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ESP系统控制策略的基本原理

ESP系统控制策略的基本原理

ESP系统控制策略的基本原理
ESP系统控制策略的基本原理

ESP系统控制策略的基本原理

1)ESP液压执行单元的关键功能——主动制动的实现。如前所述,ESP系统的TCS和AYC功能的实现都需要通过主动制动来干涉制动压力。与此同时,在汽车主动安全技术中,GCC、ACC等功能都要求汽车能够实现主动制动的功能,从而加以控制。因此主动制动功能就成为ESP液压执行单元的关键功能。为了实现主动制动的功能,液压执行单元中需要两个动力源:预压泵和柱塞泵。预压泵为柱塞泵建立一定的背压,驱动柱塞泵正常工作。通过研究,可以考虑趋向于取消预压泵,实现单一动力源主动制动。这就要求ESP液压执行单元在无背压条件下实现主动增压的功能,达到主动制动的目的。因此,如何实现这一功能的理论设计方法成为了研究热点。

2)ESP液压执行单元动态特性分析。目前国内已经实现了ABS的产业化,而ESP系统在ABS的液压执行单元部分上只增加了吸人阀、限压阀、单向阀三个部件,同时泵的能力有所提高,能够实现主动增压的功能要求。但由于我国的汽车工业基础相对薄弱,国外的各公司又将这方面的研究成果不对外公开,而目前国内在液压执行单元所包括的多个液压单元的诸多参数的选择和匹配问题上技术积累较少。因此,开展ESP液压执行单元动态特性的仿真技术,有利于对HCU的各个关键部件参数进行优化选择。同时,在进行ESP的实车匹配前,也可以利用仿真平台进行相关的硬件参数匹配,有利于ESP系统的产业化发展。

3)高速开关阀在高频脉冲宽度调制( Pulse Width Modulation.PWM)控制下的比例开度功能的实现。随着ESP技术的发展,对压力的调节和噪声的控制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应用在HCU中的高速开关阀的PWM控制,也成为一个研究热点,在ABS控制策略中的阶梯增压阶段,就是典型的高速开关阀的PWM控制。但是,传统的高速开关阀的PWM控制,调制频率较低,集中在10~100Hz范围内,在这个频率下,高速开关阀的动作表现为一段时间开启,一段时间关闭。随着汽车主动安全技术的发展,越来越要求压力调节的精确性,以及噪声的进一步降低,高速开关阀的高频率PWM控制的研究提上了日程。由于高速开关阀的响应时间为2ms,在高频PWM控制下,调制频率达到了1kHz以上,高速开关阀的动作将会实现在开启或者关闭之外的第三种状态——中间位置,根据PWM控制占空比的不同,高速开关阀的开度也有所不同。因此,通过高频PWM控制实现高速开关阀的类似于比例阀的功能,不仅能够进一步提高压力调节的控制精度,而且可以减少由于阀芯开启、关闭产生的金属撞击噪声。此外,在ESP系统中,存在限压阀,限制主动增压时的最高压力。通过高速开关阀在高频PWM控制下的比例开度功能,应用在限压阀上,使得限压阀在开度一定的情况下,起到溢流阀的作用,保证ESP系统主动增压的压力存在一个上限,防止压力增加过大。

对ESP液压执行单元进行动态响应研究所需要的关键技术之一就是液压仿真技术。车辆液压仿真是仿真技术在车辆液压技术领域的一种应用,它在液压系统性能的改进与提高方面却日益发挥着愈来愈重要的作用,已经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高度重视,对其研究也从理论和应用两方面逐渐朝着更深的层次拓展。液压仿真一般包括建立液压系统动态数学物理模型、求解数学物理模型及仿真结果分析等几个步骤。其中建模是仿真的前提和基础,建立数学物理模型的过程是否简洁而清晰,所建立的数学物理模型是否能准确、恰当地体现系统的动态特性,决定着仿真是否能够精确描述车辆动态性能。各种仿真方法的特点为:

1)传递函数法。传递函数法是基于经典控制理论的一种研究方法,它只适用单输入单输出的线性定常系统,并且无法描述系统内部各变量之间的特征,对于具有众多固有非线性且很难进行线性化的一般液压系统来说,不可避免的会出现误差,难以取得较好的效果。

2)状态空间解析法。状态空间解析法是根据系统的结构和各物理量之间的相互关系,依照力学及流体定律建立系统的状态空间方程。相对于传递函数法,它可用于多输入多输出系

统,并采用一组称为状态变量的系统参数来描述一个系统的状态和特性,当系统各状态变量的初始值及输入信号被确定后,系统在任意时刻的状态即被唯一确定,但其理论分析工作量大,对于比较复杂的液压系统,往往会因为考虑不周而造成建模的错误。

3)功率键合图法。功率键合图法是用图形的方法描述系统中各个元件间的相互关系,它能反映元件间的负载效应和功率流动情况,还可以表示出与系统动态特性有关的信息。利用相关变量间的因果关系,就可以很方便地由键合图写出适于仿真的状态方程。它的优点在于:一方面,功率键合图对功率流描述上的模块化结构与系统本身各部分物理结构及各种动态影像因素之间具有直观而形象的对应关系,便于理解其物理意义;另一方面,它与系统动态数学物理模型之间存在着严格的逻辑上的一致性,可以根据功率键合图有规则地推导出相应的数学物理模型,为进行系统动态过程分析和建立数学物理模型提供了方便。

4)面向原理图的模块化软件建模方法。面向原理图的模块化软件建模方法是一种更为便捷的液压仿真方法,用户可以调用软件包中已有的液压元件模块并根据系统原理图进行建模。目前,主流的软件产品基本是以Visual C++为后台的计算平台,并融合了力学、控制等多种常用模块,更适合于复杂的系统建模与仿真。

文章来源:陆地方舟电动汽车网https://www.doczj.com/doc/3311125920.html,

汽车排放及控制技术知识点汇总

第一章绪论 一名词解释和填空题 1)大气污染:随着人类社会发展,人类活动或自然过程使得某些物质进入大气,当他们呈现足够的浓度, 达到足够的时间,就可能危害到人体的舒适和健康,危害到生态环境的平衡 2)大气污染的一般分类:局部污染、区域性污染、全球污染 3)大气污染源分为天然污染源和人为污染源。 4)汽车排放的主要污染物有CO、NO X、HC、光化学烟雾、微粒 二、论述汽车排放污染物的种类、特点和危害 1)一氧化碳:无色无臭,有毒气体;使血液输氧能力降低 2)碳氢化合物:包括未燃和未完全燃烧的燃油、润滑油及其裂解产物和部分氧化物;饱和烃危害不大,不 饱和烃危害很大 3)氮氧化物:是NO和NO2的总称,百分之九十五为NO;NO无色无味,毒性不大,NO2是红棕色气体,对 呼吸道强烈刺激,产生酸雨、烟雾。 4)光化学烟雾:是排入大气氮氧化物和碳氢化合物受太阳紫外线作用产生的一种具有刺激性的浅蓝的烟 雾,包含:臭氧、醛类、硝酸酯类;刺激眼睛和上呼吸到粘膜 5)微粒:微粒越小,越不容易沉积,越容易深入肺部;其次物化活性越高,加剧了生理效应的发生和发展。 第二章汽车排放污染物的生成机理和影响因素 一名词解释和填空题 1)可燃混合气均匀,CO排量几乎取决于可燃混合气的空燃比或过量空气系数 2)柴油机φa大,CO排放比汽油机低,由于柴油与空气混合不均匀,燃烧空间总存在局部缺氧和低温的 地方,低负荷尽管φa很大,CO排放量反而上升。 3)影响CO生成的因素中:进气温度、进气管真空度升高,CO排放量升高;大气压力、怠速转速升高,CO 排放量降低。 4)淬熄层:火焰接近气缸壁,缸壁附近混合气温度低,使气缸壁薄薄的边界层内的温度降低到混合气自燃 温度以下,导致火焰熄灭,边界层的混合气未燃烧或未完全燃烧直接进入排气形成未燃HC,此边界层成为淬熄层 5)体积淬熄:发动机在在某些工况下,火焰前峰面到达燃烧室壁面之前,由于燃烧室压力和温度下降太快, 可能使火焰熄灭 6)排气管HC氧化的条件:管内有足够的氧气、排气温度高于600度、停留时间大于50ms 7)汽油机HC生成区主要在缸壁四周,排放峰值主要是排气门刚打开和排气过程结束 8)绝热温度:混合气燃烧释放的全部热量减去因自身加热和组成变化所消耗的热量而达到的最高燃烧温度 9)柴油机微粒包括白烟、蓝烟、黑烟。白烟和蓝烟为未燃的燃料颗粒,黑烟为C粒子。 二简答题 论述车用汽油机和车用柴油机未燃HC的生成机理和影响因素 生成途径生成机理影响因素 汽油机 A.气缸内未燃或者未然 充分的碳氢燃料; B.漏入曲轴箱的大量未 燃燃料; C.蒸发燃油蒸汽。主要由壁面淬冷、狭隙效应(汽 油机独有,占50%-70%)、润滑 油的吸附和解析、燃烧室内沉积 物的影响、体积淬熄及碳氢化合 物的后期氧化(包括气缸内和排 气管中)所致。 混合气越均匀,越接近理论空燃 比,HC排放越低,适当减小点火提 前角,减小燃烧室面容比,升高壁 温,升高转速,HC排放量降低,此 外空燃比转速不变,负荷变化对 HC排放浓度几乎无影响;

ESP论文汇总

汽车ESP电子稳定系统 系别:汽车与交通工程学院 班级:车辆工程095 姓名:闫爽 学号:091201130

汽车ESP电子稳定系统 闫爽 (辽宁工业大学汽车与交通工程学院,辽宁,121001) 摘要:ESP的英文全称为“Electronic Stability Program”,也就是电子稳定程序。ESP 则可以通过主动调控发动机的转速,并调整每个轮子的驱动力和制动力,来修正汽车的过度转向和转向不足。 实际上ESP系统也是一种牵引力控制系统,但是与其它牵引力控制系统比较,ESP不但控制驱动轮,而且可控制从动轮。如后轮驱动汽车出现转向过度时,ESP 便会慢刹外侧的前轮来稳定车子,防止后轮失控而发生甩尾现象;在转向过小时,为了校正行驶循迹方向,ESP则会慢刹内侧后轮,从而校正行驶方向。ESP是一个主动安全系统,通过有选择性的分缸制动及发动机管理系统干预,防止车辆滑移。ESP判定为出现转向不足将制动内侧后轮,从而稳定车辆。保证驾驶者的安全。本文介绍了汽车电子稳定系统ESP的工作原理、组成部件、功能及其维修方法。 关键词:电子稳定程序,牵引力控制系统,转向过度,转向不足,安全 ESP Electronic Stability System of Automobile Yan Shuang (College of Automobile and Traffic Engineering,Liaoni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Liaoning,121001) Abstrac t: ESP English full name as "Electronic Stability Program ", is also the electronic stability program. ESP can actively control the rotational speed of the engine, and the adjustment of each wheel driving and braking forces, to correct the vehicle oversteer and understeer. Actually the ESP system is a kind of traction control system, but with other traction control system, esp not only control the drive wheels, and can control the driven wheel. As a rear wheel drive car oversteering, esp will slow braking lateral front to stabilize the car out of control, prevent the rear wheel and drift phenomenon; in turn over an hour, in order to correct the vehicle tracking direction, esp will slow brake inner rear wheel, thereby correcting the running direction. ESP is an active safety system, through selective cylinder brake and engine management system intervention, to prevent vehicle slip. ESP judged to appear understeer brake inner rear wheel, thus stabilizing the vehicle. Guarantee the safety of motorists.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electronic stability program ESP 's working principle, component, function and repair method Key words: electronic stability control, traction control system, understeer, oversteer, safety ESP是汽车电子稳定程序(Electronic Stability Program)的简写,由德国博世公司(BOSCH)和梅赛德斯-奔驰(MERCEDES—BENZ)公司联合研制。1998年2月,梅赛德斯一奔驰公司首次在其A级微型轿车中成批地安装该电控车辆稳定行驶系统。它

汽车尾气的排放控制新技术

汽车尾气的排放控制新技术 (学科部:理工学科部班级:环境工程141班学号:7011114040) 一、分析课题 交通系统消耗了全球约1/3 的能源,以石油产品为燃料的汽车是最主要的 现代交通运输工具,它给人们带来方便和快捷的同时,也带来了无法回避的问题。 根据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美国、日本对城市空气污染源的调查,城市空气中90% 以上的一氧化碳、60%以上的碳氢化合物和30%以上的氮氧化物都来自汽车尾气 的排放,这些污浊的气体使人类的生存环境受到极大威胁。汽车污染已成为世界 性公害,其对于温室气体浓度增加的“贡献”不容忽视。随着世界各国汽车保有 量的增加,汽车已成为城市大气质量恶化的主要污染源,其排放的CO、NOx、HC、 SO2、Pb 等污染物不仅危害人体健康,还是造成酸雨和光化学烟雾的主要成分, 汽车尾气污染已受到全球广泛的注视。截止2006年底,我国民用汽车保有量已 接近3700万辆,并仍保持着快速增长的趋势。虽与发达国家相比,其总量不多, 但由于主要集中在大城市,而且车况差,燃油质量低,单车的排污量往往高出国 外同类车的几倍,汽车尾气对我国城市空气质量造成巨大的威胁。因此,研究汽 车尾气的排放控制的新技术,减少有害气体的排放量,对提高城市空气的质量, 保障人类生存环境,具有重大意义 汽车尾气的排放控制的新技术总体上属于环境工程与科学学科,其研究的对 象是汽车尾气,研究的重点是排放控制新技术,与当前环境污染与保护策略研究 的热点适应。涉及到的相关概念有:汽车尾气、生存环境、汽车保有量、排污量、 空气质量、环境保护等名词。其可以检索的检索工具范围主要有:中文数据库, 如CNKI等;通过百度、谷歌等搜索引擎检索相关的环保网站获得相关环境保护 技术信息,如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数据库等;在 外文文献中可以检索Science Direct等数据库。 二、选择检索工具或检索索系统 检索工具名称访问方式检索年代文献类型Science Direct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202.115.54.22 2003-2008 期刊论文

汽车电子稳定程序ESP系统论文(doc 24页)

汽车电子稳定程序ESP系统论文(doc 24页)

本科生毕业论文 题目:汽车电子稳定程序控制ESP系统学生姓名: 专业: 班级: 指导教师: 2011年01 月

目录 绪论 (1) 第一章 ESP电子稳定系统简介 (3) 1.1ESP电子稳定系统概念 (3) 1.2ESP的功能与组成 (3) 1.3ESP工作原理与工作过程 (6) 第二章汽车电子稳定系统分析 (9) 2.1ESP系统的控制原理 (9) 2.2ESP系统特点和性能 (9) 2.3ESP系统的应用 (10) 2.4ESP系统的可靠性 (11) 2.5汽车底盘电子控制系统的发展 (11) 2.6新一代ESP (12) 第三章第二代汽车电子稳定程序ESPII (13) 3.1ESPII的系统及组件 (13) 3.2ESPⅡ转向控制功能 (14) 3.3系统集成控制 (16) 结束语 (18) 参考文献 (19) 致谢 (20)

绪论 20世纪80年代,日本铃木公司首次开发出电动助力转向系统(Electrical Power Steering,简称EPS),在此之后,日本的大发汽车公司、三菱汽车公司及本田汽车公司均研制出适合各自车型的EPS。日本精工已成为世界最大的EPS生产厂,占全球的30%,日本光洋2006年已达到800万套,日本丰田从2003年开始批量生产P-EPS,年产已上100万套,美国的Delphi公司、TRW公司已经成功开发出EPS系统,大大促进了EPS技术的发展。经过近20年的发展,EPS技术日趋完善,其应用范围从最初的微型轿车配套向负荷较大的中、高档型轿车配套发展。国外生产的中低档小型、微型汽车大都备配了电动助力转向器,在部分中档轿车和高级轿车上已经得到应用,在中型车辆和重型车辆的应用也已处于研究阶段。2006年EPS的市场占有率已达到30%。 2006年,国内汽车产销均超过500万,目前国内开发的EPS主要针对1.6排量以下的中小型汽车,而1.6排量以下的汽车约占70%左右,因此市场潜力巨大。当前国内实际安装EPS的汽车已达到15%,主要是昌河北斗星、哈飞路宝等,轿车有广州本田飞渡、上海大众途安、长安雨燕、一汽天津花冠3.0、一汽大众开迪及郑州日产MPV旅行车,这些厂家都在寻求国产化合作伙伴。批量安装国产EPS的车型有:爱迪尔车、新雅图轿车及吉利轿车;小批安装国产EPS的车型有天津夏利、双环S6“小贵族”汽车;正在试装EPS的车型有:天津夏利X121轿车、福瑞达面包车、奇瑞QQ轿车及杨子皮卡等车型。一汽轿车也准备安装国产电动转向器,正在寻求有实力的合作伙伴。重庆长安铃木、长安福特准备在其生产的新车型中试装电动转向器。研制EPS的厂家和科研院所已有好几十家,其中科研院所有清华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天津大学、吉林大学及重庆大学等。传统的汽车转向器厂家有湖北恒隆、南京标准件厂、

汽车ESP系统的分析和研究设计论文

武威职业学院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专科) 毕业设计(论文) 题目汽车防侧滑系统综述 姓名陈小成 学号03030934005 指导老师高鹏堂 完成日期 教学系汽车工程系

汽车行驶因制动或其它原因常常向侧面发生甩动,即其一轴或两轴的车轮发生横向移动,也就是人们常说的甩尾滑动现象。称之为制动侧滑。

绪论 (1) 1汽车防侧滑的概念 (2) 1.1汽车制动侧滑的危害 (2) 1.2引起汽车侧滑的因素 (2) 1.3汽车制动侧滑的预防措施 (2) 2 汽车ESP的概念 (3) 3汽车ESP系统的结构 (3) 3.1汽车ESP的结构组成 (3) 3.2电子控制单元ECU (4) 3.3液压调节总成 (6) 3.4前轮速度传感器 (7) 3.5后轮速度传感器 (7) 3.6 ESP开关 (8) 3.7方向盘转角传感器 (8) 4电子稳定控制系统(ESP)子系统的工作过程 (9) 4.1防抱死制动系统(ABS)的工作过程 (9) 4.1.1 BAS的基本原理 (9) 4.1.2ABS控制方法的分析 (11) 4.1.3基于滑移率的PID控制算法 (11) 4.3防侧滑系统(ASR)的工作过程 (12) 4.3.1 ASR的组成 (12) 4.3.2 ASR工作原理 (12) 4.3.3 ASR系统的执行机构 (13) 4.3.4 节气门驱动装置 (14) 4.5电子制动力分配(EBD)工作过程 (14) 5电子稳定程序的工作过程 (15) 5.1克服转向不足的操作 (15) 5.2克服转向过度的操作 (16)

6电子制动系统的维修 (17) 7国内外ESP研究的现状和目的与意义 (20) 7.1 ESP的概括与发展历程 (21) 7.2 ESP的现状和发展局势 (21) 7.2.1传感技术的改进 (21) 7.2.2.体积小质量轻及低成本液压制动作动系统的结构设计 (22) 7.2.3 ESP的软硬件设计 (22) 7.2.4通过CAN完善控制功能 (22) 7.3研究ESP的目的和意义 (22) 总结 (24) 参考文献 (25) 致谢 (26)

ESP汽车电子稳定系统论文

汽车设计 (论文) 题目: 汽车电子稳定系统综述学生姓名杨进 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学号 222012322220278 班级 2012 级 5班 指导教师冀杰 成绩 工程技术学院 2015年7 月

目录 一ESP汽车电子稳定系统简介 ............................................. - 0 - 1.1ESP的概念 0 1.2ESP的组成部分 (1) 1.2.1电子控制单元(ECU)................................................ - 4 - 1.2.2液压调节器总成..................................................... - 8 - 1.2.3前轮速度传感器.................................................... - 10 - 1.2.4后轮速度传感器.................................................... - 10 - 1.2.5ESP 开关........................................................... - 11 - 1.2.6方向盘转角传感器.................................................. - 12 - 二ESP的工作原理及工作工况 ............................................ - 17 - 2.1ESP的工作原理 (17) 2.2ESP的工作过程 (19) 2.3ESP典型工作工况 (21) 三汽车电子稳定系统分析 ............................................... - 23 - 3.1ESP系统的控制原理 (23) 3.2ESP系统特点和性能 (25) 3.3ESP系统的应用 (27) 3.4ESP关键技术研究 (28) 四第二代汽车电子稳定程序ESPII ........................................ - 31 - 4.1ESPII的系统及组件 (31) 4.1.1制动系统.......................................................... - 31 - 4.1.2主动转向.......................................................... - 32 -4.2ESPⅡ转向控制功能.. (34) 4.2.1辅助驾驶.......................................................... - 34 - 4.2.2横摆力矩补偿...................................................... - 36 - 4.2.3横摆角速度控制.................................................... - 38 - 4.2.4侧倾及挂车稳定性.................................................. - 39 -4.3系统集成控制 (40) 五汽车电子稳定系统的可靠性 ........................................... - 42 - 六 ESP系统为汽车主动安全打开广阔发展空间 .............................. - 45 - 参考文献.............................................................. - 47 -

我国汽车尾气排放现状及控制对策

我国汽车尾气排放现状及控制对策

题目:我国汽车尾气排放现状及控制对策 专业:交通运输 学号: 15822029 姓名:许杰 指导教师:刘澜 学习中心:弘成南京数字化学习中心 西南交通大学 网络教育学院 2017年3月28 日

院系西南交通大学网络教育学院专业交通运输 年级交通运输2015-3班(专本) 学号15822029 姓名许杰学习中心弘成南京数字化学习中心指导教师刘澜题目我国汽车尾气排放现状及控制对策 指导教师 评语 是否同意答辩过程分(满分20) 指导教师(签章) 评阅人 评语 评阅人(签章) 成绩 答辩组组长(签章) 年月日

毕业论文任务书 班级交通运输2015-3班(专本) 学生姓名许杰学号 15822029 开题日期:2017 年 3 月 7 日完 成日期: 题目我国汽车尾气排 放现状及控制对策 1.本论文的目的、意义本文分析了汽车污染 物的形成,主要组成成分,对人体及大气环境的 污染情况,从整体概述了我国目前汽车尾气排放 的现状。通过这些分析有利于我们更好的加强对 汽车尾气的管理,采取各种措施,使汽车尾气排 放达到相关技术标准,让我们的生活环境变得更 加美好。 2.学生应完成的任务 第一步:在全面掌握有关理论的基础上积极着 手收集资料,拟定该论文大纲; 第二步:依据指导老师修改后的论文提纲撰写 论文; 第三步:向指导老师提交论文初稿; 第四步:依据老师的指导对论文进行反复修改; 第五步:论文定稿并对论文进行装订; 第六步:对论文答辩进行准备。 3、论文各部分内容及时间分配:(共 4 周)

第一部分绪论( 1天) 第二部分汽车尾气排放污染现状分析( 8天) 第三部分汽车尾气排放污染物的组成及形成原因分析( 8天) 第四部分汽车尾气排放污染物的防治( 8天) 第五部分结论( 1天) 第六部分致谢( 1天) 第七部分参考文献( 1天)

论文-未来汽车的发展趋势

未来汽车的发展趋势 作者: 温福聪 (重庆工贸职业技术学院汽车与电子工程系 2017届汽车检测与维修3班) 摘要:本文从以下三方面简要介绍与未来汽车发展趋势有关的内容:一、车身造型的未来发展趋势:气动最优化、个性化、人性化、虚拟化、全球化。二、全球节能环保汽车技术的发展趋势。三、安全技术发展趋势:防抱死制动系统(ABS)、电子制动力分配、牵引力控制系统、电子稳定程序、预紧式安全带、智能安全气囊、乘员头颈保护系统、智能行人保护系统等。 关键词:汽车文化;未来汽车;发展趋势 第1章、车身造型的未来发展趋势 自1886年第一辆汽车诞生以来,汽车造型开始了其漫长的进化之路。依次经过了马车型汽车、箱型汽车、甲壳虫型汽车、船型汽车、鱼型汽车、楔形汽车、子弹头型汽车;进入21世纪后,从世界各大汽车博览会推出的多款新概念车看,造型更是千奇百怪、更具个性化和特色。车身造型的未来发展趋势综合起来主要有以下: 1、气动最优化 一部汽车车身造型发展史,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一部不断追求具有最佳气动造型的历史人们一直在努力研究能够减小气动阻力且气动稳定性好的车身造型,今后这将仍是未来车造型追求的目标之一,但更主要的工作是在研究气动行驶稳定性上。未来的气动造型最优应满足以下几点: (1)最佳气动性能的车身外形只能通过计算机辅助设计和部分实验得出; (2)车身所受的气动纵倾力矩和气动横摆力矩理论上为零; (3)车身所受的气动升力理论上为略小于零; (4)减少气功阻力虽然不再是主要目标,但气动刚力系数不应大于0.2. 2、个性化 车身气动最优化是否会导致未来汽车外形的雷同,从而失去个性化,其实汽车车身造型的发展过程己经揭示了这个问题的答案。在车身造型的历史发展时期,可能会由于追求气动造型的优化而使得某一种车型成为一个时期内的主导车型,但决不是唯一、就是同一主导车型,也由于气动特性非唯一评定指标而形成不同风格,随着社会发展,社会意识和美学观念,造型过程中会起到越来越大的作用,现代人对汽车式样个性化要求也会越来越高。不同层次不同行业、不同种群的审美意识也会大不相同。随着人类物质文化水平的提高和生活环境的变化以及生活方式的多样化,作为大众化商品的轿车无疑将出现各式各样更新颖更奇特的新车型。 3、人性化 汽车是人的代行工具,与人在日常生活中息息相关,己形成独特的汽车文化。“一堆冰冷的钢铁”是无法满足现代人精神和文明需要的。车身造型设计必须以人为本,体现人机协调,使用操作方便、舒适,使汽车适应人的各种生理和心理要求,从而提高工作效率、保障安全、维护健康。未

《船舶发动机排气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中国第一、二

《船舶发动机排气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中国第一、二阶段)》解读 日前,环境保护部会同质检总局发布了《船舶发动机排气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中国第一、二阶段)》(GB 15097—2016),就如何理解、贯彻该标准,环境保护部科技标准司司长邹首民回答了记者的提问。 1、国际上对船舶污染排放控制的通行做法? 船舶从航行区域上可划分为国际远洋航行船舶和国内航行船舶,需满足不同的标准和管理要求。 对于国际远洋航行船舶,我国作为国际海事组织(IMO)A类理事国,往来的远洋船舶统一执行国际公约。另外,为了减少远洋船舶的排放影响,国际公约规定各国政府可以向IMO申请设立排放控制区(ECA)。在ECA,远洋船舶的污染控制要求严于国际公约,进入该区域的远洋船舶需要切换至低硫燃油和具备符合要求的后处理设施。

对于国内航行船舶(包括了内河船、沿海船、江海直达船、海峡[渡]船和各类渔船等),由各国自行立法监督管理。欧美均对国内船舶规定了严于国际公约的排放标准。我国尚未出台船舶的大气排放标准。 2、我国船舶污染控制的标准体系情况? 针对船舶排放的水和固废污染控制,已经有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船舶污染物排放标准》(GB3552-83),且环保部正在对该标准进行修订;针对船舶的大气污染控制,长期以来排放标准是空白。目前,国际上对船舶大气污染物的排放控制,均是以船用发动机为主体进行控制,通过型式核准、生产一致性检查、在用符合性检查等环境管理方式实现对船舶大气排放污染控制。此次制定标准也采用了上述通用管理思路,且采用的测试方法与国际上现有法规标准保持一致。 另外,环保部正在制订《船舶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重点控制造船过程中的挥发性有机物(VOCs)等大气污染物排放。 3、制定《船舶发动机排气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中国第一、二阶段)》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如何? 我国是一个内河航运资源比较丰富的国家,截至2013年底,我国拥有水上运输船舶17.26万艘,净载重量2.44亿吨。全球十大港口,我国占据八席,吞吐量约占全球四分之一。船舶运输所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据测算,

汽车ESP系统的分析和研究设计论文

绪论 ESP是汽车电子稳定程序 (Electronic Stability Program)的简写,由德国博世公司(BOSCH)和梅赛德斯-奔驰(MERCEDES—BENZ)公司联合研制。1998年2月,梅赛德斯一奔驰公司首次在其A级微型轿车中成批地安装该电控车辆稳定行驶系统。它集成了电子制动防抱死系统(ABS),电子制动力分配(EBD)和牵引力控制(TCS)的基本功能;能够在几毫秒的时间内,识别出汽车不稳定的行驶趋势,比如,由于人为或环境的干扰,轿车可能进入不稳定的行驶状态;特别是驾驶员在转向时经常出现“过度转向”或“转向不足”的操作缺陷,如果得不到及时纠正,就会使车子偏离正确行驶路线,严重时,就有翻转趋势等危险。ESP系统通过智能化的电子控制方案,让汽车传动或制动系统产生所期望的准确响应,从而及时地,恰当地消除这些不稳定行驶趋势,使汽车保持在所期望的行驶路线上。ESP系统是汽车主动安全性技术发展的一个巨大突破,它可以在极其恶劣的行车环境中确保汽车的行驶稳定性。

第一章国内外ESP研究的现状和目的与意义 1.1 ESP的概括与发展历程 1998年2月,梅赛德斯一奔驰公司首次在其A级微型轿车中成批地安装该电控车辆稳定行驶系统。它集成了电子制动防抱死系统(ABS),电子制动力分配(EBD)和牵引力控制(TCS)的基本功能;能够在几毫秒的时间内,识别出汽车不稳定的行驶趋势,比如,由于人为或环境的干扰,轿车可能进入不稳定的行驶状态;特别是驾驶员在转向时经常出现“过度转向”或“转向不足”的操作缺陷,如果得不到及时纠正,就会使车子偏离正确行驶路线,严重时,就有翻转趋势等危险。ESP系统通过智能化的电子控制方案,让汽车传动或制动系统产生所期望的准确响应,从而及时地,恰当地消除这些不稳定行驶趋势,使汽车保持在所期望的行驶路线上。ESP系统实际是一种牵引力控制系统,与其他牵引力控制系统比较,ESP不但控制驱动轮,而且可控制从动轮。如后轮驱动汽车常出现的转向过多情况,此时后轮失控而甩尾,ESP便会刹慢外侧的前轮来稳定车子;在转向过少时,为了校正循迹方向,ESP则会刹慢内后轮,从而校正行驶方向。 ESP系统包含ABS(防抱死刹车系统)及ASR(防侧滑系统),是这两种系统功能上的延伸。因此,ESP称得上是当前汽车防滑装置的最高级形式。ESP系统由控制单元及转向传感器(监测方向盘的转向角度)、车轮传感器(监测各个车轮的速度转动)、侧滑传感器(监测车体绕垂直轴线转动的状态)、横向加速度传感器(监测汽车转弯时的离心力)等组成。控制单元通过这些传感器的信号对车辆的运行状态进行判断,进而发出控制指令。有ESP与只有ABS及ASR的汽车,它们之间的差别在于ABS及ASR只能被动地作出反应,而ESP则能够探测和分析车况并纠正驾驶的错误,防患于未然。ESP对过度转向或不足转向特别敏感,例如汽车在路滑时左拐过度转向(转弯太急)时会产生向右侧甩尾,传感器感觉到滑动就会迅速制动右前轮使其恢复附着力,产生一种相反的转矩而使汽车保持在原来的车道上。当然,任何事物都有一个度的范围,如果驾车者盲目开快车,现在的任何安全装置都难以保全。ESP系统是汽车主动安全性技术发展的一个巨大突破,它可以在极其恶劣的行车环境中确保汽车的行驶稳定性。是它的主动性,如果说ABS是被动地作出反应,那么ESP却可以做到防患于未然。 汽车电子稳定程序控制系统(Electronic Stability Program),虽然不同的车型,往往赋予其不同的名称,如BMW称其为DSC,丰田、雷克萨斯称其为VSC,而VOLVO 汽车称其为DSTC,但其原理和作用基本相同。ESP系统除了具有ABS和TCS的功能之外,更是一种智能的主动安全系统,它通过高度灵敏的传感器时刻监测车辆的行驶状态,并通过计算分析判定车辆行驶方向是否偏离驾驶员的操作意图,识别出危险情况,并提前裁决出可行的干预措施使车辆恢复到稳定行驶状态。

发动机控制方法与控制内容要点

发动机电控系统控制方法与控制内容 1.2汽油发动机电子控制系统简介 汽油发动机的电子控制系统包括电子控制系统单元(ECU)、传感器和执行器三部分。其典型的结构如图1-1所示。电子控制单元(ECU)是控制系统的核心,它根据传感器送来的信号,向各执行器发出指令,使执行器完成所需的动作,从而实现喷油、点火、怠速等各种控制。 传感器是装在发动机各部位的信号转换装置,用来测量或监测反映发动机运行状态的各种物理量、电量、化学量等,并将它们转换成计算机所能接受的电信号后送给ECU。主要传感器有:进气压力传感器、进气温度传感器、冷却水温度传感器、曲轴位置传感器、凸轮位置传感器、节气门位置传感器、氧传感器等。执行器则是根据ECU发出的控制命令来完成各种相应动作。主要执行器有:电磁喷油器、点火器等、电动汽油泵、怠速步进电机等。 电子控制系统按照不同的方法可分为不同的类型[1,3]. 1}按喷油器的数量可分为:①单点喷射,即几个气缸共用一个喷

油器,因喷油器装在节气门体上,因而又称节气门体喷射,也称中央喷射;②多点喷射,每个气缸有一个喷油器,安置在进气门附近。 2)按喷油位置分:①喷在节气门上方,用于单点喷射系统;②喷在进气门前,喷油器装在进气管上,只用于多点喷射系统;③缸内喷射,在压缩行程开始前或刚开始时将汽油喷入气缸内,用于稀薄燃烧的汽油机。 3)按进气量检测方法分:①速度密度法,通过测量进气歧管内的压力和温度,计算每循环吸入的空气量,此方法精度稍差,但成本低; ②质量流量法,用空气流量计直接测量单位时间内吸入进气歧管的空气量,再根据转速算出每循环吸气量,此方法精度高,但成本也高。两种方法各有优点,故都有广泛的应用。 4)按控制方式分:①开环控制;②闭环控制。两者的差别是闭环控制系统需根据输出结果对控制系统进行调整。主要体现在空燃比和怠速转速的控制。 目前,应用中较多的是多点顺序喷射的闭环控制系统,图1-1所示的就是这样一个控制系统,不过它对进气量的检测采用的是质量流量法。在普通的中低档车中对进气量的检测多是采用速度密度法,本文后面的研究也主要是利用这种方法进行,并且通过一些方法同样可以实现空燃比的精确控制 2.1空燃比的控制方式与要求 空燃比控制是电控系统中的核心控制之一,它直接影响发动机动力性、经济性和排放性能。所以要提高发动机的综合性能,就要对空

技师论文--奔驰轿车ESP的控制结构与维修

本论文阐述了奔驰S350电子稳定系统(ESP)的控制结构基本工作原理,以及在车辆上的具体安装位置,阐述了各组成部件的基本功能,及其常用检测、维修方法。 关键词:奔驰S350 电子稳定系统结构维修

ESP是Electronic stability program 英文的缩写,中文译为电子稳定程序,由德国博世(BOSCH)和梅赛德斯—奔驰(MERCEDES —BENZ)公司联合研制。不同公司有不同的称谓,BMW称其为DSC,丰田称其为VSC,但原理和作用基本相同。这一种系统是在制动防抱死系统(ABS)、电子制动力分配系统(EBD)和牵引力控制系统(ASR/TCS)上发展起来的,也是它们功能的扩展。 ESP系统由控制单元、转向传感器(监测方向盘的转动角度)、车轮转速传感器(监测各个车轮的速度转动)、横摆角速度传感器(监测汽车绕垂直轴线的转动)、侧向加速度传感器(监测汽车转弯时的离心力)等组成。有ESP与只有ABS及ASR的汽车,他们的差别在于ABS及ASR只能对车辆的失控被动地做出反映,而ESP则能够主动探测和分析车况,及时对制动器、发动机、变速器进行干预,从而纠正错误的驾驶。 汽车电子稳定性控制系统ESP与ABS和ASR系统的区别如表所示,从表中可以看出,汽车电子稳定装置需要更多的传感器,并且对执行机构的要求很高,其功能也是ABS/ASR无法比拟的。可以说ESP 系统的出现,极大地改善了汽车在过程中的安全性和操作性。也可以说ESP绝对是车辆主动安全系统的终极。 目前能生产ESP系统的主要有德国博士、日本电装、美国天合、韩国万都等少数几家公司。其中博士占了较大份额。 目前欧洲新车装配率达到50%,中国只有5%,不过现在正在增加。

我国尾气排放控制现状与对策论文

A n h u i Vo c a c t i o n a l& Te c h n i c a l C o l l e g e o f I n d u s t r y&Tr a d e 毕业论文 所在系院:机械工程系 专业班级:2014级汽车检测与维修(2)班 学生学号: 2014270227 学生姓名:钱忠__ 指导教师:刘成 2017年5 月30 日

我国汽车尾气排放控制现状与对策 安徽工贸职业技术学院 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 系(院)机械工程系专业汽车检测与维修班级(2)班 学生姓名钱忠学号2014270227 一、题目:我国汽车尾气排放控制现状与对策 二、内容与要求: 毕业论文应按照《安徽工贸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管理规定》的要求书写,论文应具有一定的专业性、创新性、观点正确、论据充分、层次分明、条理清楚、语言简练,目的是培养学生运用所学专业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思维能力。 三、设计(论文)起止日期: 任务下达日期: 2016 年 3 月 1 日 完成日期: 2017 年 4 月 30 日 指导教师签名: 年月日四、教研室审查意见: 教研室负责人签名: 年月日

358327352.doc 摘要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在21世纪的今天,汽车越来越成为人们不可或缺的工具,但汽车的污染也让我们不得不重视起来。本文的目的在于帮助大家认识污染的危害,增强大家的环保意识,唤醒人们加速治理汽车尾气污染的步伐。如今社会,环保问题越来越成为人们所需面对的重大课题。汽车尾气污染是空气污染的主要因素,因此我们必须重视汽车尾气排放问题。本文分析了汽车尾气污染物的生成,以及污染物的危害性,并指出想要治理汽车尾气污染不但要在汽车排气净化系统上做足功夫,还要在燃油方面,以及汽车发动机方面做的更加努力。现在空气污染越来越严重,而且我国经济还在迅速发展,随之而来的是更加大量的汽车,以及更加严重的空气污染,这些污染已经越来越严重影响了人类的生活和人类的身心健康。因此,在汽车工业发展和环境保护之间,必须寻求新的平衡。 关键字:尾气污染尾气排放空气污染

帕萨特1.8T排放控制系统的结构控制原理与检修论文..

帕萨特1.8T汽车排放控制系统的结构 原理与检修

论文 摘要 帕萨特1.8T汽车采用了先进的技术,其污染物排放控制达到欧Ⅳ标准。帕萨特1.8T 汽车排放控制系统主要由一个三元催化转化器(TWC)、二次进气喷射装置(EAIR)、废气再循环(EGR)系统、曲轴箱强制通风(PCV)系统和燃油蒸发排放(EV AP)控制系统等组成。论述了帕萨特1.8T汽车排放控制系统各主要元器件的结构原理与检修。[关键词]:汽车;排放控制系统;结构原理;检修

汽车排放控制系统概述错误!未指定书签。 目录 摘要 (ii) 1汽车排放控制系统概述 (1) 1.1 排放控制系统与整车的关系: (1) 1.2 减少排污的方法 (1) 1.3 排放控制系统的基本组成 (2) 2曲轴箱强制通风(PCV)系统的结构原理与检修 (2) 2.1 作用和基本组成 (2) 2.2 工作原理 (3) 2.3 曲轴箱强制通风装置的检修 (3) 3燃油蒸发排放控制系统的结构原理与检修 (4) 3.1 燃油蒸发控制装置的构成 (4) 3.2 燃油蒸发控制装置的工作原理 (5) 3.3 燃油蒸发排放控制系统的检修 (5) 4废气再循环系统的结构原理和检修 (6) 4.1 废气再循环控制装置的构成和工作原理 (6) 4.2 废气再循环控制装置的检修 (7) 5三元催化转化器结构原理和检修 (8) 5.1 三元催化转换器装置的构成和工作原理 (8) 5.2 三元催化转换器装置的检测 (8) 6二次进气喷射装置(EAIR)结构原理和检修 (10) 6.1 二次进气喷射装置(EAIR)结构原理 (10) 6.2 查找二次空气系统故障 (11) 7涡轮增压装置的结构控制原理和检修 (12) 7.1 涡轮增压装置的结构控制原理 (12) 7.2 涡轮增压装置的检修 (13) 总结 (16) 参考文献 (17)

ESP论文

第1章绪论 ESP是汽车电子稳定程序(Electronic Stability Program)的简写,由德国博世公司(BOSCH)和梅赛德斯-奔驰(MERCEDES—BENZ)公司联合研制。1998年2月,梅赛德斯一奔驰公司首次在其A级微型轿车中成批地安装该电控车辆稳定行驶系统。它集成了电子制动防抱死系统(ABS),电子制动力分配(EBD)和防侧滑(ASR)的基本功能;能够在几毫秒的时间内,识别出汽车不稳定的行驶趋势,比如,由于人为或环境的干扰,轿车可能进入不稳定的行驶状态;特别是驾驶员在转向时经常出现“过度转向”或“转向不足”的操作缺陷,如果得不到及时纠正,就会使车子偏离正确行驶路线,严重时,就有翻转趋势等危险。ESP系统通过智能化的电子控制方案,让汽车传动或制动系统产生所期望的准确响应,从而及时地,恰当地消除这些不稳定行驶趋势,使汽车保持在所期望的行驶路线上。ESP系统是汽车主动安全性技术发展的一个巨大突破,它可以在极其恶劣的行车环境中确保汽车的行驶稳定性。 1.1汽车ESP的概念与作用 ESP是Electronic Stability Program(电子稳定程序)的缩写。ESP系统通过对从各传感器传来的车辆行驶状态信息进行分析,然后向ABS、ASR发出指令,帮助车辆维持动态平衡。ESP可以使车辆在各种状况下保持最佳的稳定性,在转向过度或转向不足的情形下效果更加明显。 ESP系统由控制单元及转向传感器(监测方向盘的转向角度)、车轮传感器(监测各个车轮的转动速度)、侧滑传感器(监测车体绕垂直轴线转动的状态)、横向加速度传感器(监测汽车转弯时的离心力)等组成。控制单元通过这些传感器的信号对车辆的运行状态进行判断,进而发出控制指令。ESP最主要的作用是在紧急情况下,可以帮助驾驶员保持对车辆的控制,避免重大意外事故。具体主要是通过防止车辆侧滑,在车辆和地面间还有附着力的前提下,保证车辆的方向操控性。通过对驾驶员的动作和路面情况的判断,对车辆的行驶状态进行及时的干预。 ESP可以监控汽车行驶状态,并自动向一个或多个车轮施加制动力,以保持车子在正常的车道上运行,甚至在某些情况下可以进行每秒150次的制动。 目前ESP有3种类型:能向4个车轮独立施加制动力的四通道或四轮系统;能对两个前轮独立施加制动力的双通道系统;能对两个前轮独立施加制动力和对后轮同时施加制动力的三通道系统。ESP目前最高为8.0版本,具备刹车盘清洗功能。当车辆驶过湿路后,ESP会自动让刹车摩擦片轻蹭刹车盘,完成刹车盘干燥功能。

控制策略

发动机电子控制系统的控制策略 摘要 汽油机电子控制系统的控制软件的各种控制方法,以及与特定汽油机匹配时各种参数的标定技术均被汽油机控制管理系统的供应商视为核心机密,很少有公开的资料。国产整车制造商要想真正有所发展,就必须解决国外对汽油机控制管理系统的技术封锁,设计出自己的控制管理系统。国家每年也不断加大对汽油机控制管理系统的研究的投入,以不断缩短在这方面与国外的差距。 关键字 引言 发动机的工作过程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燃烧过程也是热能与机械能的能量转换过程,影响发动机性能的主要因素是空燃比和点火定时,所以发动机控制的主要内容是空燃比和点火提前角,本章主要研究发动机的控制策略,以使发动机具有良好的动力性、经济性、排放性和起动性能。 国内的研究还主要集中在8位单片机,上述研究取得了不少成果,但生产的只是一些控制系统的原件还没有达到全部配套的水平。国外,在控制策略和理论方面,己由过去的简单的开环控制发展到闭环反馈控制,由传统的PID调节控制发展为模糊PID控制,自适应学习控制等等。而且电控系统不断向集成化、智能化发展,其控制精度越来越高,控制范围越来越广。 1、空燃比控制策略 从理论上讲,空燃比在14.7时,燃油可以完全燃烧,此时发动机具有较好的经济性和排放性,但考虑到发动机的综合性能,在不同的工作状况需要不同的空燃比.因此,燃油系统的功能是控制混合气的空燃比。 电控汽油机的空燃比控制策略按控制方式可以分为两种:开环控制和闭环控制。 在开环控制系统中,不需要将输出量的反馈量与输入量进行比较,因此开环控制容易实现,在发动机实际运行过程中,ECU依据当前工况查找喷油MAP得到相应的喷油脉宽值。再根据传感器检测的冷却水温度、进气温度、蓄电池电压、节气门开度等参数,对基本喷油脉宽进行修正,确定出最佳的喷油持续时间。开环控制具有方法简单、响应速度快的优点,但控制精度直接取决于ECU储存的基本数据的准确度、程序及处理方法的适用度、各种传感器的性能和精度,以及电磁喷油器的调整精度等。当喷油器和传感器性能发生变化时混合气就不能保持在原预设的空燃比上,其不能通过反馈进行喷油量的自行修正。因此,它对发动机及控制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精度要求高,无法对外界干扰因素进行补偿修正,系统需要非常强的抗干扰能力,当使用工况超过预定范围时,不能实现有效的控制 闭环控制方式闭环控制是在开环控制的基础上增加反馈回路形成的,闭环控制通过对发动机的性能参数进行不断的检测,通过检测到的系统输出量主动修正控制量。闭环控制方式是在排气管上加装一个氧传感器,以随时检测废气中的氧含量,并将检测结果转变为电信号及时反馈给ECU。ECU根据电压值的大小可随时修正喷入的燃油量。 但不是在所有的工况都可以采用闭环控制,在起动工况、全负荷工况、瞬态工况、断油工况、氧传感器(EOO)故障等运行状况时,系统将进入开环控制,这是因为氧传感器己经不能够正确的反映混合气的空燃比。要进行空燃比闭环控制,必须配备反馈空燃比信息的氧传感器EGO。闭环控制的目的是为了混合气的空燃比维持在理想空燃比附近,以保持三元催化器的最高转化效率。所以,空燃比闭环控制必须有三元催化器。 闭环控制的优点是:空燃比控制精度高,可消除因发动机元器件质量、装配误差和磨损等。汽油机电控燃油喷射系统ECU技术使工作稳定性好,抗干扰能力强。总之,虽然闭环控制方式有许多有点,但也有不足之处,例如控制周期长,且有滞后现象。从混和气形成并吸入气缸,经过燃烧,排气,再经氧传感器检出排气中的含氧浓度,需要一定的时间,即存在时间滞后。因此,实际闭环控制中,混和气的空燃比总保持在理论空燃比附近的一个很窄的范围内即在14.7附近,以使三元催化装置对排气净化处理达到最效果。 在实际中,开环控制方式或闭环控制方式是要根据发动机的具体工况,一般在起动期间、冷却水温度较低时、暖机期、加减速工况、负荷、断油控制或在氧传感器准备不充分或发生故障时,需要控制系统停止反馈控制,采用开环方式提供较浓的混合气来保证发动机的种性能。其他稳定工况采用闭环控制。因此,发动机电控汽油喷射系统中,一般采用开环与闭环控制相结合的混合控制方式。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