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真武汤加减治疗慢性心功能衰竭临床疗效观察 王海燕

真武汤加减治疗慢性心功能衰竭临床疗效观察 王海燕

真武汤加减治疗慢性心功能衰竭临床疗效观察  王海燕

真武汤加减治疗慢性心功能衰竭临床疗效观察王海燕

发表时间:2017-02-21T14:00:14.780Z 来源:《医药前沿》2017年2月第4期作者:王海燕[导读] 观察真武汤加减治疗慢性心功能衰竭的临床疗效。

(首都医科大学良乡教学医院北京 102488)

【摘要】目的:观察真武汤加减治疗慢性心功能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符合纳入标准的84例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抗心衰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真武汤加减汤药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8.10%)明显高于对照组(54.76%)(P<0.05)。临床研究表明, 真武汤加减能明显改善心肺功能, 治疗过程中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真武汤加减联合基础治疗可有效改善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症状而且安全无明显副作用。

【关键词】真武汤加减;心力衰竭

【中图分类号】R24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7)04-0315-02 慢性心力衰竭(Congestive Heart Failure,CHF,简称心力衰竭)是大多数心血管疾病的最终归宿,也是最主要的死亡原因[1]。2011年2月-2011年8月,我科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再加服真武汤加减的方法,利用中西医结合来治疗CHF心功能在Ⅱ级-Ⅲ级的患者,临床疗效良好,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患者共84例,均来源于我院门诊及住院病人。治疗组42 例中,男18例,女24例;年龄58~78岁,平均65.32±3.84岁,病程最长16年,最短7 年,平均11.5±0.6 年。对照组42例中,男23例,女19例;年龄57.6~76.5岁,平均63.41±4.13岁,病程最长15年,最短8年,平均11.2±0.3年。两组各项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2.诊断标准

所有病例均符合《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的CHF诊断标准和1994年美国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重新修订的心功能分级标准。阳虚水泛证的临床表现:心悸气短或不能平卧,咳吐泡沫痰,面浮肢肿,畏寒肢冷,烦躁汗出,颜面灰白,口唇青紫,尿少腹胀,或伴有胸水、腹水,舌暗淡或暗红,苔白滑,脉细促或结代。

2.1 排除标准

急性心肌梗死、不稳定性心绞痛、急性肺水肿、甲亢性心脏病、原发性肾脏疾病、肝、肾功能不全及妊娠或哺乳期妇女。重度心力衰竭,心功能属于IV级者。

2.2 治疗方法

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包括卧床休息,低脂低盐饮食,吸氧,口服利尿剂、ACEI剂、β受体阻滞剂,及正性肌力药地高辛,心率过快者,临时静脉注射西地兰0.2~0.4mg。

治疗组在对照组综合治疗基础上加用真武汤加减汤剂治疗。

药物组成:葶苈子20g,黄芪15g 附子10g(先煎),茯苓10g,白术10g,桃仁 10g,红花 10g,泽泻10g。每日1 剂,早晚各1次。

2.3 疗效评定标准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显效:心衰基本控制或提高2级以上,症状、体征及各项检查明显改善;有效:心功能提高l级而未达到2级心功能;无效:心功能改善无明显变化,或加重、或死亡。

3.结果

临床总疗效:治疗组42例,显效27例,有效10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88.10%;对照组42例,显效13例,有效10例,无效19例,总有效率54.76%,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均未发生任何不良反应。

4.讨论

慢性心功能衰竭是各种心脏疾病导致心功能不全的一种综合征。属于中医学的心悸、喘证、水肿等范畴,其病机主要是外邪反复侵袭、劳累过度、脏腑功能失调,导致心气亏虚,气虚无力鼓动血液运行导致血脉瘀滞,出现血瘀;久病由心及肾,阳气渐衰,肾失气化,日久阳虚无力布散津液而致水湿泛滥而发病,出现心悸、喘息、水肿等症状。病性属于本虚标实,心肾阳虚为本,痰饮、瘀血为标。真武汤出自《伤寒论》,方中附子辛热以温肾阳,干姜以温脾阳,使心脾肾之阳得温,正所谓“益火之源,以消阴翳”;白术、茯苓燥湿健脾;生姜之辛散,佐附子以补阳,于补水中寓散水之意;白芍敛阴和营,不但制附子之燥热,而且使阳气有所归根。此方针对病机,标本兼治,共凑温阳化气行水之功。因此,笔者在总结前人经验基础上,用真武汤加减治疗该病,方药中葶苈子具有泻肺逐饮的作用,且现代药理表明本品有强心、利尿、加强心机收缩,减慢心率,增加心输出量的作用[2][3],故能强心逐饮,泻肺定喘,恢复心肺功能。故是本方的主药,黄芪补气,利水消肿,桃仁、红花活血通脉;附子温肾通阳,祛寒水;茯苓、白术健脾培土治水,泽泻祛湿下水气;诸药配伍,共奏益气活血,温阳利水,化饮定喘,使心神得安,喘咳得停,气血和畅。本方药针对本病本虚标实的基本病理特征,切中病机,因此临床疗效显著。本方在服用过程中未见任何不良反应,长期应用亦较为安全。

【参考文献】

[1]陆再英,钟南山.内科学[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70.

[2]甘肃省新医药学研究所.中药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2.542.

[3]吴晓玲,杨裕忠,黄东亮.葶苈子水提物对狗左心主功能的作用[J].中药材,1998,21(5):243,245.

心血管疾病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心血管疾病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心血管疾病是当今世界上威胁人类最严重的疾病之一,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已超过肿瘤性疾病而跃居第一。2004年,全球心血管处方药销售额超过了750亿美元,预计到2008年将超过1000亿美元大关。 据卫生部公布的医学统计资料报告,我国心血管疾病在上世纪50年代末发病率仅为5.1%,到90年代初就增至13.6%,到2002年时18岁以上人群已达18.8%,而50-70岁的中老年人中患有高血压、血脂异常、糖尿病、肥胖症等心血管疾病的“危险状态人群”竟高达70%以上。一项关于我国人口死亡原因的调查分析资料显示,近年国人死亡人员中心血管疾病导致死亡的占到40%,也就是说,平均每3个死亡人员中,就有1个人是死于心血管疾病。心血管疾病已成为我国人口的第一死因,成为危害国人身体健康的第一杀手。 心血管疾病的研究现状主要有: 非精神科患者人群中情感障碍的发生和分布: 国外研究显示,在慢性疾病患者中,抑郁发病率为9.4%,综合医院门诊和住院患者的抑郁患病率分别为9%~12%和22%~33%,冠心病患者中抑郁症的发病率15%~23%,心肌梗死16%~20%,心力衰竭14%~36%,不稳定型心绞痛15%~20%(Carney,1995 Hance,1996 Gonzalez,1996 Sullivan,1999 Connerney 2001)。90年代在上海综合医院中,情感障碍发病率为:门诊病人10%~20%,住院病人20%~50%,其中心血管40%~50%。 据报道,2005年1~2月在北京十家二三级医院的心血管科门诊,对连续就诊的病人进行调查,在3260例病人中,焦虑发生率为42.5%,抑郁发生率为7.1%,在心血管科最常见的冠心病和高血压人群中,抑郁发生率分别为9.2%和4.9%,焦虑发生率分别为45.8%和47.2%。其次,情感障碍对心血管科疾病的影响 在抑郁和焦虑的人群中,高血压的发病率增加2倍,卒中、心绞痛和心梗的危险增加6倍,死亡率增加2倍以上。Carney发现,约18%的冠心病患者发生重度抑郁,而重度抑郁病人中16%~20%发生急性心梗。在做冠脉造影和电生理检查时出现躁狂和抑郁的病人中,一年内发生急性心梗或死亡的危险增加2倍,在应激促发的惊恐发作时,心脏性猝死的发生率比对照组增加5倍。在心肌梗死后伴随抑郁的病人,其6个月、12个月和18个月的死亡率明显增高。 情感障碍表现为躯体化症状的特点 焦虑和抑郁是较常见的情感障碍,焦虑会导致植物神经功能失调,常见为胸痛、胸闷、气

治疗心力衰竭的药物_习题集_附答案

治疗心力衰竭的药物 一、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 1、强心苷治疗心衰的原发作用是(B) A.心室容量缩小 B. 正性肌力作用 C.减慢心率 D.减慢房室传导 2、强心苷中毒引起的窦性心动过缓的治疗可选用(B)A.氯化钾 B.阿托品 C.利多卡因 D.肾上腺素 4、血管扩张药治疗心衰的主要药理依据是(C) A.扩张冠脉,增加心肌供氧 B.降低心输出量 C.减轻心脏的前、后负荷 D.降低血压,反射性兴奋交感神经 5、强心苷治疗房颤的机制主要是(B) A.缩短心房有效不应期 B.减慢房室传导 C.抑制房室结 D.降低浦肯野纤维自律性 6、下列药物中作为血管扩张药治疗心衰的是(A) A.硝普钠 B.洋地黄毒苷 C.吗啡 D.地高辛 7、强心苷中毒时,哪种情况不应给钾盐(B) A.室性前收缩 B.严重房室传导阻滞 C.室上性阵发性心动过速 C.二联律 8、强心苷引起的传导阻滞可选用(B)

A.钾盐 B.阿托品 C.利多卡因 D.肾上腺素 9、下列哪种强心苷口服后吸收最完全(B) A.地高辛 B.洋地黄毒苷 C去乙酰毛花苷丙 D.毒毛花苷K 10、强心起效快慢决于(C) A.口服吸收率 B.肝肠循环率 C.血浆蛋白结合律 D.代谢转化率 11、强心苷正性肌力作用机制是(B) A.促进收缩蛋白 B.增加兴奋时心肌细胞内Ca2+ C.促进物质代谢量 D.增加能量供应 12、强心苷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最佳适应证是(C) A、肺源性心脏病导致的心力衰竭 B、甲状腺功能亢进诱发的心力衰竭 C. 高血压性心力衰竭伴有心房纤颤患者 D、重度贫血引起的心力衰竭 13、关于强心苷适应证错误的是(D) A.充血性心力衰竭 B.房颤 C.房扑 D.室颤 14、不属于地高辛不良反应的是(D) A.各种心律失常 B.中枢症状 C.胃肠道症状 D.肺纤维化

2019主管药师 专业实践能力 临床药物治疗学——心血管系统常见病的药物治疗

临床药物治疗学——心血管系统常见病的药物治疗 一、原发性高血压 二、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三、血脂异常和高脂蛋白血症 四、心力衰竭 五、心律失常 一、原发性高血压 (一)高血压的定义:在未使用降压药物的情况下,非同日3次测量血压,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 ※高血压的分类 1.按血压水平分类 注: ①以正常血压(120~80)为基础,高压加20,低压加10为一档,临界值归于高一级。 ②若患者收缩压和舒张压分属不同级别时,就高不就低! 2.按心血管风险分层

表4-2-19影响高血压患者心血管预后的重要因素 (二)高血压的一般治疗原则 1.高血压治疗的基本原则是: 定期测量血压; 规范治疗,改善依从性,尽可能实现降压达标; 坚持长期、平稳、有效地控制血压。 2.治疗高血压的主要目的是: ——最大程度地降低心脑血管并发症发生和死亡的总体危险。光降压是不够滴!

应在治疗高血压的同时,干预所有其他的可逆性心血管危险因素(如吸烟、高胆固醇血症或糖尿病等),及同时存在的各种临床情况。 3.非药物治疗(生活方式干预): 1)减少钠盐摄入; 2)控制体重; 3)不吸烟; 4)限制饮酒; 5)体育运动; 6)减轻精神压力,保持心理平衡。 (三)高血压的药物治疗原则 1.降压目的和平稳达标 1)降压治疗的目的: 通过降低血压,有效预防或延迟脑卒中、心肌梗死、心力衰竭、肾功能不全等心脑血管并发症发生; 有效控制高血压的疾病进程,预防高血压急症、亚急症等重症高血压发生。 2)降压治疗的目标: 一般情况:140/90mmHg以下; 高风险患者:130/80mmHg; 老年人:收缩压150mmHg以下。 3)降压达标的方式: 大多数高血压患者,应根据病情在数周至数月内(而非数天)将血压逐渐降至目标水平。 年轻、病程较短的高血压患者,降压速度可快一点; 但老年人、病程较长或已有靶器官损害或并发症的患者,降压速度则应慢一点。 4)降压药物治疗的时机: 高危、很高危或3级高血压患者,应立即开始降压药物治疗。 确诊的2级高血压患者,应考虑开始药物治疗 1级高血压患者,可在生活方式干预数周后,血压仍≥140/90mmHg时,再开始降压药物治疗。 2.降压药物应用基本原则 (1)小剂量→较小有效剂量起步,滴定至最小有效量。 (2)优先选择长效制剂→平稳降压,减少波动,降低心脑血管并发症;一日一次维持24h的药物最好。 (3)两种或多种药物联合治疗→增效、减量、协同、方便;2级以上高血压、中危及以上患者起始即可两药联合。 (4)个体化 (四)常用降压药物的种类及代表药 ※5类一线降压药: ①利尿药——氢氯噻嗪、螺内酯 ②β受体阻断剂(β-RB)——洛尔类

心血管药物治疗学试题

心血管药物治疗学试题 2018.10.5 一、单项选择题 1、患者,女,30岁,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左室扩大,快速走路或上二楼时感心慌气短,超声心动图示左室射血分数40%,该患者的心功能诊断是() A、无症状性心功能不全 B、心功能Ⅰ级 C、心功能Ⅱ级 D、心功能Ⅲ级 E、心功能Ⅳ级 2、以下哪一项不是用于评价心血管病综合危险的危险因素() A、饮酒 B、年龄(男性≥45岁,女性≥55岁) C、高胆固醇血症 D、吸烟 E、早发缺血性心血管病家族史(一级男性亲属发病<55岁,一级女性亲属发病<65岁) 3、患者,男,59岁,体检时查血脂提示:TC 7.8mmol/L,LDL-C 4.4mmol/L,TG 1.5mmol/L,HDL-C 1.2mmol/L。该患者为哪种类型的血脂异常() A、混合型高脂血症 B、低高密度脂蛋白血症 C、高甘油三酯血症 D、高胆固醇血症 E、家族性脂蛋白(a)血症 4、患者,女性,56岁,房颤,西地兰治疗效果差,拟给予胺碘酮治疗,请问下列哪项不是胺碘酮的常见药物不良反应() A、肺纤维化 B、室性心律失常 C、光过敏 D、低血糖 E、角膜微粒沉着 5、患者,女,55岁,近2个月来因体力活动诱发胸骨后压榨性疼痛,并向左肩放射,停止活动后3-5分钟疼痛缓解,用硝酸甘治疗效好,且每次发作疼痛性质、部位无改变,可诊断为() A、变异型心绞痛 B、稳定型心绞痛 C、不稳定型心绞痛 D、X综合征 E、急性心肌梗死 6、以下哪一个降脂药物不经过CYP450酶代谢() A、辛伐他汀 B、瑞舒伐他汀 C、普伐他汀 D、非洛地平 E、氟伐他汀 7、患者,男,68岁,突发心前区疼痛4h,心电图示急性前壁心梗,既往无高血压,脑血管病史,入院心率80次/分,律齐,血压150/90mmHg,入院后2h突然出现短暂意识丧失,抽搐,听不到心音,最可能发生() A、窦房传导阻滞 B、房室传导阻滞 C、房颤 D、室速 E、室颤 8、患者,男,66岁,因“反复胸痛1+年,加重20小时”入院,查心电图:V4-V6导联T 波双向,ST段轻度上抬,心肌酶谱全面升高,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诊断明确,入院后患者出现发热、白细胞计数增高和血沉增快,引起上述症状的主要原因是() A、感染 B、坏死物质吸收 C、疼痛刺激 D、血栓形成 E、以上都不是 9、下列关于稳定型心绞痛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是发生在冠状动脉固定性严重狭窄的基础上

临床药物综述

头孢类 药品名称申报分类适应症项目说明医保备注 注射用头孢孟多酯钠+原料化药6类为第二代头孢菌素类抗生素。适用于敏感细菌所致的肺部感染、尿路感染、胆道感染、皮肤软组织感染、骨和关节感染以及败血症、腹腔感染等。批准粉针9家地方医保辽宁,海南,广东等推荐理由:二代头孢产品。耐药性少。在国外由美国礼来公司首先研制成功。 头孢孟多酯钠氯化钠注射液头孢孟多酯钠葡萄糖注射液化药5类申报中各1家推荐 注射用氨苄西林钠氯唑西林钠(1:1)化药6类广谱青霉素及复方制剂规格:0.5g1.0g2.0g 地方医保辽宁、海南、广东等___ 注射用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8:1)化药6类耐青霉素类酶青霉素及抑制剂;哌拉西林为半合成青霉素类抗生素,他唑巴坦为β内酰胺酶抑制剂。规格:2.25g1.125g4.5g 地方医保广东等推荐理由:是解决目前临床耐药问题的最佳组方。日本大鹏药品株式会社于1992年初次开发,于1993年10月22日获FDA批准上市,英国上市多年。目前国内企业支柱产品有品特治星、他唑仙、海他欣、凯伦、安迪泰和邦达。 注射用头孢替唑钠+原料化药6类败血症、肺炎、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症(感染时)、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的继发性感染、肺脓肿、腹膜炎、肾盂肾炎、膀胱炎、尿道炎。上市2家地方医保辽宁、广东等推荐理由:一代头孢菌素、广谱、低毒,临床使用疗效明显。代加工费用相对低廉。生产厂家少,解决原料工艺后,利润空间大。适合大包渠道替代同类进场。 注射用头孢硫脒+原料化药6类一代头孢,用于敏感的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所引起的呼吸道感染、创伤及外科感染、皮肤及软组织感染、尿路感染、耳鼻喉感染、心内膜炎和败血症。尤其适用于由金葡菌、表皮葡萄球菌、链球菌属或肠球菌等革兰氏阳性球菌所引起的各种中、重度感染的治疗。上市5家地方医保辽宁、海南、广东等推荐理由:抗菌谱广,临床使用疗效明显。代加工费用相对低廉。利润空间大。 药品名称申报分类适应症项目说明医保备注 注射用头孢尼西钠-氯化钠注射液化药5类头孢类抗感染制剂申报1家非 注射用头孢呋辛钠-氯化钠注射液化药5类头孢类抗感染制剂申报4家医保乙类推荐,请抓紧注射用头孢西丁钠-氯化钠注射液化药5类头孢类抗感染制剂(头霉素)申报3家医保乙类推荐,请抓紧 注射用头孢唑肟钠-氯化钠注射液化药5类头孢类抗感染制剂申报2家医保乙类推荐 注射用头孢曲松钠-氯化钠注射液化药5类头孢类抗感染制剂申报1家医保乙类推荐理由:如果解决原料价格问题,市场潜力大。 注射用硫酸头孢匹罗-葡萄糖注射液化药5类头孢类抗感染制剂申报2家地方医保推荐 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氯化钠注射液化药5类头孢类抗感染制剂申报3家医保乙类推荐注射用盐酸头孢唑兰+原料化药3.1类四代头孢菌素,对包括葡萄球菌的革兰氏阳性菌,及包括绿脓杆菌的革兰氏阴性菌均有广谱作用的注射用头孢菌素。申报中12家非推荐理由:长线项目由日本武田公司开发,1995年上市,2005年专利到期。目前未见有国内厂家批准生产。 青霉素类 药品名称申报分类适应症项目说明医保备注 注射用阿莫西林钠氯唑西林钠化药3.2类广谱青霉素及复方制剂申报1家略推荐理由:长线项目注射用美洛西林钠他唑巴坦钠化药1.5类广谱青霉素及复方制剂申报2家略推荐理由:长线项目注射用阿莫西林钠他唑巴坦钠化药1.5类广谱青霉素及复方制剂申报3家略推荐理由:长线项目

心血管药物研发及进展

心血管药物的研发现状及进展 Progress in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of cardiovascular medicines 中文摘要:全球范围内,心血管疾病仍然是死亡的元凶。因此从流行病学角度看,心血管疾病是公共卫生关注的重要领域。文中从心血管疾病的现状、心血管药物市场分析、心血管药物研发现状等方面对全球心血管药物研究的全景进行了详尽分析,分析了当前心血管药物研发领域更具挑战的环境,如重要产品的溃败以及研发面临的困难等,同时对发病率较高的冠状动脉综合征,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和血栓等疾病的新药开发进行了分析。 中文关键词:心血管药物,药物研发,市场分析 英文摘要:Globally, cardio vascular disease(CVD) kills more people than any other diseases. Therefore,epidemiological considerations mean that CVD will remain an important area of public health concern in the main pharmaceutical markets.The panorama of the cardiovascular medicines was thoroughly analyzed concerning the status quo,marketing analysis and R&D actuality.Despite of the more challenging environment,several major players seem to consider that the CVD market still includes areas of important unmet need.The new medcines for the treatment of the disease with higher incidence such as ACS atheloselolosis hypertension and thombosis are also analyzed and discussed. 英文关键词:cardiovascular medicines;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marketing analysis 1. 心血管疾病 心血管疾病,又称为循环系统疾病,是一系列涉及循环系统的疾病,循环系统指人体内运送血液的器官和组织,主要包括心脏、血管(动脉、静脉、微血管),可以细分为急性和慢性,一般都是与动脉硬化有关。这些疾病都有着相似的病因、病发过程及治疗方法。 高血压:高血压是心血管最常见的疾病之一[1],特别是老年人多患高血压,高血压是指动脉血压异常增高,患者常无症状。动脉血压增高增加了闹卒中,动脉瘤看,心力衰竭,心力梗死和肾脏损害的危险性。高血压常伴很多并发症,且危害极大,高血压和高血脂有关,因此防治高血压病应该同时降血压,调节血脂。 动脉粥样硬化: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是动脉硬化中最常见而重要的类型,其特点是受累动脉的内膜有类脂质的沉着,复合糖类的积聚,继而纤维组织增生

心血管药物治疗学之BRB(特选借鉴)

1.阿替洛尔是一种相对无效的B受体阻滞剂。 2.在射血分数(EF)〈40%的NYHA心功能1级患者以及伴有HF的心肌梗死(MI)或不 伴有HF的LV功能不全患者中,B受体阻滞剂的推荐等级与血管紧张素抑制剂(ACEI)是相同的。 3.与以往的知识相反,B受体阻滞剂应被推荐用于患有高血压(伴或不伴蛋白尿)的糖 尿病患者以及有冠心病(CHD)的糖尿病患者。B受体阻滞剂不建议用于年龄超过65岁的高血压患者的说法是错误的。 4.在轻中度的心力衰竭患者中,B受体阻滞剂能够使死亡率降低36%,而ACEI抑制剂 为21%。 5.担心B受体阻滞剂会对血脂水平产生不利影响是没有根据的。 6.地尔硫卓和维拉帕米已被证实能够增加伴有左室功能不全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死 亡率。 7.由于钙拮抗剂已被证实能够增加患有高血压的糖尿病患者的心血管病死亡率,作者 强烈推荐在除易于发生低血糖的糖尿病患者之外的患者中使用B受体阻滞剂。 8.普萘洛尔可能需要4~6周达到稳定的血浆药物浓度,原因是程度较大的肝脏代谢。 普萘洛尔应当每天3次给药,持续大约6周,然后每天两次给药,或者长效普萘洛尔160~240mg/d。

9.所有B受体阻滞剂的大剂量给药时均可以阻滞B2受体。小剂量时才具有选择性, 而在缓解心绞痛或者控制高血压所需剂量下可能丧失选择性。 10.比索洛尔是目前最具有心脏选择性的B受体阻滞剂,在治疗患有COPD的患者时要 比美托洛尔更安全。 11.B2受体对儿茶酚胺的刺激可以产生一过性的低钾血症。因此在急性心肌梗死(AMI) 期间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增加时,不激动B2受体的心脏选择性药物可能无法维持稳定的血钾浓度。 ·非心脏选择性药物在预防应激过程中和可能发生在AMI过程中的血钾浓度波动方面要优于选择性药物。 ·非选择性药物的心脏保护作用更大;卡维地洛、普萘洛尔和噻吗洛尔已在良好对照的RCT中被证实能够降低总死亡率并预防心脏性死亡。 ·因此,在AMI和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的患者中,卡维地洛应当替换常用的美托洛尔。 12β肾上腺素受体阻滞剂所带来的有意作用: ●心率的降低延长了舒张期的时间,从而改善冠状动脉的舒张期充盈。该作用在 心绞痛患者的活动期间显得尤为重要。 ●RPP降低,因此心肌需氧量减少,从而导致心肌缺血的改善。 ●减少心源性猝死。 ●致死性心律失常的减少,VF阈值的增加以及良性室性及室上性心律失常的改善 ●心肌收缩速度和力度的降低会导致心肌需氧量的减少,同时,还会减慢主动脉 压增加的速度,这对预防和治疗主动脉夹层而言很重要。 ●射血速度的降低能够降低动脉壁上的液体压,降低斑块破裂的发生率,可能会 避免患者发生冠状动脉血栓形成和致死或非致死性心肌梗死。 ●可以预防由于儿茶酚胺又到的早晨的血小板聚集,同时,还可能会降低早晨的 急性心梗的峰值发生率。 ●较低的心律变异性能够预测心肌梗死后患者的死亡率。美托洛尔和阿替洛尔能 够增加CHD患者的心律变异性。 13BRB与CCB、口服硝酸盐类比较: ●BRB和CCB已被证实在单用时对心绞痛的缓解作用要强于硝酸盐类。 ●在动物模型中,BRB可以改善流至器质性闭塞远端心内膜下缺血心肌的血流, 而CCB可能降低血流。BRB可以通过激活自控机制将血流从心外膜转向流血的

心血管疾病治疗的研究进展

心血管疾病治疗的研究进展 班级:13级科学硕士 专业:中药化学 学号:20130931559 姓名:邵岩岩

心血管疾病治疗的研究进展 摘要:心血管病在高收入国家的死亡病因占第一位,在低收入国家占第二位,它已经成为危害公众健康的定时炸弹。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将对治疗心血管病的中医、西医和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情况进行综述,最后得出中西医结合治疗心血管疾病的的效果最好,值得广泛推广使用。 关键词:心血管疾病中医西医中西医结合 近年来,高血压病、冠心病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使心血管疾病成为当代社会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之一[1]。心血管疾病是临床医学上常见的内科疾病,引发心血管疾病的主要原因是机体循环系统出现了问题,使得体内器官,组织发生病变,常伴有焦虑症状,其临床表现主要为心动过速、心律失常、呼吸困难、胸闷、头晕、出汗、口干、尿频、尿急、运动性不安、心悸等,这些症状对患者的身心健康造成严重的影响,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若未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则易产生多种并发症,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2]。 目前西药治疗虽然有很好的效果,但大多有一定的毒副作用,且介入治疗费用又昂贵,所以限制了其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而中医在这方面具有一定优势,中医中药治疗心律失常具有疗效好、毒副作用少、廉价等优点,在临床应用日益广泛[3]。中西医结合治疗心血管疾病合并焦虑症,可以有效地缓解患者的焦虑症状,促进疾病的治疗。近十年来,利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心血管病的科研成果越来越多,但是对于使用中医治疗该病效果好还是使用西医治疗该病效果好的争执却一直没有停息过,本文结合近十年的国内外文献的研究,分别从中医、西医和中西医结合三个方面进行综述,以其为更好地为治疗该病提供参考。 1 中医治疗心血管疾病 中医是我国的国粹,早在2000多年前就在《黄帝内经》当中记载了治疗心血管病的药方,其中贡献最大的当属“三步治疗法”,即无病预防、有病标本兼治、治疗后养生锻炼康复要跟上[4]。祖国医学认为,冠心病心律失常属中医“胸痹”“心悸”、“怔忡”范畴,病位在心,常见于老年人[5]。常因年老体虚、情志失调以及外邪内侵而致心脉气血运行不畅,心神失养或不宁,引起心神动摇,悸动不安。李杰等[6]通过研究炙甘草汤对含药血清对大鼠离体心脏场电位影响,随机将50只SD大鼠分为空白、炙甘草汤不同浓度含药血清(5%、10%、20%)组与胺碘酮

2020年心血管治疗领域研究进展(全文)

2020年心血管治疗领域研究进展(全文) 2020年是风云变幻的一年,新冠肺炎疫情改变了几乎所有人的日常及生活方式,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以及疫苗开发成了2020年医学领域的重心所在,尽管如此,除了新型冠状病毒与心血管相关疾病备受关注外,心血管领域其他研究也未停下前进的脚步,在此,笔者将2020年心血管治疗领域的研究进展总结如下。 热点1:钠-葡萄糖共转运蛋白2(sodium-glucose cotransporter 2,SGLT2)抑制剂还有多少惊喜可以期待,心力衰竭(心衰)治疗版图正在悄然改变 降糖药物开发的重点之一是寻找有心血管保护作用的药物,SGLT2抑制剂作为一种新型降糖药物由于其心肾保护作用而备受关注。近期研究提示,SGLT2抑制剂带来的心肾获益与服用者是否患有2型糖尿病(type2 diabetes mellitus,T2DM)无关,关于SGLT2抑制剂在降糖外的额外作用机制可能使其向非糖尿病患者中使用提供依据。2015年EMPA-REG OUTCOME研究显示SGLT2抑制剂恩格列净明显降低T2DM合并心血管疾病患者的心血管死亡和全因死亡风险;2017年CANVAS研究显示,T2DM 合并2个心血管高危因素患者中,SGLT2抑制剂卡格列净使心衰住院风险降低33%,肾衰风险降低40%;2018年DECLARE-TIMI 58研究显示SGLT2抑制剂达格列净使T2DM患者的心血管死亡和心衰住院复合主要终点相对风险降低17%;2019年CREDENCE研究显示SGLT2抑制剂卡格列净可安全

地降低T2DM合并慢性肾脏病患者的肾衰风险,并能预防心血管事件发生;上述研究提示了SGLT2抑制剂的心肾保护作用。随后,2019年的DAPA-HF 研究明确无论是否合并T2DM,SGLT2抑制剂达格列净均可以降低心衰患者心衰恶化和心血管死亡风险。 2020 ESC公布的DAPA-CKD研究结果显示,在慢性肾脏疾病患者中,无论是否患有T2DM,SGLT2抑制剂达格列净可将肾功能恶化以及因肾脏疾病或心血管疾病死亡的终点事件发生率显著降低39%。2020 ESC同期公布的EMPEROR-Reduced结果显示无论是否合并糖尿病,慢性射血分数减低的心衰(heart failure with reduced ejection fraction,HFrEF)患者在标准治疗基础上应用SGLT2抑制剂恩格列净治疗均能显著降低心血管死亡或因心力衰竭住院的主要复合风险,且SGLT2抑制剂治疗组肾小球滤过率下降速度与严重不良肾脏事件风险均低于安慰剂组。既往SGLT2抑制剂对心衰二级预防的研究主要是集中于T2DM或者心衰代偿期患者,鲜有针对心衰失代偿期的研究。2020 AHA公布的SOLOIST-WHF研究,在T2DM合并心衰失代偿患者中应用SGLT2抑制剂索格列净可将心源性死亡或因心力衰竭住院和急诊就诊等终点事件发生率降低33%。该研究将SGLT2抑制剂对心衰治疗适应证向心衰失代偿患者中推广。此外,在亚组分析中还看到无论对于射血分数保留的心衰(heart failurewith preserved ejection fraction,HFpEF)还是HFrEF,应用SGLT2抑制剂索格列净均可减少终点事件的发生,但是在HFpEF患者中效果更好。考虑到目前HFpEF的治疗措施相对有限,而索格列净对于HFpEF的巨大保护作用可能会为HFpEF治疗提供新的靶点。2020AHA同期公布的SCORED研究,在T2DM合并CKD患者中应用SGLT2

心血管病药物治疗的进展试题

心血管病药物治疗的进展 心衰药物治疗临床研究现状和展望 1、心衰治疗的黄金三角是()A 2、20世纪90年代至今慢性心衰治疗已发展到()阶段B 3、2017ACC/AHA/HFSA心衰指南所引用的循证医学证据显示,对于症状性、稳定的HFrEF、LVEF≤35%、已接受包括最大剂量β受体阻滞剂在内的规范化治疗、窦性心律心率≥70bpm的患者,()可能可以减少住院率A 4、2014年中国心衰指南推荐,不能耐受β受体阻滞剂的患者应用()A 5、2017ACC/AHA/HFSA心衰治疗指南建议,ARNI应在停用ACEI后()小时内应用D 血脂领域药物治疗进展 1、以下对PCSK9的认识,错误的是()A 2、研究结果显示,他汀类药物10mg加上依折麦布10mg相当于他汀类()次增量的效果A 3、他汀类药物的缺点是增加一倍他汀剂量,降低LDL-C只增加()左右C 4、HDL的直径大小约为()D 5、LDL的直径大小约为()A 抗血小板药物 1、2017ESC冠心病双抗治疗指南中指出,对于冠脉结构不清楚的NSTE-ACS患者,不推荐应用()A 2、根据2017ESC冠心病双抗治疗指南,对于稳定性冠心病的患者,如果PCI治疗的可能性很大,考虑应用()进行预治疗C 3、关于GPIIb/IIIa受体拮抗剂,下面说法错误的是()B 4、下面()属于环氧化物酶抑制剂代表药物B 5、2016GPⅡb/Ⅲa中国专家共识中,高血栓风险的NSTE-ACS患者可考虑介入治疗前应用()上游治疗D 新型口服抗凝药 1、测量NOACs的抗凝作用,服药后至少()以上采血才能准确评估患者真实凝血功能D 2、出血管理的推荐中,当使用()时,年龄>75岁的患者应考虑减量(110mg BID)以降低出血风险A 3、使用NOACs时中、重度出血处理不恰当的是()B 4、是前体药的NOAC的药物是()B 5、达比加群不得与()合用A

国外期刊(心血管方面)

国际心脏杂志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ardiology 欧洲心脏杂志 European Heart Journal 心血管研究杂志(欧洲)Cardiovascular Research 血管研究杂志(欧洲)Journal of Vascular Research 美国高血压杂志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Hypertension 美国心脏协会杂志 AHA Journals 美国心脏杂志 American Heart Journal 美国心脏病学杂志 American Journal of Cardiology 美国心脏病学会杂志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ollege of Cardiology(JACC);2 高血压杂志(美国)Hypertension 临床心脏病杂志(美国)Clinical Cardiology 临床与实验高血压(美国)Clinical and Experimental Hypertension 临床高血压杂志(美国)Journal of Clinical Hypertension 心血管药物与治疗(美国)Cardiovascular Drugs and Therapy 心血管药物综述(美国)Cardiovascular Drug Reviews 心血管进展(美国)Trends in Cardiovascular Medicine 循环杂志(美国)Circulation 循环研究杂志(美国)Circulation Research 人类高血压杂志(英国)Journal of Human Hypertension 心脏杂志(英国)Heart 加拿大心脏学杂志 The Canadian Journal of Cardiology 实验和临床心脏病学(加拿大)Experimental & Clinical Cardiology 日本心脏杂志 Japanese Heart Journal 儿科心脏病影像杂志(马耳他)Images in Paediatric Cardiology 临床和基础心脏病学杂志(奧地利)Journal of Clinical and Basic Cardiology 国际心脏成像杂志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ardiac Imaging 国际心脏电生理杂志 Journal of Interventional Cardiac Electrophysiology 心电图杂志(国际)Journal Of Electrocardiology 欧洲心衰杂志 European Journal Of Heart Failure 超声心动图杂志(欧洲)Echocardiography 动脉硬化(欧洲)Atherosclerosis 心血管系統危險因子(欧洲)Journal of Cardiovascular Risk 血管研究杂志(瑞士)Journal of Vascular Research 血管基础研究杂志(德国)Basic Research in Cardiology 脂类化学与物理学(荷)Chemistry and Physics of Lipids 美国生理学杂志:心脏和循环生理学 American Journal of Physiology:Heart and Circulatory Physiology 当今心脏病学问题(美国)Current Problems in Cardiology 导管和心血管介入 Catheterization and Cardiovascular Interventions 动脉硬化,血栓和血管生物学杂志(美国)Arteriosclerosis,Thrombosis,and Vascular Biology 分子与细胞心脏病学杂志(美国)Journal of Molecular and Cellular Cardiology 冠状动脉疾病(美国)Coronary Artery Disease 介入心脏病学杂志(美国)Journal of Invasive Cardiology 起博与临床电生理学(美国)Pacing and Clinical Electrophysiology

心血管药物基因组学的研究进展_刘胜男

Chin J Clin Pharmacol 225 Vol .29No .3March 2013(Serial No .161 ) 心血管药物基因组学的研究进展 Advance in search for cardiovascular pharmacogenetics 收稿日期:2012-09-21 修回日期:2013-01-26 作者简介:刘胜男(1988-),女,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临床药学研究通信作者:赵志刚,主任药师,硕士生导师 Tel :(010)67098036E -mail :1022zzg@https://www.doczj.com/doc/3218212743.html, 刘胜男,赵志刚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药剂科,北京100050) LIU Sheng -nan ,ZHAO Zhi -gang (Beijing Tiantan Hospital Affiliated to Capital Medical University ,Beijing 100050,China ) 摘要:由于遗传变异,不同心血管药物在代谢和疗效方面存在个体差异,药物基因组学可以指导心血管药物的发展和选择, 同时也为临床达到理想疗效、减少毒副作用提供参考。本文对临床相关的几种药物(他汀类降脂药、抗血小板药、口服抗凝药、β受体阻断剂、ACEI )的基因组学证据进行综述。关键词:药物基因组学;心血管疾病;药物反应中图分类号:R541.9;R972.6;R973.2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6821(2013)03-0225-03 Abstract :The most important application of cardiovascular pharmacoge-netics is to guide choosing agents with the greatest efficacy and smallest risk of adverse drug reactions.This review provides an overview of the current researches on cardiovascular pharmacogenetics ,and focuses on the most clinically relevant and well -studied drugs :statins ,antiplatelet drugs ,anticoagulants ,βblokers ,ACEI ,providing reference for rational drug use in clinic. Key words :pharmacogenetics ;cardiovascular diseases ;drug response 从1990年起,心血管疾病持续为我国居民首位死亡原因,并呈 不断上升趋势。由于遗传变异,不同心血管药物在代谢和疗效存在个体差异, 药物基因组学不仅可以指导心血管药物的发展和选择,同时也为临床达到理想治疗效果、 减少毒副作用提供参考。本文对目前研究较多、临床相关的几种药物(如他汀类降脂药、抗血小板药、口 服抗凝药、β受体阻断剂和ACEI 等)的药物基因组学进行综述。1 他汀类降脂药 他汀类药物能有效防治心脑血管疾病。但个体差异导致了一些患者降脂疗效不佳以及肌痛和肌无力等副作用。基因因素对此类药物疗效有影响,目前已超过40个候选基因与降脂疗效、减少心血管性死亡和心肌梗死风险相关。 胆固醇酯转运蛋白(cholesterl ester transfer protein ,CETP )是胆 固醇逆向转运过程中的关键蛋白, CETP 血浆浓度与高密度脂蛋白(HDL )水平负相关。相比于B1B1型患者,B2B2纯合突变型患者, 有较低的CETP 水平和较高的HDL 水平,冠心病的患病风险较降 低[1] 。TaqIB 突变(rs708272)是CETP 基因多态性中研究最多的。Meta 分析[2]证实,TaqIB 与HDL -C 水平和冠心病风险相关,但在普 伐他汀治疗组并未显示显著相关性。虽然B2B2基因型的患者发展为冠心病的风险较低;但B1B1基因型患者接受他汀类药物治疗获益更大。携带ε2基因的患者接受他汀类药物治疗,可提高降脂疗效, 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但也有报道该结果尚无证实[3] 。ApoE 基因

2020年执业药师继续教育专业答案心力衰竭合理用药指南解读—急性心衰的药物治疗

2020年执业药师继续教育专业答案 心力衰竭合理用药指南解读—急性心衰的药物治疗 选择题(共10 题,每题10 分) 1 . (单选题)硝普钠治疗心力衰竭的主要作用机制是 A .降低血压,减轻后负荷 B .增加心肌收缩力 C .降低心脏前后负荷 D .减少回心血量 2 . (单选题)洋地黄类药物禁用于下列哪种情况下的急性左心衰竭 A .急性心肌炎 B .重度二尖瓣狭窄伴快速心室率的房颤 C .重度二尖瓣狭窄伴窦性心律 D .急性广泛心肌梗死48小时后 3 . (单选题)用于改善心衰患者症状的最常用药物是 A .多巴胺 B .ACEI C .利尿剂

D .β受体阻滞剂 4 . (单选题)急性左心衰的抢救措施哪项不妥 A .根据氧饱和度调整吸氧 B .急性心肌梗死所致者,在急性期24小时内宜用洋地黄 C .快速利尿 D .根据血压情况酌情应用血管扩张剂 5 . (单选题)急性左心衰竭的主要临床表现不包括 A .突然发生的重度呼吸困难,端坐呼吸 B .咳嗽频繁,咯粉红色泡沫样痰,肺部布满哮鸣音及双肺湿哕音 C .皮肤苍白或发绀,严重者出现血压下降或休克 D .下肢水肿 6 . (单选题)下列哪项不是急性左心衰竭的病因 A .急性广泛前壁心肌梗死 B .高血压性心脏病,高血压危象 C .感染性心内膜炎或急性心肌梗死致瓣膜穿孔或乳头肌功能不全引起急性瓣膜关闭不全者 D .急性肺源性心脏病

7 . (单选题)下列哪种药物增强心肌收缩力并选择性扩张肾小动脉 A .硝普钠 B .肾上腺素 C .异丙肾上腺素 D .多巴胺 8 . (单选题)左心衰发展至全心衰,下列哪项可减轻 A .肝肿大压痛 B .心率增快 C .胃肠道淤血 D .肺淤血症状 9 . (单选题)男,50岁,突起呼吸困难,咯粉红色泡沫痰,血压190/100mmHg。该患者的最佳治疗药物是 A .多巴酚丁胺 B .硝普钠 C .西地兰 D .氨茶碱

心血管疾病中药治疗综述

心血管疾病中药治疗综述 本文对抗心肌缺血和心律失常作用中药的临床应用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心血管疾病中药治疗进展 回望中药治疗心血管疾病的现代史,人们一般将其分为3个阶段。1949年至60年代中期是中西医结合治疗心血管疾病的初期。在此期间,人们首次明确提出了冠心病相当于中医之“胸痹”、“真心痛”,从医基础理论探讨了心血管系统疾病的中医治疗方法。并运用中医理论对高血压病提出中医分型、辨证治;60年代末期至70年代末期,是中西医结合治疗心血管疾病迅速发展的时期,中医中药也进入了心血管科急重症领域——急性心肌梗死的治疗;80年代初期以后,各个病证诊断和疗效评定逐步规范化,相关理论也得到了深入研究,中药在心血管疾病治疗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本文拟对抗心肌缺血和心律失常作用中药的临床应用进行综述。 一、具抗心肌缺血作用中药 缺血性心脏病主要是由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等冠状血管病变引起的,也称为冠心病。临床主要表现为心绞痛,心律失常,心肌梗死等症状,属中医的“胸痹”、“心痛”、“心悸”范畴。中医认为其病理机制在于“因虚至瘀,气虚血瘀,脉络瘀阻”。对心肌缺血有治疗作用的中药也多分布于活血化瘀类、理气类、补气类、安神类、化痰理气类等中药类目中,按其有效成分所属化合物的类别可分为黄酮类、皂苷类、生物碱类、挥发油等。 许多含黄酮类化合物的中药,对心肌缺血有治疗作用。含银杏总黄酮的银杏叶提取物能扩张冠状动脉,增加血流,减少心肌细胞膜电子传递异常和氧自由基的产生,改善心脏缺血状态。 [1]近年研究并应用于临床的灯盏花注射液,主要成分为黄酮类的灯盏花甲素和灯盏花乙素,有扩张冠脉,增加心肌供血,降低血小板黏度,抑制血小板黏附和聚集等作用。[2]葛根含有的异黄酮化合物葛根素,具有扩张冠状动脉,对抗血管痉挛,增加冠脉血流量以及对β1受体的阻滞作用等。[3] 人参、黄芪、柴胡、麦冬、知母等中药含有大量的皂苷类物质。黄芪皂苷能使缺血再灌注大鼠心脏的主动脉压、左室收缩压-左室内压最大变化速率显著下降,而使左室舒张末期压、等容舒张期心室内压下降的时间常数(T值)显著升高。[4]麦冬总皂苷可保护缺血性心肌超氧化物歧化酶SD的活性,减少心肌DA的合成,明显降低大鼠心肌缺血血清的K水平和心电图ST段变化。[5]绞股蓝总皂甙中的绞股蓝甙VII、III、IV、XII分别为人参皂甙Rd、Rb、Rb2、F2,有研究表明绞股蓝总皂甙能对抗氧自由基对心脏的损伤,保护心肌细胞膜的完整性,改善急性缺血心肌的舒张功能。[6]以补益气血,行气止痛为主要功效的制剂多以皂苷类中药为方中主药。 具抗心肌缺血的复方制剂较多,以活血化瘀、行气止痛为主的制剂多数都应用了丹参。复方丹参注射液的成分为丹参和降香,有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提高组织从微血管中摄取氧的能力等作用。[7]由丹参、元胡、五灵脂、瓜蒌、柴胡、乳香等药制成的益心胶囊,能显著扩张实验动物的冠状血管,具有降低冠状动脉阻力与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等作用,对垂体后叶素和异丙肾上腺素诱发的实验性心肌缺血有一定保护作用,对心绞痛症状及心电图改善总有效率分别为90%和60%。 二、抗心律失常中药 心律失常属中医“心悸”、“怔忡”、“心下悸”范畴,现代的药理研究发现抗心律失常中药有效成分以生物碱类较多。 苦参提取物苦参总碱,对心脏有一种“非奎尼丁样”作用,即能通过影响心肌细胞膜钾、钠离子传递,降低心肌的应激性,延长不应期,从而能抑制异位节律点,对抗多种实验性心律失常。[8]

心血管药物的研究进展

心血管疾病的研究进展 摘要 近年来,心血管药物是新药研究中最为活跃的一个领域。据统计,平均每年进人临床研究的新药约有20余种,使心血管疾病的药物治疗达到了较高的水平。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基础理论指导下的心血管新药的设计与开发,现在这种药物已经到了比较成熟的阶段。本文将对心血管疾病以及心血管疾病的近年来的研究进展方法进行了介绍。 关键词:心血管疾病;药物;治疗方法 一心血管疾病简介 心血管疾病,又称为循环系统疾病,是一系列涉及循环系统的疾病,循环系统指人体内运送血液的器官和组织,主要包括心脏、血管(动脉、静脉、微血管),可以细分为急性和慢性,并且一般都是与动脉硬化有关。这些疾病都有着相似的病因、病发过程及治疗方法。下面对几类常见的心血管疾病进行简要介绍。 高血压:高血压是心血管最常见的疾病之一,特别是老年人多患高血压,高血压是指动脉血压异常增高,患者常无症状。动脉血压增高增加了闹卒中,动脉瘤看,心力衰竭,心力梗死和肾脏损害的危险性。高血压常伴很多并发症,且危害极大,高血压和高血脂有关,因此防治高血压病应该同时降血压,调节血脂。 动脉粥样硬化:动脉粥样硬化是动脉硬化中最常见而重要的类型,其特点是受累动脉的内膜有类脂质的沉着,复合糖类的积聚,继而纤维组织增生和钙沉着,并有动脉中层的病变。本病主要累及大型及中型的肌弹力型动脉,以主动脉、冠状动脉及脑动脉为多见,常导致管腔闭塞或管壁破裂出血等严重后果。发生在冠状动脉上的动脉粥样硬化称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它是最常见的狭窄性冠状动脉疾病,特别是肌壁外冠状动脉支的动脉粥样硬化。冠状动脉近侧段之所以好发动脉粥样硬化是由于它比所有器官动脉都靠近心室,因而承受最大的收缩压撞击。再者,冠状动脉血管树由于心脏的形状而有多数方向改变,因此亦承受较大的血流剪应力。 高血压病:高血压病是指在静息状态下动脉收缩压和/或舒张压增高(>=140/90mmHg),常伴有脂肪和糖代谢紊乱以及心、脑、肾和视网膜等器官功能性或器质性改变。 血栓:血栓是血流在心血管系统血管内面剥落处或修补处的表面所形成的小块。在可变的流体依赖型中,血栓由不溶性纤维蛋白,沉积的血小板,积聚的白细胞和陷入的红细胞组成。 二心血管药物的研究进展 本文将介绍简要介绍几种心血管药物,并在后文介绍一些天然药物用于治疗心血管疾病的研究情况。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