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文学与图像的关系

文学与图像的关系

文学与图像的关系
文学与图像的关系

文学与图像的关系

——影视网络会取代文学吗?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鸟鸣涧》

苏轼论王维的诗时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上面所引的这首诗,确是”诗中有画“的诗,甚至于我们能以诗画出一幅很美的画面。但这并不代表着诗(文学)和画(图像)就是能够等同的,文学和图像在很多方面是有差别的,并且这些差别是无法被消除的。

文学审美与图像审美的不同。要讨论这个问题,首先要看一下审美的含义北京师范大学的童庆炳教授认为:“审美的‘审’,即是观照、感悟、判断,也就是说是主体的动作、信息的接受、储存与加工。在这个过程中,包括注意、感知、回忆、表象、联想、想象、理解等一切心理机制处在极端的状态。再者就是‘审’的对象就是指现实事物或文学中所呈现的事物。”

根据童教授的定义我们可以对比一下两个情景一个是一幅古城春草图,另外一个则是“长城外,古道边,芳草碧两天……”。第一例我们可能想到的只是辽阔的情景。在没有其他的审美想像了。而第二例则不然,这是我们中国传统的文学想象,我们读到后会联想到送别的情景。读这首诗先要我们有欣赏它的愿望、要求,进一步要全身心天投入,把我们的情感和联想调动起来,专注于这首诗歌提供的画面和诗意,我们就会进入这首诗歌的所吟诵的的感情世界。而这幅画面由于只是给了我们一个平面的感性认识,而不能调动我们的审美主动性,因而不会有更多的含义被人们发觉,没有外界的帮助读者也很难感受到其中所蕴含的诗意和境界。

在从形象的角度看。文学和图像都涵有形象美,并且在形象中都注入了情感在里面。但在形象美方面,二者只能说是交集,不能等同。在形像的表象方面,图像更加直观,更加明确的。如一张风景照片,上面的山山水水是不会有变化的,永远固定的,这种直观给我们以视觉上的无差别的观感,但这种直观却又会翻过来限制我们的思维的扩展的。而文学的想象美却是有很大变化空间。

众所周知,每个人都有其不同的审美情趣。这就使得图像的直观变成了一种缺陷。一张图像不会也不可能符合所有人的审美观点。范冰冰是现在演艺界的巨星,但是对范冰冰的评价是不一的,有人说她不是很美,也有人说他美。这也恰巧说明了一个具象化的人不可能符合所有人的审美评价标准的。而文学的高明之处就恰恰在于他给读者留了非常大的想象空间,王安石一句“意态由来画不成,当时枉杀毛廷寿”(《明妃曲》),却万古长美。“巧笑倩兮,美目盼兮”这一句也写出了我们每个人心中的美女,契合了我们每个人心中的美女形象,文学中的罗敷也是恒美的,这也正反证了具象化的缺陷。“空则万有,静则万动”不把一个东西说的表述的太形象反而是增加了这个东西本身的内涵。图像的具象是不能做到合乎众人的口味的。换言之,图像是直接的形象化,而文学的是抽象的需要解码的形象化。文学的形象化是需要加工的,而正是这多出的一个步骤需要运用人内心的知识结构,审美情趣和根据审美者自身的条件等因素来创造的,这也使文学的形象化的内涵得到了极大地丰富。所以,不用色彩而是用文字堆砌的人物形象反而更加美丽,并且这种美有更广的适应性。

另外,文学是具有音乐美的一种文化形式。这种美电影中的语言是无法达到的。电影中的音乐美只是人为添加的背景音乐。如果电影台词是韵文,那就成了舞台剧或者说是话剧、戏剧。电影在这一点的是有缺陷的,但这并不代表着电

影是不好的。电影也是可以增加一些音效作为情景渲染的,这可以使电影的情景变更显得更加直观,也使气氛更加动人。

而对于图片而言,这种音乐美事不存在的。在各种书面的或者说是平面的艺术创作,文学可能是仅有的一个有音韵的形式。这种音韵是来自于文学的构成要素——文字的,每个文字上都被赋予了一个音节,作者对这些音的应用使得这些文学作品有了音乐美。而图片则只是静态的无声的,有些图片,比如一架钢琴的素描,也许会给你音乐的享受,但这只是在我们看到钢琴后的联想生发而出的,不是其自身具备的,也非客观的。

文学与图像在音乐美这一特质上的差别是十分显著的。文学的音乐美是直接的,图像很少有音乐美的,即便是有也只是抽象的,是由我们读者在观赏时从内心生发的。

文学比之图像在音乐方面的优势,在抒情语言中更是显现无遗的。无论是中国还是西方“诗歌都具有诉诸人耳朵的听觉美”,韵文,特别是诗歌,对韵律、节奏都是非常考究的,如:杜甫的《过宋员外之问旧庄》:

宋公旧池馆,零落首阳阿。

枉道祗从入,吟诗许更过。

淹留问耆老,寂寞向山河。

更识将军树,悲风日暮多。

这首诗的平仄是具有很强的规律性的,虽首句韵律欠佳,但后句有所补救,应该说韵律是很规整的。节奏上全诗俱为二三分句:宋公/旧池馆,零落/首阳阿。韵脚为下平五歌韵。

这些韵律、节奏和韵脚都是为什么文学作品会有音乐美的原因。而图像是

缺失这些的,因为图像是静止的,也是无声的。

文章开头,笔者阐述了在形象方面,文学的形象比之于图像是较为抽像的,是文学的一个优势,使文学的形象具有更广的内涵。这一种优势在对一些抽象的哲思的阐述上也是一样突出的。

在表达抽象的哲理时,文学(或者说是文字)的抽象表达能力有起到了很大作用。由于文学本身的抽象性是和哲理的抽象性是暗合的,所以文学可以从一种抽象角度去使哲理更加具象化。华兹华斯曾写过一首诗歌:

人世俗务过分繁重,起早摸黑

挣钱花钱,我们荒废了天赋。

我们在大自然中很少看到自己的东西

我们丢弃了自己的心灵,可怜的恩赐。

这首诗是由于诗人看到了工业社会和经济社会的洪流可能会摧毁人自身的价值,于是呼唤返回自然,回归人类自身的灵性。诗歌是抒情的工具,在表现理论上是有所欠缺的,但也足以说的明白的。

让我们在看一篇更有力度的议论文体的文章。马克思说:“全面发展的个人不是自然的产物,而是历史的产物。要使这种个性成为可能,能力的发展就要达到一定的程度和全面性,这正是以建立在交换价值基础之上的生产为前提的,这种生产是生产出个人同自己和别人的普遍异化的同时,也生产出个人关系和个人能力的普遍性和全面性。”这段文字详细的阐释了在生产进步的同时,人的异化和生产力发展变化的关系。以及生产实践活动的发展和改善对人的感性和理性的分裂这一现象的解决。这段文字更加适合去彰显文学对哲思的表现力。

而图像则基本上没有能力去直接阐释哲理的,我们只能通过图片中的形象

加以联想一些,使之和哲理连上关系。或者干脆说图像可以成为点燃理性哲思的引线。我们可以通过图像表现的内容,看到人和社会或自然的关系。但这些都是通过人的大脑概括出来的,而不是图像自身所能表达出的哲思内蕴。

再看语言。语言是文学的一个重要载体,这些符号化的工具正是铸成了文学这座堡垒的砖块。虽然语言是处于被内容所决定的位置,但这并不意味着语言不重要。在文学作品中语言是至关重要的。一个再有思想的作家如果语言关过不了,那他终究是失败的。并且这些语言的运用是因人而异的,每个作家的语言或者是不同作品的语言都是各有特色的。比如钱钟书先生的《围城》和杨绛先生的《洗澡》虽然都是写知识分子圈子的,但却有很大差别。钱先生语言尖刻,针针见血。而杨先生温情,悲悯情怀浓重。

这种文学的语言的特点在电影中是很难被表现出来的。如果我们看着两部电影只能发现这两部小说原型的内容和作者态度的不同。那些最能体现小说作者水平的语言被忽视了。这也就消杀了文学的一个重要的美丽的因素。电影的这个缺陷是不能忽略的。这是电影为什么不能取代小说的一个重要原因。在艺术中,小说是和电影离得最近的一种形式了,这种近亲关系都无法避免一些矛盾,更不要说其他,如诗歌、散文等形式了。

文学的叙事方式和电影的叙事方式有很大的差别的。从故事的构成来说,小说的构成单位是文字符号,小说的叙事是通过编码和解码等步骤加以展现的,并且有些作品叙述者的地位是很重要的,读者也主要是跟随叙述者的。而电影的生成单位则是图像——即一个个单独的画面。也就是说是有一个主要的思想来组构或是串联起这些画面以形成电影的。

图像和文学的具体差别是上文一直在论述的。图像是构成电影的重要因子,

其实论述文学与图像的差别也是在侧面地论述文学与电影的关系。他们之间的不同也正好成为了电影为什么不会取代电影的论据。笔者从二者不同方面入手去证明电影不能取代文学似乎有失偏颇,但也不失为一种方向。

在现在和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电影观众会渐增,而文学作品的受众是逐渐减少的。这是由于市场的需求和人们欲望的的要求所产生的现象。电影的发展和新通俗小说的发展是非常相似的。新通俗小说的产生和发展是一时兴起的,应该说它是一个暴发户。它适应了市场的需求和现在人们对内心欲望的发泄的种种因素,至于现在可以日益蓬勃。但这不是说新通俗小说就会取代其他小说。即使他会在一段时间内显现强大的生命力,也不可以说这就是新通俗小说将要取代其他小说的征兆。比之电影和文学的兴衰,也是这样的道理。电影或许有很多的优点和便利,但这并不能作为抹杀文学的优点和特性的原因。

根据文学和电影的各种差别,以及文学比之电影所显现的特性。笔者认为电影不会也不可能取代文学作品。或许会回到先秦时期,文学为一部分人所学习、掌握和欣赏。普通大众文学意识或许会逐渐淡化。到那时文学为精英所掌握,然后由电影来补充普通大众的需求。但文学却不会被取代,其实绝大部分的电影是以文学为蓝本的。也就是说,虽然文学与电影是有很多不同的地方,但不能认为二者就是完全隔离的。应该说他们是一组交集。文学和电影在一些方面是相同的,比如相同题材的内涵和主题等方面。也就是说如果读者只是想要了解故事,那么在这个层面上,电影是可以暂时替代文本的,但绝不是取代。文学的特性是电影无法取代的。上文所说的替代也只是在故事层面的,而不是绝对意义上的取代。

不光是文学和电影在内在上的差别,文学和电影在受众上也是有很大差别的。文学的受众多集中在知识分子内,而电影的受众却是面向普通大众的。有些

不是知识分子的人也会看小说和诗歌,但这种看或者说是读,却只是体验的阅读,而无法上升到理性高度的阅读。他们对这些文本的好坏的评价也只是感性的评价,而无法上升到理性的评判。而电影的主要作用就是讲故事,所以普通大众是都可以接受,而且是喜闻乐见的。这种故事的接受无需人脑的再加工,只是感性的物质体验,但同时也会给观众以精神上的触动,或喜悦或感动。

这篇文章主要从电影和文学作品的差别上进行了对比,同时更加突显了文学的特性,以证明文学的不可取代。但并非否定电影。

仁者乐山,智者乐水,仁智各有不同,各有所取。所以笔者观点或许有失偏颇,但不失为个人之言,请老师批评指正。

谈美术与文学的关系

谈美术与文学的关系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自古以来,无论中外,文学与美术都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在蚊子还没出现的远古时期,人们就使用岩画的方式把生活的方方面面记录下来。文艺复兴时期,艺术家的创作有个共同的主题,即维纳斯的形象。画家波提切利的作品《维纳斯的诞生》与《春》,英国诗人斯宾塞笔下的《爱情小诗》与《祝婚曲》,都通过维纳斯这神圣与世俗之爱的爱神与美神的象征表达了新柏拉图主义哲学与基督教神学思想。可见二者具有相通性。即使美术与文学已经发展为两个独立的学科,但是我们也经常看到“文学中的美术感”“绘画文学”等说法。 一、含义 (一) 美术的含义 美术是艺术的种类之一,它是对生活的一种反映,是思想与艺术的结合,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标准,它还指占据一定平面或空间、具有可视形象以供欣赏的艺术,也叫造型艺术、视觉艺术。按照目的可分为两大类,即纯美术和工艺美术两类。“美术”这一名词

始见于欧洲17 世纪,也有人认为正式出现于18 世纪中叶。近代日本以汉字意译,五四运动前后传入中国,开始普遍应用。它的划分有很多种,一般的包括四大门类:雕塑、绘画、设计、建筑。现在有些学者把书法、摄影等归纳入这个门类。其理念就是:让艺术融入生活,融入思维,融入灵魂,活在当下。美术是艺术门类之一,即用一定的物质材料,如颜色、纸张、画布、泥土、石头、木头等,塑造可视的平面或立体的视觉形象,以反映自然和社会生活。 (二) 文学的含义 文学是承载语言的图形或符号,它是以语言文字作为工具,形象化地反映客观现实、表现作家心灵世界的艺术,包括诗歌、散文、小说、剧本、寓言童话等,是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以不同的形式即体裁,表现内心情感,再现一定时期和一定地域的社会生活。作为学科门类理解的文学,包括中国语言文学、外国语言文学及新闻传播学。文学是人文学科的学科分类之一,与哲学、宗教、法律、政治并驾于社会建筑上层。它起源于人类的思维活动。最先出现的是口头文学,一般是与音乐联结为可以演唱的抒情诗歌。最早形成书面文学的有中国的《诗经》、印度的《罗摩衍那》和古希腊的《伊利昂纪》等。中国先秦时期将以文字

数学和中国文学的比较

数学和中国文学的比较

数学和中国文学的比较 很多人会觉得我今日的讲题有些奇怪,中国文学与数学好象是风马牛不相及,但我却讨论它。其实这关乎个人的感受和爱好,不见得其它数学家有同样的感觉,“如人饮水,冷暖自知”。每个人的成长和风格跟他的文化背景、家庭教育有莫大的关系。我幼受庭训,影响我至深的是中国文学,而我最大的兴趣是数学,所以将他们做一个比较,对我来说是相当有意义的事。 中国古代文学记载最早的是诗三百篇,有风雅颂,既有民间抒情之歌,朝廷礼仪之作,也有歌颂或讽刺当政者之曲。至孔子时,文学为君子立德和陶冶民风而服务。战国时,诸子百家都有著述,在文学上有重要的贡献,但是诸子如韩非却轻视文学之士。屈原开千古辞赋之先河,毕生之志却在楚国的复兴。文学本身在古代社会没有占据到重要的地位。司马迁甚至说:“文史、星历,近乎卜祝之间,固主上所戏弄,倡优畜之,流俗之所轻也。”一直到曹丕才全面肯定文学本身的重

些自然现象的本质表现出来。 数学是一门公理化的科学,所有命题必需由三段论证的逻辑方法推导出来,但这只是数学的形式,而不是数学的精髓。大部份数学著作枯燥乏味,而有些却令人叹为观止,其中的分别在那里? 大略言之,数学家以其对大自然感受的深刻肤浅,来决定研究的方向,这种感受既有其客观性,也有其主观性,后者则取决于个人的气质,气质与文化修养有关,无论是选择悬而未决的难题,或者创造新的方向,文化修养皆起着关键性的作用。文化修养是以数学的功夫为基础,自然科学为副,但是深厚的人文知识也极为要紧,因为人文知识也致力于描述心灵对大自然的感受,所以司马迁写史记除了“通古今之变”外,也要“究天人之际”。 刘勰在文心雕龙.原道篇说文章之道在于:“写天地之辉光,晓生民之耳目。” 刘勰以为文章之可贵,在尚自然,在贵文采。他又说:“人与天地相参,乃性灵所集聚,是以谓之三才,为五行之秀气,实天地之灵气。灵心既生,于是语言以立。语言既立,于是文章着明,

数学与艺术

数学与艺术 摘要:数学本身就是一门艺术,艺术的美是与数学分不开的。研究数学的艺术价值有利于促进数学的认识与传播,有利于提升艺术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有利于培养科学的审美观和价值观。 关键词:数学艺术价值 古代哲学家、数学家普洛克拉斯断言:“哪里有数,哪里就有美。”开普勒也说:“数学是这个世界之美的原型”。对数学的艺术追求已成为数学得以发展的重要原动力。数学与艺术之间似乎找不到它们之间的必然联系,然而,数学与艺术都是美丽的,并有内在联系。因为几乎人类的一切学科领域都或多或少用到数学,艺术也不例外。其实数学既是一门科学,其本身也是一门艺术,而数学所展现的和谐美与简洁美影响了很多艺术流派。 一、数学与绘画 在欧洲艺术创作领域公认有两次最大的创新,一次是文艺复兴,另一次是本世纪初兴起的现代艺术。两次大的变革都与几何学的变革有关。前者与三维透视几何有关,后者与N维几何和非欧几何有关。 每一时代的主流绘画艺术背后都隐藏着一种深层数学结构――几何学,在达芬奇那里是讲求透视关系的射影几何学;在毕加索那里是非欧几何学;在后现代主义、纯粹主义那里也许是现在说的分形几何学。其实,对于数学关系在艺术品中的重要性,向来就被一些美学家和艺术家所肯定。古希腊著名数学家毕达哥拉斯就提出“美在和谐”的观点,这其中“和谐”里很重要的一种数学关系,被毕达哥拉斯学

派称为“最美妙的东西”,从而他们认为只要恰到好处地调整好数量比例关系,建筑、雕塑、书法甚至音乐、舞蹈等就能产生最美最和谐的艺术效果。通过我们的视觉就能感受到一种完美。如作品米洛斯的阿芙洛底德、雅典卫城等无不蕴含丰富而又协调的数学比例关系。 最让人感到美与和谐的比例就是黄金分割比――0.618。很多让人们感到很美的东西,比如海螺,其中都有不少奥妙,它的螺纹是遵循黄金分割的!还有一些艺术作品,几个简单的几何体,可是却让我们为之着迷,这是因为它也运用了黄金分割等数学上的手法。 把黄金分割比应用于绘画中的例子很多,其中最有名且最先开始的可能就是著名的艺术家达?芬奇了。他之所以成为一位伟大的艺术家,是因为他首先就是一位了不起的数学家。他潜心研究人体结构,他发现了隐藏在人体中的数字与比例,并将这些应用于他的艺术作品中,使得他画笔下的人物都栩栩如生,百看不腻。如果你仔细去研究他的最有名的几幅画,《最后的晚餐》《蒙娜丽莎》等,你肯定会惊喜的发现里面蕴藏了太多的黄金分割了! 二、数学与音乐 音乐是心灵和情感在声音方面的外化,数学是客观事物高度抽象和逻辑思维的产物。那么,“多情”的音乐与“冷酷”的数学也有关系吗?我的回答是肯定的。数学与音乐之间有着某些相似之处,在一个音乐家的表演水平得到评判以前,首先要确认一个起码的前提:他的音是准的,仅仅是音准并不能使他成为一个音乐家。就象是对一位历史学家的著作只能评判说他没有说瞎话,也是不得要领的。

古代文学与古代哲学奇妙关系初探

古代文学与古代哲学奇妙关系初探 一、古代文学 (一)中国古代文学 如果将中国文学史比作一条长河,我们从下游向上追溯,它的源头是一片浑茫的云天,不可详辨。我们找不到一个起源的标志,也不能确定起源的年代。若论文学的悠久,只有古希腊文学,古印度文学可以与中国文学相比,若论文学传统的绵延不断,任何别的国家和民族的文学都是不能与中国文学相比的。 推动中国文学演进的因素,既有外部的,也有内部的。所谓外部因素是指社会政治、文化的影响,民族矛盾的影响,以及地理环境的影响,等等。 关于中国文学演进的内部因素,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首先要考虑到文学发展的不平衡。由于中国历史悠久、幅员广阔,所以中国文学发展的不平衡性特别突出。 1.上古时期:神话传说 远古的神话传说和歌谣,在人们口头代代流传,经过漫长的时间,才用文字记下一鳞半爪。由于时间久远口耳相传导致变异,后世见诸文字记载的原始文学很难说是其原貌,但我们不得不去提及一笔。《山海经》最有神话学价值。 2.先秦时期:历史散文和诸子散文 文史哲不分、成熟的文学作品的出现、作者和时代难以确定是先秦时期的三大特征。 《诗经》《左传》《孟子》《庄子》和屈原和楚辞是先秦时期最著名的文学精华。 其中《诗经》中的作品,反映了各方面的生活,具有深厚丰富的文化积淀,显示了我国古代诗歌最初的伟大成就。《尚书》中的记言文字,已初具说理文的论说因素,《论语》创立的语体,在《墨子》中得到发展,进而形成了《孟子》的对话式辩文,《庄子》丰富的寓言和奇崛的想象,成为先秦说理文的瑰宝,《荀子》《韩非子》中的专题论文,则标志着我国古代说理文体制的完全成熟。 3.两汉时期:辞赋、乐府民歌、历史散文 秦代唯一有作品流传下来的文人是李斯,他的《谏逐客书》铺成排比,纵横议论,逻辑性强,富有文采。司马迁撰写的《史记》是历史散文里程碑式的杰作。《史记》代表了古代历史散文的最高成就,鲁迅称它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4.魏晋南北朝时期:诗歌等 从魏晋开始,历经南北朝,包括唐代前期,是中国文学中古期的第一段。综观这段文学,是以五七言古近体诗的兴盛为标志的。

高中数学教学论文趣说数学与文学(近体诗词音律的数学解释)

趣说数学与文学 通常情况下,人们认为数学与文学完全毫不相干,要把高度抽象形式化的数学和形象化艺术性的文学扯在一起,似乎有点不可思议。然而,在种种表面无关甚至完全不同的现象背后,隐匿着数学与文学极其丰富、深刻而美妙的联系。 就拿诗歌来说,是所有文学式样中最具代表性的一种。诗的形式是简练的,表达的思想情感是概括的,并且相对抽象,这与数学追求以最简练的形式抽象概括最深刻最具一般性的规律,是极为相似的。我国的格律诗词有非常复杂的格式样式,但不是没有法则可依,任意而为。其实“格律”本身就是指的“规律”—客观存在不依赖于人的主观意志的规定性。而这些规定又充分显示出必然与合理性。 近体诗中,律诗与绝句的平仄变化很复杂,规定也很多,但从数学观点去认识,却是一种具有简单运算规则的数学模式,其中蕴含着以简驭繁的奥秘,尽显数学美。 以五言诗声调的平仄为例,有以下四个基本类型: 仄起仄收:仄仄平平仄, 平起平收:平平仄仄平; 平起仄收:平平平仄仄, 仄起平收:仄仄仄平平。 将这四种类型的句子按一定的规则再排列,就能得到五言绝句的四种标准式样。但其中许多规则用文字语言叙述起来,总是显得很复杂。比如说,五言诗的每一句都基本符合上述四种类型。但不是绝对的,有四种基本“变格”,变格的一个原则是“一三不论,二四分明”。意思是,每一句的第一、三个字可以不论平仄,但第二、四字必须符合规则,最后一个字则主要要求押韵合辙,加之押韵也讲求第一、三句不要求,二、四句必须押韵,且押平声韵。再一个是“粘对”原则。这里面的意思较复杂,“粘”有一句当中相邻两字同声调的意思,句与句之间的关系是,每上下两句组成的一联,须符合平仄相“对”,即平对仄,仄对平,联与联之间则须相“粘”。 这些规则条件只能让人知道大概,很难记忆和运用。 下面仍以五言诗为例,用数学方法(优选法或称排除法)分析用这些法则得到的结果和法则建立的缘由如下: 1.因为所有汉字的声调分为“平、仄”两类,不妨记为p和z,那么每一个五字 种。 句的不同声调排列数,就是两类元素在5个位置上的排列数,即5232

作文真实性与文学性的关系

作文真实性与文学性的关系 1 要研究作文的真实性和文学性,首先要对作文的概念进行界定。20世纪以来,我们一般把学校中学生的文章制作行为叫做“作文”,而把社会的文章制作行为叫做“写作”。 一般说来,作为在学校的学科教学,学生用来练习言语书面表达的文章制作行为的“作文”,本质上是语文教学课程中的一种被动性的语文“作业”,因此,它具有三个特点:第一,学习性,是对某种教学文体,例如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应用文等特征的学习与练习;第二,模拟性,它可以对某些语文课文文体进行模仿;第三,个体性,它表达的情感、所经历的事情、所写的景物都只是个别的具体的东西,而不具有典型的本质的意义。作为社会性行为的“写作”,这个概念的本质是社会成员所进行的精神生产、创造活动。其基本特点也有三个:第一,指令性或灵感性,前者是指实用写作、应用写作,后者是指文学写作。第二,创造性,其写作主题、情感以及语言表达技巧都必须具有高度的创造性、原创性。第三,典型性,作家所写的事件、情感、性格、

景物、环境等往往具有象征性、隐喻性,即典型性、人类性。同样用记叙、描写的言语表达方式写出来的文章,中小学校里学生写的叫做“记叙文”,而作家们写的则叫做“小说”、“散文”、“剧本”,同样用“说明”的言语表达方式写出来的文章,学生们写的叫做“说明文”,而作家们写的则叫做“科普小品文”;同样是用“议论”的言语表达方式写出来的文章,学生们写的叫做“议论文”,而作家们写的则叫做“杂文”、新闻记者写的叫做“社论”、“评论”,学者写的则叫做“学术论文”。其原因何在,因为,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是一种“教学性文体”,而“小说”、“散文”、“剧本”、“科普小品文”、学术论文则是作家和学者的一种原创性的精神生产的文化创造行为。 由此,我们想到上世纪80年代以来学术界、语文教学研究领域曾经出现一股对中学生作文教学真实性的强调,对学生作文价值性导向强调的作文教学改革的思潮。我曾在80年代中期写过一篇《走向主体、走向过程、走向价值――学生作文教学改革方向的思考》的长文,论述过这种主张。现在看来,这种作文教学思潮有将学校教育中的学习性“作文”与社会写作的原创性“写作”的特点混同的问题。同样,本世纪初颁布的《国家语文课程标准》,则进一步将小学、中学、高中的作文统统都叫做“写作”和“写作教学”,这个称谓变化的背后,是对学校教育中的学习性“作文”与社会

表现主义_绘画与文学

20世纪,现代主义艺术伴随着诸多流派的诞生而横空出世。 一个很有趣的现象是众多的文学流派都是受绘画启示而得名,由此可见,各种艺术门类之间并非孤立存在,而是相互关联。从表现主义来看,绘画和文学这两种艺术在时间与空间不相通的情况下最终实现了在观念领域的融合,这是体现了表现主义的巨大包容性,还是各门类艺术间在表现主义大背景中受到表现主义绘画的启发? 重表现的东方艺术为什么没有发展出表现主义,而西方艺术却因东方艺术的启示而走向了表现主义的道路,并最终进入到现代主义时代?而表现主义在文学中又是如何得以扩展和发挥的?“无边的现实主义”的提法,虽然有失准确,却指出了它作为一个可延展的概念的巨大包容性。 一、表现主义理念的拓进 弗内斯指出:“‘表现主义’是一个描述性术语,它不能不涵盖许多根本不同的文化表现形式,以致于实际上没有什么意义。”[1](p1)这句话不是说“表现主义”这一概念就是无用的了,而是指出了它的复杂含混。它既有某种普遍性,又有某种特殊性的所指。表现主义既涉及艺术中的一种国际性倾向,又更多地属于德国的特征,因此有一般意义上的表现主义和德国的表现主义,两者都是不容忽视的存在。为此,我们必须学会在两种意义上理解并使用表现主义:一般意义上的表现主义,它的范围和指涉并不是非常确定的,而是广泛地指向20世纪初的那样一场文艺思想动向和变革。“表现主义”源于绘画,后用以描述文学现象;特别意义上的表现主义则指的是德国的表现主义,它有组织、流派,有宣言,有具体的艺术活动。 这里,我们的主要工作是怎样看待这一理论术语是如何在绘画和文学领域中游移并获得一种精神上的统一的,这之间,他们的各自关注点又有什么不同,他们何以被一致地用这一概念来命名。 表现主义绘画存在对传统的颠覆及其艺术的重建、平面的延展深度(向内、向外)的呈露、以及想像与激情的参与。如果我们没有更多地接触现代主义的绘画,我们一定看不懂表现主义的绘画,甚至会对这种艺术嗤之以鼻。但是一旦我们认可了表现主义,我们便会认定那些我们习以为常的艺术只能是过去的艺术了。“从未有任何时候像现在这样为惊惧死亡所动摇,世界还从未有过这样墓穴般的寂静,人类从未有过这样渺小,他也从未有过这样的担忧,欢乐从未有过这样疏远,自由从未呈现出这般死寂。这时困境高声吼叫起来,人类呼叫着要回到他的灵魂中去,整个时代都化为困境的呼叫。艺术也在深沉的黑暗处发出吼声,他在呼救,他在向精神呼救,这就是表现主义。”[2](p89)表现主义兴起的理由正是出于印 象主义的不足和缺失。 “印象主义的眼睛仅仅在听,它没有说话,它仅仅是在接受问题,而没有予以回答。印象主义者用一双耳朵来代替一双眼睛,并且没有嘴巴。因为市民时期的人除了耳朵之外一无所有,他们倾听世界,却不向世界吐露什么,他们没有嘴巴。他们自己没有能力说话,没有能力谈论这个世界,没有能力谈出精神的法 则。但是表现主义者却重新撕开了人类的嘴,长期以来,他们已听得够多了,对此的沉默也够长了,此时,他们要代精神作出回答。”[2](p97)因此巴尔总结到:表现主义无非是一种姿态,它不是针对个别表现主义者而言,也不是针对个别作品而言。对此,尼采和歌德 的某些论述已经揭示出了艺术的实质。表现主义的看也不完整, 它也是半个艺术,表现主义者将眼睛当成了嘴巴,却无法听到世界的 声音。巴尔将表现主义绘画称之为视力音乐, 指出了表现主义是从心灵到心灵的艺术,它与音乐有异曲同工之妙,“音乐家倾听自己,画家却是窥视自身。音乐家将那种神秘的力量变为声音,画家却将它变为光亮。”[2](p84) 现代主义的发展在法国有众多的艺术流派,而在德国则以表现主义的形态显示出来。德国表现主义艺术家保持对于法国艺术发展的关注,但也保持了自身的独立与特点。1905年诞生的“桥社”是其第一个团体,与野兽派出现于同一年,他们同样意识到了艺术表现精神的力量,也同样将高更和梵高作为自己艺术道路的开拓者。他们都强调内心情感的表现,运用扭曲变形的形象和强烈的色彩宣泄内在情感。野兽派的表达更倾向于一种世俗的快乐和形式上的革命,并不关心自己的艺术与社会间的联系,题材上倾向古典———风景、肖像、人们的生活,马蒂斯说的艺术应该是一把舒适的安乐椅。“桥社”则不同,它与当时的社会压力紧密相连,其悲观的心理色彩、对人类历史特有的先知先觉般的幻觉以及对人类生 存的关切,都是野兽派所不具备的。 “青骑士”的探索为抽象艺术的发展开辟了道路,它的出现则源于其中两位重要的组织者———康定斯基和马尔克在1910年的一次谈话。因为绘画是一种二维的空间艺术,但我们在表现主义者那里明确地感受到他们的抽象,必须依靠想像的参与。我们可以将他们的绘画想像成一个不断延展的平面,从而将我们的视野引向纵深和广阔,以至于一直延伸到我们的心灵并占据了它,这样我们忽略了具象的存在,恰好与表现主义者的抽象汇通一处了。 绘画中的表现主义本来就是一个不容易说清的话题,而它向文学的跃进又使得这一本来就存在争议的概念变得更加无法说清了。表现主义是一个相当混乱的概念,但是它作为一种精神中的运动又实实在在地存在于20世纪之初,并不断将这种观念渗透到后来的艺术和文学观念当中。表现主义从绘画延伸到文学的领地,由一种平面空间艺术转为时间艺术(戏剧又有所不同,这里主要指剧本),而各种艺术之间本来似乎就存在着某种关联,我们探讨这一同样由一个概念冠名的文艺现象,对于探讨艺术以及不同艺术之间的关系应该是大有裨益的,也有助于我们对绘画和文学各自规律的探讨。这里我们主要针对表现主义文学艺术上的创新分别以 诗歌、 戏剧和小说为主要内容进行探讨,这也有助于我们进一步加深对表现主义文学的认识。 1.语言中的暗喻—引申结构 我们用以证明这一点的更多依赖于表现主义的诗歌,当然在 表现主义:绘画与文学 李文倩 (山东师范大学 美术学院,山东 济南 250014) 艺术探索 ARTS EXPLORATION,JOURNAL OF GUANGXI ARTS COLLEGE 2009年10月第23卷第5期Oct .2009Vol.23No.5 [摘要]绘画与文学,一个偏重于空间,一个偏重于时间,在艺术历史的长河中,这两种不同维度的艺术的不断接洽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但是在表现主义的情境下,绘画与文学的共通又体现出新的特点。 [关键词]当代油画;民间美术;图式[中图分类号]J2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3653(2009)05-0061-02[收稿时间]2009-04-22[作者简介]李文倩(1983-),女,山东济宁人,山东师范大学美术 学院2007级硕士研究生, 研究方向:艺术史与艺术美学研究。61

论中国绘画观念与材料关系_谢军

大众文艺 摘要:中国画作品是依附于一定的绘画媒材而最终得以展现。在某种意义上说,绘画媒材与绘画作品关系密切;媒材的发展变化不但影响绘画的存在形式和质量,而且会影响绘画的某些观念。在绘画发展史中,屏风作为古代传统的绘画媒介和依附,具有双重性,进一步对绘画的观念产生了影响;高温结晶色作为当代的流行的绘画材料,对岩彩画的发展起到深远的影响。它们各自适应不同的绘画观念,又各自的发展为绘画观念提供可能性。材料和观念互相依存,互相制约。 关键词:中国画;观念;媒材;图像 基金项目,本文系陕西省社会科学艺术学项目“中国画观念与材料关系研究”项目编号:(2013063)研究成果 任何艺术形式的产生都离不开一定的物质媒介基础。绘画材料是传递绘画全部精神和内容的唯一的载体,材料作为绘画意象的物质依附,最终把艺术品呈现在观众面前,除了艺术作品的内容和表现形式外,材质作为依附内容,纳入审美范畴,并在很大程度上对艺术品的水准产生影响,比如绢的细腻和麻纸的粗糙感,画家在创作过程中所享受的不同程度的心理愉悦感有很大的差异,作品呈现给观众的感受也是不一样的,艺术创作可以利用它们的材质特点进行创作,从而能达到一定的艺术效果。增加艺术品的美感同时传达出艺术家的艺术情感。“艺术作为人的一种精神现象,其物质基础本身即是构成艺术品的材料,人类艺术方面的一切思想观念。情感意识;无论其多么微妙和复杂多样,却只能通过作为其物质基础性载体的材料表现出来,因为其实体的精神本身是无法自己去进行直接呈现的。”1基于此,绘画的承载媒材和绘画作品风格与画家的观念关系在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彼此交叉发展。 本文就试以屏风和岩彩这二者进行探讨绘画媒材和绘画观念的关系。选择屏风作为探讨的对象,因为屏风确实在绘画形式和媒材上扮演重要的特殊角色,传统许多巨幅中国画作品大部分最初是作为屏风的绘画而产生的,并不是我们现在看到的卷轴样式。屏风作为绘画的承载媒材具有特殊的意义,下文会论述到这点。另外,岩彩是科技的产物的,它作为一种典型的直接表达绘画的材质,影响绘画的观念和的视觉效果。岩彩和传统的矿物色存在一种血缘关系。 一、屏风 屏风作为自身具有二重特征。首先,它作为绘画图像的承载,具有实用和装饰功能;其次,作为屏风自身有被纳入视觉审美中,作为绘画表现的对象成为画家喜爱的绘画题材。屏风“占 论中国绘画观念与材料关系谢 军 (咸阳师范学院美术学院 陕西咸阳 712000) 景物的现实生活之佳作,这些作品的共同特点是画法精良、雕刻细致、结构复杂、画幅宏大,运用了成熟的套色技法并体现出浓郁的民间气息,真实记录了苏州的城市风情世相,有鲜明突出的地域特色。 三、桃花坞木版年画的艺术特色 (一)通俗易懂 桃花坞年画具有鲜明的市民文化特征,贴近市民的审美要求并适应民俗民风,其内容丰富多彩,通俗易懂。它通过对民俗活动和社会生活的参与,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各个侧面,恰如一部丰富翔实的民俗史和地方志。 (二)饱满丰富 桃花坞年画印制考究,构图饱满,以传统的雕版套印技法制作年画,彰显其浓郁的吴文化特色。作品人物变形夸张、形象饱满,吸取了西洋画的构图,透视和明暗等表现手法,装饰性强。此外,图文并茂亦是桃花坞年画较有特色的构图方式之一。为了更好地交待作品的主题,多将诗词、戏曲的唱词、民歌题于空白处来丰富画面,迎合市民的审美需求。 (三)画面精细 苏州桃花坞木版年画刻工精细,线条简洁明快,流畅而富有节奏感,工艺精湛,创作的人或物脉络清晰、丝毫毕现、栩栩如生,形成了一种优美清秀、严密工整的民俗艺术的独特韵味,具有精细秀雅的江南艺术风格。 (四)设色高雅 桃花坞年画设色典雅,多将大红、桃红、黄、绿、紫(或蓝,一般的是用紫不用蓝,用蓝不用紫)和淡墨等颜色交错地分布,画面对比跳跃、热烈欢快、富有装饰美和节奏感,表现出了鲜明的乡土气息。由于淡墨的恰当应用,起到了画面谐调的作用,既鲜明中带有雅致,有民族特色又不失温雅。 四、文化内涵 在民间具有实用价值的桃花坞年画除了张贴门墙之外,还可用于灯画、床帏、桌围。现在桃花坞年画中的形象设计、色彩配置、构成理念等众多元素被包装,服饰和家居用品等渗透吸纳,重新组合于现代服装、刺绣、伞具、陶瓷等生活用品中,可见年画与人民的生活紧密相连。年画的发生、发展与广泛传播,充分体现了中国广大民众普遍文化信仰和习俗心理需求,有着深深的民俗文化内涵,反映了中国传统民俗文化中福、禄、寿的终极理想。 在传统桃花坞年画中经常运用谐音寓意来表达民众祈望人寿年丰和向往幸福生活的美好愿望,亦运用借物的手法来表达祈神辟邪或吉祥喜庆的寓意。可见年画的民俗功能和文化内涵是多样而丰富的,既能体现出崇拜和信仰等习俗文化观念,也有社会伦理教化和传播的实用功能。它寄托着吴地百姓祈福的夙愿,演绎着苏州民俗百态的变迁。 参考文献: [1]薄松年.中国年画史[M].沈阳:辽宁美术出版社,1986. [2]刘素珍.苏州桃花坞传统年画传统题材浅议[J].上海工艺美术.2003(4). [3]吕胜中.中国民间木刻版画[M].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1992. [4]冯敏.新春吉祥画—中国木版年画[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5. ?美术与设计? 77

第一讲 中国古代文学中的数学文化

第一讲中国古代文学中的数学文化数学是研究现实世界的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科学。它的基本单元是数字,数字之间的关系和运算规则是数学的基础。其实在虚拟世界和想象中也有空间和数量关系,同样也要符合数学规则。文学则是以诗歌、散文、小说、剧本等形式,以语言文字的手段,形象地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艺术。文学的基本单元是文字,文字之间的关系和词法、语法规则便是文字的基础。其实,我借用一个打油诗来说明两者之间的联系: 我来自北京周口, 你来自云南元谋, 牵起你毛茸茸的小手, 爱情让我们学会了直立行走。 由此可见,数学与文学是永远分不开的。到底是谁帮了谁,我们是很难说清楚的。 我国古代诗词和对联是华夏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文学的瑰宝。数学在中国古代文明中也占有一定非常重要的地位,这二者到底有何联系呢?从中国古代对数学不重视到今天数学成为一门最重要的基础学科之一。数学多少次想对文学说:“对你的思念是一天又一天,孤单的我还是没有改变,美丽的梦何时才能出现,亲爱的,好想再见你一面。”现在机会终于来了。 相传在文字产生之前,人们是“结绳记事”的。也就是说,一件事情为了不忘记,就在一根绳子上挽一个疙瘩。大的事情就挽一个大疙瘩,小的事情就挽一个小疙瘩。一个疙瘩一件事。但时间一长,问题就出现了:一个疙瘩一件事,事情多了就不好记忆了。特别是加疙瘩易、减疙瘩难。还有,时间长了就忘了。特别不方便。这种状况持续了很长时间。 后来,黄帝的大臣----仓颉(jie)发现鸟兽在泥湿地上的爪印,使他有了创造象形文字的启示。可是,爪印也需要计数呀,于是仓颉就发明了数字。这就是“仓颉造字”的传说。中国字很有意思,1代表个体,而3就表示多个个体的总和了!所以后来,老子就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我们可以看几个例子:比如“木”字,一个“木”字是指一棵树,而两个“木”就成“林”,也就是双木成林的意思,而三个“木”字就成了“森”,就代表树木众多的意思。再比如“人”字,一个字表示有别于猿或类人猿,手脚有分工,又会说话,又能制造工具的高级动物。而两个“人”字,就成了“从”字,是指二人同行,三个“人”字,就变成了“众”,指很多人的意思。 除了这中数量上的关系以外,有的字还与位置有关系。比如:“”(ji),意思就是带

《文学概论》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的异同

期末复习 一、名词解释 二、辨析题(原理解读,主张的表达) 三、简答题(区分异同,关联性,特征,稍稍展开) 四、文学作品的解读(600字,题目自拟) 第四编文学作品 第九章文学作品的类型和体裁 第一节文学作品的类型 现实型文学的概念: 现实型文学是一种侧重以写实的方式再现客观现实的文学形态。基本特征:再现性、逼真性。 理想型文学的概念: 理想型文学是一种侧重以直接抒情的方式表现主观理想的文学形态。基本特征:表现性、虚幻性。 现实型文学与理想型文学的差异: 现实型文学立足现实,突出再现性,反映人类社会实际存在的现实生活,并且将情感不动声色地隐藏在对事物的描绘之中。现实型文学以写实的方法达到对客观事物的真实描写,取材于现实生活,描写的多是现实中存在的平凡的人与事。 理想型文学超越现实,突出表现性,具有明显的理想主义色彩,在理想型文学中,主观理想高于一切的地位。它艺术地创造出一个理想的世界,表达作者超越现实的主观愿望。理想型文学的主观理想精神,在文学反映方面体现为对现实矛盾的情感评价的侧重。理想型文学极大地突出文学的抒情功能,常常是以直抒胸臆的方式表达出来。充分运用夸张、变形、虚构的方法,不求外表的真实,而遵循情感的逻辑,追求情感的真实。 象征性文学的特性 (一)暗示性 暗示是象征性文学寄寓意蕴的方式,暗示指词语寄寓某种超出本义的内涵。 (二)朦胧性 朦胧指词语含有多层不确定的意义。象征是抽象之物与具体之物之间的比较,其中的意义是纯粹暗示出来的。 第二节文学作品的基本体裁 诗歌与其他体裁的比较 诗是一种语词凝练、结构跳跃、富有节奏和韵律、高度集中地反映生活和抒发思想感情的文学体裁。 首先,诗具有凝练性。体现在用高度概括的艺术形象、极其精练的文学语词最集中地反映社会生活和表达思想感情。 其次,诗在结构上具有突出的跳跃性特征。 最后,在各种文学样式中,诗是最强调韵律性的。诗的节奏主要指诗句中长短、强弱不同的音有规律地变化。

互补与对称——文学与数学的一个切合点

互补与对称——文学与数学的一个切合点 数学组 王志和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千古名 句道出了:互相思念的亲人,在千里之外,共瞻一轮明月,体味着“宁静的夜晚你也思念我也思念”的离别的酸楚和憧憬着“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的归乡的喜悦。把相距千里的亲人,在月光的映照下,纳入到一张图画中,遥相呼应,成为千古绝唱。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独居异乡 的飘零游子,每逢佳节情何以堪? “北斗七星,水底连天十四点;南楼孤雁,月中带影一双飞。”通过对称的手法与互补 的手法,委婉含蓄地表达了作者的孤独心情。 在古诗古词中,这样表达悲欢离合、阴晴圆缺的经典佳句很多。 掩卷遐思,忽而想到,数学中的力求对称、形成互补,弥合成完美和谐的形式,是数 学美的一种重要体现形式。 问题一:一元二次方程02=++c bx ax ,(0≠a )的两个根是: a ac b b x 2421-+-=,a ac b b x 2422---=。如果单独看这两个根,有一种“孤立”、“游子”的感觉,但把它们合在一起来看:a b x x - =+21,a c x x =21。这样便有一种“珠联璧合”、“比翼双飞”、“连理枝”的感觉了。 问题二:一个横断面是等腰梯形ABCD 的水渠, 水渠的两腰和底的面积和是定值(即图中的k y x =+2, k 是定值) ,则怎样选取y x ,,能使水流量(即梯形的 面积S )最大. 解法一:在图一中,梯形的高22z y h -= , 面积h z x h z x S )()22(21+=+= 所以)()(2222z y z x S -+= =))()()((z y z y z x z x +-++ =))(33)()((3 1z y z y z x z x +-++,后四个数的和 是定值k 2,所以当z y z y z x +=-=+33,得y x =时面积S 最大. 这种解法技巧性强,且用到了四元均值不等式,不易想到,能不能有好一点的方法, 且看: y y x h A B C D E z 图一 图二

数学与文学的共鸣

丘成桐北外演讲:数学与文学的共鸣 2016-01-16 ■演讲人:丘成桐■演讲地点:外国语大学■演讲时间:二○一五年十二月 从古至今,无论在自然科学还是人文社科方面,学科分支越来越细,容也越来越丰富。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工具的增加,使人们发现不同现象的能力比以往更强。另一方面,伴随着全世界人口大量增长,不同种族、、习俗的人在互相交流后,他们的观点和学问得到融会贯通,从而迸发出新的火花。 两千多年前,孔子谈论自己的学问时曾说:“吾道一以贯之”。面对越来越纷繁复杂的学科,今天的学者还能做到孔子所说的“一以贯之”吗?我将探讨这个问题。 原创力从何而来 在建构一门新的学问,或是引导某一门学问走向新的方向时,学者的原创力从何而来?为什么有些人看得特别远,找得到前人没有发现的观点?这是一种本能的理性选择,还是读书破万卷的结果?诸多因素当然都极其重要,但在这其中,我认为最重要的是创造力和脚踏实地基础上的丰富情感。 在中国文学史上,屈原作《楚辞》,陵作《河梁送别诗》,太史公作《史记》,诸亮作《出师表》,植作《赠白马王彪诗》,庾信作《哀江南赋》,王粲作《登楼赋》,渊明作《归去来辞》,这些作品可以说是千古绝唱。然后,我们又看到白、杜甫、白居易、煜、柳永、晏殊、轼,一直到清朝的纳兰性德、雪芹。他们的诗词文章,激情澎湃,荡气回肠,感情从笔尖下源源不断倾泻而出,成为瑰丽的作品。这些作者并未刻意为之,却是情不自禁。何以故?孟子说:“吾善养吾浩然之气也。”太史公说:“意有所郁结也。”能够影响古今传世文章的气必然至柔至远,至大至刚! 其实,中国文人在文艺以外的活动,表现出来的感情也是极为丰满,不少人为了理想而不惜性命。西汉时,骞出使西域,间关万里,而卫青和霍去病奔驰大漠,出生入死。东晋时,外族入侵,祖狄谋复中原之地,带兵渡江时,祖狄击楫而誓,说“祖狄不能清中原而复济者,有如此江!”这是何等的志气!同在东晋,法显为求佛法,五十九岁行走河西走廊,过玉门关,横越沙河,翻过葱岭,直达印度。其间历尽艰险,全程十三年四个月。他在《佛国记》里面说:“顾寻所经,不觉心动汗流。所以乘危履险,不惜此形者,盖是志有所存。

影视艺术与现实世界的关系

影视艺术与现实世界的关系 艺术世界是一个虚构的与现实世界平行的纯想象性的精神存在;与现实世界具有镜像关系。艺术真实源于生活但又高于生活;是对真实生活的加工提炼和概括,是去除偶然性上升到规律性之后的结果。 而影视艺术作为一种非纯粹想象性的存在,它的多重本质使银屏突破纯想象性的精神存在,其存在形态介于真实和虚构之间。 影视艺术所反映的并非一个完全客观的真实世界,而是经过编、导、演及各种技术人员再创造了的能反映现实生活的本质特征和人与人间真实关系的艺术世界。 影视作为一种艺术,必然又具有“假定性”,拥有巨大的艺术创造空间和表现能力,这使得它在真实性、逼真性方面能够达到其他艺术所难以比拟的惊人艺术效果。在影视作品中,它具有的特有的假定性与故事的真实、人物的真实都有重要的关系。然而,即便是纪录片和纪实主义电影,也仅仅是更加重视和依赖影视的记录性,创作者的主观性是任何艺术创造决不可少的因素和力量。即使是写实主义的电影剧本,也必然有对生活的取舍与特定的结构处理,所以,影视和现实世界还是有必要的区别。 在影视艺术的表现上,与现实世界有关的还有两个重要的理论。 首先谈到蒙太奇理论,普多夫金曾说:“删掉现实中难以避免的只起连接作用的一切不重要的中间过程,而只保存那些鲜明的尖锐片断,电影创作的基本方法蒙太奇的感染力,其实质就建立在这种去粗取精的可能性上。”事实上,一切艺术创作绝不是现实生活的复制,它必须从纷繁的生活原始状态提炼出富有概括性的艺术形象,而蒙太奇就是选择或处理现实的方法,它自然也是电影的结构方法。虽然这种依靠分切、组合形成的蒙太奇手法,是一种人为制造的方法,它往往破坏时间和空间的真实关系,艺术家在影片中溶进了主观色彩,干预了现实生活,但这毕竟都是在基于现实世界的条件之下,不管再怎样改变拼凑,都是取自于现实生活的材料。其实,蒙太奇手法可以视作是电影对现实的重塑。 其次是电影采用的纪实主义理论,它与现实世界的联系貌似更为紧密。纪实主义理论它将电影视作窗口,它强调电影是对现实生活最直观和贴近的观察与感受,这是一种追求物质现实复原的有关再现的理论。这种理论也强调电影应该着力于表现现实生活中的暧昧性,把现实中的模糊意义重新表现在影片中。与上所说的蒙太奇理论有明显的不同侧重。纪实主义更加注重与现实世界的真实融合。 再谈到人们在对电影的感知方面,在观看电影时,观众既沉湎于影片之中,又清醒地知道这是编造的物品,并非真实存在的世界。然而叙述“逼真”并巧妙的电影往往会削弱观影者的批判性警觉,使其完全进入睡眠状态,让“现实幻觉”彻底取代“现实印象”。于是,观众意识与银幕的距离就被排除,电影不再是对现实的表现,而成为对意识的模仿,观众在银幕上看到自己意识的反映,他仿佛变为自身的观察者。这样电影所表现的就与现实生活有了更深程度上的融合。 总之,影视艺术与现实世界是有着多重并且紧密关系的,影像世界与现实的关系是复杂的。例如虚构类与非虚构类的区别,重现与创造的区别等,都决定着它与现实世界的多重关系。并且影视艺术也不可能脱离了现实生活而单独存在、表现,所以它们也有着密切的联系。 095062120王牧帆

谈文学性与绘画性的统一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3310187835.html, 谈文学性与绘画性的统一 作者:李传英 来源:《文艺生活·文艺理论》2014年第02期 摘要:《蛙声十里出山泉》是齐白石九十一岁时,由老舍出题,画的一幅水墨画。齐白 石经过几天的认真思考,凭借自己几十年的艺术修养,经过深思熟虑创作出来的。它是一个文学家和一个书画家在艺术领域的共同探讨,是文学性与绘画性统一的典范。本文通过研究诗句与画作的艺术背景以及分析这两者的艺术技巧(形象提炼、空间美感、节奏韵律、留白意味等)的共同性与差异性,来研究这幅兼具“诗情”与“画意”的优秀作品。 关键词:文学性;绘画性;留白;统一;音律 中图分类号:J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4)05-0181-01 “蛙声十里出山泉”这幅水墨画是齐白石根据老舍所出的一句诗句所创作出来的。老舍先生到齐白石老人家里做客,看见清代诗人查慎行的一句诗句“蛙声十里出山泉”,就意味深长的对齐白石说,能否以此题目作一副水墨画创作。齐白石理解了老舍的用意,老舍是想要他用画去表现听觉器官所感受到的东西。白石老人凭借自己几十年的艺术修养,经过深思熟虑,终于完成了这幅命题创作,把“蛙声”这个抽象的听觉感受通过酣畅的笔墨表现出来。 一、形象提炼 诗句《蛙声十里出山泉》是出自清代诗人查慎行的《次实君溪边步月韵》,“萤火一星沿岸草,蛙声十里出山泉。新诗未必能谐俗,解事人稀莫浪传”。 首先分析下查慎行的诗句,“蛙声”、“十里”、“出山泉”,在众多的自然景物中,他选择了这几处事物来表达他内心想要抒发的情感。而齐白石作品的画面,简练的笔墨画了一座远山,在远山的映衬下,从山涧的乱石中飞泻出一道激流,六只活生生的小蝌蚪在激流中摇着尾巴顺流而下。 其中“蛙声”是一种声音,它不能像文字那样,可以准确的在画面中表现出来。“十里”是一个概念的空间问题,在二维的纸面上表现空间,“出山泉”是一个动势,关键在“出”。首先如何表现一个抽象的声音呢?这一可闻而不可视的特定现象,如何通过笔墨表现出来呢。 “蛙声十里出山泉”里面最关键的词就是“蛙声”,“蛙声”——在文字上已经是一个特定的符号,只要学习过文字的都会知道,蛙声就是代表蛙的叫声。但是在视觉性的绘画中是如何表现的? “十里”这个在诗中表示概念的空间,齐用了几笔温润有力,虚实相间、块面感强烈的石头来表示远山,和诗句中想要表达的空间感非常贴切。

《数学与文学》

数字与文学的难舍难分 内容提要:数学与文学似乎第一眼我们并没有意识到它们之间的关系,也许会固执的以为它们之间的关系似乎没有那么紧要,可是那枯燥的数学却在我们人类文化发展的同时陪伴着数学的发展,如果这个世界缺少了数学那就好比雄鹰失去了翅膀,但是如果没有文学那它就失去了那双锐利的双眼,今天我们要探讨的不仅仅时数学和文学的关系,更重要的时找到它们之间的内在矛盾,并且让这一切为我们中学的学习提供更好的理论支持。 关键词:数学、数字、文学、诗歌、联系 一、现代数学的发展与我们生活的密切联系 一门学科如果不能和现实接轨,不能为现实服务,那么它就失去了发展的土壤,那么这么学科页就没有发展的前景和基础,从幼儿园开始我们的老师和父母就开始教我们很多的数学知识,但是你发现没有在他们教我们的时候基本上都是联系你身边的现实的哦!还记得小时候我最喜欢面条,所以爸妈总是说你数得清几根我们就煮几根,然后我就拿起一把对父母说:“我要把这十根都煮了,他们于是就诧异的看着我说为什么只有十根,我就很自豪的说因为我的手指只有十个啊!” 在汉代有一件关于汉武帝的趣闻,汉武帝逐渐衰老。一天,他在宫中照镜子,看到自己满头白发,形容槁枯,便闷闷不乐起来。他对身边的侍从说:“看来,我终究终免一死。我把国家治理成这个样子,上对得起祖宗,下对得起百姓,也算不错了,只有一事不放心,不知死后…阴间?好不好”。东方朔回道:“阴间好的很,皇上尽管放心去吧!”汉武帝大惊,连问;“你怎么知道?”东方朔不慌不忙地回答说:“如果那里不好,死者一定要逃回来的,可它们却没有一个人逃归,所以那边肯定好极了,说不定是个极乐世界哩!”汉武帝听后大笑,

虚构的“真实”——浅析历史与文学之关系

虚构的“真实”——浅析历史与文学之关系有人说,历史是真实的历史事件,有客观性、连续性;但也有人提出相反的观点,认为历史是一堆“素材”,经过历史哲学家们主观化的阐释后成为了诗意化的历史,是偶然的、零散的,而所谓的“真实”也是虚构的“真实”。历史究竟是怎样的?是简单地、机械地客观重现和还原还是想象的主观阐释和编织呢? 传统的历史观认为,历史是客观存在的事实,真实地反映着自然和人类社会发生、发展的过程。而自从进入 20 世纪 60 年代以来,“文学”和“历史”的关系问题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唯物史观创始人马克思曾经说过:“到目前为止的一切社会的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克罗齐认为,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黑格尔则指出一切历史都具有当代性。传统历史观把历史看做是对历史事件的真实记录,故旧历史主义的文学批评就把文学文本看作是对真实而具体的历史的一种反映,是对业已发生的事实的连续而线性地描述。于是旧历史主义把正史、大历史事件和伟大人物的事迹等作为分析对象,历史的记录者以趋近客观事实为标准。由此,传统上认为历史是“记时”,而文学是“叙述”,历史的真实性远远大于文学的虚构性。文学和历史的关系也被看作是简单地、机械地反映被反映关系。这种传统的观念在《新科学》出版后开始受到置疑和挑战。 真正对“文学”与“历史”的关系分析透彻的是一批新历史主义者。新历史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是斯蒂芬·格林布拉特以及他的学术伙伴们。历史学家并不是由始至终地记录了“到底发生了什么”,而是用虚构的比喻语言编码“真实”,所以说,一定程度上文学大于历史,文学早已注入了历史的生命之中。 新历史主义批评的另一个推动者路易斯·蒙特洛斯,作为新历史主义理论的最佳实践者,就历史与文学的关系问题提出了“文本的历史性”和“历史的文本性”两个互相交错、依存的概念。所谓“文本的历史性”即文学总是表现出社会与物质的某种矛盾现象,虽是源于个人体验,却总是彰显着特殊的历史性。而与之对应的“历史的文本性”则指历史主体的阐释性,历史并不是铁板一块,而是充满需要阐释的空白点,人们只是审美的、道德的选择自己认同的被阐释过的“历史”,虚构性大于真实性。 新历史主义者不再把历史看成是由客观规律锁控制的过程,看成是文学的“背景”或“反映对象”,而是把历史和文学两者同时看成是“文本性”的,由特定文本构成。他们打破了历史的“真实”假象,提出历史和文学同属一个符号系统,作为文本存在的历史,带有一般文本的特征,想象和虚构因此而成为历史文本无法摆脱的特质。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