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传PI7000G系列变频器参数设置
- 格式:pdf
- 大小:17.46 KB
- 文档页数:3
G变频器参数调试G变频器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工业领域的设备,用于调节电动机的转速和扭矩,从而实现对机械设备的精确控制。
参数调试是使用G变频器时必要的操作,它可以帮助用户充分发挥变频器的功能,提高设备的性能和效率。
下面将详细介绍G变频器参数调试的相关内容。
首先,G变频器的参数调试包括两个方面:基本参数设置和高级参数设置。
基本参数设置是变频器的最基本配置,它涉及到电机的额定功率、额定转速、额定电流等参数,这些参数的设定对于变频器和电机的正常工作非常重要。
高级参数设置则是根据具体的应用需求进行的,它包括速度控制、扭矩控制、电流限制等参数的调整,能够实现更精确、更稳定的控制。
在进行G变频器参数调试之前,我们首先需要了解变频器的技术特点和工作原理。
G变频器采用了先进的矢量控制算法,能够根据负载的变化调整输出电压和频率,从而实现电机的恒转矩控制。
此外,G变频器还具有电流矢量控制、速度闭环控制、多点速度控制等功能,可以适应不同的工作环境和负载要求。
基本参数设置是G变频器参数调试的第一步,它直接关系到电机的正常运行。
在进行基本参数设置时,我们首先需要确定电机的额定功率和额定转速。
额定功率是指电机在额定电压和额定频率下的输出功率,对于不同类型的电机,其额定功率是有一定限制的。
额定转速则是指电机在正常运行时的转速,它通常与负载和设备的要求有关。
确定了电机的额定功率和额定转速之后,我们还需要设置额定电流和电流限制。
额定电流是指电机在额定转矩下的工作电流,它是电机最大运行电流的一部分。
电流限制则是通过限制电机的最大电流来保护变频器和电机,它通常由用户根据需求设置。
在进行电流限制设置时,我们需要根据电机的负载情况和电机的工作特点来确定最合适的参数。
完成了基本参数设置之后,我们可以进行高级参数设置,以进一步提高设备的性能和效率。
高级参数设置主要包括速度控制、扭矩控制和电流限制等方面的调整。
在进行高级参数设置之前,我们需要进行参数的初始化和校准,以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变频器参数设置变频器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工业自动化控制系统中的电气设备,用于调节电机的转速和输出功率。
变频器的参数设置对其性能和功能发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变频器参数设置的相关内容,帮助读者了解如何正确配置变频器,以便更好地满足实际应用需求。
一、变频器参数设置的基本概念在进行变频器参数设置之前,首先需要了解一些基本概念:1. 频率:变频器通过调节输入电源的频率来改变电机的转速。
在参数设置中,频率是一个关键参数,通常以赫兹(Hz)为单位表示。
2. 电压:变频器将输入电源的电压转换为适合电机工作的输出电压。
在参数设置中,电压也是一个重要的参数,通常以伏特(V)为单位表示。
3. 输出功率:指变频器输出给电机的功率大小。
在参数设置中,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
4. 起始频率和最大频率:起始频率是电机启动时的初始频率,最大频率是电机可以达到的最大工作频率。
两者的设定需要根据电机的额定转速和实际工作需求进行调整。
二、变频器参数设置的步骤1. 根据实际需求设置起始频率和最大频率:根据电机的额定转速和实际工作需求,设定起始频率和最大频率。
起始频率一般设置为电机的启动频率,最大频率根据工作需求和电机额定转速来调整。
2. 调整加速时间和减速时间:加速时间指电机从起始频率加速到最大频率所需的时间,减速时间指电机从最大频率减速到停止所需的时间。
根据实际工作需求和安全要求,合理设置加速时间和减速时间。
3. 设定电流限制:电流限制是为了保护电机和变频器不受过载损坏。
根据电机的额定电流和实际工作负载,适当设置电流限制。
4. 调整输出电压和频率:根据实际工作需求和电机的额定电压,适当调整输出电压和频率,以确保电机能够正常运行并获得所需的功率输出。
5. 其他参数设置:根据实际工作需求,可能还需要设置其他参数,如过载保护、急停功能等。
三、变频器参数设置的注意事项1. 根据实际需求设置参数:在进行变频器参数设置时,要充分了解实际工作需求,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合理的配置,以确保变频器能够正常运行并满足任务要求。
变频器参数设置方法变频器参数众多,要如何进行变频器参数设置呢,这里给大家介绍一下。
变频器参数设置(一)变频器的设定参数较多,每个参数均有一定的选择范围,使用中常常遇到因个别参数设置不当,导致变频器不能正常工作的现象,因此,必须对相关的参数进行正确的设定。
1 、控制方式:即速度控制、转距控制、PID 控制或其他方式。
采取控制方式后,一般要根据控制精度进行静态或动态辨识。
2 、最低运行频率:即电机运行的最小转速,电机在低转速下运行时,其散热性能很差,电机长时间运行在低转速下,会导致电机烧毁。
而且低速时,其电缆中的电流也会增大,也会导致电缆发热。
3 、最高运行频率:一般的变频器最大频率到 60Hz ,有的甚至到400 Hz ,高频率将使电机高速运转,这对普通电机来说,其轴承不能长时间的超额定转速运行,电机的转子是否能承受这样的离心力。
4 、载波频率:载波频率设置的越高其高次谐波分量越大,这和电缆的长度,电机发热,电缆发热变频器发热等因素是密切相关的。
5 、电机参数:变频器在参数中设定电机的功率、电流、电压、转速、最大频率,这些参数可以从电机铭牌中直接得到。
6 、跳频:在某个频率点上,有可能会发生共振现象,特别在整个装置比较高时;在控制压缩机时,要避免压缩机的喘振点。
变频器参数设置(二)变频器功能参数很多,一般都有数十甚至上百个参数供用户选择。
实际应用中,没必要对每一参数都进行设置和调试,多数只要采用出厂设定值即可。
一、加减速时间加速时间就是输出频率从0 上升到最大频率所需时间,减速时间是指从最大频率下降到0 所需时间。
通常用频率设定信号上升、下降来确定加减速时间。
在电动机加速时须限制频率设定的上升率以防止过电流,减速时则限制下降率以防止过电压。
加速时间设定要求:将加速电流限制在变频器过电流容量以下,不使过流失速而引起变频器跳闸;减速时间设定要点是:防止平滑电路电压过大,不使再生过压失速而使变频器跳闸。
变频器设置参数怎么调?答:想一想当年学习变频器都是认真拜师学艺的,不像现在在网络平台上要求别人回答,而现在今日头条少得可怜的几十角钱,来买他人的技术,真是无语。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对于初次接触变频器的入门者来说,使用面板调节非常得心应手,但它都是出厂设置好了的,如果是要使用外部接线端子,那么就要重新设置变频器与驳接的电动机的一些参数了。
一、变频器可设置的参数♣变频器参数的设置非常重要。
变频调速系统是否能满足生产工艺要求的需要,按期望的要求运行,决定于参数的正确设置。
变频器参数设置不当会造成启动、制动的失败,误跳闸,严重时会造成变频器内部电子元器件的损坏。
变频器的参数值很多,少则五六十个,多则百余个。
对于初次接触变频器者,一定要有变频器的使用说明书,没有使用说明书,犹如盲人摸象,一筹莫展。
但变频器大多数参数不需要用户设置,按照出厂时设置值使用即可。
需要重新设置的参数主要有:基本频率、最高频率、上限频率、下限频率、U / f线,启动频率、加速度时间、减速时间、制动时间(及方式)。
此外还包括外部端子操作、模拟量操作等。
电动机的基本信息如额定电压、额定电流、额定容量、极对数、加减速时间等准确录入,是保证变频器稳定运行的前提。
例如,电动机极数设定不准确,则变频器显示转速不准确,将影响操作人员的操作。
保护参数设定是电动机发生故障时报警还是跳闸,为变频器的安全运行提供了故障。
保护参数设定包括热电子保护、过电流保护、载波保护过电压保护和失速保护等设定。
♠如果变频器保护定值设定过小,将会造成变频器频繁误动作影响电动机运行。
另外,如果加速度时间、减速度时间设定不当,则会造成变频器在加、减速时发生过电压保护动作。
变频器参数初步设定后,还要根据系统实际运行情况,对不合适的部分参数进行调整。
变频器的参数设定均有一定的选择范围,设定前应详细阅读产品说明书,掌握变频器的技术性能和设定方法。
不同品牌的变频器,其参数设定方法是不同的,要看它们的功能及代码、参数名称、设置范围和出厂值。
变频器器参数设置大全1.基本参数设置-额定电压:根据电机的额定电压选择变频器器的输入电压。
-额定功率:根据电机的额定功率选择变频器器的容量。
-额定频率:根据电机的额定频率选择变频器器的输出频率。
-开启时间:设置变频器器启动的时间,要确保电机能够顺利启动。
2.频率控制参数设置-加速时间:设置电机从静止到额定速度所需的时间。
-减速时间:设置电机从额定速度到静止所需的时间。
-加速度:设置电机加速的速率。
-减速度:设置电机减速的速率。
-最大输出频率:设置变频器器的最大输出频率,一般为电机的额定频率。
3.电流控制参数设置-额定电流:根据电机的额定电流选择变频器器的容量。
-过负荷保护:设置变频器器在电机电流超过额定电流时的保护措施,可以选择直接切断输出或者进行报警。
-过载保护:设置变频器器在电机负载超过额定负载时的保护措施,可以选择直接切断输出或者进行报警。
4.PID控制参数设置-比例系数:根据需要调整PID控制中的比例系数。
-积分时间:根据需要调整PID控制中的积分时间。
-微分时间:根据需要调整PID控制中的微分时间。
5.转矩控制参数设置-转矩增益:根据需要调整转矩控制中的增益。
-转矩限制:设置变频器器在电机转矩超过额定转矩时的保护措施,可以选择直接切断输出或者进行报警。
6.过载保护参数设置-过载时间:设置变频器器在电机过载一定时间后的保护措施,可以选择直接切断输出或者进行报警。
-过载倍数:设置变频器器在电机负载超过额定负载一定倍数后的保护措施,可以选择直接切断输出或者进行报警。
7.故障保护参数设置-震动保护:设置变频器器在电机出现较大震动时的保护措施,可以选择直接切断输出或者进行报警。
-过热保护:设置变频器器在电机温度超过一定值时的保护措施,可以选择直接切断输出或者进行报警。
-短路保护:设置变频器器在电路短路时的保护措施,可以选择直接切断输出或者进行报警。
8.通信参数设置- 通信协议:根据需要选择变频器器的通信协议,如Modbus、Profibus等。
变频器参数设置通常变频器一般在出厂时,厂家对每一个参数都有一个默认值,这些参数叫工厂值。
在这些参数值的情况下,变频器能以面板操作方式正常运行,但以面板操作并不满足大多数传动系统的要求。
所以,在变频调速系统调试中,在对变频器参数设置时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确认电动机参数,变频器在参数中设定电动机的功率、电流、电压、转速、最大频率,这些参数可以从电动机铭牌中直接得到。
2)变频器采用的控制方式,即速度控制、转距控制、PID控制或其他方式。
设置控制方式后,一般要根据控制精度,需要进行静态或动态辨识。
3)设定变频器的启动方式,一般变频器在出厂时设定从面板启动,用户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启动方式,可以用面板、外部端子、通信方式等几种。
4)给定信号的选择,一般变频器的频率给定也可以有多种方式,面板给定、外部给定、外部电压或电流给定、通信方式给定,当然对于变频器的频率给定也可以是这几种方式的一种或几种方式之和。
正确设置以上参数之后,变频器基本上能正常工作,如要获得更好的控制效果则只能根据实际情况修改相关参数。
(1)启动时间设定。
启动时间设定原则是宜短不宜长,若过电流整定值过小,可适当增大,可加至最大150%额定电流值。
启动时间设定的经验值为1.5~2s/kW,小功率取大些;大于30kW,取>2s/kW。
在按下启动键RUN,电动机若堵转,此时要立即按停止键STOP停车,否则时间一长要损坏电动机。
电动机堵转说明负载转矩过大,启动力矩太小,在检查系统配置和机械部分正常的情况下,应检查变频器的参数设置,并提高系统的启动转矩。
(2)制动时间设定。
制动时间设定原则是宜长不宜过短,制动时间设定过短易产生再生类过压导致过电压保护动作。
制动时间设定的具体值见表的减速时间。
对水泵风机以自由制动为宜,实行快速强力制动易产生严重“水锤”效应。
表减速时间电动机功率( kW) 1 4 13 45 110 160 500电动机测定电流(A) 1.5 3.5 38 90 210 340 1000加速时间(s) 5 8 12 20 30 40 60减速时间(s) 3 12 20 30 40 60 100(3)启动频率设定。
变频器是应用变频技术与微电子技术,通过改变电机工作电源频率方式来控制交流电动机的电力控制设备,接下来看看变频器的参数怎么设定吧。
基本参数的设置1)按“MENU”键,控制盘显示屏出现“-99-”字样。
2)按“ENTER”键,控制盘显示屏出现“-9902-”字样。
再按“ENTER”键,显示屏显示SET、LWD闪烁,同时显示控制参数控9902的数值,反复按“UP/DOWN”键(上/下),找到需要的控制参数的数值,同时显示屏SET闪烁。
再按“ENTER”键,参数设置完毕。
再按两次“MENU”键,控制盘显示输出电压的频率。
3)在控制盘出现参数“9902”后,反复按“UP/DOWN”键,从控制参数集找到需要设置的参数,(参数从0102~9908,每个参数表示的意义参看用户手册)按照前面介绍的方法设置每个参数数值。
2.完整参数的设置完整参数提供变频器特殊功能的参数,用以实现变频器特殊控制要求。
设置的方法如下:1)按控制盘“MENU”键,控制盘显示屏出现“-99-”字样。
2)反复按“UP”或“DOWN”键,直到显示屏出现“-LG-”字样。
3)按住“ENTER”键,直到显示屏出现“=LC=”字样。
4)按“DOWN”’键,显示屏出现“=99=”字样。
5)按“UP”或“DONW”键,找出需要设置的参数1.运行频率,根据生产情况,调节好点击运转后的旋转频率。
2.频率上下限,避免用户误操作,使频率过高烧坏电机。
3.面板调速,可以通过面板的按键调节频率。
4.传感器控制,可以通过传感器的电压或电流变化作为信号输入来控制频率。
5.通讯输入,与PLC等上位机控制其频率。
6.加速时间是从启动频率到运行频率的时间。
7.减速时间可以设定电机从运行频率到停止所需的时间。
8.电机参数设定可根据使用电机铭牌的额定电压与额定电流在变频器中设定参数与其对应。
变频器参数基本设置变频器是一种能够根据负载需求对电机的频率和电压进行调整的装置。
通过调整输入电压的频率和幅值,变频器可以实现电机速度的精确控制。
变频器参数的基本设置非常重要,可以确保电机的稳定运行以及良好的性能。
以下是变频器参数基本设置的一些重要内容。
1.电源电压和频率:正确设置变频器的电源电压和频率是关键。
这些参数应与电网的电压和频率相匹配。
通常,在设置电源电压和频率时,应遵循相关的设备规格和标准。
2.输出电压和频率:根据负载需求,可以设置变频器的输出电压和频率。
这些参数的设置应基于所使用的电机的额定电压和频率。
3.加速时间和减速时间:通过调整变频器的加速和减速时间,可以控制电机的启动和停止过程。
较长的加速时间和减速时间可以降低起停冲击,保护电机和相关设备。
4.最大输出频率:根据应用需求,可以设置变频器的最大输出频率。
这可以帮助控制电机的最大速度,并防止超过电机和系统的额定范围。
5.转矩控制方式:变频器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控制电机的输出转矩。
通常有开环矢量控制和闭环矢量控制两种方式。
选择适合应用的控制方式可以提供更好的电机性能和响应。
6.过载保护:变频器通常具有过载保护功能,可以通过设置参数来调整保护灵敏度和响应时间。
这可以预防电机过载和损坏。
7.自动故障检测和报警:变频器可以设置自动故障检测和报警功能。
通过设置参数,可以使变频器检测系统的异常,并发出相应的报警信号。
8.过电流保护:设置适当的过电流保护参数可以帮助防止电机在超过额定电流时受损。
这是保护电机的重要措施。
9.零速运行和低速运行:根据应用需求,可以设置变频器的零速运行和低速运行参数。
这对于一些特定的应用来说非常重要。
10.自动调速参考:变频器通常具有自动调速功能,可帮助电机在负载变化时保持稳定的转速。
通过设置相应的参考信号,可以实现自动调速。
变频器参数该如何设置?变频器在传动系统中使用,能否满足传动系统中要求,那么变频器的参数设置至关重要。
变频器参数设置不对,就发挥不了其作用。
买的新变频器,在出厂的时候其每一个参数都有默认值,也就是缺省值。
有的时候用户可以直接通过面板操作方式直接运行,有的时候面板操作方式满足不了多数传动系统的要求时,这个时候就要对变频器参数进行重新设置。
虽然说变频器参数有很多,但是不需要每个都去设置。
一般情况下,变频器参数设置至少有考虑四个方面内容,才能满足传动系统的基本要求。
一;电机参数。
通过铭牌获取电机参数,额定电压、额定电流、额定功率,最大频率、极对数这些电机参数,准确无误才可进行参数设置。
二;控制方式。
变频器的控制方式有V/F控制、无感测矢量控制、PID控制及其它控制方式,选择控制方式时根据实际情况而定,否则变频器不能正常工作。
三;频率指令给定信号。
通常情况下,变频器的出厂设置频率指令给定信号以面板操作给定,也有外部电位器给定的,还有外部电压或电流及通讯方式给定的。
可以多选几种给定方式避免变频器不工作或者工作不正常。
四;变频器的启动方式。
一般出厂设置为面板操作器控制,对于使用者来说,根据自身的需求来选择。
可以用面板、外部端子、通讯方式等。
没选择好启动方式,变频器可能就是罢工了。
以上说的几个方面参数正确设置后,变频器正常工作基本上问题不大。
若想控制效果更好,这得根据实际情况来修改相关参数,修改参数则以说明书为准进行参数修改。
假如参数弄乱了,搞得摸不清头脑,那只有将所有参数恢复出厂设置,然后进行上述四个内容参数的设置,其它参数则根据实际需求而进行修改。
变频器的参数设置详解变频器的设定参数较多,每个参数均有一定的选择范围,使用中常常遇到因个别参数设置不当,导致变频器不能正常工作的现象,因此,必须对相关的参数进行正确的设定。
1 、控制方式:即速度控制、转距控制、 PID 控制或其他方式。
采取控制方式后,一般要根据控制精度进行静态或动态辨识。
2 、最低运行频率:即电机运行的最小转速,电机在低转速下运行时,其散热性能很差,电机长时间运行在低转速下,会导致电机烧毁。
而且低速时,其电缆中的电流也会增大,也会导致电缆发热。
3 、最高运行频率:一般的变频器最大频率到 60Hz ,有的甚至到 400 Hz ,高频率将使电机高速运转,这对普通电机来说,其轴承不能长时间的超额定转速运行,电机的转子是否能承受这样的离心力。
4 、载波频率:载波频率设置的越高其高次谐波分量越大,这和电缆的长度,电机发热,电缆发热变频器发热等因素是密切相关的。
5 、电机参数:变频器在参数中设定电机的功率、电流、电压、转速、最大频率,这些参数可以从电机铭牌中直接得到。
6 、跳频:在某个频率点上,有可能会发生共振现象,特别在整个装置比较高时;在控制压缩机时,要避免压缩机的喘振点。
7、加减速时间加速时间就是输出频率从 0 上升到最大频率所需时间,减速时间是指从最大频率下降到 0 所需时间。
通常用频率设定信号上升、下降来确定加减速时间。
在电动机加速时须限制频率设定的上升率以防止过电流,减速时则限制下降率以防止过电压。
加速时间设定要求:将加速电流限制在变频器过电流容量以下,不使过流失速而引起变频器跳闸;减速时间设定要点是:防止平滑电路电压过大,不使再生过压失速而使变频器跳闸。
加减速时间可根据负载计算出来,但在调试中常采取按负载和经验先设定较长加减速时间,通过起、停电动机观察有无过电流、过电压报警;然后将加减速设定时间逐渐缩短,以运转中不发生报警为原则,重复操作几次,便可确定出最佳加减速时间。
8、 转矩提升又叫转矩补偿,是为补偿因电动机定子绕组电阻所引起的低速时转矩降低,而把低频率范围 f/V 增大的方法。
额定电压(V)额定频率(Hz)PI7000 R40G10.4 2.5单相22050/60IP20自然冷却PI7000 R75G10.754单相22050/60IP20强迫冷却PI7000 1R5G1 1.57单相22050/60IP20强迫冷却PI7000 2R2G1 2.210单相22050/60IP20强迫冷却PI7000 004G1416单相22050/60IP20强迫冷却PI7000 5R5G1 5.520单相22050/60IP20强迫冷却PI7000 7R5G17.530单相22050/60IP20强迫冷却PI7000 011G11142单相22050/60IP20强迫冷却PI7000 015G11555单相22050/60IP20强迫冷却PI7000 R40G20.4 2.5三相220(240)50/60IP20自然冷却PI7000 R75G20.754三相220(240)50/60IP20自然冷却PI7000 1R5G2 1.57三相220(240)50/60IP20强迫冷却PI7000 2R2G2 2.210三相220(240)50/60IP20强迫冷却PI7000 004G2416三相220(240)50/60IP20强迫冷却PI7000 5R5G2 5.520三相220(240)50/60IP20强迫冷却PI7000 7R5G27.530三相220(240)50/60IP20强迫冷却PI7000 011G21142三相220(240)50/60IP20强迫冷却PI7000 015G21555三相220(240)50/60IP20强迫冷却PI7000 018G218.570三相220(240)50/60IP20强迫冷却PI7000 022G22280三相220(240)50/60IP20强迫冷却PI7000 030G230110三相220(240)50/60IP20强迫冷却PI7000 037G237130三相220(240)50/60IP20强迫冷却PI7000 045G245160三相220(240)50/60IP20强迫冷却PI7000 055G255200三相220(240)50/60IP20强迫冷却PI7000 075G275260三相220(240)50/60IP20强迫冷却PI7000 093G293320三相220(240)50/60IP20强迫冷却PI7000 110G2110380三相220(240)50/60IP20强迫冷却PI7000 132G2132420三相220(240)50/60IP20强迫冷却PI7000 160G2160550三相220(240)50/60IP20强迫冷却PI7000 187G2187600三相220(240)50/60IP20强迫冷却PI7000 200G2200660三相220(240)50/60IP20强迫冷却PI7000 220G2220720三相220(240)50/60IP20强迫冷却PI7000 R75G30.75 2.5三相220(240)50/60IP20强迫冷却PI7000 1R5G3 1.5 3.7三相220(240)50/60IP20强迫冷却PI7000 2R2G3 2.25三相220(240)50/60IP20强迫冷却PI7000 004G348.5三相220(240)50/60IP20强迫冷却PI7000 5R5G3 5.513三相380(415)50/60IP20强迫冷却PI7000 7R5G37.516三相380(415)50/60IP20强迫冷却PI7000 011G31125三相380(415)50/60IP20强迫冷却PI7000 015G31532三相380(415)50/60IP20强迫冷却PI7000 018G318.538三相380(415)50/60IP20强迫冷却PI7000 022G32245三相380(415)50/60IP20强迫冷却PI7000 030G33060三相380(415)50/60IP20强迫冷却PI7000 037G33775三相380(415)50/60IP20强迫冷却PI7000 045G34590三相380(415)50/60IP20强迫冷却防护等级冷却方式PI-7000G 系列普传变频调速器参数设置型号规格适用电动机功率(KW)额定电流(A)输入(Hz)PI7000 055G355110三相380(415)50/60IP20强迫冷却PI7000 075G375150三相380(415)50/60IP20强迫冷却PI7000 093G393170三相380(415)50/60IP20强迫冷却PI7000 110G3110210三相380(415)50/60IP20强迫冷却PI7000 132G3132250三相380(415)50/60IP20强迫冷却PI7000 160G3160300三相380(415)50/60IP20强迫冷却PI7000 187G3187340三相380(415)50/60IP20强迫冷却PI7000 200G3200380三相380(415)50/60IP20强迫冷却PI7000 220G3220415三相380(415)50/60IP20强迫冷却PI7000 250G3250470三相380(415)50/60IP20强迫冷却PI7000 280G3280520三相380(415)50/60IP20强迫冷却PI7000 315G3315600三相380(415)50/60IP20强迫冷却PI7000 R75G40.75 2.5三相460(440)50/60IP20强迫冷却PI7000 1R5G4 1.5 3.7三相460(440)50/60IP20强迫冷却PI7000 2R2G4 2.25三相460(440)50/60IP20强迫冷却PI7000 004G448三相460(440)50/60IP20强迫冷却PI7000 5R5G4 5.511三相460(440)50/60IP20强迫冷却PI7000 7R5G47.515三相460(440)50/60IP20强迫冷却PI7000 011G41122三相460(440)50/60IP20强迫冷却PI7000 015G41527三相460(440)50/60IP20强迫冷却PI7000 018G418.534三相460(440)50/60IP20强迫冷却PI7000 022G42240三相460(440)50/60IP20强迫冷却PI7000 030G43055三相460(440)50/60IP20强迫冷却PI7000 037G43765三相460(440)50/60IP20强迫冷却PI7000 045G44580三相460(440)50/60IP20强迫冷却PI7000 055G455100三相460(440)50/60IP20强迫冷却PI7000 075G475130三相460(440)50/60IP20强迫冷却PI7000 093G493147三相460(440)50/60IP20强迫冷却PI7000 110G4110180三相460(440)50/60IP20强迫冷却PI7000 132G4132216三相460(440)50/60IP20强迫冷却PI7000 160G4160259三相460(440)50/60IP20强迫冷却PI7000 187G4187300三相460(440)50/60IP20强迫冷却PI7000 200G4200328三相460(440)50/60IP20强迫冷却PI7000 220G4220358三相460(440)50/60IP20强迫冷却PI7000 250G4250400三相460(440)50/60IP20强迫冷却PI7000 280G4280449三相460(440)50/60IP20强迫冷却PI7000 315G4315516三相460(440)50/60IP20强迫冷却PI7000 375G4375600三相460(440)50/60IP20强迫冷却PI7000 400G4400650三相460(440)50/60IP20强迫冷却PI7000 500G4500800三相460(440)50/60IP20强迫冷却PI7000 R75G50.75 1.7三相57550/60IP20强迫冷却PI7000 1R5G5 1.5 2.5三相57550/60IP20强迫冷却PI7000 2R2G5 2.24三相57550/60IP20强迫冷却PI7000 004G54 6.5三相57550/60IP20强迫冷却PI7000 5R5G5 5.58.5三相57550/60IP20强迫冷却PI7000 7R5G57.510.5三相57550/60IP20强迫冷却PI7000 011G51117三相57550/60IP20强迫冷却(Hz)PI7000 015G51522三相57550/60IP20强迫冷却PI7000 018G518.526三相57550/60IP20强迫冷却PI7000 022G52233三相57550/60IP20强迫冷却PI7000 030G53041三相57550/60IP20强迫冷却PI7000 037G53752三相57550/60IP20强迫冷却PI7000 045G54562三相57550/60IP20强迫冷却PI7000 055G55576三相57550/60IP20强迫冷却PI7000 075G575104三相57550/60IP20强迫冷却PI7000 093G593117三相57550/60IP20强迫冷却PI7000 110G5110145三相57550/60IP20强迫冷却PI7000 132G5132173三相57550/60IP20强迫冷却PI7000 160G5160207三相57550/60IP20强迫冷却PI7000 187G5187230三相57550/60IP20强迫冷却PI7000 200G5200263三相57550/60IP20强迫冷却PI7000 220G5220287三相57550/60IP20强迫冷却PI7000 250G5250325三相57550/60IP20强迫冷却PI7000 280G5280360三相57550/60IP20强迫冷却PI7000 315G5315415三相57550/60IP20强迫冷却PI7000 375G5375450三相57550/60IP20强迫冷却PI7000 400G5400520三相57550/60IP20强迫冷却PI7000 500G5500650三相57550/60IP20强迫冷却PI7000 004G64 5.5三相66050/60IP20强迫冷却PI7000 5R5G6 5.57.5三相66050/60IP20强迫冷却PI7000 7R5G67.59三相66050/60IP20强迫冷却PI7000 011G61115三相66050/60IP20强迫冷却PI7000 015G61518三相66050/60IP20强迫冷却PI7000 018G618.522三相66050/60IP20强迫冷却PI7000 022G62228三相66050/60IP20强迫冷却PI7000 030G63035三相66050/60IP20强迫冷却PI7000 037G63745三相66050/60IP20强迫冷却PI7000 045G64552三相66050/60IP20强迫冷却PI7000 055G65563三相66050/60IP20强迫冷却PI7000 075G67586三相66050/60IP20强迫冷却PI7000 093G69398三相66050/60IP20强迫冷却PI7000 110G6110121三相66050/60IP20强迫冷却PI7000 132G6132150三相66050/60IP20强迫冷却PI7000 160G6160175三相66050/60IP20强迫冷却PI7000 187G6187198三相66050/60IP20强迫冷却PI7000 200G6200218三相66050/60IP20强迫冷却PI7000 220G6220240三相66050/60IP20强迫冷却PI7000 250G6250270三相66050/60IP20强迫冷却PI7000 280G6280330三相66050/60IP20强迫冷却PI7000 315G6315345三相66050/60IP20强迫冷却PI7000 375G6375390三相66050/60IP20强迫冷却PI7000 400G6400430三相66050/60IP20强迫冷却PI7000 500G6500540三相66050/60IP20强迫冷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