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土地利用现状分类》与《全国土地分类》(过渡)对应关系表

《土地利用现状分类》与《全国土地分类》(过渡)对应关系表

《土地利用现状分类》与《全国土地分类》(过渡)对应关系表
《土地利用现状分类》与《全国土地分类》(过渡)对应关系表

《土地利用现状分类》与《全国土地分类》(试用)对应关系表

公路超高设置一览表

位于曲线上的行车道、硬路肩,均应根据设计速度、圆曲线半径、自然条件等按表7.5.3规定设置超高。 页脚内容4

页脚内容4

注:括号值为路拱大于2%时的不设超高最小半径 7.5.4 超高过渡段 由直线段的双向路拱横断面逐渐过渡到圆曲线段的全超高单向横断面,其间必须设置超高过渡段。 超高过渡段长度按公式(7.5.4)计算: B △i L C= (7.5.4) P 式中: L C—超高过渡段长度(m); B —旋转轴至行车道(设路缘带时为路缘带)外侧边缘的宽度(m); △i—超高坡度与路拱坡度的代数差(%); P—超高渐变率,即旋转轴与行车道(设路缘带时为路缘带) 外侧边缘线之间的相对坡度,其值如表7.5.4。 根据上式求得过渡段长度,应凑整成5m的倍数,并不小于20m的长度。 页脚内容4

7.5.5 超高过渡方式 1无中间带的公路 (1)超高横坡度等于路拱坡度时,将外侧车道绕路中线旋转,直至超高横坡度。 (2) 超高横坡度大于路拱坡度时,可分别采用以下三种过渡方式: 1) 绕车道内侧边缘旋转(见图7.5.5-1a) 先将外侧车道绕路中线旋转,待达到与内侧车道构成单向横坡后,整个断面再绕未加宽前的内侧车道边缘旋转,直至超高横坡度。一般新建工程应采用此种方式。 2) 绕路中线旋转(见图7.5.5-1b) 先将外侧车道绕路中线旋转,待达到与内侧车道构成单向横坡后,整个断面一同绕路中线旋转,直至超高横坡度。一般改建工程应采用此种方式。 3)绕车道外侧边缘旋转(见图7.5.5-1c) 页脚内容4

先将外侧车道绕车道外侧边缘旋转,与此同时,内侧车道随中线的降低而相应降坡,待达到单向横坡后,整个断面继续绕外侧车道边缘旋转,直至超高横坡度。此种方式可在特殊设计(如强调路容美观)时采用。 7.5.6 超高的过渡应在回旋线全长范围内进行。当回旋线较长时,应采取以下措施予以处理: 1超高过渡段设在回旋线的某一区段内,其超高起点宜设在曲率半径大于不设超高半径处,全超高断面宜设在缓圆点和圆缓点处。 2 超高过渡段的纵向渐变率不得小于1/330。 3 六车道以上的公路宜增设路拱线。 7.5.7 四级公路超高的过渡应在超高过渡段的全长范围内进行。 页脚内容4

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职称(职务)过渡对应表

附件1 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职称(职务)过渡对应表

附件2 广东省深化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试点人员过渡登记表

附件3 广东省深化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试点过渡人员一览表

附件4 中小学教师职称(职务)过渡网上申报审核指引 一、个人申请流程 申请过渡登记的人员登陆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网站https://www.doczj.com/doc/32616155.html,/,进入“广州职称”频道,点击进入“职称申报”。已注册的用户,以“个人”用户类型直接登陆,在“我的应用系统”列表中点击进入“中小学教师职称评聘信息管理与职称过渡登记系统”。列表中没有此系统的,点击“申请应用系统”,勾选“中小学教师职称评聘信息管理与职称过渡登记系统”点击“系统申请”即可。 未注册的用户,点击“用户注册”进入,勾选“中小学教师职称评聘信息管理与职称过渡登记系统”申请应用系统,填写资料注册成功后登陆即可。登陆后在“我的应用系统”列表点击进入“中小学教师职称评聘信息管理与职称过渡登记系统”→“中小学教师职称过渡登记”→中小学教师职称过渡登记申请,按左边显示的目录逐项填写信息(标*为必填项),并在系统中上传专业技术资格证书(省外证书通过了资格确认但未换发证书的,可上传存档的《省外来粤人员()级专业技术资格确认申报表》)、聘书(或聘用合同或聘用证明)、身份证等资料,完成填写和上传后提交本人工作单位审核。

二、市直属单位审核流程 (一)法人单位登陆“职称业务申报与管理系统”→在“我的应用系统”列表点击进入“中小学教师职称评聘信息管理与职称过渡登记系统”→中小学教师职称过渡登记→1.“单位代为个人申请过渡登记”:如有必要,法人单位可在此菜单下代替个人完成个人过渡登记;2.“中小学教师职称过渡登记审核”:法人单位在此菜单下审核个人提交的信息,点击数据操作下“生成报表”,对生成的《广东省深化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试点人员过渡登记表》进行审核,审核通过后送审至市直主管部门;3. “中小学教师职称过渡人员一览表打印”:点击“生成一览表”,生成并打印《广东省深化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试点过渡人员一览表》(须本单位所有过渡登记人员完成终审程序后方可打印)。 (二)主管部门登陆“职称业务申报与管理系统”,在“我的应用系统”点击进入“中小学教师职称评聘信息管理与职称过渡登记系统”→ 1.“中小学教师职称过渡登记审核”:主管部门在此菜单下实现对法人单位提交的信息和生成的《广东省深化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试点人员过渡登记表》进行审核,审核通过后送审至市人社局;2.“中小学教师职称过渡人员一览表查看”:可以按搜索条件查看各单位《广东省深化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试点过渡人员一览表》情况。 三、区(县级市)单位审核流程 (一)法人单位登陆“职称业务申报与管理系统”→在“我的应用系统”点击进入“中小学教师职称评聘信息管理与职称过渡登记系统”→中小学教师职称过渡登记→1.“单位代为个人申请过渡登记”:如有必要,法人单位可在此菜单下代替个人完成个人过渡登记;2.“中小学教师职称过渡登记审核”:法人单位在此菜单下审核个人提交的信息,点击数据操作下“生成报表”,对生成的《广东省深化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试点人员过渡登记表》进行审核

钢琴音高与频率对照表

钢琴音高与频率对照表 频音 率符 A b B B C C# D b E E F F# G G# 八度 O1 27.500 29.135 30.868 32.703 34.648 36.708 38.891 41.203 43.654 46.249 48.999 51.913 O2 55.000 58.270 61.735 65.406 69.296 73.416 77.782 82.407 87.307 92.499 97.999 103.826 O3 110.000 116.541 123.471 130.813 138.591 146.832 155.563 164.814 174.614 184.997 195.998 207.652 O4 220.000 233.082 246.924 261.626 277.183 293.665 311.127 329.629 349.228 369.994 391.995 415.305 O5 440.000466.164 493.883 523.251 554.365 587.330 622.254 659.255 698.456 739.989 783.991 830.609 O6 880.000 932.328 987.767 1046.502 1108.731 1174.659 1244.598 1318.520 1396.913 1479.978 1567.982 1661.219 O7 1760.000 1864.655 1975.533 2093.004 2217.461 2349.318 2489.016 2637.020 2793.826 2959.955 3135.437 3322.437 O8 3520.000 3729.310 3951.066 4186.009 红圈制作QQ:247285914

《八识规矩颂》浅解

《八识规矩颂》浅解 上一篇 / 下一篇 2011-12-20 07:37:50 / 个人分类:藕益大师《相宗八要》直解 查看( 259 ) / 评论( 0 ) / 评分( 0 / 0 ) 此《八识规矩颂》,乃唐玄奘大师所作,为唯识宗主要教典之一。颂将八识分为四章,每章十二句,将五十一心所,各分属于本识之下,条然不紊,所以称为规矩颂。《成唯识论》汇成十卷,文繁义富,学者畏难。窥基法师乃请大师集《成唯识论》要义而作此《八识规矩颂》,言简意赅,提纲挈领。若能于此颂透彻明了,则识论大义,思过半矣。此颂古注极多,然皆古文作成,难便初机。今试以语体文加以解释,名曰浅解。 先列颂文,次出浅解。 五识颂: “性境现量通三性,眼耳身三二地居。遍行别境善十一,中二大八贪嗔痴。” 五识颂,即是颂眼、耳、鼻、舌、身五识。为什么不将此眼等五个识分别颂?因为此五识,缘境之时,都是性境、现量,可并在一起来颂,而且在果上转八识成四智时,此五识一齐转为成所作智,考虑对应关系,也是放在一起来颂比较适当。 第一句是说眼等所缘之境,是性境,三量(现量比量非量)之中,属于现量,三性(善、恶、无记)之中,是三性皆通。什么叫性境?性是实义。为了说明这一问题,必须从人们眼等五根各有浮尘根与胜义根谈起。第一浮尘根。它是有形相的,长在身上,肉眼能见,但它实际上是无知觉作用的。第二是胜义根,或称净色根。它依附于浮尘根之上,最极清净,但肉眼不能见,唯天眼能见,此根有发识(即知觉)之用。对境之时,依外境各各自变相分,为自识的见分所缘,如照相机将外境摄入机中一般,唯识家所谓自变自缘者也。所谓性境,即指自变自缘之境。现量者,指人们初见自变自缘之境时,尚不起一念分别、筹度之心,称为现量。说通三量者,此眼等五识,是善、恶、无记三性皆通的。 “眼耳身三二地居”,这句是说眼等五识所能起作用地方。眼、耳、身三识,唯居止于欲界五趣杂居地和色界初禅的离生喜乐地二处。为什么呢?因为欲界眼耳鼻舌身五识全起作用,初禅天只有眼耳身三识起作用,其余鼻舌二识不行。因为初禅天以上,以禅悦为食,不吃段食,所以舌识不起作用。既不受食,自然也不闻香,所以鼻识也离了。二禅天以上,因为在定中,此三识更不起作用,所以说:“眼耳身三二地居”。 “遍行别境善十一,中二八大贪嗔痴”。这二句是颂五识的相应心所。说五识只与三十四个心所相应。就是:

音高和频率转换表

音高和频率转换表 中央C之上的A作为440 Hz时,中央C的频率约赫兹。详见音高(pitch)。另外,如果以纯律计算,中央C的频率是2 61HZ。 一些解释: Octave 0-9 表示八度区。C-D-E-F-G-A-B 为 C 大调七个主音:do re mi fa so la si(简 谱记为 1 到 7)。科学音调记号法(scientific pitch notation)就是将上面这两者合 在一起表示一个音,比如 A4 就是中音 la,频率为 440 Hz。C5 则是高音 do(简谱是 1 上面加一个点)。 升一个八度也就是把频率翻番。A5 频率 880 Hz,正好是 A4 的两倍。一个八度区有 12 个半音,就是把这两倍的频率间隔等比分为 12,所以两个相邻半音的频率比是 2 开 12 次方,也即大约。这种定音高的办法叫做 twelve-tone equal temperament,简称 12-TE T。 两个半音之间再等比分可以分 100 份,每份叫做一音分(cent)。科学音调记号加上音分 一般足够表示准确的音高了。比如 A4 +30 表示比 440 Hz 高 30 音分,可以算出来具体 频率是 Hz。 A4 又称 A440,是国际标准音高。钢琴调音师或者大型乐队乐器之间调音都用这个频率。 C4 又称 Middle C,是中音八度的开始。有一种音高标定方法是和 C4 比较相隔的半音数, 比方 B4 就是 +11,表示比 C4 高 11 个半音。 MIDI note number p 和频率 f 转换关系:p = 69 + 12 x log2(f/440)。这实际上就是把 C4 定为 MIDI note number 60,然后每升降一个半音就加减一个号码。 可以看到 E-F 和 B-C 的间隔是一个半音,而七个主音别的间隔都是两个半音,也叫一个 全音。 标准钢琴琴键有大有小,大的白色琴键是主音,小的黑色琴键是主音升降一个半音后 的辅音(图)。一般钢琴是 88 个琴键,从 A0 到 C8。知道了上面这些,看到钢琴键盘应该就马 上能找到 Middle C 了,如下 音高间隔(音程)有各类说法,某些间隔的两个音同时发出来会比较令人身心愉快,比如 频率比 3:2 的 perfect fifth 在各类乐曲都会广泛用作和弦。具体音高间隔名称: 间隔半音数间隔名大致频率比 0perfect unison 完全一度1:1 1minor second 小二度16:15 2major second 大二度9:8 3minor third 小三度6:5 4major third 大三度5:4 5perfect fourth 完全四度4:3 6augmented fourth 增四度 45:32

关于中小学教师职称过渡问题解答精选1精选A

关于中小学教师职称过渡问题的解答 各有关单位: 中小学教师职称过渡登记工作是我市开展中小学职称制度改革试点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有关工作直接影响今后我区开展的教师职称评聘及细化完善教师岗位设置和人员聘用等工作。为确保本次职称过渡工作的顺利进行,现就各单位在执行过程中提出的疑问或发现的问题进行归纳整理并作出解答,供大家参考。未尽事宜,请继续加强沟通。 一、关于过渡对象的问题: (一)幼儿园老师、公办学校的临时聘用教师、民办学校自聘的教师是否需要进行职称过渡? 答:我局所发的《通知》规定:过渡对象为在学校、幼儿园和各种教育机构等工作并已取得中小学教师专业技术资格的在编在岗人员。民办学校教师可以参照本办法过渡。但省、市有关部门后来下发了一份补充通知,要求幼儿园老师、公办学校的临时聘用教师、民办学校自聘的教师要参照有关办法一并过渡。 (二)已经转正暂未认定或评定职称的(研究生)教师,试用期的教师要不要登记? 答:在学校、幼儿园和各种教育机构等工作并已取得中小学教师专业技术资格的人员才需要登记,没有取得专业技术资格的人员是不存在职称过渡问题。 (三)在学校工作,但所取得的专业技术资格不是中小学教师系列的,是否需要登记过渡? 答:取得职业类(助理讲师、讲师、高级讲师、教授)职称资格,并在中小学(含职中)任教的人员,要进行登记,“过渡后“的职称名称不变(助理讲师、讲师、高级讲师、教授)。其他系统的职称(如财务、医疗等)也进行登记,但不需要过渡为新的职称名称。 (四)教辅人员,如图书馆理员,助理馆员,需要过渡吗? 答:只要是取得中小学教师职称在编在职人员,无论他在什么岗位或转了什么岗位,也需要过渡。 (五)过渡后的职称名称是“高级教师”还是“中小学高级教师”? 答:过渡后的职称名称统一冠以“(学科)中小学*级教师”,如:“中小学高级教师”。 二、关于《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试点人员过渡登记表》的填写 (一)镇教育局人员、幼儿园教师的任教学段、学科如何填写?

音乐中的各音阶与频率的关系

音乐中的各音阶与频率的关系--十二平均律zz 2009-09-18 14:46 “律”,即“音律”(intonation),指为了使音乐规范化,人们有意选择的一组高低不同的音符所组成的体系,以及这些音符之间的相互关系。比如大家都知道的do、re、mi、fa、so、la、si,这7个音符就组成了一组音律。研究音律的学问叫做“律学”。也就是研究为什么要选择do、re、mi……这7个音(当然也可以选择其它音)作为规范、这些被当成“标尺”的音是怎么产生的、以及它们之间到底是什么关系的学问。 对于任何民族来说,只要他们有着丰富的音乐体验,只要他们想积累起关于音乐的知识,迟早都会遇到关于律学的问题。令人惊讶的是,古今不同民族,虽然各自钟爱的音乐形式可谓万紫千红、百花争艳,彼此也没有互相借鉴,但大家的律学的基础概念却出奇地相似。这也许是音乐本身超文化、超地域的魅力所致吧。 (BTW:现代人学习的do、re、mi、fa、so、la、si,这些好像没有意义的单词,其实都是中世纪时西方教会中很流行的一些拉丁文圣咏(chant)的首音节。这些圣咏是西方现代音乐的源头。) 学过高中物理的都知道,声音的本质是空气的振动。而空气的振动是以波的形式传播的,也就是所谓的声波。所有的波(包括声波、电磁波等等)都有三个最本质的特性:频率/波长、振幅、相位。对于声音来说,声波的频率(声学中一般不考虑波长)决定了这个声音有多“高”,声波的振幅决定了这个声音有多“响”,而人耳对于声波的相位不敏感,所以研究音乐时一般不考虑声波的相位问题。

律学当然不考虑声音有多“响”,所以律学研究的重点就是声波的频率。一般来说,人耳能听到的声波频率范围是20HZ(每秒振动20次)到20000HZ(每秒振动20000次)之间。声波的频率越大(每秒振动的次数越多),听起来就越“高”。频率低于20HZ的叫“次声波”,高于20000HZ的叫“超声波”。 (BTW:人耳能分辨的最小频率差是2HZ。举例而言就是,人能听出100HZ和102HZ的声音是不同的,但听不出100HZ和101HZ 的声音有什么不同。另外,人耳在高音区的分辨能力迅速下降,原因见后。)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人耳对于声波的频率是指数敏感的。打比方说,100HZ、200HZ、300HZ、400HZ……这些声音,人听起来并不觉得它们是“等距离”的,而是觉得越到后面,各个音之间的“距离”越近。100HZ、200HZ、400HZ、800HZ……这些声音,人听起来才觉得是“等距离”的(为什么会这样我也不清楚)。换句话说,某一组声音,如果它们的频率是严格地按照×1、×2、×4、×8……,即按2n的规律排列的话,它们听起来才是一个“等差音高序列”。 (比如这里有16个音,它们的频率分别是110HZ的1倍、2倍、3倍……16倍。大家可以听一下,感觉它们是不是音越高就“距离”越近。用音乐术语来说,这些音都是110HZ的“谐波”(harmonics),即这些声波的频率都是某一个频率的整数倍。这个ogg文件可以用“暴风影音”/StormCodec软件来试听。) 由于人耳对于频率的指数敏感,上面提到的“×2就意味着等距离”的关系是音乐中最基本的关系。用音乐术语来说,×2就是一个“八度音程”(octave)。前面提到的do、re、mi中的do,以及so、la、si后面的那个高音do,这两个do之间就是八度音程的关系。也就是说,高音do的频率是do的两倍。同样的,re和高音re之间也是八度音程的关系,高音re的频率是re的两倍。而高音do上面的那个更高音的do,其频率就是do的4倍。

钢琴24个大小调音阶的规律表

钢琴24个大小调音阶的规律表 钢琴学习——24个大小调 钢琴学习——24个大小调 很多琴童在学习完24条音阶之后,甚至考完多少级之后,对调的概念还是非常模糊,甚至是一无所知,对音阶琶音的练习全靠死记硬背,甚至靠运气,根本不懂得大小调之间的规律和记法.我查阅一些资料,根据自己的体会,总结出以下方法巧记24个大小调.希望能对大家有帮助. 一.最笨的方法--数手指 (大调) 使用这种方法的前提是:必须熟练掌握音名C、D、E、F、G、A、B的顺序(如果还不认识26个英文字母,那就强迫自己记住这七个吧!) 具体方法: " 1、升号调:在四个手指头上数音名。 伸出左手四个手指,手心向自己,然后从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的顺序数音名:C(食指)、D(中指)、E(无名指)、F(小指),数到G,又回到了食指。这时记住:“数了一圈,一个升记号,G调。”然后接着数:A(中指)、B(无名指)C(小指)、数到D又回# 到了食指。于是记住:“数了两圈,两个升记号,D调。”就这样,在四个手指上反复数音名:C、D、E、F、G、A、B、C、D、E、F……从食指开始数,再数到食指算一圈,数几圈就3是几个升记号,数到食指上是什么音名,就是什么调。d5 k3 } 2、降号调:在三个手指头上数音名。 伸出左手三个手指,手心向自己,然后从食指、中指、无名指的顺序数音名:C(食指)、D(中指)、E(无名指),数到F,又回到了食指,“数了一圈,一个降记号,F大调”然后接着数:G(中指)、A(无名指),数到B,又回到食指了。“数了两圈,两个降记号,降5B大调。”如此在三个手指上数音名,从食指开始数,再数到食指算一圈,数了几圈就是几个降记号,食指上的音名是什么,就是降什么调。 需要说明的是:从第二圈开始,数到的音名是什么,都要在这个音名前面加一个降字应该是它的降X调。 这种方法实在太笨,数手指的时候比较傻,而且一般很容易忘记已经数过几圈了,所以不推荐使用,只是作为"五度循环"原理的实践可以玩玩。 二、给出升降号后判断调性(大调) 1、如果谱上是升号,那么无论几个升号,最右边一个升号再高半音,就是这个调式的主音。 比如说,有四个升号,谱上从左到右依次标记升F、C、G、D,即最后一个升号标记#D,则#D的高半音为E,该调式为E大调。 F. [2 j 2、如果谱上是降号,那么有两种情况: (1)只有一个降号的调:这是F大调,必须死记了,没窍门。 (2)有两个或以上降号的调:从右边数起倒数第二个降号所标记的音,就是该调式的主音。比如说,有五个降号,谱上从左到右依次标记降B、E、A、D、G,那么倒数第二个降号标记的是bD,则该调式为降D大调。 三、小调与大调的关系 1、每一条小调都是大调的下方小三度,即向左数三个半音。比如C大调,向下数三个半音就是a小调。值得注意的是,大调和小调一定是三度关系。比如A大调向下数三个半音是#f小调,我们就不能说是bg小调。因为f和A是三度关系,而g和A只是二度关系。 2、小调的升降号是在保留相对应的大调升降号的基础上,再升高第七级音。比如D大调有两个升号,#F和#C。那D大调所对应的b小调也应该有#f和#c,同时还要升高从b开始数的第七个音,即#a。于是我们得出,b小调的音阶应该是b、#c、d、e、#f、g、#a、b。 音阶一定要多练,各门乐器虽然演奏方法不同,但音阶都是相通的。我希望琴童不要忽略对音阶的练习。对调式

音高和频率转换表讲解学习

音高和频率转换表

音高和频率转换表 中央C之上的A作为440 Hz时,中央C的频率约261.6赫兹。详见音高(pitch)。另外,如果以纯律计算,中央C 的频率是261HZ。 一些解释: ?Octave 0-9 表示八度区。C-D-E-F-G-A-B 为 C 大调七个主音:do re mi fa so l a si(简谱记为 1 到 7)。科学音调记号法(scientific pitch notation)就是将 上面这两者合在一起表示一个音,比如 A4 就是中音 la,频率为 440 Hz。C5 则是高音 do(简谱是 1 上面加一个点)。 ?升一个八度也就是把频率翻番。A5 频率 880 Hz,正好是 A4 的两倍。一个八度区有 12 个半音,就是把这两倍的频率间隔等比分为 12,所以两个相邻半音 的频率比是 2 开 12 次方,也即大约 1.05946。这种定音高的办法叫做 twelve-t one equal temperament,简称 12-TET。

?两个半音之间再等比分可以分 100 份,每份叫做一音分(cent)。科学音调记号加上音分一般足够表示准确的音高了。比如 A4 +30 表示比 440 Hz 高 30 音 分,可以算出来具体频率是 447.69 Hz。 ?A4 又称 A440,是国际标准音高。钢琴调音师或者大型乐队乐器之间调音都用这个频率。 ?C4 又称 Middle C,是中音八度的开始。有一种音高标定方法是和 C4 比较相隔的半音数,比方 B4 就是 +11,表示比 C4 高 11 个半音。 ?MIDI note number p 和频率 f 转换关系:p = 69 + 12 x log2(f/440)。这实际上就是把 C4 定为 MIDI note number 60,然后每升降一个半音就加减一个号码。 ?可以看到 E-F 和 B-C 的间隔是一个半音,而七个主音别的间隔都是两个半音,也叫一个全音。 ?标准钢琴琴键有大有小,大的白色琴键是主音,小的黑色琴键是主音升 降一个半音后的辅音(图)。一般钢琴是 88 个琴键,从 A0 到 C8。知道了上面这 些,看到钢琴键盘应该就马上能找到 Middle C 了,如下 ? ?音高间隔(音程)有各类说法,某些间隔的两个音同时发出来会比较令人身心愉快,比如频率比 3:2 的 perfect fifth 在各类乐曲都会广泛用作和弦。具体音高 间隔名称: 间隔半音数间隔名大致频率比 0 perfect unison 完全一度1:1

八识五十一心所

八識五十一心所 佛法把心分為八個識——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末那識、阿賴耶識。 我們平常能見色聞聲等,是前面五個識的作用,這譬如門口招徠客貨的人;第六意識由前五 識所引起,活動的力量最強,這譬如接收客貨入棧的專使;第七末那識,“末那”譯為“意”,意就是思量,它堅固執住第八識為我,恒常思量,為煩惱的根本,這譬如完全憑主 觀來收受貨物的人;第八阿賴耶識,譯為藏識,我們有生以來,所經過的千萬事情,都能不忘,學習技能工巧,而能辦成,都是這藏識的作用。它能含藏一切種子,這譬如大棧房,一 切大小、好壞、淨汙等物,無不藏入。這第八識原是真妄和合,為諸識的根本,力用很大, 人生的六道流轉,就是由六識的造業,而由它去受報。這八個識,也叫做八個心王。另有五 十一個為心所有的各種思想現象,叫做五十一個心所。其中五個是起心動念的必經步驟,叫 做“遍行心所”——觸(接觸)、作意(注意)、受(感受)、想(想像)、思(思維), 這五個是連貫的;五個是各有各的境界,並不連貫,叫做“別境心所”——欲(欲望)、勝 解(認為)、念(記憶)、定(專注)、慧(判斷),有十一個“善心所”是作一切善事、 自利利人的依據——信、慚、愧、無貪、無嗔、無癡、精進、輕安、不放逸、行舍、不害; 有六個是“根本煩惱心所”,是一切煩惱的總根——貪、嗔、癡、慢、疑、惡見;有二十個 是“隨煩惱心所”,是隨根本煩惱而起的——忿、恨、惱、覆、誑、謅、驕、害、嫉、慳、 無慚、無愧、不信、懈怠、放逸、昏沉、掉舉(不靜)、失正念、不正知(謬解)、散亂; 有四個是“不定心所”,是善惡並不固定的——悔、眠、尋(尋求)、伺(伺察)。 十八界─心物結合的世間 壹、前言 佛陀將宇宙萬有的事物,歸納為色、心二法,也就是物質現象與精神活動。但是眾生根器不同,迷悟的程度也有差別,所以對於心法不能瞭解的人,佛陀為他說五蘊──色、受、想、行、識;對色法認識不清楚的人,則為他說十二處──眼、耳、鼻、舌、身、意六根,以及色、聲、香、味、觸、法六塵;對色、心二法都不明白的人,則為他說十八界──生理方面的六根、物理方面的六塵與心理方面的六識。 所以,五蘊、十二處、十八界都是在說明宇宙萬有的主觀條件與客觀環境。 貳、六根 六根又作六情,指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意根六種感覺器官或是認識能力。 眼、耳、鼻、舌、身等前五根,是物質上存在的色法,屬生理的感覺器官,又分為內根與外根。 外根指生理器官,是我們視覺上看得見的眼、耳、鼻、舌、身,以地、水、火、風四大為體,它們能執取外境而生識,只有扶助作用,所以稱為扶塵根;而這五根虛浮不實,所以又叫浮塵根。佛經上形容外根的形狀是“眼如葡萄朵,耳如新卷菜,鼻如雙爪垂,舌如初偃月,身如腰鼓顙,意如幽室見,因名浮塵根。” 內根,相當於生理學上的眼的視覺、耳的聽覺、鼻的嗅覺、舌的味覺、身的觸覺等感覺器官

音乐中的各音阶与频率的关系

精心整理音乐中的各音阶与频率的关系-- 十二平均律zz 2009-09-1814:46 “律”,即“音律”(intonation ),指为了使音乐规范化,人们有意选择的一组高低不同的音符所组成的体系,以及这些音符之间的相互关系。比如大家都知道的do、re 、mi、fa 、so、la 、si ,这7 个音符就组成了一组音律。研究音律的学问叫做“律学”。也就是研究为什么要选择do、re 、mi??这7 个音(当然也可以选择其它 音)作为规范、这些被当成“标尺”的音是怎么产生的、以及它们之间到底是什么关系的学问。 对于任何民族来说,只要他们有着丰富的音乐体验,只要他们想积累起关于音乐的知识,迟早都会遇到关于律学的问题。令人惊讶的是,古今不同民族,虽然各自钟爱的音乐形式可谓万紫千红、百花争艳,彼此也没有互相借鉴,但大家的律学的基础概念却出奇地相似。这也许是音乐本身超文化、超地域的魅力所致吧。 (BTW:现代人学习的do、re、mi、fa、so、la、si ,这些好像没有意义的单词,其 实都是中世纪时西方教会中很流行的一些拉丁文圣咏(chant )的首音节。这些圣咏是西方现代音乐的源头。) 学过高中物理的都知道,声音的本质是空气的振动。而空气的振动是以波的形式传播的,也就是所谓的声波。所有的波(包括声波、电磁波等等)都有三个最本质的特性:频率/波长、振幅、相位。对于声音来说,声波的频率(声学中一般不考虑

精心整理 波长)决定了这个声音有多“高”,声波的振幅决定了这个声音有多“响”,而人耳对于声波的相位不敏感,所以研究音乐时一般不考虑声波的相位问题。 律学当然不考虑声音有多“响”,所以律学研究的重点就是声波的频率。一般来说,人耳能听到的声波频率范围是20HZ(每秒振动20 次)到20000HZ(每秒振动20000 次)之间。声波的频率越大(每秒振动的次数越多),听起来就越“高”。频率低于20HZ的叫“次声波”,高于20000HZ的叫“超声波”。 (BTW:人耳能分辨的最小频率差是2HZ。举例而言就是,人能听出100HZ和102HZ 的声音是不同的,但听不出100HZ和101HZ的声音有什么不同。另外,人耳在高音区的分辨能力迅速下降,原因见后。)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人耳对于声波的频率是指数敏感的。打比方说,100HZ、200HZ、300HZ、400HZ??这些声音,人听起来并不觉得它们是“等距离”的,而是觉得越到后面,各个音之间的“距离”越近。100HZ、200HZ、400HZ、800HZ??这些声音,人听起来才觉得是“等距离”的(为什么会这样我也不清楚)。换句话说,某一组声音,如果它们的频率是严格地按照× 1、×2、×4、×8??,即按2n 的规律排列的话,它们听起来才是一个“等差音高序列”。 (比如这里有16 个音,它们的频率分别是110HZ的 1 倍、2 倍、3 倍??16 倍。大家可以听一下,感觉它们是不是音越高就“距离”越近。用音乐术语来说,这些音都是 110HZ的“谐波” (harmonics ),即这些声波的频率都是某一个频率的整数倍。这个ogg 文件可以用“暴风影音”/StormCodec软件来试听。) 精心整理 由于人耳对于频率的指数敏感,上面提到的“×2 就意味着等距离”的关系是音乐中最基

什么是八识五十一心所

什么是八识五十一心所 人的身体是由物质的四大假合而成的。 概括来说,人的色身可依功能分作六大部份,就是眼根(视觉器官)、耳根(听觉器官)、鼻根(嗅觉器官)、舌根(味觉器官)、身根(四肢躯体)和意根(脑及神经系统)了。 这六根都是由四大种,以不同的方式组合而成,本身没有精神生命,待众生死后,物质的器官躯体,便会朽坏、散灭、转化,再成为新的物体。 物质的四大,就是这样不断地形成、毁坏、再形成、再毁坏了。 能使六根发挥功能的,不是没有精神力的四大本身,却是心识的力量。否则人体的六根,只会是一堆废料,没有生命活力可言,犹如一只无桨的船,难有自发的活动了。 心识在眼根发挥功能的,叫做眼识。它使人能通过视觉器官,观察到世间各种事物。 在耳根发挥功能的,叫耳识。它使人能通过听觉器官,收听到世间各种声音。 在鼻根发挥功能的,叫做鼻识。它使人能通过嗅觉器官,感受到各种气味。 在舌根发挥功能的,叫做舌识。它使人能通过味觉器官,尝到世间各种食物的味道。 在身根发挥功能的,叫做身识。它使四肢躯体能在世间接触外境,

作种种活动,又使内脏肺腑,发挥维持色身生命的功能。 在意根发挥功能的,叫做意识。它使整个神经系统能发挥功用,让整个色身,能通过此系统,由心识指挥,在世间动身发语,造种种业。 没有了心识这六种功能,生命力便不能藉色身在世间活动,过物质的生活,吸取物质世界生活的经验,却只如无情木石一样而已。 心识既有上述的六种功能,为什么不能离六根而存,独自活于世上呢? 心识的活动力,确是不需根身的存在,也能发挥的。但是若离六根,生命体经历的只是纯粹精神界的活动,再不是物质世间的生活了。 色身存在的需要与否,定于生命体从前的业力与修行境界。若由业力所牵,要以色身续命,那么,它便难舍色身而存了。 但是,无沦生命体以何种色身出现于世,心识永随不舍。否则生命体便没有生命力可言,再不能称为生命体了。 愚昧无知的众生,难知根与识的分别。但是,以锻炼身心,成就智慧、力量、解脱为事业的佛弟子,却必要知道心识的结构及其特异功能,才能真正了解自己行止的因由,认清心识的潜能。这样,他才可以强化自己的身心,超越物质的众多掣肘,能够逍遥自在,以心御万物,无处不自得。 人的心识以功能区别,可分作八个部份,就是: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第六意识、第七末那识和第八阿赖耶识了。

医疗器械法规MDR过渡时间表 TIMELINE-EN

Transition Timelines from the Directives to the Regulations Medical Devices and in vitro Diagnostic Medical Devices M e d i c a l D e v i c e s i n v i t r o D i a g n o s t i c M e d i c a l D e v i c e s I V D R R e g u l a t i o n M D R R e g u l a t i o n 26 MAY 2017MDR enters into force 26 MAY 2017IVDR enters into force 26 MAY 2020MDR fully applies 26 MAY 2022IVDR fully applies From 26 MAY 2017 Devices that conform with the Medical Devices Regulation (MDR) may be placed on the market M D D /A I M D D D i r e c t i v e s Until 25 May 2020 All certi?cates issued under the Medical Devices Directive (MDD) are valid 25 MAY 2020- 25 May 2024 26 May 2024 - 27 May 2025 Certi?cates issued under the MDD before the MDR fully applies may remain valid for up to 4 additional years MDD devices already placed on the market before may continue to be made available From 26 MAY 2024 All devices placed on the market must be in conformity with the IVDR From 26 MAY 2017 Devices that conform with the In Vitro Diagnostic Medical Devices Regulation (IVDR) may be placed on the market I V D D D i r e c t i v e Until 25 May 2022 All certi?cates issued under the In Vitro Diagnostic Medical Devices Directive (IVDD) are valid 25 MAY 2022- 25 May 2024 26 May 2024 - 27 May 2025 Certi?cates issued under the IVDD before the IVDR fully applies may remain valid for up to 2 additional years IVDD devices already placed on the market before may continue to be made available Internal market, Industry, Entrepreneurship and SMEs 20172018201920212022202320242025 2020Funded under the Third EU Health Programme From 26 MAY 2024 All devices placed on the market must be in conformity with the MDR

音阶与频率对应关系表

音阶与频率对应关系表 一首音乐是许多不同的音阶组成的,而每个音阶对应着不同的频率,这样我们就可以利用不同的频率的组合,即可构成我们所想要的音乐了,当然对于单片机来产生不同的频率非常方便,我们可以利用单片机的定时/计数器T0来产生这样方波频率信号,因此,我们只要把一首歌曲的音阶对应频率关系弄正确即可。现在以单片机12MHZ晶振为例,例出高中低音符与单片机计数T0相关的计数值如下表所示 音符频率(HZ)简谱码(T值)音符频率(HZ)简谱码(T值)低1 DO 262 63628 # 4 FA# 740 64860 #1 DO# 277 63731 中 5 SO 784 64898 低2 RE 294 63835 # 5 SO# 831 64934 #2 RE# 311 63928 中 6 LA 880 64968 低 3 M 330 64021 # 6 932 64994 低 4 FA 349 64103 中 7 SI 988 65030 # 4 FA# 370 64185 高 1 DO 1046 65058 低 5 SO 392 64260 # 1 DO# 1109 65085 # 5 SO# 415 64331 高 2 RE 1175 65110 低 6 LA 440 64400 # 2 RE# 1245 65134 # 6 466 64463 高 3 M 1318 65157 低 7 SI 494 64524 高 4 FA 1397 65178 中 1 DO 523 64580 # 4 FA# 1480 65198 # 1 DO# 554 64633 高 5 SO 1568 65217 中 2 RE 587 64684 # 5 SO# 1661 65235 # 2 RE# 622 64732 高 6 LA 1760 65252 中 3 M 659 64777 # 6 1865 65268 中 4 FA 698 64820 高 7 SI 1967 65283 下面我们要为这个音符建立一个表格,有助于单片机通过查表的方式来获得相应的数据 低音0-19之间,中音在20-39之间,高音在40-59之间 TABLE: DW 0,63628,63835,64021,64103,64260,64400,64524,0,0 DW 0,63731,63928,0,64185,64331,64463,0,0,0 DW 0,64580,64684,64777,64820,64898,64968,65030,0,0 DW 0,64633,64732,0,64860,64934,64994,0,0,0

职称制度改革人员过渡办法及填表方法

巨野县深化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 人员过渡办法 为稳步推进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搞好现有中小学、幼儿园及其他列入改革范围教师的过渡,根据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教育部《关于印发深化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扩大试点指导意见的通知》(人社部发…2011?98号)、《关于印发山东省深化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鲁人社发…2012?53号)和市人社…2012?131号文件精神及有关规定,结合实际,制定本办法。 一、过渡范围 凡在普通中小学、职业中学、幼儿园、特殊教育学校、工读学校,以及县教学研究、电化教育和少年宫等校外教育机构中具有教师职称(职务)的在编教师,都要按照深化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的规定和要求进行过渡。 民办中小学的教师可参照本办法过渡。 二、主要内容 (一)改变原中学和小学教师相互独立的职称(职务)制度体系,建立统一的中小学教师职称(职务)制度。统一后的教师职务分为初级职务、中级职务和高级职务,初级职务名称为三级教师、二级教师,中级职务名称为一级教师,高级职务名称为高级教师、正高级教师。 按照原中小学教师专业技术职务与统一后的职称(职务)对应

关系,直接过渡到统一后的职称(职务)体系,统一办理过渡手续。统一后的中小学教师职称(职务)与原中小学教师专业技术职务的对应关系是:原中学高级教师(含在小学中聘任的中学高级教师)对应高级教师;原中学一级教师和小学高级教师对应一级教师;原中学二级教师和小学一级教师对应二级教师;原中学三级教师和小学二级教师、小学三级教师对应三级教师。 (二)现已聘用为中小学高级、中级、初级教师职务的,按聘用的专业技术职务分别过渡到相应的专业技术岗位等级。高级教师对应专业技术岗位七级,一级教师对应专业技术岗位十级,二级教师对应专业技术岗位十二级,三级教师对应专业技术岗位十三级。 (三)对于已经取得中小学教师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但未聘用到相应岗位的人员,资格予以保留,先按现聘任岗位过渡,待相应岗位出现空缺时,可按规定程序参加竞聘上岗。 三、工作程序及要求 过渡工作在改革工作领导小组的直接领导下,由学校(单位)统一组织办理。具体程序是: (一)动员布署(2012年12月27日至2013年1月7日)。召开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动员会议,将基本精神和政策规定传达到每个学校(单位)。过渡手续的办理要明确学校责任,由学校组织统一办理,由教师本人确认。除确认环节外,不允许增加教师本人的职责和工作量。这项工作要指定专人负责,明确责任,确保万无一失,不允许因为工作疏忽,漏填漏报,留下隐患,影响改革的大

音阶与频率对应关系表

音阶与频率对应关系表 时间常数是按晶体频率12MHz计算而得T值,即为时间常数值 音符频率 (HZ)简谱码 (T值) HEX 音符频率 (HZ) 简谱码 (T值) HEX 低1 DO 262 63628 F88C # 4 FA# 740 64860 FD5C #1 DO# 277 63731 F8F3 中 5 SO 784 64898 FD82 低2 RE 294 63835 F95B # 5 SO# 831 64934 FDA6 #2 RE# 311 63928 F9B8 中 6 LA 880 64968 FDC8 低 3 M 330 64021 FA15 # 6 932 64994 FDE2 低 4 FA 349 64103 FA67 中 7 SI 988 65030 FE06 # 4 FA# 370 64185 FAB9 高 1 DO 1046 65058 FE22 低 5 SO 392 64260 FB04 # 1 DO# 1109 65085 FE3D # 5 SO# 415 64331 FB4B 高 2 RE 1175 65110 FE56 低 6 LA 440 64400 FB90 # 2 RE# 1245 65134 FE6E # 6 466 64463 FBCF 高 3 M 1318 65157 FE85 低 7 SI 494 64524 FC0C 高 4 FA 1397 65178 FE9A 中 1 DO 523 64580 FC44 # 4 FA# 1480 65198 FEAE # 1 DO# 554 64633 FC79 高 5 SO 1568 65217 FEC1 中 2 RE 587 64684 FCAC # 5 SO# 1661 65235 FED3 # 2 RE# 622 64732 FCDC 高 6 LA 1760 65252 FEE4 中 3 M 659 64777 FD09 # 6 1865 65268 FEF4 中 4 FA 698 64820 FD34 高 7 SI 1976 65283 FF03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