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儿童发展概论复习知识点

儿童发展概论复习知识点

儿童发展概论复习知识点
儿童发展概论复习知识点

儿童发展概论复习知识点

考核目标:

—了解发展的系列概念,了解各年龄阶段的儿童发展特点,了解儿童发展研究的研究方法、—理解儿童发展阶段及其划分标准,理解儿童发展的年龄特征。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儿童发展概述

1.(名词解释)发展是指个体(身体、生理、心理、行为方面)的(发育、成长、分化、成熟、变化)的过程,不仅是数量的变化,更重要的是质(体现为分阶段)的变化。P3页

2.(选择、判断)分化:主要指动作(如:婴儿时牵一发而动全身,逐渐分化为肢体可以独立动作)、情绪(如:婴儿只会哭这一种表达方式,随着年纪增长,分化出喜怒哀乐的情绪)等方面。

3.儿童发展主要是指从不成熟到成熟这一成长阶段。P4页

4.(填空、选择)儿童发展的特点:基础性(为人一生的发展奠定基础)、递进性(循序渐进)、易感性(受环境影响)P4页

5.(填空)儿童发展领域:生理、认知、个性与社会性、文化性(重要!)P5页

6.以心理特质的变化依据来分:P9页

皮亚杰提出:a.感知运动智慧阶段(0-1.5、2岁);b.前运算智慧阶段(1.5、2-6、7岁);c.具体运算智慧阶段(6、7-11、12岁);d.形式运算智慧阶段(11、12-14、15岁)。

7.儿童发展的年龄特征:(名词解释、填空)a.儿童发展的各个年龄阶段中所形成的一般的、典型的、本质的特征,它与儿童生理发展的年龄阶段有关,但不是由年龄决定的。

若出简答题:除上述1点外还要加答:b.年龄特征既有稳定性又有可变性,特征普遍稳定,长期观察可变(如身高特征,某一年龄段的普遍身高基本相同,但随着时代发展有所变化)。c.儿童发展由于存在个体差异,使其在年龄特征上存在不平衡性(如姚明的孩子可能会比较高)。P11页

8.婴儿学习分三个层次:习惯化、工具性条件反射、言语的掌握。P12页

9.了解儿童发展各阶段的主要特点:p12-13页

10.影响儿童发展因素:先天的遗传、后天的环境(其中最重要的是教育)

先天的遗传决定了儿童发展的可能性,后天的环境决定了儿童发展实际能够达到的水平。(补充内容:绪论首页空白处)

第二节儿童发展的研究方法

1.(填空)研究设计方式:横向设计、纵向设计、交叉设计、跨文化研究设计。P24页

2.(填空)研究的具体方法:观察法、访谈法、问卷法、测量法、实验法、文化比较法。P26页

考核目标:

—了解遗传素质、神经元、突触等概念

—理解神经的可塑性、动作发展

—掌握影响产前发育的因素,影响神经可塑性的因素、影响动作发展的因素。

第二章儿童发展的基础

第一节遗传

1.(名词解释)遗传素质:那些与生俱来的有机体的构造、形态、感官和神经系统等方面的解剖生理特征。P36页

2.人类遗传的方式:有性遗传(性别)

3.(填空)产前发育的阶段:P41页

a.胚种期(0-2周)

b.胚胎期(2-8周):外胚、中胚、内胚

c.胎儿期(9-37周)

4.(低概率填空)影响产前发育的因素:药物、疾病、辐射、营养、年龄、情绪及状态。P42页

5.胎教:是间接影响,主要是母亲的情绪影响孩子。

第二节大脑的发育

1.大脑结构:中枢神经系统(脑、脊髓),周边神经系统。

2.神经组织:神经细胞和神经胶质细胞。P47页

3.(名词解释):神经细胞又称神经元,是神经系统中最基本的结构和功能单位。P47页

4.神经胶质细胞不参与神经冲动的传导,但对神经元起支撑保护作用,并参与髓鞘的形成。P47页

5.(名词解释)突触:神经元之间、神经元与非神经元之间特化的细胞连接结构,有传递信息和分析整合的作用。P48页

6.大脑发育顺序:枕叶(最早)—颞叶(语言)—顶叶(认知)—额叶(思维)P51页

7.(了解,可能出判断)婴儿脑重增加原因:并不是神经细胞大量增加,而主要在于神经细胞结构的复杂化和神经纤维的延伸。P49页

8.(选择、判断)神经可塑性的表现:脑结构的功能重组、细胞层次的神经可塑性、神经可塑性的基因与分子机制。P52-54页

9.可塑性的影响因素—早期经验 P54页

a. 神经突触的倒U形变化与心理发展关键期

理解即可

b. 神经可塑性与环境刺激的丰富性

第三节儿童动作发展(浏览,P56-58页)

1.(简答)动作发展的规律:遵循一定的先后次序:头部—颈部—躯干—四肢 P58页

a.从上到下:即先抬头,后坐、站立、走路。

b.由近及远:先从靠近躯干动作开始,然后出现离躯干远的动作。

c.由粗到细:先会躯体大肌肉、大幅度的粗动作,后会小肌肉的精细动作。

d.有整体到分化:从全身性、笼统的、弥散性的动作,逐渐分化为局部的、精细的、专门化的动作。

e.从无意到有意(重点):先出现无意动作,后出现有意动作。

2.区别:有意动作:主动控制的,有意识的;无意动作:不主动控制、无意识的。

3.(简答)影响动作发展的因素:P59页

a.生物学因素:基因、中枢神经系统的成熟度(如脑瘫儿童)、感觉经验的统和(经过感统训练改变儿童部分行为习惯,如注意力不集中,多动等。)

b.非生物学因素:生活环境(气候、文化背景、家庭环境)、养育观念和方式。

考核目标:

—了解视觉适应、视敏度、注意、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注意的稳定性、分配能力、转移能力和广度等概念

—理解幼儿形状知觉的发展趋势,抚摸对婴儿发展的作用,婴儿面孔偏好的意义

—(重点)掌握培养儿童注意力的原则

第三章感知觉、注意的发展(重点)

第一节感觉发展(视觉的发展是最重要,小考点多)

1.(判断)视觉适应:明适应和暗适应。P68页

明适应:从低亮度到高亮度环境,眼睛的适应过程。

暗适应:对低亮度环境的感受性逐步提高的过程。

2.(名词解释)视敏度:衡量视觉发展优劣的指标,指分辨物体细节和轮廓的能力,是人眼正确分辨物体的最小维度。P69页

3.了解:视敏度在2岁时接近成人水平。

4.婴儿阶段会出现试探性啃咬现象。

5.(简答)抚摸对婴儿发展的作用:P74页

a.刺激感官和兴奋神经中枢感受点,逐渐促进小儿神经系统的发育和智能的成熟。

b.促进血液循环,促进运动技能的发展。

c.有助于婴儿产生安全感,为成年后形成独立个性做准备。

d.促进消化,增加体重。.

第二节知觉的发展

1.(选择、简答、辨析)儿童图形知觉的发展:

a.图案>单色刺激

b.复杂>简单

c.清晰>不清晰

d.对比明显>缺乏对比

e.从关注图案的单元特征到从整体上把握图案。

2.对幼儿园教育的启示:P77页

a.小班:辨别圆形、方形、三角形

b.中班:拼合三角形、拼合圆形

c.大班:椭圆形、菱形、五角形、六角形、圆柱形

3.深度知觉:对远近、深浅的知觉。6、7个月左右是界点。—“视觉悬崖”P77页

4.婴儿面孔偏好—社会化意义(社会适应)

第三节注意的发展

1.(了解)注意的概念: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

2.分类: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

区分:有无目的,是否需要意志主动控制。

3.(填空、简答)注意发展的意义:P82页

a.积极维护心理活动,是高质量认知活动的捍卫者

b.(重点)对心理活动发展有功能性意义:选择功能、保持功能、调节和监督功能(如:选择性注意实验:目标词的关联性,从3个词中选出与已给词相关的1个)

4.(重点)有意注意的品质特征:P84-85页

a.集中性与持久性

b.(名词解释)稳定性:指对同一对象或同一活动的注意所能持续的时间。

c.(名词解释)分配能力(“一心二用”的能力):指在同一时间里,注意指向多个不同对象的能力。

d.(名词解释)转移能力:有意识地将注意从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上的能力。

e.(名词解释)注意的广度:就是注意的范围,在同一时间里能把握的对象的数量。

5.(简答)如何维持儿童的注意稳定性?P84页

a.注意的对象要具体形象、生动鲜明

b.学习活动游戏化,避免枯燥单调的方式

c.活动与实际操作结合,鼓励幼儿参与

d.保持幼儿良好的身心状态

e.注意对象,任务不要过于复杂或过于简单

f.减少无关刺激的干扰

6.(填空、简答、论述)培养儿童注意力的原则:P87页

a.刺激丰富化原则:多提供机会培养注意力

b.注意训练与注意发展匹配原则:关注儿童发展的规律和水平(不能“拔苗助长”)

c.形式立体化原则,以多种方式方法进行培养(“火车往哪开?”游戏:三人围坐一圈,每人报上一个火车站站名,之后通过几句对话来开动“火车”。游戏开始爸爸报“北京站”,妈妈报“上海站”,孩子报“广州站”。妈妈拍手喊:“上海的火车就要开了!”父子二人齐声拍手喊:“往哪开?”妈妈拍手喊:“往北京开!”于是,北京站的爸爸马上接口:“北京的火车就要开了!”妈妈和儿子齐拍手喊:“往哪开?爸爸拍手喊:“往广州开!”然后以此类推。”)

d.空间渗透式原则:渗透在生活的各个方面,给孩子以空间(不要总是在孩子学习或做事情的时候频繁询问)。

考核目标:

—了解记忆(核心),(再认、回忆),(定向反射、习惯化、条件反射),自传体记忆,元

记忆等概念

—理解婴儿记忆的特征、儿童记忆策略的发展、儿童记忆的准确性、儿童记忆的容量、儿童记忆保持过程中的记忆恢复现象、记忆的遗忘规律

—掌握如何促进儿童有效地学习的方法

第四章记忆的发展

第一节婴儿记忆的发生

1.(核心概念)记忆:是人脑对过去经验的识记、保持和恢复的过程。P92页

2.恢复再认:注意到当前刺激是过去曾经历的刺激。(如:开卷考试) P94页提取信息的形式回忆:对已消失的刺激产生一个心理表征的过程。(如:闭卷考试)

3.记忆发生的指标:定向反射和习惯化、条件反射。

4.(了解,不考名词解释)定向反射:对新异刺激做出反应的倾向;

习惯化:刺激多次出现,定向反射就减少了。

条件反射:对条件刺激做出的反应。

5.(了解)婴儿记忆的特征:

a.无意识记为主,不能为特定的目的而记忆

b.2岁以后,有意识记开始萌芽,无意识记进一步发展

c.存在记忆缺失情况—“婴儿失忆症”—(辨析)非病态,属正常现象,只有婴儿时期出现。

第二节儿童记忆的发展

1.(名词解释)自传体记忆:是一种特殊的情景记忆,指个体在日常生活中对自身经历事件的记忆,具有不随意的特点。(3岁左右出现)P95页

2.儿童的记忆策略(并非天生就会,后天习得)P97-99页

a.复述策略:由不会到会,由作用小到作用大

b.组织策略(归类):随年龄增长、不断实践而不断增强

c.精细加工策略(建立人为联系):对于不容易进行分类的信息,个体确认或建构记忆项目之间某种意义上的联系。—发展较迟,11岁才出现(如:通过讲故事的方式帮助儿童记忆图片)

3.儿童记忆的准确性:不够准确,细节不足,容易受到引导。P100页

4.(非重点记忆)元记忆:分为关于记忆的元认知知识、元认知自我监控和元认知自我

调节。(是儿童对于自我记忆的认识和监控。如:不断询问自己是否记住所看知识。)P100页

5.元认知知识的分类:对人、任务、策略三个方面的内容。

6.记忆容量:在记忆过程中,可供心理过程使用的总的心理工作空间。(7-9岁为迅速发展阶段)P101页

第三节记忆规律与儿童学习

1.(名词解释)记忆恢复现象:学习后过几天测得的保持量比学习后立即测得的保持量要高的记忆现象。—年龄越小表现越明显 P102页

原因:大脑皮层神经细胞的保护性抑制(相当于跳闸)

2.记忆的遗忘规律: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先快后慢。P103页

3.学习应该:先密后疏,及时复习;150%的过度学习为最佳。

4.(重点)如何促进儿童有效学习(有效记忆)P104页:

a.根据儿童记忆特点促进儿童学习:

无意识记为主,尽量选择形象、直观、具体、生动,能引发孩子兴趣,吸引孩子注意的对象。

对事件的记忆能力发展较早,对图片、语词记忆晚,因此应结合情境,形象生动的进行记忆,如将其故事化。

记忆容量有限,需合理安排内容和速度。

记忆策略水平较低,应适当教授记忆策略。

b.针对记忆规律促进儿童学习:

记忆恢复现象注意休息、留出空间和时间

记忆遗忘规律及时复习,先密后疏

材料间的干扰不要同时安排内容性质类似的材料

考核目标:

—了解想象、(有意想象、无意想象)、(再造想象、创造想象)、(直观行动思维、具体形象思维)、元认知等概念。

—理解儿童想象发展的特点,儿童概念发展的特点,儿童判断、推理和理解发展的特点。第五章想象和思维的发展

第一节儿童想象的发展

1.想象:对头脑中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从而建立新形象的心理过程。P109页

2.想无意想象—无特定目的、不自觉的经验性

象有意想象—有目的、自觉的再造想象—根据已有的形象,情境性

在头脑中形成相应形象愿望性

创造想象—创造新的形象拟人性

3.学前儿童想象发展的特点:P111页

a.学前期儿童有意想象逐渐得到发展,但主要还是无意想象

b.学前儿童在再造想象的基础上,逐渐发展创造想象

c.想象完全脱离现实到合乎客观逻辑

第二节儿童思维的发展

1.思维:大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P112页

2.特点概括性—核心特征

间接性

逻辑性

3.(重点)儿童思维类型:在发展心理学中,根据思维抽象的程度,通常将儿童思维分成直观行动思维、具体形象思维和抽象逻辑思维。—与皮亚杰划分相结合(P9页)P113页

4.直观行动思维是指直接与物质活动相联系的思维,又叫感知运动思维,是思维发展的初级阶段,主要作用是协调感知和动作。

5.具体形象思维是以表象为材料的思维,它是一般形象思维的初级形态,也是思维发展的必经阶段。

6.(简答、填空)学前儿童思维发展特点:P115页

a.思维的具体形象性:相对具体性、不可逆性、自我中心(“三山问题”实验P116页)

b.思维的抽象逻辑性开始萌芽

第三节儿童概念的发展

1.概念:是人脑对客观事物本质属性和特征的反映。P117页

2.学前儿童概念发展的特点:P118页

a.实物概念发展:学前儿童能概括出某些比较熟悉的事物的突出特征,尤其是功能性方面,但是不能理解本质属性。

b.数概念发展:口头数数(唱数)—2、3给物说数(点数)—4、5按

物取数—4、5岁掌握数概念—3岁前,直接感知;4、5岁开始形成;6、7岁基本

形成

第四节儿童判断、推理和理解的发展

1.(简答)儿童判断发展的特点:P120

a.判断的形式逐渐间接化直接判断(看苹果图片,判断是不是苹果)

间接判断(看苹果图片,问苹果好吃吗)

b.判断内容逐渐深入

c.判断依据客观化

d.判断论据明确化

2.儿童推理的发展特点:P121页

传导推理(无逻辑)类比推理(有逻辑)

3.理解发展的特点:P123页

a.从对个别事物的理解发展到对事物关系的理解

b.从主要依靠具体形象来理解发展到主要依靠词的说明来理解

c.从对事物比较简单、表面的评价发展到比较复杂、深刻的评价

d.从自我中心的理解发展到比较客观的理解

第五节儿童问题解决的发展(多看几遍书,可能出选择、判断)

1.问题解决(完成任务):由一定情境引起,按照一定目标,应用一定认知操作或技能活动,使问题得以解决的过程。P124页

2.儿童在问题解决中,借助四方面的资源和技能:专业知识、元认知、有喜感和社会支持(社会文化和同伴)P125页

3.元认知(脑海里的“小监工”):反映或调节人的认知活动的任一方面的知识或者认知活动,即“对认知的认知”。P126页

4.元认知包括:元认知知识、元认知监测、自我调节。P126页

考核目标:

—了解妈妈语、语音范畴知觉、呀呀语、命题语义、快速映射、心理理论、语法、语用、自我中心语言、社会化语言等概念

—理解儿童语音、语义、语法及语用能力的发展特点

—掌握儿童的语法获得机制,儿童单词句和双词句的句法特点

第六章言语的发展

第一节儿童语音的发展

1.“妈妈语”又被称为“儿向语言”,是母亲指向婴儿的语言,它具有语速慢、声音高和音调高度夸张等特征,具有强烈的起伏性。P132页

2.语音的产生:反射性发音(无意的、被动的)(5个月开始,9个月到高峰)P134页

3.从呀呀语开始,婴儿的呈现两个相辅相成的过程。语音扩充即逐步增加符合母语的声音。语音紧缩即淘汰环境中用不着的声音。

4.通过呀呀语,增加发音经验,学会调节和控制发音器官的活动。

5.言语阶段发展(1岁开始):词的语音表象的建立—fis现象。P136页

6.(简答)儿童汉语发音的特点:P137

a.随年龄的发展逐步提高

b.儿童的发音中,韵母正确率偏高

c.儿童的语音发展受到方言的影响

第二节儿童语义的发展

1.前言语阶段(0-12个月):听从指令,用动作来回应别人的问题。P138页

2.单词句阶段(12-18个月):词的意义:过度扩充(扩充了词义的意义范围);过度缩小P139页

3.词的类型:实词>虚词名词>动词使用中等概括水平的词。P140页

4.双词句阶段(18-24个月)—电报句特点:词汇书目和种类突飞猛进(出现“词语爆炸”现象);词汇意义逐渐精确化。P141页

5.(简答)后期发展:词汇语义:习得新词汇、有顺序地掌握各类词、充实词的意义、从单义到多义、学习同音异义词、构建语义网络。P142页

6.(填空)语义发展的机制(影响因素):快速映射、句法线索、社会认知。P144页

7.(名词解释)快速映射:在单独的一次或几次接触中,幼儿就能快速习得某个单词的全部或部分意思。2岁至11岁儿童存在此现象。P144页

8.(名词解释)心理理论:个体为了解释和预测行为而推测他人心理状态的能力。P145页

第三节儿童语法的发展

1.单词句阶段的发展:儿童已具有简单句法关系和句法范畴的只是,不能说出完整句子是由于没有掌握足够的词和受到其他方面的限制。—显著证据:“词的选择”P146页

2.后期的发展特点(2岁之后):句子长度不断增加(衡量儿童句法能力的重要指标);句法结构复杂性不断提高(衡量儿童语言发展的更为重要的指标)P147页

3.(简答)语法发展的机制(影响因素):P149页

a.环境因素: 前语言交流:与成人之间类似语言交流的活动

妈妈语:促进婴儿的兴趣,语音辨别力

对儿童语言的反馈:提供精细的语法结构

b.认知因素:语法的学习,需要儿童的认知能力(思维能力)发展

c.生物因素:语法学习的能力部分来自遗传

第四节儿童语用的发展

1.语用即对语言的运用。P151页

2.前语言阶段(笑、哭、表情)发展特点:P151页

a.交流的目的性:婴儿9个月开始有目的或有计划的交流

b.交流的指代性:婴儿第9周开始出现类似指示动作的姿势

c.交流的约定性

3.(简答)言语阶段的发展表现:

a, 能够发挥更多的语言功能:表达请求、提问、描述等

b.能适应于交际对象:根据不同对象调整语言

c.能适应于交际情境(根据情境调整语言/对交际情境的依赖性减弱)

d.能保持同一话题

4. (了解)皮亚杰,把早期儿童的语言功能分为:

自我中心语言:“我向的”,无交际功能

社会化语言:“他向的”,有交际功能

3-4岁,自我中心>社会化5-6岁, 自我中心<社会化7岁,自我中心<<社会化

考核目标:

—了解情绪、内源性微笑、社会性微笑、陌生人焦虑、移情、社会情绪、自我意识情绪、表情识别、社会参照、情绪线索(表情、个体、情境)、情绪原因理解、情绪自我调节等概念

—理解儿童基本情绪和社会情绪的发展

—掌握儿童自我意识情绪和成人指导与评价的关系,影响儿童情绪表现规则的因素。

第七章情绪的发展

第一节儿童基本情绪的发展

1.(名词解释)情绪:是个体对外部事物和内部需要的主观体验,它包括生理、表情和体验等多种成分。P160页

2.个体三大心理活动过程(心理三大成分):知(认知)、情(情绪、情感)、意(意志)。

3.社会性微笑:人脸引发的微笑,具有社会交往的意义。

4.(了解)害怕:7-9个月后,婴儿见到陌生人就会感到害怕,出现“陌生人焦虑”。P163页

5.(了解)害怕情绪的功能:保持与父母的亲密关系,远离外界危险;影响独立能力发展和社会适应。

第二节儿童社会情绪的发展

1.(填空)儿童社会情绪分为:自我意识情绪(如自豪、内疚、羞愧等)、自我预期情绪(如后悔、嫉妒等)、依恋性社会情绪(如爱、移情等)

2.(重点)自我意识情绪:在社会情境中,个体根据他人对自身或自身行为的评价所产生的情绪。如:自豪、羞愧、内疚。2岁半左右,伴随自我意识产生,开始出现。P165页

3.自我意识情绪与成人指导和评价的关系:自我意识情绪的出现需要得到成人的指导;很大程度上受到成人评价的影响。

4.(重点)移情:在儿童早期发展起来,是儿童观察他人情绪反应时体验到的与他人相似的情绪反应。移情在儿童2岁左右出现。P165页

5.移情包括:认知移情和情感移情、

6.(选择/填空/辨析)移情是亲社会或利他行为的重要激发因素,是道德发展的前提。第三节儿童情绪理解的发展

1.(考的几率不大)情绪理解:儿童理解情绪的原因和结果的能力,以及应用这些信息

对自我和他人产生合适的情绪反应的能力。P166页

2.(了解)表情识别:儿童通过表情推测他人内部心理状态的能力。P166页

3.社会参照:把成人作为参照,决定自己的情绪反应或行为。如:花椰菜和饼干实验。P167页

4.情绪线索(用以推断情绪的线索):表情(基础的)、情境、个体(深刻的)。如:求婚图片。P167页。

5.(了解)情绪的原因和结果的规律性:儿童逐渐能够推断情绪的原因和结果,而且他们的理解变得越来越准确和复杂;(辨析)在解释原因时,从强调外在因素,到理解内在因素(如个体的愿望、信念)。P168页

6.3岁幼儿在解释原因时更强调外在因素,4岁以后的幼儿能够理解愿望和信念等内在状态对情绪的作用。P169页

第四节儿童情绪自我调节的发展

1.(名词解释)情绪自我调节:为了达到某种目标而使用策略,把自身情绪状态调节到合适的强度水平。P172页

2.(了解)2岁幼儿已经能够使用多种策略调节情绪,如积极活动策略、自我安慰、寻求他人安慰、被动行为、回避。P173页

3.儿童情绪表现的规则—根据社会期望调节情绪

4.(背、简答题)影响儿童情绪表现规则的因素:P174页

a.社会、文化期望:每个社会、每种文化都有约定俗成的情绪表现规则;

b.儿童的经验积累:通过对成人的观察模仿,通过自身生活经验的积累获得;

c.面对对象不同:面对不同在场者,儿童掩饰情绪的能力也是不一样的。

d.性别:女孩比男孩往往能更多地掩饰自己的消极情绪。

考核目标:

—了解社会性、社会性发展、依恋、陌生情境技术、安全型依恋、同伴及同伴关系、同伴交往、受欢迎儿童、被拒绝儿童、被忽视型儿童、师幼关系、性别角色等概念。

—理解亲子关系及其特点,依恋及其特征,主要的依恋理论,儿童依恋类型,同伴交往的发生发展,同伴交往的测量方法,同伴关系的类型及特征,师幼关系的特点、价值及类型。—掌握影响亲子关系的因素,影响儿童早期同伴接纳性的因素,影响师幼和谐关系建立的主要因素,影响儿童性别角色发展的因素。

第八章社会性的发展

第一节亲子关系早期的发展

1.(了解)社会性:是作为社会成员的个体为适应社会生活所表现出的各种心理和行为特征。P179页

2.(名词解释)社会性发展(儿童的社会化):是指儿童(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逐渐独立地掌握(社会规范),恰当处理(人际关系),(妥善自治),从而能客观地(适应社会生活的心理和行为发展过程)。P179页

3.亲子关系:在血缘和共同生活的背景下,父母与子女互动所构成的人际关系。P179页。

4.特点:生物性和交往性(血缘+交往、互动性(在互动中形成,父母子

女)、依恋性(是一种情感联系)P180页

5.依恋:是人与人之间的长久持续的情感联结。P180页

6.依恋的显著特征:P180页

a.方向:双方情感交融,但一方对另一方更为依赖;

b.表现:依恋着寻求与依恋对象的身体亲近和目光追随;

c.功能:提供安全感和自我效能感;

d.其他特性:传递性(内在工作模式)、稳定性。

7.(了解)主要的依恋理论(选择/辨析):P181页-P182页

a.精神分析学派的理论(弗洛伊德):婴儿和父母的情绪关系为以后的所有关系打下

基础;不同阶段有不同的依恋关系(口唇期、肛门期、生殖器期)。

b.行为主义学派的理论:强调“哺育”作用,受到强化(食物),才产生依恋;遭到

“恒河猴”实验的反驳。

c.习性学的依恋理论:依恋雨声居来,具有强大深刻的生物学基础;是生物种系生存

和进化的产物。

8.(填空)儿童早期依恋的发展阶段:前依恋关系阶段、依恋建立期、依恋关系明确期、互惠关系形成。P183页

9.儿童依恋的测量方法:爱因斯沃斯“陌生情境技术”,可用于测量1-2岁儿童的依恋水平。P184页

10.(填空)儿童依恋类型:焦虑-回避型依恋、安全型依恋、焦虑-反抗型依恋。P185页

11.(背、考的几率大)亲子关系建立和发展的影响因素:P187页

a.父母亲的内在工作模式情况:内在工作模式-心里内部对依恋关系的表征和期待;

b.父母的抚养品质:如:敏感性、反应性;

c.父母的缺失、稳定情况;

d.儿童的特征:气质、智力、生理特征、出生顺序等;

e.家庭一般情况:家庭经济状况、家庭结构等;

f.文化性因素:不同文化背景下,亲子关系存在一定的差异。

第二节同伴关系早期的发展

1.(填空)同伴关系的性质:平等、互惠。P192页

2.同伴关系的发展和社会适应功能:满足团体归属感的重要源泉;是发展社会认知和社会技能的重要基础。P192-193页

3.真正意义上的同伴交往,从6个月开始、

4.(填空)同伴交往的发生发展:第一阶段“客体中心阶段”;第二阶段“简单交往阶段”;第三阶段“互补性交往阶段”。P193-194页

5.(填空)儿童友谊的几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3-7岁)暂时的游戏伙伴阶段;第二阶段(4-9岁)单项帮助阶段;第三阶段(6-12岁)双向帮助阶段;第四阶段(9-15岁)亲密的共享阶段;第五阶段(12岁开始)友谊发展的最高阶段。P196页

6.早期同伴关系的测量方法:社会(社交)测量技术:同伴提名法(说出三个你最喜欢的同学),同伴评定法(这个同学,你喜欢吗?)。P196页

7.早期同伴关系的类型:受欢迎的儿童、被拒斥的儿童、被忽视的儿童、一般的儿童、矛盾的儿童。P198页

8.(了解)受欢迎型儿童,被拒绝型儿童,被忽视型儿童。P198页

9.(简答)影响早期同伴接纳性的因素:(讲义)

a.儿童的特征:长相、体型、出生顺序;情绪、个性、社会行为;认知能力、学业成绩。

b.家长的教养方式:指导与控制;通过影响儿童发挥间接影响。

c.教师的影响:教育观念;教育行为。

第三节师幼关系的发展

1.师幼关系:教师和幼儿在教育教学和交往过程中形成的比较稳定的人际关系。P200页

2.(背)师幼关系特点:游戏性(强调游戏性体验);稳定性和亲密性;内隐的长久性和

外显的单向性;其他一般特点(双向性、双重性、差异性)P201页

3.(了解,去年简答题)师幼关系价值:对儿童的学习以及早教中心、幼儿园、学校适应有重大作用;对儿童社会性发展,尤其是自我的发展有极大作用;对儿童的亲子关系、同伴关系产生一定影响。P201-202页

4.(填空)师幼关系类型:严厉型、灌输型、开放学习型、民主型。

5.(简答)影响因素:儿童特征、教师特征、儿童特征与教师特征的组合、教师与家长的关系、客观环境因素、文化性因素。P203-205页

第四节儿童性别角色的发展

1.性别角色:个体在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下,基于生物性性别的不同而产生的品质特征,包括性别概念、性别角色知识、性别行为模式等三方面。P206页

2.影响儿童性别角色发展的因素:生物学因素(性激素、大脑功能的单侧化等);环境因素(父母、教师等成人刻板印象;同伴、媒体的强化)P208-209页

考核目标:

—了解个性、气质、性格、能力、智力、自我概念、自尊、自我调控等概念。

—理解儿童早期的气质类型及其主要特征,气质的稳定性等,儿童早期性格的形成与发展特点,儿童能力发展的一般趋势,儿童自我概念及其发展,儿童自尊的发展及其影响因素,儿童自我调节和自我控制及其发展。

—掌握影响气质稳定性的因素,影响儿童咨询发展的因素等。

第九章儿童个性的发展

第一节儿童早期气质、性格的发展

1.个性:一个人具有一定倾向性的各种心理特征的综合,反映着一个人的心理面貌和精神面貌。P214页

2.气质:与个体生理特征,特别是与脑神经活动特征紧密联系的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P214页

3.性格:是人在对现实的稳定的态度和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中所表现出来的个性心理特征。P214页

4.早期气质类型:

0-3岁:托马斯&切斯:容易抚育型(40%)、抚育困难型(10%)、发动缓慢型(15%)。

0-3岁:凯根:抑制型、非抑制型。

5.气质的稳定性:气质具有先天遗传性,因此主要是稳定的;但是也不是绝对的稳定的,也会发生变化。

6.影响因素:遗传特征、环境特征、人种和文化特征。P218-220页

7.(看书)气质对认知和行为的影响。P220页

8.(看书)性格是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P221页

9.儿童性格的最初表现是在婴儿期。P222页

第二节儿童能力的发展

1.能力结构划分为三类: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模仿能力和创造能力;认识能力、操作能力和社交能力。P222页

2.(简答、选择)能力发展一般趋势:P223页

a.操作能力最早表现,逐步发展

b.身体运动能力不断发展

c.语言能力发展迅速

d.模仿能力迅速发展

e.各种特殊能力逐渐展现

3.斯滕伯格提出智力三元论:成分子理论、经验子理论、环境子理论。P224页

4.霍华德〃加德纳提出多元智力理论:语言、逻辑数学、音乐、空间、身体=运动、人际关系、自我体验。P225页

5.从出生到入学前阶段(0-6岁),是智力发展最迅速的时期。

6.(填空)智力的发展趋势:越来越复杂化、复合化和抽象化。P225页

第三节儿童自我的发展

1.作用意义:自我是个性的一个组成部分,是衡量个性成熟水平的标志,是整合、统一个性各个部分的核心力量,也是推动个性发展的内部动因。P227页

2.基本特征:区别于他人的“分离感”;跨时间、跨空间的“稳定的同一感”。P227页

3.自我的组成部分:自我认识(知)、自我体验(情)、自我调控(意)。

4.自我认识:个体对自己身心特征和活动状态的认知和评价。

5.自我认识包括:自我观察、自我概念、自我评价。

6.自我体验:个体对自己所持有的一种态度。(自尊、自信、自豪、内疚等)

7.自我调控:个体对自己思想、情感和行为的调节和控制。(自制、自立、自主、自我监

督和控制等)

8.“点红实验”—了解儿童自我概念的发展。P228页

9.(简答)自我发展的一般趋势:P229页

a.自我认知的内容从反映外部的、具体的的自我特点到反映内部的、抽象的自我特点。

b.儿童自我的结构逐渐分化和层次化,最后形成复杂的、整合的自我结构系统。

c.自我的功能逐渐社会化,社会适应性逐渐提高。

10.(名词解释)自我概念:是个体对自己的印象,包括对自己存在的认识,以及对个人身体能力、性格、态度、思想等方面的认识。P227页

11.(看书)自我概念发展历程:P230页

12.(填空)自我概念形成和发展的条件:社会互动、社会认知发展水平、传统价值和信念。P232页

13.学前期:个体自尊笼统而不稳定。学龄儿童:较为明确地表现出来。P233

14.(简答)影响儿童自尊发展的因素:P234页

a.文化(文化传统与文化期待)

b.父母教养方式

c.同伴关系

d.儿童自身原因

15.2岁以前儿童的自我调节和控制能力是极其有限的,儿童更多地表现出顺从行为。P236页

16.“延迟满足实验“—对3岁以后儿童自我控制能力和行为的研究。P237页

考核目标:

—了解道德、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行为、道德两难故事法、道德判断、攻击性行为、亲社会行为等概念。

—理解道德心理结构的发展特点,儿童道德判断的发展,道德行为发展的理论,儿童攻击性行为的发展,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发展。

—掌握影响儿童道德判断发展的因素,影响儿童攻击性行为发展和亲社会行为发展的因素。

第十章道德的发展

第一节儿童道德发展概述

1.(名词解释)道德:指由社会舆论力量和个人内在信念系统所支持的、据以对人们之间相互关系进行调整的行为规范的总和。P244页

2.道德的心理成分:道德认知、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

3.(名词解释)道德认知:对道德规范中是非、对错、善恶、美丑等行为准则及其意义的理解和判断。P244页

4.(名词解释)道德情感:伴随道德认知而产生的,是由人的道德需要是否得以实现而引起的内心体验。P245页

5.(名词解释)道德行为:指人在一定道德认知和道德情感的推动下表现出来的、对他人和社会有道德意义的活动。P245页

6.(简答)道德的三个成分的关系、地位和作用:P245页

关系:相互渗透、相辅相成。道德认知是道德发展的前提和基础;道德情感是道德行为的内在必要条件,推动道德行为;道德行为是道德品质综合表现和检验依据。

7.(简答)道德心理结构的发展特点:P245-246页

a.发展趋势的循序性和统一性(三种心理成分按照统一趋势,循序渐进的发展)

b.发展水平的差异性(三种心理成分不是齐头并进发展的)

c.发展切入点的多端性(可以从三方面切入,促进道德发展)

8.道德认知的发展规律:从表面到深刻、从具体到抽象、从现象到本质、从行为结果判断到行为动机判断等。P245页

第二节儿童道德认知的发展

1.(填空)皮亚杰划分道德认知的发展阶段:前道德阶段(4、5岁前)、他律道德阶段(4、5岁到8、9岁)、自律道德阶段(9、10岁后)—对偶故事法 P248页

2.两难故事法(海因兹偷药)—柯尔伯格考察儿童道德发展使用的方法,用来总结和判断儿童道德发展水平P251页

3.柯尔伯格的道德认知发展阶段:水平1(前习俗水平)、水平2(习俗水平)、水平3(后习俗水平)P252页

4.(选择、填空、辨析)道德判断的发展:在掌握言语后才逐步产生;学前初期:具体性、情绪性、受暗示性;学前晚期:从关注外在的客观后果,到关注内在的主观动机。P256页

5.从一般发展趋势上看,儿童纵横四海从注重后果过渡到注重动机。

6.(简答、填空)道德判断发展的影响因素:个体的认知发展状况(自己);亲子交往互

史学概论复习资料

史学概论复习资料 1、历史意识:人类有了自觉的意识后,开始向长辈学习生存的技能、知识和经验,进 而意识到还要向去世的先辈学习。萌发了最初的历史意识。 历史意识:人们认识到现实生活与过去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从而感到需要记住自己的历史、从历史中吸取经验教训的意识。 历史意识产生的原因:历史是现实的前身,现实的历史的延伸。 历史遗产:有物质遗产,也有经济、社会、政治、思想、文化遗产。 对待历史遗产的态度:不同社会阶级、阶层由于政治、经济立场的不同,对待历史遗产 的态度也不同。都要利用有利于自己的历史遗产为自己的现实利 益服务。因此,出现了对历史的不同解释。 史鉴、史师:由于人们对史鉴、史师的需要,从历史中吸取智慧,人们才需要学习历史。 2、维柯的历史观:维柯:《新科学》 把人类历史经历了三个时代 神的时代:人们在神的政府统治之下,一切都由神的力量支配。 英雄时代:人们在贵族统治之下,贵族认为自己的品性高于平民,所以是当然的统治者。 凡人时代:所有人都承认人在本性上都是平等的,先建立民众国家,然后建立君主国家。两者都是由人建立的政府。跟神没有关系。 关于历史发展的动力他认为最后还是“神的谕示”。 《新科学》的副标题“按照神的谕示考察各民族共同本性的科学” 3、中国古代的“天人感应”思想与天命——神学史观 西周时期,周公等认为,夏、商王朝之所以兴起,是因为“服天命”、“受天命”。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他们“敬德”。所谓“敬德”就是“保民”。 西周的天命观一直影响到后世儒家的历史观。“天命”、“天道”、“天理”成为儒家历史评价的标准。 司马迁写《史记》的目的“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他在探讨朝代更替时,多强调“天” 对人事的干预。 《史记·天官书》“秦始皇之时,十五年彗星四见,久者八十日,长或竞天。其后秦遂以灭六国,并中国,……” 《高祖本纪第八》:“于是高祖嫚骂之曰:…吾以布衣持三尺剑取天下,此非天命乎?命乃在天,虽扁鹊何益??遂不使治病,赐金五十斤罢之。” 中国古代的”天人感应“思想 天人感应思想源于中国先秦哲学,西汉时董仲舒将其发展为一系统的神秘主义学说。 董仲舒认为,天和人同类相通,相互感应,天能干预人事,人亦能感应上天。董仲舒把天视为至上的人格神,认为天子违背了天意,不仁不义,天就会出现灾异进行谴责和警告;如果政通人和,天就会降下祥瑞以鼓励。天人感应的思想在汉代曾占据了统治地位,以此为基础形成谶纬之学行时一时,并在中国传统社会流传。 西方古代的天命—神学史观 克罗齐在评价古希腊、罗马的历史学家时说”关于全部历史的动力问题常常被一般化了。……。命运或不变的必然性是不是压迫人类的,人是否不过是任性的命运的玩物。

儿童发展概论 考试资料

名词解释: Development(发展):发展是指个体身体、生理、心理、行为方面的发育、成长、分化、成熟、变化的过程。广义的发展是指个体身心整体的连续变化过程,不仅是数量的变化,更重要的是质的变化 Age character(年龄特征):儿童心理年龄特征是指在儿童心理发展的各个年龄阶段所形成的一般、典型的、本质的心理特征 Sensitive Period(敏感期):心理某个方面发展最为迅速的时期,错过后难以产生Heritability(遗传力):在一定时间、一定群体的某种特质(如智力)的全部变异中,可归因与遗传差异的比率 Inheritance or congenital diathesis(遗传或先天素质):儿童出生时所具有的生理解剖方面的特征;是遗传基因和胎儿发育过程的环境因素之间复杂的相互作用的结果 Sensory integration(感觉统合或感官经验的统合):通过感觉系统如视觉、听觉、嗅觉、触觉、味觉、前庭阶觉、本体感受觉等,将感觉信息送到大脑作统合、分析,然后再发出指令使运动系统做出反应 Observed ability(观察力):观察力是指大脑对事物的观察能力,如通过观察发现新奇的事物等,在观察过程对声音、气味、温度等有一个新的认识。 Infantile amnesia(婴儿期的记忆缺失):我们无法保持任何有关婴儿时期的经验 Memory Recovery(记忆恢复):学习后过几天测得的保持量比学习后立即测得的保持量要高的记忆现象 Autobiographical Memory(自传体记忆):是一种特殊的情景记忆,指个体在日常生活中对自身经历时间的记忆,具有不随意性 直观行动思维:是指直接与物质活动相联系的思维 具体形象思维:借助活泼、具体和形象的语言或作品来对表象和形象等重要材料进行加工抽象逻辑思维:是在实践活动和感性经验的基础上,以抽象概念为形式的思维 前概念(日常概念):先入为主的日常生活经验 科学概念 直接判断:基于对事物的感知特征进行判断,不需要复杂的思维加工 间接判断:是根据事物的本质定义和事物的因果关系进行判断,它是以抽象形式进行的思维活动 转导推理:是从一些特殊的事例带另一些特殊的事例,这种推理并不具逻辑性,往往也不符合客观规律 类比推理:是一种逻辑推理,是对事物或数量之间关系的发现和应用 语言获得:指的是儿童对母语的产生和理解能力的获得(这里主要指口头语言的说话和听话能力的获得) 积极词汇: 命题语义:即理解句子所表达的基本语义关系 LAD(语言获得装置) Empathy(移情):在儿童早期发展起来,是儿童观察他人情绪反应时体验到的与他人相似的情绪反应,主要包括认知和情感两个成分,是亲社会行为或利他行为的重要激发因素,是道德发展的前提 Social Referencing(社会参照):指在不确定情境下,儿童从自己母亲(或其他熟悉者)那里搜寻情绪信息,而后采取行动趋近或躲避。 Emotional display rules(情绪表现规则):在某些情境中,为了不伤害他人或者避免消极后果,儿童学会掩饰自己的情绪

新闻学概论—考试重点

新闻学:是以人类社会客观存在的新闻现象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研究的重点是新闻事业和人类社会的关系,探索新闻事业的产生、发展的特殊规律和新闻工作的基本要求。 硬新闻:关系到国计民生以及人们切身利益的新闻。 用事实说话:指新闻记者通过对新闻事实材料的分析,取舍和安排,通过事实本身的内在逻辑来表达观点,立场和主张的一种方法。 新闻要素:指新闻事实的主要构成因素。 新闻媒介经营管理:指新闻媒介在遵循国家法律,法规和新闻政策的前提下,按照新闻媒介的发展目标和新闻事业的发展要求,在社会行业和市场范围内,合理地调配和组织人,财,物,信息等各类有形与无形资源使其保值与增值,从而更好地保证新闻媒介实现社会职能的管理活动,经营行为以及一切运作方式。 新闻选择:指记者根据新闻价值、自身媒体的定位或版面(时段)需要对已发现的新闻进行取舍和安排。 新闻指导性:通过报道新近发生的事实来宣传一定的观点,影响受众的思想,把受众引导到既定的目标上去。 受众:本身是一个中性的概念,只是表明它作为媒介信息接受者的地位。 新闻媒介的双重属性:新闻媒介从属于上层建筑范畴,又属于信息(娱乐)产业。 新闻自由:公民拥有出版权、采访权、发布权。 有偿新闻:新闻采编者将具有或不具新闻价值的信息,按照出资人某些宣传意图撰写的新闻。 社会责任论:主张有限制的新闻自由、承认政府对新闻业干预和控制的一种新闻观念。 受众定位:受众定位是指以受众本位为思想基础,确定的目标接受人群,在信息传播活动中,以受众为中心,满足受众获取信息的需要。 传媒核心竞争力:指一家传媒超越其竞争对手的强项,这个强项就使一家传媒能占得市场先机或稳固地占据市场相当份额。 简答题: 什么是观点的公开市场和自我修正过程? 观点的公开市场与自我修正过程是资产阶级新闻自由的两个互为关联的概念。前者指人们可以自由公开发表自己的意见不受外来干涉和控制。后者指通过多种意见的交流、斗争、丰富,最终战胜虚伪,保存正确观点。, 新闻敏感的判断标准? 能十分迅速地捕捉事物正在或即将发生的最新变化,能从纷繁复杂的事物中判断和选择出有价值的变化,不拘束于某种固有的思维模式和工作思路。 简述社会责任新闻理论的基本观点 在资本主义垄断竞争时期,新闻自由伴随义务和责任,绝对新闻自由不存在,当新闻媒介不履行自己应承担的社会责任时,政府有权对新闻媒介进行干预。 新闻媒介可以通过哪些形式表达立场观点 电视、广播、报纸、杂志、网络、海报、宣传单、横幅、口头宣传。 为什么说新闻学是一门选择事实的艺术? 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可新近发生的事太多,报纸无法全部报道出来,因此还得对新近发生的事实进行选择,所以说新闻学是一门选择事实的艺术。 大众传媒对经济有哪些促进作用? 1.收集与发布经济信息,引导生产与消费。 2.监督市场秩序,反映社会舆论,纠正经济生活中的不公平现象和其他偏差。 3.刊登商业广告,激活或满足消费需求。 4.大众传媒作为一种信息产业其本身就是国民经济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为本国创造大量利税,提供大批就业机会。

传播学教程核心知识点

沉默的螺旋理论 1、提出 2、观点 3、评价 1、提出 该理论是德国传播学者诺利—纽曼于1972年在其著作《重归大众传播的强力观》中首次提出的,1980年在《沉默的螺旋:舆论——我们社会的皮肤》中给予全面的概括。她认为:大众传播媒介在影响公众意见的方面有强大的效果,她把舆论生成中起重要作用的因素称为"沉默的螺旋" 2、观点 (1)个人意见的表明是一个社会心理过程,个人在表明观点前要对周围的意见环境进行观察,当发现自己属于"多数"或"优势"意见时,便倾向于积极大胆地表明自己的观点,当发现自己属于"少数"或"劣势"意见时。一般就会屈于环境压力而转向"沉默"或者附和。 (2)意见的表明和"沉默"的扩散是一个螺旋式的社会传播过程,一方的沉默造成另一方的意见增势,受群体压力而改变态度的人越来越多,使得优势意见越来越强,迫使更多持不同意见的人继续保持沉默或者既而转变态度追随支配意见。(3)媒介通过营造意见环境来制约影响舆论,大众传媒以三种方式影响沉默的螺旋: a. 对何者是主导意见形成印象 b. 对何种意见正在增强形成印象 c. 对何种意见可以公开发表而不会遭到孤立形成印象 对人们确定多数人的意见是什么,大众传媒起重要的作用。 3、评价 意义: 1)为传播学的效果研究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认为舆论的形成是大众传播、人际传播、人们对意见环境的认知心理三者相互作用的结果 2)强调社会心理机制在舆论形成种的作用,是一个突破。 3)强调大众传播对舆论的强大影响,并指出这种影响来自传媒营造的"意见环境" 局限: 1)其理论前提"个人对社会孤立的恐惧",以及由这种"恐惧"所产生的对多数或者有时意见的趋同行为,仍有待于推敲。 2)对社会孤立恐惧,对优势意见趋同行为的动机不应该是一个绝对的常量,而是一个受条件制约的变量。 3) "多数意见"的压力强弱受社会传统、文化以及社会发展阶段等因素的制约,对于不同性质、类型的问题。多数意见压力不同。 4)过于强调"多数"或者"优势"意见的压力,忽略了舆论的变化过程何少数派的作用。实际上,少数派的"中坚分子"往往可以对多数派产生影响。 知识沟假说 1、背景 2、提出

史学概论复习题参考答案

2011-2012第一学期《史学概论》复习题 1、广义“历史”定义。 定义:是已经发生了的事件、现象和过程,即客观历史本身,它包括自然史和人类社会史。 2、狭义的“历史”定义及其特征。 定义:包括两层含义:一是人类社会的历史;二是指对以往事件的记录和研究。特征:前者是客观的,后者则是带有主观倾向性的。 3、自然史和人类史的关系? (1)两者的共性:①一度性;②客观性。 (2)两者的差异:①对象不同:自然史以自然界的物质及其变化过程为研究对象;人类史是以社会中的人、人群的活动为研究对象。②产生的时间、变化的速度各不相同:自然界约有46亿年的历史,生物的历史也有30多亿年,且自然界的变化缓慢;人类的历史只有300万年左右,农业起源于1万年左右,人类最早的文明只有5500多年,且人类史的变化相对较快。③产生的途径和其中存在的规律不同:自然史是一种没有意识的存在,因此,自然历史的规律都不存在主体的选择规律;人类史是人类创造的结果。 因此,人类历史的规律往往不能简单地用因果关系来表达,而是要充分考虑到各种因素及其相互关系的方向。 4、狭义“历史”二者间(人类客观的历史与历史撰述)的关系如何? (1)区别:①客观性:②主观性: 历史记录(一次主观化)、历史著作(至少二次主观化) (2)联系:客观的历史:是被反映对象(被加工物) 历史撰述:是反映结果(加工处理的产品)

5、何谓“历史学”? 历史学是研究历史矛盾运动过程及其规律性的科学。 6、历史学的学科特性?根本任务? 学科特性:是科学,而非艺术。 根本任务:揭示历史规律。 7、历史学的学科群是怎样划分的? (1)、理论部分(以历史、历史学为研究对象) 历史理论(历史哲学)、史学理论、历史认识论、史学方法论。 (2)、主题部分(以客观历史为研究对象) 按时间划分:史前、上古、中古、近代、现代、当代史等 按内容划分:世界史、地区史、民族或者国别史、专门史、历史地理等 按区域划分:美国史、日本史、中国史、中东史等 按专题划分:经济史、文化史、思想史、宗教史等 (3)、史学辅助学科(以史料为研究对象) ①目录学(搜集史料);②版本学;③校勘学;④辑佚学;⑤辨伪学;⑥考据学; ⑦训诂学;⑧史料学。(②-⑧,获得真实的史料) 8、历史学与自然科学的关系?(课本14页) 史学与自然科学之间尊在这相互促进、共同提高的关系。 9、历史学与哲学的关系? 哲学:是世界观的理论形式,是关于自然界、社会和人类思维及其发展的一般规律的学问。 关系:①哲学为历史学提供世界观(历史观)和方法论。历史研究的每一个环节离不开这样那样的哲学世界观的理论指导,它的基本理论和原则,渗透在历史研究方方面面,成为史学理论的核心内容;②历史学位哲学提供经验拿和史实的依据。

儿童发展概论复习提纲

总复习思考题 了解掌握关于儿童发展的基础知识,关注学前儿童的心理发生发展问题。 发展Development 指个体、生理、心理、行为方面的发育、成长、分化、成熟、变化的过程,(广义)指个体身心整体的连续变化的过程,不仅是数量变化,更重要的是质的变化。 年龄特征age character 1.是指在儿童发展的各个年龄阶段中所形成的一般的、典型的、本质的特征。 2.一定条件下,儿童年龄特征既是相对稳定,同时也随着社会生活和教育条件而改变。 3.儿童发展由于存在个体差异,在年龄特征上也存在不平衡性。 关键期Sensitive Period 人或动物的某些能力和行为发展有一定时间,如果在此时给予适量性刺激会促进起行为与能力的更好发展,反之则阻碍发展,甚至导致行为能力缺失 遗传Heritability 遗传或先天因素inheritance or congenital diathesis 感觉统合Sensory integration 机体在环境内有效的利用自己的感官,以不同的感觉通路从环境中获得信息输入大脑,大脑再对信息加工处理并作出适应性反应的能力的过程 观察法Observed 是指研究者通过感官或一定的仪器设备,有目的、有计划地观察儿童的心理和行为表现的方法 婴儿期健忘,早期经验失忆症infantile amnesia 记忆恢复Memory Recovery 即学习后过几天测得的保持量比学习后立即测得的保持量要高的记忆现象。 自传体记忆Autobiographical Memory 是一种特殊的情景记忆,指个体在日常生活中对自身经历事件的记忆,具有不随意的特点。直观行动思维 指直接与物质活动相联系的思维,又叫感知运动思维或动作思维,是思维发展的初级阶段,主要作用是协调感知和动作 具体形象思维 以表象为材料的思维,是一般形象思维的初级形态, 具备思维的概括性、间接性、逻辑性的特点,带有强烈的个人感情色彩 抽象逻辑思维 在实践活动和感性经验的基础上以抽象概念为形式的思维 是人类思维的核心形态,主要以概念、判断、推理的形式表现出来,分形式逻辑和辩证逻辑两种形式 前科学概念(前概念) 指个体在没有接受正式的科学概念教育之前.对日常生活中所感知的现象,通过长期的经验积累与辨别式学习而形成的对事物的非本质的认识。 科学概念 指人类用事实证明、验证过的结果或理解释客观世界的过程。 直接判断

传播学概论复习(重点整理)

传播学概论 第一章:传播学的对象和基本问题 第一节:从传播的定义看传播学的研究对象 所谓传播,实质上是一种社会互动行为。 介质:是作为意义和符号、精神内容和物质载体之统一体的信息。 传播三要素:信源、讯息、信宿 信息定义:信息是物质的普遍属性,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物质运动形式。 传播的定义和特点: 定义:所谓传播,即社会信息的传递或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 特点: ①一种信息共享活动 ②在一定社会关系中进行的,又是一定社会关系的体现 ③它又是一种双向的社会互动行为; ④传播成立的重要前提,传受双方必须要有共同的意义空间; ⑤传播是一种行为,也是一种过程,也是一种系统 第二节传播学是研究社会信息系统及其运行的科学 一、社会传播的系统性 社会传播的五种基本类型: 1.人内传播:人体本身就是一个完整的信息系统 2.人际传播:由两个个体系统的互相连接所形成的新的信息系统 3.群体传播:群体传播不仅存在着许多个体系统的活动,有机结合还产生了新的输出物— —群体意识、群体规范和群体价值 4.组织传播:企业传播与企业管理 5.大众传播:专业传播者、广泛受众、专业技术手段 二、社会信息系统的特点 ①社会信息系统是一个开放性系统 ②社会信息系统是有各种子系统相互连结、相互交织而构成的整体 ③社会信息系统是一个具有双重偶然性的系统(传受双方都存在着不确定性) ④社会信息系统是一个自我创造、自我完善的系统 三、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与社会发展 传播障碍——结构与功能障碍 传播隔阂——无意曲解、有意曲解 传播障碍和传播隔阂的存在是社会信息系统的一个必然现象,会造成社会成员的认知、判断、决策和行动的混乱,带来一系列的社会问题,这些问题如果不及时妥善地解决,必会影响社会的和谐和正常发展。 第三节精神交往理论与马克思主义传播观 ·研究传播学的重要前提:必须从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的立场出发,树立科学的传播观·马克思和恩格斯精神交往理论的几条重要原则: 一、在人类交往活动的大系统中把握传播 二、在物质交往和精神交往的辩证关系中把握传播

史学概论复习资料

史学概论 【名词解释】 1. 史家四长:指的是要想做为一个史家必须具备的四种资格:即:史德、史学、史识、史才。史德是对过去毫不偏私,善恶褒贬,务求公正。史学是指要具备史学知识。史识是讲历史学家的观察力。史才是讲作史的技术。 2. 史学本体论:也即是对客观历史本质的反思。历史认识论和方法论则是对历史学作为一门学科在对客观历史的认识和研究方法上的理论思考。也有学者把史学本体论称为历史理论,认识论 和方法论称为历史学理论或史学理论。历史认识论:历史认识论是关于历史认识的理论,它与历 史本体论、历史方法论或史学方法论共同构成了历史哲学。具体说来,它是关于历史认识主体认识其客体的过程、特征、方法等等的理论,它主要涉及历史认识主体和历史认识客体各自的特点,二者之间的关系,涉及历史认识过程的特点、历史认识正误的原因及其检验方法,还涉及历史认识如何对实践乃至对现实发展进程的影响。严格说来,历史本体论是关于历史本体即客观历史进程的理论认识,也即历史理论,而史学方法论则涉及手段问题,因而历史认识论成为历史哲学的主要组成部分。 3. 三统三正:西汉董仲舒提出的历史循环论,并对邹衍的“五德终始说” 稍加变通后提出的理论, 以不同正朔为标志的改制法则。“三统”是指黑统白统赤统,中国西汉时期董仲舒提出的黑、白、赤三统循环的神秘主义历史观。“三正”是指夏正商正周正,三正是春秋战国时代不同地区所使用的不同的历法制度。这种改制只是为了表明新的皇帝重新受天命统治人民,其实质却没有丝毫改变,这是一种唯心主义的历史观。 4. 计量史学方法:历史学的计量方法,是指把数学方法特别是数理统计方法运用于历史研究的一套方法,即运用电子计算机技术对历史资料进行数据处理,进行史料分析从而得到结论的一种方法。从17 世纪到19 世纪,统计学方法的发展和统计资料的日益完备,已使历史研究引入了计算,逐渐形成了历史统计学,主要研究经济史和人口史,但由于计算手法的初级,研究的性质、对象与传统史学大同小异,所以还算不上严格意义上的计量史学。进入20 世 纪之后,新史学家们对历史的定性研究感到日益不满足,他们认为某种历史现象仅靠描述和定性往往是错误的,具有较大的主观随意性,而通过定量研究有可能对特定主题产生较精确的、有说 服力的认识。计量方法远未能成为取代其他方法的唯一科学的手段,并不能完全排除主观因素。特别是其成果的枯燥,使其日益远离普通读者,失去了史学的社会功能,这些都是计量史学亟需解决的大问题。 5. 历史学:是一门关于人类社会以往运动发展过程的学问。一般说来,它包括历史过程的记录、历史经验的总结、历史规律的探讨和历史发展趋势的预见。 6. “五德始终”历史循环论:一种认为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周而复始地经历同样阶段的理论。如中国战国末邹衍提出的“五德终始说” ,认为历史变化和王朝更替,是土德、木德、金德、火德、水德的相继更替,周而复始循环的结果。主张人类社会的变化是简单的重复循环过程的历史理论。 7. 历史解释:即历史的主体(历史学家)通过历史的中介(主要是历史资料,如文献资料、实物资料)对历史的客体(如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过程、历史规律等)作出相应历史观的解释。 8. 历史遗产:即人类活动过程中所创造的各种财富的综合,大致包括两类:一类是“物质文化” ,诸如各种生产工具、设备、生活用具、居住房屋、衣饰装束、交通工具等;一类是“精神文化” ,诸如科学文化知识、理想和情操、道德和礼仪、习俗和风尚、生活方式、情趣、爱好等。 9. 历史系统方法:用系统论方法研究历史,它要求把历史作为一个整体系统观念出发,认识历史运动的整体过程,并进而从历史过程发展所表现的整体与部分(历史要素)结构、层次、环境的关系中,揭示历史的本质和规律,这就是历史系统方法的根本特点和要求。 【问答】 1. 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 1)社会历史发展是有规律可循的。历史运动的规律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过程,它可以通过人们有目的的、自觉的活动才能实现,因此历史必须重视研究人的活动和人本身的价值,重视人在历 史过程中的地位。 2)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起积极或消极的作用。因此,必须深入到人们的社会存在中去研究人们的思想、观点和立场,从社会存在中去寻找产生的原因和答案。 3)社会性质、社会政治变革的终极原因存在于生产方式之中,必须用社会经济结构去说明社会的政治结构,用社会经济的变化去解释社会文化、哲学、宗教、科技、政治、军事、伦理等的变化,去说明社会历史的运动。 4)阶级和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特有的现象,与历史上特有的生产方式、经济关系相联系。阶级分析方法是观察和研究阶级社会中历史现象的基本线索和基本方法。正确运用阶级分析方法是研究历史的 基本要求之一。

儿童发展概论复习重点.doc

总复习思考题 Development发展:个体在生命历程中成长和变化的过程。指个体身体、生理、心理。行为方面的发育、成长、分化、成熟、变化的过程。不仅是数量的变化, 更重要 是质的变化。 age character年龄特征:人类生理心理发展在各个年龄阶段中大多数个体身上所表现出来的 共同特征。 1.是指在儿童发展的各个年龄阶段中所形成的一般的、典型的、本质的特征 2.一定条件下,儿童年龄特征既是相对稳定,同时也随肴社会生活和教育条件而改变。 3.儿童发展由于存在个体差异,在年龄特征上也存在不平衡性。 Sensitive Period关键期:各种感觉、知觉和认知能力都在一,定时间窗内呈现出高效和高速 的发展。 Heritability遗传力:在一定时间、一定群体的某种特质的全部变异中,可以归因于遗传差异的比率。 inheritance or congenital diathesis遗传素质:受精卵形成时,完全由基因所决定的胜利解剖 方面的特点,包括机体的形态、构造、功能。 Sensory integration感觉统合,是指人的大脑将从各种感觉器官传来的感觉信息进行多次分析、综合处理,并作出正确的应答,使个体在外界环境的刺激中和谐有效 地运作。 Observed注意: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指向、集中。具有选择性、集中性 infantile amnesia婴儿忘:婴儿期的记忆缺失现象,成年人不能回忆出生后的最初几 年的经历的现象 Memory Recovery记忆回涨即学习后过儿天测得的保持量比学习后立即测得的保持量要高的记忆现象。也就是说在一定条件下,刚刚记忆材料以后,立即恢复或重现 的东西常常不多,而若干天后就能恢复和重现的好一些,在学习有意义材 料时表现更为明显。 Autobiographical Memory自传体记忆是一种特殊的情景记忆,指个体在I I常生活中对日身 经历事件的记忆,具有不随意的特点。 直观行动思维:儿童最初的思维是以直观行动思维为主。直观行动思维是指以直观的、行动的方式进行的思维。 具体形象思维:学前儿童思维由直观行动思维发展到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度抽象逻辑思维:是思维发展的高级阶段,学前期儿童还不具备这种思维,但牛5岁儿童已经出现了抽象思维的萌芽

新闻学概论知识点总结

绪论: 1. 世界各国新闻学主导性理论 1)自由主义报刊理论 2)社会责任论 3)发展新闻学 4)党报理论 2. 1918年,蔡元培创立中国第一个新闻学研究团体: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 3. 1919年,徐宝璜出版中国人写的第一本完整的新闻学著作《新闻学》。 4. 1978年建立的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是我国第一个专门的新闻学研究机构。 第二章 一、新闻起源 1、唯心主义的“生理本能”和“心理欲求”说 代表人物: 美国新闻学者卡斯柏约斯特 代表作品:《新闻学原理》 主要观点:人类对于事物的好奇心和兴趣,是新闻欲的源泉。 2、唯物主义的“社会生产实践说” 主要观点:人类的新闻传播活动在原始社会就已开始,人类通过传播新闻信息协调行动、趋利避害、更好地生存和发展。 参考作品:恩格斯《劳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阐明好奇心源自于人类劳动过程 二、新闻传播发展过程(十个阶段) (一)、原始人的手势语交流:原始人智力低下,语言的形成有一个漫长的过程,手势语成为最初的表达手段。 (二)、口语新闻媒介:当有声语言完善到可以交流的程度,出现了原始新闻的传播,语言和说话器官构成口语新闻媒介。以上两方面都可称为新闻传播的人身载体。 (三)、实物媒介:以某些物体作为媒介,构成原始社会的实物新闻媒介。 (四)、声光媒介:原始社会的声光媒介,多指用鼓声,烽火和烟雾传播信息。需要事先对信号的含义进行约定,并在视听能力所及的限度内使用。这种传播的共时性和有限距离,制约了传播范围。 (五)、图示媒介:图示媒介用线条把事物的分布写下来,构成信息画面,是象形思维的产物。以上三个方面的传播媒介可通称为体外传播载体。 (六)、手抄媒体:标志人类第一次传播革命开始,传媒发展出现了第一次历史性跨跃。成果:1)文字 2)手抄新闻:如中国殷墟甲骨文;盛行于原始社会末期到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初中期; 3)手抄报纸:如唐代《邸报》;公元前59年,罗马议事厅《每日纪闻》;1550年至1566年间的意大利《威尼斯公报》是最有名的手抄报纸。 (七)、印刷媒体:一种高效复制的媒介,开拓了辽阔的信息空间,标志着第二次新闻传播革命的出现。第一份以报纸形式出现的新闻传单,是1529年维也纳政府因土耳其的侵入而刊印的,其内容是向整个基督教世界要求援助这个被围困的城市。 1605年,英国第一位报人:奈森尼乐巴特出版了《约克郡谋杀案》新闻专刊; 1814年,《泰晤士报》和《晚邮报》采用了蒸汽印刷机,宣布了印刷新闻时代的到来。(八)、电子新闻媒介:电信号及其发射、接收装置传播信息,称作电子媒介。广播与电视成为新闻传播的第三、第四次革命。 1920年11月2日,世界上第一个正式的广播电台:威斯汀豪斯公司的KDKA电台正式播音;1925年10月,苏格兰的约翰贝尔德制造出世界上第一台电视机; 1936年,世界上最早的电视台:BBC电视台在英国伦敦建立; 同年11月20日,世界上最早的电视节目英国伦敦奥林匹克展览厅内诞生,著名的女歌星艾德尔迪克森演唱了一首名叫《电视》的歌。 (九)、互联网传播媒介:20世纪70年代兴起,又称“第四媒体”,互联网标志着人类历史上第五次传播革命的开始。

传播学教程核心知识点汇总

核心知识点: 传播学的相关学科社会传播的特点精神交往理论人类传播的发展进程信息社会符号 /意义象征性互动理论现代社会的象征性文化 (消费文化人内传播 5W 模式传播总过程研究人际传播群体规范、群体压力与趋同心理、集合行为霍桑实验企业识别系统大众传播的社会功能李普曼 /拟态环境极权主义 /自由主义媒介规范理论、社会责任 /民主参与理论大众传媒的特点“把关人” 麦克卢汉“电视人” 与“容器人” 理论受众大众社会理论“拷贝支配” 理论传播权 /知晓权 /媒介接近权子弹论传播流研究伊里调查:《人民的选择》/“意见领袖” /两级传播《个人影响》 /《创新与普及》 :多级传播“有限效果” 理论“说服性传播” 研究 (耶鲁研究“休眠效果” /“ 一面提示” 与“两面提示” /“ 免疫效果” /“ 警钟效果” 自信心假说“使用与满足” 研究“议程设置”理论“沉默的螺旋”理论“培养分析” “知沟”假说/“上限效果”假说/“信息沟”假说传播学的形成与诞生杜威 /库利 /帕克 /米德拉斯韦尔 /拉扎斯菲尔德 /卢因 /霍夫兰施拉姆香农 /维纳经验学派和批判学派 ● 第一章 ★与传播学的相关学科:新闻学、社会学、心理学、政治学、文化人类学、信息论、控制论、系统论等等。重点要搞清楚传播学和新闻学、社会学、心理学这三个学科的关系。 1、新闻学:新闻媒体的实践原则和标准、新闻学的主流理论(如第八章的那几个媒介规范理论都给了传播学很大启示,特别是早期传播学就诞生在新闻学院之中,还可以注意一下美国历史上著名的“卡方人” (经验学派的传播学者和“绿眼罩” (带有偏见的新闻从业人员与研究人员之争。这些都推动了传播学的发展。 2、社会学:社会学的大量社会理论极大了催生和促进了传播学的发展。早期的传播学研究者和传播学奠基人大多来自社会学界,如欧洲社会学家塔尔德与西美尔、深受西美尔理论影响的芝加哥学派(帕克和米德、库利、拉扎斯菲尔德和默顿等人在理论、方法(调查研究、文本分析等、实践等诸多方面推动了传播的诞生和

史学概论复习资料

绪论(概要) 一、名词解释 历史观:又称社会历史观,是人类对历史的根本观点,总的看法,是世界观的组成部分,世界观和历史观互相影响,相互制约。 二、论述 历史学的学科结构 ①以客观历史为研究对象的分支学科 时间(上古史、中古史、古代史、近现代史) 空间(美国史、中东史、欧洲史) 内容(经济史、政治史、文化史) 综合(秦汉专题史) ②以特定对象和特定方法为轴心的综合研究科目 (历史文献学、器物学、考据学、历史地理学、年代学) 第一章中国传统史学理论的发展 一、名词解释 意谓书中所论及的都是为匡时救国被迫非说不可的问题。

二、列举 1.修史制度论 (1)君举必书----慎言行 (2)人君不观史 (3)设官修史,唐代开始 (4)整体修史制度 2.新史学主要代表人物及其史学观点或着作 (1)梁启超 三阶段:1901----1905年:服膺进化史观 批判传统史 1912----1920年:中西结合,因果关系,“据事直书” 1920年以后 着作:1902年在《新民丛报》上发表的《新史学》 1901年《中国史叙论》 (2)章太炎 史学观点:历史是“人群和社会的进化”进化论,生存竟争解读历史;评历史人物;

将人类学运用于历史研究中。 着作:《訄书》论文集 (3)夏曾佑 史学观点:天演论,历史进化论;历史功能论;历史阶段思想 着作:《最新中学中国历史教科书》 (4)陈黼宸 着作:《独史》、《史地原理》、《中国通史》、《诸子通义》和《读史总论》3.王国维二重证据法的三个层次 (1)地下实物与纸上遗文互相释证 (2)异族之故书与吾国旧籍互相补证 (3)外来之观念与固有之材料互相考证 4.陈寅恪的史学思想及其相关代表作品 A、史学思想:“求真实,供借鉴”精义 B、学术信念: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 (1)广博的知识,严谨的学术 (2)重视制度史,社会阶层的分析《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

新闻学概论(复习考试重点内容)

《新闻学概论》期末复习重点 绪论 第一节 1.从新闻学的内容来说,大致可以分为理论(新闻理论)、历史(新闻史)、应用(新闻业务、媒介管理与经营)三部分。 2.中国新闻学的发展和代表性著作:中国的新闻学在20世纪20年代初步形成。 徐宝璜的《新闻学大纲》1922、邵飘萍的《实际应用新闻学》1923、戈公振的《中国报学史》1929三本著作构筑了中国新闻学的基础框架。 第一章新闻活动 1.关于新闻活动的两个观点:1.新闻活动是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 2.新闻活动是人类求生存图发展的需要 (分析:观点1:在社会生活中,除新闻事业(报纸广播电视)外,人们还通过其他各种途径(交谈、短信、报告……)来相互传递新闻。这说明在人们相互之间的交往中,相互传递新闻的活动普遍地、持续地进行着。因此,了解和传播新闻这样一种新闻活动是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从广义上说,新闻活动不限于和大众传播工具的直接接触,还包括人们为沟通客观世界新近变动的情况所进行的一切活动。在当今世界上的任何国家、任何阶级、任何行业,每天都需要获取一定的新闻,才能在社会中求得生存,去求得发展。如:政党、企业、军事、科学、个人。 观点2:1.无论是统治阶级还是被统治阶级,都必须要有一定数量的新闻才能生存下去。从事新闻活动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了解客观世界的变动。 2驱使人们不由自主地从事新闻活动的原因是人类相互之间的联系和客观世界的永恒变动。 其他:社会条件的改变,引起人类社会交往密切程度的提高,各行各业、各个阶级、阶层、整个社会对新闻的需求量增加。同时,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人类相互之间的关系越密切,社会的变动就越剧烈。社会变得越剧烈,所产生的新闻就越多;人类之间的关系越密切,社会对新闻的需求量也越大。) 2.结论:变动产生新闻(环境)关系决定需要(社会) 3.新闻活动的渠道:一、亲身传播(言语、文字、体态、信号)(定向)

传播学概论重点

传播学概论重点 传播: 作为学术用语的“传播”: 美国社会学家库利:传播指的是人与人之间关系赖以成立和发展的机制——包括一切精神象征及其在空间中得到传递、在时间上得到保存的手段。它包括表情、态度和动作、声调、语言、文章、印刷品、铁路、电报、电话以及人类征服空间和时间的其他任何最新成果。(《社会组织》1909) 符号学创始人(美)皮尔士:直接传播某种观念的唯一手段是像。即使传播单的观念也须使用像。因此,一切观点都必须包含像或者像的集合,或者说是由表明意义的符号构成的。(《思想的法则》1911)库利和皮尔士对传播的描述开创了界定传播概念的两个传统:社会学传统、符号学或语义学传统。 传播学中的“传播”概念:指社会信息的传递或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这是社会学与信息科学视点的结合)传播学所研究的传播是人类社会的传播。 信息:信息——符号和意义是信息的统一体,符号是信息的外在形式和物质载体,意义是信息的精神内容。 意义: 从社会传播的角度来看“意义”——指人对自然事物或社会事物的认识(如人类认识到关于商品和服务的信息需要得到传播,才能广泛引起消费者的注意和购买行为),是人给对象事物所赋予的含义,是人类以符号形式传递和交流的精神内容。 讯息:指的是由一组相互关联的有意义符号组成,能够表达某种完整意义的信息。(信息的外延更广,它包括讯息在内。讯息也是一种信息,其特点是能表达完整的意义。) 符号:指信息的外在形式或物质载体,是信息表达和传播中必不可少的基本要素。 传播媒介:传播媒介大致有两种含义: 第一,它指信息传递的载体、渠道、中介物、工具或技术手段; 第二,它指从事信息的采集、加工制作和传播的社会组织,即传媒机构。 反馈:指受传者对接收到的讯息的反应或回应,也是受传者对传播者的反作用。反馈是传播效果的一种体现。 受众:指的是一对多的传播活动的对象或受传者。 象征性社会互动:指人与人之间通过传递象征符和意义而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过程。由于象征符与意义是一个统一体,所以象征性社会互动又被称为符号互动或意义互动。 传播效果:传播效果就是媒介影响的效果。 传播效果这个概念具有双重含义: a.它指带有说服动机的传播行为在受传者身上引起的心理、态度和行为的变化。 b.它指传播活动尤其是报刊、广播、电视等大众传播媒介的活动对受传者和社会所产生的一切影响的结果的总体。子弹论:(20世纪初——40年代),传播媒介拥有不可抵抗的强大力量,它们所传递的信息在受传者身上就像子弹击中躯体,药剂注入皮肤一样,可以引起直接速效的反应;它们能够左右人们的态度和意见,甚至直接支配他们的行动。 几种传播类型:人内传播,人际传播,群体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 大众:一种新的未组织化的社会群体。 大众的特点:规模的巨大性;分散性和异质性;匿名性;流动性;无组织性;同质性。 大众传播:就是指专业化的媒介组织运用先进的传播技术和产业化手段,以社会上一般大众为传播对象而进行的大规模的信息生产和传播活动。 大众传播的特点: 1.大众传播中的传播者是从事信息生产和传播的专业化媒介组织 2.大众传播是运用先进的传播技术和产业化手段大量生产、复制和传播信息的活动 3.大众传播的对象是社会上的一般大众,用传播学术语来说即“受众” 4.大众传播的信息既具有商品属性,又具有文化属性 5.从传播过程的性质来看,大众传播属于单向性很强的传播活动 6.大众传播是一种制度化的社会传播 大众传播的社会功能: (一)拉斯韦尔的“三功能说”(1948年,《传播在社会中的结构与功能》) 1.环境监视功能; 2.社会协调功能; 3.社会遗产传承功能

历史系史学概论考试试题及答案

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这个命题包含三层意思:一是研究历史总是研究者现时 现刻的思想活动;二是历史研究是由现时生活需要激发起来的;三是历史是按 现时人的兴趣和价值取向来思考和理解的。这个命题含有明显的历史相对主义 的消极成分,但也含有一定的合理因素,那就是确认了一个事实:历史认识的 起点,来源于研究者感受到的现实需要。 列举从古自今史考的名著:司马光《通鉴考异》、顾炎武《日知录》、赵翼《廿二史札记》、钱大昕《廿二史考异》、王鸣盛《十七史商榷》、章学诚《文史通义》、崔述《考信录》 列举20世纪历史学概论性著作:曹佐熙《史学通论》、李则纲《史学通论》、周容《史学通论》、杨鸿烈《史学通论》、李大钊《史学要论》、朱希祖《中国史学通论》、蒋祖怡《史学纂要》。 列举史学方法著作: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姚永朴《历史研究法》、浮田和民《史学原论》、梁启超《新史学》 马克思史学的东西:翦伯赞《中国史纲》、范文澜《中国通史简编》、吕振羽《简明中国通史》 侯外庐《中国思想通史》、郭沫若《中国古代社会研究》 列举出列举出五部查阅资料的工具书:唐代欧阳洵《艺文类聚》、北宋李昉、李穆《太平御览》、三国魏文帝时刘劭、王象等《皇览》、明解缙《永乐大典》、,清纪昀《四库全书总目》、宋代李昉﹑扈蒙﹑李穆《太平广记》、北宋李昉﹑徐铉﹑宋白及苏易《文苑英华》、清朝陈梦雷《古今图书集成》、唐初的虞世南《北堂书钞》 名解历史观:历史观又称“社会历史观”。人们对社会历史的根本观点、总的看法,是世界观的组成部分。世界观与历史观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历史观 的基本问题是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这是哲学基本问题在社会历史 领域的延伸。阶级史观(革命史观) 又称阶级斗争史观,从阶级的视角去研究历史,研究各个历史阶层中不同主导的阶级和各个阶级的发展状况对所在历史时 期的影响、文明史文明史观认为,人类社会的历史就是人类文明演进的历史、 唯物史观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综合的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生产 关系对生产力,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有巨大的反作用。全球史观(整体史观)、(近)现代化史观、英雄史观、正统史观、个人历史观等。 历史比较研究法:历史比较研究法是对历史上同类事件、人物和现象进行比较 和对照,并分析其异同及缘由,从而寻求历史规律的一种方法。遵循“可比性 原则”——拿来作比较的事物,其材料必须是同类的,同一范畴的,采用同一 标准的,处理方法也是相同的。从历史事实出发进行比较。明确比较研究的主 题,确定比较对象。深入比较,找出异同。广泛验证,揭示规律。这样就有助 于克服史学研究的片面性、狭隘性,可以起到“间接实验法”的作用结论鲜明, 有说服力有助于开拓视野,启发思路,发现新问题。比较方法不是唯一的,也 不是万能的,结论会有不完全性或或然性,结论还带有很大的揣测性,容易产 生牵强附会。

儿童发展概论复习知识点

儿童发展概论复习知识点 考核目标: —了解发展的系列概念,了解各年龄阶段的儿童发展特点,了解儿童发展研究的研究方法、—理解儿童发展阶段及其划分标准,理解儿童发展的年龄特征。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儿童发展概述 1.(名词解释)发展是指个体(身体、生理、心理、行为方面)的(发育、成长、分化、成熟、变化)的过程,不仅是数量的变化,更重要的是质(体现为分阶段)的变化。P3页 2.(选择、判断)分化:主要指动作(如:婴儿时牵一发而动全身,逐渐分化为肢体可以独立动作)、情绪(如:婴儿只会哭这一种表达方式,随着年纪增长,分化出喜怒哀乐的情绪)等方面。 3.儿童发展主要是指从不成熟到成熟这一成长阶段。P4页 4.(填空、选择)儿童发展的特点:基础性(为人一生的发展奠定基础)、递进性(循序渐进)、易感性(受环境影响)P4页 5.(填空)儿童发展领域:生理、认知、个性与社会性、文化性(重要!)P5页 6.以心理特质的变化依据来分:P9页 皮亚杰提出:a.感知运动智慧阶段(0-1.5、2岁);b.前运算智慧阶段(1.5、2-6、7岁);c.具体运算智慧阶段(6、7-11、12岁);d.形式运算智慧阶段(11、12-14、15岁)。 7.儿童发展的年龄特征:(名词解释、填空)a.儿童发展的各个年龄阶段中所形成的一般的、典型的、本质的特征,它与儿童生理发展的年龄阶段有关,但不是由年龄决定的。 若出简答题:除上述1点外还要加答:b.年龄特征既有稳定性又有可变性,特征普遍稳定,长期观察可变(如身高特征,某一年龄段的普遍身高基本相同,但随着时代发展有所变化)。c.儿童发展由于存在个体差异,使其在年龄特征上存在不平衡性(如姚明的孩子可能会比较高)。P11页 8.婴儿学习分三个层次:习惯化、工具性条件反射、言语的掌握。P12页 9.了解儿童发展各阶段的主要特点:p12-13页 10.影响儿童发展因素:先天的遗传、后天的环境(其中最重要的是教育) 先天的遗传决定了儿童发展的可能性,后天的环境决定了儿童发展实际能够达到的水平。(补充内容:绪论首页空白处)

新闻学概论考点与知识点

《新闻学概论》 知识点和考点 一、名词解释、填空题 (说明:但是可能会在简答题、辨析题、论述题中用到) 绪论: 1.自由主义报刊理论(前提、基本概念、最终效果)(P6页) (1)自由主义报刊理论起源于欧洲,至今却盛行于北美,尤其是美国。自由主义报刊理论是为了确立、维护和发展新闻自由所作的理论探索。力图以理论的形式来阐述、论证新闻自由的合理性、必然性;探讨新闻自由和政府、社会、个人的关系是该理论的主要内涵,并由此确立其基本原则。 (2)主要观点: ①报刊独立自主,不受政府的干涉。 ②报刊拥有对政府的监督权。人民有权利监督政府,最重要、最常见的中介就是报刊。即报刊是行政、立法、司法以外的国家第四势力或第四种权力。 ③“意见自由市场”和“自我修正”理论。其要义是让人民群众、让各党各派都利用报刊充分地表达各自的意见。而充分表达意见的前提是给予人民有关各项事务的充分信息, ④对事实的信念。从个体主义至上的价值观出发,自由主义报刊理论强调,新闻报道的最终目的不是向大众灌输某种标准的观点,而是客观地反映现实,让人们对外部世界形成独立的见解。 缺陷: 1.它最大的缺陷:就是对公众的通讯工具的逐日进行的工作未能提供严格的标 准。 2.报刊作为私人企业和作为社会工具之间的矛盾不可避免。 3.自由竞争的结果必然导致垄断,资本薄弱的报纸无力和大报竞争,最后只能 被淘汰或兼并。 2.社会责任理论(P8页) 3.发展新闻学(“三功能”P10页) 媒介有守望、整合、教育的功能 第二章: 4.唯物主义的新闻起源观(P26页) 1.新闻是新近发生事实的报道。 2.新闻是新近事实变动的信息。 第三章: 5.狭义的信息(P44页) (狭义)是指能够消除受信者随机不确定性的东西。 6.宣传(P49页) 宣传是运用各种有意义的符号传播一定的观念,以影响人们的思想,引导人们的行动的一种社会行为,它的基本职能是传播一种观念。 7.决定宣传效益因素(P52页)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