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特殊教育学校无障碍设计与施工探讨

特殊教育学校无障碍设计与施工探讨

特殊教育学校无障碍设计与施工探讨
特殊教育学校无障碍设计与施工探讨

特殊教育学校无障碍设计与施工探讨

摘要:辽宁特殊教育职业学院新建工程为提供给特殊人群一个适用、舒心的生活、教育环境,建设过程中通过对扶手、门、卫生间、通道等多处无障碍设施进行优化,努力打造无障碍的物质、信息和交流环境,取得了可喜的成绩,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为今后特殊教育学校无障碍设施的设计与施工提供了借鉴。

关键词:特殊教育;无障碍设计

Abstract: LiaoNing special education vocational college new construction to provide for special groups a suitable, comfortable life, education environment, the construction process through the armrest, doors, bathroom, channel and facilities for the disabled in optimization, to create the barrier-free material,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environment, and achieved gratifying results, accumulated valuable experience for the future, special education school barrier-free facilities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to provide the reference.

Keywords: special education; Barrier-free design

1 工程概况

辽宁特殊教育职业学院(二标段)工程位于沈阳市东陵区柏叶基地,总建筑面积50543㎡,包括教学、实训、行政、接待中心及门卫2两个单体,其中教学、实训、行政、接待中心建筑面积50511㎡,采用独立基础,框架结构。建筑层数地下局部1层,地上四层,局部五层。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各项无障碍设施的设计与施工一直是参建各方研讨的重点。

2 无障碍设施设计与施工重点

2.1 出入口、通道无障碍

特殊教育学校室内外高差应用坡道进行过渡,不宜采用台阶形式。本工程主要出入口坡道坡度为1:50,其余部位均不超过1:30。

楼座主入口的门,门锁不设锁舌,优点是开闭门只需拉动或推动门拉手即可,不需转动执手,为残肢人群提供了方便。

走廊为人流量大的公共区域,走廊宽度必须符合规范要求,走廊地砖应采用

特殊教育学校教学计划.docx

2020年特殊教育学校教学计划 围绕学校课程改革,强化各项管理,立足残障学生的发展,转变观念,优化课堂教学,进一步提高管理实效,才能够创办和谐的人民满意的特殊教育学校。以下是第一范文网小编为你精心整理的关于20xx年特殊教育学校教学计划的内容,希望你喜欢。 20xx年特殊教育学校教学计划(一) 指导思想: 以精细化管理为抓手,以深化改革为动力,以教育局教育工作会议精神为指引,以《一比一访三走进》等活动为载体,走内涵发展之路,进一步强化办学理念,完善特殊教育学校标准化学校建设。探索适合我校校情的“医教结合”之路,强化个别化、生活化教育,为残疾孩子受到平等教育、将来走上社会做个自食其力的合格公民做出不懈的努力。 一、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1、为深入贯彻学校办学理念,进一步加强教师教学思想的引导,把学生自理能力的培养,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文明礼貌的培养、责任意识的培养、生存能力的培养等综合素质的达成作为学校的中心工作,和对任课教师的基本要求,要求各科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得到具体落实。 2、加强教师校本培训。切实增强校本培训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借助平时的各类专业技能培训,为教师的专业化成长创造条件。在校本培训中,实行“全员培训与分层次培训”相结合,积极开展切实有效的“校本教研”活动,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和业务能力。加强骨干教师的培养,加快青年教师的成长进程。发挥名师和骨干教师的作用,每学期每人进行示范引领课,并和新教师结成帮教对子。 校本培训的项目有:钢笔字(每周一次展示)、粉笔字(两周展示一次)、以业务学习和通识学习为载体进行业务理论培训、在集体备课过程中进行业务能力(手语、课件等)的培训。并结合教学设计比赛和教学叙事比赛,展示教师集体学习和自主学习的成果。 二、加大课程改革力度 1.精细教学常规管理 坚持学校以教学为中心、教学以课堂为中心、课堂以效益为中心。以“有效教学”的研究为抓手,努力增强“三个意识”:一是进一步增强课程管理意识,确保开全、开足、教好国家规定课程;二是进一步增强过程管理意识,按照科学、高效、规范的要求,关注每一个细节;三是进一步增强制度管理意识,完善考评机制,使教学的每一个环节都有章可循、有据可依。 严把集体备课关。严把课堂教学关。严把作业批改、讲评关。周密安排日常教学管理。做到对每一位教师的教学工作情况了如指掌。挖掘教师教学风格,打造精品、高效课堂. 2.积极探索教改模式

通用设计无障碍设计辨析

万方数据

图1通用设计与无障碍设计之间的关系图4考虑潜在需求的预设计 无法进行简单的肢体活动或操作,这类似于肢体残障者:在一个文化、语言不同的异地或是在一个高噪声环境中,人们的交流就变得极其困难,这就是聋哑人平时所遇到的情况。另外,在无障碍设计的实践中发现,从一般性设计中分离出来的设施,不仅价格昂贵,而且缺乏必要的美学考虑。而那些为适应残障人士使用所做的设计改动,实际上对任何人都是有益的。换一个角度考虑,在为一般人所做的设计时一并考虑那些特殊人士的需求,可能会使产品具有更大的吸引力和市场潜力。这些认识促使无障碍设计有向通用设计发展乃至被取代的趋势,即我们的建筑、环境应该充分满足社会所有成员的需求,以使他们能够公平、自尊、独立地参与社会生活。 2。1存在的误区与两者之间的区别 目前,国内也有很多关于此方面的论述和探讨性的文章,但大部分都仅是基于现有无障碍设计规范中的条例和数据来解释其意义,并没有以通用设计的理念和原则来审视现有的设计和指导其实践。而这种借用现有无障碍设计规范来解释通用设计的方法并不能真正、全面地阐明其理念。同时,也使人们普遍认为通用设计就是基于“为全人类的无障碍设计”这一设想而发展形成的,或是“通用设计”就等同于“无障碍设计”。不可否认,通用设计理念的形成由来于无障碍设计的实践,并且一些现有无障碍设施已体现了“方便所有人使用”的通用设计思想。而通用设 计在建筑中的运用基本上是以无障碍设计 为基础的,但它并非是在认同无障碍设计 主张的前提下对其发展的结果,其主要表 现在: (1)设计的出发点不同 通用设计是所有的建筑、环境及产 品都能够很好地满足所有人要求的设计, 这与为特殊需求的群体提供特殊设计的无 障碍设计观点刚好相反。通用设计思考的 是,无论残疾与否,以开阔的视野来把握 人类的需求,并做出应答,所以障碍存在 与否已不是单一主要问题,而是以如何方 便、适宜地适合所有人的使用为出发点来 进行综合分析、考虑。例如,在每条人行 道或等待信号灯的交叉路口、公交车站等 设置与街道有机结合的,可作短暂停歇的 场所(如设置必要的休息座椅等),以及 在相应路段、站牌等处设置提供多种语言 服务的道路指示牌和相应地段周边详细信 息的信息牌等。同时,在必要的交通节点 处设置LED显示屏,以便于在紧急事件或 灾难发生时发出紧急通知,而平时可用作 显示新闻或天气预报等信息。又如,在各 大建筑入口及其内部各个楼层、区域分 别设置相应的,具有多种使用方式(包括 盲文与语音服务等)和语言的建筑功能平 面示意图,及在紧急情况下撤离和自救等 服务信息。而这些都是基于使人们更加便 利、安全、适宜地使用为出发点考虑的。 (2)目标对象不同 无障碍设计具有限定对象的意思, 而在通用设计中并没有将伤残者、体弱者 和健全者区别对待,同标准化的概念更为 接近(图1)。也因为通用设计面向的对 象广,所以对于问题的考虑更为全面、细 化。例如,建筑入口的门把手会考虑采用 与门通高且易于抓握的杆式把手,这样就 能适宜所有身高人的使用,包括儿童及坐 轮椅的人士。又如,公共场所的卫生间除 了满足无障碍规范中的要求外,还需要考 虑将座便器与蹲便器同时设置以满足不同 群体的多种需求。而这些都是基于通用设 计思考的,并非仅是关注于残障人士本 身。 图2日本大阪地铁站内兼顾残障者设计的 通用自动售票机 圈3无障碍公共汽车(资料来源:新华网 作者:李文摄) 第27卷02/2009HUAZHONGARCHITEaM旺华中建筑 螗 万方数据

人机工程学与环境艺术设计

人机工程学与环境艺术设计 人机工程学在生活中无处不在,在环境艺术设计中更是不可缺少的,随着城乡建设的发展,城市建设、城市规划、建筑设计、环境艺术设计、建筑室内设计、公园建设、桥梁建设、装饰装修、等领域对环境艺术设计的需求已越来越大,单纯建筑师、室内设计师、景观设计师、等职业已不能涵盖。所以为了适应社会,设计师要具备各种知识,人机工程学就是其中之一,能够根据环境的自然和人文特点与功能,运用艺术和美学原理,结合专业知识及技能,进行环境艺术总体设计、协调、控制、管理,并组织指导实现环境和谐与艺术化的复合型人员。 人机工程学,就是为了让人们的生活更人性化,在新的世纪里,我们以新的方式来感知世界,人们越来越多的在追求一种新的生存环境和生存空间,毫无疑义,未来的人性化设计具有更加全面立体的内涵,它将超越我们过去所局限的人与物的关系的认识,向时间、空间、生理感官和心理方向发展,同时,通过现代高科技技术如虚拟现实、互联网络等多种数字化的形式而扩延。无论在造型上还是在界面设计上,都使人机交互关系达到物我两忘的状态。该收音机上的显示屏幕以图形界面来说明音频节目的内容。设计范围包括个人化家用收音机、个人可携式收音机和演艺工作者的专业收音机。中国未来的产品设计必须以创意与革新为首要条件,唯有真正好用且务实的商品才能在市场上脱颖而出,让消费者感到贴心且实惠的产品方是企业制胜的绝佳利器。符合人机工程,人性化的设计是最实在,同时也是最

前沿的潮流与趋势,是一种人文精神的体现,是人与产品完美和谐的结合。使人性化的设计真正体现出对人的尊重和关心。 人机工程研究人与建筑环境的关系,特别是人与建筑和建筑设置的关系。建筑环境的设计应该以人为本,满足人的需求;人机工程是研究“系统中的人”,因此这两个学科存在内在的联系。在建筑环境设计中运用人机工程还有一个信息交流的任务。三、环境照明设计的人机工程学原则环境照明设计应考虑的六点原则。1.要有合理的照度平均水平,同一环境中,亮度和照度不应该过高或过低,同时还要避免过于一致而产生的单调感。2.光线的方向和扩散要合理,不要产生影响工作的阴影。当然在需要立体观察物体时,可保留必要的阴影。3.不要让光线直接投向眼睛,以免产生眩光。让光源照射物体或其邻近区域,只让反射光线进入眼睛,光线照射到物体后的反射光线射向眼睛时应该不影响人的正常视觉且不使人感到烦恼。4.光源的光色要合理,光源的光谱应具有再现各种颜色的特性,即要有良好的显色性。5.要通过照明和色彩的协调,形成人们希望的环境美感,按照美学原理设计照明环境。6.必须考虑成本。任何理想的照明环境都不能忽视经济条件的制约,同时,还要考虑技术经济要求。四、残障人的特殊环境要求在我国,残障人口数量约占我国总人口的5%,他们中有工作能力的人都希望能够尽可能地参加工作,为社会作出一份贡献,所以给他们提供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条件都是非常重要的。1.听觉引导视力伤残者一般分为全无视力者和视力低下者,他们通常靠听力去弥补视力的缺陷,时间长了也就养成了习惯,所以大部分

特殊教育学校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一章总论 1.1 项目名称及工作阶段 项目名称:xxx特殊教育学校建设项目 工作阶段:可行性研究 1.2 项目建设单位及法人 项目建设单位:xxx教育局 法定代表人: 1.3 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单位 本报告由xxx投资咨询服务部编制 工程咨询资格证书编号:工咨丙 61000737 1.4 可行性研究工作的依据及范围 1.4.1研究工作依据 1、《国务院关于基础设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国发〔2001〕21号);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3、《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4、《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 5、《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 6、《中国残疾人事业“十一五”发展纲要(2006年—2010年)》;

7、《“十一五”期间中西部地区特殊教育学校建设规划(2008—2010年)》(教发〔2007〕20号); 8、《特殊教育学校暂行规程》(1998年12月1日通过); 9、《特殊教育学校建设标准(试行)》(1994年发布); 10、国家发改委关于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内容和深度的有关规定; 11、《特殊教育学校建筑设计规范》(JGJ76-2003); 12、《陕西省“十一五”教育发展专项规划》; 13、《xxx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 14、项目建设单位提供的其他相关资料。 1.4.2研究工作范围 本项目可行性研究工作范围是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有关方针政策、规范及标准以及xxx特殊教育学校建设项目的设想,着重对工程建设进行分析和论证。对项目建设的背景及必要性进行分析,对项目工程建设规模及建设方案进行论证;对校址选择及外部建设条件进行考察;对项目对周围环境及周围环境对项目的影响进行评价;对项目组织机构及人力资源进行设置和配备;对项目实施方案计划及进度进行安排;对项目投资进行估算及研究分析资金来源状况;对项目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进行分析。 1.5 项目建设地址 xxx特殊教育学校选址于县城城市主干道西新街以南,凤凰西路

特殊教育学校工作总结

特殊教育学校工作总结 百度最近发表了一篇名为《特殊教育学校工作总结》的范文,觉得应该跟大家分享, 特殊教育学校工作总结特殊教育学校工作总结学年,我们全校师生在内抓质量管理,外树品牌形象的办学理念的指引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以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不断完善激励机制,优化管理过程;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中心,以创办人民满意的特殊教育为总要求,深化教育改革,努力推动素质教育,提高特殊教育办学水平,各方面工作都取得了较大进展,现总结如下:一、认真落实了科学发展观,全力推进素质教育。 首先我校在年初按照党和国家教育方针及素质教育要求、根据残疾少儿教育特点,制定了学校年度工作计划,具体有:学校活动安排、教导处教学工作计划、各学科授课计划、兴趣课活动计划。 其次我校按照特殊教育学校课程安排纲要,开齐开足国家规定课程,并针对残疾儿童的特点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和技能培养,并制定了具体方案和实施措施。 我校还以补偿缺陷、普遍成长、学会生存、适应社会为宗旨,在培智部分别开设我会洗脸、我会洗衣、我会打扫宿舍卫生等生活技能课程,在聋部分别开设缝纫、丝网花制作、串珠工艺品等劳动技能课程,在每周三、范文写作周四下午同时开课。 我校把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平等参与社会生活作为了自己的办学

目标,坚持贯彻全面发展的方针。 经常组织学生参加综合实践活动课,参与社会活动。 如参加校内环保植树活动、义务环境卫生清理、残疾人文艺演出等活动。 通过活动培养了学生的劳动能力,使学生受到了热爱劳动、关心他人、爱护环境等方面的思想教育。 学校每年都对贫困生实行减用政策,并动员社会各界对这些学生进行救助。 今年的世界残疾人日在市残联的倡议下,市人大为我校学生捐赠了大量的衣物,市妇联专为我校学生们开设了职业技能培训班。 学生们掌握了一定的技能,为将来走向社会、独立生活奠定了基础。 二、加强德育管理,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平加强德育管理是学校工作的重要部分。 我们认为:学生身体有缺陷,但心理应该是健康的;身体有残疾,品德应该是优良的。 为了把正确的思想观念、行为变成学生个体的思想品质,学校建立一支思想品质较好、业务素质较强的德育队伍,同时调动学校全体教职员工根据不同的业务从不同的角度开展德育工作,最全面的范文写作网站使德育工作整体化、系列化、规范化。 学校每周进行一次升国旗活动,开展一次主题班会活动,从学生

人体工程学与建筑设计

人体工程学与建筑设计 人类社会就是在不断改造自然物,使之为人类自身服务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在这个改造的过程中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之一就是人和环境是否相互适应的问题。通道设计应充分遵循人体工程学的原理;为建筑环境的主要功能服务,使整体设计达到完美、协调、统一的目的,对人类有较高的舒适度及很好的生命保障功能。 人机系统就是指“人”与他所对应的“物”共处于同一时间及空间时所构成的系统,它可分为人、机、环境三个子系统,在人机系统中“人”定义为所研究系统中参与系统过程中的人,而“机”则定义为与人处于同一系统中并与人交换着信息、物质和能量的物,环境性的人机界面,主要是作用于人的生理过程而影响人的舒适,健康及生命安全。某些设计师在建筑设计时主要考虑的是主体空间和辅助空间的作用往往却忽视了建筑通道的重要性。忽视通道作用所带来的后果从小的方面来说,如商场通道的不合理设计就会发生外面的顾客挤不进,里面的顾客出不来,商场通道设计着重考虑到主次通道的合理布置和共享空间的重要性;酒店餐厅的通道设计不合理就会发生人流拥挤、不畅通,同时也会发生上菜的服务员把汤、菜不小心洒在顾客身上等等的不礼貌行为;从大的方面来说在全国发生的特大火灾中,有三分之二以上都是由于建筑通道、出口设计的不合理,特别是在人员密集的建筑场所中出现通道设计的不合理等问题,就会严重侵害国家的利益,人民的安全。 所谓建筑通道主要包括门厅、过道、出入口楼梯、电梯、电动扶梯、消防通道等。这些通道的位置、尺寸都决定着各种不同的空间是否能得到良好的联接,整个室内是否有良好的人流计划。好的通道设计应该做到适合的人流量与各功能区域的联接作用,如通道设计合理,便于人流疏散,宽敞的通道要具备良好的采光效果和防火设备。一般公共建筑的通道方式可分为水平通道、垂直通道与枢纽交通通道三种方式 1 水平的交通通道。水平交通通道是指在同一个平面上起联接各功能区域作用的设计。它有以下三种类型,1、完全以交通为目的的通道,如办公楼走廊式通道;2、主要起交通作用同时又兼其它功能的通道,如学校的走廊,它既是交通通道同时又是学生活动的场所;3、综合式通道,指多种功能用途集中于一体的通道,如展览馆的大厅,是通道同时也是展览厅更是展品参观的空间。以上这些通道设计的基本因素是人流量。通道所需要的宽度是按人流股数来计算的,一般每股人流以60cm计算,最窄处应能通过3-5股人流,最宽处可通行8-10股人流,低于这些标准就可能造成人流堵塞或损坏展品。单纯性通道可以窄一些,一般在1.5m至2m左右;主要作通道用的空间由于兼有别的功能,应略宽一些,大约在2m至3m左右;而综合性通道由于功能多,则更应宽一些,一般也在3m以上。设计的基本原则是一定要满足人流高峰时的流量,在这一前提之下,设法减少通道所占的面积与长度,尽量使走道减短,室内各功能区域也会因此而结合紧凑。

特殊教育学校建设实用标准化

特殊教育学校建设标准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国残疾人保障法》和《残疾人教育条例》,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促进特殊教育的科学发展,坚持以人为本,实现教育公平,满足特殊教育学校教学活动和师生生活的基本需求,合理确定校园建设用地面积与校舍建筑面积指标和建筑标准,全面提升学校建设水平,特制定本建设标准。 第二条本建设标准是为特殊教育学校建设项目决策服务和合理确定特殊教育学校建设水平的全国统一标准,是编制、评估和审批特殊教育学校建设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校园规划设计和建设规划用地的依据,也是审查项目设计和监督检查工程项目建设全过程的尺度。 第三条本建设标准所称特殊教育学校是指九年制义务教育阶段招收盲、聋、智障学生的学校。 第四条本建设标准适用于实施普及义务教育阶段的各类特殊教育学校的新建项目,改建和扩建项目参照执行。 第五条特殊教育学校的建设必须确保师生安全和使用功能,学校的建筑及设施应具有防御各类重大意外灾害的能力和应对措施。应执行“环保、节地、节能、节水、节材、无障碍”的基本规定,注重技术、经济对比分析。 第六条特殊教育学校建设应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先规划后建设。本建设标准将各类校舍面积分为必备指标和选配指标,必备指标分为一级指标和二级指标,校园建设用地面积指标分为Ⅰ类和Ⅱ类。新建学校应按必备指标加选配指标进行校园总体规划。首期建设的校舍建筑面积不应低于必备指标。建在县级城镇

的特殊教育学校首期建设的校舍建筑面积不应低于一级指标,建在地(州)、市及以上的特殊教育学校首期建设的校舍建筑面积不应低于二级指标。 第七条特殊教育学校建设,除应执行本建设标准外,还应符合国家现行其他相关标准的规定。 第二章建设规模与建筑项目构成 第八条特殊教育学校的建设规模,应根据各类特殊教育学校的办学规模、课程设置、教学计划、校舍建筑面积指标确定。 第九条办学规模和班额宜根据生源按下列规定设置: 一、盲、聋校为9班、18班、27班,12人/班。 二、培智学校为9班、18班、27班,8人/班。 第十条特殊教育学校校舍建筑由教学及教学辅助用房、公共活动及康复用房、办公用房、生活用房四部分构成。 第十一条教学及教学辅助用房: 一、盲校:包括普通教室、语言教室、计算机教室、直观教室、音乐教室、乐器室、美工教室及教具室、实验室、仪器及准备室、生活与劳动教室、劳技教室,以及地理教室、小琴房。 二、聋校:包括普通教室、语训小教室、律动教室及辅房、美工教室及教具室、多媒体教室、计算机教室、实验室、仪器及准备室、生活与劳动教室、劳技教室,以及语训小教室、职业技术教室。 三、培智学校:包括普通教室、唱游教室、心理疏导个训室、计算机教室、美工教室及教具室、家政训练教室、语训教室、劳技教室,以及律动教室及辅房、乐器室、情景教室。 第十二条公共活动及康复用房:包括图书阅览室、多功能活动室、电教器材室、体育康复训练室、体育器材室。盲校应增设风雨操场、心理咨询室、视力

2021年特殊教育学校教学计划(最新版)

2021年特殊教育学校教学计 划(最新版) Through the work plan, you can make a plan for future work and work out a detailed plan; the work plan function greatly improves work efficiency. ( 工作计划) 部门: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档文字可以自由修改

2021年特殊教育学校教学计划(最新版)导语:通过工作计划,可以对未来工作进行一个规划,制定出详细计划;这样能让工作更有条理性,还能对工作进行全局的管理,可以更好的应对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工作计划功能对提升工作效率有很大提升。 20xx年特殊教育学校教学计划(一) 指导思想: 以精细化管理为抓手,以深化改革为动力,以教育局教育工作会议精神为指引,以《一比一访三走进》等活动为载体,走内涵发展之路,进一步强化办学理念,完善特殊教育学校标准化学校建设。探索适合我校校情的“医教结合”之路,强化个别化、生活化教育,为残疾孩子受到平等教育、将来走上社会做个自食其力的合格公民做出不懈的努力。 一、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1、为深入贯彻学校办学理念,进一步加强教师教学思想的引导,把学生自理能力的培养,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文明礼貌的培养、责任意识的培养、生存能力的培养等综合素质的达成作

为学校的中心工作,和对任课教师的基本要求,要求各科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得到具体落实。 2、加强教师校本培训。切实增强校本培训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借助平时的各类专业技能培训,为教师的专业化成长创造条件。在校本培训中,实行“全员培训与分层次培训”相结合,积极开展切实有效的“校本教研”活动,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和业务能力。加强骨干教师的培养,加快青年教师的成长进程。发挥名师和骨干教师的作用,每学期每人进行示范引领课,并和新教师结成帮教对子。 校本培训的项目有:钢笔字(每周一次展示)、粉笔字(两周展示一次)、以业务学习和通识学习为载体进行业务理论培训、在集体备课过程中进行业务能力(手语、课件等)的培训。并结合教学设计比赛和教学叙事比赛,展示教师集体学习和自主学习的成果。 二、加大课程改革力度 1.精细教学常规管理

(新)环境艺术设计人体工程学课程标准

《人体工程学》课程教学标准 一、课程简介 2.课程简介 《人体工程学》是以生理学、心理学、人体测量等学科为基础,研究如何使人-机-环境系统的设计符合人的身体结构和生理心理特点,以实现人、机、环境之间的最佳匹配,使处于不同条件下的人能有效地、安全地、健康和舒适地进行工作与生活的科学。为设计中考虑“人的因素”提供人体尺度参数,为设计中“物”的功能合理性提供科学依据,为设计中考虑“环境因素”提供设计准则,为进行人-机-环境系统提供理论依据。 二、本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本课程的性质:《人体工程学》是建筑装饰工程技术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是职业能力培养必修课程之一。 本课程的任务: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备高技能人才所必需的人体工程方面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把人-机-环境系统作为一个统一的整体来研究,以创造最适合于人操作的机械设备和作业环境,使人-机-环境系统相协调,从而获得系统的最高综合效率能为主要目标,同时,要体现以“人为核心“的设计价值观,为今后的功能性设计打下一个好的基础。人体工程学的教学应立足于促进学生能力和认识的提高,为其今后的专业发展奠定科学的方法论基础。

三、课程教学目的要求 (一)知识目标 1、掌握人体工程学基础知识; 2、掌握人体工程学与室内设计; 3、掌握人体工程学与室外环境设施设计; (二)能力目标 1、能够结合人体工程学的知识进行室内设计; 2、能够结合人体工程学的知识进行室外环境设施设计; 3、掌握人体工程学基本知识,增强工程实践能力和综合职业能力。 (三)素质目标 1、养成严谨务实、勤奋刻苦的工作作风; 2、遵纪守法、诚实守信、爱岗敬业,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3、具有团队合作精神; 4、具有良好的口头表达能力、沟通能力和协调能力; 5、培养学生以“人为核心“的设计价值观。

特殊教育学校工作汇总

特殊教育学校工作汇总

————————————————————————————————作者:————————————————————————————————日期:

特殊教育学校工作总结 2014学年,我们全校师生在“内抓质量管理,外树品牌形象”的办学理念的指引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以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不断完善激励机制,优化管理过程;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中心,以创办人民满意的特殊教育为总要求,深化教育改革,努力推动素质教育,提高特殊教育办学水平,各方面工作都取得了较大进展,现总结如下: 一、认真落实了科学发展观,全力推进素质教育。 首先我校在年初按照党和国家教育方针及素质教育要求、根据残疾少儿教育特点,制定了学校年度工作计划,具体有:学校活动安排、教导处教学工作计划、各学科授课计划、兴趣课活动计划。 其次我校按照特殊教育学校课程安排纲要,开齐开足国家规定课程,并针对残疾儿童的特点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和技能培养,并制定了具体方案和实施措施。我校还以“补偿缺陷、普遍成长、学会生存、适应社会”为宗旨,在培智部分别开设我会洗脸、我会洗衣、我会打扫宿舍卫生等生活技能课程,在聋部分别开设缝纫、丝网花制作、串珠工艺品等劳动技能课程,在每周三、周四下午同时开课。 我校把“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平等参与社会生活”作为了自己的办学目标,坚持贯彻全面发展的方针。经常组织学生参加综合实践活

动课,参与社会活动。如参加校内环保植树活动、义务环境卫生清理、残疾人文艺演出等活动。通过活动培养了学生的劳动能力,使学生受到了热爱劳动、关心他人、爱护环境等方面的思想教育。 学校每年都对贫困生实行减免费用政策,并动员社会各界对这些学生进行救助。今年的“世界残疾人日”在市残联的倡议下,市人大为我校学生捐赠了大量的衣物,市妇联专为我校学生们开设了职业技能培训班。学生们掌握了一定的技能,为将来走向社会、独立生活奠定了基础。 二、加强德育管理,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平 加强德育管理是学校工作的重要部分。我们认为:“学生身体有缺陷,但心理应该是健康的;身体有残疾,品德应该是优良的。”为了把正确的思想观念、行为变成学生个体的思想品质,学校建立一支思想品质较好、业务素质较强的德育队伍,同时调动学校全体教职员工根据不同的业务从不同的角度开展德育工作,使德育工作整体化、系列化、规范化。 学校每周进行一次升国旗活动,开展一次主题班会活动,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以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为主线,有针对性地加强德育工作。根据不同层次和年龄阶段的学生情况,开展理想、道德、法制、心理健康、青春期教育;加强对学生自强意识教育,重视法制教育,防止违法犯罪案件的发生;加强安全意识教育和自我保护能力的培养,提高保护自身的能力,特别加强了日常道德规范教育和师生的安全教育。

特殊教育学校 建设标准

特殊教育学校建设标准

特殊教育学校建设标准

特殊教育学校建设标准(试行) (条文说明) 一九九四年七月 北京

目录 第一篇特殊教育学校建设标准总则 第二篇盲校建设标准 第一章学校选址与规划 第二章校园用地面积指标 第三章校舍建筑面积指标 第四章校舍建筑标准 第三篇聋校建设标准 第一章学校选址与规划 第二章校园用地面积指标 第三章校舍建筑面积指标 第四章校舍建筑标准 第四篇弱智学校建设标准 第一章学校选址与规划 第二章校园用地面积指标 第三章校舍建筑面积指标 第四章校舍建筑标准

第一篇特殊教育学校建设标准总则 第一条《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要求地方各级人民政府为视力、听力、语言和智力残疾儿童、少年举办特殊教育学狡。《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指出国家保障残疾人受教育的权利。为了加速特殊教育的发展步伐,必须科学地、合理地制定校舍建设标准,以便能够创造适合视力、听力、语言和智力残疾儿童和少年需要的、有利于补偿其生理缺陷,便他们受到全面的基础教育,并在德智体诸方面得到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的校园环境,同时也使校园规划设计和建设中有所遵循,这是制订本建设标准的基本目的。 第二条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各地的经济发展也极不平衡,盲校、聋校、弱智学校的建设必须立足于我国国情和经济发展水乎,充分考虑残疾儿童和少年的特点,创造适宜的教学环境,配备必要的教学、行政办公和生活用房及场地设施。并在规划中预留必要的职业技术教育用房和勤工俭学用房的基地。各地在新、扩、改建设特殊教育学校时均应按本标准做好校舍建设规划。并可根据经济条件一次建成或分期分

学校特殊教育工作总结

学校特殊教育工作总结 篇一:特殊教育学校20XX学年工作总结 特殊教育学校20XX学年工作总结 一、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更新高职教育观念,明确本学年工作新思路 1、组织教师认真学习《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和《国家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规划》等文件,更新教育观念。观念的更新对内是凝聚力、向心力,对外是影响力,保证了计算机系本学年各项工作有序、有效的推进。 2、组织教师学习了全国200所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的经验,通过学习全国示范性院校的经验,剖析典型案例,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学团队建设、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等各项工作,提升自身的内涵建设。 3、加强计算机系自身内涵建设,完善各项规章制度,规范管理以制度建设为统揽,进一步理顺系教学管理程序,形成比较系统完善的教学管理、学生管理、教师业务档案管理,增强管理意识,明确专业负责人及管理人员职责。 4、加强计算机系系风建设,培植良好的教风和学风,系确立了“厚德、博学、严谨、善教”的教风和“好学、多思、务实、创新”的学风。并大力推崇“广纳群言、广集众智、广聚共识、团结和谐”的系风,一年

来全系呈现出积极向上、团结和谐的景象。 二、突出教学中心地位,(:学校特殊教育工作总结)强化教学管理,提高教学质量,全面完成教学任务 1、本学年,全体教师忠诚党的教育事业,在教学一线认真实践,恪尽职守,任劳任怨,无私奉献,圆满完成了各项教学任务。 2、强化日常教学管理,实施教学质量监控,坚持教学优先,教学第一,突出教学中心地位。我系结合专业、师资、学生特点,制定系里系列教学管理办法。系教学督导小组,对教学全过程实施监控。 3、完善课程体系,优化课堂教学,增强质量意识,提高教学水平 ①加强教改探索,以新思想、新观念统领教学阵地。落实高职高专人才培养目标,全面推行素质教育和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根据高职高专教育人才类型的特点,突破学科型的教学思想,建立以获得某一职业领域的职业技能为目标,以就业为导向,综合劳动、技术、文化素质、思想品质的各个方面的职业教育课程模块体系,强化了各专业特色。 ②总结以往的教学经验,针对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开展专业社会调查,为课程体系建设提供依据。力求专业设置以就业为导向,课程建设贴近岗位需求,实现职业技能与专业教育的结合,及时果断调整不适应市场需求的课程。③狠抓课程教学,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第一、抓课堂:一是抓课前准备,要求任课教师明确培养目标,熟悉教材、大纲,做好计划进度,备好教案;二是抓课堂设计,要求课堂设计灵活,内容丰富,教法得当,能从培养学生的学习方式、学习兴

第十三章建筑物无障碍设计

13 建筑物无障碍设计 13.1 一般规定 13.1.1建筑物无障碍设计的基本设计原则是“对每一个人的关怀”,使所有的人在走道通行和设施使用上没有任何不方便和障碍。不仅方便残疾人使用,同时也方便老年人、儿童、病人及用轮椅的健全人使用。 13.1.2建筑物整体环境的使用功能与相应设施的设计,要充分按照不同人的尺度与活动空间参数进行。 13.1.3新建的房屋建筑要进行无障碍设计;扩建和改建的房屋建筑,要最大限度地进行无障碍改造。 13.1.4无障碍设计应符合《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的要求。 13.2 建筑物无障碍实施范围 13.2.1公共建筑无障碍实施范围与主要内容 1办公与科研建筑(入口、水平通道、楼梯、公共厕所、接待室、法庭等)。 2商业与服务建筑(入口、水平通道、楼梯、电梯、公共厕所、浴室、服务用房、客房等)。 3 文化与纪念建筑(入口、水平通道、楼梯、电梯、公共厕所、轮椅席等)。 4 关演与体育建筑(入口、水平通道、楼梯、公共厕所、浴室、轮椅席、训练与比赛场地等)。 5 交通与医疗建筑(入口、水平通道、楼梯、电梯、公共厕所、等候室、治疗室等) 6 学校与园林建筑(入口、水平通道、楼梯、公共厕所、教学用房、轮椅席等)。 13.2.2 居住建筑无障碍实施范围与主要内容 1 高层与中高层住宅、公寓、宿舍建筑(入口、水平通道、楼梯、电梯、服务用房、无障碍住房)。 2 多层与低层住宅、公寓、宿舍建筑(台阶、楼梯、首层的无障碍住房)。 3 老年公寓(入口、公共走道、楼梯、电梯、服务用房、无障碍住房)。

13.3 居住区无障碍实施范围 13.3.1道路:居住区级、小区级、组团级,要求纵坡不小于2.5%,设台阶时应同时设置轮椅坡道。 13.3.2公共绿地:居住公园、小游园、组团绿地、儿童活动场,要求入口与通道及休息凉亭等设施的平面应平缓防滑,地面有高差时应设置坡道和扶手,绿地中的公共厕所应设专用厕位。 13.4 无障碍设计 13.4.1 建筑入口设有台阶时,必须设置轮椅坡道和扶手,入口平台最小宽度为1.5~2.0米,大中型公共建筑和中高层、高层住宅入口平台最小宽度为 2.0米,小型公共建筑和低多层住宅宿舍入口平台最小宽度为1.5米。 13.4.2 1 无障碍坡道的最小宽度为1.2米,保证坡道上可同时有1辆轮椅和1个人侧身通行,坡道的坡度不应大于1:12,1:10与1:8的坡度只适应于受场地限制的改建建筑。 2当坡道高度大于0.75m时,应设深1.5米水平休息平台。 3坡道两侧应设扶手,扶手高0.85m,设二层扶手时,下层扶手高0.65m,扶手起点和终点应水平外伸0.3m,并向下再延伸0.1m以上或拐向墙面。扶手截面为35~45mm。 4坡道的起点与终点的水平深度不应小于1.5m。 图13.4.2-1 1:12坡道高度和水平长度 13.4.3走道 走道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一辆轮椅通行最小宽度为0.9m,大型公共建筑走道宽度应不小于1.8m; 2 向走道开启的门和窗以及向走道墙面突出大于0.1m的设施,应设凹室或防护措施。

学校特殊教育工作总结

学校特殊教育工作总结 篇一:特殊教育学校XX学年工作总结 特殊教育学校XX学年工作总结 一、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更新高职教育观念,明确本学年工作新思路 1、组织教师认真学习《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和《国家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规划》等文件,更新教育观念。观念的更新对内是凝聚力、向心力,对外是影响力,保证了计算机系本学年各项工作有序、有效的推进。 2、组织教师学习了全国200所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的经验,通过学习全国示范性院校的经验,剖析典型案例,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学团队建设、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等各项工作,提升自身的内涵建设。 3、加强计算机系自身内涵建设,完善各项规章制度,规范管理以制度建设为统揽,进一步理顺系教学管理程序,形成比较系统完善的教学管理、学生管理、教师业务档案管理,增强管理意识,明确专业负责人及管理人员职责。 4、加强计算机系系风建设,培植良好的教风和学风,系确立了“厚德、博学、严谨、善教”的教风和“好学、多思、务实、创新”的学风。并大力推崇“广纳群言、广集众智、广聚共识、团结和谐”的系风,一年来全系呈现出积极向上、团结和谐的景象。

二、突出教学中心地位,强化教学管理,提高教学质量,全面完成教学任务 1、本学年,全体教师忠诚党的教育事业,在教学一线认真实践,恪尽职守,任劳任怨,无私奉献,圆满完成了各项教学任务。 2、强化日常教学管理,实施教学质量监控,坚持教学优先,教学第一,突出教学中心地位。我系结合专业、师资、学生特点,制定系里系列教学管理办法。系教学督导小组,对教学全过程实施监控。 3、完善课程体系,优化课堂教学,增强质量意识,提高教学水平 ①加强教改探索,以新思想、新观念统领教学阵地。落实高职高专人才培养目标,全面推行素质教育和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根据高职高专教育人才类型的特点,突破学科型的教学思想,建立以获得某一职业领域的职业技能为目标,以就业为导向,综合劳动、技术、文化素质、思想品质的各个方面的职业教育课程模块体系,强化了各专业特色。 ②总结以往的教学经验,针对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开展专业社会调查,为课程体系建设提供依据。力求专业设置以就业为导向,课程建设贴近岗位需求,实现职业技能与专业教育的结合,及时果断调整不适应市场需求的课程。③狠抓课程教学,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分类无障碍通用设计

分類:無障礙通用設計 2007/10/12 11:19 無障礙設施改善參考單價 本表是96年初台北市參考單價,其他縣市可打折估算,本資料會即時修正,歡迎提供意見。 項次項目說明單位建議單價(元) 1 扶手 1-1/2"∮坡道不銹鋼扶手直立單層式 M 3,800 1-1/2"∮坡道不銹鋼扶手直立雙層式 M 4,400 1-1/2"∮坡道不銹鋼扶手掛牆雙層式 M 3,600 1-1/2"∮坡道不銹鋼扶手掛牆單層式 M 3,100 1-1/2''∮樓梯扶手欄杆H= 20cm M 1,250 1-1/2''∮樓梯扶手欄杆H= 70cm M 1,275 1-1/2''∮樓梯扶手欄杆H= 90cm M 1,760 1-1/2''∮樓梯崁壁式扶手 M 1,510 扶手防勾撞處理處 400

2 無障礙廁所扶手 1-1/4"∮C型洗臉盆不銹鋼扶手(H= 70cm )組 1,065 1-1/4"∮C型洗臉盆不銹鋼扶手(H= 100cm )組1,490 1-1/4"∮L型馬桶不銹鋼扶手(70* 70cm )支2,660 1-1/4"∮120°斜臂式浴廁馬桶不銹鋼扶手支3,400 1-1/4"∮H型小便斗不銹鋼扶手組1,915 1-1/4"∮ㄇ型臉盆用不銹鋼扶手組2,340 1-1/4"∮Γ型直立式臉盆用不銹鋼扶手組1,270 3 樓梯防護緣5cm高水泥粉刷油漆(含打毛及植筋)M 850 5cm高七厘石粉刷磨光(含打毛及植筋) M 850 5cm高不銹鋼方管防護緣 M 1,000 5cm高不銹鋼版防護緣 M 1,000 5cm高壓克力條防護緣M 1,000 5cm高木條防護緣 M 1,000 4 階梯前警示帶貼60cm寬金剛砂警示帶M 1,065 貼60cm寬粗糙面磚或警示磚 M 960 貼60cm寬合成橡膠(30*30)圓凸點警示帶M2 1,595 貼5cm 寬金剛沙止滑膠帶18M 長每捲捲 800 5 室內斜坡道高度20cm以下打細料混凝土坡道 (需另加鋪面防滑材料層)M2 3,000 高度20~ 75c m砌1B磚打混凝土坡道 (需另加鋪面防滑材料層扶手等)M2 4,560 高度75~ 150c mRC牆打混凝土坡道

特殊教育学校业务培训笔记一

业务培训笔记(一) 学习地点:会议室 学习时间:2017年2月24日(星期五) 学习主持人:张华宇 个训课学习材料 个训课定义:根据儿童的不同能力,制定个别训练计划(IEP),如注意力、配合力、模仿力、认知训练、语言表达等,设计不同的训练项目,运用三位一体教学法对孩子进行一对一教学。由于我校开展个训工作的经验相对不足,可以针对孩子的具体状况从以下几个内容进行训练: 一、认知能力训练 特殊儿童个别训练是一个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的渐进过程。顺利开展认知训练,儿童须优先具备一些最基本的能力,这些能力又是进行后续教学和训练的先决条件。特殊儿童个别训练可分为三个部分—基础性训练、基础认知能力训练、高级认知能力训练。主要训练模块有以下几种: 基础性训练 主要包括认识颜色、认识图形、认识基本物理量。颜色是认识客观事物时首先感知到的基本属性。形状是对外界轮廓的概括,有利于儿童理解和掌握日常生活中的物品,促进推理、判断、分析、概括等。高级思维能力的发展。适用于发展年龄在4岁左右。 基础认知能力训练 主要包括注意力训练、观察力训练、记忆力训练等。注意是指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是认知加工活动得以正常进行的基本过程,也是认知能力最基本的要素之一。观察是有目的、有计划、比较持久的知觉。是获得大量的外界事物的具体鲜明的感观理解,有效的观察是提高智力的前提。记忆是人脑对过去经验的反应,积累和保存社会经验的过程。生活中感知过得事情、思考过的问题、体验过的情绪、经历过的时间、做过的动作、学过的知识等。通过识记、保持和回忆的阶段,保证知识的持久性!

高级认知能力训练 主要包括分类能力、推理能力和概念形成。分类能力是属性相同的许多事物共同组成的群集。就其属性而言,按照不同的属性或标准,可以对事物进行不同的分类。分类是个体最基本的认知能力,对数学能力、语言能力的发展也具有同样重要的意义。推理是一种高级的思维活动,有一定的知识储备后,用一个或者几个线索进行推断再得出一个新的判断。由于某些方面的缺陷,特殊儿童在逻辑推理的能力发展明显滞后于同龄儿童。概念形成是掌握具体的概念的方式,通过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等思维活动,从个别到一般,从具体到抽象,逐步把握同类事物的共同关键特征。 二、行为训练 要让智力障碍儿童早日康复,其行为训练是非常重要的,行为训练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感知能力训练(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和味觉等范围)要求:借着感觉能力,了解事物的外形,分辨声音和颜色,然后作出反应,并能将对外界的体验应用于日常生活中,以便更能适应环境。 2、运动能力训练,包括大运动训练和精细动作训练大运动(如俯卧、抬头、竖颈、翻身、仰卧、爬行、独坐、独站、行走、跑步、跳跃等)训练要求:能逐渐做到感官与机能配合,动作协调,适当地控制运作的力度和速度,操纵物件和运用工具。精细运动(如大把抓、手指捏、穿珠、写字等)训练,是康复训练中必要的训练领域。要求:能逐渐做到依据视觉指示作精细而准确的动作。精细技巧训练时必须由大到小,由易到难,逐步加深。 3、语言与交往能力训练要求:能逐渐做到会用目视、点头、摇头、微笑、动作等表示理解他人的说话,并能用别人能理解的声音、单词、句子、问题来表达自己的愿望和要求。 4、认知能力训练要求:能逐渐做到利用视和听认识外界事物,懂得生活常识、自然常识等,并作出正确反应(语言或动作均可)。 5、生活自理能力训练(主要包括穿衣、进食、个人清洁、入厕等自理能力),应根据每个孩子的实际发育水平选择时机,训练越及时,效果越明显。要求:能逐渐做到会运用基本的生活自理技巧和步骤,照料个人每天的起居饮食及个人卫生;并能配合环境,运用已有的自理常识,应付生活上的需要。

无障碍设计

无障碍设计无障碍设计(barrierfreedesign)这个概念名称始见于1974年,是联合国组织提出的设计新主张。无障碍设计强调在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的现代社会,一切有关人类衣食住行的公共空间环境以及各类建筑设施、设备的规划设计,都必须充分考虑具有不同程度生理伤残缺陷者和正常活动能力衰退者(如残疾人、老年人)群众的使用需求,配备能够应答、满足这些需求的服务功能与装置,营造一个充满爱与关怀、切实保障人类安全、方便、舒适的现代生活环境。 所用之处 无障碍设计首先在都市建筑、交通、公共环境设施设备以及指示系统中得以体现,例如步行道上为盲人铺设的走道、触觉指示地图,为乘坐轮椅者专设的卫生间、公用电话、兼有视听双重操作向导的银行自助存取款机等,进而扩展到工作、生活、娱乐中使用的各种器具。二十余年来,这一设计主张从关爱人类弱势群众的视点出发,以更高层次的理想目标推动着设计的发展与进步,使人类创造的产品更趋于合理、亲切、人性化。 设计的理想目标 无障碍设计的理想目标是“无障碍”。基于对人类行为、意识与动作反应的细致研究,致力于优化一切为人所用的物与环境的设计,在使用操作界面上清除那些让使用者感到困惑、困难的“障碍”(barrier),为使用者提供最大可能的方便,这就是无障碍设计的基本思想。无障碍设计关注、重视残疾人、老年人的特殊需求。 与通用设计的相似之处 无障碍设计与通用设计有相似之处,因为无障碍设计是为所有人所通用的设计,但无障碍设计所针对的重点是从残疾人和老年人。但随著无障碍设计的发展,人们越来越多的认识到它的局限,所以当今的无障碍设计正在向通用设计所靠拢。而因为无障碍设计在中国出现较晚,所以大多数人将无障碍设计等同于通用设计。 举例 例如,看起来极为普通的容器,其中却有着巧妙的“共用”设计:一组匹配使用的洗发香波与护发素,两个相同的容器,仅只是在其中的一个添加了一排线形凸起的触觉感知记号,就能使人一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