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1、北京的春节》导学案及达标测试题 (2)

《1、北京的春节》导学案及达标测试题 (2)

《1、北京的春节》导学案及达标测试题 (2)
《1、北京的春节》导学案及达标测试题 (2)

1、《北京的春节》(导学案)

教材分析:

《北京的春节》是六年级下册第一组的第一篇课文。本文作者是著名语言大师老舍先生,用他那如椽的大笔、“俗白”的风格、京味的语言,以时间为经线,以人们的活动为纬线,描绘了一幅幅北京春节的民风民俗画卷,展示了中国节日习俗的温馨和美好。情趣盎然,学生喜闻乐见。全文内容安排有序,脉络清晰,衔接紧密,详略得当,推进自然。语言表达朴实简洁,生动形象,耐人寻味,字里行间处处透出人们欢欢喜喜过春节的心情,反映出老北京人热爱生活,追求美好生活的心愿,也表达了作者自己对传统文化的认同和喜爱。

学习目标:

1、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课文中的新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老北京春节的习俗,感受节日的热闹气氛,理解节日习俗中的民族文明和传统文化。

3、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详写、略写的好处。

学习重、难点:

1、了解老北京风俗习惯,感受老北京过春节的隆重和热闹,感受传统年文化的独特魅力

2、品味老舍的语言风格,学习有顺序、详略得当的写作方法。

学习准备:

学生课前阅读课文,同时查阅有关书籍或上网查找资料,收集有关春节的习俗、古今文人描写春节的文章、诗词、童谣、春联等。

课时:建议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了解单元内容,导入新课

1.了解单元导语。看看这组课文安排了什么内容?

(1)本组课文主要是讲不同地区的民风民俗。

(2)我们可以结合课文的学习开展调查活动,去了解节日、服饰、饮食、民居等方面的民风民俗。

2.了解课文安排。我们再看看课文的题目,看看围绕“民风民俗”,本组教材安排了哪些内容?

3.回忆过春节的情景。

回忆:我们是怎么过春节的?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解答疑问。

预习提示单一

1、找出课文中的生字词,不懂的词语可以联系上下文或者查工具书来理解。

2、说说北京的春节从整体上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3、北京的春节从什么时间开始什么时间结束?

在这一个多月的时间里,老舍先生写到了哪些天的事情呢?各有哪些风俗习惯?

三、自学检测

默读课文,填表。

在这一个多月的时间里,老舍先生写到了哪些天的事情呢?默读课文,把老舍先生写到的时间画出来,填在表格的左边;再看看在这些时间里具体有哪些风俗习惯,填在表格的右边。

四、学习反馈。

1、北京的春节是从哪一天开始,到哪一天结束?

(课文在第一自然段开头写了“照北京的老规矩,春节差不多从腊月初旬就开始了”,在最后一段又写了“春节在正月十九结束了”。可见北京的春节时间特别长,有一个多月。)

2、

时间风俗习惯

腊月初八熬腊八粥、泡腊八蒜

腊月初九至腊月二十二买杂拌儿、买爆竹、买过年的物品

腊月二十三过小年、放鞭炮、吃糖

除夕做年菜、穿新衣、贴对联、贴年画、放鞭炮、吃团圆饭、守岁正月初一店铺关门、男人拜年、女人待客、逛庙会

初六店铺开张、逛庙会、逛天桥、听戏

元宵看花灯、小孩放花炮、吃元宵

正月十九春节结束

3、根据表格的提示,发现课文是按怎样的顺序写的吗?(时间顺序)

五、朗读指导与训练

自由练读:通过阅读填表,互相交流,我们对北京春节的习俗了解得更清楚了。现在自由练习朗读课文。如果有觉得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争取读好。

六、结束语与作业布置

1、这节课,我们了解了北京春节的习俗,了解了课文的写作顺序,理解了不懂的地方,练习了难读的语句。

2、这篇课文中有很多生字新词,下课后请同学们认真抄写。

【达标测评】

一、我会读。

腊八粥蜜饯掺和黏稠通宵小贩

水浒传娴熟毛驴翡翠熬粥榛子

二、我会填。

腊七腊八,。灯__庙

七八万象_________ 不同

三、我知道。

1.文章按顺序来写,以人们的活动为线索,介绍了北京的春节.从就开始了到才结束的民风民俗。

2 读完课文后,想一想,北京的春节从整体上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读拼音写词语。

ɡuīju zhǎn lǎn mìjiàn bào zhútōnɡxiāo ( ) ( ) ( ) ( ) ( ) jiérán bùtónɡfěi cuì suàn bài fēnɡzhenɡ

( ) ()()()

biān pào xiǎo fàn sì yuàn áo tánɡ

()()() ( ) 五、形近字组词。

眨()筝()饯()许()宵()泛()挣()践()浒()销()拌()旬()醋()饺()

伴()甸()醒()皎()

六、春节贴春联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习俗。请你在下面写出自己积累的两幅对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写出下列节日及月份的农历时间。

除夕()重阳()腊月()

正月()元宵节()中秋()八、根据你的课外阅读理解,把下面人物分类。

林冲、贾宝玉、宋江、武松、林黛玉、薛宝钗、鲁智深李逵凤姐属于《水浒传》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于《红楼梦》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课时

一、听写新词,对照课文,检查改错(家长听写)

初旬、蒜瓣、翡翠、色味双美、饺子、杂拌儿、榛子、

栗子、鞭炮、风筝、截然、寺院、逛庙会、张灯结彩。

二、回顾写作顺序和主要内容

复习提示单一

现在回忆回忆,:老舍先生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主要写了什么?1.写作顺序:时间顺序。

2.主要内容是什么?

(主要介绍了北京的春节从腊月初旬开始,直到正月十九才结束。人们在腊八那天要熬腊八粥和泡腊八蒜,腊月二十三过小年,除夕非常热闹,初一的光景却截然不同,到元宵节是春节的又一个高潮。直到正月十九,春节结束。)

三、分清详略,练习朗读

预习提示单二

1.分清详略:文中哪些部分写得详细,哪些部分写得简略?默读课文,把详写的部分做上记号。

2.练习朗读:朗读详写的四个部分,注意读得正确、流利。

四、自我检测。

1.明确作者详写的是“腊八、除夕、正月初一、元宵”四个部分。2.展示朗读:你觉得自己哪部分读得好,就读哪个部分。

在朗读、评价、集体练习中达到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的目标。

五、深入详写片段,感受北京春节的热闹,体会作者的表达方法。预习提示单三

1、在老舍先生详写的四天中,你最喜欢的是哪天呢?深入地读一读,勾画出自己印象最深的地方,结合自己过年的感受,做一些批注。

2、整个交流过程要注意读悟结合,在深入了解北京春节的习俗的同时,感受北京春节的热闹氛围,体会老舍先生语言的魅力。

重点感悟:

1.腊八:熬腊八粥,泡腊八蒜。

(1)熬腊八粥:“粥是用各种米,各种豆,与各种干果熬成的。这不是粥,而是小型的农业展览会。”体会到老舍先生语言的通俗和有趣。

(2)泡腊八蒜:“到年底,蒜泡得色如翡翠,醋也有了些辣味,色味双美,使人忍不住要多吃几个饺子。”着重突出“色如翡翠”和“色味双美”两个词,体会到老舍先生语言简练,给我们呈现出一幅鲜明的画面,这也是老舍先生语言的魅力。

2.除夕。抓住总起句“除夕真热闹”来体会。

(1)从人们活动的角度来体会。“家家赶做年菜”“男女老少都穿起新衣”“在外边做事的人,除非万不得已,必定赶回家来吃团圆饭”,还有“除了很小的孩子,没有什么人睡觉”,足以看出人们差不多全都在庆祝除夕,当然热闹了。

(2)从“味、色、音”的角度来体会。“到处是酒肉的香味”“红红的对联”“各色的年画”“家家灯火通宵”“鞭炮声日夜不绝”,老舍从香味,到色彩,到声音,进行了全方位描写,充分表现了除夕的“热闹”,足见老舍先生描写的细腻。

3.正月初一。主要通过人们的活动来体会。

(1)与除夕“截然不同”:全城都在休息,多数铺户要到初六才开张。

(2)人们的活动:男人们在午前到亲戚家、朋友家拜年。女人们在家中接待客人。小贩们在寺庙外边摆摊,小孩子们则爱逛庙会,还有很多人参加赛马赛骆驼的比赛呢!总之,每个人都没闲着,或者走亲访友,或者逛街、比赛,可谓轻松自在。

4.元宵。主要通过对灯的描写来体会。

(1)勾画出写灯的语句,自由朗读体会。

(2)谈谈自己的体会。

灯的数量多:从“处处张灯结彩”“整条大街像是办喜事”“有名的老铺子都要挂出几百盏灯来”“家中也有灯”等词句就可以感受到。灯的种类多:从“各形各色”“有的一律是玻璃的”“家中也有灯”可以感受到。

(3)老舍先生着力描写灯的数量多,种类多,目的是什么?

为了突出“元宵是春节的又一个高潮”,突出“元宵的确是美好快乐的日子”。这也是写元宵的总起句和总结句,作者采用的是总—分—总的段落结构。

六、回顾全文,体会详写略写的好处

老舍在整体介绍春节习俗的同时,着力突出“腊八、除夕、正月初一和元宵”这四天,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七、拓展阅读、布置作业

针对性作业:

1、请按详略的不同将下列内容分类

1腊八这一天要做的事2孩子们为过年做准备3大人们为春节做准备4过小年5小年后的准备6除夕夜7大年初一的景象8店铺开张9正月十五元宵节的景象10春节结束(只写序号)

详写的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略写的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你按时间顺序排列一下节日活动

()学生该去上学,大人又去照常做事。

()泡腊八蒜过年吃饺子用。

()买杂拌、爆竹、各种玩意儿,准备过年。

()孩子们逛庙会、看野景、骑毛驴,还能买到新年特有的玩具。()大扫除一次,把肉、鸡、鱼、青菜、年糕什么的都预备充足。

3、拓展阅读:

过年

我小时候并不特别喜欢过年,除夕要守岁,不过十二点不能睡觉,这对于一个习于早睡的孩子是一种煎熬。前庭后院挂满了灯笼,又是宫

灯,又是纱灯,烛光辉煌,地上铺了芝麻秸儿,踩上去咯咯吱吱响,这一切当然有趣,可是寒风凛冽,吹得小脸儿通红,也就很不舒服。炕桌上呼卢喝雉,没有孩子的份。压岁钱不是白拿,要叩头如捣蒜。大厅上供着祖先的影像,长辈指点曰:“这是你的曾祖父,曾祖母,高祖父,高祖母……”虽然都是岸然道貌微露慈祥,我尚不能领略慎终追远的意义。“姑娘爱花小子要炮……”我却怕那大麻雷子、二踢脚子。别人放鞭炮,我躲在屋里捂着耳朵。每人分一包杂拌儿,哼,看那桃脯、蜜枣沾上的一层灰尘,怎好往嘴里送?年夜饭照例是特别丰盛的。大年初几不动刀,大家歇工,所以年菜事实上即是大锅菜。大锅的炖肉,加上粉丝是一味,加上蘑菇又是一味;大锅的炖鸡,加上冬笋是一味,加上番薯又是一味,都放在特大号的锅、罐子、盆子里,此后随取随吃,大概历十余日不得罄,事实上是天天打扫剩菜。满缸的馒头,满缸的腌白菜,满缸的咸疙瘩,不知道什么时候才可以见底。芥末堆儿、素面筋、十香菜比较地受欢迎。除夕夜,一交子时,煮饽饽端上来了。我困得低枝倒挂,哪有胃口去吃?胡乱吃两个,倒头便睡,不知东方之既白

初一特别起得早,梳小辫儿,换新衣裳,大棉袄加上一件新蓝布罩袍、黑马褂、灰鼠绒绿鼻脸儿的靴子。见人就得请安,口说:“新喜。”日上三竿,骡子轿车已经套好,跟班的捧着拜匣,奉命到几家最亲近的人家拜年去也。如果运气好,人家“挡驾”,最好不过,递进一张帖子,掉头就走。否则一声“请”,便得升堂入室,至少要朝上磕三个头,才算礼成。这个差事我当过好几次,从心坎儿觉得窝囊。

请与课文中的相关内容比较一下,看看在写法上有什么不同?

4、、作业及活动设计

开展一次社会调查活动,了解自己身边的各民族过春节的不同习惯。

八、相关链接

各民族春节习俗

壮族

除夕,家家杀鸡宰鸭,蒸制扣肉、粉蒸肉、叉烧肉等。除夕的米饭要蒸得很多,象征富裕。粽子是壮族春节必不可少的。壮族的粽子是较高贵的食品,特大粽子,重达一二十斤,味香堪称一绝。正月初一和初二待客要吃粽子。春节期间要举行对歌、打陀螺、跳舞、赛球等文体活动。

藏族

穿最漂亮的衣服,戴最珍贵的首饰,即使是经济条件较差的人,也要预备一件过年的袍子,或者一两样粗糙的装饰品,藏话叫“萨举”,即新装。藏历正月初三,拉萨人成群结伴,来到东郊的宝瓶山和西郊的药王山,插经旗、挂彩幡,祭祀山神和水神。藏历正月初五,举行隆重的开犁礼。农人们穿上节日的盛装,强壮的耕牛打扮得“花枝招展”──额头贴着酥油图案,犄角上插着红旗和彩色羽毛,肩上披挂彩缎,缎子上缀满贝壳和松石,尾巴上系着五彩缤纷的绸带。

蒙古族

蒙古族历来崇尚白色,所以将农历正月称为“白月”,把过年节称为作“白节”。蒙古族过年的准备工作从农历腊月二十三即开始。除了扫除、沐浴、布置蒙古包外,还要人着新装,马佩红缨和新鞍。要把放有哈达的整只牛、羊献给至亲厚友。除夕夜要吃“手把肉”以示合家团圆。初一凌晨先向长者敬辞岁酒,再向同辈敬酒,恭贺新年吉祥如意。初一给长辈拜年一定要在上午。

白族

白族从除夕开始互拜、赠送礼品。子夜过后,男女青年争先挑水,以示勤劳。清晨,全家喝泡有米花的糖水,祝愿日子比蜜甜。早饭后,孩子们由成人带领到亲友家给长辈拜年。耍龙灯、舞狮子、打霸王鞭是节日不可缺少的活动。

【达标测评】

一、读下面的句子,回答问题。

1.到年底,蒜泡得色如翡翠,醋也有了些辣味,色味双美,使人忍不住要多吃几个饺子。

这句话用、两个词突出夸赞腊八蒜。

2. 有名的老铺子都要挂出几百盏灯来,各形各色,有的一律是玻璃的,有的清一色是牛角的,有的都是纱灯,有的通通彩绘全部《红楼梦》或《水浒传》故事。

(1)说明灯的数量多,说明灯的种类多。(2)作者着力描写灯的数量多,种类多,为的是突出。

二、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打“√”。

1. 万象更.新

A. 更加。()

B.变更。()

C.又、再。()

2. 截.然不同

A割断。() B.阻拦。() C.截止。()

3. 万不得已.

A已经。() B.止,罢了。() C.过了一会儿。()

4. 日夜不绝.

A.穷尽。()

B.走不通的。()

C.断绝。()

三、阅读下面一段话,完成练习。

除夕真热闹。家家赶做年菜,到处是酒肉的香味。男女老少都穿起新衣,门外贴上了红红的对联,屋里贴好了各色的年画。除夕夜家家灯火通宵,不许间断,鞭炮声日夜不绝。在外边做事的人,除非万不得已,必定赶回家来吃团圆饭。这一夜,除了很小的孩子,没有什么人睡觉,都要守岁。

1.用“//”将这段话分两层。

2.分两层的根据是什么?选择一种恰当的方法()

A.先总体写中心,再具体叙述除夕热闹的活动。

B.先交代时间,再具体写活动。

C.先说节日名称再说节日活动。

D.先说在家的人如何过除夕,再说在外的人回家过年。

3.文中具体介绍除夕的活动分别是、、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画线句子表明作者从、、、几方面细腻描写了人们欢庆除夕,充分表现了除夕的红火热闹。

六年级科学第二单元测试题

六年级科学第二单元测试题 一、填空。 1、声能、()、()、()、()、()、() 等都是能量。 2、各种生命活动都要消耗()。 3、动物与动物之间、动物与植物之间存在()与()的 关系, 4、人们在生活中,为了更好的利用(),需要通过一定的() 来实现能量的转化。像电灯泡、摩托车等都是常见的()装置。 5、能量可以通过()从一种形式()为另一种形式。 6、电磁铁通电后,();断电后,()。 7、电磁铁是一种将()转化为()的装置。 8、人们在生活中,为了更好的发挥能量的作用,减少不必要的(), 需要利用某种()或()对使用能量的() 和()进行控制。()在生活中是非常重要的。 9、能量的单位是(),10——13岁的儿童每天约消耗() 的能量。 10、食物和汽油中储存着()。 11、植物中的能量来自(),并以另一种形式贮藏在() 中。 12、太阳光的能量形式主要是(),贮藏在淀粉中的能量形式是 ()。 13、在食物链中,()和()在不断的流动着。 14、食物链常从()开始,到()终止。 15、人造卫星表面设计是受到了()的启发。 16、多数植物的生长离不开()。 17、电影放映机能把电能转化成()和(),让我们看 到精彩的画面,听到美妙的声音。 18、一些装置可以将能量从一种形式()成另一种形式。 二、判断。 1、能量是看不见、摸不到的,无法控制。() 2、不同装置所转换的能量一般不同。() 3、各种能量之间通过条件可以相互转换。() 4、淀粉能燃烧证明淀粉中有能量。() 5、如果自然界没有植物,人和动物就会死亡。() 6、各种食物中所含的能量是不同的。() 7、每种动物或植物只能形成一条食物链。() 8、太阳能能转化为机械能。() 9、人们无法控制光能。() 10、变色眼镜是用手动来控制能量的。() 三、选择。 1、植物可以自己制造() A、淀粉 B、钾盐 C、氮气 D、二氧化碳 2、下面的食物链正确的是() A、老鼠→小麦→蛇→鹰 B、鹰→蛇→老鼠→小麦 C、小麦→蛇→老鼠→鹰 D、小麦→老鼠→蛇→鹰 3、我们所吃的食物所含的能量来自() A、动物 B、植物 C、真菌 4、大约在()多亿年前,出现了能进行光合作用的植物。 A、10 B、20 C、30 D、40 5、电扇释放的() A、声能 B、电能 C、热能 D、风能 6、人造卫星在离地球()的轨道上运行。 A、200千米——300千米 B、200米——300米 C、2000米——3000米 7、线圈缠绕匝数相同,一节电池的电磁铁磁力()两节电池的电磁铁磁力。 A、小于 B、等于 C、大于 8、()能自己制造食物,是生产者。 A、植物 B、动物 C、人 9、拖拉机输入的是() A、化学能 B、电能 C、机械能 D、热能 10、植物叶片在()环境中容易产生淀粉。 A、阳光照射 B、黑暗无光

期末达标检测试卷(RJ)

期末达标检测试卷 (满分:100分时间:90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C—12O—16S—32K—39Ca—40Cu—64I—127 一、我会选择(每题3分,共48分) 1.下列有关化学概念的说法错误的是(D) A.化学是在分子、原子层次上研究物质性质、组成、结构及变化规律的科学 B.由一种反应物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他物质的反应叫做分解反应 C.进行得很慢,甚至不易察觉的氧化反应叫做缓慢氧化 D.物理性质反映着物质的某些化学性质 2.下列属于化学变化的是(D) 3.用灯帽盖灭酒精灯的灭火原理是(C) A.清除可燃物B.降低酒精的着火点 C.隔绝空气D.降低温度至酒精的着火点以下 4.下图所示的实验操作正确的是(D) 5.下列对水的认识正确的是(A) A.生活中常用煮沸的方法将硬水转化为软水 B.保护水资源要禁止使用化肥、农药 C.电解水时正极端玻璃管中有氢气生成 D.任何物质都能溶于水 6.最近科学家用钙原子轰击锫原子,合成117号元素(部分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D)

A .钙和锫都属于金属元素 B .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117 C .该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数为117 D .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94 g 7.二氧化碳的下列用途只利用了其物理性质的是( B ) A .二氧化碳能用作灭火剂 B .干冰能用于人工降雨 C .二氧化碳能用来生产汽水等碳酸饮料 D .二氧化碳用作气体肥料 8.图中“”和“”表示两种不同元素的原子,下列方框中表示混合物的是( C ) 9.下列事实的微观解释不正确的是( B ) A .干冰升华——分子间隔变大 B .水烧开后把壶盖顶开——分子数目变多 C .水在通电的条件下发生分解反应——分子种类变化 D .湿衣服晾在太阳底下干得快——分子运动速率变快 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 A .木炭燃烧后生成红色固体 B .一氧化碳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蓝色火焰 C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雾 D .铁丝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剧烈燃烧 11.某工厂制取漂白液的化学原理为:Cl 2+2NaOH===== NaClO +NaCl +H 2O ,在该反应中,氯元素没有呈现出的化合价是( A ) A .+2 B .+1 C .0 D .-1 12.高铁酸钾(K 2FeO 4)是一种新型、高效的水处理剂,可用于自来水的消毒和净化。高铁酸钾受热时发生分解反应:4K 2FeO 4=====△ 2X +4K 2O +3O 2↑,则X 的化学式是( C ) A .Fe B .FeO C .Fe 2O 3 D .Fe 3O 4 13.青蒿素(C 15H 22O 5)是一种治疗疟疾的药物,我国女科学家屠呦呦因发现青蒿素而荣获诺贝尔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A .青蒿素中共含有42个原子 B .青蒿素中 C 、H 、O 三种元素的质量比是15∶22∶5 C .青蒿素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82 g D .青蒿素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高

短语类型导学案练习及答案

《短语类型》导学案(一) ————并列短语、偏正短语 学习目标: 1、了解现代汉语短语结构类型及其判断的方法。 2、能正确判断短语结构类型。 一、概念 短语,也叫词组,是由词语与词语组合而成的、能够独立运用语言单位。短语主语谓语宾语补语〈〉 二、短语类型 短语按照结构来考察,可以分为主谓短语、偏正短语、并列短语、动宾短语、后补短语 ㈠、并列短语 1、结构特点: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名词、动词或形容词组合而成,词与词之 间是并列关系,中间常用顿号或“和、及、又、与、并”等连词。 2、类型 ?名+名红花绿叶大海蓝天(名词短语) ?动+动说说笑笑唱歌跳舞(动词短语) ?形+形坚强勇敢美丽漂亮(形容词短语) ?代+代我和他这样那样(名词短语) ?数量+数量四面八方千秋万代三斤五两(名词短语) 3、语法特征:并列短语一般前后可以互换位置。例如:古老神奇我你他 注意:但有些并列短语是不能前后颠倒位置的,因为它有一定次序。 ?时间顺序:春、夏、秋、冬 ?大小顺序:省、市、县 ?年龄顺序:老、中、青 ?逻辑顺序:继承和发展接近文学和爱好文学 ?语言习惯:男女老少金银铜铁油盐酱醋 并列短语一般要求词性相同,但个别也有不同。例如:姐姐和我(名词+代词) ㈡、偏正短语 1、结构特点:由名词、动词或形容词与它们前头起修饰作用的词组合而成,其中名词、动词或形容词是中心语,名词前头的修饰成分是定语,动词、形容词前头的修饰成分是状语 形容词+名词, 如:美丽的花朵伟大的人民浩瀚的大海 数量词+名词,如:一杯水一位顾客三斤水果 名词+名词,如:学校的图书馆祖国大地烟台的苹果 代词+名词,如:大家的心情我的老师自己的心情 形容词+动词,如:慢慢地走激动地演讲迅速地回答 副词+动词,如:完全相信十分思念突然发现 副词+形容词,如:非常美丽更加坚决相当迅速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综合测试卷

走 过 第二单元综合测试卷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 题号一二三四总分 得分 一、jī基chǔ础zhī知shí 识。(66分) 1.zài 在zhènɡ正què确de 的dú读yīn 音xià下huà画“_____”。(6分) 2.dú读pīn 拼yīn 音,xiě写cí词yǔ 语。(8分) yǐhòu huǒbàn yípiàn yīn wèi chīshuǐjiào shēnɡběi jīnɡméi yǒu 3.xiě写chū出xià下liè列zì字de 的bǐ笔shùn 顺。(9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路 lù lǜ 趣 qǜqù站 zhán zhàn 暖 nuǎn luǎn 村 c hūn c ūn 却 qiè què 北

4.xuǎn 选zì字tián 填kōnɡ 空。(5分) 主 住(1)妈妈说我是个有()意的孩子。 (2)我跟奶奶( )在一起。 (3)我们都想念毛( )席。 火 伙 (4)我和小( )伴一起把( )扑灭了。 5.yònɡ 用xià下liè列shēnɡ生zì字zǔ组chénɡ成cí词yǔ 语。(9分) 6.dú读yì一dú读,lián 连yì一lián 连。(6分)多彩的 香甜的 美丽的 洁白的 壮观的 遥远的 水果天山季节仪式 地方雪莲 7.bǎ把xià下liè列de 的zì字tián 填zài 在hé合shì适de 的kuò括hào 号lǐ 里。(zhǐ只tián 填xù序hào 号)(3分) ______故事______影子______水果_______房子 8.zài 在kuò括hào 号lǐ里tián 填shànɡ上hé合shì适de 的liànɡ量cí 词。(6分) ④尝 ③讲 京 秋 ②跳 没 ①踩

七年级下册科学第二单元测试卷 有答案

七年级下册科学第二单元测试卷(1~5节) (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关于参照物,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判定物体运动还是静止,要事先选定参照物 B.一个物体运动还是静止,参照物不同,结论可能是不同的 C.只有静止的物体才能作参照物 D.高速行驶的火车也可以作参照物 2.机械式闹钟要上发条,这实际上是使发条积蓄() A.动能 B.电能 C.势能 D.热能3.使用弹簧测力计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弹簧测力计必须竖直放置,不得倾斜 B.使用前必须检查零点是否准确 C.使用中,弹簧、指针、挂钩不能与外壳发生摩擦 D.使用时,必须注意所测力不能超过它的量程 4.下列现象中,运动状态不发生改变的是() A.成熟的苹果从树上掉下 B.汽车匀速转弯 C.草坪上滚动的足球渐渐地停下来 D.列车沿平直轨道匀速出站 5.火车的速度是72千米/时,汽车的速度是20米/秒,则() A.火车的速度大 B.汽车的速度大 C.两者的速度一样大 D.无法确定 6.关于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v=s/t,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的运动速度v越大,通过的路程s就越小 B.物体的运动速度v越大,所用的时间t就越小 C.物体运动的速度v由s/t决定,但与s、t的大小无关 D.以上说法都有道理 7.一位跳伞运动员在下落过程中,看到身旁的直升机向上运动,则直升机相对于地面是() A.一定上升 B.一定下降 C.一定静止 D.无法确定8.比较F1和F2的大小,正确的是() A.F1>F2 B.F1

七上 期末达标测试卷

期末达标测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1.下列各数中,小于-3.5的数是( ) A.-4 B.-3 C.-2 D.-1 2.中国航母辽宁舰是中国人民海军第一艘可以搭载固定翼飞机的航空母舰,满载排水量为67 500 t.将67 500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 A.6.75×104B.67.5×103C.0.675×105D.6.75×103 3.如图,数轴上有A,B,C,D四个点,其中表示互为相反数的点是( ) A.点A与点D B.点A与点C C.点B与点D D.点B与点C 4.下面调查中,适合采用普查的是( ) A.对全国中学生心理健康现状的调查B.对某市食品合格情况的调查C.对天水电视台《人文天水》收视率的调查D.对你所在班级同学身高情况的调查 5.如图所示的几何体从正面看到的图形是( ) 6.图中的平面展开图是下面名称的几何体的展开图,则立体图形的名称与平面 展开图不相 ..符.的是( )

7.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 A .3-5=2 B .3a +2b =5ab C .4-|-3|=1 D .3x 2y -2xy 2=xy 8.某超市进了一批商品,每件进价为a 元,若每件要想获利25%,则每件商品 的零售价应定为( ) A .25%a 元 B .(1-25%)a 元 C .(1+25%)a 元 D .a 1+25% 元 9.为了解本校九年级学生的体能情况,随机抽查了其中30名学生,测试1 mi n 仰卧起坐的次数,并将其绘制成如图所示的频数直方图.那么仰卧起坐次数在25~30的人数占抽查总人数的百分比是( ) A .40% B .30% C .20% D .10% 10.如图是一个数值运算的程序,若输出的y 值为3,则输入的x 值为( ) A .3.5 B .-3.5 C .7 D .-7 二、填空题(每题3分,共30分) 11.-12 πab 的系数为________,次数为________. 12.林林的爸爸只用了两枚钉子就把一根木条固定在墙上,用到的数学原理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导学案测试题答案版

高二语文导学案测试题 注:时间为90分钟,分值为100分。选择题填写到第二页的答题卡处,上交试卷第2页及作文纸 一、基础训练(每题3分,共33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D ) A.且为所虏(lǔ)逢孙(fénɡ)夜缒而出(zhuì)若不阙秦(quē) B.瞋目(zhēn)忤视(wǔ)皆为戮没(lù)切齿拊心(fǔ) C.鲰生(zōu)彘肩(zhì)目眦尽裂(cì)按剑而跽(jì) D.箴言(zhēn)童叟(sǒu)慵懒(yōnɡ)并行不悖(bèi) 2.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对的一组是(B) A.百舸(ɡě)寂寥(liào)彷徨(pánɡ)惆怅(chànɡ) B.方遒(qiú) 颓圮(pǐ)芳菲(fēi)青荇(xìnɡ) C.浪遏(è) 浮藻(zǎo)长篙(ɡāo)漫溯(shuò) D.虔诚(qián) 忸怩(ní) 深邃(suì) 团箕(qí) A.寥—liáo;C.溯—sù;D.箕—jī。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A.残疾人参与体育运动,是用身体和意志,证明自己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是用精神和毅力,表现自己的人格尊严、突破生命局限的志气和勇气。 B.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科技知识的价值日益显现,人类已进入知识产权的归属和利益的分成。C.对调整高考录取方案,有人认为最好能对选修科目按分数划等级,有人认为可以按文理分别划线,这样才比较公平。 D.据初步分析,已造成254人遇难、35人受伤的山西襄汾尾矿库溃坝事故的直接原因是由非法矿主违法生产、尾矿库超储引起的。 B.宾语中心语残缺,句末加上“的阶段”;C.“这样”指代不明;D.句式杂糅,改为“……事故的直接原因是……”或“……事故是由……引起的”。 【答案】 A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B ) A.历史上有许多伟大的人物,在他们众所周知的声誉背后,往往有一个人所不知的身份,便是终身读者,即一辈子爱读书。 B.梅花以其曲折多姿的形态,经霜耐寒的特性被古代文人反复咏唱,诗人借助这客观之象,融进自身的主观之意,赋予梅花各种美好的品格。 C.刚刚发布的《中国高考状元调查报告》,从1977年至2006年的30年问,中国的省市县高考状元中,没有发现一个在做学问、经商、从政等方面拔尖的人才。 D."神舟号"飞船发射成功,谁能否认中国没有进入国际载人航天技术领域的能力? B【解析】B。A项,搭配不当,应在“即一辈子爱读书”后加上“的人”.C项,成分残缺,应在“刚刚发布的《中国高考状元调查报告》”后加上“显示”之类的谓语。D项,否定失当5.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A ) (1) 全球石油价格不断攀升,中国作为全球能源大国,建立战略石油储备是必要的。 (2)王芳的基础较差,情绪一直低落,听了身残志坚的李刚的报告后,受到很大的鼓舞,她决心____学习,积极上进。 (3)听王教授那富有哲理的讲话时,同学们往往先是一愣,接着猛然____,不约而同地欢笑起来。 A.消费发奋醒悟 B.消费发愤醒悟 C.耗费发奋省悟 D.耗费发愤省悟 A(消费:为了生产或生活需要而使用物质资料;消耗:多指精神、力量、东西等,因使用或受损失而渐渐减少。“发奋”与“发愤”的区别在于:“发奋”有振作起来的意思,而“发愤”指因不满而决心努力改变现状的意思。“醒悟”与“省悟”的区别在于:“醒悟”多指对事物在认识上由模糊而清楚,由错误而正确;而“省悟”多指对自己的思想或行为的认识,由错误到正确) 6.下列句子横线上依次填入的词语是(A) ①没有深厚的生活积淀和艺术功底是写不出________高的诗歌作品的。 ②艾青把这个深厚的感情________在他的诗歌里,希望引起读者的强烈共鸣。 ③鉴赏时,要体会这些诗的章法、韵律及其他方面的特点,认真________诗的意象。 A.品位灌注揣摩B.品位贯注揣测 C.品味灌注揣摩D.品味贯注揣测 品味,动词。品位,名词。灌注:注入。贯注:精神集中。揣测:揣想,推测。揣摩:琢磨。 【答案】 A 7.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B) A.各国游客在北京每到一处都能感受到中国老百姓的热情,大家相敬如宾,京城处处洋溢着和谐、友好的气氛。 B.每当夜幕降临,步行街上灯红酒绿,熙熙攘攘,一派繁华景象。 C.2009年春晚舞台造型引进奥运团队,舞蹈《蝶恋花》应用了现代高科技造型手段——LED大屏幕,加上舞蹈演员背上漂亮的彩绘以及美妙的舞姿,实在是赏心悦目。 D.安徽省教育厅出台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新举措的消息一经发布,大家相互转告,口耳相传。 A.相敬如宾:形容夫妻互相尊敬像对待宾客一样。使用对象错误。C.赏心悦目:指因欣赏美好的情景而心情舒畅,主语是人。此处主语是“舞蹈《蝶恋花》”,要说“令人赏心悦目”。D.口耳相传:口说耳听往下传授(知识,经验、技艺等)。用于此属望文生义。 【答案】 B 8、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 A. 夏日的南湖,风光旖旎、游人如织,泛舟湖上,水光潋滟,岸柳阴阴,秀色可餐。 B. 重庆缙云山绍龙观道士李一利用已有的社会地位,办“养生班”使多人受害。北碚区民宗局、税务局、法院等已开始对他清查或审理,真可谓墙倒众人推 C. 全区人民行动起来,一首高亢雄壮的“热爱丰南、建设丰南、美化丰南”的建设之歌响彻丰南大地,一座生态水城将在嘹亮的建设号角声中呼之欲出。 D. 候机大厅里的乘客已经形单影只,只有清洁工在角落里做保洁,大多数服务部门和会讲汉语的职员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综合测试卷》带答案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测试卷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一、用“____”画出下列带点字的正确读音。(3分) 挑.弄(tiǎo tiāo)丰.收(fōng fēng) 钥匙.(chi shi) 凌.乱(líng lín) 雨靴.(xuēxüē) 增.添(zēn zēng) 二、写同音字。(9分) 三、读拼音,写词语。(8分) 四、比一比,再组词。(4分)

五、按要求填量词。(12分) 1.表示的数量少 一(把)钥匙一(盒)颜料一(个)巴掌一(块)地毯一(首)歌曲一(双)雨靴2.表示的数量多 一(枚枚)邮票一(片片)叶子一(阵阵)香味一(朵朵)小花一(颗颗)谷粒一(把把)扇子 六、读一读,连一连。(4分) 七、按要求写句子。(8分) 1.秋天的雨有一盒五彩缤纷的颜料。(缩句) 雨有颜料。 2.啊!多么 ..明朗的天空。(用加点词写句子) 这里的景色多么美丽! 3.美丽的菊花在秋雨里摇摆。(改成拟人句) 美丽的菊花在秋雨里频频点头。 4.秋天,田野成了金黄色。(改为比喻句) 秋天,田野里一片金黄,像金色的海洋。 八、古诗赏析。(7分) 1.“一年好景君须记”的下一句是(①)

①最是橙黄橘绿时②霜叶红于二月花 2.“萧萧梧叶送寒声”中“萧萧”的意思是风声。 3.《赠刘景文》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苏轼写来送给刘景文的。 4.请你从下面的九宫格中识别一句描写秋天的诗句。 九、阅读理解。(15分) (一)秋天的雨(节选) 秋天的雨,吹起了金色的小喇叭。它告诉大家,冬天快要来了。衔来树枝造房子,找来松果当粮食,在加紧挖洞,准备舒舒服服地睡大觉。穿上厚厚的、油亮亮的衣裳,的叶子飘到树妈妈的脚下。它们都在准备过冬了。 1.圈出本段话中所描写到的景物。(2分) 2.这段话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主要描写的是在深秋中,各种动、植物准备过冬的情景。(3分) (二)北大荒的秋天 九月,从第一片树叶落地开始,北大荒的秋天也就来了。 天空一碧如洗,只有在傍晚,西边的天上才会有几缕流云。这些流云在落日的映照下,转眼间变成一道银灰、一道橘黄、一道血红、一道绛紫,就像是美丽的仙女在空中抖动着③。 小河清澈见底,如同一条①,静静地躺在大地的怀抱里。一群小鱼顶着水游过来,明镜一样的水面顿时漾起了一道道波纹。 原野热闹非凡。成片的大豆摇动着豆荚,发出了哗啦啦的笑声;挺拔的高粱扬起黑红黑红的脸庞,像是在乐呵呵地演唱。山坡上,大路边,村子口,榛树叶

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测试题答案

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试题 一、填空: 1、像油菜花一样由萼片、花瓣、雄蕊、雌蕊四部分组成,这样的花叫做完全花。缺少其中一部分 或几部分的花,叫做不完全花。 2、种子萌发需要足够的水分和氧气,适当的温度。 3、蜜蜂或其它昆虫在花丛中飞舞、爬行时,就会把雄蕊的花粉传播到的柱头上,这会使雌蕊子房里的胚珠受精后 发育成长形成果实和种子。 4、蚕豆种子由种皮和胚两部分组成。 5、靠卵繁殖后代的动物叫卵生动物,用胎生繁殖后代的动物叫胎生动物。 二、判断: (√)1、植物的花承担着生产种子,繁殖新生命的任务。 (×)2、只有雄蕊,没有雌蕊或者只有雌蕊,没有雄蕊,这种花叫两性花。 (√)3、雌蕊柱头有黏液主要是为了沾上花粉。 (√)4、生物的生长与繁殖需要一定的空气、水份和湿度。 (×)5、动物产的卵都能发育成新一代生命。 (×)6、只有开花结果的植物才能繁殖后代。 (×)7、南瓜花、冬瓜花、油菜花都是完全花。 (√)8、胚是有生命的,可以发育成一棵植物。 (×)9、植物的花都能结果,产生种子。 (√)10、尽管种子的形状和构造有所不同,但它们都有种皮和胚。 (√)11、雌性动物产的卵,必须和雄性动物产的精子结合,使卵受精,才能发育成新一代的生命。 (√)12、解剖花的顺序应该从外到内的。 (×)13、克隆羊“多利”是通过胎生繁殖出来的。 (√)14、自花传媒是一种原始的传粉方式。 (×)15、两性花一定是完全花。 三、选择:

1、下列植物中利用动物传播种子的是( C )。A、椰子 B、蒲公英 C、鬼针草 2、下列各项中,不是蚕豆种子构造的是( C )。A、胚芽 B、胚根 C、胚茎 3、下列植物的花属于不完全花的是( C )。A、油菜花B、桃花C、南瓜花 5、下列植物的花属于单性花的是(B)A、油菜花 B、南瓜花 C、凤仙花 6、蚕豆种子萌发时所需要的养料是由种子中的( C )提供的。A、胚根 B、胚芽C、子叶 7、下面植物中利用流水来传播种子的是( A )。A、椰子 B、蒲公英 C、鬼针草 8、蚕豆种子的( D )发育生长后变成根,( C )发育生长后变成茎和叶。 A、种皮B、子叶C、胚芽D、胚根 9、下列植物的花属于两性花的是( B )。 A、南瓜花 B、油菜花 C、丝瓜花 10、油菜花有( C )个花瓣。 A、2 B、3 C 、 4 11、根据下列植物果实或种子具有的特点推测,利用动物来传播种子的是( C )。 A、果实在成熟时会突然炸裂 B、轻,带翅或绒毛 C、有小刺或多肉好吃 12、( C )是种子贮藏营养物质的组织。 A、胚芽 B、胚根 C、胚 13、随风飘动进行传播的种子是( B )。 A、栗子B、榆钱 C 、苍耳 14、植物的果实是由雌蕊中的( C )发育而来的。A、柱头B、花 柱C、子房 15、青蛙卵能在( B )天左右的时间里孵化出小蝌蚪。A 、3 B、 10 C 、30 D 、120 16、下列动物中不是产卵繁殖的是( C )。A、鸭 B、乌 龟 C、牛 四、连线: 1、将种子与其相适应的传播方式连起来。 2、将图片与鸟类相应的繁殖活动用线连起来. 苍耳水流传播 莲蓬弹力传播 油菜荚风力传播 蒲公英动物传播

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达标测试练习题

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达标测试练习题 一、直接写出下面各题的得数。 3040= 5008= 56+18= 0.3+0.6= 39100= 4.1-4.1= 9003= 3.8+0.2= 二、填空。 1、15m=()dm 2、12个0.1是() 3、在()里填上合适的单位名称。 小明的身高是150() 王老师家住房的面积是98() 4、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年()月()日成立的,到中华人民共和国60周岁时是()年()月()日。 5、学校多功能厅有29排座位,每排22个座,学校多功能厅大约有()个座位。 6、学校在书店的东北方向,书店在学校的()方向。 7、把一个边长是8厘米的正方形分割成4个完全相同的小长方形,并将它们拼成一个大长方形,这个大长方形的周长最短是()厘米,它的面积是()平方厘米。 三、选择正确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2021年的2月有()天。 ①28

②29 ③30 2、李鸿、王明、张平三个同学的50米赛跑的成绩分别是6.1秒、5.8秒、6.7秒,得第一名的是() ①李鸿 ②王明 ③张平 四、竖式计算下面各题。 8029= 6843= 10-2.7= 5.4+2.6= 五、脱式计算下面各题。 2021-3429= 729930= 46(92-58)= 8055+367= 六、解决问题。 1、张东要做200道口算题。他3分钟做了60道。照这样计算,他做完这些口算题要多少分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书店运来36包书,每包50本,把这些书放在6个书架上,平均每个书架上放多少本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1 导学案 - 附答案版

课题:第三单元 自然资源的利用与保护 第一节 人类面临的主要资源问题 【学习目标】 ①说明世界、中国淡水资源短缺的主要原因及其危害; ②说明世界、中国耕地日益减少的主要原因及其危害; ③举例说明一些矿产资源濒临耗竭的主要原因及其危害。 预习案(自主预习、梳理知识) 【知识梳理】认真阅读课本P32~P37页,在课本上勾画、标注知识要点,将本课的基础知识进行梳理,建立知识体系、设计框架图体现知识之间的联系; 一、淡水资源短缺(P32~P35页) 1、世界淡水 供应与需求 2、中国淡水 供应与需求 二、耕地日渐减少(P35~P36页) 1、世界耕地供求趋势:随着世界人口增长,人类正在面临越来越严峻的耕地资源不足的问题。 2、中国耕地资 源面临的压力 三、一些矿产濒临耗竭(P36~P37页) 1、世界矿产资源现状:矿产资源是非可再生资源,世界消费矿产资源数量快速增长,有些矿种发生 甚至短缺。 2、中国矿产资源现状 【预习自测】 排水卫生是目前全球面临的最严重的问题之一,由于缺乏排水卫生设施,每年在全世界造成140 万儿童死亡。随着世界人口的增加,到2025年将有18亿人生活在水资源严重短缺的地区。据此回答1~2题。 1、材料信息反映出世界上许多国家闹“水荒”的原因是:( ) A.水资源总量不足 B.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 C.水资源污染严重 D.水资源时间分配不均 2、我国南方地区水价低于北方地区的主要原因是:( ) A.北方地区经济发展速度快,需水量太大 B.北方地区降水量较小,水资源短缺 C.北方地区水污染比南方地区更严重 D.北方地区人口数量大于南方地区 3、有关耕地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世界上目前有大量未开垦的土地,利用潜力巨大 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总的来说,由东南向西北递减; 水资源时间分配不均:降水量年内分配不均,夏秋多,冬春少,年际变化大; 水资源总特点:中国水资源总量丰富,但人均水资源量不足; 淡水资源短缺的原因 淡水资源短缺的危害:水资源短缺制约经济发展,影响粮食产量,危害生态环境, 损害人体健康,还会引发国际冲突。 自然原因:①淡水资源总量有限;②淡水资源分布不均; 人为原因:①生产和生活需水量大;②不合理开发利用, 水资源浪费和污染严重,加剧了水资源短缺; 水资源供需不平衡:农业和城市缺水状况备受关注。 ①耕地面积比重小,人均占有量少; ②耕地资源分布不均,人均耕地水平差异大; ③非农业建设用地增长迅速,人均耕地面积日益减少; ④耕地质量差(高、中、低产田各占1/3);土地退化、污染严重。 ①矿产资源总量大(居世界第三),人均占有量少; ②矿产资源中富矿少,贫矿多,采富弃贫,使矿产品位下降; ③矿产资源地区分布不均,矿产资源加工消费区集中在东南沿海地 区,矿产资源富集区主要在中西部地区。

四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综合测试卷及答案

四年级语文第二学期第二单元综合素质测试卷 第一部分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55分) 一、读一读,写出下列的词语(5分) zūn yán cái fùkuǎn dài dào d?píbai ( ) ( ) ( ) () ( ) 二、用“—”划出句中的错别字,改正后写在括号里。(4分) 我真稀望她第一次扎珍的时候,也能得到患者的宽客和鼓厉。 ()()()() 三、比一比,再组词(10分) 遵()例()喉()瘦()酷() 尊()列()候()搜()配() 四、把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6分) 迷()不()面()菜()狼()虎() 骨()如()走()串()将()比() 五、选择恰当的关联词语填入句子中的括号里。(6分) 虽然……但是……不但……而且……因为……所以…… 1、这位年轻的护士()是第一次扎针,()显得特别紧张。 2、这位年轻的护士()两针却没扎进血管里,()我的母亲并没有责怪她。 3、对这位年轻的护士的行为,我的母亲()没有责怪她,()还给予她鼓励。六、按要求写句子(6分) 1、哈默的言行感动了所有读者。 改为“把”字句: 改为“被”字句: 2、这群逃难的人狼吞虎咽地吃起香味俱佳的食物来。 缩写句子: 七、修改病句。(6分) 1、《中彩那天》这篇课文写得太迷人了。 2、父亲的教导使我终身受到教育和益处。 八、把下面的名言补充完整。(6分) 1、,行必果。 2、,金石为开。 3、爱人者,;敬人者,。 4、老吾老,;幼吾幼,。 九、有人说:“一个人只要诚实,有信用,就等于有了一大笔财富。”你从这句话中体会到了什么?谈谈你的看法。(6分) 第二部分阅读积累与运用(30分) 十、(一)读《中彩那天》片段,回答问题(15分) 我不明白父亲为什么中了彩还不高兴,闷闷不乐地回到家里,向母亲诉说刚才的

六年级下册科学第二单元测试题答案

六年级科学下册第2单元《物质的变化》测试题 姓名:班别:分数: 一、填空题。 1、我们能直接或间接观察到的实际存在的东西都是(物质),整个世界都是由(物质)构成的。 2、所有的物质都在不停地运动,还会发生(变化),只是有的快,有的慢。 3、物质的变化可以分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它们最根本的区别是 (有没有产生了新的物质)。 4、物质的化学变化会伴随一些现象的发生,比如(发光发热)、(产生气体)、(改变颜色)、(产生沉淀物)等。 5、硫酸铜溶液是(蓝)色的,和铁钉反应后铁钉表面有(红)色物质附着, 硫酸铜溶液会逐渐变浅。 6、根据(淀粉遇到碘酒颜色会变成蓝色)的特性,可以检验食物中是否含有淀粉。 写出两种淀粉含量较多的食物:(大米)、(玉米)。 7、物质发生化学变化的过程中一定发生了(物理变化)。 8、铁生锈是(水)和(空气)共同作用的结果。 二、选择题。 1、硫酸铜溶液与铁钉发生的变化是( A ) A、化学变化 B、物理变化 C、不发生变化 2、对小苏打和白醋的特点描述正确的是( C )。 A、小苏打是蓝色的粉末 B、白醋是白色的液体 C、白醋是无色的液体 3、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产生的气体是( C)。 A、氧气 B、水蒸气 C、二氧化碳 4、下列哪种环境下铁容易生锈(B )。 A、缺水的沙漠 B、潮湿的海边 C、干燥的高原 5、下列食物中淀粉含量较多的是(B )。 A、白萝卜 B、番薯 C、肥肉 6像易拉罐压扁、木头碎裂、玻璃碎裂、折纸这样的变化等是( A)。 A、形态发生了改变 B、产生新的物质 C、没有什么变化 7、固体的白糖在加热的情况下变成液体的白糖,是(B)。 A、化学变化 B、物理变化 C、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8、铁钉在有腐蚀的情况下容易生锈,(C)不能防止和减缓铁生锈。 A、刷油漆 B、抹油 C、放入盐水中。 9、在米饭或淀粉上滴上碘酒会出现(C)。 A、黑色 B、紫红色 C、蓝色 10、菜刀用完后擦干并放在干燥的地方是切断铁和(A)的接触,以防生锈。 A、水 B、空气 C、细菌 11、把铁钉的一部分浸人硫酸铜溶液中,我们会看到铁钉变(A)。 A、红色 B、蓝色 C、没有变化 12、将燃烧的细木条伸进装有二氧化碳气体的玻璃杯中,木条会(B)。 A、没有什么变化 B、会熄灭 C、燃烧的更旺 13、导致全球气候变暖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A)含量的增加。 A、二氧化碳 B、氧气 C、氮气 1

六年级下册数学试题-期末达标测试题(五) 人教新课标(2014秋) 含答案

期末达标测试题(五) 一、选择题 1.里约属热带海洋性气候,8月份的平均气温在19℃﹣26℃,日温差为() A. 7℃ B. 17℃ C. 6℃ D. 45℃ 2.以小明的身高140厘米为标准,记作0厘米,超过的记为正数,不足的记为负数。小华身高135厘米应记作()。 A. +135厘米 B. -135厘米 C. +5厘米 D. -5厘米 3.水产超市10月份的营业额是13500元,要缴纳5%的营业税,水产超市10月份缴纳营业税()元。 A. 355 B. 485 C. 675 D. 588 4.一个保温杯的价格是100元,打八折销售,买两个这样的保温杯比原来便宜( )元。 A. 20 B. 80 C. 40 D. 160 5.把120%改写成成数,正确的是() A. 三成八 B. 十二成 C. 九成九 D. 二成五 6.下列形体不论从哪个方向切,切面形状不可能是长方形的是() A. 长方体 B. 圆锥 C. 圆柱 D. 正方体 7.一个圆柱和一个圆锥的底面积和体积分别相等,如果圆锥的高是9厘米,圆柱高是() A. 3厘米 B. 9厘米 C. 27厘米 8.圆柱体的底面半径和高都扩大到原来的3倍,体积扩大到原来的()倍。 A. 3 B. 6 C. 9 D. 27 9.下列各式中(a、b均不为0),a和b成反比例的是( )。 A. B. 9a=6b C. 2a-5=b D. 10.下列两种相关联的量,成比例的是() A. 和是10的两个加数 B. 一个人的年龄和体重 C. 订《学习报》的份数与总钱数 D. 长方形的宽一定,周长与长 11.在一幅比例尺是40:1的图纸上,数得一个零件长8cm,这个零件实际长是()。 A. 320cm B. 32cm C. 5cm D. 0.2cm

归园田居导学案练习及答案

《归园田居》导学案 班级:姓名: 一、【学习目标】 1、了解陶渊明的生平及其诗歌的基本特征。 2、合作探究,初步形成欣赏古典诗歌的能力。 3、背诵诗歌并领悟诗人的田园情怀,追求自由独立的精神品格。 二、学习重、难点】 1、有情感地诵读诗歌,品味诗歌的语言,并熟读成诵。 2、领悟诗人憎恶官场,热爱田园,追求自由的思想倾向。 三、【知识补充】白描原是中国画的一种技法,指描绘人物和花卉时用墨线勾勒物象,不着颜色,称为“单线平涂”法。它源于古代的“白画”。在文学创作上,“白描”作为一种表现方法,是指用最简练的笔墨,不加烘托,描画出鲜明生动的形象。 【学习过程】 一、【自主检测】 1、常识填空①陶渊明:(365 —427 ),又名―一字—亮___自号_五柳先生_,谥号__靖节先生___ _。___晋宋__ (时代)最杰出的诗人,他的诗情感真实,诗味醇厚,风格平淡,语言清新自然。开创_田园_ 诗派,为古典诗歌开辟了一个新的境界 2、给加横线的字注音:略 ( 1 )羁.鸟()(2)守拙.()(3)荫.()(4)暧暧..()(5) 墟.里()(6)樊.笼() 3.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少无适.俗韵.迎合 误落尘网..中此处指仕途 羁鸟..恋旧林笼中鸟 守拙.归园田守拙意思是不随波逐流,固守节操 榆柳荫.后檐遮挡 暧暧..远人村昏暗、模糊 依依..墟里烟轻柔而缓慢的飘升 虚室..有余闲空室久在樊笼..里比喻官场生活 复得返自然..指田园生活 二、【引导鉴赏】 (一)、诵读诗歌,把握题眼。 1、“归园田居”的意思明确告诉我们要回到园田生活 ,那么它的题眼是什么? 归 (二)、品读诗歌,体会感情。请结合诗句谈谈你的理解 1、诗人从何而归?官场生活(尘网、樊笼。) 2、为何而归? (1)性本爱丘山(本性)(2)守拙归园田 3、归向何处? 归向田园4、归去如何? “无尘杂”/有余闲/久/复(注意炼字)——自由、安逸、喜悦。 5、表达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诗人抒发了对官场生活的厌恶与憎恨之情,对田园生活的热爱之情

统编版语文一下第二单元综合测试卷

走 过 第二单元综合测试卷 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 题号 一 二 三 四 总分 得分 一、基j ī础ch ǔ知zh ī识sh í 。(66分) 1.在z ài 正zh èn ɡ确qu è的de 读d ú音y īn 下xi à画hu à “_____”。(6分) 2.读d ú拼p īn 音y īn ,写xi ě词c í语y ǔ 。(8分) y ǐ h òu hu ǒ b àn y í pi àn y īn w èi ch ī shu ǐ ji ào sh ēn ɡ b ěi j īn ɡ m éi y ǒu 3.写xi ě出ch ū下xi à列li è字z ì的de 笔b ǐ顺sh ùn 。(9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路 l ù l ǜ 趣 q ǜ q ù 站 zh án zh àn 暖 nu ǎn lu ǎn 村 c h ūn c ūn 却 qi è qu è 北

4.选xu ǎn 字z ì填ti án 空k ōn ɡ 。(5分) 主 住 (1)妈妈说我是个有( )意的孩子。 (2)我跟奶奶( )在一起。 (3) 我们都想念毛( )席。 火 伙 (4)我和小( )伴一起把( )扑灭了。 5. 用y òn ɡ下xi à列li è生sh ēn ɡ字z ì组z ǔ成ch én ɡ词c í语y ǔ 。(9分) 6.读d ú一y ì读d ú ,连li án 一y ì连li án 。(6分) 多彩的 香甜的 美丽的 洁白的 壮观的 遥远的 水果 天山 季节 仪式 地方 雪莲 7.把b ǎ下xi à列li è的de 字z ì填ti án 在z ài 合h é适sh ì的de 括ku ò号h ào 里l ǐ 。(只zh ǐ填ti án 序x ù号h ào )(3分) ______故事 ______影子 ______水果 _______房子 8.在z ài 括ku ò号h ào 里l ǐ填ti án 上sh àn ɡ合h é适sh ì的de 量li àn ɡ词c í 。(6分) ④尝 ③讲 京 秋 ②跳 没 ①踩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