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风缆标准

风缆标准

风缆标准
风缆标准

风荷载标准值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 风荷载标准值 关于风荷载计算 风荷载是高层建筑主要侧向荷载之一,结构抗风分析(包括荷载,内力,位移,加速度等)是高层建筑设计计算的重要因素。 脉动风和稳定风 风荷载在建筑物表面是不均匀的,它具有静力作用(长周期哦部分)和动力作用(短周期部分)的双重特点,静力作用成为稳定风,动力部分就是我们经常接触的脉动风。脉动风的作用就是引起高层建筑的振动(简称风振)。 以顺风向这一单一角度来分析风载,我们又常常称静力稳定风为平均风,称动力脉动风为阵风。平均风对结构的作用相当于静力,只要知道平均风的数值,就可以按结构力学的方法来计算构件内力。阵风对结构的作用是动力的,结构在脉动风的作用下将产生风振。 注意:不管在何种风向下,只要是在结构计算风荷载的理论当中,脉动风一定是一种随机荷载,所以分析脉动风对结构的动力作用,不能采用一般确定性的结构动力分析方法,而应以随机振动理论和概率统计法为依据。 从风振的性质看顺风向和横风向风力 顺风向风力分为平均风和阵风。平均风相当于静力,不引起振动。阵风相当于动力,引起振动但是引起的是一种随机振动。也就是说顺风向风力除了静风就是脉动风,根本就没有周期性风力会引起周期性风振,绝对没有,起码从结构计算风载的理论上顺风向的风力不存在周期性风力。 横风向,既有周期性振动又有随机振动。换句话说就是既有周期性风力又有脉动风。反映在荷载上,它可能是周期性荷载,也可能是随机性荷载,随着雷诺数的大小而定。 有的计算方法 根据现有的研究成果,风对结构作用的计算,分为以下三个不同的方面: (1)对于顺风向的平均风,采用静力计算方法 (2)对于顺风向的脉动风,或横风向脉动风,则应按随机振动理论计算 (3)对于横风向的周期性风力,或引起扭转振动的外扭矩,通常作为稳定性荷载,对结构进行动力计算

如何巧妙布局通风管道系统

通风管道是各种高层建筑都少不了的一部分,对于通风管道的的设计应该遵循以 下几点,下面我们就认真听听技术人员是怎么说的吧: 排烟系统防烟分区划分应结合建筑防火分区来考虑,做到既有利于地下室通风系 统兼作排烟系统,又不会出现排烟风管跨越枋火分区现象,所以使用一套通风管道系 统应满足平时排风与火灾时排烟的要求。 合理布置通风管道的排风管及排风口,平时排风用,火灾时兼作排烟风管及排烟口;地下一层考虑由车道自然进风,其它层由平时送风系统兼作火灾时补风系统。每 个排风、排烟及送风系统应设置竖井,进风口应设在地面洁净处,若能与地下主楼有 一定距离更好,其受火灾气影响会小;排风口位置应高于附楼层面,以减少排风对地 面环境影响。 排烟风机可选离心风机或者高温轴流风机。普通离心风机即可满足排风排烟要求,但大风量离心风机只能安装在地面,占地较大,需要较大机房,高温轴流风机为消防 专用风机,也能满足在280℃烟温下运行30min的要求,而高温轴流风机体积小,一 般可吊装,若设机房面积也小,实际工程设计中,往往采用高温轴流风机排烟。

在现实生活中,你和谁在一起的确很重要,这或许能改变你的成长轨迹,决定你的人生成败。 和什么样的人在一起,就会有什么样的人生。 和勤奋的人在一起,你不会懒惰;和积极的人在一起,你不会消沉。与智者同行,你会不同凡响;与高人为伍,你能登上巅峰。 01 科学家研究认为:人是唯一能接受暗示的动物。 积极的暗示,会对人的情绪和生理状态产生良好影响,激发人的内在潜能,发挥人的超常水平,使人进取,催人奋进。远离消极的人吧!否则,他们会在不知不觉中偷走你的梦想,使你渐渐颓废,变得平庸。 积极的人像太阳,照到哪里哪里亮;消极的人像月亮,初一十五不一样。 态度决定一切。有什么样的态度,就有什么样的未来;性格决定命运,有怎样的性格,就有怎样的人生。 有人说,人生有三大幸运:上学时遇到好老师;工作时遇到一位好师傅,好老板;成家遇到一个好伴侣。 有时他们一个甜美的笑容,一句温馨的问候,就能使你的人生与众不同,光彩照人。 生活中最不幸的是:由于你身边缺乏积极进取的人,缺少远见卓识的人,使你的人生变得平平庸庸,黯然失色。 有句话说得好,你是谁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和谁在一起。 02 古有“孟母三迁”,足以说明和谁在一起的确很重要。雄鹰在鸡窝里长大,就会失去飞翔的本领,怎能博击长空,翱翔蓝天;野狼在羊群里成长,也会“爱上羊”而丧失狼性,怎能叱咤风云,驰骋大地。 原本你很优秀,由于周围那些消极的人影响了你,使你缺乏向上的压力,丧失前进的动力,而变得俗不可耐,如此平庸。 不是有这样的观念吗? ——“大多数人带着未演奏的乐曲走进了坟墓。” 如果你想像雄鹰一样翱翔天空,那你就要和群鹰一起飞翔,而不要与燕雀为伍;如果你想像野狼一样驰骋大地,那你就要和狼群一起奔跑,而不能与鹿羊同行。

第二部分 风荷载计算

第二部分 风荷载计算 一:风荷载作用下框架的弯矩计算 (1)风荷载标准值计算公式:0k z s z W w βμμ=??? 其中k W 为垂直于建筑物单位面积上的风荷载标准值 z β为z 高度上的风振系数,取 1.00z β= z μ为z 高度处的风压高度变化系数 s μ为风荷载体型系数,取 1.30s μ= 0w 为攀枝花基本风压,取00.40w = 该多层办公楼建筑物属于C 类,位于密集建筑群的攀枝花市区。 (2)确定各系数数值 因结构高度19.830H m m =<,高宽比19.8 1.375 1.514.4 H B ==<,应采用风振 系数z β来考虑风压脉动的影响。该建筑物结构平面为矩形, 1.30s μ=,由《建筑结构荷载规范》第3.7查表得0.8s μ=(迎风面)0.5s μ=-(背风面),风压高度变化系数z μ可根据各楼层标高处的高度确定,由表4-4查得标准高度处的z μ值,再用线性插值法求得所求各楼层高度的z μ值。 (3)计算各楼层标高处的风荷载z q 。攀枝花基本风压取00.40/w KN mm =,取②轴横向框架梁,其负荷宽度为7.2m,由0k z s z W w βμμ=???得沿房屋高度分布风荷载标准值。 7.20.4 2.88z z s z z s z q βμμβμμ=?=,根据各楼层标高处的高度i H ,查得z μ代入上式,可得各楼层标高处的()q z 见表。其中1()q z 为迎风面,2()q z 背风面。 风正压力计算: 7. 1() 2.88 2.88 1.00 1.300.790.8 2.370/z s z q z KN m βμμ==????= 6. 1() 2.88 2.88 1.00 1.300.770.8 2.306/z s z q z KN m βμμ==????= 5. 1() 2.88 2.88 1.00 1.300.740.8 2.216/z s z q z KN m βμμ==????= 4. 1() 2.88 2.88 1.00 1.300.740.8 2.216/z s z q z KN m βμμ==????= 3. 1() 2.88 2.88 1.00 1.300.740.8 2.216/z s z q z KN m βμμ==????= 2. 1() 2.88 2.88 1.00 1.300.740.8 2.216/z s z q z KN m βμμ==????= 1. 1() 2.88 2.880.00 1.300.740.80.000/z s z q z KN m βμμ==????= 风负压力计算: 7. 2() 2.88 2.88 1.00 1.300.790.5 1.480/z s z q z KN m βμμ==????= 6. 2() 2.88 2.88 1.00 1.300.770.5 1.441/z s z q z KN m βμμ==????= 5. 2() 2.88 2.88 1.00 1.300.740.5 1.385/z s z q z KN m βμμ==????= 4. 2() 2.88 2.88 1.00 1.300.740.5 1.385/z s z q z KN m βμμ==????= 3. 2() 2.88 2.88 1.00 1.300.740.5 1.385/z s z q z KN m βμμ==????=

风管设计

风管设计 一般设计方法 风管的水利计算方法较多,对于高速送风管道采用静压复得法,对于低速送风系统,大多采用等压损法和假定速度法。 1、等压损法一单位长度风管的压力损失Pm相等为前提。在已知总作用压力的情况下, 区最长的环路或压力损失最大的环路,将总的作用压力值平均分配给风管的各个部分,再根据各部分的风量和所分配的压力损失值确定风管的尺寸,并结合个环路间的压力损失的平衡进行调节,以保证个环路间的压力损失的差值小于15%。一般建议的风管摩擦压力损失值为0.8-1.5Pa/m。 2、假定速度法根据噪声和风管本身的强度,并考虑到运行费用来进行设定。表1种给出 常用的风管的风速。 表2中给出暖通空调部件的典型设计风速,供设计参考。

简略的估算法 1、对于一般通风系统,风管压力损失值ΔP(Pa)可按下式估算 ΔP=Pm·l(l+k) 式中Pm—单位长度风管的摩擦压力损失,Pa/m; l—到最远送风口的送风管总长度加上到最远回风口的回风管的总长度,m; k——局部压力损失逾与摩擦压力损失的比值。 弯头三通少时,取k=1.0~2.1; 弯头三通多的场合,可取到k=3.0~5.0. 2、对于空调系统 要考虑到空气通过过滤器、喷水室(或表冷器)、加热器等空调装置的压力损失之和。 表3中给出推荐的风机静压值。 通风空调中风管的施工 1. 设计图中风管的标高、位置应在现场施工时与室内装修及水电工种密切配合施工。原则上尽量靠柱贴梁敷设,与其它管线相碰之处,风管让电排架与无压管。 2. 风管材料推荐采用无机玻璃钢制作,厚度及加工方法按规范GBJ243-82。 3. 穿越沉降缝或变形处的风管两侧,以及与风机进、出口相连之处,应设置长度为 200~300mm的人造革软接,软接的接口应牢固、严密、软接处禁止变径。 4. 风管支、吊或托架应设置于保温层的外部,并在支、吊托架与风管间镶以垫木,同时,应避免在法兰、测量孔以及调节阀等零部件处设置支、吊架。

风荷载标准值

风荷载标准值 关于风荷载计算 风荷载是高层建筑主要侧向荷载之一,结构抗风分析(包括荷载,力,位移,加速度等)是高层建筑设计 计算的重要因素。 脉动风和稳定风 风荷载在建筑物表面是不均匀的,它具有静力作用(长周期哦部分)和动力作用(短周期部分)的双重特 点,静力作用成为稳定风,动力部分就是我们经常接触的脉动风。脉动风的作用就是引起高层建筑的振动 (简称风振)。 以顺风向这一单一角度来分析风载,我们又常常称静力稳定风为平均风,称动力脉动风为阵风。平均风对 结构的作用相当于静力,只要知道平均风的数值,就可以按结构力学的方法来计算构件力。阵风对结构的 作用是动力的,结构在脉动风的作用下将产生风振。 注意:不管在何种风向下,只要是在结构计算风荷载的理论当中,脉动风一定是一种随机荷载,所以分析 脉动风对结构的动力作用,不能采用一般确定性的结构动力分析方法,而应以随机振动理论和概率统计法 为依据。 从风振的性质看顺风向和横风向风力 顺风向风力分为平均风和阵风。平均风相当于静力,不引起振动。阵风相当于动力,引起振动但是引 起的是一种随机振动。也就是说顺风向风力除了静风就是脉动风,根本就没有周期性风力会引起周期性风 振,绝对没有,起码从结构计算风载的理论上顺风向的风力不存在周期性风力。 横风向,既有周期性振动又有随机振动。换句话说就是既有周期性风力又有脉动风。反映在荷载上,它可能是周期性荷载,也可能是随机性荷载,随着雷诺数的大小而定。 有的计算方法 根据现有的研究成果,风对结构作用的计算,分为以下三个不同的方面: (1)对于顺风向的平均风,采用静力计算方法 (2)对于顺风向的脉动风,或横风向脉动风,则应按随机振动理论计算 (3)对于横风向的周期性风力,或引起扭转振动的外扭矩,通常作为稳定性荷载,对结构进行动力计算 风荷载标准值的表达可有两种形式,其一为平均风压加上由脉 动风引起导致结构风振的等效风压;另一种为平均风压乘以风振系数。由于在结构的风振计算中,一般往往是第1振型起主要作

风荷载计算算例

.风荷载计算 根据《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规范,风荷载的计算公式为: 0k z s z w u u βω= () s u ——体型系数 z u ——风压高度变化系数 z β——风振系数 0ω——基本风压 k w ——风荷载标准值 体型系数s u 根据建筑平面形状由《建筑结构荷载规范》项次30,迎风面体型系数(压风指向建筑物内侧),背风面(吸风指向建筑外侧面),侧风面(吸风指向建筑外侧面)。 风压高度变化系数z u 根据建筑物计算点离地面高度和地面粗糙度类别,按照规范表确定。本工程结构顶端高度为+=米,建筑位于北京市郊区房屋较稀疏,由规范条地面粗糙度为B 类。 由表高度90米和100米处的B 类地面粗糙度的风压高度变化系数分别为和。 则米高度处的风压高度变化系数通过线性插值为: 对于高度大于30m 且高宽比大于的房屋,以及基本自振周期T1大于的各种高耸结构,应考虑风压脉动对结构产生顺风向风振的影响。 本工程30层钢结构建筑。基本周期估算为()1T =0.10~0.15n=3.0~4.5s ,应考虑脉动风对结构顺风向风振的影响,并由下式计算: 1012Z z gI B β=+ () 式中: g ——峰值因子,可取 10I ——10m 高度名义湍流强度,对应ABC 和D 类地面粗糙,可分别取、、和;

R ——脉动风荷载的共振分量因子 z B ——脉动风荷载的背景分量因子 脉动风荷载的共振分量因子可按下列公式计算: 式中: 1f ——结构第1阶自振频率(Hz ) w k ——地面粗糙度修正系数,对应A 、B 、C 和D 类地面粗糙,可分别取、、和; 1ζ——结构阻尼比,对钢结构可取,对有填充墙的钢结构房屋可取,对钢筋混凝土及砌体结构可取,对其他结构可根据工程经验确定。 经过etabs 软件分析,结构自振周期1 4.67f s = 脉动风荷载的背景分量因子可按下列规定确定: 式中: 1()z φ——结构第1阶振型系数 H ——结构总高度 (m ),对应A 、B 、C 和D 类地面粗糙度,H 的取值分别不能大于300m 、350m 、450m 和550m ; x ρ——脉动风荷载水平方向相关系数; z ρ——脉动风荷载竖向方向相关系数; k 、1α—— 脉动风荷载的空间相关系数可按下列规定确定: (1)竖直方向的相关系数可按下式计算: 式中: H ——结构总高度 (m );对应A 、B 、C 和D 类地面粗糙度,H 的取值分别不应大于300m 、350m 、450m 和550m ; (2) 水平方向相关系数可按下式计算: 式中:

通风管道设计计算

通风管道系统的设计计算 在进行通风管道系统的设计计算前,必须首先确定各送(排)风点的位置和送(排)风量、管道系统和净化设备的布置、风管材料等。设计计算的目的是,确定各管段的管径(或断面尺寸)和压力损失,保证系统内达到要求的风量分配,并为风机选举和绘制施工图提供依据。 进行通风管道系统水力计算的方法有很多,如等压损法、假定流速法和当量压损法等。在一般的通风系统中用得最普遍的是等压法和假定流速法。 等压损法是以单位长度风管有相等的压力损失为前提的。在已知总作用压力的情况下,将总压力按风管长度平均分配给风管各部分,再根据各部分的风量和分配到的作用压力确定风管尺寸。对于大的通风系统,可利用等压损法进行支管的压力平衡。 假定流速法是以风管内空气流速作为控制指标,计算出风管的断面尺寸和压力损失,再对各环路的压力损失进行调整,达到平衡。这是目前最常用的计算方法。 一、通风管道系统的设计计算步骤 800m /h 3 1500m /h 31 2 3 4000m /h 3 4 除尘器 6 5 7

图6-8 通风除尘系统图 一般通风系统风倌管内的风速(m/s)表6-10 除尘通风管道最低空气流速(m/s)表6-11 1、绘制通风系统轴侧图(如图6-8),对个管段进行编号,标注各管段的长度和风量。以风量和风速不变的风管为一管段。一般从距风机最远的一段开始。由远而近顺序编号。管段长度按两个管件中心线的长度计算,不扣除管件(如弯头、三通)本身的长度。 2、选择合理的空气流速。风管内的风速对系统的经济性有较大影响。流速高、风管断面小,材料消耗少,建造费用小;但是,系统压力损失增大,动力消

风荷载标准值

风荷载标准值 文件编码(008-TTIG-UTITD-GKBTT-PUUTI-WYTUI-8256)

风荷载标准值 关于风荷载计算 风荷载是高层建筑主要侧向荷载之一,结构抗风分析(包括荷载,内力,位移,加速度等)是高层建筑设计计算的重要因素。 脉动风和稳定风 风荷载在建筑物表面是不均匀的,它具有静力作用(长周期哦部分)和动力作用(短周期部分)的双重特点,静力作用成为稳定风,动力部分就是我们经常接触的脉动风。脉动风的作用就是引起高层建筑的振动(简称风振)。 以顺风向这一单一角度来分析风载,我们又常常称静力稳定风为平均风,称动力脉动风为阵风。平均风对结构的作用相当于静力,只要知道平均风的数值,就可以按结构力学的方法来计算构件内力。阵风对结构的作用是动力的,结构在脉动风的作用下将产生风振。 注意:不管在何种风向下,只要是在结构计算风荷载的理论当中,脉动风一定是一种随机荷载,所以分析脉动风对结构的动力作用,不能采用一般确定性的结构动力分析方法,而应以随机振动理论和概率统计法为依据。 从风振的性质看顺风向和横风向风力 顺风向风力分为平均风和阵风。平均风相当于静力,不引起振动。阵风相当于动力,引起振动但是引起的是一种随机振动。也就是说顺风向风力除了静风就是脉动风,根本就没有周期性风力会引起周期性风振,绝对没有,起码从结构计算风载的理论上顺风向的风力不存在周期性风力。

横风向,既有周期性振动又有随机振动。换句话说就是既有周期性风力又有脉动风。反映在荷载上,它可能是周期性荷载,也可能是随机性荷载,随着雷诺数的大小而定。 有的计算方法 根据现有的研究成果,风对结构作用的计算,分为以下三个不同的方面: (1)对于顺风向的平均风,采用静力计算方法 (2)对于顺风向的脉动风,或横风向脉动风,则应按随机振动理论计算(3)对于横风向的周期性风力,或引起扭转振动的外扭矩,通常作为稳定性荷 载,对结构进行动力计算 风荷载标准值的表达可有两种形式,其一为平均风压加上由脉动风引起导致结构风振的等效风压;另一种为平均风压乘以风振系数。由于在结构的风振计算中,一般往往是第1振型起主要作用,因而我国与大多数国家相同,采用后一种表达形式,即采用风振系数βz,它综合考虑了结构在风荷载作用下的动力响应,其中包括风速随时间、空间的变异性和结构的阻尼特性等因素。 WK=βzμsμZ W0 W0基本风压 WK 风荷载标准值 βz z高度处的风振系数 μs 风荷载体型系数

回风管的布置

回风:回风口是回风用的。室内负荷一定时,需要给室内送的冷风量是一定的。室内风相对于新风来说,夏季温度一般较低,所以利用回风道回一些风进空调箱,跟少量新风混后,制成冷风送入室内。相对于全部用新风制冷风来说,可以有效地节能。 回风口的类型:在空调工程中,除了单层百叶风口、固定百叶直片条缝风口等可用作回风口外,还有篦孔回风口、网版、孔板回风口和蘑菇形回风口等风口。 送风口的布置 当使用侧送风口时,或使用顶棚送风时,冬季的送风速度必须要在2.5m/s以上,以免热风在顶棚面停留、停滞的现象发生,所以有时必须要保证房间的换气次数每小时5—8次,室内在人活动的区域内空气流动的速度应控制在0.5m/s的范围内。如果送风口安装在墙的上部,当送风气流吹向横梁或装修吊顶时,有必要将送风口的位置尽量向下移,或用水平可调百叶使气流避开横梁。 回风口的布置 1.空调房间的气流流型主要取决于送风射流,回风口的位置对气流流型影响很小,对区域温差的影响也小。 2.回风口不应设在射流区。对于侧送方式,一般设在送风口同侧下方。下部回风易使热风送下,如果采用孔板和散热器送风形成单向流流型,回风应设在下侧。 3.高大厂房上部有一定余热量时,宜在上部增设排风口或回风口排除余热量,以减少空调区的热量。 4.有走廊的多间的空调,如对消声、洁净度要求不高,室内又排不出气体时,可以在走廊端头布置回风口集中回风,而各空调房间内,在与走廊邻接的门或内墙下侧,宜设置可调百叶栅口,走廊两端应设密闭性能较好的门。 5.影响空调区域的局部热源,可用排风罩或排风口形式进行隔离,这时,如果排出口空气的焓低于室外空气焓,则排风口可作为回风口之一接在回风系统的管路中。 注意事项: 只要注意" 送风口和回风口的距离要略微远一点,别在一面就可以了。 尽量对角,如送风口在房间正上方,那么回风应尽量远离门窗通风处墙脚。不要离地面太近. 因离门窗通风处太近了,很容易吸收室外空气,造成室内循环冷或热缓慢。 送风口和回风口的距离太近,回风口离地面太近.都会造成室内循环冷或热缓慢,因有些空间会循环不到。

风荷载取值规范

3.1.3 风荷载 建筑物受到的风荷载作用大小,与建筑物所处的地理位置、建筑物的形状和高度等多种因素有关,具体计算按照《荷载规范》第7章执行。 1、风荷载标准值计算 垂直于建筑物主体结构表面上的风荷载标准值W K ,按照公式(3.1-2)计算: βz ——高度Z 处的风振系数,主要是考虑风作用的不规则性,按照《荷载规范》7.4要求取值。多层建筑,建筑物高度<30m ,风振系数近似取1。 (1)风荷载体型系数μS 风荷载体型系数,不但与建筑物的平面外形、高宽比、风向与受风墙面所成的角度有关,而且还与建筑物的立面处理、周围建筑物的密集程度和高低等因素有关,一般按照《荷载规 表3.1.10 建筑物体型系数取值表 注1:当计算重要且复杂的建筑物、及需要更细致地进行风荷载作用计算的建筑物,风荷载体型系数可按照《高层规程》中附录A 采用、或由风洞试验确定。 注4:当多栋或群集的建筑物相互间距离较近时,宜考虑风力相互干扰的群体作用效应。一般可将单体建筑的体型系数乘以相互干扰增大系数,该系数可参考类似条件的试验资料确定,必要时宜通过风洞试验确定。 注3:檐口、雨蓬、遮阳板、阳台等水平构件,计算局部上浮风荷载作用时,体型系数不宜小于2.0。 W W z s z k μμβ=)21.3(-

注4:验算表面围护结构及其连接的强度时,应按照《荷载规范》7.3.3规定,采用局部风压力体型系数。 (2)风压高度变化系数μz 设置风压高度变化系数,主要是考虑建筑物随着高度的增加风荷载的增大作用。 对于位于平坦或稍有起伏地形上的建筑物,其风压高度变化系数应根据场地粗糙程度按《荷载规范》7.2要求选用,表3.1.11中列出了常用风压高度变化系数的取值要求。 表3.1.11 风压高度变化系数 关于地面粗糙程度的分类: A类:近海海面、海岛、海岸、湖岸及沙漠地区; B类:田野、乡村、丛林、丘陵以及房屋比较稀疏的乡镇和城市郊区; C类:有密集建筑群的城市市区; D类:有密集建筑群和且房屋较高的城市市区。 (3)基本风压值W0 基本风压值W0,单位kN/m2,以当地比较空旷平坦场地上离地10m高、统计所得50年一遇10分钟平均最大风速为标准确定的风压值,各地的基本风压可按照《荷载规范》附录D 中的全国基本风压分布图查用,表3.1.12为浙江省主要城镇基本风压取值参考表。 2、基本风压的取值年限 《荷载规范》在附录D中分别给出了n=10年、n=50年、n=100年一遇的基本风压标准值,工程设计中根据建筑物的使用性质与功能要求,一般按照下列方法选用风压标准值的取值年限: ①临时性建筑物:取n=10年一遇的基本风压标准值; ②一般的工业与民用建筑物:取n=50年一遇的基本风压标准值; ③特别重要的建筑物、或对风压作用比较敏感的建筑物(建筑物高度大于60m):取 表3.1.12 浙江省主要城镇基本风压(kN/m2)取值参考表

通风设计管道布置原则

通风设计管道布置原则公司内部编号:(GOOD-TMMT-MMUT-UUPTY-UUYY-DTTI-

通风设计管道布置原则 风管系统设计,对于确保运行有效和节能,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变风量送风系统设计,有两个基本要求:一是变风量末端装置的运行需要送风管内有一定的静压;二是这个静压值在整个系统运行过程中应保持稳定,以利于末端装置的稳定运行。所以,变风量窄调的送风系统一般都设计成中速中压系统。当然,它也可以设计成低速低压系统,但是,除了风管尺寸变大以外,要注意满足系统静压控制的要求和末端装置运行所必需要保持的静压值。 一个好的送风系统设计,应该使该系统的初投资和运行费都能降低。但是,要完全使系统的初投资和运行费都得到优化,是很困难的,这其中有许多变化着的未知数。例如,初投资就不是简单地与风管尺寸或重量成正比的,直管段和圆形风管的配件(如弯头、阀门等)费用一般比矩形风管要少。但是,在风管设计中遵循以下的一般指南,仍可在系统的初投资和运行费两方面取得一个合理的平衡。 1.风管应尽可能按直线布置。 这一条要求对任何风管系统的布置都是最重要的准则。直线布置的风管系统,在运行能耗和初投资两方面都是最低的。从节能的观点分析,空气总是"希望"走直线,这将减少能耗。从费用的观点分析,直管段的费用比各种弯头等管件要少很多。所以,当布置一个风管系统的平面走向时,应力图将拐弯的数员减至最少。 2.采用标准长度的直线管段,将各种变径管和接头的数量减至最少。直的、标准长度的风管造价相对便宜,因为它们的加工费低,标准长度的直风管,可按标准宽度的钢板卷材在白动生产线上制作。而任何段非标准长度的矩形风管,从技术上说,都可当作配件,因为它们不可能用标准卷材做成。螺旋圆形风管实际上可做成任意长度。椭圆形风管的标准长度则完全取决于金属加工厂的加工标准。有的设计者总是认为,在一个风管系统平面设计中,频繁地减小风管断面尺寸,似乎就可以减少一次投资。其实不然。就像图5-l表示的那样,采用四个变径管,使每个直管段的长度减小,就不如将标准直管段的长度增加,而将变杆管减少为一个,后者的初投资和运行能耗费用反而都可以降低。3.只要安装空间范围允许,就建议采用螺旋圆风管。? 圆形风管允许采用较高的风速。据美国采暖、制冷与空调工程师协会推荐,一个中型变风量空调系统,其风速可达20m/s,而一个大型变风量宁调系统,其风速则可高达30m/S。对矩形风管的允许风速则一般都较低,风速过高容易引起扁平风管壁的共振而产生噪声,特别是会产生低频噪声并传至室内。 采用圆形风管和较高的送风速度,将可显着地节省投资。首先,与类似的矩形

风荷载计算解析

4.2风荷载 当空气的流动受到建筑物的阻碍时,会在建筑物表面形成压力或吸力,这些压力或吸力即为建筑所受的风荷载。 4.2.1单位面积上的风荷载标准值 建筑结构所受风荷载的大小与建筑地点的地貌、离地面或海平面高度、风的性质、风速、风向以高层建筑结构自振特性、体型、平面尺寸、表面状况等因素 有关。 按下式计算:垂直作用于建筑物表面单位面积上的风荷载标准值式中: Wo 1.基本风压值按当地空旷平坦地面上10米高度处10分钟平均的风速观测数 据,经概率统计得出50年一遇的按公式确定。但不得小 于0.3kN/m2。值确定的风速V0(m/s) 对于特别重要或对风荷载比较敏感的高层建筑,基本风压采用100年重现期的风压值;对风荷载是否敏感主要与高层建筑的自振特性有关,目前还没有实用的标准。一般当房屋高度大于60米时,采用100年一风压。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给出全国各个地方的设计基本风压。 2.风压高度变化系数μz 《荷载规范》把地面粗糙度分为A、B、C、D四类。 A类:指近海海面、海岸、湖岸、海岛及沙漠地区; B类:指田野、乡村、丛林、丘陵及房屋比较稀疏的城镇及城市郊区; C类:指有密集建筑群的城市市区; D类:指有密集建筑群且房屋较高的城市市区; 风荷载高度变化系数μz

地面粗糙类别 D B C A

高度(m) 1.17 1.00 0.74 0.62 5 1.38 1.00 10 0.74 0.62 1.52 1.14 15 0.74 0.62 计算公式 0.24 =1.379(z/10)A类地区1.63 1.25 0.84 0.62 20 0.32 = (z/10)B类地区1.80 30 1.42 1.00 0.62 )0.44 =0.616(z/1040 C1.92 1.56 1.13 0.73 类地区0.6 =0.318(z/10)1.25 2.03 1.67 50 0.84 D类地区0.93 1.35 2.12 60 1.77 1.02 2.20 70 1.86 1.45 1.11 1.95 1.54 2.27 80 1.19 1.62 2.02902.34 1.27 100 2.40 2.091.70 1.61 2.03 2.382.64 150 1.92 200 2.612.30 2.83 2.19 2.802.99 2502.54 2.45 3.12 3002.972.75 2.68 3502.94 3.123.12 2.91 3.123.12 4003.12 3.12 3.123.12 3.12 450 位于山峰和山坡地的高层建筑,其风压高度系数还要进行修正,可查阅《荷载规范》。 3.风载体型系数μs 风荷载体型系数是指建筑物表面实际风压与基本风压的比值,它表示不同体型建筑物表面风力的小。一般取决于建筑建筑物的平面形状等。 确定各个表面的风载体型2-4.2表P57计算主体结构的风荷载效应时风荷载体型系数可按书中 或由风洞试验确定。几种常用结构形式的风载体型系数如下图 注:“+”代表压力;“-”代表拉力。 zβ 4.风振系数z反映了风荷载的动力作用,它取决于建筑物的高宽比、基本自振周期及地面粗糙度风振系数β 基本风压。《荷载规范》规定对于基本自振周期大于0.25s的工程结构,如房屋、屋盖及各种高耸结构,及对于高度大于30m且高宽比大于1.5的高柔房屋,均应考虑风压脉动对结构发生顺风向风振的影响。其z可按下式计算:

除尘系统中通风管道设计

除尘系统中通风管道设计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个完整的除尘系统包括吸尘罩、通风管道、除尘器、风机四个部分。通风管道(简称管道)是运送含尘气流的通道,它将吸尘罩、除尘器及风机等部分连接成一体。管道设计是否合理,直接影响到整个除尘系统的效果。因此,必须全面考虑管道设计中的各种问题,以获得比较合理、有效的方案。 1、管道构件 1.1 弯头弯头是连接管道的常见构件,其阻力大小与弯管直径 d、曲率半径R以及弯管所分的节数等因素有关。曲率半径R越大,阻力越小。但当R大于2~2.5d时,弯管阻力不再显著降低,而占用的空间则过大,使系统管道、部件及设备不易布置,故从实用出发,在设计中R一般取1~2d,90°弯头一般分成4~6节。 1.2 三通在集中风网的除尘系统中,常采用气流汇合部件——三通。合流三通中两支管气流速度不同时,会发生引射作用,同时伴随有能量交换,即流速大的失去能量,流速小的得到能量,但总的能量是损失的。为了减小三通的阻力,应避免出现引射现象。设计时最好使两个支管与总管的气流速度相等,即V1=V2=V3,则两支管与总管截面直径之间的关系为d12+d22=d32。三通的阻力与气流方向有关,两支管间的夹角一般取15°~30°,以保证气流畅通,减少阻力损失。三通不能采用T形连接,因为T形连接的三通阻力比合理的连接

方式大4~5倍。另外,尽量避免使用四通,因为气流在四通干扰很大,严重影响吸风效果,降低系统的效率。 1.3 渐扩管气体在管道中流动时,如管道的截面骤然由小变大,则气流也骤然扩大,引起较大的冲击压力损失。为减小阻力损失,通常采用平滑过渡的渐扩管。渐扩管的阻力是由于截面扩大时,气流因惯性作用来不及扩大而形成涡流区所造成的。渐扩角а越大,涡流区越大,能量损失也越大。当a超过45°时,压力损失相当于冲击损失。为了减小渐扩管阻力,必须尽量减小渐扩角a,但a越小,渐扩管的长度也越大。通常,渐扩角a以30°为宜。 1.4 管道与风机的接口及出口风机运转时会产生振动,为减小振动对管道的影响,在管道与风机相接的地方最好用一段软管(如帆布软管)。在风机的出口处一般采用直管,当受到安装位置的限制,需要在风机出口处安装弯头时,弯头的转向应与风机叶轮的旋转方向一致。管道的出口气流排入大气,当气流由管道口排出时,气流在排出前所具有的能量将全部损失掉。为减少出口动压损失,可把出口作成渐扩角不大的渐扩管,出口处最好不要设风帽或其它物件,同时尽量降低排风口气流速度。 2、管道配件 2.1 清扫孔清扫孔一般设于倾斜和水平管道的侧面,异形管、三通、弯管的附近或端部。清扫孔的制作应严密、不漏风。 2.2 调节阀门集中式除尘系统阻力不平衡的情况在运行中是 难免的,因此,在与吸尘罩连接的垂直管段上设调节阀门。常见的调

风荷载标准值计算方法

按老版本规范风荷载标准值计算方法: 1.1风荷载标准值的计算方法 幕墙属于外围护构件,按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 2006年版)计算:w k=βgzμzμs1w0……7.1.1-2[GB50009-2001 2006年版] 上式中: w k:作用在幕墙上的风荷载标准值(MPa); Z:计算点标高:15.6m; βgz:瞬时风压的阵风系数; 根据不同场地类型,按以下公式计算(高度不足5m按5m计算): βgz=K(1+2μf) 其中K为地面粗糙度调整系数,μf为脉动系数 A类场地:βgz=0.92×(1+2μf) 其中:μf=0.387×(Z/10)-0.12 B类场地:βgz=0.89×(1+2μf) 其中:μf=0.5(Z/10)-0.16 C类场地:βgz=0.85×(1+2μf) 其中:μf=0.734(Z/10)-0.22 D类场地:βgz=0.80×(1+2μf) 其中:μf=1.2248(Z/10)-0.3 对于B类地形,15.6m高度处瞬时风压的阵风系数: βgz=0.89×(1+2×(0.5(Z/10)-0.16))=1.7189 μz:风压高度变化系数; 根据不同场地类型,按以下公式计算: A类场地:μz=1.379×(Z/10)0.24 当Z>300m时,取Z=300m,当Z<5m时,取Z=5m; B类场地:μz=(Z/10)0.32 当Z>350m时,取Z=350m,当Z<10m时,取Z=10m; C类场地:μz=0.616×(Z/10)0.44 当Z>400m时,取Z=400m,当Z<15m时,取Z=15m; D类场地:μz=0.318×(Z/10)0.60 当Z>450m时,取Z=450m,当Z<30m时,取Z=30m; 对于B类地形,15.6m高度处风压高度变化系数: μz=1.000×(Z/10)0.32=1.1529 μs1:局部风压体型系数; 按《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2006年版)第7.3.3条:验算围护构件及其连接的强度时,可按下列规定采用局部风压体型系数μs1: 一、外表面 1. 正压区按表7.3.1采用; 2. 负压区 -对墙面,取-1.0 -对墙角边,取-1.8 二、内表面 对封闭式建筑物,按表面风压的正负情况取-0.2或0.2。 本计算点为大面位置。 按JGJ102-2003第5.3.2条文说明:风荷载在建筑物表面分布是不均匀的,在檐口附近、边角部位较大。根据风洞试验结果和国外的有关资料,在上述区域风吸力系数可取-1.8,其余墙面可考虑-1.0,由于围护结构有开启的可能,所以还应

风管设计注意事项知识分享

(一)系统设计问题 1、水泵在系统的设计位置: 一般而言,冷冻水泵应设在冷水机组前端,从末端回来的冷冻水经过冷冻水泵打回冷水机组;冷却水泵设在冷却水进机组的水路上,从冷却塔出来的冷却水经冷却水泵打回机组;热水循环泵设在回水干管上,从末端回来的热水经过热水循环泵打回板式换热器。 2、冷却塔上的阀门设计: 2、1冷却塔进水管上加电磁阀(不提倡使用手动阀) 2、2管泄水阀应该设置于室内,(若放置在室外,由于管内有部分存水,冬天易冻) 3、电子水处理仪的安装位置 放置于水泵后面,主机前面。 4、过滤器前后的阀门 过滤器前后放压力表。 5、水泵前后的阀门 5、1水泵进水管依次接:蝶阀-压力表-软接 5、2水泵出水管依次接:软接-压力表-止回阀-蝶阀 6、分\集水器

6、1分\集水器之间加电动压差旁通阀和旁通管(管径一般取DN50) 6、2集水器的回水管上应设温度计. 7、各种仪表的位置:布置温度表,压力表及其他测量仪表应设于便于观察的地方,阀门高度一般离地1.2-1.5m,高于此高度时,应设置工作平台。 8、机组的位置:两台压缩机突出部分之间的距离小于1.0m,制冷机与墙壁之间的距离和非主要通道的距离不小于0.8m, 大中型制冷机组(离心,螺杆,吸收式制冷机)其间距为1.5-2.0m。制冷机组的制冷机房的上部最好预留起吊最大部件的吊钩或设置电动起吊设备。 (二)、水路设计问题点汇总 问题点一:水管的坡度要合理 1、水平支、干管,沿水流方向应保持不小于0.002的坡度; 2、机组水盘的泄水支管坡度不宜小于0.01。 3、因条件限制时,可无坡度敷设,但管内流速不得小于0.25m/s。 问题点二:冷凝水干管的设计 1、冷凝水应就近排放,一般排于卫生间地漏 2、凝水干管的长度设计要考虑因坡降引起的高度,管两端高低落差距离不能大于吊顶高度

风荷载标准值的计算

风荷载标准值的计算 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所刘达民 1.概况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是最新版本代替了GBJ9-87,从2002年3月1日起施行。 风荷载属于基础性标准,只有50年的实测数据。 风荷载计算,第7.1.1与7.1.2黑体字属强制性条文,必须执行。 风荷载对门、窗、幕墙而言是主要荷载,其破坏作用较大,属矛盾的主要方面。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中风荷载虽公式未变,但参数、取值有所变化。 修改后的规范更合理,计算简化,与国际上的做法接近。 门、窗、幕墙产品测试中的P3与Wk是对应关系。 2.新老规范差异风荷载部分主要差异有: a)把主体结构与围护结构区别对待。其中阵风系数与体型系数在取值上有区别。 b)基本风压的调整由原来30年一遇改为50年一遇,提高10%左右,但地点不同,有所区别;起点由原来0.25kPa改为0.30kPa,内陆地区变化不大,但沿海地区较大; c)规范中同时提供667个城市地区的参数可直接选用,个别仍有例外 d)围护结构可仍按50年选取,专业规范另有规定的除外,例JGJ113要加大10%等。 e)高度系数作了调整 由原来A、B、C三类调为A、B、C、D四类,与国际上划分一致。 A、B类与原来一样,但C类稍有降低,D类为新增加。 将A、B、C、D四类数据化: 即当拟建房2km为半径的迎风半径影响范围内的房屋高度和密集度区分。取该地区主导风和最大风向为准。以建筑物平均高度?来划分地面粗糙度。当?≥18M为D类;9M

实验室通风系统风管设计要求

实验室通风系统一般采用楼顶集中布置方式,风机安装在楼顶,排风主管沿管井引至楼顶。采用的材料与选型还应符合消防相关技术要求。另外,在实验室装修施工时,还应考虑到与电气、给排水的配合,从结构、层高、柱位、横梁的可能存在的阻碍出发,尽量做到最合理设计。 风管安装 1)安装前应清除管内、外杂物,并做好清洁和保护工作; 2)风管安装的位置、标高、走向,应符合实验室设计要求,做到横平竖直,现场风管接口的配置不得缩小其有效截面; 3)连接法兰的螺栓应均匀拧紧,其螺母宜在同一侧; 4)风管接口的连接应严密、牢固、风管法兰的垫片材质应符合系统功能的要求,垫片不应凸入管内,亦不宜突出法兰外; 5)风管穿越防火墙采用柔性连接,外部保护用岩棉填充; 6)风管内不得敷设电线、电缆,风机控制线(用镀锌线管穿线)在风管外跟风管敷设至风机,风管与配件可拆卸的接口,不得装在墙和楼板内;

7)风管水平安装时,水平度的允许偏差每米不应大于3mm,总偏差不应大于20mm,风管垂直安装的偏差每米不应大于2mm,总偏差不应大于20mm; 8)尽量在地面上进行连接,一般可接至10~12m左右; 9)风管制作完毕后,应将内表面清洗干净,并用塑料薄膜及胶带封口以备安装。 风管吊架安装 吊架的螺孔,应采用机械加工,吊杆应平直,螺纹完整、光洁,安装后各复支、吊架的受力应均匀,无明显变形。 以上就是木人给大家的简单介绍,如果您还想了解其他更多内容可以拨打我们的热线电话,或者点击官网咨询我们,或者点击在线咨询我们。 深圳市木人实验室环境技术有限公司(原深圳市木人科技实业有限公司)创立于2004年,是一家专业从事于实验室前期建筑咨询,系统规划设计、施工、实验室家具设计制作的股份制有限公司。

日本风荷载规范英文版正文

CHAPTER 6 WIND LOADS 6.1 General 6.1.1 Scope of application (1) This chapter describes wind loads for the design of buildings that respond elastically in strong winds. (2) Two different wind loads are described. The first is for the design of structural frames, and the second is for the design of components/cladding of buildings. 6.1.2 Estimation principle (1) Wind loads for the design of buildings are individually specified for horizontal wind load for structural frames, roof wind load for structural frames and wind load for components/cladding. The horizontal wind loads for the design of structural frames shall be individually determined in the along-wind, across-wind and torsional directions. (2) For wind load for structural frames, combination of each horizontal wind load and combination of horizontal wind load and roof wind load shall be considered according to A6.8. For components of cladding and structural frame or particular joints of cladding and structural frames, combination of horizontal wind load on structural frames and local wind load on cladding shall be considered. (3) The wind loads shall generally be determined from the design wind speed defined for each wind direction given in A6.1.2. (4) The reference height is generally the mean roof height of the building. The wind loads are calculated from the velocity pressure at this reference height. However, wind loads on lattice type structures shall be calculated from the velocity pressure at each height, as shown in A6.6. (5) The horizontal wind load on structural frames and the roof wind load on structural frames are given by the product of the velocity pressure given in A6.1, the wind force coefficient given in A6.2, the gust effect factor given in A6.3 and the projected area or subject area as shown in 6.2 and 6.3. (6) The wind load on components/cladding is given by the product of the velocity pressure given in A6.1, the peak wind force coefficient given in A6.2 and the subject area. (7) For relatively flexible buildings with large aspect ratios, the horizontal wind loads on structural frames in the across-wind and torsional directions given in A6.4 and A6.5 shall be considered. The criteria for this are described in 6.1.3(1). (8) For flexible buildings with very large aspect ratios, the structural safety against vortex-induced vibration and aeroelastic instability shall be checked. The criteria for this are described in 6.1.3(2). The wind loads on structural frames and members of round sectional shape caused by vortex induced vibration shall be determined by A6.7. (9) For small buildings and structures with large stiffness, a simplified procedure can be used, as given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