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生产过程中直通率浅谈

生产过程中直通率浅谈

生产过程中直通率浅谈
生产过程中直通率浅谈

浅谈产品制造过程中的直通率

一、直通率(FTY,RTY,TPY)及其相关概念

1、首次产出率FTY(First To Yield):此概念一般是用来衡量单个工序的良品产出率。

2、滚动产出率RTY(Rolled To Yield):此概念一般用来衡量成品的良品产出率。

RTY=FTY1*FTY2*FTY3*---FTYn。

此两项指标均指一次性良品产出率,不含返修品。一次性良品产出率代表了企业的正常过程能力。FTY 通常亦被用来衡量产品的质量水平,99.73%的FTY表征过程能力为3S水平。但此过程仅限于单一工序。 我们常说的过程能力通常指:成品的良品率,因此RTY就被引入用来衡量成品质量水平。即使每个单一工序过程能力达到3s水平,但当超过10个过程的加工工序其RTY=99.73%的10次幂=97.32%。其一次良品产出率降低效果惊人。

3、总产出率(Total Pass Yield):制造过程中的最后一个阶段的良品产出率。计算方法与滚动产出率RTY 相同。

4、采用FTY是衡量制造过程中各个工序的产品良品的质量水平,而采用RTY或TPY则是衡量整个制造过程的产品质量水平。采用FTY或FPY/RTY/TPY的唯一目的:衡量企业的能力。一次性良品产出率代表了企业的正常过程能力;亦可表征企业的质量控制水平。当RTY提升时,代表产品的质量成本在降低。企业的生产过程质量控制与预测能力增强。因此,RTY/TPY可以说是同CPK和CP等,是类似的企业能力水平的表征。

5、直通率(First Pass Yield, FPY) :

是一个生产线产出品质水准的一项指标﹐简单的说﹐生产线投入100套材料﹐在制程之中第

一次就通过所有测试的产品的良品数量就是所谓的直通率﹐因此经过生产线的重工(Rework)或修

复才通过测试的产品不列入FPY的计算。

上述的定义﹐在实务的计算上有其困难﹐因为投入批量的大小不一﹐批量完成的日期不定﹐

所以实际的计算采用下面的计算式:

FPY = p1 x p2 X p3 ... 其中 p1,p2,p3&等为产线上的每一个测试站的首次良率﹐同样的对於重工或修复後的产品不列入计算。

透过这个计算式﹐我们可以知道及时的产线直通率﹐同时这个直通率有时比良率更能代表生产线真正的品质水准。

通过率Throughput yield是测量过程产出的指标,它表明产品可以无缺损通过某一个作业的概率值。而直通率Rolled Throughput Yield (RTY)是测量产品可以无缺损通过整个流程的概率值。它也是产出率的指标之一。

让我们举例来说明:

假定,整个流程有5道作业组成。它们的通过率分别是0.95、0.93、0.98、0.98、0.94。那么,整个流程的直通率Rolled Throughput Yield 就是5个通过率的乘积。

RTY = 0.98X0.93X0.95X0.98X0.94= 0.7976

综上所述:FPY、TPY、RTY都是产品制造过程中直通率的描述,只是不同表示方法而已。单独工序:直通率=合格品/总投入;多工序:直通率=第一工序的直通率*第二工序直通率*---*最后一个工序的直通率

二、直通率是测量全过程产出率的指标

过程是利用资源把输入转化为输出的活动或者一组活动。如果把活动也界定它的输入和输出,那么,这样的活动我们叫“作业”,它也是一个小过程。整个大的过程,也有叫流程,可以看成是几个作业,小过程组成的。

通过率Throughput yield是测量过程产出的指标,它表明产品可以无缺损通过某一个作业的概率值。而直通率Rolled Throughput Yield (RTY)是测量产品可以无缺损通过整个流程的概率值。它也是产出率的指标之一。还让我们举例来说明。

假定,整个流程有5道作业组成。它们的通过率分别是0.95、0.93、0.98、0.98、0.94。那么,整个流程的直通率Rolled Throughput Yield 就是5个通过率的乘积。

RTY = 0.98X0.93X0.95X0.98X0.94= 0.7976

它的意思是,大约是80%的产品可以无缺损通过这5个作业组成的整个流程。

三、直通率和传统的测量方法有什么不同?

1、传统用最终阶段检验时候的一次合格率来测量整个流程的产出率。两者的差别在于:

A、类似于通过率和一次合格率一样,直通率比最终一次合格率更加反映过程的质量。参阅博客文章《通过率——过程产出指标之一》。

B、最终阶段检验时候的一次合格率不能反映前面作业的质量情况,而直通率可以。

C、直通率率能向领导提供更加正确的信息。

2、通过率可以反映出产品的复杂性。直通率除了可以反映产品的复杂性以外,还可以反映过程的复杂性。从计算公式可以看出。如果减少过程中的作业数量,可以提高直通率。而传统测量方法是没有办法反映的。

3、六西格玛管理的通过率、DPU、DPO、DPMO、PPM(百万分之的缺陷)和西格玛值等指标,既适用于计量型也适用于计数型数据。因为,六西格玛管理的缺损是直接根据顾客要求来衡量的,不同于传统的测量方法,先确定过程能力,再计算过程能力指数CP,Cpk,来反映过程能力满足顾客要求。对计数型数据不适用。

4、传统测量方法只是测量过程的结果,是测量过去;而通过率、西格玛值能够测出过程的能力,它给出一个概率统计值。如果未来过程的条件没有实质性变化,就能用这些数据来预测过程未来的结果。请见下没一节介绍。

还有其他不同,将结合介绍其他测量指标时再进一步讨论。

四、直通率的几种实际应用

1、确定名义通过率。当我们知道整个流程有多少作业,以及要求整个流程的直通率RTY是多少以后,就可以求出每个作业的“名义通过率”。它的意思是要达到直通率的目标,每个作业的通过率应当不低于名义通过率。这个名义通过率NTY的计算方法很简单,就是RTY的k次方。举例说明。

譬如有一个流程,由10个作业(叫工序也可以)组成。根据以往的数据知道,该流程的直通率应当达到36.8%。把36.8开10次方得到的结果是0.9510。就是说,平均每个作业的通过率应当不低于0.905,才能达到RTY = 0.368的目标。这样,可以要求各个作业负责人计算一下自己作业的通过率,知道哪个作业应当改进。

2、确定投料数量N。当我们知道了整个流程的RTY以后,就可以根据以下的公式来确定开始应当投多少料:

如果所有的缺损都是可以返工的,那么,

Nr = 1 + (1-RTY)

如果所有的缺损都不能返工,只能报废的,那么,

Ns = 1 / RTY。

举例如下:已经知道直通率是0.70,那么,缺损可以返工的话,投料数量应当是1+(1-.70)=1.30。如果,缺损不能返工的,要投 1/0.70 = 1.43。意思是,您想得到100件产品,如果缺损可以返工的,应当投130件,如果不能返工的,应当投143件的材料。有的可以返工和的不可以的话,就介于这两个数据之间。

3、确定工时预算。当我们利用作业成本法来控制作业成本的时候,或者要求开展计划进度的时候,可以利用RTY来预算和控制作业的时间。譬如,我们把作业的标准作业时间用Tb来表示,预计实际时间用 Ts来表示。那么,上面的例子,一个流程有10个作业。RTY是0.70。加入,每个作业的Tb = 10分钟。从平均的观点来看,计划应当安排13分钟。相应可以确定库存材料和流水线上的数量了。根据这些可以跟踪确定作业和流程的成本和时间安排了。利用传统的测量方法是得不到这些参考数据的。

4、利用单位产品缺损数DPU的负数作为以自然数为底的指数函数可以很容易计算通过率和直通率,请参考有关文章,不在这里进一步说明了。

五、既然通过率和直通率很好为什么得不到推广?

1、人们不知道有这样好的方法,当然不会去应用。

2、传统方法简单,实用。问题是,人们往往会用方便来代替正确。他们宁肯做了以后返工,也不愿意花一点时间,把事情一下子做好它。六西格玛教人潇洒工作,不必要苦干。六西格玛教人正确工作,不只图方便。

3、习惯问题。领导的习惯,关键是在这里。有些领导,不去研究事物内在的客观规律性,单凭直觉和主观愿望在指挥。只要过得去,还要去学习什么新的东西?不做正确测量,也就不知道事物的本来面目,更不知道如何去改进。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国家,同样国民生产总值的能耗好大大超过先进国家的根本原因所在。

六、提高直通率的方法

1、产品直通率是产品质量水平的表现,因此提高产品的直通率可以从5M1E(人Man、机Machine、料Material、法Method、测Measure和环境Environment)入手,利用鱼骨图、柏拉图等分析方法来解决产品质量中存在的问题。

2、组建专门小组,着力利用已经找到的原因,采取果断措施解决问题,提高产品品质。

检验设备作业指导书

检验设备作业指导书 一目的 为了确保原辅料进厂检验和产品出厂检验的准确性,提高设备利用率,特制定本手册,对检测设备使用和保养进行说明。 二职责 操作者负责检测设备的使用和保养维护 三设备操作规程 (1)不锈钢电热蒸馏水器操作规程 1.使用前应先洗刷内部,且将存水排尽,更换新鲜水以保证水质。 2.蒸馏水内水垢可用弱酸或弱碱溶剂洗刷,清除彻底。 3.先将防水阀关闭。 4.开启水源阀使自来水从进水控制阀进入冷凝器,再从回水管注入蒸发锅。 直至水位上升到玻璃水位表中心处,关闭水源阀。 5.接通电源,当水沸腾后有蒸馏水滴出时重新开启水源阀,并调节到冷却水 温70℃左右,蒸馏水水温40℃左右为好。 6.蒸馏水出口管用光洁的硅橡胶导管,导入洁净的玻璃蒸馏水中。 7.新购进的蒸馏水器应先清洗,并经过2小时以上的通电蒸发,直到取得蒸 馏水符合药典规定。 (2)恒温不锈钢水浴锅操作规程 1.水箱应放在固定的平台上,电源电压必须与本产品要求的电压相符,电源 插座应采用三孔安全插座,必须安装地线。 2.使用前先将水加入箱内,水位必须高于隔板。无水或水位低于隔板时不能 加热,以防损坏加热管。 3.插上电源,打开开关,将控温设定旋钮调至所需要的温度刻度,绿灯亮表 示升温,红灯亮表示定温。 4.注水时不可将水流入控制箱内,以防发生触电,不用时将水放净,并擦干

净,保持清洁。 5.控温系统没有专用设备不能调动,否则影响精度。 6.使用一段时间有漏电现象,由于水位过高,水沸腾时流入控制箱内所致, 可加入水烘干1-2天。 (3)恒温磁力加热搅拌器操作规程 1.使用时首先检查随机配件是否齐全,然后按顺序装好夹具,把所需搅拌的 烧杯放在镀铬盘正中,加入溶液把搅拌子放在烧杯溶液中,然后插入电源插头和控温探头,再接通电源,指示灯亮开始工作。 2.需作恒温搅拌时,把设定测量开关拨向设定端,旋转选择旋钮设定温度, 然后把开关拨向测量端,当设定温度高于实际温度是绿灯亮表示加热开始工作,当绿灯熄灭红灯亮时表示处在恒温状态。 3.调速是由低速逐步调至高速,不允许高速直接启动,以免搅拌子不同步引 起跳动,不搅拌时不能加热,不工作时切断电源。 4.仪器应保持清洁,严禁溶液进入机内,以免损坏机件。 (4)数字浊度仪操作规程 1.接通电源预热3分钟。 2.按量程选择键,指示灯立即亮出你选择的量程。 3.擦净水样杯两端的玻璃窗口。 4.将零浊度水倒入水样杯,并达到相应的水位。 5.将水样杯放入仪器的样品室内,注意水样杯有“左”字样的一端紧靠一起 水样室的左边,然后关闭样品室盖。 6.调整调零手轮,使数显读书为零,随即取出水样杯,换上被测水样,此时 显示屏上的读数即为被测水样的浊度值。 7.不使用时切断电源,擦拭干净。 (5)数显电导率仪操作规程 1.打开电源开关,并预热10分钟。

生产线平衡公式

生产线平衡的定义 一、“节拍”、“瓶颈”、“空闲时间”、“工艺平衡”的定义 流程的“节拍”(Cycle time)是指连续完成相同的两个产品(或两次服务,或两批产品)之间的间隔时间。换句话说,即指完成一个产品所需的平均时间。节拍通常只是用于定义一个流程中某一具体工序或环节的单位产出时间。如果产品必须是成批制作的,则节拍指两批产品之间的间隔时间。在流程设计中,如果预先给定了一个流程每天(或其它单位时间段)必须的产出,首先需要考虑的是流程的节拍。 而通常把一个流程中生产节拍最慢的环节叫做“瓶颈“(Bottleneck)。流程中存在的瓶颈不仅限制了一个流程的产出速度,而且影响了其它环节生产能力的发挥。更广义地讲,所谓瓶颈是指整个流程中制约产出的各种因素。例如,在有些情况下,可能利用的人力不足、原材料不能及时到位、某环节设备发生故障、信息流阻滞等,都有可能成为瓶颈。正如“瓶颈”的字面含义,一个瓶子瓶口大小决定着液体从中流出的速度,生产运作流程中的瓶颈则制约着整个流程的产出速度。瓶颈还有可能“漂移”,取决于在特定时间段内生产的产品或使用的人力和设备。因此在流程设计中和日后的日常生产运作中都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与节拍和瓶颈相关联的另一个概念是流程中的“空闲时间”(idle time)。空闲时间是指工作时间内没有执行有效工作任务的那段时间,可以指设备或人的时间。当一个流程中各个工序的节拍不一致时,瓶颈工序以外的其它工序就会产生空闲时间。 这就需要对生产工艺进行平衡。制造业的生产线多半是在进行了细分之后的多工序流水化连续作业生产线,此时由于分工作业,简化了作业难度,使作业熟练度容易提高,从而提高了作业效率。然而经过了这样的作业细分化之后,各工序的作业时间在理论上,现实上都不能完全相同,这就势必存在工序间节拍不一致出现瓶颈的现象。除了造成的无谓的工时损失外,还造成大量的工序堆积即存滞品发生,严重的还会造成生产的中止。为了解决以上问题就必须对各工序的作业时间平均化,同时对作业进行标准化,以使生产线能顺畅活动。 “生产线工艺平衡”即是对生产的全部工序进行平均化,调整各作业负荷,以使各作业时间尽可能相近。是生产流程设计与作业标准化必须考虑的最重要的问题。生产线工艺平衡的目的是通过平衡生产线使用现场更加容易理解“一个流”的必要性及“小单元生产”(Cell production)的编制方法,它是一切新理论新方法的基础。 二、平衡生产线的意义 通过平衡生产线可以达到以下几个目的: 1、提高作业员及设备工装的工作效率; 2、减少单件产品的工时消耗,降低成本(等同于提高人均产量); 3、减少工序的在制品,真正实现“一个流”; 4、在平衡的生产线基础上实现单元生产,提高生产应变能力,对应市场变化,实现柔性生产系统;

光谱透过率测试实验

光谱透过率测试实验 实验目的 (1)了解单色仪结构、原理和使用方法;进一步了解锁定放大器的工作原理以及其使用方法。 (2)掌握单色仪的定标方法及用单色仪测定滤光片光谱透过滤的方法。深入理解微弱信号检测的原理。 (3)学会设计检测试样的光谱透过率的方法。 实验原理 1.单色仪工作原理 光栅单色仪的光路结构如图1所示,入射到光栅单色仪的自然光或复色光,经入射狭缝S1后投射到球面反射镜M1上。S1处于M1的聚焦面上。因此反射光为平行光束。这束平行光束经闪耀光栅G分光后,分成不同波长的平行光束以不同的衍射角投向球面反射经M2。球面镜M2起照相物镜的作用,这些平行光束经过M2、M3反射后成像在他的聚焦面上,从而得到一系列的光谱。出射狭缝位于球面镜M2的聚焦面上。根据它开启的宽度大小,允许波长间隔非常狭窄的一部分光束射出狭缝S2。 图1 WDG30型光栅单色仪原理图 当旋转转轮带动光栅旋转时,可以在狭缝S2处得到光谱纯度高的不同波长的单色光束。这样单色仪就起到了将入射的复色光分解成一系列独立的单色光的作用。 使用单色仪时首先要用标准光源对单色仪的读数进行校准,本实验光源采用的是高压汞灯,它有404.7nm、407.8nm、435.8nm、546.1nm、577nm、579.1nm几条特征谱线,根据这些谱线可以对单色仪的读数进行校准。 2.锁定放大器工作原理 本实验选用南京大学生产的HB-211型精密双相锁定放大器,它是一种新型正交锁定放大器,能精确地测量被淹没在嗓声、干扰背景中的微弱信号。该锁定放大器采用了多点信号平均和相敏检波联合使用的技术,完成对被测信号同相分量和正交分量的检测。

生产线平衡效率核算方法

工站布置原則: 保证各工序之间的先后顺序; 组合的工序时间不能大于节拍; 各工作地的作业时间应尽量接近或等于节拍; 使工站数目尽量少。 三﹑生产线平衡的分析改善 分析改善步骤﹕ 1.各工站顺序(作业单位)填入生产流动平衡表內. 2.量测各工序作业时间记入表內. 3.清点各工序人数记入表內. 4.根据分配时间划出柱狀图或曲线图. 5.在最高时间点的工序顶点橫向划一条线. 6.计算平衡率. t 各工站工时之和÷(S 瓶颈工站工时×R 工站总数)×100% 确定生产线平衡改善方向 1、5M 方法的改善: 5M :人员,机器设备,物料,作业方法,环境) 减少耗时最长工序作业时间的方法有: 人员(Man):调换作业者;增加作业者;多能工训练;新手避免工作负荷过重,利用作业员熟练程度的差异性,平衡作业流程. 机器设备(Machine):利用或改良工具、机器;人机比合理配置;人机同步作业;提高自动半自动化水平;人机工程分析,提高机械效率. 2、作业方法的改善 %100??-?=∑r S t r S i ε100??-?=∑ r S t r S i ε%100??-?=∑r S t r S i ε100??-?=∑r S t r S i ε

四、改善(IE)七大手法 手法名称简称 (1)防止呆子法(Fool-Proof) 防呆法 (2)动作改善法(动作经济原则) 动改法 (3)流程程序法流程法 (4)5X5WIH(5X5何法) 五五法 (5)人机配合法(多动作法) 人机法 (6)双手操作法双手法 (7)工作抽查法抽查法 IE活动的对象 1.工艺 5.设备 2.作业 6.工装 3.搬运 7.材料 4.生产布局 8.管理程序 现场浪费现象按人、机、物三方面进行概述 人:用人过多,有人不干活,有活没人干,停工等待,员工操作节奏不致,操作动作不标准,无效劳动多,效率低。 机:机器,设备利用率不高。 物:物料消耗高,物料摆放不合理,物流规划不完善。 生产线平衡,广义的来说也应该是涵盖组与组之间的平衡。而所谓的生产线平衡就是指工程流动间或工序流动间负荷之差距最小,流动顺畅,减少因时间差所造成之等待或滞留现象。 1.平衡的目的 ●物流快速,减少生产周期。 ●减少或消除物料或半成品周转场所。 ●消除工程“瓶颈”,提高作业效率。 ●稳定产品品质。 ●提升工作士气,改善作业秩序。 2.生产线平衡表示法 生产线平衡,一般使用生产流动平衡表来表示,纵轴表示渐渐,横轴表示工程顺序,并标出其标准时间,画法可使用曲线图或柱状图。 3.现状生产线平衡分析的主要相关要素 (1)工程名:指本工程的名称或代号; (2)标准时间:指作业指导书上所要求的作业时间; (3)实测时间:指作业者完成操作的实际时间; (4)节拍:根据生产计划量所得出的一个工程所需时间; (5)不平衡率:是指生产线各工程工作分割的不均衡度。 4.分析现状生产线不平衡的步骤 (1)作成统计表。 (2)分别测定和统计各工程的标准时间和实测时间,记录到表格内(以1工程=1人记入,当1工程有2人以上时,则将所得时间除以相应人数)。 (3)根据公式计算出不平衡率,并记入表格中。 (4)绘出图表。 (5)根据图表进行分析,注意以下分析要点: ●有无超出节拍的工程?有几个?初步掌握超出的理由。

生产线平衡的计算及改善方法

生产线平衡的计算及改善方法 一、“节拍”、“瓶颈”、“空闲时间”、“工艺平衡”的定义 流程的“节拍”(Cycle time)是指连续完成相同的两个产品之间的间隔时间。换句话说,即指完成一个产品所需的平均时间。节拍通常只是用于定义一个流程中某一具体工序或环节的单位产出时间。如果产品必须是成批制作的,则节拍指两批产品之间的间隔时间。在流程设计中,如果预先给定了一个流程每天(或其它单位时间段)必须的产出,首先需要考虑的是流程的节拍。 而通常把一个流程中生产节拍最慢的环节叫做“瓶颈“(Bottleneck)。流程中存在的瓶颈不仅限制了一个流程的产出速度,而且影响了其它环节生产能力的发挥。更广义地讲,所谓瓶颈是指整个流程中制约产出的各种因素。例如,在有些情况下,可能利用的人力不足、原材料不能及时到位、某环节设备发生故障、信息流阻滞等,都有可能成为瓶颈。正如“瓶颈”的字面含义,一个瓶子瓶口大小决定着液体从中流出的速度,生产运作流程中的瓶颈则制约着整个流程的产出速度。瓶颈还有可能“漂移”,取决于在特定时间段内生产的产品或使用的人力和设备。因此在流程设计中和日后的日常生产运作中都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空闲时间是指工作时间内没有执行有效工作任务的那段时间,可以指设备或人的时间。当一个流程中各个工序的节拍不一致时,瓶颈工序以外的其它工序就会产生空闲时间。

这就需要对生产工艺进行平衡。制造业的生产线多半是在进行了细分之后的多工序流水化连续作业生产线,此时由于分工作业,简化了作业难度,使作业熟练度容易提高,从而提高了作业效率。然而经过了这样的作业细分化之后,各工序的作业时间在理论上,现实上都不能完全相同,这就势必存在工序间节拍不一致出现瓶颈的现象。除了造成的无谓的工时损失外,还造成大量的工序堆积即存滞品发生,严重的还会造成生产的中止。为了解决以上问题就必须对各工序的作业时间平均化,同时对作业进行标准化,以使生产线能顺畅活动。 “生产线工艺平衡”即是对生产的全部工序进行平均化,调整各作业负荷,以使各作业时间尽可能相近。是生产流程设计与作业标准化必须考虑的最重要的问题。生产线工艺平衡的目的是通过平衡生产线使用现场更加容易理解“一个流”的必要性及“小单元生产”(Cell production)的编制方法,它是一切新理论新方法的基础。 四、生产线工艺平衡的改善原则方法 1、首先应考虑对瓶颈工序进行作业改善,作业改善的方法,可参照程序分析的改善方法及动作分析、工装自动化等IE方法与手段; 2、将瓶颈工序的作业内容分担给其它工序; 3、增加各作业员,只要平衡率提高了,人均产量就等于提高了,单位产品成本也随之下降; 4、合并相关工序,重新排布生产工序,相对来讲在作业内容较多的

反射率透过率检测仪选择指南

BCSP系列透过率、反射率分光检测仪如何选择 根据不同的需求,分光仪选择推荐如下: BCSP-Ⅱ反射式分光仪 BCSP-Plane全自动多角度透过式分光仪 BCSP-T零度角透过率检测仪

一、BCSP-Plane全自动多角度透过式分光仪 仪器特点: 广州柏菲光电科技有限公司Bcsp-Plane是一套全波长的光谱分析仪,其波长范围介于380-1100nm之间,可对各类平面光学组件进行反射、透射5~80度间任意角度全自动光谱测量,配合全新开发的自动化测量软件,可一次连续测量20个不同角度的透过率和反射率,仅需轻点一次鼠标,就能完成测量。还可进行偏振光及吸收测量管理。 与岛津等同类产品对比: 1、测量速度快,单次测量速度1S内; 2、多角度全自动测量,操作简便,不用更换角度治具,使用成本更低; 3、可快速方便的实现R+T,方便吸收管理; 技术参数: 型号 BCSP-plane 探测器 Sony线形CCD 阵列 Hamamatsu背照式2D-CCD 检测范围 380-1000nm 360-1100nm

波长分辨率 1nm 1nm 信噪比(全信号)250:01:00 1000:01:00 相对检测误差 ﹤0.6%(400-800nm) ﹤0.2%(400-800nm) 重复定位精度 ﹤0.005° 透射测量角度 0-80°(小样品0-50°) 反射测量角度 10-80°(可扩展到5°) 样品尺寸 ﹥Φ5mm 单次测量时间 <1ms S/P光测量 支持 其它 可自定义打印报告格式,开放式光学材料数据库 二、BCSP-Ⅱ反射式分光仪 仪器特点: 广州柏菲光电科技有限公司BCSP光谱仪是一套全波长显微球面光学组件光

气体透过率、透过量以及透过系数应用指南

气体透过率、透过量以及透过系数应用指南 摘要: 本文详细介绍了三项透气性参数(气体透过率、透过量以及透过系数)的定义、应用范围以及相互之间的差异和换算关系,同时对于目前国际、国内标准中定义不清晰的情况给予说明。 关键词:透气性,透过率,透过量,透过系数 目前,国内、国际标准在一些透气性参数的定义上存在细微差异,致使参数概念及应用较为混乱。这不但会影响数据传递,同时还能引起对材料评价的失误。本文着重分析透气性参数气体透过率、气体透过量以及气体透过系数的定义,对它们之间的关系进行介绍,并指出实际应用中应当注意的问题。 1.透气性参数的标准定义 由于在等压法中存在载气(氮气)的逆向渗透,使得它与传统压差法存在着本质上的不同,是两类不同的测试方法。测试方法的差异会对其应用范围以及参数定义带来影响(例如等压法基本上只用于进行氧气检测,而压差法对于测试气体几乎没有限制),因此这里按照测试方法的种类分别对透气性参数的定义进行介绍。 1.1 压差法 1.1.1 ASTM D1434-82 ASTM D1434-82中,用于描述材料透气性能的参数有以下三个: 1. Gas Transmission Rate (GTR): The quantity of a given gas passing through a unit of the parallel surfaces of a plastic film in unit time under the conditions of test. The SI unit of GTR is 1 mol / (m2·s). 译文:气体透过率(GTR):在试验环境下,在单位时间内、单位面积上透过塑料薄膜两平行平面的特定气体总量。GTR的SI单位为mol / (m2·s)。 2. Permeance (P): The ratio of the gas transmission rate to the difference in partial pressure of the gas on the two sides of the film. The SI unit of permeance is 1 mol / (m2·s·Pa). 译文:(气体)透过量(P):气体透过率与薄膜两侧的测试气体分压差的比值。透过量的SI单位为mol / (m2·s·Pa)。 3. Permeability (P): The product of the permeance and the thickness of a film. The SI unit of P is 1 mol / (m·s·Pa). 译文:(气体)透过系数(P):(气体)透过量与薄膜厚度的乘积。P 的SI单位为mol / (m·s·Pa)。 1.1.2 ISO 2556:2001 ISO 2556:2001中,用于描述材料透气性能的参数只有一个: Gas transmission rate: The volume of gas which, under steady conditions, crosses unit area of the sample in unit time under unit pressure difference and at constant temperature. The rate is usually expressed in cm3 / m2·d·atm. 译文:气体透过率:在一定的温度下,在单位时间内单位压力差下,稳定透过单位面积试样的气体体积。单位为:cm3 / m2·d·atm。 1.1.3 GB/T 1038-2000 GB/T 1038-2000中,用于描述材料透气性能的参数有两个: 1. 气体透过量(Qg):在恒定温度和单位压力差下,在稳定透过时,单位时间内透过试样单位面积的气体的体积。以标准温度和压力下的体积值表示,单位为:cm3 / m2·d·Pa。 2. 气体透过系数(pg):在恒定温度和单位压力差下,在稳定透过时,单位时间内透过试样单位厚度、单位面积的气体的体积。以标准温度和压力下的体积值表示,单位:cm3·cm / cm2·s·Pa。 注:GB/T 1038-2000非等效采用ISO 2556:1974《塑料——常压下薄膜和薄片气体透过率测定—— 测压计法》。 1.1.4 总结 分析标准定义及结果单位可以看出,在GB/T 1038-2000、ASTM D1434-82、ISO 2556:2001这些压差法标准中对于气体透过系数的定义是一致的;而对气体透过量的表示却有些差异,GB/T 1038-2000“气体透过

生产线平衡率

生产线平衡 一、“节拍”、“瓶颈”、“空闲时间”、“工艺平衡”的定义 流程的“节拍”(Cycle time)是指连续完成相同的两个产品(或两次服务,或两批产品)之 间的间隔时间。换句话说,即指完成一个产品所需的平均时间。节拍通常只是用于定义一个流 程中某一具体工序或环节的单位产出时间。如果产品必须是成批制作的,则节拍指两批产品之 间的间隔时间。在流程设计中,如果预先给定了一个流程每天(或其它单位时间段)必须的产 出,首先需要考虑的是流程的节拍。 而通常把一个流程中生产节拍最慢的环节叫做“瓶颈“(Bottleneck)。流程中存在的瓶颈不 仅限制了一个流程的产出速度,而且影响了其它环节生产能力的发挥。更广义地讲,所谓瓶颈 是指整个流程中制约产出的各种因素。例如,在有些情况下,可能利用的人力不足、原材料不 能及时到位、某环节设备发生故障、信息流阻滞等,都有可能成为瓶颈。正如“瓶颈”的字面 含义,一个瓶子瓶口大小决定着液体从中流出的速度,生产运作流程中的瓶颈则制约着整个流 程的产出速度。瓶颈还有可能“漂移”,取决于在特定时间段内生产的产品或使用的人力和设 备。因此在流程设计中和日后的日常生产运作中都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与节拍和瓶颈相关联的另一个概念是流程中的“空闲时间”(idle time)。空闲时间是指工 作时间内没有执行有效工作任务的那段时间,可以指设备或人的时间。当一个流程中各个工序 的节拍不一致时,瓶颈工序以外的其它工序就会产生空闲时间。 这就需要对生产工艺进行平衡。制造业的生产线多半是在进行了细分之后的多工序流水化连续 作业生产线,此时由于分工作业,简化了作业难度,使作业熟练度容易提高,从而提高了作业 效率。然而经过了这样的作业细分化之后,各工序的作业时间在理论上,现实上都不能完全相 同,这就势必存在工序间节拍不一致出现瓶颈的现象。除了造成的无谓的工时损失外,还造成 大量的工序堆积即存滞品发生,严重的还会造成生产的中止。为了解决以上问题就必须对各工

W3030水蒸气透过率测试仪操作规程

一.目的 规范W3/030水蒸气透过率测试仪的操作,保证正确使用W3/030水蒸气透过率测试仪。 二.适用范围 适用于W3/030水蒸气透过率测试仪。 三.责任者 仪器操作员:严格按SOP操作仪器,保持仪器的干净整洁。 仪器维护员:确保仪器正常运行,按此规程对仪器进行维护工作。

QC主任:仪器设备文件的审批,仪器设备使用的管理。 四.相关定义 无 五.工作程序 1.准备 1.1.使用前状态检查 1.1.1.检查仪器放置环境 环境温度21℃~25℃,相对湿度小于75% 。 1.1. 2.检查电源线、仪器有无损坏,接通电源,周围无强烈的磁场和机械振动,无强 烈的阳光照射,无强烈的空气流动,无腐蚀性气体,环境温度无剧烈波动。 1.1.3.检查计量、仪器确认是否在有效期内。 1.1.4.接通电源,按“On/Off”键打开电源开关,仪器在使用前,必须预热18小时 以上。 1.1.5.检查上述项目,没有不符合项判定为正常状态,有不符合项判定为不正常状态。 填写《水蒸气透过率测试仪使用记录REEM04004》,开机时间和仪器状态(正常 或不正常)。 1.2.试样制备 1.2.1.制取的试样应符合以下要求: -测试试样应没有皱折,褶痕、针孔、污渍; -试样应满足所要求的最小尺寸,应方便裁剪与密封; -测试时应明确试验的渗透方向; -试样厚度应均匀。 1.2.2.把试样平放在黑色橡胶垫上,放上取样器,拔出定位销,轻按取样器手柄顺时 针旋转直至完成裁样。完毕后轻提起手柄,调整定位销使其恢复到初始位置。(取 样时,应压紧取样器的旋转把手,防止试样滑动。) 1.3.试样装夹 装夹过程中应注意如下问题: -试样应保持平整性。 -试样表面无褶皱、破损现象,表面干净,无灰尘、水渍等。 -对于质地柔软、平整性差的试样,应先使试样贴于支撑盘上,再进行装夹。 -透湿杯应使用纯化水。往透湿杯中加水时,应避免有液滴溅到螺纹上。 -杯中水位高度为杯槽高度的三分之二,在旋紧的过程中应避免水溢出杯槽。 -试样装夹顺序:压盖-聚四氟乙烯密封圈-上橡胶平垫圈-试样-支撑盘(仅用于较软的膜)-下橡胶平垫圈-透湿杯体 2.试验 2.1.打开主机电源。接通电源前,一定确保称重传感器上的托盘中无透湿杯。 2.2.正确装夹和放置试样,沿托盘的圆周,用手将透湿杯轻放到托盘的三个孔内,关 闭密封门。 2.3.设置“预热时间、设定温度、加热方式、试验模式、打印、通讯、时钟”,每次 设定需按“确认”键进入,设置完毕按“存储”键保存。 2.4.按“返回”键到主界面,选中“试验”,按“确认”键自动进入试验。(试验过 程中,若湿度不为90%RH±2%RH,需通过增加分子筛托架内的4A分子筛重量,

光谱透过率实验(2012级)2.0

光谱透过率测量实验 物体透过率是指物体透射的光通量与入射光通量之比,标志着物体传输光辐射能量的强弱,光谱透过率是指物体对某个波长的单色光的透过率。随着科学的发展,光谱所贡献的力量越来越大,光谱学及光谱分析在各个领域的运用也越来越广泛,如物质成分检测,农作物病害虫检测,物质品质检测等等。这些都主要是通过分析物质的吸收光谱或透射光谱来实现的,因此测量光谱透过率具有重要的意义。 透明、半透明物体(包括液体、玻璃等)的光谱透过率的测量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应用价值,例如根据溶液浓度与光谱透过率的一一对应关系可以利用光谱透过率测量液体的浓度;根据滤光片的光谱透过率来评价滤光片的质量好坏;以玻璃为主要材料的光学系统的光谱透过率是系统能量传输的重要指标。光谱透过率反映了整个光学系统的辐射光通量的损耗与成像质量的好坏以及成像质量好坏的参考标准。 本实验系统所搭建的平台既可以进行双光束双通道测量系统的设计与搭建,也可以进行普通的单通道测试系统搭建。并运用所设计的光谱透过率测量实验系统测量透明、半透明物质的光谱透过率等。 实验目的 1、加深对光栅单色仪、锁定放大器工作原理设计结构的理解。 2、掌握光栅单色仪、锁定放大器等光电检测仪器的应用。 3、学会设计光谱透过率测量系统的基本方法。 实验原理 光谱透过率原理 光是一种电磁波,当光波遇到有界面时会受到影响而引起反射和透射现象。一般光学元件表面都镀有薄膜, 光学镀膜是在光学元件上或独立基板上镀上特定的膜质来

改变光波传递的特性,如眼镜镜片有不同颜色均是由镀膜所导致的。因此光学元件具有光谱特性,也就具有光谱透过率。在测量和计算透明物体或溶液的光谱和颜色特性时,也常要用到这一物理量。 光谱透过率表示从光学系统出射的辐射光通量与投射到光学系统的辐射光通量之比,光学系统光谱透过率一般用τ表示[6],即: (1) 式中: 波长为λ、光通量为的单色光垂直入射到光学系统,由于光学系统对不同波长的光的透过能力不一样,所以透过光学系统的光强也不一样。 因此,搭建光谱透过率测试系统,主要目标就是测量出和。 相关检测原理 在检测光谱透过率测量系统中的信号时,噪声是一种扰乱信号,它是限制和影响检测系统的灵敏度、精确性和重复性的重要因素。为了将噪声所淹没的信号检测出来,通过考察和研究各种信号及噪声的规律发现,信号与信号的延时相乘后累加的结果可以区别于信号与噪声的延时相乘后累加的结果,从而提出了“相关”的概念。 根据相关函数的性质,可以利用乘法器,延时器及积分器进行相关运算,从而将周期信号从噪声中检测出来,这就是所谓的“相关检测”。相关检测可分为自相关检测与互相关检测。互相关检测比自相关检测抑制噪声的能力强,并有一定的互相关增益,故抑制噪声的能力优于自相关。 互相关检测 互相关检测原理图(如图所示): 互相关检测原理图 ’λF ()λF ()’100%() ()() F F λτλλ= ?λF ()’λF ()’λF ()λF ( )

玻璃透光率检测操作规程.doc

1、目的 制定本规程是为了检测玻璃的透光率。 2、适用范围 本规程适用于浮法玻璃质量的检测。 3、工作内容 3.1开JFY-PS色彩分析仪电源,先预热半小时左右。 3.2检查并保证标准白板和黑井的清洁。 3.3对仪器进行透射率校正,依次放好黑井,白板进行检索。 3.4取试样50×60MM玻璃擦净后,夹好放入分析仪内指定位置,并关好盖子。 3.5选择“功能”菜单中“样品分析”项,并确认。 3.6选择“测量”菜单,按测量,保存,曲线,数据的步骤进行全部测量工作。 3.7所得数据为该玻璃的透光率值。 3.8待检索复位后,关闭分析仪电源。 制订日期制订部门编制审核批准受控印章2003/10/8 美文欣赏

1、走过春的田野,趟过夏的激流,来到秋天就是安静祥和的世界。秋天,虽没有玫瑰的芳香,却有秋菊的淡雅,没有繁花似锦,却有硕果累累。秋天,没有夏日的激情,却有浪漫的温情,没有春的奔放,却有收获的喜悦。清风落叶舞秋韵,枝头硕果醉秋容。秋天是甘美的酒,秋天是壮丽的诗,秋天是动人的歌。 2、人的一生就是一个储蓄的过程,在奋斗的时候储存了希望;在耕耘的时候储存了一粒种子;在旅行的时候储存了风景;在微笑的时候储存了快乐。聪明的人善于储蓄,在漫长而短暂的人生旅途中,学会储蓄每一个闪光的瞬间,然后用它们酿成一杯美好的回忆,在四季的变幻与交替之间,散发浓香,珍藏一生! 3、春天来了,我要把心灵放回萦绕柔肠的远方。让心灵长出北归大雁的翅膀,乘着吹动彩云的熏风,捧着湿润江南的霡霂,唱着荡漾晨舟的渔歌,沾着充盈夜窗的芬芳,回到久别的家乡。我翻开解冻的泥土,挖出埋藏在这里的梦,让她沐浴灿烂的阳光,期待她慢慢长出枝蔓,结下向往已久的真爱的果实。 4、好好享受生活吧,每个人都是幸福的。人生山一程,水一程,轻握一份懂得,将牵挂折叠,将幸福尽收,带着明媚,温暖前行,只要心是温润的,再遥远的路也会走的安然,回眸处,愿阳光时时明媚,愿生活处处晴好。 5、漂然月色,时光随风远逝,悄然又到雨季,花,依旧美;心,依旧静。月的柔情,夜懂;心的清澈,雨懂;你的深情,我懂。人生没有绝美,曾经习惯漂浮的你我,曾几何时,向往一种平实的安定,风雨共度,淡然在心,凡尘远路,彼此守护着心的旅程。沧桑不是自然,而是经历;幸福不是状态,而是感受。 6、疏疏篱落,酒意消,惆怅多。阑珊灯火,映照旧阁。红粉朱唇,腔板欲与谁歌?画脸粉色,凝眸着世间因果;未央歌舞,轮回着缘起缘落。舞袖舒广青衣薄,何似院落寂寞。风起,谁人轻叩我柴扉小门,执我之手,听我戏说? 7、经年,未染流殇漠漠清殇。流年为祭。琴瑟曲中倦红妆,霓裳舞中残娇靥。冗长红尘中,一曲浅吟轻诵描绘半世薄凉寂寞,清殇如水。寂寞琉璃,荒城繁心。流逝的痕迹深深印骨。如烟流年中,一抹曼妙娇羞舞尽半世清冷傲然,花祭唯美。邂逅的情劫,淡淡刻心。那些碎时光,用来祭奠流年,可好? 8、缘分不是擦肩而过,而是彼此拥抱。你踮起脚尖,彼此的心就会贴得更近。生活总不完美,总有辛酸的泪,总有失足的悔,总有幽深的怨,总有抱憾的恨。生活亦很完美,总让我们泪中带笑,悔中顿悟,怨中藏喜,恨中生爱。 9、海浪在沙滩上一层一层地漫涌上来,又一层一层地徐徐退去。我与你一起在海水中尽情的戏嬉,海浪翻滚,碧海蓝天,一同感受海的胸怀,一同去领略海的温情。这无边的海,就如同我们俩无尽的爱,重重的将我们包裹。 10、寂寞的严冬里,到处是单调的枯黄色。四处一片萧瑟,连往日明净的小河也失去了光彩,黯然无神地躲在冰面下恹恹欲睡。有母女俩,在散发着丝丝暖意的阳光下,母亲在为女儿梳头。她温和的把头发理顺。又轻柔的一缕缕编织着麻花辫。她脸上写满笑

分光光度计操作规程

分光光度计操作规程 1.仪器工作环境 1.1 温度5~35℃,湿度80%以下,避免阳光直射。 1.2 仪器应置于稳固的工作台上,不应该有强震动源。 1.3 避免强电磁干扰源及有腐蚀性气体。 2.仪器的基本操作 2.2 接通电源,开机,按下电源键,预热15min。 2.3开启试样室盖,调“0”旋钮,使T显示为000.0。 2.4调节波长选择钮,设置到所需波长。 2.5将参比样品溶液和被测样品溶液分别倒入比色皿中,打开样品室盖,将盛有溶液的比色皿分别插入比色皿槽中,盖上样品室盖。一般情况下,参比样品放在第一个槽位中。 2.6将参比样品推(拉)入光路中,盖上试样室,将空白试样移入光路,调节透过率T100%,使数值显示接近100.0%T,调节“0”旋钮,调节空白值显示0.000A。 2.7将被测样品推(拉)入光路,便可以从显示器上得到被测样品的测试参数。根据设置的方式,可得到样品的透射比(T)或吸光度(A)参数。 2.8关机:按下POWER键。①取出比色皿,洗完之后放在95%酒精溶液中浸泡。②将样品架推到最里端。③将干燥剂放入试样室。 3.注意事项 3.1 仪器在出厂前已调试到最佳状态,使用中不能擅自调整,不能触碰或擦拭光学镜面。

3.2仪器所附的比色皿,其透过率是经过配对测试的,未经配对处理的比色皿将影响样品的测试精度。 3.3比色皿透光部分表面不能有指印、溶液痕迹,被测溶液中不能有气泡、悬浮物,否则也将影响样品测试的精度。 4.日常保养 4.1每次使用后应取出所有的参比溶液和样品溶液。 4.2经常擦拭样品室,以防废液对部件或光路系统的腐蚀。 4.3 定期进行性能指标检测,发现问题及时与生产厂家联系。 4.4 仪器使用完毕应盖好防尘罩。

生产线平衡率

生產線平衡率比較單一,而如果是產品工序或制造工序平衡率就比較復雜。 生產線平衡定義:就是對這條線的全部工序(工位)進行平均化,調整各工序(工位)作業負荷,以使各工序(工位)作業時間盡可能相近。如果計算生產線平衡率或者是損失率的話,首先要理解兩個概念:節拍與瓶頸 節拍:就是我們平時“散裝”英語所說Cycle time,也就是完成一個工序(工位)的生產周期時間﹔ 瓶頸:就是我們平時“散裝”英語所說Bottleneck,也就是整個工序(工位)里面最慢的那個工序(工位) 生產線平衡率=各工序(工位)時間總和/bottleneck Cycle time*工序(工位)數*100% 例如A生產線生產A機種有5個工位,每個工位Cycle time分別是10秒.8秒.9秒.10秒.11秒,那么Bottleneck Cycle time就是11秒。 計算公式:A生產線生產A機種平衡率=(10+8+9+10+11)/(11*5)*100%=48/55*100%=87.27% 生產線損失率=1-平衡率﹔A生產線生產A機種損失率=1-87.27%=12.73% 由以上例子可以看出,工序(工位)作業時間平衡有多重要了... 產品工序或制造工序平衡率也是這個思路,慢慢想想也就通了...

生产线平衡即是对生产的全部工序进行平均化,调整作业负荷,以使各作业时间尽可能相近的技术手段与方法。目的是消除作业间不平衡的效率损失以及生产过剩。生产线平衡是一门很大的学问,生产线平衡直接关系到生产线的正常使用。生产线平衡指南主要包括生产线平衡的相关定义、生产线平衡的意义、工艺平衡率的计算、生产线平衡的改善原则和方法。 (Line Balancing)如何指派工作予工作站的决策过程,及使各个工作站负荷一样,便称之为生产线平衡。 Line Balancing (LB), is the problem of assigning operations to workstations along an assembly line, in such a way that the assignment be optimal in some sense. 节拍、瓶颈、空闲时间、工艺平衡的定义 流程的“节拍”(Cycle time)是指连续完成相同的两个产品(或两次服务,或两批产品)之间的间隔时间。换句话说,即指完成一个产品所需的平均时间。节拍通常只是用于定义一个流程中某一具体工序或环节的单位产出时间。如果产品必须是成批制作的,则节拍指两批产品之间的间隔时间。在流程设计中,如果预先给定了一个流程每天(或其它单位时间段)必须的产出,首先需要考虑的是流程的节拍。 而通常把一个流程中生产节拍最慢的环节叫做“瓶颈“(Bottleneck)。流程中存在的瓶颈不仅限制了一个流程的产出速度,而且影响了其它环节生产能力的发挥。更广义地讲,所

生产线平衡的定义资料讲解

生产线平衡的定义

生产线平衡的定义 一、“节拍”、“瓶颈”、“空闲时间”、“工艺平衡”的定义 流程的“节拍”(Cycle time)是指连续完成相同的两个产品(或两次服务,或两批产品)之间的间隔时间。换句话说,即指完成一个产品所需的平均时间。节拍通常只是用于定义一个流程中某一具体工序或环节的单位产出时间。如果产品必须是成批制作的,则节拍指两批产品之间的间隔时间。在流程设计中,如果预先给定了一个流程每天(或其它单位时间段)必须的产出,首先需要考虑的是流程的节拍。 而通常把一个流程中生产节拍最慢的环节叫做“瓶颈“(Bottleneck)。流程中存在的瓶颈不仅限制了一个流程的产出速度,而且影响了其它环节生产能力的发挥。更广义地讲,所谓瓶颈是指整个流程中制约产出的各种因素。例如,在有些情况下,可能利用的人力不足、原材料不能及时到位、某环节设备发生故障、信息流阻滞等,都有可能成为瓶颈。正如“瓶颈”的字面含义,一个瓶子瓶口大小决定着液体从中流出的速度,生产运作流程中的瓶颈则制约着整个流程的产出速度。瓶颈还有可能“漂移”,取决于在特定时间段内生产的产品或使用的人力和设备。因此在流程设计中和日后的日常生产运作中都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与节拍和瓶颈相关联的另一个概念是流程中的“空闲时间”(idle time)。空闲时间是指工作时间内没有执行有效工作任务的那段时

间,可以指设备或人的时间。当一个流程中各个工序的节拍不一致时,瓶颈工序以外的其它工序就会产生空闲时间。 这就需要对生产工艺进行平衡。制造业的生产线多半是在进行了细分之后的多工序流水化连续作业生产线,此时由于分工作业,简化了作业难度,使作业熟练度容易提高,从而提高了作业效率。然而经过了这样的作业细分化之后,各工序的作业时间在理论上,现实上都不能完全相同,这就势必存在工序间节拍不一致出现瓶颈的现象。除了造成的无谓的工时损失外,还造成大量的工序堆积即存滞品发生,严重的还会造成生产的中止。为了解决以上问题就必须对各工序的作业时间平均化,同时对作业进行标准化,以使生产线能顺畅活动。 “生产线工艺平衡”即是对生产的全部工序进行平均化,调整各作业负荷,以使各作业时间尽可能相近。是生产流程设计与作业标准化必须考虑的最重要的问题。生产线工艺平衡的目的是通过平衡生产线使用现场更加容易理解“一个流”的必要性及“小单元生产”(Cell production)的编制方法,它是一切新理论新方法的基础。 二、平衡生产线的意义 通过平衡生产线可以达到以下几个目的: 1、提高作业员及设备工装的工作效率; 2、减少单件产品的工时消耗,降低成本(等同于提高人均产量);

实验四 玻璃透过率的测定

实验四玻璃透过率的测定 一、实验目的 1、熟悉Beer-Lambert定律及其应用。 2、了解玻璃的颜色、纯度及亮度与透过光的波长及数量的关系。 二、实验原理 光通过玻璃时,由于部分光能被玻璃吸收,因此透过玻璃的光能有所降低。 玻璃吸收了光能以后,组成中某些原子中的电子被激发,从较低的能级(E1)跃迁到较高的能级(E2),若两能级的能量差(E2-E1)等于可见光(波长约为400-760nm)的能量时,玻璃就呈现了颜色。若两能级的能量差(E2-E1)大于可见光的能量时,玻璃一般是无色的。 不同波长的光具有不同的颜色,其光量子的能量也不相同。由于原子结构不同,电子跃迁的能级不同,对可见光中不同波长的光便产生了选择性吸收,对某些波长的光吸收强,而对另一些波长的光则吸收弱或不吸收,当自然白光照射有色玻璃时,因选择性吸收而使透过玻璃的光的组成发生了改变。有色玻璃所呈现的颜色实质上是被吸收光的补色即透过光的颜色。因此,透过光的波长及数量决定了玻璃的颜色、纯度及亮度,是鉴定有色玻璃的重要依据。 本实验采用721型分光光度计测定有色光学玻璃在不同波长光照射下的透过率。 物质对单色的吸收可用Beer-Lambert定律予以定量说明,其表达式为: E = -lgT = εCL E为吸光度,若用D代表-1gT,则称为光密度,E与D的物理意义完全相同;T为透光率,是出射光强度(I)与入射光强度(I0)之比,其值不大于l,常用百分数表示;ε为吸收系数,它代表吸光物质在单位浓度及单位厚度的吸收度,是物质的特性常数,在一定条件(单色光的波长、溶剂、温度等)下,是一定值;C 为吸光物质的浓度(着色浓度);L为光路长度(试样厚度)。 根据beer-Lambert定律,通过透光率与单色光波长的关系——透射光谱曲线,可鉴定有色玻璃的颜色及确定合适的着色剂用量。 某些物质由于对可见光产生选择性吸收,使透射出来的光再通过棱镜时可以获得一组不连续光谱,称为吸收光谱,分光光度法就是根据吸收光谱原理建立的分析方法之一。它要求入射光接近于单色光。其谱带宽度不超过3~5nm。因此,

IE分析方法和常用计算公式

一.流水线优化部分: 1.输送带的pitch 时间 = 整日的上班时间/日产量*(1+不良率) 2.输送带的速度 = 记号间隔距离 /输送带的pitch 时间 3.日产量 = 整日的上班时间/实际际cycle 时间(瓶颈站的作业时间) 4.效率 = 投入cycle 时间/实际cycle 时间 = 第一站的作业时间/最后一站 5.的作业时间(当然也可用瓶颈站的作业时间来算, 不过观察最后一站总是较简单、实际) 6.在流水线上的在制品数量就= ( 最后一站的作业时间 - 第一站的作业时间 ) * (整日的上班时间/最后一站的作业时间) 7. 稼动率 = 在作业的时间 / 整日的上班时间(所谓稼动就是流水线上有效的工作) 二.流水线设计部分: 1.先求节拍时间 C= 2.工站理论值 N= 3.评价流水线效率= 4.选择作业分配原则: A 按后续作业量的多少来安排作业(第一规则遇到问题时采用第二规则) B 按作业时间最长安排作业(若作业最长时间相同,任选其一安排作业) 三.生产线平衡部分: 1.生产线平衡率=各工序时间总和/(人数×CT )×100% =∑ti /(人数×CT )×100% 2.生产线平衡损失率=1-生产线平衡率 3、生产线平衡改善的方法 ? 工时长的工序的改善方法: A .细分作业内容,将一部分作业转移至其他工序 B .改善作业本身 C .谋求工序机械化 D .通过改良,增大机器的运作能力 E .增加作业人数 F .调配经验丰富,作业技能高的熟练作业人员 G .“瓶颈”工序能力不足的部分,利用加班完成,或用其他方法完成 ? 工时短的工序的改善方法: A .细分作业内容,将作业转移至其他工序,取消该工序 B .从其他工序转移来部分作业内容,增加作业量 C .将同是作业工时短的工序合并起来 D .在不影响后工序的前提下,采用继续集中作业方式 4、生产线平衡分析步骤 ? 决定分析对象和要达到的目标 ? 取得相关人员的理解和帮助 ? 分解各工序的作业单元 ? 测定每个作业单元的时间 每天的生产时间 每天的计划产量 完成作业所需的时间总量 T 节拍 C 完成作业所需的时间总量 T 实际工站数目N ×节拍C

生产线平衡率

生产线平衡率的计算例子: 工位标准时间人数 1. 1 2. 1 3. 2 4. 1 5. 1 C/T:Cycle Time 一个作业中开始动作至下一个开始动作实施的总时间 Neck Time: 瓶颈工位时间,即最长的 CT 平衡率(LOB:Line Of Balance)=整个工程所需时间/ ( Neck Time*总人数) 一、若第 3 个工位是由两个人联合操作完成的,那是 二、平衡率 =++++/(6*=66% 三、CT(tact time or cycle time) 即节拍时间 = 四、标准产量 =3600/=215(PCS/H/LINE) 五、人均产量 =215/6=H 六、若第 3 个工位是由两个人并行操作完成的,那是 七、平衡率 =++++/(6*=81% 八、CT(tact time or cycle time) 即节拍时间 = 九、标准产量 =3600/=265(PCS/H/LINE) 十、人均产量 =265/6=44PCS/H 线平衡分析,这一基本技能与工作,工作与学习过的IE 朋友来讲都不会陌生,线平衡分析能做,但是大家又是如何利用线平衡分析来做改善的呢 线平衡分析是 IE 基础中的一项技能与工作,但这项工作只能反映现场一个状况而已,并不能在现场得到一个改善结果。线平衡分析,是效率提升改善的一个环节,那么也只能是改善环节中的统计与分析阶段。线平衡改善也就是效率提升工作,按照如下步骤制定工作进程表进行(一定要做好工作进程表) : 一、选择改善对象 效率提升改善选择对象要有两个: 1、首先是要选择做效率提升改善产品型号,先利用P-Q图进行分析,用 ABC法进行选择几 个所要改善的产品型号备用。另外还要看看过去该产品的生产效率记录,初步估计其改善的效果有多大,然后再确定该产品。 2、选择所要改善的线体,线体的选择注重两个方面,一是要线体的人员必须要安定;二是要线体的组 长要有积极主动改善的思想,而且执行力要强,选择这一条是相当重要的,这必须要在平常工作中,长期观察,以及与产线组长沟通方可得到的,这也是改善中很关键的一个选择。 二、线平衡分析——统计分析阶段 线平衡分析也分为三个步骤: 1、线平衡统计:统计过程无非就是进行现场工时测量,没个工位时间测量至少10 组数据。 如果多数是设备作业,这个时候就要对设备进行时间测量。并记录下实际的产量。 2、线平衡分析:按照线平衡分析的方法进行。注意寻找瓶颈工位及时间,得到线平衡率是多少,这个 将作为改善的原始基础数据,以做改善过程中的对比用。 3、改善目标评估与确认:根据线平衡分析的数据,以及对各工位时间的掌握程度,初步估计需要提升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