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5年石家庄市城镇化率稳居全省第一

2015年石家庄市城镇化率稳居全省第一

2015年石家庄市城镇化率稳居全省第一

2015年石家庄市城镇化率稳居全省第一

2016-04-27 11:07:02 来源:河北新闻网责任编辑:李莎

分县(市)区城镇化率显示,石家庄中部区域城镇化发展水平高于东西部,中、东、西部城镇化率分别为80.32%、36.92%和36.8%。河北新闻网讯(燕赵都市报记者任国省)多年以来,城镇化率(即城镇常住人口占该区域总人口的比例)一直是衡量各地城镇化水平的唯一标准。近日,石家庄市统计局发布了2015年石家庄市城镇化率。数据显示,2015年,石家庄市城镇化水平稳步提高,城镇化率(不含辛集)达到59.03%,居全省第一,高出全省平均水平7.7个百分点。城镇化率(含辛集)为58.3%,比上年同期提高2.13个百分点。

分县(市)区城镇化率显示,石家庄中部区域城镇化发展水平高于东西部,中、东、西部城镇化率分别为80.32%、36.92%和36.8%。从增速上看,东部城镇化发展最快,比上年同期提高2.44个百分点,高于中部(1.68个百分点)和西部(1.81个百分点)。

河北省统计局之前发布的数据显示,根据河北省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测算,2015年末全省常住人口7424.92万人,其中石家庄市(不含辛集市)常住人口在千万以上,达1007.11万人。有关专家表示,人口城镇化还需实现真正的市民化。现在,农业户口转非农业户口门槛较低,但“村民”变“市民”后,却难以享受城市户籍人口同等的医疗、养老等公共服务。人口城镇化只是城镇化程度的测度指标,城镇化质量的高低要以医疗、社保等公共服务水平来衡量。国家统计局提出2020年基本建成城镇化统计指标体系,其中就有充分利用城镇社区基础设施基本情况、城镇常住人口享受公共服务情况、城镇常住人口产业结构情况等指标

解读新型城镇化的内涵

解读新型城镇化的内涵 较之传统城镇化,新型城镇化的重要内涵,就是充分体现“以人为本”。所以李克强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专设一节:“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为了体现新型城镇化的要求,对待城镇化对象的农民所采取的基本政策应当是:“解放农民、服务农民、投资农民、转移农民、减少农民、善待农民。”所谓“解放农民”,就是把剩余农业劳动力从土地中解放出来,鼓励他们从事非农产业,也鼓励他们到城镇安居乐业;所谓“服务农民”,就是在农村逐步建立公共财政体系,公共服务体系,为农民提供均等化的基本公共服务;所谓“投资农民”,就是增加对农民人力资本投资,提升农民的人力资本含量,包括教育、医疗、卫生等,提高农民的发展能力;所谓“转移农民”,包括产业转移,即提高农民向非农产业转移能力,还包括区域转移,即向城镇转移;所谓“减少农民”,就是减少农业人口数量,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所谓“善待农民”,就是让进城的农民与市民一样,平等分享改革发展成果,做到机会平等,权利平等,待遇平等。只有这样做,我们的城镇化才能健康推进,才称得上符合新型城镇化的要求。 而传统城镇化则是把重心放在城区的空间扩张,即建设新城区上。这种模式的基本特征是“土地城镇化”超越于

“人口城镇化”。“土地城镇化”的体制性条件:从现行土地管理体制看,地方政府可以通过行政手段,低价从农民那里获得土地,然后高价转让给开发商;从现行财政体制上看,地方政府可以获得出让土地的所有出让金,补充预算内财政资金。这种模式有利于增加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与其相联系,这种模式只实现农民向农民工的转变,即“半城镇化”,却无法创造条件实现农民工向市民的转变。因为后者需要地方政府承担繁重的责任和义务,即必须加大公共财政投入,为农业转移人口提供就业、教育、医疗、住房和其他社会保障。由此可见,对于地方政府来说,选择新型城镇化较之传统城镇化,任务更加艰巨,责任更加重大,难度也更加大。 那么,地方政府是否可以回避新型城镇化,继续沿着传统城镇化道路走下去?不行,我国是世界上人多地少的国家,以占世界7%的耕地,养活占世界20%的人口,如此极其有限的可开发土地,不允许再走粗放型的城镇化道路,否则,就会严重威胁13亿多人口的吃饭问题。况且,这种模式背离城镇化的初衷,即“以人为本”。换句话说,这种模式是与科学发展观背道而驰的。再说,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向前推进,统筹城乡发展的力度越来越大,城乡差别正在逐步缩小,如果地方政府不能为农业转移人口提供相应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人口城镇化的动力和拉力都会削弱下去。我国当前户籍制度改革的基本政策是先放开小城市和小

新型城镇化的基本内涵

新型城镇化的基本内涵 所谓新型城镇化,是指坚持以人为本,以新型工业化为动力,以统筹兼顾为原则,推动城市现代化、城市集群化、城市生态化、农村城镇化,全面提升城镇化质量和水平,走科学发展、集约高效、功能完善、环境友好、社会和谐、个性鲜明、城乡一体、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化建设路子。 新型城镇化的“新”就是要由过去片面注重追求城市规模扩大、空间扩张,改变为以提升城市的文化、公共服务等内涵为中心,真正使我们的城镇成为具有较高品质的适宜人居之所。城镇化的核心是农村人口转移到城镇,完成农民到市民的转变,而不是建高楼、建广场。农村人口转移不出来,不仅农业的规模效益出不来,扩大内需也无法实现。 新型城镇化道路”具有这样几个特点和要求: (1)规划起点高。城镇要科学规划,合理布局,要使城镇规划化城市建设、发展和管理中始终处于“龙头”地位,从而解决城市建设混乱、小城镇建设散乱差、城市化落后于工业化等问题。 (2)途径多元化。中国地域辽阔、情况复杂,发展很不平衡,在基本原则的要求下,中国城镇化实现的途径应当是多元的。中国东中西部不一样,山区、平原不一样,不同的发展阶段要求不一样,不同地域特色不一样……不能强调甚至只允许一种方式。与工业化的关系处理也应该有多种方式,有的是同步,有的可能要超前。 (3)聚集效益佳。城镇一个最大的特点是具有聚集功能和规模效益。要在增加城镇数量、适度扩大城镇规模的同时,把城镇做强,不能外强中干,有些城市就虚得很。 (4)辐射能力强。利用自身的优势向周边地区和广大的农村地区进行辐射,带动郊区、农村一起发展,这是城镇责无旁贷的义务,它应该做到而且也可以做到,问题是我们要有这种意识、视野、规划和措施。千万不能搞成孤岛式的城镇。 (5)个性特征明。中国的城镇要有自己的个性,每个地方的城镇,每一个城镇都应该有自己的个性,要突出多样性。城和镇都是有生命的,都有自己不同的基础、背景、环境和发展条件,由此孕育出来的城镇也应显示出自己与众不同的特点。 (6)人本气氛浓。我们不能为城镇而城镇,发展城镇的目的是为人服务。所以,城镇的一切应当围绕人来展开,要树立牢固人本思想,创造良好的人本环境,形成良好的人本气氛,产生良好的为人服务的功能。总的来说,就是要使城镇具有人情味,能够促进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而不是相反。 (7)城镇联动紧。笔者在表述上使用的是“城镇化”,而非城市化。其内涵是要把城市的发展和小城镇的发展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来考虑,解决好非此即彼或非彼即此或畸轻畸重的问题。600多个大中小城市和两万多个小城镇本来就是一个完整的梯队,不能人为地分割开来。 (8)城乡互补好。中国的城镇化一定要体现一盘棋的思想,要打破二元结构,形成优势互补、利益整合、共存共荣、良性互动的局面。市带县体制也好、城乡一体化也好,其出发点都是要走活城乡这盘棋。因为农村可以为城镇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持,形成坚强后盾,城镇可以为农村的发展提供强大动力,从而全面拉动农村发展。决不能以牺牲农村的发展来谋求城镇的进步,这是一些发达国家曾经走过的老路,是一条教训,当引以为戒。 与国际社会比较,中国城镇化的道路仍然漫长而艰难。1998年,世界的平均城市化水平(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是46%,低收入国家为30%,中等收入国家为65%,高收入国家为77%,中国为31%,而整个东亚和太平洋地区则为34%。到2000年底,我国的城市化水平尽管上升为36.09%,但仍处在一个较低的发展水平,比低收入国家略高一点。中国正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幅度提高城镇人口比重,逐步扭转、缩小工农差别、城乡差别、地区差别是其中的重要目标之一。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产、城、人”融合发展——探索东龙镇新型城镇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产、城、人”融合发展——探索东龙镇新型城镇化发展之路 发表时间:2017-07-06T15:13:57.017Z 来源:《防护工程》2017年第4期作者:唐飙 [导读] 当前新型城镇化发展背景下我国乡镇总体规划编制工作已全面展开,按新型城镇化的发展思路和理论体系对规划实践提出了新的要求。 广西城乡规划设计院广西南宁 530000 摘要:当前新型城镇化发展背景下我国乡镇总体规划编制工作已全面展开,按新型城镇化的发展思路和理论体系对规划实践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结合《东龙镇总体规划(2015—2030年)》案例分析,探索坚持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以产业聚集推动小城镇发展,提升完善各项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形成产业发展与生活空间协同发展的城镇格局,真正实现“产、城、人”融合发展,为进城农民提供就业创业、安居乐业保障。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产业聚集;产城融合;生态宜居 一、东龙镇新型城镇化建设背景 东龙镇地处桂东南的农村腹地,全镇总面积123平方公里,与来宾、武宣交界,是贵港市覃塘区的“北大门。2015年,东龙镇总人口6.5万人,镇区人口为1.5万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2.5亿元,农业总产值2.82亿元。东龙镇农业资源丰富,是广西重要粮食主产区,农业机械化发展前景广阔。东龙镇现状工业企业数量较多,多为木材加工和农产品加工等较粗放型业,镇区的木材加工已基本形成集聚效应,但企业规模偏小,产品单一,呈无序建设的状态。东龙镇交通便利,镇区商业繁华,商业业态以零售、餐饮、交通运输等传统服务业为主。全镇共有劳动力3.4万人,其中从事工业为0.7万人,随着农村农业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将会出现越来越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为本镇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人力资源的保证。 二、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东龙镇“产、城、人”融合发展战略 1.以产业发展带动城镇发展 按照乡镇企业向园区集中、农民向镇区集中、土地向适度规模经营集中的“三个集中”趋势,依托东龙木业产业园的优势,稳步推进东龙木业产业集群以及农副产品、名贵中草药加工业的发展,积极引导农民向城镇有序转移,全镇农村劳动力中三分之一的进入工业园区转岗就业,三分之一的进入城镇从事第三产业,三分之一的从事现代农业生产,促进了城乡产业合理布局和互动发展。 2.以高品质城镇发展提升产业发展 在城镇建设过程中主动保护和利用优美的生态环境,通过就业、社保、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和高品质的城镇发展,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吸引外来人口和资金等,从而为二、三产业的发展提供劳动力以及资金、技术等方面的保障。此外,还应完善城镇发展所需的配套产业,如商业商贸等基本生活性服务业、物流等生产性服务业,提升东龙产业层次,丰富东龙产业体系。 3.建设以人为本的居住空间 根据东龙的自然地形、主导风向以及产业特色,探索东龙特有的产城融合模式,通过推进产业发展提高东龙镇财政收入,加快镇区道路、水电、环境卫生等基础设施优化升级,集中开发住宅小区和安置小区,提升镇区容纳人口、吸纳就业和承接产业的功能,保障城镇发展动力,从而推进公共服务质与量的双重提升,将东龙镇建设成为和谐、幸福宜居、充满活力的小城镇。 三、东龙镇新型城镇化下“产、城、人”融合发展探索和实践 1.以产促城产城融合,引导“三产”渐进转型 产业发展是推进城镇化发展的前提和基础,产城融合反过来也将促进新型城镇化的发展,“产城融合” 模式是新型城镇化的发展方向,因此在推进新型城镇化时应注重城镇产业经济的培育,重视一、二、三产业的转型升级,培育发展各具特色的产业体系,实现产业带动下的就地城镇化。 第一产业:东龙镇自然条件良好,依托东龙良好的农业资源,全镇发展以种植水稻等粮食作物为主的规模化、机械化生产,并大力发展无公害蔬菜基地、畜牧养殖和名贵中草药种植。鼓励农村发展合作经济,优化组合各种生产要素,加快土地流转,大量培育家庭农场、种养大户、农业型龙头企业等规模农业经济模式,形成种养加、产供销、贸工农、农工商、农科教一体化经营体系,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快速转变。 第二产业:规划从产业发展聚集入手,坚持“工业兴镇”战略,依托东龙优势资源重点发展板材、农产品及名贵中药材加工等传统产业,建设“东龙工业集中区”,形成产业集群,作为招商引资和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平台,以工业化推进城镇化。规划至2030年工业用地面积为69.06公顷。 全镇围绕“巩固成效,规范管理,转型升级”为目标,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做大产业链的向下扩张,向后延伸,形成产业集群。全镇现有大中型胶合板生产企业38家,单板生产企业253家,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7590多名。占地127亩的东龙镇木业加工集中区已全面竣工,成功引进9家大型胶合板厂入驻园区。大大提高土地使用效率、规范优化产业管理,充分发挥产业集群效应和龙头企业作用,带动周边林产品企业快速发展。总规确定以林木加工为主导的产业已初具规模。 第三产业:目前商业金融主要集中在老镇区及主要道路上,有老镇区商业一条街和农贸市场,金融机构有东龙农村信用社、东龙农业银行,东龙邮政储蓄银行,商业金融设施不全,规模偏小,幅射带动作用较弱。依托镇区的发展和工业园区的设立,镇里实施“商贸兴镇”发展战略,建设大市场、发展大贸易、搞活大流通,大力发展乡镇商贸业,提高城镇功能,加快推进内外贸一体化和贸工农一体化,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引导传统服务业(餐饮、交通运输)向新兴产业(物流配送、信息服务、中介服务)等渐进转型。为镇区及周边中心村农业生产提供社会化服务,推动东龙镇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规划商业金融用地25.26公顷。 结合旧城改造和新区开发,完善和发展配套公共服务网络。重点发展商业、金融、信息、贸易、生态、生产、生活、服务、教育、文化以及服务“三农”(如农村土地流转)等多种功能的服务设施,为本镇和周边农村服务。 规划沿西街布置商业服务设施,配套商业、金融、贸易、餐饮、住宿、服务等设施。在镇区北部,结合新城区开发,高标准建设商业设施,服务于新镇区和老镇区。

新型城镇化的科学内涵

新型城镇化的科学内涵及其实践意义 新型城镇化是以城乡统筹、城乡一体、产城互动、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为基本特征的城镇化,是大中小城市、小城镇、新型农村社区协调发展、互促共进的城镇化。新型城镇化的核心在于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着眼农民,涵盖农村,实现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和公共服务均等化,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共同富裕中国正在进行的新型城镇化,是国家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不但是解决已经进城的几亿农民工及其家属享受公平待遇问题,而且对于扩大消费、拉动经济增长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更是对世界历史有影响的的大事。 作为位于祖国西南部的集民族、边疆、山区、贫困“四位一体”的省份,XX省与全国同步实现新型城镇化,更是具有重大历史与现实意义的壮举。 一、影响世界的重大意义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美国经济学家约瑟夫·斯蒂格利茨曾说,21世纪初期对世界影响最大的两件事,一个是新技术革命,另一个是中国的城市化。中国这场预计未来20年内由3亿农民移居城市的新型城镇化带来的变革,将为中国转向以消费为主导的经济增长、提振世界需求释放巨大动能。 (一)我国的城镇化能够使地球上十几亿人迈入现代化行列,这本身就是对人类历史发展的巨大贡献。 中国人口占世界人口的近1/4,中国的稳定和发展是维护世界和平、促进世界发展的重要力量。从全球X围来看,中国走新型城镇化道路,在实现社会公平、自然资源消耗、生态环境保护问题等方面都起着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重要的作用。马克思曾深刻指出:“一个民族内部的分工,首先引起工商劳动同农业劳动的分离,从而也引起城乡的分离和城乡利益的对立。分工的进一步发展导致商业劳动同工业劳动的分离。同时,由于这些不同部门内部的分工,共同从事某种劳动的个人之间又形成不同的分工。这种种分工的相互关系取决于农业劳动、工业劳动和商业劳动的经营方式(父权制、奴隶制、等级、阶级)。在交往比较发达的条件下,同样的情况也会在各民族间的相互关系中出现。”我们总结了建国后的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摒弃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道路,牢牢抓住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正确路线,终于实现了国际的和平崛起。中国的和平崛起是以发展不同规模、不同层次、不同水平的利益共同体为基础的,具有全方位性和开放性,不以任何国家的衰败为前提。中国顺应历史发展和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趋势,及时调整和转变发展战略,抓住发展战略机遇期,积极参与世界分工与竞争,不断发挥自身优势,朝实现国家的现代化目标不断前进,使14亿多的人民生活初步实现小康,国民文明素质不断提高,这本身就是对人类历史的巨大贡献。 (二)中国坚持走新型城市化道路,为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提供了可以借鉴的经验。 中国曾经遭受西方列强的残酷剥削和掠夺,人民生活痛苦不堪,城市化和现代化只是不能实现的梦想。新中国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转变而来,是在一个非常差的底子上,而且是在常年战争的废墟上开始建设的。这一点与许多当年也是殖民地和半殖民地的国家有很大的相似之处。发源于欧洲的工业革命向全球的扩X,是现代世界演进的方向,异质的其他民族除了调整自身,很难抵抗得住这种文明形态的挑战。于是,无论出于被动还是主动,欧洲之外的民族,

新型城镇化-文章

跟随新型城镇化步伐,由速度优先转向协调可持续经营 ----地方投融资平台未来转型方向初探 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强力推进,地方投融资平台也迎来了一波又一波的发展浪潮,数量与规模均呈现膨胀之势。在三十多年快速城市化后,原有“摊大饼”式的城市扩张所带来的种种弊端越来越明显,中央政府适时提出“新型城镇化”的发展理念,这必然对以服务地方建设为主要目的的投融资平台产生深刻影响。“新型城镇化”到底有什么内涵,地方投融资平台如何适应新时代的变化呢? 一、中国城镇化的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工业化进程加速,我国城镇化经历了一个起点低、速度快的发展过程。1978-2013年,城镇常住人口从1.7亿人增加到7.3亿人,城镇化率从17.9%提升到53.7%,年均提高1.02个百分点,取得的成就举世瞩目。 中国城镇化在取得显著成绩的同时,也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 盲目追求城镇化速度。一些城市“摊大饼”式扩张,盲目追求城镇化速度和城镇化率,大搞基础设施建设和房地产开发投资,造成很多“空城”,占地过多。一些地方过度依赖土地出让收入和土地抵押融资推进城镇建设,加剧了土地粗放利用,浪费了大量耕地资源。 “人的城镇化”滞后。2011年,中国城镇化率的官方统计数字是51.27%,但城镇户籍人口占总人数的比例却只有35%,前后相差的16个百分点。户籍制度的限制,导致这些已进城和将进城的农民并未享受到和城镇居民平等的公共服务,在就业、教育、医疗卫生、保障性住房等诸多方面与城镇户籍居民相差甚远,不能真正融入城市社会,处于“半市民化状态”。 城市之间、城乡之间发展严重不平衡。我国的城乡之间严重不平衡,比如2009年我国的城乡收入差距达到了3.33比1,考虑到各种福利差距,这个差距可能达到6比1或更多。我国城市之间的发展不平衡发展同样严重,城镇空间分布和规模结构不合理,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不匹配。部分特大城市主城区人口压力偏大,中小城市集聚产业和人口不足。 “城市病”困扰城镇化。城市管理服务水平不高,“城市病”问题日益突出。一些城市空间无序开发、人口过度集聚,重经济发展、轻环境保护,重城市建设、轻管理服务,交通

新型城镇化的内涵阐述

新型城镇化的内涵阐述 摘要:新型城镇化,精细管理将体现在“信息化”、“智能化”。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可见未来的城镇化进展中不再是钢筋水泥式的“城市化”,更强调消费结构升级、信息化城市、智能化城市。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内涵;三化; Abstract: A new type ofurbanization,finemanagement will bereflected in the”information”,”intelligent”.Eighteen majorreport clearly pointed out:adhere to the road ofnew industrialization,informatization,urbanization,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promote the integration ofinformatization andindustrialization, industrializationandtownmutualcoordination ofbenign interaction,urbanization and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industrialization,informatization,urbanization,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development.Visibleurbanizationprogress in the futureis no longer areinforcedcementtype”city”, more emphasis on theupgrading of the consumption structure,informationcity,smartcity. Key words:new urbanization;connotation;three 前言: 城镇化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意义重大,但是传统城镇化模式不可持续,必须探索新型的城镇“全面、内涵增长”发展模式。新型城镇化模式的基本内涵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方针,坚持协调、可持续推进的原则。人口城镇化为核心内容,以信息化、农业产业化和新型工业化为动力,为发展方式,以政府引导、市场运作为机制保障,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建设城乡一体的城市中国。政府应通过制定战略与规划、提供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完善制度与政策、加强监督与管理积极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 1、“新型城镇化道路”具有这样几个特点和要求: (1)规划起点高。城镇要科学规划,合理布局,要使城镇规划化城市建设、发展和管理中始终处于“龙头”地位,从而解决城市建设混乱、小城镇建设散乱差、城市化落后于工业化等问题。(2)途径多元化。中国地域辽阔、情况复杂,发展很不平衡,在基本原则的要求下,中国城镇化实现的途径应当是多元的。中国东中西部不一样,山区、平原不一样,不同的发展阶段要求不一样,不同地域特色不一样……不能强调甚至只允许一种方式。与工业化的关系处理也应

关于新型城镇化发展战略的建议-2013-11-4

关于新型城镇化发展战略的建议 2013/11/4 来源:光明日报 “中国特色城镇化发展战略研究”课题组 改革开放30多年来,城镇化的持续快速发展,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如何继续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是事关我国现代化事业成败的重大战略。由中国工程院和清华大学共同组织的重大咨询项目“中国特色城镇化发展战略研究”日前正式结题。项目由中国工程院院士徐匡迪担任负责人,20多位院士、100多位专家参加。经过一年多的广泛调研和深入研究,该项目对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战略提出了一系列政策性建议。这份报告也成为项目组就城镇化问题向中央提建议的重要依据之一。该报告包括1个综合报告和8个课题。 城镇化是工业革命以来世界各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必然过程,也是新中国6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现代化建设的结果。随着当前国家改革开放事业的进一步深入,如果顺势而为、妥善引导,城镇化将会释放巨大的内需潜力,成为带动经济发展的持续动力;走得不好,现有的“城市病”将蔓延,影响现代化进程,无法顺利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是事关我国现代化事业成败的重大战略。 传统的城镇化模式不可持续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城镇化持续发展,截至2012年底,城镇化率已达52.57%,城镇人口约7.2亿。中国正在从一个传统农业大国,转变为城镇化水平与世界基本持平的城市型国家。13亿人口大国的城镇化持续发展,为中国和世界的发展进步作出了巨大贡献,得到国际社会的充分肯定。 但是,囿于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我国城镇化多年所积累的矛盾和问题已越来越突出。一是城镇化质量不高,城镇化率统计指标高于实际的户籍非农业人口比重15个百分点左右,城镇人口中1/3的流动人口群体无法享受城镇待遇;农民工整体上技术能力缺乏,难以适应产业转型升级的要求;新生代农民工无务农意向,“不融入”或“半融入”的城市现象突出,成为提高消费、拉动内需的制约瓶颈和社会潜在的不稳定因素;农村精英流失、农业现代化发展受限、农村空心化的现象日益显现。二是资源环境约束瓶颈突出,生态环境形势严峻,区域性复合型

中国城镇化进程分析

中国城镇化进程分析调查报告 【内容摘要】 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发以来我国的城镇化取得了长足发展,我国在城镇化的过程中不断摸索创新,逐渐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型化城镇化发展道路,同时城镇化作为一种影响极为深远的社会经济变化过程,在其发展的过程中还面临着诸多问题。本文在调查,搜集资料,参考文献的基础上首先对我国城镇化的历史,现状,发展中的问题等做出说明分析;然后深入探讨了目前城镇化的典型案例并对未来城镇化给出建议及意见。全文分三部分,第一部分介绍我国城镇化的概念及相关基本情况,第二部分指出城镇化中所涉及的经济结构,户籍等一系列问题并归纳相关原因;第三部分结合政策指出解决城镇化过程中问题的相关建议并通过分析案例来解读新型城镇化如何引领中国城镇化道路健康发展。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中国特色人口城镇化未来发展 一﹑有关城镇化的概念及我国城镇化的基本现状 城镇化顾名思义是指农村人口转化为城镇人口的过程,从国际的普遍经验来看,城镇化是与人的发展水平密切联系的。城镇化是现代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城镇化有助于普及基本公共服务,提高公共服务的质量,从而促进人民教育水平和健康水平的提高。城镇化有助于促进政府治理的改善。当农民离开农村聚集在城市之后,会从多方面影响政府治理。城镇化使政府与民众的距离空前的拉近了,政府及其官员的一举一动变得更容易观察和监督。从长期看,城镇化还有助于促进公平的发展,逐步缩小城乡和地区发展差距。 中国是世界上城镇起源最早的国家之一,然而,就中国的现代城镇化发展而言,其历史只有50多年。实际上,由于20世纪80年代以前国家现代化的发展目标强调的是国家工业生产体系的建设(工业化),中国现代城镇化的发展相当缓慢。中国的城镇化35年来取得巨大成就。数据显示,1978年中国的城镇化率是17.9%,2012年达到52.6%。这意味着,在过去34年中,中国的城镇化率提高34.7个百分点,平均每年都要达到1个百分点以上。中国实际城镇化率已达

我国新型城镇化内涵研究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3212947580.html, 我国新型城镇化内涵研究 作者:李应子 来源:《青年时代》2016年第13期 摘要:新型城镇化是以城乡统筹、城乡一体、产城互动、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 展为基本特征的城镇化,是大中小城市、小城镇、新型农村社区协调发展、互促共进的城镇化,正确认识中国新型城镇化道路的主要内涵对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有重要指引作用。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由来;内涵 随着国内学者对传统城镇化发展模式经济性和可持续性进行深入研究,“新型城镇化”的提法应运而生。中国新型城镇化区别传统城镇化的典型特征,它是根据时代特征和现实国情探索的一种新的城镇发展模式,其表现主要内容:坚持以人的城镇化为发展目标,以新型工业化为新型城镇化发展动力,以统筹各种关系为新型城镇化发展的重要发展路径。 一、新的发展目标——坚持人的城镇化 中国新型城镇化是“人的城镇化”,把“增加人的福祉”作为城镇化发展的前提。“人的城镇化”区别于“物的城镇化”,二者是不同的发展理念和发展思路。“人的城镇化”是实现地域转 移、职业转换和身份转变,实现就业方式、人居环境、社会保障等系列由乡到城的转变,这个过程不仅包括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的变化,而且还包括人们价值观念、思想观念、生活观念的转变。“物的城镇化”主要是指城市规模的扩张,建设用地的不断增加,资源要素不断向城市集中,其核心是土地的城镇化。“物的城镇化”是“人的城镇化”的物质基础和基本前提,“人的城 镇化”是“物的城镇化”的基本动力和发展目标。如果只是追求“物的城镇化”,即便是经济发展 速度再快,生活居住空间再宽敞,但是没有健康的工作环境、舒适的居住环境,缺少了人文关怀的发展理念,忽视对人的基本价值关注,这种城镇化也失去真正的价值和意义。“人的城镇化”和“物的城镇化”的协调发展才构成了中国新型城镇化道路根本内容。 中国新型城镇化要求从过去重视“量”的扩张转变为对“质”的提升,从“外延式”到“内涵式”的转变。新型城镇化不是简单地“造城运动”,而是重视城镇化的质量,实现“人的城镇化”,让广大农民工能享受到市民一样的公共服务,过上像市民一样的生活,这才是中国新型城镇化的根本意义所在。换言之,中国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能不能很好地实现“人的城镇化” 二、新的发展动力——实施新型工业化 中国新型城镇化是以新型工业化为主要发展动力,新型工业化开启了中国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动力源泉,把中国城镇化建设推到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从世界各国城镇化发展的规律来看,城镇的诞生和发展与工业化发展的程度有密切的关系,城镇化水平是随着工业化水平提高

新型城镇化建设路径

2014-2018年中国新型城镇化建设路径及投资形势预测专题分析报告 【简介】 由于近期发现华经视点公司原创报告目录被多家网站严重抄袭,华经视点公司已通过法律途径处理此事。任何网站或媒体均不得转载或引用!为了维护客户的利益及保障您所购买报告的准确以及真实性,请您直接从中国行业研究报告网购买正版报告并享受VIP级别的高端售后服务。 此报告为多用户报告,如果您有更多需求,我们会重新修订报告研究框架,并做出合理的报价。 【目录】 第一章中国新型城镇化建设背景分析 第一节中国新型城镇化的发展背景分析 一、中国城镇化进程滞后的影响分析 二、中国新型城镇化发展背景分析 三、中国新型城镇化面临挑战分析 第二节中国城镇化水平发展现状分析 一、中国城镇化发展历程分析 二、中国城镇化发展特点总结分析 三、政府在城镇化过程中的动力机制 第三节中国新型城镇化进程带来的影响分析 一、新型城镇化进程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 二、新型城镇化对中国财政货币政策的影响 第四节中国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政策框架分析 一、历次推进城镇化建设政策汇总分析 二、中国新型城镇化相关产业政策规划 三、新型城镇化的制度设计与政策框架 第五节中国未来城镇化的潜力与空间预测 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国际比较 二、农村人口转化基数存在潜力 三、从城镇人口增速看可行性 四、从城镇就业岗位供给看可行性 第二章中国新型城镇化建设动力机制分析 第一节政府调控对城镇化建设的影响 一、政府调控对城镇化的引导作用分析 二、政府调控对城镇化的推动与支持作用分析 三、政府调控对城镇化的约束作用分析 第二节经济环境对城镇化建设的影响 一、经济实力对城镇化建设的推动作用分析 二、产业发展对城镇化建设的推动作用分析 第三节生产要素流动对城镇化建设的影响 一、资本投入对城镇化的推动作用分析 二、劳动力资本对城镇化的推动作用分析 第四节自然环境对城镇化建设的影响

新型城镇化的基本模式_具体路径与推进对策

新型城镇化的基本模式、 具体路径与推进对策 倪鹏飞 内容提要城镇化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意义重大,但是传统城镇化模式不可持续,必须探索新型的城镇化发展模式。新型城镇化模式的基本内涵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方针,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推进”的原则,以人口城镇化为核心内容,以信息化、农业产业化和新型工业化为动力,以“内涵增长”为发展方式,以“政府引导、市场运作”为机制保障,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建设城乡一体的城市中国。政府应通过制定战略与规划、提供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完善制度与政策、加强监督与管理积极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发展模式人口城镇化内涵增长 引言 城镇化是由科技进步、社会生产力发展所引发的,分散聚居在农村功能区域的农业人口转为集中聚集在非农功能区的非农人口,进而传统乡村社会转为现代城市社会的历史过程。城镇化人口不是标签意义上的城市人口,而是享受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人口。城镇化地区不是行政和地理意义上的区域,而是承载非农人口和非农产业的功能区。城镇化不仅表现为城镇数目的增多、城市面积的扩大、城市人口增加,还包括人口职业的转变、产业结构的转变、空间形态的变化,也包括人类社会的组织方式、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变化,由此导致经济、社会、文化、环境和人的变化。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演绎了波澜壮阔的城镇化史诗,也有力地支撑了中国经济增长的奇迹。截至2011年,中国城镇化率超过50%,拥有6.9亿城镇人口,设市城市655个,小城镇近20000个,已初步形成以大城市为中心、中小城市为骨干、小城镇为基础的多层次的城镇体系。但目前中国已经进入城镇化的中期阶段,传统的以经济发展为中心目标、以外向型工业化为中心动力、以地方政府为主导、以土地为主要内容、以规模扩张为发展方式、以物质资本大量投入为驱动要素的城镇化模式已不可持续。这种城镇化模式的问题突出表现在,人口不完全城镇化:按照常住人口计算的城镇化率已达50%,而享受均等公共服务的城市户籍人口仅仅达到35%;土地过度城镇化:过去30年城市人口增长1倍,建成区面积增加了接近4倍;城市发展失序:大量人口向行政级别高的中心城市聚集,中等城市发展相对缓慢,小城市功能不完善,小城镇比较分散。这种城镇化模式还带来了资源大量消耗、空间过度集中、经济结构失衡、环境严重污染、社会矛盾激化等一系列问题,一些城市和乡村患上了比较严重的“城市病”和“乡村病”。 今天,全球超过50%以上的人口居住在城 78

全面理解新型城镇化内涵

全面理解新型城镇化内涵 李小建 虽然城镇化是发达国家较早出现的现象,但不同国家的国情各异,发展路径和表现形式也各具特色。我国总结国内外城镇化发展的经验教训,提出了新型城镇化发展思路。这是立足我国具体国情对城镇化路径和实现方式的创新探索。 我国城镇化自改革开放后进入快速发展期,呈现三个主要特点:第一,政府主导的城镇化推动了城镇化快速发展,但也带来诸如资源配置低效、土地资源浪费、地方债务负担沉重等问题。第二,大批农村富余劳动力到城镇寻找新的就业机会,但由于我国长期实行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这些人中的大部分并没有真正成为市民,致使土地城镇化快于人口城镇化。第三,小城镇的发展对带动地方经济、吸纳就业、增加当地居民收入起到一定作用,但也存在资源浪费、基础设施薄弱、环境污染等问题。城市发展规模不大,难以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实现规模经济,难以形成强大的经济增长中心、辐射带动较大区域的发展。 发达国家城镇化虽然促进了经济社会变革,但其伴生的“城市问题”却始终困扰着政府和社会。首先,交通拥堵。交通拥堵是世界性的城市难题,不少城市通过拓道路、建高架、修轻轨、铺地铁等技术及设施改善的方法增加容量,或是通过限行、控制个体交通等方式实施交通管制,但大部分城市

未能彻底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其次,环境污染。发达国家城镇化过程中都出现过严重的环境问题。城市人口和经济活动密集,细菌、病毒和微生物容易通过大气、水体、土壤、食品、人类交往等途径传播滋生,危害人类健康。再次,地价上涨过快。人口、经济活动集聚带来土地增值,但也导致地价快速增长,由此产生严重的房地产泡沫。第四,城市贫困。城市人口过剩和就业机会不足相伴,加上一些制度不合理,致使贫富差距拉大。 我国的新型城镇化既包含对我们过去城镇化道路经验教训的总结,也包含对西方城镇化过程中出现问题的思考和规避,更包含对未来城镇化前景的新设想,是对我国城镇化模式的新构思。新型城镇化内涵十分丰富,其中以人为本、低碳节约、格局优化、新技术引领这四点非常重要。 以人为本。以人为本在哲学层面上是对传统城镇化的扬弃。传统城镇化把物质财富的增加作为实现手段和追求目标。新型城镇化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推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公平正义和谐,人是城镇化的主体。在理论层面,以人为本是对传统城乡二元结构的突破。新型城镇化突出城乡统筹、工农互惠,强调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协调推进,摒弃了“城市偏向”和“忽视乡村”的发展思维。在实践层面,以人为本是在对中国城镇化条件慎重考量的基础上,最大程度

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现实意义

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现实意义 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现实意义 新型城镇化是以城乡统筹、城乡一体、产城互动、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为基本特征的城镇化,是大中小城市、小城镇、新型农村社区协调发展、互促共进的城镇化。新型城镇化的核心在于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着眼农民,涵盖农村,实现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和公共服务均等化,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共同富裕。 一、城镇化现状 城镇化是指人口向城镇集中的过程。这个过程表现为两种形式:一是城镇数目的增多;二是各城市内人口规模不断扩大。而新型城镇化则是在坚持以人为本、三个代表和科学发展观,以新型工业化为动力,做好大中小城市和城镇、农村的协调发展。 以新型城镇化为主题的改革之音逐渐高亢。“城镇化是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所在”“走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新型城镇化道路”从“十八大”到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再到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新一届中央领导同志多次强调新型城镇化,并进行了重点部署。这向国内外发出一个强烈的信号――新型城镇化,将成为撬动中国未来发展的一个战略支点。 以往的城镇化注重粗狂式的用能、用地,导致了能源的大量浪费,城镇化远远落后于工业化,对于城镇的协调发展产生了一定负面影响。就城镇化的主要途径就是对土地的规划利用上,通过很低的价格从农民或弱势群体上获得土地,利用招商引资吸引外界有实力的企业或个人来投资从而增加经济总量,哄抬了房价增加了政府税收,在通过城镇化吸引农民向城市移民。在旧城镇化中,弱势群体和中低收入的群体是最大的受害群体,政府有关部门和开发商成为了最大的获利群体,进一步导致了社会贫富差距的扩大,增加了社会的矛盾,成为了社会进一步和谐发展的阻碍。 二、新型城镇化的意义

农业特色小镇经典案例分析

农业特色小镇经典案例分析 田园综合体是集现代农业、休闲农业、田园生活于一体,跨产业、跨功能的综合体。发展田园综合体需要做到发展优势项,做出特色,保存长久生命力,这样才能使之得到循环持续健康发展。本文在分析国内外田园综合体建设成功案例的基础上,力图归纳总结田园综合体的运营模式、盈利模式及对投资田园综合体的启示。 一、台湾清境农场——“小瑞士” 休闲农业的发展促进了台湾农业的成功转型,甚至可以说至关重要的作用。“三产”融合促进了台湾农业旅游经济的发展。台湾休闲农业起源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至今已有三十多年的发展历史,目前台湾的休闲农业已经走红国际市场,香港、新加坡、马来西亚、中国大陆等地的游客不断增多。 清境农场是台湾休闲农业的经典项目之一,创建于1961年,位于台湾南投县仁爱乡,临近合欢山,面积700公顷,海拔1748米,有“雾上桃源”的美名,是台湾最优质的高山度假胜地。 清境乡村农场利用优质的草场和山地景观资源,打造特色农场和风情民宿,吸引游客远离城市,体验独特的山地田园风光。 清境乡村花园--来自世界各地的花花草草所交织成的百花风貌,让人仿佛置身于欧洲世界,清境农场也因此而有“小瑞士”之美名。登高远眺清境云雾,山岚徐徐弥漫,如梦如幻,小瑞士花国又有了“雾上桃源”这一美称。 “挪威森林广场”、“阿尔卑斯双塔”、“落羽松步道”、“主题花园”等,皆环绕着“天鹅湖”而建,欧洲花园般的景色让民众可以放松身心,别有洞天的景色,辽阔的绿意,遍洒的花海,使人心旷神怡,令人流连忘返。 清境乡村亲子体验—海拔2000多米的草原上,小朋友可以自由自在地奔跑,更可以和羊咩咩合影,分队表演令人赞叹,工作人员会给小朋友讲解羊咩咩的趣事,讲述清境农场的历史。大溪花海农庄是春天常在的地方,台湾人气剧《流星花园》里面的薰衣草花海就是在

(十八大讨论)广州新型城市化的基本内涵

1、广州新型城市化的基本内涵是什么? 答: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转型升级为主线,以民生幸福为主旨,更加注重以人为本,更加注重可持续发展,更加注重创新发展动力,更加注重优化发展空间,更加注重统筹城乡发展,更加注重体制机制创新,努力走出一条经济低碳、城市智慧、社会文明、生态优美、生活幸福的特大型城市科学发展之路。 广州新型城市化的新布局是什么? “一二三”城市空间布局。即:一个都会区、两个新城区、三个副中心。(1)一个都会区指中心城区,包括越秀区、海珠区、荔湾区、天河区、黄埔区、白云区北二环以南、萝岗区南部(不包括知识城)、番禺区北部(以沙湾水道以北)。 (2)两个新城区指南沙滨海新城和东部山水新城。 (3)三个副中心指花都、增城、从化三个副中心城区。 十八大报告提出要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您对此有何看法? 针对如何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我认为城镇化具有多重联动效应,是新阶段最大的内需潜力所在和发展的强劲引领。健康推进城镇化建设,必须优化空间布局,按照区域统筹、城乡一体、全域规划的要求,推进县域城乡规划全覆盖,同时要尽快建立城乡一体化的公共服务制度,以及基本公共服务的社会参与机制,大力推动社会事业协调发展,促进城乡保障均衡。我们要紧紧抓住农村富民安居工程建设来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并要不断推进城市化进程,真正实现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相互促进,一体发展的新型城乡关系。 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那么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的具体路径有哪些呢? 从我国的现实情况出发,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应从以下路径入手: 一、统筹城乡建设规划,构建科学合理的城乡空间布局 二、统筹城乡产业发展,培育有机结合、连接互动的城乡产业体系 三、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打造城乡联动发展的物质基础 四、统筹城乡公共服务,缩小城乡社会事业发展的差距 五、统筹城乡劳动就业和社会管理,加快建立统一的劳动力市场

近年来重庆市城镇化发展情况对比分析

近年来重庆市城镇化发展情况对比分析 为了客观认识我市的城镇化发展状况,我们整理了1996年至2007年全市、2000年至2006年(注:因国家未公布2007年分省市的城镇化率,各省市数据只能到2006年)全国、各省 市及相邻省的省会城市的城镇化率资料,拟用对比分析的方法,从中总结经验,发现存在的差距,以鞭策我们又好又快地向前发展。 一、直辖以来我市城镇化发展概况 1、直辖以来城镇化率快速增长 2007年,我市城镇化率达到了48.3%,较上年上升了1.6个百分点,城镇人口达到了1361.35万人,较上年增加了50.06万人。与1996比较,城镇化率上升了18.8个百分点,城镇人口增加了513.14万人(见图1)。 从图1可以看出,全市的城镇人口和城镇化率都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高,城镇人口由1996年的848.21万人上升到1361.35万人,增长幅度达到了60.5%,年均增加46.65万人,城镇化率由1996年的29.5%上升到2007年的48.3%,年均上升1.7个百分点。 2、我市“一圈两翼”城镇化发展不平衡 2007年,“一圈”的城镇化率为61.3%,“两冀”的城镇化率仅为29.0%,还不足“一圈”

城镇化率的一半,其中渝东北冀城镇化率为31.0%,渝东南冀城镇化率仅为23.0%,呈现出了“一高两低”的格局(见图2)。 从2000年到2007年,全市城镇化率共上升了12.7个百分点,其中“一圈”上升了12.3个百分点,渝东北冀上升了12.7个百分点,渝东南冀上升了11.1个百分点。 二、我市城镇化率与全国及中、东、西部地区比较 从1996年到2006年,我市城镇化率由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个百分点发展到高出全国平均水平2.8个百分点,提高速度比全国快3.8个百分点。 从各省来看,2000年人口普查时,我市的城镇化率在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排第15位,经过几年的发展,排位上升,2005年上升到13位,2006年排位进一步上到第12位,已处于全国中等偏上水平。 从分地区来看,2006年,我市城镇化率低于东部地区,高于中部和西部地区。从城镇化率提高速度看,2000年到2006年,东、中、西部地区的城镇化率分别以年均1.40个百分点、1.23个百分点和1.17个百分点的速度上升,而我市则以年均1.85个百分点的速度上升,快于中、东、西部地区的平均提高速度(见表1)。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基层社会管理创新途径探析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基层社会管理创新途径探析城镇化是实现现代化的必经途径,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崛起的关键着力点。经过三十多年的改革发展,历经几个发展阶段,我国城镇化建设已进入提升发展质量的新阶段,要实现新型城镇化的“新”意,必须加快“五位一体”建设,全面深化改革,而基层社会管理创新是社会建设中尤为关注的重点。在城镇化建设过程中,由于长期受到“GDP”考核大棒的影响,基层政府往往更加重视经济发展,社会管理在很多时候处于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尴尬境地,许多影响社会稳定的苗头不能得到有效遏制,各种稳定隐患增多,群体性事件易发多发。特别是,大规模的城镇化快速推进的过程中,所带来的社会阶层分化、流动人口急剧增加、失地农民被城市化、社会公平性不足、城市认同感低等许多新情况新问题给基层社会管理带来了新挑战。 由于传统城镇化的建设由来已久,政府和学术界都对其所存在的问题及改进途径进行了广泛探讨,但在新型城镇化建设大浪潮中,如何提升基层政府的有效治理水平,加强农村转入城市这个动态阶段社会治理,推进社会和谐稳定建设,相对却没有更多地涉足。因此,研究新型城镇化下的基层社会管理创新,对加强社会建设和促进社会发展都具有很强的实践意义。本文通过文献分析法、案例分析法、比较分析法和调查研究法,先是对国内外相关理论、新型城镇化和基层社会管理的概念及特征等进行了分析和综述,给本文的实践创新提供理论支撑;然后分析了新型城镇化过程所衍生的系列社会问题,同时对当前我国基层社会管理现状进行了调查研究,对其不能满足新形势发展要求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最后从原则要求和实效路径两方面提出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基层社会管理改革与发展的建议。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