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钻井工程施工方案

钻井工程施工方案

钻井工程施工方案
钻井工程施工方案

5.6 钻井工程

(1)基本要求

根据本工程招标要求,本项目新打机井;井管采用钢管。

(2)成井工艺要求

1)打地质孔:深井钻孔要求垂直度偏斜不大于1%,摸清含水层的埋藏深度和含水砂层的粒径,合理的配置滤水管的位置,选择合适的滤料,保证水质量和出水量。成孔孔径应按设计图纸确保成孔孔径,孔径为550~600mm,应按尺寸选用合适的钻头进行施工。

扩孔换浆:在成井过程中应控制泥浆稠度,为防止孔臂形成较厚泥皮影响进水以及孔内泥浆沉淀影响井深,下管前必须将清水池或稀浆压入孔底,由下而上将井里稠浆换稀,保证深井进水效果和下管深度。

2)下管方法:宜提掉下管。为减轻钻塔负荷,考虑井管的抗拉强度,钢丝绳抗拉强度和卷扬机的提升能力,井管接头处应分段放置浮托板,增加浮力。按设计要求,管材为钢管。

3)填滤料:回填滤料是增大过滤器及周围有效孔隙滤,减小地下水流入滤管的阻力,增大出水量,防止涌沙,延长水井水井使用寿命的重要措施。回填钻孔的质量取决于滤料的质量和填料方法。回填滤料时,应在井内送水,以冲掉滤料的杂质和粉砂。滤料的主要材料为颗粒饱满,级配适当的石子。

4)滤料的要求: 滤料的形状应以均质圆形颗粒为宜,采用石子,应无杂质。根据含水层本身颗粒级配情况,选择相适应的滤料规格。根据设计要求填料的厚度600~650mm。

5)洗井:洗井的目的是要彻底清除井内泥浆,破坏井壁泥皮,抽出渗入含水层中的泥浆和细小颗粒,使过滤器周围形成一个良好的人工过滤层,以增加井孔的出水量,为防止泥皮硬化,在下管填料后立即洗井。为节省洗井时间,建议采用化学剂分解稀温泥浆,然后利用活塞抽拉洗井法,在管内反复提位,造成瞬时局部填空,破坏泥臂进行选井。最后用空气压缩荡抽水,清出井内沉淀泥浆,至水清砂净,取后含砂量不超过1/1000时结束洗井。

(3)管井结构

1)管井由井口、井管实段、进水滤管段、沉砂管以及井外回填滤料和井外填堵封段等组成。

2)井口所处的周围应用粘土封闭,以防止地面污水和潜水层渗入井内。封闭宽度不小于150mm。

3)井管、沉砂管及滤管均采用钢管。

(4)井管及进水滤管的一般要求

1)井管本身及连接部分不应弯曲,以保证整个井臂垂直;

2)井管臂需光滑,圆整,且满足在井管内顺利无碍地安装抽水设备;

3)安装时,井管及连接部分要有一部分的抗拉强度,能经受住全部井管的重量;

(5)洗井和试验抽水

1)、填砾完毕后应及时进行洗井并补填滤料。

2)、洗井方法和工具,可按井的结构、管材、钻井工艺及含水层特征选择,应尽量采用不同的洗井工具交错使用或联合使用。必要时,可根据井管类型选择适宜的化学药剂(如二氧化碳、盐酸等)配合洗井。

松散层的管井在井管强度允许时,宜采用活塞与压缩空气联合洗井;泥浆护壁的管井,当井壁泥皮不易排除时,宜采用化学洗井与其他洗井方法联合进行。洗井过程中应及时观测出水量和含砂量,当出水量达到设计要求或连续两次单位出水量之差小于10%且出水含砂量小于1/20000(体积比)时,方可结束洗井。

3)、洗井和试验抽水的质量应符合下列要求:

①洗井完毕后,井底沉淀物厚度应小于井深的5/1000。

②洗井完毕后,进行试验抽水,水泵出水后30分钟采取水样。用容积法测定的含砂量:中、细砂含水层不得超过1/20000;粗砂、砾石、卵石含水层不得超过1/50000。

③试验抽水时,一般只做一次大降深抽水,水位稳定延续时间:松散层地区不少于8小时;基岩地区、贫水区和水文地质条件不清楚的地区,水位稳定延续时间应适当延长。有特殊要求的管井,应做三次降深抽水。

④试验抽水应达到设计出水量,如限于设备条件不能满足要求时,亦应不低于设

计出水量的75%。

(6)施工过程中注意事项

1)泥浆池和沉淀池位置选择:泥浆池和沉淀池应结合现场地形,以有利于排水、出泥浆和水循环利用为原则进行布置,泥浆池和沉淀池均应布置在距离井孔位置5.0m 远以外,以防止影响钻井施工和危害操作人员人身安全。

2)泥浆的选择:钻孔过程中泥浆的配料应选择无杂质的粘性土质,泥浆的比重应根据钻孔的地质进行选择调整,一般为1.05~1.3之间。

3)护桶埋设:为防止地表水进入井孔内,一般应埋设护桶,护桶直径一般比所钻井孔直径大20cm。

4)钻机安装好后应检查其底座及顶端是否平稳,若不平稳应及时校正、加固;在钻进过程中不应产生位移或沉陷,否则应及时处理。

5)钻孔作业应分班组连续进行,填写的施工记录,交接班时要交代钻进情况及下一班应注意的事项,应经常对泥浆进行检测和试验,不合要求时应随时改正。经常注意地层变化,在地层变化处均应捞取渣样,判明后记入记录中并与地质剖面图核对。

6)应严格控制钻进速度,在砂土层中钻进速度过快,容易导致塌孔,在岩石层钻进时速度过快则容易导致钻头损伤。

7)清孔:清孔宜选择无杂质水,清孔速度不宜太快,应结合地质要求及孔内泥浆比重,实行逐渐清至符合要求。

8)管材安装:管材安装过程要随时检测已下管材的垂直度,若有较大偏差要及时进行调整。

9)滤料的选择:滤料应选择符合设计要求的滤料进行填筑。

10)封井:封井时宜把已成孔的井口用板材覆盖,以防止在井口封堵时其他建筑

材料坠落井内。

11)洗井:洗井时应严格控制出水流量,初洗井时流量要略小,等出水稳定后再逐步加大出水流量,若洗井过程中井内出水突然变得浑浊,应及时查清原因,并作相应的处理。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