纯。 3、6硫酸氢钠(NaHSO4)。 3、7氢氧化钾(KOH)。 3、8氢氧化钾甲醇溶液(2mol/L):将13、1g氢氧化钾溶于100mL无水甲醇中,可轻微加热,加入无水硫酸钠干燥,过滤,即得澄清溶液,有效期3个月。 3、9混合脂肪酸甲酯标准溶液:取出适量脂肪酸甲酯混合标准移至到10mL容量瓶中,用正庚烷稀释定容,贮存于-10℃以下冰箱,有效期3个月。 3、10单个脂肪酸甲酯标准溶液:将单个脂肪酸甲酯分别从安瓿瓶中取出转移到10mL容量瓶中,用正庚烷冲洗安瓿瓶,再用正庚烷定容,分别得到不同脂肪酸甲酯的单标溶液,贮存于-10 ℃以下冰箱,有效期3个月。 3、11丙酮:色谱纯。 5、仪器与设备 5、1实验室用组织粉碎机或研磨机。 5、2气相色谱仪:具有氢火焰离子检测器(FID)。 5、3毛细管色谱柱:聚二氰丙基硅氧烷强极性固定相,柱长100m,内径0、25mm,膜厚0、2μm。

食品中锌的测定

食品中锌的测定 GB/T5009.14-2003 前言 本标准代替GB/T 5009.14—1996《食品中锌的测定方法》。 本标准与GB/T 5009.14—1996相比主要修改如下: ——修改了标准的中文名称、标准中文名称改为《食品中锌的测定》; ——按照GB/T 20001.4—2001《标准编写规则第4部分:化学分析方法》对原标准的结构进行了修改。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第一法由贵州省卫生防疫站、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防疫站负责起草。 本标准第二法由湖南省卫生防疫站、天津市卫生防疫站负责起草。 本标准第三法由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防疫站负责起草。 本标准于1985年首次发布,于1996年第一次修订,本次为第二次修订。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食品中锌的测定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食品中锌的测定 本方法检出限:原子吸收法为0.4mg/kg;二硫腙比色法为2.5mg/kg。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第一法原子吸收光谱法 3 原理 试样经处理后,导入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中,原子化后,吸收213.8nm共振线,在一定浓度范围,其吸光值与镉含量成正比,与标准系列比较定量。 4 试剂 4.1 4-甲基戊酮-2(MIBK,又名甲基异丁酮)

4.2 磷酸(1+10) 4.3 盐酸(1+11):量取10mL盐酸加到适量水中再稀释至120mL。 4.4 混合酸:硝酸+高氯酸(4+1)。 4.5 锌标准储备液:准确称取0.500g金属锌(99.99%)溶于10mL盐酸中,然后在水浴上蒸发至近干,用少量水溶解后移入1000mL容量瓶中,以水稀释至刻度,贮于聚乙烯瓶中,此溶液每毫升相当0.5mg锌。 4.6 锌标准使用液:吸取10.0mL锌标准储备液于50mL容量瓶中,以盐酸(0.1mol/L)稀释至刻度,此溶液每毫升相当于100.0μg镉。 5 仪器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 6 分析步骤 6.1 试样处理 6.1.1 谷类:去除其中杂物及尘土,必要时除去外壳,磨碎,过40目筛,混匀。称取约5.00g~10.00g置于50mL瓷坩埚中,小火炭化至无烟后移入马弗炉中,500℃±25℃灰化约8h后,取出坩埚,放冷后再加入少量混合酸,小火加热,不使干涸,必要时加少许混合酸,如此反复处理,直至残渣中无炭粒,待坩埚稍冷,加10mL盐酸(1+11),溶解残渣并移入50mL容量瓶中,再用盐酸(1+11)反复洗涤坩埚,洗液并入容量瓶,并稀释至刻度,混匀备用。 取与试样处理相同量的混合酸和盐酸(1+11),按同一操作方法做试剂空白试验。 6.1.2 蔬菜、瓜果及豆类:取可食部分洗净晾干,充分切碎或打碎混匀。称取10.00g~20.00g置于瓷坩埚中,加1mL磷酸(1+10),小火炭化,以下按6.1.1自“移入马弗炉中……”起依法操作。 6.1.3 禽、蛋、水产及乳制品:取可食部分充分混匀。称取5.00g~10.00g置于瓷坩埚中,小火炭化,以下按6.1.1自“移入马弗炉中……”起依法操作。 乳类经混匀后,取量50mL,置于瓷坩埚中,加1mL磷酸(1+10),在水浴上蒸干,再小火炭化,以下按6.1.1自“移入马弗炉中……”起依法操作。 6.2 测定 吸取0.10、0.20、0.40、0.80、1.00mL锌标准使用液,分别置于50mL容量瓶中,以盐酸(1mol/L)稀释至刻度,混匀(各容量瓶中每毫升分别相当于0、0.2、0.4、0.8、1.6、2.0μg锌)。 将处理后的样液、试剂空白液和各容量瓶中新标准溶液分别导入调至最佳条件的火焰原子化器进行测定。参考测定条件:灯电流6mA,波长213.8nm,狭缝

食品中粗脂肪含量的测定(索氏抽提法)

实验三食品中粗脂肪含量的测定(索氏抽提法) 一、目的与要求 1、学习索氏抽提法测定脂肪的原理与方法. 2、掌握索氏抽提法基本操作要点及影响因素. 二、原理 利用脂肪能溶于有机溶剂的性质,在索氏提取器中将样品用无水乙醚或石油醚等溶剂反复萃取,提取样品中的脂肪后,蒸去溶剂,所得的物质即为脂肪或称粗脂肪。 三、仪器与试剂 1、仪器 (1)、索氏提取器如图3-3所示 (2)、电热恒温鼓风干燥箱 (3)、干燥器 (4)、恒温水浴箱 2、试剂 (1)无水乙醚(不含过氧化物)或石油醚(沸程30-60°C) (2)滤纸筒 四、测定步骤 1、样品处理 (1)固体样品: 准确称取均匀样品2-5g(精确至0.01mg),装入 滤纸筒内。 (2)液体或半固体: 准确称取均匀样品5-10g(精确至0.01mg), 置于蒸发皿中,加入海砂约20 g,搅匀后于沸水浴上蒸干,然 后在95-105°C下干燥。研细后全部转入滤纸筒内,用沾有 乙醚的脱脂棉擦净所用器皿,并将棉花也放入滤纸筒内。 2、索氏提取器的清洗 将索氏提取器各部位充分洗涤并用蒸馏水清洗后烘干。脂肪烧瓶在103°C±2°C的烘箱内干燥至恒重(前后两次称量差不超过2mg)。 3、样品测定 (1) 将滤纸筒放入索氏提取器的抽提筒内,连接已干燥至恒重的脂肪烧瓶,由抽提器冷凝管上端加入乙醚或石油醚至瓶内容积的2/3处,通入冷凝水,将底瓶浸没在水浴中加热,用一小团脱脂棉轻轻塞入冷凝管上口。 (2) 抽提温度的控制:水浴温度应控制在使提取液在每6-8min回流一次为宜。 (3) 抽提时间的控制: 抽提时间视试样中粗脂肪含量而定,一般样品提取6-12h,坚果样品提取约16h。提取结束时,用毛玻璃板接取一滴提取液,如无油斑则表明提取完毕。 (4) 提取完毕。取下脂肪烧瓶,回收乙醚或石油醚。待烧瓶内乙醚仅剩下1—2mL时,在水浴上赶尽残留的溶剂,于95—105°C下干燥2h后,置于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称量。继续干燥30min后冷却称量,反复干燥至恒重(前后两次称量差不超过2mg)。

食品中蔗糖的测定方法

食品中蔗糖的测定方法酶-比色法 食品中蔗糖的测定方法,一般采用盐酸水解法。由于盐酸水解蔗糖过程中,还有其他 糖类被水解为还原糖,导致测定结果偏高。本标准采用的酶-比色法是在检索了近20年148 篇国外文献的基础上,经过反复实验、验证而制定的。由于酶法具有高度的专一性(β-果 糖苷酶只能催化蔗糖转化为葡萄糖和果糖),灵敏度高,操作简便,因此测定结果准确。 蔗糖酶解后的产物-葡萄糖的测定方法,与GB/T 16285-96保持一致。 食品中蔗糖的测定方法GB/T 16286-96 酶-比色法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用酶-比色法测定食品中蔗糖的方法,适用于各类食品中蔗糖的测定。 本标准最低检出限量为0.04μg(蔗糖)/mL(试液)。 2 原理 在β-果糖苷酶(β-FS)催化下,蔗糖被酶解为葡萄糖和果糖。葡萄糖氧化酶(GOD) 在有氧条件下,催化β-D-葡萄糖(葡萄糖水溶液状态)氧化,生成D -葡萄糖酸-δ- 内酯和过氧化氢。受过氧化物酶(POD)催化,过氧化氢与4 -氨基安替比林和苯酚生成红 色醌亚胺。在波长505nm处测定醌亚胺的吸光度,计算食品中蔗糖的含量。 β-FS C12H22O11+H2O ────> C6H12O6(G) +C6H12O6(F) GOD C6H12O6(G) +O2────> C6H10O6+H2O2 POD H2O2+C6H5OH +C11H13N3O ────> C6H5NO +H2O 3 试剂 3.1 组合试剂盒 1号瓶:内含β-果糖苷酶(fructosidase)400U(活力单位)、柠檬酸、柠檬酸三钠; 2号瓶:内含0.2mol/L 磷酸盐缓冲液(pH=7.6) 200mL,其中含4 -氨基安替比 林0. 00154mol/L; 3号瓶:内含0.022mol/L苯酚溶液200mL; 4号瓶:内含葡萄糖氧化酶(glucose oxidase)800U(活力单位)、过氧化物酶(辣根,peroxidase)2000U(活力单位)。 1、2、3、4号瓶须在4℃左右保存。 3.2 酶试剂溶液 3.2.1 将1号瓶中的物质用重蒸馏水溶解,使其体积为66mL,轻轻摇动(勿剧烈摇动),使 酶完全溶解。此溶液即为β-果糖苷酶试剂,其中柠檬酸(缓冲溶液)浓度为0.1mol/L, pH=4.6。在4 ℃左右保存,有效期一个月。 3.2.2 将2号瓶与3号瓶中的溶液充分混合。 3.2.3 将4号瓶中的酶溶解在3.2.2混合液中,轻轻摇动(勿剧烈摇动),使酶完全溶解, 即为葡萄糖氧化酶-过氧化物酶试剂溶液。在4℃左右保存,有效期一个月。 3.3 0.085mol/L亚铁氰化钾溶液 称取3.7g亚铁氰化钾[K4Fe(CN)623H2O,GB1273,分析纯],溶于100mL 重蒸馏水中,摇匀。 3.4 0.25mol/L硫酸锌溶液 称取7.7g硫酸锌(ZnSO427H2O,GB666,分析纯),溶于100mL重蒸馏水中,摇匀。 3.5 0.1mol/L氢氧化钠溶液 称取0.4g氢氧化钠(GB629,分析纯),溶于100mL重蒸馏水中,摇匀。 3.6 蔗糖标准溶液 称取经100±2℃烘烤2h的蔗糖(HG3-1001,分析纯)0.4000g,溶于重蒸馏水中,定容 至100mL,摇匀。将此溶液用重蒸馏水稀释V10.00 -->V100,即为400μg/mL蔗糖标准溶液。 4 仪器和设备

实验一、食品中粗脂肪含量的测定

食品分析实验一:食品中粗脂肪含量的测定 1.实验目的 (1)学习索氏抽提法测定脂肪的原理与方法; (2)掌握索氏抽提法基本操作要点及影响因素。 2.实验原理 利用脂肪能溶于有机溶剂的性质,在索氏提取器中将样品用无水乙醚或石油醚等溶剂反复萃取,提取样品中的脂肪后,蒸去脂肪瓶中的溶剂,所得的物质即为脂肪(或称粗脂肪)。 3.仪器及材料 3.1仪器 索氏提取器(如图3-3所示)、电热恒温鼓风干燥箱、干燥 器、恒温水浴箱 3.2试剂 无水乙醚(不含过氧化物)或石油醚(沸程30-60°C)、滤 纸筒 3.3材料 饼干、方便面等选一 4.实验步骤 4.1样品处理 准确称取均匀实验样品2g左右并记录(精确至0.01mg),装入滤纸筒内。 4.2索氏提取器的清洗 将索氏提取器各部位充分洗涤并用蒸馏水清洗后烘干。脂肪烧瓶在103°C±2°C的烘箱内干燥至恒重(前后两次称量差不超过2mg)。 4.3样品测定 (1)将滤纸筒放入索氏提取器的抽提筒内,连接已干燥至恒重的脂肪烧瓶,由抽提器冷 凝管上端加入乙醚或石油醚至瓶内容积的2/3处,通入冷凝水,将底瓶浸没在水浴中加热,用一小团脱脂棉轻轻塞入冷凝管上口。 (2)抽提温度的控制:水浴温度应控制在使提取液在每6-8min回流一次为宜。 (3)抽提时间的控制: 抽提时间视试样中粗脂肪含量而定,一般样品提取6-12h,坚果 样品提取约16h。提取结束时,用毛玻璃板接取一滴提取液,如无油斑则表明提取完毕。 (4)提取完毕。取下脂肪烧瓶,回收乙醚或石油醚。待烧瓶内乙醚仅剩下1—2mL时,在 水浴上赶尽残留的溶剂,于

95—105°C 下干燥2h 后,置于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称量。继续干燥30min 后冷却称量,反复干燥至恒重(前后两次称量差不超过2mg )。 5. 实验结果及分析 表1 数据记录表 计算公式: X = m m m 0 1 ×100 式中:X----样品中粗脂肪的质量分数,%; m----样品的质量,g; m 0 ---干燥的脂肪烧瓶的重量,g; m 1 ---抽提后脂肪和烧瓶的总重量,g. 此实验与理论脂肪含量(10%)存在很大差异,此实验存在很大误差。根据实验过程分析此误差可来源于(1)乙醚纯度过低;(2)前后两次称量过程仪器误差较大;(3)干燥不彻底,试验后样品吸水导致质量差量过小。 6. 讨论与心得 6.1思考题 6.1.1潮湿的样品可否采用乙醚直接提取?为什么? 答:不能,因为样品中的水分会阻止乙醚渗入到视频组织的内部,使提取效率降低,即萃取速度减慢,另外乙醚可饱和2%的水分,这样饱和的水分可溶解一些糖分等水溶性非脂类物质,造成一定的测定误差。因此,对于湿润,粘稠状的食品,可以用无水硫酸钠来去除样品中少量的水。 6.1.2如果用此法测定的样品中脂肪含量不同于标签上标示的值,该如何解释这个问题? 答:可能存在的原因为:提取效率过低,实验操作误差,标签数值有夸大成分。 6.2注意事项 (1) 抽提剂乙醚是易燃,易爆物质,应注意通风并且不能有火源。 (2)样品滤纸色的高度不能超过虹吸管,否则上部脂肪不能提尽而造成误差。 (3)样品和醚浸出物在烘箱中干燥时,时间不能过长,以防止极不饱和的脂肪酸受热氧化而增加质量。 (4)脂肪烧瓶在烘箱中干燥时,瓶口侧放,以利空气流通。而且先不要关上烘箱门与 样品的质量m/g 干燥脂肪烧瓶m 0/g 抽提后脂肪和烧瓶的质量m 1/g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恒重值

食品接触材料及其制品中锌迁移量的测定-编制说明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接触材料及其制品中锌迁移量的测 定》编制说明 一、标准起草的基本情况(包括简要的起草过程、主要起草单位、起草人等) 为贯彻落实《食品安全法》及其实施条例,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原卫生部)办公厅和农业部办公厅《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关于印发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整合工作方案的通知》 (国卫办食品函]2014: 386号)的要求,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审评委员会秘书处提出由广东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负责开展GB/T5009.72-2003、GB/T5009.64-2003、GB/T5009.65-2003、GB/T5009.66-2003、 GB/T5009.79-200、SN/T 2829-2011 “食品接触材料及其制品中锌迁移量 的测定”方法修订工作。需要整合的标准涉及卫生、国家出入境检验检疫行业标准等行业和部门共6项标准。国家卫计委食品安全标准与监测评估司与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承担该项国标修改工作后,成立了由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罗建波、胡曙光、梁旭霞、苏祖俭、王晶、黄伟雄、梁春穗、深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刘桂华、张慧敏、梅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邹启荣、 中山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欧阳珮珮等技术人员组成的工作小组。于2014年下半年开展了实验 室方法研究实验,并整理了各类食品接触材料及其制品中锌迁移量检测数据,工作小组研究讨 论了相关实验结果和检测数据,对《GB/T 5009.72-2003 铝制食具容器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 等方法作了一定的修改,初步形成修订该国家标准的征求意见稿及编制说明。供讨论。 二、标准的重要内容及主要修改情况 锌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在人体生长发育、生殖遗传、免疫、内分泌等重要生理过 程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保证锌的营养素供给量对于促进人体的生长发育和维持健康具有重要意义。但锌的供给量和中毒剂量相距很近,即安全带很窄,误用锌盐后出现口、咽及消化道 糜烂,唇及声门肿胀,腹痛,泻、吐以及水和电解质紊乱。重者可见血压升高、气促、瞳孔散大、休克、抽搐等危象。锌的测定方法主要有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双硫腙比色法、目视比浊法等。其中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灵敏度高、抗干扰强、仪器国产化、测试成本低,为实际工作所采用。本次整合修订主要变化为:按照GB 5009.156《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迁移试验预处理 方法通则》规定的迁移试验方法及试验条件进行迁移试验,样品采用4%乙酸浸泡;火焰原子 吸收光谱法为第一法,传统成熟的二硫腙比色法列为第二法,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光谱法为第三 法,增加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为第四法,删除目视比浊法。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具体实验结果如下: (1 )酸及酸度对测定的影响:发现结果表明在乙酸体积分数为0.1%?10%的酸度范围内对 锌的测定无明显影响。 (2)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线性范围及检出限:经过多次实验(n>50)确定锌测定的线性范 围是:0.06?1.00mg/L。根据测定检出限的方法,测定锌的检出限,此方法的检出限为0.02 mg/L,定量限为0.06 mg/L。 (3)精密度:选择一样品,平行制备7个浸泡液,分别测定样品浸泡液中锌的含量,计算相对标准偏差(RSD % , RSD % 1.5%。 (4)回收率:在浸泡液中加入一定浓度的标准溶液,测定样品的加标回收率,回收率为

食品中脂肪酸的测定

食品中脂肪酸的测定 基础知识: 油脂是食品的重要组分和营养成分。油脂中脂肪酸组分的测定最常用的方法是气相色谱法。样品前处理采用酯交换法(甲酯化法),图谱解析采用归一化法。 气相色谱(GC)是一种把混合物分离成单个组分的实验技术它被用来对样品组分进行鉴定和定量测定。 一个气相色谱系统包括: ?可控而纯净的载气源能将样品带入GC系统 ?进样口同时还作为液体样品的气化室 ?色谱柱实现随时间的分离 ?检测器当组分通过时检测器电信号的输出值改变从而对组分做出响应 ?某种数据处理装置 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FID):氢气和空气燃烧所生成的火焰产生很少的离子。在氢火焰中,含碳有机物燃烧产生CHO+离子,该离子强度与含量成正比。该检测器检出的是有机化合物,无机气体及氧化物在该检测器无响应。 当纯净的载气(没有待分离组分)流经检测器时产生稳定的电信号就是基线。

1——载气(氮气); 2--氢气; 3——压缩空气; 4——减压阀(若采用气体发生器就可不用减压阀); 5—-气体净化器(若采用钢瓶高纯气体也可不用净化器); 6-—稳压阀及压力表; 7——三通连接头; 8-—分流/不分流进样口柱前压调节阀及压力表; 10——尾吹气调节阀; 11——氢气调节阀; 12——空气调节阀; 13-—流量计(有些仪器不安装流量计); 14——分流/不分流进样口; 15—-分流器; 16—-隔垫吹扫气调节阀; 17-—隔垫吹扫放空口; 18——分流流量控制阀; 19—-分流气放空口; 20—-毛细管柱; 21——FID检测器; 22-—检测器放空出口; ?方法来源: GB 5009。168-201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脂肪酸的测定

原子吸收法测定铜的含量

华南师范大学实验报告 实验项目:原子吸收法测定水中铜的含量 指导老师:赖家平 【实验目的】 1.了解样品的制备的方法 2.了解原子吸收光谱仪的基本结构,掌握原子吸收光谱仪的操作 3.掌握分析测定方法的建立及数据处理 【实验原理】 原子吸收光谱法是一种广泛应用的测定元素的方法.它是基于在蒸汽状态下对待测定元素基态原子共振辐射吸收进行定量分析的方法。是将待测元素的分析溶液经喷雾器雾化后,在燃烧器的高温下进行原子化,使其离解为基态原子。空心阴极灯发射出待测元素特征波长的光辐射,并经过原子化器中一定厚度的原子蒸汽,此时,光的一部分被原子蒸汽中待测元素的基态原子吸收。根据朗伯-比尔定律,吸光度的大小与待测元素的原子浓度成正比,因此可以得到待测元素的含量。 【仪器和试剂】 1.仪器 TAS-986火焰型原子吸收光谱仪器,2ml移液管,容量瓶(50 ml),洗耳球,烧杯 2.试剂 稀硝酸,铜标准溶液(100.0μg/ml),水样。 【实验步骤】

1.溶液的配制: 准确移取0.00ml,0.25ml,0.50ml,1.00ml,2.00ml100.0μg/ml的铜标准溶液于50 ml容量瓶中,然后用稀硝酸稀释至刻度。 2.灯电流的选择 灯电流低、谱线变宽,无自吸收,但强度弱:灯电流高谱线轮廓变坏,灵敏度降低。因此必须选择合适的灯电流。喷雾适当浓度的待测元素溶液,改变灯电流,绘制吸光度—灯电流曲线。每测定一个数值后,仪器必须用试剂空白重新调零。 3.燃烧高度的选择 上下移动燃烧器的位置,选择合适的高度,应使光束通过火焰中原子浓度高的区域。在点燃火焰的情况下,喷雾待测元素标准溶液,绘制吸光度—燃烧器高度曲线。 4.光谱通带的选择 一般元素的通带为0.5~0.4之间,在这个范围内可将共振线与非共振线分开。选择通带除应分开最靠近的非共振线外,适当放宽狭缝,可以提高信噪比和测定的稳定性。 5.试样的提取量 试样提取量在3~6ml/min时,具有最佳灵敏度。 6.标准曲线制作和样品分析 选择最佳的实验条件,在开始系列测定前,用二次蒸馏水调零,每个标准溶液/样品测定3次后转入下一个测定。 【结果与数据处理】

食品中糖的测定方法

食品中糖的测定方法 对于糖的测定方法有很多,大致可分为三类 1.物理法,(1.旋光法, 2 .折光法, 3.比重法,) 2.物理化学法,(1.点位法, 2极普法, 3.光度法, 4.色谱法) 3.化学方法,(1.斐林氏法. 2.高锰酸钾法. 3.碘量法. 4.铁氰化钾法. 5.蒽铜比色法. 6.咔唑比色法) 共计三大种,在测定其他碳水化合物时,往往是使其水解为糖再进行测定。 一. 总糖的测定 食品中的总糖主要指具有还原性的葡萄糖,果糖,戊糖,乳糖和在测定条件下能水解为 还原性的单糖的蔗糖(水解后为1分子葡萄糖和1分子果糖),麦芽糖(水解后为2分子葡萄糖)以及可能部分水解的淀粉(水解后为2分子葡萄糖)。还原糖类之所以具有还原性是由于分子中含有游离的醛基(-CHO)或酮基(=C=O)。测定总糖的经典化学方法都是以其能被各种试剂氧化为基础的。这些方法中,以各种根据斐林氏溶液的氧化作用的改进法的应用范围最广。在这里我们主要给大家介绍铁氰化钾法,蒽铜比色法,斐林氏容量法。斐林氏容量法由于反应复杂,影响因素较多,所以不如铁氰化钾法准确,但其操作简单迅速,试剂稳定,故被广泛采用。蒽铜比色法要求比色时糖液浓度在一定范围内,但要求检测液澄清,此外,在大多数情况下,测定要求不包括淀粉和糊精,这就要在测定前将淀粉,糊精去掉,这样就使操作复杂化,限制了其广泛应用。 (一)铁氰化钾法 1.原理:样品中原有的和水解后产生的转化糖都具有还原性质,在碱性溶液中能将铁氰化钾还原,根据铁氰化钾的 浓度和检验滴定量可计算出含糖量。其反应为下: C6H12O6+6K3[Fe(CN)6] + 6KOH →(CHOH)4?(COOH)2 + 6K4[Fe(CN)6]+ 4H2O 滴定终了时,稍过量的转化糖即将指示剂次甲基兰还原为无色的隐色体。 2,试剂 1)1%的次甲基兰指示剂 2)盐酸(水解作用)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