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医症状鉴别诊断学

中医症状鉴别诊断学

中医症状鉴别诊断学
中医症状鉴别诊断学

中医症状鉴别诊断学1

各论

一、内科症状

一全身症状

1畏恶风寒

[概念]

畏恶风寒即指怕冷的感觉,此症在外感及内伤疾病中皆较常见。历代文献有"恶寒"、"恶风"、"畏寒"之称。有认为"恶风"与"恶寒"不同,"恶寒"者不受风吹即有怕冷之感,虽居于密室之中,甚至覆被向火,仍全身觉冷;恶风者乃遇风吹始觉怕冷。但临床所见,一般恶寒者皆恶风,恶风者也多兼有恶寒。恶寒、恶风、畏寒表现相似,故本篇用畏恶风寒概括之,并统称为恶寒。

[鉴别]

常见证候

风寒束表恶寒:恶寒发热,无汗,头身疼痛,口不渴,舌苔薄白,脉浮紧。

寒中少阴恶寒:恶寒无热,身倦肢冷,精神萎靡,呕吐,下利清榖,小便清长,舌淡苔白,脉沉微。

阳虚阴盛恶寒:恶寒肢冷,倦怠无力,少气懒言,口淡不渴,尿清便溏,面白舌淡,脉沉迟无力。

阳盛格阴恶寒:恶肢冷,烦渴喜冷饮,胸中烦热,腹部扪之灼热,咽干口臭,溲黄便结,舌红苔黄,脉沉伏。

痰饮内停恶寒:恶寒,肢体沉重,胸腹满闷,纳呆,口渴不欲饮,苔腻脉滑。

疮疡恶寒:恶寒,甚则寒战,发热,疮疡局部肿痛发热,小便黄赤,大便秘结,舌苔黄,脉弦数或洪数。

寒疟恶寒:恶寒不发热,或热少寒多,休作有时,神疲肢倦,胸胁痞满,舌苔白腻,脉象弦迟。

鉴别分析

风寒束表恶寒与寒中少阴恶寒:前者恶寒系风寒之邪外束,卫阳郁闭所致。正邪交争则发热,卫阳不能舒展故头身疼痛,舌苔薄白、脉浮紧均为风寒表证。治疗以辛温解表,发散风寒为原则,方选麻黄汤等加减。后者恶寒系素体心肾阳虚,寒邪乘虚直中少阴所致。心肾阳虚,阴寒内盛,正不胜邪,故见无热恶寒、身倦肢冷、脉微细等症。治疗宜扶阳抑阴,方选四逆汤为代表方。纵观二证虽均由外寒所引起,但风寒束表恶寒其寒邪在表,恶寒必伴有发热,且有头身重痛等一系列表寒证;寒中少阴恶寒其寒邪深达于里,但恶寒而无发热,且有下利清榖等阴寒内盛之症,两者不难区别。

阳盛格阴恶寒与阳虚阴盛恶寒:两证虽均有恶寒肢冷的症状,但病因

病机完全不同。阳盛格阴恶寒是由于邪热深伏于里,阳气郁闭于内,不能透达于外所致。主要表现为热极似寒的症状,患者虽有恶寒肢冷、脉沉之症,但属假寒;而以烦渴喜冷饮、胸腹部扪之灼热感、溲赤便秘、舌红苔黄等真热症为主,其本质是阳盛于内而格阴于外。治宜清里泻热,方选白虎汤或承气汤类化裁,俾里热一解,外寒即和。阳虚阴盛恶寒由于劳倦内伤,或久病正气日削,使人体脏腑机能减退,阳气虚弱,阳不制阴,阴寒内生。故既有倦怠乏力、少气懒言等气虚证,又有恶寒肢冷、尿清便溏、舌淡脉迟等阳虚证。其治疗原则为温阳袪寒,如肾阳虚者宜温补肾阳,方选右归饮等;脾阳虚者宜温运脾阳,方选附子理中丸等;心阳虚者宜温补心阳,方选桂枝甘草汤加减。

痰饮内停恶寒:病由痰饮停滞于体内,或胸胁,或肠胃,或四肢,痰饮为阴邪,寒饮内阻,阳气不能宣通,故见恶寒等症。临床根据痰饮停留部位不同,表现也不一。如饮停胸膈,则以咳唾痰涎、喘息抬肩为主症;饮停协下,则以协痛不能转侧为主症;饮停肠胃,则以肠鸣沥沥为主症;饮停四肢,则以身体疼重、肿胀为主症。治疗原则是通阳化饮,方选苓桂朮甘汤、甘遂半夏汤、大小青龙汤、木防己汤等等。疮疡恶寒:恙由外感火热之邪,或过食膏粱厚味,或外来损伤等,以致营卫不和,邪热壅聚,经络壅塞不通而发病。恶寒为邪正相争剧烈、邪毒鸱张之象,一般比较短暂,旋即发热,局部则红肿灼痛。治宜清热泻火解毒,可用味清毒饮、仙方活命饮之类。

寒疟恶寒:本证为阳虚湿困之体,复感疟邪,里寒极盛,阳气运行受阻,故表现为但寒不热,或寒多热少。寒湿困脾,运化失职,故神疲

肢倦,舌苔白腻;少阳之气不行,故胸协痞满;脉象弦迟为疟邪内伏之象。本证之恶寒以休作有时,一日一发,或二日一发为特点,易与他证鉴别。治疗宜祛寒截疟,方选柴胡桂枝干姜汤加常山、草果等。

恶寒的鉴别,必须分清表里。上述七个常见证中,风寒束表为表证,寒疟为半表半里证,其它各证均为里证。一般来说,表证恶寒多伴发热,且其恶寒得暖不减,需汗出邪达,恶寒方罢;半表半里证之恶寒,有体作有时的特征;疮疡恶寒虽与发热同见,不能概为表证;里证恶寒多不伴发热,得暖则减,以阳虚为多见。

[文献别录]

《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为伤寒。"

"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

《医宗必詨.伤寒》:"恶寒,不见风亦恶寒,身虽热,不欲去衣被。发热恶寒者,阳也,羌活冲和汤。无热恶寒者,阴也,理中汤。下证悉具,微恶寒者,表未解也,先解表而后攻里,下后不解,发热而渴,恶寒,白虎汤。恶寒而呕,心下痞者,五苓散。汗后恶寒,虚也,芍药附子甘草汤。背恶寒,表未解也,葛根汤。背恶寒而潮热,柴胡加桂汤。口渴心烦,背微恶寒,白虎加人参汤。背恶寒,潮热,腹满,小承气汤。少阴病口中和,背恶寒,附子汤。汗后不解,反背恶寒者虚也,芍药甘草附子汤."

2寒战

[概念]

寒战即恶寒战栗,表现为怕冷的同时全身不自主地颤抖。本症在《内经》和《伤寒论》中均称为"寒栗";金.刘完素《素问玄机原病式》中称为"战栗";明.王肯堂《杂病证治准绳.寒热门》则称为"振寒";后世多称为"寒战"。

秦伯未先生在《中医临证备要》一书中认为"振寒"与"寒战"不同,"其区别是,从内发出者为寒战,仅是形体耸动者为振寒。振寒多由阳虚不能卫外,常伴有腹痛泄泻,四肢沉重,小便不利等证。"证之临床,二者皆恶寒与战栗同见,很难区分,秦氏论点可供参考。

寒战与抽搐都见肢体不自主的运动,但实不相同。抽搐为肢体搐动伸缩,且不伴恶寒;寒战多因怕冷而颤抖。

[鉴别]

常见证候

寒邪外束寒战:其临床表现为恶寒战栗,高热无汗,头身疼痛,舌苔薄白,脉浮紧。

阳虚寒盛寒战:表现为畏寒战栗,四肢厥冷,得暖则症缓,口淡不渴,尿清便溏,舌淡,脉沉微。

战汗寒战:在外感热病过程中,突然恶寒战粟,甚则肢冷脉伏,继之不久,全身即可透出大汗,汗后则肌肤较凉。外寒内热寒战:临床主

要表现有恶寒战栗,四肢厥冷,头身疼痛,发热口渴,烦躁不安,小便短赤,大便燥结,舌红苔黄,脉浮紧而数等症。

疮毒内陷寒战:出现局部红、肿、热、痛,伴恶寒战栗,发热烦渴,甚至神昏谵语,小便短赤,大便秘结,舌红苔黄,脉洪数。

疟疾寒战:先有呵欠乏力,继则恶寒战栗,肢体酸痛,寒罢则壮热,头痛面赤,口渴引饮,而后汗出,热退身凉,脉弦。

鉴别分析

寒邪外束寒战与阳虚寒盛寒战:此二证虽均以寒象为主,但一为表寒,一为里寒。前者为外寒袭表,邪郁经络,腠理闭塞,卫气郁结所致,故恶寒战栗兼见表寒证;后者为阳气虚弱,或寒邪伤阳,致使阳气温煦失职,阴寒内盛,故恶寒战栗兼见里寒证。二证的临床鉴别在于:寒邪外束寒战,恶寒与发热同见,恶寒得暖不减,并伴有无汗,头身疼痛,舌苔薄白,脉浮紧等表寒证;阳虚寒盛寒战,畏寒而不发热,畏寒得暖则缓,并有口淡不渴,尿清便溏,舌质淡,脉沉细等里寒证。寒邪外束寒战,治宜辛温解表,方选麻黄汤加味。阳虚寒盛寒战,治宜温阳祛寒,方选四逆汤加味。

战汗寒战:外感热病中战汗为邪正剧烈交争所致。正胜邪却者汗出而解,战汗之后脉静安卧,乃病渐痊愈之象;若正不胜邪则可出现两种情况:其一为正气外脱,出现脉象急疾躁扰不安,肢冷汗出,当急投回阳益气之品,方选参附汤加味;其二为邪盛正气相对不足,不能一次战汗而解,须停一二日,待正气渐复,再作战汗而痊愈。

外寒里热寒战与疮毒内陷寒战:外寒里热寒战是由于先有内热,继感外寒,致使寒邪外束,热邪内郁所致之表寒里热证;疮毒内陷寒战乃属火热内盛,经络阻塞,气血凝滞,血肉腐败,热邪壅盛,疮毒内陷所致之热毒壅盛证。此二证共同的病机是里热亢盛,正如《素问.至真要大论O所说:"诸禁鼓栗,如丧神守,皆属于热。"所以除恶寒战栗外,还有发热烦渴,小便短赤,大便燥结,舌红苔黄,脉数等相同的临床表现,但外寒里热寒战尚有寒邪外束,所以出现头身疼痛,脉浮紧之表寒证;疮毒内陷之寒战则无表寒证,而有疮疡局部红、肿、热、痛的临床特征。外寒里热寒战,宜用解表清里之法,选用防风通圣散化裁治之;疮毒内陷寒战,宜用清热泻火托毒法,方选五味消毒饮、黄连解毒汤化裁。

疟疾寒战:疟疾是由于感受疟邪,邪在牛表半里与营卫相搏,正邪相争所致,临床上以寒战壮热,休作有时为特征的一种病证。一般根据寒热之轻重,分为正疟、温疟、寒疟、劳疟等类型。正疟者即典型的疟疾,治宜和解达邪,用小柴胡汤加常山、青蒿;温疟者热多寒少,或但热不寒,治当清热达邪,用白虎加桂枝汤加柴胡、常山等;寒疟者寒多热少,或但寒不热,治当辛温达邪,用柴胡桂枝干姜汤加减;劳疟者正虚久病之疟,治当扶养正气,调和营卫,用何人饮加减。寒战一症,有表里寒热虚实之分。寒战之后,继见发热者,多为阳气来复,正气尚盛的表现;若寒战之后,不发热,或战汗后四肢厥冷,脉微欲绝,则为阳虚内寒或阳微欲脱之证,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文献别录]

《景岳全书.伤寒典下》:"战与栗异,战由乎外,栗由乎内也。凡伤寒欲解将汗之时,若其正气内实,邪不能与之争,则但汗出自不作战。所谓不战,应知体不虚也。若其人本虚,邪与正争,微者为振,甚者为战,正胜邪则战而汗解矣。故凡邪正之争于外者则为战,战其愈者也。邪正之争于内者则为栗,栗其甚者也。论曰:阴中于邪,必内栗也。夫战为正气将复,栗则邪气肆强,故伤寒六七日,有但栗不战,竟成寒逆者,多不可救,此以正气中虚,阴邪内盛,正不胜邪而反为邪所胜,凡遇此证,使非用大补温热之剂,及艾灼回阳等法,其他焉得御之?"

《医宗必读》:"战者身动,栗者鼓颔,邪欲解也。栗而不战,阴盛阳虚,干附四逆汤。"

《中医内科证治概要.恶寒》:"寒邪外束,而内热不透,或热深入里而格阴于外,皆可产生恶寒不解,或寒栗而振,或四肢厥冷等症。" 3.身热肢寒

[概念]

身热肢寒,是指热病周程中同时出现既有发热又有肢冷的症状而言。《素问.厥论》曾有:"身热""手足寒"的描述;《伤寒论》则有"热深厥深""厥者,手足逆冷是也"的记载,并把身热与肢寒作为一个主症加以辨证论治。后世医家皆宗仲景之说。

身热肢寒可见于外感热病初期,因风寒之邪束于肌表,正邪相争,身

热始起,此际四肢亦觉寒冷,但为时短暂,随热势转盛而肢温,故不属本篇讨论范围,详见"恶寒发热"节。

[鉴别]

常见证候

热深厥深身热肢寒:壮热不退,手足厥冷,头痛胸闷,面赤气粗,烦躁谵语,继则神昏,小便黄赤,舌质红绛而干,脉滑数或洪数。

阴盛格阳身热肢寒:身热面红,咽燥而痛;手足厥冷,下利清榖,舌淡苔白脉沉细欲绝。

鉴别分析

热深厥深身热肢寒:多为外感热病后期,外邪入里,逆传心包;或暑热之邪,郁遏内闭所致。临床可见壮热不退,头痛,面赤,烦躁气粗,神昏谵语,而手足逆冷。若暑热内侵,气郁不伸,则壮热胸闷,手足逆冷,口渴汗多,小便短赤,脉洪数。其病机是邪热炽盛,逆传于里,不能外达,热深厥深。治疗前者以泄热达郁,清心开窍为主,方用清营汤合安宫牛黄丸或紫雪丹加羚羊角、钩藤、石决明等;后者治宜清暑解热,方用白虎加人参汤或清暑益气汤加减。

阴盛格阳身热肢寒:多为外感热病后期,误用汗、吐、下后,阳气衰微,阴寒内盛,格阳于外所致。临床可见身热咽燥,面红如妆而四肢厥冷,下利清榖,脉微细欲绝。其病机是阳衰阴盛,虚阳浮越。治疗当以温阳救逆,通阳复脉,方用通脉四逆汤加减。

上述二证虽均可见于外感热病的后期,但一系温热之邪内陷心包,邪

遏不达,热深厥深;一系热病屡经汗下,阳气大伤,阴盛内生,或风寒之邪传入三阴,阴寒热盛,虚阳格拒。鉴别要点:前者以壮热肢寒,神昏烦躁,口渴脉数为特征,热为本,寒是标;后者以四肢厥冷,身反不恶寒,脉微欲绝为依据,寒是本,热为标。临床上必须详审病因病机,庶免误诊。

[文献别录]

《伤寒论.辨少阴病脉证并治》:"少阴病,下利清榖,里寒外热,手足厥逆,脉微欲绝,身反不恶寒,其人面赤色,或腹痛,或干呕,或咽痛,或利止脉不出者,通脉四逆汤主之。"

《医宗金鉴.伤寒心法要诀》:"其外证面赤发热而烦,颇类阳热,其内则不渴,下利清榖,小便清白,爪甲青白,四肢厥冷,脉浮微欲绝,一派阴寒虚证。宜通脉四逆汤冷服之,从其阴而复其阳也"。

4恶寒发热

[概念]

恶寒发热是指恶寒与发热同时并作的症状。六经辩证中的太阳病,卫气营血辩证中的卫分证,三焦辩证中的上焦证,均可见此。为外感表证的主症。

《素问、刺热篇》就有"肺热病者……恶风寒,舌上黄,身热"的记载。《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对本症的病机特点作了概括,是临床辩证的重要

依据。《景岳全书》又称"憎寒发热"、"畏寒发热",名异而实同。

单纯恶寒,如邪入三阴的"无热恶寒";或单纯发热,加邪入阳明的"但热不寒";或内伤恶寒发热以及外科疾病初起之恶寒发热等证,均不属本条讨论范围。

[鉴别]

常见证候

风寒袭表恶寒发热:恶寒发热,恶寒重,发热轻,头痛身痛,无汗,鼻塞流涕,咳嗽声重,舌苔薄白,脉浮紧。

风热犯肺恶寒发热:恶寒发热,发热重,恶寒轻,微汗出,头痛,咽红,口干,咳嗽,舌苔薄黄,脉浮数。

风湿客表恶寒发热:恶寒发热,身体困重,头胀如裹,关节疼痛,舌苔白腻,脉濡数。

暑湿交阻恶寒发热:恶寒发热,恶寒轻,发热重,头胀,胸闷呕恶,汗出,口渴,小便短赤,舌苔黄腻,脉濡数。

鉴别分析

风寒袭表恶寒发热与风热犯肺恶寒发热:同属外感风邪,但前者兼寒,寒性凝滞,风寒外束,侵入太阳,腠理闭塞,卫阳被遏,气道不利,故恶寒重,发热轻而无汗,并见咳嗽身重,鼻塞流涕,头疼身痛,舌苔薄白,脉浮紧。治宜辛温发汗,轻证用葱豉汤,重证用麻黄汤或荆防败毒散加减。后者兼热,风热上受,表卫不和,肺失宣肃,故发热

重、恶寒轻而微汗出。并见头痛咽红。口干咳嗽,舌苔薄黄,脉浮数。治宜辛凉解表,用银翘散或桑菊饮加减。

风湿客表恶寒发热与暑湿交阻恶寒发热:风湿侵袭肌腠,湿性粘滞,阻遏清阳,故恶寒发热,并见身体困重,关节疼痛,舌苔白腻,脉濡数。治宜疏风祛湿,用羌活胜湿汤。夏月伤暑,暑为阳邪每多挟湿,暑湿交阻,气机少展,故恶寒轻,发热重,汗出口渴,并见头胀胸闷,恶心呕吐,舌苔白腻,脉濡数。治宜祛暑清热,用新加香薷饮。

恶寒发热,因属表证,治疗总需解表散邪,但病邪有风寒温热暑湿的不同,临床辩证,应予鉴别。

[文献别录]

《素问.风论》:"风气藏于皮肤之间,内不得通,外不得泄;风者善行而数变,腠理开则洒然寒,闭则热而闷,其寒也,则衰食饮;其热也,则消肌肉,故使人帙栗而不能食,名曰寒热."

《内外伤辨惑论.辨寒热》:"外伤寒邪之证,与饮食失节、劳役形质之病,及内伤饮食,俱有寒热。……外伤寒邪,发热恶寒,寒热并作,其热也,翕翕发热,又为之拂拂发热,发于皮毛之上,如羽毛之拂,明其热在表也。……其内伤饮食不节,或劳役所伤,亦有头痛、项强、腰痛,与太阳表证微有相似,余皆不同……。"

5寒热往来

[概念]寒热往来,是指恶寒与发热交替发作。

寒热往来与"恶寒发热"不同,后者恶寒与发热同时出现,而寒热往来是寒热交替出现,郋发热时无恶寒,恶寒时不发热,当加以区别。[鉴别]

常见证候

邪入少阳寒热往来:寒热往来,心烦喜呕,口苦,咽干,目眩,胸协苦满,舌边红,苔薄黄,脉弦数。

外感疟邪寒热往来:寒热往来,反复发作,发有定时,多见隔日发作一次,亦有三日发者。发作时,先恶寒,继则高热,最后遍体汗出,热退身和。舌红苔薄白或黄腻,脉弦。

湿热郁阻三焦寒热往来:寒热起伏,汗出不清,胸闷腹胀呕恶,顶痛烦躁,口干饮冷,小便短黄赤,舌边红,舌苔垢腻或白如积粉,脉濡。鉴别分析

邪入少阳寒热往来:伤寒太阳病不解,邪传少阳,少阳居半表半里,外邪入侵,邪正相争,正不胜邪则恶寒,正胜于邪则发热,故见寒热往来。《伤寒论.辨少阳病脉证并治》:"本太阳病不解,转入少阳者,协下硬满,干呕不能食,往来寒热……"。临床除见寒热往来以外,尚有口苦咽干,胸协苦满,脉弦等少阳症。治疗宜和解少阳,以小柴胡汤为代表方剂。

外感疟邪寒热往来:病由感受疟邪所致,多发生于夏秋季节。如《医宗必读》:"疟疾多因风寒暑湿,天之邪气所伤"。其临床表现在《素问.疟论》中论述颇详:"疟之始发也,先起于毫毛,伸穴乃作,寒栗鼓颔,

腰脊俱痛,寒去则内外皆热,头痛如破,渴欲冷饮。"辩证要点是:寒热往来,休作有时,二日一发或三日一发(此为正疟);或热多寒少(称温疟),或寒多热少(称寒疟),发作时恶寒、发热、汗出,常反复发作。本证与邪入少阳寒热往来之不同点是:后者恶寒、发热无定时,可一日数潮,病程较短,且有胸协苦满,口苦咽干等少阳症。外感疟邪寒热往来,治宜去邪截疟,方选截疟七宝饮,如虚人反复发作者,用何人饮。

湿热郁阻三焦寒热往来,本证为湿温病邪热痰浊留恋三焦,伏留不解,三焦气化失司,出现寒热起伏,胸脘痞闷,腹胀,溲黄短赤,苔腻等湿热交阻上、中、下三焦的症状特点。治宜分消走泄,宣展气机,方选黄连温胆汤加味。本证与上二证不同,邪入少阳以寒邪为患,属伤寒;外感疟邪以疟邪为患,属疟疾;本证以湿热为患,属湿温病。临床表现各具特征,邪入少阳寒热往来,忽寒忽热,发无定时;外感疟邪寒热往来休作有时;湿热郁阻三焦寒热起伏,病势缠绵,汗出不解。再根据苔脉兼症,是容易鉴别的。

[文献别录]

《医学纲目.疟寒热》:"卫与邪相并,则病作,与邪相离则病休,其并于阴则寒,并于阳则热,离于阴则寒已,离于阳则热已,至次日又集而并合,则复病已。"

《类证活人书》:"往来寒热者,阴阳相胜也,阳不足则先寒后热;阴不足则先热后寒。"

6但热不寒

[概念]

但热不寒是指热性病过程中,出现但发热而不恶寒的症状。

发热成因很多,一般分外感发热、内伤发热两类。通常外感发热起病急,热势高;内伤发热起病缓,常见低热。外感热初起,发热恶寒或恶风同时并见,当表邪入里化热,多表现为但热不寒。《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指出:"不恶寒,但热者,实也。"后世皆宗其说,作为外感热病辩证中病邪入里的标志之一。

本篇主要讨论外感热病中的但热不寒症状,至于内伤发热,及"温疟""瘅疟"所见的但热不恶寒则分别在。五心烦热"、"潮热"、"寒热往来"等有关条目中阐述。

[鉴别]

常见证候

邪热蕴肺但热不寒:发热而不恶寒,咳嗽胸痛,喀痰厚稠、黄腥,鼻煽气粗,口渴咽痛,舌红苔黄燥或黄腻,脉滑数。

热炽阳明但热不寒:不恶寒,反恶热,壮热面赤,大汗出,大烦渴,小便黄少,舌质红,苔黄,脉洪大。

热结肠道但热不寒:壮热不恶寒,日哺为甚,腹满硬痛,按之坚实,大便不通或热结旁流,甚则神昏谵语、烦躁不安,舌苔黄燥或焦黑,脉沉实有力。

湿热郁蒸但热不寒:身热起伏而不恶寒,午后转盛,汗出不解,渴不

引饮,胸闷脘痞,身重纳呆,舌苔黄腻,脉弦滑数。

暑热伤气但热不寒:发热不恶寒,头痛,面赤气粗,胸闷烦躁,口渴

引饮,汗出过多,舌红苔黄燥,脉洪数。

热入营血但热不寒:发热入暮尤甚而不恶寒,烦躁不寐,口干,甚则谵语发狂、神昏,斑疹透露,舌质红绛,苔少或光剥,脉细数。

鉴别分析

邪热蕴肺但热不寒:多由风热之邪上受,或外感寒邪郁而化热,邪热

犯肺,肺热灼津,炼津成痰,痰热壅阻,肺失清肃所致。初起可见恶寒发热,继则但热不寒,咳嗽胸痛,喀痰厚稠黄腥,鼻煽气粗。其辩证要点为发热不恶寒,咳嗽气粗,痰黄稠为特点,治宜清肺泄热,化痰止嗽。方选《千金》苇茎汤、合泻白散、或麻杏石甘汤加减。

热炽阳明但热不寒与热结肠道但热不寒:两证均属邪热入里的阳明病。不同的是一为阳明经证,一为阳明腑证。《医宗金鉴.伤寒心法要诀.阳明热病脉证》曰:"白虎烦渴热阳明,汗出身热脉长洪,不恶寒兮反恶热"。故热炽阳明的辨证要点是:大热,大汗出,大烦渴,脉洪大。邪炽阳明,气分大热,故不恶寒反发热;热甚则腠理开泄,故大汗出;邪热内扰,灼伤津液,则大烦渴而脉洪大。《医宗金鉴.伤寒心法要诀.阳明府病脉证》曰:"胃实脉大府阳明,大便难兮脾约同,蒸蒸潮热濈汗汗,满痛始可议三承",故热结肠道的辨证要点是:日哺潮热,腹满硬痛,大便不通,甚则神昏谵语,舌苔黄燥或焦黑,脉沉实有力。邪热

结于肠胃,则腑气不通;传导失司,则腹满硬痛,大便燥热,或热结旁流;邪热蒸迫,里热内扰,神明逆乱,则神昏谵语,舌苔黄燥,焦黑。前者治宜清气泄热,方选白虎汤加减,若里热灼伤气津,治宜清热泄火,益气生津,方选白虎加人参汤。后者治宜泄热迫腑,攻下燥结,根据热结之轻重,选用大承气汤、小承气汤或调胃承气汤。

湿热郁蒸但热不寒与暑热伤气但热不寒:两证常见于夏秋季节,病邪均在气分。但病因不同,临床表现亦各有特点。湿热郁蒸但热不寒的发病多在夏秋之交及阴雨潮湿的季节,湿热相兼为患,湿为阴邪,其性重浊粘滞,挟热熏蒸,故病程较长、缠绵难愈。初期发热伴有恶寒,继则邪热留恋气分,但热不寒。薛生白《温热病篇》:"湿热症,始恶寒,后但热不寒,汗出胸痞,舌白口渴不引饮。"辨证要点是身热不扬,朝衰哺盛,而见胸痞纳呆,恶心口苦,渴不引饮等湿阻气机的症状。暑热伤气但热不寒的发病多由夏月伤暑,或因汗出过多,伤津耗气;或因露宿贪凉,暑邪乘虚侵袭所致。辨证要点是壮热面赤,烦渴引饮等暑伤气分的症状。前者治宜宣气化湿清热达邪。方选三仁汤,连朴饮等;后者治宜清暑泄热,益气生津,方选王氏清暑益气汤,初期可配合白虎汤,后期可配合生脉散。

热入营血但热不寒:多由热邪深入营血所致。热邪烁营血,故热势鸱张,但热不寒。叶香岩《外感温热篇》云:"卫之后方言气,营之后方言血。"营分证进一步发展即为血分证。两者难以截然分开。其辨证要点:但热不寒,热势昼轻夜重,烦躁不寐,神昏谵语,舌质红绛,热甚动血则见吐血、便血、溲血、发斑等症。治宜清营凉血泄热解毒,

方选清营汤、犀角地黄汤加减。

但热不寒是病邪入里化热的一种症状,此际病邪亢盛,正气御邪,邪正剧烈相争,多属实证,为热病过程中决定疾病转归的关键时刻。临床需详察邪热的在气在营在血之变化,把握病机。治疗的基本原则是撤邪以泄热。《景岳全书.难证谟》说:"治热之法,凡微热之气,宜凉以和之,火热之气,宜寒以制之,郁热在经络者,宜疏之发之,结热在脏腑者,宜迫之利之,....."可谓要言不烦对本症的辨证论治颇有启发之意义。

[文献别录]

《景岳全书.杂证谟》:"凡热病之作,亦自有内外之辨,如感风寒而传化为热,或因时气而火盛为熟,此皆外来之热,即伤寒瘟疫时毒痎疟之属也,至若内生之热,则有因饮食而致者,有因劳倦而致者,有因酒色而致者,有因七情而致者,有因药饵而致者,有因过暖而致者,有因阴虚而致者,有偶感而致者,有积累而致者,虽其所因不同而病候过表里,故在外者但当察经络之深浅,在内者但当察脏腑之阴阳。"

《杂病广要.内因类.恶寒发热》:"发热者,热之发现于肌表者也。凡病多发热,热生于火,火本于气。其理不外气乖与气郁二端。气乖有三:一曰阳亢发热,一曰阴虚发热,一曰阳虚发热。气郁有七:一风寒郁热,一饮食郁热,一为痰饮郁热,一为瘀血郁热,一为水湿郁热,一为奸气郁热,一为脾气郁热。"

7潮热

[概念]

潮热是指发热盛衰起伏有定时,犹如潮汐一般。

本症《伤寒论》称"日晡潮热",后世又有"午后潮热"之说。临床表现不同于一般的发热。若一日数发,即为发热,不属潮热范围。

疟疾的发热虽然蓄作有时,但是寒热往来,交替出现,而潮热则是但热不寒,两者不难区分。

[鉴别]

常见证候

阳明腑实潮热,日晡潮热,手足濈然汗出,腹部硬满疼痛,大便秘结或热结旁流,或神昏谵语,烦躁不安,舌苔焦黄,脉沉实。

阴虚血亏潮热:午后或夜间潮热,手足心热,心烦失眠,心悸盗汗,消瘦神悴,舌质红少苔,脉细数。

脾胃气虚潮热:上午潮热,下午热退或午后发热,少气懒言,神疲肢软,自汗,面色(左白右光)白,舌淡嫩,脉虚细弱。

暑热伤气潮热:多为小儿疰夏发热,或早热暮凉,或暮热早凉,口渴引饮,烦躁不安,纳呆神倦,舌苔腻,脉细数。

瘀血内郁潮热:午后或夜间发热,咽噪口干,漱水不欲咽,腹中症块,或身有痛处,甚则肌肤甲错,两口黯黑,舌见瘀斑或青紫,脉细涩。

鉴别分析

阳明腑实潮热,多由表邪不解,入里化热,与肠中有形之邪相结,遂成"胃家实"。阳明气旺于申酉(下午4-8时之间),故见日晡潮热之证。《伤寒论.辨阳明病脉证并治》:"阳明病,脉迟,虽汗出不恶寒者,其身必重,短气,腹满而喘,有潮热者,此外欲解,可攻里也。……若汗多,微发热恶寒者,外未解也,其热不潮,未可与承气汤。"提示潮热为阳明腑证已成,可予攻下。其辩证要点:发热以傍晚为甚,热势旺盛而汗出,兼有燥屎内结(腹满拒按,便秘,舌苔焦黄)的症状。治宜攻下泄热,随热结的轻重方选大承气汤、小承气汤或调胃承气汤。脾胃气虚潮热与暑热伤气潮热:两者均可出现气虚的表现,潮热以低热为主,前者多发生于成人,后者乃是小儿在夏季的常见症,秋凉可自行缓解。脾胃气虚潮热多由劳倦内伤,饮食失节,中气不足而下溜,阴火上乘土位而致。《素问.调经论》曰:"有所劳倦,形气衰少,榖气不盛,上焦不行,下脘不通,胃气热,热气熏胸中,故内热。"亦即东垣《脾胃论.饮食劳倦所伤始为热中论》所说"火与元气不两立,一胜则一负。"暑热伤气潮热,多为小儿疰夏的临床表现,盖小儿阴气未充,阳气未盛,不能耐受暑热熏蒸,气阴受损,故见潮热,又称"夏季热"。成人亦间或有之。《丹溪心法.中暑》:"注夏属阴虚,元气不足,夏初春末,头痛脚软,食少体热者是。"两症的鉴别要点是:脾胃气虚潮热,一般在上午发热,下午热退,亦有午后发热者。兼见其它气虚(气短懒言,倦怠自汗)的症状。治宜甘温除热,方选补中益气汤;暑热伤气潮热是早热暮凉,或暮热早凉,兼见暑热伤气(口渴欲饮,

中医诊断学三基本

《中医诊断学》 1.中医诊断的三个基本原则是什么? (1)整体审察:人体局部与整体、内脏与官窍、人与自然是一个有机的统一整体。人体内外环境不能维持在一定范围内的和谐统一,便可能发生疾病。因此,在对疾病进行诊察时,不要只见树木而不见森林,要从整体上综合审察。 (2)诊法合参:由于疾病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其临床表现可体现于多个方面,因而为详尽地获取临床资料,必须把望、闻、问、切四诊从不同角度收集到的病理信息进行综合,互参互校,四诊之间只能相互补充,不可相互取代。四诊合参,方可为正确的诊断提供可靠的客观依据。 (3)病证结合:中医对每一疾病的诊断,包括病名诊断和证候辨识两方面。病是对疾病全过程的特点与规律所作的高度病理概括,而证是对疾病所处一定阶段的病因、病性、病位等所作的病理概括。故辨病有利于从疾病全过程、特征上认识疾病的本质,辨证则重在从疾病当前的表现中判断病位与性质,抓住当前的主要矛盾,所以中医强调辨病与辨证相结合,从而有利于对疾病本质的全面认识。 2.问诊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1)一般项目:包括姓名、性别、年龄、职业、婚否、民族、籍贯、工作单位、家庭住址、就诊日期、病史陈述者、发病季节等。 (2)主诉:是病人就诊时陈述的最主要的症状或体征及持续时间。如“发热恶寒三天”。主诉一般不使用病证名称。如“发热恶寒三天”,不能记为“感冒三天”。若病情复杂,其主诉中包括前后不同时间出现的几组主要症状,则应按其出现的顺序排列,如“心慌、气喘四年,下肢浮肿十天”等。 (3)现病史:是指主诉所述的疾病,从起病到此次就诊时疾病的发生、发展及变化的全过程。包括发病情况、演变过程、诊治经过和现在症状四个部分。 (4)既往史:是指除主诉所述疾病以外的患病或健康情况。包括问过去一般健康情况、传染病史和预防接种史及其他病史。 (5)个人史:是指患者的日常生活、工作等方面的情况。主要包括出生地、居住地及经历地;工作性质、劳逸起居;性情、饮食习惯;婚姻生育史等。 (6)家族史:是指询问病人直系亲属的健康和患病情况。主要询问与病人长期生活相处的父母、兄弟、姐妹、配偶、子女等的情况。 3.恶寒、恶风、畏寒各自的特征及其临床意义有哪些? (1)恶寒:以无风自冷,加衣被或近火取暖不缓解为特征。多为寒邪外袭,腠理密闭,卫阳遏郁而不达,皮毛失其温煦所致。恶寒常见于外感病初期,是表证的主要症状之一。 (2)恶风:以遇风觉冷,避风可缓为特征,较恶寒为轻,一般为外感风邪所致。因风性开泄,腠理疏松,故微有冷感而避风可缓。在内伤病中,也可见恶风,多为肺卫气虚,卫表不固所致。由于恶风主要以腠理不固密为病理基础,故常与汗出同时存在。 (3)畏寒:以经常自觉怕冷,加衣被或近火取暖,可以缓解为特征。多属阳气虚于内,机体失却阳气的温煦,故时感怕冷,而加衣被可防止阳气耗散,近火取暖可资助阳气,故畏寒可缓。 4.临床常见的寒热类型有哪些? (1)恶寒发热:即恶寒与发热并见。其原因是由于外邪袭表,卫阳抗邪,正邪相争于肌表,致卫阳之气不得宣发,肌表失却温煦则恶寒,卫阳郁遏则发热。寒与热并见有轻重的区别。恶寒重发热轻者,主表寒证,是外感寒邪所致。发热重恶寒轻者,主表热证,是外感热邪所致。发热轻而恶风者,主太阳中风证,是外感风邪所致。

咳嗽中医症状鉴别

咳嗽的症候鉴别诊断 咳嗽,是由肺失宣降,肺气上逆引起的,以发出咳声,或咳吐痰液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病证。 咳嗽既可以是独立性的病证,又可以是肺系统多种疾病的一个症状。其病名最早见于《黄帝内经·咳论》,该书对咳嗽的病因,病机,症状作了详细的论述,并提出了“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阐明了造成咳嗽的原因多种多样,其病证与症候也是各有不同,后世医家在此基础上不断进行补充完善,直至明代医家张介宾执简驭繁,将咳嗽分为了外感,内伤两大类,由此使得咳嗽的辨证分类渐趋成熟。 咳嗽总的病机为肺失宣降,肺气上逆。辨证要点主要为外感内伤,虚实,咳嗽特点以及咳痰特点。根据辨证要点和病机大致分为外感咳嗽和内伤咳嗽。 1.外感咳嗽 外感咳嗽多是六淫外邪侵袭肺系,肺气被郁,肺失宣降,导致咳嗽。其中,风邪为六淫之首,其他外邪多易随风邪侵袭人体,故外感咳嗽多以风为先导,挟寒、热、燥等邪,表现为风寒、风热、风燥相合为病。多为新病,起病急,病程短,常伴有恶寒,发热,头痛等肺卫表证。 外感咳嗽多属邪实,为外邪犯肺,肺气壅遏不畅所致。因于风寒者,肺气失宣,津液凝滞;因于风热者,肺气不清,热蒸液聚为痰;因于风燥者,燥邪灼津生痰……其病证症候鉴别诊断大致分为: 1.1风寒咳嗽 主要症状为咳嗽声重,气急,咽痒,痰稀薄色白,常伴恶寒发热,无汗,头痛,鼻塞,流清涕,肢体酸痛,舌苔薄白,脉浮紧。 风寒袭肺,肺气壅塞不宣,则咳嗽声重,气急;风寒上受,肺窍不利则鼻塞流涕,咽喉作痒;痰稀薄色白,为寒邪郁肺,气不布津,凝聚为痰。恶寒发热,无汗,头痛,肢体酸痛,为风寒外束肌腠,舌苔薄白,脉浮紧为风寒在表之证。 治疗上以三拗汤和止嗽散加减,疏风散寒,宣肺止咳。 1.2风热咳嗽 主要症状为咳嗽频剧,气粗或咳声嘶哑,咽燥喉痛,咳痰不爽,痰粘稠色黄,常伴恶风,身热,鼻塞流黄涕,口渴,舌苔薄黄,脉浮数或浮滑。 风热犯肺,肺失清肃,则咳嗽频剧,气粗或咳声嘶哑;肺热伤津

-中医书籍推荐书目(定稿)

中医书籍推荐书目 中医博大精深,中医教材当然很重要,是入门之书,学完教材之后,可以建立一个中医知识的大体框架,然而距离中医临床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中医书籍浩如烟海,还要看很多课外书。现为同学们推荐一些中医书籍。 1、《名老中医之路》,此书很多名医的成长之路值得借鉴,比如说他们是如何成才的,主要学了哪些中医著作。 2、《新编中医入门》董汉良著,金盾出版社。该书主要构建中医基本框架,并对每一部分如内、外、妇、儿等介绍了学习方法、主要内容及其参考书目。书很薄,内容丰富。 3、《中医临床传统流派》黄煌著,相当于中医医学史,可以对古代中医有个大体的认识。 4、《医古文》段逸山著。学中医,古文是障碍之一。 中医书很多,所以看书要精挑细选,先要用尽量少的书尽快建立一个基本框架,然后再广泛涉猎,所以在学校这几年时间很关键,工作之后想看书都可能没时间。 以下我分类列举书目,同学们要在每一个类别中先选其中的一本,看完所有类别,这样才能尽快建立一个框架。 一般而言,1990年是中医的转折点,1990年之后中医转向衰败,所以1990年之后写的中医书,很多都是纸上谈兵,除了几位名

家著作之外,好书不多。 壹、四大基础: 一《中医基础理论》 二、《中医诊断学》 (一)四诊: 1、清代·《医宗金鉴·四诊心法要诀》 2、清代·林之瀚《四诊抉微》 (二)望诊: 1、民国·曹炳章《辨舌指南》 2、清代·汪宏《望诊遵经》 (三)切诊: 1、现代·李士懋《濒湖脉学解索》 2、民国·张山雷《脉学正义》 3、清代·赵文魁《文魁脉学》 4、晋·王叔和《脉经》 (四)辨证: 1、现代·孙其新《谦斋辨证论治学:当代名医秦伯未辨证论治精华》 2、现代·欧阳锜《中医症证病三联诊疗》 2、现代·姚乃礼著《中医症状鉴别诊断学》

《中医诊断学》复习提纲

《中医诊断学》复习提纲 绪论 1.中医诊断学的基本原则、整体审查,诊法合参,病症结合 2.中医诊断学的基本原理、内容:司外揣内、见微知著、以常衡变的概念 3.中医诊断学的发展简史:第一部舌诊专著《敖氏伤寒金镜录》、第一部脉诊专著《脉经》 第二章四诊 第一节望诊 1.望神的主要内容:目光(重点)、神志、面色、形态等 2.得神的临床表现及意义 得神:有神、精充气足神旺 面色:面色润泽 两目:活动灵敏、精彩内含、炯炯有神 言语呼吸:言语正常、呼吸气息平顺 形态:形体壮实、肌肉不削、形体活动正常 精神:精神充沛、神清、对外界反应合理 饮食:正常或稍减 临床:正气未伤,脏腑功能未衰,病轻预后好 3.失神的临床表现及意义 失神:无神、精损气亏神衰 面色:晦暗暴露 两目:活动迟钝、目无精采 言语呼吸:言语失常、呼吸气息低弱 形态:形体瘦弱、大肉已脱、强迫体位、反应迟钝、烦躁不安、循衣摸床、摄空理线 精神:神志不清,精神萎靡不振,对外界反应失常 临床意义:正气已伤,脏腑功能衰败(虚) 4.假神的概念、临床表现及意义 假神:垂危病人出现精神暂时好转的假象,临终前预兆(回光反照,残灯复明) 面色:突然颧红如妆 两目:目光突然转亮、浮光外露 言语呼吸:突然言语不休、声音转亮 精神:突然精神转佳、意识似清 饮食:突然思食、索食 临床意义:脏腑精气耗竭,阴阳即将离决阴不敛阳,虚阳外越 5.常色的概念和特点 常色:正常生理状态时面部的色泽:红黄隐隐,明润含蓄──有胃气,有神气 6.病色的概念、特点及五色的主病 病色:人体在疾病状态时的面部色泽 善色-五色光明润泽,虽病脏腑精气未衰,胃气尚荣于面,“气至”,预后良好青如翠羽、赤如鸡冠、黄如蟹腹、白如豕膏、黑如乌羽

西医鉴别诊断最新版本

西医鉴别诊断: 脑病1 常在活动、情绪激动或血压升高时发病,起病急,多有意识障碍,常伴头痛、呕吐、偏瘫等,病情较重,预后不佳。而脑梗塞则因脑血管堵塞造成相应供血区域血流中断,脑组织不同程度坏死所致,静态时发病者较多,多无意识障碍,主要表现为偏瘫,失语,口舌歪斜等,症状相对为轻。二者通过头CT可明确鉴别:前者表现为高密度病灶,后者表现为低密度病灶。 2CT或MRI检查上均可见明显的小低密度灶或异常信号,但前者多发于50岁以上病人,有长期高血压病史,急性起病,症状较轻,神经体征有明显的孤立性,预后较好;而后者发病年龄较轻,起病缓慢,可有多次的反复发作病史,神经体征表现为多灶性,预后不佳。可兹鉴别。 3 平衡三联病损造成,自觉有旋转感或身体运动感,并伴有恶心呕吐、面色苍白等植物神经功能失调症状;假性眩晕为平衡三联的大脑皮质中枢病变或受累所致,自觉症状较轻,无旋转感,不伴植物神经功能失调症状。 4 属真性眩晕,前者是由于前庭神经核以上的平衡三联系统病变所致,症状较轻,常可忍受,时间持续,无恶心呕吐及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症状,查体可有眼震。后者病变在前庭神经核以下,起病急,呈发作性,程度重,持续时间短,表现为显著的运动错觉,即旋转感,行走中偏斜或倾倒,伴恶心呕吐,面色苍白,血压下降,出冷汗等植物神经症状,有眼震,且程度与眩晕程度一致。常见于美尼尔病,前庭神经炎,迷路炎等。 5 久的精神刺激所致,患者并无智力障碍;而本病主要发生于老年人,以智力减退为主要临床表现,故可鉴别。 6

于维生素B12缺乏引起的一种神经系统变性疾病,主要累及脊髓侧索、后索和周围神经,以双下肢深感觉缺失、感觉性共济失调、痉挛性瘫痪及周围神经病变为主要临床表现。呈亚急性或慢性气病,有引起维生素B12缺乏的病因,在神经系统症状出现前多有乏力、舌炎、腹泻等贫血表现。发病早期维生素B12治疗有效。而多发性硬化是一种与自身免疫反应有关的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白质脱髓鞘病变,起病较急,中枢神经白质内有2个以上病灶损害的客观体征,且病程中常有复发、缓解的交替出现,不伴有对称性周围神经损害的表现,激素治疗有效。 7、眩晕按病变部位及临床表现不同的眩晕主要分为:(1)周围性眩晕(真性眩晕):是由前庭器官病变,即前庭感受器及前庭神经颅外段(末出内听道)病变引起。见于迷路央、中耳炎、前庭神经元炎、内耳眩晕症(梅尼埃)病3等。表现为:①眩晕:突然发生.为剧烈旋转性或上下左右摇晃感,每次持续时间短(数十分、数小时、数天),头位或体位改变可使症状加重,闭目后不减轻;②眼球震颤:为眼球不自主有节律地短促地来回摆动,习惯上将快相方向作为眼震方向;周围性眩晕时眼震与眩晕发作同时存在,眼震幅度细小与眩晕程度一致,多为水平性眼震或水平加旋转性,绝无垂直性,眼震快相向健侧或慢相向病灶侧(破坏性病变),向健侧注视时眼震加重;③平衡障碍:多为旋转性或上下左右摇摆性运动感,站立不稳;④自主神经症状:如严重恶心、呕吐、出汗及面色苍白等;⑤常伴有明显的耳鸣、听力减退、耳聋等症状,而无脑部功能损害的表现。(2)中枢性眩晕(亦称假性眩晕):由前庭神经颅内段、前庭神经核、核上纤维、内侧纵束及皮质和小脑的前庭代表区病变所致多见于椎基底动脉供血不全.小脑、脑干及第四脑室肿瘤,颅内高压症,听神经瘤和癫痫等。表现为:①眩晕:程度较周围性轻,性质为旋转性或向一侧运动感,闭目后可减轻,持续时间长,可达致数周、数月,甚至数年,与头部或体位改变无关;②眼球震颤:粗大,持续存在,与眩晕程度不一致;其眼震快相向健侧(小脑例外),或眼震方向不一致的;③平衡衡障碍:表现为旋转性或向一侧运动感,站立不稳;④自主神经症状:不如周围性明显无明显耳鸣、听力减退、耳聋等症状,但有脑功能损害表现,如头痛、颅高压、脑神经损害、瘫痪和抽搐等。

中医诊断学

二、中医诊断学 (一)绪论 1.中医诊断学的主要内容:四诊、辨证、辨病、病案书写。 2.中医诊断的基本原理:司外揣内,见微知著,以常达变。 3.中医诊断的基本法则:整体审察、四诊合参、辨病与辨证相 结合。 4.中医诊断学的发展简史。 (二)望诊 1.望诊的概念和原理。 2.望神:得神、少神,失神、假神及神乱的表现与临床意义。 3.望色:常色和病色的概念,面部的脏腑分属部位,五色的主病,望色十法的内容。 4.望形体:强、弱、胖、瘦及常见畸形的表现与临床意义。 5.望姿态:常见异常姿态的表现与临床意义。 6.望头面五官:头面与发、目、鼻、耳、口与唇,齿龈及咽喉的常见异常表现与临床意义。 7.望躯体:颈项、胸胁、腹、背部、腰部及四肢的常见异常表现与临床意义。 8.望二阴:前阴、后阴的常见异常表现与临床意义。 9.望皮肤:全身皮肤色泽变化及斑疹、白(疒咅)、痈、疽、疔、疖等的表现与临床意义。 10.望排出物:痰涎、呕吐物、大便、小便等色、质、量变化的内容与临床意义。 11.望小儿食指络脉:望食指络脉的方法及常见食指络脉变化的临床意义。 12.望舌:舌诊的原理;舌诊的方法和注意事项,舌诊的内容,正常舌象的特征及其生理变异,望舌体(舌神、舌色、舌形、舌态及舌下络脉)的内容及其临床意义,望舌苔(苔质、苔色)的内容及其临床意义,舌象分析要点及舌诊的临床意义,危重舌象诊法。 (三)闻诊 1.听声音:语声、语言、呼吸、咳嗽、呕吐、呃逆、嗳气、太息、喷嚏、呵欠和肠鸣等声音的改变及其临床意义。 2.嗅气味:病体与病室异常气味的临床意义。 (四)问诊 1.问诊的一般内容:问一般情况、问生活史、问家族病史、问既往病史、问起病及现在症状。 2.问现在症状 (1)问寒热:寒、热的基本概念,恶寒发热、但寒不热、但热不寒、寒热往来的概念、表现类型及临床意义。 (2)问汗 表证辨汗:无汗与有汗的产生机制及其临床意义。 里证辨汗:自汗、盗汗、大汗、战汗、黄汗的表现及其临床意义。 局部辨汗:头汗、半身汗、手足心汗、阴汗的表现及其临床意义。 (3)问疼痛 问疼痛的性质:胀痛、刺痛、走窜痛、固定痛、冷痛、灼痛、绞痛、隐痛、重痛、疫痛、掣痛和空痛的表现及其临床意义。 问疼痛的部位:头痛、胸痛、胁痛、胃脘痛、腹痛、背痛、腰痛、四肢痛和周身疼痛的类型及其表现。 (4)问头身胸腹不适:头晕、胸闷、心悸、胁胀、脘痞、腹胀、身重、麻木和乏力等症状的表现及其临床意义。 (5)问耳目:耳鸣、耳聋、目痛、目眩、目昏和雀盲的表现及其临床意义。 (6)问睡眠:失眠的概念及常见原因,嗜睡的概念及常见原因。

(完整版)中风病中医辩证论治

中风的中医辨证论治 脑血管病是临床常见病症之一,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合并症多及治愈率低的“四高一低”的特点。中西医结合是治疗该病的优势。 祖国医学对脑血管病(中风)的论述 祖国医学将脑血管疾病多称为“中风”。中风为内科常见急症之一。其起病急骤,变化迅速,证见多端,犹如自然界风性之善行数变,故前人以此类比,名日中风。对于中风病的治疗及预防,历代医家均极为重视。通过长期医疗实践积累,逐步形成了祖国医学对中风病独特的医疗优势。 一、中风病的发展源流 祖国医学对脑血管疾病的认识经过了长期的临床实践。多认为发生中风病,系指患者真阴素亏,正气不足,或五志过极,或高梁厚味。或尺牍思劳过度,以致心肝火炽,内风旋动,气逆血菀于上,痰浊蒙闭清窍,表现为猝然昏仆,不省人事,伴有口眼歪斜,半身不遂,言语蹇涩或失语;或不经昏仆,仅以歪僻不遂为主要症状的一种脑病。因本病起病急骤,变化迅速,与自然界

之风邪特性相似,故古人以此类比,名日中风。 历经几千年,经过无数医家的实践和钻研,对中风之病因病机病位的论述祖国医学认为中风之病的病机为本虚标实,下虚上实,以肝、脾、肾虚为本,风火痰瘀为标,病位在脑,但与五脏有关。形成了祖国医学独特的理论体系。 二、中风病的病因病机 祖国医学认为中风的发生,不外乎内因与外因两个方面。主要因素在于患者平素气血亏虚,心、肝、肾三脏阴阳失调,兼之忧思恼怒,或饮酒饱食,或房室劳累,或外邪侵袭等因素,以致气血运行受阻,经脉痹阻,失于濡养;或阴亏于下,肝阳暴涨,阳化风动,血随气逆,挟痰挟火,横窜经络,蒙闭清窍而卒然仆倒,半身不遂,而发中风。 (一)内因 内因在中风发病中起主要作用,已为临床实践所反复证实。 (1)情志失调 情志即七情,指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情志变化。情志是机体对外界事物的不同反映,在正常情况下,不会使人致病。只有长期情志变化刺激,使人体气机紊乱,脏腑阴阳气血失调才会导致中风的发病。 七情中,又惟忧思郁怒为最甚。

中医症状鉴别诊断学-2

常见证候 损伤瘀血足趾发黑:起病突然,有明显外伤史,根据其外伤的程度,瘀血紫黑及疼痛肿胀的情况也有轻重不同。无明显全身症状可辨,舌、脉正常。寒湿下注足趾发黑:初起,轻者足趾暗红,肿胀,发凉,疼痛,跛行。重者肤色紫黑,疼痛剧烈,手足冰冷,趺阳脉沉伏。肌肤溃烂,但流血水,气味秽臭,痛如刀割,常抱足抵胸而坐,昼夜难眠。舌淡润,脉沉微。 湿毒下注足趾发黑:足趾及下趾皆肿痛,足趾紫黑。湿烂渗水,清稀 秽臭,剧痛难忍,病损处与正常肌肤之间无明显界线可分,重者可迅速向上蔓延,舌红苔黄,脉沉。 肝肾阴虚足趾发黑:足趾紫黑干枯,病损处与正常肌肤界线分明,疼痛,舌红少苔,脉细。 鉴别分析 损伤瘀血足趾发黑:瘀血肿胀明显,疼痛剧烈,由于其为压砸损伤所致,治疗应予活血祛瘀止痛为主,可将葱炒熟捣烂熨敷之或刺放其瘀血,则疼痛、肿胀可立消其大半。 常见证候 寒热下注足趾发黑与湿毒下注足趾发黑、肝肾阴虚足趾发黑:三证共 同点均为足趾发黑而奇痛难忍,其初始病因多有长期感受寒凉的病史, 多发生于中年以后的男性。寒湿下注者,缘由阴寒湿毒久伏于内,血

损伤瘀血足趾发黑:起病突然,有明显外伤史,根据其外伤的程度,瘀血紫黑及疼痛肿胀的情况也有轻重不同。无明显全身症状可辨,舌、脉正常。寒湿下注足趾发黑:初起,轻者足趾暗红,肿胀,发凉,疼痛,跛行。重者肤色紫黑,疼痛剧烈,手足冰冷,趺阳脉沉伏。肌肤溃烂,但流血水,气味秽臭,痛如刀割,常抱足抵胸而坐,昼夜难眠。舌淡润,脉沉微。 湿毒下注足趾发黑:足趾及下趾皆肿痛,足趾紫黑。湿烂渗水,清稀 秽臭,剧痛难忍,病损处与正常肌肤之间无明显界线可分,重者可迅速向上蔓延,舌红苔黄,脉沉。 肝肾阴虚足趾发黑:足趾紫黑干枯,病损处与正常肌肤界线分明,疼痛,舌红少苔,脉细。 鉴别分析 损伤瘀血足趾发黑:瘀血肿胀明显,疼痛剧烈,由于其为压砸损伤所致,治疗应予活血祛瘀止痛为主,可将葱炒熟捣烂熨敷之或刺放其瘀血,则疼痛、肿胀可立消其大半。 常见证候 损伤瘀血足趾发黑:起病突然,有明显外伤史,根据其外伤的程度,瘀血紫寒热下注足趾发黑与湿毒下注足趾发黑、肝肾阴虚足趾发黑:三证共 同点均为足趾发黑而奇痛难忍,其初始病因多有长期感受寒凉的病史, 多发生于中年以后的男性。寒湿下注者,缘由阴寒湿毒久伏于内,血

中医疾病鉴别诊断学

中医疾病鉴别诊断学 一、中医痞满鉴别诊断: 1.痞满与胃痛:两者病位同在胃脘部,且常相兼出现。然胃痛以疼痛为主,胃痞以满闷不适为患,可累及胸膈;胃痛病势多急,胃脘部可有压痛,而胃痞起病较缓,压之无痛感,两者差别显著;此患者无明显胃脘部疼痛,故属痞满。 2.痞满与结胸:两者病位皆在脘部,然结胸以心下至小腹硬满而同,拒按为特征;痞满则在心下胃脘,以满而不痛,手可按压,触之无形为特点。该患者胃脘、腹部柔然,压之不痛,不属结胸。 3.痞满与鼓胀:二者均有胀满感,鼓胀以腹部外形胀大如鼓为特征,胃痞则自觉满闷,外无胀大之形;鼓胀病位在大腹,或有形或无形,胃痞病在胃脘,均为无形;鼓胀按之腹皮急,胃痞按之柔软。 4.痞满与胸痹心痛:胃痞常伴有胸膈满闷,胸痹偶有脘腹不舒,但二者有病在心胸和病在胃脘之不同,可予区别。胸痹心痛属胸阳痹阻,心脉瘀阻,心脉失养为患,以胸痛,胸闷,短气为主症,伴有心悸、脉结代等症状;胃痞系脾胃功能失调,升降失司,胃气壅塞所致,以胃脘痞塞满闷不舒为主症,多伴饮食减少,得食则胀,嗳气则舒等症状。二、胁痛鉴别诊断: 1.胁痛与悬饮:悬饮可表现为胁肋疼痛、但表现为饮留胁下、胸肋胀痛、持续不已伴咳嗽、咳痰、呼吸疼痛时加重、常喜向病侧睡卧,侧肋间饱满,叩呈浊音,或见发热,一般不难鉴别。 2.胁痛与胸痛:胸痛以胸部胀痛为主,可涉及胁肋部,常伴有胸闷不舒,心悸短气,咳嗽喘息,痰多等心肺病证候;胁痛部位在一侧或两侧胁肋部胀痛或窜痛为主,常伴口苦、目眩等肝胆病症状。 3.胁痛与胃脘痛:胃脘痛部位在上腹中部胃脘处,兼有恶心嗳气,吞酸嘈杂等胃失和降的症状;而胁痛部位在上腹两侧胁肋部,常伴恶心,口苦等肝胆病症状。三、黄疸的鉴别诊断: 1.黄疸与萎黄:黄疸的发病与感受外邪,饮食劳倦或病后有关,其病机为湿滞脾胃、肝胆疏泄,胆汁外溢;其主症为目黄、身黄、小便黄。萎黄之病因与饥饱劳倦、病后失血有关,其病机为脾胃虚弱、气血不足、肌肤失养。其特征是双目不黄,常伴有眩晕、气短、心悸等 症。 2.阳黄与阴黄的鉴别诊断:临证应根据黄疸的色泽,并结合症状、病史予以鉴别。阳黄以皮肤黄色鲜明、发病急、病程短、伴身热口干苦、舌苔黄腻、脉弦数。急黄为阳黄之重症,病情急骤,疸色如金,兼见神昏、发斑、出血等危象。阴黄面色晦暗、病程长、病势缓、伴纳少、乏力、舌淡、脉迟或细缓。四、积聚的鉴别诊断: 1.积聚与痞满: 痞满是指腹部痞塞不通,满闷不舒,系自觉症,而无块状扪及。积聚是指腹内有结块,或痛或胀,不仅是自觉症状,而且有结块扪及。 2.癥积与瘕聚:癥积是指腹内结块有形可征,固定不移,痛有定处,病属血分,多为脏病,形成时间较长,病情一般较重。瘕聚腹内结块聚散无常,痛无定处,病在气分,多为脏病,病史短病,病情一般较轻。 3.积聚与鼓胀:鼓胀以肚腹胀大、鼓之如鼓为特征。其与积聚相同的是腹内均有积块,但鼓胀的积块多位于

中医诊断学知识重点

第一单元绪论 中医诊断三大原则:整体审察,四诊合参,病证结合。 中医诊断基本原理:司外揣内,见微知著,以常衡变。 第二单元望诊 1望神 ①得神:健康 ②失神、无神:重病,久病,虚证,实证。 精亏盛衰:意思模糊,目无光彩,眼球呆滞。→提示:脏腑精气亏虚已极。 邪盛神乱(病重):实证导致谵语←热扰心神所致实证。 ③少神:得神与失神之间,亚健康:精神不振,面色不华,肌肉松软,倦怠乏力。 ④假神:突然面红如妆,戴阳证,除中。→脏腑精气耗竭殆尽,正气将绝,阴不敛阳,阴阳即将离决,属病危。(回光返照)傻 2神乱:癫狂痴痫脏燥↑ ⑴焦虑:脏燥;恐惧:卑惵;⑵淡漠痴呆:见于癫,痴呆⑶猝然昏倒,口吐白沫,口中怪叫见于痫病。↓ 喃喃自语,哭笑无常; 3望面色 ①正常人(有胃气;有神气;):红黄隐隐,明润含蓄。 主色(生来就有肤色;有光泽和无光泽之分) 客色(→外界影响)属于正常生理现象; 善色,恶色属于异常。 ②五色主病 赤色:主热证,戴阳证。 满面通红:实热证; 两歡潮红、嫩红:虚热证、阴虚。 面色苍白,歡颊部嫩红如妆:戴阳证 白色:主虚证(血虚→淡白;气虚→苍白;阳虚→晄白),寒证,失血证。无阴虚 黄色:主虚证(脾虚为主),湿证。 萎黄:脾胃气虚 黄胖:脾虚湿盛 黄疸:阳黄黄色鲜明如橘,湿热 阴黄如烟熏,寒湿。 青色:主寒证,气滞,血瘀,疼痛,惊风。(寒痛淤惊+气滞) 青紫:血瘀 青黄、苍黄:肝郁脾虚 眉间鼻柱,唇周围色青:惊风、惊风前兆。 青黑、淡青:寒盛痛剧 黑色:主肾虚,寒证,水饮,淤血,剧痛。(寒痛淤虚+水饮) 面黑暗淡:肾阳虚 面黑干焦:肾阴虚 眼眶周围色黑:肾虚水饮,寒湿带下 黧黑:淤

中医诊断学名词解释.docx

中医诊断学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题 1.中医诊断学——是根据中医理论,研究 诊察病情 , 判断病症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 和技能的学科。 2.主诉——病人就诊时陈述的最主要的症 状或体征及其持续时间。 3.壮热——病人高热不退,但恶热不恶寒,多见于里热证极期阶段。 4.潮热——病人定时发热或定时热甚,如 潮汐之有定时。 5.气虚发热——长期低热,烦劳则甚,兼 见少气自汗,倦怠乏力,因脾虚气陷,郁而 发热。 6.寒热往来——恶寒与发热交替而作,见 于半表半里证或疟疾病。 7.自汗——经常汗出不止,活动后更甚者,多见于气虚、阳虚。

8.盗汗——入睡时汗出,醒后汗自止,多 见于阴虚内热证。 9.战汗——病势沉重时,先见全身战栗抖 动,而后汗出者,是邪正相争,病变发展的 转折点。 10.消谷善饥——食欲过于旺盛,多食而易 饥,是胃火炽盛所致。 11.除中——久病之人,本不能食,突然欲 食,甚至暴食,是脾胃之气将绝之象。 12.里急后重——腹痛窘迫,时时欲泻,肛 门重坠,便出不爽,是湿热痢疾主症。 13.癃闭——小便不畅,点滴而出为癃;小 便不通,点滴不出为闭,统称癃闭。 14.崩漏——不在经期,突然阴道大量出血, 或持续淋漓不断出血者。 15.得神——人之两目灵活,面色荣润,表 情自然,体态自如,言语清晰,意识清楚者,是精充气足神旺的表现。

16.失神——病人目光呆滞,面色晦暗,神 情萎糜,身重迟钝,语声断续,意识朦胧者,是精衰气脱神亡的表现。 17.主色——凡人之种族皮肤的正常颜色。 18.善色——病色有光泽者,称为善色,说 明精气未衰,胃气尚荣,预后较好。 19.戴阳——久病重病,面色苍白,但时泛 红如妆者,是阴盛格阳之假热证候。 20.萎黄——病人面色淡黄,枯槁无华者, 是脾虚精亏的表现。 21.阴黄——面色黄而晦暗如烟熏者,因寒 湿内停,困扰脾阳所致。 22.瘿瘤——颈前颌下喉结之处,有肿物如 瘤,或大或小,可随吞咽上下移动,多因肝 郁气结痰凝所致。 23.瘰疬——颈侧皮里膜外肿起结核,形状 累累如珠,历历可数者,多因肺肾阴虚,虚 火灼痰,结于颈项。

中医诊断学重点集合

中医诊断学 第一节望诊 一、望神(选择、填空)(临床表现、病因病机) 1.得神:即神气充足的表现。 2.少神:即神气不足的表现。 3.失神:即神气衰败之象。 4.假神:是垂危病人出现精神暂时好转的假象。 二、望色 主色:是个体一生基本不变的面色,也称正色或本色。我国正常人的面色为:黄红隐隐,明润含蓄。 客色:是指随生活环境以及劳作等因素而发生相应变化的面色。 2.病色(填空、选择、论述)P183 (五色主病:青主寒痛瘀惊风,黄主虚湿赤热戴,白脱血虚寒夺光,黑肾虚饮瘀寒痛) 青色:主惊风、寒证、痛证、淤血。赤色:主热证。黄色:主虚证、湿证。白色:主虚证、寒证、失血证。黑色:主肾虚、寒证、淤血和水饮。 四、望舌 正常舌像为淡红舌薄白苔,表现为:舌质柔软,活动自如,舌色淡红,荣润有神;舌苔薄白均匀,干湿适中。 舌体前1/5为舌尖部,候心肺;中2/5为舌中部,候脾胃;后2/5为舌根部,候肾;舌之两边候肝胆。 望舌色(简答题:舌色及主病)P189 淡红舌:健康或疾病初起,病较轻浅,尚未伤及脏腑气血;

淡白舌:主虚证、寒证或气血两虚证; 红绛舌:主热证,有虚实之分; 青紫舌:主血行瘀滞 望舌形(名词解释) 老舌:舌体纹理粗糙,形色坚敛者,多主实证。 嫩舌:舌质纹理细腻,形色浮胖娇嫩者,多属虚证或虚中夹实。胖大舌:舌体大于正常,伸舌满口,且舌肌呈迟缓状,主水肿、痰饮。瘦薄舌:舌体较正常瘦小而薄者,主阴血亏虚之证。 点刺舌:点指舌面上有大小不一的星点。刺是指芒刺,面上红色颗粒高起如刺,摸之棘手。(P190) (二)望舌苔 正常舌苔是由脾胃之气、津上蒸而成,是胃气充盛之象。 病理舌苔是由胃气挟邪气上蒸而成。 1.望苔色(简答题:试述各种苔色的主病及表现。)P191 白苔:主寒证、表证黄苔:主热证、里证灰黑苔:主寒极、热极2.望苔质 薄厚苔:薄苔主病初起在表,邪浅病轻,厚苔主病邪在里,病情较重。腻苔:苔质致密,颗粒细腻,如油腻覆盖舌面,刮之难去。 第二节闻诊 听声音(名词解释)P198 金实不鸣:新病喑哑失音,属实证,多见于外感风寒或风热,痰浊阻滞,以致肺气不宣而失音。

中医内科学鉴别诊断

考点一:下列病症的比较鉴别 中医内科病证的概念、病理、临床表现、治法、方药等方面互相之间存在相似而又相异之处,正确地加以比较、鉴别对于提高中医理论、临床诊断和治疗水平都具有重要意义。 1、感冒与温病早期的鉴别诊断 ①感冒:发热多不高或不发热,感冒服解表药后,多能汗出身凉脉静,病势轻,病程短,不传变,预后好。 ②温病早期:尤其是肺系温病,临床表现类似感冒的症状,如风温初起极似风热感冒之征,一般而言,温热病必有发热甚至高热,温热病汗出后热虽暂降,但脉数不静,身热旋即复起,且见传变入里的证候。 2、普通感冒与时行感冒的鉴别诊断 ①普通感冒:在气候变化时,发病率可以升高,但无明显的流行特点。若感冒一周以上不愈,发热不退,或反复加重,应考虑继发它病。 ②时行感冒:时行感冒发病迅速,不限于季节性,病情多重,往往具有流行性,传变迅速,治疗不及时易发生其他变证。 3、风寒感冒与风寒咳嗽的鉴别诊断 ①风寒感冒:恶寒重,发热轻,无汗,头痛,肢节酸痛,鼻塞声重,时流清涕,喉痒,咳嗽,痰吐稀薄色白,口不渴或渴喜热饮,舌苔薄白而润,脉浮或浮紧。以表证为主,可兼有咳嗽。治以辛温解表。方选荆防败毒散。 ②风寒咳嗽:咳嗽声重,气急,咽痒,咳痰稀薄色白,常伴鼻塞,流清涕,头痛,肢体酸楚,恶寒,发热,无汗等表证,舌苔薄白,脉浮或浮紧。以咳嗽为主,可有表证。治以疏风散寒,宣肺止咳。方选三拗汤合止嗽散。 4、风热感冒与风热咳嗽的鉴别诊断 ①风热感冒:身热较著,微恶风,汗泄不畅,头胀痛,咳嗽,痰黏或黄,咽燥,或咽喉乳蛾红肿疼痛,鼻塞,流黄浊涕,口渴欲饮,舌苔薄白微黄、边尖红,脉象浮数。治以辛凉解表。方选银翘散、葱豉桔梗汤加减。 ②风热咳嗽:咳嗽频剧,气粗或咳声嘶哑,喉燥咽痛,咯痰不爽,痰黏稠或稠黄,咳时汗出,常伴鼻流黄涕,口渴,头痛,肢楚,恶风,身热等表证,舌苔薄黄,脉浮数或浮滑。治以疏风清热,宣肺化痰。方选桑菊饮加减。 5、风热咳嗽与肺痈的鉴别诊断 由于肺痈初期与风温极为类似,故应注意两者之间的区别。风温起病多急,以发热、咳嗽、烦渴或伴气急胸痛为特征,与肺痈初期颇难鉴别,但肺痈之振寒,咯吐浊痰明显,喉中有腥味是其特点,特别是风温经正确及时治疗后,多在气分而解,如经一周身热不退,或退而复生,咯吐浊痰,应进一步考虑肺痈之可能。 6、肺痈与肺痨的鉴别诊断 ①肺痨是由于正气虚弱,感染痨虫,侵蚀肺脏所致,以咳嗽,咯血,潮热,盗汗以及形体逐渐消瘦为临床特征,具有传染性的慢性虚弱性疾病,四大主症:咳嗽、咯血、潮热、盗汗。

完整word版,《中医诊断学》知识精华汇总,推荐文档

1.中医诊断学:即在中医学理论指导下,研究如何诊察病情、判断病种、辨别证候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一门学科。 2 .病:是对该病全过程的特点与规律所作的概括,即该疾病的代名词。 3. 证:是对疾病过程中所处一定阶段的病位、病因病性以及病势等所作的病理概括。临床较为常见、典型、证名规范的证,可称为证型。 4. 症:是人体发生疾病后所反映的各种异常现象。其中病人自觉的痛苦与不适称为症状;通过检查而发现的病情征象称为体征。中医统称为症状。 5. 病、证、症的概念及其相互关系 病”和“证” 是从不同侧面对疾病本质的抽象概括。“病”是对该病种全过程的特点与规律所作的结论,“证”是对疾病当前阶段的病因病性与病位等所作的判断。同一疾病可有不同的证,相同的证可见于不同的病中,“症”是病、证表现出的各种异常现象,是诊病辨证的主要依据。中医诊病既重视疾病的变化规律和基本矛盾,又要抓住疾病当前的主要矛盾,才能为临床治疗提供立法依据和选方用药原则。所以中医学强调“辨病”与“辨证”相结合。只强调辨证而忽视辩病,或只辨病而不进行辨证,都是不恰当的。 二、中医诊断学的主要内容 1 .诊法:即中医诊察、收集病情资料的基本方法。主要包括望、闻、问、切四诊。 2 .辨病:即对疾病的病种作出判断并确定病名的诊断思维过程。 3 .辨证:即在中医学理论的指导下,对病人的各种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综合,从而对疾病当前的病位与病因病性等本质作出判断,并概括为完整证名的诊断思维过程。 4. 病案:又称医案,古称诊籍,现称病历,是临床诊疗过程的书面记录。 三、中医诊断学的基本原理 1 .司外揣内:源自《内经·灵枢·外揣》。即医生诊断疾病是通过观察外表的病理现象(症状、体征等),推测内脏的变化,从而认识疾病的内在本质。 2.见微知著:出自《医学心悟·医中百误歌》。即通过微小的、局部的外在变化,测知整体的、脏腑的内在病情。 3 .知常达变:即认识客观事物,必须通过观察比较,在认识正常的基础上,发现太过、不及的异常变化,从而认识事物的性质及变动的程度。 四、中医诊断学的基本原则 1. 整体审察:即在认识疾病时,不能只注意病变局部或病人个体,而应从整体观念出发,内外结合,全面诊察分析病情,综合识别判断病证。表现在各种诊法的综合运用及对病情

中医症状鉴别诊断学

中医症状鉴别诊断学1 各论 一、内科症状 一全身症状 1畏恶风寒 [概念] 畏恶风寒即指怕冷的感觉,此症在外感及内伤疾病中皆较常见。历代文献有"恶寒"、"恶风"、"畏寒"之称。有认为"恶风"与"恶寒"不同,"恶寒"者不受风吹即有怕冷之感,虽居于密室之中,甚至覆被向火,仍全身觉冷;恶风者乃遇风吹始觉怕冷。但临床所见,一般恶寒者皆恶风,恶风者也多兼有恶寒。恶寒、恶风、畏寒表现相似,故本篇用畏恶风寒概括之,并统称为恶寒。 [鉴别] 常见证候 风寒束表恶寒:恶寒发热,无汗,头身疼痛,口不渴,舌苔薄白,脉浮紧。 寒中少阴恶寒:恶寒无热,身倦肢冷,精神萎靡,呕吐,下利清榖,小便清长,舌淡苔白,脉沉微。

阳虚阴盛恶寒:恶寒肢冷,倦怠无力,少气懒言,口淡不渴,尿清便溏,面白舌淡,脉沉迟无力。 阳盛格阴恶寒:恶肢冷,烦渴喜冷饮,胸中烦热,腹部扪之灼热,咽干口臭,溲黄便结,舌红苔黄,脉沉伏。 痰饮内停恶寒:恶寒,肢体沉重,胸腹满闷,纳呆,口渴不欲饮,苔腻脉滑。 疮疡恶寒:恶寒,甚则寒战,发热,疮疡局部肿痛发热,小便黄赤,大便秘结,舌苔黄,脉弦数或洪数。 寒疟恶寒:恶寒不发热,或热少寒多,休作有时,神疲肢倦,胸胁痞满,舌苔白腻,脉象弦迟。 鉴别分析 风寒束表恶寒与寒中少阴恶寒:前者恶寒系风寒之邪外束,卫阳郁闭所致。正邪交争则发热,卫阳不能舒展故头身疼痛,舌苔薄白、脉浮紧均为风寒表证。治疗以辛温解表,发散风寒为原则,方选麻黄汤等加减。后者恶寒系素体心肾阳虚,寒邪乘虚直中少阴所致。心肾阳虚,阴寒内盛,正不胜邪,故见无热恶寒、身倦肢冷、脉微细等症。治疗宜扶阳抑阴,方选四逆汤为代表方。纵观二证虽均由外寒所引起,但风寒束表恶寒其寒邪在表,恶寒必伴有发热,且有头身重痛等一系列表寒证;寒中少阴恶寒其寒邪深达于里,但恶寒而无发热,且有下利清榖等阴寒内盛之症,两者不难区别。 阳盛格阴恶寒与阳虚阴盛恶寒:两证虽均有恶寒肢冷的症状,但病因

鉴别诊断

1.痹病当与萎症相鉴别,痹病是由风、寒、湿、热之邪流注肌腠经络,痹阻筋脉关节而致,鉴别要点首先在于痛与不痛,痹病以关节疼痛为主,而痿证则为肢体力弱,无疼痛症状,其次要观察肢体的活动障碍,痿证是无力运动,痹病是因痛而影响活动;再者,部分痿证病初即有肌肉萎缩,而痹病则是由于疼痛甚或关节僵直不能活动,日久废而不用导致肌肉萎缩; 2.眩晕 应与中风相鉴别,中风以猝然昏仆,不省人事,口舌歪斜,半身不遂,失语, 仆倒,但无半身不遂及不省人事、口舌歪斜诸症。 应与厥证相鉴别厥证以突然昏仆,不省人事,或伴有四肢厥冷为特点,发作后一般在短时间逐渐苏醒,醒后无偏瘫、失语、口舌歪斜等后遗症,严重者也可一厥不复而死亡。眩晕发作重者也有欲仆或晕旋仆倒表现,与厥证相似,但一般无昏迷不省人事的表现。 应与痫病相鉴别痫病以突然仆倒,昏不知人,口吐涎沫,两目上视,四肢抽搐,或口中如作猪羊叫声,移时苏醒,醒后一如常人为特点。痫病昏仆与眩晕甚者之仆倒相似,且其发前多有头晕、乏力、胸闷等先兆,发作日久常有神疲乏力、眩晕时作等症状表现,故应与眩晕鉴别,其要点为痫病昏仆必有昏迷不省人事,且伴口吐诞沫,两目上视,抽搐,猪羊叫声等症状。 厥证 厥证应与昏迷鉴别:昏迷——为多种疾病发展到一定阶段所出现的危重证候,发生较为缓慢,有一个昏迷前的临床过程,先轻后重,由烦躁、嗜睡、谵语渐次发展,一旦昏迷后,持续时间一般较长,恢复较难,苏醒后原发病仍存在,厥证——突然发生,昏倒时间较短,常因情志刺激、饮食不节、劳倦过度、亡血伤津。 胸痹心痛病 应与胃脘痛相鉴别;心在脘上,脘在心下,故有胃脘当心而痛之称,以其部位相近。胸痹之不典型者,其疼痛可在胃脘部,极易混淆。但胸痹以闷痛为主,为时极短,虽与饮食有关,但休息、服药常可缓解。胃脘痛与饮食相关,以胀痛为主,局部有压痛,持续时间较长,常伴有泛酸、嘈杂、嗳气、呃逆等胃部症状; 应与悬饮相鉴别 相同点二者均有胸痛,胸痹当胸闷痛,并可向左肩或左臂内侧等部位放射,常因受寒、饱餐、情绪激动、劳累而突然发作。历时短暂,休息或用药后得以缓解。悬饮是胸胁胀痛,持续不解 应与真心痛相鉴别 真心痛为胸痹的进一步;症见心痛剧烈,甚则持续不解,伴有汗出、肢冷、面白、唇紫、手足青至节,脉微或结代等危重证候。

中医诊断学.doc

如对你有帮助,请购买下载打赏,谢谢! 1.中医诊断学:是根据中医学理论,研究诊察病情、判断病症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一门学科。 2身热不扬:形容受湿邪阻遏的一种热象,其特点是体表初扪之不觉很热,但扪之稍久则觉灼手。 3.司外揣内:通过观察外表的病理现象,可以推测内在的病理变化,认识内在的病理本质,从而可解释显现于外的征象。 4.见微知著:是指机体的某些局部,常包含着整体的生理,病理信息,通过微小的变化,可以测知整体的情况。 5.以常衡变:通过从正常中发现异常,从对比中找出差别,进而认识到疾病的本质。 6.辨证:在望闻问切四诊所得基础上进行诊断的辩证思维。 7.假神:久病、重病患者,精气本以极度衰竭,而突然出现某些暂时“好转”的虚假表现。8.善色:指患者面色虽有异常,但仍光明润泽。 9.主色:指人生来就有,终生基本不变的面色,属个体素质,往往与种族和遗传有关。 10.阴黄:黄而晦暗如烟熏–寒湿郁阻 11.阳黄:黄而鲜明如橘子–湿热熏蒸 12.解颅:囟门迟闭。 13.囟填:囟门高突。 14.诊断:从医学角度对人们的精神和体质状态作出的判断。 15.诊病:在中医学理论指导下,综合分析四诊资料,对疾病的病种做出判断,得出病名诊断的思维过程。 16.掣痛:指疼痛伴有掣牵引之感。 17.白蓓:皮肤出现白色小疱疹,晶莹如粟,高出皮肤,擦破流水,多发于颈胸部,四肢偶见,面部不发,多因外感湿热郁于肌表,汗出不彻而发,多见于湿温病。 18.滑苔:舌苔湿润而滑,伸舌欲滴者。 19.腻苔:苔质致密,颗粒细腻,舌边苔薄,舌中苔厚,刮之难去,如油腻覆盖舌面。 20.腐苔:苔质疏松,颗粒较大,舌边舌中皆厚,刮之易去,如豆腐渣堆积舌面。 21.剥苔:舌本有苔,忽然全部或部分剥脱。 22.透关射甲:小儿指纹透过风、气、命三关,一直延伸到指甲端者,提示病情危重。 23谵语:神识不清,语无伦次,声高有力者---热扰神明(实证) 24.郑声:神识不清,语言重复,时断时续,声音低弱 ---心气大伤(虚证) 25.证:是对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的病因、病位、病性及邪正盛衰等 方面的病理概括,是疾病本质的反映。 26.喘:呼吸困难,短促急迫,甚则张口抬肩,鼻翼煽动,不能平卧。 实证:病邪壅塞肺气,气机不利 虚证:肺虚不能主气,肾虚不能纳气 哮:呼吸急促,喉间有哮鸣音,常反复发作,缠绵难愈。 27.症: 28.主诉:病人就诊时所陈述的最感痛苦的症状、体征及持续时间。 29.现病史:指从起病到此次就诊时的发生,发展,变化过程及诊治经过。 30.潮热:患者定时发热,或定时热甚,如潮汐有定时者。 31.寒热往来 : 恶寒发热交替而作,邪正分争在半表半里 32.自汗:经常清醒状态下汗出较多,活动尤甚者。 33.盗汗:入睡时汗出,醒则汗止者---阴虚或气阴两虚

中医诊断学重点知识点

《中医诊断学》上篇四诊部分笔记 绪论 概念:根据中医学理论体系,运用一定的方法来收集资料,再加以分析判断从而对疾病进行辨证、诊断的一种方法 【目的要求】 1、掌握中医诊断学的含义、内容,中医诊断的基本原理和原则 2、了解中医诊断学的发展简史,明确学习方法 第一节中医诊断学发展简史 1、公元前五世纪扁鹊 “切脉、望色、听声、写形” 2、公元前三世纪《黄帝内经》 从理论上奠定了中医诊断学的基础 3、西汉淳如意创“诊籍” 4、东汉张仲景《伤寒论》 创六经辨证,概念清楚,层次分明 5、东汉华佗《中藏经》 论症、论脉、论脏腑寒热虚实,甚为精当中医诊断学发展简史 6、西晋王叔和《脉经》为我国最早的脉学专著 7、隋巢元方《诸病源候论》,是我国第一部病源诊断的专著 8、元朝敖氏《点点金》《金镜录》为论舌的第一部专著 9、明朝张景岳《景岳全书》 10、明朝李时珍《濒湖脉学》 11、清朝林之翰《四诊抉微》四诊并重,色脉并重 第二节中医诊断学的范围与原则 一、审察内外 必须从整体上进行多方面的考察,而不能只看到局部的表现。 1、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2、人与自然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二、辨证求因 病证结合,以证为主 三、中医诊断疾病的基本法则 “证”和“症”和概念“证”指的是一组症状群,这类症状具有相同的性质,或由某一共同的病机所引起。辨证就是对疾病的本质作出决定 如:痰热壅肺证肾阴虚证卫分证三、四诊合参 四诊并重,不可偏废 第三节中医诊断学的主要内容 (一)四诊:是中医诊察收集病情的基本方法望—诊察病人的神、色、形、态 闻—听声音、嗅气味 问—询问有关疾病的情况 切—诊脉和按诊 中医诊断学的主要内容 (二)八纲 (三)辨证:对表现出来的症状确定证型 辨证的方法 病因辨证气血津液辨证脏腑辨证六经辨证卫气营血辨证 第四节学习中医诊断学的方法 一、打好基础:掌握基本理论知识 二、博览群书:以教材为主,兼看一些其它书籍 三、参加临床实践: “熟读王叔和,不如临证多” 第二章四诊 第一节望诊 望诊注意事项: (1)光线 (2)动作熟练、敏捷“一望而得” (3)有步骤、有重点 先全身→分部;上→下,头→足 第一节全身望诊 一、望神 二、望色 三、望形态 四、望姿态 一、望神 (一)望神的含意: 神是人体生命活动的总称

中医诊断学重点

中医诊断学重点 五色主病 ①青色主寒证、痛证、瘀血、惊风②赤色主热证,戴阳证③黄色主虚证、湿证 ④白色主虚证、寒证、脱血、夺气 ⑤黑色主肾虚、寒证、痛证、水饮、瘀血 五官与脏腑病机的主要关系望目五轮学说: 心──内外眦的血络──血轮肝──黑睛──风轮肺──白睛──气轮脾──眼胞──肉轮肾──瞳仁──水轮 瘿瘤、瘰疬的概念及临床意义 瘿瘤──颈前颌下结喉之处,有肿物如瘤,逐渐长大,可随吞咽移动。肝郁气结痰凝,或与地方水土有关 瘰疬──颈侧颌下,肿块如垒,累累如串珠,历历可数。肺肾阴虚、感受风火时毒 望小儿食指络脉的意义、方法和内容 正常络脉:色浅红,红黄相兼,隐隐于风关之内。其形态多为斜形、单支,粗细适中。 风关──邪浅病轻 三关测轻重气关──邪深病重 命关──危重透关射甲──凶 形色主病浅浮──主表(邪浅、病轻) 沉滞──主里(邪深、病重) 舌色、舌形、舌态、苔质、苔色的主病

名词:谵语、郑声、金实不鸣、金破不鸣 谵语:神识不清,语无伦次,声高有力---热扰神明(实证) 郑声:神识不清,语言重复,时断时续,声音低弱 ---心气大伤(虚证) 金实不鸣:新病音哑或失音,属实证,多是外感风寒或风热,寒热二气交相袭肺,或痰浊雍滞,以致肺气不宣,清肃失职 金破不鸣:久病音哑或失音,属虚证,常是精气内伤,肺肾阴虚,虚火灼金,以致津枯肺损,声音难出 2.哮与喘的区别与联系 喘:呼吸困难,气促,甚则张口抬肩,不能平卧实证:病邪壅塞肺气,气机不利虚证:肺虚不能主气,肾虚不能纳气 哮:呼吸急促,喉中有痰鸣声,时发时止宿痰内伏,复感外邪

3.白喉的咳声特点:咳声如犬吠 第三节问诊 内容:一、一般情况:包括姓名、性别、年龄、民族、职业、婚否、籍贯、现单位、现住址等。 二、问主诉和病史 (一)主诉 主诉是患者就诊时陈述其感受最明显或最痛苦的主要症状及其持续的时间。主诉通 常是患者就诊的主要原因,也是疾病的主要矛盾。准确的主诉可以帮助医生判断疾病的大致类别,整理病情的轻重缓急。并为调查、认识、分析、处理疾病提供重要线索,具有重要的诊断 价值。 (二)现病史 现病史包括:疾病(主诉所述的疾病)从起病之初到就诊时病情演变与诊察治疗的 全部过程,以及就诊时的全部自觉症状。 (三)既往、生活、家族史 1.既往史 既往史包括既往健康状况,曾患过何种主要疾病(不包括主诉中所陈述的疾病), 其诊治的主要情况,现在是否痊愈,或留有何种后遗症,是否患过传染病。有无药物或其它过 敏史。 2.生活史 生活史包括患者的生活习惯、经历、饮食嗜好、劳逸起居、工作情况等。 3.家族病史 家族病史,是指患者直系亲属或者血缘关系较近的旁系亲属的患病情况,有否传染 性疾病或遗传性疾病。 三、问现在症状 问现在症状,是指询问患者就诊时的全部症状。 1.《十问歌》内容 一问寒热二问汗,三问头身四问便。五问饮食六问胸,七聋八渴俱当辨。九问旧病十问因,再兼服药参机变。妇女尤必问经期,迟速闭崩皆可见。再添片语告儿科,天花麻疹全占验。 2.问寒热:恶寒发热、但热不寒、但寒不热、寒热往来的主病恶寒发热:恶寒发热并见, 多见于外感表证但寒不热:只怕冷而不发热,有虚实之分;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