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储气库钻井工程监督程序

储气库钻井工程监督程序

储气库钻井工程监督程序
储气库钻井工程监督程序

长庆油田水平井钻井工程监督程序

一、开钻前监督内容

1、钻井资质

对施工单位的资质进行核查,主要检查资质证明、装备情况、人员数量及各岗位应持证人员情况等。施工队伍必须持有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签发的有效资质证;

人员及持证:

①钻井队岗位人数不少于40人(ZJ40)。

②应持证人员为井架工以上岗位人员,持证率必须100%

③所有岗位人员应持有效HSE证。

2、钻前、井场监督要点

见附件1:《长庆油田钻井井场及钻前道路修建规范(暂行)

3、仪器设备配备及安装

设备型号数量原则上按照钻井工程设计推荐标准进行配备,也可采用性能相近的设备,但不能配备低于设计要求的设备。

①设备防护装置

钻台、二层台、天车头、配浆罐护栏齐全,井架扶梯、笼梯齐全并固定牢靠,钻机、泥浆泵、传动链条、柴油机飞轮、万向轴等部位护罩齐全。

②仪器工具

指重表灵活可靠,自动记录仪卡片记录准确,各压力表有出厂检验合格证,压力表量程符合要求。测斜工具:要求配备MWD(LWD)随钻仪器,探管数量不少于两套。无磁钻铤长度不小于9.14米。钻井液性能测量仪器包括密度计、马氏漏斗粘度计、六速旋转粘度仪、失水仪各1套。

二、钻井过程监督程序

1、钻井监督工序和要求。

A二开前井口满足安装套管头的要求,储气库注采井应砌方井,井口安装、

井口试压。

B 刘家沟工艺堵漏,

C 钻井取心作业。

D中途电测

E 钻开油气层前后检查及保护油气层措施的结果。

F 到井套管及附件的检查验收。

G下套管作业。

H 固井作业及完井井口试压。

I 井下复杂情况和事故处理。

2、钻井监督要搞好对入井套管、套管附件、钻井液处理剂、固井水泥和添加剂的检查验收,以及商检报告、质检报告、出厂合格证等的核查。对有质量问题或怀疑有质量问题要及时向监督部和项目组汇报。

2、在技术套管、完井套管固井前,钻井监督人员要核查施工单位提交的水泥浆化验单和固井设计并按固井设计监督施工。

3、钻井过程中如果需要更改设计应由项目组按照相关的程序完成设计变更,变更后的设计完成审批程序后,钻井监督才允许施工单位依据变更设计继续施工。

4、钻井监督在钻井施工过程中如果发现施工单位违反设计、合同或相关标准,要以监督指令形式给施工单位下达整改通知,限期整改或停工整改并及时向项目组汇报并书面下达备忘录。

三、钻井过程、完井过程的监督内容

1、表层段作业

A 对表层的实际深度、测斜数据、防碰图制作等逐项核实。

B 表层套管下深必须符合设计、表套必须用水泥浆封固,水泥浆必须返出地面,未返出的必须从井口回填水泥。

C表层段测斜间距依照设计执行,按要求做好防碰图。

D表层套管、固井水泥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必须使用合格产品。

2、其它层段

A 直井段作业:对测斜数据及防碰图的制作进行监督并签认。直井段测斜间

距和最大井斜不得超过标准。

B 二开钻遇第一个砂层时进行地层破裂压力试验并记录数据,并以此作为井控依据。

C斜井段作业:监督施工单位在造斜段、增斜段,稳斜段的钻具组合是否符合设计要求,测斜数据是否准确。

D 刘家沟工艺堵漏:下光钻杆至刘家沟组下部,把预先配置好的堵漏泥浆注入至预定井深,关封井器实施挤压。记录破裂压力、挤入量、最高稳压数值。

3、储气库注采井套管头的安装:

(1)砌好方井,满足安装套管头需要;

(2)严格执行套管头的安装程序;三开井身结构的井,要调节好表层套管的联入,四开井身结构的井,在下完Ф339.7mm套管后,安装套管头。

四、井控安全

1、井控预案及制度

(1)钻井队建立井控应急预案;

(2)九项管理制度健全并上墙;

2、井控设备检修,每半年检修一次,并出具检修报告。实施压井作业的井,完井后必须进行检修。

3、井控设备配备、安装

封井器、四通、底法兰、节流、压井管汇、内防喷管线、放喷管线、远程液压控制台等按照钻井工程设计和《长庆油田石油与天然气钻井井控实施细井控设备试压标准则》要求配置、安装。

4、井控设备试压:钻井队二开前对井控设备按照《井控实施细则》要求进行试压,试压结果由钻井队和监督现场签认。

5、钻具内防喷工具:为方钻杆上下旋塞、钻具回压阀各1套;方钻杆旋塞专用扳手准备到位,能正常关闭。钻具回压阀上下活动自如。

6、压井材料:按照设计储备加重材料及加重泥浆。

7、循环系统配置:储备罐不少于6具,每具应大于40方;配备电动混合漏斗和射流加重漏斗,气井必须按要求配备液气分离器。

五、钻井工程质量监督程序

(一)井身质量监督程序与内容

1、直井段

(1)现场检查钻井队制定的防斜打直的措施和操作规程。

(2)监督钻井队严格按钻井设计要求跟踪测斜。

(3)若完井井身质量不符合钻井设计时应立即以指令形式暂停钻井队实施下道工序并及时将情况如实及时汇报。

直井段井身质量表1

2、定向段

(1) 审查定向段施工设计和各阶段的施工技术措施。

(2) 监督定向人员严格按有关技术规定进行轨迹跟踪测斜。

(3) 定向段测斜间距

防碰段每30m一点,造斜段每10~20m一点,其余井段每50m一点;连斜每25米一点。

3、水平段

(1) 审查水平段施工设计和各阶段的施工技术措施。

(2) 监督定向人员严格按有关技术规定进行轨迹跟踪测斜。

(3)水平段测斜间距;每10m一点,必要时加密测量。

4、测斜探管必须1个月校验一次。

(二)、固井质量

(1)实际人工井底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2)固井质量合格;

(3)查看填充段固井质量及水泥返高是否达到设计要求。

六、固井监督程序

1、通井循环:对于深井、定向井、油气活跃井、尾管井通井的过程,要进行短起下钻,以便准确计算油气上窜速度。原钻具通井到底,调整钻井液性能,连续循环2周以上,粘度切力低,流动性好,保证井眼畅通。通井起钻完后,要及时换装相应套管尺寸的防喷器芯子并试压合格。

2、套管管理

(1)套管起吊、丈量、清洗、摆放

套管起吊要用吊带,按照入井顺序排放整齐,清点套管数量,丈量长度,丝扣清洗干净,垛高不超过三层,层间有垫杠。13Cr套管及防腐套管严格按厂家使用手册执行。

(2)套管编号、通内径

套管用油漆进行编号,标识套管附件及扶正器的安放位置,通内径有记录,通径规直径小于套管内径值3.18mm,φ139.7mm和φ114.3mm套管通径规长度不小于150mm,φ177.8mm套管通径规长度不小于200mm的。

13Cr套管所用通径规为特制胶皮护套,防止损伤套管。

3、套管附件

(1)扶正器

①检查出厂合格证;

②检查套管扶正器规格及数量求;

③检查套管扶正器扶正条厚度不小于4mm;

④扶正条三边焊接牢靠;

⑤扶正器无变形;

⑥扶正器弹性好;

⑦扶正器销钉采用5寸钢钉;

(2)浮箍、浮鞋;

①检查出厂合格证;

②浮箍必须采用弹簧复位式,能正常复位,密封牢靠;

(3)短套管、联顶节

①短套管钢级壁厚等同于安放井段套管钢级壁厚,长度必须大于3米。

②联顶节丝扣完好,接箍无变形及松扣,用套管内径规通内径;长度合适,通过调节保证套管头高出地面0.1-0.2米,钢级不得低于井口套管的钢级。

(4)循环接头丝扣完好。

4、套管记录及管串结构

(1)浮箍位置应低于地质要求的人工井底2米以上。

(2)浮箍、浮鞋之间加放两根套管,总长度20米左右。

(3)短套管安放位置与地质要求误差小于5米。

(三)下套管

1、密封脂涂抹

套管专用密封脂涂抹均匀。

2、套管上扣

(1)下套管必须使用双吊卡;

(2)气井必须用带扭矩仪套管钳上扣。套管余扣不得多于2扣。

(3)防腐套管上扣后,对损伤部位必须进行补漆。

(4)下13Cr套管要用专用无牙痕钳牙,确保不伤套管。

3、下套管操作

(1)平稳操作,控制下放速度。

(2)φ244.5mm、φ177.8mm套管下至预计位置,先座挂套管于套管头,确保套管头的金属密封;

(3)在套管头两侧出口引出导流管线排放泥浆。

4、扶正器安装

扶正器加放位置执行钻井工程设计,扶正器安装在套管接箍部位,穿销钉并折弯。

5、灌泥浆及中途循环

(1)灌钻井液装置应结构合理,管线连接安全可靠;

(2)每下30根套管灌满钻井液一次(即掏空段不得大于300米);

(3)下套管至1000米左右必须循环一周(避开易垮塌层位);

(4)下套管有遇阻时,必须上提套管并接方钻杆循环。

6、井控坐岗

有专人坐岗记录钻井液灌入量和返出情况

7、核对剩余套管数量

(四)固井前准备

1、检查固井设备身份证及人员持证

查验每台水泥车和灰罐车的固井设备身份证,水泥车数量不少于2台。井口工和技术员必须持有井控培训合格证。

2、循环处理泥浆

注水泥前应以不小于钻井时的最大环空返速至少循环2周,测量钻井液马氏漏斗粘度不大于50秒。

3、检查固井设计

(1)必须有经过油田公司审核的固井施工设计;

(2)查看设计水泥浆密度及预计施工压力

(3)核实是否按照实测井径计算灰量。

4、检查固井用水量

储水罐应保持清洁干净,储备清水量不少于80方(不得使用污水配浆)。

5、胶塞质量

检查出厂合格证

(五)固井施工

1、施工连续性

(1)从停止循环钻井液到注前置液中停时间不超过30分钟,否则继续进行循环;(2)注前置液、水泥浆、压胶塞、替水、碰压连续;

2、水泥浆密度

(1)执行固井设计要求,平均密度差小于0.02g/cm3

(2)收集水泥浆密度原始记录。

3、井口返出情况

查看井口返出有无明显变化,若有漏失,记录漏失时间,顶替结束后,核实漏失量。

4、碰压

(1)计量顶替;

(2)φ139.7mm产层套管固井碰压不超过25MPa,φ177.8mm产层套管固井碰

压不超过30MPa;

(3)储气库注采井φ244.5mm技术套管固井碰压不超过30MPa;

(4)储气库注采井分级固井碰压不超过30MPa。

5、候凝

(1)若碰压结束后井口断流,采用开井候凝;

(2)若井口不断流,采用套管内蹩压超过管外静压力2-3 MPa关井候凝,井队有专人观察井口压力。

(3)关井候凝期间要及时放压,关井压力保持在关井候凝压力范围内。候凝4小时后,放压断流,则开井候凝。

(六)测三样

1、钻井液浸泡时间

核实钻开油气层至固井结束间的钻井液浸泡时间。除甲方原因和自然原因外,打开油气层钻井液浸泡时间超标,应在工序签认表中注明原因,并按照《固井处罚细则》进行处罚。

2、候凝时间:至少48小时。

(七)试压

气井装好井口,候凝48小时后,测完三样进行试压。储气库注采井φ244.5mm、φ177.8mm产层套管在使用分级箍固井的情况下也要试压至30MPa,稳压30分钟,压降小于0.5 MPa,φ339.7mm技术套管试压20MPa,稳压30分钟,压降小于0.5 MPa。

七、钻井液的监督程序

(一)准备工作

熟悉单井工程设计及有关情况,收集整理该井与钻井液有关的数据、资料,编写监督计划。

(二)安装及开钻前钻井液的准备工作监督

1、审查施工单位根据单井钻井设计制定的钻井液现场施工作业设计,内容必须符合原设计要求。

2、检查泥浆工配备和技术力量。

3、检查钻井液用水源,水质分析报告。

4、检查泥浆性能测量仪器校验情况。

5、检查各种原始记录表格准备情况。

6、检查开钻用钻井液原材料及处理剂的品种、数量,包装及外观质量与相应准入证、产品出厂合格证,质量测检报告和第三方质量检验报告是否一致,不合格产品不准使用。

7、检查泥浆循环系统、固控系统及相关设备安装质量是否符合要求。

8、检查施工单位安全、环保制度及消防措施是否建立。

9、检查一开钻井液是否按设计配制。

(三)钻井过程中钻井液的监督。

1、监督施工单位及时做好各次开钻的泥浆预处理和体系转化工作,使其满足施工需要和设计要求。

2、督促施工单位根据设计要求对钻进时出现的各种井下情况及时采取应对措施,确保钻井安全。

3、监督要不定期检查钻井液处理药品加入量及性能情况。

4、督促施工单位根据设计要求、提前做好钻井液材料准备,特别是加重材料的准备和保管。

5、督促施工单位做好钻井液测量仪器、设备的维护、保养和校验工作并做好记录。

6、督促检查施工单位及时填写《钻井液班报表》等原始记录。

7、检查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情况。

(四)钻开油气层钻井液监督

1、检查钻开油气层的钻井液技术措施,督促施工单位加强坐岗。

2、要求提前准备好保护油气层钻井助剂材料。

3、督促施工单位在进入油气层前50~100米调整好钻井液性能,密度、失水量、含砂等达到设计要求。并足量加入保护油气层助剂材料。

(五)中途完井及完井阶段钻井液监督

1、监督施工单位按设计要求,调整钻井液性能,保证电测、中途测试和下套管作业顺利进行,提高固井质量。

2、督促施工单位认真做好完井资料整理、总结和及时上报。

八、钻具管理监督程序

1、监督、检查下井钻具、接头、工具等的机械性能和几何尺寸是否满足工序施工要求。

2、监督钻井队做好钻具、工具、接头的检查,特殊工具还须绘制示意图并注明尺寸。

3、监督钻井队定期对钻具进行倒换、错扣、探伤检查。

4、监督钻井队严格执行有关操作规程。

九、汇报

1、早上8:00以短信方式汇报生产情况及施工参数;

2、重大情况及时电话汇报;

3、按时填写每天监督日报;

4、完井后收集资料并报项目组;

5、编写完井监督总结。

附件1:

长庆油田钻井井场及钻前道路修建规范(暂行)

为了规范钻井井场及钻前道路修建标准,保证钻井施工安全,有利于油气井后续管理和维护作业,有利于节约土地和降低成本,同时,根据市场开放的客观需要,为了进一步推进标准化的实施进程,结合长庆油田的地貌特征及外部关系等实际情况,特制定本规范。

一、井场修建规范

1.选定原则

(1)井位勘定应遵循地面服从地下的原则,但井场修建应满足井控安全和钻井作业安全及环保的基本要求。

(2)一般油、气井井口距高压线及其它永久性设施不小于75m,距民宅不小于100m,距铁路、高速公路不小于200m,距学校、医院和大型油库、河流、水库、等人口密集性、高危性场所不小于500m,距矿产采掘井巷道不小于100m。安全距离如果不能满足上述规定的,应组织相关单位进行安全、环境评估,按其评估意见处理。

2.技术要求

(1)井场水平高差不超过0.5 m(井场长、宽每10米,水平高差不超过0.1米),井架、机泵房地平面水平高差不超过0.14 m,且稍高于四周,形成1%~2%的坡度,利于排水。

(2)井场施工时,边坡长度小于10 m时,坡度比例为1:0.4,大于10m时应结合地质条件综合考虑;崖坡高度每超过10 m,加留

一处平台,宽度不小于1 m 。

(3)井场大小不得小于表1的要求。

井场面积标准表1

(4)油井单井挖方(实方)不小于50 m×35m;丛式井常规区域每增加1口,挖方加长4.5m,高气油比区块挖方加长5~5.5m。气井单井挖方(实方)不小于70 m×50 m;丛式井每增加一口,挖方加长10 m。

二、泥浆池修建规范

1.泥浆池由钻井单位确定具体开挖位置,由钻前施工单位按泥浆池施工标准实施。

2.泥浆上水池布置在井场的后场,沉砂池布置在钻机的一侧(实方位置),如需增加沉砂池容积时,应在原基础上沿大门方向继续前挖。

3.油井泥浆池内侧边缘距井口的距离不小于12 m,气井泥浆池内侧边缘距井口的距离不小于20 m。

4.泥浆池大小应不小于表2的要求(注:表中尺寸为池底尺寸)。

泥浆池容积标准表2

三、生活区场地修建规范

1.生活区原则上应选择在井口上风向位置,尽量避开沟崖、滑坡、塌方等危险地带,选择在地势较为平坦、地质条件较为稳定、便于排水的地带。

2.钻井队生活区与井场设施应分开摆放。常规油井区的生活区距井场边缘距离应不小于50米,高气油比区域的生活区与井场边缘距离应不小于200米。气井生活区与井场边缘距离应不小于200m。

3.生活区场地的修建面积应满足所有生活设施的摆放需求。

四、钻前道路修建规范

1.应避开易滑坡、坍塌、泥沼等不良地段,按照通行安全、经济实用的原则选择线路,充分利用原有道路。

2.平坦地段修筑钻前道路,路基宽度应不小于7m,有效路面不小于6m。山区修筑钻前道路应因地制宜,路基宽度应不小于6m,有效路面应不小于5m。

3.转弯处曲率半径不小于18m,路面宽度不小于8m。

4.在多弯、相互不能通视处应设置会车道。一般每间隔250-400 m修一处会车点,会车点路面宽8 m、长度大于20 m。

5.道路纵坡坡度一般不大于15%(8°),局部复杂路段最大不超过36%(20°),确保各种施工车辆正常通行。

五、竣工验收与处罚

工程完工后,由项目组外协人员牵头,组织钻井、地质、监督以及钻前施工单位人员,按照规范进行全面验收,验收合格的予以签认,不合格的必须整改,整改不合格的由钻井监督予以处罚。

1.修建井场未达到要求,处罚1~3万元。

2.修建泥浆池未达到要求,处罚0.5~1万元;

3.修建生活区距井场距离未达到要求,每口井处罚1万元,并要求限期整改,未整改或整改后仍达不到要求的,新钻井每口井处罚2万元。

4.钻前道路未达到要求,处罚1~3万元。

六、附则

1.本规范未规定的事宜,仍按相关要求执行。

2.因特殊工艺及设备对井场修建有新要求的,由项目组根据现场情况另行商定。

3.本规范仅适用于钻前临时用地,征地仍按照原标准执行。

4.本规范由工程技术管理部负责解释,自2010年6月1日起执行。

2021新版枯竭气藏储气库安全管理及措施

When the lives of employees or national property are endangered, production activities are stopped to rectify and eliminate dangerous factors. (安全管理)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 2021新版枯竭气藏储气库安全管 理及措施

2021新版枯竭气藏储气库安全管理及措施导语:生产有了安全保障,才能持续、稳定发展。生产活动中事故层出不穷,生产势必陷于混乱、甚至瘫痪状态。当生产与安全发生矛盾、危及职工生命或国家财产时,生产活动停下来整治、消除危险因素以后,生产形势会变得更好。"安全第一" 的提法,决非把安全摆到生产之上;忽视安全自然是一种错误。 通过危险、有害因素分析可知,地下储气库存在潜在井喷失控、天然气泄漏及至火灾爆炸的危险性以及噪声和毒性危害性。 其中,在钻井作业过程中,可能发生的重大危险事故是井喷。因此,应从钻井设计、施工作业、设备与安全管理等方面制定对策措施,消除事故隐患(此部分内容本书不作详细介绍,请参考相关钻井专业书籍)。 (1)井口集输方面安全对策措施: ①采用硅基防塌钻井液体系,用双向屏蔽暂堵技术对储层进行保护,防止在钻井完井期间对产层造成较大伤害。 ②采用耐腐蚀材料生产的管柱,并且油套环空充填防护液。 ③井口布置方案采用丛式井组,井口采气树采用法兰式连接双翼双阀结构。 ④选用的地面信号采集控制系统具有如下功能: a.在发生火灾情况下,可以自动关井;

地下储气库的建设与发展

地下储气库的建设与发展 发表时间:2019-01-17T14:35:40.557Z 来源:《防护工程》2018年第31期作者:贾新辉郭志明何长宏张英东 [导读] 这不仅对于天然气公司的品牌信誉产生影响,同时造成生活生产中不便利,与国外发达国家存在不小的差距。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长庆油田分公司储气库管理处陕西西安 710000 摘要:地下储气库在进行调控峰值以及稳定提供天然气上是十分重要的。中国天然气地下储气库由于发展尚未成熟,但是国家对于天然气使用的普及,基本上多数居民都能用上天然气,这种供给与需求的不对等,造成地下储气库调控峰值能力无法满足其需求。这篇论文是根据实际工作经验,站在较为宏观角度上,对目前中国天然气建设技术现状进行分析,然后根据经验对于地下储气库未来需求提出相关建议,帮助地下储气库建设与发展提供想法。 关键词:地下储气库;建设技术;发展;建议 引言 地下储气库建设是根据不同的储气库特性,将天然气进行压缩储存的技术方式,并且在各种天然气使用高峰期将其取出,满足高峰时期居民的使用要求,所以在进行储存、调控峰值的过程中各个技术使用操作都十分重要。现在天然气储气库建设已经发展一段时间,但是由于发展进度赶不上时代改变,所以在需要调控峰值的阶段,地下储气库无法完全发挥其作用,这不仅对于天然气公司的品牌信誉产生影响,同时造成生活生产中不便利,与国外发达国家存在不小的差距。 1地下储气库建设技术的当前现状进展 1.1枯竭油气藏建设地下储气库技术 枯竭油气藏是当前最为适合建设地下储气库的技术方式,在中国也是建设地下储气库的首要之选,目前由于气田的开采不断进行,已经出现枯竭油气田的开发基本经历了产量升高、产量稳定、产量减少的几个阶段,现在气田地层压力已经下降至废弃压力的附近区域。对于这几个开采阶段研究,建设枯竭油气藏地下储气库是可靠有效的。但是当前中国对这项技术开始发展,但是研究使用较为不成熟,在枯竭油气藏地下储气库运营、使用、监控等方面技术工艺还处于初级阶段,系统零散,体系混乱。但是经过国内研究,在以下几点已经有了研究成果:第一,对枯竭油气藏地下储气库调控峰值方式进行相应的改善优化,提出京津冀地区高峰值时间调控峰值的可行性方案;第二,对于一些特殊地区输气管道腐蚀问题进行阐述探讨,研制出合理的修复气井的工艺流程;第三,对于地下储气库的管理维护系统的问题进行分析,总结有效的运行管理技术经验,形成切实可行的科学技术。通过对于以上枯竭油气藏建设地下储气库技术研究,已经解决较为核心的问题,但是其技术发展还有较远的路要走。 1.2盐穴储气库技术研究及应用现状 这些年以来,由于盐穴地下储气库可以弥补金属储气罐的各种不足,所以这两年来得到较大的关注与研究,国内外由于应用需求,对盐穴地下储气库的各个方面进行分析研究:水溶开采技术、腔体建造工艺、稳定性检测、密封性提升等。同时对于盐穴地下储气库,中国对此研究深入,形成自己特色的技术工艺。中国对于盐穴地下储气库的建设经历了技术探究、技术应用与改善、成熟与完善阶段,目前中国对于盐穴地下储气库建设已经拥有多项特色专利技术,完成老腔的改善扩建、腔体密闭性检测、光纤检测油水临界面等,同时为了能够提高盐穴地下储气库高效运营,研究出相关的体系技术方法。但是中国盐穴地下储气库,仍然还存在腔体建造速度缓慢、腔体形态不适合、改造困难、适宜建造地下储气库地址较少的问题。 2对于中国地下储气库建设技术需求研究及建议 通过上述对于中国建设地下储气技术研究,并且针对不同特征的储气库其技术发展水平也是不太一致,中国目前枯竭油气藏地下储气库建设技术因为起步较晚,基本发展时间较长,已经进入初级发展阶段,较国外先进技术水平有较大差距,但是盐穴地下储气库建设技术能够有自己特色技术,发展较为顺利,但是属于新兴技术,有其薄弱环节亟待解决,为了面对今后的挑战,需要摸清未来的需要,尽快进行研究开发,帮助中国地下储气库更上一个台阶。 2.1优化枯竭油气藏地下储气库 目前枯竭油气藏地下储气库建设技术在国内使用较为广泛,并且在各个专家学者的研究下,其相关技术也有较好的发展,但是目前为止还是处于初级阶段,系统问题层出不穷,这就需要各个公司能够根据我国东西部地质环境条件,对于需要改扩建的枯竭油气藏地下储气库建设技术进行研究优化,根据本单位的执行方案,提出以下建议:第一,积极研究国外先进的技术经验与管理理念,优化运营,改善生产技术,加快发展进程;第二,对于枯竭油气藏地下储气库各个方面的地质勘查、方案设计、工作原理、建库手段、采气井网布置进行研究开发,研制出属于中国特色创新技术,拥有企业核心发展力。 2.2改善盐穴储气库薄弱环节 对于盐穴储气库,我国企业已经开发研制出多种中国特色技术,所以可以将精力集中在盐穴储气库较为薄弱的环节,进行突破研究:第一,提高水溶开采中夹层垮塌控制水平;第二,地下储气库运行过程中,防止天然气水合物产生,提高天然气品质;第三,利用建设技术改善与管理优化,加快腔体建造速度,提高生产效率;第四,根据地质环境选择合适腔体形态分析。 2.3制定地下储气库管理标准 无论利用那种地下储气库建设技术,都应该根据技术特征、使用需求、安全等级,制定地下储气库建设管理标准,改善目前国内对于地下储气库规范标准不全面,企业应该按照自己需求,进行相应补充。这些企业规范与标准的建立健全,可以帮助地下储气库减少使用风险,减少维修率,提高使用效率,增加收益。 2.4建设数字化地下储气库 中国建设地下储气库受到地质环境问题的影响,所以建设复杂,并且对于潜在危险忽略,这导致我国企业技术在对于储气库建设中规划设计、施工建设、运行使用中皆与国外有较大差距,实质性原因就是进行地下储气库数字化建设。所以,企业应该实现全寿命周期的数字化系统建设,能够建立数字化地下储气库,直接实现流程各个环节的实时监控,建立以储备地层渗流为关键、井网-地上为限制约束条件,集地下地面于一体的三维仿真数值模拟技术,建立数字化储气库,实现储气库地下-井网-地上的多维度设计、运营模式管理,提高

国外盐穴地下天然气储气库建库技术发展

万方数据

第9卷第1期郭彬等.国外盐穴地下天然气储气库建库技术发展2002年1月 可以采用正向循环,也可以采用反向循环,洞穴的淋洗过程见图2。这2种方法都可以使盐穴得到稳定的形态。法国索非公司的建库经验证明,通过对2种方法进行对比发现,反向淋洗的采盐率比正向淋洗的采盐率高得多。 图2洞穴淋洗过程示意图 大部分情况下,盐层中含有一定的硬石膏和页岩夹层。在溶矿期间,不坚实的岩层会掉到盐穴的底部,堆成碎石堆,结果使储气空间减少。在有些情况下,碎石所占的体积为整个盐穴开采体积的30%~40%。 为了控制并保证气库顶上方的淋洗质量,不破坏气库的完整性,以及其承压能力不受到损害,通常采用比水轻的碳氢物质(如丙烷、丁烷、柴油)作为表面材料喷涂在盐穴顶表面。这些材料通常是防腐的水不溶物,它们附着在盐的表面,可以防止盐穴淋洗时,上部盐被溶解下来。实践证明,应用效果较好。 3深度、几何形状及大小 由于盐丘与盐层的性质各异,在盐丘及盐层上,造穴的具体设计也不同。对于盐丘来说,在造穴深度上有很大的弹性,盐穴深度可达到1828.8m(6000ft)以下;但对盐层来说,1828.8m就是造穴深度的最大极限值。美国P睁KBB公司经计算并研究认为,当盐穴的深度达到1066.8~1524.0m(3500~5000ft)时,在钻井、淋洗盐穴、气体压缩及气库运行等方面所花的费用都是最经济的。 初始的溶腔形状是圆柱形,经改造后,可以形成圆形。改造的原因是,圆形经岩石力学理论证明,最稳定。 对于盐层储气库来讲,尽管球形是一个理想 的形状,但由于有些盐层给出了限定的厚度,并希望建得尽可能大,以减少工程费用。因此,实际的工作中,盐穴的溶腔形状就会被建成为扁椭圆形。确切的溶腔几何形状由声纳扫描仪进行检测(见图3)。 图3声纳测试示意圈 在美国,储气库溶腔的大小是以最低可容纳的工作气体积来设计。一般来说,设计的最小溶腔一般可容纳84.951~169。902dam3的工作气,单个大气穴可建在盐丘上,而盐层则不同,它可以建若干个小气穴,以满足储气量的要求。 4密封性 在向盐穴注入天然气期间,水蒸气的含量和水的露点温度会有所增加,这是因为要从剩余的盐中吸收水蒸气的结果。因此,将气库中的气体送到分支管线之前需要配备相应的地面设施和动力,对气体进行干燥。 西德建盐穴储气库的密封经验是在盐穴的表面安置一个密封夹层,使其具有对水蒸气的渗透尽可能低的特性,以防止或减缓气体中水蒸气含量的增加[3],这个密封层对防止产生气体水化层及管线腐蚀也有一定的作用。 气穴建好后,还需要对其进行密封性试验[4]。通常,外部水压实验可以用于气库结合面的密封性实验。但这还不够,因为水在结合面处不漏并不等于从里到外都不漏。对于盐穴气库而言,最后水泥套管及生产管柱从内至外的密封性试验非常严格。由于这个原因,在对套管及生产管柱进行密封性试验时,都采用市场上可提供的HOLD 系统——氦气漏失探测仪(见图4)。 万方数据

枯竭气藏储气库安全管理及措施(标准版)

( 安全管理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枯竭气藏储气库安全管理及措 施(标准版) Safety managemen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production management. Safety and production are in the implementation process

枯竭气藏储气库安全管理及措施(标准版) 通过危险、有害因素分析可知,地下储气库存在潜在井喷失控、天然气泄漏及至火灾爆炸的危险性以及噪声和毒性危害性。 其中,在钻井作业过程中,可能发生的重大危险事故是井喷。因此,应从钻井设计、施工作业、设备与安全管理等方面制定对策措施,消除事故隐患(此部分内容本书不作详细介绍,请参考相关钻井专业书籍)。 (1)井口集输方面安全对策措施: ①采用硅基防塌钻井液体系,用双向屏蔽暂堵技术对储层进行保护,防止在钻井完井期间对产层造成较大伤害。 ②采用耐腐蚀材料生产的管柱,并且油套环空充填防护液。 ③井口布置方案采用丛式井组,井口采气树采用法兰式连接双翼双阀结构。 ④选用的地面信号采集控制系统具有如下功能:

a.在发生火灾情况下,可以自动关井; b.在井口压力异常时,可以自动关井; c.在采气树遭到人为毁坏和外界破坏时,可以自动关井; d.在发生以上意外,自动关井没有实现时,或者其他原因需要关井时,可以在近程或远程实现人工关井; e.能够实现有序关井,保护井下安全阀。 ⑤开井前必须先检查流程,重点检查分离器、安全阀和压力表,进站前要确保井和站内的各项联系;同时各设备、仪表、流程必须保证完好、准确、灵活、可靠及畅通。 ⑥气井在未进行清水或泥浆压井时,严禁在井口装置无控制部位动火及进行维修作业。 ⑦井口放空管道必须固定后方可使用。 (2)站场平面布置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及法规执行,满足防火防爆安全要求,各种检测仪表自控仪表、报警设施要确保运行安全可靠。防静电接地:场区内所有的容器、机泵、设备、管线的始末端及分支处以及直线段每隔1OOm均设防静电接地装置。

国内储气库建设现状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对天然气的需求量也持续增长,国内输气管道建设规模不断扩大,遍及全国的天然气管道网络基本形成,相应的天然气网络的供气安全也面临着极大挑战。 2009年末,受特殊天气影响,全国多个地区出现“气荒”,中石油等上游供气企业制定了一些应急规划,各下游燃气企业也着手准备小型液化天然气(LNG)储备站等储备调峰措施。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公司规划在2020年前建成有效工作气量达450×108m3的地下储气库,其中2011年~2015年,要先期在六个油田(大港油田、华北油田、辽河油田、西南油气田、新疆油田、长庆油田)建设10座总工作气量达240×108m3的地下储气库。根据目前初步完成的构造筛选工作,第一批地下储气库库容指标预测如表。 表中石油规划第一批地下储气库汇总表

根据股份公司勘探与生产分公司审查,唐家河地下储气库不具备建库条件,大港油田板南地区共有三个断块符合建库条件,分别是:板G1断块、白6断块和白8断块,有效工作气量合计×108m3。 本报告主要对板南地下储气库地面工程建设的可行性进行研究。 2、我国已建地下储气库建设现状 地下储气库是输气管道建设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1999年大港油区大张坨地下储气库的建设,正式揭开了我国大型城市调峰型地下储气库建设的序幕,随后几年,股份公司相继将大港油区的板876气藏、板中北高点气藏、板中南高点气藏和板808、828油气藏改建成与陕京线、陕京二线配套的地下储气库,并将华北油田的京58气藏、永22气藏改建成与陕京二线配套的地下储气库,将金坛盐穴改建成与西气东输管道配套的地下储气库,且计划将江苏刘庄气藏改建成与西气东输配套的地下储气库,同时对金坛储气库进行扩建,建设金坛二期工程。已建及在建地下储气库概况如表和表。 表我国已建地下储气库汇总表

储气库的安全管理

储气库的安全管理 发表时间:2019-01-17T14:43:52.667Z 来源:《防护工程》2018年第31期作者:郭志明何长宏贾新辉张英东 [导读] 直接影响员工生命、企业财产、居民生活、企业生产。因此,储气库安全管理一直成为储气库管理的重点。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长庆油田分公司储气库管理处陕西西安 710000 摘要:根据作者平时的工作经验以及查阅的相关资料,首先阐述中国储气库安全管理的概述,明确分析现在储气库状况,然后根据上述内容,着重分析今后储气库安全管理的方向,希望能够帮助储气库安全管理更上一层楼,减少工作员工与储气库的安全隐患,提供更为安全的保障。 关键词:储气库;安全管理;发展 引言 中国正在不断发展,随着发展的深入,能源所起的作用越为重要。由于我国污染问题严重,所以对于煤炭能源开始逐步减少,对于天然气使用逐步增多。伴随着天然气普及使用,国家开始进行西气东输,筹建储气库。各个储气库稳定安全运营,直接影响员工生命、企业财产、居民生活、企业生产。因此,储气库安全管理一直成为储气库管理的重点。 1储气库安全管理的概述 1.1储气库安全管理概念 管理是社会活动的一种组织行为,这起源于社会生产劳动,是保持社会生产活动的重要概念以及实践活动的讨论问题。储气库安全管理本身就是储气罐管理的重要环节,是储气库管理的核心要素。因为储气库本身存放的物质就是天然气,天然气自身易燃、易爆炸、易腐蚀、易泄露的问题,导致储气库不稳定问题严重,稍有不慎,就会造成重大的伤亡事故,进行储气库安全管理就是为了能够减少危险因素,保证整个储气库稳定安全。 1.2储气库安全管理特点 储气库安全管理其实就是将储气库作为整体系统,为了能够达到安全生产目的,从而进行目标、计划、决策、组织、控制的管理行动。储气库安全同时不仅包含对于安全问题的预防,同时还包含对于安全问题的及时解决,降低安全问题带来的损失,保证企业的持续发展。为了能够搞清安全管理的现状,有方向进行今后发展策略,需要按照自己工作的经验,分析储气库安全管理的特点: 1.2.1经常性 储气库安全管理问题,可能会出现于各个生产过程之中,随时随地就可能出现突发事件。由于储气库本身产品的特殊性,所以每时每刻都可能出现问题,导致危险发生。因此,安全管理工作需要具有经常性,将其变成一种日常习惯,定期对于储气库各个工作环节以及工作方面进行检查,及时排除不安全问题,预防事故发生。储气库安全管理工作需要保持经常性,时时刻刻都要保持警惕性,为所有人、所有财产负责任。 1.2.2配合性 储气库安全管理工作是一项需要企业全员高度配合的工作,这不是单独几个人或者几个部门的事情,所有企业人员都是安全管理参与的一份子,同样也是安全管理的受益人员。因为安全管理工作涉及到生产工作的各个环节,这无法凭借安全管理工作人员力量就可以实现,需要全员的配合,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提高安全意识,培养安全观念,锻炼安全应急预警,不断提高相互之间的配合。 1.2.3专业性 储气库进行安全生产工作有其本身的专业性,所以在进行储气库安全管理时候,需要从专业出发,理解学习专业储气知识以及掌握安全理念,通过日积月累的实践中,逐步将安全管理与专业特点结合,才能保证储气库安全管理措施适合储气库,帮助其在安全环境下生产运营。 2储气库安全管理现状 因为以往出现较大的储气库安全问题,所以储气库安全管理质量与水平有了较高的提升,但是随着管理的发展与技术进步,还是有些方面存在问题。储气库安全管理现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个方面,在安全管理工作上比较重视;第二个方面是建立安全管理体系,明确组织责任,但是整体缺乏管理系统,容易出现空白点,导致安全监管不到位,并且成立储气库安全委员会,定期开展安全检查工作;第三个方面能够按照安全管理法规以及相应技术规范管理工作,确保安全管理工作合理合法;第四个方面选择储气库安全管理人员素质有了较高的提升;第五个方面在安全管理方法上,目前比较欠缺,还是处于人工管理控制;第六个方面在储气库安全评价中,处于拥有大致的评估标准,但是无法准确客观评价,导致整个管理标准制定与执行,还是需要进行科学化规范。 3储气库安全管理发展方向及趋势 从上述可知,目前中国绝大数储气库安全管理工作已经顺利开展,并且还进行一定发展,但是距离科学化、现代化、智能化目标还有一定差距,这就需要各个企业储气库安全管理工作者进行改善以及进步,吸取其他公司的成功经验,帮助实现储气库安全管理的成熟发展。根据本公司储气库安全管理发展经验,未来储气库安全管理发展有以下几个趋向: 3.1储气库安全管理系统细化完善 储气库安全管理需要建立完善细化的系统,需要从储气库整个工作流程出发,对于储存、集输、检测、消防、定期维修等几个方面子系统进行改善,然后进行整合成整体系统,同时整个储气安全管理系统必须要对外部环境以及实际操作进行相互联系,保证整个系统有效且适合,外部环境以及内部操作出现改变,系统要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改善,实现整体细化完善,督促安全能够形成完整系统,一旦出现问题,可以进行追查。 3.2规范储气库安全评价体系 对于储气库安全评价分析标准不准确,导致评价不太客观的问题,可以从规范储气库安全评价体系进行。首先需要预测各个环节以及方面可能对储气库可能存在问题进行有效分析、检测以及评估,确定潜在问题的风险,同时进行联系后续进行维修,修整过后再次对该部位进行重新评价,同时对于修整部位进行登记,根据维修情况进行再次评估,帮助今后定期检查以及维修,减少时间以及精力损失。

地下储气库地面工程工艺设计的原则

地面工程工艺设计的原则 地下储气库地面工程的工艺设计,除应遵循天然气储运设计的一般原则外,还应强调三点: 1.将地下储气库作为一个子系统放在整个天然气输配的大系统中,根据总投资和总消耗功率相对最低的原则,优选大系统中各环节间相互制约的基本参数和储气库地面工程的流程形式。 如果在已建或部分建成的输配气系统中新建地下储气库,则应与已建部分尽可能协调一致。 2.地下储气库的地面工程必须与所处地层的勘探、开发、监测和动态分析密切结合,切实做到“地上适应地下”。 地面工程设计必须以可靠的地质资料为依据,而“看不见,摸不着”的地层情况需要在工程投产后,通过生产实践和对地层的监测、分析来检验和修正。储气层所能承受的最大注气压力及最大库容量等基本参数需要经过一定的注采周期才能确定,所以储气库的地面工程常分期建成,一期工程带有探试性(设计的“库容量”约为理论最大“库容量”的70%左右),经试注采,取得必要的数据后,再决定是否上二期工程,原订的设计规模是否需要调整……。 在工程设计中必须考虑到保护地层,即天然气注入地层前必须经过净化处理,以免将润滑油和其它杂质带入地层中,影响地层渗透率。 由于地下储气库地面工程常分期建设,设计中必须充分考虑近期工程与远期工程的结合。在—期工程的总图设计中,必须为二期工程预留场地;在流程设汁中,要考虑前后的衔接和统一。 下文将什对建在衰竭气藏中的地下储气库讨论其基本参数和流程形式的选择。 基本参数的选择 最大注气压力 因此在确定最大注气压力时,既要充分利用储气层的储气能力,又要保证储气层圈闭的密封性。在井口处的最大注气压力可参考以下经验数据:可取与储气层平均深度等高的水柱静压头;当有5m以上厚度的粘土盖层时,可以取这个水静压头的1.3—1.5倍。②可取储气层的原始压力或原始压力的1.15—1.2倍。 而根据国外的经验,实际最大注气压力和相应的最大储气容量应通过注气的实践才能确定。在地下储气库投运的前几个注采周期内,“最大”注气压力一般取最大允许压力理论值的70%左右,通过几个注采周期,在观测、分析和评价储气层圈闭的密封性的基础上,再确定最大注气压力以及相应的最大储气容量。

加大地下储备库建设力度保障油气供给安全

加大地下储备库建设力度保障油气供给安 全 [关键词]石油,自然气,储备,普查 石油和自然气储备是为了保障国家的经济安全和社会稳定,由中心政府直接投资或者其他方式,拥有和控制一定数目的原油、成品油和自然气储备。这是国家为了保障能源安全稳定供给的重要手段之一。在发生战事、大规模禁运等非常时期,则可用于应对国际石油市场的剧烈动荡,减缓或屏蔽可能给国民经济带来的冲击。从1973年第一次世界石油危机以后,美国、日本、西欧一些国家都相继建立了石油和自然气战略储备。从他们的储备方式来看,地下储备库已成为储备的主要方式。 1、建设石油地下储备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首先,建设地下油气储备库是保障能源安全的重要措施。现代战争中,重要经济目标是重点打击的对象,而油气设施在国民经济和战争上的重要性,使其成为打击的主要对象。从战略的角度看,建设地下油气储备有利于保护油气战略资源。 其次,地下油气储备库建设有利于防止恐怖袭击,油库是恐怖分子袭击的重点。地下油气储备库治理轻易,不易接触,不易引爆。 再次,建设地下油气储备库可以大量节省土地资源,保护地面环境,而且地下油气储备库,特别是盐***地下油气储备库的建设本钱仅为地下建设本钱的1/10,可以节约大量的建设资金。 第四,由于自然气长间隔输送的特性,如何保障管道安全运行,保障自然气平稳运行非常重要。根据世界各国的经验,利用地下储气库进行调节,是确保自然气安全平稳供气的最有效途径。 从国外经验来看,地下战略油气储备库主要由地下盐***、地下岩洞和废弃油气躲组成,因此,利用盐***、地下岩洞和废弃油气躲建设油气储备库是今后发展的主要方向。

2、国外油气地下储备概况 、国外石油地下储备概况 发达的石油进口国主导着石油地下储存的技术发展。石油地下储存主要方式包括两大类。 第一类是利用地下岩洞储存石油。地下岩洞安全性好,油品长期储存,不易变质。从20世纪50~60年代至今,国外很多国家都将地下岩洞作为国家原油战略储备库。目前,瑞典等国家正在研究用洞库储存ING和CNG。利用地下岩洞建立石油储备的国家主要有北欧的瑞典、芬兰,亚洲的日本、韩国和新加坡等。 第二大类型是地下盐***储备,利用深部盐层,通过水溶方式形成地下溶洞并储存石油,该方式储存量大,埋躲深度大,一般达500~1500m,造价低,广泛被具有盐层建库地质条件的国家所采用。美国、德国、法国等国家的地下石油储备方式主要为盐***石油储备。美国石油储备美国能源部于1977年2月16日,美国能源部制定了战略石油储备计划,当年4月18日生效。在此后的10多年时间内,美国利用德克萨斯和路易斯安娜两个州墨西哥沿岸的地下盐***建立了总储存能力为10109bbl(109t)的五大战略石油储备基地,储备的主要对象是原油。美国战略石油储备采用地下盐***储存方式。储备系统全部分布在得州和路州的墨西哥湾沿岸。每个储油库都有数目不一的洞***,典型的洞***直径为60m,高为610m。只要往洞***底部注水,原油上升即可抽出。美国战略石油储备盐***储油库,单个储油库所包含的洞***数从6个到22个不等。美国近6109bbl原油储存在62个盐***中,并全部位于德克萨斯州和路易斯安娜州。 、国外自然气地下储备概况 国际上主要自然气消费大国均已经建立了自己国家的自然气战略储备,其战略储备一般3~6个月的国内自然气消费量,除战略储备外,还有一部分贸易储备,约占自然气年消费量的15%~20%。从俄罗斯与乌克兰的自然气之争对欧洲自然气供给引起的国际争端就可以看出,保障自然气的安全运行,必须建设相应的自然气储备。 自然气地下储存比石油储存更加受到自然气主要消费国的重视,自然气地下储存作为一门产业技术发展已相当完善、成熟。国外第一座地下储气库建于1915年,至今已有八多年的历史,这一技术在20世纪80年代以来发展较快。据统计,

油气储存运输设施安全机制

安全管理编号:LX-FS-A11167 油气储存运输设施安全机制 In the daily work environment, plan the important work to be done in the future, and require the personnel to jointly abide by the corresponding procedures and code of conduct, so that the overall behavior or activity reaches the specified standard 编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 A4打印/ 新修订/ 完整/ 内容可编辑

油气储存运输设施安全机制 使用说明:本安全管理资料适用于日常工作环境中对安全相关工作进行具有统筹性,导向性的规划,并要求相关人员共同遵守对应的办事规程与行动准则,使整体行为或活动达到或超越规定的标准。资料内容可按真实状况进行条款调整,套用时请仔细阅读。 1952年清华大学设立了油气储运专业,同年增设了石油系。1953年,以清华大学石油系为基础成立了北京石油学院,油气储运则成为石油学院重要的专业学科之一。在石油石化专业学院的成立及成长历程中,西南石油学院、抚顺石油学院等20多所高等院校先后设立该专业。60年来,为石油石化行业的发展培养了一批又一批油气储运专业技术及管理人才,为祖国石油石化工业发展做出了贡献。谨以此文纪念“中国油气储运高等教育60周年”,旨在进一步在业界、学界引起对油气储运设施安全重要性的认识,为促进油气储运专业未来更好地发展达成共识。

地下储气库技术的应用与展望

地下储气库技术的应用与展望 1 地下储气库特点与类型 地下储气库是将长输管道输送来的商品天然气重新注入地下空间而形成的一种人工气田或气藏,一般建设在靠近下游天然气用户城市的附近。 与地面球罐等方式相比较,地下储气库具有以下优点:储存量大,机动性强,调峰范围广;经济合理,虽然造价高,但是经久耐用,使用年限长达30~50年或更长;安全系数大,安全性远远高于地面设施。 目前世界上典型的天然气地下储气库类型有4种:枯竭油气藏储气库、含水层储气库、盐穴储气库、废弃矿坑储气库。 ①枯竭油气藏储气库 枯竭油气藏储气库利用枯竭的气层或油层而建设,是目前最常用、最经济的一种地下储气形式,具有造价低、运行可靠的特点。目前全球共有此类储气库逾400座,占地下储气库总数的75%以上。 ②含水层储气库 用高压气体注入含水层的孔隙中将水排走,并在非渗透性的含水层盖层下直接形成储气场所。含水层储气库是仅次于枯竭油气藏储气库的另一种大型地下储气库形式。目前全球共有逾80座含水层储气库,占地下储气库总数的15%左右。 ③盐穴储气库 在地下盐层中通过水溶解盐而形成空穴,用来储存天然气。从规模上看,盐穴储气库的容积远小于枯竭油气藏储气库和含水层储气库,单位有效容积的造价高,成本高,而且溶盐造穴需要花费几年的时间。但盐穴储气的优点是储气库的利用率较高,注气时间短,垫层气用量少,需要时可以将垫层气完全采出。目前世界上有盐穴储气库共44座,占地下储气库总数的8%。

④废弃矿坑储气库 利用废弃的符合储气条件的矿坑进行储气。目前这类储气库数量较少,主要原因在于大量废弃的矿坑技术经济条件难以符合要求。 2 国际上地下储气库发展 地下储气库的历史可以上溯到20世纪初。1915年。加拿大建成世界上第一座地下储气库。到目前为止,全世界有地下储气库550座左右,可以进行调峰的气量约3500×108m3。这些储气库分属不同国家的逾100家公司,其中既有储气量超1000×108m3的天然气上下游一体化的大型跨国公司,也有仅单纯经营1~2座地下储气库的小公司。 由于地下储气库在调峰和保障供气安全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和明显的优势,因而越来越受到许多国家的重视。相关资料显示,全球10%左右的天然气用气量由地下储气库供应,西欧国家和俄罗斯分别达到20%、30%。就国际上储气库发展趋势看,欧美国家正在不断加大储气库的建设力度,增大储气量,除了常规的调峰应急需要外,已经开始研究建立天然气的战略储备课题。美国已经就长输管网地下储气库建立相关的法律,欧洲国家也有立法的趋势。 3 中国地下储气库项目介绍 中国的地下储气库建设起步较晚,20世纪70年代在大庆油田曾经进行过利用气藏建设地下储气库的尝试。20世纪90年代初,随着陕京天然气输气管道的建设,为确保北京、天津的安全供气,国家开始加大力度研究建设地下储气库技术。2000年11月,我国首次在大港油田利用枯竭凝析气藏建成了大张坨地下储气库,总库容达到46.0×108m3,总可利用气量为20.0×108m3左右,日最大供气量近2000×104m3。2003年利用气量为7.6×108m3,占陕京输气管道年销售量的28%。2006年冬季高峰期,该地下储气库每天向北京供气逾1 600×104m3,弥补陕甘宁天然气的供应量缺口。

储气库建设问题研究

储气库建设问题研究 摘要 地下储气库是天然气生产调峰和天然气资源储备的最佳选择,是保证天然气安全供应的基本手段。国外发达国家的地下储气库建库技术已经比较成熟,地下储气库运行管理技术、相关的技术标准、规范和法律也比较完善。国内枯竭气藏建库技术基本成熟,枯竭油藏建库技术尚在摸索之中,盐穴储气库建库技术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含水层构造储气库的研究才刚起步。本文论述了地下储气库的特点与类型,国内外地下储气库的发展情况、地下储气库的注采气工艺流程。展望了中国地下储气库的未来,建库目标将从目前的调峰型向战略储备型方向延伸及发展,建库技术水平也将在实践中不断得到提高。 关键词:地下储气库,天然气,枯竭油田,含水层 目录 第1章前言 (1) 第2章地下储气库的作用和类型 (3) 2.1地下储气库的作用 (3) 2.2地下储气库的类型 (5) 第3章地下储气库建设的发展趋势 (6) 3.1地下储气库气体构成及发展趋势 (6) 3.2地下储气库建设发展趋势 (6) 3.3我国地下储气库的发展趋势 (8) 第4章结论 (10) 参考文献................................................. 错误!未定义书签。致谢.................................................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1章前言 从上个世纪以来,我国的整体综合实力得到飞速发展,这使我国能源、交通、国防等方面的建筑都向修建大型的地下工程方向发展。而地下储气库在我国发展比较晚,到目前为止地下储气库也比较少,真正意义上的地下储气库是大张沱储气库,但是这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是有很大的差距,为了实现经济的持续增长的目的,国家促使我国天然气工业的大规模发展,并已经确定把利用天然气作为改善大气环境、优化能源结构的重要措施。 天然气在当代社会中,无论是人们的生产,还是生活都已经被广泛应用,另外天然气也是必须的战略储备;并且可以应用于商业运作,提高经济效益;但是它也存在着许多可能遇到的问题,例如在单气源的城市,如果管道发生导致供气中断的事故时,就会是整个城市的供气中断,随着天然气进口的增加,堕之增加还有供气的政治风险,既也有可能因为政治原因导致管道供气中断。这些问题都是正常用气的潜在隐患,地下储气库作为应急气源即可保证上述意外出现时仍然有正常供气,并且有更好的安全保障,发生意外爆炸事故的概率非常小,即使战争爆发,地下储气库受到影响也要远远比地上设施小的多。另外,一直以来天然气的供需都存在着不均衡性,如在京津地区夏季低峰用气和冬季高峰用气相差数倍,但仅仅靠管道的调节是无法满足需求的。以上这些原因必将使地下储气库迅速发展。天然气工业在我国仍处于刚发展阶段,要想使我国地下储气库的发展水平赶上发达国家仍然是任重而道远的。

中国天然气地下储气库现状及发展趋势

中国天然气地下储气库现状及发展趋势 发表时间:2019-11-12T15:26:03.850Z 来源:《基层建设》2019年第22期作者:马万军杨炜樱 [导读] 摘要:伴随着经济和科学技术水平的快速发展,我国在天然气事业的发展日益增长。 深圳市燃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深圳 518049 摘要:伴随着经济和科学技术水平的快速发展,我国在天然气事业的发展日益增长。但由于供求之间存在着一定问题,供应商和客户之间没有建立和谐关系,往往会导致天然气在夏季处于低输出,冬至高输出的情况。现如今,我国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建立了人工天然气地下储气库,不仅仅可以扩大储存天然气的空间,还对供气的安全起到保护作用。与此同时,天然气地下储气库还可以解决好供求之间存在的问题,其主要功能是可以安全储存采集到的天然气,解决夏、冬季节导致的低高输出问题,促进我国天然气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本文将通过分析中国天然气地下储气库的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希望能够促进天然气的良好发展。 关键词:中国天然气;地下储气库;现状;发展趋势 前言 由于天然气在冬季的需求量是最多的,我国就建设了人工的地下储气库,为满足供求的需要。地下储气库主要是利用低下盐穴将天然气进行压缩,然后安全储存起来,这样就可以保证在冬季使用高输出期,可以取出使用,满足人们在冬季对天然气的需求。为此,这种调配过程是非常关键的,其中每一个环节都关系天然气储存的安全。尽管我国天然气地下储气库还正在发展阶段,还不能做到快速满足市场的需求,调配能力还不是很强,但也在不断开发研究中。另外,我国建立的天然气地下储气库还不是很多,技术上也无法与发达国家相比,严重影响了天然气事业发展的趋势。 一、我国天然气地下储气库发展的现状 中国是一个土地辽阔,人口众多的国家,对于天然气的需求量也是非常紧缺的。实际的调查结果显示,我国仅建立了25座天然气地下储气库,远远无法满足人们在冬季的需求量,尽管在夏季使用的量极少,可没有足够的地下储气库,天然气无法进行储存。1999年,我国建立了第一座天然气地下储气库,名为大张坨储气库,这座地下储气库调配好京津冀地区的天然气使用情况,奠定了天然气地下储气库的发展之路,同时也提高天然气供气的能力。相继之后,又建立了金坛储气库,提高了长江三角洲地区天然气的调配能力。就前几年来看,我国天然气地下储气库调配值一直处于低值阶段,与世界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甚远,从中显示出了建设地下储气库数量不足的问题。随着我国在科学技术方面的发展,天然气地下储气库开始建立起网络型的天然气骨干线路,对建设的投入越来越大,政府也在积极支持商业的天然气地下储气库建设,不停地推动我国资源的快速发展。尽管我国在天然气地下储气库中的储备量还存在着不足,但也一直在发展建设中。为此,我国必须要加大力度不断建设良好的地下储气库,不断提高地区之间的调配值,满足了大部分人对天然气的需求。 二、我国天然气地下储气库发展趋势 1.加大地下储气库建设的力度 由于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对于天然气的消费是很高,在冬季的需求一直是不上增的状态,导致了天然气在冬季供不应求。现如今,国外很多发达国家的天然气调配值已经在消费值的20%以上,而我国的天然气调配值还是处于低级阶段,还是存在着一定的差距。众所周知,天然气主要是通过地下储气库进行调配,地下储气库中数量关系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为了能够有效保证天然气的储备量,我国要加大对地下储气库的建设,这样才可以增加天然气地下储气库的储备量,满足人们对于天然气的需求量,适应市场的需求,从而平衡天然气在需求中供应关系。此外,在对地下储气库进行建设时,一定要严格按照国家建设的要求进行,确保天然气在地下储气库的安全。为此,我国要加大对天然气地下储气库建设的力度,提高我国天然气调配的数量。 2.合理安排天然气储气库的布局 在建设天然气地下储气库时,要先了解天然气地下储气库建设主要是包括建设的地区、建设的类型以及建设的作用。相关的建设部门要满足这三个方面的原则,综合考虑地下储气库的建设,这样才能制定科学合理的规划计划。首先,就建设的地区来说,要根据不同地区建设不同的地下储气库,要满足当地的环境、地形以及气候等等。比如,在一些水分含量高的地区,可以考虑建设汗水层储气库,利用高压气体对含水层中的水排走,剩下的无水层就可以进行成为储气的地方;含盐层高的地区,考虑盐穴储气库,使用寿命长,但其造价高,时间长。其次,天然气地下储气库的类型也是很多种,比如:盐穴储气库,含水层储气库以及枯竭油气藏储气库等等。枯竭油气藏储气库是在上油漆的基础上建设的,是如今最经济、最常见的一种地下储气库类型。其主要特点是造价低,运行效率高,值得大量建设。最后,建设的作用主要为了满足天然气储存以及调配。在一些需求量大的地区多建设地下储气库,而在一些需求量少的地区,可以建设小型经济实用的地下储气库,这样就可以就实现天然气地下储气库的科学合理安排,促进我国天然气的发展。 3.积极建设数字化储气库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快速发展,我国天然气地下储气库的建设要顺应时代复杂的步伐。从实际的情况来看,我国的地区是非常复杂,对天然气地下储气库建设的影响是非常之大,不仅会影响到天然气的储存效果以及安全,还会导致在进行建设、设计以及运输过程中出现严重的问题,拉大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并且在技术水平上也远远跟不上发达国家的脚步。为此,我国在加大对地下储气库的建设时,要多学习发达国家先进的理论知识以及技术,研究总结出适合我国地质建设的天然气地下储气库。在建设天然气地下储气库时,可以充分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建立大数据化的数字地下储气库,其主要特点是有效方便,科学进行天然气的开采以及储备,降低了天然气地下储气库存在的安全隐患。为此,我们必须充分结合我国地质特点以及用气结构等实际情况进一步加大天然气储气库核心技术研究的投入,构建起以储层渗流为核心,井筒-地面为约束调整以及集地下面与一体的三维仿真数值模拟技术,同时稳步推进数字化储气库建设,从而打造出集储气库地下-井筒-地面于一体化的设计与运行管理模式。这样一来不仅可以为储气库运行效率提升与扩容达产提供有力支持,并且还能有效地预警和防范地下储气库建设、运行时所出现安全风险。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国天然气地下储气库的建设对于天然气事业的发展是非常重要的,它不仅仅关系到我国的经济的经济效益以及社会效益,同时也关系到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尽管在天然气地下储气库建设的过程中,会存在着很多因素的干扰,相关的部门以及企业要做好相对应的措施,解决好突出的问题。为此,我国在天然气地下储气库发展中,要不断加大对天然气地下储气库地建设,提高地下储气库的建设水平,多学习发达国家的经验,不断推动商业天然气地下储气库的发展,奠定好天然气地下储气库的基础,促进我国天天然气事业的

储气库的安全管理概述

储气库的安全管理概述 古小平1,王效东2,陆姚华2,段青杰3,唐 奕2Ξ (1.内江市天然气总公司;2.西南石油大学;3.四川科宏石油天然气工程有限公司) 摘 要:安全管理是企业的重要保障。储气库是高危险场所,安全管理尤其重要。只有深入了解才能合理实施。今后,更科学、更现代化的安全管理将是众多企业,尤其是石化企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关键词:储气库;安全;管理 1 关于储气库的安全管理 管理是人类社会的一种组织活动,它渊源于社会劳动和集体生产活动,是社会活动中非常重要的理论和实践问题。 储气库安全管理是储气库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储气库生产过程中,由于存在大量的易燃、易爆以及易腐蚀、有毒、易流失等不安全因素,危险性大。一旦发生事故,将可能造成人员伤亡和天然气物资的大量损失。因此,搞好储气库安全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 1.1 储气库安全管理的研究对象 储气库安全管理与生产过程中的许多环节和因素发生联系并受其制约。因此,储气库安全管理研究对象应包括构成储气库系统的人、物、环境三要素以及三者之间的相互联系的各个环节。其中对物的管理包括储气库设备、设施、对环境的管理包括内部和外部环境〔2〕。 1.2 储气库安全管理的研究内容 储气库安全管理研究主要从储气库安全管理体制、管理技术、管理方法、管理法规以及管理理论等入手,对涉及储气库安全的各个环节,如组织体制、监督管理、生产作业、安全分析等,进行有效控制,从而保证储气库生产过程的顺利进行。因此,储气库安全管理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3,4〕: ①储气库安全管理组织体制。 ②储气库安全管理基础工作。 ③储气库生产作业安全管理。主要研究储气库储存作业、收发作业的安全管理。 ④储气库设施、设备的安全管理。主要研究储气库储油设备、输油管线、泵房设备、装卸油设施、加温设备、电气设备、通风设备、消防设备等的安全管理内容、常见事故及其预防措施、安全检查与维护,从而使其处于良好的技术状态。 ⑤储气库检修作业的安全管理。主要研究储气库检修作业的组织实施及安全管理要求。 ⑥储气库劳动保护。 ⑦储气库作业人员的安全管理。 ⑧储气库安全的评估。主要研究储气库安全评估的标准、组织实施及应注意的问题。 ⑨储气库事故管理。 2 储气库安全管理的特点 储气库是储存天然气的基地。天然气具有易燃易爆、易流动性等特点,如果管理不善,就可能发生燃烧或爆炸事故。给国家和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损失。因此,加强储气库安全管理,及时发现和消除储气库安全工作中的不安全因素,杜绝各类事故的发生,具有重要的意义。弄清储气库安全管理工作的特殊规律,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应措施。根据以往储气库安全管理经验来看,储气库安全管理主要具有以下几个特点〔5〕: ①实践性 储气库安全管理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解决储气库在生产作业中遇到的安全问题,保证储气库安全生产。 ②经常性 安全生产问题产生于生产活动过程之中,并存在于生产活动的始终。储气库生产活动过程的特殊性,决定了其无时无刻不具有危险性,安全管理工作必须贯穿于储气库生产活动(如天然气储存、输送、加注、检验;储气库设备设施的检查、维护、修理等)的整个过程和各个方面,及时消除潜在的不安全因素,预防事故的发生。因此,储气库安全管理工作是一项经常性的、艰苦细致的、长期的工作。 ③群众性 223内蒙古石油化工 2007年第8期 Ξ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