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电教设备使用汇报材料

电教设备使用汇报材料

突出电教特色 促进教学创新(学校电教工作回报)
汇报材料 更新:2009-7-28 阅读:1405
-
突出电教特色 促进教学创新(学校电教工作回报)
作为江苏省首批命名的实验小学,认真搞好电教工作,全面推进教育现代化的实施一直是我校的突出特色和工作重点。近年来,师专二附小在省市领导的关怀和支持下,积极适应时代要求和教育改革的新形势,一方面致力于学校电教工作传统优势的发扬光大,另一方面站在时代的高度,面向全校教师,全面普及现代教育技术,努力挖掘多媒体和网络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探索其与教育教学结合的有效模式,从而使我校的电教工作在近期内从硬件和软件的设施建设到电化教育的普及与提高,都有了质的飞越,一个属于我校的完整的现代化教育技术系统正在逐步形成。
一、领导重视,管理到位,铸就电教工作的坚实基础

1.健全机构,形成网络。健全高效的领导机构是有效开展电教工作的基础。几年来,我校一直重视电教工作队伍的建设。学校拥有一个相对稳定的完善的电教领导及工作实施网络:学校建立了由一名副校长为主要负责人的电教领导小组,成立了由各学科骨干教师组成的电教教研组和电教课题组,组建了校电教教学媒体制作中心。所有参与的成员均有明确的职责分工。为增强电教工作的计划性,学校每学年、每学期都要召开电教工作专题会议,制定电教工作的短、中、长三期规划,并把有关内容写入学校的工作计划,确保我校电教工作的后续有效的实施。

2.加大经费投入,完善硬件配备。完善的硬件设施是开展电教工作的物质保证。近年来,根据实际工作的需要,我校在经费困难的情况下,一直坚持“电教优先”的原则,挤出经费实施对电教的有计划投入,为保证我校在周边学校的“电教领先”地位不断注入活力。开展电教工作以来,如果说起步时我校的电教设施还比较原始,那么发展到现在,伴随着“省电教实验学校验收”和“省电教示范学校”及“国家级实验学校”的先后命名,学校电教设施已经实现了从最初的“三机一幕”进教室到电脑室、闭路电视教学系统、多媒体教学系统、多媒体网络教室、校园网络系统等现代教育教学手段配备齐全的大飞跃。
3.制定工作制度,实施规范管理。(1)每月一次的定期例会制度。校电教组成员每月都要召开一次会议,汇报电教计划的实施情况,指出工作中的不足,确定下阶段的工作重点,并对近期学校制作的教学软件进行评议交流;(2)建立完善的电教台帐。对于电教设备,管理上做到定橱、定位、定人管理,做

好对电教设备的添置、损耗的翔实登记;(3)制定“电教制作室岗位职责”。电教工作的宗旨是服务教学,因此学校要求所有人员都应具备服务教学的意识:一方面电教器材保管员要认真对电教教材进行编目索引,如投影教材目录(包括购买和自制);录音教材目录;录像教材目录;CD、VCD目录,并把目录印发到级部供教师选用,确保目前我校现有的每2班1套的与九年义务制教材配套的投影片、录音带、录像带等作用的有效发挥;一方面学校成立的电教信息中心要做好对幻灯、影碟机、电脑等设备的维修保养,自觉主动根据教师的教学需要配合教师做好多媒体网络课件的制作工作;(4)除此以外,学校还建立了“多媒体网络教室使用制度”、“电教器材使用赔偿制度”、“计算机室机房制度”、“电教器材教材借出制度”、“电教工作奖惩制度”、“师专二附小教师参与电教工作的若干规定”等等。
二、多渠道、多形式、点面结合,积极开展电教工作

1.充分利用好常规电教设备。由于我校对电教工作的长期重视,目前,教师人人上电教课,人人参与电教活动已经成为我校电化教育的一道亮丽的风景。每一个教室配套的三机一幕(即29寸彩电1台,录音机1台、投影机1台)及录像已经成为教师上课的最重要、使用频率最高的教学手段。电化教育经常化、制度化、阵地化的良好氛围已经全面形成。全校教师能踊跃上好各种形式的电教课,保质保量地完成学校规定的教师每学期电教工作指标,使开展电教的学科覆盖率、教师使用率、每年的开课率均已达到100%。

2.发挥闭路电视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电教活动通过学校闭路电视教学系统广泛深入到全校各项教育教学活动中去。在闭路电视网络中我们开通了直播、转播、卫星电视、录像1、录像2五个频道,全方位为教育教学服务。具体从两个方面展开:
突出电教特色 促进教学创新(学校电教工作回报)
电视接收站联接,通过直接接收各种教育教学资料、开展学科教学、教研活动和教师进修等。
3.广泛开展各种电教活动,以活动促提高。

(1)加强信息技术的培训,促进教育信息化的落实。近年来我们主要从两个方面推进现代化教育技术的培训工作。一是抓普及,组织广大教师积极参加由国家、省电化教育馆组织的现代技术的考核工作,对符合年龄段的教师,通过多次培训和考核,全员通过考核要求。二是促提高,加强对青年教师计算机应用能力的培训。我校领导清醒地认识到,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现代教育技术正在迅速地改变着学校的教育教学模式和教师的教育教学方法

与途径。积极推进以普及计算机应用能力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培训,使教师逐步适应这一形势,形成一支现代化的教师群体,是学校长盛不衰的保证。因此,我校把这一工作作为重点工程来抓。1996年第一个电脑室落成,我校就参加了国家电教馆举办的电视录像培训,对全体教师进行了一次信息技术知识的普及。以后我校利用机房不断对青年教师开展不同形式的计算机培训和考核。目前,全校有100%的青年教师能操作计算机,经过几年的努力,我校35岁以下的青年教师均通过了省电教馆、人事局举办的多媒体制作职称考试。

(2)开展自制教学软硬件活动,丰富电教素材库。广泛开展自制投影片是我校电教工作的一项特色。多年来我们不断发动教师开展自制教材的工作,要求教师紧密结合自己担负的学科内容以及教学设计选题制作。通过全校教师多年的努力,我校登记注册的自制投影片有近千框,多个作品在省市获奖。学校小电视台认真做好为教学服务的思想,自编自采,先后制作教学录像带七十多件,有一件作品获省三等奖,一件作品在市获一等奖。随着信息技术应用的普及,学校积极组织学科青年教师开展多媒体课件制作和教学研究活动,使多媒体辅助教学深入到各学科中去,利用文字、声音、视频、影像等多种媒体手段来表达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使计算机以一种崭新的、生动的面貌出现在学生面前,为学科教学服务。1997年至今,参加全国、省、市各级主办的多媒体课件及主题教学网站评比活动,三件作品获全国一等奖,二十件作品获省一等奖,五十件作品获市一等奖。目前我校制作的多媒体课件达近百件,其中有一年级的省编小语的系列课件,多媒体网络教材十六件,主题教学网站七个。

(3)通过评优课等形式促进电教工作的落实。多年来我们坚持组织教师参加各级各类的电教评优课活动,以此提高广大教师的电教素质和教学水平,并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学校先后举办了电教说课、电教优质课等活动,对中青年教师从投影、录音、录像、多媒体辅助教学及网络课件等技术进行考核,极大地促进我校青年教师的成长。近几年来,我校青年教师运用多媒体课件、网络课件参加各级各类评优课获省一等奖3个,省二等奖5个,市一等奖15个,市二等奖12个的好成绩。
三、开展电教课题研究活动,形成电教工作特色

多年来,我校在“科研兴教”战略思想的指引下,坚持引导广大教师走科研之路,开展多层次教育科学研究,有效地提高了我校教师的理论水平和创新能力。

90年代初,我们就在电教媒体的选择与应用方面

进行了探索性实验与研究,主要以常规电教媒体的设计和使用为研究重点,为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提供帮助。我们通过电教公开课、示范观摩课等教学活动来推进常规电教媒体在教育教学中广泛运用。为了优化课堂教学结构,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我们还进行电教课考核评价的研究,把媒体设计的目的,媒体出示的时机、效果等作为考核的重要指标。以教研促电教,以电教促教研,使电教媒体技术真正为教学服务。在改革课堂教学的同时,我校又进行了备课方式方法的改革,编制了电教教案手册,使教案更具“电教”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开设信息技术课后,为了使信息技术课与学校其他开设课程同等管理,学校成立了信息技术教研组,并经常组织任课教师开展教法学法的研讨活动。学校还及时制订了信息技术课教学质量的评价和技能测试标准,努力追求信息技术课教学的高质量和高品位。

85期间,学校积极进行电化教育为主线,“整体和谐教育”为主课题的整体改革实验,国家级、省级、市级、校级课题,分级分课题组全层管理,参与实验的教师达到95%以上,“数学思维训练”、“听读欣赏”研究获市教改成果二等奖,“运用电化教育优化课堂教学研究”等三个课题获市“八五”教科研一、二及成果奖,“德育传统美德实验研究”获市先进实验校称号。九五期间,

“运用电教媒体加强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及“运用电教媒体,优化语文教学”的研究获市成果鉴定一、二等奖,并送省参评。十五期间,我们抓住信息技术对教育教学的促进作用,“运用信息技术,构建新型课堂教学结构,促进教学创新”在省电教课题、省教科所课题立项,并于2003年11月顺利通过省级中期评估验收,“小学生‘网络学习’的实验与研究”在市教科所立项,并于2004年2月通过市级中期评估验收。

在课题的研究过程中,我们的具体做法是:发挥多媒体网络教学的优势,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运用多种媒体技术,精心设计学习活动。通过教学实验改进了课堂教学结构、课堂教学操作形态、课堂教学思维训练及课堂教学评改方法。通过本课题初步研究,使我们认识到:要让学生做到在教师指导下自己确定学习任务和目标,自己选择学习策略和方法,自己控制和调节学习速度,使学习具有个别化特征,唯有通过多媒体教学和网络教学才能获得最佳效果。如在多媒体网络教室上课,我们就采用网络教学的方式,利用网络技术的查询、浏览、存储、交互、示范、广播等功能,培养学生带着问题去搜索、阅读、处理、加工网上信息,从而达到解决问

题的目的。在教学中我们采用全开放式,充分体现三个“自己”,要求学生根据自己提出的问题在网上搜索、阅读、加工、处理,从而解决自己的疑问。在开展个别化学习过程中遇到不能解决的地方,可以与同桌商量、讨论,也可以请老师提供服务。
经过我校几代人的努力,我校在电教方面取得的成绩已经得到了各级领导的充分认可。1989年学校被定为省电化教育实验学校,1991年被省教委定为电化教育示范学校,1997年被定为全国现代化技术实验学校,2001年被评为省现代教育技术先进单位,2003被评为省信息技术科普先进单位。(省级现代教育实验学校申报材料)




(1)闭路电视网络与演播室联接,建立了红领巾有线电视台,每周五向全校学生播送一次自编的节目。学校开展全校性的活动均通过电视台直接播报,如学生集会、卫生保健知识讲座、节目转播、爱国主义影片播放等。

(2)闭路电视与卫星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