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考语文文言文翻译专题复习

高考语文文言文翻译专题复习

高考语文文言文翻译专题复习
高考语文文言文翻译专题复习

高三专题突破训练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翻译划线的句子。

和凝字成绩,郓州须昌人也。凝父矩,性嗜酒,不拘小节,然独好礼文士,每倾赀以交之,以故凝得与之游。而凝幼聪敏,形神秀发。举进士,梁义成军节度使贺瑰辟为从事。瑰与唐庄宗战于胡柳,瑰战败,脱身走,独凝随之,反顾见凝,麾之使去。凝曰:“丈夫当为知己死,吾恨未得死所尔,岂可去也!”已而一骑追瑰几及,凝叱之不止,即引弓射杀之,瑰由此得免。瑰归,戒其诸子曰:“和生,志义之士也,后必富贵,尔其谨事之!”因妻之以女。

天成中,拜殿中侍御史,累迁主客员外郎,知制诰,翰林学士,知贡举。是时,进士多浮薄,喜为喧哗以动主司。主司每放榜,则围之以棘,闭省门,绝人出入以为常。凝撤棘开门,而士皆肃然无哗,所取皆一时之秀,称为得人。

凝好饰车服,为文章以多为富,有集百余卷,尝自镂板以行于世,识者多非之。然性乐善,好称道后进之士。唐故事,知贡举者所放进士,以己及第时名次为重。凝举进士第时第五,后知举,选范质为第五。后质位至宰相,封鲁国公,官至太子太傅,皆与凝同,当时以为荣焉。

(1)每倾赀以交之,以故凝得与之游。

(2)瑰战败,脱身走,独凝随之,反顾见凝,麾之使去。

(3)丈夫当为知己死,吾恨未得死所尔,岂可去也!

(4)和生,志义之士也,后必富贵,尔其谨事之!

(5)主司每放榜,则围之以棘,闭省门,绝人出入以为常。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翻译划线的句子。

海瑞,字汝贤,琼山人。署南平教谕。御史诣学宫,属吏咸伏谒,瑞独长揖,曰:“台谒当以属礼,此堂,师长教士地,不当屈。”迁淳安知县。布袍脱粟,令老仆艺蔬自给。总督胡宗宪尝语人曰:“昨闻海令为母寿,市肉二斤矣。”宗宪子过淳安,怒驿吏,倒悬之,瑞曰:“曩胡公按部,令所过毋供张。今其行装盛,必非胡公子。”发橐金数千,纳之库,驰告宗宪,宗宪无以罪。都御史鄢懋卿行部过,供具甚薄,抗言邑小不足客车马。懋卿恚甚,然素闻瑞名,为敛威去……时世宗享国日久,不视朝,深居西苑,专意斋醮。督抚大吏争上符瑞,礼官辄表贺。廷臣自杨最、杨爵得罪后,无敢言时政者。瑞独上疏。帝得疏,大怒,抵之地,顾左右曰:

“趣执之,无使得遁。”宦官黄锦在侧曰:“此人素有痴名。闻其上疏时,自知触忤当,市一棺,诀妻子,待罪于朝,僮仆亦奔散无留者,是不遁也。”帝默然。少顷复取读之,日再三,为感动太息,留中者数月。尝曰:“此人可方比干,第朕非纣耳。”会帝有疾,烦懑不乐,召阁臣徐阶议内禅,因曰:“海瑞言俱是。朕今病久,安能视事?”又曰;“朕不自谨惜,致此疾困,使朕能出御便殿,岂受此人诟詈耶?”遂逮瑞下诏狱,究主使者。寻移刑部,论死。狱上,仍留中。户部司务何以尚者,揣帝无杀瑞意,疏请释之。帝怒,命锦衣卫杖之百,锢诏狱,昼夜榜讯。越二月,帝崩。穆宗立,两人并获释。

(1)布袍脱粟,令老仆艺蔬自给。

(2)曩胡公按部,令所过毋供张。今其行装盛,必非胡公子。

(3)趣执之,无使得遁。

(4)此人可方比干,第朕非纣耳。

(5)使朕能出御便殿,岂受此人诟詈耶?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翻译划线的句子。

杜畿字伯侯,少孤,继母苦之,以孝闻。年二十,为郡功曹,守郑县令。县囚系数百人,畿亲临狱,裁其轻重,尽决遣之,虽未悉当,郡中奇其年少而有大意也。

举孝廉,除汉中府丞。会天下乱,遂弃官客荆州,建安中乃还。荀彧进之太祖,拜河东太守。是时天下郡县皆残破,河东最先定,少耗减。畿治之,崇宽惠,与民无为。民尝辞讼,有相告者,畿亲见为陈大义,遣令归谛思之,若意有所不尽,更来诣府。乡邑父老自相责怒日:“有君如此。奈何不从其教?”自是少有辞讼。班下属县,举孝子、贞妇、顺孙,复其徭役,随时慰勉之。渐课民畜牸牛、草马,下逮鸡豚犬豕,皆有章程。百姓勤农,家家丰实。畿乃曰:“民富矣,不可不教也。”于是冬月修戎讲武,又开学官,亲自执经教授,郡中化之。韩遂、马超之叛也,弘农、冯翊多举县邑以应之。河东虽与贼接,民无异心。太祖西征至蒲阪,与贼夹渭为军,军食一仰河东。及贼破,余畜二十余万斛。太祖征汉中,遣五千人运,运者自率勉日:“人生有一死,不可负我府君。”终无一逃亡,其得人心如此。魏国既建,以畿为尚书。事平,更有令日:“昔萧何定关中,寇恂平河内,卿有其功,间将授卿以纳言之职;顾念河东吾股肱郡,充实之所,足以制天下,故且烦卿卧镇之。”畿在

河东十六年,常为天下最。

(选自《三国志·魏书十六》)

(1)虽未悉当,郡中奇其年少而有大意也。

(2)有君如此。奈何不从其教?

(3)畿亲见为陈大义,遣令归谛思之,若意有所不尽,更来诣府。

(4)渐课民畜牸牛、草马,下逮鸡豚犬豕,皆有章程。

(5)太祖西征至蒲阪,与贼夹渭为军,军食一仰河东。

四、阅读下面的文言文,翻译划线的句子。

尹思贞,京兆长安人也。弱冠明经①举,补隆州参军。时晋安县有豪族蒲氏,纵横不法,前后官吏莫能制.。州司令思贞推按,发其.奸赃万计,竟论杀之,远近称庆,刻石以纪其事,由是知名。累转明堂令,以善政闻。三迁殿中少监,检校洺州刺史。会契丹孙万荣作乱,河朔不安,思贞善于绥抚,境内独无惊忧,(武)则天降玺书褒美之。神龙初,为大理卿,时武三思擅.权,御史大夫李承嘉附会之。雍州人韦月将上变②,告三思谋逆,中宗大怒,命斩之。思贞以发生三月,固执奏以为不可行刑,竟.有敕决杖.配流岭南。三思令所司非法害之,思贞又固争之。承嘉希.三思旨,托以他事,不许思贞入朝廷。谓承嘉曰:“公擅作威福,不顾宪章,附托奸臣,以.图不轨,将先除忠良以自恣耶?”承嘉大怒,遂劾奏思贞,出为青州刺史。境内有蚕一年四熟者,黜陟使卫州司马路敬潜八月至州,见茧叹曰:“非善政所致,孰能至于此乎!”特表荐之。思贞前后为十三州刺史,皆以清简为政,奏课连最。睿宗即位,征为将作大匠③。时左仆射窦怀贞兴造金仙、玉真两观,调发夫匠,思贞常节.减之,怀贞怒,频诘责思贞,思贞曰:“公职居端揆,任重弼谐,不能翼赞圣明,光宣大化,而乃盛兴土木,害及黎元,岂不愧也!又受小人之谮,轻辱朝臣,今日之事,不能苟免,请从此辞。”拂衣而去,合门累日,上闻而特令视事。

注:①明经:隋唐时科举制度选拔人才的一个门类。②上变:向朝廷密告叛乱事件。③将作大匠:官名,主管宫室、宗庙等土木营建。

(1)州司令思贞推按,发其奸赃万计,竟论杀之。

(2)固执奏以为不可行刑,竟有敕决杖配流岭南。

(3)非善政所致,孰能至于此乎!

(4)思贞前后为十三州刺史,皆以清简为政,奏课连最。

(5)不能翼赞圣明,光宣大化,而乃盛兴土木,害及黎元,岂不愧也!

杜畿,字伯侯,幼年丧父,继母对他很苛刻,但他对待继母却很孝顺。二十岁那年,担任郡功曹,做了郑县的县令。县里关了几百名囚犯,杜畿亲自审理案件,根据他们的罪行轻重进行裁决,全部判决后放走他们,虽然不是全部恰当,但郡里的人们都对他年轻而胸怀大志而感到惊奇。被推举为孝廉,调任汉中府丞,正遇上天下大乱,于是弃官客居荆州,建安年间才返回。荀彧将他推荐给太祖,他被太祖任命为河东太守。当时全国的郡县都动荡不安,民生凋敝,只有河东最先安定,耗损的财力最少。杜畿治理地方,崇尚宽厚仁惠,管理老百姓顺其自然。老百姓曾有打官司的,有的人把这事告诉杜畿,杜畿亲自接见他们,给他们讲大道理,叫他们回去仔细想想,若还有想不通的,就叫他们再到府上来(再给他们讲)。父老乡亲

自然责斥他们说:“有这样好的府君,怎么不听从他的教诲呢?”从此以后很少有来打官司的。在他管辖的属县,所有的孝子、贞妇、顺孙,都免去他们的赋税徭役,随时慰问鼓励他们。逐渐地督促老百姓畜养母牛、草马,乃至养鸡猪狗等,皆有规定。百姓勤于农作,家家都比较富裕。杜畿于是说:“老百姓富起来了,不可不教了。”于是在冬天练武讲授有关知识,又开设学堂,杜畿亲自讲学,郡中形成了良好的民风。韩遂、马超叛乱之际,弘农、冯翊诸县大多全县响应,河东郡虽离贼寇很近,但民无二心。太祖西征至蒲阪,与贼寇隔渭河对岸驻军,军粮全靠河东供应。等到打败贼寇,还余粮二十多万斛。太祖出征汉中,杜畿派五千人运粮。运粮的人互相勉励说:“人都有一死,但不可辜负我们的府君。”最终没有一个人当逃兵。杜畿就是这样得民心的。魏国建立以后,起用杜畿做尚书。(立国)诸事办妥后,又有朝廷指令说:“昔日萧何平定关中,寇恂平定河内,你有和他们一样的大功,不久将授你谏官之职,但考虑到河东是国家的重要之郡,充实国库之所,靠它足以制胜天下,所以暂且麻烦你坐镇那里。”杜畿在河东为官十六年,河东郡总是全国治理得最好的地方。

尹思贞,京城长安人(今陕西西安)。二十岁的时候,通过举人考试,补缺隆州参军一职。当时刚好晋安县有个蒲姓的富豪,平时纵横跋扈,目无法纪,前后已经有几任官吏都拿他没办法。隆州长官命令尹思贞追究审查,发现他有很多来路不明的赃款,于是将他判罪杀了他。这件事在当时可谓是大快人心,远近百姓无不拍手称快,就刻石记载了这件事,他由此而闻名。经过几次升迁,尹思贞做了明堂的县令,在职期间,他因广施善政而闻名天下。后来,他又三次升迁,先后做过殿中少监,检校和洺州刺史。就在做洺州刺史任期内,契丹人孙万荣造反,河朔地区不得安宁,只有尹思贞所管辖的地区因他善于安抚而没有受到骚扰,因为这,武则天还曾经降旨褒奖赞扬过他。唐神龙初年,尹思贞做了大理寺正卿,在此期间,正好碰到武三思独揽权政,而御史大夫李承嘉刻意逢迎武三思。雍州有个叫韦月的人,向朝廷告武三思阴谋造反。唐中宗大怒,下令要杀了韦月。尹思贞认为现在是发生之月,不能杀人,坚决进行上奏认为不能行刑,最终有诏书下来判决将韦月杖责后流放到岭南。武三思命手下人通过非法的手段加害韦月,尹思贞又坚决抗争,力保韦月。李承嘉迎合武三思的心意,以其他各种理由不准尹思贞入朝。尹思贞对李承嘉说:“你作威作福,目无法纪朝纲,和奸臣贼子为伍,图谋不轨,还不是想将忠臣

良将铲除后,你们就可以为所欲为吗”李承嘉听后大怒,就向中宗弹劾尹思贞,唐中宗这次听信谗言,将尹思贞贬黜京城,令他做了青州刺史。青州有种蚕,一年能结四次茧,当时的黜陟使卫州司马是个叫路敬潜的人,他八月份到青州,看到茧后叹曰:“如果不是地方父母官广施善政,怎么可能有这种事情呢?”于是特意向朝廷上奏表举荐尹思贞。尹思贞前后共做过十三个州的刺史,每到一任,他都以清正简约为政,向朝廷奏告的考核连续最佳。唐睿宗即位后,征调尹思贞做了将作大匠,当时左仆射窦怀兴为了兴造金仙、玉真两座道观,大肆征调工匠,尹思贞就处处牵制他,常常减少征调。窦怀兴很生气,经常诘问责骂尹思贞,尹思贞就对窦怀兴说:“你身居要职,掌管重要部门,职务重要,而你不但不能辅佐皇上,光大宣扬大的教化,反而大兴土木,祸害黎民百姓,你难道就一点都不惭愧吗?现在又听信小人的谗言,轻视辱骂朝廷重臣,今天这件事不能就这么轻易过去了,就此告辞”。说完一甩衣袖走了,回家后,几天都闭门不出,皇帝听说后,就特地命令他任职管理政事。

高考文言文翻译专题复习教案

高考文言文翻译专题复习教案(上) 教学目标 1.以翻译为切入口,落实文言文复习。 2.在学生已掌握文言文翻译的一般原则、技巧的基础上,加强踩点得分意识,以难词难句为突破口,指导学生掌握好高考文言句子翻译的方法技巧。 教学重点 1.抓关键词句(关键词语、特殊句式),洞悉得分点。 2.借助积累(课内文言知识、成语、语法结构、语境等),巧解难词难句。.以翻译为切入口,落实五册文言文复习。 教学过程: 教学课时:五课时 教师主导活动 学生主体活动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1、掌握翻译的一般目标及翻译的基本方法 教学重难点: 1、让学生从整体上了解文言文翻译的原则和技巧 2、在学习中发现自己在翻译中碰到的困惑和不足 一、课前一练,翻译下面一段文字。 虽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礼记》翻译:即使有精美的食物,不品尝也不会知道它的滋味;即使有最好的道理,不学也不知道它好在哪里。因此说,认真学习之后,才知道自己知识的不足;教别人的时候,才知道自己知识上还存在迷惑不解之处。知道了自己知识的不足,然后才能反过来要求自己努力学习;在教学时发现了自己有迷惑不解的地方,然后才能进一步加强学识修养。因此说:敎和学是互相促进的啊。 二、了解有关文言文翻译的常识 1、标准 简言之三个字:信(准确)、达(通顺)、雅(有文采)。高考中的翻译一般只涉及信和达。 2、原则——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直译”,就是严格按原文字句一一译出,竭力保留原文用词造句的特点,力求风格也和原文一致。“意译”,则是按原文的大意来翻译,不拘泥于原文的字句,可采用和原文不同的表达方法。一般说来,应以“直译”为主,辅以“意译”。高考文言文翻译也主要考“直译”。 3、直译的方法——“对”、“换”、“留”、“删”、“补”、“调”六个字。 ①对――对译。把文言文中的单音词译成以该词为词素的合成词。 [例]天下事有难易乎?(《为学》)――天下的事情有困难和容易(之分)吗? ②换――替换。 [例]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出师表》)――先帝不认为我地位低微,见识浅陋,降低自己的身份,三次到草庐来探望我。 “卑鄙”一词古今汉语都常用,但词义已转移,所以译文用“地位低微、见识浅陋”来替换它。“顾”今天不常用,译文用“探望”来替换。 对古今意义相同,但说法不同的词语,翻译时要换成现代通俗的词语。如: ①齐师伐我。 这句中的“师”,要换成“军队”;“伐”,要换成“攻打”。

2020高考语文文言文复习

2020高考语文文言文复习 2020高考语文文言文复习 对于这一方面的复习,除了我们平时注意积累,加大对一些古今通假、古今异义、一词多义、偏义复词的识记之外,还需要我们掌握一些推断实词的解题技法。 (一)语境推断 文言文实词含义丰富,大多都存在一词多义现象,要想对其进行准确的界定、理解,需要我们借助上下文的语境进行推断。 如2006年天津卷考查的是“南迫洛阳”一句中“迫”字的含义。审视该句语境“今河内带河为国,户口殷实,北通上党,南迫洛阳”可以看出,“南迫洛阳”一句是交代“河内”的地理位置,所以“迫”解释为“逼近”更符合上下文意。据此可以推断,该题A项的解释是不合语境的,因为“逼迫”的对象应为“人”,而该句中“迫”的对象是“物”(洛阳)。 又如2005年重庆高考(课程)试题中考查“富人有不占田籍而质人田券至万亩”中“质”字的含义,从这一段的上下文来看是说那些富人不拥有“田籍”却要向百姓收税,由此看来“质”与质问之间显然没有什么关系,而应理解为“抵押”。 (二)巧借字形 中国汉字中多为会意字和形声字,因此我们可以借助汉字的形旁来忖度实词的含义。 如2006年天津卷考查“有牧人御众之才”中“牧”的含义。

该句中的“牧”是一个左右结构的会意字,左为“牛(泛指牲畜”,右为“人手中拿着一条鞭子”,把两者的意思联系起来,就是“放牧牲畜”;引申一下,对象如果是人,自然就是“统治,治理”之意了。所以该项的解释是正确的。 又如2004年全国高考试题甲卷要求解释“郡不产谷实,而海出珠宝,与交?比境,常通商贩,贸籴粮食。”这其中涉及对一个“籴”字的考查,而这个字对于大多数的考生而言都比较陌生。如果观察这个字的字形我们不难发现,这是一个由“入”字和“米”字组成的会意字,故其本意应为“买进粮食”,与“粜”相对。 此外古汉语中的通假字绝大多数为形近通假,故而借助字形还可以帮助我们识别通假字: 今若遣此妇,终老不复取(娶)(《孔雀东南飞》) 屈平既绌(黜)(《屈原列传》) 召有司案图。(按)(《廉颇蔺相如列传》) (三)迁移联想 近几年的高考文言文趋于浅近,且贴近生活,贴近课本。因此,在揣测实词含义时可以迁移联想,从而对这些实词作出正确的援引解释。 如2006年四川高考试题考查“环堵之中”的“堵”的含义,联想到高中语文课文《促织》中有“于败堵丛草处探石发穴”的句子,这里的“堵”,就是“墙”的意思。推断出所给选项“院子”的说法显然有误。 如2005年北京高考试题考查“庆封出猎,景公与陈无宇、公孙灶、公孙趸诛封”一句中“诛”字的含义,我们就可以联想到

高考语文文言文第二轮复习

高考语文文言文第二轮复习 一、强化基础 基础过关是第一轮复习的重要任务,包括: (1)实词120个;(2)虚词18个; (3)古今同形异义双音词(包括单音并列、偏义复词)约80个,如:结束、开张、可怜、所以、卑鄙、指示、绝境、中间、作息、父兄等; (4)古今同形异义单音词若干,如:寻、币、、坐、易、购等; (5)常见通假字约90个; (6)词类活用的10种主要类型; (7)特殊句式:判断、被动(包括动词本身表被动)、倒装(4种)、省略、疑问; (8)复音虚词和固定格式,如:所以、以为、虽然、然则、因而等(古今同形异义)、“得无…乎(耶)”、“无乃…乎(与)”、“岂(得)非…与”、“如…何”等。 第二轮复习应缩小范围,根据前段复习的情况,筛选出学生不太熟悉或掌握不好的部分加以强化,有所为有所不为,突出重点,通过训练,加强知识与能力的转化,切实提高解题能力,严守得分点。 二、实词、虚词要归类复习,集中掌握,注意词的“文中义” (一)、设计练习,同中见异,异中见同,于比较中熟练掌握。如: 1、解释下文中5个“非”字的意思。 李斯非.(1)淳于越曰:“诸生不师今而学古,以非.(2)当世,惑乱黔首。臣请敕史官,非.(3)秦记皆烧之。非.(4)博士官所职,天下有敢藏《诗》、《书》、百家语、诸刑书者,悉诣守尉集烧之。有敢偶语《诗》、《书》,弃市;是古非.(5)今者,族灭。吏见之弗举,与同罪。”始皇许之。 答:(1)驳斥;(2)责怪;(3)(4)不是;(5)认为……不对。(这是同中见异) 2、比较下文中两组句子加点词的意思,看有无异中见同? 正光中,雍为丞相,给羽葆鼓吹,虎贲班剑百人,贵极人臣,富兼山海,居止第宅,匹于帝宫……入则歌姬舞女,击筑吹笙,丝管迭奏,连宵尽日。其竹林鱼池,侔于禁苑,芳草如织,珍木连阴。雍嗜口味,厚自奉养,一食必以数万钱为限,海陆珍羞,方丈于前。陈留侯李崇谓人曰:“高阳一食,敌我千日。”(高阳,即高阳王元雍) (1)富兼.山海(兼:兼有)(4)匹.于帝宫(匹、侔、敌均为等同、(2)丝管迭.奏(迭:交替、轮流)(5)侔.于禁苑相当的意思。这是异中 (3)连.宵尽日(连:连接)(6)敌.我千日见同) 3、下列句中的“以为”、“可以”与现代汉语用法相同的分别是( 3 )和( 7 ) (1)輮以为 ..轮,其曲中规以为:把(它)做成 (2)欲居之以为 ..利,而高其直以为:用(它)谋取 (3)臣以为 ..布衣之交尚不相欺以为:认为 (4)不韦贤之,任以为 ..郎以为:让(他)担任 (5)刿曰:“可以 ..一战,战则请从。”可以:可以靠(它) (6)“与翁有约,岂可以 ..翁死子疾而背之?”卒与成婚。可以:能因为 (7)故夫取天下之计,不可以 ..不先定也。可以:能 (二)精选例句或文段,集中复习,掌握规律。如:

高考文言文翻译专题复习

高考文言文翻译专题复习 一、学习目标 1.了解高考文言文翻译的基本要求 2.能结合所学的文言知识准确翻译浅易文言句子 二、文言语句翻译方法 1、替换法(换):即用现代汉语词汇替换古代汉语词汇 ㈠古代的单音词换成现代汉语的双音节词 ㈡古今异义词、通假字、今已不用的字 例题1:请翻译下面的句子,注意哪些词语可用替换法翻译。 ①汉为人质厚少文……及得召见,遂见亲信。(古今异义,实词) 译文: ②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译文: 2、保留法(留): ㈠人名(名、字、号等)、地名、官职名、年号、国号等专门称谓 ㈡度量衡单位、数量词、器物名称 (三)古今意义相同的词 例题2:请翻译下面的句子,原句有哪些词语可以用保留法翻译。

①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不然,籍何以至此?(《鸿门宴》) 译文: ②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师说》) 译文: ③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过秦论》) 译文: 3、删减法(删):删除没有实在意义、也无须译出的文言词。如:①部分句首发语词(如夫、盖)。②句中停顿或结构作用的虚词。 ③调节音节的虚词。④偏义复词中的衬字。 例题3:翻译句子,并标明翻译时哪些词语可以不译出来。 ①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 译文: ②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师说》) 译文: ③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异常也。 译文: 4、增补法(补):把文言文中省略的而现代汉语不能省略的成分补上。包括主语省略、动词后宾语的省略、介宾省略、介词省略等。有时为了使句子衔接更好还要加上关联词。 例题4:在下列句中准确的位置写出省略的成分,并用括号表示

高考文言文翻译强化训练题

高考文言文翻译强化训练题 将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每题8分) 1.颜渊季路侍。子曰:“盍各言尔志。”子路曰:“愿车马衣轻①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颜渊曰:“愿无伐善,无施劳。”子路曰:“愿闻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②之。” (《论语·公冶长》) 注:①“轻”可能是多出的字。②怀:归依。 子曰:“盍各言尔志。” 译文: 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 译文: 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译文: 2.厉王虐,国人谤王。邵公告王曰:“民不堪命矣。”王怒。得卫巫,使监谤者。以告,则杀之。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王喜,告邵公曰:“吾得弭谤矣,乃不敢言!”邵公曰:“是障之也。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川壅而溃,伤人必多,民亦如之。是故为川者决之使导,为民者宣之使言。……夫民虑之于心而宣之于口,成而行之。胡可壅也?若壅其口,其与能几何?”王不听。于是国人莫敢言,三年,乃流王于彘。 (《国语·周语》)(1)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 译文: (2)是故为川者决之使导,为民者宣之使言。 译文: (3)若壅其口,其与能几何? 译文: 3.季文子相宣成①,无衣帛之妾②,无食粟之马。仲孙它谏曰:“子为鲁上卿,相二君矣,妾不衣帛,马不食粟,人其以子为爱,且不华国乎!”文子曰:“吾亦愿之。然吾观国人,其父兄之食粗而衣恶者犹多矣,吾是以不敢。”人之父兄食粗衣恶,而我美妾与马,无乃非相人者乎?且吾闻以德荣为国华,不闻以妾与马。(《国语·鲁语》) 注:①宣成:指春秋时期鲁宣公和鲁成公。②妾:指婢女。 (1)妾不衣帛,马不食粟,人其以子为爱,且不华国乎! 译文: (2)人之父兄食粗衣恶,而我美妾与马,无乃非相人者乎? 译文:

高考语文必背古诗文复习(含答案)

高考语文古诗文名篇名句复习(含答案) 1.古诗文填空。 (1)寄蜉蝣于天地,__________。哀吾生之须臾,____________。(苏轼《赤壁赋》) (2)______________,俯察品类之盛,__________,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王羲之《兰亭集序》) (3)山不厌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天下归心。(曹操《短歌行》) (4)三岁为妇,____________。夙兴夜寐,______________。(《诗经·氓》) (5)玉露凋伤枫树林,____________。江间波浪兼天涌,____________。(杜甫《秋兴八首(其一)》)2. 古诗文填空。 (1)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王安石《登飞来峰》) (2)挟飞仙以遨游,__________。(苏轼《赤壁赋》) (3)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陶渊明《饮酒》) (4)诲女知之乎?________,___________,是知也。(《论语·为政》) (5)剑阁峥嵘而崔嵬,__________,__________。(李白《蜀道难》) 3.古诗文填空。 (1)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杜牧《阿房宫赋》) (2)叶上初阳干宿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周邦彦《苏幕遮》) (3)李白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表现其蔑视权贵思想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杜甫在《登岳阳楼》中,由个人身世转而写国事危难,感伤涕零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子曰:“饭疏食饮水,____________,乐亦在其中矣。_____________,于我如浮云。”(《论语·述而》) 4.古诗文填空。 (1)在教育学生问题上,孔子认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这说的是,在学生思维有阻碍的时候加以开导,在想说又说不出来的时候加以启发。 (2)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_________________。人生如梦,__________________。(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3)______________,飞羽觞而醉月。_____________,何伸雅怀?(李白《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 (4)__________________,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______________ 。(杜甫《蜀相》) (5)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屈原《湘夫人》) 5.古诗文填空。 (1)___________ ,____________。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古诗十九首·涉江采芙蓉》) (2)凭谁问: ___________,___________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3)鹿门月照开烟树,忽到庞公栖隐处。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孟浩然《夜归鹿门歌》》 (4)《寡人之于国也》中,孟子主张通过宣传教化来实行王道的几个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5)子曰:“不愤不启,___________ 。___________ ,则不复也。”(《论语·述而》) 6.古诗文填空。 (1)绕树三匝,________________?(曹操《短歌行》) (2)或取诸怀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或因寄所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王羲之《兰亭集序》)

中考文言文专题复习翻译

一、直译和意译 直译和意译是古文今译的两大类型,也是两种不同的今译方法。 1.关于直译。所谓直译,是指紧扣原文,按原文的字词和句子进行对等翻译的今译方法。它要求忠实于原文,一丝不苟,确切表达原意,保持原文的本来面貌。例:“清荣峻茂,良多趣味。”可译为:“水清,树茂,山高,草盛,实在是趣味无穷。” 1、关于意译。所谓意译,是指在透彻理解原文内容的基础上,为体现原作神韵风貌而进行整体翻译的今译方法。特别是文言文中的一些修辞格,如比喻、互文、借代、婉曲等,不能直译的要恰当处理,将其意译。 (1)、互文不可直译。互文,上下文各有交错而又相互补足,交互见义并合而完整达意。例:“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可译为:“将军和壮士身经百战,有的战死沙场,有的凯旋而归。” (2)、比喻。例:“金城千里”中的“金城”,不能译为“金子修筑的城”或“金属修筑的城”,可译为“钢铁般的城防”或“坚固的城防”。 (3)、借代。例:“臣本布衣”中的“布衣”代未做官之人,“万钟于我何加焉”中的“万钟”代高官厚禄等。“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中的“黄发”代指老人,“垂髫”代指孩子。 (4)、婉曲。主要是避讳,如把国王的死说成“山陵崩”,把自己的死说成“填沟壑”。 二、古文今译的具体方法 直译和意译是对译文的总体分类,在今译时还应运用具体的翻译方法。具体方法大体包括对译、移位、增补、删除、保留等项。 1.对译。对译是按原文词序和句法结构,逐字逐句地进行翻译。这是古文今译最基本的方法。古今汉语词序一致,句法结构相同的句子,今译时不改变原句词序的句法,只要对原句中的字词,从现代汉语中选择最恰当的有对应意义的词语来翻译就可以了。文言文单音节词较多,要注意尽量译成准确的双音节词。尤其要特别注意:结合语境选择多义词的意义;如果不能理解,看有无通假字、古今异义词和词类活用词。 例:“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可译为:“【鲁庄公】十年的春天,齐国军队攻打我国。庄公将要应战,曹刿请求接见。”除【】内是必要的增补外,字词,古今是一对一的关系;词序、句法结构,古今相同。这种翻译方法就是对译。 对译的好处是逐字逐句落实,便于准确地表达原文内容。由于古今汉语相同之处颇多,所以对译也就成了古文今译的一项基本方法。凡是能够对译的地方,应尽量对译。对译有困难或对译后意思表达不清楚的,才可作适当调整。 2.移位。移位是指古代汉语某些特殊词序,今译时按现代汉语表达习惯移动词语位置。常见的倒装句有: (1)谓语前置:甚矣,汝之不惠。(2)宾语前置:何陋之有! (3)定语后置:马之千里者(4)状语后置:战于长勺 3.增补。增补是指古代汉语省略的地方,今译时作必要的增添补充。常见的省略句有: (1)省略主语:【渔人】复前行,欲穷其林 (2)省略谓语:一鼓作气,再【鼓】而【气】衰,三【鼓】而【气】竭

高考文言文翻译专题训练

高考文言文翻译专题训练 ?余尝再游武夷,信宿天游观中,每与静参羽士夜谈茶事。(羽衣、羽客) ?遗药数剂,不索直而去.亡是公(人名)复留兼旬而后别,唯不敢纵饮矣. ?无虑吾农事 ?所谓岿然独存者,无虑十去五六矣。 ?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子何恃而往?- ?吏民皆安堵如故 ?赵简子按兵而不动 ?既而中州板荡,戎狄交侵 ?匈奴人民每来降汉,单于亦辄拘留汉使以相报复 ?宽尝于坐被酒 ?倍道、倍日 ?比年一小聘 ?比年以来,曾无宁岁 1、阅读下文,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昔周人有仕数不遇,年老白首,泣涕于途者。人或问之:“何为泣乎?”对曰:“吾仕数不遇,自伤年老失时,是以泣也。”人曰:“仕奈何不一遇也?”对曰:“吾年少之时,学为文,文德成就,始欲仕宦,人君好用老。用老主亡,后主又用武。吾更为武,武节始就,武主又亡。少主始立,好用少年,吾年又老。是以未尝一遇。 ⑴人或问之:“何为泣乎?” 译文: ⑵吾更为武,武节始就,武主又亡。 译文: 2、阅读下文,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2002年北京卷) 管仲曰:“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鲍叔不以我为愚,知时有利不利也。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鲍叔不以我为不肖,知我不遭时也。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鲍叔既进管仲,以身下之。天下不多管仲之贤而多鲍叔能知人也。 ⑴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鲍叔不以我为愚,知时有利不利也。 译文: ⑵天下不多管仲之贤而多鲍叔能知人也。 译文: 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5分) 太史公曰:“《传》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其李将军之谓也?余睹李将军悛悛如鄙人,口不能道辞。及死之日,天下知与不知,皆为尽哀。彼其忠实心诚信于士大夫也?谚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此言虽小,可以喻大也。” ⑴其李将军之谓也? 译文: ⑵及死之日,天下知与不知,皆为尽哀。

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练习

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练习(一) 李林甫为相,凡才望功业出己右及为上所厚、势位将逼己者,必百计去之;尤忌文学之士,或阳与之善,啖以甘言而阴诌之。世谓李林甫“口有蜜,腹有剑”。 上尝陈乐于勤政楼,垂帘观之。兵部待郎卢徇谓上已起,垂鞭执,横过楼下;徇风标清粹,上目送之,深叹其蕴藉。林甫尝厚以金帛赂上左右,上举动必知之,乃召徇子北谓曰:“尊君素望清崇,今交、广藉才,圣上欲以尊君为之,可乎?若惮远行,则当左迁;不然,则以宾、詹分务东洛,亦优贤之命也,何如?”徇惧,以宾、詹为请。林甫恐乖众望,乃除华州刺史。到官未几,诬其有疾,州事不理,除詹事、员外同正。 上又尝问林甫以“严挺之今安在?是人亦可用。”挺之时为绛州刺史。林甫退,召挺之弟损之,谕以“上待尊兄意甚厚,盍为见上之策,奏称风疾,求还京就医。”挺之从之。林甫以其奏白上云:“挺之衰老得风疾,宜且授意散秩,使便医药。”上叹吒久之;夏,四月,壬寅,以为詹事,又以为汴州刺史,河南采访使齐浣为少詹事,皆员外同正,与东京养病。浣亦朝廷宿望,故病忌之。 1.对下列加粗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势位将逼己者 逼:逼迫,胁迫 B .若惮远行 若:你 C .亦优贤之命也 贤:通“闲” D .林甫恐乖众望 乖:违背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 ) A .???????曰谓乃召徇子弟上已起谓兵部待郎卢徇 B . C .?????? ?詹事、员外同正除华州刺史除乃 D .??????上所厚、势位将逼己者凡才望功业出己右及为以金帛赂上左右厚林甫尝 3.下列各句中“为”字与“挺之时为绛州刺史”中的“为”字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A .以为詹事 B .视为止,行为迟 C .今不速往,恐为操所先 D .不足为外人道也 4.下列各句中有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是( ) A .李林甫任丞相时,嫉贤妒能,使卢循、严挺之等人不能被重用。 B .李林甫颇有欺下瞒上的本领,但皇上对此毫无觉察。 C .李林甫利用欺骗手段以达到自己排斥贤才的目的,确实说明他是个狡猾卑鄙、诡计多端的人。 D .本文以奸相当道的史实,说明唐玄宗是个昏庸无道、偏听偏信的昏君。 答案: 1.D 2.C 3.A 4.B 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练习(二) 嘉庆元年,余游富阳,知县恽候请余修县志。未及属稿,而恽候奉调,余去富阳。富阳高傅占,为余言周维城事甚具,故为之传,以遗后之修志者。周丰,字维城,其先绍兴人也,有

2018届高三二轮专题文言文翻译教师版

专题一:突破文言文翻译重难点,提高精准翻译文言文的能力 一、内容概述 (一)涉及的考点(回归考纲) 古代诗文阅读: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二)涉及的能力点(回归考纲) 理解能力 (三)考题回顾(不看答案,学生重做一遍,为诊断问题服务。考题具有典范性,或是江苏的常规考题,或是有可能的考题,或是其他省市的有启发性的考题) 例1. 2017江苏卷《汪容甫先生行状》 8.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⑴予之先容甫,以爵也;若以学,则予于容甫当北面矣。 译文:我超过容甫,是凭借官位;如果凭借学问,那么我对容甫应当称他为老师了。 ⑵其于知友故旧殁后衰落,相存问过于生前,盖其性之笃厚然也。 译文:他对那些老友旧交去世后家道衰落的,关心慰问超过朋友生前,因为他的本性就是这样忠实厚道啊。 附选文相关段落。 年二十九,始颛治经术。谢侍郎墉提学江左,特取先生为拔贡生。每试,别为一榜,列名诸生前。侍郎尝谓人曰:“予之先容甫,以爵也;若以学,则予于容甫当北面矣。”其见重如此。朱文正公提学浙江,先生往谒,答述扬州割据之迹、死节之人,作《广陵对》三千言,博综古今,天下奇文字也。毕尚书沅总督湖广,招来文学之士。先生往就之,为撰《黄鹤楼铭》,歙程孝廉方正瑶田书石,嘉定钱通判坫篆额,时人以为“三绝”。 性质直,不饰容止,疾当时所为阴阳拘忌、释老神怪之说,斥之不遗余力。而遇一行之美、一文一诗之善,则称之不置。事母以孝闻,贫无菽水,则卖文以养,左右服劳,不辞烦辱。其于知友故旧殁后衰落,相存问过于生前,盖其性之笃厚然也。年五十一,卒于杭州西湖之上。 例2. 2018届徐州摸底考 8.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仲翔颇有干用,乃以为判官,委之军事。(4分) (4分)郭仲翔很有才干能力,(李蒙)就任命他担任判官,把军中的事务交付给他。(“干用”“为”“委之军事”句式各1分,文句通顺1分。) 评分建议:“干用”译为“有才干”亦可;首先看翻译的文句是否通顺,其次看实词和句式的翻译准确程度。 (2)仲翔亲庐其侧,行服三年,德保安不已。(4分) (4分)郭仲翔在吴保安的坟墓旁亲自修了一座庐舍,穿孝服守丧三年,对吴保安一直感激不尽。(“庐”“行服”“德”各1分,“亲庐其侧”句式1分) 评分建议:“庐”译为“建造了一座庐舍”亦可;“行服”译为“守孝”亦可;“德保安不已”译为“感激吴保安从未停止”也算对。 附选文相关段落 会南蛮作乱,以李蒙为姚州都督,帅.师讨焉。蒙临行,辞元振。元振乃见仲翔,谓蒙曰:“弟之孤子 ..,未有名宦。子姑将行,如破贼立功,某在政事,当接引之,俾.其薄俸也。”蒙诺之。仲翔颇有干用,乃以为判官,委之军事。

高中语文高考总复习文言文阅读专题练习

文言文阅读专题检测 一、专项练 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的题目。(3分) 海瑞,字汝贤,琼山人。举乡试,署南平教谕。御史诣学宫,属吏咸伏谒,瑞独长揖,曰:“台谒当以属礼,此堂,师长教士地,不当屈。”迁淳安知县,布袍脱粟,令老仆艺蔬自给。时世宗享国日久,不视朝,深居西苑,专意斋醮。廷臣自杨最、杨爵得罪后,莫敢言时政者。四十五年二月,瑞独上疏。帝得疏,大怒,抵之地,顾左右曰:“趣执之,无使得遁!”宦官黄锦在侧曰:“此人素有痴名闻其上疏时自知触忤当死市一棺诀妻子待罪于朝僮仆亦奔散无留者是不遁也。”帝默然。少顷复取读之,日再三,为感动太息。尝曰:“此人可方比干,第朕非纣耳。”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此人素有痴名闻/其上疏时/自知触忤当死/市一棺/诀妻子/待罪于朝/僮仆亦奔散/无留者/是不遁也。 B.此人素有痴名/闻其上疏/时自知触忤当死/市一棺/诀妻子/待罪于朝/僮仆亦奔散/无留者/是不遁也。 C.此人素有痴名/闻其上疏时/自知触忤当死/市一棺/诀妻子/待罪于朝/僮仆亦奔散无留者/是不遁也。 D.此人素有痴名闻/其上疏时/自知触忤当死/市一棺/诀妻子待罪于朝/僮仆亦奔散无留者/是不遁也。 解析:解答此题,首先通读画波浪线部分,了解大意。其次分析

四个选项,把选项两两分组,根据相同点的多少可知A、D两项为一组,B、C两项为一组。然后分析两组不同之处:“此人素有痴名闻其上疏时”,此处主语为“此人”,谓语为“有”,后跟宾语“痴名”,“闻”为动词,后面需要跟宾语“其”。由此可见“痴名”后必定停顿,可排除A、D两项。比较B、C两项,不同点有两处:“闻其上疏时自知触忤当死”和“僮仆亦奔散无留者”,语句“僮仆亦奔散无留者”两种断法皆可,重点分析“闻其上疏时自知触忤当死”,此句中的“时”必定归到上句,即“闻其上疏时/自知触忤当死”,由此可排除B项,确定答案为C项。 答案:C 参考译文: 海瑞,字汝贤,琼山人。乡试中举,(海瑞)代理南平县教谕。御史来到县学学舍,属下的官吏都跪地拜见,唯独海瑞只作揖,说:“(按规定)在御史台谒见御史,应当用属官的礼节,(可)这个厅堂是师长教诲生员的地方,不应该屈膝下跪。”(后海瑞)升任淳安县知县,在任上穿布衣,吃粗米,让家中老仆种菜自给。当时世宗在位时日已久,不再上朝听政,深居皇宫西苑,专心一意斋戒祀神。朝中大臣,自从杨最、杨爵(因上疏劝谏)获罪后,没有谁再敢议论时政。嘉靖四十五年二月,唯独海瑞一人上疏。世宗皇帝看了奏章大怒,把它扔到地上,

高考语文文言文翻译专题复习

高三专题突破训练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翻译划线的句子。 和凝字成绩,郓州须昌人也。凝父矩,性嗜酒,不拘小节,然独好礼文士,每倾赀以交之,以故凝得与之游。而凝幼聪敏,形神秀发。举进士,梁义成军节度使贺瑰辟为从事。瑰与唐庄宗战于胡柳,瑰战败,脱身走,独凝随之,反顾见凝,麾之使去。凝曰:“丈夫当为知己死,吾恨未得死所尔,岂可去也!”已而一骑追瑰几及,凝叱之不止,即引弓射杀之,瑰由此得免。瑰归,戒其诸子曰:“和生,志义之士也,后必富贵,尔其谨事之!”因妻之以女。 天成中,拜殿中侍御史,累迁主客员外郎,知制诰,翰林学士,知贡举。是时,进士多浮薄,喜为喧哗以动主司。主司每放榜,则围之以棘,闭省门,绝人出入以为常。凝撤棘开门,而士皆肃然无哗,所取皆一时之秀,称为得人。 凝好饰车服,为文章以多为富,有集百余卷,尝自镂板以行于世,识者多非之。然性乐善,好称道后进之士。唐故事,知贡举者所放进士,以己及第时名次为重。凝举进士第时第五,后知举,选范质为第五。后质位至宰相,封鲁国公,官至太子太傅,皆与凝同,当时以为荣焉。 (1)每倾赀以交之,以故凝得与之游。 (2)瑰战败,脱身走,独凝随之,反顾见凝,麾之使去。

(3)丈夫当为知己死,吾恨未得死所尔,岂可去也! (4)和生,志义之士也,后必富贵,尔其谨事之! (5)主司每放榜,则围之以棘,闭省门,绝人出入以为常。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翻译划线的句子。 海瑞,字汝贤,琼山人。署南平教谕。御史诣学宫,属吏咸伏谒,瑞独长揖,曰:“台谒当以属礼,此堂,师长教士地,不当屈。”迁淳安知县。布袍脱粟,令老仆艺蔬自给。总督胡宗宪尝语人曰:“昨闻海令为母寿,市肉二斤矣。”宗宪子过淳安,怒驿吏,倒悬之,瑞曰:“曩胡公按部,令所过毋供张。今其行装盛,必非胡公子。”发橐金数千,纳之库,驰告宗宪,宗宪无以罪。都御史鄢懋卿行部过,供具甚薄,抗言邑小不足客车马。懋卿恚甚,然素闻瑞名,为敛威去……时世宗享国日久,不视朝,深居西苑,专意斋醮。督抚大吏争上符瑞,礼官辄表贺。廷臣自杨最、杨爵得罪后,无敢言时政者。瑞独上疏。帝得疏,大怒,抵之地,顾左右曰:

高考文言文翻译专题导学案

高考文言文翻译专题导学案(教师版) 主备人高玉玺审核人蔡勤贵2014-9-15 【学习目标】 1、学习并运用译句的基本方法。 2、以难词、难句为突破口,加强采点得分意识。 3、激发学习兴趣,培养阅读文言文的良好习惯。 【学习方法】讲练结合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考点阐释】 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考查的固然是全句的翻译,但命题人选择文言文句是独具慧眼的,他们总是选择那些带有重要的语法现象的文言文句来让考生翻译,同时也将其列为高考阅卷的采分点。这些语法现象大致可以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是积累性的——实词方面的通假字、重要实词、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虚词方面的重要虚词、固定结构;第二类是规律性的——词类活用和各类句式。 【真题回放】(2014年湖北高考卷) (1)民或援丞裾相尔汝,弗责也。 答案:有的乡民拉着吴德基(南康丞)的衣襟与他你我相称,他也不斥责。 【方法指津】 一、文言翻译的要求 二、文言翻译的原则 三、具体方法 字词落实留删换,文从句顺调补贯 1、留:凡朝代、年号、人各、地名、官职等专有名词或现代汉语也通用的词,皆保留不动。 【典例】禹、汤罪.己,其兴也勃焉。有德之君,不忘规.过,臣不胜大庆。(14年全国卷) 【研习】①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烛之武退秦师》 译文:晋侯和秦伯包围郑国,因为郑国对晋国没有礼貌。(若翻译成“晋国的侯王和秦国的霸主”就错了。) 2、删:把仅有语法作用而无实际意义的虚词、衬字删去。这些词包括:句首发语词、句中舒缓语气词、结构作用词、凑足音节词、偏义复词中的衬字等。 【典例】昼夜勤作息 译文:白天和夜晚都勤奋的劳作。(“作息”为偏义复词,只强调“作”。) 【研习】①夫战,勇气也。 译文:作战,是要靠勇气的。(夫,发语词) ②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已。 译文:我对于国家(的治理),尽心了。(之,取独;也,停顿;焉耳已,语气助词) 3、换:将单音词换成双音词,通假字换成本字,词类活用词换成活用后的词,古今异义词换成现代词……换言之,该留的留下,该删的删去,其他的都是“换”的对象了,这是字词翻译的重点也是难点所在。(往往都是答案采分点) 【典例】吾故市人家,生子而能业,吾业不废足矣,奈何从儒生游也(14年山东卷) 译文:我们本是商人之家,生养儿子能够继承我的手艺,我的手艺不废弃就行了,(你)怎么能跟读书人交往呢 ②宣言曰:我见相如,必辱之。 译文:扬言道:我看见相如,一定侮辱他。 综合练习(一) ②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换) 译文:派遣将领把守函谷关的原因,是防备其他盗贼的进入和意外变故。 ③尔岂亿我为不能耶顾吾弓差软。(13年湖北卷)(换) 译文:你难道猜想我不会射箭吗只是我的箭弓稍微软了点。 4、调:把文言句中的主谓倒装句、宾语前置句、定语后置句、介宾结构后置句及其它特殊句式,按现代汉语的语法顺序调整过来。(特殊句式往往都是答案采分点) 【典例】是区区者,何难之有吾侪愿尽力焉,沿途以行乞所得,供先生食。(14 年重庆卷)【答案】这是区区小亊,有什么艰难我们愿意为此尽力,用沿途乞讨得到的钱物,供给先生食用。 5、补:古汉语比较简约,省略现象是普遍的。为了译文完整流畅,增补原文中省略掉的成分或意思。 【典例】曳而逐出之,已而竞还啄其粟。(14年江西卷) 【答案】(众鸡)拖拽(它)驱赶(它)使它出去,随后(又)争相回去啄食那些粟粒。 【研习】①触草木,尽死;以啮人,无御之者。(省略主语、宾语) 译文:(蛇)碰到草木,(草木)都死了;如果咬伤人,没有抵挡它的方法。 ②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省略句子) 译文:但是力量足以达到那里(却未能达到),在别人(看来)是可以讥笑的,在自己(来说)是有所悔恨的。 6、贯:古文中使用比喻、借代、婉曲、互文等手法,翻译时要根据上下文灵活、贯通地“意译”,这个“贯”就是所谓的“意译”。 【典例】缙绅之交于孟祥者,为诗以歌咏之,征予为之记。(14年湖南卷) 【答案】与徐孟祥交往的士大夫,作诗来歌咏它,叫我给它作(一篇)记。(本句亦是定语后置句式)

2016届高考语文文言文整体阅读复习教案

专题讲评教案一文言文整体阅读 教学目标 1.分析试卷,归纳文言文整体阅读中出现的错误类型,分析错因 ,反馈矫正。 2.突破难点,掌握快速阅读文言文的方法。 3.进一步规范题目答案,归纳解题的技巧方法,学会拓展运用。 教学方法 1.学生自我纠错,提出疑难问题。 2.教师归纳问题,集中重点突破。 3.基本步骤:对答案、改差错——提问题、找疑难——析问题、找规律——善积累、巧迁移。 第一步 :发放答案 ,对照自查。让学生独立地对照答案分析错题的 原因。 第二步 :引导学生研讨题目 ,提出文本中词句理解上的障碍以及答 题中所存在的困惑。 第三步 : 结合文本与学生存在的问题,集中讲解疑难 ,归纳规律方法。 第四步 :进行当堂巩固训练。积累相关知识点 ,在运用中巩固 ,提高学生自读文言文的能力。 教学过程 检查完成情况 ,针对性评析 (一)检查文言实词题。

选项与 试卷文段实词语句误解正解答案 一C克尚必可克不 克服攻下 ,战胜 ,打败. 雅敬雍 ,恒相从游 文雅 , 二B雅非常、很 . (一 )有礼仪 三C负两生素负多才艺 享有仗恃 ,自负. 四C解讽旨令自解.解释停止 一C忧以母忧不拜 担心父母去世服丧. 乾隆庚寅除.孝丰知县 废除 , 二A除授予官职 ,任命官职(二 )罢免 三C当不当冀州之卒 充当比得上 ,相抵 ,相当. 四C夺而无以夺焉 夺取改变. [试题情况分析 ] 1.涉及的内容不止一词多义,同时还有古今异义、文化常识义等。 2.所考查的文言实词大都在课本中出现过。 [出现问题分析 ] 1.实词积累得不够。如对“雅”“负”“夺”理解错误。 2.古文化常识缺乏。如对“忧”“除”理解错误。 3.不善于利用已知部分推知未知部分。 [针对性指导 ] 1.运用实词词义推断方法去直接判断。 (1)根据上下文意思推断词义。如“不当冀州之卒”的“当”。 (2)根据词在句中的语法功能推断词义。如“雅敬雍”的“雅”。

文言文翻译专题复习

文言文翻译复习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文言文翻译的要求,掌握几种实用的技巧——留、删、换、调、补、贯。 2、运用方法翻译文言文语段。 3、让学生逐步体验竞争,以此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热情。 教学重点:掌握文言文翻译的方法并能在具体语境中灵活运用。 教学难点:学生体验竞争,激发学生对文言文的热情。 教学过程: 一、教学导入 同学们,大家知道,文言文是我国文学艺术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那里有岳阳楼的壮美,有小石潭的幽静,有桃花源的迷人,有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抱负,更有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理想,更有愚公“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的执着。几乎每一课都会给我们带来无穷的享受,今天让我们再一次走进文言文,为中考做准备让我们一起来探讨文言文翻译的要求和技巧。 二、热身运动 1、朗读《邹忌讽齐王纳谏》选文。 2、小组讨论翻译,派出代表发言。 3、给出错误译文,改正错误。 4、错误主要在两个方面: 1)关键词不落实 2)特殊句式翻译错误 这些都是我们翻译文言文的大忌:想当然,甚至靠想象;译出之后,句子却是不通的。那么,文言文的翻译有没有一个比较明确的标准呢? 三、小试牛刀(明确标准、方法指导): “二标准”:字字落实,文从句顺 字字落实:忠实于原文意思,不遗漏,也不能多余; 文从句顺:译文要明白通顺,合乎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没有语病

那么,我们在具体的翻译过程中,到底怎样达到“二标准”呢?我们可以用“六方法”,“六方法”听起来好像复杂,其实就是六个字,一个标准三个字,两个标准六个字,简言之,就是“留删换”、“调补贯” 字字落实留、删、换 文从句顺调、补、贯 四、典型例题解析 (一)字字落实留、删、换 翻译下列的句子(女士优先,女生必答) 1、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2、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方法:留——表示时间、地点、人名、官职等专用名称可直接保留在译文中 B、翻译下列的句子)(男生必答) 1、夫战,勇气也 2、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方法:删——句中无实在意义的虚词,可舍去不译 C、改错题(抢答题) 1、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错误译文:率领妻子来到这走投无路的地方 2、属予作文以记之 错误译文:用属于我的作文记这件事 方法:换——将文言词语替换成与它意义相同或相当的现代汉语词语(单音词——双音词,古义——今义,通假字——本字,词类活用词——活用后的词)换言之,留的留下,删的删去,其他的都是“换”的对象了,这是字词翻译的重点也是难点所在。 小结:对文句的每个字,我们运用这三个方法,就不会有遗漏和增多了,能做到“字字落实”了换言之,原文和译文必须是一一对应的关系,原文中有的意思,在译文中一定要落实,原文中没有的意思,在译文中一定不能出现;不多不少,恰到好处。正如战国宋玉笔下描绘的绝世美女。一般增一分则太长、减一分则太短;着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恰到好处,就是美。

2021年高考语文一轮文言文阅读专题复习

2021年高考语文一轮文言文阅读专题复习 【考点解读】 高考语文考试中,文言文所占分值比较高,想要有效备考,我们就需要先了解考文言文阅读题考察哪些考点,这样我们才能找到复习策略。高考文言文阅读题的考查目的有四点: 1. 立德树人的需要。“立德树人”是党和国家对教育的总的要求。从高考每年选择的文言文阅读题的阅读材料上,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这种意图。综合起来看,传主在我国古代史都是对历史发展起过积极作用的历史名人,都是可以彪炳千古的历史人物。 2. 必备的阅读能力的需要。作为一个中学生,确切的说,作为一个有着5000年辉煌灿烂的文明中华民族的子孙,其所必须具备的阅读能力不仅仅是能读懂几篇现代文,更重要的是能读懂承载着5000年文化成果的文言文,是必须具备的基本的人文素养。 3. 传承传统文化的需要。先辈们创造的灿烂的文化靠最能代表传统文化的典籍都是用文言文书写的。因此,不懂文言文,从传承传统文化的角度看,就谈不上,就是一个典型的文化盲。 4.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热爱国家、民族的需要。“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独特的美,增强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感情”是课标规定的高中语文教学目标之一。文言文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汉语语言美的集中体现。 除了契合当代的时代精神外,文言文阅读高考选文还注意突出传主的语言引述,以彰显人物坚守的观念精神,也更便于有信度地检查考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文本600字左右,阅读量基本持平。选择题分别为文言断句、古代文化常识、概括分析原文内容。第4题文言翻译题仍然侧重考查重点实词、虚词、特殊句式,需要字字落实,文通句顺。特别值得一提的是,2017年对古代文化常识的考查正式纳入《考试大纲》,体现了高考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视程度。 【重点考向】 D读文技巧u wen ji qiao 一、初读,整体感知,以“文”会意 1.看内容是什么 文言文的阅读,整体感知是非常重要的。整体感知包括:文章的体裁是什么,写了哪些人、哪些事,表现了人物怎样的性格品质。 2.看题注有什么 文本本身固然重要,但标题、尾注、出处这些内容也绝不可忽视,它们是整体把握文意、解决疑难的重要辅助内容。整体感知,就是先抓住文本本身;其次,看标题、选文出处及尾注,看这些为整体把握提供了哪些或明或暗的辅助信息。 二、再读,圈点勾画,以“词”疏意 读懂文言文,我们可以采取圈画关键词的方法。那么,圈画什么?怎么圈画呢? 1.知人。传记文的写作对象就是人。知人,就是要掌握文中所写之人。具体地说,文章主要人物是谁,这个人有哪些性格特征;次要人物有哪些,和主人公之间有什么关系。因此第一步先圈画出人物的姓名和人物的性格特征,对人物有一个初步的印象。

2015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文言文翻译》专题检测卷(含解析)

2015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检测卷文言文翻译 (时间:45分钟满分:60分) 一、把文言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董仲舒,广川人也。以治《春秋》,孝景时为博士。下帷讲诵,弟子传以久次相受业,或莫见其面,盖三年董仲舒不观于舍园,其精如此。进退容止,非礼不行,学士皆师尊之。今上即位,为江都相。以《春秋》灾异之变推阴阳所以错行,故求雨闭诸阳,纵诸阴,其止雨反是。行之一国,未尝不得所欲。中废为中大夫,居舍,著《灾异之记》。是时辽东高庙灾,主父偃疾之,取其书奏之天子。天子召诸生示其书,有刺讥。董仲舒弟子吕步舒不知其师书,以为下愚。于是下董仲舒吏,当死,诏赦之。于是董仲舒竟不敢复言灾异。 董仲舒为人廉直。是时方外攘四夷,公孙弘治《春秋》不如董仲舒,而弘希世用事,位至公卿。董仲舒以弘为从谀。弘疾之,乃言上曰:“独董仲舒可使相胶西王。”胶西王素闻董仲舒有行,亦善待之。董仲舒恐久获罪,疾免居家。至卒,终不治产业,以脩学著书为事。故汉兴至于五世之间,唯董仲舒名为明于《春秋》,其传公羊氏也。 瑕丘江生为谷梁《春秋》。自公孙弘得用,尝集比其义,卒用董仲舒。 仲舒弟子遂者:兰陵褚大,广川殷忠,温吕步舒。褚大至梁相。步舒至长史,持节使决淮南狱,于诸侯擅专断,不报,以《春秋》之义正之,天子皆以为是。弟子通者,至于命大夫;为郎、谒者、掌故者以百数。而董仲舒子及孙皆以学至大官。 (1)下帷讲诵,弟子传以久次相受业,或莫见其面。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于是下董仲舒吏,当死,诏赦之。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自公孙弘得用,尝集比其义,卒用董仲舒。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的能力。考生解答此类题时要注意句中重要的实词。对于第(1)小题,考生注意的实词有:传,传授;或,有的人。对于第(2)小题应注意的实词有:当,判罪;赦,赦免。对于第(3)小题应注意的实词有:比,比较;用,采用。 答案:(1)他居家教书,(上门求学的人很多,不能一一亲授,)弟子之间便依学辈先后辗转相传,有的人甚至没见过他的面。 (2)于是把董仲舒交法官论罪,判处死刑,(但是)皇上下诏赦免了他。 (3)自从公孙弘受到重用,他曾收集比较了谷梁学和公羊学的经义,最后采用了董仲舒所传授的公羊氏的学说。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