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试析建筑智能化系统构成与设计

试析建筑智能化系统构成与设计

试析建筑智能化系统构成与设计
试析建筑智能化系统构成与设计

试析建筑智能化系统构成与设计

发表时间:2018-06-19T17:16:06.327Z 来源:《基层建设》2018年第12期作者:朗萧

[导读]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智能化系统给我国建筑行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影响力。

浙江建院建筑规划设计院浙江省杭州市 310004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智能化系统给我国建筑行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影响力。但是由于现实的一些情况比较复杂,比如在初期设计或者后期施工的时候各种各样的原因,导致智能化系统并未达到前期设计的使用效果。本文试析建筑智能化系统构成与设计。

关键词:智能建筑;建筑智能化系统;设计

引言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建筑行业的新设计新构成已经取得了非常大的成绩。衡量一个城市建筑现代化标准的主要两个标准就是建筑的智能化和建筑的设计构成形态。通过观察发现,建筑智能化已经是未来建筑行业的发展趋势,并且市场前景非常广阔;随着智能建筑的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从事兼职智能化的施工或者设计工作,为了保证智能化系统设计的规范和方便设计人员的设计工作,同时为了能够引起各位同行专家的重视思考,在此针对智能化建筑的不同构成及设计进行浅析,希望可以产生抛砖引玉的效果。

1建筑智能化技术分析

1.1建筑智能化技术的发展由来

在20世纪80年代的时候,随着信息技术、电子技术、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我国的社会生产力得到了极大的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和生活方式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对新鲜事物的接受能力和向往都产生了巨大的变化。而在建筑行业就引进了智能化的概念,在这里的智能化主要就是通过利用综合计算机及通讯信息方面等方面的技术使得当代的建筑物内各方面如电力、照明、空调、防火防盗或者运输设备等都能够人性化设计,实现综合管理自动化、办公自动化、通信等方面都更加先进。

1.2建筑智能化技术的系统设计规范

当今我们一般将办公自动化系统OAS、通信自动化系统CAS及建设设备自动化系统BAS三个系统合称为“3A建筑”。在进行建筑智能化系统的设计时一般遵循以下几方面的规范原则。首先就是各个分系统和子系统之间要实现智能化的控制,各系统之间可以实现数据的共享,通过人机界面的方式实现简易操作,系统的标准化各方面必须符合国家规范;其次,在系统的数据接口方面要提供多种通讯协议,方便与第三方系统连接,即所谓的开放性;最后在系统的兼容性方面要更加灵活、可靠,并且系统应该具备快速安全的故障恢复功能。

2建筑的种类划分

为了更好地分析智能建筑系统的种类我们首先区分建筑的种类其使用功能虽然各异,但是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2.1专用建筑

这类建筑包括:政府机关办公楼;跨国大公司、企业金融楼(银行.证券、期货、保险等)商业楼;科教办公楼(研究院所、学校,医院等)会议展览馆。

2.2出租办公楼

由房地产商投资兴建然后出租、出售。楼内的公用设施一次建成出租、出售的房间由使用者根据各自的需要进行二次装修。

2.3综合型建筑

这是集办公、金融,商业、娱乐、生活于一体的多功能的建筑(群)。

2.4住宅

以生活起居为目的的多层,高层建筑。

3建筑智能化系统的布线分系统构成及介绍

建筑智能化系统在综合布线上大致分为设备间子系统、垂直干线子系统、管理子系统、水平干线子系统、工作区子系统、建筑群子系统六大部分。设备间子系统由进线设备、计算机等各个主机设备及配线设备构成,是布线系统最主要的管理区域。垂直干线子系统是由设备间的跳线设备和配线设备及各楼层配线间的连接电线组成,主要包括数据主干线和语音主干线两部分。管理子系统是由配线设备及输入输出设备等设备构成。水平干线子系统是由信息插座和连接管理子系统和工作区子系统的布线等构成。工作区子系统是由连接在信息插座上的各种设备构成,在工作区子系统一般不需要在添加其他设备配件。建筑群子系统是指连接两个及以上建筑物之间的配线设备和电缆,如果是双绞线则必须穿管埋地铺设。金属的桥架或者管道的接地必须严格执行,并且强电和弱电必须隔离,不能铺设在同一个桥架中,防止信号的干扰。

4建筑智能化系统的分类

专用子系统还要根据不同类别建筑功能进行针对性设计,为了实现系统设计的规范化和模块化,将建筑智能化系统进行分类分别进行智能化方案设计.力求做到相同类别建筑系统方案的统一、完善。不同的建筑类别划分如下:(1)体育场馆(2)政府机关办公楼(3)跨国大公司、企业办公楼(4)金融楼(银行、证券、期货、保险等)(5)商业楼(6)会议展览馆(7)科教办公楼(8)出租办公楼(9)住宅小区

4.1体育场馆专用系统

为满足体育场馆比赛、观看比赛、报道和转播比赛所必需的智能化系统的要求。其子系统除了包括以上所提到的以外,还需要有以下几个特色子系统(1)扩声系统(2)场地照明及控制系统(3)计时记分及现场成绩处理系统(4)现场影像采集及回放系统(5)售验票系统(6)电视转播和现场评论系统(7)主计时时钟系统(8)升旗控制系统(8)比赛中央控制系统等

4.2政府机关办公楼

主要要求政务交流方便需要方便快捷的楼字内部信息通信系统方便各级政府部门间的信息交流.其专用子系统除包括部分上述的系统外还有(1)视频会议系统(同声传译)(2)政务公开通知大屏幕系统

4.3跨国大公司、企业办公楼

为满足其业务需要,必须保证通信系统的畅通加强企业内外部的协调、降低经营成本.缩短产品上市周期,形成最有效、最合理的采购供销和管理控制体系。具备更好的通信方式与国内各分部和全球分支机构进行联络的网络视频会议系统能够提供数据会议功能如文档共

建筑派系分类

建筑派系分类 浪漫主义建筑(ROMANTICISM ARCHITECTURE)18世纪下半叶到19世纪下半叶欧美一些国家在文学艺术中的浪漫主义思潮影响下流行的 一种建筑风格。浪漫主义在艺术上强调个性,提倡自然主义,主张用中世纪的艺术风格同学院派的古典主义艺术相抗衡。这种思潮在建筑上表现为追求超尘脱俗的趣味和异国情调。18世纪60年代至19世纪30年代是浪漫主义建筑发展的第一阶段,又称先浪漫主义。出现了中世纪城堡式的府邸,甚至东方式的建筑小品。19世纪30~70年代是浪漫主义建筑的第二阶段,它已发展成为一种建筑创作潮流。由于追求中世纪的哥特式建筑风格,又称为哥特复兴建筑。 古典复兴建筑:18世纪60年代到19世纪末在欧美流行的复古思潮的一种表现形式。它可分为罗马复兴和希腊复兴两种倾向。在建筑方面,古罗马的广场、凯旋门、纪功柱等纪念性建筑成为效法的榜样。但他们没有简单地抄袭古典建筑式样,古典复兴建筑体形单纯、独立、完整,细部处理朴实,形式合乎逻辑,纯装饰构件较少。采用古典古典复兴建筑风格的主要是国会、法院、银行、交易所、博物馆、剧院等公共建筑和一些纪念性建筑。 折衷主义建筑ECLECTIC ACHITECTURE19世纪上半叶在欧美兴起的一种建筑创作思潮。折衷主义为了弥补古典主义与浪漫主义在建筑创作

中的局限性,任意模仿历史上的各种风格,或自由组合各种式样,故有“集仿主义”之称。折衷主义建筑师不讲固定的法式,只讲求比例均衡,注重纯形式美。刻意求新,立足于创造丰富多彩的建筑。他们将罗马、希腊、拜占廷、中世纪、文艺复兴和东方情调的各式各样融会于自己的建筑作品里,以求摆脱一脉相承的谱系,创造本时代的建筑风格。 工艺美术运动(Arts and Crafts Movement):亦称手工艺运动。19世纪后期英国出现的设计改革运动,提倡用手工艺生产表现自然材料,以改革传统形式,反对粗制滥造的机器产品。在建筑上主张建造“田园式”住宅来摆脱古典建筑的束缚。因建筑风格打破传统手法,根据功能需要自由设计平面与造型,又得名为“自由建筑运动”。代表人物是拉斯金和莫里斯。代表作品是魏伯设计的“红屋”。 新艺术运动(Art Nouveau):19世纪80年代始创自比利时,它的特点在于运用自由曲线模仿自然形态。代表人物有凡?德?费尔德(Henry van de Velde)、霍尔塔(Victor Horta)等。在建筑风格上反对历史式样,采用流动的曲线和以熟铁装饰的表现方式,试图创造适合工业时代精神的简化形式。但由于仅限于在建筑形式上尤其是室内装饰的创新,而未能解决建筑形式、功能、技术之间的结合,因而很快就逐渐衰落。

建筑智能化系统检测介绍教学文稿

建筑智能化系统检测介绍 一、什么是建筑智能化系统 建筑智能化系统,过去通常称弱电系统,是指以建筑为平台,利用现代通信技术、信息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监控技术等,实现对建筑物的智能管理,以满足建筑物的监控功能、管理功能和信息共享的需求,通过对建筑物和建筑设备的自动检测与优化控制,实现信息资源的优化管理和对使用者提供最佳的信息服务,使智能建筑达到投资合理、适应信息社会需要的目标,并具有安全、舒适、高效和环保的特点。 GB50300-2001《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将其定为第7项分部工程,GB50375-2006《建筑工程施工质量评价标准》也将其纳入“安装工程”范畴, GB50339-2003《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对其质量控制、系统检测和竣工验收做出了具体规定。 依据GB50339-2003规定,建筑智能化系统分为通信网络系统、信息网络系统、建筑设备监控系统、火灾自动报警及消防联动系统、安全防范系统、综合布线系统、智能化系统集成、电源与接地、环境和住宅(小区)智能化等10个子系统。根据设计和需要,实际的建筑智能化系统可以为其中的1个或者多个子系统和系统集成。 常见的建筑智能化子系统有:有线电视系统、综合布线系统、安全防范系统(包括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入侵报警系统、出入口控制(门禁)系统、巡更管理系统、停车场(库)管理系统等各子系统等)、火灾自动报警及消防联动系统、住宅(小区)智能化(访客对讲系统、家庭控制器应用较多)等。 二、建筑智能化系统检测的必要性 (一)国家规范关于智能化系统检测的规定: 1、GB50300-2001《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强制条文3.0.3条第8款:“对涉及结构安全和使用功能的重要分部工程应进行抽样检测”。

建筑智能化基本构成

建筑智能化基本构成介绍 第一节智能建筑概论 (1) 第二节智能建筑基本构成 (2) 第一节智能建筑概论 1984年,美国联合技术公司(UTC,Uruted Tecbnology Corp.)的一家子公司——联合技术建筑系统公司在美国康涅狄格州的哈特福德市建设了一幢City Place大厦,从而诞生了世界公认的第一座智能建筑(Intelligent Building)。 目前国际上关于智能建筑尚未有统一的定义。美国智能大厦协会( AIBI)认为:智 能建筑是通过对建筑物的结构、系统、服务和管理四项基本要素以及它们之间的内在 关系进行最优化,来提供一个投资合理的、具有高效、舒适、便利的环境的建筑物。 日本智能大楼研究会认为:智能大楼是指具备信息通信、办公自动化信息服务,以及 楼宇自动化各项功能的、便于进行智力活动需要的建筑物。新加坡政府的公共事业部门,在其“智能大厦手册”内规定,智能建筑必须具备三个条件:一是具有先进的自 动化控制系统,能对大厦内的温度、湿度、灯光等进行自动调节,并具有保安、消防 功能,为用户提供舒适、安全的环境;二是具有良好的通信网络设施,以保证数据在 大厦内流通;三是能够提供足够的对外通信设施。 我国对于智能建筑的定义,国家标准《智能建筑设计标准》

智能建筑与传统建筑最主要的区别在于“智能化”。也就是说,它不仅具有传统建筑物的功能,而且具有智能(或智慧)。“智能化”可以理解为,具有某种“拟人 智能”的特性或功能。建筑物的智能化意味着: (1)对环境和使用功能的变化具有感知能力; (2)具有传递、处理感知信号或信息的能力; (3)具有综合分析、判断的能力; (4)具有做出决定、并且发出指令信息提供动作响应的能力。 以上四种能力建立在上述三大系统(BAS、OAS、CNS)有机结合、系统集成的基础上,如图1-1所示。智能化程度的高低,取决于三大系统有机结合、渗透的程度,也 就是系统综合集成的程度。智能建筑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以公共建筑为主的智能建筑,如写字楼、综合楼、宾馆、饭店,医院、机场航站楼、体育场馆等,以示区别,习惯上称为智能大厦;另一类是以住宅及住宅小区为主的智能化住宅和小区。 智能建筑的基本内涵是:以综合布线为基础,以计算机网络为桥梁,综合配置建筑内的各功能子系统,全面实现对通信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大楼内各种设备(空调、供热、给排水、变配电、照明、消防、公共安全)等的综合管理。 为了将智能建筑的3个系统有机地连接起来,可以使用综合布线系统(Premises Distribution Sys-tem,简称PDS)来实现。综合布线系统以双绞线和光缆为传输介质,采用一套高质量的标准配件,以模块化组合方式,把语音、数据、图像信号等的布线,综合在一套标准、灵活、开放的布线系统里。综合布线系统能支持计算机、通信及电子设备的多种应用。对于智能建筑来说,综合布线系统犹如体内的神经系统。 第二节智能建筑基本构成

建筑工程概预算(高起专)阶段性作业1

建筑工程概预算(高起专)阶段性作业1 一、单选题 1. 工程建设项目在项目建议书阶段确定的工程造价是。(4分) (A) 施工图预算 (B) 投资估算 (C) 设计概算 (D) 竣工决算 参考答案:B 2. 概算定额是的合并、综合与扩大。(4分) (A) 施工定额 (B) 概算指标 (C) 预算定额 (D) 投资估算指标 参考答案:C 3. 预算定额材料消耗量由材料净用量和构成。(4分) (A) 周转用量 (B) 一次性消耗量 (C) 材料损耗量 (D) 辅助用量 参考答案:C 4. 编制预算定额必须遵循的原则是_______。(4分) (A) 平均先进 (B) 社会平均 (C) 先进水平 (D) 国际水平 参考答案:B 5. _______是施工企业组织生产和加强管理在企业内部使用的一种定额,属于企业生产定额的性质。(3分) (A) 预算定额 (B) 概算定额 (C) 施工定额 (D) 概算指标 参考答案:C 6. 预算定额手册的应用有直接套用和两种方式。(3分) (A) 换算后使用 (B) 全部使用 (C) 统一使用 (D) 前述都不正确 参考答案:A 7. 工程建设项目在初步设计阶段确定的工程造价是_______。(3分) (A) 施工图预算 (B) 设计概算 (C) 投资估算

(D) 竣工决算 参考答案:B 8. 材料预算价格是指材料。(3分) (A) 出库的综合平均价格 (B) 原价 (C) 出厂价 (D) 市场采购价 参考答案:A 9. 各国的造价工程师协会先后开始了自己的造价工程师执业资格的认证工作,发生在以下阶段_______。(3分) (A) 20世纪50年代 (B) 20世纪70年代到80年代 (C) 20世纪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 (D) 1868年 参考答案:B 10. 土建工程属于。(3分) (A) 单项工程 (B) 单位工程 (C) 分部工程 (D) 分项工程 参考答案:B 11. 砌筑工程属于。(3分) (A) 单项工程 (B) 单位工程 (C) 分部工程 (D) 分项工程 参考答案:C 12. 教学楼属于_______。(3分) (A) 单项工程 (B) 单位工程 (C) 分部工程 (D) 分项工程 参考答案:A 13. 建筑安装企业缴纳的城乡维护建设税的计税基础为_______。(3分) (A) 直接费+间接费 (B) 直接费 (C) 营业税 (D) 总造价 参考答案:A 14. 综合单价是完成工程量清单中一个规定计量单位项目所需的_____、材料费、机械使用费、管理费和利润,并考虑风险因素。(3分) (A) 管理费 (B) 人工费 (C) 保险费

公共建筑智能化系统构成

公共建筑智能化系统构成 公共建筑大厦内智能化系统的各子系统组成分为五大智能化系统【通信网络系统(CAS)、办公自动化系统(OAS)、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BAS)、保安自动化系统(SAS)、火灾自动报警控制系统(FAS)】做相应简述: 1 通信网络系统(CAS) 它是楼内的语音、数据、图像传输的基础,同时与外部通信网络(如公用电话网、综合业务数字网、计算机互联网、数字通信网及卫星通信网等)相联,确保信息相通。主要包括: 1.1 电话通信系统 建筑或建筑群的固定电话通信系统应根据建筑物的用途、规模、使用属性以及公用网的具体情况,可选择接入远端模块局或采用虚拟交换、自设独立的数字程控用户交换机(PABX)或综合业务程控用户交换机(ISPBX),并应与公用电话交换网连接。 1.2 计算机网络系统 智能建筑本地网络的安全,应根据实际需要分别在通信子网和高层或应用系统中采取措施。计算机网络系统应为管理与维护提供相应的网络管理系统,并应提供高密度的网络端口,满足用户容量分批增加的需求。 1.3 卫星通信系统 可设置多个端站和设备机房或预留天线安装位置和设备机房位置,供用户接受和传输数据和语音业务。 1.4 有线电视系统(含闭路电视系统) 提供当地多套开路电视和多套自制电视节目,并与卫星系统联通。 1.5 移动通信覆盖系统 建筑物由于屏蔽效应出现移动通信盲区时,设置移动通信中继收发通信设备。1.6 公共广播系统 公共广播系统的类别应根据建筑规模、使用性质和功能要求确定。公共广播系统一般可分为:业务性广播系统、服务性广播系统、火灾应急广播系统。

1.7 会议系统 会议系统应是音频系统(电声、建声)、视频系统(投影、摄像、录制)等多系统的综合设计,所选用的音频、视频设备、计算机等的网络传输、语音与数字设备接口、终端等应符合相应的国家标准、规范。会议系统应实现计算机语音、文字、图形、图像、自动监管、多媒体实时同步网络传输、系统控制一体化功能。 1.8 同声传译系统 (1)同声传译一般可设有多种语种(根据甲方的需求); (2)同声传译传输方式可采用有线同声传译和无线同声传译; (3)会议室译员间的位置应设置在主席台对面或主席台的两侧(或二层较高位置),应使译员能观察到发言者的口型。 2 办公自动化系统(OAS) 办公自动化系统是采用应用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多媒体技术和行为科学等先进技术,使人们的部分办公业务借助于各种办公设备,并由这些办公设备与办公人员构成服务于某种办公目标的人机信息系统。主要包括: 2.1 物业管理运营系统 物业管理运营子系统应以高效便捷的方式来协调用户、物业管理人员、物业服务人员三者之间的关系,应能实现对投入使用的建筑物、附属配套设施、设备资产及场地、用户、服务、各类资料及各项费用以经营的方式进行管理,同时对建筑的环境、清洁绿化、安全保卫、租赁业务、建筑物内各类机电设备运行与维护实施一体化的专业管理。 2.2 办公管理系统 办公管理子系统应能在日常办公中通过办公自动化系统协助管理人员对办公事务过程中大量的信息进行分析、整理、统计,协助领导对各项工作的分析、决策。提供公文管理、会务管理、档案管理、电子账号、人员管理、领导活动安排、突发事件处理、书面意见处理等功能,应能实现电子公告、规章制度、公用电话等公共事务功能。 2.3 信息采集发布系统

当前中国住宅建筑风格分类及溯源

简析当前中国住宅建筑风格分类及溯源 【摘要】在当今中国住宅建筑设计中,住宅建筑风格日新月异,种类繁多。建筑师博采众长,不断创新。开发商为了制造楼盘卖点,吸引客户,在自身产品建筑风格方面抛出的说辞颇多,有些甚至是自造名词,自创风格。在住宅设计过程中,面对名目繁多的建筑风格取向,本文试图从建筑设计专业的角度将其分门别类,尽量梳理其中的脉络和联系。只有能够清晰地分辨所谓“风格”,懂得它们的各自特点,理清其来龙去脉,才能在设计中灵活自如地应用和发挥创造,做出好的建筑。 【关键词】中国;住宅;建筑风格;分类;溯源 当今中国住宅建筑设计中,建筑风格总体上可分为传统形式和现代形式两类。 传统形式中又大致包含为外部引进类和中国传统改良类。 现代形式中主要为外来引进类。 现代形式千变万化,随着各种先进的建筑设计理念(如绿色建筑、低能耗建筑等)以及日新月异的建筑技术、材料、装饰材料的发展,现代形式的住宅风格很难将其简单地归纳为若干分类。而传统形式的建筑风格由于有源可溯,而且多数具有较鲜明的共同特质,所以可以对其进行一番细致的分类,并厘清关系。故本文主要对传统形式住宅风格进行论述。 传统形式:对东西方传统建筑风格的沿袭和演变。 1.外部引进类: 这类住宅建筑风格纯属舶来品,主要是承袭和模仿西方新古典主意建筑风格和所谓的欧陆风格以及其他具有地方特质的传统建筑风格。这些风格绝大部分来源于欧洲传统建筑风格,因而也可统称为欧式风格。 目前国内住宅设计中出现的外部引进类建筑风格名目种类多如牛毛,但主要可归纳为以下几种建筑风格类别: 1)欧陆风格 所谓“欧陆风格”一说从深圳、上海发起并被引进内地,这种建筑的好处是“细腻”,如在外观上采用柱式、凸窗等西方古典建筑的装修方式。以广州为例,据统计,目前广州有不少60个楼盘采取这种典型的“粉红色外墙、白色线条、通花栏杆、外飘窗台、绿色玻璃窗”的欧陆风格式的建筑形式。“欧陆风格”出现后,赞扬肯定者很多,批评否定者也不少。“欧陆风格”是一种“风”,还是一种发展的“必然”,引起了很多争议。从严格意义上讲,“欧陆风格”还算不上是一种风格,至少不是一种先进的建筑风格,它是现代建筑对西方传统的一种继承应用。“欧陆风格”多半应用于商业运作中,而不属一个学术概念,学术名词。另外,“欧陆式”也很重视营造绿地等良好的周围小环境,这些都给我们身处内陆的人一种全新的视觉冲击,竟造成了一种“欧陆式=高档住宅”的似是而非的概念。 从某种角度来审视,可以认为“欧陆风格”仍属“现代主义风格”范畴,而加以一些装饰成份,将各种建筑元素(尤其是欧洲古典的建筑元素)如大杂烩一样粘附于现代主义建筑的外壳上,形成当前“色彩斑斓”的“欧陆式”建筑。 目前国内仍有相当一批开发商和购买者在追捧所谓“欧陆风格”。这种风格已经逐渐退

世界主要建筑风格分类

世界主要建筑风格分类 1、意大利建筑风格 意大利建筑在建筑技术、规模和类型及建筑艺术手法上都有很大的发展,无论在建筑空间、建筑构件还是建筑外形装饰上,都体现一种秩序、一种规律、一种统一的空间概念。 流行于19世纪下半叶的意大利式风格,一般为方形或近似方形的平面,红瓦缓坡顶,出檐较深,檐下有很大的托架(也称牛腿)。檐口处精雕细凿,气势宏大,既美观有避免雨水淋湿檐口及外墙而变色,使外观看上去始终保持鲜艳亮丽没有污浊。普通的意大利风格的建筑,朝向花园的一面有半圆形封闭式门廊,落地长窗将室内与室外花园连成一体,门廊上面是二楼的半圆形露台。 意大利建筑在细节的处理上特别细腻精巧,又贴近自然的脉动,使其拥有永恒的生命力。其中铁艺是意大利建筑的一个亮点,阳台、窗间都有铁铸花饰,既保持了罗马建筑特色,又升华了建筑作为住宅的韵味感。尖顶、石柱、浮雕……彰显着意大利建筑风格古老、雄伟的历史感。 2、地中海建筑风格 闲适、浪漫却不乏宁静是地中海风格建筑所蕴含生活方式的精髓所在。 地中海风格建筑,原来是特指沿欧洲地中海北岸沿线的建筑,特别是西班牙、葡萄牙、法国、意大利、希腊这些国家南部沿海地区的住宅。这些地中海沿岸的建筑和当地乡村风格的建筑相结合,产生了诸如法国普罗旺斯、意大利拖斯卡纳等地区的经典建筑风格。后来这种建筑风格融入欧洲其他地区的建筑特点后,逐渐演变成一种豪宅的符号。闲适、浪漫却不乏宁静是地中海风格建筑所蕴含的生活方式的精髓所在。 长长的廊道,延伸至尽头后垂直拐弯;半圆形高大的拱门,或数个连接或垂直交接;墙面通过穿凿或半穿凿形成镂空的景致。这是地中海建筑中最常见的三个元素。 地中海风格的建筑舍弃浮华的石材,用红瓦白墙营造出与自然合一的朴实质感。 地中海风格从建筑的形态上看,经常出现很多不对称的设计,尤其是西班牙风格的建筑,采用了很多圆弧形结构。外立面颜色温润而醇和、材料粗朴而富有质感、建筑中包含众多的回廊、构架和观景平台。

系统集成、建筑智能化工程与弱电工程的概念与区别

系统集成工程、弱电工程、智能建筑工程的区别与联系 具有智能化建筑特点的工程,在近年许多的建筑建设项目中的投资幅度,呈逐年增长的趋势。但在这些建设项目中,有的并不能称之为智能建筑工程、充其量也仅仅是具有BA 性能的简单的系统集成工程,与智能建筑还相差甚远。还有的建设项目一提出做弱电系统工程,就要和系统集成、智能建筑联系起来。 可怎么联系?建设方又拿不出切实可行的技术规划方案,由集成商在那里做主导意见。有的建筑物面积大并形成了相关的建筑群,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功能,本应该具有智能建筑特点的工程,但又往往舍不得投资,只是做几个相对独立的弱电工程来应付。缺少了构成完整的一体化网络管理系统,给今后的楼宇物业的科学管理以及资源的浪费带来很大的遗憾。有的建设方在考察了相关的工程和听了集成商的一番炒作后,觉得智能建筑很不错,不惜这方面的投资。但在经过使用一段时间后,觉得工程并没有发挥多么好的效益,相反,有时却成了管理者的负担。诸如此类问题。不禁令投资者和使用者困惑。究竟弱电工程是什么?系统集成是什么?智能建筑是什么?系统集成是否就是智能化建筑?如何对上述工程定义。如何把握好建设投资的适度,并在今后的使用过程中切实保证弱电各子系统以及建筑物的智能化管理的功能达到当初所预计的目的,无论对投资方还是使用方都是很重要的。 智能化工程及弱电系统工程,目前已经在一些重大的建设项目中与建筑结构、机电设备安装、内外装饰工程列为同等重要的单位工程。但是,由于智能化工程相对其他传统建设项目起步较晚,属于朝阳产业。同时涉及建设、信息、公安、消防、电信、广电等部门在上述工程界面内容的互为交叉难于协调,故疏于工程规范化标准的综合性的具体操作等现象。另外,在设计领域里,由于没有此项工程设计的取费依据及取费标准,而是将智能化技术含量很高的这样一个工程按建筑电气工程设计取费,故费率很低,加上很多设计院也缺少智能建筑的系统集成设计人员。所以国内大多甲级建筑设计院对智能建筑工程设计普遍没有积极性。这种设计的缺位,就往往由集成商取代了。集成商为取得工程的承包资格,常常免费为建设方设计,而集成商无论从设计经验和各专业图纸的协调以及图纸之间的纵横质量深度无法与正规设计院相比,造成设计图纸的质量普遍偏低现象。这种本末倒置的做法很是影响智能建筑工程的发展。所以在验收上述工程时,不难发现在对整体的传统建设项目验收过程中,智能化工程及弱电工程却成了验收中的弱项,甚至是空白点。这对建设方合同利益维护方面,显然处于下风。尤其对今后的使用方面带来很不好的影响。存在这方面的问题是多方面的原因,但有一点不可否认,那就是在工程的前期工作中,没有将上述工程准确的定位,究竟是建设几个单独的弱电工程?还时建设具有系统集成含有智能化特点的工程。因而较为准确的理解并清楚上述工程之间的区别和基本概念是很有必要的。 一、弱电工程是目前各类建筑建设项目的基本单元,已经成为各类建筑项目中不可缺少的建设子项目。既是目前住宅小区建设,它的弱电工程建设目前也得到了很大级别的提高,例如,由原来的有线电视、宽带网建设发展到小区的闭路电视监控、楼宇门禁、三表远抄及科学物业管理等。在随着绿色建筑的兴起,有可能家用电器集成与家用信息网络交

建筑工程概预算计算题总结

七、计算题: 1、已知建筑平面图及剖面图如图示,墙厚370 mm,部分楼层墙厚240 mm,层高2.7 m,试计算其建筑面积。 解:建筑面积=(22+0.37)×(10+0.37)+(5+0.37)×(5+0.37)=260.81m2 2、某工程捣制钢筋混凝土独立基础,模板接触面积为50m2,查表可知一次使用模板每10m2需用板材0.36m3,方才0.45m3,模板周转次数6次,每次周转损耗率16.6%,试计算混凝土模板一次需用量和施工定额摊销量。 解:混凝土模板摊销量计算 1)计算混凝土模板一次使用量: 模板一次使用量=50×0.36 m3/10 m2=1.8m3 2)计算周转使用量 模板周转使用量 ={一次使用量×[1+(周转次数-1)×损耗率]}/周转次数 =1.8×[1+(6-1)×16.6%] /6 =0.549m3 3)计算回收量(模板) 模板回收量= 一次使用量×(1-损耗率)/周转次数 =1.8/6×(1-16.6%)=0.25m3 4)计算摊销量(模板) 模板摊销量=周转使用量—回收量=0.549-0.25=0.299 m3 3、依据湖北省建筑装饰工程消耗量定额及统一基价表,如图某单层建筑物,外墙顶面高度3.00米,外墙设计采用15mm厚1∶1∶6混合砂浆打底,50×230外墙砖贴面,室内外地坪高差-0.45m,设计地面做法为30mm厚细石混凝土找平,1∶3水泥砂浆铺贴300×300mm地砖面层,踢脚为150mm高地砖。试计算楼地面工程装饰的工程量。(门、窗居墙中安装,墙厚240mm,门窗框厚90mm,每个房间的中心轴线尺寸为3300*6000mm,窗C1、C2、M1洞口尺寸分别为:1.5×1.2m、1.5×2.0m、0.9×2.4m)。

不同气候类型对建筑风格的影响

不同气候类型对建筑风格的影响 引言 自古以来,中国不同地区的居住者都有着共同的文化起源——中华文明,可是不同地区的民宅却在结构与色彩上有着很大的差异。这是因为中国大陆地区地域辽阔,所跨纬度较大,造成了各地区气候的差异,气候的不同就要求人们居住的房屋有着不同的抵御不利气候条件的特性,因为在长期的发展中形成了不同的样式,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结构和色彩。在不同的气候环境中需要建筑物有防雨、耐寒、坚固防风等等特性,起初建筑的外貌仅仅是有建筑的功能而决定的,但随着时代发展与生产力的进步,人们对房屋的审美要求也在不断地演变,最终形成了风格上的差异。 可以说,气候环境与建筑风格的关系是,气候环境影响建筑风格,建筑风格反映气候特点,并与环境达到协调或一致。 不同的气候条件对房屋建筑提出了不同的要求。我国从建筑热工设计的角度出发,把全国划分为五个区,即严寒、寒冷、夏热冬冷、夏热冬暖和温和地区,并提出相应的设计要求。这样分区的目的就在于使民用建筑的热工设计与地区气候相适应,保证室内基本热环境要求。 1.气候的主要因素 地球上气候的形成,是由于太阳辐射对地球的作用形成的。落到地球上的太阳辐射热主要由地球表面大气层吸收,而地球表面与大气层向太空的长波辐射是地球向外界散热的主要方式。这样通过地球表面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和地球表面向太空长波辐射才能维持地球表面的热平衡,保持了地球特有的长期稳定的气候条件。 “气候——影响着人类舒适——是温度、湿度、光照、风、大气压力和降水量等因素的综合结果。为了舒适的目的,这些因素的组合达成一定的平衡状况”。这些气候因素的变化与人体健康程度的关系极为密切,气候的变化会直接影响我们的心理和生理活动。人类对气候的反应最明显也最直接的表现就是在自身的居住上,不同地区的人往往会根据居住地环境的不同建造出适合当地气候的房屋。 2.气候对建筑的影响 2.1 温度条件对建筑的影响 由于墙壁厚度对于建筑是否保温起很重要的作用,因此气温高的地方一般墙壁较薄,气温低的地方墙壁较厚。有些地方为了抵御寒冷,将房子埋在土里,如中国陕北窑洞。由于窑洞深埋地下泥土是热的不良导体,这样夏天灼热阳光不能直接照射里面,冬天则起到了保温御寒的作用,朝南的窗户又可以使阳光充满室内。既节省了建筑材料,又可以充分保留房屋内的热量。一些气温高的地方,也选择了这种类型的建筑风格,如沙漠地带的民居。 温度对建筑的结构还有材料选择的影响,属于工程范围,这里不再介绍。 2.2 降水对建筑的影响 降雨多和降雪量大的地区,房顶坡度普遍很大,以加快泻水和减少屋顶积雪。降雨少的地区,屋面一般较平,建筑材料也不是很讲究,屋面极少用瓦,有些地方甚至无顶。我国西北有些地方气候干旱,降水很少,屋面平缓,一般只是在椽子上铺上织就的芦席、稻草或包谷秆,上抹泥浆一层,再铺干土一层,最后用麦秸拌泥抹平就行了。宁夏虽然也用瓦,但却只有仰瓦而无复瓦。降水多的地方,植被繁盛,建筑材料多为竹木;降水少的地方,植被稀疏,建筑多用土石;降雪量大的地方,雪甚至也是建筑材料,如爱斯基摩人的雪屋。我国东北鄂伦春人冬季外出狩猎时也常挖雪屋作为临时休息场所。

十种建筑风格分类及介绍

十种建筑风格分类及介绍 1、地中海建筑风格 2、意大利建筑风格 3、法式建筑风格 4、英式建筑风格 5、德式建筑风格 6、北美建筑风格 7、新古典主义建筑风格 8、新中式建筑风格 9、现代主义建筑风格10、综合类建筑风格 1、地中海建筑风格 闲适、浪漫却不乏宁静是地中海风格建筑所蕴含生活方式的精髓所在。 地中海风格建筑,原来是特指沿欧洲地中海北岸沿线的建筑,特别是西班牙、葡萄牙、法国、意大利、希腊这些国家南部沿海地区的住宅。这些地中海沿岸的建筑和当地乡村风格的建筑相结合,产生了诸如法国普罗旺斯、意大利拖斯卡纳等地区的经典建筑风格。后来这种建筑风格融入欧洲其他地区的建筑特点后,逐渐演变成一种豪宅的符号。闲适、浪漫却不乏宁静是地中海风格建筑所蕴含的生活方式的精髓所在。 长长的廊道,延伸至尽头后垂直拐弯;半圆形高大的拱门,或数个连接或垂直交接;墙面通过穿凿或半穿凿形成镂空的景致。这是地中海建筑中最常见的三个元素。 地中海风格的建筑舍弃浮华的石材,用红瓦白墙营造出与自然合一的朴实质感。 地中海风格从建筑的形态上看,经常出现很多不对称的设计,尤其是西班牙风格的建筑,采用了很多圆弧形结构。外立面颜色温润而醇和、材料粗朴而富有质感、建筑中包含众多的回廊、构架和观景平台。 地中海风格在细节的处理上特别细腻精巧,在西班牙建筑中,经常广泛运用螺旋形结构配件。此外,在地中海建筑中往往采用建筑圆角,让外立面更富动感,并配合以落地大窗和防锈锻铁为装饰的小窗,外墙局部用文化石和特别的涂料;露台上采用弧形栏杆等;而装饰性用的烟囱,则带有传统的英国风味。 2、意大利建筑风格 意大利建筑在建筑技术、规模和类型及建筑艺术手法上都有很大的发展,无论在建筑空间、建筑构件还是建筑外形装饰上,都体现一种秩序、一种规律、一种统一的空间概念。 流行于19世纪下半叶的意大利式风格,一般为方形或近似方形的平面,红瓦缓坡顶,出檐较深,檐下有很大的托架(也称牛腿)。檐口处精雕细凿,气势宏大,既美观有避免雨水淋湿檐口及外墙而变色,使外观看上去始终保持鲜艳亮丽没有污浊。普通的意大利风格的建筑,朝向花园的一面有半圆形封闭式门廊,落地长窗将室内与室外花园连成一体,门廊上面是二楼的半圆形露台。 意大利建筑在细节的处理上特别细腻精巧,又贴近自然的脉动,使其拥有永恒的生命力。其中铁艺是意大利建筑的一个亮点,阳台、窗间都有铁铸花饰,既保持了罗马建筑特色,又升华了建筑作为住宅的韵味感。尖顶、石柱、浮雕……彰显着意大利建筑风格古老、雄伟的历史感。 3、法式建筑风格 法式建筑往往不求简单的协调,而是崇尚冲突之美,呈现出浪漫典雅风格。法式建筑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对建筑的整体方面有着严格的把握,善于在细节雕琢上下工夫。法式建筑是经典的,而不是时尚的,是经过数百年的历史筛选和时

建筑智能化工程系统介绍

建筑智能化工程: 1、计算机管理系统工程:计算机管理系统属于综合性的软硬件管理维护 性质的,其中以软件的管理占有主导地位。通俗的说就是有很多的电脑,这些电脑通过网络线互相连接起来形成了一个网络,然后首先就是在这些网络中采用软件把他们有机的管理起来,协同工作。 2、楼宇设备自控系统工程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简称BAS): 楼宇自动化控制采用的是计算机集散控制,所谓计算机集散控制就是分散控制集中管理。它的分散控制器通常采用直接数字控制器(DDC),利用上位计算机进行画面的监控和管理。主要手段是动画、曲线、文本、数据库、脚本、和各种专用控件等。楼宇自动化包括:空调与通风监控系统、给排水监控系统、照明监控系统、电力供应监控系统、电梯运行监控系统、综合保安系统、消防监控系统和结构化综合布线系统。 3、保安监控和防盗报警系统工程:安全防范应用技术工程主要是为 了保证人身安全、财产安全,所以安全防范应用技术工程是全方位的。安全防范系统包括闭路电视监控及防盗报警系统、门禁系统、电子巡更系统、停车场管理系统等该系统是一个有机的集成系统,各子系统既相对独立,又相互关联,可通过计算机网络实现与智能中央控制系统的集成。 4、智能卡系统工程:就是在用户使用同一张非接触感应卡,实现多种不 同管理功能,例如:门禁、考勤、就餐、消费、停车场出入,巡逻签到、会议签到,电梯使用等多种功能。 5、通讯系统工程:集团电话是我们办公中常用的电话通讯管理手段的一 种。使电话管理者可集团性管理外线来电与内线呼出。 集团电话设备一般由外线与分机构成。外线指接入集团电话中的外线总数。分机是您为您的员工所安排的的电话数量。 6、卫星及共用电视系统工程:数字卫星电视是近几年迅速发展起来 的,利用地球同步卫星将数字编码压缩的电视信号传输到用户端的一种广播电视形式。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将数字电视信号传送到有线电视前端,再由有线电视台转换成模拟电视传送到用户家中

试析建筑智能化系统构成与设计

试析建筑智能化系统构成与设计 发表时间:2018-06-19T17:16:06.327Z 来源:《基层建设》2018年第12期作者:朗萧 [导读]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智能化系统给我国建筑行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影响力。 浙江建院建筑规划设计院浙江省杭州市 310004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智能化系统给我国建筑行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影响力。但是由于现实的一些情况比较复杂,比如在初期设计或者后期施工的时候各种各样的原因,导致智能化系统并未达到前期设计的使用效果。本文试析建筑智能化系统构成与设计。 关键词:智能建筑;建筑智能化系统;设计 引言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建筑行业的新设计新构成已经取得了非常大的成绩。衡量一个城市建筑现代化标准的主要两个标准就是建筑的智能化和建筑的设计构成形态。通过观察发现,建筑智能化已经是未来建筑行业的发展趋势,并且市场前景非常广阔;随着智能建筑的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从事兼职智能化的施工或者设计工作,为了保证智能化系统设计的规范和方便设计人员的设计工作,同时为了能够引起各位同行专家的重视思考,在此针对智能化建筑的不同构成及设计进行浅析,希望可以产生抛砖引玉的效果。 1建筑智能化技术分析 1.1建筑智能化技术的发展由来 在20世纪80年代的时候,随着信息技术、电子技术、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我国的社会生产力得到了极大的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和生活方式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对新鲜事物的接受能力和向往都产生了巨大的变化。而在建筑行业就引进了智能化的概念,在这里的智能化主要就是通过利用综合计算机及通讯信息方面等方面的技术使得当代的建筑物内各方面如电力、照明、空调、防火防盗或者运输设备等都能够人性化设计,实现综合管理自动化、办公自动化、通信等方面都更加先进。 1.2建筑智能化技术的系统设计规范 当今我们一般将办公自动化系统OAS、通信自动化系统CAS及建设设备自动化系统BAS三个系统合称为“3A建筑”。在进行建筑智能化系统的设计时一般遵循以下几方面的规范原则。首先就是各个分系统和子系统之间要实现智能化的控制,各系统之间可以实现数据的共享,通过人机界面的方式实现简易操作,系统的标准化各方面必须符合国家规范;其次,在系统的数据接口方面要提供多种通讯协议,方便与第三方系统连接,即所谓的开放性;最后在系统的兼容性方面要更加灵活、可靠,并且系统应该具备快速安全的故障恢复功能。 2建筑的种类划分 为了更好地分析智能建筑系统的种类我们首先区分建筑的种类其使用功能虽然各异,但是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2.1专用建筑 这类建筑包括:政府机关办公楼;跨国大公司、企业金融楼(银行.证券、期货、保险等)商业楼;科教办公楼(研究院所、学校,医院等)会议展览馆。 2.2出租办公楼 由房地产商投资兴建然后出租、出售。楼内的公用设施一次建成出租、出售的房间由使用者根据各自的需要进行二次装修。 2.3综合型建筑 这是集办公、金融,商业、娱乐、生活于一体的多功能的建筑(群)。 2.4住宅 以生活起居为目的的多层,高层建筑。 3建筑智能化系统的布线分系统构成及介绍 建筑智能化系统在综合布线上大致分为设备间子系统、垂直干线子系统、管理子系统、水平干线子系统、工作区子系统、建筑群子系统六大部分。设备间子系统由进线设备、计算机等各个主机设备及配线设备构成,是布线系统最主要的管理区域。垂直干线子系统是由设备间的跳线设备和配线设备及各楼层配线间的连接电线组成,主要包括数据主干线和语音主干线两部分。管理子系统是由配线设备及输入输出设备等设备构成。水平干线子系统是由信息插座和连接管理子系统和工作区子系统的布线等构成。工作区子系统是由连接在信息插座上的各种设备构成,在工作区子系统一般不需要在添加其他设备配件。建筑群子系统是指连接两个及以上建筑物之间的配线设备和电缆,如果是双绞线则必须穿管埋地铺设。金属的桥架或者管道的接地必须严格执行,并且强电和弱电必须隔离,不能铺设在同一个桥架中,防止信号的干扰。 4建筑智能化系统的分类 专用子系统还要根据不同类别建筑功能进行针对性设计,为了实现系统设计的规范化和模块化,将建筑智能化系统进行分类分别进行智能化方案设计.力求做到相同类别建筑系统方案的统一、完善。不同的建筑类别划分如下:(1)体育场馆(2)政府机关办公楼(3)跨国大公司、企业办公楼(4)金融楼(银行、证券、期货、保险等)(5)商业楼(6)会议展览馆(7)科教办公楼(8)出租办公楼(9)住宅小区 4.1体育场馆专用系统 为满足体育场馆比赛、观看比赛、报道和转播比赛所必需的智能化系统的要求。其子系统除了包括以上所提到的以外,还需要有以下几个特色子系统(1)扩声系统(2)场地照明及控制系统(3)计时记分及现场成绩处理系统(4)现场影像采集及回放系统(5)售验票系统(6)电视转播和现场评论系统(7)主计时时钟系统(8)升旗控制系统(8)比赛中央控制系统等 4.2政府机关办公楼 主要要求政务交流方便需要方便快捷的楼字内部信息通信系统方便各级政府部门间的信息交流.其专用子系统除包括部分上述的系统外还有(1)视频会议系统(同声传译)(2)政务公开通知大屏幕系统 4.3跨国大公司、企业办公楼 为满足其业务需要,必须保证通信系统的畅通加强企业内外部的协调、降低经营成本.缩短产品上市周期,形成最有效、最合理的采购供销和管理控制体系。具备更好的通信方式与国内各分部和全球分支机构进行联络的网络视频会议系统能够提供数据会议功能如文档共

建筑工程概预算综述(DOC 49页)

建筑工程概预算综述(DOC 49页)

江西旅游商贸职业学院教案首页 授课班级15中职建筑班授课时间1-17周项目名称建筑装饰工程定额 单元描述1.建筑装饰工程概预算 2.概算指标和概算定额 3.预算定额 4.施工定额 授课方式项目法、理论教学法、讨论课教学时数8 授课方法手段一体化教学: 基本知识点讲授为主,辅以讨论课及难点讲解课。 教学目标 了解预算定额包含的内容,掌握建筑装饰工程概预算技术要点。 教学重点难点1.概算指标和概算定额 2.预算定额 3.施工定额 教学过程设计理论课6学时,讨论课2学时 作业布置 及辅导 课后习题1-3 课后小结 通过本模块的学习,让学生了解本课程的发展历程及今后的趋势,引入建筑的新技术提高学习兴趣,掌握建筑装饰工程概预算的基础知识,为后续内容打下基础,已达预期效果。

第一讲 教学目的与要求:介绍我国工程建设产品造价的形成与历史及改革,了解国外的工程造价管理 重点与难点: 复习(或导入): 新课内容: 1 建筑工程概预算综述 1.1 工程产品造价形成与改革 1.2 国外的工程造价管理 ⑴法国的工程造价管理 ⑵德国的工程造价管理 ⑶英、美的工程造价管理 ⑷日本的工程造价管理 国际上的共同特征!!! ①政府间接调控; ②有章可循的计价依据; ③采用清单计价,委托咨询公司履行计价管理与控制; ④多渠道信息,政府颁布多种价格指数,有关协会与咨询公司提供价格信息,社会享用; ⑤形成了限额设计与工程总、分包管理体制;施工承包商承担

施工图设计,能够充分发挥技术优势,降低施工成本; ⑥诚信至上,合同(FIDIC)为本。 第二讲 教学目的与要求:掌握建设项目的分解熟悉建筑工程概预算的分类,了解工程概预算与基本建设的关系 重点与难点:建设项目的分解 复习(或导入): 新课内容: 1.3 工程产品及其价格构成 1.3.1 项目分解与价格的形成 ⑴建设项目 ⑵单项工程 ⑶单位工程 ⑷分部工程 ⑸分项工程 1.3.2 工程概预算与基本建设的关系 1.4 工程概预算分类 ⑴按工程建设阶段分类:①设计总概算②修正总概算;③施工图预算;④竣工结算;⑤竣工决算(或竣工成本决算,或竣工财务决算)。 ⑵按工程对象分类:①分部分项工程概预算;②单位工程概预算;

几种建筑风格分类

几种建筑风格分类及介绍 1、地中海建筑风格 2、意大利建筑风格 3、法式建筑风格 4、英式建筑风格 5、德式建筑风格 6、北美建筑风格 7、新古典主义建筑风格 8、新中式建筑风格 9、现代主义建筑风格10、综合类建筑风格 2009-03-03 1、地中海建筑风格 闲适、浪漫却不乏宁静是地中海风格建筑所蕴含生活方式的精髓所在。 地中海风格建筑,原来是特指沿欧洲地中海北岸沿线的建筑,特别是西班牙、葡萄牙、法国、 意大利、希腊这些国家南部沿海地区的住宅。这些地中海沿岸的建筑和当地乡村风格的建筑相 结合,产生了诸如法国普罗旺斯、意大利拖斯卡纳等地区的经典建筑风格。后来这种建筑风格 融入欧洲其他地区的建筑特点后,逐渐演变成一种豪宅的符号。闲适、浪漫却不乏宁静是地中 海风格建筑所蕴含的生活方式的精髓所在。 长长的廊道,延伸至尽头后垂直拐弯;半圆形高大的拱门,或数个连接或垂直交接;墙面通过 穿凿或半穿凿形成镂空的景致。这是地中海建筑中最常见的三个元素。 地中海风格的建筑舍弃浮华的石材,用红瓦白墙营造出与自然合一的朴实质感。 地中海风格从建筑的形态上看,经常出现很多不对称的设计,尤其是西班牙风格的建筑,采用 了很多圆弧形结构。外立面颜色温润而醇和、材料粗朴而富有质感、建筑中包含众多的回廊、 构架和观景平台。 地中海风格在细节的处理上特别细腻精巧,在西班牙建筑中,经常广泛运用螺旋形结构配件。 此外,在地中海建筑中往往采用建筑圆角,让外立面更富动感,并配合以落地大窗和防锈锻铁 为装饰的小窗,外墙局部用文化石和特别的涂料;露台上采用弧形栏杆等;而装饰性用的烟囱,则带有传统的英国风味。 2、意大利建筑风格 意大利建筑在建筑技术、规模和类型及建筑艺术手法上都有很大的发展,无论在建筑空间、建 筑构件还是建筑外形装饰上,都体现一种秩序、一种规律、一种统一的空间概念。 流行于19世纪下半叶的意大利式风格,一般为方形或近似方形的平面,红瓦缓坡顶,出檐较深,檐下有很大的托架(也称牛腿)。檐口处精雕细凿,气势宏大,既美观有避免雨水淋湿檐口及 外墙而变色,使外观看上去始终保持鲜艳亮丽没有污浊。普通的意大利风格的建筑,朝向花园 的一面有半圆形封闭式门廊,落地长窗将室内与室外花园连成一体,门廊上面是二楼的半圆形 露台。 意大利建筑在细节的处理上特别细腻精巧,又贴近自然的脉动,使其拥有永恒的生命力。其中 铁艺是意大利建筑的一个亮点,阳台、窗间都有铁铸花饰,既保持了罗马建筑特色,又升华了 建筑作为住宅的韵味感。尖顶、石柱、浮雕……彰显着意大利建筑风格古老、雄伟的历史感。 3、法式建筑风格 法式建筑往往不求简单的协调,而是崇尚冲突之美,呈现出浪漫典雅风格。 法式建筑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对建筑的整体方面有着严格的把握,善于在细节雕琢上下工夫。

组成智能建筑系统的几个要素

KEY ELEMENTS IN INTELLIGENT BUILDINGS 组成智能建筑的几个要素 The concept of an ‘Intelligent Building’ encompasses various automation systems for Building Control, Office, Communications, Security and Fire. An IB project generally covers three key elements. ?Communications Network and Office Automation. ?Building Management System. ?Integrated Services Infrastructure. COMMUNICATIONS NETWORK & OFFICE AUTOMATION SYSTEM (通讯网络和办公自动化) The System includes office administration, Property Management, and Business Intelligence Systems that reduce heavy workloads and human error to enhance efficiency, quality and the working environment as a whole. Voice, Data, Video and Multimedia Information Services, such as Video Conferencing, Email and Electronic Data Exchange, are provided via the building’s high-speed backbone network to the benefit of each office. BUILDING MANAGEMENT SYSTEM (BMS智能建筑管理系统) Building Management System provides automatic monitoring, interaction and management for electricity, ventilation, water supply, security and fire control to the building. BMS manages the following systems: Building Automation System (BAS) Security Automation System (SAS) & Fire Automation System (FAS): Building Automation System (BAS楼宇自动化系统) The Building Automation System centralizes the remote monitoring and control of all building facilities –including electricity, lighting, plumbing, ventilation and air-conditioning, water supply and drainage and environmental control systems – at a single control center. Seamless monitoring of all these systems ensures a reliable working or living environment for tenants as well as optimized human resources allocation for the Property Manager. Security Automation System (SAS安保自动化系统) Security Automation System is critical for providing a secure environment and protecting the safety of tenants. Elements include: Anti-theft Security and Alarm System, Electronic Control System, Access Control System, Closed-Circuit TV Surveillance System. Fire Automation System (FAS防火自动化系统) The Fire Automation System is supported by independent network and cabling systems to ensure operation continues nonstop, even during an emergency. When linked to the building’s centralized control room, a second level of monitoring is provided; and in case of fire, various systems can interact directly to optimize all necessary building facilities. ELV INTEGRATION(弱电系统集成) For many years, voice and data systems were cabled separately. Now it is standard practice to use a common platform for both of these systems. Like the Voice and Data Systems of the past, the traditional construction process separately installs each of the BMS disciplines under various divisions of a specification. This means that multiple cabling systems and pathways are installed during the various stages of construction, which establishes one of the primary reasons for ELV Systems Integration i.e. (Integrated Cabling and pathways instead of individual systems). Also, the BMS vendors have now started to use Data Networking and LAN architectures which allow them to communicate over a Standard Ethernet LAN using the same TCP / IP protocol used by computers.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