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气体吸收习题-答案.

气体吸收习题-答案.

气体吸收习题-答案.
气体吸收习题-答案.

第五章 吸收

气液平衡

1、向盛有一定量水的鼓泡吸收器中通入纯的CO 2气体,经充分接触后,测得水中的CO 2平衡浓度为2.875×10-2

kmol/m 3

,鼓泡器内总压为101.3kPa ,水温30℃,溶液密度为1000 kg/m 3

。试求亨利系数E 、溶解度系数H 及相平衡常数m 。 解:

查得30℃,水的kPa 2.4=s p kPa 1.972.43.101*=-=-=s A

p p p

稀溶液:3kmol/m 56.5518

1000

==

S

M c ρ

42

1017.556.5510875.2--?=?==c c x A kPa 10876.110

17.51

.9754

*?=?==-x p E A )m kmol/(kPa 1096.21.9710875.2342

*??=?==--A

A p c H

18523

.10110876.15

=?==p E m 2、在压力为101.3kPa 的吸收器内用水吸收混合气中的氨,设混合气中氨的浓度为0.02(摩尔分数),试求所得氨水的最大物质的量浓度。已知操作温度20℃下的相平衡关系为

x p 2000*

A =。

解:混合气中氨的分压为

kPa 03.233.10102.0A =?==yp p

与混合气体中氨相平衡的液相浓度为

3A *1002.12000

3

..22000

-?==

=

p x 33

*A *kmol/m 0564.018

1000

1002.1=?==-c x c 3、在压力为101.3kPa ,温度30℃下,含CO 20%(体积分数)空气-CO 混合气与水充分接

触,试求液相中CO 2的物质的量浓度。 解:

查得30℃下CO 2在水中的亨利系数E 为1.88×105

kPa CO 2为难溶于水的气体,故溶液为稀溶液 kPa)kmol/(m 1096.218

1088.110003

45

??=??=

=

-S

S

EM H ρ kPa 3.2033.10120.0*

A =?==yp p

334

*km ol/m 1001.63.2010

96.2--?=??==A A Hp c 4、含CO 230%(体积分数)空气-CO 2混合气,在压力为505kPa ,温度25℃下,通入盛有1m 3水的2 m 3密闭贮槽,当混合气通入量为1 m 3时停止进气。经长时间后,将全部水溶液移至膨胀床中,并减压至20kPa ,设CO 2 大部分放出,求能最多获得CO 2多少kg ?。 设操作温度为25℃,CO 2 在水中的平衡关系服从亨利定律,亨利系数E 为1.66×105kPa 。 解:

Ex p =*

A (1)

x p 5*A 1066.1?=

气相失去的CO 2物质的量=液相获得的CO 2物质的量

x cV RT

V p p L G

=-)(*A A

x p ??=??-?118

1000

298314.81)5053.0(*

A

x p 56.551004.40612.0*

A 4=?-- (2)

(1)与(2)解得:4

105-?=x

减压后: 830020

1066.15

=?==p E m 411102.18300

1-?===

m y x 稀溶液: 18

/100044

/W X x =

x W 2444=

kg 2.110524444=??=-W kg 29.0102.1244441=??=-W

kg 91.029.02.1=-=?W

5、用清水逆流吸收混合气中的氨,进入常压吸收塔的气体含氨6%(体积),吸收后气体出口中含氨0.4%(体积),溶液出口浓度为0.012(摩尔比),操作条件下相平衡关系为

X Y 52.2*=。试用气相摩尔比表示塔顶和塔底处吸收的推动力。

解:

064.006

.0106

.01111=-=-=

y y Y 03024.0012.052.252.21*1=?==X Y 00402.0004

.01004

.01222=-=-=

y y Y 0052.252.22*2=?==X Y

塔顶: 00402.000402.0*

222==-=?Y Y Y 塔底: 034.003024.0064.0*

111=-=-=?Y Y Y

6、在操作条件25℃、101.3kPa 下,用CO 2含量为0.0001(摩尔分数)的水溶液与含CO 210%(体积分数)的CO 2-空气混合气在一容器充分接触,试:

(1)判断CO 2的传质方向, 且用气相摩尔分数表示过程的推动力;

(2))设压力增加到506.5kPa ,CO 2的传质方向如何,并用液相分数表示过程的推动力。 解:

(1)查得25℃、101.3kPa 下CO 2-水系统的E =166MPa 16391013

.0166

===

p E m 164.00001.01639*=?==mx y

*

10.0y y y <=

所以CO 2的传质方向由液相向气相传递,解吸过程。 解吸过程的推动力为064.010.0164.0*=-=-=?y y y

(2)压力增加到506.5kPa 时,7.3275065

.0166''

===

p E m 4

'

*

1005.37

.32710.0-?===

m y x 4101-?=x x x >*

所以CO 2的传质方向由气相向液相传递,吸收过程。 吸收过程的推动力为44

4

*

1005.210

11005.3---?=?-?=-=?x x x

由上述计算结果可以看出:当压力不太高时,提高操作压力,由于相平衡常数显著地

提高,导致溶质在液相中的溶解度增加,故有利于吸收。 扩散与单相传质

7、某容器内装有2mm 四氯化碳,在20℃的恒定温度下逐渐蒸发,通过近似不变的2mm 静止空气层扩散到大气中,设静止的空气层以外的四氯化碳蒸气压为零,已知20℃、大气压为101.3kPa 下,四氯化碳通过空气层的扩散系数为1.0×10-

5m 2/s 。求容器内四氯化碳蒸干所需时间为多少小时? 解:

查得20℃下四氯化碳饱和蒸气压为32.1kPa ;密度为1540 kg/m 3; 四氯化碳分子量M A =154kg/kmol ; 气相主体中空气(惰性组分)的分压

kPa 2.691.323.101A1B1=-=-=p p p

气液界面上的空气(惰性组分)的分压

kPa 3.101A2B2=-=p p p

四氯化碳的气化速率为

τ

ρh

M A A 扩散速率为

B1

B2A ln p p RTz Dp

N =

定态传质时,四氯化碳的气化速率等于其在空气中的扩散速率,即

B1B2A ln p p RTz Dp

N =

=τ

ρh M A A h 07.04.2522.693

.101ln 3.1011011541540

002.0002.0293314.8ln

51

2==????????==

-s p p Dp M h RTz B B A A ρτ 8、在填料吸收塔内用水吸收混合于空气中的甲醇,已知某截面上的气、液两相组成为p A =5kPa ,c A =2kmol/m 3,设在一定的操作温度、压力下,甲醇在水中的溶解度系数H 为0.5 kmol/(m 3·kPa),液相传质分系数为k L =2×10-

5m/s ,气相传质分系数为k G =1.55×10

5kmol/(m 2·s

·kPa)。试求以分压表示吸收总推动力、总阻力、总传质速率、及液相阻力的

分配。 解:

以分压表示吸收总推动力 kPa 45

.02

A *A ===

H c p kPa 145*

A A =-=-=?A p p p 总阻力

kPa)/kmol

s (m 1065.11045.61011055.11

1025.01111254

555???=?+?=?+

??=

+=--G

L G k Hk K

总传质速率

s)kmol/(m 1008.611065.1/1)(2

65*??=??=-=-A A G A p p K N

液相阻力的分配

%6.60606.01065.110111

55

==??=G

L K Hk 由计算结果可以看出此吸收过程为液相传质阻力控制过程。

9、对习题8的过程,若吸收温度降低,甲醇在水中的溶解度系数H 变为5.8 kmol/(m 3·kPa),设气、液相传质分系数与两相浓度近似不变,试求液相阻力分配为多少?并分析其结果。 吸收温度降低时总传质阻力

kPa)/kmol

s (m 1031.71045.6106.81055.11

1028.511

11244

355???=?+?=?+

??=

+=--G

L G k Hk K

液相阻力的分配

%76.111176.01031.7106.81143

==??=G

L K Hk 由液相阻力占吸收过程总阻力的11.76%,可知此吸收过程为气相传质阻力控制过程。 吸收过程设计型计算

10、用20℃的清水逆流吸收氨-空气混合气中的氨,已知混合气体温度为20℃,总压为101.3 kPa ,其中氨的分压为1.0133 kPa ,要求混合气体处理量为773m 3/h ,水吸收混合气中氨的吸收率为99%。在操作条件下物系的平衡关系为X Y 757.0*

=,若吸收剂用量为最小用的2倍,试求(1)塔内每小时所需清水的量为多少kg ?(2)塔底液相浓度(用摩尔分数表示)。 解:

(1) 01.00133

.13.1010133

.11=-==

B A p p Y 412101)99.01(01.0)1(-?=-=-=ηY Y

kmol/h 8.31)01.01(4

.22293273

773=-??=

V

kmol/h 8.230757

.001.0)

0001.001.0(8.312

*

121min =--=--=X X Y Y V

L 实际吸收剂用量L =2L min =2×23.8=47.6kmol/h =856.8 kg/h (2) X 1 = X 2+V (Y 1-Y 2)/L =0+

0066.06

.47)

0001.001.0(8.31=-

11、在一填料吸收塔内,用清水逆流吸收混合气体中的有害组分A ,已知进塔混合气体中组分A 的浓度为0.04(摩尔分数,下同),出塔尾气中A 的浓度为0.005,出塔水溶液中组分A 的浓度为0.012,操作条件下气液平衡关系为X Y 5.2*

=。试求操作液气比是最小液气比的倍数?

解:

0417.004

.0104

.01111=-=-=

y y Y 005.0005.01005

.01222=-=-=

y y Y

0121.0012

.01012

.01111=-=-=

x x X 2.2

)0417.0005.01(5.2)1(121212

*

121min =-=-=-=--=??? ??Y Y m m

Y Y Y X X Y Y V L

03.30

0121.0005.00417.02121=--=--=X X Y Y V L 38.12

.203

.3/min ==??? ??V L V L 12、用SO 2含量为1.1×10-3(摩尔分数)的水溶液吸收含SO 2为0.09(摩尔分数)的混合气中的SO 2。已知进塔吸收剂流量为 37800kg/h ,混合气流量为100kmol/h ,要求SO 2的吸收率为80%。在吸收操作条件下,系统的平衡关系为X Y 8.17*

=,求气相总传质单元数。 解: 吸收剂流量kmol/h 210018

37800

==

L 099.009

.0109

.01111=-=-=

y y Y 0198.0)8.01(099.0)1(12=-=-=ηY Y

惰性气体流量km ol/h 91)09.01(100)1(1001=-=-=y V

3321211053.4)0198.0099.0(2100

91101.1)(--?=-+?=-+

=Y Y L V X X 0184.01053.48.17099.03*111=??-=-=?-Y Y Y 43*222102.2101.18.170198.0--?=??-=-=?Y Y Y

344

1

21101.4102.20184

.0ln 102.20184.0ln ---?=??-=???-?=?Y Y Y Y Y m

3.1910

1.40198

.0099.03

21=?-=?-=

-m OG Y Y Y N 13、用清水逆流吸收混合气体中的CO 2,已知混合气体的流量为300标准m 3/h ,进塔气体中CO 2含量为0.06(摩尔分数),操作液气比为最小液气比的1.6倍,传质单元高度为0.8m 。操作条件下物系的平衡关系为Y *

=1200X 。要求CO 2吸收率为95%,试求: (1)吸收液组成及吸收剂流量; (2)写出操作线方程; (3)填料层高度。

解:(1)由已知可知惰性气体流量h 12.59kmol/0.06)14

.22300

==

-(V X 2=0, 1

2

1Y -Y Y =

η 最小液气比 ηm m Y Y Y X X Y Y V L =-=--=???

??/2

212*

121min 操作液气比

1824120095.06.16.16.1min

=??==???

??=ηm V L V L 吸收剂流量L =V V L ???

?

??=1824×12.59=22963kmol/h 064.006

.0106.01111=-=-=

y y Y 吸收液组成51221211033.31824/95.0064.0)(-?=?=+=-+=ηY L

V

X Y Y L V X X (2) 操作线方程 )1033.31824064.0(1824)(511-??-+=-+=

X X V

L

Y X V L Y 整理得 Y =1824X + 3.26×10-3 (3) 脱吸因数 658.01824

1200===L mV S ??

????+----=

S mX Y mX Y S S N OG 2

221)1(ln 11

89.5658.095.011)658.01(ln 658.011=??

?

???+---=

OG N

m 71.48.089.5OG OG =?=?=H N Z

14、在逆流吸收的填料吸收塔中,用清水吸收空气~氨混合气中的氨,气相流率为 0.65kg/(m 2·S)。操作液气比为最小液气比的1.6倍,平衡关系为 X Y 92.0*=,气相总传质系数a K Y 为0.043kmol/(m 3·S)。试求:

(1)吸收率由95%提高到99%,填料层高度的变化。 (2)吸收率由95%提高到99%,吸收剂用量之比为多少? 解:(1)吸收率为95%时:

V =0.65/29=0.0224 kmol/(m 2·S)

m 521.0043

.00224

.0OG ===

a K V H y 874.095.092.0/2212

*

121

min =?==-=--=???

??ηm m Y Y Y X X Y Y V L 398.1874.06.16.1min

=?=???

??=V L V L L =0.0224×1.398=0.0313 kmol/(m 2·S)

658.0398

.192

.0===

L mV S ??

????+----=

S mX Y mX Y S S N OG 2

221)1(ln 11

89.5658.095.011)658.01(ln 658.011=??

?

???+---=

OG N

m 1.3521.089.5OG OG =?=?=H N Z

吸收率为99%时:

m 521.0043

.00224

.0OG OG '===

=a K V H H Y 911.099.092.0/'2'212*

12'1min '

=?==-=--=??

?

??ηm m Y Y Y X X Y Y V L 457.1911.06.16.1)(min '

'=?=??

?

??=V L V L L ‘

=0.0224×1.457=0.0326 kmol/(m 2·S)

631.0457

.192

.0''===

L mV S

??

????+----=

'2

'221''

')1(ln 11S mX Y mX Y S S N OG 82.9631.099.011)631.01(ln 631.011'=??

?

???+---=

OG N

m 1.5521.082.9OG OG ''=?=?=H N Z

65.11

.311.5'==Z Z (2) L =0.0224×1.398=0.0313 kmol/(m 2·S)

L ‘

=0.0224×1.457=0.0326 kmol/(m 2·S)

04.10313

.00326.0'==L L 15、用纯溶剂在填料塔内逆流吸收混合气体中的某溶质组分,已知吸收操作液气比为最小液气比的倍数为β,溶质A 的吸收率为η,气液相平衡常数m 。试推导出: (1)吸收操作液气比

V

L

与η、β及m 之间的关系; (2)当传质单元高度H OG 及吸收因数A 一定时,填料层高度Z 与吸收率η之间的关系? 解:(1) 1

2

1Y Y Y -=

η

m V L V L βηβ=???

??=min

(2) OG OG H N Z ?=2

211

22112

1OG ln )

()(mX Y mX Y mX Y mX Y Y Y H ------?

=

Am

Y Y L V

Y Y L V X X 112121)(ηη==-+

= ηm m Y Y Y X X Y Y V L =-=--=???

??/2212*

121

min

2

11

2112

1OG ln Y mX Y Y mX Y Y Y H Z ----?

=211ln 1Y mX Y L mV H OG --

=

ηη

ηη--

-

=---=

11ln 1)1(ln 111

1A L

mV H Y Am Y m

Y L mV H OG OG 吸收过程的操作型计算

16、用清水在一塔高为13m 的填料塔内吸收空气中的丙酮蒸气,已知混合气体质量流速为0.668kg/(m 2·s),混合气中含丙酮0.02(摩尔分数),水的质量流速为0.065kmol/(m 2·s),在操作条件下,相平衡常数为1.77,气相总体积吸收系数为s)km ol/(m 0231.03

?=a K Y 。问丙酮的吸收率为98.8%时,该塔是否合用? 解:已知 02.002

.0102.01111=-=-=

y y Y 00024

.0)988.01(02.0)1(12=-?=-=ηY Y

kg/kmol 58.2929)02.01(5802.0)1(11=?-+?=-+?=B A M y M y M

615.0065

.058

.29/668.077.1=?==

L mV S ??

????+---=

S S S N OG η11

)1(ln 11 06.9615.0988.011)615.01(ln 615.011=??

?

???+---=

OG N

m a K V H Y 9776.00231

.058

.29/668.0OG ==Ω=

m 857.89776.006.9OG OG =?=?=H N Z

因为实际吸收塔17.1012'

=>=Z Z , 所以该吸收塔合用,能够完成分离任务。 17、某逆流吸收塔,入塔混合气体中含溶质浓度为0.05(摩尔比,下同),吸收剂进口浓度为0.001,实际液气比为4,此时出口气体中溶质为0.005,操作条件下气液相平衡关系为

X Y 0.2*=。若实际液气比下降为2.5,其它条件不变,计算时忽略传质单元高度的变化,

试求此时出塔气体溶质的浓度及出塔液体溶质的浓度各为多少? 解:原工况 5.04

2

===

L mV S

??

????+----=

S mX Y mX Y S S N OG 2

221)1(ln 11

280.45.0001.02005.0001.0205.0)5.01(ln 5.011=??

?

???+?-?---=

OG N

新工况 8.05

.22

'''

===L mV S

??

????+----=

'

2

'221''

'

)1(ln 11S mX Y mX Y S S N

OG

因传质单元高度不变,即,OG OG

'H H =

又因 Z Z =' 所以传质单元数不变,即

280.48.0001.02001.0205.0)8.01(ln 8.011'2'=??

????+?-?---=

=Y N

N OG

OG

解得 3

'

210179.8-?=Y 01773.0)10179.805.0(5

.21

001.0)()(32'1'21

'=?-+=-+=-Y Y L V X X

18、在一逆流操作的吸收塔中,如果脱吸因数为0.75,气液相平衡关系为X Y 0.2*

=,吸收剂进塔浓度为0.001(摩尔比,下同),入塔混合气体中溶质的浓度为0.05时,溶质的吸收率为90%。试求入塔气体中溶质浓度为0.04时,其吸收率为多少?若吸收剂进口浓度为零,其它条件不变,则其吸收率又如何?此结果说明了什么? 解: 001.02=X 时:

原工况 75.0=S 005.0)9.01(05.0)1(12=-=-=ηY Y

??

????+----=

S mX Y mX Y S S N OG 2

221)1(ln 11

233.675.0001.02005.0001.0205.0)75.01(ln 75.011=??

?

???+?-?---=

OG N

新工况 OG OG

'

H H

= Z Z ='

??

????+----=S mX Y mX Y S S N

OG

'2'1'

)1(ln 11

233.675.0001.02001.0204.0)75.01(ln 75.011'2'=??

????+?-?---=

=Y N

N OG

OG

解得3

'

210375.4-?=Y

%06.898906.004

.010375.404.03

'

1'2'1'

==?-=-=-Y Y Y η 02=X 时:

原工况 75.0=S 005.0)9.01(05.0)1(12=-=-=ηY Y

??

????+----=S mX Y mX Y S S N OG

2

221)1(ln 11 715.475.0005.005.0)75.01(ln 75.011=??

?

???+--=

OG N

新工况 OG OG

'

H H

= Z Z ='

??

????+--=S Y Y S S N

OG

'2

'1'

)1(ln 11 715.475.004

.0)75.01(ln 75.011'2

'=??

????+--=

=Y N

N OG

OG

解得3

'

21000.4-?=Y

%909.004

.01000.404.03

'1'2'1'

==?-=-=-Y Y Y η

从计算结果看,塔高一定,当用纯溶剂吸收混合气体中的溶质时,入塔气体组成变化,其它条件不变,其吸收率不变。

19、在一逆流操作的填料塔中,用纯溶剂吸收混合气体中溶质组分,当液气比为1.5时,溶质的吸收率为90%,在操作条件下气液平衡关系为X Y 75.0*

=。如果改换新的填料时,在相同的条件下,溶质的吸收率提高到98%,求新填料的气相总体积吸收系数为原填料的多少倍?

解:原工况: 5.05

.175

.0===

L mV S ??????+----=

S mX Y mX Y S S N OG 21)1(ln 11?????

?+---=S S S η11)1(ln 11

41.35.090.011)5.01(ln 5.011=??

?

???+---=

OG N

新工况: S S ='

477.65.098.011)5.01(ln 5.011'

=??

????+---=

OG

N

OG OG N Z a K V H Y =Ω=

OG '

'OG '

N Z a K V H Y =Ω

= 900.141

.3477

.6'

'===OG OG Y Y N N a K a K 20、在一填料吸收塔内用洗油逆流吸收煤气中含苯蒸汽。进塔煤气中苯的初始浓度为0.02(摩尔比,下同),操作条件下气液平衡关系为X Y 125.0*

=,操作液气比为0.18,进塔洗油中苯的浓度为0.003,出塔煤气中苯浓度降至0.002。因脱吸不良造成进塔洗油中苯的浓度为0.006,试求此情况下(1)出塔气体中苯的浓度; (2)吸收推动力降低的百分数? 解:原工况: 6944.018

.0125

.0===

L mV S ??

????+----=

S mX Y mX Y S S N OG 2

221)1(ln 11

837.46944.0003.0125.0002.0003.0125.002.0)6944.01(ln 6944.011=???

???+?-?---=

OG N

003721.0837

.4002

.002.021=-=-=

?OG m N Y Y Y 新工况: OG OG

'

H H

= Z Z =' S S ='

837

.46944.0006.0125.0006

.0125.002.0)6944.01(ln 6944.011'2'

=??

????+?-?---=

=Y N N OG OG 解得002344.0'2=Y

003650.0837

.4002344

.002.02'1'

=-=-=?OG m

N Y Y Y

%91.101908.0003721

.0003650

.0003721.0'==-=??-?m m m Y Y Y

21、在一塔径为880m 的常压填料吸收塔内用清水吸收混合气体中的丙酮,已知填料层高度为6m,在操作温度为25℃时,混合气体处理量为2000m 3/h ,其中含丙酮5%。若出塔混合物气体中丙酮含量达到0.263%,每1kg 出塔吸收液中含61.2kg 丙酮。操作条件下气液平衡关系为X Y 0.2*

=,试求:

(1)气相总体积传质系数及每小时回收丙酮的kg 数; (2)若将填料层加高3m ,可多回收多少kg 丙酮? 解: 2

2

m 61.088.0785.0=?=Ω

kmol/h 71.77)05.01(298

4.22273

2000=-??=

V

0526.005.0105.01=-=Y 02=X 0202.018

/8.93858/2.611==X

0122.00202.020526.0*111=?-=-=?Y Y Y 0122.00202.020526.0*111=?-=-=?Y Y Y 00263.0*222=-=?Y Y Y

00624.000263.00122

.0ln 00263

.00122.0ln

2

121=-=???-?=

?Y Y Y Y Y m 008.800624

.000263

.00526.021=-=?-=

m OG Y Y Y N OG

OG N Z

a ΩK V H Y ==

h)kmol/(m 170008.861

.067.773?=??==

OG Y N Z ΩV a K kg/h 19.225km ol/h 883.3)00263.00526.0(7.77)(21==-?=-=Y Y V W

(2) m 7493.0008

.86

OG OG ====

N Z a ΩK V H Y

02.127493

.03

6''

=+=

=

OG

OG

H Z N

474.20

0202.000263.00526.02121=--=--=X X Y Y V L 8084.0474.2/2'===S S

02.128084.00526

.0)8084.01(ln 8084.011'

2'

=??

????+--=

Y N

OG

解得001096.0'

2=Y

kg/h 11.232km ol/h 002.4)001096.00526.0(7.77)(2'1'==-?=-=Y Y V W kg/h 918.611.23219.225'=-=-=?W W W

22、用纯溶剂在一填料吸收塔内,逆流吸收某混合气体中的可溶组分。混合气体处理量为1.25Nm 3/s ,要求溶质的回收率为99.2%。操作液气比为1.71,吸收过程为气膜控制。已知10℃下,相平衡关系X Y 5.0*

=,气相总传质单元高度为0.8m 。试求:

(1)吸收温度升为30℃时,溶质的吸收率降低到多少? (30℃时,相平衡关系X Y 2.1*

=) (2)若维持原吸收率,应采取什么措施(定量计算其中的2个措施)。 解:

(1)原工况:292.071

.15

.0===

L mV S ??????+----=

S mX Y mX Y S S N OG 2221)1(ln 11?????

?+---=S S S η11

)1(ln 11 34.6292.0992.011)292.01(ln 292.011=??

?

???+---=

OG N

m 072.58.034.6OG OG =?=?=H N Z

新工况: OG OG

'H H

= Z Z ='

7008.0292.05

.02.1''

=?==S m m S 34.67008.011

)7008.01(ln 7008.011''=??

????+---==ηOG OG N N

解得95.0'

(2)温度升高,平衡线上移,推动力减小,保持吸收率不变,可采取措施:

1)L /V 增加,即增加溶剂量;

'''

L

V m L mV S S ==

L L L m m L 4.25

.02.1''

===

2)增加填料层高度

L /V 不变,温度升高,7008.0292.05

.02

.1''

=?==S m m S ,推动力减小靠增加塔高弥补。

17.127008.0992.011)7008.01(ln 7008.011'

=??

????+---=

OG

N

温度改变,对气膜控制吸收过程,传质单元高度不变,8.0OG OG

'==H H

m 736.98.017.12OG OG ''=?=?=H N Z

m 664.4072.5736.9=-=?Z

23、在一塔高为4m 填料塔内,用清水逆流吸收混合气中的氨,入塔气体中含氨0.03(摩尔比),混合气体流率为0.028kmol/(m 2·s), 清水流率为0.0573kmol/(m 2·s)要求吸收率为98%,气相总体积吸收系数与混合气体流率的0.7次方成正比。已知操作条件下物系的平衡关系为

X Y 8.0*=,试求:

(1)当混合气体量增加20%时,吸收率不变,所需塔高?

(2)压力增加1倍时,吸收率不变,所需塔高?(设压力变化气相总体积吸收系数不变) 解:

原工况: 029.003

.0103

.01111=+=+=

Y Y y s)km ol/(m 0272.0)029.01(028.02

?=-?=V

38.00573

.00272

.08.0=?==

L mV S ??

????+---=

S S S N OG η11

)1(ln 11 56.538.098.011)38.01(ln 38.011=??

?

???+---=

OG N

m N Z a K V H Y 720.056

.54

OG OG ===Ω=

(1)气体流量增加20%

因水吸收氨为气膜控制,所以V 增加,传质单元高度变化

3.07.0OG V V

V

a ΩK V H Y =∝=

()056.12.1)(3

.03.0'OG OG '===V

V H H m H 760.0720.0056.1OG '=?=

456.00573

.02.10272.08.0''

=??==L mV S

103.6456.098.011)456.01(ln 456.011'=??

?

???+---=

OG N

m 64.4760.0103.6OG 'OG ''=?=?=H N Z

(2)压力加1倍 4.02

8

.0''

===

m p p m

58.419.098.011)19.01(ln 19.011'=??

?

???+---=

OG N

a Ω

K V

H Y =

OG

不变OG H ∴

m 298.3720.058.4OG OG ''=?=?=H N Z

24、在一吸收-解吸联合流程中,吸收塔内用洗油逆流吸收煤气中含苯蒸汽。入塔气体中苯的浓度为0.03(摩尔分数,下同),吸收操作条件下,平衡关系为X Y 125.0*

=,吸收操作液气比为0.2444,进塔洗油中苯的浓度为0.007,出塔煤气中苯的浓度降至0.0015,气相总传质单元高度为0.6m 。从吸收塔排出的液体升温后在解吸塔内用过热蒸汽逆流解吸,解

19

.00573.00272.04.0''

=?==L V m S

吸塔内操作气液比为0.4,解吸条件下的相平衡关系为X Y 16.3*

=,气相总传质单元高度为1.3m 。试求: (1)吸收塔填料层高度? (2)解吸塔填料层高度? 解:(1) 吸收塔

已知 031.003

.0103

.01111=-=-=

y y Y 0015.00015

.010015

.01222=-=-=

y y Y

5115.02444

.0125

.0===

L mV S ()51.65115.0007.0125.00015.0007.0125.0031.05115.01ln 5115.011)1(ln 11

2221=??

????+?-?---=??????+----=

S mX Y mX Y S S N OG 吸收塔高为 m 90.360.051.6OG OG =?=?=H N Z (2)对于吸收塔

吸收液浓度1277.0)0015.0031.0(2444

.01

007.0)(2121=-+=-+=Y Y L V X X 对于解吸塔

溶液进口浓度1277.01'

2==X X 溶液出口浓度007.021'==X X

0'1=Y

791.016

.34.01=?==

Vm L A 24.180

007.00

1277.0'

*

1'1'*1'2=--=

--X X X X

()???

?????+----=A X X X X A A N '*1'1'*1'2OL

1ln 11

()[]30.7791.024.18791.01ln 791

.011OL

=+?--=N

因为 0.791

1

1=

=

A S 所以 m 643.1791

.03

.1OG OL ===SH H 解吸塔塔高为

m 99.11643.130.7OL OL =?=?=H N Z

品种法练习题(答案)

七、实训题 (一)品种法实训 1.实训目的: 练习产品成本计算的品种法。 2.实训资料: 甜甜食品厂是一家小型企业,主营饼干的生产与销售业务。该厂的基本生产车间是饼干车间,大量生产蛋元饼干和曲奇饼干两种产品,采用封闭式的流水线生产,饼干的主要原料为面粉、植物油、鸡蛋、食糖等。还设有一个机修车间,为企业提供各种修理劳务。该企业的原材料根据生产需要领用,并在领用后一次投入(车间内期初期末均无材料余额),领用的鸡蛋按定额消耗比例分配,其定额为百公斤蛋元饼干消耗10公斤鸡蛋,百公斤曲奇饼干消耗鸡蛋5公斤。其他原材料60%用于蛋元饼干生产,40%用于曲奇饼干的生产。饼干车间工人的薪酬和制造费用按生产工时比例分配,机修车间费用按修理工时比例分配。两种饼干均采用约当产量法计算完工产品成本和月末在产品成本。企业发生的费用均用转账支票支付。 甜甜食品厂20××年3月有关经济业务的原始凭证和相关资料如下: (1)上月末的相关资料如表4-1、4-2所示: 表4-1 生产车间月末在产品盘存单 车间:饼干车间 20××年 2月 28 日 第1联 主管: 审核: 保管:张鹏 盘点:谢刚 表4-2 月末在产品成本 20××年2 月 28 日 (2)本月的相关资料如表4-3至4-19所示: 表4-3 领料汇总表 部门:饼干车间 20××年 3 月 31 日 主管: 领料人:许围 审核: 发料人:张辉 表4-4 领料汇总表 部门:饼干车间 20××年3 月 31 日 ② 转 财 务 科 ② 转

主管:领料人:许围审核:发料人:张辉 表4-5 领料汇总表 部门:饼干车间 20××年 3 月 31 日 主管:领料人:许围审核:发料人:张辉 表4-6 领料汇总表 部门:饼干车间 20××年 3 月 31 日 主管:领料人:许围审核:发料人:张辉 表4-7 领料汇总表 部门:饼干车间 20××年 3 月 31 日 主管:领料人:许围审核:发料人:张辉表4-8 领料汇总表 部门:饼干车间 20××年 3月 31 日 主管:领料人:许围审核:发料人:张辉表4-9 领料单②转财务科 ②转财务科 ②转财务科②转财务科

吸收公式、例题、概念题与思考题

一、气体吸收过程的数学描述 (一)摩尔比与摩尔分率的变换 x x X X X x y y Y Y Y y -= += -=+= 1111 (二)气体溶解与亨利定律 混合气体在吸收剂中的溶解度与吸收的温度、压力和混合气体的组成有关,对于难溶气体或低浓度气 对于难溶气体或低浓度气体,各系数之间存在如下关系: (三)分子扩散的传质速率方程 1. 等摩尔相互扩散 气相内 )(21A A G AB A p p RT D N -= δ 液相内 )(21A A L AB A c c D N -= δ 2. 一组分通过另一停滞组分的扩散 气相内 ) /l n ()]/()ln[()()() (121 21212B 21B B B B B A t A t A t A t m A A m t G AB A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RT D N -=-----= -= δ 液相内 ) /l n ()]/()ln[()()() (121 21212B 21B B B B B A t A t A t A t m A A m t L AB A c c c c c C c C c C c C c c c c C D N -=-----= -= δ (四)定态下的对流传质速率方程

气相内 )( i t G A p p p D N -'=

(六)吸收塔的操作线方程 全塔物料衡算 )()(2121X X L Y Y G -'=-' (G ’、L ’分别为惰性气体和吸收剂的摩尔流率,kmol/h ) 吸收率 1 21211)(Y Y Y G Y Y G -='-'= φ 逆流吸收操作线 22)(Y X X G L Y +-'' = 并流吸收操作线 11)(Y X X G L Y +-' ' -= 吸收操作的最小液气比 2 *121m i n X X Y Y G L --=??? ??'' 适宜的液气比 min )0.2~1.1(L L '=' (七)填料层高度计算的通用表达式 ? ? ??--'-= --'-= --'-=--'-=** 1 21 21 21 2))(1()1())(1()1())(1()1() )(1()1(x x i x m y y i y m x x x m y y y m x x x a k dx x G H y y y a k dy y G H x x x a K dx x G H y y y a K dy y G H

赣发改收费字[2012]2344号

赣发改收费字[2012]2344号 关于规范和调整我省职业技能鉴定 收费标准的复函 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你厅《关于申请调整我省职业技能鉴定收费标准的函》(赣人社字[2012]194号)收悉。 为保证职业技能鉴定工作的开展,规范职业技能鉴定收费行为,根据《江西省职业技能考核鉴定管理条例》和省发改委、省财政厅《关于进一步规范全省培训考试收费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赣发改收费字[2005]547号)的有关规定,决定进一步规范和调整我省职业技能鉴定分类和收费标准,现将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根据《国家职业分类大典》、《中华人民共和国工种分类目录》的规定以及各职业(工种)技能标准和鉴定考核有关条件要求,按照不同职业(工种)鉴定考核所需原材料、能源消耗、设备使用等成本和技术含量,将现有职业(工种)划分为A、B、C、D四类(见附件1),实行职业技能鉴定分类收费。

今后国家新颁布的职业(工种)的职业技能鉴定费按照D 类的标准试行二年后由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报省发改委、省财政厅正式核定归类。 二、职业技能鉴定费分为理论知识考试费、操作技能考核费(含操作技能考务费和操作技能耗材费)和综合评审费。理论知识考试费、操作技能考务费由省、市、县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以下简称鉴定指导中心)向参加鉴定的对象收取,主要用于职业技能鉴定题库建设、试题印制、考试软件开发与网络维护、考务管理、质量督导以及远程监控技术支持与服务等;操作技能耗材费由经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批准许可的职业技能鉴定所(站)向参加鉴定的对象收取,主要用于设备损耗、耗材使用等(其中国家职业资格全国统一鉴定和省直接组织的新职业统一鉴定由省鉴定指导中心收取);综合评审费由省鉴定指导中心对参加技师、高级技师考核鉴定人员进行综合评审时收取。(具体收费标准见附件2)。 三、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强职业培训促进就业的意见》(国发[2010]36号)的有关规定,我省专项职业能力考核收费按80元/人的标准收取。 四、机关、事业单位工勤人员岗位等级晋升鉴定考核收费按照本通知规定的类别和收费标准执行。

成本会计品种法习题

品种法习题 资料:某厂为大量大批单步骤生产的企业,采用品种法计算产品成本。企业设有一个基本生产车间,生产甲、乙两种产品,还设有一个辅助生产车间-运输车间。该厂200×年5月份有关产品成本核算资料如下: 1、产量资料见下表(单位:件): 2、月初在产品成本见下表: 3、该月发生生产费用: (1)材料费用。生产甲产品耗用材料4410元,生产乙产品耗用材料3704元,生产甲乙产品共同耗用材料9000元(甲产品材料定额耗用量为3000千克,乙产品材料定额耗用量为1500千克)。运输车间耗用材料900元,基本生产车间耗用消耗性材料1938元。 (2)工资费用。生产工人工资10000元,运输车间人员工资800元,基本生产车间管理人员工资1600元。 (3)其他费用。运输车间固定资产折旧费为200元,水电费为160元,办公费为40元。基本生产车间厂房、机器设备折旧费为5800元,水电费为260元,办公费为402元。 4、工时记录。甲产品耗用实际工时为1800小时,乙产品耗用实际工时为2200小时。 5、本月运输车间共完成2100公里运输工作量,其中:基本生产车间耗用2000公里,企业管理部门耗用100公里。 6、该厂有关费用分配方法: (1)甲乙产品共同耗用材料按定额耗用量比例分配; (2)生产工人工资按甲乙产品工时比例分配; (3)辅助生产费用按运输公里比例分配; (4)制造费用按甲乙产品工时比例分配; (5)按约当产量法分配计算甲、乙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成本。甲产品耗用的材料随加工程度陆续投入,乙产品耗用的材料于生产开始时一次投入。

要求:采用品种法计算甲、乙产品成本。(附表) 答案如下: 材料费用分配表 单位:元 会计分录如下: 借:基本生产成本-甲产品10410 基本生产成本-乙产品6704 辅助生产成本-运输车间900 制造费用1938 贷:原材料19952 工资费用分配表 单位:元 会计分录如下: 借:基本生产成本-甲产品4500 基本生产成本-乙产品5500 辅助生产成本-运输车间800 制造费用1600

原子吸收光谱法习题及答案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1.试比较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与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有哪些异同点? 答:相同点:二者都为吸收光谱,吸收有选择性,主要测量溶液,定量公式:A=kc,仪器结构具有相似性. 不同点:原子吸收光谱法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1) 原子吸收分子吸收 (2) 线性光源连续光源 (3) 吸收线窄,光栅作色散元件吸收带宽,光栅或棱镜作色散元件 (4) 需要原子化装置(吸收池不同)无 (5) 背景常有影响,光源应调制 (6) 定量分析定性分析、定量分析 (7) 干扰较多,检出限较低干扰较少,检出限较低 2.试比较原子发射光谱法、原子吸收光谱法、原子荧光光谱法有哪些异同点? 答:相同点:属于原子光谱,对应于原子的外层电子的跃迁;是线光谱,用共振线灵敏度高,均可用于定量分析. 不同点:原子发射光谱法原子吸收光谱法原子荧光光谱法 (1)原理发射原子线和离子线基态原子的吸收自由原子(光致发光) 发射光谱吸收光谱发射光谱 (2)测量信号发射谱线强度吸光度荧光强度 (3)定量公式lgR=lgA + blgc A=kc I f=kc (4)光源作用不同使样品蒸发和激发线光源产生锐线连续光源或线光源 (5)入射光路和检测光路直线直线直角 (6)谱线数目可用原子线和原子线(少)原子线(少) 离子线(谱线多) (7)分析对象多元素同时测定单元素单元素、多元素 (8)应用可用作定性分析定量分析定量分析 (9)激发方式光源有原子化装置有原子化装置 (10)色散系统棱镜或光栅光栅可不需要色散装置 (但有滤光装置) (11)干扰受温度影响严重温度影响较小受散射影响严重 (12)灵敏度高中高 (13)精密度稍差适中适中 3.已知钠蒸气的总压力(原子+离子)为1.013 l0-3Pa,火焰温度为2 500K时,电离平

深冷分离工(中级工A卷)

一、填空题(共25分,每题1分) 1、为使空气液化,先要获得低温,工业上常用的两种制冷方法是()和(),其中制冷效果较好的方法的熵变值()。 2、分子筛纯化系统的再生时间由()、加温、()、升压四部组成。 3、空气预冷系统的作用主要有()和()两方面。 4、在空气精馏中,回流比一般是指塔内()与()之比。 5、在产品纯度、产量一样的空分装臵,填料塔的高度比筛板塔() 6、空分装臵临时停车时,上塔底部液氧面会()。 7、多伦煤化工空分装臵采用的精馏塔是由杭氧制造的,其中精馏塔的下塔为(),上塔为()。 8、汽轮机的工作原理简单说就是()转化为动能,动能转化为()。 9、空压机各级中间冷器发生泄露时,()会漏往()中。 10、压缩机末级出口均设有()阀,用来防止压缩机发生()。 11、换热设备一般是()走管层,( )走壳层。 12、油系统排烟风机的作用是()、()。 13、机组突然停电、停车、主油泵无法供油,为维持机组惯性旋转的润滑,润滑系统设臵了()或() 二、选择题(共30分,每题1分) 1、空气的饱和含水量和温度的关系是() A、温度越高,饱和含水量越小 B、温度越高,饱和含水量越大 C、饱和含水量和温度无关 2、不属于节流装臵的是( )。 (A) 孔板(B) 喷嘴(C) 文丘里管(D) 液位计 3、在停离心泵时,应先关闭() A、出口阀 B、进口阀 C、电机 D、其它附件 4、空气透平压缩机等温压缩后气体的焓值比压缩前的焓值() A、不变 B、减小 C、增大; 5、下塔液空中的含氧量一般控制在()

A. 26~28% B. 30~31% C. 37~39% D. 41~43% 6、为了提高氧的提取率,在空分装臵中设臵了() A.增效氩塔 B.水冷塔 C.下塔 D.主冷 7、空分设备的局部加温或全面加温所用气体都是除去水分和CO2 的干燥的() A、工厂空气 B 、氮气 C、污氮气 D、仪表空气 8、检修水冷塔前,应先用()进行臵换分析合格后才能进行检修 A、空气 B、氮气 C、氩气 D、氧气 9、需要活化分子筛时,则将处理空气调低至正常气量的() A 70~80% B 80~90% C 85~90% D 90~95% 10、在深冷装臵开车前为防止冻堵,必须保证()。 A.吹扫合格 B.气密性实验合格 C. 露点合格 D. 气体压缩机试车 11、水冷塔下部设臵溢流管的主要目的是() A. 排出塔底水中杂物; B. 防止塔底水满入氮气管内; C. 缓冲塔底排水压力; D. 形成液封,防止氮气排出塔外。 12、分馏塔冷却阶段,V1—201、V1—202 在什么情况下关闭?() A 当主冷出现液体时全关 B 启动高压液氧泵时全关 C 启动高压液氮泵时全关 D 下塔出现液空时全关 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上下塔压力一定提高液氮纯度,主冷温差扩大 B 上下塔压力一定提高液氧纯度,主冷温差扩大 C 下塔气氮纯度压力一定液氧纯度一定提高上塔压力主冷温差缩小 D 上下塔压力及氧氮纯度与主冷温差变化无关 14、积液调纯阶段,当主冷液面上升至设计值的()以上时,视入塔空气量及下塔压力情况,调节Hv1-11A/B,建立下塔精馏工况。 A.20-30% B.30-50% C.50-80% D.95% 15、空分系统正常运行时,通过过冷液化器的流体有()。 A 液空、液氧、液氮、污氮、氮气 B 液空、液氮、氧气、氮气、污氮 C 液氮、液空、污氮、氮气 D 液氮、污液氮、液空、污氮、氮气 16、为了进行提高氧气产品产量的变负荷操作,一般应首先提高() A. 氧气量 B. 氮气量 C. 空气量 D.膨胀空气量 17、调整氩馏份含氩量最直接的方法是() A. 调节氮气量; B. 调节污氮气压力; C. 调节氧气量; D. 调节空气量。 18、透平膨胀机内出现液体时,现象叙述不正确的是() A 机后压力表指针不断抖动 B 间隙压力大幅升高 C 出口温度显著降低 D 转速急剧升高 19、不能影响空分设备运转周期的因素为() A 运转设备连续工作的能力 B 启动前加温吹除的好坏 C启动操作及正常操作水平的高低 D 产品纯度的高低

人保部资格证列表 (2)

人保部资格证列表 A类: 服务:中式烹调师、中式面点师、西式烹调师、西式面点师 机械:数控车工、数控铣工、加工中心操作工、焊工 制药:药物制剂工 其他:金属摆件工、工艺品雕刻工、装饰美工、雕塑翻制工、壁画制作工、油画外框制作工、装裱工、版画制作工、(医药商品购销员) B类: 服务:调酒师、茶艺师、营养配餐员、摄影师、冲印师、化妆师、眼镜验光员、眼镜定配工、洗衣师、染色师 社区:保安员、金融守押员、灭火员、防火员 塑料化工:有机合成工、农药生物测试试验员、染料标准工、染料应用试验工、染料拼混工、研磨分散工、催化剂制造工、催化剂试验工、涂料合成树脂工、制漆配色调制工、溶剂制造工、化学试剂制造工、化工添加剂制造工、片基制造工、感光材料制造工、感光材料试验工、暗盒制造工、废片白银回收工、磁粉制造工、磁记录材料制造工、磁记录材料试验工、感光鼓涂敷工、橡胶制品配料工、橡胶炼胶工、橡胶板成品制造工、橡胶成型工、橡胶硫化工、废胶再生工、塑料制品配料工、塑料制品成型制作工、雷管制造工、索状爆破器材制造工、火工品装配工、爆破器材试验工、备煤筛焦工、焦炉调温工、焦炉机车司机、煤制气工、燃气储运工 机械电子:车工、铣工、刨插工、磨工、镗工、钻床工、组合机床操作工、制齿工、螺丝纹挤形工、抛磨光工、拉床工、锯床工、刃具扭作工、弹性元件制造工、铸造工、锻造工、冲压工、剪切工、金属热处理工、粉末冶金制造工、电切削工、冷作钣金工、镀层工、涂装工、磨料制造工、磨具制造工、电焊条制造工、仪器仪表元件制造工、真空干燥处理工、人造宝石制造工、汽车模型工、汽车饰件制造工、家用电子产品维修工、家用电器产品维修工、照相器材维修工、钟表维修工、乐器维修工、自行车维修工、钢琴调律工、办公设备维修工、化学检验工、材料成分检验工、材料物理性能检验工、无损检验工、产品环境适应性能检验工、产品可靠性能检验工、产品安全性能检验工、食品检验工、饲料检验工、畜禽产品检验工、烟草检验工、纺织纤维检验工、针纺织品检验工、印染工艺检验工、服装鞋帽检验工、木材及家具检验工、包装材料检验工、文体用品及出版物品检验工、燃料检验工、感光材料检验工、药物检验工、中药检验工、五金制品检验工、机械产品检验工、医疗器械检验工、机动车检验工、电器产品检验工、电工器材检验工、照明器材检验工、通信设备检验工、广播影视设备检验工、计算机检验工、电子元器件检验工、管道检验工、棉花检验工、评茶员、印制电路检验工、长度计量工、热工计量工、衡器计量工、硬度测力计量工、容量计量工、电器计量工、化学计量工、声学计量工、光学计量工、电离辐射计量工、专用计量器计量工、基础件装配工、部件装配工、装配钳工、工具钳工、高低压电器装配工、电线电缆制造工、电子专用设备装配工、仪器仪表元器件装配工、电子仪器仪表装配工、电工仪器仪表装配工、汽车装配工、摩托车装配工、空调装配工、电冰箱电冰柜制造装配工、洗衣机制造装配工、机修钳工、汽车修理工、工业自动化仪器仪表与装置修理工、电工仪器仪表修理工、精密仪器仪修理工、无线电设备机械装校工、电子设备装接工、无线电调试工、电子精密机械装调工、电子计算机调试工、电源调试工、电子计算机维修工、计算机操作员、计算机网络管理员、计算机程序设计员、多媒体作品制作员、数字视频策划制作师、铁心叠装工、绝缘制品件装配工、线圈绕制工、绝缘处理浸渍工、变压器互感器装配工、电焊机装配工、电炉装配工、电子专用设备装配工、真空测试工、功能膜工、电渗析器工、真空电子器件化学零件制造工、电子真空镀膜工、真空电子器件装配工、真空电子器件装调工、液晶显示器件制造工、单晶片加工工、半导体芯片制造工、半导体分立器件集成电路装调工、电子用水设备工、电阻器制造工、电容器制造工、微波铁氧体元器件制造工、电声器件制造

化工原理期末试题及答案

模拟试题一 1当地大气压为 745mmHg 测得一容器内的绝对压强为 350mmHg 则真空度为395 mmH?测得另一容器内的表压 强为1360 mmHg 则其绝对压强为 2105mmHg _____ 。 2、 流体在管内作湍流流动时,在管壁处速度为 _0 _______,临近管壁处存在层流底层,若 Re 值越大,则该层厚度 越薄 3、 离心泵开始工作之前要先灌满输送液体,目的是为了防止 气缚 现象发生;而且离心泵的安装高度也不能 够太高,目的是避免 汽蚀 现象发生。 4 、离心泵的气蚀余量越小,则其抗气蚀性能 越强 。 5、 在传热实验中用饱和水蒸汽加热空气,总传热系数 K 接近于 空气 侧的对流传热系数,而壁温接近于 饱和水蒸汽 侧流体的温度值。 6、 热传导的基本定律是 傅立叶定律。间壁换热器中总传热系数K 的数值接近于热阻 大 (大、小)一侧的:?值。 间壁换热器管壁温度t w 接近于:.值 大 (大、小)一侧的流体温度。由多层等厚平壁构成的导热壁面中,所用材料的 导热系数愈小,则该壁面的热阻愈 大 (大、小),其两侧的温差愈 大 (大、小)。 7、 Z= (V/K v a. Q ) .(y 1 -丫2 )/ △ Y m 式中:△ Y m 称 气相传质平均推动力 ,单位是kmol 吸 收质/kmol 惰气;(Y i — Y 2) / △ Y m 称 气相总传质单元数。 8、 吸收总推动力用气相浓度差表示时,应等于 气相主体摩尔浓度 和同液相主体浓度相平衡的气相浓度之 差。 9、 按照溶液在加热室中运动的情况,可将蒸发器分为循环型和非循环型两大类。 10、 蒸发过程中引起温度差损失的原因有:溶液蒸汽压下降、加热管内液柱静压强、管路阻力。 11、工业上精馏装置,由精馏^_塔、冷凝器、再沸器等构成。 12、分配系数k A 是指y A /X A ,其值愈大,萃取效果 量传递相结合的过程。 1、气体在直径不变的圆形管道内作等温定态流动,则各截面上的( 6、某一套管换热器,管间用饱和水蒸气加热管内空气(空气在管内作湍流流动) 13、萃取过程是利用溶液中各组分在某种溶剂中 溶解度的差异 而达到混合液中组分分离的操作。 14、在实际的干燥操作中,常用 干湿球温度计来测量空气的湿度。 15、对流干燥操作的必要条件是 湿物料表面的水汽分压大于干燥介质中的水分分压 ;干燥过程是热量传递和质 越好。 A. 速度不等 B.体积流量相等 C. 速度逐渐减小 D.质量流速相等 2、装在某设备进口处的真空表读数为 -50kPa ,出口压力表的读数为 100kPa , 此设备进出口之间的绝对压强差为 A. 50 B . 150 C . 75 D .无法确定 3、离心泵的阀门开大时,则( B )。A ?吸入管路的阻力损失减小 .泵出口的压力减小 C .泵入口处真空度减小 .泵工作点的扬程升高 4、下列(A )不能实现对往复泵流量的调节。 A .调节泵出口阀的开度 ?旁路调节装置 C .改变活塞冲程 ?改变活塞往复频率 5、已知当温度为 T 时,耐火砖的辐射能力大于铝板的辐射能力,则铝的黑度( )耐火砖的黑度。 A.大于 .等于 C .不能确定 D .小于 ,使空气温度由20 C 升至80 C,

第六章 吸光光度法习题

第六章 吸光光度法习题 一、填空题 1、已知某有色络合物在一定波长下用2cm 吸收池测定时其透光度T=0.60。若在相同条件下改用1cm 吸收池测定,吸光度A 为 ,用3cm 吸收池测量,T 为 。 2、测量某有色络合物的透光度时,若吸收池厚度不变,当有色络合物浓度为c 时的透光度为T ,当其浓度为c 3 1时的透光度为 。 3、苯酚在水溶液中摩尔吸收系数ε为131017.6-???cm mol L ,若要求使用1cm 吸收池时的透光度为0.15~0.65之间,则苯酚的浓度应控制在 。 4、某有色络合物浓度为15100.1--??L mol ,以1cm 吸收池在最大吸收波长下的吸光度为0.280,在此波长下该有色物的摩尔吸收系数为 。 6、已知KMnO 4的摩尔质量为1581-?mol g ,其水溶液的 113102.2--???=cm mol L ε。求此波长下质量分数为0.0020%的KMnO 4溶液在3.0cm 吸收池的透光度为 。 7、用普通分光广度法测得标液c 1的透射率为20%,试液透射率为12%。若以示差法测定,以标液c 1作参比,则试液透射率为 。 二、选择题 1、在符合朗伯-比尔定律的范围内,有色物的浓度、最大吸收波长、吸光度三者的关系是( ) A 、增加,增加,增加; B 、减小、不变、减小; C 、减小,增加,增加; D 、增加,不变,减小。 2、测定纯金属钴中锰时,在酸性溶液中以KIO 4氧化Mn 2+成-4Mn 以分光光度法 测定。若测定试样中锰时,其参比溶液为( ) A 、蒸馏水; B 、含KIO 4的试样溶液; C 、KIO 4溶液; D 、不含KIO 4的试样溶液 3、在分光光度分析中,常出现工作曲线不过原点的情况。下列说法中不会引起这一现象的是( ) A 、测量和参比溶液所用吸收池不对称; B 、参比溶液选择不当; C 、显色反应的灵敏度太低; D 、显色反应的检测下限太高。 4、光度分析中,在某浓度下以1.0cm 吸收池测得透光度为T 。若浓度增大1倍,透光度为( ) A 、2T 少; B 、T/2; C 、2T ; D 、T 。 5、用普通分光光度法测得标液1c 的透光度为20%,试液的透光度12%;若以示差分光光度法测定,以1c 为参比,则试液的透光度为( )

气体深冷分离工艺探讨

气体深冷分离工艺探讨 发表时间:2019-04-23T11:54:44.013Z 来源:《基层建设》2019年第2期作者:徐钢 [导读] 摘要:生产氧气的过程中,通常会选择气体分离装置来实施气体的深冷分离工艺,最终使空气得到分离处理,最终满足其基本的技术要求。 中国神华煤制油化工有限公司鄂尔多斯煤制油分公司内蒙古鄂尔多斯 017209 摘要:生产氧气的过程中,通常会选择气体分离装置来实施气体的深冷分离工艺,最终使空气得到分离处理,最终满足其基本的技术要求。将空气通过温度降低的方法进行精馏分离处理,得到高纯度产品的生产工艺,这些都是气体深冷分离工艺的一方面。气体生产企业的要求较高,对气体进行工艺技术的不断优化,可以更好地满足生产企业的要求,从而获得纯度更高的气体,充分满足市场需求。 关键词:气体;深冷分离;工艺技术;探讨 一、气体深冷分离工艺概述 把混合气体通过压缩、膨胀、降低温度和液化处理,针对每一个组分的沸点的不一样,来实现精馏分离,也被叫做低温的方法。运用深冷分离技术,通过高压和低温的物理分离工艺流程,从而得到符合产品规格的气体产品,得到基础的化工生产原料。在生产的流程中,气体在压力的作用下再通过减压节流的作用,使自身温度变低,再利用换热器工作原理,把低温冷量进行回收,全部气体深冷分离工艺中的能量都是由压力能而转变的,对它进行回收和利用,是符合气体深冷分离工艺节能消耗的技术要求的,同时,也有利于提高气体分离处理系统的工作效率,满足气体自身净化技术要求。 二、气体深冷分离工艺技术措施 2.1气体深冷分离技术的核心技术措施 混合气体中各个组成部分及沸点是不同的,利用这些差异,用精馏塔设备把各个组分进行分开,这就要求在混合气体进入到设备以前,需要对气体成分中含有的杂质进行仔细处理,这样就会避免其中杂质成分影响到设备的正常运行,低温生产也是避免杂质成分固化的重要措施之一。采用这一工艺技术,气体在低温与高压的状况下进行分离,使气体更加的净化。这一技术在天然气的分离净化处理的过程之中,得到了非常广泛的应用。深冷工艺技术措施的广泛应用,收获更多的冷量,并将它进行收回和利用,再通过换热器的工作原理进行应用,对成品的气体进行增加热量,但是在实现分离的过程之中,还需要将气体进行温度的降低,来使生产工艺的安全性得到极大地提高,避免在气体的生产过程中出现爆炸事故。对生产气体的设备进行优化,提高设备生产的安全性,使工艺运行效率得到提高,最终使生产工艺的参数得到保证,实现生产工艺的安全生产。 2.2氧气和氮气的深冷分离工艺技术措施 氧气和氮气的分离也可以通过这一工艺技术措施来进行,首先应该将原料气体来进行去除杂质的进一步净化处理,完成处理的空气会进入下塔中进行预先分离,在下塔顶部得到纯氮气底部得到富氧液空。下塔顶部的氮气,其中一部分去换热器变热后会被送出界区,而另一部分在冷凝蒸发器中得到冷凝后成为液氮,同时对上塔的液氧进行加热并蒸发。而冷凝后的液氮从主冷抽出后会分为三路。一路作为下塔的回流液,另一路经过冷气后进入液氮分离器,液氮分离后成为液体产品去液氮贮槽,从下塔中上部抽出的一部分污液氮经过冷器过冷后节流至塔顶部,成为回流液。下塔中的液空送入上塔成为上塔的回流液。气体在上塔的进一步精溜,在上塔底部得到高纯液氮,经液氮泵加压后送往高压主换热器加热后送出界区。 2.3气体深冷分离工艺设备管理 为了使气体深冷分离的效果更佳,应该选择最好的深冷分离设备,提高深冷分离处理的效果,从而使气体净化分离的技术要求得到满足。空气过滤器可以使混合气体中的灰尘和杂质得到进一步的净化,是气体原材料能够充分的满足要求。气体压缩机组,将混合气体送到分馏塔,使混合气体实现分离处理,只有这样才能获得合格的净化气体,达到气体的质量标准。离心式气体压缩机的广泛应用,能够提高对气体的压力,从出口排出高压气体。精馏塔设备的应用,很好的完成了混合气体的完美分离,使气体得到更好的净化,满足气体分离处理的需要。 2.4回收和精制氢 随着石油炼制工业以及三大合成材料为中心的石油化学工业的快速发展,氢气消耗量也在越来越大,在许多有机合成工业以及电子工业都非常需要大量的纯氢,所以我们必须应该扩大氢的生产资源,开发新的制氢工艺及对现有制氢工艺进行改造,这一问题也受到越来越多人们的关注,扩充氢气来源的一条重要途径是我们要从多个含氢工业的废气中回收氢气。在含氢工艺中的废气可以大部分都利用,减少这些废气的污染,节约能源。在这些气体中,除了含氢以外,还有很多杂质存在,这些杂质通常运用变压吸附的技术,对氢气进行回收和利用。通过持续改进的吸附剂、优化的流程配置和单元设计、可靠的控制系统和专用设备,变压吸附具有以下优点:操作简单,可根据原料气工况和产品需要灵活调节操作参数;氢气纯度高,可一步获得99.999%以上的产品氢气;吸附剂使用寿命长;氢气压力损失小,过程能耗低;对原料气中NH3和硫化物等杂质耐受力强,预处理简单;变压吸附装置的运行由计算机自动控制,装置自动化程度高;过程无新的废弃物产生,环境友好。原来炼油行业将催化干气或焦化干气用作燃料,少部分用作制氢的原料,其实干气中的乙烯、乙烷、丙烷等也是乙烯装置的一种优质原料。回收轻烃可以提升炼厂资源的综合利用水平,降低乙烯的生产能耗。PSA主要用于C2等轻烃组分与H2、O2、N2、CH4、CO、CO2的初步分离,浓缩后C2等轻烃组分经过精脱硫、湿法精脱碳、催化脱氧及深度干燥后要求O2、CO2、H2S、H2O均小于1PPm,在进入预分馏等工序。可根据实际工况要求,本技术中PSA分离、净化、预分馏、精馏等工序可选择性组合,使回收的轻烃能顺利进入乙烯装置。先后研究开发了三段变压吸附浓缩技术、新二段变压吸附浓缩技术和一段变压吸附耦合常温油吸收技术,显著提高了C2等轻烃的回收率和纯度,利用本技术已经建成10多套工业装置,为炼厂带来了较大的经济效益。 三、实现工业气体分离的突破口 将混合气体(如空气)分离成其各自的组成部分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很多重要的工业过程都需要这种工艺,包括沼气生产、金属加工中的空气富集、天然气中有毒气体的去除以及从氨厂和炼油厂回收氢气。目前,工业上的气体分离,通常使用由聚合物(如纤维素)或其他材料制成的合成膜。近年来,研究转向了许多人所称的“终极”膜:石墨烯膜,这是一种只有一层厚度单材料,现已被证明是目前厚度最薄的分子屏障,因此也是最有效的膜,具有良好的渗透性、可伸缩性和极强的机械性能。然而,开发石墨烯的进展遇到了两个“瓶颈”:第一,缺乏将分子大小的孔隙纳入石墨烯层的方法;第二,缺乏实际制造机械坚固、无裂纹和无撕裂的大面积石墨烯膜的方法。现

化工原理试题库(含答案)

化工原理试题库 试题一 一:填空题(18分) 1、 某设备上,真空度的读数为80mmHg ,其绝压=________02mH =__________Pa. 该地区的大气压为 720mmHg 。 2、 常温下水的密度为1000 3m Kg ,粘度为1cp ,在mm d 100=内的管内以s m 3 速度流动,其流动类 型为 ______________。 3、 流体在管内作湍流流动时,从中心到壁可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4、 气体的粘度随温度的升高而_________,水的粘度随温度的升高_______。 5、 水在管路中流动时,常用流速范围为_______________s m ,低压气体在管路中流动时,常用流速范 围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s m 。 6、 离心泵与往复泵的启动与调节的不同之处是:离心泵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往复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在非均相物糸中,处于____________状态的物质,称为分散物质,处于 __________状态的物质,称为分散介质。 8、 间竭过滤操作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 传热的基本方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工业上的换热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α称为_______________,其物理意义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提高管内α值的有效方法____________. 提高管外α值的有效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 蒸汽冷凝有二种方式,即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 。其中, 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传热效果好。 K Kg Kj C C .187.4==冷水热水 试题一答案: 一、 填充题 1、8.7m 02H ,pa 41053.8?. 2、53 10310.11000.3.1.0?== = -μ ρ du R e 湍流。 1、 层流、过渡流和湍流。 2、 增加、降低。 3、 3-8s m 、8-15s m 。 4、 启动前应灌满液体,关出口阀门、用调节阀调节流量;往复泵启动前不需灌液,开旁路阀、用旁 路阀来调节流量的。 5、 分散、连续。 6、 过滤、洗涤、卸渣、清洗滤布、重整。 7、 热传导、对流传热、热辐射。 10、间壁式、混合式、蓄热式、热管。 11、称为对流传热膜糸数。当流体与壁面温度差为1K 时,通过单位面积单位时间内所传递热量的多少。增加流程、加拆流挡板。 12、滴状冷凝和膜状冷凝。滴状冷凝成小液滴沿壁面直接落下。 试题二

仪器分析计算例题

第二章气相色谱分析 例1:在一根90米长的毛细管色谱柱上测得各组分保留时间:正十四烷15.6min ;正十五烷21.95min ;正十六烷31.9min 。计算色谱柱的死时间及载气平均速度。 解:方法一:同系物保留值之间存在以下关系: 以()R M t t -代替' R t 可推导出: 2 (1)(1)() (1)()()(1)()() R n R n R n M R n R n R n R n t t t t t t t t -++--= ---将正十四烷、正十五烷、正十六烷的保 留时间代入公式:2 31.915.621.95min (31.921.95)(21.9515.6)M t ?-=--- 得 4.40min M t = 载气的平均流速 /M u L t - =, 即 90100/(4.4060)/34.09/u cm s cm s - =??= 方法二:直接用甲烷测定死时间。即以甲烷的保留时间作为死时间。 例2:在一根2m 长的色谱柱上,A 、B 、C 、三组分的保留时间分别为2.42min 、3.21min 、5.54min ;峰宽分别为0.12min 、0.21min 、0.48min 。另测得甲烷的保留时间为1.02min 。求: (1)A 、B 、C 组分的调整保留时间; (2)A 与B 、B 与C 组分的相对保留时间; (3)A 、B 、C 组分的容量因子; (4)A 、B 、C 组分的有效塔板数和塔板高度; (5)A 与B 、B 与C 组分的分离度; 解:(1)' (1) (1)R R M t t t =- 第三章 高效液相色谱分析 例1:高效液相色谱法分离两个组分,色谱柱长30cm 。已知在实验条件下,色谱柱对组分2 的柱效能为 26800m -1,死时间 1.5min M t =.组分的保留时间 124.15min, 4.55min.R R t t ==计算: (1)两组分在固定相中的保留时间1 2' ' ,;R R t t (2)两组分的分配比12;,k k

气体深冷分离工试题

气体深冷分离工种职业技能鉴定试题 一、选择题(共计100题) (一)易(40题) 1.安全阀打压时间一般为( C ) A.2年 B.3年 C.1年 2.与跑冷损失大小有关的正确的说法是(B) A.空分装置运转的时间 B.空分装置的容量与形式 C.空分装置的占地面积 D.调节膨胀机机前进气温度 3.有氧、氮组成的空气混合物在分离过程中,当压力提高时,气、液相中氮(或氧)的浓度差将( B ) A.增大 B.减小 C.不变 4.三万分子筛纯化器再生加温温度低于( C )℃报警 A.120 B.130 C.150 5.在空分装置的运转中,如果保持氮纯度不变,当调整氧纯度提高时,氧产量将(B ) A.增加 B.减少 C.不变 6.下列叙述过程是可逆过程的是( A ) A.绝热压缩 B.等温压缩 C.在换热器中使高温流体冷却和使低温流体加热 7.KDON10000/10000Nm3/h中D表示(B) A.高压 B.低压 C.中压 8.标准大气压是指在海平面上气温( A )℃,测定的围空气的压

力760毫米水银柱。 A.0℃ B.20℃ C.常温 9.我厂汽轮机属于( B )汽轮机。 A.凝汽式 B.抽气凝汽式 C.背压式 10.气体节流过程( B )不变 A.温度 B.焓值 C.熵值 D.压力 11.节流阀的降温效果是节流前温度越( C )越好 A.高 B.不变化 C.低 D.与温度无关 12. 现三万装置空冷塔下部液位报警值是(A ) A.900mm B.1200mm C.1750mm 13.空分装置的精馏塔随上升蒸汽量增加回流比(A ) A.减小 B.增加 C.不变 D.不确定 14.我厂万立空分装置中的总烃含量按规定应控制在(D ) A.<100 PPm B.<120 PPm C.<125 PPm D.<250 PPm 15.DH80空压机放空阀是(C ) A.电动截止阀 B.气动薄膜调节阀 C.电动闸阀 16.真空度等于( B ) A.绝对压力减去大气压力 B.大气压力减去绝对压力 C.绝对压力减去表压 D.表压减去大气压力 17.通常把低温物体相对于围空气温度所具有的吸收热量能力的大小叫(A)

《化工原理试题库》大全

化工原理试题库多套及答案 一:填空题(18分) 1、 某设备上,真空度的读数为80mmHg ,其绝压=___8.7m 02H , _____pa 41053.8?__. 该地区的大气压为720mmHg 。 2、 常温下水的密度为10003m Kg ,粘度为1cp ,在mm d 100=内的管内以s m 3 速度 流动,其流动类型为 ______________。 3、 流体在管内作湍流流动时,从中心到壁可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4、 气体的粘度随温度的升高而_________,水的粘度随温度的升高_______。 5、 水在管路中流动时,常用流速范围为_______________s m ,低压气体在管路中流动时,常用流速范围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s m 。 6、 离心泵与往复泵的启动与调节的不同之处是:离心泵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往复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在非均相物糸中,处于____________状态的物质,称为分散物质,处于 __________状态的物质,称为分散介质。 8、 间竭过滤操作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 传热的基本方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工业上的换热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α称为_______________,其物理意义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提高管内α值的有效方法____________. 提高管外α值的有效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 蒸汽冷凝有二种方式,即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 。其中, 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传热效果好。 二:问答题(36分) 1、 一定量的流体在圆形直管内作层流流动,若将其管径增加一倍,问能量损 失变为原来的多少倍? 2、 何谓气缚现象?如何防止? 3、何谓沉降?沉降可分为哪几类?何谓重力沉降速度? 4、在列管式换热器中,用饱和蒸汽加热空气,问: (1) 传热管的壁温接近于哪一种流体的温度? (2) 传热糸数K 接近于哪一种流体的对流传热膜糸数? (3) 那一种流体走管程?那一种流体走管外?为什么? 5、换热器的设计中为何常常采用逆流操作? 6、单效减压蒸发操作有何优点? 三:计算题(46分) 1、 如图所示,水在管内作稳定流动,设管路中所有直管管路的阻力糸数 为03.0=λ,现发现压力表上的读数为052mH ,若管径为100mm,求流体 的流量及阀的局部阻力糸数? 2、 在一 列管式换热器中,用冷却 将C 0100的热水冷却到C 050,热水

品种法例题

品种法 企业的相关资料如下: 海西集团下属的北方公司设有一个基本生产车间和供电、机修两个辅助生产车间,大量生产甲乙两种产品。甲乙两种产品属于单步骤生产,根据生产特点和管理要求,甲乙两种产品采用品种法计算产品成本。 该企业开设“基本生产成本”和“辅助生产成本”两个总账,“基本生产成本”总账下分别按甲乙产品,设置基本生产成本明细账和生产成本计算单, 辅助生产成本总账分别按供电车间和机修车间开设辅助生产成本明细账,辅助生产车间发生的所有费用直接记入“辅助生产成本”明细账,采用计划成本分配法分配辅助生产费用。 “制造费用”核算基本生产车间发生的间接费用,按甲乙两种产品的生产工时比例分配制造费用。 采用约当产量法在甲乙两种产品的完工产品与月末在产品之间分配生产费用。 成本计算单下设“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三个成本项目。 海西集团下属的北方公司2010年8月生产甲乙两种产品,本月有关成本计算资料如下:(1)月初在产品成本。见下表 甲乙月初在产品成本资料表 (2)本月生产数量。甲产品本月完工500件,月末在产品100件,实际生产工时100 000小时;乙产品本月完工200件,月末在产品40件,实际生产工时50 000小时。甲乙两种产品的原材料都在生产开始时一次投入,加工费用发生比较均衡,月末在产品完工程度均为50%。 (3)本月发生材料费用如下:本月发出材料汇总表见下表,其中生产甲乙产品共同耗用的材料,按甲乙两种产品直接耗用原材料的比例进行分配。 发出材料汇总表

(4)本月发生薪酬费用如下:本月发出工资及福利费汇总表见下表,其中生产甲乙产品共同耗用的车间生产工人工资及福利费,按甲乙两种产品的实际生产工时比例进行分配。 (5)本月发生现金支付的费用合计2500元,具体如下: 其中基本生产车间的办公费250元,市内交通费65元;供电车间的市内交通费145元,机修车间的外部加工费480;厂部管理部门的办公费1360元,市内交通费200元。 (6)本月发生银行存款支付的费用合计14700元,具体如下:其中基本生产车间的办公费5000元,水费2000元;供电车间的办公费2300元,机修车间的办公费400元;厂部管理部门的办公费3000元,招待费2000元。 (7)本月应计提固定资产折旧费合计22000元,具体如下:其中基本生产车间折旧10000元,供电车间折旧2000元,机修车间折旧4000元,厂部管理部门折旧6000元。 (8)本月发生的应分摊的财产保险费,即待摊费用合计3195元,具体如下:其中供电车间800元,机修车间600元,基本生产车间1195元,厂部管理部门600元。 (9)供电和机修车间提供的劳务量表如下表 要求: 1、进行要素费用分配,即编制材料费用分配表,工资及福利费用分配表,折旧费用分配表, 待摊费用(财产保险费)分配表,现金银行存款分配表,并写出相关会计分录。 格式如下:表1 材料费用分配表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