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土地改革 同步练习 3

土地改革 同步练习 3

土地改革 同步练习 3
土地改革 同步练习 3

第3课土地改革

知识梳理

1、《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公布: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全国分批进行土地改革。到1952年底,土地改革基本完成。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剥削土地制度彻底废除,农民真正获得了解放。

2、土地改革的意义:土地改革的完成,标志着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剥削土地制度彻底废除,农民成了土地的主人。巩固了人民政权,解放了生产力,农业生产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并为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创造了有利条件。

重点难点

1、土地改革的必要性:旧中国的封建土地制度严重阻碍了农村经济和中国社会的发展。夺取政权需要农民的支持,巩固政权、发展经济更需要农民的支持。而新中国成立后,占全国三亿多人口的新解放区还没有进行土地改革,广大农民迫切需要进行土地改革获得土地。195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颁布,在新解放区开始分期分批地进行土地改革,到1952年土地改革基本完成,农民真正获得了解放。

2、土地改革运动的性质:建国后的土地改革,是在新解放区进行的,是解放战争时期解放区土地改革的继续,目的是废除封建土地剥削制度,属于民主革命的遗留任务,具有民主革命的性质。

典型例题

例:建国初期进行的抗美援朝、镇压反革命和土地改革运动的共同作用是()

A、消灭了地主阶级

B、基本肃清了国内反革命势力

C、巩固了人民民主专政

D、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解析:本题着重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分析比较能力。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题干所说的知识发生在建国初期,当时人民政府为了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进行了上述三大运动,C项准确地反映了这一主题,A、B、D、项则不是三大运动的共同作用。

答案:C

能力测试

一、单项选择题

1、新中国成立后,土地改革的重点地区是()

A、新解放区

B、老解放区

C、少数民族地区

D、边远地区

2、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央人民政府公布的土地改革法令是()

A、1950年——《中国土地法》

B、195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C、1951年——《中国土地改革法》

D、1949年——《中国土地法大纲》

3、云南省昆明近郊某农民分得田地三亩六分,这一史实应发生于()

A、土地革命时期

B、抗日战争

C、人民解放战争

D、建国时期

4、1952年,农民为能在自己的土地上耕种而高兴,出现这种局面的原因是()

A、镇压了反革命

B、进行了土地改革

C、加入了人民公社

D、实行了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

5、全国土地改革以后,分配给农民的土地()

A、归农民所有

B、归乡镇所有

C、归集体所有

D、归国家所有

6、我国存在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剥削土地制度被彻底摧毁的时间及标志是()

A、1949年——南京解放

B、1949年——新中国成立

C、1951年——全国领土基本解放

D、1952——土地改革的完成

7、毛泽东的一部著作中说道,“很短的时间内,将有几万万农民从中国中部、南部和北部各省起来,其势如暴风骤雨,迅猛异常,无论什么大的力量都将压抑不住。”你认为在50年代的这场“暴风骤雨”是指()

A、镇压反革命运动

B、抗美援朝运动

C、合作化运动

D、土地改革运动

二、材料解析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土地改革的基本内容,就是没收地主阶级的土地,分配给无地或少地的农民。这样,当作一个阶级来说,就在社会上废除了地主这一阶级,把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改变为农民的土地所有制。这样一种改革,诚然是中国历史上几千年来一次最大最彻底的改革。”

——刘少奇《关于土地改革问题的报告》

材料2:“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了道路。”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⑴材料1中“没收地主阶级的土地,分配给无地或少地的农民”表明土地改革主要在哪些阶级中进行?从材料中可以认识,土地改革要废除和建立的土地制度分别是什么?

⑵材料2中“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具体表现为怎样的情况?

⑶为什么说“这样一种改革,诚然是中国历史上几千年来一次最大最彻底的改革。”?

三、简答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是建国初期新中国颁布的一部重要法令,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有关问题:

⑴这一法令是在怎样的背景下颁布的?

⑵这一法令于什么时间由什么政府颁布?

⑶法令颁布后,便在什么地区开展了什么运动?

四、探究题

实践活动:“家乡土改工作调查”

进行课外调查,例如采访老人、查阅地方志、阅读乡土教材等,自己收集有关土地改革的史料并进行分析归纳,感受家乡土地改革给农民生产、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

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A

2、B

3、D

4、B

5、A

6、D

7、D

二、材料解析题

⑴地主阶级、农民阶级;废除封建的土地所有制,建立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⑵没收地主的土地,分给无地或少地的农民耕种,同时也分给地主应得的一份,让他们自己耕种,自食其力。近三亿无地或少地的农民,分到了七亿亩土地和大量的农具、牲畜和房屋;还免除了每年向地主缴纳约三百五十亿斤粮食的地租。农民获得了真正的解放。

⑶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地主阶级也被消灭;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这使人民政权更加巩固,也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业生产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三、简答题

⑴解放前,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仍然维持封建土地制度,严重阻碍农村经济和中国社会的发展。新中国成立后,占全国三亿多人口的新解放区还没有进行土地改革,广大农民迫切要求进行土地改革,获得土地。

⑵195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

⑶新解放区;土地改革运动。

(新)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3课《土地改革》优质教案

第3课土地改革(教案)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第一单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的内容。土地改革彻底废除了两千多年来的封建剥削制度,解放了生产力,巩固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并为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创造了有利条件。本课前承新中国政权的建立,后启国民经济的恢复、发展和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施,在本章教材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学情分析 初二学生经过一年多的历史学科的学习,具备了一定的历史基础知识和综合分析能力,为教师在教学上提供了重要的基础知识。初二的学生好奇心强,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理解土地改革的开展原因、开展及基本完成;掌握《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公布,土地改革的历史意义,培养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引导收集整理或向家人、长辈了解有关土地改革的信息,理解和认识解放后的土地改革,形成正确的历史概念,学会收集、分析、整理信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土地改革的作用与抗美援朝的胜利一样,都进一步巩固了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还为即将到来的社会主义建设准备了条件。 四、重点和难点 1、重点:《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公布,土地改革的开展和完成。 2难点:土地改革的历史意义。 五、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搜集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学生准备:提前预习课文,向家人了解土地改革的历史。 六、教学方法

通过播放视频创设情景,分组讨论、启发式教学等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效率。 七、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课件播放歌曲《白毛女——秋收》通过杨白劳的唱词中唱到:“高粱谷子望不到到边,黄家的土地数不完,东家住高楼,佃户们来收秋,流血流汗当马牛……”这种状况是什么时候结束的呢?农民什么时候有了自己的土地呢?让我们一起进入第3课土地改革。 2、讲授新课: 本课共学习三个板块:农村筑起土地梦 改革掀起创新路 农业走向发展路 板块(一)农村筑起土地梦 课件展示中国农村解放前的具体情况。 师:通过上图可以看出当时土地大多掌握在谁的手中? 生:土地大多掌握在地主手里。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历史第一单元第3课《土地改革》同步练习题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历史第一单元第3课《土地改革》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毛泽东曾兴奋地说:“我为新中国数万万农民获得翻身的机会和国家获得工业化的基本条件而表示高兴,表示庆贺。”据此可知,让毛泽东高兴的是() A. 新中国成立 B. 抗美援朝的胜利 C. 土地改革的完成 D. 西藏和平解放 2.欣赏下列“话剧”。农民对地主说:“你被消灭了”,地主对农民说:“你翻身当家了”,土地兴奋地说:“我要换新主人了”,农民、地主、土地一起说:“一切都变了”。该“话剧”所反映的史实发生于() A. 1937﹣1945年 B. 1946﹣1949年 C. 1950﹣1952年 D. 1953﹣1957年 3.土地是人民的命根子。1952年底的土地改革,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2000多年封建土地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下列对当时土地改革后的土地所有制理解正确的是() A. 由私有到公有 B. 由私有到私有 C. 由公有到公有 D. 由公有到私有 4.“斗地主”现在已经成为喜闻乐见的群众性游戏,使“地主”退出历史舞台的变革是() A. 土地改革 B. 三大改造 C. 文化大革命 D. 改革开放 5.19501952) A. 土地改革运动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B. 社会主义改造顺应了广大农民的愿望 C. 集体经济制度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D. 过渡时期总路线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 6.1953年,农民王老汉家贴出了一副春联:“土地还家山河改色,妖氛敛迹农民翻身”。从春联中可看出让王老汉高兴的事情是() A. 他参加了农业合作社,走上了集体化道路 B. 他成为了人民公社社员,吃饭不要钱了 C. 种上了责任田,使他勤劳致富 D. 他分到了地主的田地,成为了土地的主人 7.如图反映的是哪个重要法令的颁布受到农民欢迎?() A.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B.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C. 《共同纲领》 D.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 8.如下表是1950年至1952年我国主要农产品产量变化表。这些变化说明()

部编本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历史第三课土地改革-教案

篇一:人教版八年级历史第三课土地改革教案 第三课土地改革 内蒙古通辽奈曼旗义隆永中学张艳春 教学难点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的关系 教学过程土地改革的必要性及其历史意义 一、导入新课 1. 你看过电影《白毛女》吗?故事发生在河北省某县杨格村。穷苦农民杨白劳 忠厚老实勤劳善良与女儿喜儿相依为命,只因租种恶霸地主黄世仁六亩田地,年年还不上东家的租子一到过年的时候不得不离家出去债。到除夕的深夜才 偷偷回家,为过年带回三样东西二斤白面,一根红头绳,两张门神。在除夕 之夜杨白劳刚到家地主的狗腿子就来借逼租要债,杨白劳无奈在女儿的卖身 契上按下手印,后来在万分悲愤中喝下卤水自尽了。喜儿被抢进黄家遭奸污。 后喜儿逃入深山,过着非人的生活,头发全白。几年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 导下,杨格村获得解放,喜儿也由过去的“鬼”变成了社会的主人。请讨论 一下:在旧中国的农村地区,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人间悲剧?土地改革为什 么把地主的土地分给农民? 二、教学新课 2、指导学生阅读第一段后回答。[在旧中国,占农村人口不到10%的地主、富农, 占有70%~80%的土地,他们借此残酷地剥削农民;而占农村人口90%的贫 农、雇农和中农,却只占有20%~30%的土地,他们受尽剥削,不得饱暖。] 3、师述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只用几年时间就彻底推翻了这种封建土地制 度。 4、右图中的人们在干什么?为什么他们是那么地高兴和激动?原来他们在焚烧 地契。你知道这一现象发生在什么时期吗?在土地改革中,政府对地主占有的土地采取了什么政策? 5、安排学生先阅读全文,作读书标记。 6、然后探索、交流、讨论。 7、组织学生学习和探究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公布 组织学生集体朗读课本第12页“文献资料·《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条款”,讨论回答: ⑴土地改革的起止时间与抗美援朝的起止时间有什么异同?(都开始于1950年; 但是,全国土改基本完成于1952年底,抗美援朝胜利于1953年7月。) ⑵这次土地改革同过去的土改有什么不同?(注意保存富农经济,也给地主分 上应得的一份土地,让他们自食其力,富有人文主义精神,减少了改革的阻力。)·教师过渡:近3亿农民真正地翻身当家作了主人,将产生多么巨大的能量? 土地改革的意义 ·指导学生观看《历史地图册》7页《土地改革》图和课本相关插图,形象地了解土改经过和农民心情,通过讨论加深理解土改的历史意义。 ⑴土改完成后,我国的土地制度发生了什么变化?(彻底摧毁了封建土地制度, 消灭了地主阶级,农民成了土地的新主人,实现了“耕者有其田”的理想。) ⑵农民翻身后,对于新中国人民政权的生存和发展起了什么作用?(起了巩固的 作用。因为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农村生产力获得极大解放,农业生产迅速恢复和发展,粮食产量不断增加,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三、加深巩固 7、看谁说的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公布背景时间内容结果 土地改革的意义

土地改革练习题

土地改革练习题 Corporation standardization office #QS8QHH-HHGX8Q8-GNHHJ8

第三课土地改革 【学习目标】:知道《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理解土地改革的意义。 【达标练习】 一、轻松入门(必做题,每题10分): 1、下边两幅图记载的历史事件是() A、1950~1952年土地改革 B、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C、西藏和平解放 D、大跃进运动 2、建国后保证农民在政治、经济上翻身得解放,成为土地主人的法律法规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法》 C.《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D.第一个五年计划 3、下列选项中,属于土地改革意义的是() ①废除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②解放农村生产力,使农业生产迅速发 展,改善农民生活③建立了土地公有制④农民翻了身,成为土地主人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4、关于1950~1952年土地改革的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改革前我国农村均是维持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 B、《中国土地法大纲》是这次土改的指导文件 C、《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是指导土改的文件之一 D、这一时期西藏等少数民族地区也进行了土改 二、快乐晋阶(必做题,每题10分): 1、如果要了解有关建国后土地改革的历史资料,可以查阅下列哪部作品() A《暴风骤雨》 B《狂人日记》 C《雷雨》 D《班主任》2、《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规定土地改革的根本目的是() A.废除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 B.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 C.实现耕者有其田的社会理想 D.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 3、判断对错: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彻底废除了在我国延续两千多年的封建 土地剥削制度,从此,农民成为土地真正的主人,在政治、经济上翻了 身。() 4、新中国成立后的三四年中,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为巩固新生的中华人民共 和国展开了哪些斗争?结果如何?

第3课土地改革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同步练习 第3课土地改革 一、选择题(请将唯一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写在表格内) 1.1952年,全国土地改革后,分配给农民的土地归() A.农民所有B.合作社所有C.集体所有D.国家所有 2.下表为四川省资中县某镇三个村阶级结构变动情况表(单位:户).表中阶级结构变动的直接原因是() 年份雇农贫农中农富农新富农地主其他 1948年83197116180272 1953年3743550407 A.新中国的成立 B.土地改革的完成 C.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 D.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 3.“耕者有其田”是中国世代农民梦寐以求的愿望。新中国成立后实现了农民这一愿望的是() A.土地改革B.人民公社化运动 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D.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4.从取消农业税牧业税和特产税到农村承包地“三权”分置、打赢脱贫攻坚战、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对中国的农民来说无疑都是重磅好消息,1950﹣1952年中国农民也收到一个重磅好消息,它是() A.实行减租减息政策B.实行土地改革 C.推行农业生产合作社D.发动人民公社化运动 5.新中国成立后,1950年6月,中央人民政府颁布的指导解决广大农民迫切要求进行土地问题的基本法律文件是() A.《农业合作化报告》 B.《朝鲜停战协定》

C.《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D.《惩治反革命条例》 6.中国共产党制定的下列农村改革方案中,哪一方案的实施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为农业生产的发展和国家工业化开辟了道路() A.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B.《中国土地法大纲》 C.土地革命路线 D.《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7.1949 年9 月,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在北平召开,下列不属于该会议内容的是() A.决定以五星红旗为国旗 B.采用公元纪年 C.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D.选举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 8.《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规定土地改革的根本目的是()A.废除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 B.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 C.实现耕者有其田的社会理想 D.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 9.1952年的一天,农民张大爷看着自己刚分到的土地,激动得喜泪涟涟。下列选项中,关于土地改革意义表述不正确的是() A.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B.彻底废除了中国2000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 C.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D.标志着我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10.如图是建国初期画家米谷的漫画“从泥土中站起来!”,它体现的主要内涵是()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3课 土地改革练习题(解析版)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3课土地改革练习题(解析版) 第3课土地改革练习 一、选择题 1.欣赏下列“话剧”。农民对地主说:“你被消灭了。”地主对农民说:“你翻身当 家了。”土地兴奋地说:“我要换新主人了。”农民、地主、土地一起说:“一切都变了。”该“话剧”所反映的史实发生于() A. 1937—1945年 B. 1946—1949年 C. 1950—1952年 D. 1953—l957年 2.新中国成立前,中国的土地制度极不合理。占乡村人口不到10%的地主和富农,占有 70%——80%的土地;而占乡村人口90%的贫农、雇农和中农,却只占有约20%~30%的土地,他们终年劳作,仍不得温饱。上述材料反映的是() A. 土地改革的背景 B. 土地改革的内容 C. 土地改革的性质 D. 土地改革的影响 3.为了彻底废除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人民政府颁布了() A.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B.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C.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D.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4.20世纪50年代初,分到土地的农民们欢天喜地地说:“过去头顶地主的天,脚踏 地主的地,现在都成为我们的了”,“分了地,出了气,翻了身,见了天。”材料表明土地改革 ①在少数民族地区开展②得到了农民的拥护③废除了地主土地所有制④使 农民获得了解放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5.到1952年底,全国大陆基本完成土地改革。全国粮食总产量比1949年增加44.8%, 这主要得益于土地改革() A. 建立了土地公有制 B. 极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C. 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D. 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开始起步 6.解放战争时期,揭开土地改革运动序幕的文件是 1 / 12

2019-2020年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第3课《土地改革》习题新

2019-2020 年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第 3 课《土地改革》习题精选 新人教版 一、选择题 1.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土地所有制是在() A. 《共同纲领》 B.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C.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 《宪法》 2.全国大陆基本上完成个土地改革是在() A. 1950 年 B. 1951 年 C. 1952 年底 D. 1953 年 3.下列选项中,属于土地改革意义的是() ①废除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 ②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使农业生产迅速发展 ③建立了土地公有制 ④农民翻了身,成为土地的主人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二、材料解析题 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

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 ——摘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请回答: (1)《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是何时颁布的?是什么政府颁布的? (2)当时为什么要进行土地改革? (3)全国土改在哪一年基本完成? (4)土地改革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三、识图题 仔细观察下图,请你为图片写出简要说明。

参考答案 一、1. B 2. C 3. D 二、(1)1950年,由中央人民政府颁布。(2)新中国成立的时候,占全国三亿多人 口的新解放区,还没有进行土地改革,农民迫切要求得到土地。(3)到1952年底,全国大 陆除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土地改革基本完成。(4)土地改革的完成,使我国存在两千多 年的封建剥削土地制度,彻底废除了,地主阶级也消灭了;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在政治上.经济上翻了身;解放了生产力,农业生产得到迅速发展。 三、图片说明:干部正在向农民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土地法规定:废 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农民听了以后,高兴地举起手 来,表示拥护和赞扬。

第3课 土地改革【试题】

八年级历史下同步练习第3课土地改革成立 一.选择题(共20小题) 1.(2017?昆明)新中国成立后,为完成对旧乡村的改造,彻底废除在我国延续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中央人民政府() A.推行土地改革B.开展人民公社化运动 C.掀起“大跃进”运动D.引导农民走集体化道路 2.(2017?临沂)图中所宣传的法律性文件颁布实施后,对中国社会所产生的巨大影响不包括() A.中国人民从此成为国家的主人B.使中国的农民真正获得了解放 C.彻底摧毁了我国封建土地制度D.大大解放了我国的农村生产力 3.(2017?常州)“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以此为目的,我国进行了()A.土地改革运动 B.人民公社化运动C.三大改造D.“包产到户改革“4.(2017?长春)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的是() A.土地改革运动B.农业合作化运动C.人民公社化运动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类别粮食棉花油料1951年比1950年增长(%)8.748.822.4 1952年比1951年增长(%)14.126.512.5 C.集体经济制度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D.过渡时期总路线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6.(2017?遵义模拟)新中国成立后,随着西南地区解放战争的推近,贵州境内有大片少数民族区域,土司制度依旧根深蒂固,为此中央政府给广大土司控制下的“贱民”分田地,瓦解土司制度。这一行为得以推行是因为中央颁布了()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B.《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实施纲要》D.《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7.(2017?吉安模拟)欣赏下列“话剧”。农民对地主说:“你被消灭了”,地主对农民说:“你翻身当家了”,土地兴奋地说:“我要换新主人了”,农民、地主、土地一起说:“一切都变了”。该“话剧”所反映的史实发生于() A.1937﹣1945年B.1946﹣1949年C.1950﹣1952年D.1953﹣1957年8.(2017?南充三模)以下对应关系搭配恰当的一组是() A.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B.西藏和平解放﹣﹣实现了祖国完全统一,实现了民族大团结 C.抗美援朝﹣﹣结束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3课土地改革练习题(新课标人教版有答案和解释)

一、选择题: 1. 从历史图片中获取历史信息,是学习历史的能力要求,如下图几幅图片记载的历史事件是() A.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B. 1950-1952年土地改革 C. 农业生产合作化运动 D. 人民公社化运动 【答案】B 【解析】依据题干图片信息:“土地改革”可知,几幅图片记载的历史事件是1950-1952年土地改革。为了改变不合理的土地制度,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开始了土地改革,1952年土地改革的完成,标志着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剥削土地制度被彻底废除,地主阶级被消灭,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真正获得了解放,土地改革运动极大的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B项符合题意,故此题选B。 2. “贫农得地开心,中农有利放心,富农不动定心,地主劳动回心”这一局面出现于() A. 1931年 B. 1941年 C. 1947年 D. 1952年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土地改革的实施策略。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它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即没收地主土地,分给无地或少地的农民耕种,同时也分给地主应得的一份,让他们自

食其力。在这次土地改革中,注意保存富农经济、政治上中立富农的政策。这样,使中农放心,他们的利益不会受到损害。1952年底,除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全国大陆基本完成土地改革。故选D。 考点:人教版八年级下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土地改革3. 1950-1954年中国农村小同阶层人扣及其占有土地比重变化表 导致这一改变的原因是() A. 土地改革 B. 一五计划完成 C. 三大改造 D.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答案】A 【解析】依据题干图表信息可知,到1954年贫民和中农所占土地比重大幅增长,导致这一改变的原因是土地改革。1952年土地改革的完成,标志着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剥削土地制度被彻底废除,地主阶级被消灭,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真正获得了解放。A项符合题意,故此题选A。 点睛:抓住题干图表信息“1950---1954年、贫民和中农所占土地比重大幅增长”是解题的关键,1952年土地改革的完成,标志着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剥削土地制度被彻底废除,地主阶级被消灭,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 4. 某同学利用下面《李庄农户构成变化表(单位:户)》开展研究性学习。研究的结论应是() 年份雇农贫农中农富农新富农地主其他

第3课土地改革(教学设计)

第3课土地改革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公布 教学难点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的关系 教学过程土地改革的必要性及其历史意义 导入新课 1 组织学生阅读66页“导入框”图文,讨论回答:农民拔除原来地主所立的地界碑,意味着什么?(这片土地原先属于地主所有,现在已经归翻身农民所有了。) 2 承上启下,教师讲授:中国共产党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的过程中,走的是符合中国国情的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在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里,土地大多集中在地主手里。农民长年累月“面朝黄土背朝天”地辛勤劳作,收获物大部分要交租纳税,自己所得无几。因此,他们热切期盼着“耕者有其田”,翻身当家作主人。谁能够满足他们的愿望,谁就能得到他们的真诚支持。过去共产党就是通过“打土豪分土地”、“减租减息”等政策获得农民的支持,夺取了全国政权。当时,新解放区还有3亿多人口未进行土地改革。新中国政权要想巩固下来,特别需要这些农民的支持。本课要学习的内容就是新中国建立后的土地改革历史,具体情况请看书。(安排学生先阅读全文,作读书标记;然后探索、交流、讨论、练习) 组织学生学习和探究新课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公布 组织学生集体朗读课本第12页“文献资料·《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条款”,讨论回答: 1土地改革的起止时间与抗美援朝的起止时间有什么异同?(都开始于1950年;但是,全国土改基本完成于1952年底,抗美援朝胜利于1953年7月。) 2 这次土地改革同过去的土改有什么不同?(注意保存富农经济,也给地主分上应得的一份土地,让他们自食其力,富有人文主义精神,减少了改革的阻力。) ·教师过渡:近3亿农民真正地翻身当家作了主人,将产生多么巨大的能量? 土地改革的意义 ·指导学生观看《历史地图册》7页《土地改革》图和课本相关插图,形象地了解土改经过和农民心情,通过讨论加深理解土改的历史意义。 1土改完成后,我国的土地制度发生了什么变化?(彻底摧毁了封建土地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农民成了土地的新主人,实现了“耕者有其田”的理想。) 2 农民翻身后,对于新中国人民政权的生存和发展起了什么作用?(起了巩固的作用。因为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农村生产力获得极大解放,农业生产迅速恢复和发展,粮食产量不断增加,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练习巩固 1 完成课本13页“练一练”:应选C(那时农民对于分得的土地拥有支配权,土地归于农民私人所有,尚未“建立土地的公有制”。) 2 组织学生阅读课本14页“自由阅读卡”,了解新中国巩固人民政权的措施还包括开展反腐败斗争等。 3完成《历史填图册》第5页各题。 4 以土地改革的历史意义为题,展开“接龙”活动,加深理解记忆。 5提醒学生预习第4课《工业化的起步》。

部编人教版历史八下第3课《土地改革》知识点 知识点 习题

第3《课土地改革》预习笔记 1.新中国成立后,占全国3亿多人口的还没有进行土地改革,严重阻碍了和 中国社会的发展。广大农民迫切要求进行土地改革,获得。 2.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它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 所有制,实行的土地所有制。到年底,除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全国大陆基本上完成了土地改革。 3.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2000多年的,消灭了地主阶级;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这使更加巩固,也大大解放了,为国家的建设准备了条件。 第3《课土地改革》知识点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实施 原因:新中国成立后,新解放区还未进行土地改革。广大农民迫切要求进行土地改革,获得土地。封建土地制度严重阻碍农村经济和中国社会的发展。 颁布: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具体内容: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全国分批进行土地改革,没收地主的土地,分给无地或少地的农民耕种。同时也分给地主一份,让他们自己耕种,在劳动中改造自己。

成果:到1952年底,除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全国大陆基本上完成了土地改革。 二、土地改革的意义 政治方面: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2 000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这使人民政权更加巩固。 经济方面: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业生产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第3《课土地改革》习题 1.新中国成立前,中国的土地制度极不合理。占乡村人口不到10%的地主和富农,占有70~80%的土地;而占乡村人口90%的贫农、雇农和中农,却只占有约20%~30%的土地,他们终年劳作,仍不得温饱。上述材料反映的是( ) A.土地改革的背景 B.土地改革的内容C.土地改革的性质 D.土地改革的影响 2.党中央国务院一直重视农村工作,其中包括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下列关于我国1950~1952年土地改革运动有关内容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其主要目的是将土地收归国有 B.土地改革的完成,废除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 C.土地改革使三亿多农民分到了土地 D.它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促进了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 3.1949—1953年,新中国在巩固新生政权方而取得的成就有()

2020春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精讲精炼附答案:第3课 土地改革

第3课土地改革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实施 1.土地改革的原因 (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占全国3亿多人口的____还没有进行土地改革。 (2)全国土地改革前,___严重阻碍农村经济和中国社会的发展。 (3)广大农民迫切要求进行土地改革,获得土地。 2.土地改革的过程 (1)开始标志: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____》。 (2)主要内容:废除____的土地所有制,实行____的土地所有制。 (3)具体措施:全国分批进行土地改革,没收____的土地,分给无地或少地的____耕种;同时也分给地主一份,让他们自己耕种,在劳动中改造自己。 (4)结果:到____年底,除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全国大陆基本上完成了土地改革。 易混易错 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进行的土地改革,使农民获得了土地,土地由私有制变为公有制。() 2.到1952年底,全国大陆已经全部完成了土地改革。() 【问题思考】 如何认识封建土地所有制与农民土地所有制的异同点? 类别名称 不同点 相同点土地占有 者 地主阶级与农民的 关系 产品分配封 建土地所有制__地主__ 地主阶级和农民之 间是剥削与被剥削 的关系 地主阶级占 有绝大部分 劳动成果 土地归__ 私人__所 有 农民土地所有 制__农民__ 地主和农民一样参 加劳动 农民自己占 有劳动成果 二、土地改革的意义

1.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2 000多年的____制度,消灭了____阶级;____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 2.这使人民政权更加巩固,也大大解放了农村____。 3.农业生产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为国家的____建设准备了条件。 【问题思考】 结合土地改革的意义,谈谈为什么要废除封建土地制度。 【归纳总结】 [ 1.(2019·贵州遵义二模)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完善承包地‘三权’分置制度。”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土地改革开始的标志是() A.1947年颁布《中国土地法大纲》 B.1950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C.1949年召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 D.1951年和平解放西藏 2.(2019·河北唐山期末)1950年开始的土地改革的基本内容是没收地主的土地,分给() A.贫苦农民B.知识分子 C.领导干部D.工人 3.(2019·云南楚雄期末)1950年6月30日,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下列不会出现在这一法令中的规定是() A.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B.没收地主的土地 C.分给地主同样的一份土地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3课《土地改革》教案

第3课土地改革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掌握新中国建立后土地改革的背景、土地改革的政策、过程和结果;掌握新中国建立后土地改革政策中保护富农经济的原因和意义;了解西藏等少数民族地区民主改革的内容和意义;掌握新中国建立后土地改革的意义。 过程与方法:通过分组收集有关建国前后和现在土地改革方面的资料,整理相关信息等活动,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培养学生的比较能力,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通过分组讨论“新中国建立初期土地改革中为什么保护富农经济”,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交流学习体会,培养合作意识,从中体验学习历史的快乐。通过图片、图表、历史文献等展示,再现历史情景使学生创造性思维得到发挥,线索更加清晰。从而产生历史认同感,体验学习的快乐。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图文声像并茂,增加学生的感性知识,拓宽知识面。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新中国土地改革的意义,认识土地改革在恢复国民经济和巩固新生政权中所起到的作用;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认识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几千年来的土地问题才真正得到了解决。尤其是当今三农问题的逐步解决,使学生更加热爱共产党。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多媒体展示下列图片 教师:中国是个农业大国,两千多年以来,广大农民都憧憬着“耕者有其田”这样一个梦想。 当年,李自成高举“均田免粮”的旗帜攻入北京,洪秀全高呼“有田同耕”的口号占据大清半壁江山,孙中山更提出了“平均地权”以试图实现其共和理想。那么新中国

成立后,我们中国共产党是如何把农民的千秋梦想变为现实呢? (二)教师引领,自学探究 第一篇章:土地梦想——土地改革的原因 教师: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终于建立起来了,长期被三座大山压迫的中国人民也终于站 起来了,翻身成为了国家的主人。在鞭炮齐鸣、举国欢庆声中,党却清醒的认识到,这只是完成了万里长征的第一步,更重大的任务还在后面。 展示: 材料一:建国初期,国际帝国主义势力在经济上对我国实行全面封锁,政治上进行 孤立,军事上进行威胁,企图把新兴的人民共和国扼杀在摇篮之中…国民党仍在负隅顽抗,威胁人民政权。 材料二:根据联合国亚太事务委员会的统计,1949年中国人均国民收入只有27美元 不仅不足印度57美元的一半,也远远低于当时整个亚洲44美元的人均收入。 思考: 1、建国初,国家最亟待解决的问题是什么?(新生政权的巩固) 2、面对着这种局面,当时的国家领导人会采取什么措施来应对呢? 过渡:战争年代,我党就是依靠人民的力量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任务。如今要进行社会主义 建设,我我们仍然需要依靠广大人民群众,尤其是占中国人口大多数的农民阶级的支持,那么当时中国农村的形势如何呢?我们如何去争取农民的支持呢? 展示: 材料一:旧中国的土地制度极不合理,占农村人口总数不到10%的地主、富农约占 有农村70~80%的耕地,他们以此残酷地剥削农民,而占农村人口总数90%以上的贫农、雇农和中农,则只占有20~30%的耕地 。 20-30%90%人口比例 10% 70-80%材料二:新中国成立后,占全国三分之二人口的新解放区还没有进行土地改革,广大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3课土地改革教学设计新人教版

《土地改革》 一、教学目标 1.理解土地改革的必要性,知道《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颁布,了解土地改革的开展及基本完成,掌握土地改革的历史意义。 2.有效利用课本插图,收集整理或向家人、长辈了解有关土地改革的信息,理解和认识解放后的土地改革,形成正确的历史概念,学会收集、分析、整理信息。 3.认识、掌握土地改革的历史意义,认识到土地改革的作用与抗美援朝的胜利一样,都进一步巩固了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为即将到来的社会主义建设准备了条件。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颁布,土地改革的开展及基本完成。 理由:新中国成立以后,在新解放区还没有进行土地改革,广大人民迫切需要土地。土地改革的胜利,极大地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巩固了人民民主专政政权,为国民经济的恢复、发展创造了条件。 教学难点:土地改革的历史意义。 理由:课本表述较为简单和理论化,需要结合材料和数据让学生理解土地改革完成对国家经济发展的影响,对国家政权的巩固作用。 三、教学策略 经历过土地改革的还大有人在,可以提前布置学生作采访调查,先自行了解这段历史,对于本课教学大有辅弼。教师可采用多媒体课件,运用启发式和问题目标教学法进行本课教学。 四、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搜集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 2.学生准备:提前预习课文,向家人了解土地改革的历史。 五、教学过程 1.学生课前读书 2.导入新课 教师: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占全国三亿多人口的新解放区还没有进行土地改

革,广大农民迫切需要进行土地改革以获得土地。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3课,了解一下这段历史。 3.教师播放视频《百年中国·土地改革》(约4分30秒),学生观看,初步了解土地改革历史。 4.学生读一遍课文后,完成导学题。 土地改革: ①背景:新解放区人民迫切要求得到土地。 ②原因: ③开始: ④法律依据: ⑤内容: ⑥实施: ⑦结果: ⑧历史意义: 5.教师使用课件,结合课本,引导学生注意观察书上的插图、引文、书上的小字等,理解土地改革及其带来的巨大变化。同时简要说明西藏民主改革,补充比较1950年土地改革同1946年土地改革的不同点。 【教师】请同学们阅读教材,思考: (1)土地改革的起止时间与抗美援朝的起止时间有什么异同? (都开始于1950年;但是,全国土地改革基本完成于1952年底,抗美援朝胜利于1953年7月。) (2)土地改革时颁布了一部什么法律文献?有哪些主要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没收地主的土地、农具等,将没收的土地和其他生产资料,公平合理地分配给无地少地的贫苦农民,同时也分给地主一份地让他们自食其力、自力更生。) (3)这次土地改革同过去的土地改革有什么不同?

(完整word版)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3课土地改革》试题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3课土地改革》精选试题 1.辛亥革命从政治上废除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那么从经济上废除两千多年封建土地制度的是() A .土地改革 B .抗美援朝 C .三大改造 D .人民公社化运动 2.从标语中寻找历史发展的轨迹,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没收地主的土地,分配给无地和少地的农民”“贫雇中农团结紧,消灭地主阶级作主人”。上述口号出现的时期是() A .对外开放 B .土地改革 C .抗日战争 D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3.下表反映了1950年和1954年中国农村不同阶层人口及其占有土地的比重,导致这一比重变化的原因是() A .土地改革已经完成 B .农业合作化运动 C .“包产到户”的实施 D .人民公社化运动 4.下表是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农村的土地占有状况。为改变这种状况,中央政府于1950年6月颁布了() A .《中国人民政府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B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C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实施纲要》 D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5.20世纪50年代初,分到土地的农民们欢天喜地地说:“过去头顶地主的天,脚踏地主的地,现在都成为我们的了”,“分了地,出了气,翻了身,见了天。”材料表明土地改革() ①使农民获得了解放②得到了农民的拥护 ③废除了地主土地所有制④在少数民族地区开展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6.下列关于1950——1952年土地改革运动的说法错误的是() A .调动了农民革命积极性 B .实现了土地国有制度 C .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D .消灭了封建剥削制度 7.新中国实施土地改革的根本原因是() A .封建土地制度严重阻碍了农村经济和中国社会的发展 B .广大农民迫切要求获得土地 C .地主、富农剥削和压迫农民 D .结束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8.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土地改革,我国广大农民获得的重要的权利是对土地有() A .使用权 B .管理权 C .经营权 D .所有权 9.某同学利用下面的两幅历史图片开展研究性学习,研究内容应围绕() A .土地改革 B .农业合作化 C .人民公社化 D .“大跃进”运动 10.从农民拥护新生政权的角度看,新中国成立后的土地改革成果中最有意义的是() A .农民成为土地主人 B .废除了封建剥削制度 C .消灭了地主阶级 D .为工业化开辟了道路 1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人民热爱和平,但是为了保卫和平,从不也永不害怕反抗侵略的战争。 中国人民决不能容忍外国的侵略,也不能听任帝国主义者对自己的邻人肆

(完整版)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3课土地改革》试题(可编辑修改word版)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 3 课土地改革》精选试题 1.辛亥革命从政治上废除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那么从经济上废除两千多年封建土地制度的是() A .土地改革 B .抗美援朝 C .三大改造 D .人民公社化运动 2.从标语中寻找历史发展的轨迹,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没收地主的土地,分配给无地和少地的农民”“贫雇中农团结紧,消灭地主阶级作主人”。上述口号出现的时期是() A .对外开放 B .土地改革 C .抗日战争 D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3.下表反映了1950 年和1954 年中国农村不同阶层人口及其占有土地的比重,导致这一比重变化的原因是() A .土地改革已经完成 B .农业合作化运动 C .“包产到户”的实施 D .人民公社化运动 4.下表是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农村的土地占有状况。为改变这种状况,中央政府于1950 年6 月颁布了() A .《中国人民政府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B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C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实施纲要》 D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5.20 世纪50 年代初,分到土地的农民们欢天喜地地说:“过去头顶地主的天,脚踏地主的地,现在都成为我们的了”,“分了地,出了气,翻了身,

见了天。”材料表明土地改革()

①使农民获得了解放②得到了农民的拥护 ③废除了地主土地所有制④在少数民族地区开展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6.下列关于1950——1952 年土地改革运动的说法错误的是() A .调动了农民革命积极性 B .实现了土地国有制度 C .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D .消灭了封建剥削制度 7.新中国实施土地改革的根本原因是() A .封建土地制度严重阻碍了农村经济和中国社会的发展 B .广大农民迫切要求获得土地 C .地主、富农剥削和压迫农民 D .结束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8.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土地改革,我国广大农民获得的重要的权利是对土地有() A .使用权 B .管理权 C .经营权 D .所有权 9.某同学利用下面的两幅历史图片开展研究性学习,研究内容应围绕() A .土地改革 B .农业合作化 C .人民公社化 D .“大跃进”运动 10.从农民拥护新生政权的角度看,新中国成立后的土地改革成果中最有意义的是() A .农民成为土地主人 B .废除了封建剥削制度 C .消灭了地主阶级 D .为工业化开辟了道路 1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3课 土地改革教案 新人教版

第3课土地改革 教材分析 理解废除封建土地制度的意义是这一课的主要目标,而《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是指导土地改革的法律,较抽象,其条文学生不易理解,仅靠这部法律难以说明废除封建土地制度的意义。必须首先让学生理解为什么要进行土地改革,还要了解土地改革的结果,这样才能理解其意义。全国土地改革前,占农村人口不到7%的地主、富农,占有50%以上的土地。而占农村人口57%以上的贫农、雇农,却只占有14%的土地。这种不合理的土地制度,使农民没有生产积极性,阻碍生产的发展。于情于理,都必须进行土地改革。经过土地改革,近3亿无地少地的农民分得了约7亿亩土地,这极大地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业生产的迅速发展。有了土地改革的原因和结果的分析基础,就比较容易理解它的意义了。 学情分析 八年级的学生是没有一个清晰的土地制度的概念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土地制度数度变迁,如何讲清楚这些知识内容,必须顾及学生在这方面没有知识储备这个前提,要适量补充图文材料,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理解其实质和规律。 基础 知识 了解土地改革的必要性,土地改革的开展及基本完成 掌握《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颁布,土地改革的历史意义 能力 训 练过 程 方法 整理资 料 形成概 念 收集整理课本图片、历史网站、文学作品等课程资源中有关土地改革的信息,形成正确的历史 概念 讨论探 索 土地改革的必要性及其历史意义 情感 态 度价 值观 爱党爱 国 中国农民两千多年来所憧憬的“耕者有其田”的理想,终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实现了,中 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祖国是值得我们热爱的 辩证唯 物 土地改革的积极作用与抗美援朝的胜利一样,都进一步巩固了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还为即将 到来的社会主义建设准备了条件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1.《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颁布。 2.土地改革的必要性及其历史意义。 教学难点:土地改革后土地制度的性质。 教法学法 教法:恰当运用课外资料进行教学;尽量联系学生的生活,进行知识的内外迁移。 学法:自主学习;合作学习。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组织学生阅读第13页正文前面小字内容,讨论回答:许多地方拔除原来地主所立的地界碑,把土地分给农民,意味着什么?(这片土地原先属于地主所有,现在已经归农民所有了) 二、承上启下,教师讲授 中国共产党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的过程中,走的是符合中国国情的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在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里,土地大多集中在地主手里。农民长年累月“面朝黄土背朝天”地辛勤劳作,收获物大部分要交租纳税,自己所得无几。因此,他们热切期盼着“耕者有其田”,翻身当家做主人。谁能够满足他们的愿望,谁就能得到他们的真诚支持。过去中国共产党就是通过“打土豪分土地”“减租减息”等政策获得农民的支持,夺取了全国政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占全国3亿多人口的新解放区未进行土地改革。新中国政权要想巩固下来,特别需要这些农民的支持。本课要学习的内容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土地改革历史。 三、组织学生学习和探究新课

第3课土地改革

中国历史八年级下第一单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 第3课土地改革(共1课时) 第一教案-----------------------------------教材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掌握新中国建立后土地改革的背景、土地改革的政策、过程和结果。 2、掌握新中国建立后土地改革政策中保护富农经济的原因和意义。 3、了解西藏等少数民族地区民主改革的内容和意义。 4、掌握新中国建立后土地改革的意义。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分组收集有关建国前后和现在土地改革方面的资料,整理相关信息等活动,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 过程,培养学生的比较能力,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2、通过分组讨论“新中国建立初期土地改革中为什么保护富农经济”,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交流学 习体会,培养合作意识,从中体验学习历史的快乐。 3、通过图片、图表、历史文献等展示,再现历史情景使学生创造性思维得到发挥,线索更加清晰。从而 产生历史认同感,体验学习的快乐。 4、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图文声像并茂,增加学生的感性知识,拓宽知识面。教材中的小字及自由阅读 部分不作讲述,有余力的学生自学。 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新中国土地改革的意义,认识土地改革在恢复国民经济和巩固新生政权中所起到的作用。 2、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认识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几千年来的土地问题才真正得到了解决。尤其是当今三农问题的逐步解决,使学生更加热爱共产党。 [重点难点] 1、重点 本课重点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公布。195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颁布,在新解放区开始分期分批地进行土地改革,到1952年土地改革基本完成,农民真正获得了解放。 2、难点 土地改革的历史意义是难点。由于理论较抽象,学生不容易把握。教师应引导学生从土地所有权的改变,土地改革完成对国家经济发展的影响,对国家政权巩固等几个方面加以分析,化解难点。 [教学方法] 1、纵向联系法。通过和以往的土地改革进行比较,使学生认识这次土改的不同特征。 2、讲解法。本课内容难度较大,课堂上应该以教师讲解为主。这样可以帮助学生顺利地掌握本节内容。 3、例证法。本课所讲内容学生平时接触不多,最好能通过例子讲解。 [教学材料准备] 多媒体及相关图片 [案例一] [ (多媒体投放图片)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