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标准预防、一级防护、二级防护、三级防护

标准预防、一级防护、二级防护、三级防护

标准预防、一级防护、二级防护、三级防护
标准预防、一级防护、二级防护、三级防护

标准预防、一级防护、二级防护、三级防护

医务人员个人防护中,标准预防、一级防护、二级防护、三级防护制度

一、标准预防制度:

1、接触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等物质以及被其污染的物品时应当戴手套;

2、脱去手套后立即洗手;(戴手套不能代替洗手)

3、、一旦接触了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等物质以及被其污染的物品后应当立即洗手;

4、处理所有锐器时应当特别注意,防止被剌伤,如:禁止将使用后的一次性针头重新套上针头套;禁止用手直接接触使用后的针头、刀片;必须将使用后的锐器放入利器盒内等。

5、医务人员的工作服、脸部及眼睛有可能被血液、体液、分泌物等物质喷溅到时,应当戴一次性外科口罩或医用防护口罩、防护眼镜或面罩、穿隔离衣或围裙。

6、对病人用后的医疗器械、器具应当采取正确的消毒措施,非感染病人用过的器械采用加酶洗涤剂浸泡后清洗。感染病人用过的器械先采取物理或化学方法消毒,然后再常规清洗,最后消毒或灭菌。

7、环境清洁:各科室有日常的清洁标准和卫生处理程序,在彻底清洁基础上,适当的消毒床单位、设备和环境表面、床栏、门把手、轮椅等。

8、设隔离室:相同病原菌感染的患者可住同一隔离室,限制病人的

外出,如呼吸道病人因病情必须出隔离室时病人应戴口罩。

9、在需要使用口对口人工呼吸的区域内应备有可代替口对口复苏的设备。

10、医务人员要站在呼吸道感染病人的上风向。二、一级、二级、三级个人

防护制度一般防护:适用于普通门?急? 诊、普通病房的医务人员。⑴ 严格遵守标准预防的原则。⑵ 工作时应穿工作服、戴外科口罩。⑶ 认真执行手卫生。一级防护:适用于发热、门、急诊的医务人员。⑴ 严格遵守标准预防的原则。⑵ 严格遵守消毒、隔离的各项规章制度。⑶ 工作时应穿工作服、隔离衣、戴工作帽和外科口罩?必要时戴乳胶手套。⑷ 严格执行手卫生。⑸ 下班时进行个人卫生处置并注意呼吸道与黏膜的防护。二级防护:适用于进入疑似和确诊患者留观室、隔离病区(房)的医务人员;接触患者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以及患者使用过的物品等的医务人员;转运患者的医务人员和司机。⑴ 严格遵守标准预防的原则。⑵ 严格遵守消毒、隔离的各项规章制度。⑶进入隔离病房、隔离病区的医务人员必须戴医用防护口罩?穿工作服、隔离衣或防护服、鞋套、戴手套、工作帽。严格按照清洁区、潜在污染区和污染区的划分,正确穿戴和脱摘防护用品并注意呼吸道、口腔、鼻腔黏膜和眼睛的卫生与保护。

三级防护:适用于为实施可引发气溶胶操作的医务人员。可引发气溶胶的操作包括气管内插管、雾化治疗、诱发痰液的检查、支气管镜、

除二 呼吸道痰液抽吸、气管切口的护理、胸腔物理治疗、鼻咽部抽吸、 罩正压通气、高频震荡通气、复苏操作、死后肺组织活检等。 级防护外,应当加戴面罩或全面型呼吸防护器。

北京xxxxxxxxxxXX 诊部

2020 年 4 月 2 日

GB-T《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规范》

GB-T《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规范》

————————————————————————————————作者:————————————————————————————————日期: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规范 Occupational Health and Safety Management System——Standards GB/T28001-2001 idt ISO18001:2001 2001-11-12发布2002-01-01实施 前言 GB/T28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标准体系结构如下: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规范;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指南。 本标准的制定考虑了与GB/T24001-1996《环境管理体系规范及使用指南》、GB/T1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要求》标准间的相容性,以便于组织将职业健康安全、环境和质量管理体系相结合。附录A给出了GB/T28001-2001与GB/T24001-1996、GB/T19001-2000之间的联系。 本标准覆盖了OHSAS18001:1999《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规范》的所有技术内容,并考虑了国际上有关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现有文件的技术内容。 本标准无意包含一个合同中所有必要的条款。使用者应对本标准的应用自负其责。使用者符合本标准的规定并不免除其所应承担的法律责任。 本标准的附录A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中国标准研究中心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标准研究中心、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中心、中国进出口评定认可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陈元桥、陈全、刘卓慧、李强、白殿一、吴晶、王凤

标准预防一级防护二级防护三级防护

标准预防、一级防护、二级防护、三级防护 医务人员个人防护中,标准预防、一级防护、二级防护、三级防护制度 一、标准预防制度: 1、接触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等物质以及被其污染的物品时应当戴手套; 2、脱去手套后立即洗手;(戴手套不能代替洗手) 3、、一旦接触了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等物质以及被其污染的物品后应当立即洗手; 4、处理所有锐器时应当特别注意,防止被剌伤,如:禁止将使用后的一次性针头重新套上针头套;禁止用手直接接触使用后的针头、刀片;必须将使用后的锐器放入利器盒内等。 5、医务人员的工作服、脸部及眼睛有可能被血液、体液、分泌物等物质喷溅到时,应当戴一次性外科口罩或医用防护口罩、防护眼镜或面罩、穿隔离衣或围裙。 6、对病人用后的医疗器械、器具应当采取正确的消毒措施,非感染病人用过的器械采用加酶洗涤剂浸泡后清洗。感染病人用过的器械先采取物理或化学方法消毒,然后再常规清洗,最后消毒或灭菌。 7、环境清洁:各科室有日常的清洁标准和卫生处理程序,在彻底清洁基础上,适当的消毒床单位、设备和环境表面、床栏、门把手、轮椅等。 8、设隔离室:相同病原菌感染的患者可住同一隔离室,限制病人的 外出,如呼吸道病人因病情必须出隔离室时病人应戴口罩。 9、在需要使用口对口人工呼吸的区域内应备有可代替口对口复苏的设备。 10、医务人员要站在呼吸道感染病人的上风向。二、一级、二级、三级个人

防护制度一般防护:适用于普通门?急? 诊、普通病房的医务人员。⑴ 严格遵守标准预防的原则。⑵ 工作时应穿工作服、戴外科口罩。⑶ 认真执行手卫生。一级防护:适用于发热、门、急诊的医务人员。⑴ 严格遵守标准预防的原则。⑵ 严格遵守消毒、隔离的各项规章制度。⑶ 工作时应穿工作服、隔离衣、戴工作帽和外科口罩?必要时戴乳胶手套。⑷ 严格执行手卫生。⑸ 下班时进行个人卫生处置并注意呼吸道与黏膜的防护。二级防护:适用于进入疑似和确诊患者留观室、隔离病区(房)的医务人员;接触患者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以及患者使用过的物品等的医务人员;转运患者的医务人员和司机。⑴ 严格遵守标准预防的原则。⑵ 严格遵守消毒、隔离的各项规章制度。⑶进入隔离病房、隔离病区的医务人员必须戴医用防护口罩?穿工作服、隔离衣或防护服、鞋套、戴手套、工作帽。严格按照清洁区、潜在污染区和污染区的划分,正确穿戴和脱摘防护用品并注意呼吸道、口腔、鼻腔黏膜和眼睛的卫生与保护。 三级防护:适用于为实施可引发气溶胶操作的医务人员。可引发气溶胶的操作包括气管内插管、雾化治疗、诱发痰液的检查、支气管镜、呼吸道痰液抽吸、气管切口的护理、胸腔物理治疗、鼻咽部抽吸、面 罩正压通气、高频震荡通气、复苏操作、死后肺组织活检等。级防护 除二外,应当加戴面罩或全面型呼吸防护器。 北京xxxxxxxxxxXX诊部 2020 年4 月2 日

标准预防知识与职业防护

学习主题:标准预防与职业防护主讲人: 学习时间:2017. 标准预防的概念 认定病人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等均具有传染性,医务人员在接触上述物质时,必须采取防护措施。同时,还应根据疾病的传播途径采取空气、飞沫、接触隔离措施。 标准预防基本特点 1、强调双向防护,即防止疾病从病人传至医护人员,又要防止疾病从医护人员传至病 人; 2、即要防止血源性疾病的传播,也要防止非血源性疾病的传播; 3、根据疾病的主要传播途径,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包括接触隔离、空气隔离、和飞 沫隔离。 标准预防职业防护 (一)洗手/手消毒 1、洗手是预防感染传播最经济、最有效的措施。 2、可能接触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污染的器械后应立 3、洗手/手消毒,在两个病人之间,或同一个病人,接触身体的不同部位时应洗手/ 手消毒。 (二)使用手套 1、当接触血液、体液、排泄物、分泌物及破损的皮肤黏膜时应戴手套; 2、手套可以防止医务人员把自身手上的菌群转移给病人的可能性; 3、手套可以预防医务人员变成传染微生物时的媒介,即防止医务人员将从病人或环境 中污染的病原在人群中传播。 4、在两个病人之间一定更换手套;手套不能代替洗手。 (三)使用口罩 防止或减少医务人员通过呼吸道被感染的机会。 (四)使用眼罩或面罩 可以防护或减少病人的体液、血液、分泌物等传染性物质飞溅至医护人员口、眼及鼻等粘膜。(美国洗内镜时不带口罩,带面罩) (五) 使用防护鞋 (六)使用工作帽 (七)使用隔离衣或防护围裙 种类多,应正确适当使用 (八)可重复使用的设备 用过的可重复使用的器具、物品等,应确保在下一个病人使用之前清洁干净和适当地消毒灭菌,其中一次性使用的部件应弃去。 (九)环境控制 保证适当的日常清洁标准和卫生处理程序,在彻底清洁的基础上,适当的消毒床单位、设备和环境的表面,并保证该程序的落实。 (十)被服

标准预防与个人防护试题

标准预防与个人防护试题 一、单选题(共10题,每题4分,共40分) 1.无菌操作中发现手套破裂应(C) A用无菌纱布将破裂处包好 B?用胶布将破裂处粘好 C立即更换 D?再加套一副手套 2.在诊疗、护理操作过程中,有可能发生艾滋病人的血液、体液飞溅到医务人员的面部时,以下哪种做法是错误的(D) A戴无菌手套? B 戴具有防渗透性能的口罩 C?戴防护眼镜?D 不用戴手套 3.医务人员手部皮肤发生破损时,在进行可能接触病人血液、体液等诊疗、护理、卫生工作操作时,要戴( D ) A无菌手套 B清洁手套 ?C 耐热手套 D双层乳胶手套 4、职业暴露的原因有( D ) A 针刺 B 切割 C 直接接触 D 以上都对 5、在诊疗、护理操作过程中,有可能发生病人的血液、体液飞溅到医务人员的面部时,医务人员以下那种做法是错误的( D ) A 戴手套 B 戴具有防渗透性能的口罩 C戴防护眼镜 D不用戴手套 6、为防针刺伤,错误的做法是( D ) A 使用后的锐器直接放入耐刺、防渗漏的利器盒 B 利用针头处理设备进行安全处置 C 使用具有安全性能的注射器、输液器等医用锐器,以防刺伤 D 将针套套回针头,以防扎伤别人 7、艾滋病毒不可以通过下列哪种方式传播( C ) A 共用针头或注射器? B 性接触? C 日常生活接触 D 母婴传播 8、标准预防是认定病人的(?E?)都具有传染性。? A血液?? B?体液? C??分泌物? D??排泄物? E以上均是 9、接触患者之前,手部没有肉眼可见的污染时,医务人员应:( B ) A、手部无明显污染可不用洗手 B、宜使用速干手消毒剂消毒双手代替洗手。 C、用肥皂和流动水洗手 D、先用肥皂和流动水洗手,再用速干手消毒剂消毒双手 10、疾病传播的三个基本条件不包括( A ) 易感人群 D传播途径 C 感染源 B 病原体携带者 A 二、多选题(共5题,每题4分,共20分) 1.佩戴护目镜前应检查装置(AB) A 有无破损 B 有无松懈 C有无清洁 D有无消毒 2.个人防护用品包括(ABCDEF) A?口罩? B?手套 C?护目镜 D隔离衣? E帽子? F防水围裙 3.下列哪些是戴医用防护口罩的注意事项(ABCDE) A?不应一只手提鼻夹 B?医用外科口罩只能一次性使用 C?口罩受到患者血液、体液污染后,应及时更换。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标准的特点(新版)

( 管理体系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标准的 特点(新版) Safety management system is the general term for safety management methods that keep pace with the times. In different periods, the same enterprise must have different management systems.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标准的特点(新版) ●系统化的管理机制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标准为各类组织提供了结构化的运行机制:职业健康安全以帮助组织改善安全生产管理,推动安全生产和持续改进,并为第三方提供了评审或审核的依据。 ●遵循自愿原则 各类组织是否实施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标准,是否建立和保持职业健康安全,是否进行职业健康安全认证审核都取决于组织自身的意愿,不能以行政或其他方式要求或迫使组织实施,实施过程中也不应改变组织原有的法律责任。 ●兼容性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是组织全面管理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而不是一个孤立的管理系统。OHSMS标准与ISO9000标准遵循着共同

的管理体系原则,一些管理体系要素的要求与ISO9000标准较为相似,组织可选择与ISO9000、ISO14000相符的管理体系作为实施OHSMS 的基础,各体系要素不必独立于现行的管理要求,可进行必要的修正与调整,以适合本标准的要求。 ●适用性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标准具有最广泛的适用性,凡具有下列愿望的任何组织均可实施本标准:—实施、保持和改进职业健康安全;—使自己确信能符合所声明的职业健康安全方针;—向外界展示这种符合;—寻求外部组织对其OHSMS的认证注册;—对符合本标准的情况进行自我鉴定和自我声明。 ●灵活性 该系列标准没有建立职业健康安全行为标准,它们仅提供了系统地建立并管理行为承诺的方法。它们关心的是如何实现目标,而不注重目标应该是什么。标准把建立职业健康安全行为标准的工作留给了组织自己,而仅要求组织在建立时必须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和其它要求

职业安全健康标准详细版

文件编号:GD/FS-1097 (管理制度范本系列) 职业安全健康标准详细版 The Daily Operation Mode, It Includes All Implementation Items, And Acts To Regulate Individual Actions, Regulate Or Limit All Their Behaviors, And Finally Simplify The Management Process. 编辑: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

职业安全健康标准详细版 提示语:本管理制度文件适合使用于日常的规则或运作模式中,包含所有的执行事项,并作用于规范个体行动,规范或限制其所有行为,最终实现简化管理过程,提高管理效率。,文档所展示内容即为所得,可在下载完成后直接进行编辑。 一、职业安全技术标准的作用 概括地讲,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职业安全法规体系和标准体系,已成为保证安全生产的重要内容之一。我国以国家标准为主体的职业安全健康标准体系框架已基本形成。标准作为提高科技水平和管理水平的重要技术文件,已渗入到安全生产的各个领域,从事故预防、控制、监测,直至职业病诊断、统计,都需要相关的标准加以指导,标准已经成为安全领域中重要的基础工作之一。随着法制建设的日益完善,职业安全健康法规标准对减少职工伤亡事故和职业危害,保护劳动者的安全与健康,发展生产将发挥出更加有效的作用。系统安全性指标的目标值

是事故评价定量化的标准。如果没有评价系统危险性的标准,定量化评价也就失去意义,这将使评价者无法判定系统安全性是否符合要求,以及改善到什么程度才算是系统物的损失和人的伤亡为最小。因此,一些国家都制定实现的目标值。我国针对生产过程中设备、装置的设计、安装、改造等制定颁布一系列国家法规和安全卫生标准。根据这些法规、’标准、规范进行评价,确认系统安全性。 经量化后的危险是否达到安全程度,‘这就需要有一个界限和标准进行比较,该标准称为安全指标(或安全标准)。所谓安全指标,就是社会公众可以接受的危险度。它可以是一个风险率、指数或等级,而不是以事故为零作为安全指标。为什么不以事故为零作为安全指标呢?因为事故的规律和本质表明,事故不可能为零。这是由于人们的认识能力有限,往往不

疫情防护新冠一二三级防护标准

一级防护是针对从事诊疗的医护人员而言的,需穿好工作服,戴好帽子、口罩,在与病人接触后需消毒。二级防护指的是对传染病的防控,相关医护人员需戴好口罩、护目镜等,注意呼吸道的防护。三级防护是指在二级防护的基础上,增强防护。 一级防护是针对在医疗机构事业中从事诊疗的所有医护人员而言的,需要穿工作服、戴一次性帽子、穿隔离衣、戴好一次性外科口罩。在每次接触病人之后需要使用碘伏消毒液或者其他消毒剂揉搓1~3分钟,接触任何体液、分泌物等物质时都要戴好手套。

二级防护是指对传染病防控采取的防护级别,采集样本、转移病人等医护工作人员,需要穿好医用防护服、戴好医用防护口罩、面罩、防护帽等,每次接触病人后立即清洗和消毒,最好每4个小时更换一次口罩,要注意好呼吸道和粘膜的防护。

三级防护的适用范围是与传染病人群密切接触、负责标本采集、处理病患血液或分泌物的医护工作人员,除了按二级的防护要求之外,还需要加强防护,可将护目镜、防护口罩换为全面型呼吸防护器或电动送风过滤式呼吸器。 一级防护 适用于3类人群,即对新冠病毒感染的肺炎病例的密切接触者进行医学观察的人员;样本运送人员;一般呼吸道发热门诊急诊医务人员。 要求穿工作服(白大褂)、戴一次性使用帽子、穿一次性使用隔离衣和戴一次性使用手套、戴一次性使用外科口罩(每4小时更换一次或感潮湿时更换,有污染时随时更换)。

二级防护 适用于对新冠病毒感染的肺炎出现症状的密切接触者、疑似病例或确诊病例进行流行病调查的人员;在疫源地区进行终末消毒的人员;在生物安全柜内对标本进行处理和检测的实验室人员;病人转运的司机和医务人员;进入新冠病毒肺炎隔离留观室、隔离病房或隔离病区进行诊疗、清洁消毒的医务人员。 需要戴一次性帽子、医用防护口罩(N95或更高级别医用防护口罩)、护目镜(防雾型)或防护面罩(防雾型)、医用防护服或穿工作服(白大褂)外罩一件医用防护服、戴一次性使用手套、穿一次性使用鞋套。 三级防护 适用于对新冠病毒感染的肺炎出现症状的密切接触者、疑似病例或确诊病例进行标本采集人员;标本处理和检测时可能产生气溶胶操作的人员;对新冠病毒感染的肺炎观察或确诊病例实施可能产生气溶胶近距离操作,例如气管内插管、雾化治疗、诱发痰液的检查、支气管镜、呼吸道痰液抽吸、气管切口的护理、胸腔物理治疗、鼻咽部抽吸、面罩正压通气、高频震荡、复苏操作、死后肺组织活检等医务人员;处理患者血液、分泌物、排泄物和死亡患者尸体的工作人员。

标准预防与个人防护试题

标准预防与个人防护试 题 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标准预防与个人防护试题 一、单选题(共10题,每题4分,共40分) 1.无菌操作中发现手套破裂应(C) A用无菌纱布将破裂处包好B用胶布将破裂处粘好 C立即更换 D再加套一副手套 2.在诊疗、护理操作过程中,有可能发生艾滋病人的血液、体液飞溅到医务人员的面部时,以下哪种做法是错误的(D) A戴无菌手套 B 戴具有防渗透性能的口罩C戴防护眼镜D 不用戴手套 3.医务人员手部皮肤发生破损时,在进行可能接触病人血液、体液等诊疗、护理、卫生工作操作时,要戴( D ) A无菌手套 B清洁手套 C 耐热手套 D双层乳胶手套 4、职业暴露的原因有( D ) A 针刺 B 切割 C 直接接触 D 以上都对 5、在诊疗、护理操作过程中,有可能发生病人的血液、体液飞溅到医务人员的面部时,医务人员以下那种做法是错误的( D ) A 戴手套 B 戴具有防渗透性能的口罩 C戴防护眼镜 D不用戴手套 6、为防针刺伤,错误的做法是( D ) A 使用后的锐器直接放入耐刺、防渗漏的利器盒 B 利用针头处理设备进行安全处置 C 使用具有安全性能的注射器、输液器等医用锐器,以防刺伤 D 将针套套回针头,以防扎伤别人 7、艾滋病毒不可以通过下列哪种方式传播( C ) A 共用针头或注射器 B 性接触 C 日常生活接触 D 母婴传播 8、标准预防是认定病人的(E)都具有传染性。 A血液 B体液 C分泌物 D排泄物 E以上均是 9、接触患者之前,手部没有肉眼可见的污染时,医务人员应:( B ) A、手部无明显污染可不用洗手 B、宜使用速干手消毒剂消毒双手代替洗手。 C、用肥皂和流动水洗手 D、先用肥皂和流动水洗手,再用速干手消毒剂消毒双手

一级防护、二级防护、三级防护

一级防护、二级防护、三级防护 现将标准预防、三级防护标准明确如下: 一、标准预防 1.标准预防:是指基于患者血液、体液、分泌物(不包括汗液)、非完整皮肤和黏膜均可能含有感染性因子的原则,为了最大限度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所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包括手卫生、使用个人防护用品、呼吸卫生/咳嗽礼仪等。 2.分级防护:在实施标准预防的基础上,采取接触隔离、飞沫隔离和空气隔离等措施。 3.分级防护标准: 1、一级防护 (1)适用范围 ①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病例的密切接触者进行医学观察的人员。 ②样本运送人员。 ③一般呼吸道发热门急诊医务人员。 (2)防护要求 穿工作服(白大褂)、戴一次性使用帽子、穿一次性使用隔离衣和戴一次性使用手套、戴一次性使用外科口罩(每4 小时更换1 次或感潮湿时更换,有污染时随时更换)。 2、二级防护

(1)适用范围 ①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出现症状的密切接触者、疑似病例或确诊病例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的人员。 ②在疫源地内进行终末消毒的人员。 ③在生物安全柜内对标本进行处理和检测的实验室人员。 ④病人转运的司机和医务人员。 ⑤进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隔离留观室、隔离病房或隔离病区进行诊疗、清洁消毒的医务人员。 (2)防护要求 戴一次性使用帽子、医用防护口罩(N95 或更高级别医用防护口罩)、护目镜(防雾型)或防护面罩(防雾型)、医用防护服或穿工作服(白大褂)外罩一件医用防护服、戴一次性使用手套、穿一次性使用鞋套。 3、三级防护 (1)适用范围 ①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出现症状的密切接触者、疑似病例或确诊病例进行标本采集人员。 ②标本处理和检测时可能产生气溶胶操作的人员。 ③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观察或确诊病例实施可能产生气溶胶近距离治疗操作例如气管内插管、雾化治疗、诱发痰液的检查、支气管镜、呼吸道痰液抽吸、气管切口的护理、胸腔物理治疗、鼻咽部抽吸、面罩正

(完整版)标准预防培训试题(附答案)

标准预防措施培训试题 科别:姓名:成绩: 一、单选题:(每题4分,共20分) 1、近距离接触经空气传播或飞沫传播的呼吸道传染病患者时应戴哪种口罩?() A 纱布口罩 B 医用防护口罩 C外科口罩 D 一次性医用口罩 2、进行诊疗护理操作时,可能发生血液、分泌物喷溅时执行标准预防措施包括哪些防护用品的使用() A 口罩、帽子 B 口罩、帽子、手套 C 口罩、帽子、手套、防护面罩 D 口罩、帽子、手套、防护面罩、隔离衣 3、无菌操作中发现手套破裂应() A 用无菌纱布将破裂处包好 B 用胶布将破裂处粘好 C 立即更换 D 再加套一幅手套 4、标准预防强调:() A、主要是保护病人 B、主要是保护医务人员 C、保护抵抗力差的 D、保护病人和医务人员 5、标准预防的基本特点为() A、既要防止血源性疾病的传播,也要防止非血源性疾病的传播。 B、强调双向预防,即防止疾病从病人传至医护人员,又防止疾病从医护人员传至病人。 C、根据传播的主要传播途径,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包括接触隔离、空气隔离和微粒隔离。 D、以上三点全包括。 二、填空题:(每题4分,共60分) 1、标准预防实施双向防护,防止疾病______。 2、当接触血液、体液、排泄物、分泌物及破损的皮肤黏膜时应___;手套可以防止医务人员把自身手上的菌群转移给病人的可能性;手套可以预防医务人员变成传播微生物时的______,即防止医务人员将从病人或环境中污染的病原在人群中传播。在两个病人之间一定要更换手套;手套不能代替______。 3、诊疗护理操作中发现手套破损时,应及时______。戴无菌手套时,应防止手套______。如手部皮肤破损,应戴______。 4、_____、_____及____可以减少病人的体液、血液、分泌物等液体的传染性物质飞溅到医护人员的眼睛、口腔及鼻腔粘膜。 5、佩戴口罩的注意事项:1、佩戴口罩前后都必须______2、要让口罩紧贴____3、口罩有颜色的一面____4、系紧固定口罩的绳子,或把口罩的橡筋绕在耳朵上,使口罩紧贴面部5、口罩应完全覆盖__________ 6、把口罩上的金属片沿鼻梁两侧____,使口罩紧贴面部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 1、什么是标准预防:

职业安全与职业健康管理制度(正式)

编订: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 职业安全与职业健康管理 制度(正式) Standardize The Management Mechanism To Make The Personnel In The Organization Operate According To The Established Standards And Reach The Expected Level. Word格式 / 完整 / 可编辑

文件编号:KG-AO-6350-68 职业安全与职业健康管理制度(正 式) 使用备注:本文档可用在日常工作场景,通过对管理机制、管理原则、管理方法以及管理机构进行设置固定的规范,从而使得组织内人员按照既定标准、规范的要求进行操作,使日常工作或活动达到预期的水平。下载后就可自由编辑。 近两年来,我矿职业安全健康形式总体趋稳,粉尘等职业危害事故整体下降。但是职业安全卫生形式仍不容乐观。为了保障我矿一线职工作业场所职工健康安全,减少粉尘、瓦斯等事故发生,切实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根据国家安监总办〔2010〕139号文件精神,在结合我矿实际的基础上,特制定我矿的职业安全卫生健康管理办法。各单位在接到通知后,应认真学习,严格按本制度开展工作。 一、广泛普及《职业病防治法》、《煤矿安全作业规程》、《工伤保险条例》等法律法规。加大对采掘一线职工的法律宣传教育力度,加强从业人员上岗前职业安全健康培训和在岗期间的定期培训,普及职业安全健康及职业病防治知识,增强职工职业病防治观念,

2021版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与安全生产标准化异同

2021版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与安全生产标准化异同 Enterprises should establish and improve various safety production rules and regulations in accordance with national safety production laws and regulations. ( 安全管理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 编号:AQ-SN-0230

2021版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与安全生产 标准化异同 1基本概念 ①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OHSMS)是20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在国际上通行的安全管理模式,与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标准)、 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标准)等标准体系被称为后工业时代的管理方法。随着企业规模扩大和生产集约化程度提高,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得到了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我国于2001年颁布了GB/ T28001—2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规范》,并于2011年修订颁布了GB/T28001—201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要求》。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是以PDCA循环(又称为戴明环)为基础,突出最高管理者的承诺、责任,强调了全员参与,以及全过程控制和持续改进的原

则,具有系统化、程序化、文件化以及三级监控(绩效监视与测量,内部审核,管理评审)的特点。通过这种方式,可有效改善组织的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绩效。 ②安全生产标准化 安全生产标准化是将标准量化引入安全生产,是企业标准化工作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与当前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安全管理体系。安全生产标准化通过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制定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排查治理隐患和监控重大危险源,建立预防机制,规范生产行为,使各生产环节符合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的要求,人、机、物、环处于良好的生产状态,并持续改进,不断加强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安全生产标准化涵盖了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全局,从建章立制、改善现场设备设施状况、规范作业人员行为等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是企业实现管理标准化、现场标准化、操作标准化的基本要求和衡量尺度;促进企业夯实安全管理基础,提高设备本质安全程度,加强人员安全意识,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促使企业建立安全生产长效机制。安全生产

职业安全健康标准

职业安全健康标准 一、职业安全技术标准的作用 概括地讲,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职业安全法规体系和标准体系,已成为保证安全生产的重要内容之一。我国以国家标准为主体的职业安全健康标准体系框架已基本形成。标准作为提高科技水平和管理水平的重要技术文件,已渗入到安全生产的各个领域,从事故预防、控制、监测,直至职业病诊断、统计,都需要相关的标准加以指导,标准已经成为安全领域中重要的基础工作之一。随着法制建设的日益完善,职业安全健康法规标准对减少职工伤亡事故和职业危害,保护劳动者的安全与健康,发展生产将发挥出更加有效的作用。系统安全性指标的目标值是事故评价定量化的标准。如果没有评价系统危险性的标准,定量化评价也就失去意义,这将使评价者无法判定系统安全性是否符合要求,以及改善到什么程度才算是系统物的损失和人的伤亡为最小。因此,一些国家都制定实现的目标值。我国针对生产过程中设备、装置的设计、安装、改造等制定颁布一系列国家法规和安全卫生标准。根据这些法规、’标准、规范进行评价,确认系统安全性。 经量化后的危险是否达到安全程度,‘这就需要有一个界限和标准进行比较,该标准称为安全指标(或安全标准)。所谓安全指标,就是社会公众可以接受的危险度。它可以是一个风险率、指数或等级,而不是以事故为零作为安全指标。为什么不以事故为零作为安全指标

呢?因为事故的规律和本质表明,事故不可能为零。这是由于人们的认识能力有限,往往不能完全识别危险性。即使认识了现有的危险,随着生产技术的发展,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新能源的出现,又会产生新的危险。对已认识到的危险,由于技术、资金等因素的制约,也不可能完全消除或控制。人们只能使危险尽可能减少,以至逐渐接近于零。当危险降到一定程度,人们就认为是安全的了。霍巴特大学的罗林教授曾给安全下了这样的定义:所谓的安全指判明的危险性不超过允许限度。这就是说世界上没有绝对的安全。安全就是一种可以允许的危险。确定安全指标,实际上就是确定危险度或风险率,这个危险度或风险率必须是社会公众允许的、可以接受的。 我国《劳动法》第5条规定国家要“制定劳动标准”,第52条规定用人单位必须“严格执行国家劳动安全卫生规程和标准”,第56条规定“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标准化法》第2条规定,下列技术要求应当制定标准“工业产品的品种、质量或者安全、卫生要求。工业产品的设计、生产、检验、包装、运输过程的安全、卫生要求。工程设计、施工方法和安全要求”。因此,国家要通过立法建立完善的劳动安全卫生标准,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必须严格执行和遵守,以保证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的安全和健康,保证生产工作秩序的顺利进行。 二、职业安全健康标准体系 所谓职业安全健康标准体系,就是根据职业安全健康标准的特点和要求,按着它们的性质功能、内在联系进行分级、分类,构成一

标准预防 (2)

标准预防 一、定义 标准预防:将所有患者视为具有潜在感染性患者,即认为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均具有传染性,不论是否有明显的血液或是否接触非完整的皮肤与粘膜,必须采取防护措施,特点是既要防止血源性疾病的传播,也要防止非血源性疾病的传播;强调双向防护,既要预防疾病由患者传至医务人员,又要防止疾病从医务人员传给患者。 手卫生是医疗机构内预防控制疾病传播的重要措施之一,也是标准预防的主要组成部分。标准预防还包括根据预期可能的暴露选择合适的个人防护用品、呼吸卫生(咳嗽)礼仪、患者安置、仪器(设备)和环境清洁消毒、织物清洁消毒、安全注射、职业防护多项预防感染措施。 二、手卫生 医务人员手是医院感染相关病原体的重要传播媒介,医务人员应遵循以下手卫生基本原则。 (一)手卫生基本原则: 1、基本要求手部指甲长度不应超过指尖;手部不应戴戒指等装饰物;手部不应戴人工指甲、涂抹指甲油等指甲装饰物。 2、洗手、卫生手消毒应遵循的原则(1)当手部有血液或其他体液等肉眼可见的污染时,应用皂液和流动水洗手。(2)手部没有肉眼可见污染时,宜使用速干手消液消毒双手代替洗手。医务人员在下列情况时应先洗手,然后进行卫生手消毒:(1)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和分泌物以及被传染性致病微生物污染的物品后。(2)直接为传染病患者进行检查、治疗、护理或处理传染患者污物之后。 3、外科手消毒应遵循的原则先洗手,后消毒;不同患者之间、手套破损或

手被污染时,应重新进行外科手消毒。 (二)五个重要手卫生指针 “二前、三后”:接触患者前、进行清洁(无菌)操作前、体液暴露风险后、接触患者后、接触患者周围环境后。 注意:戴手套不能取代手卫生。若符合上述手卫生指征且需戴手套时,则戴手套前或脱手套后,仍须执行手卫生。 三、个人防护装备 个人防护装备包括手套、口罩、呼吸防护器、护目镜、面罩、防水围裙、隔离衣等。 1、使用原则 (1)预期可能接触到血液或体液时,需穿戴个人防护装备。 (2)离开患者的房间或区域前脱卸并丢弃个人防护装备。 (3)脱卸或丢弃个人防护装备过程中应避免污染自身与周围物品表面。 2、个人防护的使用应遵循《手套使用标准操作规程》、《隔离衣使用标准操作规程》、《面部防护用品使用标准操作规程》、《个人防护装备(PPE)穿脱标准操作规程》。 四、呼吸卫生(咳嗽)礼仪 呼吸卫生(咳嗽)礼仪是通过源头控制预防呼吸道病原体传播的一项综合措施,适用于所有具有呼吸道症状和体征的人员,包括医务人员、患者和探视者。 所有具有呼吸道症状和体征的人员,包括医务人员、患者和探视者,应该做到以下几点:1、咳嗽或打喷嚏时使用纸巾或手帕遮掩口鼻,否则应用臂弯遮掩口鼻;2、若病情许可,应戴口罩,否则尽可能与其他人员保持至少1m的间距;3、使用后的纸巾应丢进垃圾桶;4、双手接触呼吸道分泌物后应做手卫生。

国家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制度第三级要求

国家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制度第三级要求 1 第三级基本要求 1.1技术要求 1.1.1 物理安全 1.1.1.1 物理位置的选择(G3) 本项要求包括: a) 机房和办公场地应选择在具有防震、防风和防雨等能力的建筑内; b) 机房场地应避免设在建筑物的高层或地下室,以及用水设备的下层或隔壁。 1.1.1.2 物理访问控制(G3) 本项要求包括: a) 机房出入口应安排专人值守,控制、鉴别和记录进入的人员; b) 需进入机房的来访人员应经过申请和审批流程,并限制和监控其活动范围; c) 应对机房划分区域进行管理,区域和区域之间设置物理隔离装置,在重要区域前设置交付或安 装等过渡区域; d) 重要区域应配置电子门禁系统,控制、鉴别和记录进入的人员。

1.1.1.3 防盗窃和防破坏(G3) 本项要求包括: a) 应将主要设备放置在机房内; b) 应将设备或主要部件进行固定,并设置明显的不易除去的标记; c) 应将通信线缆铺设在隐蔽处,可铺设在地下或管道中; d) 应对介质分类标识,存储在介质库或档案室中; e) 应利用光、电等技术设置机房防盗报警系统; f) 应对机房设置监控报警系统。 1.1.1.4 防雷击(G3) 本项要求包括: a) 机房建筑应设置避雷装置; b) 应设置防雷保安器,防止感应雷; c) 机房应设置交流电源地线。 7.1.1.5 防火(G3) 本项要求包括: a) 机房应设置火灾自动消防系统,能够自动检测火情、自动报警,并自动灭火;

b) 机房及相关的工作房间和辅助房应采用具有耐火等级的建筑材料; c) 机房应采取区域隔离防火措施,将重要设备与其他设备隔离开。 1.1.1.6 防水和防潮(G3) 本项要求包括: a) 水管安装,不得穿过机房屋顶和活动地板下; b) 应采取措施防止雨水通过机房窗户、屋顶和墙壁渗透; c) 应采取措施防止机房内水蒸气结露和地下积水的转移与渗透; d) 应安装对水敏感的检测仪表或元件,对机房进行防水检测和报警。 1.1.1.7 防静电(G3) 本项要求包括: a) 主要设备应采用必要的接地防静电措施; b) 机房应采用防静电地板。 1.1.1.8 温湿度控制(G3) 机房应设置温、湿度自动调节设施,使机房温、湿度的变化在设备运行所允许的范围之内。

OSHA职业安全与健康标准常用表格

OSHA's Form 301 Year 年 Attention: This form contains information relating to employee health and must be used in a manner that protects the confidentiality of employees to the extent possible while the information is being used for occupational safety and health purposes.本表包含与员工健康有关的信息,必须采用合适的方式最大程度地保护员工的隐私,本信息仅用于职业健康与安全场合; LOGO Injuries and Illnesses Incident Report 伤害和疾病事故报告 This Injury and Illness Incident Report is one of the first forms you must fill out when a recordable work-related injury or illness has occurred. Together with the Log of Work-Related injuries and Illnesses and the accompanying Summary, these forms help the employer and OSHA develop a picture of the extent and severity of work-related incidents. 当发生与工作有关的伤害和疾病时,伤害和疾病事故报告是第一个必须填写的表格;和日志及汇总表一起,这些表格有助于业主和OSHA 对事故程度和严重性的理解; Information about the employee 员工信息 Information about the case 事件信息 10) Case number from the Log 日志中的本事件编号 (Transfer the case number from the Log after you record the case.)在日志中记录事件后将事件序号转到此表 1) Full Name 全名 11) Date of injury or illness 伤害或疾病日期 2) Street 街道 12) ime employee began work 员工开始工作的时间AM/PM City 城市State 国家 Zip 邮编 13) Time of eventCheck if time cannot be determined 事件发生时间AM/PM □如时间不确定勾选此处 Within 7 calendar days after you receive information that a recordable work-related injury or illness has occurred, you must fill out this form or an equivalent. Some state workers' compensation, insurance, or other reports may be acceptable substitutes. To be considered an equivalent form, any substitute must contain all the information asked for on this form.在收到可记录的已发生的与工作有关的伤害和疾病信息后的七日内,必须填写此表或类似表格,有些国家工人的工伤、保险或其他报告可能是可接受的,为了表格等效,任何替代品必须包含本表要求的所有信息; 3) Date of birth 出生日期 4) Date hired 雇佣日期 What was the employee doing just before the incident occurred? Describe the activity, as well as the tools, equipment or material the employee was using. Be specific. Examples: "climbing a ladder while carrying roofing materials"; "spraying chlorine from hand sprayer"; "daily computer key-entry."事故发生前员工正在做什么工作?描述活动,以及员工正在使用的工具,设备和材料;具体点:例如,“搬运屋面材料爬梯子”,“用手动喷雾器喷洒氯”,“日常计算机键入” 5) □Male 男□Female 女 Information about the physician or other health care professional 医生和其他健康保健人员的信息 What happened? Tell us how the injury occurred. Examples: "When ladder slipped on wet floor, worker fell 20 feet"; "Worker was sprayed with chlorine when gasket broke during replacement"; "Worker developed soreness in wrist over time."发生了什么?伤害是怎么发生的,如:"当梯子在湿地板上滑倒时,工人摔倒20英尽","工人在更换垫片时垫片爆破被氯喷射","工人加班手腕酸疼" According to Public Law 91-596 and 29 CFR 1904, OSHA's recordkeeping rule, you must keep this form on file for 5 years following the year to which it pertains 根据OSHA 的记录规则,本表必须保持5年 6) Name of physician or other health care professional 医生和其他健康保健人员的姓名 7) If treatment was given away from the worksite, where was it given? 在离开工作场所之前进行了什么处理? If you need additional copies of this form, you may photocopy and use as many as you need.如果需要本表的副本,尽管复印和使用; Facility 设施 What was the injury or illness? Tell us the part of the body that was affected and how it was affected; be more specific than "hurt", "pain", or "sore." Examples: "strained back"; "chemical burn, hand"; "carpal tunnel syndrome."什么样的伤害或疾病?说出受影响的身体部位及如何受影响的;比“伤害”,“痛苦”,或“痛”更具体些;如:“紧张”、“化学烧伤,手”;“腕管综合症”; Street 街道 City 城市State 国家 Zip 邮编 Completed by 编制 8) Was employee treated in an emergency room?员工在急诊室接受治疗吗? What object or substance directly harmed the employee? Examples: "concrete floor"; "chlorine"; "radial arm saw." If this question does not apply to the incident, leave it blank.什么物体或物质直接伤害员工的?如:“混凝土楼板”;“氯”;“摇臂锯;“如果这个问题不适用于这一事件,空白不填写; □Yes 是□No 否 Title 头衔 9) Was employee hospitalized overnight as an in-patient?员工昨晚被当作一个病人住院了吗? Phone 电话Date 日期 □Yes 是□No 否 If the employee died, when did death occur? Date of death 如果员工死亡,死亡是什么时候发生的?死亡日期。 Page 1 of 1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