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儿童心理咨询技巧

儿童心理咨询技巧

儿童心理咨询技巧
儿童心理咨询技巧

儿童心理咨询技巧

一、儿童心理咨询的主要任务

儿童心理咨询服务对象有两类,一是直接对象,主要是正常儿童和有各种心理问题的儿童;二是间接对象,主要是孩子的家长、老师、同学、朋友及其他关心和从事儿童工作的机构和人员。儿童心理咨询遵循咨询心理学的一般规律,并运用咨询心理学提供的各种方法和技能、结合儿童咨询的特点,完成儿童心理咨询的下列主要任务:

1、宣传儿童生理和心理发育知识;

2、宣传正常儿童心理卫生知识,指导家长和老师优化儿童发育环境,实施科学教育;

3、对家长和老师进行劝解、开导,使他们的不良认知得到纠正,不良教育方法得以改善,并指导家长和老师帮助处在生活应激事件或其他危机中的孩子;

4、对患儿家庭的其他成员和家庭的结构系统以及与家庭结构相关的其他方面进行指导和改造,为实施家庭计划创造条件;

5、与家长、老师和患儿进行诊断性会谈。了解患儿发生心理问题的原因,可能存在的诱发因素、环境和家庭支持情况以及患儿当前心理状况等,并建议患儿进行必要的心理测验和其他有关诊断性检查,从而对儿童的一般心理问题和各种心理障碍做出心理诊断和鉴别诊断;

6、与家长、老师一道对患儿的心理问题进行分析,科学制定干预计划;

7、与家长、老师密切配合认真实施对患儿的“干预计划”,尤其是做好有心理问题孩子的家庭治疗和个别心理治疗;

8、与儿童会谈,给他们讲解有关健康和疾病的知识,解决他们的无知和疑虑,使他们的不良情绪得以宣泄,增强他们自信心,并耐心教育、劝导患有各种心理问题的孩子。认真帮助他们分析问题,提高他们对诱发事件的认知水平,调动他们的积极因素。指导他们合理使用平衡因素,不断调整自己的心理状态,使促进病理心理过程的转化,使自己早日康复;

9、对优生优育优教和其他与提高儿童身心素质密切相关的各类问题提供有关咨询服务。

二、儿童心理咨询的原则

儿童心理咨询是一种独特的心理治疗技术,为了实现咨询的预计效果和达到咨询的目的,有其必须遵循的操作原则。

(一)良好咨询关系的建立

心理咨询是针对人的工作,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是进行这项工作的最基本条件。在心理咨询中,必须使儿童感到心理医生是可以信赖的、是诚恳的和有能力的,这样才能使他们主动进入心理咨询的角色中。

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有赖于心理医生和儿童双方的努力。心理医生的努力,在于他们的职业责任感、工作能力、知识的广度和深度,以及自身的心理素质;儿童的努力,在于他们对心理医生的亲和力和解决自身问题的迫切愿望。在这两方面的因素中,心理医生的态度和素质起着主导作用。要充分认识到,并不是所有的儿童都那么容易接近。在开始接触阶段,他们很可能对心理学,或者对某个心理医生半信半疑,因此,心理医生平等待人的态度和自身的感染力就非常重要。心理医生对来访者要有高度的爱心和同情心,但这种爱心和同情心的表达却要恰如其分,不能把儿童置于乞求怜悯的地位。

诚然,如果没有良好的咨询关系,会从根本上影响心理咨询工作的进行,但如果这种关系过分亲密,其破坏作用会更大。咨询双方关系过分亲密,所涉及的问题太多太细,就会使来访者产生依赖心理,妨碍了对自身能力的挖掘。更严重的后果可表现为,心理医生的任何意见都成了儿童的行动旨意,使他们的自身能力完全受到压抑。因此,良好的咨询关系必须把握好角色的限定性。这种限定的标志,就是既能顺利地进行工作,又不使来访者形成对自己的依赖。

(二)无程序原则

由于儿童个体存在的差异性,家庭的文化背景不同,在心理困扰方面的表现也不尽相同,咨询过程中要坚持针对性及个别与一般相结合,不是一成不变地按照已取得的经验程序来进行。这是因为,即使在同一类型的问题上,由于个人的经历、个体心理特征和所处的环境不一样,其表现形式也不一样,在心理咨询中也不能采取完全一致的方法。例如,心理咨询的一般程序是先与来访者谈话,然后进行能力测验、个性测验和情绪评定,根据上述资料提出自己的看法,供来访者参考。从现象上看,这似乎是一套已形成的模式,许多初次从业心理医生的人也这样的照本宣科地进行。但对于行之有效和真正负责的心理医生来说,绝不是仅仅停留在这种形式上,而是要深入找出其中有特殊性的问题。就“能力”这一因素而言,心理医生不仅要知道儿童有哪些能力,而且还要去发现他们在自己经验的基础上有哪些特殊能力。比如,孩子会做游戏、走路、唱歌、上街买东西,等等,这些都是不需要特殊训练就可以具备的生活能力。然而,真正的能力往往是经过某种特殊的训练以后所能从事的活动。如果儿童是要求进行学习指导,那么这些经训练以后而具有的特殊能力的水平高低,就更有参考价值。如果心理医生不知道儿童在过去的学习或训练中所形成的特殊能力高低,而只根据一般能力测验的结果来进行学习指导,显然是不全面的。

同样,对于一个存在着心理障碍的儿童来说,如果没有掌握他在过去生活中所获得的特殊经验,而仅仅从一般的个性测验或情绪评定来拟订咨询方案,那是很不够的,也不会达到心理咨询的预期效果。

因此,在心理咨询中,心理医生不仅要了解儿童存在的主要问题,更重要的是要了解在这些问题中的特殊表现;不仅要了解他的一般心理特征,更要了解这些心理特征的特殊情况。这样,才能防止咨询工作的一般化,对不同的儿童选择和制订不同的咨询方案,从而进一步提高咨询效果。(三)中立性原则

在心理咨询中,心理医生在情感上应该处于中性,避免主观臆断或者受到家长的观念影响。心理医生和蔼可亲的态度是很重要的,这种态度可以使儿童感到温暖,并增强他们的信赖感。但要注意,心理医生的情感一定不要随儿童的情感而转移。例如,某个孩子出现家庭关系失调的儿童,他滔滔不绝地倾述自己的苦恼。从他的倾述中我们可以得出,他学习一般,合理安排学习和活动时间。然而,妈妈却总是以他的成绩不高,限制他的活动,每当学习时就很烦,学习一直上不去。如果此时是一个心理咨询的新手,他可能很快冒出两个念头:第一,这位儿童太令人同情了,他的处境太困难了;第二,他的妈妈真不明理,怎么这样不给孩子活动空间。在这些念头的影响下,心理医生很可能对他进行一些劝导,甚至可能以专业工作者的身份和他的妈妈交换意见。

但是,上述的咨询工作是不正确的,这是因为心理医生已经出现了情感倾向性。针对儿童的倾述,可能存在着两个方面和问题:其一,由于儿童本身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理困扰,情感反应往往非常强烈,很有可能掩盖事实的真象;其二,心理医生的情感反应过于偏移会影响自己的判断能力,在分析来访者的情况时可能带上一些主观色彩。心理咨询要取得较好的效果,最基本的条件就是对事物的客观判断和客观分析。因此,心理医生在咨询过程中情感上处于中立状态,使自己置身于来访者的心境之外,就显得非常重要。

(四)严谨性原则

在心理咨询的过程中,心理医生有时几句简短的话,可以改变儿童多年的认识,并且影响着他今后的发展。这是因为儿童对心理医生产生了高度的信任,倾诉了自己内心从不为人所知的秘密,产生了一种依赖性的精神寄托。因此,心理医生在谈话时态度要严肃认真,言语要审慎,不要轻易下结论,切忌发表模棱两可的意见。如果心理医生所发表的意见自相矛盾,或者在咨询过程中多次推翻自己的意见,不但不能给予儿童应有的帮助,反而会使他产生犹豫、怀疑等种种心理压力,甚至会严重损害儿童对心理咨询的信任程度。

一些儿童由于对心理学抱着神秘的态度,在心理咨询中对心理医生的言行观察得特别仔细,或者盲目崇拜。这时,心理医生的态度更要严肃审慎。特别是心理咨询的新手,一定要倍加注意,宁可少说而不要多说,不清楚的地方不要牵强附会,以免给本人或心理咨询专业带来不良影响。

(五)社会性原则

儿童的心理困扰与社会环境的关系相当密切。比如,一个孩子的心理问题是由于在同学间人际交往中造成的,那么他的社交因素就应加以控制。然而,很可能这些交往并不是孩子的主观原因造成,而是一些客观条件促成的,如居住条件、学习或工作环境等,使儿童不得不进行交往。类似这种客观条件的存在,并不能以他本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甚至心理医生也无能为力。在心理咨询过程中讨论这些问题时,必须注意社会性原则,采取积极和建设性的态度,避免出现失落情绪。这样,才能把问题集中在未来如何发挥潜在能力这一方面。

在心理咨询过程,儿童所提出的一些问题可能会违背社会价值观和认识观。如果心理医生从安慰儿童的角度出发,一味迁就这些意见,势必强化其逆反社会的观念。因此,心理医生也要随时注意把握好社会性的原则,使自己的谈话与社会规范相一致,建设性的意见与来访者的社会文化背景相一致。

(六)发展性原则

个体从出后之后,始终处于发展的过程,这是毕生发展心理学的基本观点。一个人正是在发展过程中,才由生物人转化为社会人,才形成了相应的情感、意志、性格、能力、技能等各种心理特征。同样,一个人存在的心理困扰和心理障碍,也是通过发展的途径而逐步形成的。因此,心理咨询程序要在咨询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随时调整。比如,一个孩子是因心情焦虑、考试紧张来要求咨询的,心理医生的初步印象是情绪障碍,随之而拟订了相应的咨询方案。随着咨询过程的不断深入,发现孩子的主要问题是家长给他确定每次考试的成绩底线所造成的,而情绪障碍只是一种现象,这就必须调整咨询方案。又如,另一位孩子是因学习困难要求咨询的,在设计了提高学习能力的咨询方案后,他的情况逐渐有所改善。但在咨询过程中,又发现了人际关系不和谐的问题,这样也必须调整咨询方案。总之,从发展的原则出发,在咨询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形成心理问题的种种阶段性影响,才能及时调整方案,提高咨询效果。

(七)整体性原则

迄今为止,心理咨询的理论和应用方法种类繁多,心理治疗技术更有几百种。一些咨询心理学家比较局限于某种理论和方法,而不愿采用其他方法。比如,行为主义心理学派的学者,在心理咨询过程中往往采用行为理论和行为矫正技术,不愿采用认知疗法、领悟疗法、患者中心疗法等。一个好的咨询心理学家,应该是将心理咨询的各种方法运用自如,根据来访者的具体情况进行选择。

在临床心理咨询中,一些儿童还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病态心理和病态行为,有的单用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还不能产生较好的效果。这时,心理医生应综合应用理化及药物治疗,不要一味认为心理咨询是万能的。在心理咨询中掌握整体性原则,可以更好地提高咨询效果。

(八)保密性原则

尊重来访者的权利和隐私,是咨询心理学家最基本的职业道德之一。由于孩子对心理学家的高度信任,常常把自己从不被人知道的隐私全部暴露出来。如果心理学家对孩子的隐私有意或无意地进行议论,不但损害了自身的形象,还可能导致一些急性应激事件,使心理咨询陷入极为被动的局面。从另外一方面来看,由于在社会环境中还存在着对心理咨询的内容和技术有一些歪曲的认识,强调保密原则也是对心理医生进行自身保护的一种必要措施。

三、儿童心理咨询的程序、形式与技巧

一、心理咨询的程序

心理咨询尽管可以设计出若干种实施程序,但在咨询过程中,往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不一定非要拘于某种形式。一般而言,心理咨询的基本工作程序由以下3个方面组成:第一,收集资料;第二,分析讨论;第三,拟订咨询方案,改变儿童的认知结构和行为模式。

(一)收集资料

心理医生在接待儿童咨询时,为了对他们提供有效的帮助,首先必须全面了解他们的情况,包括

他们的社会环境、身心状况、人际关系,等等。然后根据这些情况来勾画儿童的情景,以便决定从何处入手去深入分析他们的问题。这个过程称为收集资料,是心理咨询的第一阶段工作。在收集资料的过程中,需运用会谈、倾听等心理咨询的技巧,鼓励来访者倾诉内心的痛苦。这样,不但双方能够相互增进了解,心理医生还能在一定程度上解除来访者心理上的苦恼。收集的资料一般有以下内容:

1.一般资料:姓名、性别、年龄、文化水平等。如果来访者不愿暴露自己的真实姓名和地址,可以不强求,但一定要让他记住自己的咨询档案号。

2.来咨询的主要原因和对咨询服务的期望:主要是详细弄清儿童心理问题的性质,包括其发生、发展和转化的因素,出现心理问题的缓急,有无诱因,持续时间等等。儿童的期望目标一定要明确,不要用一些概念辞句来表达。

3.现在及近期的状况:包括日常活动内容、活动场所、居住条件、近几个月以来生活发生变动的种类和次数,最近的变化等。

4.对家庭的看法:包括对父母、兄弟、姐妹及家庭中其他主要成员的看法,家庭人际关系的特点,本人在家庭中的地位和作用等。

5.早年回忆:对能记清的最早发生的事情以及周围情节的回忆,对早年印象最深的人的回忆。 6.出生和成长:包括会走路和会说话的时间,与其他多数儿童相比曾出现过什么问题,童年生活中的幸福和不幸方面等。

7.受教育情况:校内或业余学习的情况;特别感兴趣的科目以及所获得的成绩;感到学习困难的科目;接受过哪些职业后教育;其他文化上的有关问题等。

8.性发育的情况:首次遗精或月经初潮的年龄;对遗精或月经的心理生理反应;青年期前是否懂得性知识;最早获得性知识的年龄及途径;首次对异性产生性兴奋的年龄和情节;对手淫的看法;对青春期性体验的态度。

9.社会人际关系:社交的兴趣及交际网;喜欢与哪些人交往;哪些人能帮助自己;朋友之间相互影响的程度;自己大社交中的角色;最不喜欢哪些人等。

10.兴趣及特长:对学习和生活的兴趣;哪些事情使自己感到愉快;自己的长处及短处;想象力和创造力;价值观等。

二、分析与诊断

资料分析的目的是给来访者作出诊断和提出处理建议,所以,必须随时注意三个方面问题:其一,用什么方法才能把握问题关键?其二,随时考虑到来访者与他所处的环境条件之间关系如何,某些措施的实行应从什么地方入手?其三,由于在评价过程中,每个阶段都要有相应的主观判断,所以要尽可能地验证这些判断的正确性。

心理医生在对资料的真实性进行评估和归纳以后,就要对来访者的问题做出初步结论,这就是诊断。由于心理问题涉及的面较广,按下列步骤分析,可以得出比较明确的结论。

1、确定主要问题。根据临床心理咨询的范围确定儿童的主要问题是什么。例如:学习困难、自理能力障碍、焦虑状态、缺乏关爱的寂寞心理、社交障碍、强迫症、神经衰弱等。在描述时,亦可由一个主要问题和1~2个伴随问题所组成。例如学习困难伴记忆减退;社交恐怖伴焦虑抑郁。2.分析问题的主要因素。分析这些问题的主要因素是什么,是以心理社会因素为主还是以器质性因素为主。例如,一个学习困难伴记忆减退的来访者,可能是学习环境不适应(一般的心理困扰),也可能是神经衰弱(神经症),还可能是脑部轻度的占位性病变(器质性疾病)。又如,一个恋物癖者,可能是单纯的性变态,也可能是精神分裂症(重性精神病),还可能是颞叶癫痫(器质性疾病)。这些分析除了要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外,有时还需借助于一些特殊检查。若发现来访者的问题是以器质性因素为主,应及时介绍到其他科室就诊。

3.分析心理问题的程度。从心理问题的严重程度来看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一般的心理困扰,另一类是临床心理障碍。一般的心理困扰是指来访者的心理状态基本健康,只是在教育、社交、

人际关系等方面出现了心理上的不适应,通过一般的心理这些和心理行为指导就能解决的心理问题。如学习困难、适应挫折、人际关系不和谐,等等。临床心理障碍是指来访者的心理状态不健康,出现了这临床上被认定为“疾病”的心理问题,要通过专门的心理治疗或综合治疗才能解决。如神经症、心身疾病、儿童多动症等。由于上述两大类问题的处理措施不同,所以要认真进行鉴别诊断。

4.分析来访者有无求治动机。在心理这些中,一些这些心理学家或心理医生往往忽视了对儿童来诊动机的判定,因为出于职业的习惯,往往认为儿童的求治心理非常迫切,其实不然。有的儿童认为自己的行为表现是正常的,只是其他人不理解,他们想通过心理这些来证明自己的正确;有的儿童是家长押来进行心理咨询;有的来访者是迫于家庭的压力,他们可能会觉得自己受到屈辱,对心理这些抱有敌视态度。这些动机,都会影响心理这些的效果。

在心理咨询中,如果求治动机不明显,咨询方案设计得再完整都无济于事。因此,心理医生对他们的动机要认真分析:无求治动机者,要进行引导;求治动机不强烈者,要进行强化。这是为下一步拟定咨询方案并进行实施的首要保证。

三、拟定咨询方案

在心理咨询中,少数儿童可能通过一次咨询就能解决问题,而大多数人需要进行多次,心理障碍的患者还要接受系统治疗。为了提高咨询效果,对每一个来访者都应拟订出咨询方案。

拟订心理咨询方案的基本原则,就是要通过心理咨询(含心理治疗),改变他们原有的认知结构和行为模式,建立新的认知结构和行为模式。拟订咨询方案的基本程序有:

1.列出与来访者所提出的咨询问题有关的各种因素。这些因素可概括为3个方面:①个体生理因素:个体生理状况、一般健康状况、主要临床症状;②心理因素:兴趣、爱好、动机、情绪、智力、个性特征;③社会因素:家庭、社会人际关系、受教育状况、个人成长中的社会文化背景。 2.确定主要相关因素。在上述的若干因素中,确定哪些因素与要咨询的问题最为有关。在确定这些相关因素时,一定要尽可能详细地说明理由,以便使得判断准确。

3.相关因素的分类。把最有关的因素分面两类:一类是负性因素,即在咨询过程中应当控制、消除或转变的因素;一类是正性因素,即在咨询过程中应当加强、发扬或提高的因素。应当注意,在进行分类时,所采用的分类标准不是评价人的优缺点,也不是用好的或坏的标准去评价这些因素,而是从这些因素与所咨询的问题之间有什么关系入手,看一看哪些因素可以促进问题的改善,哪些因素可能阻碍问题的解决。

4.预测咨询后期和咨询结束时可能出现的局面在预测时,要从理想和不理想的局面两方面进行考虑。然后,才考虑要使一个理想的局面出现,哪些激励手段是必须的,哪些手段是不能使用的。预测时应阐明理论依据和以往可参考的实践经验。

5.咨询方案的核心。整个咨询方案的核心,就是必须对来访者面临的情况作尽可能详细地说明。如:对目前进行的心理咨询,来该者可能做出什么反应?哪些现象正在转化和发展?来访者的社会文化背景对他来说存在着什么良好的机会,等等。要特别强调的是,在心理咨询过程中,来访者会根据自己的看法对心理学家产生某种评价,这种在开始阶段形成的评价,往往影响着后来的工作。所以,心理医生必须随时正确地了解来该者的看法,并针对出现的具体情况及时调整咨询对策。千万要注意防止心理咨询的一般化,防止在不同的人身上都只用一套固定的咨询模式。

三、心理咨询的技巧

心理医生只有掌握建立咨访间特殊的人际关系的方法,才能加深来访者的信任。因而,掌握建立咨访关系的技巧比掌握具体的心理治疗理论、方法更为重要。下面是几种常用的方法。

(一)“参与观察”的态度:“参与观察”是指心理医生必须设身处地,竭力去体验来访者的感受。同时,又要保持清醒的头脑,不受来访者左右的正确态度。接触来访者以后,要敏感地对不同事件进行反应。深切理解对方的认识和情感。可以用“要是我也会这样想……”,“我如果站在你这一边”等表达自己的感受。进入到对方的内心世界,用心去听,就能很快获得来访者共鸣,产生

信任感。客观地对来访者做出反应,也是一个只得注意的问题。心理医生和来访者一样都生活在繁杂的事件中。有的时候来访者所遇到的问题恰恰又是心理医生同样遇到的难题,不冷静加以分析和处理,很容易随着来访者的诉说陷进感情的漩涡,带着浓厚的感情色彩。这样虽然加深了彼此友谊,但咨询中渗透了个人因素,很难理智地观察对方,必然严重影响咨询效果。

(二)积极关注、注意来访者长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在咨询过程中,心理医生应该始终以积极的态度,不断发掘来访者的长处,应尽量将自己的价值观念放在一边,不要以为对方一无是处。如果你不相信对方是可以改变的话,来访者可以通过语言及非语言信息的传递接收到这种信息,那么双方的关系就很难维持下去,产生改变的可能性就很小。前来咨询的来访者一般自身无法解决自己的问题,意识狭窄,对问题的看法悲观、失望、消极的方面很多。及时指出他的长处和希望所在,帮助来访者从崭新的角度看待问题,鼓起了对方的信心和对咨询的依赖性,对咨访关系的发展颇有益处。

(三)给予尊重和温暖:咨询是在平等的基础上进行磋商。咨询者无权采用居高临下的态度。经常用“你应该……”的命令式语调,伤害了来访者自尊心,激起对方不信任感和防御心理,造成来访者不能开诚布公地谈出自己的问题。尊重和给予温暖才是一种有效的交往方式。

(四)自我暴露、真诚可信:咨询双方在交流中都有公开和隐秘的一面,一般认为,心理医生的言语性自我暴露具有开辟治疗交流渠道的功效,一定程度的自我暴露,把自己的内心感受告诉对方,给人以真实可信的感觉,这种感受也可诱发来访者做更多的自我暴露,说出内心的看法,提高参与会谈的兴趣。

心理医生的自我暴露一种是正性的自我暴露,对来访者的进步及时进行反馈,可以用“你做的很好”,“你现在已经有所改变了”等言语鼓励来访者。另一种是负性的自我暴露,把对咨询过程中的失望适当地表达出来,增加了会谈的可信度。有关研究表明,数量适当的自我暴露的会谈更能吸引来访者的再次来访。

负性的自我暴露并非判断别人时候令人生厌,而只是说出自己感受而已。它是有一定限度的,不顾及来访者的承受能力,进行批判和讽刺挖苦,只会引起对方的反抗。反之,过分的暴露自己的问题,会使来访者逐渐觉得心理医生本身也不是一个正常的人,怎么能帮助别人呢?

自我暴露、真诚待人不仅是一种建立咨访关系的技巧,更是一种待人处世的态度。在日常生活中,心理医生自由具有真诚待人的良好品质,才能在咨询过程中取得良好效果。

(五)掌握好会谈中的方法。

1.听:咨询过程中心理医生要经常处于听的位置。切记只顾自己说话,不顾来访者的反应。以听为主,一方面使来访者情感得到及时宣泄;另一方面,在听的过程中寻找反馈信息,由对方的言语表达可以判断其情感和思维模式以及对心理医生解释、指导的反应,及时调整自己的言行和咨询方案。会谈中的倾听技术还包括对人类非语言信息,如语音、语调的判断能力,要善于应用自己的“第三只耳朵”才能获得大量的信息。因此,以听为主并不是一种消极的技术,而是把握引导会谈主题的重要手段。

2.言语引导的方法:言语诱导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一开始,要和来访者象朋友聊天一样,谈论不涉及主题的中性问题,如天气好坏、电视节目等。建立起初步的感情后,接着就要应用言语诱导的技巧转入实质性会谈。

用开放性问题进行提问是最常用的诱导方法。如“为什么你要这样想?”“以后又发生了什么事?”等含有“什么”、“怎么”、“为什么”的句子,寻找问题的实质、时间发生的经过和原因等。可以帮助来访者获得更多的背景材料,弄清事情的来龙去脉。

有的来访者思维模式紊乱,叙述事情不能切合主题,离题万里,浪费了许多时间,或者心理医生需要在短时间内集中了解某些事情时,可以应用闭锁性提问方式,让其按照所提问题作“是”或“否”的回答。闭锁性问话方式使来访者经常处于被动的局面,情感得不到宣泄,非必要时不宜用。3.在谈话中适当重复来访者重要的语句,插入“嗯……嗯”、“是这样”、“还有吗”的词语,表明

心理医生的关怀倾听之意,可以鼓励来访者继续讲下去。会谈中还要及时对对方的感情进行反馈,可以用“我明白你的意思”、“可以想象出……”等。这些方法看起来都很简单,实质上起作用是不容忽视的。

4.施加影响的方法。建立良好咨访关系主要是从对方的思维模式上考虑给予同情和理解。但是要获得咨询效果,就必须改变来访者现存思维模式。应用心理咨询的理论、方法或者根据自身对生活的体验,从自己的思维模式出发通过辩论和对峙施加影响。

解释说明提供了从另一种角度看待问题的方法,比如说有一患者因为面容丑陋而丧失了生活信心,通过咨询者解释以后使他认识到外表美只是美感来源的一部分,阻断来访者非理性观念,揭示出思维上以偏概全、完美论的倾向可收到良好的效果。向来访者进行解释说明,依据咨询人员的理论结构,可以有精神分析式的解释、认识理论的解释、行为主义的解释,只要能达到咨询目标,都是可行的。

合理的解释后,就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指导和建议,制定来访者所必须完成的任务和改变现存思维方式的方法。知道时要注意多采用“我希望你……”的温和语言代替“你必须……”的强硬态度。同时要注意来访者改变现存思维模式的勇气和承受能力。一次会谈最多只能提出二、三个建议。用逻辑推理导出可笑和荒谬的结果也是一种很强有力说服来访者改变现存观念的手段。

(六)会谈中的非语言交流

1.非语言交流的功用:非语言信息指通过表情、身体语言以及语音、语调等方面表达的信息。在咨询过程中始终离不开非语言交流。它传递着言语所无法表达的感情因素,比如同一句话用不同的语调,配合表情信息可以表达不同的意义。

非语言信息是感情的真实流露,无法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是观察来访者内心的窗口,非语言信息可以有一下几种作用:(1)肯定加强言语信息:比如你的言语击中要害时,来访者常低着头、声音缓慢、音调低沉等;(2)否定言语信息:如表面上虽然赞同咨询者的见解,却显出不屑一顾的表情,说明咨询的失败;(3)调整和控制咨询过程;如当来访者的话题偏离主题时,可以不看对方或紧皱双眉,来访者就能马上接受到信息停止谈话。

2.合理应用非语言功能:面部表情传递着最大量的非语言信息,其中特别是目光的交流,在来访者说话时,直接注视着对方的眼睛,不仅可以观察来访者的表情,而且来访者也能从中体会到关切之意。在心理医生本身说话时,视线不一定要经常集中在来访者的身上,以免对方感到压抑。手势、坐姿等身体语言也起着不可多得的功用。作为咨询着,应该将身体语言融进咨询中,尽量注意表现的舒适自如和身体微向前倾的关注姿势。对平常形成的一些不良习惯,如有的心理医生总喜欢翘着二郎腿,有的喜欢不断地摆动双脚等都要努力去克服,以免给人留下居高临下和不安定之感。音质、音量、音调和言语节奏的变化包含着多种感情。咨询过程中心理医生要注意话语流畅、发音抑扬顿挫、变速和停顿。这样才使声音富有生气和感召力。摩擦音过多只会使来访者觉察出心理医生的紧张和不成熟。

四、对心理咨询工作人员的要求

医学临床心理咨询是一种帮助和塑造人的事业,面广难度大,在欧美许多国家都要求从事此项工作的人员要经过长期的培训,并且到医院或诊所做不拿工资的助理人员,一、二年以后,才有资格独立工作,一般认为,对心理医生的要求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必须具备广泛的知识。包括医学、心理学和社会学知识,其中特别是精神科、神经科、内科等较全面的医学知识。掌握扎实的医学和心理学知识才能在认真倾听病史的基础上,进行体格检查,排除器质性疾病,从而做出疾病或心理状态的整体诊断。在咨询中可以看到,对于特定的心理障碍,既可能是社会心理应激引起,也可能是一种躯体疾病引起的身心反应。器质性疾病和功能性疾病并不能简单对立起来,做出非此即彼的诊断,它们二者可以共同发生。没有掌握心理测验和心理治疗的理论、方法就不可能做出准确的诊断和治疗。此外,心理医生还必须对人类的非语言信息相当熟悉。能迅速冲对方面部表情、外表装束、身体语言和语音、语调等副语

言信息中洞察对方的心理。

(二)必须具备有丰富的社会经历才能熟悉各个年龄段、各个阶层和不同文化程度的人。对各种生活应激事件有深刻的体验。理解和同情对方,深入到来访者的内心而产生共鸣。

(三)必须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这样在处理问题时才比较客观和公证,表现出精力充沛,乐于助人的特点。心理医生最好具有稍外向、情绪稳定型的个性。如果心理医生是个心理不健康的人,经常地把消极情绪带入咨询中,或者对咨询成功缺乏足够的信心,自己本身就没办法解决自身问题,当然就无法帮助别人。

(四)必须具有良好的医德医风。在咨询过程中,来访者倾诉了许多个人隐私。做为心理医生应该充分理解对方的处境,严格保守个人秘密。绝不能向外界泄露,也不能当面进行文字记录。对于来访者应用假名的情况,也是允许的。同时,为了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要比其他各科医生更有耐心,更加热情和蔼,遇到来访者无理吵闹也要尽量克制。

总之,心理咨询对咨询人员的要求是多方面的,不但要具备全面的知识,还要有高尚的职业道德和人格品质。

行为偏激,儿童心理咨询,案例报告

行为偏激儿童心理咨询案例报告 作者:佚名一、一般资料 王XX,男,10 岁,小学四年级学生,独子。身高大约 1.5 米左右,体态正常,无重大躯体疾病历史。 父母均为公司职员,大专文化,家庭基本和睦,无老人同住。家族无精神疾病历史。 从小随父母生活,在幼儿园大班前基本上性格温顺,甚至比较胆小,非常听父母的话。这与父母的性格特点很相似,他们的做人风格就是" 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经常以息事宁人的方式教育孩子:要 与小朋友团结,不可以打小朋友。如果有小朋友打你,你就躲开。甚至有时并不是孩子的错,只要有老师说今天王XX 与某个小朋友"抢" 玩具(实际上是后者抢前者的,老师也只是习惯性描述罢了),父母就会再次教导:下次别与小朋友抢,给他算了,你再去玩别的。那时候,王XX基本上是个听话 的孩子。 上了大班后,一次一个小朋友拿绳子去勒王XX的脖子,想牵着他走。王想起妈妈说过:脖子是不可 以被随便勒的,很危险!于是,他反抗了,而且劲很大,一下子抢过了绳子。那个小朋友吓得跑掉了。据父母称,自那以后,一旦同小朋友发生口角,他就会用“暴力”的方式处理争端,老师和同学都说他“不好惹”。 其实,应该说,比起同年龄的孩子,王XX还是让父母少操了很多心,尤其在学习上。基本上这四年 来,都是他自己独立完成作业的,象整理书包之类别的孩子需要父母帮忙的事,他都能自己管好。而且可能是家庭影响,父母都爱看书,所以王XX也非常爱看书,小小年纪,已经将《水浒》、《三 国演义》等名著看过了。三年级前,虽然爱打架,但功课还是中上偏优,只是最近2个月升了四年级,换了个班主任,比较严格,经常叫他到办公室,于是开始反感,不大听课,成绩下降了。而且前一周的某节班主任课(数学课)上,明明是他旁边的中队长叫他,他才说了一句话,但老师只批评了他,他感到愤愤不平,却并没告诉父母,还是父母听别的同学说的。 最近,他脾气很大,情绪经常很激动,父母问他多了,他就会发火,大喊大叫,很难控制自己的行为。 同学关系比较紧张。没有固定玩伴和要好的朋友。最近的学习成绩下降明显。 心理测验结果: 1、《阿肯巴赫儿童行为量表CBCL》①测验结果:总粗分57 ,超过分界值40 分;标准分71分,高于常模(50 ,10 )两个标准差。 2、《EPQ少年版》测验结果:结果有效;E:54分;P:71分;N:62分。 3、《韦氏儿童智力测验》测验结果:IQ分值:118 二、主诉 王XX称,“讨厌班主任老师,对自己不公平”;“现在没兴趣学习”;“爸爸妈妈说心理学老师能帮助他提高学习成绩,做个好孩子,我不相信,懒得跟他们说”;“别人欺负我,我就要反抗,不想忍”。 三、观察和他人反映父母主诉:最近,孩子在学校经常与同学发生争执,而且时有动手发生,因此同学关系开始紧张,相比从前,较少参加团体性活动,显得不合群。与现在的班主任很疏远,见到老师不会主动打招呼,并且对老师的批评感到反感,会在课堂上与老师争执。回到家中,与父母话很少,并且爱发脾气,不允许他人摸他的头,即使是亲戚们宠爱的表现,也会生气。因为经常怄气,所以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对不喜欢的老师,更不要听课。作业不会,也不会问老师或父母,也不愿意父母管他的功课。因此,学习成绩逐日下降。 四、评估与诊断根据对临床资料的收集,该求助者智力水平正常;个性孤僻、较难适应外部环境;情绪不稳定。整体心理健康状态较差。 综合分析所获得的临床资料,对求助者问题持续的时间、强度和典型心理与行为异常表现的性质和严重程度进行分析判断;根据心理测验结果和躯体疾病历史、精神病家族历史以及典型心理与行为异常的表现排除了儿童精神障碍,例如脑器质性精神障碍、早发儿童精神分裂症、童年和少年期的多动障碍、品行障碍、情绪障碍。 求助者的心理与行为异常表现属于心理问题的范畴。 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 1.偏激行为和交往不良倾向; 2.人际关系紧张(师生关系、同伴关系及亲子关系); 3.学习适应性不良。 五、咨询目标的制定根据以上的评估与诊断,同家长和求助者协商,确定如下咨询目标:具体目标与近期目标:减少求助者的偏激行为;改善其当前人际关系;增强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成绩。 最终目标与长期目标:完善求助者的个性,增强其社会(人际)适应能力,建立良好的人际沟通模式,习得健康有效的人际交往技巧。

儿童心理咨询的案例分析

儿童心理咨询的案例分析 This manuscript was revised on November 28, 2020

近年来,儿童成长过程中出现的情况有所增加,也成为了解决的一个有效途径。下面我们来看一个的案例分析。 案例背景 小学三年级男生小林,是个可爱的男生,他数学和英语成绩都能达到90多分,数学思维比较敏锐,英语成绩也能保持95以上的优异成绩。问题是,他的语文很糟糕,尤其是对写汉字有恐惧感。 他在学校表现:上课搞小动作,不听讲,不做课堂作业,出操时大家都做操,他就站在原地东张西望,或者自己玩自己的,就是不做。午睡时,其他同学在休息,他就去打扰同学,或者涂画黑板,造成班级扣分。他的班主任老师曾经多次请家长到学校,最近还惊动了校长请来了他的父母。 他的家庭情况:父亲在外忙碌,较少在家,母亲也有一间店面需要打理,但是尽量抽时间监督他学习。 家里还有个弟弟,比较霸道,常对他大吼大叫。他的父母对他要求很严格,他爸爸妈妈常斥责他,他父亲偶尔也打他。据观察,他的父亲是个脾气比较爆的人。他现在在家里写作业,常常是要做到11点多甚至12点,主要是语文作业花时间,写一个字休息30多秒,发呆或者说话。然后字体基本上是结构松散,笔画错乱。 案例分析

(一)从偏科和文字书写结构松散、笔画错乱等原因看,有生理和两方面原因1、从生理原因看,从脑科学的角度讲,儿童的左右脑发育不均衡;左脑发育优于右脑,或者是两脑不能协同活动(不能对所接受的感觉信息进行合理加工)。因为左脑偏于对继时性信息的加工,而右脑偏于同时性信息的加工。也就是说语文学习偏于右脑,数学学习偏于左脑。 2、从的原因看,孩子也许不喜欢语文老师,或者孩子的心理受到过语文老师的伤害。致使孩子由不喜欢语文老师而导致讨厌语文课。 (二)上课不能专心听课和不遵守学校规则的原因 1、从脑科学的角度讲,很可能是由于大脑皮层额叶(前额)比同龄孩子发育缓慢,还不能监控自己的行为。因为额叶是主控人的注意力的关键部位。也可能是前面说到的,由于大脑对身体感觉信息的统合出现障碍,在医学和上称为感觉统合失调或学习能力障碍。 2、由于家长素质偏低,培养教育方法不当,造成孩子的养成教育不好,没有良好的学习品质和行为习惯。 (三)孩子自卑和恐惧心理形成的原因 1、父母教育过于严厉,简单粗暴。 2、住宿学校的管理过于严格,孩子不在父母身边,或多或少要失去安全感。

心理咨询5种流派

咨询的流派 1、精神分析 a)基本理论及其意义:无意识理论(分区观点)、结构观点(人格理论)、心里动力 观点(心理驱动)、发展观点(性欲学说)、适应观点(防御机制) З无意识理论:探讨来访者过往的经历;将这些经历和来访者目前的症状 建立心理意义 З人格理论:注意来访者的人格的三个构成进行分析;在分析的基础上制定咨询的方案和目标(本我、自我、超我) З心里动力观点:里比多 З发展观点:口唇期--肛门期--生殖器期13-15(恋母情结/恋父情结)--潜伏期15-16--青春期 З防御机制:压抑(超我不能容忍,威胁性记忆念头禁锢于无意识中,选 择性遗忘);投射(把本我欲望加在另一个身上,断定是别人而非自己存 在这样的动机);置换(用一种精神宣泄替代另一种精神宣泄);合理化 (形成了一个动机不能被意识接受的行为或观念,于是找一个正当理由 解释);反向形成(反向表达观念);转化心理-身体 b)311: í探讨来访者的深层心理,识别潜意识的欲望和动机 í解释病理与症状的心理意义,协助来访者对本我的剖析 í解除自我过分防御,调节超我的适当管制 í善用来访者与治疗者的移情关系来改善来访者的人际关系 í目的是调整心理结构,消除内心症结,促进人格成熟,提高适应能力 c)异常心理原因说明 З合理度过“性心理”发展的每个阶段,是未来心理健康的充分必要条件(发展理论) З由于我们的“自我”必须随时随地的学习外部世界,以便理性地处理“本我”与“超我”之间的冲突和矛盾,所以我们体验着焦虑(结构观点)З为防止、抵御和消除焦虑,我们必须克制,压抑非理性冲动。压不住, 产生心理和行为异常;压住,更深的意识不到的痛苦,以其他扭曲、伪 装的形式表达出来(无意识理论,心理动力学) d)本我占优势,以便产生缺乏自我控制的原始人,超我占优势便产生抑制自我的清

幼儿园心理辅导案例

幼儿园心理辅导案例 璇璇是我们班的一个小朋友.是一个聪明孩子.开学时他的妈妈向老师抱怨,说孩子淘气任性,不听话.想要的东西哭闹着要,经常和大人“闹独立”,怎么哄也不行,总是离不开爸爸妈妈,你让他去做的事,他偏不去做,你不让他去做的事,他偏去做,或者表面上答应、内心不服,当大人不在旁边时,就由着自己的性子来.家长担心,孩子如此任性,将会严重影响其个人健康成长。可是不知采取什么方法,来引导他,让他改掉身上的坏毛病.. 根据家长的叙述和观察孩子的行为表现,根据所掌握的心理学知识,分析了一下璇璇性 格形成的原因: 1、孩子的任性行为在一定条件下,是家长的教养方式不当,对孩子过分宽容的娇纵的结果, 璇璇任性性格是在父母的宽容、娇纵下慢慢形成。孩子是家庭的中心,孩子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孩子想怎么着就怎么着,在个性品质、行为习惯、社会适应性等方面对孩子没有要求,不注意孩子日常行为规范的养成。不适度的爱和放松教育,无节制地满足孩子吃、穿、玩的要求下,无一定的生活常规和行为准则,则是孩子产生任性的温床。 2、由于康康自身年幼,自制力差,情绪不稳定,易冲动,父母用训斥、打骂等粗暴方法压制孩子的正当需要和意见或对待孩子的缺点.其实这不仅无益于问题的解决,还造成康康的逆反心理,使康康进一步用任性的行为来与父母抗争,以执拗和哭闹来抗粗暴,发泄不满. 3、当璇璇不听话,父母的要求和愿望难以实现,父母感到无奈,束手无策,于是对孩子放任自流,久而久之导致任性哭闹习惯的形成。 经过和家长的交流探讨,我们分析了璇璇任性哭闹的心理原因,并和家长达成共识,要正确冷静地对待璇璇的任性行为.当提出不合理、过分的要求时,家长应注意采取正面教育的方式,给孩子把道理讲清楚:这样做不对,为什么不对,怎样做才是对的,帮助他提高分辨是非的能力。孩子的是非观念正是在学习处理各种具体事情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在这一过程中,家长可以采取转移、冷处理、适当惩罚等方法把难题巧妙化解。 (1)转移注意 璇璇注意力易分散,易为新鲜的事物所吸引,要把他的注意力从他坚持的事情上转移到其他新奇、有趣的物品或事情上。孩子注意力被转移后,很快会忘记刚才的要求和不愉快。

小学生心理咨询案例分析

小学生心理健康案例分析、咨询记录 心理健康案例分析1(自卑) 一.案例介绍 邓某是我班一位六年级的女同学,她长着一对会说话的大眼睛,头发黄黄的,稍稍有些蜷曲,成绩上游,中等智商,非常腼腆,性格内向,在人面前不拘言笑,上课从不主动举手发言,老师提问时总是低头回答,声音听不清,脸蛋涨得绯红。下课除了上厕所外总是静静地坐在自己的座位上发呆,老师叫她去和同学玩,她会冲你勉强笑一下,仍坐着不动。平时总是把自己关在房里,不和同学玩。遇到节假日,父母叫她一起玩、作客,她都不去,连外婆家也不去。 二.案例分析 自卑畏怯的心理大家都不同程度的有,有的同学在小学五年里顺利地走过来了,也具备了一定的实力和优势,面对激烈的竞争,却觉得自己这也不行,那儿也不如别人,自卑的心理使得自己缺乏竞争勇气,缺乏自信心,走进六年级的学习,特别是参加毕业会考,心理可能就忐忑不安。一旦中途受到了挫折,更加缺乏心理上的承受能力,总觉得自己确实不行,在激烈的竞争中,这种心理障碍是走向成功的大敌。 1.个人因素 通过观察,我发现她长期受自卑、羞怯、焦虑和恐惧等负面影响,过重的心理负担使他不能正确评价自己的能力,一直怀疑自己的优点。即使在成功面前也

难以体验成功的喜悦,从而陷入失败的恶性循环之中。这样就严重影响他的身心健康发展。 2.家庭因素 现在的家庭多是独生子女家庭,造成家长对孩子有着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期待,导致许多的小学生肩负重担,过重的压力在学生未能达到父母期望时,便使学生形成自卑心理,否定自己,怀疑自己,不安、烦恼、孤独、离群等情感障碍随之而来。母亲对孩子的学习辅导力不从心,父亲每晚工作到深夜才回家,偶尔才过问一下孩子的学习情况,对孩子的期望也很高,但表达的方式十分粗暴。 3.教师因素 在学校里,如果教师对一些同学了解不够,关注不多,就容易造成对这些同学的评价偏低,一旦如此,几个月或者几个学期以后,这些同学便逐渐产生失落感,在老师那儿他们得不到适时的表扬和赞叹,久而久之便否定了自己的一些行为和想法,慢慢不相信自己的能力与水平,也就越来越不自信,此时自卑感却慢慢占了上风。另外,老师对少数心目中的优等生日益产生的偏爱,对多数属于中间状态的学生来说,是一个沉重的压力,普遍滋长严重的自卑心理。再加上老师片面地认识学生,对优等生日趋偏爱,更进一步加深小学生的心理压力,使学生的自卑心理日趋严重。 诊断:一般心理问题 三.咨询过程 1、收集资料:了解家族史和成长史;了解性格特征

心理咨询入门答案

第一章绪论 1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是现代社会中一项独特的、专业化的(A)活动.A人际帮助B.慈善C.医疗D.商业 2每个人来到这个世界上,便面临两大终生的课题,即(C)和发展。A.提升B. 学习C.适应 D.创造 3每个人来到这个世界上,便面临两大终生的课题,即适应和(C)A.提升B. 学习 C.发展 D.创造 4、“适应”是指有机体以行为改变手为手段对环境条件的(A)A. 顺应 B. 改变 C.创造D. 妥协 5、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的服务对象是(B)A. 完全不一样的 B.同中有异 C.完全一样的 D.异中有同 6、一般认为,心理咨询有两个源头,都发轫于20世纪初,一是所谓“指导运动”,二是(A)A. 心理卫生运动 B. 工业革命 C. 医疗改革 D. 农业发展 7、指导运动的内容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职业指导,二是(B)A. 改善医疗条件B. 改善学校教育 C.改善医患关系D.改善环境状况 8、1908年帕森斯在波士顿创办了一家机构,名叫“波士顿”。(D) A. 职业中心 B. 职业介绍所 C. 心理诊所 D.职业事务所 9、1908年,比尔斯写了一本名为《 C 》的书,再现了自己在三所治疗机构中的遭遇。A. 心理疾病 B. 精神医院 C. 一颗找回了自己的心 D. 医生与病人 10、心理卫生运动在当时得到的一个直接成果,就是在许多城市设立一种机构,叫做“(B)”。A.心理救护中心 B. 心理医院 C. 心理门诊 D.心理疗养院 11专业分工越来越细,造成人的(B)的片面使用和发展A.行为机能B 心理机能C.情感机能D. 态度机能 12、心理咨询得以产生效果的首要条件是咨询师与当事人之间的一种(D)A.商业关系 B. 合作关系 C. 服务关系 D.人际关系 13、在如何帮助人类个体获得良好适应和发展的问题上,有两条路可走,其一是改造环境,其二是(A )A.帮助个人B.改造社会C.顺应环境D.改变个人 第二章心理咨询的要素 1、情绪的(B)是各种心理治疗的共同功能。A.平衡 B. 疏泄 C. 压抑 D. 隐忍. 2、一切以(B)为主要病因的病人要么完全不适用心理治疗,要么只能以心理治疗作为辅助手段。A.社会学因素 B.生物学因素 C. 心理学因素 D. 家庭因素 3几乎所有的研究都一致发现,障碍的严重程度与治疗效果之间是(C)关系。A正相关B.零相关C. 负相关D. 混乱的 4、心理咨询师的第一“功夫”是。(D)A.诊断 B.理解 C. 辩论 D. 倾听 5、咨询和心理治疗的核心问题是受助者在(A)上的改变或改善A.心理、行为 B.情感 C.态度 D. 感受 6、心理咨询和治疗领域中研究者最关心的事情,是“(B)”问题。 A. 收费 B. 疗效 C.流派 D. 疾病 7咨询师首要的工具就是(A)A.他(她)这个人B. 他(她)的专业知识C.他(她)的口才D. 他(她)的人际交往能力第三章咨询目标 1、咨询的目标要能够以可测量的指标来代表。(D)A.心理 B.情感 C. 态度 D.行为 2、咨询目标应该是靠的手段可以达到者。(B)A.社会学 B. 心理学 C. 一切能想到 D. 生物学 3、咨询的目标应该由来确定。(C)A.咨询师 B.当事人 C.两方共同参与 D. 当事人家属 4、咨询的阶段性目标应该是的。(A)A.跳一跳,够得着 B. 理想化 C. 很容易就实现 D. 当事人自己想达到 5、咨询目标应该重在_______ 的改变上。(A)A.心理机能 B.生理机能 C.症状 D. 主观感受 6、一般目标是指某一流派或某一流派的治疗家所持的、被认为适用于目标(D )A.特定当事人B.某些当事人C.部分当事人D.所有当事人 第四章咨询关系 1、尽管所有研究者都强调咨询关系中个人卷入和承诺的重要性,但咨询关系还是一种________。(B)A.商业关系 B.职业关系 C. 私人关系 D. 社交关系 2、咨询关系是被有意识地建立、发展、维持和利用的,这使得咨询关系有着深厚的__________。(D)A.自然性 B. 强制性 C. 利益性 D. 人为性 3、“设身处地”和“感同身受”两个词合在一起很好地表达了咨询师助长条件中的________的含义。(C) A.尊重 B. 积

幼儿园心理辅导案例(4)

幼儿园心理辅导案例 一、个案情况介绍 邬意韬,是一个非常聪明的小男孩,有很强的记忆力,学知识很快。他从小跟姥姥在一起生活,老人对孩子照顾地无微不至,从不放手让孩子自己去玩,对孩子百依百顺,老人没有文化。孩子父母虽然都是机关工作人员,但对孩子的教育却顾及甚少,对孩子缺乏必要的指导,多方面的因素导致了孩子在心理方面存有明显的障碍。 二、存在的问题。 1、心理脆弱。在幼儿园,小朋友不小心碰了他,就放声大哭;小朋友跟他开玩笑,说姥姥不来接他,他也哭。 2、自理能力差。老师让小朋友学着叠被子,他不会叠,也哭;让他学着做值日,他说不会,让他跟小朋友学,他也哭。 3、不会和小朋友交往。在幼儿园,和小朋友交往很少,不爱跟大家说话,自己坐一边,不肯参加班里的活动;大家玩玩具,他想玩,却不敢跟大家在一起。 三、分析出现问题的原因。 1、遗传因素。 据的邬意韬姥姥讲,邬意韬的妈妈小时侯也是这样胆小,很怕羞,长大后就改掉了原来的毛病。 2、后天的教育环境。 老人对孩子照顾太多,生活技能方面缺乏必要的锻炼,导致他自理能力差;再加上周围同龄小伙伴少,很少和孩子在一起,使他不知道如何跟大家相处,遇到事情总想着让姥姥帮忙,姥姥不在身边,他便不知道如何是好,只能用哭来发泄心中的不愉快。 四、采取的措施。 1、做好家长工作,请家长在家多给孩子锻炼的机会,给他自由支配的时间,让他自己能做的事自己做,锻炼孩子基本的生活技能,让孩子多和同龄人在一起,学习必要的交往技能。 2、为孩子营造宽松和谐的生活氛围,给予必要的心理支持。

由于邬意韬心理比较脆弱,我在班中提议小朋友们不要吓唬他,应该多帮助他。孩子们都非常有爱心,经老师一提醒,和邬意韬开玩笑的少了,和他争玩具的几乎没有了。 3、发扬其长处,树立其自信。 根据邬意韬记忆力非常好的条件,平时在组织教育活动时,我们经常给他提供展示自己的机会,让他复述故事,请他朗诵儿歌,慢慢地他主动回答问题的积极性提高了。 4、教师给予个别指导。 由于邬意韬生活技能比较差,在平时老师经常给予个别指导:教他如何叠被子,如何做值日,如何整理自己的物品。 五、教育效果。 两个月以后,邬意韬有了明显的进步。 1、他已不需要别人的帮助,能自己叠被子,能心情愉快的做值日,自理能力有了较明显的提高。 2、他开始和小朋友交往,并学会了一定的交往技能。偶尔与小朋友发生争执,他也学会了克制,不再掉眼泪,初步学会了与人合作。 3、能比较主动的参与到班级的各项活动中来,做事不再缩手缩脚,自信心有了明显提高。 看到孩子进步这么大,邬意韬的奶奶无比感激,我们也倍感欣慰,没有什么比孩子的进步更值得我们骄傲的了。从中我更坚信了这一点:没有教不好的孩子,没有不会教的老师。只要你用心了,所有的问题都将会迎刃而解

儿童心理咨询案例与分析

儿童孤独症治疗案例 摘要:儿童孤独症是一类以严重孤独,缺乏情感反应,语言发育障碍,刻板重复动作和对环境奇特的反应为特征的疾病,严重危害儿童身心健康,患者如果不能 获得康复,可造成终生残疾,影响患者终生的身心健康、社会交往、学习、生活、就业,给家庭和社会也造成重的负担。以下是关于一例儿童孤独症的心理案例的分析与治疗。 关键词:儿童心理咨询孤独症认知治疗 案例:安安,3岁,1岁之前发育基本正常,1岁半会叫“爸爸、妈妈”,后语言无任何进展。现在甚至连爸、妈也不叫了,不与小朋友玩,喜欢将东西排成一行,喜欢看广告、天气预报等,喜欢在同一时间看同一个动画片,对不感兴趣的东西听而不闻,叫他也不应…… 一、案例分析 幼儿早期的语言发育落后和交往障碍极易被家长所忽视,有的家长认为,孩子长大了就好了,殊不知却耽误了治疗的关键期。孤独症儿童由于智力、语言、社会适应能力的受损程度不同,其表现亦有所差异,典型的儿童孤独症主要表现为社会行为缺陷、语言发育障碍、兴趣范围狭窄,行为刻板、感觉和运动的异常反应、认知和智力障碍等。 根据家长所述,我们可以看到安安一岁半以后连“爸爸妈妈”也不叫了,这说明他的语言发育是存在一定的障碍的;不喜欢与小朋友玩表现出他社会适应能力的不足;喜欢将东西排成一行,喜欢看广告、天气预报等,喜欢在同一时间看同一个动画片,对不感兴趣的东西听而不闻,可以看出安安的兴趣范围比较狭窄、行为比较刻板;对不感兴趣的东西听而不闻,叫他也不应也可以反应出安安存在一定的认知障碍与社会行为障碍。根据以上的分析基本可以确定安安的症状正是儿童孤独症的表现。另外我们还可以运用筛查儿童孤独症的ABC 量表确定安安是孤独症。 二、具体的治疗阶段 (一)治疗和教育训练 治疗孤独症患儿最主要、最有效的方法。治疗和训练的目是帮助患儿发展社交兴趣和交往技能,阻止种种令人不快的行为,帮助他们发展正常的行为和语言的理解及表达能力,以提高社会适应能力。由于孤独症儿童的症状和发展水平各不相同,行为表现各异,我们对安安采取了“一对一”的治疗方法,为他提供个体化和结构化的教育。 首先我们根据安安的基本情况设计特定的教具、教材、训练目标,制定出详细的训练计划。第二,要把学的技能分成若干个细小的步骤,按固定的程序分步教会安安。要边教边做边鼓励。对期间安安可能出现的烦躁情绪如尖叫、攻击等行为要尽量理解,在这个行为出现前或即将发生时给予制止。当安安出现“期望行为”

心理咨询过程主要特点

心理咨询过程有如下特点:双向性、多端性、社会性、渐进性和反复性。只有把握这些特点,才能驾驭心理咨询活动的基本规律,更好地组织心理咨询过程及其环节。 1.双向性:在心理咨询过程中,咨询人员起着主导作用,咨询对象(求询者)是心理咨询过程中的主体。咨询人员与咨询对象相互影响,相互配合,使咨询活动在愉快的气氛中进行,以圆满的结局来完成。即为心理咨询的“双向性”。 因此,在心理咨询过程中,一方面,咨询对象必须认真听取咨询人员的意见,积极配合咨询人员的帮助与教育;另一方面,咨询人员也必须洞察咨询对象的心理变化,并根据其反应调节自己的帮助与教育,调动咨询对象的积极性。 2.多端性:众所周知,一个人的心理结构和心理面貌主要由四方面组成:知(认知)、情(情感)、意(意志)和行(行为)。一个人的心理问题或心理障碍也主要是这四个方面发生了偏差。 在人的心理结构中,这四方面组成了一个统一的有机体:认知愈深刻,情感就愈有理性,意志就愈坚定,行为就愈自觉。一般说来,认知是起点,行为是归宿,情意是中介。认知是行动的先导,只有知道了怎样行动和为什么要这样行动,才有可能自觉地产生相应的行为。因此,心理咨询过程应在转变咨询对象的认知方面下功夫,做到“晓之以理”。行为是归宿,心是心理结构的核心,只有知而去行的“知”才是“真知”,知而不行,等于不知。因此,要从根本上解决咨询对象的心理问题,就要“导之以行”,对其行为习惯或行为方式提出相应的要求和进行必要的训练。情意是中介,只有积极的情感与意志,才能使认知顺利转化为行为。 由于社会生活实践不同,每个人心理结构中这四方面因素所占的位置,所起的作用也就不同,其发展的不平衡就产生了某个方面的薄弱环节。因此,在心理咨询过程中,必须根据咨询对象的具体情况,选择最需要、最迫切的方面作为咨询工作的开端和突破口,从“晓之以理”着手,帮助其弄清事理,认识危害;从“动之以情”入手,用爱的情感沟通双方的心灵,解除心理防卫的屏障,并调整其情感;从“炼之以意”着手,使其树立信心,坚定决心,培养恒心,善始善终配合咨询过程;从“导之以行”入手,让其从事与原有心理障碍相颉颃的健康心理活动,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这就是心理咨询过程的“多端性”。 3.社会性:心理咨询不是在“真空”里进行的。社会经济文化的兴衰、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社会价值体系的变化,都会给心理咨询事业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同时,心理咨询人员对于咨询对象的帮助,也只是各种“影响源”中的一“支流”。家庭、学校、社会机构等若干“支流”无时不在荡涤、浸淫着咨询对象的心灵。这些“流”有些与心理咨询方面一致,能够帮助和促进咨询对象更好地克服心理障碍,有的则与心理咨询方面相背,甚至阻碍和削弱心理咨询的顺利开展。这就要求心理咨询人员必须把心理咨询与学校、家庭、社会联系起来,统一步调,协同帮助咨询对象。一方面,必须注意分析咨询对象存在心理问题的社会背景,弄清其产生心理障碍的真实原因;另一方面,在解决咨询对

小学生心理咨询案例报告精华版

拨云见日,享受幸福人生 ——小学生厌学症的案例报告 厚福盈小学徐微 2015年1月 小学生厌学症的案例报告 徐微 摘要:来访者是一名四年级的学生,单亲,家庭贫穷。最近不愿上学,只要到校身体就不舒服。 本案例是针对小学生厌学问题的心理辅导过程。在本案例中,我采用了人本主义的心理咨询方法,艾尔伯特·艾利斯倡导的理性情绪疗法和家庭、学校系统治疗法对求助者进行心理辅导,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一、基本资料 1.人口学资料 荆某,女,小学四年级,11岁,独生子,身高左右,体型适中。无疾病史。 2.个人成长史:父亲不务正业,母亲因经常遭家庭暴力而与其离婚。从小跟爷爷奶奶生活。很小的时候还挺活泼的,自从她妈妈回来看过她以后,她好像有了心事。曾经因为身体不舒服在家休息一段时间,再到学习时就变样了,在学校经常感到身体不舒服,回家后就有好转,亲人带她去看过医生,可是根本查不出什么毛病,身体很健康。由于她这些反常表现不受到老师的欢迎,曾经被老师批评过。 3.心理测查结果:孩子在智力上没有什么问题,属于中等水平。 二、主诉 荆某说:最近不知道为什么一提到学习,脸上就出现烦躁的神情,一拿到书本,就哈欠不断。听到老师布置作业心里就烦。也不愿做作业。我总觉得没什么好看的。每次走到学校门口心里就犯愁,一进教室总感觉别人在议论我什么。而且感觉学习没意思,真累! 三、观察、他人反映及资料收集 心理咨询师观察印象:荆×的性格比较内向,不善于言语,人乖巧。 班主任反映:荆某的智力水平属于中上等,三年级时学习成绩在班里还属于中等偏上,但进入四年级后,学习成绩明显下降。期中测验两门主课均不及格。

奶奶反映:最近她到家总是磨磨蹭蹭,不想写作业,找本书拿本本子也得那半天。对奶奶的叮嘱总是不屑一顾,而且也感觉心烦。对待任何事也没有心情,不愿说话。并且有的时候会莫名其妙的说:“上学真没意思。”到学校问老师在学校表现,老师说最近书写极差,作业马马虎虎,经常完不成,而且总说身体不舒服。 四、心理健康状况评估诊断 (一)根据心理测验结果和躯体疾病历史、精神病家族历史以及典型心理与行为异常的表现,排除了儿童精神障碍。根据他的这种对学习的反应,实际上是厌学的一个典型案例。对学习烦躁、厌烦;不想学,但又不得不学,于是出现了消极应付的情况。 (二)问题主要表现: 厌学表现:家庭的特殊情况以及在校又不被他人及老师关心,而产生了对学习无兴趣;上课注意力分散,不认真听讲;思维缓慢、情绪消极;作业拖拉马虎、敷衍了事;学习效率低下;考试及作业错误率高;学习不主动等。 1、主观上看,他厌学是因为因为学习中遇到挫折,老师又不是很关心了解她。久而久之,对老师没了好感,对学习失去兴趣,失去信心,产生厌烦的心理。 2、客观上看,教师教育教学手段不妥,教材内容的陈旧、单调、枯燥也会引起学生的厌学。 3、家校联系不够密切,缺乏他人的关心。 (三)初步诊断: 荆某患有中度厌学症。 五、心理咨询目标 (一)最终目标:完善孩子的个性,提升其自信心与自尊心,正确面对现实。为后续的成长搭建健康的心理舞台。消除他的消极情绪,培养学习兴趣,发现其优点,运用激励策略,矫正他的厌学心理,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二)具体目标和近期目标: 1.具体目标: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帮助孩子找出个人的非理性思考,树立自信。①激发学习热情和兴趣,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②利用激励机制,矫正他的厌学心理。 2.近期目标: 1)使他认识到,在学习及生活过程中遇到挫折,偶尔的失败是必然的,我们应该正确面对,摔倒了再爬起来,要学会坚强,正确面对学习及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一名有效的心理咨询师所具备的个人特点

一名有效的心理咨询师所具备的个人特点 Company number:【0089WT-8898YT-W8CCB-BUUT-202108】

一名有效的心理咨询师所具备的个人特点 刘丹 从事任何职业的人都需要具备一定的条件。心理咨询被认为是一种特殊的助人工作。从事这个工作的心理咨询师不但要用他的知识和技术为咨询者服务,还要了解咨询者的内心世界,洞悉咨询者的生活隐私,帮助他们认识心理困难的真正原因并改正适应不良的行为,促进心理的成长。因此,他必须具备一些特殊的条件。 一、精湛的业务能力 心理咨询是一门专业,它有自己的理论、方法与技术。从事心理咨询工作的人,必须经过专门的培养与训练,取得合格证书后方能上岗工作。咨询人员必须潜心钻研心理咨询的理论,掌握心理咨询的方法和技术,同时要积极参加心理咨询的实践活动,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咨询人员。 1.掌握心理咨询的专业理论 心理咨询工作在国际上已有半个多世纪的历史,心理咨询工作者已积累了不少经验,并进行了专业理论研究,形成了咨询心理学这一心理学分支学科。学校心理咨询与心理健康教育,在亚洲一些地区称为心理辅导,我国香港、台湾地区的心理学工作者对辅导与心理治疗问题进行了不少研究,并出版了有关的学术着作。我国国内的心理咨询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此项工作在高校尤为活跃。结合心理咨询的实践,学者们进行了心理咨询治疗与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理论研究,有关的理论着作也陆续问世。咨询心理学的研究在我国已有了一定的基础。设有心理学系的高校曾组织了系统的培训工作,为心理咨询培养专业人才。这些都为咨询工作者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提供了条件。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心理测验是不可分割的。心理咨询工作者应有扎实的心理学理论功底,对于普通心理学、人格

小学生心理辅导个案一年级

一年级心理辅导个案记录 时间:2014年3月 辅导人员:李小花 基本情况介绍: 罗祥咏,男,小学一年级学生,脾气暴躁,自理能力差,与同学不好相处,不愿与人沟通,好用暴力解决问题。 背景资料: 罗祥咏自入学以来,学习习惯很差,不愿学习,与班级学生交往困难,经常惹是生非,其表现为:从上学开始,他的作业从没有主动完成过,也经常拖欠老师作业,对老师更加不尊重;父亲反映,他在家里也很不听家长的话,遇到一点小问题就大发雷霆,家长也说自己无法管教。他从小父母离异,爷爷奶奶比较宠爱,但性格比较古怪。 主要行为描述: 在学校他经常上课不听讲,老师批评他,他也爱理不理,甚至还会对老师发脾气,别的同学不愿和他玩,他就经常逗他们来激怒其他同学。 问题及原因分析: 从以上现象表明,罗祥咏的种种行为是由以下情况造成: (1)父母离异,父亲不懂如何教育孩子,爷爷奶奶对孩子的溺爱,使孩子自理能力差,对没有敬重的态度,凡事都自由散漫。 (2)脾气暴躁,平时少言寡语,不与他人过多交流,容易与别人产生抵触心理。 (3)从小没有培养好良好的学习习惯。

(4)没有学习动力。 辅导策略和实施: (一)说服家长与老师积极配合,指导家长的辅导方法。 经过和罗祥咏家长多次的沟通,我们达成了一致意见。我和罗祥咏爸爸沟通,在教育孩子时不能用简单粗暴的方法,要多和孩子交谈,用亲近的方式和。罗祥咏特别爱玩,作业完成上我和他家长沟通了一下,他们争取每天有一人陪他写作业。我还说服家长多让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多给孩子一些锻炼的机会,平时我也给他一些锻炼的机会,培养孩子的自立能力。 (二)一对一的心里交流 我经常利用课余时间与他进行交流,告诉他我对他的看法,也请他说说自己内心的真是想法,鼓励他多与人交谈:做到有话就说,有事就谈。做自己感兴趣的事,多与老师交谈,说出自己的心理话,教师并与他制定出改变现状的心理计划。 辅导后的反思 通过这个案例,我懂得了使孩子心理成长更甚于孩子的身体成长,所谓“哀,莫大于心死”就是这个道理;我们要从孩子的内心解决问题,不要把孩子当成不懂事的玩偶。现代的孩子,成熟的较早,有些问题他们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要多和孩子进行心与心的沟通,只有多给问题儿童更多的关爱,最大限度地理解宽容孩子,培养他们的责任感和自立能力,才能让他们打开心门接受外界一切美好的事物;学校、家庭、社会教育都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缺少了任何一面,教育都很难成功。

中学生心理咨询典型案例分析

中学生心理咨询典型案例分析 陆建进荐 一、性意识发展咨询案例 案例介绍 一名初一女生喜欢并希望一高二男生保护她。她自己也知道并非是交男朋友。但她仍然想知道这名高二男生的电话号码,却又害羞说不出口。同时,她不知道男女生之间的交往是否是正常现象。因此,很害怕别的同学知道了自己的想法而被笑话。她很迷茫,又不知道应该怎么做。请老师为她解答。 案例分析 首先给她介绍并讲解有关的科学知识。 我国青少年儿童性意识萌发成熟的平均年龄在11、12——16、17岁,近几年来还有提前的趋势,身高体重的迅速增长以及性器官的成熟促使青少年对异性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但是又因为对两性知识的缺乏而有一种强烈的神秘感。他们能很清楚的意识到自己身体上的变化,逐渐认识到自己在慢慢长大,但在异性面前却显得很拘谨腼腆。到后期出现一种表面回避而内心憧憬的背反现象。一些男女同学虽然感情很好,在学习上互相帮助,但却害怕它会招来大部分同学的议论,对他们的学习产生不好的影响。

在咨询时我为她仔细分析,并且给了她许多参考性的意见,最终让她自己决定该怎么做。 1.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喜欢一个人包括异性并没有错,这都是人很正常的想法。 2.当你对一个人有强烈的喜爱念头时,就应该从多方面去了解他的优点和不足,然后他在你心中的神秘感会逐渐消失的。 3.直接对他说自己很崇拜他并且希望能得到他的关心和保护,如果不敢面对面的说也可以间接接触,例如可以采用写信或者让自己信赖的老师和同学转告的方式等等。 4.表达不愿意影响他,希望能共同进步的想法。 5.当有人评论时,要理直气壮的接受这一切,因为大多数人都因为不了解而进行各种猜测。这些都是人之常情,也不要因此而气愤。 6.为了双方都有一个美好的未来则应该做好每天该做的事。作为一名学生应该首先把自己的成绩搞好,从而回到正常的学习生活轨道中来。 二、社会性发展咨询案例 案例介绍 一名初二女生来询问,她和她的一个很要好的朋友经常吵架,她不知道两人还是不是好朋友为了保住友谊,他们不敢相互指出对方的对与

幼儿心理辅导案例分析

幼儿心理辅导案例分析 【案例】蒙蒙是一个非常娇小的女孩,她的性格也向她的人一样,遇事第一反应就是哭。为了搞清她哭的原因,笔者 对她进行了跟踪调查。第一次哭,问起原因是凡凡带糖来吃,没分给她,她就哭了。凡凡呢,见老师来了,就立刻拿了一 块糖给她,她就停住了哭声。第二次哭,发生在厕所里,经 询问,原来是他要上厕所,有人跟她抢第一,她不肯,然后 就哭起来,别人见她哭,就让给了她。第三次哭,在绘画活 动中,凡凡因没带画笔,就向她借一支用,她不肯,就哭起 来,嘴中还念道:“妈妈不让。” 【分析】该案例中的蒙蒙,第一次哭后,她得到了一块糖;第二次哭后,她争得第一个上厕所的机会;第三次哭后,别 人不敢拿她的东西。渐渐地,哭变成了她达到自己目的的武 器。也因为如此,让她变得越来越自私,越来越爱哭。据了 解,蒙蒙在家也是如此,只要不合她意,她就哭,父母怕烦,就总是一味儿地满足她。 【对策】1、冷处理 在活动中,每当发现她与小朋友发生冲突而哭时,老师不是立刻去解决她哭的问题,而是在一旁静观事态的发展,适

当地将与她冲突的小朋友拉开解决问题,渐渐地,她发现, 她哭时,没人站在她那一边,也就不傻哭了。 2、创改设情境,进行友爱教育 蒙蒙的自私是一步一步形成的,克服她的缺点也需要一个过程。于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开展一些有针对性的 活动,培养幼儿相互帮助,相互谦让,共同分享等良好的品德。如过新年时,我们让幼儿各自带来食品,一起品尝,共 同分享快乐。游戏区里,请小朋友从自家带了来玩具,大家 一起玩。在这样的活动里,我们尤其关注像蒙蒙这样自私的 孩子的表现,及时给以帮助教育。 3、家长配合 蒙蒙爱哭,与家庭的宠爱是分不开的。我们请家长配合,在家不要因为怕她哭得心烦,而一味地满足孩子的要求。要 让她懂得,是你需要的东西,不哭,妈妈也会买给你的;不 需要的东西,你就是再哭,也是不行。

选择做心理咨询师的五大好处

选择做心理咨询师的五大好处 导读:一名心理咨询师,既可以帮助自己和周围的人更好的生活,而且也是一项职业技能。在此,逸成心理咨询专家为我们总结了关于选择做心理咨询师的五大好处。 1、更好的应对生活中遇见的问题,积极调整心态,提升生活品质。 一个人在生活中难免会碰到种种难题和困惑。例如,恋爱问题、婚姻问题、自卑问题、人际关系问题以及失眠、焦虑、忧郁等等。遇见这些问题,有的人慌张失措,不知道如何帮助自己解决问题。而一名心理咨询师能够很及时恰当的运用心理专业技术进行自我分析和自我调节,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能更好的解决问题和扫除困惑,适应现实生活,提升生活品质,让自己任何时候都感受到生活赐予的幸福! 2、更全面了解自己,加强自我修养。 人无完人,人生来就是有很多优缺点的。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只是有时候,我们无法全面的认识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很难真正地了解自己。而做为一名心理咨询师,就可以很恰当的运用心理学知识进行自我教育,科学地理解心理现象,正确地评价自己个性品质的长处和短处,确定个别的特点,在认识自己的基础上尝试着进行改变,正确而自觉去努力发展积极的品质,克服消极的品质。不断加强自我修养,使自己更加成熟而有魅力。 3、更好的处理人际关系 人际关系对每个人的情绪、生活、工作有很大的影响,甚至对组织气氛、组织沟通、组织运作、组织效率及个人与组织之间的关系都有很大影响。因此,处理好人际关系显得尤其重要。那么怎样才能处理好人际关系呢?这个也要求我们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要求我们对人平等。一名心理咨询师懂得运用人际心理学知识,对待不同类型的人有不同的沟通的方法,能够很好的发展自己的人脉。 4、提高职场情商,获得更大发展 有人说:“公司就是一棵爬满猴子的大树,往上看全是屁股,往下看全是笑脸,左右看全是耳目”,他们懂得如何和自己对话,懂得如何支配自己大脑与时间;但是,当他们有一天受到提拔与重用的时候,往往手足无措,难以适应融入组织的工作模式,更难以适应复杂的人际关系。其实,心理咨询师可以告诉我们其实人与人的几种关系,协调好了,绝不会乌烟瘴气。而且,做一名合格的心理咨询师可以很好的控制自己的情绪。 5、有很大的心理咨询职业发展空间 目前,在中国心理咨询收费从每小时100元至1000元不等,平均收费200元/小时,这是十分令人垂涎的。不仅企业,政府,机关,社区需要职业心理咨询师的加入,更有300个亿的个人咨询市场需要心理咨询师。而且,心理讲师的发展空间越来越来大,涉及的范围越来越广,例如运用绘画心理技术进行亲子教育,运用催眠技术减轻考试焦虑,职业生涯规

小学生心理咨询案例报告一例

小学生心理咨询案例报告一例 (情绪障碍) 摘要:本文作者通过对一名小学生厌学的短程心理咨询,深刻分析了求助者厌学的原因,并采取相应的对策,使这位求助者的心理问题及时得到解决。同时也说明了教师在施教过程中,自身具备良好素质的重要性,建立起尊重、关爱、平等这种这种新型的师生关系,才是保证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基本保证。 一、案例报告: 婷婷,女,11 岁,小学六年级学生,近一个月来,情绪低落,对上学失去兴趣,在家长再三督促下,勉强去上学。但课堂上与老师有对立情绪,还常常接老师的话语,不完成作业。近一周来,课堂上焦虑不安,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 该生9月初新转入我校,2013年11月某日,学生上课期间又突然怪叫,教师教育批评后,抵触情绪强烈,后联系家长,追问情况,了解到该生父母自小离异,学生随奶奶生活,且二年级起父亲将其送往少年跳水队,6年级刚转回来。婷婷思维活跃,好表现自己,有时会抢答老师讲课时正在表述的容,这样会打断老师的思路,引起老师的不满。她也好动,有的时候恶作剧,以此引起同学和老师的主意。老师当众批评了她,并以差生名义给她安排在“独坐”,老师以破坏课堂秩序为名,把她驱逐教室,婷婷感到心里委屈,迫于学生守则,她不敢反抗老师,结果就以行为失调的形表现出来。她觉得自己被贴上坏学生的标签,开始自暴自弃,上课故意不听老师的讲课,接老师

的话语,几年少年队的生活,让其养成了与人相处拳头说话,非打即骂,一种以自我为中心很强势的生活习惯。稍不如意就觉得自己得到了不公平的待遇,于是产生了逆反心理,跟老师作对,课堂上恶作剧,结果吸引了学生的目光,把正常的课堂秩序打乱了。班级二次调换座位,没有人愿意跟她调坐位,她没有玩伴,她受到孤立。 二、分析:该生属于情绪障碍,其实每个儿童都有自己的表现欲,好动是这个年龄段的孩子的心理特点决定的,老师应当把学过的心理学知识应用到工作中去,把她课堂表现中的积极成分加以肯定,正面引导,并给以强化,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既使惩罚,也应当讲清楚哪些是不好的行为,采取负强化,使之不良的行为消退。但是这位老师的做法,违背了青少年心理发育的规律,也触犯了未成年保护法,因此必须加以干预。否则求助者的会形成不健全的人格,从而导致更加严重的心理问题。 三、咨询及过程 1、宣泄疗法: 本着尊重、热情、真诚、共情和积极关注和无条件接受的态度,我通过私下谈话,让学生尽情的讲述自己的这段与众不同的经历,使学生的不良的情绪得到了释放,她感到自己得到从未有过的尊重,她的焦虑情绪得到了缓解。 2、分析性心理治疗: (1)、教师的原因:授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没有根据儿童的心理特点,对学生的课堂表现进行客观的分析

儿童心理咨询的案例分析。

近年来,儿童成长过程中出现心理问题的情况有所增加,儿童心理咨询也成为了解决儿童心理问题的一个有效途径。下面我们来看一个儿童心理咨询的案例分析。 案例背景 小学三年级男生小林,是个可爱的男生,他数学和英语成绩都能达到90多分,数学思维比较敏锐,英语成绩也能保持95以上的优异成绩。问题是,他的语文很糟糕,尤其是对写汉字有恐惧感。 他在学校表现:上课搞小动作,不听讲,不做课堂作业,出操时大家都做操,他就站在原地东张西望,或者自己玩自己的,就是不做。午睡时,其他同学在休息,他就去打扰同学,或者涂画黑板,造成班级扣分。他的班主任老师曾经多次请家长到学校,最近还惊动了校长请来了他的父母。 他的家庭情况:父亲在外忙碌,较少在家,母亲也有一间店面需要打理,但是尽量抽时间监督他学习。 家里还有个弟弟,比较霸道,常对他大吼大叫。他的父母对他要求很严格,他爸爸妈妈常斥责他,他父亲偶尔也打他。据观察,他的父亲是个脾气比较爆的人。他现在在家里写作业,常常是要做到11点多甚至12点,主要是语文作业花时间,写一个字休息30多秒,发呆或者说话。然后字体基本上是结构松散,

笔画错乱。 案例分析 (一)从偏科和文字书写结构松散、笔画错乱等原因看,有生理和心理两方面原因1、从生理原因看,从脑科学的角度讲,儿童的左右脑发育不均衡;左脑发育优于右脑,或者是两脑不能协同活动(不能对所接受的感觉信息进行合理加工)。因为左脑偏于对继时性信息的加工,而右脑偏于同时性信息的加工。也就是说语文学习偏于右脑,数学学习偏于左脑。 2、从儿童心理的原因看,孩子也许不喜欢语文老师,或者孩子的心理受到过语文老师的伤害。致使孩子由不喜欢语文老师而导致讨厌语文课。 (二)上课不能专心听课和不遵守学校规则的原因 1、从脑科学的角度讲,很可能是由于大脑皮层额叶(前额)比同龄孩子发育缓慢,还不能监控自己的行为。因为额叶是主控人的注意力的关键部位。也可能是前面说到的,由于大脑对身体感觉信息的统合出现障碍,在医学和心理学上称为感觉统合失调或学习能力障碍。 2、由于家长素质偏低,培养教育方法不当,造成孩子的养成教育不好,没有良好的学习品质和行为习惯。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