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走向生态文明建设新时代

走向生态文明建设新时代

走向生态文明建设新时代
走向生态文明建设新时代

走向生态文明建设新时代

中央党校哲学部教授、博士生导师赵建军

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党的十八大报告把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到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战略高度,并第一次单列一个部分加以论述。“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已成为当前的热词之一。如何建设生态文明,要树立什么样的生态文明理念,如何建立健全生态文明制度,都需要我们去思考、去行动。

一、不可承受的生态毁坏之“重”

随着工业文明的推进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人类社会创造了超过以往所有时代的物质财富,改造自然的能力空前强大。征服大自然,榨取大自然,单向度地向大自然索取成为传统工业文明的主流意识,带来了资源枯竭、环境恶化问题。西方发达国家在发展过程中,由于在时间和空间上均有领先优势,既率先开展科学发明和技术创新,又曾从殖民地掠夺资源与财富,积累了强大物质基础、技术和资金优势,以巨大投入治理了自身环境,缓解了自身的生态危机。而且,它们仍在向欠发达地区转移生态环境成本,形成了低储蓄、高消费经济发展模式。中国作为后起的发展中国家,人口众多、资源有限,在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双重夹击下,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愈加严重,危害日趋严重,步西方国家后尘的路子是走不通的,必须正视面临的和潜在的危机。十八大报告从全局、战略的高度指出中国建设生态文明的必要性、紧迫性、意义和作用,并为中国的小康社会指明了一条生态文明之路。

水污染是不可承受的第一“重”。传统的污染物排放量仍然很大,超过了中国的环境容量,来自工业生产的氮、磷污染物在水中长期累积,加速水环境的恶化;不合理的水资源开发,减少了生态用水,加剧了水环境污染;区域生态环境的破坏,严重降低了水源涵养功能,使水环境更趋恶化。2012年,我国七大水系总体为轻度污染,仅长江、珠江水质良好,其中有15.5%为劣Ⅴ类水质。七大水系总体水质状况与上年相比没有明显变化。近岸海域Ⅳ类和劣Ⅳ类海水水质占23.2%,主要污染因子是无机氮和活性磷酸盐。湖泊水体富营养状态严重,2011年,在监测的26个国控重点湖泊(水库)中,Ⅳ—Ⅴ和劣Ⅴ类水质的湖泊占57.7%。

大气污染是不可承受的第二“重”。2011年,在国家掌握监测数据的325个城市中,达到国家空气质量一级标准的城市只占 3.1%,达到国家空气质量二级标准的城市占85.9%,三级和超过三级标准的城市占11%。向大气中排放的各种废气数量很大,远远超过大气的承受能力。2011年,全国废气中二氧化硫排放总量2217.9万吨。氮氧化物排放总量2404.3万吨。可吸入颗粒物年均浓度达到或优于二级标准的城市占90.8%,劣于三级标准的城市占1.2%。按照世界银行的估计,全世界空气污染最严重的城市中有一半在中国。我国的城市空气污染物有100多种,每年排入大气中的数量高达6亿多吨。人体若长期生活在超过空气质量三级标准的环境中,其身心健康将受到损害。

生物多样性消失的威胁是不可承受的第三“重”。我国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的国家之一。全国共有高等植物3万余种,脊椎动物7516种,陆地生态系统类型近600种。但由于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利用和环境污染,野生物种的栖息地面积不断破碎化,加上一些地区的滥捕、滥猎、滥采,导致野生动植物数量不断减少,生物多样性受到严重威胁。据统计,全国共有濒危或接近濒危的高等

植物4000—5000种,占到了我国高等植物总数的15%—20%。濒危脊椎动物有398种,占中国脊椎动物总数的7.7%左右,258种野生动物濒临灭绝。

当前我国生态安全问题已成为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焦点。我国生态环境所面临的问题,不仅说明生态环境本身更加脆弱,而且制约了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因此,在十八大报告中,对能源消耗、二氧化碳排放、污染物排放、森林覆盖率、生态系统等都提出具体要求。

不可承受的生态毁坏之“重”,影响了中国民众的生活质量及社会发展的提高和进步,从而在很多方面造成了不良后果。中国生态危机带来的危害主要表现在:

首先,经济损失巨大。由于中国技术和管理水平比较低下,经营方式粗放,能源、资源的消耗量大,资源利用效率低,污染物排放严重,因而环境污染所导致的经济损失近年来不断呈上升的态势。麻省理工学院的一项研究表明,中国在数十年经济迅猛增长后,空气污染问题严重,并拖累生产力,2005年仅空气污染造成的损失就高达1120亿美元。据国家环保总局和国家统计局估算,我国2004年因环境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约为5118.2亿元,占当年GDP的3.05%。其中,水污染的环境成本为2862.8亿元,占总成本的55.9%;大气污染的环境成本为2198亿元,占总成本的42.9%;固体废物和污染事故造成的经济损失为57.4亿元,占总成本的1.2%。

其次,影响社会安定。环境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人民生活幸福和社会安定,环境污染对社会安定带来巨大危害,它不仅对人体健康和生活质量造成直接影响,而且还严重威胁到人的全面发展。据“中国公众环保民生指数”报告显示,物价问题、环境污染、社会治安问题是排名前三位的公众关注的热点。频繁发生的环境污染事故引发了社会的强烈不满并因此引起众多的群体性事件,影响了社会安定。环境污染引发的群体性事件以年均29%的速度递增,与环境相关的群体性事件呈现多发态势。

再次,加剧了自然灾害。在类型众多的自然灾害中,除了火山活动之外,许多自然灾害都与人类破坏生态密切相关,特别是洪涝、干旱、泥石流、沙尘暴等频繁发生,可以说是生态环境恶化导致的直接后果。

最后,制约小康社会的建成。生态问题不仅已经严重影响到我国经济的发展,而且它必然影响到小康社会的建成。如果不能解决生态危机,不能把生态文明建设贯穿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之中,那么就不可能建成为一个生活富裕、文化繁荣、环境优美、社会和谐的小康社会。

二、“生态文明”的起源与发展

生态运动源于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因其切中要害、深入人心而迅速向全球扩展,并最终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随着《寂静的春天》、《增长的极限》、《只有一个地球》等书籍的出版,人类环境会议的召开以及“罗马俱乐部”、“绿色和平组织”的出现,国际社会形成了以下共识:人类必须走可持续发展之路。1992年6月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了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会议通过和签署了《里约热内卢环境与发展宣言》、《21世纪议程》等重要文件。这次会议后,国际社会普遍接受了可持续发展概念。

我国的生态环境保护事业起步于20世纪70年代。从最初1972年中国积极参加世界环境保护会议,到1994年中国根据自己的具体国情制定、颁布了《中国21世纪议程》,它是世界上第一个国家级的“21世纪行动计划”,这表明中国在生态环境问题上认识的深化及总结,是对可持续发展的总体布局和政策指南。进入新世纪以来,2003年召开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正式提出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思想,以人为本、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成为科学发展观的内容;2005年,为全

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把环境保护摆在更加重要的战略位置,国务院又作出了《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在这个决定中,提出了遏制生态退化和加强环境保护的基本目标;2006年6月,胡锦涛同志在十六届六中全会的重要讲话中将“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生态环境明显好转”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目标提了出来。2007年,十七大报告强调:要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可再生能源比重显著上升;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明确提出生态文明的概念,是中国共产党对人类文明形式的最新总结,是党的伟大理论创新,从而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和回应。2012年,十八大报告强调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可见,生态文明不仅填补了社会主义理论的一个空白,而且也实现了人类文明观的一场变革,它使人类获得一个全新的视角,能够重新观察及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成为一个具有广泛意义,包括物质层面、文化层面、精神层面、社会层面、制度层面在内的新的文明观。因此,走“生态文明”之路,实现人类文明观的转变,已势在必行。

三、中国将如何建设“生态文明”

当今世界,绿色、循环、低碳发展正成为新的趋向。我们党深刻把握这一发展新趋势,提出和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已不再仅仅是经济发展的一个支持工具,它本身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目标。我们要把生态文明从理念转化为切实的措施和实际的行动,才能开创一个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新时代。

第一,要树立生态文明理念。生态文明理念是一种新的价值观念,是一种新的信仰、新的世界观,是需要人们在头脑中实现转换和重新建立的。如果仅仅停留在工业文明时代的社会发展观,那么生态文明建设就只能是一句空话。生态文明理念不是凭空产生的,也不是脱离实践横空出世的,它是扎根于工业文明的旧胎中而孕育的新生命,是凤凰的浴火重生。它从产生之日起就在不断地影响着人们的行动,指导着各项工作的推进。生态文明理念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前提条件。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的实践证明,每一次的大发展都伴随着一次思想的大解放,每一次思想大解放都促进了大发展。生态文明理念是中国发展理念的又一次提升,是中国建设现代化国家新的行动纲领,因而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先导。

无论是从国家、地区,还是从企业、个人都应树立生态文明理念,只有积极地参与、深刻地理解并内化为自觉的行动,生态文明建设才可能取得成就。如果这个理念得不到公众的认同,或者只是被动地接受而缺乏主动的参与,甚至遭到由于利益原因而导致的抵制,那么,生态文明建设就会出现障碍,甚至出现夭折的危险。

第二,要建立生态文明制度。生态文明制度建设能够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行动的标准,保证生态文明建设有据可依。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就是要制定出符合生态文明要求的目标体系、考核办法、奖惩机制等。按照十八大报告,这些制度包括: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耕地保护制度、水资源管理制度、环境保护制度、资源有偿使用制度、生态补偿制度、责任追究制度和环境损害赔偿制度等等。生态文明制度健全与否,决定了生态文明建设的成败,完善的生态文明制度将能使建设事半功倍,而不健全的制度则会使建设半途而废。各种制度的完善以及各制度间的相互配合、整合是使生态文明建设得以正常运转和发挥预期作用的根本保障。

生态文明制度还能够发挥约束和监督作用。生态文明制度的制定只是建设的开头,制度的执行才是重点。生态文明建设需要通过制度的有效监督和检查才能确保其更快更好地发展。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一切活动需要对制度负责,需要做到规范优先,需要确保制度的执行力,从而维护制度的严肃性。通过多种手段和形式对生态文明建设进行检查,了解制度落实的情况,及时与有关部门进行沟通,纠正建设中存在的问题,避免建设中的偏差,解决和处理建设中违反制度的各种情况。科学、合理、正确的生态文明制度的贯彻落实和遵守执行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保证,按照这样的制度去建设生态文明则必然获得成功;而缺少这样制度的约束,则生态文明建设必将会呈现混乱无序的状态。

第三,要落实生态文明行动。生态文明重在行动。随着观念的加强,制度建设的完善,生态文明正在逐渐从观念、共识过渡到行动、实践。政府、社会团体持续不断的宣传和教育行动不仅提高了公众的环保意识,而且营造了生态文明的氛围,为其他后续行动的展开奠定了基础。工业企业的生产方式和普通民众的消费方式的转变,正是对生态文明的积极回应。无论是新技术、新能源的使用,还是节约、循环再利用,以及污染物的治理,都是企业转变生产方式的行动体现。公众拒斥奢侈消费、过度消费,购买可循环使用的产品、二手物品、节能产品等,也是支持生态文明的行动表现。此外,社会舆论、媒体的监督,环境公益诉讼,与国际的交流与合作等,都是在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具体行动。通过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把生态文明植根于全社会的行动中,自觉承担起改善和保护生态环境的责任,多形式、多方位、多层次地不懈努力,一定能够实现生态文明对工业文明的超越。行动的时机已经到来,行动也迫在眉睫,每一个人如果都能从力所能及的事情做起,真正付诸行动,那么我们一定能够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新时代,并将最终实现美丽的“中国梦”。

链接资料:

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特征

在价值观念上,强调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在指导方针上,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

在实现路径上,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

在目标追求上,努力建设美丽中国。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

在时间跨度上,需要长期艰巨的建设过程。既要补上工业文明的“必修课”,又要走好生态文明的“跨越路”。

生态文明建设的重点任务

第一,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大力发展绿色经济、循环经济和低碳技术,培育壮大节能环保产业,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

第二,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着力解决损害群众健康突出环境问题。

第三,深化节能减排,加大水、大气、土壤等污染治理力度,强化核与辐射监管能力,明显改善环境质量。

第四,切实加强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实现城乡生态环境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第五,加强生态保护和防灾减灾体系建设,构建生态安全屏障。

第六,建立健全制度和激励约束机制,构建有利于建设生态文明的政策法规和体制机制。

第七,加强宣传教育,在全社会树立和弘扬生态文明理念。

第八,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保护等全球性环境问题。

延伸阅读篇目推荐: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周生贤,《党委中心组学习》2013年第1期。

《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几个基本理论问题》,吉林大学哲学基础理论研究中心,《光明日报》2013年1月15日。

《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党的十八大报告新意解读》,徐琦,《中国环境报》2012年11月12日。

思考题:

1.从“三位一体”到“四位一体”,再到“五位一体”,这其中的变化说明了什么?

2.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当前最重要的是从哪些方面做起?

(注:可编辑下载,若有不当之处,请指正,谢谢!)

走向生态文明建设新时代

走向生态文明建设新时代 中央党校哲学部教授、博士生导师赵建军 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党的十八大报告把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到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战略高度,并第一次单列一个部分加以论述。“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已成为当前的热词之一。如何建设生态文明,要树立什么样的生态文明理念,如何建立健全生态文明制度,都需要我们去思考、去行动。 一、不可承受的生态毁坏之“重” 随着工业文明的推进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人类社会创造了超过以往所有时代的物质财富,改造自然的能力空前强大。征服大自然,榨取大自然,单向度地向大自然索取成为传统工业文明的主流意识,带来了资源枯竭、环境恶化问题。西方发达国家在发展过程中,由于在时间和空间上均有领先优势,既率先开展科学发明和技术创新,又曾从殖民地掠夺资源与财富,积累了强大物质基础、技术和资金优势,以巨大投入治理了自身环境,缓解了自身的生态危机。而且,它们仍在向欠发达地区转移生态环境成本,形成了低储蓄、高消费经济发展模式。中国作为后起的发展中国家,人口众多、资源有限,在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双重夹击下,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愈加严重,危害日趋严重,步西方国家后尘的路子是走不通的,必须正视面临的和潜在的危机。十八大报告从全局、战略的高度指出中国建设生态文明的必要性、紧迫性、意义和作用,并为中国的小康社会指明了一条生态文明之路。 水污染是不可承受的第一“重”。传统的污染物排放量仍然很大,超过了中国的环境容量,来自工业生产的氮、磷污染物在水中长期累积,加速水环境的恶化;不合理的水资源开发,减少了生态用水,加剧了水环境污染;区域生态环境的破坏,严重降低了水源涵养功能,使水环境更趋恶化。2012年,我国七大水系总体为轻度污染,仅长江、珠江水质良好,其中有15.5%为劣Ⅴ类水质。七大水系总体水质状况与上年相比没有明显变化。近岸海域Ⅳ类和劣Ⅳ类海水水质占23.2%,主要污染因子是无机氮和活性磷酸盐。湖泊水体富营养状态严重,2011年,在监测的26个国控重点湖泊(水库)中,Ⅳ—Ⅴ和劣Ⅴ类水质的湖泊占57.7%。 大气污染是不可承受的第二“重”。2011年,在国家掌握监测数据的325个城市中,达到国家空气质量一级标准的城市只占 3.1%,达到国家空气质量二级标准的城市占85.9%,三级和超过三级标准的城市占11%。向大气中排放的各种废气数量很大,远远超过大气的承受能力。2011年,全国废气中二氧化硫排放总量2217.9万吨。氮氧化物排放总量2404.3万吨。可吸入颗粒物年均浓度达到或优于二级标准的城市占90.8%,劣于三级标准的城市占1.2%。按照世界银行的估计,全世界空气污染最严重的城市中有一半在中国。我国的城市空气污染物有100多种,每年排入大气中的数量高达6亿多吨。人体若长期生活在超过空气质量三级标准的环境中,其身心健康将受到损害。 生物多样性消失的威胁是不可承受的第三“重”。我国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的国家之一。全国共有高等植物3万余种,脊椎动物7516种,陆地生态系统类型近600种。但由于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利用和环境污染,野生物种的栖息地面积不断破碎化,加上一些地区的滥捕、滥猎、滥采,导致野生动植物数量不断减少,生物多样性受到严重威胁。据统计,全国共有濒危或接近濒危的高等

【2019两会】2019两会生态环境建设心得准确把握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新目标

2019两会生态环境建设心得准确把握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 新目标 党的十九大报告把“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作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之一,并明确强调“我们要建设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既要创造更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也要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这些论断集中体现了新时代我们党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新目标,即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准确把握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新目标对于推进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大意义。 一、新目标开拓新发展 回顾改革开放的历史,社会主义建设的目标整体上坚持了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内在统一。党的十九大报告首次将“美丽”纳入到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中,进一步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战略高度,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历史维度,提出了生态文明建设的新目标,开拓了现代化发展的新境界,赋予了现代化新的内涵。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一方面,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必须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基本前提,在发展过程中必须以保护生态环境为基本底线,要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理念,只有拥有绿水青山和良好生态环境的现代化才是真正的现代化。另一方

面,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不是不发展,而是要通过高质量的绿色发展来实现更高层级的现代化。 二、新目标呼应新判断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从生态文明建设的角度看,这个判断的指导意义极其重大。一方面,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包括对美好生态环境的期盼,希望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环境更优美,美好生态环境是美好生活的基础与前提。另一方面,生态环境问题出现的根本原因还是发展的不平衡和不充分。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导致环境保护不力、生态环境破坏,使人民群众对良好生态环境的需求得不到满足。这种生态文明建设方面“需要”与“供给”之间的矛盾具有长期性,而有效解决这个矛盾的过程也就是逐步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进程。 三、新目标赋予新使命 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并赋予了生态文明建设新使命。报告不仅将美丽纳入到国家现代化战略目标中,与“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对应起来,而且还勾画出了美丽中国的线路图:那就是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中国目标基本实现;到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生态文明将全面提升。美丽中国已经成为我国实现2035年、2050年奋斗目标的必要条件,成为不可缺少的内容。尤其是十九大报告指出“要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

中国传统文化对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32704785.html, 中国传统文化对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作者:田思 来源:《文存阅刊》2019年第10期 摘要:中国传统文化中所包含的生命伦理思想,对于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启示作用。其中,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和谐共生的宇宙生命观可以消解工业文明中的人类中心主义思想;在人与社会的关系上,传统文化中刚健有为、忧国奉公的价值人生观可以消解工业文明中的消费主义思想;在人与自身的关系上,传统文化中诚敬俭朴、虚静无为的道德修养观可以消解工业文明中的享乐主义思想。这些生命伦理思想为人类在新时代消除生态危机,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生态观、构建全球和谐生态坏境,提供了一种远离迷途、明晰前方的深远洞识。 关键词:传统文化;生态危机;生态文明建设;启示 中国传统文化早在远古时期就蕴含着顺应自然、敬畏生命、尊道贵德的思想内核。在五千年的历史发展中,中华文明逐渐孕育出的天人合一、和谐共生的宇宙生命观、刚健有为、忧国奉公的价值人生观以及诚敬虚静、俭朴无为的道德修养观,与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精神内涵具有高度的一致性,传统文化中所蕴含的生态智慧对于消解西方工业文明危机、建设现代生态文明具有着十分重要的启迪作用和理论价值。 一、人与自然:天人合一、和谐共生的宇宙生命观消解人类中心主义思想 由资本主义所主导的工业文明无论是人文科技亦或是物质财富都达到了历史的顶峰。在巨大成就面前,人类已然觉得自己就是地球的主宰者,使得人类中心主义文化在社会中广为流行。 一方面,人类中心主义主张征服自然、控制自然,把自然当作对立面,其根源便是来自于资本主义自身的“经济理性”。所谓“经济理性”,即是要求资本主义联合一切技术、资本、经济权力最大限度的去控制、利用自然,以使自己能够贯彻“获取利润最大化、追求财富最大化”这一特定目标。所谓人类中心主义,即是个体主义,其背后至始至终都体现出的是少数统治精英阶层对人和自然界的控制。这种控制会导致利益的分配不公,因此必然会扯进对自然资源的控制和争夺。在利益面前,人们较少会去关心生态问题。所以,人类中心主义主导下的工业文明,对财富的疯狂追逐必然会引发对环境的疯狂破坏,这种发展方式显然是不可持续的。在这点上,中国传统文化里所强调的天人合一、和谐共生的宇宙生命观,对于消解人类中心主义思想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撑。 二、人与社会:刚健有为、忧国奉公的价值人生观消解消费主义思想

【心得体会】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旨归

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旨归 学习强国爱我中华 梦想从学习开始事业从实践起步

来源:《学习时报》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旨归生态文明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反映,体现一个国家的发展程度和文明程度。党的十九大把“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纳入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标志着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进入新境界。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国发展史上的一场深刻变革,生态文明建设绝不是单纯就环境来解决环境问题,而是在新文明观指导下的生产生活方式和社会发展方式的系统性革命。 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要保持对自然的敬畏 人类社会发展,需要从自然界摄取物质、能量和信息,这是人类生命活动的前提。人类离不开自然,自然环境不仅满足人的基本生存需要,而且也是重要的精神享受,能陶冶人的情操,发展人的体力智力,促进人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 大自然是人类生存的前提和基础。人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自然界的一部分,然而工业文明往往会过分突出人的主体性,人与自然的关系渐渐走向疏离。在实用主义的指导下,人把自然作为索取对象和工具手段,不断地对自然提出各种要求,逐渐发生了人与自

然的分化,以至于发生了人与自然关系的异化,人错误地认为人可以主宰自然。然而,自然发展的客观规律却一次次地教育了人,人并不能凌驾于自然之上。人类不能站在自然界之外去支配自然界,人的血肉之躯来源于自然界并存在于自然界之中,奴役自然本身是不明智、不现实的,切近的、眼前的利益在短时间内能达到预期的效果,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往往会事与愿违,“把最初的结果又消除了”。 自然灾害阻碍人类社会的发展。随着人类认识和改造世界能力的增强,自然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人为破坏了的自然会造成人类发展的困境。据联合国环境署报告,2016年,冲突、暴力和自然灾害造成约3110万人在自己的国家流离失所,其中因自然灾害而流离失所的人数达2420万人。自然对人类的报复还体现在自然物种的加速灭绝,自然资源的大量流失,气候变暖、土地沙漠化、空气污染等,全球生态危机向人类敲响了警钟。实质上,自然灾害是以“天灾”为表象的“人祸”,是人类过度地干预、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的结果。这就警示我们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既要利用好自然,又要像爱惜自己的身体一样爱惜自然。人类只有遵循自然规律才能有效防止在开发利用自然上走弯路。 人与自然是不可分割的共同体。一方面,人要依赖于自然生存和发展,需要自然提供直接的生活资料和生命的活动资料;另一方面,自然对社会也有依赖,依赖人对它的认识和开发,依赖人对它的尊重,从而发挥其存在价值。人应该顺应自然,在人与自然“美美与共”、和谐共生的基础上建设美丽世界。当前我国处在多重挑战的关键期、满足人民多样化需要的攻坚期和解决生态问题的窗口期,“三期”叠加,各种矛盾和问题集中显现,社会利益主体和需求表达呈现多元化、复杂化态势,特别是人们的生态文化理念远远滞后于时代发展的要求,培育敬畏自然的生态价值理念迫在眉睫。 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要培育良好生态文化

新时代生态文明思想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意蕴

新时代生态文明思想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意蕴作者:万浩然 来源:《学理论·下》2019年第10期 摘要:在时代要求呼唤下,人民的需求呈现多样性特征,表现出对美好生活及美好生态文明的需求。为此,我国坚持历史唯物主义,以人民为中心,从人民的需求出发,对生态文明建设高度重视,并在实践中,结合具体实际,为解决生态文明问题,在生态保护、治理和防护方面提出来一系列新理念、新方法,深刻地回应了新时代条件下,中国为什么要建设、发展什么样的以及怎样更好地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这是在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科学理论指导下,结合当下生态文明建设实践具体情况产生的顺应时代要求的科学理论。对新时代生态文明思想进行系统地学习和探究,对于加快新时代中国特色生态文明建设,完善生态文明体制机制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关键词:生态文明思想;生态保护;生态治理;马克思主义哲学 中图分类号:A8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9)10-0059-03 经过四十年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在物质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下,人民的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得到一定程度的满足。在新时代的环境下,人民对于生活有了更高层次的需求,不仅仅满足于普通的温饱,表现出了对美好生活及美好生态文明的需求。然而,生产力和科技快速发展的同时,也使得我们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出现了诸多问题。而现如今,生态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制约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关键因素,使得各国逐渐开始意识到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并积极谋求最优化的治理方案。党中央对此高度重视,党的十八大报告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体系,形成“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党的十九大报告再一次指出,要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國。基于此,以马克思、恩格斯的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理论来指导新时代下生态文明建设工作是我国解决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的重中之重,对于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一、新时代生态文明思想的科学内涵 (一)立足点是人与自然是统一的自然观 新时代的生态文明观指出,人是从自然中脱胎而来的一部分,人与自然是一个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对立统一体,人的生活和生存离不开自然,自然为人类提供了生存和生活的物质资料以及生产场所,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人的发展受到自然的制约,但是,人类具有主观能动性,这就决定了人类对于自然有一种主观支配意愿,这在一定程度上滋生了人类征服自然的思想。经过我们多年的实践,我们发现人与自然的关系不是以人类统治自然,征服自然为主的纯粹的对立关系,而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对立统一关系,一方

建设美丽中国--努力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

建设美丽中国努力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 发布时间:2012年11月29日 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的一种形态,是指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的总和,它以尊重和维护自然为前提,是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形态。人类历史的经验反复告诫我们,生态兴,则文明兴;没有生态文明,一切文明就没有了前提。胡锦涛同志在十八大报告中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这一重要论断彰显了中华民族对子孙后代和对世界负责任的庄严态度,表明了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认识的进一步深化。 一、建设美丽中国, 体现了中国共产党执国理政的新理念 自从1962年美国女生物学家莱切尔?卡逊发表了轰动世界的环境科普著作《寂静的春天》以后,有关生态观点与环境问题的讨论与研究开始由边缘走向中心,逐渐成为现代工业文明社会的全球性重要议题。此后,以挪威首相布伦特兰为主席的联合国世界与环境发展委员会的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以及1992年在巴西里约热内卢举行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的《21世纪议程》、《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等一系列理论界与政府组织机构的研究成果和重要文件,将生态持续优化作为发展的基础与前提,同时亦作为发展内涵的重要组成部分的可持续发展概念已得到了人类的公认,受到世界各国政府组织和舆论的极大重

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却也伴生了资源紧张、环境恶化等一系列问题。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为此,党的十五大报告明确提出了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十六大报告提出了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发展低碳经济、循环经济,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创新型国家,建设生态文明等新的发展理念和战略举措;十七大报告进一步明确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新要求,并列入了20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之一。正是基于对生态持续优化和人与自然可持续发展重要性的认识,2002年以来,中国不断加大重点流域、区域、城市、海域污染防治力度,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取得了新进展。 党的十八大从人类发展的连续性出发,尊重并维护后代人所拥有的与当代人相同的生存权和发展权,用永恒发展的观点观察和分析中国所处的发展阶段,要求尊重自然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秉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的战略格局中,清晰地表明了中国共产党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解决中国可持续发展问题的决心和信念。这是一种全新的发展理念,必将对未来中国的发展模式发展目标、发展任务、发展方式、发展成果的分配等方面产生深刻而久远的影响。可以相信,在未来发展的道路上,通过发展绿色经济、循环经济、生态经济、低碳经济,中国一定能够实现经济与社会、人与

彭文英: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和谐共生 美丽中国

【十九大·理论新视野】彭文英: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 和谐共生美丽中国 2018-04-16 11:42宣讲家网彭文英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城市经济与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 字号: 点此查看完整报告 点此查看视频专辑 一、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内涵 我们从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一路走来,又在人与自然的相互作用中开启了生态文明时代。那么,什么是生态文明?生态文明是生态和文明的结合,是人类与自然环境之间相互作用而产生的一种文明形态。具体来说,它是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文明状态;是人类社会对待自然环境的基本态度、理念、认识以及实践,符合生态系统发展规律和可持续发展要求;是贯穿全社会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之中,继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新型文明形态;是实现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所必须的社会进步状态。 从客观必然性上看,生态文明建设是我国资源形势的客观要求,是我国环境问题压力的现实诉求,是我国新型工业化、城市化的必然选择,是提升我国国际竞争力的战略需要。从目标形式上看,生态文明是一种人类意识形态,是一种社

会发展格局,是一种经济增长方式,是一种资源环境格局,是一种人类生存系统安全状态,而最终就是要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可持续发展格局,要建设生态宜居的美丽家园。生态文明既是一种理念,也是一个目标,它贯穿整个社会建设的各领域和全过程。 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内容,即:为了实现人与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和谐,缓解人口与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改变人类社会发展所带来的资源枯竭、环境污染破坏、生态失衡等状态,采取符合生态规律的系列办法和措施。 党的十九大之前,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内容主要归为以下六个方面。 第一,树立生态伦理。在人与人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人与生物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中,树立正确的生态伦理观。现在提出的生态优先观、环境保护观、可持续发展观等,都是我们的生态伦理观。 第二,营造生态文化。在发展生态科学、推进生态教育、加强生态保护意识、构建生态制度中,规范生态道德、普及生态知识,推广绿色消费……以此营造生态文化。 第三,调控生态行为。要建设生态经济,构建生态社会,推广生态消费,就要从生态文明建设角度调控、纠正我们的行为,就要下功夫发展绿色产业,建设低碳社区、生态城市等。 第四,建设生态环境。要保护资源、环境和生态,就要大力开展资源循环利用,控制污染,修复生态系统…… 以上四个方面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内容,而支撑这四大核心内容的是两项重要工作。一个是生态政治建设,就是我们的政治理念、方针政策要符合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另一个是生态科技支撑,就是与生态文明建设相关的工作。生态修复、污染治理、绿色发展等都离不开生态科技强有力的支撑。这就是生态文明建设基本内容的六个方面。 之后,党的十九大对生态文明建设赋予了更加丰富的内涵。从十九大报告中的表述来看,在生态系统层面,强调“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在建设目标层面,强调“生态环境根本好转”,“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在社会制度层面,强调“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体制机制层面,强调“推进绿色发展”,“构建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参与的环境治理体系”,“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建立环境管控长效机制;在措施任务层面,强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在理论体系层面,强调理论自信,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理论。 2018年全国两会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从政府工作报告中的论述看,首先在回顾过去五年工中肯定了生态文明建设的成效,并指出“生态环境状况逐步

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浅析

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浅析 作者:李婉姝 来源:《农村经济与科技》2018年第03期 [摘要]生态环境是国家发展的软实力,是民族繁荣的依托,是万物生存的基石,是人类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生态文明建设对于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意义重大、影响深远。站在时代的前沿,高举十九大光辉旗帜,针对我国的现实状况提出战略性规划和构想,希望能够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建言献策、有所裨益。 [关键词]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战略构想 [中图分类号]X321 [文献标识码]A 1 生态文明的科学内涵及其发展 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到新的阶段,继工业文明后衍生的文明形态,是遵循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相处的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以可持续发展、良性循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根本宗旨,贯穿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全过程。公正、高效、和谐和人文发展是生态文明的核心要素,以生态哲学、生态伦理学、生态经济学以及生态现代化理论为依据,是人类文化发展的重要成果,也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标志。 十七大首次提出生态文明建设理论,强调要“共同呵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将生态文明建设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体现了我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深刻认识,并将理论付诸实践,取得了预期的文明成果。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旗帜,创造性地提出“五位一体”的发展战略以及“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从山水林田湖草综合治理,到绿色发展理念融入生产生活,再到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良性互动,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实现了质的飞跃。 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等科学论断,将生态问题上升到战略性的高度,突出强调了生态文明建设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体现了党的远见卓识和使命担当。 2 我国生态文明的发展现状 十八大至今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著,能源资源消耗比重逐年降低,国土空间开发得到合理规划,生态环境治理力度明显加强。唯物主义辩证法要求我们一分为二辩证地看待问题,我们对生态文明建设取得的可观成就倍感欣慰的同时,也应清楚地认识到生态文明建设形势严

建设美丽中国_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

建设美丽中国,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 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建设美丽中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重要容。2012年11月召开的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首次把“美丽中国”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宏伟目标。十八大审议通过《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将“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写入党章,作为行动纲领;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加快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十八届四中全会要求用严格的法律制度保护生态环境;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五大发展理念”,将绿色发展作为“十三五”乃至更长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理念,成为党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性认识的最新成果。 2017年10月1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召开。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我们要建设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既要创造更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也要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 指出,我们要建设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既要创造更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也要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必须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还自

然以宁静、和谐、美丽。 一是要推进绿色发展。加快建立绿色生产和消费的法律制度和政策导向,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构建市场导向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发展绿色金融,壮大节能环保产业、清洁生产产业、清洁能源产业。推进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推进资源全面节约和循环利用,实施国家节水行动,降低能耗、物耗,实现生产系统和生活系统循环。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反对奢侈浪费和不合理消费,开展创建节约型机关、绿色家庭、绿色学校、绿色社区和绿色出行等行动。 二是要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坚持全民共治、源头防治,持续实施大气污染防治行动,打赢保卫战。加快水污染防治,实施流域环境和近岸海域综合治理。强化土壤污染管控和修复,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加强固体废弃物和垃圾处置。提高污染排放标准,强化排污者责任,健全环保信用评价、信息强制性披露、严惩重罚等制度。构建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参与的环境治理体系。积极参与全球环境治理,落实减排承诺。 三是要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实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优化生态安全屏障体系,构建生态廊道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网络,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完成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三条控制线划定工作。开展国土绿化行动,推进荒漠化、石漠化、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强化湿地保护和恢复,加强地质灾害防

建设美丽中国 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

建设美丽中国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摘要: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人类的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与此同时我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正快速的遭到破坏。十七大报告中提出生态文明,这意味着我国正在改变生产方式,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资源节约型社会、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社会。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实践,将有力地体现社会主义优越性,我们将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 关键词:生态文明可持续发展实践 PM2.5(细颗粒物),这个大家原本很陌生的专有名词,因为2011年10月以来我国多地灰霾天气造成严重大气污染,而迅速成为社会热词。之后,PM2.5被纳入新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并在一些地方开始监测。2012年全国“两会”上,PM2.5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全社会对PM2.5的关注和重视,折射出当前我国环境污染的严峻性。 生态环境是人的生存之本、发展之基。让百姓喝上干净的水,呼吸清洁的空气,在良好的环境中生产生活,是关乎社会发展和人民福祉的大事。现阶段,环境问题不仅是经济问题、发展问题,而且是政治问题、民生问题。十七大报告写明“生态文明”的目标,这意味着我国正在改变生产方式,建设创新型国家,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资源节约型社会、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社会。现在发展循环经济已经成为政府行为,十七大报告进一步提出“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的目标。这一切表明,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际上走向了生态文明发展的道路。 一、中国生态现状 改革开放30多年来特别是近年来,我们在加强环境保护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取得了积极的进展,部分流域区域污染治理取得初步成效,部分城市和地区环境质量有所改善,工业产品污染排放强度有所下降。 但是,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我国环境形势依然十分严峻,长期积累的环境问题尚未解决,新的环境问题又在不断产生。发达国家上百年工业化过程中分阶段出现的环境问题,在我国已经集中出现一些地区环境污染和生态恶化已经到了令人触目惊心的程度。建设生态文明、保护生态环境,是当代中国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在经过了近30年的经济高速增长后,13亿中国人的生活正在逐步走

心得体会:建设美丽中国——关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最新)

心得体会:建设美丽中国 ——关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最新) 1.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134)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类社会最基本的关系。马克思主义认为,人靠自然界生活。人类在同自然的互动中生产、生活、发展。中华文明强调要把天地人统一起来,按照大自然规律活动,取之有时,用之有度。总书记指出:“自然是生命之母,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必须敬畏自然、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保护自然就是保护人类,建设生态文明就是造福人类。 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根基,生态环境变化直接影响文明兴衰演替。古今中外这方面的事例众多。古代埃及、古代巴比伦、古代印度、古代中国四大文明古国均发源于森林茂密、水量丰沛、田野肥沃的地区。而生态环境衰退特别是严重的土地荒漠化导致古代埃及、古代巴比伦衰落。我国古代

一些地区也有过惨痛教训。河西走廊、黄土高原都曾经水丰草茂,由于毁林开荒、乱砍滥伐,致使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加剧了经济衰落。 历史教训表明,在整个发展过程中,不能只讲索取不讲投入,不能只讲发展不讲保护,不能只讲利用不讲修复。人类只有遵循自然规律才能有效防止在开发利用自然上走弯路,人类对大自然的伤害最终会伤及人类自身,这是无法抗拒的规律。 (135)生态环境是关系党的使命宗旨的重大政治问题,也是关系民生的重大社会问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巨大成就,也积累了大量生态环境问题,成为明显的短板。各类环境污染呈高发态势,一段时间内成为民生之患、民心之痛。随着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人民群众对优美生态环境的需要成为这一矛盾的重要方面,广大人民群众热切期盼加快提高生态环境质量。必须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全局工作的突出地位,积极回应人民群众所想、所盼、所急,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围绕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开展一系列根本性、开创性、长远性工作,生态文明理念日益深入人心,污染治理力度之大、制度出台频度之密、监管执法尺度之严、环境质量改善速度之快前所未有,推动生态环境保护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同时必须清醒看到,过去多年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