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完整版)大学化学习题

(完整版)大学化学习题

(完整版)大学化学习题
(完整版)大学化学习题

1.判断:

Q和W是过程函数,而?U是状态函数。(错)

2.填空(1)在恒压条件下,反应中体系的焓变在数值上等于(恒压反应热)。(2)热力学第一定律的数学表达式为(?U= Q - W )。

(3)体系分为三种类型:( 、、敞开体系、封闭体系、孤立体系)。

3.填空:已知反应2H2O(g)=2H2(g)+O2(g), ?r HΘ=483.6 kJ?mol-1, 则?f HΘ(H2O,g)=(-241.8 )kJ?mol-1。

1.Q和W是过程函数,而?U是状态函数。

2.填空(1)在恒压条件下,反应中体系的焓变在数值上等于(恒压反应热)。

(2)热力学第一定律的数学表达式为(?U= Q - W )。

(3)体系分为三种类型:( 敞开体系、封闭体系、孤立体系)。

3. ?f H?(H2O,g)=(-241.8 )kJ?mol-1

?已知(1) 4NH3(g) +3O2(g) = 2N2(g)+ 6H2O(l) ,

?r H1?= -1523kJ?mol-1

?(2) H2(g) +(1/2)O2(g) = H2O(l) ,

?r H2?= -287 kJ?mol-1

试求反应(3) N2(g) +3H2(g) =2NH3(g)的?r H3?。

?已知(1) 4NH3(g) +3O2(g) = 2N2(g)+ 6H2O(l) ,

?r H1?= -1523kJ?mol-1

?(2) H2(g) +(1/2)O2(g) = H2O(l) ,

?r H2?= -287 kJ?mol-1

试求反应(3) N2(g) +3H2(g) =2NH3(g)的?r H3?。

?解:因为反应式(3) =3? (2)-(1/2)? (1)

?所以?r H3Θ = 3 ?r H2Θ- (1/2)??r H1Θ

=3 ?(-287 )- (1/2)?(-1523)

=-99.5 kJ ?mol-1

1.判断:(1)稳定单质在298K时的标准摩尔生成焓和标准摩尔熵均为零。()

(2)化学反应的熵变与温度无关。()

(3)化学反应的熵变随温度升高显著增加。()

2.填空:某反应在恒温下?H>0, ?S>0,则反应自发进行的温度条件是()。

3.选择:

(1)同一聚集状态的物质B的熵值与温度有关,其规律是()

A. S(高温)

B. S(高温)>S(低温)

C. S(高温)=S(低温)

D. 不确定

(2)将固体NH4NO3溶于水中,溶液变冷,则该过程的?G、?H、?S的符号依次是

()

A. + - -

B. + + -

C. - + -

D. - + +

? 1.判断:(1)稳定单质在298K时的标准摩尔生成焓和标准摩尔熵均为零。

?(2)化学反应的熵变与温度无关。

?(3)化学反应的熵变随温度升高显著增加。

? 2.填空:某反应在恒温下?H>0, ?S>0,则反应自发进行的温度条件是(T> ?H/ ?S或

高温自发)。

? 3.选择:

?(1)同一聚集状态的物质B的熵值与温度有关,其规律是(B )B. S(高温)>S(低温)

? (2)将固体NH 4NO 3溶于水中,溶液变冷,则该过程的?G 、?H 、?S 的符号依次是

( D. - + + )

? 1.判断下列过程是熵增还是熵减?

? (1)2HgO(s)→2Hg(l)+ O 2(g),

? (2)H 2O(l)→H 2O (g),

? (3)N 2(g)+3H 2(g)→2NH 3(g),

? (4)2CO(g)+O 2(g)→2CO 2(g),

? 2.对于反应N 2(g) +3H 2(g) =2NH 3(g),

? ?r H 298Θ(H 2O,g)= -92.2kJ ?mol -1 ,若升高温度100K ,则?r H Θ( ), ?r S Θ( ),

?r G Θ( ), K Θ( )(定性影响)。

3.恒温恒压条件下,放热反应的 小于零;标准态,298.15K 时,稳定单质的 和 等于零;在0 K 时,纯净完美晶体的 等于零;自发进行的反应的 小于零。

? 1.(1)2HgO(s)→2Hg(l)+ O 2(g),此过程熵值增加,?S>0

? (2)H 2O(l)→H 2O (g),?S>0,熵增

? (3)N 2(g)+3H 2(g)→2NH 3(g),?S<0,熵减

? (4)2CO(g)+O 2(g)→2CO 2(g),?S>0,熵减

? 2.对于反应N 2(g) +3H 2(g) =2NH 3(g),

? ?r H 298Θ= -92.2kJ ?mol -1 ,若升高温度100K ,则?r H Θ(基本不变), ?r S Θ(基本不变),

?r G Θ( 增大), K Θ( 减小)。

? 注:气体分子总数减小,混乱度减小,熵值减小, ?S<0, ?G Θ = ?H Θ-T ?S Θ增大。

?r G Θ=-2.303RTlg K Θ

? 3.恒温恒压条件下,放热反应的 ?H 小于零;标准态,298.15K 时,稳定单质的 ?f

H θ 和 ?f G θ 等于零;在0 K 时,纯净完美晶体的 S 等于零;自发进行的反应的?G

小于零。

? 判断下列反应的方向(用箭头表示,为注明者为标准条件),并说明理由。

? T=400K 时,

? 2NO (g,50kPa) +O 2 (g,50kPa) ( )2NO 2 (g,50kPa)

? 已知:? r H ?(298K)= -113 kJ ?mol -1

? ? r S ?(298K)= 60 J ?K -1 ?mol -1

? 17

3

298

2984001072.7lg 400303.26040010113?=∴?-=?-?-=??-?=?θθθθθK K R S T H G ?

?

?

?

?

1.已知在298K 时 ?

(1)2N 2(g)+O 2(g)=2N 2O(g), K 1Θ = 4.8 ?10-37 ?

(2) N 2(g)+2O 2(g)= 2NO 2 (g), K 2Θ = 8.8 ?10-19 ?

求(3) 2N 2O(g)+ 3O 2(g)= 4NO 2 (g)的K Θ 。

? 2.某温度下,反应H 2(g)+Br 2(g)=2HBr(g), K Θ(T) = 4?10-2,则反应HBr(g) =

1/2H 2(g)+1/2Br 2(g)的K Θ(T) 为( )。

? A.1/(4 ?10-2) B. 1/ (4 ?10-2 )0. 5 C. 4?10-2

? 1.已知在298K时(1)2N2(g)+O2(g)=2N2O(g), K1Θ = 4.8 ?10-37

?(2) N2(g)+2O2(g)= 2NO2 (g), K2Θ = 8.8 ?10-19

?求(3) 2N2O(g)+ 3O2(g)= 4NO2 (g)的KΘ 。

?解:(3) =2 (2) - (1)

?KΘ= (K2Θ)2 / K1Θ=1.6

2.某温度下,反应H2(g)+Br2(g)=2HBr(g), KΘ(T) = 4?10-2,则反应HBr(g) = 1/2H2(g)+1/2Br2(g)的KΘ(T) 为( B: 1/ (4 ?10-2 )0. 5 )。

3.判断题

(1).反应速率常数和化学平衡常数均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

(2).可逆吸热反应的平衡常数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可逆放热反应的平衡常数随温度升高而减小。

(3). 一定温度下,可逆反应是否使用催化剂,其平衡常数KΘ都是一个定值。

(4).只要温度不变,可逆反应反应物的平衡转化率也不变。(? )

?选择题:

? 1.已知反应C(s) +H2O(g) =CO(g)+H2(g),?r HΘ=131kJ?mol-1 , 为增大水煤气的产率,需采取()

? A.增大压力 B.升高温度 C.降低温度 D.使用催化剂

? 2.在密闭容器中,盛有NO2 气体,在等温下建立下列平衡2NO2 (红棕色)= N2O4 (无色),?r HΘ<0,

若降低温度,则颜色将()。 A.变深 B.变浅 C.不变 D.不一定

? 3.对于反应3O2 (g)→2O3 (g),?r HΘ=288.4kJ?mol-1 , 下列哪个条件有助于该反应进行()。

? A.高温低压 B.高温高压 C.低温低压 D.多加臭氧

?选择题:

? 1.已知反应C(s) +H2O(g) =CO(g)+H2(g),?r HΘ=131kJ?mol-1 , 为增大水煤气的产率,需采取

?(B.升高温度)。

? 2.在密闭容器中,盛有NO2 气体,在等温下建立下列平衡2NO2 (红棕色)= N2O4 (无色),?r HΘ<0,

若降低温度,则颜色将( B.变浅)。

3.对于反应3O2 (g)→2O3 (g),?r HΘ=288.4kJ?mol-1 , 下列哪个条件有助于该反应进行(B.高温高压)

?:?G?(400K)= ? r H?? 103-400?? r S?

?=-2.303R?400lgK?

?-113 ? 103-400? 60=-2.303 ? 8.314?400lgK?

?解得:K?=7.72 ? 1017

?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如不正确,请说明原因。

?

?(1)因为=ΔH,而ΔH与变化途径无关,,H是状态函数,所以也是状态函数。

:错, H是状态函数,但是焓变(ΔH)不是状态函数。qv=ΔH只是数值关系.

(2)单质的标准生成焓( )和标准生成吉布斯函数变( )都为零,因此其标准熵()也为零。

错,因H和G的绝对值还无法得到,因此采用相对值,根据定义,最稳定单质的和都为零,而S有绝对值,除完美晶体在0K时的熵等于0外,其它条件下的熵(包括标准熵)皆不为零。但离子的熵也是相对值,是以氢离子为相对标准(H+的= 0)。

3)对于纯固、液、气态物质而言,100kPa、298K是其标准态

答:对。虽然热力学标准态不指定温度,但是任

何温度都有其对应的标准态。

(4)H、S、G都与温度有关,但ΔH,ΔS,ΔG都与温度关系不大。

答:错,一般认为反应的ΔH,ΔS与温度关系不大,但ΔG =ΔH–TΔS,所以ΔG与温度关系较大

(5)等温等压条件下,用就可以判断任何一个化学反应的方向。

答:错,等温等压条件下用(>0 或<0)判断反应方向,而不是用。

(6)化学反应进度可以度量化学反应进行的程度,所谓1mol反应是指各物质按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量关系进行的完全反应。答:对

7)与K C、K P在数值上是相等的,但量纲不一定相同,

(有关数值) K C与的数值相等,当时,与的数值也相等。(有关量纲)

没有量纲;当时,K C 与K P 也都没有量纲;但是时,K C与K P 有量纲

(8)> 0,反应不能自发进行,但其平衡常数并不等于零。

答:> 0,只能说明在标准态下,过程不能自发进行。在非标准态下,而且| |又不是很大时,不能用于判断反应方向。可逆反应平衡常数都不应为零。

2.选择题(将正确答案的标号填入空格内)

(1)下列物理量属于状态函数的是。

①T ②p ③V④W ⑤H ⑥ΔH⑦S⑧G

答:正确答案为①②③⑤⑦⑧。

(2)生产水煤气的反应为C(s)+ H2O(g)=== CO(g)+ H2(g)

该反应的= 131.3 kJ·mol–1,则该反应是(∵系统ΔH >0,ΔS >0)。

①低温下正向不自发,高温下正向自发;②低温下正向自发,高温下正向不自发;③任何温度下正向都自发;④任何温度下正向都不自发

答:正确答案为①。

3.不用查表,将下列物质按标准熵值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

(1)Si(s)(2)Br(l)(3)Br(g)

答:(3)>(2)>(1)

4.给出下列过程的,,的正负号(或零)

(1)电解水生成H2和O2;

(2)H2O(g)273K H2O(l);

(3)H2O(l)268K H2O(s)

答:各变化量的符号如下表所示

(1)+ + +

(2)–––

(3)–––

一.填空:

1.基元反应2NO(g) +O2(g) =2NO2(g)的质量作用定律表达式为(),反应级数为()。若其他条件不变,将容器的体积增大到原来的2倍,则反应速率是原来的()倍。

2. 某反应2A+B=A2B,其反应速率表达式是,反应级数是。

3. 反应N2(g) +3H2(g) =2NH3(g),已知某温度下反应速率v(NH3)=0.2 mol?dm-3?h-1 ,则v(H2)=()。

4.选择:在A+B =E+D(?r H m为负值)的可逆反应中,一般说来,升高温度:( )

A. 只是逆反应速率增大

B.只是正反应速率增大

C.正、逆反应速率均无影响

D.正、逆反应速率均增大

一.填空:

1.基元反应2NO(g) +O2(g) =2NO2(g)的质量作用定律表达式为(v=kc2(NO) ? c(O2) ),反应级数为(3 )。若其他条件不变,将容器的体积增大到原来的2倍,则反应速率是原来的(1/8 )倍。

2. 某反应2A+B=A2B,其反应速率表达式是

v =kc x(A) ? c y(B) ,反应级数是x+y 。

3. 反应N2(g) +3H2(g) =2NH3(g),已知某温度下反应速率v(NH3)=0.2mol?dm-3?h-1 ,则v(H2)=(0.2 mol?dm-3?h-1)。

4.选择:在A+B =E+D(?r H m为负值)的可逆反应中,一般说来,升高温度:

(D.正、逆反应速率均增大,只是吸热反应速率增大的倍数更大些)

? 1.判断:

?(1).室温下,饱和H2S溶液中,c(H+):C(S2-)=2:1。( )

?(2).二元弱酸的负二价离子的浓度近似等于K a2Θ。( )

?(3).对缓冲溶液进行稀释,其pH值始终保持不变。( )

? 2.填空:

?(1).一元弱酸HCN溶液,加水稀释,HCN的解离度将( ),溶液的c(H+)将( ),HCN的

解离常数将( )。

?(2).将0.1mol?L-1NH3?H2O中,加入少量NH3Ac固体,NH3?H2O的解离度将( ),pH值将( ),

这种现象称为( )。

? 1.(1).室温下,饱和H2S溶液中,c(H+):C(S2-)=2:1。(?)

?(2).二元弱酸的负二价离子的浓度近似等于K a2Θ。

?(3).对缓冲溶液进行稀释,其pH值始终保持不变。(?)

? 2.(1).一元弱酸HCN溶液,加水稀释,HCN的解离度将( 增大),溶液的c(H+)将(减小),HCN的

解离常数将(不变)。

?(2).将0.1mol?L-1NH3?H2O中,加入少量NH3Ac固体,NH3?H2O的解离度将(降低),pH值将(减小),

这种现象称为(同离子效应)。

?注:NH3?H2O= NH4++ OH-

加入NH3Ac,平衡向左移动,c(OH-)减小,c(H+)增

1.配制pH=5.0的缓冲溶液,选用最佳缓冲对为()

A. HNO2–NaNO2,pKΘ(HNO2)=3.37

B. HAc–NaAc,pKΘ(HAc)=4.75

C. HCN–NaCN,pKΘ(HCN)= 7.75

D. NH3?H2O–NH4Cl,pKΘ(NH3?H2O)=4.75

2.下列过程中溶液pH值升高的有( ),减小的有( )。

A. 往NH3?H2O 中加入NH4 NO3

B.往HNO3中加入NaNO3

C.往HCN 中加入NaCN

1.配制pH=5.0的缓冲溶液,选用最佳缓冲对为(B )

A. HNO2–NaNO2,pKΘ(HNO2)=3.37

B. HAc–NaAc,pKΘ(HAc)=4.75

C. HCN–NaCN,pKΘ(HCN)= 7.75

D. NH3?H2O–NH4Cl,pKΘ(NH3?H2O)=4.75

2.下列过程中溶液pH值升高的有(C ),减小的有(A )。

A. 往NH3?H2O 中加入NH4 NO3

B.往HNO3中加入NaNO3

C.往HCN 中加入NaCN

?选择题:

1.Al2(SO4)3溶液与Na2CO3溶液混合生成( )

A. Al2(CO3)3和Na2 SO4

B. Al(OH)3和Na2 SO4

C. Al(OH)3和Na2 SO4并放出CO2

2.抑制FeCl3水解应( )

A. 升高温度

B. 加盐酸

C. 加水稀释

3.促进FeCl3水解应( )

A. 升高温度

B.降低温度

C. 适当提高溶液pH值

4.在Na2S溶液中,c(Na+)与c(S2-)的比例是( )

A. c(Na+)=c(S2-)

B. c(Na+):c(S2-)=2:1

C. c(Na+):c(S2-)>2:1

D. c(Na+):c(S2-)<2:1

?选择题:

1.Al2(SO4)3溶液与Na2CO3溶液混合生成(C )

A. Al2(CO3)3和Na2 SO4

B. Al(OH)3和Na2 SO4

C. Al(OH)3和Na2 SO4并放出CO2

2.抑制FeCl3水解应(B )

A. 升高温度

B. 加盐酸

C. 加水稀释

3.促进FeCl3水解应( A C )

A. 升高温度

B.降低温度

C. 适当提高溶液pH值

4.在Na2S溶液中,c(Na+)与c(S2-)的比例是(C )

A. c(Na+)=c(S2-)

B. c(Na+):c(S2-)=2:1

C. c(Na+):c(S2-)>2:1

D. c(Na+):c(S2-)<2:1

? 1.在酸碱质子理论中,是质子的给予体,是质子的接受体。这种共扼酸碱对,

是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关系,称为。共扼酸的酸性越强,其共扼碱的碱性,其电离常数K a和K b的乘积为。

? 2.物质H2O和H2PO4-的共轭酸分别是( )、( ),其共轭碱分别是( )、( )。

? 1.在酸碱质子理论中,质子酸是质子的给予体,质子碱是质子的接受体。这种共扼酸碱对,

是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关系,称为酸碱共扼关系。共扼酸的酸性越强,其共扼碱的碱性越弱,其电离常数K a和K b的乘积为K W。

? 2.物质H2O和H2PO4-的共轭酸分别是(H2O +、H3PO4),其共轭碱分别是( OH-、HPO42- )。

? 1.判断

?(1).难溶电解质的溶度积常数越小,溶解度越小。()

?(2).已知KspΘ(CaSO4)> KspΘ(CaCO3),则反应

?CaSO4 (s)+ CO32-(aq)= CaCO3 (s)+SO42-(aq)有利于向右进行。()

?(3).固体Mg(OH)2在稀的NaOH溶液中,由于正负离子间的相互作用增强,故其溶解度比其在纯水

中大。()

?(4).一定温度下,AgCl水溶液中,Ag+与Cl-浓度的乘积是一个常数。

()

? 1.判断

?(1).难溶电解质的溶度积常数越小,溶解度越小。(?)

?(2).已知KspΘ(CaSO4)> KsΘ(CaCO3),则反应

?CaSO4 (s)+ CO32-(aq)= CaCO3 (s)+SO42-(aq)有利于向右进行。

?(3).固体Mg(OH)2在稀的NaOH溶液中,由于正负离子间的相互作用增强,故其溶解度比其在纯水

中大。(?)

(4).一定温度下,AgCl水溶液中,Ag+与Cl-浓度的乘积是一个常数。(?)

2.填空

(1).在相同浓度的Cl-和CrO42-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AgNO3溶液,先生成()色沉淀,后生成()沉淀,这种现象叫做()。已知:Ksp(AgCl)=1.56 ?10-10,

Ksp(Ag 2CrO 4)=9 ?10-12。

(2).在( )色的Ag 2CrO 4沉淀中加入一定量的NaCl 溶液,沉淀的颜色变为( )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这种现象称为( )。

(3).一定温度下,在CaCO 3饱和溶液中加入 Na 2CO 3,其结果降低了CaCO 3的( ),这种现象叫做( )。

2.填空

(1).在相同浓度的Cl -和CrO 42-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AgNO 3溶液,先生成(白)色沉淀,后生成(砖红)色沉淀,这种现象叫做(分步沉淀)。已知:Ksp(AgCl)=1.56 ?10-10,

Ksp(Ag 2 CrO 4)=9 ?10-12。

(2).在(砖红)色的Ag 2 CrO 4沉淀中加入一定量的NaCl 溶液,沉淀的颜色变为(白)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Ag 2CrO 4+2Cl - =2AgCl(s)+CrO 42- ),这种现象称为(沉淀的转化)。

(3).一定温度下,在CaCO 3饱和溶液中加入 Na 2CO 3,其结果降低了CaCO 3的(溶解度 ),这种现象叫做(同离子效应)。

? 3.判断下列反应的方向(用箭头表示,未注明者为标准条件),并通过计算说明理由。

? (1)、BaSO 4(s)+CO 32-(0.1mol ?dm -3)( ) BaCO 3(s) + SO 42- (0.01mol ?dm -3)

? 已知:K sp ?(BaSO 4)= 1.1×10-10,

? K sp ?(BaCO 3)=5.1×10-9

? (2)、解:Mg(OH)2(s) ?Mg 2++2OH -,K sp ? , (1)

? 2NH 3?H 2O ?2NH 4+ +2OH -,K b ?2 , (2)

? 反应式(1)- (2) =(3)

即Mg(OH)2(s)+ 2NH 4+ ?Mg 2++ 2NH 3?H 2O

反应向右进行。

θK Q K K K 42

2511

2b sp

100.11

1.001.0057.0)1077.1(108.1 ?

4. 选择 ?

(1).AgCl 在( )中溶解度最大,在( )中溶解度最小。 ?

A.纯水

B. 0.001mol ?dm -3AgNO 3

C. 0.001mol ?dm -3BaCl 2 ?

(2).有一难溶电解质A 2B 3(s)在水中建立平衡: ?

A 2

B 3(s)=2A 3+(ag)+ 3B 2+(ag),其溶度积常数为Ksp,则平衡时c(A 3+) 应为( )。 ?

A.(Ksp)1/5

B. (8/27Ksp)1/5

C. (8/27Ksp)2/5

D. (1/108Ksp)1/5 ?

(3).某温度下,已知PbI 2和CaCO 3的Ksp 近似相等,则两者的溶解度( )。 ?

A.近似相等

B. s(PbI 2)

C. s(PbI 2)>s(CaCO 3) ?

4. (1).AgCl 在(A)中溶解度最大,在(C)中溶解度最小。 ?

A.纯水

B. 0.001mol ?dm -3AgNO 3

C. 0.001mol ?dm -3BaCl 2 ?

(2).有一难溶电解质A 2B 3(s)在水中建立平衡: ?

A 2

B 3(s)=2A 3+(ag)+ 3B 2+(ag),其溶度积常数为Ksp,则平衡时c(A 3+) 应为(B )。 ?

Ksp=(2s)2 ?(3s)3= 22 ? 33 ? s 5 =4?27 ? s 5 ?

c(A 3+)=2s= 2[(1/ (4 ? 27)) Ksp]1/5 =(8/27Ksp)1/5 ? (3).某温度下,已知PbI 2和CaCO 3的Ksp 近似相等,则两者的溶解度( C )。

?注:取Ksp=10-9计算具体数值,s(PbI2)= (1/4Ksp)1/3

s(CaCO3)= (Ksp)1/2

? 1.CuS + H+ +NO3- →S↓+ NO↑ + Cu2+ + H2O

?(酸性介质)

? 2. Cr3+ + H2O2 → CrO42- + H2O(碱性介质)

? 3. Mn2+ + O2→ MnO2↓ + H2O(碱性介质)

? 1. 3?) CuS-2e= S↓+ Cu2+

?2?) NO3- + H+ +3e=NO↑ +2 H2O

?3CuS + 8H+ +2NO3- = 3S↓+ 2NO↑ + 3Cu2+ +4 H2O

? 2. 2?) Cr3+ + 8OH--3e= CrO42- +4 H2O

?3?) H2O2 +2e= 2OH-

? 2 Cr3+ + 16OH- +3 H2O2 = 2CrO42- +8 H2O + 6OH-

?整理,得:2 Cr3+ + 10OH- +3 H2O2 = 2CrO42- +8 H2O

? 3. 2?) Mn2+ + 4OH--2e= MnO2↓ + 2H2O

?1?) O2 + 2H2O +4e= 4OH-

?2Mn2+ + 8OH- + O2 + 2H2O→2 MnO2↓ + 4H2O + 4OH-

整理,得:2Mn2+ + 4OH- + O2→2 MnO2↓ + 2H2O

?判断:

? 1.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电对的电极电势与还原剂电对的电极电势差值越大,(1)反应进行的

程度就越大;()

?(2)反应进行得就越快。()

? 2.在原电池(-)Fe|Fe2+(1mol?L-1) || Ag+(1mol?L-1) |Ag(+)中,向银半电池溶液中加入适量的氨水,发生

化学反应后,原电池的电动势将会降低。( )

? 3.对于某电极,如果有H+或OH-参加反应,则溶液的pH值改变将使其电极电势也发生改变。

( )

填空:1.有一原电池(-)Pt|Sn4+(c1), Sn2+(c2) || Fe3+(c3) ,Fe2+(c4) | Pt(+),该电池的反应是()

?判断:

? 1.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电对的电极电势与还原剂电对的电极电势差值越大,(1)反应进行的

程度就越大;

?(2)反应进行得就越快。(?)

? 2.在原电池(-)Fe|Fe2+(1mol?L-1) || Ag+(1mol?L-1) |Ag(+)中,向银半电池溶液中加入适量的氨水,发生

化学反应后,原电池的电动势将会降低。

? 3.对于某电极,如果有H+或OH-参加反应,则溶液的pH值改变将使其电极电势也发生改变。

?填空:1.有一原电池(-)Pt|Sn4+(c1), Sn2+(c2) || Fe3+(c3) ,Fe2+(c4) | Pt(+),该电池的反应是(Sn2++2 Fe3+=

Sn4+ +2Fe2+)。

?填空:

? 2.在FeCl3溶液中加入少量KI溶液和少量CCl4,发现CCl4层变成紫红色,而用KBr取代KI,做同

样实验无明显现象,判断下列电对的电极电势的相对大小:?Θ (Fe3+/ Fe2+ ),?Θ (Br2/ Br- ),?Θ (I2/ I- )。

? 3.丹尼尔电池(-)Zn|Zn2+|| Cu2+ |Cu(+)的正极反应为();负极反应为();

电池反应为()。增加Zn2+的浓度,电池电动势E将();往Cu2+溶液中通入H2S气体,E将();工作半小时后E将()。

?填空:

? 2.在FeCl3溶液中加入少量KI溶液和少量CCl4,发现CCl4层变成紫红色,而用KBr取代KI,做同

样实验无明显现象,判断下列电对的电极电势的相对大小:?Θ (Br2/ Br- )>?Θ (Fe3+/ Fe2+ )>?Θ (I2/ I- )。

? 3.丹尼尔电池(-)Zn|Zn2+|| Cu2+ |Cu(+)的正极反应为(Cu2++2e=Cu );负极反应为(Zn2+-2e=Zn);

电池反应为(Cu2++ Zn =Cu + Zn2+)。增加Zn2+的浓度,电池电动势E将(减小);往Cu2+溶液中

通入H2S气体,E将(减小);工作半小时后E将(减小)。

1.在下列氧化剂中,其氧化性强弱与c(H+)无关的是( )。

? A. H2O2 B. O2 C. Cr2O72- D. Br2

? 2.根据?Θ(Fe3+/ Fe2+ ) =0.77V,?Θ(Fe2+/ Fe) =-0.44V,?Θ (Cu2+/ Cu) =0.34V,判断下列不能共存的

物质是( )。

? A. Fe3+和Cu2+ B. Fe3+和Cu C. Fe2+和Cu2+ D. Fe2+和Cu

? 3.氧化还原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下列等式成立的是( )。

? A. ?GΘ=0 B. KΘ=0 C.E=0 D. ?Θ +=?Θ-

? 4.下列电极反应中,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将其有关的离子浓度减半时,电极电势增大的电

极是( )。

? A. Cu2+ +2e=Cu B. Ni2+ +2e=Ni

? C. Fe3+ +e= Fe2+ D. I2+2e=2I -

1.在下列氧化剂中,其氧化性强弱与c(H+)无关的是( D )。

? A. H2O2 B. O2 C. Cr2O72- D. Br2

?H2O2+2H++2e=H2O,O2+2H++2e=H2O2, O2+ 2H2O +4e=4OH-

Cr2O72-+ 14H++2e=2Cr3++7H2O, Br2+ 2e=2Br-

2.根据?Θ(Fe3+/ Fe2+ ) =0.77V,?Θ(Fe2+/ Fe) =-0.44V,?Θ (Cu2+/ Cu) =0.34V,判断下列不能共存的物质是( B )。

? A. Fe3+和Cu2+ B. Fe3+和Cu C. Fe2+和Cu2+ D. Fe2+和Cu

? 3.氧化还原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下列等式成立的是( C )。

? A. ?GΘ=0 B. KΘ=0 C.E=0 D. ?Θ +=?Θ-

? 4.下列电极反应中,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将其有关的离子浓度减半时,电极电势增大的电

极是( D )。

? A.Cu2+ +2e=Cu B.Ni2+ +2e=Ni C.Fe3+ +e= Fe2+ D.I2+2e=2I -

? 1.以Cu为电极,电解Na2SO4溶液,阳极反应为( );阴极反应为( ),其

pH值( )。

? 2.以石墨为电极,电解Na2SO4溶液,在阳极附近pH值将( )。

? 3.以Ni为阳极,Fe为阴极,电解NiSO4溶液时,阳极反应为( ),阴极反应为

( )。

? 4.阳极用石墨,阴极用Fe,电解熔融的MgCl2,阳极产物为( ) 。

? 1.以Cu为电极,电解Na2SO4溶液,阳极反应为(Cu-2e =Cu2+ );阴极反应为(2H++2e=H2),其pH值(升

高)。

? 2.以石墨为电极,电解Na2SO4溶液,在阳极附近pH值将(降低)。

?注:阳极:4OH--4e=O2+2H2O,

?c(OH-)降低,c(H+)升高,pH值降低。

? 3.以Ni为阳极,Fe为阴极,电解NiSO4溶液时,阳极反应为(Ni -2e= Ni2+),阴极反应为(Ni2+ +2e= Ni )。

? 4.阳极用石墨,阴极用Fe,电解熔融的MgCl2,阳极产物为(Cl2 ) 。注:阳极:2Cl--2e=Cl2

?判断或填空:

? 1.在析氢腐蚀中金属作阳极被腐蚀;而在吸氧腐蚀中,则是作阴极的金属被腐蚀。()

? 2.金属因氧气分布不均匀而被腐蚀,金属被腐蚀的地方是()。

? 3.金属表面常因氧气分布不均匀而引起( )腐蚀,氧气浓度小的部分为腐蚀电池的

( )极,氧气浓度大的部分为腐蚀电池的( )极,腐蚀主要发生在( )极。

? 4.为防止钢铁船体被腐蚀,常在船体的外表面镶嵌电极电势比铁更( )的金属或合金,例如( ),

此种防腐方法称为( )。

? 5.铁管的一端埋在泥土中,一端暴露在空气中,哪部分遭腐蚀?解释原因。说明该腐蚀属于哪种

类型?

? 判断或填空:

? 1.在析氢腐蚀中金属作阳极被腐蚀;而在吸氧腐蚀中,则是作阴极的金属被腐蚀。( ? ) ? 2.金属因氧气分布不均匀而被腐蚀,金属被腐蚀的地方是(氧气浓度较小的部位)。

? 3.金属表面常因氧气分布不均匀而引起( 差异充气 )腐蚀,氧气浓度小的部分为腐蚀电池的( 阳)

极,氧气浓度大的部分为腐蚀电池的(阴)极,腐蚀主要发生在(阳)极。

? 4.为防止钢铁船体被腐蚀,常在船体的外表面镶嵌电极电势比铁更(小)的金属或合金,例如( Al 、Zn 、

Mg),此种防腐方法称为(牺牲阳极保护法)。

? 5.铁管的一端埋在泥土中,一端暴露在空气中,哪部分遭腐蚀?解释原因。说明该腐蚀属于哪种

类型?

? 答:埋在泥土中的部分遭腐蚀。原因:

? 泥土中部分:P(O 2)小,?小,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作阳极;

? 空气中部分:P(O 2)大,?大,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作阴极。

该腐蚀属于差异充气腐蚀

判断下列反应的方向(用箭头表示,未注明者为标准条件),并通过计算说明理由。

? Sn+Pb 2+ (0.01mol ?dm -3) ( ) Sn 2+ +Pb

? 已知:φ?(Sn 2+ / Sn) =-0.136V ,

? φ?(Pb 2+ / Pb) =-0.126V

反应向左进行。

∴<=-=+-=+=++++++Sn

/Sn Pb /Pb Sn /Sn Sn /Sn 2Pb

/Pb 22222185.001.0lg 2

059.0126.0)Pb (lg 2

059.0??????θθc ? 1.反应SO 2(g)+NO 2(g) ?SO 3(g)+NO (g)在700K 时的Kc 为9.0,若开始时各物质的浓度都是3.0×

10-3mol ? dm -3,则

? (1)判断反应进行的方向;

? (2)计算平衡时各物质的浓度;

? (3)求SO 2的平衡转化率。

工科化学第十章总结和课后答案~强亮生版

第十章化学与能源 思考题与习题解答 1. 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如不正确,请说明原因。 (1)煤的气化是指在隔绝空气条件下加强热,使煤中有机物转化成焦炭和可燃性气体的过程。 答:错,煤的气化是指在氧气不足的条件下进行部分氧化,使煤中有机物转化成可燃性气体的过程。 (2)煤炭在燃烧过程中产生的主要污染物为CO和SO2,石油(汽油)在燃烧过程中产生的主要污染物为CO,因此石油产生的污染比煤炭轻。 答:不确切,煤炭在燃烧过程中产生的主要污染物为SO2、NO x和CO,石油(汽油)在燃烧过程中产生的主要污染物为CO、NO x和HC,相对而言,石油产生的污染比煤炭轻。(3)汽油的辛烷值分布在0~100之间,并对应于汽油的标号,80号的汽油表示汽油中含有80%辛烷和20%的其他烃类。 答:错,汽油的辛烷值可衡量汽油的抗震性,并对应于汽油的标号,80号的汽油表示该汽油的抗震性相当于80%异辛烷和20%的正庚烷混合物的抗震性。 (4)为了避免含铅汽油对大气的污染,近年来世界各国普遍采用了甲基叔丁基醚(MTBE)、甲基叔戊基醚(TAME)取代四乙基铅作汽油添加剂。 答:不确切,甲基叔丁基醚(MTBE)添加剂在某些国家(如美国)已被禁止使用。(5)发展核能是解决目前能源危机的重要手段,近年来北欧和我国政府均采取了积极的态度,加快核电站的建设。 答:不确切,欧美大部分发达国家,基本上停建核电站或提前关闭核电站,北欧国家甚至通过立法,要求在2010年前关闭已有核电站。 (6)能引起环境污染的电池主要有铅蓄电池、镉镍电池、氧化汞电池等,由于锌、锰元素对环境的危害很小,因此锌锰电池是无污染电池。 答:错,在生产的锌锰电池时,为了防止电池中锌溶解释放氢气,常在电池糊状液中放入氯化汞。 (7)在燃料电池中并没有发生直接的燃烧反应,它通过原电池原理不断的将燃料直接转变为电能,这种电池能量转换效率高,理论上可达100%。 答:正确 2. 填空题 (1)化石燃料包括煤、石油和天然气,我国是以煤消费为主的国家。(2)煤是由古代植物转化而来的,煤的煤化过程包括了植物残骸→腐殖质→泥煤→褐煤→烟煤→无烟煤阶段,若根据煤化的程度不同可将煤分为四类,若根据煤炭中硫的含量不同又可将煤分为泥煤、褐煤、烟煤和无烟煤四类。

工科大学化学习题与解答

第一章 化学反应热 1.说明下列符号的含义。 V Q m r H ?(T) Θ m r H ?(T) Θm f H ?(T ) ξ 答:V Q :等容反应热; m r H ?(T):某温度下,反应的摩尔焓变(数 值等于等压反应热);Θ m f H ?(T ):某温度下某物质的标准摩尔生成焓; ξ:反应进度。 2.盖斯定律的使用条件,下列哪种说法正确? (1)等压 (2)等容 (3)等温、等容或等温、等压 (4)等温、不做有用功,等容或等压 答:正确答案为(4)。 3.热力学标准态的含义?为什么要确定热力学标准态? 答:热力学标准态是指在温度T (但没有限定温度)和标准 压力 [ p Θ (100kPa)]下物质所处状态。而对纯理想气体热力学标准态是指 该气体处于标准压力 [ p Θ (100kPa)]下的状态。混合理想气体中 任一组分的标准态是指该组分气体的分压为p Θ 时的状态。因为化学反应中的能量以及状态函数改变是受许多条件(如温度、压力、浓度、聚集状态等)的影响,为了比较方便,国际上规定了物质的热力学标准态。 4.简述照明弹中的铝、镁、硝酸钠和硝酸钡等物质各起什么作用? 答:金属铝、镁在燃烧时,可以放出大量热(Θ ?MgO ,m f H = - 601.7 kJ/ mol, Θ ?3 2 O Al ,m H = - 1675.69 kJ/?mol -1)产生千度以上的高温, 而反应放出的热量又能使硝酸盐分解产生O 2,又加速镁、铝的燃烧反应,使照明弹更加绚丽夺目。 在其中铝和镁作为还原剂;氧气、硝酸钠和硝酸钡等作氧化剂。 5.通过计算说明,氧-乙炔焰为什么可以用于金属焊接和切割? 答: (5/2)O 2 + C 2H 2 = 2CO 2 + H 2O(g)

大学化学实验报告

大学化学实验报告 大学化学实验报告格式1):实验目的,专门写实验达到的要求和任务来实现。(例如,为了研究添加硫酸铜条件的溶液中的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2):实验原理,该实验是对写的操作是什么通常是实验室书世外桃源基础上做在那里,你总结就行了。(您可以使用上述反应式) 3):实验用品,包括在实验中,液体和固体药品使用的设备。(如酒精灯,滤纸,以及玻璃棒,后两者用于过滤,这应该是在右侧。) 4):实验步骤:实验书籍有(即上面的话,氢氧化钠硫酸铜溶液加到生成蓝色沉淀,再加热蓝色沉淀,观察的现象 5)的反应):实验数据记录和处理。 6):分析与讨论 大学化学实验报告范文实验题目:溴乙烷的合成实验目的:1. 学习从醇制备溴乙烷的原理和方法 2. 巩固蒸馏的操作技术和学习分液漏斗的使用。 实验原理: 主要的副反应: 反应装置示意图: (注:在此画上合成的装置图) 实验步骤及现象记录: 实验步骤现象记录

1. 加料: 将9.0ml水加入100ml圆底烧瓶,在冷却和不断振荡下,慢慢地加入19.0ml浓硫酸。冷至室温后,再加入10ml95%乙醇,然后在搅拌下加入13.0g研细的溴化钠,再投入2-3粒沸石。 放热,烧瓶烫手。 2. 装配装置,反应: 装配好蒸馏装置。为防止产品挥发损失,在接受器中加入5ml 40%nahso3溶液,放在冰水浴中冷却,并使接受管(具小咀)的末端刚好浸没在接受器的水溶液中。用小火加热石棉网上的烧瓶,瓶中物质开始冒泡,控制火焰大小,使油状物质逐渐蒸馏出去,约30分钟后慢慢加大火焰,直到无油滴蒸出为止。 加热开始,瓶中出现白雾状hbr。稍后,瓶中白雾状hbr 增多。瓶中原来不溶的固体逐渐溶解,因溴的生成,溶液呈橙黄色。 3. 产物粗分: 将接受器中的液体倒入分液漏斗中。静置分层后,将下层的粗制溴乙烷放入干燥的小锥形瓶中。将锥形瓶浸于冰水浴中冷却,逐滴往瓶中加入浓硫酸,同时振荡,直到溴乙烷变得澄清透明,而且瓶底有液层分出(约需4ml浓硫酸)。用干燥的分液漏斗仔细地分去下面的硫酸层,将溴乙烷层从分液漏斗的上口倒入30ml蒸馏瓶中。 接受器中液体为浑浊液。分离后的溴乙烷层为澄清液。

章工科大学化学有化习题及答案

《工科大学化学》---有机化学部分(第16章) 习题及参考答案 1.写出下列化合物的结构式 (1) 2,3-二甲基戊烷 (2) 2-甲基-3-异丙基己烷 (3) 2,4-二甲基-4-乙基庚烷 (4) 新戊烷 (5) 甲基乙基异丙基甲烷 (6) 2,3-二甲基-1-丁烯 (7) 2-甲基-2-丁烯 (8) 反-4-甲基-2-戊烯 (9) 反-1,6-二溴-3-己烯 (10) Z-2-戊烯 解答: CH 3CHCHCH 2CH 3 3 CH 3 (1) (2) CH 3CHCHCH 2CH 2CH 3 3 CH(CH 3)2 (3) (4) (5)(6) CH 3CHCH 2CCH 2CH 2CH 3 CH 3CH 2CH 3 CH 3C(CH 3)4 CH 3CHCH 2CH 3 CH(CH 3)2H 2C CCH(CH 3)2 CH 3(7) (8) (9) (10) H 3CC CHCH 3 CH 3 C C H H 3C 3)2 H C H BrH 2CH 2C CH 2CH 2Br H C C H H 3C H CH 2CH 3 2.用IUPAC 命名法命名下列化合物 CH 3CH 2CHCH 2CH 2 32 CH 3 (1)(2) (CH 3)2CHCH 2CH 2CH(CH 2CH 3)2 (3)(4) CH 3CHCH 2CHCHCH 3 2CH 32CH 3 CH 2CH 3 CH 3CH 2CCH 2CH 2CH 3 CH 2CH 2CH 2CH 3 (5)(6) CH 3CHCH 22CH 3 C CH 2CHCH 2CH 3 CH 3 H 3C CH 3 CH 3 (7)(8) (9)C C H CH 3 (H 3C)3C H 3C CH 3CH 2CHCH 2C 3 CH 3 CH 3 CH 2CH 2CH 2CH 3

大学化学实验报告(全)1951320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 化学原理Ⅱ实 验 王业飞吕开河葛际江 戴彩丽焦翠于连香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石油工程学院

2007 年2 月

目录 前言 (1) 实验一三组分相图的制备 (3) 实验二最大压差法测表面张力 (6) 实验三溶胶的制备与电泳 (11) 实验四无机电解质的聚沉作用与高分子的絮凝作用 (16) 实验五乳状液的制备、鉴别和破坏 (20) 实验六聚丙烯酰胺的合成与水解 (24) 实验七聚合物分子量的测定---粘度法 (26) 实验八原油水界面张力测定(滴体积法) (31) 实验九聚合物综合性能评价 (33) 附录一苯-水的相互溶解度 (35) 附录二不同温度下水的密度、粘度和表面张力 (36) 附录三某些液体的密度 (37) 附录四不同温度时某些液体的表面张力 (38) 附录五彼此相互饱和的两种液体的界面张力 (39) 附录六不同温度时水的介电常数 (39) 附录七722 型分光光度计 (40) 1

前言 一.化学原理(Ⅱ)实验的目的 化学原理(Ⅱ)实验是化学原理(Ⅱ)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目的有以下四点: 1.了解化学原理(Ⅱ)的研究方法,学习化学原理(Ⅱ)中的某些实验技能,培养根据所学原理设计实验、选择和使用仪器的能力; 2.训练观察现象、正确记录和处理实验数据、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实验结果的能力; 3.验证化学原理(Ⅱ)主要理论的正确性,巩固和加深对这些理论的理解; 4.培养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严格细致的工作作风。 二.化学原理(Ⅱ)实验的要求 1.实验前必须认真预习,阅读实验教学内容及有关附录,掌握实验所依据的基本理论,明确需要进行测量、记录的数据,了解所用仪器的性能和使用方法,思考实验内容后面所提出的问题,并做好预习报告。预习报告的内容包括:实验目的、原理、基本公式及公式中各项意义及单位,原始记录表格及实验操作要点。 2.实验时要认真操作,严格控制实验条件,仔细观察实验现象,按照要求详细记录原始数据。实验完毕离开实验室前,原始记录必须交给指导教师审阅、签字。 3.实验完成后要及时处理实验数据,独立完成实验报告,按时交给指导教师审阅。实验报告应统一用石油大学学生实验报告纸书写,并做到字体端正、间明扼要、整齐清洁。实验报告的内容包括实验目的、实验原理、简单步骤、处理结果、思考题讨论五个部分。 三. 化学原理(Ⅱ)实验的注意事项 1.按时进入实验室,爱护实验仪器设备,不懂仪器的使用方法时不得乱动仪器。 2.仪器安装完后或连接线路后,必须经教师检查,才能接通电源,开始实验。 3.要按实验内容及有关附录中的规定使用仪器,以免损坏。 4.数据记录应及时、准确、完整、整齐。全部记录都要记在预习报告的表格内,不 2

大学化学实验练习题(二)

大学化学实验练习题(二) 一、单项选择题 1.通过普通蒸馏方法较好地分离两种不共沸的化合物,要求两种化合物的沸点相差应不小于: (A)10℃ (B)20℃ (C)30℃ (D)40℃ 2.采用常规干燥剂干燥50ml待干燥液体,应使用干燥剂 (A)1-2g (B)2-5g (C)6-9g (D)10-16g 3.为提纯含有色杂质的萘,一般一次应加的活性炭量是粗萘重量的 (A)1-5% (B)6-10% (C)11-15% (D)≥20% 4.用毛细管法测量化合物的熔点时,在接近熔点时应控制升温速度为 (A)1-2℃/min (B)2-3℃/min (C)3-4℃/min (D)5-6℃/min 5.在蒸馏操作中,下列温度计位置正确的是 6.使用70%乙醇重结晶萘粗产物时,加入溶剂至恰好溶解后,为使热过滤顺利进行,溶剂还应过量: (A)1% (B)5% (C)10% (D)20% 7.在制备正溴丁烷时,正确的加料顺序是: (A)NaBr+H 2SO 4 +CH 3 CH 2 CH 2 CH 2 OH+H 2 O (B)NaBr+ H 2O+CH 3 CH 2 CH 2 CH 2 OH+H 2 SO 4 (C)H 2O+H 2 SO 4 +CH 3 CH 2 CH 2 CH 2 OH+NaBr (D)H 2SO 4 +H 2 O+NaBr+CH 3 CH 2 CH 2 CH 2 OH 8 . 蒸馏操作中,应选择合适的冷凝管,用水冷凝,蒸馏液体的沸点应低于 (A)100℃ (B) 130℃ (C) 140℃ (D) 200℃

9.普通蒸馏操作中,不正确的步骤是: (A) 液体沸腾后,加入沸石,以防止爆沸 (B) 蒸馏装置应严格密闭。 (C) 不能将烧瓶中的液体蒸干。 (D) 蒸馏沸点高于140℃物质时,换用空气冷凝管。 10.蒸馏前,至少要准备几个接受瓶: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11.蒸馏装置的正确拆卸顺序: (A) 先取下接受瓶,然后拆接液管,冷凝管,蒸馏瓶 (B) 先取下蒸馏瓶,然后拆接液管,冷凝管,接受瓶 (C) 先拆接液管,然后取下接受瓶,冷凝管,蒸馏瓶 (D) 先取下冷凝管,然后拆接液管,接受瓶,蒸馏瓶 12.蒸馏操作中,应控制馏出液体的速度为 (A) 3~4滴/秒 (B) 5~6滴/秒 (C) 9~10滴/秒 (D) 1~2滴/秒13.下列那种情况不符合水蒸气蒸馏的条件 (A)被分离和提纯的物质与水不反应 (B) 被分离和提纯的物质不溶或微溶于水 (C) 100℃左右是蒸气压很小(小于1.33ⅹ103Pa) (D) 混合物中有大量固体,用一般方法难以分离 14.提纯乙酸乙酯粗产物的正确操作为: (A) 饱和碳酸钠中和,依次用饱和氯化钠,饱和氯化钙洗涤。 (B) 饱和氯化钙洗涤,依次饱和碳酸钠中和,用饱和氯化钠洗涤。 (C) 饱和碳酸钠中和,依次用饱和氯化钙,饱和氯化钠洗涤。 (D) 饱和碳酸钠中和,依次用水,饱和氯化钙洗涤。 15.工业乙醇的含量是 (A) 98% (B) 95% (C) 99% (D) 90% 16.下列液体化合物需要用分馏来进行纯化的是 (A) 互相溶解 (B) 被分离的组分沸点相差较大 (C) 沸点较低,不易冷却

大学无机化学实验报告

大学无机化学实验报告 篇一:大学化学1实验报告 贵州大学 《大学化学》实验报告册 实验报告的基本内容及要求 实验报告应体现预习、实验记录和实验报告,要求这三个过程在一个实验报告中完成。 1、实验预习 在实验前每位同学都需要对本次实验进行认真的预习,并写好预习报告,在预习报告中要写出实验目的、要求,需要用到的仪器设备、物品资料以及简要的实验步骤,形成一个操作提纲。对实验中的安全注意事项及可能出现的现象等做到心中有数,但这些不要求写在预习报告中。 设计性实验要求进入实验室前写出实验方案。 2、实验记录 学生开始实验时,应该将记录本放在近旁,将实验中所做的每一个词组、观察到的现象和所测得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如实地记录下来。实验记录中应有指导教师的签名。 3、实验总结 主要内容包括对实验数据、实验中的特殊学校、实验操

作的成败、实验的关键点等内容进行整理、解释、分析自己,回答思考题,提出实验结论或提出自己的看法等。 具体说明 1、实验报告册是由贵州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大学化学”教学与实验中心《大学化学》教学小组设计,供全校开设《大学化学》实验的学生使 用。 2、“报告册”中的实验内容主要参考了华东理工大学无机化学教研组编《无机化学》实验、天津大学无机化学教研组编《无机化学实验》、贵 州工业大学无机化学教研组编《无机化学与普通化学实验》等实验指导书自编而成。实验前请参阅这些实验书。 3、“报告册”中“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制备实验中的“实验操作过程”和“产品纯度(或性能)检验”、实验中的“混合离子分离鉴定示 意图”要求学生在实验前的预习阶段完成,并写于报告中。 4、“报告册”中“实验内容”栏有若干空格,是留给学生自行设计的实验、要求学生在实验预习阶段自行设计出

大学化学实验要求解析

大学化学实验指导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

目录 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环科15大学化学实验安排 (3) 1.大学化学实验基础知识 (4) 2.容量器皿的校准 (6) 3.滴定分析基本操作练习 (7) 4.铵盐含氮量的测定 (9) 5.天然水硬度的测定 (10) 6.醋酸解离常数和解离度的测定(两人合作) (12) 7.粗盐的提纯 (13) 8.高锰酸钾溶液的配制与标定 (14) 9.过氧化氢分解反应速率常数和活化能的测定 (15) 10.分光光度法测定铁含量 (16) 11.纸色谱法分离与鉴定某些阳离子 (18)

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环科15大学化学实验安排

1.大学化学实验基础知识 ——实验是一门技术 一、开设实验课程目的 1.验证化学的基本原理、基本知识,巩固、加深、拓展理论知识的学习; 2.掌握实验的基本技能、基本操作,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实验的程序 实验前的预习-实验中的操作-实验后的报告-实验结束考试 【要求做到“三会”:会选择仪器,会配制试剂,会进行计算】 三、实验预备知识 (一)试剂(溶液)浓度的表示方法 1.物质的量浓度(摩尔浓度) 定义式:基本单元—其中;B mol B M m B n L mol V B n B c ) ()()()(1=?=- 注:选择的基本单元不同,同样质量的溶质,其物质的量的数值不同,相应的溶液的浓度也不同! 2.质量分数浓度 ppt ppb ppm —,或—或—;当浓度比较小时,溶液质量溶质质量1296101010%100????=ω 3.体积质量数浓度 定义式: 1111----????L ng L g L mg L g ;;;溶液体积 溶质质量 μ (二)试样待测组分含量(浓度)的表示方法 1.固体试样 质量分数浓度 2.液体试样 体积质量数浓度 3.气体试样 ①体积质量数浓度(mg·m -3或μg·m -3或ng·m -3) ②体积分数浓度A ppt ppb ppm A —;或—;或—;当浓度比较小时,气体样品的体积待测组分的分体积1296101010%100????=(三)数据记录与数据处理 1.有效数字—只含有一位可疑数字的物理量。 (注—物理量:不仅给出数值,而且反应测量的方法/仪器的准确度) 2.有效数字运算法则 (1)加减法—计算结果保留的小数位数应与原始数据中小数位数最少的数相一致。 如:0.0121+25.64+1.05782=26.71 (2)乘除法—计算结果保留的有效数字位数应与原始数据中有效数字位数最少的数相一致。 如:0.0121×25.64×1.05782=0.328 (3)对数计算—计算结果有效数字位数等于尾数部分的位数 (4)数字修约—数据处理过程中舍去不必要的有效数字的过程 数字修约规则—四舍六入五留双

大学化学实验基本知识

本篇由无机制备、称量和滴定操作练习组成。通过初步的基本操作、基本技术的训练,要求学生能规范的学会以下的操作和方法:仪器的洗涤和干燥,试剂的取用,试纸的取用,煤气灯的使用,台天平、分析天平的使用,量筒、吸管、滴定管的使用,离心机的使用;直接加热和水浴加热,溶解和结晶,溶液的蒸发、浓缩,固液分离(倾滗法、吸滤法和少量沉淀的离心分离),直接称量、相减法称量,数据处理、误差表示等。要求学生自觉地重视能力与非智力因素诸方面的培养,并将此贯穿于整个实验课程的始终。 无机化合物的种类极多,不同类型的无机物制备方法有所不同,差别也很大。同一无机物也可有多种制备方法。在本篇中只介绍常见无机物常用的制备和提纯方法。 1.无机物常用的制备方法 ⑴利用氧化还原反应制备 ①活泼金属和酸直接反应,经蒸发、浓缩、结晶、分离即可得到产品。如由铁和硫酸制备硫酸亚铁。 ②不活泼金属不能直接和非氧化性酸反应,必须加入氧化剂,反应后要有分离、除杂质的步骤。如硫酸铜的制备,不能由铜和稀硫酸直接反应制备,必须加入氧化剂(如硝酸),反应后有杂质硝酸铜,所以要用重结晶法来提纯制得的硫酸铜。 ⑵利用复分解反应制备 利用复分解反应制备无机物,如产物是难溶物或气体,则只需通过分离或收集气体即可得产物。若产物是可溶的,就要经蒸发、浓缩、结晶、分离等步骤后才能得到产物。如由硝酸钠和氯化钾制备硝酸钾,这两种盐溶解、混合后,在溶液中有4种离子-K+、Na+、NO3-、Cl-,由它们可组成四种盐。当温度改变时,它们的溶解度变化不同。利用这种差别,可在高温时除去氯化钠,滤液冷却后则得到硝酸钾。再用重结晶法提纯,可得到纯度较高的硝酸钾。 2. 结晶与重结晶 ⑴结晶 在一定条件下,物质从溶液中析出的过程称结晶。结晶过程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晶核的形成,第二阶段是晶核的成长。溶液的过饱和程度和温度都能影响晶体颗粒的大小,其中温度的影响更大些。有时会出现过饱和现象,即当温度降低后仍不析出晶体。此时可慢慢摇动结晶容器,或用玻璃棒轻轻磨擦器壁,也可加入小粒晶种,促使晶体析出。

2019年工科化学之物理化学考试

中南大学化学考试试卷 2019 学年二学期时间110分钟 工科大学化学之物理化学课程40 学时2.5 学分考试形式:闭卷专业年级:升华0801班总分100分,占总评成绩70 % 注:此页不作答题纸,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 对于理想气体的热力学能有以下四种理解: ⑴状态一定,热力学能也一定 ⑵对应于某一状态的热力学能是可以直接测定的 ⑶对应于某一状态,热力学能只有一个数值,不可能有两个以上的数值 ⑷状态改变时,热力学能一定跟着改变 其中理解完全正确的是( ) (A) ⑴,⑵(B) ⑶,⑷(C) ⑵,⑷(D) ⑴,⑶ 2.当5mol的H2(g)与4mol的Cl2(g)混合,最后生成2mol的HCl(g)。若以下式为基本反应单元:H2(g) + Cl2(g) === 2HCl(g) ,则反应进度ξ为( ) (A) 1mol(B) 2mol(C) 4mol(D) 5mol 3. 下列关于物质生成热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 化合物的生成热一定不为零 (B) 很多物质的生成热都不能用实验直接测定 (C) 标准状态下单质的生成热都规定为零 (D) 通常所使用的物质的标准生成热数据实际上都是相对值 4. 理想气体绝热自由膨胀与范德华气体绝热自由膨胀的区别在于范德华气体经绝热自由膨胀后( ) (A) W=0 (B) ΔH≠0 (C) ΔU≠0 (D) Q = 0

5.在pΘ下,385K的水蒸发成同温度下的水蒸气,则( ) (A) ΔS体+ΔS环> 0 (B)ΔS体+ΔS环< 0 (C)ΔS体+ΔS环= 0 (D) ΔS体+ΔS环的值无法确定 6.经过下列过程,体系的ΔG = ΔA的是( ) (A) 液体的恒温蒸发(B) 理想气体的恒温混合 (C) 气体的绝热可逆膨胀(D) 恒温恒压下的化学反应 7. 设有以下5种状态的水:⑴373.15K,pΘ下的液态水;⑵373.15K,2pΘ下的液态水;⑶373.15K,2pΘ下的气态水;⑷374.15K,pΘ下的液态水;⑸374.15K,pΘ下的气态水。下列4组化学势的比较中,不正确的是( ) (A) μ2>μ1(B) μ3>μ5(C) μ5>μ4(D) μ3>μ1 8.确定的T,p下,在A和B组成的均相体系中,若A的偏摩尔体积随浓度的改变而增加,则B的偏摩尔体积将( ) (A) 增加(B) 减小(C) 不变(D) 不一定 9.在确定的T,p下,对一个化学反应而言,能用以判断其反应方向的函数 ( ) (A) Δr G m(B) Δr H m(C) Δr G mΘ(D) K pΘ 10.反应2C(s) + O2(g) ?2CO(g) ,其Δr G mΘ/J·mol-1= -232600-167.7T,若温度升高,则( ) (A) Δr G mΘ变负,反应更不完全(B) K pΘ变大,反应更完全 (C) K pΘ变小,反应更不完全(D) Δr G mΘ变正,反应更完全

工科大学化学复习考试必备

《工科大学化学》习题解答 0章绪论 一、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式的应用 1.有一真空系统,容积为10.0L,25℃时的压力为1.33×10-3Pa,问容器中余气有多少摩? 解:PV=nRT n = PV / RT = 1.33×10-3Pa·10.0×10-3m3 / 8.314Pa·m3·mol-1·K-1·(25+273.15)K = 5.37×10-9 (mol) 答:容器中余气约有5.37×10-9 mol 2.在一容器中装有混合气,恒温下,经实验测得其压力为86.66kPa,现从容器中抽出一定量的气体,在100kPa压力下其体积为1.52ml,此时容器中气体的压力减小到80kPa,求该容器的体积。 解:设该容器体积V0 ml,抽出的气体为n1 mol,剩n2 mol 由PV = n RT得n = PV/RT 则n0 = n1+ n2且V2 = V0 PV0/RT = P1V1/RT + P2V2/RT PV0 = P1V1 + P2V0 则V0 = P1V1 / (P-P2) ≈22.8 ml 答:该容器的体积约为22.8 ml 7.680K时,2.96g氯化汞在1.00L的真空容器中蒸发,测得容器中蒸气的压力为60.795kpa,求氯化汞蒸气的相对分子质量和分子式。 解:设氯化汞分子式为HgCl x则: m(HgCl x)=2.96g n(HgCl x) = m(HgCl x) / M(HgCl x) V = 1L = 1dm3 = 10-3m3P=60.795kPa T=680K 由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得: PV = nRT PV = m/M RT M(HgClx) = m(HgClx)RT / PV = 2.96g×8.314Pa·m3·mol-1·K-1×680K / 60.795kPa×100-3m3

大学化学实验G选择题

化学实验教学中心安全知识练习题(II) 1、把玻璃管或温度计插入橡皮塞或软木塞时,常常会折断而使人受伤。下列不 正确的操作方法是: (标准答案: C ) A. 可在玻璃管上沾些水或涂上甘油等作润滑剂,一手拿着塞子,一手拿着玻璃管 一端(两只手尽量靠近),边旋转边慢慢地把玻璃管插入塞子中 B. 橡皮塞等钻孔时,打出的孔比管径略小,可用圆锉把孔锉一下,适当扩大孔径 C. 无需润滑,且操作时与双手距离无关 2、不慎发生意外,下列哪个操作是正确的?(标准答案: D ) A. 如果不慎将化学品弄洒或污染,立即自行回收或者清理现场,以免对他人产生危险 B. 任何时候见到他人洒落的液体应及时用抹布抹去,以免发生危险 C. pH值中性即意味着液体是水,自行清理即可 D. 不慎将化学试剂弄到衣物和身体上,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10-15分钟 3、以下物质中,哪些应该在通风橱操作? (标准答案: D ) A. 氢气 B. 氮气 C. 氦气 D. 氯化氢 4、超级恒温水浴使用时错误的操作是:(标准答案: C ) A. 超级恒温水浴应使用去离子水(或纯净水), B. 恒温水浴去离子水未加到“正常水位”严禁通电,防止干烧 C. 可以使用自来水 5、大量试剂应放在什么地方?(标准答案: D ) A. 试剂架上 B. 实验室试剂柜中 C. 实验台下柜中 D. 试剂库

6、高温实验装置使用注意事项错误的是:(标准答案: D ) A. 注意防护高温对人体的辐射 B. 熟悉高温装置的使用方法,并细心地进行操作 C. 如不得已非将高温炉之类高温装置置于耐热性差的实验台上进行实验时,装 置与台面之间要保留一厘米以上的间隙,并加垫隔热层,以防台面着火 D. 使用高温装置的实验,要求在防火建筑或配备有防火设施的室进行,并要求密闭,减少热量损失 7、过氧化酸、硝酸铵、硝酸钾、高氯酸及其盐、重铬酸及其盐、高锰酸及其盐、 过氧化苯甲酸、五氧化二磷等是强氧化剂,使用时应注意:(标准答案: D ) A. 环境温度不要高于30℃ B. 通风要良好 C. 不要加热,不要与有机物或还原性物质共同使用 D. 以上都是 8、化学危险药品对人身会有刺激眼睛、灼伤皮肤、损伤呼吸道、麻痹神经、燃 烧爆炸等危险,一定要注意化学药品的使用安全,以下不正确的做法是:(标准答案: C ) A. 了解所使用的危险化学药品的特性,不盲目操作,不违章使用 B.妥善保管身边的危险化学药品,做到:标签完整,密封保存;避热、避光、远离火种。 C.室可存放大量危险化学药品 D.严防室积聚高浓度易燃易爆气体 9、回流和加热时,液体量不能超过烧瓶容量的:(标准答案: B )

2020年大学化学教案3篇

大学化学教案 3 篇 1.蛋白质的三级结构 概念:整条肽链中全部氨基酸残基的相对空间位置。即肽链中所有原子在三维空间的排布位置。 主要次级键——疏水作用、离子键(盐键)、氢键、范德华力等。 结构域(domain):大分子蛋白质的三级结构常可分割成一个或数个球状或纤维状的区域,折迭得较为紧密,各行其功能,称为结构域。 分子伴侣:通过提供一个保护环境从而加速蛋白质折迭成天然构象或形成四级结构的一类蛋白质。 2.蛋白质的四级结构 每条具有完整三级结构的多肽链,称为亚基(subunit)。蛋白质分子中各亚基的空间排布及亚基接触部位的布局和相互作用,称为蛋白质的四级结构。 各亚基之间的结合力——疏水作用、氢键、离子键。

3.蛋白质的分类:根据组成分为单纯蛋白质和结合蛋白质,根 据形状分为球状蛋白质和纤维状蛋白质。 4. 蛋白质组学基本概念:一种细胞或一种生物所表达的全部蛋白质,即“一种基因组所表达的全套蛋白质”。 1. 蛋白质一级结构与功能的关系一级结构是高级结构和功能的基础; 一级结构相似其高级结构与功能也相似;氨基酸序列提供重要的生物进化信息;氨基酸序列改变可能引起疾病。 2. 蛋白质空间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蛋白质的功能依赖特定空间结构; 肌红蛋白的结构与功能。 血红蛋白结构、运输02功能,氧饱和曲线。 蛋白质构象改变可引起疾病如疯牛病等。

1.两性解离 等电点:当蛋白质溶液处于某一pH时,蛋白质解离成正、负离 子的趋势相等,即成为兼性离子,净电荷为零,此时溶液的pH 称为蛋白质的等电点。 2.胶体性质 3.变性、复性、沉淀及凝固 蛋白质的变性(denaturation) :在某些物理和化学因素作用下, 蛋白质分子的特定空间构象被破坏,从而导致其理化性质改变和生物 活性的丧失。 变性的本质:破坏非共价键和二硫键,不改变蛋白质的一级结构。 造成变性的因素:如加热、乙醇等有机溶剂、强酸、强碱、重金属离子及生物碱试剂等。 蛋白质变性后的性质改变:溶解度降低、粘度增加、结晶能力消失、生物活性丧失及易受蛋白酶水解。 若蛋白质变性程度较轻,去除变性因素后,蛋白质仍可恢复或部分恢复其原有的构象和功能,称为复性。

2002年 大学化学(下)复习题1

2002年大学化学(下)复习题 一选择题 ( C )1. 量子力学中所说的原子轨道是指 (A)波函数ψn,m,l,ms(B)电子云 (C)波函数ψn,m,l,(D)概率密度 ( A )2. 下列离子半径变小的顺序正确的是 (A)F- > Na+ > Mg2+ > Al3+(B)Na+>Mg2+>Al3+> F- (C)Al3+ > Mg2+ > Na+ > F-(D)F->Al3+>Na+>Mg2+ ( B )3. 下面原子在基态时,反磁性的是 (A)F; (B)Ne; (C)B; (D)Si ( B )4. 在下列原子中,第一电离能最低的是 (A)Be; (B)B; (C)C; (D)N ( C )5. 由于镧系收缩,使性质相似的一组元素是 (A)Ca, Sr; (B)Li, Na (C)Zr, Hf; (D)Cr, Mo ( B )6. 根据晶体场理论,在八面体强场中,中心离子电子数为()时,晶体场稳定化能最大。 (A)9 ;(B)6 ;(C)5 ;(D)3 ( C )7. 基态原子的第六电子层有2个电子,则该原子的第五电子层中的电子数为: (A)8电子;(B)18电子;(C)8-18电子;(D)8-32电子( C )8. 在下列物质中,氧原子间化学键最稳定的是

(A)-2 O;(B)-2O;(C)+2O;(D)O2 2 ( D )9. 在下列晶体中,熔化时只需要克服色散力的是(A)K ;(B)H2O;(C)SiC;(D)SiF4 ( B )10 .下列分子中,偶极矩大于0的是 (A)BF3;(B)PF3;(C)SiF4;(D)CCl4 ( C )11. 弱场中,八面体和四面体配合物的CFSE相等的是(A)Fe2+;(B)Ni2+;(C)Mn2+;(D)Cu2+ ( B )12. CaCO3(s),CaO(s),BaCO3(s)及CO2(g)构成一个平衡系统,其组分数为: (A)2 ;(B)3 ;(C)4 ;(D)5 ( C )13. Pb2+离子的价电子层结构是 (A)6s26p2(B)5s25p2 (C)6s2(D)5s25p65d106s2 ( C )14.对反应A (g) + B (g) →AB (g) 进行反应速率的测定,有关数据如下: c (A) / ( mol·L-1 ) c (B) /( mol·L-1 ) v /( mol·L-1·s-1 ) 0.50 0.40 6.0 ×10-3 0.25 0.40 1.5 ×10-3 0.25 0.80 3.0 ×10-3 则此反应的级数是: (A) 5;(B) 4;(C) 3;(D) 2。

大学化学实验G的目的和要求

大学化学实验G基本知识、安全知识教育 一目的 1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实事求是、一丝不苟的科学作风。 2 正确熟练地掌握分析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充实实验基本知识。 3 加深对分析化学基本理论的理解,确立准确的“量”的概念,了解并掌握影响实验结果的关键环节,正确掌握实验数据的处理方法。 4 通过所设置的相关实验的训练,提高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严禁抄、改数据,一经发现,严惩不贷。 二、实验时间 实验次数:14次实验+1次实验操作考试+1次理论考试。三次以上实验不做要重修。 上午8:00~11:00;下午1:15~16:15。在规定的时间内按时完成。提前5分钟到实验室按清单检查仪器是否齐整,如有缺损,请登记并重新补充。8点以前报上来,属上班赔偿,8点以后上报属本人赔偿。实验结束后请清点仪器。 实验室安排: 三要求 1实验前认真预习,领会实验原理、了解实验步骤和注意事项,做到心中有数。 2 预习报告:用本子。内容:原理(简要的用自己的语言)、步骤(用框图)、数据记录表格(实验数据记录在预习报告上,不要用铅笔)、每次实验老师要抽查、结束后在老师那里留下实验数据。参见实验讲仪P23。 3 实验中:认真操作、细心观察、如实记录、保持安静、注意安全。 4 实验报告:用报告纸。内容:目的、原理(简要的用自己的语言)、步骤(用框图)、数据记录及结果处理(依据、公式、记录的数据、计算结果或结论、对实验现象的解释)、体会与总结(分析实验误差的原因、对实验中的疑难问题进行讨论、提出自己的见解和收获)、思考题。下一次实验交上一次实验的报告。不同的实验有合成、定性分析、定量分析、仪器分析等,实验报告的写法不同。参见走廊玻璃宣传窗中样本。 四实验室卫生 1 实验时保持台面的整洁有序,实验结束后回复原位(试剂的位置摆放、卫生、

【中南大学期末考试试卷】大学化学 模拟试 (1)

中南大学期末考试试卷工科大学化学(四)课程24学时 1.5学分考试形式:闭卷 专业年级:无机1201-1202班统考(A卷)考试时间100分钟 总分100分,占总评成绩70% 考试日期:2013年11月14日 (答案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题纸上无效) 一、填空(35分,每空1分) 1、色谱法中,将填入玻璃管内静止不动的一相称为,带着被分离组分移动的一相称为,装有的柱子称为。 2、液相色谱检测器一般可用,;气相色谱检测器可用,,等。 3、盐桥的作用是。用氯化银晶体膜电极测定氯离子时,如以饱和甘汞电极作为参比电极,应选用的盐桥为。 4、用离子选择电极以一次加入标准法,进行定量分析时,应要求加入标准溶液的体积要,浓度要,这样做的目的是。 5、原子发射光谱常用的光源有、和。 6、原子吸收中谱线变宽的主要原因有、和。 7、在原子发射光谱分析中,电离度增大会产生线减弱,线增强。 8、原子吸收线的宽度主要是由引起的。 9、原子发射光谱定性的方法有、和。 10、有机化合物的紫外光谱是由σ→σ*、、和四种跃迁产生的。 11、分子振动能级跃迁所需的能量相当于红外光,分子中电子跃迁的能量相当于光。

12、在AES、AAS、UV-Vis几种光谱分析法中,属于带状光谱的是,属于线状光谱的是。 13、原子发射光谱定量分析的基本关系式是I=ac b,式中a表示、b表示、c表示。 二、选择(15分,每题1.5分) 1、在气相色谱法中,用于定性的参数是() A.相对保留值; B.校正因子; C.半峰宽; D.峰面积 2、今要测定头发中铜的含量可使用的仪器分析方法是() A.核磁共振法; B.气相色谱; C.红外光谱法; D. 原子吸收光谱 3、试指出下述说法中,哪一种说法是错误的? () A.氢气、氮气等是气相色谱法的流动相; B.固定液是气液色谱法的固定相; C.气相色谱法主要是用来分离沸点低,热稳定性好的物质 D.气相色谱法是一个分离效能高,分析速度快的分析方法。 4、在气相色谱法中,用于定量的参数是() A.保留时间; B.相对保留值; C.半峰宽; D.峰面积 5、在异丙叉丙酮CH3C(O)-CH=C(CH3)2中,n→π*跃迁谱带,在下述哪一种溶剂中测定时波长最长 A.水 B.甲醇 C.正己烷 D.氯仿 6、极谱波的半波电位是() A.扩散电流为极限扩散电流一半时的电极电位; B.从极谱波起始电位到终止电位一半处的电极电位; C.极限电流一半时的电极电位; D.参与电极反应物质的析出电位。 7、对矿物中各种金属元素进行定性分析最有效的工具是:() A. 原子吸收光谱法 B. 极谱法

大学化学实验课后思考题附答案

大学化学实验思考题参考答案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实验一化学实验中的基本操作 思考题: 1)使用滴定管应注意哪些问题?应如何排除滴定管中的气泡? 答:(1)洗涤酸式滴定管先用少量的铬酸洗液洗涤后,用自来水洗涤,再用少量蒸馏水洗涤2-3 次,最后用待装液润洗2-3 次。 酸式滴定管用洗涤液洗涤时,应先将乳胶管摘下后再洗,洗净后再装上。 (2)试漏装入液体至一定刻线,直立滴定管 5 分钟,观察刻线的液面是否 下降,滴定管下端有无水滴滴下,酸式滴定管旋塞缝隙中有无水渗出。若有 滴漏,酸式滴定管应在旋塞上涂一薄层凡士林;碱式滴定管需更换玻璃珠 或乳胶管。 (3)赶气泡酸式滴定管快速方液可赶走气泡,;碱式滴定管将胶管向上弯曲, 用力挤捏玻璃珠,使溶液从尖嘴排出,排出气泡。 (4)滴定左手使用活塞,左手拇指在前,食指和中指在后,轻轻向内扣住 活塞,逐渐放出溶液。 (5)读数读数时视线应与弯月面下缘实线的最低点相切,即实线应与弯月 面的最低点在同一水平面上。为了减小误差,每次都从零开始读数。 排除滴定管中气泡的方法:同(3) 2)使用移液管的操作要领是什么?为何要垂直流下液体?最后一滴液体如何 处理? 答:移液管的操作要领: (1)洗涤应用少量的铬酸洗液洗涤,然后用自来水洗涤,再用少量蒸馏 水洗涤2-3 次,再用待装液润洗2-3 次。 (2)吸取溶液手拿刻度以上部分,将管的下口插入欲取的溶液中,吸取溶液 至刻度线2cm 以上,迅速用食指堵住移液管管口。 (3)调节液面将移液管垂直提离液面,调节溶液的弯月面底部于刻度线相切 (4)放出溶液放液以后使尖嘴口在容器内壁靠约30 秒,注意最后一滴的处 理,吹或不吹。 为了使液体自由落下,不停留在管内壁,确保移液准确定量,故放液时要垂 直流下液体; 若移液管上没有注明“吹”字,最后一滴不可吹出,因为在设计移液管时, 移液管体积没有包括最后一滴溶液的体积。 3)使用容量瓶配制溶液时,应如何进行定量转移? 答:称取一定质量的固体放在小烧杯中,用水溶解,转移过程中,用一根玻璃棒插入容量瓶内,烧杯嘴紧靠玻璃棒,使溶液沿玻璃棒慢慢流入,玻璃棒下端要 靠近瓶颈内壁,不要接近瓶口,以免有溶液溢出。 待测液流完后,将烧杯沿玻璃棒向上稍提起,同时直立,是附着在烧杯嘴上 的一滴溶液流回烧杯内。残留在烧杯中的少许溶液,可用少量蒸馏水按上述 方法洗3-4 次,洗涤液转移合并到容量瓶中;定容并摇匀。

大学普通化学实验要求

普通化学实验要求: 实验前必须进行预习: ①认真阅读实验教材、参考教材、资料中的有关内容。 ②明确本实验的目的和内容提要。 ③掌握本实验的预备知识和实验关键。 ④了解本实验的内容、步骤、操作和注意事项。 ⑤写好简明扼要的预习报告后,方能进行实验,若发现预习不够充分,应停止实验, 要求熟悉实验内容后再进行实验。 ⑥预习报告必须书写在专用的实验记录本上,内容包括: 一、实验目的 二、实验原理 三、实验关键 四、实验步骤(采用流程示意图简单明了地表示) 五、实验数据记录和数据处理(采用表格形式表示,在表格的左下端注明计算公式以及采用的其他数据)。 六、思考题(必须做出解答) 2. 对实验的要求 ①认真操作,细心观察,如实记录,不得抄袭他人数据。实验中测量的原始数据必须 记录在实验记录本上(附在预习报告后面),不得将数据记录在纸片上或其他地方,不得伪造和涂改原始数据。 ②认真阅读“实验室规则”和“实验室学生须知”,要遵守实验制度,养成良好的科 学实验习惯,实验中保持肃静,遵守规则,注意安全,整洁节约。 ③实验过程中应勤于思考,仔细分析,力争自己解决问题,遇到难以解决疑难问题时, 可请教师指点。 ④设计新实验和做规定以外的实验时,应先经指导教师允许。 ⑤实验过程药品用完后要及时放回原处。 ⑥随身携带的物品包括书包不得放置在实验台面上,应放在实验台下面的抽屉里。 ⑦实验室内不准吃东西喝水,不允许拍照。 ⑧实验完毕后,将公用仪器放回原来的位置,擦净桌面,填好实验记录卡,并交给指 导老师。最后由值日生负责打扫卫生,装去离子水,清理水池废物,倒垃圾。

⑨实验不得迟到、缺课。迟到5分钟取消此次实验资格,因病或重大事情不能上实验 课的,必须事先以书面形式向老师请假,不得以口头形式让别人通知老师。以后与 指导教师联系再补做所缺实验。因故不能按时上课、请其他人代做实验者,一经查 出,取消本年度实验资格。 ⑩实验完成后,征得实验老师同意方可离开实验室,不得私自离开,否则本次实验成绩记为不及格。 3. 对实验报告的要求 实验结束后,应严格地根据实验记录数据进行处理和计算,作出相应的结论,并对实验中的问题进行讨论,独立完成实验报告,及时交给指导教师审阅。 书写报告应字迹端正,简单扼要,整齐清洁。实验报告写得潦草者,应重写;实验报告中数据是抄袭他人的或是伪造的,实验成绩记为“0”分。 实验报告包括六部分内容: 一、实验目的 二、实验原理 三、实验仪器、试剂(主要) 四、实验步骤和实验现象 按照实验过程中的操作步骤如实详细地记录。 五、实验数据处理和结果讨论 实验数据处理采用表格形式表示,表格中的物理量均采用无量纲量,在表格的左下端注明计算公式以及采用的其他数据。 结果讨论要求对实验结果的可靠性与合理性进行评价,并解释所观察到的实验现象。 六、实验体会和建议 针对本实验中遇到的疑难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和收获,也可对实验方法和实验内容提出自己的见解,对训练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有何帮助。 有特殊原因不能按期与本班其他同学一起进行实验的同学请按照我院排的相应实验的其他时间去实验室做实验,同时跟带实验课的老师说明补做实验情况。非跟本班学生做实验的同学,请将实验卡让现授课老师签字后,与实验报告同时与本班其他同学的实验报告交到原授课老师。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