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五章 盆部与会阴1

第五章 盆部与会阴1

第五章 盆部与会阴1
第五章 盆部与会阴1

第五章盆部与会阴

一、重点内容

盆部重要的体表标志;盆底肌的配布;髂内动脉在盆部的行程、分支和分布。直肠、肛管的血管;膀胱的毗邻、血管;输尿管盆段与子宫动脉的位置关系;子宫、阴道、卵巢、输卵管的位置。会阴部的血管神经;坐骨直肠窝的境界、内容;会阴浅隙、会阴深隙的构成和内容。

二、难点内容

盆内脏器与腹膜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盆腔淋巴结的名称、位置及流注;骶丛、盆内脏神经的位置和配布;肛门三角、尿生殖三角的层次解剖;阴囊、阴茎、睾丸、附睾被膜和精索的组成,层次结构及其与周围组织各层次之间的相互延续关系;尿道不同部位破裂时,尿液渗出范围。

三、试题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

1、骨盆由:

A骶骨、尾骨及2块髋骨借强有力的韧带连接构成

B 第5腰椎、骶骨、尾骨及耻骨借强有力的韧带连接构成

C 髋骨、坐骨、骶骨及尾骨借强有力的韧带连接构成

D 骶骨、尾骨、耻骨及坐骨借强有力的韧带连接构成

E 骶骨、尾骨、髂骨及坐骨借强有力的韧带连接构成

[考核要点] 骨盆的构成及髋骨的组成。

[常见错误] B、C、D、E

[错误解析] 选B者主要由于对骨盆构成和髋骨组成的概念不清,错误地把第5腰椎也包括在骨盆的构成中了,另外错误地认为耻骨就是髋骨。选C、D、E者共同的错误表现在对髋骨的组成概念模糊,成年人髋骨由髂骨、耻骨和坐骨三块骨融合组成,髂骨、耻骨和坐骨都只代表了髋骨的一部分。

[临床要点] 骨盆是一个完整的骨环。其前方为耻骨,两侧上份为髂骨,下方为坐骨,后方为骶骨、尾骨,前三者在成年人(约16岁左右)融合成髋骨。骶骨、尾骨和两侧的2块髋骨借强有力的韧带连接构成骨盆。其中骨盆环前部的耻骨上、下支形成的弓形部骨质较脆弱,易发生骨折。

[正确答案] A

2、会阴分为尿生殖区和肛区,其分区标志为:

A耻骨结节

B 耻骨嵴

C 耻骨弓

D 坐骨结节

E 坐骨棘

[考核要点] 盆部及会阴的体表标志和会阴的分区。

[常见错误] A、C、E

[错误解析] 腹前正中线的下端可触及耻骨联合上缘,两侧的锐缘为耻骨嵴,嵴的外侧端可触及耻骨结节。会阴部的耻骨弓和坐骨结节等也可扪及。坐骨体后缘有尖形的坐骨棘,在体表较难摸到。在会阴区两侧坐骨结节之间的假想连线将会阴分为前后两个三角区,前方为尿生殖区,后方为肛区。选错答案者是对盆部及会阴的体表标志及分区标志认识不清所致。[临床要点] 盆部及会阴的体表标志很多,对临床外科手术有较重要的定位意义;另外,会阴部尿生殖区和肛区解剖层次不同,在手术过程中应注意局部的组织层次关系,因此了解其

分区标志十分重要。

[正确答案] D

3、关于盆膈的描述,错误的是:

A盆膈肌为肛提肌和尾骨肌

B 分隔盆腔和会阴

C 其前部有盆膈裂孔

D 与尿生殖膈无关

E 由盆膈肌及盆膈上、下筋膜组成

[考核要点] 盆膈的构成及其结构特点。

[常见错误] A、B、C、E

[错误解析] 此题要选择关于盆膈的错误描述。盆膈又称盆底,由肛提肌、尾骨肌及覆盖于两肌上、下面的盆膈上筋膜和盆膈下筋膜所构成,故A、E为正确描述。盆膈封闭骨盆下口的大部分,分隔盆腔和会阴,仅在其前方两侧肛提肌的前内缘之间留有一狭窄裂隙,称盆膈裂孔,因此B、C也是正确描述。盆膈裂孔的浅面由肌和筋膜构成的尿生殖膈所封闭,所以D为关于盆膈的错误描述,选D。

[临床要点] 盆膈和尿生殖膈共同封闭骨盆下口,具有支持和固定盆腔内脏器的作用,还与排便、分娩等有关。

[正确答案] D

4、下列何者不属于肛提肌:

A尾骨肌

B 髂尾肌

C 前列腺提肌

D 耻骨直肠肌

E 耻尾肌

[考核要点] 肛提肌的组成。

[常见错误] B、C、D、E

[错误解析] 肛提肌为一对四边形薄片肌,按纤维起止及排列可将其分为前列腺提肌(女性为耻骨阴道肌)、耻骨直肠肌、耻尾肌和髂尾肌,因此B、C、D、E都属于肛提肌的组成部分,本题选A。

[临床要点] 肛提肌、尾骨肌及覆盖于两肌上、下面的盆膈上筋膜和盆膈下筋膜共同构成盆膈,具有支持和固定盆腔内脏器的作用。

[正确答案] A

5、不属于盆脏筋膜形成的结构为:

A直肠筋膜鞘

B 直肠膀胱膈

C 肛提肌腱弓

D 子宫主韧带

E 前列腺鞘

[考核要点] 盆脏筋膜形成的结构以及肛提肌腱弓的构成。

[常见错误] A、B、D、E

[错误解析] 盆脏筋膜增厚形成的结构有前列腺鞘、直肠筋膜鞘、耻骨前列腺韧带、子宫主韧带、骶子宫韧带、直肠阴道隔、直肠膀胱隔和膀胱阴道隔等;而肛提肌腱弓是盆壁筋膜位于耻骨联合后面和坐骨棘之间的部分显著增厚形成的,不是盆脏筋膜形成的结构,故选C。[临床要点] 盆脏筋膜包裹在盆腔内各脏器及血管、神经的表面,有些形成该脏器的鞘或包

囊,有些则增厚形成韧带,起维持脏器位置的作用。

[正确答案] C

6、下列何者不是髂内动脉的分支?

A膀胱上动脉

B 膀胱下动脉

C 直肠上动脉

D 臀上动脉

E 臀下动脉

[考核要点] 髂内动脉的分支及直肠上动脉的来源。

[常见错误] A、B、D、E

[错误解析] 髂内动脉按其分布可分为壁支、脏支。壁支:闭孔动脉、臀下动脉、臀上动脉、髂腰动脉、骶外侧动脉。脏支:膀胱上、下动脉、直肠下动脉、阴部内动脉、子宫动脉(女性)和输精管动脉(男性),所以A、B、D、E均为髂内动脉的分支。直肠上动脉来自肠系膜下动脉,故选C。

[临床要点] 盆腔空间相对狭小,脏器结构复杂,外科手术时术野暴露较困难。髂内动脉是盆壁和盆腔内脏器的主要供血动脉,应该熟练掌握其分支分布情况,防止手术中误伤发生大出血。

[正确答案] C

7、有关闭孔动脉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为髂内动脉的壁支

B 穿闭膜管

C 异常闭孔动脉常发自髂外动脉

D 与同名静脉及神经伴行

E 动脉在上神经在下

[考核要点] 闭孔动脉的起始、走行、伴行结构及相互位置关系。

[常见错误] A、C

[错误解析] 本题要求选择错误叙述。闭孔动脉是髂内动脉的壁支,错选A者是对闭孔动脉的起始不了解。闭孔动脉与同名静脉及神经伴行,穿闭膜管,有时从髂外动脉发出异常闭孔动脉,所以B、C、D均为正确叙述。在闭膜管中,神经在上动脉在下,故选E。

[临床要点] 闭孔血管神经沿盆侧壁经闭膜管至股部,分布于邻近诸肌及髋关节。

[正确答案] E

8、直肠上动脉来自:

A髂内动脉

B 肠系膜上动脉

C 肠系膜下动脉

D 脐动脉

E 阴部内动脉

[考核要点] 直肠上动脉的来源。

[常见错误] A、B、E

[错误解析] 直肠上动脉是肠系膜下动脉的分支,所以选C。直肠下动脉从髂内动脉前干发出,故A错误。肠系膜上动脉不发出到达直肠的动脉,阴部内动脉常与直肠下动脉共干,因此B、E均为错误选项。

[临床要点] 直肠由直肠上动脉、直肠下动脉和骶正中动脉供血,直肠上动脉在第3骶椎平面分为左、右两支,分布于直肠;直肠下动脉分布于直肠下部;骶正中动脉发出小支经直肠

后面分布于直肠后壁。直肠手术时要注意处理上述动脉。

[正确答案] C

9、关于子宫动脉的描述,不正确者为:

A起自髂内动脉

B 在宫颈外侧2cm处位于输尿管的后下方

C 在宫颈处分支分布于阴道

D 也分支营养输卵管

E 与卵巢动脉有吻合

[考核要点] 子宫动脉的起始、行程、分支和分布。

[常见错误] A、C、D、E

[错误解析] 本题要求选择错误描述。子宫动脉起自髂内动脉的前干,沿盆侧壁向前下方走行,进入阔韧带基底部,在距子宫颈外侧约2cm处,横向越过输尿管盆部的前上方,至子宫颈侧缘后,沿子宫两侧迂曲上行,所以A为正确描述,B为错误描述,此题选择B。子宫动脉在子宫颈外侧向上发出阴道支,分布于阴道上部,故D也是正确的描述。主干行至子宫角处即分为输卵管支和卵巢支,卵巢支与卵巢动脉有吻合,因此D、E均为正确描述。[临床要点] 子宫动脉供血范围广泛,分布于子宫、输卵管、卵巢和阴道等器官。子宫手术处理子宫动脉时,应注意其分支、毗邻情况,避免出现大出血或输尿管损伤等情况。

[正确答案] B

10、骶丛:

A由骶尾神经的前支构成

B 位于梨状肌后方

C 闭孔神经是其分支

D 会阴神经是其间接分支

E 不支配下肢肌

[考核要点] 骶丛的构成、毗邻、分支和分布。

[常见错误] A、B、C、E

[错误解析] 骶丛由腰骶干和1~4骶神经组成,故A错误。骶丛位于梨状肌前面,B也错误。闭孔神经发自腰丛,C错误。会阴神经是骶丛发出的阴部神经的分支,阴部神经除了发出会阴神经外,还发出肛神经和阴茎(蒂)背神经,所以D正确。骶丛分支分布于臀部、下肢和会阴。

[临床要点] 骶丛损伤不多见,但可能被盆腔肿瘤所压迫,引起下肢痛;胎头也可能压迫骶丛引起下肢痛。

[正确答案] D

11、切断不会引起大便失禁的结构为:

A肛门外括约肌浅部

B 肛门外括约肌深部

C 肛门外括约肌皮下部

D 肛直肠环

E 以上均会

[考核要点] 肛直肠环的构成,及其生理功能。

[常见错误] A、E

[错误解析] 肛直肠环是由肛门外括约肌的浅、深部,耻骨直肠肌,肛门内括约肌以及直肠壁纵行肌的下部等,在肛管与直肠移行处的外围,共同构成的强大肌环,此环对括约肛门有重要作用,手术时若不慎被切断,可引起大便失禁。肛门外括约肌的皮下部不参与肛直肠环

的构成,切断后不会引起大便失禁,所以此题选C。

[临床要点] 肛直肠环手术时若不慎被切断,可引起大便失禁。肛门外括约肌的皮下部切断不会引起大便失禁,手术时如有需要可小心切断。

[正确答案] C

12、有关坐骨直肠窝的描述,错误的是:

A位于肛管与坐骨之间

B 可分为顶、底及内、外侧壁

C 窝底为皮肤

D 其内充满脂肪组织

E 窝顶为盆隔上筋膜和闭孔筋膜汇合而成

[考核要点] 坐骨直肠窝的位置、构成及内容。

[常见错误] A、B

[错误解析] 此题要求选择错误描述。坐骨直肠窝是位于肛管两侧皮肤深面的锥形间隙,所以A为正确叙述。坐骨直肠窝分顶、底和内、外侧壁,故B也是正确描述。坐骨直肠窝顶由盆膈下筋膜与闭孔筋膜汇合而成,因此E为错误描述。坐骨直肠窝底为肛门两侧的皮肤,窝内充满脂肪组织,称坐骨直肠窝脂体,所以C、D也为正确描述。

[临床要点] 坐骨直肠窝脓肿,若不及早切开引流,则有可能形成肛瘘。当脓肿破溃穿通肛门周围皮肤时,常因排脓不畅形成慢性窦道,成为瘘管。

[正确答案] E

13、下列何者不起、止于会阴中心腱?

A尿道括约肌

B 肛门外括约肌

C 会阴浅横肌

D 会阴深横肌

E 尾骨肌

[考核要点] 会阴中心腱处的附着结构。

[常见错误] A、B、C、D

[错误解析] 会阴中心腱处附着的肌有:肛门外括约肌、球海绵体肌、会阴浅横肌、会阴深横肌、尿道括约肌(女性为尿道阴道括约肌)和肛提肌,因此A、B、C、D均起、止于会阴中心腱。尾骨肌起自坐骨棘盆面,止于尾骨和骶骨下部的侧缘,所以此题选E。

[临床要点] 会阴中心腱具有加固盆底、承托盆内脏器的作用。若会阴中心腱损伤常造成盆腔内脏器下垂甚至脱出。

[正确答案] E

14、子宫的淋巴注入:

A髂总淋巴结

B 腰淋巴结

C 髂内、髂外淋巴结

D 腹股沟淋巴结

E 以上均是

[考核要点] 子宫的淋巴回流途径。

[常见错误] A、C

[错误解析] 子宫底和子宫体上部的多数淋巴管注入髂总淋巴结和腰淋巴结;子宫底两侧的一部分淋巴管注入腹股沟浅淋巴结;子宫体下部及子宫颈的淋巴管注入髂内淋巴结或髂外淋巴结,一部分淋巴管向后注入骶淋巴结。因此A、B、C、D项都应选中,即选E。

[临床要点] 掌握子宫的淋巴回流情况,对于临床子宫手术的各种操作有较重要的指导意义。如在子宫颈癌盆腔淋巴结清扫时,临床上常采用广泛性子宫切除术和盆腔淋巴结清除术治疗。此时常切除盆腔内各组淋巴结(如子宫颈旁淋巴结、闭孔淋巴结、髂内淋巴结、髂外淋巴结、髂总淋巴结下部以及骶前淋巴结等),以防癌细胞沿淋巴结回流管道扩散转移。

[正确答案] E

15、不越过骨盆入口的结构为:

A卵巢动脉

B 子宫圆韧带

C 肠系膜上动脉

D 骶正中动脉

E 输精管

[考核要点] 本题考查骨盆入口处走行的结构。

[常见错误] A、B、D、E

[错误解析] 输精管和子宫圆韧带均为腹股沟管内结构,连接盆腔内、外的结构和器官,所以都越过骨盆入口,故不可选B、E。卵巢动脉走行于卵巢悬韧带内,越过骨盆上口,故排除了A。骶正中动脉起自腹主动脉分叉处的后上方,经第4、5腰椎、骶骨及尾骨的前面下行,经骨盆入口入盆腔,所以排除了D。肠系膜上动脉不越过骨盆上口。

[临床要点] 骨盆入口(即界线),是小骨盆上口,是由骶岬、骶翼前缘、髋骨弓状线、耻骨梳、耻骨结节、耻骨嵴和耻骨联合上缘共同连成的环状线,它是大、小骨盆的分界。

[正确答案] C

16、髂内动脉:

A向下经骶骨前面入盆

B 位于相应静脉的外侧

C 输尿管沿盆侧壁经过髂内动脉前面

D 在梨状肌下缘分成前、后干

E 前、后干均有脏支和壁支

[考核要点] 髂内动脉的走行、毗邻及分支情况。

[常见错误] A、B、D、E

[错误解析] 髂内动脉是一短干,长约4cm,从髂总动脉分出后斜向内下进入盆腔,不经骶骨前面,所以A错误。髂内动脉前方有输尿管越过,髂内静脉和闭孔神经行于其内侧,故B 错误而C正确。一般髂内动脉主干行至坐骨大孔处分为前、后两干,D错误。按其分布,髂内动脉的分支可分为壁支和脏支,通常前干分出壁支和脏支,后干则全属壁支,所以E 也错误。

[临床要点] 髂内动脉是盆腔的主要供血动脉,广泛的分支到盆壁及盆腔内脏器。盆腔空间相对狭小,脏器结构复杂,外科手术时术野暴露不良,容易损伤髂内动脉,因此掌握其走行、毗邻及分支情况十分重要。

[正确答案] C

17、髂内动脉的分支:

A动脉的前干为脏支,后干为壁支

B 脐动脉近侧发出膀胱上动脉

C 臀上、下动脉由后干发出

D 直肠上动脉是髂内动脉的终末支

E 臀上动脉在尾骨肌上缘出盆

[考核要点] 髂内动脉的分支走行情况。

[错误解析] 髂内动脉前干常分出壁支和脏支,后干则全属壁支,所以A错误。臀上动脉由后干发出,臀下动脉由前干发出,故C也错误。直肠上动脉是肠系膜下动脉的终末支,D 错误。臀上动脉经梨状肌上孔出盆腔至臀部,所以E也错误。膀胱上动脉是由脐动脉近侧发出的,此题要选B。

[临床要点] 见上题[临床要点]。

[正确答案] B

18、盆部的内脏神经不包括:

A骶交感干

B 骶前神经

C 盆丛

D 腰骶干

E 盆内脏神经

[考核要点] 盆部内脏神经的组成。

[常见错误] B、C

[错误解析] 盆部的内脏神经包括:①由腰交感干延续而来的骶交感干,②腹主动脉丛向下延续的上腹下丛(又称骶前神经),并与盆内脏神经和骶交感节的节后纤维共同组成左、右下腹下丛(又称盆丛),③由2~4骶神经前支中的副交感神经节前纤维组成的盆内脏神经,所以A、B、C、E均为盆部的内脏神经。腰骶干为下肢的重要躯体神经,故选D。

[临床要点] 盆部的内脏神经广泛分布于盆腔内脏器,盆内脏神经损伤常造成盆腔脏器功能障碍。如盆丛发出的纤维沿血管形成亚丛(如直肠下丛、子宫阴道丛等),子宫癌行盆内淋巴结清扫或直肠癌切除术时,如损伤此丛,可导致尿潴留和阳痿。

[正确答案] D

19、有关输尿管的错误描述是:

A右侧输尿管跨越髂内动脉起始段的前方入盆

B 左侧输尿管跨越髂总动脉末段的前方入盆

C 子宫动脉从其上面经过

D 经闭孔神经、血管的内侧前行

E 绕输精管后方穿入膀胱壁

[考核要点] 输尿管的走行及毗邻。

[常见错误] B、C

[错误解析] 此题要求选择描述错误的,选错者常由于没有看清题干,选了一个正确的描述。右侧输尿管跨越髂外动脉起始段的前方入盆,故A项描述错误,B、C、D、E均为正确叙述。

[临床要点] 输尿管行程较长,血供来源不恒定,腹盆腔手术很容易损伤到输尿管,对其走行毗邻应熟练掌握。

[正确答案] A

20、尿生殖膈:

A由会阴深横肌组成

B 会阴浅筋膜覆盖其表面

C 膈内有肌肉附于会阴中心腱

D 尿道球部破裂,尿液可渗至该膈

E 尿道在此破裂,尿液可渗至阴茎

[考核要点] 尿生殖膈的构成及毗邻关系。

[错误解析] 尿生殖膈由尿生殖膈上、下筋膜和会阴深横肌、尿道括约肌共同构成,故A、B 错误。尿道球部破裂尿液可渗到会阴浅隙,所以D也错误。尿道在此破裂,尿液局限在会阴深隙,因此E也错误。

[临床要点] 尿生殖膈是封闭盆膈裂孔和加固盆底的重要结构

[正确答案] C

21、会阴中心腱:

A指狭义会阴

B 位于尿生殖三角

C 连接肛门与外阴

D 会阴肌均附于此

E 位于狭义会阴深部

[考核要点] 会阴中心腱的位置、毗邻、附着结构及其与狭义会阴的相互关系。

[常见错误] A、B、D

[错误解析] 在男性,会阴中心腱位于肛门与阴茎根之间;在女性,位于肛门与阴道前庭后端之间,是由不同方向的肌纤维交织成楔形的肌纤维隔,其与狭义会阴并非同一概念,不要弄混淆,故A、B、D均错误。

[临床要点] 此腱有加固盆底,承托盆腔脏器的作用。分娩时此处受到很大的张力,易于破裂,所以分娩时要注意保护会阴。

[正确答案] E

22、会阴浅隙:

A内有尿道球和阴茎脚

B 位于尿生殖膈上、下筋膜之间

C 完全封闭

D 有尿道膜部通过

E 尿道球部破裂,尿液局限于此隙

[考核要点] 会阴浅隙的位置、结构特征、内容及临床要点。

[常见错误] B、C、D、E

[错误解析] 会阴浅隙位于浅会阴筋膜和尿生殖膈下筋膜之间,故B错误。会阴浅隙并非完全封闭,由于浅会阴筋膜向前与阴囊肉膜、阴茎浅筋膜相连续,并向上与腹前外侧壁下部的浅筋膜深层(Scarpa筋膜)相连,所以会阴浅隙与阴囊肉膜、阴茎浅筋膜及Scarpa筋膜深方的间隙相通,尿道球部破裂时,尿液也可沿这些间隙扩散,故C、E错误。尿道膜部位于会阴深隙内,D也错误。尿道球和阴茎脚位于会阴浅隙内,此题选A。

[临床要点] 尿道球部破裂时,尿液首先渗入会阴浅隙,并沿着浅会阴筋膜继而渗到阴囊肉膜下和阴茎浅筋膜下,并继续向上扩散到Scarpa筋膜深面,但不能向下达股部,也不能越过腹白线而至对侧。

[正确答案] A

23、会阴浅隙内不含有:

A尿道球

B 球海绵体肌

C 尿道球腺

D 坐骨海绵体肌

E 阴茎脚

[考核要点] 会阴浅隙的内容。

[错误解析] 在男性,会阴浅隙后部有会阴浅横肌,两侧有阴茎脚及其坐骨海绵体肌、尿道海绵体肌和球海绵体肌;在女性,浅隙后部也有会阴浅横肌,两侧有阴蒂脚及其坐骨海绵体肌、前庭球和球海绵体肌。因此A、B、D、E均为会阴浅袋内含有的结构,此题应选C。[临床要点] 会阴浅隙位于浅会阴筋膜和尿生殖膈下筋膜之间。尿道球部破裂时,尿液即渗入会阴浅隙内,并可向阴囊、阴茎及腹前外侧壁下部蔓延。

[正确答案] C

24、阴部管(Alcock管):

A为闭孔内肌筋膜所构成

B 由尿生殖膈下筋膜所构成

C 位于尿生殖三角

D 穿过坐骨小孔的结构进入该管

E 切开会阴部肌肉即可找到该管

[考核要点] 阴部管的构成、位置以及其中穿行的结构。

[常见错误] B、C、D、E

[错误解析] 阴部管又称Alcock管,位于坐骨直肠窝外侧壁上,位于肛门三角,故C错误。阴部管是阴部内血管和阴部神经穿经闭孔筋膜的裂隙,故A正确而B错误。穿经阴部管的结构有阴部内动、静脉和阴部神经,并非穿过坐骨小孔的结构都进入阴部管,故D错误。阴部管位于坐骨直肠窝外侧壁,寻找该管不需要切开会阴部肌肉,只须切开皮肤、浅筋膜,并在坐骨直肠窝的外侧壁脂肪组织中寻找,因此E也错误。

[临床要点] 在阴部管内阴部内动脉居中,阴部内静脉在上,阴部神经在下。会阴手术时,常在坐骨结节与肛门连线的中点,经皮刺向坐骨棘下方,进行阴部神经阻滞。

[正确答案] A

25、骨盆骨折时最常见的尿道损伤部位是:

A尿道海绵体部

B 尿道球部

C 尿道前列腺部

D 尿道膜部

E 前尿道

[考核要点] 尿道的毗邻及最易损伤的部位。

[常见错误] A、B、C、E

[错误解析] 回答此问题出现错误常由于对尿道毗邻关系掌握不明晰。尿道膜部斜行穿越尿生殖膈,是尿道经过会阴深隙较固定的一段,骨盆骨折最易伤及此部位,故选D。其余选项所述部位通常只在直接暴力作用下才易发生损伤,不会由于骨折移位而撕裂。

[临床要点] 骨盆是一个完整的骨环。环的前部是耻骨上、下支形成的弓形部,此部骨质较脆弱,易发生骨折。尿道膜部是指通过尿生殖膈的一段尿道,长约1.2cm。当耻骨上、下支或坐骨下支在暴力下发生骨折移位时,附着在耻骨下支与坐骨下支的尿生殖膈上、下筋膜也随之撕裂,造成尿道膜部损伤破裂而发生尿液外渗。

[正确答案] D

26、腹膜后空气造影时,空气首先注入:

A耻骨后隙

B 骨盆直肠隙

C 直肠后隙

D 会阴浅隙

E 坐骨直肠窝

[考核要点] 直肠后隙的交通。

[常见错误] A、B、D、E

[错误解析] 除直肠后隙外,上述间隙均不与腹膜后隙相交通,因此要选C。

[临床要点] 腹膜后空气造影检查是为了解肾及肾上腺肿瘤而进行的一种特殊检查法。它是用19号或20号腰椎穿刺针头,经骶尾关节侧面,经麻醉点刺入骶骨前隙即直肠后隙,以每分钟100ml速度注入氧气或空气,量约700~1000ml。

[正确答案] C

27、异位妊娠最常发生于:

A卵巢

B 腹腔

C 输卵管间质部

D 输卵管壶腹部

E 输卵管伞部

[考核要点] 输卵管分部以及异位妊娠常见部位。

[常见错误] A、B、C、E

[错误解析] 输卵管壶腹部是异位妊娠最常发生的部位,故选D,其余均错。

[临床要点] 女性生殖管道通过输卵管腹腔口与腹膜腔相通,卵巢排出的卵子经此口进入输卵管。卵子受精部位通常在输卵管壶腹处。如果输卵管腔狭窄但并未完全阻塞,则精子可通过狭窄处使卵子受精,但受精卵却不能通过狭窄处进入子宫腔而导致输卵管植入或卵巢植入。以上各种情况统称异位妊娠,以输卵管妊娠较常见,其中又以输卵管壶腹部妊娠的发生率最高。

[正确答案] D

28、识别输卵管的常用标志是:

A子宫底的圆凸

B 漏斗周缘的指状突起

C 髂总动脉的分叉

D 壶腹部的显著膨大

E 子宫圆韧带

[考核要点] 输卵管结扎术中识别输卵管的主要标志。

[常见错误] A、C、D、E

[错误解析] 输卵管结扎术中要迅速准确地找到输卵管,常以输卵管伞为标志,输卵管伞是输卵管漏斗部周缘的许多指状突起,所以要选B。

[临床要点] 输卵管结扎术中要迅速有效地找到输卵管,避免错扎其他结构,可沿子宫角向外寻找,必须看到输卵管伞后才可以确定。在子宫角处寻找输卵管时,须与卵巢固有韧带和子宫圆韧带区别。

[正确答案] B

29、关于阴道的叙述,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A作为分娩时的产道可向两侧显著地扩张

B 分娩时因受韧带限制,阴道的前后方向不能显著扩张

C 腹盆腔脏器疾病时,严禁经阴道穹后部插入腹腔镜进行诊断

D 正常状态下前、后壁之间有一个较大的空间

E 直肠子宫陷凹积液时,可经阴道穹后部穿刺抽液以供诊断

[考核要点] 阴道的结构特征、生理功能和临床要点。

[常见错误] A、B、C、D

[错误解析] 阴道作为分娩时的产道可向前后显著地扩张,而在正常状态下前、后壁相贴,故A、B、D错误。腹盆腔脏器疾病时,可以经阴道穹后部插入腹腔镜进行诊断,所以C也错误。选E。

[临床要点] 阴道作为分娩时的产道,胎头可使阴道在前后方向上显著地扩张,向两侧扩张则受坐骨棘和骶结节韧带的限制。直肠子宫陷凹积血可经阴道穹后部插入腹腔镜,经陷凹至腹膜腔或骨盆腔内进行观察诊断。进行上述技术操作时,应谨防损伤血管和脏器,避免感染。[正确答案] E

30、关于直肠癌的淋巴转移,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向上转移

B 向两侧转移

C 向下转移

D 向腹股沟淋巴结转移

E 向乙状结肠系膜淋巴结转移

[考核要点] 直肠的淋巴回流途径。

[常见错误] A、B、C、E

[错误解析] 直肠癌是齿状线以上的癌肿,通常不会向腹股沟淋巴结转移,故选D。

[临床要点] 解剖上,直肠肛管淋巴分为上、下两组。上组在齿状线以上,其淋巴液向三个方向引流:①向上经直肠后骶骨前淋巴结,再经乙状结肠系膜淋巴结而流入腹主动脉周围淋巴结;②向两侧经肛提肌上淋巴结,再经闭孔淋巴结流入髂内淋巴结;③向下经坐骨肛管间隙淋巴结,再穿肛提肌到达髂内淋巴结。下组在齿状线以下,经会阴引流至腹股沟淋巴结。由于直肠癌是齿状线以上的癌肿,应向上组淋巴结转移,而不会向下组淋巴结转移。

[正确答案] D

31、以肛管白线与阴部管之间相连的平面为界,可将坐骨直肠窝分为:

A坐骨肛管隙、肛周间隙

B 耻骨直肠隙、耻骨后隙

C 直肠前隙、直肠后隙

D 骨盆直肠隙、骶前隙

E 臀大肌前、后隐窝

[考核要点] 坐骨直肠窝的毗邻、分界情况。

[常见错误] B、C、D、E

[错误解析] 以肛管白线和阴部管之间相连的平面为界,坐骨直肠窝又可分为上、下两个间隙。上部者称坐骨肛管隙,下部者称肛周间隙,选A。

[临床要点] 坐骨直肠窝是位于肛管两侧皮肤深面的锥形间隙。从冠状面上看,为一尖向上的三角形,尖向上,底朝下。窝尖由盆膈下筋膜与闭孔筋膜汇合而成;底为肛门两侧的浅筋膜和皮肤。坐骨直肠窝向前延伸至肛提肌,与尿生殖膈之间形成隐窝;向后延伸至臀大肌、骶结节韧带,与尾骨肌之间形成后隐窝。以肛管白线和阴部管之间相连的平面为界,坐骨直肠窝又可分为上、下两个间隙。上部者称坐骨肛管隙,下部者称肛周间隙。

[正确答案] A

32、关于阴囊的血管,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A阴囊后动脉来自阴部外动脉

B 阴囊前动脉来自会阴动脉

C 阴囊前静脉注入阴部外静脉

D 阴囊后静脉注入阴部内静脉

E 蔓状静脉丛注入睾丸静脉

[考核要点] 阴囊的血液供应情况。

[常见错误] A、B、C、E

[错误解析] 阴囊的动脉主要来自阴囊后动脉(会阴动脉)、阴囊前动脉(阴部外动脉)以及精索外动脉(腹壁下动脉),静脉与同名动脉伴行,睾丸静脉汇入蔓状静脉丛,故选D。[临床要点] 阴囊的动脉主要来自阴囊后动脉(会阴动脉)、阴囊前动脉(阴部外动脉)以及精索外动脉(腹壁下动脉),它们彼此吻合分布于阴囊皮肤,静脉与同名动脉伴行。睾丸、附睾及精索末端的静脉汇集成静脉丛,称蔓状静脉丛。

[正确答案] D

33、肛管直肠周围脓肿常继发于:

A肛门裂

B 肛瘘

C 栓塞性内痔

D 肛窦炎

E 直肠息肉继发感染

[考核要点] 肛管直肠周围脓肿的发病原因,及其解剖学基础。

[常见错误] A、B、C、E

[错误解析] 肛管直肠周围脓肿的主要诱因为肛管内的肛柱和肛窦易被粪便擦伤和污染而发生肛窦炎,故选D。

[临床要点] 坐骨直肠窝内充满着抵抗力较弱的脂肪组织。肛管内的肛柱和肛窦易被粪便擦伤和污染而发生炎症,称肛窦炎。炎症可蔓延至坐骨直肠窝,因而此窝是脓肿的好发部位,称为坐骨直肠窝脓肿或肛管直肠周围脓肿。

[正确答案] D

34、肛管直肠周围脓肿最多见于:

A坐骨直肠窝

B 骨盆直肠隙

C 直肠后隙

D 直肠粘膜下

E 肛门旁皮下

[考核要点] 肛管直肠周围毗邻的结构和腔隙结构。

[常见错误] B、C、D、E

[错误解析] 肛管直肠周围脓肿多是由于肛管内的肛柱和肛窦易被粪便擦伤和污染而发生炎症,并蔓延至坐骨直肠窝所致,故选A,其余选项均错误。

[临床要点] 见上题[临床要点]

[正确答案] A

35、尿道球部破裂时,尿液可渗到:

A会阴深隙、阴囊、阴茎

B 会阴深隙、阴囊、股部

C 会阴浅隙、阴囊、耻骨后隙

D 会阴浅隙、阴囊、阴茎、脐以下腹前壁浅筋膜深面

E 仅限于阴茎的范围之内

[考核要点] 会阴浅隙的内容,尿道球部的毗邻和浅会阴筋膜与阴囊、阴茎及腹前外侧壁各组织层次之间的相互延续关系。

[常见错误] A、B、C、E

[错误解析] 回答此题出现错误是因为对上述考核要点不能明确掌握和理解。

[临床要点] 男性尿道球部是会阴浅隙内的重要结构。会阴浅隙是指尿生殖膈下筋膜与浅会阴筋膜(Colles筋膜)之间的间隙。由于浅会阴筋膜向前与阴囊肉膜、阴茎浅筋膜相连续,并向上与腹前外侧壁下部的浅筋膜深层(Scarpa筋膜)相连。Scarpa筋膜在中线处附着于腹白线,向下于腹股沟韧带下方约一横指处止于大腿阔筋膜。当尿道球部破裂时,尿液首先渗入会阴浅隙,并沿着浅会阴筋膜继而渗到阴囊肉膜下和阴茎浅筋膜下,并继续向上扩散到Scarpa筋膜深面,但不能向下达股部,也不能越过腹白线而至对侧。

[正确答案] D

36、坐骨直肠窝脓肿切开引流术最好的切开部位是:

A坐骨直肠窝底部

B 坐骨直肠窝顶部

C 坐骨直肠窝内侧壁

D 坐骨直肠窝外侧壁

E 坐骨直肠窝的后界

[考核要点] 坐骨直肠窝的境界与毗邻。

[常见错误] B、C、D、E

[错误解析] 回答此题出现错误主要由于对坐骨直肠窝的境界、毗邻情况不能明晰掌握的缘故。坐骨直肠窝底为皮肤和浅筋膜,是脓肿切开引流最为方便安全的部位,故选A,其余均错误。

[临床要点] 坐骨直肠窝的境界为:前壁是尿生殖膈;后壁是臀大肌和骶结节韧带;外侧壁是坐骨结节、闭孔内肌及其筋膜;内侧壁是肛门外扩约肌、肛提肌、尾骨肌以及盆膈下筋膜;顶为盆膈下筋膜与闭孔内筋膜相交处;底为皮肤和浅筋膜。所以坐骨直肠窝脓肿切开引流时,以切开窝底的皮肤和浅筋膜最为方便安全。

[正确答案] A

37、固定子宫的韧带应除外:

A子宫阔韧带

B 子宫主韧带

C 骨盆漏斗韧带

D 骶子宫韧带

E 子宫圆韧带

[考核要点] 子宫的固定装置和骨盆漏斗韧带的功能。

[常见错误] A、B、D、E

[错误解析] 固定子宫的韧带包括子宫阔韧带、子宫主韧带、子宫圆韧带、骶子宫韧带和耻骨子宫韧带,故不能选A、B、D、E。骨盆漏斗韧带连于卵巢上端和盆侧壁之间,为隆起的腹膜皱襞,内有卵巢血管、淋巴管及卵巢神经丛等穿行,此韧带不是固定子宫的韧带,因此选C。

[临床要点] 子宫周围的固定装置除了子宫韧带以外,还包括盆膈、尿生殖膈和会阴中心腱等,如果这些固定装置受到损伤,如分娩时撕裂等,可引起子宫脱垂。

[正确答案] C

38、子宫颈癌手术中,淋巴结清扫不包括:

A髂外淋巴结

B 髂内淋巴结

C 骶前淋巴结

D 子宫颈旁淋巴结

E 肠系膜下淋巴结

[考核要点] 子宫的淋巴回流途径。

[常见错误] A、B、C、D

[错误解析] 子宫体下部及子宫颈的淋巴管,沿子宫血管注入髂内淋巴结或髂外淋巴结,一部分淋巴管向后沿骶子宫韧带注入骶淋巴结,因此A、B、C均为清扫范围内的淋巴结群。子宫颈癌手术中,淋巴结清扫还应包括子宫颈旁局部的淋巴结群,故D也在清扫范围内。子宫的淋巴回流无回流到肠系膜下淋巴结的部分,因此淋巴结清扫时不必清除肠系膜下淋巴结。

[临床要点] 子宫底和子宫体上部的多数淋巴管沿卵巢血管上行,注入髂总淋巴结和腰淋巴结。子宫底两侧的一部分淋巴管沿子宫圆韧带注入腹股沟浅淋巴结。子宫体下部及子宫颈的淋巴管,沿子宫血管注入髂内淋巴结或髂外淋巴结,一部分淋巴管向后沿骶子宫韧带注入骶淋巴结。子宫癌患者常有盆腔内广泛的淋巴转移。

[正确答案] E

39、直肠与腹膜的关系是:

A无腹膜覆盖

B 完全被腹膜覆盖

C 前面均有腹膜覆盖

D 上部的前面和两侧均有腹膜覆盖

E 前面和两侧均有腹膜覆盖

[考核要点] 直肠与腹膜的相互关系。

[常见错误] A、B、C、E

[错误解析] 此题回答错误者都因为对直肠周围腹膜的被覆情况不了解。直肠上部的前面和两侧均有腹膜覆盖,选C,其余均为错误选项。

[临床要点] 在男性,腹膜反折部在膀胱与直肠之间形成直肠膀胱陷凹;在女性,腹膜在直肠与子宫之间形成直肠子宫陷凹。通常为直立位时腹腔的最低点,若此陷凹内有积液,直肠指诊时可触及波动感。

[正确答案] D

40、关于肛提肌的叙述,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A组成坐骨直肠窝的外侧壁

B 组成尿生殖膈

C 组成盆膈的一部分

D 无肌纤维止于会阴中心腱

E 又称盆底,封闭骨盆出口

[考核要点] 坐骨直肠窝、尿生殖膈、盆膈的组成,肛提肌的起止及生理功能。

[常见错误] A、B、D、E

[错误解析] 肛提肌参与构成坐骨直肠窝的内侧壁,故A错误。尿生殖膈由尿生殖膈上、下筋膜和会阴深横肌、尿道括约肌共同构成,所以B也错误。肛提肌中间部的耻骨直肠肌部分肌纤维止于会阴中心腱,故D错。盆膈又称盆底,E也错误。肛提肌、尾骨肌及覆盖于两肌上、下面的盆膈上、下筋膜共同构成盆膈,因此C正确。

[临床要点] 肛提肌参与构成盆膈,盆膈具有支持和固定盆内脏器的作用,并与排便、分娩等有关。

[正确答案] C

41、作全子宫及单侧附件切除术,切断下列哪项结构时,最不易损伤输尿管?

A骨盆漏斗韧带

B 卵巢固有韧带

C 骶子宫韧带

D 子宫动脉

E 子宫主韧带

[考核要点] 本题主要考查输尿管的走行及其毗邻结构。此题有一定难度,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

[常见错误] A、C、D、E

[错误解析] 骶子宫韧带和子宫主韧带均为盆腔内子宫重要的固定装置,连于子宫与盆侧壁之间;骨盆漏斗韧带即卵巢悬韧带,连于卵巢和盆侧壁之间;均与输尿管盆段密切毗邻,在作全子宫及单侧附件切除术时,切断上述结构易伤及输尿管,故不可选A、C、E。女性输尿管盆部位于卵巢的后下方,经子宫阔韧带基底部至子宫颈外侧约2cm处(适对阴道穹侧部的上外方)时,子宫动脉从其前上方跨过,恰似“桥下流水”。临床结扎子宫动脉时,很易损伤输尿管,故D也不可选。卵巢固有韧带连于卵巢下端与同侧子宫角之间,与输尿管毗邻关系相对较远,切断此韧带,输尿管不易受到损伤,因此选B。

[临床要点] 输尿管血液来源不恒定,且少数输尿管动脉的吻合支细小,作全子宫及单侧附件切除术时,若输尿管游离范围过大,可影响输尿管的血运,有发生局部缺血、坏死的危险。[正确答案] B

42、关于输卵管的叙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是输送卵子的弯曲肌性管道

B 分为子宫部、峡部、壶腹部和漏斗部

C 壶腹部和漏斗部都不是绝育手术结扎输卵管的首选部位

D 输卵管静脉汇入卵巢静脉和子宫静脉

E 子宫部和峡部由卵巢动脉供应

[考核要点] 输卵管的结构特征、血液供应及回流,以及临床要点。

[常见错误] A、B、C、D

[错误解析] 输卵管位于子宫阔韧带的游离缘内,长约8~12cm,是一条弯曲的肌性管道,其主要生理功能是输送卵子,故A为正确叙述。输卵管全长可分为子宫部、峡部、壶腹部和漏斗部,故B也是正确叙述。输卵管峡部是绝育手术结扎输卵管的首选部位,故C也为正确叙述。输卵管静脉汇入卵巢静脉和子宫静脉,D也为正确叙述。输卵管的子宫部和输卵管峡由子宫动脉的输卵管支供血,因此此项为错误叙述,选E。

[临床要点] 输卵管结扎术是女性计划生育的有效措施之一。手术中要迅速准确地找到输卵管,避免错扎其他结构,可沿子宫角向外寻找,必须看到输卵管伞才能确定。在子宫角处寻找输卵管时,须与卵巢固有韧带和子宫圆韧带相鉴别,前者连于卵巢与子宫之间;后者则在子宫阔韧带前层内走向前外方。输卵管结扎多在输卵管峡部进行。

[正确答案] E

43、关于输尿管的叙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在腹前壁的投影与半月线相当

B 分为腹段、盆段和壁内段

C 小骨盆入口处右输尿管越过右髂外动脉前方

D 腹段的血液供应无腹主动脉的分支

E 有3个狭窄,最狭窄处是壁内段

[考核要点] 输尿管在腹前壁的投影、分段、毗邻、血供及结构特点。

[常见错误] A、B、C、E

[错误解析] 错选A、B、C、E者可能由于没能看清题干的要求,本题要求选择叙述错误的

选项,上述几项均为正确叙述,只有D选项错误。输尿管腹部的血液供应是多源性的,其上部由肾动脉、肾下极动脉的分支供应;下部由腹主动脉、睾丸(卵巢)动脉、第1腰动脉、髂总动脉、髂内动脉等分支供应,因此要选择D。

[临床要点] 输尿管腹部的不同部位有不同的血液来源,由于血液来源不恒定,且少数输尿管动脉的吻合支细小,故输尿管手术时若游离范围过大,可影响输尿管的血运,有发生局部缺血、坏死的危险。供血到输尿管腹部的动脉多来自内侧,手术时在输尿管的外侧游离,可减少血供的破坏。

[正确答案] D

44、腹膜外剖宫产入路常在子宫何处?

A子宫体

B 子宫颈

C 子宫底

D 子宫下段

E 子宫颈阴道上部

[考核要点] 子宫下段的毗邻及其临床应用。

[常见错误] A、B、C

[错误解析] 错选A、B、C者没能弄清子宫与腹膜之间的关系。子宫后面的腹膜覆盖子宫,直到阴道穹后部后面才反折到直肠,但子宫体前面的腹膜,在子宫体与子宫颈交界处即向前反折到膀胱。腹膜外剖宫产不以子宫颈阴道上部作为入路,因此E也错误。子宫颈与子宫体之间的缩窄部分为子宫峡,在非妊娠期峡部长仅1cm,妊娠期间,子宫峡逐渐扩展,临产时明显增长,可达7~11cm,形成“子宫下段”,腹膜外剖宫产以此处作为入路,故选D。[临床要点] 由于子宫峡前面无腹膜覆盖,故当产妇不能自然分娩时,产科医生常在子宫下段作腹膜外剖宫产术,不必打开腹膜腔,可以避免腹膜腔术后合并症。

[正确答案] D

45、膀胱前壁破裂,尿液可渗入到:

A耻骨后隙

B 腹膜后隙

C 腹膜腔内

D 膀胱后隙

E 直肠后隙

[考核要点] 膀胱周围毗邻的腔隙。

[常见错误] B、C、D、E

[错误解析] 耻骨后隙也称膀胱前隙,位于耻骨联合与膀胱之间,正常时由大量的疏松结缔组织占据。当膀胱前壁破裂,尿液可渗入到耻骨后隙,故A正确。错选B、C、D、E者是对膀胱周围间隙没能清晰掌握。

[临床要点] 膀胱充盈时呈卵圆形,膀胱尖上升至耻骨联合以上,这时腹前壁折向膀胱的腹膜也随之上移,膀胱的下外侧面直接与腹前壁相贴。外科手术的耻骨上切口可经耻骨后隙(膀胱前隙)到达膀胱,可避免伤及腹膜。

[正确答案] A

46、关于女性直肠的毗邻,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A侧面借疏松结缔组织与梨状肌邻接

B 上部前面与直肠子宫陷凹相邻

C 下部前面与肛提肌相贴

D 两侧与阴道后壁相邻

E 两侧的上部与盆丛相邻

[考核要点] 女性直肠的毗邻的结构。

[常见错误] A、C、D、E

[错误解析] 直肠的毗邻有明显的性别差异,在女性,直肠上部前面隔直肠子宫陷凹与子宫及阴道穹后部相邻,故B正确。直肠下部前面借直肠阴道隔与阴道后壁相邻,直肠两侧的上部为腹膜形成的直肠旁窝,两侧的下部(在腹膜以下)与盆丛,直肠上动、静脉的分(属)支,直肠侧韧带及肛提肌等邻贴,所以A、C、D、E均错误。

[临床要点] 由于子宫颈阴道部只由阴道穹后部和直肠子宫陷凹与直肠前壁分隔,所以在分娩期间,当儿头抵达子宫颈管外口时,通过直肠指检(不经由阴道内触摸以防止感染),就可以比较精确地测定子宫口扩张的程度。

[正确答案] B

47、关于异常闭孔动脉的叙述,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A常由腹壁下动脉的耻骨支与闭孔动脉的耻骨支吻合而成

B 经过腹环的内侧或外侧

C 其出现率约为50%

D 当行腹股沟疝松解术时此动脉易损伤

E 经过腔隙韧带的外侧,向下进入闭膜管

[考核要点] 异常闭孔动脉的形成、走行、发生率及临床要点。

[常见错误] B、C、D、E

[错误解析] 闭孔动脉穿闭膜管前常发出一耻骨支,与腹壁下动脉的耻骨支在耻骨上支后面吻合,有时吻合支粗大,形成异常闭孔动脉,故A正确。此异常闭孔动脉出现率占17.95%,行经股环或腔隙韧带的深面,向下进入闭膜管,在施行股疝手术需切开腔隙韧带时,应特别注意有无异常的闭孔动脉,避免伤及,以防出血,故B、C、D、E均错误。

[临床要点] 异常闭孔动脉恰位于腔隙(陷窝)韧带的深面,当嵌顿性股疝需切开腔隙韧带时,应警惕存在异常闭孔动脉的可能性,切勿伤及而引起大出血。

[正确答案] A

48、维持子宫前倾位置的主要韧带是:

A子宫主韧带

B 子宫圆韧带

C 骶子宫韧带

D 子宫阔韧带

E 耻骨子宫韧带

[考核要点] 子宫的固定装置,子宫诸韧带的功能。

[常见错误] A、C、D、E

[错误解析] 子宫主韧带又称子宫颈横韧带,位于子宫阔韧带基底部,由结缔组织和平滑肌纤维组成,呈扇形连于子宫颈与盆侧壁之间。有固定子宫颈,维持子宫在坐骨棘平面以上的作用,故A错误。子宫圆韧带呈圆索状,起自子宫角,在子宫阔韧带内弯向盆侧壁,再经腹股沟管附着于阴阜及大阴唇的皮下,是维持子宫前倾的主要结构,故B正确。骶子宫韧带起自子宫颈后面,向后呈弓形绕过直肠外侧,附着于骶骨前面,韧带表面为直肠子宫襞。该韧带向后上方牵引子宫颈,防止子宫前移,维持子宫前屈,故C错误。子宫阔韧带位于子宫两侧,由双层腹膜形成,上缘游离,可限制子宫向两侧移动,因此D也错误。耻骨子宫韧带起自子宫颈前面,向前呈弓形绕过膀胱外侧,附着于耻骨盆面,韧带表面的腹膜皱襞为膀胱子宫襞,有限制子宫后倾和后屈的作用,所以E也是错误选项。

[临床要点] 由于难产等原因而损伤了子宫的固定装置和支持结构,如子宫韧带、盆膈、尿

生殖膈和会阴中心腱等,可引起子宫脱垂。

[正确答案] B

49、维持子宫前屈位置的主要韧带是:

A子宫主韧带

B 子宫圆韧带

C 骶子宫韧带

D 子宫阔韧带

E 耻骨子宫韧带

[考核要点] 子宫的固定装置,子宫诸韧带的功能。

[常见错误] A、B、D、E

[错误解析] 骶子宫韧带起自子宫颈后面,向后呈弓形绕过直肠外侧,附着于骶骨前面,韧带表面为直肠子宫襞。该韧带向后上方牵引子宫颈,防止子宫前移,维持子宫前屈,故C 正确。A、B、D、E均为错误选项。

[临床要点] 见上题[临床要点]。

[正确答案] C

50、关于尿生殖区的叙述,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A受会阴神经支配

B 位于盆膈上方

C 有阴部管在其外侧壁走行

D 外侧界为坐骨直肠窝

E 后界为会阴横韧带

[考核要点] 尿生殖区的位置、境界及神经支配情况。

[常见错误] B、C、D、E

[错误解析] 尿生殖区又称尿生殖三角位于盆膈下方,其两侧界为耻骨弓,其前缘在耻骨联合下愈着并增厚形成会阴横韧带,阴部管走行于肛区坐骨直肠窝外侧壁,因此B、C、D、E 均错误。会阴神经伴同名动脉进入尿生殖区,发出阴囊后神经与阴囊后动脉伴行,肌支广泛分布于尿生殖区诸肌,故A正确。

[临床要点] 男、女性外生殖器官不同,因而两者尿生殖区的结构也有区别。女性尿生殖区结构与男性相仿,其主要特点有:①会阴浅隙内,两侧有阴蒂脚和坐骨海绵体肌,内侧有前庭球和前庭大腺与覆盖于他们表面的球海绵体肌。②会阴深隙内有尿道和阴道通过,并有围绕于其周围的尿道阴道括约肌。③会阴中心腱较男性发育良好,且富弹性,上续直肠阴道隔下缘。④尿生殖膈下筋膜较男性薄弱,且由于有阴道通过,尿生殖膈承托盆腔脏器功能相对减弱。

[正确答案] A

(二)多项选择题

1、直肠的血供来自:

A直肠上动脉

B 直肠下动脉

C 骶正中动脉

D 骶外侧动脉

E 肛动脉

[考核要点] 直肠的血液供应情况。

[常见错误] 少选了A、B、C中的一项或多项,或者错选了D、E。

[错误解析] 直肠由直肠上动脉、直肠下动脉和骶正中动脉分布,彼此间有吻合,所以A、B、

C均正确。骶外侧动脉沿骶前孔内侧下行,分布于梨状肌、尾骨肌等结构,因此D选项错误。肛动脉由阴部内动脉在阴部管内发出,分布于肛管和肛门周围皮肤,故E也错误。[临床要点] 直肠上动脉为肠系膜下动脉的直接延续,在第3骶椎平面分为左、右两支,分布于直肠。直肠下动脉起自髂内动脉前干,行向内下,分布于直肠下部。骶正中动脉发出的小支经直肠后面分布于直肠后壁。直肠手术中要注意处理上述血管。

[正确答案] A、B、C

2、盆腔内主要淋巴结群有:

A髂外淋巴结

B 髂内淋巴结

C 骶淋巴结

D 髂总淋巴结

E 左、右腰淋巴结

[考核要点] 盆腔内主要淋巴结群。

[常见错误] 少选了A、B、C、D、中的一项或多项,或者错误的选择了E。

[错误解析] 回答此题出现错误是因为对盆腔的界限及其中主要淋巴结群的分组情况不清楚所致。盆腔内主要淋巴结群有髂外淋巴结、髂内淋巴结、骶淋巴结和髂总淋巴结,因此A、B、C、D正确,左、右腰淋巴结属于腹腔淋巴结群,不在盆腔内,故E错误。

[临床要点] 髂外淋巴结沿髂外动脉排列,经腹股沟浅、深淋巴结的输出管收纳下肢和脐以下腹前壁的淋巴,还直接接受膀胱、前列腺、子宫的淋巴;髂内淋巴结沿髂内动脉及其分支排列,收纳盆内所有脏器、会阴深部结构、臀部和股后部的淋巴;骶淋巴结沿骶正中和骶外侧动脉排列,收纳盆后壁、直肠、子宫颈和前列腺的淋巴。髂总淋巴结沿髂总动脉排列,收纳上述三组淋巴结回流的淋巴。盆腔内癌肿的淋巴转移通常都按上述途径发生,在手术进行淋巴结清扫时应尽量清除干净已被癌肿侵及的淋巴结。

[正确答案] A、B、C、D

3、肛提肌包括:

A前列腺提肌(耻骨阴道肌)

B 耻骨直肠肌

C 耻尾肌

D 髂尾肌

E 肛门外括约肌

[考核要点] 肛提肌的构成。

[常见错误] 少选了A、B、C、D中的一项或多项,或者错选了E。

[错误解析] 选错者多数是因为对肛提肌的构成概念不清晰。肛提肌为一对四边形薄片肌,按纤维起止及排列可将其分为四部分:①男性前部肌束夹持前列腺尖的两侧,为前列腺提肌;女性夹持尿道和阴道两侧,为耻骨阴道肌。②起自耻骨盆面的肌束位于其他部分的上方,后绕过直肠肛管交界处两侧和后方,与对侧肌纤维连接,构成“U”形袢的为耻骨直肠肌。③起自肛提肌腱弓中份、后份和坐骨棘盆面的为耻尾肌和髂尾肌,都止于肛尾韧带。因此A、B、C、D正确而E错误。

[临床要点] 前列腺提肌协助固定前列腺;耻骨阴道肌有缩小阴道的作用;耻骨直肠肌可拉直肠肛管交界处向前,有肛门括约肌的作用;耻尾肌和髂尾肌有固定直肠的作用。

[正确答案] A、B、C、D

4、会阴浅隙:

A位于浅会阴筋膜与尿生殖膈下筋膜之间

B 其后份有会阴浅横肌

C 男性有阴茎脚

D 女性有阴蒂脚

E 其内没有血管及神经

[考核要点] 会阴浅隙的构成、毗邻及内容。

[常见错误] 少选了A、B、C、D中的一项或多项,或者错选了E。

[错误解析] 会阴浅隙又称会阴浅袋,位于浅会阴筋膜和尿生殖膈下筋膜之间,故A正确。在男性,浅隙后部有会阴浅横肌,两侧有阴茎脚及其坐骨海绵体肌、尿道海绵体肌和球海绵体肌;在女性,浅隙后部也有会阴浅横肌,两侧有阴蒂脚及其坐骨海绵体肌、前庭球和球海绵体肌,此外还有阴部内血管的分支和神经。因此B、C、D正确,而E错误。

[临床要点] 男性尿道球部位于会阴浅隙内,当尿道球部破裂时,尿液即渗入会阴浅隙内,由于浅会阴筋膜向前上续于阴囊肉膜、浅阴茎筋膜,并越过耻骨联合与腹前外侧壁下部的浅筋膜深层相连,因而会阴浅隙内的尿液可渗入阴囊、阴茎及腹前外侧壁下部。临床上可借助此特征,辅助诊断尿道球部的损伤。

[正确答案] A、B、C、D

5、直肠后隙:

A位于骶前筋膜和直肠筋膜之间

B 向下可达盆膈

C 与腹膜后隙不通

D 两侧与骨盆直肠隙相隔

E 为盆筋膜间隙的一种

[考核要点] 直肠后隙的位置、毗邻及其与腹膜后隙的交通关系。

[常见错误] 少选A、B、D、E中的一项或多项,或者错选了C。

[错误解析] 直肠后隙位于骶前筋膜和直肠筋膜之间,是重要的盆筋膜间隙,重要的盆筋膜间隙包括耻骨后隙和直肠周围间隙,直肠周围间隙后部称为直肠后隙,因此,直肠后隙是盆筋膜间隙的一种,故A、E正确。直肠后隙前界为直肠筋膜鞘,后界为骶前筋膜,两侧借直肠侧韧带与骨盆直肠隙分开,上通腹膜后隙,下达盆膈,所以B、D也正确,而C错误。[临床要点] 直肠后隙的炎症或积脓,向上可沿腹膜后间隙蔓延。临床作腹膜后间隙空气造影,也通过此间隙。骨盆直肠隙若有积脓,可用直肠指检在直肠壶腹下部两侧触及。若引流不及时,脓液可沿分布于脏器的血管神经束蔓延至脏器周围的间隙。

[正确答案] A、B、D、E

6、会阴中心腱:

A又称会阴体

B 是一冠状位的肌纤维隔

C 位于肛门与阴道之间

D 也称产科会阴

E 有承托盆腔脏器的作用

[考核要点] 会阴中心腱的别称、位置和生理作用。

[常见错误] 少选A、C、E中的一项或多项,或者错选了B、D。

[错误解析] 会阴中心腱又称会阴体,在女性位于肛门与阴道之间,有会阴诸肌附着于其浅面,共同对盆底起支撑作用,所以A、C、E正确。会阴中心腱在矢状位上,呈楔形,尖朝上、底朝下,深约3~4cm,因此B错误。产科会阴是指阴道前庭后端与肛门之间的软组织,故D也错误。

[临床要点] 会阴中心腱由尿生殖膈后缘正中央与肛门内括约肌前端结合而成,位于肛管前约1.25cm处,有会阴诸肌附着于其浅面,共同对盆底起支撑作用。

盆部与会阴

第五章盆部与会阴 一、概述 了解盆部和会阴部的境界、分区和体表标志。 [07级临五]单选:14、关于盆部的表面解剖正确的是(左右髂棘最高点过第四腰椎棘突)(137) 37. Which one is not the important surface landmark (E) A. pubic crest. B. pubic arch. C. ischial tuberosity. D. apex of coccyx. E. promontory of the sacrum. 二、盆部 1.了解骨盆的整体观及盆壁肌。掌握盆膈的构成。 1. The bony pelvis (A) A. is formed by the two hip bones, sacrum, coccyx and their joints. B. can be divided into abdominal and pelvic part by the terminal line. C. is enclosed at the inferior pelvic aperture by perineum. D. is wider, shorter and more funnel-shaped in female than in male. E. pelvic outlet is formed by the terminal line. [07级临五]多选:3、盆底肌包括() 【填空】盆膈的肌肉包括肛提肌和尾骨肌。肛提肌包括前列腺提肌(男)、耻骨阴道肌(女)、耻骨直肠肌、耻尾肌和髂尾肌4部分。 2. The levator ani does not include (A) A. coccygeus. B. levator prostate. C. puborectalis. D. pubococcygeus. E. iliococcygeus. 【盆膈】又称盆底,它由肛提肌及覆盖其上下面的筋膜构成 [07级临七]单选:21、盆膈的组成/[06级临五]选择:36、盆隔构成 3. The pelvic diaphragm (E) A. encloses the whole inferior aperture of the pelvis. B. is located in the anal triangle. C. consists of levator ani, sphincter ani externus, superior and inferior fascia of pelvic diaphragm. D. has a hiatus of pelvic diaphragm for digestive and urogenital canal. E. can support the pelvic viscera. 5. The hiatus of the pelvic diaphragm (A) A. is a cleft between the anteromedial margin of pelvic diaphragm. B. is filled with the urogenital diaphragm. C. is enclosed by superior and inferior fascia of urogenital diaphragm. D. is the main channel connecting the pelvic spaces and perineal space. E. is penetrated by the membranous part of the urethra in male. 2.了解盆筋膜的配布、盆筋膜间隙的名称和位置。 51. The parietal pelvic fascia on the surface of the obturator internus forms (BCD) A. obtrurator membrane. B. obturator fascia. C. obturator canal. D. tendinous arch of levator ani. E. pudendal canal. 52. The visceral pelvic fascia forms (BC) A. pudendal canal. B. prostatic sheath. C. cardinal ligament of uterus. D. superior fascia of pelvic diaphragm. E. retrorectal space. 53. Pelvic fascial spaces include (CD) A. deep perineal space. B. superficial perineal space C. retropubic space. D. retrorectal space. . E. ischioanal fossa. 55. Peritoneum in pelvis forms (BDE) A. the uterosacral ligament. B. the rectouterine pouch. C. the round ligament of uterus. D. the mesovarium. E. the vesicouterine pouch. 65. Rectovesical or rectovaginal septum (ABCD) A. is between the rectum and urinary bladder or vagina. B. is in coronary plane. C. contacts upwards to peritoneum. D. ends downwards at the pelvic diaphragm. E. contains prostate in male. 耻骨后隙和直肠后隙的位置及临床意义? 【答案】耻骨后隙位于耻骨联合后面与膀胱下外侧面之间,内有大量疏松结缔组织。临床上可经此间隙施行耻骨上切口的腹膜外膀胱手术。直肠后隙位于骶前筋膜与直肠筋膜之间,内含疏松结缔组织和静脉丛,向上与腹膜后隙相延续。可经此间隙行腹膜后隙充气造影术,以助诊断;由于腹膜后隙和直肠后隙相通,因而感染化脓时脓液可相互扩散。 6. The retropubic space (B) A. is located between the urinary bladder and rectum or uterus. B. is usually used for extra-peritoneal operation of urinarry bladder. C. is rich in venous plexus and unsuitable for organ separation. D. is suitable for exudation absorption. E. doesn’t communicating with other pelvic spaces 7. The retrorectal space (E) A. surround the inferior part of the ampulla of rectum. B. is the space between the sacrum and presacral fascia. C. is rich in venous plexus and unsuitable for rectus separation. D. communicates downwards with the ischioanal fossa. E. communicates upwards with the retroperitoneal space . 3.了解盆部的血管、神经和淋巴。掌握髂内动脉的主要分支;掌握子宫动脉与输尿管的位置关系。 [07级临七]单选:22、髂内动脉壁支(142)

局部解剖学盆部与会阴

盆部与会阴一、名词解释 1.会阴(广义、狭义) 2.盆隔 3.前列腺鞘 4.阴部管(Alcock管) 5.浅会阴筋膜6.会阴浅隙 7.会阴深隙 8.尿生殖隔 9. 会阴中心腱 10.耻骨后隙 11.直肠周隙 12.盆膈裂孔 13.直肠后隙 14.坐骨直肠窝 二、填空题 1.会阴以两侧之间的假想连线为界分为两个三角形的区域,即和。 2.狭义会阴在男性是指与之间的软组织;在女性是指与之间的软组织,又称为。 3.骨盆的侧壁由、、和构成。 4.盆膈由和及其被覆于此二肌上、下面的和构成,其前部有一裂隙,称。 5.耻骨后隙也称,位于和之间。 6.直肠后隙又称,位于和之间。其下方由封闭,上方越过与相通。 7.右髂外动脉起始部的前方有跨过,女性还有越过;男性髂外动脉末段前方有越过,而女性则有斜向越过。 8.直肠后面借疏松结缔组织与、和相邻接,疏松结缔组织内有、、、、、及等。 9.在男性,直肠上部前面隔着与和相邻;直肠下部前面借与、、、及相邻。 10.在女性,直肠上部前面隔着与和相邻;直肠下部前面借与相邻。 11.在男性,膀胱底的上部借与相邻,膀胱底的下部直接与和相邻,膀胱颈与相邻。 12.在女性,膀胱底与和相贴,膀胱颈与相邻。 13.女性输尿管盆部经韧带基底部至外侧约2cm处与形成交叉关系。 14.左输尿管腹部在骨盆上口处越过前面,右输尿管腹部在骨盆上口处越过起始部的前面。输尿管盆部位于盆侧壁的腹膜下,行经、和前方。 15.前列腺位于和之间,其前面有韧带连接与其后面借与相邻。 16.子宫位于和之间,其前面隔与相邻。

17.子宫颈阴道上部的前方借与相邻,子宫的后面借及与相邻。 18.正常成人,子宫前倾是指与之间呈向前开放的角度(约90°)。前屈是指与之间形成一个向前开放的钝角。子宫颈保持在平面以上。 19.引起子宫脱垂的主要原因是、、及等在分娩时受损,产后未得到及时恢复所致。 20.卵巢位于处的窝内,窝的前界为,后界为和。卵巢下端借与同侧相连,其上端以连于盆侧壁。 21.女性腹膜腔经、、和与外界相通,故有感染的可能。 22.输卵管的部和部由子宫动脉的分支供血;输卵管的部和部由卵巢动脉的分支供血。 23.坐骨直肠窝的尖由与汇合而成。其内侧壁为、、和,外侧壁为、及其筋膜。 24.坐骨直肠窝向前延伸到与的汇合处,形成前隐窝;向后延伸至、与之间形成后隐窝。 25.临床上进行会阴部手术时,常在与连线的中点进针,经皮刺向的下方进行神经的阻滞。 26.和韧带之间有一裂隙,裂隙内有阴茎(阴蒂)背深静脉穿行。在男性,阴茎背深静脉汇入静脉丛。 27.会阴浅隙位于和之间;会阴深隙位于和之间。 28.尿生殖膈由、和被覆于其上、下面的和共同构成。 29.临床上在阴囊根部行睾丸鞘膜积液手术时,依次经、、、、、、及后到达鞘膜腔。 30.附着于会阴中心腱上的肌肉主要有、、、、和。 三、选择题 (一)单选题 1. 不参与骨盆侧壁构成的结构是 A. 髂骨 B. 坐骨 C. 骶结节韧带 D. 闭孔内肌和梨状肌 E. 骶棘韧带 2. 肛提肌由前内下向后外上依次为 A. 耻骨阴道肌(前列腺提肌)、耻骨直肠肌、髂尾肌、耻尾肌

盆部及会阴局部解剖学

1.盆底肌和盆筋膜的配布特点。 盆底肌包括肛提肌和尾骨肌。 肛提肌:起于耻骨后面和坐骨棘之间的肛提肌腱弓。止于会阴中心腱、直肠壁、尾骨和肛尾韧带。分为前列腺提肌或耻骨阴道肌耻骨直肠肌耻尾肌髂尾肌。 尾骨肌:位于肛提肌后方,起与坐骨棘盆面,止于尾骨和骶骨下部的侧缘。 盆筋膜分为盆壁筋膜和盆脏筋膜。 盆壁筋膜:覆盖在盆腔前、后和两侧壁内面以及梨状肌、闭孔内肌表面的筋膜,向下至盆底与盆膈上筋膜相续。覆盖闭孔内肌的称为闭孔筋膜,.此外还有梨状筋膜和骶前筋膜。闭孔筋膜上部附着于骨盆入口缘,在此与髂筋膜相延续;中部在耻骨联合后方坐骨棘之间增厚形成盆筋膜腱弓(肛提肌腱弓),为肛提肌的起点之一;下部为坐骨直肠窝的外侧壁。骶前筋膜位于骶骨前面,向上附于第3、4骶椎,向下与直肠筋膜相续。 盆脏筋膜:是包绕在盆腔脏器和血管、神经周围的结缔组织的总称,其中包绕在脏器周围的叫脏器筋膜,它们形成囊或鞘,包绕在一些容积经常变化的器官(如膀胱、直肠)周围的筋膜比较薄而疏松,而包绕在体积较恒定的器官(如前列腺)周围者则坚韧厚实。盆脏筋膜在有些局部增厚,附着于邻近的骨面,叫做韧带,它们起着支持和固定脏器位置的作用。 2.髂内动脉的分支分布。 髂内动脉:髂内动脉为盆部的动脉主干,分支到盆壁和盆腔各脏器。 壁支: 闭孔动脉——穿过闭孔→大腿内侧肌群。 臀上动脉——穿梨状肌上孔→臀部。 臀下动脉——穿梨状肌下孔→臀部。 髂腰动脉——至髂腰肌等。 骶外侧动脉——至肛提肌、梨状肌等。 脏支: 膀胱上、下动脉→膀胱、前列腺(阴道) 子宫动脉——是较大的分支,在子宫颈外侧2厘米处,跨过输尿管的前上方并与之交叉,分支→子宫、输卵管、阴道上部。 直肠下动脉→至直肠下部。 阴部内动脉—穿梨状肌下孔→坐骨小孔→坐骨直肠窝,分布于肛门、外生殖器、会阴。 3.直肠和肛管内腔结构特点。 肛管是直肠管腔的延续,肛管以齿状线为界分为上下两段。其上与直肠结构相似。

系统解剖习题 第五部分 盆部及会阴

第五部分盆部及会阴 一、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 1、骨盆最小平面的范围,前面是耻骨联合下缘,两侧为坐骨棘,后面为() A、第3~4骶椎间 B、第4~5骶椎间 C、骶骨岬 D、骶骨下端 E、骶尾关节下方 2、腹膜后空气造影时,空气首先注人() A、耻骨后隙 B、骨盆直肠隙 C、直肠后隙 D、会阴浅隙 E、坐骨直肠窝 3、关于盆内脏器与腹膜关系的叙述,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A、膀胱为腹膜内位 B、子宫为腹膜外位 C、直肠为腹膜外位 D、输卵管为腹膜内位 E、卵巢为腹膜间位 4、男性膀胱后壁下部破裂,尿液可渗人到() A、耻骨后隙 B、骨盆直肠隙 C、直肠后隙 D、腹膜后隙 E、坐骨直肠窝 5、膀胱充盈时,下腹部正中切口,切开浅层结构后到达膀胱壁的层次依次是() A、腹白线、腹横筋膜、壁腹膜 B、腹外斜肌、腹内斜肌、腹横肌、腹横筋膜、壁腹膜 C、腹直肌鞘前层、腹直肌、腹横筋膜、壁腹膜 D、腹白线、腹横筋膜、腹膜下筋膜 E、腹外斜肌腱膜、腹内斜肌、腹横肌、腹横筋膜、壁腹膜 6、异位妊娠最常发生于() A、卵巢 B、腹腔 C、输卵管间质部 D、输卵管壶腹部 E、输卵管伞部 7、腹膜外剖宫产人路常在子宫何处() A、子宫体 B、子宫颈 C、子宫底 D、子宫下段 E、子宫颈阴道上部 8、关于子宫的毗邻,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A、子宫颈阴道部借膀胱阴道隔与膀胱相邻 B、子宫颈和阴道穹后部隔直肠子宫陷凹与直肠毗邻 C、子宫颈阴道上部借尿道阴道隔与尿道相邻 D、子宫体两侧有子宫主韧带 E、子宫颈两侧有输卵管、子宫动脉 9、识别输卵管的常用标志是() A、子官底的圆凸 B、漏斗周缘的指状突起 C、髂总动脉的分叉 D、壶腹部的显著膨大 E、子宫圆韧带 10、直肠指检时,下列哪项结构不能触及() A、男性前列腺 B、女性输卵管 C、女性阴道后壁 D、男性增大的精囊 E、女性子宫颈 11、关于阴部管的叙述,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A、内有阴部血管和阴部神经通过 B、为冠状位的管状裂隙 C、位于坐骨直肠窝外侧壁闭孔内肌表面的筋膜内 D、前达尿生殖膈后缘,后连坐骨大孔 E、前达尿生殖膈前缘,后连坐骨小孔 12、临床上最典型的骑跨伤,易损伤尿道() A、海绵体部 B、球部 C、膜部 D、膜上部 E、前列腺部、 13、肛门周围皮下脓肿接近肛门,作引流时宜作() A、放射状切口 B、弧形切口 C、前后方向的直切口 D、十字切口 E、左右方向的直切口 14、关于女性尿道的叙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成人一般为4~6cm长,平均为5cm B、较男性易扩张,仅有排尿功能 C、尿道起始部较男性为低,相当于耻骨联合下缘的水平 D、其走行方向几呈直线,向前下方穿过尿生殖膈而开口于阴道前庭 E、通过尿生殖膈时,周围无括约肌包绕 15、Which structure is NOT found within the true pelvis? a) Femoral nerve b) Hypogastric nerve c) Internal pudendal artery d) Obturator artery e) Pelvic splanchnic nerves 16、The most inferior extent of the peritoneal cavity in the female is the a) Pararectal fossa b) Paravesical fossa c) Rectouteirne pouch d) Rectovesical pouch e) Vesicouterine pouch 17、Which pair of structures does NOT differentiate from comparable embryonic structures in the male and female? a) Bulb of corpus spongeosum and vestibular bulb b) Shaft of penis and labia majora c) Glans of penis and glans of clitoris d) Crus of corpuscavernosum penis and crus of corpus cavernosum clitoris e) All of the above 18、In order to perform an episiotomy prior to childbirth, the perineum must be anesthetized. By inserting a finger in the vagina and pressing laterally, what palpable bony landmark can be used as the posterior limit of the pudendal canal? a) Coccyx b) Ischial tuberosity c) Ischiopubic ramus d) Obturator groove e) Ischial spine

第六章 盆部及会阴

怀化医专人体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教案编号:53

第六章盆部及会阴 第一节概述 一、基本概念: 盆部(pelvis)及会阴(perineum)位于躯干的下部。 盆部:由骨盆、盆壁、盆膈及盆腔脏器等组成。 会阴:是指盆膈以下封闭骨盆下口的全部软组织。 二、境界与分区 (一)盆部: 前面:耻骨联合上缘、耻骨结节、腹股沟和髂嵴前份连线与腹部分界。 后面:髂嵴后份、髂后上棘、尾骨尖的连线与腰区及骶尾区分界。 (二)会阴(perineum): 广义会阴境界呈菱形:前角—耻骨联合下缘;后角—尾骨尖;两侧角—坐骨结节; 前外侧边—坐骨支、耻骨下支; 后外侧边—骶结节韧带。 以两坐骨结节之间的连线分前后两“三角区”: 前方—尿生殖区(urogenital region) 后方—肛区(anal region) 狭义会阴: 男—阴囊根部与肛门之间的软组织。 女—是指阴道前庭后端与肛门之间的软组织,又称产科会阴。 三、体表标志: 髂嵴、髂前上、下棘、髂后上、下棘、耻骨结节、耻骨联合上缘、耻骨弓、坐骨结节、尾骨尖。 四、体表投影: 髂总A及髂外A的体表投影: 髂前上棘至耻骨联合连线的中点与脐下2.0cm的连线,此线上1/3段为髂总A的投影,下2/3段为髂外A的投影,上、中1/3交点为髂内A的起点。

第二节盆部 一、骨盆、盆膈、盆壁肌及盆筋膜: (一)骨盆(pelvis): 骨盆由髋骨、骶、尾骨,借关节、韧带等连结而成。有传递重力、支持、保护盆腔脏器的作用。借界线分为: 大骨盆(greater pelvis) 小骨盆(lesser pelvis)—女性兼产道作用 界线: 小骨盆:上口—界线 下口—耻骨联合下缘、耻骨下支、坐骨支、坐骨结节、骶结节韧带、尾骨尖围成。 耻骨弓(耻骨下支、坐骨支构成)—其间的夹角称耻骨下角。 骨盆腔: 小骨盆的境界: 前壁—耻骨、耻骨联合 后壁—骶骨、尾骨、骶尾联合 侧壁—髂骨、坐骨、骶结节和骶棘韧带骶结节韧带、骶棘韧带与坐骨大、小切迹围成坐骨大、小孔。 骨盆侧壁前部—闭孔、闭孔膜封闭,其上缘与耻骨上支之间形成闭膜管。 骨盆薄弱区—骶髂部、髂翼、闭孔区。耻骨闭孔区骨折较常见。 (二)盆膈(pelvic diaphragm): 盆膈又称盆底,由肛提肌、尾骨肌及覆盖肌上、下面盆膈上、下筋膜构成。封闭小骨盆下口大部分,仅留前部一窄隙称盆膈裂孔—尿生殖膈封闭,男性有尿道、女性有尿道、阴道通过;盆膈后部有肛管通过。 功能:支持、承托、固定盆内脏器作用,维持腹内压、助排便、分娩等作用。1.肛提肌(levator ani):扁薄肌,左、右两侧合成漏斗状,肌纤维向下、内、后止于会阴中心腱、直肠壁、尾骨、肛尾韧带。按肌纤维起止及排列分四部:(1)前列腺提肌(耻骨阴道肌):固定前列腺、阴道、收缩阴道作用。 (2)耻骨直肠肌:肛直肠环主要组成部分。 (3)耻尾肌:固定直肠作用。 (4)髂尾肌: 2.尾骨肌(coccygeus):

2011春季学期大体解剖学盆部和会阴测试题(答案与修改)

2010-2011学年大体解剖学盆部和会阴测试题一、A1型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 1.膀胱三角 A、位于膀胱体后部 B、该处构造无特殊 C、该处有纵向的粘膜皱襞 D、其尖为尿道内口 E、颜色略显苍白 2.齿状线上方的肛管的特点是 A、上皮为复层扁平上皮 B、由肛门动脉滋养 C、静脉血最后流入肝门静脉 D、由躯体神经支配 E、有三个半环行粘膜皱襞 3.男性尿道的耻骨下弯 A、凹向下 B、由尿道前列腺部、膜部和海绵体部构成 C、可人为改变 D、该处为尿道的第1处狭窄 E、是骑跨伤时尿道断裂的好发部位 4.女性膀胱 A、前方邻尿生殖膈 B、后方邻直肠 C、子宫匍匐伏于其上方 D、下方邻卵巢 E、无腹膜覆盖 5.齿状线下方的肛管的特点是 A、上皮为单层柱状上皮 B、由躯体神经支配 C、静脉血由肠系膜上静脉收纳 D、由肠系膜上动脉滋养 E、有纵行的粘膜皱襞称肛柱 6.男性尿道 A、第二处狭窄位于尿道膜部 B、耻骨下弯可人为变直 C、分为前列腺部、膜部和球部 D、耻骨前弯凹向上 E、尿道膜部有射精管开口 7.The branch of the internal iliac artery that distributes to the perineum is the A. superior gluteal artery B. internal pudendal artery C. inferior gluteal artery D. obturator artery E.umbilical artery 8.肛直肠环的组成 A.肛门外括约肌 B.肛门内括约肌和肛门外括约肌的皮下部 C.肛门外括约肌、肛门内括约肌和肛提肌 D.肛提肌、肛门外括约肌皮下部和肛门内括 约肌 E.肛门外括约肌浅部、深部,直肠纵肌下部, 肛门内括约肌,耻骨直肠肌 9.关于输卵管的描述,错误的是 A.分子宫部、峡部、壶腹部、漏斗部和伞部 B.峡部为理想的结扎部 C.通常受精部位在壶腹部 D.其腹腔口通腹膜腔 E.输卵管伞是手术时识别的标志 10.髂内动脉的分支中远端闭锁的动脉是 A.臀上动脉 B.脐动脉 C.臀下动脉 D.闭孔动脉 E.直肠下动脉 11.In the digital examination from the anal canal (肛门指诊),the structure that can not be touched is A.urinary bladder B.Seminal Vesicles C.testis D.uterus E.prostate 12.尿道球部断裂,尿液可渗入 A.直肠后隙 B.会阴浅隙

盆部与会阴

第一章盆部与会阴 一名词解释 1.会阴(广义、狭义) 2.盆隔 3.前列腺鞘 4.阴部管(Alcock管) 5.浅会阴筋膜 6.会阴浅隙 7.会阴深隙 8.尿生殖隔 9. 会阴中心腱 10.耻骨后隙 11.直肠周隙 12.盆膈裂孔 13.直肠后隙 14.坐骨直肠窝 二填空题 1.会阴以两侧之间的假想连线为界分为两个三角形的区域,即 和。 2.狭义会阴在男性是指与之间的软组织;在女性是指 与之间的软组织,又称为。 3.骨盆的侧壁由、、和构成。 4.盆膈由和及其被覆于此二肌上、下面的和构 成,其前部有一裂隙,称。 5.耻骨后隙也称,位于和之间。 6.直肠后隙又称,位于和之间。其下方由封 闭,上方越过与相通。 7.右髂外动脉起始部的前方有跨过,女性还有越过;男性髂 外动脉末段前方有越过,而女性则有斜向越过。 8.直肠后面借疏松结缔组织与、和相邻接,疏松结缔 组织内有、、、、、及等。 9.在男性,直肠上部前面隔着与和相邻;直肠下部前 面借与、、、及相邻。10.在女性,直肠上部前面隔着与和相邻;直肠下部前

面借与相邻。 11.在男性,膀胱底的上部借与相邻,膀胱底的下部直接与 和相邻,膀胱颈与相邻。 12.在女性,膀胱底与和相贴,膀胱颈与相邻。 13.女性输尿管盆部经韧带基底部至外侧约2cm处与 i.形成交叉关系。 14.左输尿管腹部在骨盆上口处越过前面,右输尿管腹部在骨盆上口处 越过起始部的前面。输尿管盆部位于盆侧壁的腹膜下,行经、和前方。 15.前列腺位于和之间,其前面有韧带连接与 其后面借与相邻。 16.子宫位于和之间,其前面隔与相邻。 17.子宫颈阴道上部的前方借与相邻,子宫的后面借及 与相邻。 18.正常成人,子宫前倾是指与之间呈向前开放的角度(约 90°)。前屈是指与之间形成一个向前开放的钝角。子宫颈保持在 平面以上。 19.引起子宫脱垂的主要原因是、、及等在分娩 时受损,产后未得到及时恢复所致。 20.卵巢位于处的窝内,窝的前界为,后界为 和。卵巢下端借与同侧相连,其上端以 连于盆侧壁。 21.女性腹膜腔经、、和与外界相通,故有 感染的可能。 22.输卵管的部和部由子宫动脉的分支供血;输卵管的 部和部由卵巢动脉的分支供血。 23.坐骨直肠窝的尖由与汇合而成。其内侧壁为、、 和,外侧壁为、及其筋膜。 24.坐骨直肠窝向前延伸到与的汇合处,形成前隐窝;向后延伸 至、与之间形成后隐窝。 25.临床上进行会阴部手术时,常在与连线的中点进针,经皮刺 向的下方进行神经的阻滞。 26.和韧带之间有一裂隙,裂隙内有阴茎(阴蒂)背深静脉穿行。 在男性,阴茎背深静脉汇入静脉丛。 27.会阴浅隙位于和之间;会阴深隙位于和之 间。 28.尿生殖膈由、和被覆于其上、下面的和共同 构成。 29.临床上在阴囊根部行睾丸鞘膜积液手术时,依次经、、、 、、、及后到达鞘膜腔。 30.附着于会阴中心腱上的肌肉主要有、、、、 和。

第五章 盆部与会阴1

第五章盆部与会阴 一、重点内容 盆部重要的体表标志;盆底肌的配布;髂内动脉在盆部的行程、分支和分布。直肠、肛管的血管;膀胱的毗邻、血管;输尿管盆段与子宫动脉的位置关系;子宫、阴道、卵巢、输卵管的位置。会阴部的血管神经;坐骨直肠窝的境界、内容;会阴浅隙、会阴深隙的构成和内容。 二、难点内容 盆内脏器与腹膜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盆腔淋巴结的名称、位置及流注;骶丛、盆内脏神经的位置和配布;肛门三角、尿生殖三角的层次解剖;阴囊、阴茎、睾丸、附睾被膜和精索的组成,层次结构及其与周围组织各层次之间的相互延续关系;尿道不同部位破裂时,尿液渗出范围。 三、试题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 1、骨盆由: A骶骨、尾骨及2块髋骨借强有力的韧带连接构成 B 第5腰椎、骶骨、尾骨及耻骨借强有力的韧带连接构成 C 髋骨、坐骨、骶骨及尾骨借强有力的韧带连接构成 D 骶骨、尾骨、耻骨及坐骨借强有力的韧带连接构成 E 骶骨、尾骨、髂骨及坐骨借强有力的韧带连接构成 [考核要点] 骨盆的构成及髋骨的组成。 [常见错误] B、C、D、E [错误解析] 选B者主要由于对骨盆构成和髋骨组成的概念不清,错误地把第5腰椎也包括在骨盆的构成中了,另外错误地认为耻骨就是髋骨。选C、D、E者共同的错误表现在对髋骨的组成概念模糊,成年人髋骨由髂骨、耻骨和坐骨三块骨融合组成,髂骨、耻骨和坐骨都只代表了髋骨的一部分。 [临床要点] 骨盆是一个完整的骨环。其前方为耻骨,两侧上份为髂骨,下方为坐骨,后方为骶骨、尾骨,前三者在成年人(约16岁左右)融合成髋骨。骶骨、尾骨和两侧的2块髋骨借强有力的韧带连接构成骨盆。其中骨盆环前部的耻骨上、下支形成的弓形部骨质较脆弱,易发生骨折。 [正确答案] A 2、会阴分为尿生殖区和肛区,其分区标志为: A耻骨结节 B 耻骨嵴 C 耻骨弓 D 坐骨结节 E 坐骨棘 [考核要点] 盆部及会阴的体表标志和会阴的分区。 [常见错误] A、C、E [错误解析] 腹前正中线的下端可触及耻骨联合上缘,两侧的锐缘为耻骨嵴,嵴的外侧端可触及耻骨结节。会阴部的耻骨弓和坐骨结节等也可扪及。坐骨体后缘有尖形的坐骨棘,在体表较难摸到。在会阴区两侧坐骨结节之间的假想连线将会阴分为前后两个三角区,前方为尿生殖区,后方为肛区。选错答案者是对盆部及会阴的体表标志及分区标志认识不清所致。[临床要点] 盆部及会阴的体表标志很多,对临床外科手术有较重要的定位意义;另外,会阴部尿生殖区和肛区解剖层次不同,在手术过程中应注意局部的组织层次关系,因此了解其

局解第四章 盆部与会阴复习题

第四章盆部与会阴 -------------------------------------------------------------------------------- 单项选择题 1. 关于肛门内括约肌的叙述,下列哪项正确 a) 前份参与组成会阴中心腱,后份附于尾骨尖 b) 有协助排便的作用,无控制排便的作用 c) 其下缘与肛门外括约肌的深部相连接 d) 不参与构成肛直肠环 e) 其上缘的外面由肛门外括约肌的浅部围绕 2. 关于阴部神经的叙述,下列哪项正确 a) 起自第2~4骶神经 b) 经梨状肌上孔出盆腔后与阴部内血管伴行 c) 穿经坐骨小孔时,神经走在动脉的外侧 d) 分为肛神经、会阴神经、阴茎(蒂)背神经3支 e) 阴部神经阻滞麻醉时进针部位在坐骨结节与肛门连线中点,刺向坐骨棘上方 3. 关于会阴浅隙的叙述,下列哪项正确 a) 位于浅会阴筋膜与尿生殖膈上筋膜 之间 b) 位于浅会阴筋膜与尿生殖膈下筋膜 之间 c) 位于盆膈上、下筋膜之间 d) 位于尿生殖膈上、下筋膜之位于尿生殖膈上、下筋膜之间 e) 位于盆膈筋膜与尿生殖膈筋膜之间 4. Which structure is NOT found within the true pelvis? a) Femoral nerve b) Hypogastric nerve c) Internal pudendal artery d) Obturator artery e) Pelvic splanchnic nerves 5. 关于阴部管的叙述,下列哪项正确 a) 内有阴部血管和阴部神经通过 b) 为冠状位的管状裂隙 c) 位于坐骨肛门窝外侧壁闭孔内肌表面的筋膜内 d) 前达尿生殖膈后缘,后达坐骨大孔 e) 前达尿生殖膈前缘,后达坐骨小孔 6. 属于男性会阴浅隙的内容是 a) 尿道球腺、尿道膜部、尿道括约肌

05 盆部和会阴

盆部和会阴答案 一、名词解释: 1.会阴:perineum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会阴是指盆膈以下封闭骨盆下口的全部软组织的总称,其境界略呈菱形,即位于前方耻骨联合下缘、两侧坐骨结节、后方尾骨尖四者之间的区域。此区域又可借两侧坐骨结节之间的连线分为前方的尿生殖三角(尿生殖区)和后方的肛门三角(肛区)。狭义的会阴在男性系指阴囊根与肛门之间的软组织,女性则指阴道前庭后端与肛门之间的软组织,又称产科会阴。 2.盆膈:pelvic diaphragm 位于小骨盆下口的肛提肌和尾骨肌共同构成盆底肌,盆底肌的上、下面分别覆盖有盆膈上筋膜和盆膈下筋膜,三者共同构成盆膈。在两侧肛提肌前内侧缘之间留有一狭窄的裂隙,称盆膈裂孔,被下方的尿生殖膈封闭,男性有尿道通过,女性有尿道和阴道通过。盆隔的后部有肛管通过。盆膈有支持和固定盆腔内脏器的作用,并可与腹肌、膈肌一起协同增加腹压。 3.前列腺鞘:fascial sheath of prostate盆膈上筋膜向上返折,移行为盆筋膜的脏层,包裹于盆内脏器的周围,其中包裹前列腺外面的部分形成的前列腺鞘,具有支持和固定前列腺的作用。前列腺鞘与前列腺囊之间有静脉丛。 4.阴部管(Alcock管):pudendal canal 又称Alcock管,位于坐骨直肠窝的外侧壁,坐骨结节上方约3cm 处,是闭孔筋膜形成的裂隙。管内有阴部内动脉、阴部内静脉和阴部神经通过。 5.浅会阴筋膜:superficial fascia of perineum 又称Colles 筋膜。该筋膜向前方和两侧分别附着于耻骨弓和坐骨结节;后方终止于尿生殖膈后缘(相当于两侧坐骨结节连线处),并与尿生殖膈上、下筋膜相愈着,在正中线上还与男性尿道球中隔、会阴中心腱愈着;前上方与阴囊肉膜、浅阴茎筋膜和腹前壁的Scarpa筋膜相延续。 6.会阴浅隙:superficial perineal space 又称会阴浅袋,位于浅会阴筋膜与尿生殖膈下筋膜之间,该间隙内有会阴肌浅层、阴部神经、阴部内动脉的末支及其伴行的静脉。男性尚有阴茎脚、尿道球;女性有尿道、阴道下部、阴蒂脚、前庭球以及前庭大腺。由于浅会阴筋膜与阴囊肉膜、浅阴茎筋膜、腹前壁浅筋膜深层(Scarpa筋膜)相延续,故会阴浅隙向前上是开放的。临床上,前尿道损伤时,尿液可渗入会阴浅隙,进而扩散至阴囊、阴茎,甚至到腹前壁Scarpa筋膜的深面。 7.会阴深隙:deep perineal space 又称会阴深袋,是位于尿生殖膈上、下筋膜之间的间隙。因尿生殖膈上、下筋膜在前后端、两侧都愈合,故此间隙密闭。该间隙内主要结构为一扁阔的会阴深横肌和一围绕尿道膜部的尿道括约肌,另外有阴部神经、阴部内动脉的分支及其伴行的静脉。男性还有埋于会阴深横肌内的尿道球腺;女性则有尿道及阴道下部。尿道在会阴深隙内断裂,尿液只能潴留在此间隙内,不能向其它部位扩散。 8.尿生殖膈:urogenital diaphragm 位于尿生殖三角区,尿道膜部括约肌、会阴深横肌与覆盖于它们上、下面的尿生殖膈上筋膜和尿生殖膈下筋膜共同构成尿生殖膈,男性有尿道通过,女性有尿道和阴道通

盆部与会阴

盆部和会阴 盆部 1.了解盆部的组成和分部,盆壁和盆膈的构成。 盆壁:小骨盆、梨状肌、闭孔内肌、盆壁筋膜 盆膈:肛提肌(耻骨直肠肌、髂尾肌、耻尾肌)、尾骨肌及覆盖在上下面 的盆膈上下筋膜 2.了解盆筋膜的配布,熟悉盆筋膜间隙的名称、位置及临床意义。 盆筋膜的配布:(书358) ①盆壁筋膜:衬于盆壁内面,位于骶骨前方的是骶前筋膜,覆于梨状肌内面 的称梨状筋膜,闭孔内肌内面的是闭孔筋膜。 ②盆膈上、下筋膜:前者是盆壁筋膜的延续,后者是臀筋膜的延续。 ③盆脏筋膜:盆膈上筋膜向器官的延续,包绕在盆内器官的表面。 盆筋膜间隙(书358) ①耻骨后间隙:位于耻骨盆面与膀胱之间,也称膀胱前间隙,耻骨上切口可经此间隙达膀胱。 ②骨盆直肠隙:位于盆底腹膜与盆膈之间,此间隙容积很大,常是盆部手术的探查部位。 ③直肠后隙:位于直肠筋膜与骶前筋膜之间,也称骶前间隙,向上与腹膜后隙相通,腹膜后充气造影是将气体注入此间隙,向上可扩散至肾周围;手术分离直肠时宜在此间隙进行,可避免损伤骶前静脉丛。 闭孔内肌筋膜 肛提肌 盆膈上筋膜 盆膈下筋膜 闭孔内肌 闭孔内肌 梨状肌 骶结节韧带 骶棘韧 带 闭孔内肌 肛提肌 尾骨肌 耻骨直肠肌 耻尾肌 髂尾肌 肛提肌腱弓 盆壁筋膜

盆内脏器的一般排列: 前方:泌尿器:膀胱、尿道 中间:生殖器:男:输精管、精囊、前列腺 女:卵巢、输卵管、子宫、阴道 后方:消化器:直肠 3.掌握膀胱的位置、毗邻及其与腹膜的关系和临床意义。 位置及毗邻:书359 前方:与耻骨联合相邻; 后方: 男性:直肠、输精管壶腹和精囊 女性:子宫和阴道前壁 上方:覆盖腹膜与小肠袢还有女性子宫相邻 下方: 男性:膀胱颈接尿道和前列腺 女性与尿生殖膈相邻 下外侧面:贴肛提肌和闭孔内肌 与腹膜的关系和临床意义: 直肠膀胱陷凹:男性腹膜腔最低处 腹膜腔积液可积聚在这些部位,临床进行直肠穿刺和阴道后穹窿 直肠子宫陷凹:女性腹膜腔最低处 穿刺诊断和治疗 4.熟悉前列腺的位置、毗邻和被膜。 位置:位于膀胱颈与尿生殖膈之间。 毗邻: 上方:膀胱颈 下方:尿生殖膈 两侧:肛提肌 前面:前列腺静脉丛和耻骨前列腺韧带 后面:直肠 被膜: 内层(前列腺囊)为纤维膜 外层(前列腺鞘)由盆内脏筋膜形成,囊与鞘之间有前列腺静脉丛。 5.掌握子宫的位置、毗邻和固定因素。掌握子宫动脉行程特点。 位置:位于盆腔中部,膀胱与直肠之间,正常子宫轻度前屈前倾姿势。子宫颈保持在坐骨棘平面以上 毗邻: 前方:膀胱 后方:直肠 两侧:输卵管、卵巢固有韧带和子宫阔韧带 下端:接阴道 膀胱 直肠 输尿管 输精管壶腹 精囊 卵巢 直肠 输卵管 子宫 阴道 前列腺 膀胱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