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一带一路”论文

”一带一路”论文

关于“一带一路”的思考

说实话,在看到这个题目的时候,我冒出了一系列的疑问:什么是“一带一路”?这是什么时候提出的?为什么要提出呢?于是通过查阅资料得到了下面的信息。

2013年9月7日,习近平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发表演讲时表示:为了使各国经济联系更加紧密、相互合作更加深入、发展空间更加广阔,我们可以用创新的合作模式,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以点带面,从线到片,逐步形成区域大合作。2013年10月3日,习近平主席在印尼国会发表演讲时表示:中国愿同东盟国家加强海上合作,使用好中国政府设立的中国—东盟海上合作基金,发展好海洋合作伙伴关系,共同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这便是“一带一路”的由来。

两千多年前张骞出使西域,开创了陆地丝绸之路的篇章;六百多年前郑和下西洋,打开了海上贸易的大门。他们带去的是中国的文明和友好,收获的是各国的赞誉和喜爱。我想这也是中国最早的对外开放的例子了。对于近现代中国的“对外开放”战略,我在知乎上发现了一篇特别好的文章,涵盖了对外开放的历程,自认为比较有代表性。文章介绍,近代“对外开放”至少可以追溯至19世纪60年代的洋务运动,但是这仅仅是作为一种任何政治取向的执政者在长期资本极度稀缺压力下都要采取的战略,简单地说就是打开国门,吸取外国资本。所以真正具有研究价值的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对外开放政策的演变历程。

改革开放以来的对外开放战略,按照宏观经济波动背景可以划分为四个阶段,分别为1980、1988、1994和2002年。1980年之前,知识青年下乡“插队”,将危机转嫁给了农村,于是80年爆发了赤字危机。所以必须要在财政、外贸等城市经济体制上改革,于是改革开放应运而生。1988年,由于大量引进外资,增大了我国的外汇支付压力,我国外汇储备急剧减少,外加一些城市利益集团的利益结构固化现象的加重,中央出台了沿海经济发展战略。话句话说其实是一项被迫承担国家综合债务偿还责任出台的政策。1994年,中国GDP快

速增长,拉动进口的需求激增,出现了严重的外汇赤字和外汇储备危机。然而国内的人民币汇率也大幅贬值,劳动力等要素自动降价,反而成为了成本优势,致使中国的外贸格局发生重大变化,94年转危为安。21世纪第四阶段,之前97年东亚危机爆发,中国供求失衡,进入产能过剩阶段,98年通货膨胀,中国开始了国际经济新循环的对外开放,由国内产能过剩的推理为主转变为外部需求的拉力为主。从性质上对四个阶段归类,在21世纪之前,与一般后发国家类似,对外开放三个阶段属于资本季度短缺压力下改善外部资本进入的获利条件的应变之策;进入21世纪之后的第四个阶段之所以显著不同于一般后发国家,则是在遭遇三大差别加大导致内需严重不足、造成产业资本凸现过剩压力后,借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机,积极寻求国内产能过剩压力向国际市场的释放,同期伴生着国际产业资本在金融泡沫压力下向中国的大幅扩张。

“一带一路”是对国家定位的长远布局。个人认为一方面通过联通周边国家,可以实现中国影响力的扩张;另一方面也可以实现国内产能向周边的释放,同时解决过剩问题。这也是我国近现代对外开放需要主要解决的问题并实现的目标。作为一名大学生,如何顺应时代的洪流成就自己,变成了需要我们去思考的问题。淘宝CEO马云,就是看到了外国的电子支付便捷性以及虚拟互联网的现实意义,才成为了无数电商的终极boss。说实话,复制第二个成功的马云固然不可能,可是我们可以成为踏上时代年轮的人。对于“一带一路”,我最直接也是最普通的想法就是,其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让我们拥有了在社会的生存能力。尤其对于学习计算机的我来说,自从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的诞生,中国及时引进这项技术,顺应时代的发展,现在计算机渗透到了各行各业,真的感觉我们在不断的进步。所以对于对外开放来说信息技术也必将是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我现在能做的就是观察行业的发展方向,努力扎实基础知识,多看书,多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为将来步入社会获得更多的机会创造条件。

我想,做好现在,亦是为国家出一己之力吧。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