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考物理牛顿运动定律试题(有答案和解析)及解析

高考物理牛顿运动定律试题(有答案和解析)及解析

高考物理牛顿运动定律试题(有答案和解析)及解析
高考物理牛顿运动定律试题(有答案和解析)及解析

高考物理牛顿运动定律试题(有答案和解析)及解析

一、高中物理精讲专题测试牛顿运动定律

1.固定光滑细杆与地面成一定倾角,在杆上套有一个光滑小环,小环在沿杆方向的推力F 作用下向上运动,推力F 与小环速度v 随时间变化规律如图所示,取重力加速度g =10m/s 2.求:

(1)小环的质量m ; (2)细杆与地面间的倾角a . 【答案】(1)m =1kg ,(2)a =30°. 【解析】 【详解】

由图得:0-2s 内环的加速度a=

v

t

=0.5m/s 2 前2s ,环受到重力、支持力和拉力,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1sin F mg ma α-= 2s 后物体做匀速运动,根据共点力平衡条件,有:2sin F mg α= 由图读出F 1=5.5N ,F 2=5N

联立两式,代入数据可解得:m =1kg ,sinα=0.5,即α=30°

2.如图所示,质量为M=0.5kg 的物体B 和质量为m=0.2kg 的物体C ,用劲度系数为k=100N/m 的竖直轻弹簧连在一起.物体B 放在水平地面上,物体C 在轻弹簧的上方静止不动.现将物体C 竖直向下缓慢压下一段距离后释放,物体C 就上下做简谐运动,且当物体C 运动到最高点时,物体B 刚好对地面的压力为0.已知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10m/s 2.试求:

①物体C 做简谐运动的振幅;

②当物体C 运动到最低点时,物体C 的加速度大小和此时物体B 对地面的压力大小. 【答案】①0.07m ②35m/s 2 14N 【解析】 【详解】

①物体C 放上之后静止时:设弹簧的压缩量为0x . 对物体C ,有:0mg kx =

解得:0x =0.02m

设当物体C 从静止向下压缩x 后释放,物体C 就以原来的静止位置为平衡位置上下做简谐运动,振幅A =x

当物体C 运动到最高点时,对物体B ,有:0()Mg k A x =- 解得:A =0.07m

②当物体C 运动到最低点时,设地面对物体B 的支持力大小为F ,物体C 的加速度大小为a .

对物体C ,有:0()k A x mg ma +-= 解得:a =35m/s 2

对物体B ,有:0()F Mg k A x =++ 解得:F =14N

所以物体B 对地面的压力大小为14N

3.如图是利用传送带装运煤块的示意图.其中,传送带的从动轮与主动轮圆心之间的距离为3s m =,传送带与水平方向间的夹角37θ=o ,煤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

0.8μ=,传送带的主动轮和从动轮半径相等,主动轮轴顶端与运煤车底板间的竖直高度

1.8H m =,与运煤车车箱中心的水平距离0.6.x m =现在传送带底端由静止释放一煤块(

可视为质点).煤块恰好在轮的最高点水平抛出并落在车箱中心,取

210/g m s =,sin370.6=o ,cos370.8=o ,求:

(1)主动轮的半径; (2)传送带匀速运动的速度;

(3)煤块在传送带上直线部分运动的时间. 【答案】(1)0.1m (2)1m/s ;(3)4.25s 【解析】 【分析】

(1)要使煤块在轮的最高点做平抛运动,则煤块到达轮的最高点时对轮的压力为零,根据平抛运动的规律求出离开传送带最高点的速度,结合牛顿第二定律求出半径的大小. (2)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结合运动学公式确定传送带的速度.

(3)煤块在传送带经历了匀加速运动和匀速运动,根据运动学公式分别求出两段时间,从而得出煤块在传送带上直线部分运动的时间. 【详解】

(1)由平抛运动的公式,得x vt = ,21H gt 2

= 代入数据解得

v =1m/s

要使煤块在轮的最高点做平抛运动,则煤块到达轮的最高点时对轮的压力为零,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2

v mg m R

=,

代入数据得R =0.1m (2)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mgcos mgsin ma μθθ=﹣ ,

代入数据解得

a =0.4m/s 2

由2

12v s a

=得s 1=1.25m <s ,即煤块到达顶端之前已与传送带取得共同速度,

故传送带的速度为1m/s .

(3)由v=at 1解得煤块加速运动的时间t 1=2.5s 煤块匀速运动的位移为

s 2=s ﹣s 1=1.75m ,

可求得煤块匀速运动的时间

t 2=1.75s

煤块在传送带上直线部分运动的时间

t =t 1+t 2

代入数据解得

t =4.25s

4.如图所示,在足够大的光滑水平桌面上,有一个质量为10-2kg 的小球,静止在该水平桌面内建立的直角坐标系xOy 的坐标原点O .现突然沿x 轴正方向对小球施加大小为2×10

-2

N 的外力F 0,使小球从静止开始运动,在第1s 末所加外力F 0大小不变,方向突然变为沿

y 轴正方向,在第2s 后,所加外力又变为另一个不同的恒力F .求:

(1)在第1末,小球的速率; (2)在第2s 末,小球的位移;

(3)要使小球在第3s 末的速度变为零所加的恒力F(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答案】(1)2m/s (2 (3)2.8×10-2N 【解析】 【分析】 【详解】

(1)根据牛顿第二定律F 0=ma 在第1s 末,根据速度时间关系v 1=at 解得:v 1=2m/s ;

(2)在第1s 末,根据位移时间关系x 1=

212

at 在第2s 内,小球从x 轴正方向开始做类平抛运动: 在x 方向:x 2=v 1t 在y 方向:2212

y at =

位移:

联立解得,

设位移与X 轴正方向的夹角为θ, (3)在第2s 末,沿x 轴正方向速度仍为v 1=2m/s

在y 方向分速度为v 2=at=2m/s ,此时速度与x 轴正方向的夹角为45° 所加恒力一定与速度方向相反,小球沿x 轴方向加速度1

x v a t

= 沿y 轴方向加速度2

y v a t

=

小球的加速度a =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F=ma 联立解得F=2.8×10-2N 【点睛】

(1)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和速度时间关系联立求解;

(2)第2s 内,小球从x 轴正方向开始做类平抛运动,分别求出x 方向和y 方向的位移,根据勾股定理求解小球的位移;

(3)分别根据x 方向和y 方向求出小球的加速度,根据勾股定理求解小球总的加速度,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求小球受到的力.

5.某课外活动小组为了研究遥控玩具小车的启动性能,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将玩具小车放在水平地面上,遥控使其从静止开始匀加速启动,经时间t 关闭发动机,玩具小车滑行一段距离后停下来,测得玩具小车从启动到停下来发生的总位移x =6m 。已知玩具小车的质量m =500g ,匀加速过程中牵引力F=3N ,运动过程中受到的阻力恒为车重的0.2倍,重力加速度为g 取10 m/s 2,求t 的值。

【答案】1?s t = 【解析】 【详解】

设玩具小车受到的阻力为f ,在关闭发动机前后的加速度大小分别为a 1、a 2,位移分别为x 1、x 2,关闭发动机时的速度为v 。

关闭发动机之前,分别由牛顿第二定律和运动学规律:

1F f ma -= f kmg =

2

111x a t 2

=

1v a t =

关闭发动机之后,分别由牛顿第二定律和运动学规律

2f ma = 2220v 2a x -=-

满足:12x x x +=

联立以上各式并代入数据得:t 1s =

6.如图甲,圆圈内放大的集成块可以同时自动测量沿手机短边(x 轴)、长边(y 轴)和垂直面板方向(z 轴)的加速度,相当于在三个方向上各有一个如图乙所示的一维加速度计,图中固定在力传感器上的质量块的质量为 m .下面仅研究 x 轴处于水平方向和 y 轴处于竖直方向的加速度情况.

(1)沿 x 轴方向,若用 F 表示力传感器垂直接触面对质量块的作用力,取+x 轴方向为加速度正方向, 导出手机在水平方向的加速度 x a 的表达式;

(2)沿 y 轴方向,若用 F 表示力传感器垂直接触面对质量块的作用力,取+y 轴方向为加速度正方向, 导出手机在竖直方向的加速度 y a 的表达式;

(3)当手机由竖屏变横屏时,为让手机感知到这种变化,需要通过电信号分别将(1)和(2)中导出的 加速度进行输出,但应统一输出项 a 出,请分别写出水平和竖直方向上输出项 a 出的表达式;

(4)当手机由竖屏变横屏时,显示的视频画面会随之由窄变宽,请解释其中的原理.

【答案】(1)x F a m =

(2)y F mg a m -=(3)=x x F a a m =出=y y F a a g m

=+出(4)当手机竖屏播放视频时,=

0x x F a a m ==出 、 =y y F

a a g g m

出=+=将手机转为横屏时,加速度计测得水平、竖直两个方向加速度的值发生交换; 智能手机据此做出判断, 将视频画面由窄变宽. 【解析】 【分析】 【详解】

(1)质量块在+x 轴方向只受力传感器垂直接触面对它的作用力 F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x F

a m

=

(2)质量块在+y 轴方向受重力(mg )、力传感器垂直接触面对它的作用力 F 两个力的作用,由牛顿第二定律得:y F mg

a m

-=

(3)应统一设置水平和竖直方向上通过力传感器电信号输出的加速度的表达式为:a 出 在水平方向的加速度的输出表达式:=x x F

a a m

=出 在竖直方向的加速度的输出表达式:=y y F

a a g m

=+出 (4)当手机竖屏播放视频时,=

0x x F a a m ==出 、 =y y F

a a g g m

出=+=将手机转为横屏时,加速度计测得水平、竖直两个方向加速度的值发生交换; 智能手机据此做出判断, 将视频画面由窄变宽.

7.如图所示,小孩子与冰车的总质量为20m kg =.大人用大小为20N ,方向与水平面的夹

角37o θ=的恒力F 使冰车由静止开始沿水平冰面运动。已知冰车与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05μ=,取sin 370.6o =,cos370.8o =.求: (1)小孩与冰车受到冰面支持力的大小; (2)小孩子与冰车运动的加速度的大小;

(3)若拉力F 作用8s 时间后撤去,最终小孩和冰车将停下来,则小孩和冰车在此运动过程中的总位移的大小 (结果保留2位有效数字)。

【答案】(1)188N ;(2)0.33m/s 2;(3)17.53m 【解析】 【分析】

(1)对小孩和冰车受力分析,抓住竖直方向上平衡求出支持力的大小。 (2)结合水平方向上所受的合力,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求出加速度的大小。 【详解】

(1) 冰车和小孩受力如图所示

竖直方向上有 N+Fsinθ=mg 得支持力N=188N ; (2)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水平方向上有 Fcosθ-f=ma 又摩擦力为f=μN 解得加速度a=0.33m/s 2;

(3) t=8s 时间内,冰车位移是2112

x at = 解得:x 1=10.56m

撤去拉力后物块在滑动摩擦力的作用下做匀减速运动到停止。

mg ma μ-='

解得:2

0.5m

a s =-'

减速过程中的位移为

2

20 6.972v x m a '

-==

全过程的总位移为 1217.53x x x m =+= 。

【点睛】

本题考查了牛顿第二定律和运动学公式的基本运用,知道加速度是联系力学和运动学的桥梁,这类问题关键是求加速度。

8.如图所示为一升降机由静止开始下降..过程中的速度图像,升降机及其载重总质量为2.0t .

(1)由图象判断出升降机在哪段时间内出现超重、失重现象;

(2)分别求出第2S 内、第5S 内、第7S 内悬挂升降机的钢索的拉力大小.(g 取10m/s 2

) 【答案】(1)6s -8s 超重;0—2s 失重 (2)41.210N ? 4210N ? 2.8×104N 【解析】

试题分析:当物体对接触面的压力大于物体的真实重力时,就说物体处于超重状态,此时有向上的加速度;当物体对接触面的压力小于物体的真实重力时,就说物体处于失重状态,此时有向下的加速度;速度时间图象的斜率表示加速度,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求出各段时间内悬挂升降机的钢索的拉力大小.

(1)由速度时间图象可知,0-2s 内,升降机向下做匀加速运动,加速度向下,处于失重状态,6s-8s 内升降机减速下降,加速度方向向上,处于超重状态. (2)由加速度定义:?=?v

a t

根据图象得0~2s 内2218

/4/2

v a m s m s t ?=

==?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4?

11 1.210F mg ma N =-=?

2s ~6s 内,加速度a 2=0,即匀速运动 悬挂升降机的钢索的拉力F 2=mg =2×104 N 6s ~8s 内,加速度为:22308/4/2

v a m s m s t ?-=

==-?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4

33 2.810?

F mg ma N =-=?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对超重失重现象的理解及牛顿第二定律的直接应用,属于基础题.

9.如图所示,固定的凹槽水平表面光滑,其内放置U 形滑板N ,滑板两端为半径R=0.45m 的1/4圆弧面.A 和D 分别是圆弧的端点,BC 段表面粗糙,其余段表面光滑.小滑块P 1和P 2的质量均为m .滑板的质量M=4m ,P 1和P 2与BC 面的动摩擦因数分别为μ1=0.10和μ2=0.20,最大静摩擦力近似等于滑动摩擦力.开始时滑板紧靠槽的左端,P 2静止在粗糙面的B 点,P 1以v 0=4.0m/s 的初速度从A 点沿弧面自由滑下,与P 2发生弹性碰撞后,P 1处

在粗糙面B 点上.当P 2滑到C 点时,滑板恰好与槽的右端碰撞并与槽牢固粘连,P 2继续运动,到达D 点时速度为零.P 1与P 2视为质点,取g=10m/s 2

.问:

(1)P 1和P 2碰撞后瞬间P 1、P 2的速度分别为多大? (2)P 2在BC 段向右滑动时,滑板的加速度为多大? (3)N 、P 1和P 2最终静止后,P 1与P 2间的距离为多少?

【答案】(1)1

0v '=、25m/s v '= (2)220.4m/s a = (3)△S=1.47m 【解析】

试题分析:(1)P 1滑到最低点速度为v 1,由机械能守恒定律有:220111

22

mv mgR mv += 解得:v 1=5m/s

P 1、P 2碰撞,满足动量守恒,机械能守恒定律,设碰后速度分别为1v '、2v ' 则由动量守恒和机械能守恒可得:11

2mv mv mv ''=+ 22211

2111

222mv mv mv ''=+ 解得:1

0v '=、25m/s v '= (2)P 2向右滑动时,假设P 1保持不动,对P 2有:f 2=μ2mg=2m (向左) 设P 1、M 的加速度为a 2;对P 1、M 有:f=(m+M )a 2

2220.4m/s 5f m

a m M m

=

==+ 此时对P 1有:f 1=ma 2=0.4m <f m =1.0m ,所以假设成立. 故滑块的加速度为0.4m/s 2

(3)P 2滑到C 点速度为2v ',由22

1

2

mgR mv '= 得2

3m/s v '= P 1、P 2碰撞到P 2滑到C 点时,设P 1、M 速度为v ,由动量守恒定律得:

22

()mv m M v mv '=++ 解得:v=0.40m/s 对P 1、P 2、M 为系统:2222

11

()22

f L mv m M v '=++ 代入数值得:L=3.8m

滑板碰后,P 1向右滑行距离:2

11

0.08m 2v s a ==

P 2向左滑行距离:22

22

2.25m 2v s a '==

所以P 1、P 2静止后距离:△S=L-S 1-S 2=1.47m

考点:考查动量守恒定律;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位移的关系;牛顿第二定律;机械能守恒定律.

【名师点睛】本题为动量守恒定律及能量关系结合的综合题目,难度较大;要求学生能正确分析过程,并能灵活应用功能关系;合理地选择研究对象及过程;对学生要求较高.

10.如图所示,航空母舰上的水平起飞跑道长度L=160m .一架质量为m=2.0×104kg 的飞机从跑道的始端开始,在大小恒为F=1.2×105N 的动力作用下,飞机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在运动过程中飞机受到的平均阻力大小为F f =2×104N .飞机可视为质点,取g=10m/s 2.求:

(1)飞机在水平跑道运动的加速度大小;

(2)若航空母舰静止不动,飞机加速到跑道末端时速度大小;

(3)若航空母舰沿飞机起飞的方向以10m/s 匀速运动,飞机从始端启动到跑道末端离开.这段时间内航空母舰对地位移大小.

【答案】(1)25.0/a m s =(2)40/v m s =(3)280x m = 【解析】 【分析】 【详解】

(1)飞机在水平跑道上运动时,水平方向受到推力与阻力作用,设加速度大小为a , 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得

F 合=F ﹣F f =ma

代入数据得

a 1=5.0 m/s 2

(2)由运动学公式可知

v 2=2aL

代入数据得飞机到达倾斜跑道末端时的速度大小

v =40 m/s

(3)对于飞机

2101

2

x v t at =+

对于航空母舰有

x 2=v 0t

由几何关系:

x 1﹣x 2=L

即有

2

12

at L 代入数据解得

t =8s .

飞机离开航空母舰时,航空母舰的对地位移大小

x 2=v 0t =80m . 【点评】

本题考查了牛顿第二定律和运动学公式的基本运用,知道加速度是联系力学和运动学的桥

梁.

近三年高考物理试卷分析 doc

近三年高考物理试卷分析 一、对三年试卷的总体评价 1.较好地体现了命题指导思想与原则 三年来,命题遵循了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分省命题工作暂行管理办法》,坚持“有助于高等学校选拔人才、有助于中等学校实施素质教育和有助于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的原则,体现了“立足于平稳过渡,着眼于正确导向,确保试题宽严适度”的指导思想。 2.试卷既遵循考试大纲,又体现地方特色 三年的试题严格按照《当年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和《普通高等学 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的说明》的规定和要求命制试题,命题思路清晰,试题科学规范,未出现科学性、知识性错误;坚持能力立意,注重基础,突出主干知识;考查考生所学物理、化学、生物课程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某些试题体现四川特色。 3.试卷有较好的区分度,难度在合理范围控制试题难度,确保区分效果,三年的全卷的平均得分率为0.57,达到了较佳的区分度,Ⅰ卷和Ⅱ卷总体来看具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合理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有利于人才的选拔;有利于中学教学,引导教学和复习回归教材。 4.注重理论联系实际 试题联系生产和生活实际,联系现代科技,强调知识应用,贴近生活,学以致用。如2006年试卷的4、6、11、14、22、26、28、29、30题; 2007年试卷的3、4、12、14、17、25、26、29、30题等;

2008年试卷的1、3、12、16、20、22、28、30题等。 这些试题均考查了考生运用理、化、生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体现了理科学习的价值。 5.体现新课标精神,凸现了科学探究能力的考查 试卷注意体现了当前课程改革的精神和新课标的内容以及科学探究能力的考查,如2006年试卷的第22题、第26题、 2007年试卷的25题等,对课程改革起着良好导向作用. 6.突出学科特点,强调实验能力的考查 三张试卷有鲜明的理科特色,而实验题与教材联系更加紧密,坚持“来源于教材,但不拘泥教材”的思想,对中学实验教学有很好的指导作用。 1、对物理试题的基本评价 (1)试题结构非常稳定,难度有变化但幅度不大,试题由浅入深,由易到难,提高了物理试题的区分度,体现了“以能力立意”的命题原则. (2)全卷所考查的知识点的覆盖率较高,注重回归教材,这对促进考生注重双基,全面复习,减少投机有良好的导向作用。 知识点都是中学物理的核心内容,各部分知识考查比例为:力学53分,占44.2%;电学49分,占40. 8%;热学6分,占5%;光学6分,占5%;原子物理学6分,占5%,和大纲和教材内容的比例一致。特别注重了对牛顿第二定律、力和运动、功能关系、动量、机械能、电场、电磁感应等主干知识的考查。易中难的比例大约为1:7:2 。 2008年全卷考查的知识覆盖了考试大纲中17个单元中的14个(未涉及到电场、电磁场和电磁波、光的波动性和微粒性),涉及到30个知识点(Ⅱ级知识点考

高中物理 运动学经典试题

1.如图所示,以匀速行驶的汽车即将通过路口,绿灯还有2 s 将熄灭,此时汽车距离 停车线18m 。该车加速时最大加速度大小为,减速时最大加速度大小为。 此路段允许行驶的最大速度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A .如果立即做匀加速运动,在绿灯熄灭前汽车可能通过停车线 B .如果立即做匀加速运动,在绿灯熄灭前通过停车线汽车一定超速 C .如果立即做匀减速运动,在绿灯熄灭前汽车一定不能通过停车线 D .如果距停车线处减速,汽车能停在停车线处 2.甲、乙两车在公路上沿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它们的 v -t 图象如图所示.两图象在t =t 1时 相交于P 点,P 在横轴上的投影为Q ,△OPQ 的面积为S .在t =0时刻,乙车在甲车前面,相距为 d .已知此后两车相遇两次,且第一次相遇的时刻为t ′,则下面四组t ′和d 的组合可能的是 ( ) A . B . C . D . 3.A 、B 两辆汽车在笔直的公路上同向行驶,当B 车在A 车前84 m 处时,B 车速度为4 m/s ,且以2 m/s 2的加速度做匀加速运动;经过一段时间后,B 车加速度突然变为零.A 车一直以20 m/s 的速度做匀速运动,经过12 s 后两车相遇.问B 车加速行驶的时间是多少? 4. 已知O 、A 、B 、C 为同一直线上的四点.AB 间的距离为l 1,BC 间的距离为l 2,一物体自O 点 由静止出发,沿此直线做匀加速运动,依次经过A 、B 、C 三点,已知物体通过AB 段与BC 段所用的时间相等.求O 与A 的距离. 5. 甲乙两辆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沿同一方向作直线运动,t =0时刻同时经过公路旁的同一 个路标.在描述两车运动的v -t 图中(如图),直线a 、b 分别描述了甲乙两车在0~20秒的 运动情况.关于两车之间的位置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在0~10秒内两车逐渐靠近 B .在10~20秒内两车逐渐远离 C .在5~15秒内两车的位移相等 D .在t =10秒时两车在公路上相遇 6.如图是一娱乐场的喷水滑梯.若忽略摩擦力,人从滑梯顶 端滑下直到入水前,速度大小随时间变化的关系最接近图 8m/s 22m/s 25m/s 12.5m/s 5m S d t t ==',1S d t t 41,211=='S d t t 2 1,211=='S d t t 43,211=='

高考物理试卷分析

2018高考物理试卷分析 物理组王宁 一、知识点的考查 (1)选择题 14题考查动能定理,功能关系15题动量定理及估算16题天体的运动及估算17题光电效应的理解18题楞次定律及右手定则19题V-T 图像分析追及相遇问题20题磁场矢量的运算及对称的思想右手螺旋定则21题静电场中的电势差,电势能,电场力做功及场强 这些试题均考查了考生运用物理知识,物理思想物理理论解决问题的能力,体现了理科学习的价值。 (2)实验题 22题实验电表的改装,23题读数,原理分析,数据处理 体现新课标精神,凸现了科学探究能力的考查 突出学科特点,强调实验能力的考查 实验题与教材联系更加紧密,坚持“来源于教材,但不拘泥教材”的思想,对中学实验教学有很好的指导作用。 (3)计算题24题知识点动量定理,功能关系,牛顿定理,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 25题知识点带电粒子在复合场中的运动,类平抛运动 (4)选修3-3(1)分子势能,分子动能和内能(2)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二、对物理试题的评价 (1)试题结构非常稳定,难度适中,试题由浅入深,由易到难,提高了物理试题的区分度,体现了“以能力立意”的命题原则. (2)全卷所考查的知识点的覆盖率较高,注重回归教材,这对促进考生注重双基,全面复习,减少投机有良好的导向作用。 知识点都是中学物理的核心内容。特别注重了对牛顿第二定律、力和运动、功能关系、动量、机械能、电场、电磁感应等主干知识的考查。

(3)考生答题情况以及反映出的问题 基础不扎实,对概念和规律理解不深入, 没有良好物理学习和思维习惯;审题能力,计算能力较差 三、高考物理试卷中常见的失分原因 1.常见物理规律不清楚或相混淆 例如:弹簧拉着小球,让小球下落,学生盲目的认为只要有重力做功,小球就机械能守恒。不会分析系统内力做功和系统的外力做功。2.物理学的基本思想和方法不能运用 在物理学的研究中,有一个重要的思想方法即理想化,要求我们在运用物理规律分析问题时应抓住重要矛盾,忽略次要因素,建立理想化模型,从而使问题简化。如:电子在磁场中运动受重力和洛伦兹力作用,但由于重力远小于洛伦兹力,应该忽略不计。但有的同学却考虑重力,使问题复杂,因此造成失分。 3.没有画出必要的分析图 在解答物理题时,画出必要的受力分析图、运动过程图、等效电路图、光路图等不仅是规范化解答的需要,同时也可以使题设条件直观形象,有利于问题的解答。如:有的考生在解答电子在电场或磁场中的运动时,没有正确画出电子的运动轨迹,因而找不到关于轨道半径的几何关系。有的考生画不出正确的受力图,在随后的平衡方程就出错了。4.审题不清,盲目解题 解题的首要环节在于对题目所包含的信息的认识程度和理解程度。在此基础上由物理情景抽象出物理模型,从而确定解答方向,形成解题思路和建立解题步骤,阅读题目后,对整个题目的概况要做到心中有数,对关键的字句要仔细阅读掘隐含条件。在物理情景不清楚的情况下,不要盲目做题。平时练习时要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最终达到准确的复现物理过程与物理图景的目的。 例如利用V-T 图像分析追及问题,要还原实际追及过程,画出相对位置草图帮助分析物理情景。

高考物理专题汇编物理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一)及解析

高考物理专题汇编物理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一)及解析 一、高中物理精讲专题测试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 1.如图,质量为m =lkg 的滑块,在水平力作用下静止在倾角为θ=37°的光滑斜面上,离斜面末端B 的高度h =0. 2m ,滑块经过B 位置滑上皮带时无机械能损失,传送带的运行速度为v 0=3m/s ,长为L =1m .今将水平力撤去,当滑块滑 到传送带右端C 时,恰好与传送带速度相同.g 取l0m/s 2.求: (1)水平作用力F 的大小;(已知sin37°=0.6 cos37°=0.8) (2)滑块滑到B 点的速度v 和传送带的动摩擦因数μ; (3)滑块在传送带上滑行的整个过程中产生的热量. 【答案】(1)7.5N (2)0.25(3)0.5J 【解析】 【分析】 【详解】 (1)滑块受到水平推力F . 重力mg 和支持力F N 而处于平衡状态,由平衡条件可知,水平推力F=mg tan θ, 代入数据得: F =7.5N. (2)设滑块从高为h 处下滑,到达斜面底端速度为v ,下滑过程机械能守恒, 故有: mgh = 212 mv 解得 v 2gh ; 滑块滑上传送带时的速度小于传送带速度,则滑块在传送带上由于受到向右的滑动摩擦力而做匀加速运动; 根据动能定理有: μmgL = 2201122 mv mv 代入数据得: μ=0.25 (3)设滑块在传送带上运动的时间为t ,则t 时间内传送带的位移为: x=v 0t 对物体有: v 0=v ?at

ma=μmg 滑块相对传送带滑动的位移为: △x =L?x 相对滑动产生的热量为: Q=μmg △x 代值解得: Q =0.5J 【点睛】 对滑块受力分析,由共点力的平衡条件可得出水平作用力的大小;根据机械能守恒可求滑块滑上传送带上时的速度;由动能定理可求得动摩擦因数;热量与滑块和传送带间的相对位移成正比,即Q=fs ,由运动学公式求得传送带通过的位移,即可求得相对位移. 2.如图,质量分别为m A =2kg 、m B =4kg 的A 、B 小球由轻绳贯穿并挂于定滑轮两侧等高H =25m 处,两球同时由静止开始向下运动,已知两球与轻绳间的最大静摩擦力均等于其重力的0.5倍,且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两侧轻绳下端恰好触地,取g =10m/s 2,不计细绳与滑轮间的摩擦,求:, (1)A 、B 两球开始运动时的加速度. (2)A 、B 两球落地时的动能. (3)A 、B 两球损失的机械能总量. 【答案】(1)2 5m/s A a =27.5m/s B a = (2)850J kB E = (3)250J 【解析】 【详解】 (1)由于是轻绳,所以A 、B 两球对细绳的摩擦力必须等大,又A 得质量小于B 的质量,所以两球由静止释放后A 与细绳间为滑动摩擦力,B 与细绳间为静摩擦力,经过受力分析可得: 对A :A A A A m g f m a -= 对B :B B B B m g f m a -= A B f f = 0.5A A f m g = 联立以上方程得:2 5m/s A a = 27.5m/s B a = (2)设A 球经t s 与细绳分离,此时,A 、B 下降的高度分别为h A 、h B ,速度分别为V A 、V B ,因为它们都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近三年高考物理试卷评析

近三年高考物理试卷评析 近几年的考题越来越重视对概念、规律的深刻理解,及灵活运用。对物理问题的分析、归纳能力也考查得很多,那种单纯靠背记的,技巧性过强的,反复操练过的陈题和偏题怪题、文字游戏式的题目,越来越被排除在考题之外了。近三年物理高考试卷考核的知识内容分布无太大变化,只是考查的难度有所不同。2002年高考物理上海卷考查双基的试题难度略高,综合分析偏多,因此整张试卷偏难。2003年高 考物理上海卷是最近若干年来比较容易的试卷,满分比往年多,平均分比往年高十几分。从试卷内容来看,以“经验事实”题型为主,即注重物理经验,如实验现象、物理规律。只涉及较明显的逻辑关系,而像以往的很复杂的逻辑推理较少,心算比重大,只需处理一些与“经验事实”有关的问题。实验能力的考查如第3、9、14、15、16题注重考查学生对教材中出现的实验事实,演示实验,学生实验的原理、现象和 结论的分析。而第17、18题则更贴近实际生活,注重收集和处理信息能力以及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考试同时也向学生介绍现代先进实验技术,例如如何利用接有计算机的压强传感器采集数据。辨析理解能力的考查如第20题,继2001年上海卷第20题之后,又一次出现了辨析题。考查学生对问题解决过程的分析。这种题型,在某种程度上要比自己直接去解容易出错,它要求学生对概念必须清晰,而其中建立物理模型是关键。因此学生平时在解题中,每一步骤都要做到心中有底,知其所以然,老师也应加强对错误解法的剖析。物理教学中理论联系实际,是当前物理教学改革的热点,03年的上海卷继续保持了理论联系实际,联系生活的特 点。如第13、21、23题,考查学生应用物理基础知识去解决问题的能力。以第23 题为例,它是整卷中综合分析能力要求最高的一题,它需要建立起带电粒子在电场中作初速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模型,特别是第2、3问,如何处理研究对象是解决问题的关键。这些试题有些是对实际问题的抽象和模型化,通过解决这些抽象和模型化的试题,考查学生能否应用学到的物理知识来解决简化了的实际问题;有些只提供实际的物理情景,需要学生从中抽象出物理模型并进一步解决实际问题。 2004年高考物理上海卷进一步挑战了考生的综合素质,是继2001年之后,继 续坚持以能力立意为改革方向的一份试卷。它充分体现了高考物理考察学生观察能

2020高考物理运动学专题练习

直线运动规律及追及问题 一 、 例题 例题1.一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某时刻速度大小为4m/s ,1s 后速度的大小变为10m/s ,在这1s 内该物体的 ( ) A.位移的大小可能小于4m B.位移的大小可能大于10m C.加速度的大小可能小于4m/s D.加速度的大小可能大于10m/s 析:同向时2201/6/14 10s m s m t v v a t =-=-= m m t v v s t 71210 4201=?+=?+= 反向时2202/14/14 10s m s m t v v a t -=--=-= m m t v v s t 312 10 4202-=?-=?+= 式中负号表示方向跟规定正方向相反 答案:A 、D 例题2:两木块自左向右运动,现用高速摄影机在同一底片上多次曝光,记录下木快每次曝光时的位置,如图所示,连续两次曝光的时间间隔是相等的,由图可知 ( ) A 在时刻t 2以及时刻t 5两木块速度相同 B 在时刻t1两木块速度相同 C 在时刻t 3和时刻t 4之间某瞬间两木块速度相同 D 在时刻t 4和时刻t 5之间某瞬间两木块速度相同 解析:首先由图看出:上边那个物体相邻相等时间内的位移之差为恒量,可以判定其做匀变速直线运动;下边那个物体很明显地是做匀速直线运动。由于t 2及t 3时刻两物体位置相同,说明这段时间内它们的位移相等,因此其中间时刻的即时速度相等,这个中间时刻显然在t 3、t 4之间 答案:C 例题3 一跳水运动员从离水面10m 高的平台上跃起,举双臂直立身体离开台面,此时中心位于从手到脚全长的中点,跃起后重心升高0.45m 达到最高点,落水时身体竖直,手先入水(在此过程中运动员水平方向的运动忽略不计)从离开跳 台到手触水面,他可用于完成空中动作的时间是多少?(g 取10m/s 2 结果保留两位数字) 解析:根据题意计算时,可以把运动员的全部质量集中在重心的一个质点,且忽略其水平方向 的运动,因此运动员做的是竖直上抛运动,由g v h 22 0=可求出刚离开台面时的速 度 t 1 t 2 t 3 t 4 t 5 t 6 t 7 t 1 t 2 t 3 t 4 t 5 t 6 t 7

高考物理全国卷三试卷分析

2019年高考物理试卷分析徐勇 2019年高考物理试题总体难度趋于平稳,与2018年基本持平,试卷结构,试题类型稳中有变,具体分析如下: 14题:本题作为物理部分第一题,考点为楞次定律与能量的关系,较为简单,学生不太容易把楞次定律和能量守恒联系起来,但答案的设置使学生较容易用排除法选出正确答案。 15题:本题考查天体圆周运动的半径与线速度,向心加速度的关系,模型为同一个中心天体,只需要学生记得最基本的公式即可选出正确答案,相比往年对圆周运动的考查难度有所降低。 16题考查力的平衡,但与往年不同的地方在于往年都考查力的动态平衡,今年考查的知识简单的静态平衡,难度不大。 17题:本题考查有阻力作用下的竖直上抛运动的动能和高度的关系,相关信息已E K-h图的形式给出,解答此题需要学生能根据动能定理列式并把式子化为E K-h关系式,从而找出斜率的含义,需要学生掌握动能定理并具有一定的读图能力。 18题:本题考查带电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涉及周期公式和半径公式,需要学生运用相关知识画出粒子运动的轨迹,找出对应几何关系。总体难度适中。 19题:本题考查电磁感应的双棒问题,情景设置较为简单,学生要选出答案不太难,但要真正找出v-t关系难度不小。

20题:本题考查有拉力作用下的版块模型,相关信息用f-t图,v-t图给出,需要学生具有较好的从图像提取相关信息的能力,难度较大。 21题:本题考查空间中的点电荷的电场强度和电势的问题,需要学生熟练掌握空间中等量异种电荷周围的电场分布,电势变化,并具有较好的空间空间想象能力,难度较大,与往年该考点难度差不多。 22题:力学试验题以自由落体运动为考查背景,难度不大,但第二问的设置为开放性的答案,要求学生确实理解实验,并能准确表达,单独就比简单的选择增大了。 23题:本题考查多用电表相关知识,用到中值电阻。多用电表近几年多次出现在全国卷的高考试验题中,是近年高考的热点,也是难点,在复习中要给予足够的重视 24题:本题考查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类平抛运动,和功能关系,题目难度不大 25题:25题是对动力学与能量,动量的综合考查,要求学生具有较好的分析能力,知识的掌握与理解,综合运用的能力要求较高,与往年相比最大的变化是结合了动量的考查,作为物理部分的压轴题,难度合理。选修3-3第一小题:本题考查油膜法测分子直径。该考点在高考改革后首次出现,且考查的方式由原来的5选3变成开放性的填空题,难度增加,让人比较意外。 选修3-3第二小题:本题考查理想气体状态方程,题目比较常规,难度不大。

高考物理牛顿运动定律试题经典及解析

高考物理牛顿运动定律试题经典及解析 一、高中物理精讲专题测试牛顿运动定律 1.质量为2kg的物体在水平推力F的作用下沿水平面做直线运动,一段时间后撤去F,其运动的图象如图所示取m/s2,求: (1)物体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2)水平推力F的大小; (3)s内物体运动位移的大小. 【答案】(1)0.2;(2)5.6N;(3)56m。 【解析】 【分析】 【详解】 (1)由题意可知,由v-t图像可知,物体在4~6s内加速度: 物体在4~6s内受力如图所示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联立解得:μ=0.2 (2)由v-t图像可知:物体在0~4s内加速度: 又由题意可知:物体在0~4s内受力如图所示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代入数据得:F=5.6N (3)物体在0~14s内的位移大小在数值上为图像和时间轴包围的面积,则有:

【点睛】 在一个题目之中,可能某个过程是根据受力情况求运动情况,另一个过程是根据运动情况分析受力情况;或者同一个过程运动情况和受力情况同时分析,因此在解题过程中要灵活 处理.在这类问题时,加速度是联系运动和力的纽带、桥梁. 2.如图所示为工厂里一种运货过程的简化模型,货物(可视为质点质量4m kg =,以初速度010/v m s =滑上静止在光滑轨道OB 上的小车左端,小车质量为6M kg =,高为 0.8h m =。在光滑的轨道上A 处设置一固定的障碍物,当小车撞到障碍物时会被粘住不 动,而货物继续运动,最后恰好落在光滑轨道上的B 点。已知货物与小车上表面的动摩擦因数0.5μ=,货物做平抛运动的水平距离AB 长为1.2m ,重力加速度g 取210/m s 。 ()1求货物从小车右端滑出时的速度; ()2若已知OA 段距离足够长,导致小车在碰到A 之前已经与货物达到共同速度,则小车 的长度是多少? 【答案】(1)3m/s ;(2)6.7m 【解析】 【详解】 ()1设货物从小车右端滑出时的速度为x v ,滑出之后做平抛运动, 在竖直方向上:2 12 h gt = , 水平方向:AB x l v t = 解得:3/x v m s = ()2在小车碰撞到障碍物前,车与货物已经到达共同速度,以小车与货物组成的系统为研 究对象,系统在水平方向动量守恒, 由动量守恒定律得:()0mv m M v =+共, 解得:4/v m s =共, 由能量守恒定律得:()2201122 Q mgs mv m M v μ==-+共相对, 解得:6s m =相对, 当小车被粘住之后,物块继续在小车上滑行,直到滑出过程,对货物,由动能定理得: 22 11'22 x mgs mv mv 共μ-= -,

高三物理复习〈运动学〉测试题

1.(07北京理综18)图示为高速摄影机拍摄到的子弹穿透苹果瞬间的照片.该照片经放大后分析出,在曝光时间内,子弹 影像前后错开的距离约为子弹长度的1%~2%.已知子弹飞 行速度约为500 m/s,由此可估算出这幅照片的曝光时间最 接近() A.10-3 s B.10-6 s C.10-9 s D.10-12 s 2.(1)在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加速度的实验中,将以下步骤的代号按合理顺序填空写在横线上:_____________. (A)拉住纸带,将小车移至靠近打点计时器处,先接通电源,后放开纸带; (B)将打点计时器固定在平板上,并接好电路; (C)把一条细绳拴在小车上,细绳跨过定滑轮,下面吊着重量适当的钩码; (D)断开电源,取下纸带; (E)将平板一端抬高,轻推小车,使小车恰能在平板上作匀速运动; (F)将纸带固定在小车尾部,并穿过打点计时器的限位孔; (G)换上新的纸带,再重复做两三次. (2)某同学利用打点计时器所 记录的纸带来研究做匀变速 直线运动小车的运动情况, 实验中获得一条纸带,如图 三所示,其中两相邻计数点 间有四个点未画出。已知所 用电源的频率为50H Z,则打A点时小车运动的速度v A=_______m/s,小车运动的加速度a=_______m/s2。(结果要求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3.如右图所示,甲、乙两个同学在平直跑道上练习“4×100m” 接力,他们在奔跑时具有相同的最大速度。乙从静止开始全力奔跑需跑出25m才能达到最大速度,这一过程可视为匀变速运动。现在甲手持接力棒以最大速度向乙奔来,乙在接力区伺机全力奔出。若要 求乙接棒时奔跑速度达到最大速度的80%,试求: ⑴乙在接力区须奔跑多少距离? ⑵乙应在距离甲多远处时起跑?5.(07全国卷Ⅰ23)甲乙两运动员在训练交接棒的过程中发现:甲经短距离加速后能保 持9 m/s 的速度跑完全程;乙从起跑后到接棒前的运动是匀加速的.为了确定乙起跑的时机,需在接力区前适当的位置设置标记.在某次练习中,甲在接力区前s0=13.5 m 处作了标记,并以v=9 m/s 的速度跑到此标记时向乙发出起跑口令.乙在接力区的前端听到口令时起跑,并恰好在速度达到与甲相同时被甲追上,完成交接棒.已知接力区的长度为L=20 m.求: (1)此次练习中乙在接棒前的加速度 a. (2)在完成交接棒时乙离接力区末端的距离. 6.(08·四川理综·23)A、B两辆汽车在笔直的公路上同向行驶,当B车在A车前84 m 处时,B 车速度为 4 m/s,且以2 m/s2的加速度做匀加速运动;经过一段时间后,B车加速度突然变为零.A车一直以20 m/s的速度做匀速运动,经过12 s后两车相遇.问B车加速行驶的时间是多少? .如图所示,直线MN表示一条平直公路,甲、乙两辆汽车原来停在A、B两处, A、B间的距离为85m,现甲车先开始向右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a1=2.5m/s2, 甲车运动 6.0s时,乙车立即开始向右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a2=5.0m/s2,求两 辆汽车相遇处距A处的距离. 8.火车A以速度v1匀速行驶,司机发现正前方同一轨道上相距s处有另一火车B沿同方向以速度v2(对地,且v2小于v1)做匀速运动,A车司机立即以加速度(绝对值)a紧急刹车,为使两车不相撞,a应满足什么条件?

2019年高考物理试卷分析

高考物理试题分析 1、选择题的特点 选择题共八道,属常规题,共八道题,从形式上,14—17五道单选,18—21三道多选,单选和多选明确分开考查;明显与往年不同的是今年四道单选四道多选,多选题比以往多了一道,难度相对增大一些;从内容分布上,四道力学四道电学,今年与2014不同的是,力学和电磁学选择题混合出现,力学和电磁学均匀分布,单选和多选各两道,并且顺序都是前面两电、最后两力。 力学主要涉及的知识主要有:力的平衡、速度的合成与分解、机车启动、牛顿运动定律、机械能守恒定律、运动的合成与分解、匀变速运动的规律、v-t图像、圆周运动。电学主要涉及的知识主要有:电容器、电场力、导体棒切割磁感线、右手定则、安培定则、电势、带电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变压器和二极管。 选择题考查的内容体现了物理必修部分和选修3-1、3-2的主干知识,我认为选择题整体的难度中等偏上,16题情景很新颖,利用卫星轨道调整考查了速度的合成与分解,同时用到了余弦定理进行计算,对部分学生来说还是有一定的难度;17题是对用运动的v-t图像分析机车启动的考查;14题是利用电容器创设情境,考查了电场力的大小及其方向、力的平衡以及牛顿运动定律;15题考查了导体棒转动切割磁感线,电动势、电势高低以及感应电流大小、方向的判定;18题考查了指南针,安培定则的应用,此比较简单,但是好多学生却出现了很大失误,按照思维定势把该题误当作单选题了;19题考查了带电粒子在磁场中做匀速圆周运动运动,洛仑磁力提供向心力,该题难度适中;20题考查了牛顿第二定律,该题有部分学生找不到相关关系列不出关系式;21题考查了机械能守恒定律、运动的合成与分解,难度较大。所以,总体来看,2015年高考物理选择题有常规题,个别题很新颖,灵活度较大,难度中等偏上,体现了学科知识综合性。

最新高考物理牛顿运动定律练习题

最新高考物理牛顿运动定律练习题 一、高中物理精讲专题测试牛顿运动定律 1.如图所示,质量2kg M =的木板静止在光滑水平地面上,一质量1kg m =的滑块(可 视为质点)以03m/s v =的初速度从左侧滑上木板水平地面右侧距离足够远处有一小型固定挡板,木板与挡板碰后速度立即减为零并与挡板粘连,最终滑块恰好未从木板表面滑落.已知滑块与木板之间动摩擦因数为0.2μ=,重力加速度210m/s g =,求: (1)木板与挡板碰撞前瞬间的速度v ? (2)木板与挡板碰撞后滑块的位移s ? (3)木板的长度L ? 【答案】(1)1m/s (2)0.25m (3)1.75m 【解析】 【详解】 (1)滑块与小车动量守恒0()mv m M v =+可得1m/s v = (2)木板静止后,滑块匀减速运动,根据动能定理有:2102 mgs mv μ-=- 解得0.25m s = (3)从滑块滑上木板到共速时,由能量守恒得:220111 ()22 mv m M v mgs μ=++ 故木板的长度1 1.75m L s s =+= 2.如图,光滑固定斜面上有一楔形物体A 。A 的上表面水平,A 上放置一物块B 。已知斜面足够长、倾角为θ,A 的质量为M ,B 的质量为m ,A 、B 间动摩擦因数为μ(μ<), 最大静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重力加速度为g 。现对A 施加一水平推力。求: (1)物体A 、B 保持静止时,水平推力的大小F 1; (2)水平推力大小为F 2时,物体A 、B 一起沿斜面向上运动,运动距离x 后撒去推力,A 、B 一起沿斜面上滑,整个过程中物体上滑的最大距离L ; (3)为使A 、B 在推力作用下能一起沿斜面上滑,推力F 应满足的条件。 【答案】(1) (2) (3)

高中物理运动学测精彩试题(附答题卷和问题详解)

运动学测试(附答案) 一.不定项选择题(5分×12=60分) 1. 一物体以初速度0v 、加速度a 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若物体从t 时刻起,加速度a 逐渐减小至零,则物体从t 时刻开始 ( ) A.速度开始减小,直到加速度等于零为止 B.速度继续增大,直到加速度等于零为止 C.速度一直增大 D.位移继续增大,直到加速度等于零为止 2.某人欲估算飞机着陆时的速度,他假设飞机停止运动前在平直跑道上做匀减速运动,飞机在跑道上滑行的距离为x ,从着陆到停下来所用的时间为t ,则飞机着陆时的速度为( ) A.x t B.2x t C.x 2t D.x t 到2x t 之间的某个值 3.2009年7月16日,中国海军第三批护航编队16日已从某军港启航,于7月30日抵达亚丁湾、索马里海域如图1-1-1所示,此次护航从启航,经东海、海峡、南海、马六甲海峡,穿越印度洋到达索马里海域执行护航任务,总航程五千多海里.关于此次护航,下列说确的是( ) A .当研究护航舰艇的运行轨迹时,可以将其看做质点 B .“五千多海里”指的是护航舰艇的航行位移 C .“五千多海里”指的是护航舰艇的航行路程 D .根据题中数据我们可以求得此次航行的平均速度 4.一质点沿直线Ox 方向做变速运动,它离开O 点的距离随时间变化的关系为x =5+2t 3(m),它的速度随时间t 变化关系为v =6t 2(m/s).该质点在t =0到t =2 s 间的平均速度和t =2 s 到t =3 s 间的平均速度大小分别为( ) A .12 m/s ,39 m/s B .8 m/s ,38 m/s C .12 m/s ,19.5 m/s D .8 m/s ,12 m/s 5. 机车在高速公路上行驶,车速超过100 km/h 时,应当与同车道前车保持100 m 以上的距离.从驾驶员看见某一情况到采取制动动作的时间里,汽车仍要通过一段距离(称为反应距离);从采取制动动作到车完全停止的时间里,汽车又要通过一段距离(称为制动距离),如表所示给出了汽车在不同速度下的反应距离和制动距离的部分数据.如果驾驶员的反应时间一定,路面情况相同 A .驾驶员的反应时间为1.5 s B .汽车制动的加速度大小为2 m/s 2 C .表中Y 为49 D .表中X 为32 6. 在某可看做直线的高速公路旁安装有雷达探速仪,可以精确抓拍超速的汽车,以及测量汽车运动过程中的加速度.若B 为测速仪,A 为汽车,两者相距345 m ,此时刻B 发出超声波,同时A 由于紧急情况而急刹车,当B 接收到反射回来的超声波信号时,A 恰好停止,且此时A 、B 相距325 m ,已知声速为340 m/s ,则汽车刹车过程中的加速度大小为( ) A. 20 m/s 2 B. 10 m/s 2 C. 5 m/s 2 D. 1 m/s 2 7.一人看到闪电12.3 s 后又听到雷声.已知空气中的声速为330 m/s ~340 m/s ,光速为3×108 m/s ,于是他用12.3除以3很快估算出闪电发生位置到他的距离为4.1 km.根据你所学的物理知识可以判断( ) A .这种估算方法是错误的,不可采用 B .这种估算方法可以比较准确地估算出闪电发生位置与观察者间的距离 C .这种估算方法没有考虑光的传播时间,结果误差很大

高考物理试卷分析

高中物理学习材料 (马鸣风萧萧**整理制作) 2010年高考物理试卷(海南卷)分析 海南省教育研究培训院罗基鸣 海口实验中学漆长庆 2010年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程标准试卷(海南卷)依据《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理科.课程标准实验版)和海南省的《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的说明(理科·课程标准实验版)》(以下简称《说明》)以及海南省中学物理教学实际进行命题,试卷为单科独立试卷。 一、试卷结构分析 1、试卷的基本情况 试卷各题的基本情况统计表

2.题型及分值结构 2010年海南高考物理试卷的题型与分值与2009年相同,没有变化。

各种题型题量、分值图表 102030单选题 多选题 填空题 实验题 计算题模块选做题 题量、所占分值 试卷的题型及分值结构符合《考试说明》的规定。 3.内容分值结构 注:其中的数据为粗略统计. 从内容分值结构中可以看出:试卷在必修一模块中内容分量占的较重。特别是涉及牛顿定律的内容分值占到25之多。在必考的四个模块中所占比例较大。 二、试题基本特点 从上面的统计情况可以看出以下一些特点: 1.关注对学科主干知识和核心内容的考查 试卷中涉及的必考内容有:“匀变速直线运动”、“力的合成与分解”、“力的平衡”、“牛顿运动定律及其应用”、“圆周运动”、“静电场、带电粒子在匀强磁场中的运动、洛仑兹力”、“电势、电势能”、“楞次定律”、“机械能守恒定律”以及选考内容中的“动量守恒定律”、“气体实验定律”等等。这些知识点均为“说明”中基本内容,同时也是高中物理教学中的重点内容,属于基础性要求,几乎年年必考。如:试题3是一道选择题,通过一系列的选项设计,将对“速度的矢量性”、“力与平衡”、“匀变速直线运动”、“匀速直线运动”等概念尽收其中;题15考查了“共点力的平”、“匀速圆周运动”、“带电粒子在匀强磁场中的运动”、“洛仑兹力”等多个知识点。 2.重视能力的全面考查 考试大纲中强调考核的五个方面的能力:“理解能力”、“推理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应用数学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实验能力”等在试卷中都有很好的体现。其中关于理解能力的考查贯穿始终,它是各种能力得以发挥的基础。如:试题1中“直流发电机”到“直流电动机”的“偶然”转变,需要对两者基本原

高考物理牛顿运动定律练习题及解析

高考物理牛顿运动定律练习题及解析 一、高中物理精讲专题测试牛顿运动定律 1.如图所示,在倾角为θ = 37°的足够长斜面上放置一质量M = 2kg 、长度L = 1.5m 的极薄平板 AB ,在薄平板的上端A 处放一质量m =1kg 的小滑块(视为质点),将小滑块和薄平板同时无初速释放。已知小滑块与薄平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1=0.25、薄平板与斜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2=0.5,sin37°=0.6,cos37°=0.8,取g=10m/s 2。求: (1)释放后,小滑块的加速度a l 和薄平板的加速度a 2; (2)从释放到小滑块滑离薄平板经历的时间t 。 【答案】(1)24m/s ,21m/s ;(2)1s t = 【解析】 【详解】 (1)设释放后,滑块会相对于平板向下滑动, 对滑块m :由牛顿第二定律有:0 11sin 37mg f ma -= 其中0 1cos37N F mg =,111N f F μ= 解得:002 11sin 37cos374/a g g m s μ=-= 对薄平板M ,由牛顿第二定律有:0 122sin 37Mg f f Ma +-= 其中00 2cos37cos37N F mg Mg =+,222N f F μ= 解得:2 21m/s a = 12a a >,假设成立,即滑块会相对于平板向下滑动。 设滑块滑离时间为t ,由运动学公式,有:21112x a t =,2221 2 x a t =,12x x L -= 解得:1s t = 2.如图1所示,在水平面上有一质量为m 1=1kg 的足够长的木板,其上叠放一质量为m 2=2kg 的木块,木块和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1=0.3,木板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2=0.1.假定木块和木板之间的最大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相等?现给木块施加随时间t 增大的水平拉力F =3t (N ),重力加速度大小g =10m/s 2

高考物理试题评析

高考物理试题评析 IMB standardization office【IMB 5AB- IMBK 08- IMB 2C】

2019年高考物理试题深入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合理设计试卷结构,突出学科主干内容,创新试题情境设计,加强理论联系实际,增强试题与体育运动、生产劳动、科学技术发展的联系,引导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1、以物理学科素养为导向,突出基础性 2019年高考物理试题严格遵循考试大纲,以物理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科学态度与责任的物理学科素养为导向,更加注重对核心物理概念和规律的考查,引导学生夯实学习发展的基础,促进课堂回归教材。如:全国I卷第15题考查库仑定律和带电小球在静电场中的受力分析,全国II卷第20题考查带电粒子仅在电场力作用下的运动问题,全国III卷第14题考查学生对楞次定律的理解,这些试题都是定性判断的选择题,引导学生加强对基本物理概念和规律的理解,促进学生物理观念的形成和发展。 各套试卷中的计算题也注重基础、强调主干,淡化解题技巧,突出考查学生运用基本物理规律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学科素养的提升。如全国III卷第25题考查2个物体多次碰撞和多阶段运动,要求学生加强对物理过程的分析,建立清晰的物理图像,运用基本物理规律解决问题。 2、发挥物理学科特点,加强对体育和劳动精神的引导 2019年高考物理试题较好地贯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要求,发挥物理学科特点,设计与体育运动和生产劳动相联系的实际情境,培养学生热爱体育和劳动,引导学生增强体育健康意识、树立劳动观念。 试题通过结合运动情境,考查学生运用物理概念和规律解决实际运动中的相关问题,引导学生热爱体育运动、积极参加体育锻炼的意识。如:全国II卷第19题以冬奥会跳台滑雪项目为背景,考查学生对运动的相关物理概念与图像中数学元素对应关系的理解;全国I卷第18题以篮球运动员原地垂直起跳扣篮为素材,考查学生对竖直上抛运动规律的理解和应用。 试题加强与生产劳动的结合,引导学生关注生产劳动中的物理现象,以及运用物理知识解决生产劳动中的物理问题,引导学生树立劳动观念。如:全国I卷第33(2)题以材料加工中广泛应用的热等静压设备为背景,要求学生分析相应的气体变化过程,建立物理模型并应用气体定律解决问题,引导学生关注生产劳动中的物理原理;全国III卷第16题以日常生活中卡车运输物体的常见现象为素材,考查学生运用共点力平衡的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加强情境化设计,注重理论联系实际 2019年高考物理试题除有意识地加强与体育运动和生产劳动的结合之外,增加紧密联系科学技术进步和日常生活实践的试题情境,考查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学科素养的发展。如:全国I卷第16题以我国正在研制的“长征九号”大推力火箭发动机为背景,考查学生应用动量定理计算发动机在单位时间内喷射的气体质量,引导学生关注我国在重型运载火箭研发方面的进展;全国II卷第14题以我国嫦娥四号探测器成功在月球背面软着陆为素材,要求学生分析探测器在“奔月”过程中所受万有引力的变化图像,引导学生关注我国在航空航天方面取得的重要进展,提升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增强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全国II卷第25题以汽车刹车过程中的运动情况为背景,要求学生在分析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主动构建物理模型,引导学生关注日常生活中的物理问题,促进学生学以致用。 4、突出图像的呈现方式,考查信息加工能力

高考物理牛顿运动定律专项训练及答案.doc

高考物理牛顿运动定律专项训练及答案 一、高中物理精讲专题测试牛顿运动定律 1.如图所示,一足够长木板在水平粗糙面上向右运动。某时刻速度为v0= 2m/s ,此时一质量与木板相等的小滑块(可视为质点)以v1= 4m/s 的速度从右侧滑上木板,经过1s 两者速度恰好相同,速度大小为v2= 1m/s,方向向左。重力加速度g= 10m/s2,试求: (1)木板与滑块间的动摩擦因数μ1 (2)木板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2 (3)从滑块滑上木板,到最终两者静止的过程中,滑块相对木板的位移大小。 【答案】( 1)0.3( 2)1 (3)2.75m 20 【解析】 【分析】 (1)对小滑块根据牛顿第二定律以及运动学公式进行求解; (2)对木板分析,先向右减速后向左加速,分过程进行分析即可; (3)分别求出二者相对地面位移,然后求解二者相对位移; 【详解】 (1)对小滑块分析:其加速度为:a1 v2 v1 1 4 m / s2 3m / s2,方向向右 t 1 对小滑块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1mg ma1,可以得到: 1 0.3 ; (2)对木板分析,其先向右减速运动,根据牛顿第二定律以及运动学公式可以得到: v0 1 mg22mg m t1 然后向左加速运动,根据牛顿第二定律以及运动学公式可以得到: 1 mg 2 2mg m v2 t2 而且 t1 t2 t 1s 联立可以得到: 1 t1 0.5s,t2 0.5s ; 2 , 20 (3)在t1 0.5s时间内,木板向右减速运动,其向右运动的位移为:0v0 x1t10.5m ,方向向右; 在 t20.5s 时间内,木板向左加速运动,其向左加速运动的位移为:

2019年高考物理全国卷三试卷分析

2019年高考物理试卷分析 徐勇 2019年高考物理试题总体难度趋于平稳,与2018年基本持平,试卷结构,试题类型稳中有变,具体分析如下: 14题:本题作为物理部分第一题,考点为楞次定律与能量的关系,较为简单,学生不太容易把楞次定律和能量守恒联系起来,但答案的设置使学生较容易用排除法选出正确答案。 15题:本题考查天体圆周运动的半径与线速度,向心加速度的关系,模型为同一个中心天体,只需要学生记得最基本的公式即可选出正确答案,相比往年对圆周运动的考查难度有所降低。 16题考查力的平衡,但与往年不同的地方在于往年都考查力的动态平衡,今年考查的知识简单的静态平衡,难度不大。 17题:本题考查有阻力作用下的竖直上抛运动的动能和高度的关系,相关信息已E K-h图的形式给出,解答此题需要学生能根据动能定理列式并把式子化为E K-h关系式,从而找出斜率的含义,需要学生掌握动能定理并具有一定的读图能力。 18题:本题考查带电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涉及周期公式和半径公式,需要学生运用相关知识画出粒子运动的轨迹,找出对应几何关系。总体难度适中。 19题:本题考查电磁感应的双棒问题,情景设置较为简单,学生要选出答案不太难,但要真正找出v-t关系难度不小。 20题:本题考查有拉力作用下的版块模型,相关信息用f-t图,v-t

图给出,需要学生具有较好的从图像提取相关信息的能力,难度较大。21题:本题考查空间中的点电荷的电场强度和电势的问题,需要学生熟练掌握空间中等量异种电荷周围的电场分布,电势变化,并具有较好的空间空间想象能力,难度较大,与往年该考点难度差不多。22题:力学试验题以自由落体运动为考查背景,难度不大,但第二问的设置为开放性的答案,要求学生确实理解实验,并能准确表达,单独就比简单的选择增大了。 23题:本题考查多用电表相关知识,用到中值电阻。多用电表近几年多次出现在全国卷的高考试验题中,是近年高考的热点,也是难点,在复习中要给予足够的重视 24题:本题考查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类平抛运动,和功能关系,题目难度不大 25题:25题是对动力学与能量,动量的综合考查,要求学生具有较好的分析能力,知识的掌握与理解,综合运用的能力要求较高,与往年相比最大的变化是结合了动量的考查,作为物理部分的压轴题,难度合理。 选修3-3第一小题:本题考查油膜法测分子直径。该考点在高考改革后首次出现,且考查的方式由原来的5选3变成开放性的填空题,难度增加,让人比较意外。 选修3-3第二小题:本题考查理想气体状态方程,题目比较常规,难度不大。 总之,19年高考部分考点考查难度加大,也有部分考点考查难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