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特定电磁波治疗仪操作流程培训教材

特定电磁波治疗仪操作流程培训教材

特定电磁波治疗仪操作流程培训教材
特定电磁波治疗仪操作流程培训教材

特定电磁波治疗仪操作流程培训教材

特定电磁波治疗仪

操作流程:

1.将电源插头座插入220V插座,开启电源开关,第一次开机预热10min左右,即可进行治疗。

2.照射部位:病灶区直接照射穴位照射。

3.照射时间:30min每次,每日1次,10次为1疗程。隔3天后进行下一疗程。

4.照射距离:距板面20cm外或病人自觉舒适为宜。

注意事项:

1.治疗时照射部位必须完全裸露,否则影响疗效。

2.照射面部时,应对双目采取保护措施,以免发生眼球干涩现象。

3.治疗仪应防止剧烈震动、受潮、注意保护板面、照射头温度高,避免烫伤。

4.加热电阻丝损坏后,请及时更换。

红外偏振光治疗仪

操作流程:

1.患者取坐位或卧位,暴露照射部位

2.在治疗部位根据病情选好治疗点

3.开机,设置好治疗时间、治疗功率,偏振光治疗头紧贴患部,治疗头距

患部10厘米左右,按启动键开始治疗。

禁忌症:

1.禁对眼睛、性腺部、阴部、孕妇腹部进行照射

2.禁对光线过敏者,出血性疾病患者

3.新生儿、婴儿

4.恶性肿瘤,心脏病安装起搏器者

5.医嘱认为不适宜者

注意事项:

1.最大功率照射部位同一部位时间过长会引起烫伤

2.照射2—3分钟后应及时询问患者感受,随时调整功率,谨防烫伤。若出

现水泡,自然恢复即可

3.黑色素瘤、褐斑时谨防烫伤

4.避免用黑颜色标记照射部位。标记应环绕照射部位并垂直于照射光斑之

外,勿与照射部位重叠

5.严禁隔找衣物照射

6.告诉患者以温热感觉为好,光照过热时不要强忍。要依患者的感觉及时

调整“输出功率”或“输出模式”,以免造成烫伤

7.对糖尿病引起的趾坏死患者或刚做完神经阻滞的患者,因患者患处感觉

障碍,B型治疗头“输出功率”不要过大

骨质增生药物电泳治疗仪

操作流程:

一.使用前的准备

1.首先将仪器“电源开关”关闭,将“能量调整”旋钮逆时针方向旋回“0”位

2.将“电热切换开关”置于“关”位

3.将电源线插头插入仪器“电源插口”中,另一端接通220v电源

4.旋转并且打开仪器上盖,内有电疗、电热输出插口

5.仪器定时功能说明:打开电源开关,电源指示灯亮,频率指示灯闪烁,开始自动计时,20min后,电疗、热疗同时停止,蜂鸣器鸣响提示。若需继续治疗,则关闭电源开关,重新将“能量调整”旋钮逆时针方向旋回“0”位,重新开启

二.热疗

1.将“电热垫”插头插入仪器“电热输出”插口中

2.电热垫方垫放入电热垫固定套内,根据治疗部位的不同将电热垫放在患者接受热疗部位(贴身衣物不易过厚),用固定带捆扎固定,不易固定部位建议用自备沙袋压覆。

3.将“电热切换开关”切换至“强”档,电热指示灯来那个,电热垫开始升温,根据患者耐受情况,电热垫达到合适温度后可将“电热切换开关”切换至“弱”档,是电热垫保持一定温度进行热疗

4.热疗20min后自动停止。若需继续治疗,则关闭电源开关后重新开启

三.电疗

1.将棉布垫用温水浸透,轻轻挤出多余水分

2.将浸湿的棉布垫平铺在患者皮肤上,上面依次放置电极板,外部用固定带捆扎固定

电极板导电面(黑色)朝向皮肤,棉布垫紧贴皮肤,使电极板雨皮肤无直接接触

对于不易用固定带固定的穴位和部位(如:颈部、肩部等位置)应自备沙袋压覆固定。

3.将“电极板”插头插入仪器“电疗输出”插口中

4.

顺时针方向徐徐旋转“能量调整钮”,患者身体与电极接触部位产生锤击感,随着输出能量逐渐增大,锤击感逐渐增强,知道患者能耐受后将“能量调整钮”回旋当前刻度的1/3进行电疗,治疗20min后自动停止;若需继续治疗,则关闭电源开关后重新开启。

五.治疗结束

1.将“能量调整钮”反旋至“0”位

2.将“电热切换开关”、“电源开关”关闭

3.将电热垫、电极板取下,棉布垫、革垫进行清洗消毒处理。

4.一般每天治疗一次,每10次为一个疗程,各疗程之间应休息3-5天。急性期患者可一天治疗两次,3-5天为一个疗程。

禁忌症

心脏病或心脏起搏器植入者;对电流不耐受或不自愿者;癫痫患者或精神严重障碍者;治疗部位皮肤破损、局部炎症、体内有金属异物以及皮肤感觉异常者;孕妇及10周岁以下儿童。

电脑中频治疗仪

操作流程:

1.开启电源,输出旋钮应在零位,患者取舒适体位,暴露施治部位,冬季应注意保暖;

2.选好电极、衬垫,确定放置方法,先将衬垫用水浸湿,金属板极不可直接接触患者皮肤;

3.缓慢增加电流,至患者最大耐受量为止;

4.治疗中根据患者适应程度,可逐渐增减电流强度,至患者耐受量;

5.治疗完毕,缓慢将电流降至零,关闭电源,取下电极板,整理好设备,摆放整齐,擦拭干净,备用。

注意事项:

1.治疗前应检查机器、电极、衬垫、导线是否完好,是否能正常运转;

2.电极板应均匀接触皮肤;

3.两电极间无电阻时不可相碰,以防短路;

4.对烧伤疤痕,电极板可放置在瘢痕两侧;

5.如治疗部位有皮肤破损,应避开或处理后进行治疗;

6.告知患者治疗过程中应有的感觉,如有灼痛等不适情况,要及时告知工作人员,立即将电流减小或停止治疗;

禁忌症:

1.急性湿疹

2.出血倾向性疾病

3.恶性肿瘤

4.急性炎症

5.局部金属异物

6.植入心脏起搏器

7.孕妇下腹部

氧气瓶

操作流程:

使用前的准备和检查:

使用前必须到法定的医用氧气站充装氧气。检查氧气储量、打开气瓶开关,观察氧压表的指示即可知储氧瓶内的储氧量,如压力氧量小于

0.05-0.1MPa时应补充医用氧气。

加湿器的使用

1.使用时拧下上盖,往加湿器中加入蒸馏水或冷开水至上下水位标线之间,拧紧上盖,水位低于下标线时及时补加水。

2.按加湿器上部的标记,将供氧器出氧管接到加湿器的供氧嘴上,将吸氧管

接到加湿器的出氧嘴上,切勿接反。

3.使用前仔细检查导氧管、吸氧管、加湿器、是否清洁。

4.当氧气通过加湿器时,可以看到杯内有气泡出现,表示加湿器工作正常。

吸氧

1.缓慢打开气瓶开关,根据需要调节至适当流量再将输氧鼻塞插入鼻前庭部位即可输氧。

2.吸氧完毕先拔出鼻塞关闭气瓶开关,待压力降至0时再关闭流量调节阀。

注意事项:

1.充装氧气必须到法定的医用氧气充装站。

2.加湿器严禁倾斜。

3.使用环境温度不得超过40℃。

4.气瓶开关,开启与关闭应缓慢,不要用力过猛。

5.供氧器应严禁沾染油污,严禁碰撞、扔摔、远离热源、火种及易燃易爆物品,避免强日光直接照射,不得粘贴橡皮膏。

6.非使用期间,气瓶开关必须处于关闭状态。

7.气瓶内氧气压力不得低于0.05MPa。

8.产品出现故障不能继续使用,也不得随意拆卸,及时和经销商或厂家联系。

9.按瓶肩部钢印时间,每三年送具备法定资格的检验单位进行检验。

10.缺氧性疾病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选择氧流量大小。 11.第一次向氧气瓶内充氧时应进行医用氧置换。

熏蒸治疗机

操作步骤:

1.素质要求:仪表端庄,衣帽整洁,洗手,戴口罩

熏蒸治疗机操作步骤

2.评估:患者发病部位、症状、相关因素、既往史及心理状态等

3.物品准备:中药熏蒸床检查,药液、盛放药液容器,水温等。

4.患者准备:核对姓名,诊断部位,做好解释,关闭门窗,屏风遮挡,取适宜体位,暴露熏蒸部位。

5.定位:再次核对,确定熏蒸部位,病根据不同疾病准备不同药物。

6.熏蒸:将中药倒入容器,根据不同部位按要求熏蒸。

7.观察:定时观察熏蒸床运作情况,病询问患者有无不适。

8.熏毕:清洁局部皮肤,擦干。

9.整理:协助患者衣着,安排舒适卧位,整理床单,用物清洗整理好,归还原处,洗手。

10.评价:体位及皮肤情况,药液温度,患者感受等。

11记录:记录并签名

空气压力波治疗仪

◆空气波压力循环治疗功能与动静脉脉冲压力治疗功能(动静脉足泵)两种治疗功能集于一体,单独控制,可根据病情自行选择,适应范围更广

◆压力循环治疗功能4种治疗模式,根据病情自行选定

◆脉冲压力治疗功能完全模仿人体“生理足(手)泵”方

◆压力设定范围:压力循环治疗:5-25kPa;

脉冲压力治疗:6.67-26.7kPa(50mmHg-200mmHg)

◆治疗时间0-99分钟连续可调

◆可同时连接两个充气治疗气囊或两个充气垫

◆高清晰液晶显示

◆实时压力监测系统,自动报警功能

◆设计合理、结构坚固、噪音低、振动小工作原理:空气波压力循环治疗功能:通过多腔体充气气囊有次序有节律的进行充气膨胀挤压、放气、形成对肢体组织的循环压力,达到促进静脉回流、加强动脉灌注、改善血液循环和淋巴循环电脑骨折愈合仪

操作流程:

1、插电源线,开机,显示公司名称;

2、按治疗需要连接好电极;

3、按动“选择”键,选定治疗模式,按“设置”键设置输出参数:

(1)显示内生电模式下,按“设置”键,光标在TIME行,按上下键可设时间,再按“设置”键,显示闪动的RUNNING图案,机器工作;再按“设置”键,光标在R处,按上下键可调电流,以病人舒适为度,同法设置W值;再按“设置”键,光标消失,机器按设定工作。

(2)选定高压模式下,按“设置”键,设定时间,再按“设置”键,则有输出,按“高”“低”“中”键选定输出档。

(3)干扰电流模式供有兴趣的临床医生实践中科研开发。

4、治疗结束,蜂鸣器自动报警指示灯灭,回本模式初始状态。

5、中断治疗可按“选择”键或按“设置”键,使R,W为0,移开电极后再切断电源。

常见故障提示及处理:

1、电击人:输出线,电极不良或患者反应不同所致。

2、无输出:输出线暗断,其他。

3

、乱屏:高压电极端有剩余静电所致或液晶坏,其他

4、按键失灵:面板坏

阿是超声波治疗仪

应用:

适用于人体的颈肩部、腰背部和四肢部位慢性软组织损伤性疼痛。

热效应:

在超声波的作用下,物质的分子产生震动,互相摩擦而生热。

治疗头:

将电能转换为声能。

操作流程:

1. 打开电源

2. 设定时间

3. 选择治疗部位

4. 对患者治疗部位进行治疗

注意事项:

1. 勿将治疗枪输出端面长时间禁止置于患者同一部位治疗,否则会造成该

部位的严重伤害

2. 治疗透声窗必须避免尖锐物件戳刺或锋利的片体划割,每次治疗前必须

检查该部位是否完好。治疗枪透声窗必须消毒使用,使用完毕后擦拭清洗干净

3. 操作者不要随意碰触治疗枪透声窗,以免在误按开关的情况下对操作者

造成伤害

4. 仪器使用完毕后,要及时切断电源,避免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禁忌症:

1. 硬膜囊或神经根受压的腰椎间盘突出症

2. 合并神经根型颈椎病、脊髓型颈椎病或胸廓出口综合症

3. 肿瘤、血栓、局部急性感染

4. 局部皮肤有皮肤病

5. 局部有严重手术或外伤性瘢痕

6. 瘢痕体质的病人

7. 合并全身严重的骨质疏松

8. 局部皮肤有感觉障碍

9. 有出血倾向或脓肿患者

10. 使用心脏起搏器或心肺功能异常的患者

11. 急性炎症或出血48小时内的患者

12. 未控制的糖尿病患者

13. 妊娠期的患者

14. 眼部、睾丸部位

经络导平治疗仪

功能和用途适用范围:

1.导平治疗仪是根据传统中医针灸理论,通过疏通经络,调理气血,平衡阴阳而疾病的方法,采用高电压,低电流,通过对病理经络进行强制性疏导平衡,使病理经络的生物电流迅速达到平衡从而达到治愈疾病。

2.适用范围:代替针灸针,用高电压低频脉冲进行人体穴位进行导平治疗。操作方法:

1. 打开电源开关

2. 选穴位,扎电极,插两端导线

3. 选择强度、频率和极性

4. 调节强度

5. 自增控制分调各穴位的平衡

禁忌症:

1. 带有心脏起搏器等植入式电子装置的病人和除颤时家用

2. 对出血性疾病,恶性肿瘤,骨折初期及化脓急性期,局部禁止取穴。

3. 对活动期高血压和活动期心脏病患者,不宜采用,对一般心脏病患者,心前区禁止取穴。

4. 对非开放性软组织损伤,无明显活动性内出血者,局部可选作主穴。在急性期,在损伤局部同肌肉上不宜选配穴,可按对应配穴法远端取穴。

5. 不得用于皮肤破损处。

6. 对眼科病人,若在头部取穴时,凡高度近视或可能视网膜脱落者禁用。注意事项:

1. 本仪器与高频设备严禁同时使用在同一个患者身上

2. 应远离其他高频设备

3. 靠近胸部使用会增加心肌纤颤

4. 对极度虚弱病人,应采用补法,但功率不宜过强

5. 慢性病人每天治疗一次,每周六次,每次30分钟到60分钟,20次为一个疗程。

6. 对急性或急性发作病人,可每天治疗1-2次,每次30-60分钟。

低频电子脉冲治疗仪

目的:减轻及缓减临床症状。

评估:1.当前主要症状,临床表现及既往史。

2.针刺取穴部位的皮肤情况。

3.对疼痛的耐受程度。

4.心理状况,身体状况。

用物准备:电针议,治疗盘(备各型号的银针,棉签,镊子,干棉球,皮肤消毒液,弯盘),屏风。

操作步骤:

1.备齐用物,携至床旁,做好解释,核对医嘱,

2.遵照医嘱。选择腧穴,进行皮肤消毒。

3.有得气的感应后,将电针输出电位器调至“0”,再将电针议的导线分别连接在肢体的银针柄上。

4.开启电针议的电源开关,选择适当波型,慢慢旋转电位器的小至大逐渐调节输出电流到所需量值,(患者有酸麻感,局部肌肉有抽动,即为所需的强度)。

5.电针完毕后,将电位器拨回到“0”位,关闭电源,拆出输出导线,将针慢慢提至皮下迅速拔出,用消毒棉球按压针孔片刻。

6.操作完毕后,协助患者整理衣着,安排舒适的体位,整理床单位,清理用物,做好记录并签名。

操作流程:

着装整齐→准备用物→评估病人及环境→核对病人→解释→患者合理体位→

针刺穴位→整理用物→洗手→记录。

注意事项:

1.电针是否正常运行,

2.通电过程中,注意观察患者的反应,在调节电流量时,由小到大,慢慢调,

3.颈项,脊柱两侧及心前区等部位的针刺时,不能横贯通电,避免电流回路通过脊髓和心脏。

4.同侧肢体1-3对穴位(即是用1-3对导线)为宜。

磁振热治疗仪

操作方法:

1. 连接电源线,将治疗仪配备的电源线一端插入治疗仪电源接口中,另一端插入标准的良好接地的电源插座中。

2. 连接治疗垫:把治疗垫连线的插头插入主机的插座中,并旋紧螺帽。

3. 检查插头、治疗垫连线是否连接良好。

4. 接通电源开关,时间显示为30,如果数码管显示不正常或操作有误,可关闭电源,稍等片刻重新启动操作。

5. 医师根据病人的病情,选择相应的治疗垫和治疗模式(M1为又热模式,M2为无热模式)。

6. 调节时间升降健,将时间调至治疗方案中的数值,一般为30分钟。

7. 按下启动键,相对应的数字下面的指示灯亮,时间开始倒计时,此时,输出下面的指示灯一闪一闪,仪器正在进行检测,10秒钟后,输出下面的指示灯亮,此时可用检磁器了解治疗垫释放的磁场强度。

8. 调节温度调节按钮,把温度调至患者舒适耐受为宜,对于治疗部位感觉迟缓者,应采用低温进行治疗。

9. 治疗完毕,治疗仪自动复位至初始状态,有蜂鸣报警声,若10s内无人按下停止键,10s后报警自动停止。

10. 从患者身上取下治疗垫,放置在预定地方,关闭电源,结束治疗。

电脑疼痛治疗仪

适宜症:

1. 各种痛症(面痛、腰痛、神经痛、关节痛、肩周炎、肱骨外上髁炎)

2. 皮肤病(疱疹、斑秃、伤口不愈合、皮炎)

3. 妇科(盆腔炎、附件炎、痛经)

操作流程:

1. 打开电源

2. 设定功率(10—15)

3. 设定时间(15—30)

4. 对疼痛部位进行照射,每穴位5分钟

治疗模式:

0模式:开始为2模式,30秒后自动转换为1模式

1模式:照射1秒停1秒,不能单独使用,与2模式配合使用

2模式:照射2秒停2秒,集射头使用

3模式:照射1秒停三秒

4模式:属连续照射,散射头大面积照射时用

5模式:照1秒停1秒,可以单独使用,照射功率为15—20,时间为20—30分钟,10天为一个疗程。

禁忌症:

1. 禁对眼睛、性腺部、孕妇腹部进行照射;

2. 对关过敏者,出血性疾病患者;

3. 新生儿,婴儿;

4. 恶性肿瘤,安有心脏起搏器者。

牵引床

操作程序:

颈椎牵引:多采用枕颌带牵引

①患者取坐位,颈肩部放松,下巴微内收。

②将四头带套好,调整松紧度,以患者舒适为度。

③牵引角度采用略前倾10-15°角。

④牵引采用间歇牵引,重量宜在3-10kg;采用持续牵引的,重量宜在2-5kg,以患者忍受程度及不出现不良反应为原则。

⑤牵引时间为20-30分钟,一般10-15天为一个疗程。

⑥牵引结束后放开牵引带,轻柔按摩放松颈部肌肉。

腰椎牵引:

①将腰椎牵引带两片分开,分别与牵引床两头的带子连接固定。

②患者平躺在床上,将两片牵引带分别系牢固定在腰部(包裹骨盆,上缘卡于髂前上棘以上)、胸部以下(包裹腰腹部,上缘卡在肋下缘以下),向两头将牵引带拉紧。

③牵引体位以平躺为主,如有必要,可适当腰部微前屈(用枕垫置于小腿部,保持髋膝关节于微屈曲位)

④牵引以间歇牵引为主,重量一般在自身体重的一半左右为宜,初次牵引者或年老体弱的患者适当减轻,以患者忍受程度及不出现不良反应为原则。

⑤牵引时间为20-30分钟,一般10-15天为一个疗程。

⑥牵引结束后,松解牵引带,嘱患者卧床休息5-10分钟,以保证牵引效果。牵引后若有酸困不适、疼痛等感觉,待卧床休息症状缓解后方可起身。

禁忌症:

脊髓疾病、腰椎结核、肿瘤、有马尾神经综合征表现的腰椎管狭窄症、椎弓断裂、重度骨质疏松、严重高血压、心脏病、出血倾向等。

骨质疏松治疗法

适用范围:

适用于原发性骨质疏松症临床症状及骨密度改善。

操作流程:

1.为了方便患者上床,治疗前先将环状治疗器移动至接近床尾端,患者仰

卧平躺在治疗床上,医生可将环状治疗器移动至任意治疗部位进行治疗。

治疗结束时将治疗器轻轻移至床尾,方便患者离开治疗床;

2.根据患者病情设置治疗方案。年老体弱者强度选择低一些(1—2档)。

当患者病情一般时,可将强度调至中档位(2或3档),当患者病情严重

时,可将强度定高一些(3—4档)。

3.当内固定患者治疗时,强度选择1档,治疗2-3次以后强度可以选择2

档。如果病人出现不适,可将强度降低进行治疗。

4.一般治疗每日一次,每次治疗30~40分钟,10次为一个疗程。病情严重

的患者,可追加一个疗程治疗,可根据以前的疗效确定治疗计划。

5.治疗结束时蜂鸣器自动提示医生治疗结束。

多功能艾灸仪

适应症:

1.各种疼痛性疾病、颈椎病、肩周炎、静脉炎、末梢神经炎、关节炎、腰腿痛、中风、腹泻等。

2.内、外、妇、儿、五官科、神经系统、泌尿等各科,凡适合传统灸法的一切病症均可使用。

操作流程:

1、插入电源,打开电源开关。

2、将专用隔热垫(内含艾绒)置入艾腔内按实,应用绷带固定于治疗部位。

并将连接灸头的插头,插入主机插座中。

4、按下“启动”开关,连接输出的指示灯变亮。

5、调节输出枢纽,先以低档开始,5--10分钟后,旋转“测温转换”观察每组输出温度(指示表显示0℃—100℃),以患者耐受为度(感觉正常患者),治疗时间机器自动定时。

6、主机发出“嘀嘀”响声,治疗结束,依次调节输出枢纽为0位,关掉主机电源开关,解去绑带收回艾灸头,最后关掉总电源。

紫外线消毒车操作规程

适用范围:

可用于室内空气、物体表面和水及其它液体的消毒。

操作流程:

1、打开保护门;

2、用手托住灯臂往上抬至需要位置;

3、插上电源,打开带灯开关;

4、根据需要设定时间;

5、使用完毕将按钮摁到底,同时另一手托住灯臂慢慢将灯管放进灯箱内关上保护门。

注意事项:

1、在对床单位进行消毒时,不得使紫外线光源照射到人,以免引起损伤。

应先用隔离帘将病床进行隔离减少对旁边患者的影响,待紫外线消毒车关闭后方能拉开。

2、紫外线灯管有使用寿命,在降低到原来新灯强度的70%时需要更换灯管。

3、在使用过程中,应保持紫外线灯表面的清洁,一般每两周用酒精棉球擦拭一次,发现灯管表面有灰尘、油污时,应随时擦拭。

4、用紫外线消毒物品表面时,应使照射表面受到紫外线的直接照射,且应达到足够的照射剂量。

....................................分隔............................................分隔.............................

电脑中频治疗仪操作流程

电脑中频治疗仪 定义: 应用频率1000~100000Hz的脉冲电流治疗疾病的方法,称为中频电疗法(medium fre-quency electrotherapy MFE)。注意事项: 1、治疗前应检查机器、电极、衬垫、导线是否完好,是 否能正常运转; 2、电极板应均匀接触皮肤; 3、两电极间无电阻时不可相碰,以防短路; 4、对烧伤疤痕,电极板可放置在瘢痕两侧; 5、如治疗部位有皮肤破损,应避开或处理后进行治疗; 6、告知患者治疗过程中应有的感觉,如有灼痛等不适情 况,要及时告知工作人员,立即将电流减小或停止治 疗; 适应症: 软组织伤、椎间盘突出症、周围神经损伤、骨性关炎、非细菌性慢前列腺炎、腱鞘炎、声带麻痹、运动后疲劳、坐骨神经痛、腹部、腰臀部脂肪堆积等。 禁忌症: 1、急性湿疹 2、出血倾向性疾病 3、恶性肿瘤 4、急 性炎症 5、局部金属异物 6、植入心脏起搏器 7、

孕妇下腹部 操作流程: 1.接通电源:电源线插好后,将电源开关放至ON,此时屏幕有显示,表示电源已接通。 2.连接好治疗线:治疗线的一端连接在A,B,C,D通道,另一端的小插头插入选好的电极板插孔内即可。 3.固定好电极板:在电极板的导电橡胶(黑色)上衬以浸湿的(冬天可用温水)无纺布(或湿纱布),再将电极 板固定在治疗部位(用绷带或沙袋),使电极板与皮肤 紧密接触。 4.选择治疗程序(处方):按医嘱选择机内存储的调制中频治疗程序之一(处方见附录1)。 5.启动输出:按下“通道A”或“通道B”键,即可分别启动A通道或B通道, 6.输出点流调节:键盘上的“▲”和“▼”键是进行输出电流调节的。输出幅度按医嘱调节到感觉限(以刚达到 有感觉为限)、收缩限(以引起肌肉出现收缩为限)或 耐受限(以能够忍受的最大程度为限)。 7.停止输出:治疗结束后自动切断输出电流或按“通道A ▼”“通道B▼”键使输出电流调到零。 8.取下电极板:停止输出后,可将电极板从患者身上取下,这时整个治疗程序结束。若继续治疗下一个病人,可重

微波治疗仪的操作流程

微波疗法操作流程 一、流程说明 1、打开主电源开关; 2、将电极放到治疗部位; 3、用输出设定开关调节输出; 4、通过治疗时间开关设定治疗时间;如果需要连续治疗模式,按下辐射时间设定开关,这样辐射时间指示器将显示“字母C”。如果需要间歇治疗模式,用辐射时间设定开关和暂停时间设定开关设定辐射和暂停时间。如果需要3D模式,按下3D模式开关约2秒多钟即可设定3D治疗模式。按下治疗开关/停止开关,输出水平指示器亮起,电极开始微波辐射。 5、治疗结束时,报警声响起,微波停止辐射。

6、治疗结束后,关闭主电源开关。微波治疗技术操作标准

二、注意事项: 1、勿打开该仪器的盖板,仪器内部有高压电危险。 2、将地线接地。 3、不要与其他仪器设备共用一个电源插座。 4、不要用力弯折,绞搓或拽拉电极线。 5、应注意避免在接受微波能量辐射的组织区域内有任何金属物。尤其是植入组织内的心脏 6、起搏器和金属物; 三、禁忌症: 1、恶性肿瘤; 2、局部缺血器官,动脉粥样硬化静脉栓塞,深部器官静脉栓塞; 3、肺结核病; 4、水肿; 5、血友病; 6、无痛感区域; 7、眼睛及生殖器; 8、怀孕妇女和3岁以下儿童慎用; 9、骨骼之隆起部位; 10、皮肤感觉丧失; 11、植入心脏起搏器的患者; 四、保养注意: 1、防潮、防尘; 2、每天治疗结束时,应切断电源; 3、定期检查仪器线路; 4、定期检查仪器部件。 五、操作并发症预防及处理 1、灼伤皮肤 灼伤皮肤与辐射器是否紧贴皮肤无关,它只取决于微波能量密度的大小。在正常情况下,当治疗部位感觉过热时,使用者应移开辐射器,将微波输出功率调小后,再继续治疗。治疗部位有严重血循环障碍,感温迟钝丧失者慎用。 2、对眼睛进行照射可引起眼睛损伤,甚至造成视力完全丧失

妇产科电脑综合治疗仪操作流程

妇产科电脑综合治疗仪操作流程 妇产科综合治疗仪是一种集产后泌乳不足、乳腺小叶增生的物理治疗和人工流产手术镇痛及产后促进子宫复旧治疗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治疗仪器。 评估要点:综合了解患者的身体状况,重点评估治疗部位及其耳穴部位的皮肤情况,向患者介绍综合治疗的目的及治疗期间的注意事 项,取得患者的配合。 用物准备:妇产科综合治疗仪一台,配齐所用治疗贴片若干,耦合剂。 操作步骤:1. 按六步洗手法洗手。 2.核对医嘱,将用物携至床旁。 3.核对患者姓名、床头卡和腕带。 4.检查仪器所有附件与主机连接情况,防止治疗过程中接头松 动、脱落。 5.治疗贴片黑色面均匀涂上耦合剂,固定在治疗部位。 6.接通电源,打开主机开关,根据所要治疗的部位进行调 节。①产后催乳系统:插头分别插入主机能量输出端口

第一通道、第二通道T在能量输出口端相对应的控制面板上按 “产后催乳”键-按相应的能量增大键“A”至病人耐受程度 (100以上效果较好)—按能量输出端口相应时间键“A” (20 分钟)—机器开始倒计时显示治疗时间—机器自动关闭并有四 声鸟鸣—取下病员身上极片并擦干。②产后子宫复旧治疗系 统:插头分别插入主机后面板能量输出端口第一通道和第二通 道—在能量输出口端相对应的控制面板上按“子宫复旧”键— 按相应的能量增大键“A”至病人耐受程度(剖宫产不超70,顺 产100)—按能量输出端口相应时间键“A”(25分钟)— 机器开始倒计时显示治疗时间—机器自动关闭并有四声鸟鸣— 取下病员身上极片并擦干。 健康教育:1 .向患者及家属介绍治疗的目的是改善血液循环, 疏通腺管,促进泌乳素的分泌,可提前泌乳并且乳量增多,消除乳房肿胀、 乳汁淤积和乳腺炎等,促进子宫收缩,有利于子宫复旧、恶露排 除。 2.告知患者及家属治疗期间不要随意搬动仪器, 防止电源线脱 落,不要随意调节治疗时间及治疗模式,以保证患者安全及仪器 的正常工作,如中途必须有特殊情况,请及时通知护士暂停治 疗。 注意事项:1.确保治疗过程中仪器的正常运行,仪器开始工作后不要 随意调节治疗时间及治疗模式。

中频治疗仪、其主机、分机及分机的控制电路的制作流程

图片简介: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中频治疗仪、其主机、分机及分机的控制电路。其中,该控制电路包括:被配置为检测和接收所述中频治疗仪的主机发送的无线遥控信号,并将所述无线遥控信号转换为待解码信号的无线接收单元;与所述无线接收单元连接,被配置为对所述待解码信号进行解码以得到解码信号的分机控制单元;与所述分机控制单元连接,被配置为根据所述解码信号生成中频脉冲的脉冲发生单元,其中,所述中频脉冲用于输出给所述分机的电极片。本技术提供的中频治疗仪、其主机、分机及分机的控制电路,支持主机对多路分机的无线遥控,分机佩戴于患者一方,能够提高进行中频治疗的灵活性和便捷性。 技术要求 1.一种中频治疗仪的分机的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该控制电路包括: 被配置为检测和接收所述中频治疗仪的主机发送的无线遥控信号,并将所述无线遥控信 号转换为待解码信号的无线接收单元; 与所述无线接收单元连接,被配置为对所述待解码信号进行解码以得到解码信号的分机 控制单元; 与所述分机控制单元连接,被配置为根据所述解码信号生成中频脉冲的脉冲发生单元, 其中,所述中频脉冲用于输出给所述分机的电极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频治疗仪的分机的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该控制电路还包括: 与所述脉冲发生单元连接,被配置为增大所述中频脉冲的幅值电压的直流升压单元。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中频治疗仪的分机的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接收单元由无线接收模块、以及连接该无线接收模块的第一外围电路组成,所述无线接收模块为LR45B。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中频治疗仪的分机的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机控制单元由控制芯片、以及连接该控制芯片的第二外围电路构成,所述控制芯片为STC15单片机。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中频治疗仪的分机的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脉冲发生单元包括电压调节电路、控制信号处理电路和数据信号处理电路。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中频治疗仪的分机的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升压单元由直流升压芯片,以及连接该直流升压芯片的第三外围电路构成,所述直流升压芯片为 HM1308。 7.一种中频治疗仪的主机,其特征在于,该主机包括: 被配置为获取操作指令,并根据所述操作指令生成编码信号的主机控制单元; 与所述主机控制单元连接,被配置为将所述编码信号转换为无线遥控信号的无线发射单元,其中,所述无线遥控信号用于被所述中频治疗仪的分机的控制电路上的无线接收单元检测和接收。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中频治疗仪的主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机控制单元包括STC15单片机; 所述无线发射单元由无线发射模块、以及连接该无线发射模块的第四外围电路组成,所述无线发射模块为H34C。

红外线治疗仪操作流程

红外线照射治疗 红外线照射使人体皮肤、皮下组织产生温热效应。经机体经络的传导,达到行气活血、温中散寒、消肿散结为目的一种技术操作。 1.评估 1.1当前主要症状、临床表现及既往史. 1.2患者体质及红外线照射处的皮肤情况. 1.3心理状况 2.目标 2.1缓解痹症(类风湿关节炎、骨关节炎等)、寒湿性腰痛、肩凝症、颈椎病等症状. 2.2用于疥疮肿痛、结块肿块、伤口愈合、伤口轻度感染促进感染消散等治疗。. 3.禁忌症 3.1有出血倾向、高热、活动性肺结核者. 3.2局部血循障碍有严重动脉硬化、闭合性脉管炎,较明显的毛细血管或血管扩张部位一般不用红外线照射。 4.告知 4.1治疗时患者不得移动体位,以防止烫伤。 4.2照射过程中如有感觉过热、心慌、头晕等反应时,需立即告知工作人员。 4.3照射部位光线如射及眼时,应用毛巾遮盖双眼。 5.物品准备 红外线治疗仪、大毛巾、接线板、屏风等 6.操作程序 6.1备齐物品,携至床旁,做好解释,核对医嘱。连接红外线治疗仪电源及打开开关,检查 红外线治疗仪性能及导线连接是否正常。 6.2取合理体位,暴露照射部位,注意保暖。 6.3将红外线治疗仪灯移至照射部位的上方或侧方,距离患部20-60cm,可根据灯的大小和 患者的感觉随时调整。 6.4红外线通电后3~5分钟,应询问患者的温热感是否适宜。每次照射15~30分钟。 6.5治疗中要经常询问患者感觉和观察局部反应,随时调整灯距,防止烫伤,及时处理异常 情况。 6.6操作完毕,关闭红外线治疗仪,检查局部皮肤,拭去局部汗水,协助患者衣着,整理床 单位,安排舒适体位。 6.7清理用物,做好红外线治疗时间护理记录并签名。 7.护理及注意事项 7.1使用时严禁触摸照射头网罩内的治疗板和其它几件,以免被烫伤或引起触电事故。 7.2请勿让儿童和神志不清者使用或接近加热头。 7.3患部有温热感觉障碍或照射新鲜的瘢痕部位、植皮部位时,应用小剂量,并密切观察局 部反应,以免发生灼伤; 7.4照射结束后嘱患者应在室内休息10~15分钟后方可外出。

康复理疗设备操作规范

康复理疗设备的操作规范 立体动态干扰电操作规程 1.首先检查仪器各电线连接是否正确,机器功能是否良好,然后开电源开关, 2.治疗疗前先详细询问病人病情及检查疼痛部位后,暴露治疗部位皮肤。 3.根据治疗部位的大小而选用适合的吸附电极。为了达到三路电流真正的立体 交叉,必须注意电极放置的方向。 对置法:在治疗部位的上下或两侧反方向放置(导线同向放置); 并置法:在治疗部位的同方向放置(导线向两边放置); 4.调节治疗模式,再缓慢调节输出强度,以病人能感到舒适耐受为宜,治疗时 间为30分钟, 5.治疗结束后,仪器会自动关闭电流输出,取下电极,整理床铺。 注意事项: 1.治疗时应密切注意病人病情变化,如有局部疼痛不适时,应认真检查后处理。 2.皮肤有感染,溃疡时不适合做本治疗。做完一个病人后,电极衬垫要更换, 防止交叉感染。 骨疗操作规程 操作规程: 1.首先检查仪器各电线连接是否正确,机器功能是否良好,然后开电源开关, 2.治疗疗前先详细询问病人病情及检查疼痛部位后,暴露治疗部位皮肤。 3.根据治疗部位的大小而选用适合的吸附电极,将电极板套入消过毒的衬垫中。 将4小块渗有“骨伤愈合治疗液”柔巾纸贴敷在衬垫上;按并置法放在患处周围(骨折两端),然后用弹性绷带固定在患处周围。

4.调节治疗模式,再缓慢调节输出强度,以病人能感到舒适耐受为宜,治疗时 间为30分钟, 5.治疗结束后,仪器会自动关闭电流输出,取下电极,整理床铺。 注意事项: 1.电极板不可自行剪裁或用代用品,如有破损,应立即更换。 2.心脏、孕妇腹部禁止放置电极。 3.保持主机清洁,电极板不能折叠。 4.治疗时应密切注意病人病情变化,如有局部疼痛不适时,应认真检查后处理。 禁忌症:急性化脓性炎症、出血倾向、血栓性静脉炎、活动性结核病灶及体温调节障碍、感觉障碍者。 蜡疗机操作规程 1.首先检查蜡疗机功能时否正常,并将蜡放入蜡机内至完全溶解后方可开始为病 人做治疗。 2.病人在做蜡疗前,应先用温水清洗患处,然后先用蜡扫少许在病人皮肤上,病 人感觉不烫后才开始为病人做蜡疗。 3.蜡一般要涂8~~10层,约1厘米左右,每层蜡涂完后5~7秒再涂下层,在涂蜡 的过程中应随时询问病人是否有太烫或其它不适,然后用不粘蜡的胶袋包住患处,外面再用保温的多层手套或大毛巾包住。30分钟后拆开蜡。 4.取蜡进时仔细观察患外皮肤有无破损及水泡,如出现上述情况应做好相应处理, 如皮肤破损处敷上无菌敷料,水泡上涂上烫伤膏。 注意事项: 1.治疗前应询问病人的局部有无感觉障碍,如果感觉迟钝或丧失者,治疗应慎重 或禁止做。 2.开放性伤口未愈合者不能做。

088-牙科综合治疗机操作流程

1. 2. 3.自来水压力应保证符合技术指标值,即0.2MPa~0.4MPa。 4.气源气压应大于等于0.55MPa小于1.0PMa、流量大于50/min。 5.电源工作电压应为220v±10%。 6.吸唾器在每次使用完毕时,必须先吸入一定量的清水(至少两杯),以清洁管路、负压发生器等元件,防止其堵塞和损坏。 7.水杯注水的速度应调至适当(机箱内有节流阀调节),以防向外喷溅和溢出而污染治疗环境。 8.切忌在器械盘上放置过重的物品,以防破坏其平衡,造成器械盘损坏和固位不好。 9.使用涡轮手机前后,应将其对痰盂,转动并喷雾1~2秒钟,以便将手机尾管中回吸的污物排出,防止发生交叉感染。 10.工作一段时间后,口腔灯反光镜表面会有浮尘影响手术灯效果,应定期用三用枪气枪或潮湿软布将其擦净。严防划伤。 11.在不需冲盂时,应关闭冲盂水,缩短电磁阀连续工作时间,延长使用寿命。 12.口腔灯在不用时,应随时关闭。反光镜有透射热的作用,长时间连续使用会导致灯后部过热而损坏。 13.每日停诊后,应对设备表面进行擦拭,防止有害物质腐蚀设备。不得使用酸、碱等带有腐蚀性的洗涤剂。 14.手机的操作和维护应严格遵照手机使用说明书。注意手机的清洁和润滑。 15.每日停诊后,必须将本产品的水、电、气关闭后方能离开。 16.每天开始治疗工作以前,将手机运行大约2分钟,以净化水、气管。 17.手机每次使用之后、灭菌之前应做好清洁和润滑,以保证手机能正常工作和使用寿命。请严格按照手机的使用说明书进行维护保养。 18.设备的水管应每周消毒一次,使用10%的家用漂白液(1份家用漂白液和9份水),取下净水瓶将剩余的倒掉,用压缩空气排掉水管内的水,将消毒液瓶装上漂白粉,打开消毒开关,让漂白液冲满水管,保持10分钟。将净水瓶用漂白液浸泡10分钟,用蒸馏水清洗干净,然后加入蒸馏水装在设备上,然后运行手机或洁牙机,让蒸馏水冲满水管以排掉漂白液,然后将水管吹干,以备下次使用。

-超声波治疗仪的操作流程

超声波治疗仪的操作流程 一、操作流程: 1、患者取舒适体位,充分暴露治疗部位,治疗部位皮肤涂以耦合剂,将超声头置于治疗部位; 2、打开电源开关,设定输出模式,按MODE键选择:CON连续模式、1(输出、间隙时间各1s)、0.5(输出、间隙时间各1/2s)、0.3(输出、间隙时间各1/3s); 3、设定输出强度INTENSITY:UP键/DOWN键为0.1步距,每按一次增加/减少0.1W;SET键0.5步距,每按一次增加0.5W。强度显示窗显示设定值(0.1-1.5W/C㎡)。 4、设定治疗时间:UP键/DOWN键为1min步距,每按一次增加/减少1min。 5、开始治疗:按下ST/SP键,开始输出超声波,时间显示窗数字闪烁,并开始计时。 6、结束治疗:设定时间到,输出停止,蜂鸣器报警,时间显示数字为“0”并闪烁,治疗结束。在治疗过程中,按下ST/SP键,输出停止,时间显示数字回到设定值,治疗结束。 7、切断电源:先关闭电源开关,再拔掉电源线; 8、擦净超声头上的耦合剂,并用75%乙醇涂擦消毒。 二、注意事项: 1、耦合剂应涂布均匀,超声头紧贴皮肤,不得有任何细微间隙;

2、固定法治疗时或皮下骨突部位治疗时,超声波强度宜小于0.5 W/C㎡; 3、避免使用高强度治疗; 4、患者治疗部位皮肤感觉缺失时,应特别注意; 5、进行胃部治疗前,患者须饮开水300ml,取坐位治疗; 6、治疗部位如伴有血肿,超声头应尽量避开血肿中心,输出强度要小,以防再次出血。 磁振热治疗仪操作规范 【概念】磁振热治疗仪是以微机处理为基础,采用交变磁场、生物磁振、红外热敷三种物理因子相结合的同步治疗仪器。具有祛肿、镇痛、消炎的作用,解除疲劳和肌肉酸痛。 【适应症】颈椎病、肩周炎、腰椎间盘突出症、关节炎、肱骨外上髁炎、腱鞘炎、支气管炎、慢性盆腔炎、神经痛等等。 【禁忌症】 1 出血倾向患者。 2 严重的心肺以及肾脏病患者。 3 高热,肿瘤患者。 4 各种外伤急性期。 5 围手术期。 6 各种感染和非特异性感染病灶。 7 孕妇、金属内固定患者禁用。 【用物准备】磁振热治疗仪、屏风等。 【操作步骤】

中频治疗仪

中频治疗仪 中频治疗仪是采用工作频率为1000-100000Hz的脉冲电流治疗疾病的仪器。能够对运动神经肌肉、血管、自主神经起到强的电刺激生物学效应。其主要生物学治疗作用为:镇痛、消炎、消肿、促进局部血液循环、锻炼骨骼肌、调整神经系统功能等。 治疗功效 ■止痛■消炎、消肿■促进血液循环■锻炼骨骼肌■软化疤痕和松解粘连 适用范围 腰肌劳损、腰椎间盘突出症、急性扭伤、挫伤、扭挫伤、软组织损伤、关节纤维性挛缩、瘢痕、瘢痕挛缩、瘢痕肥厚、废用性肌萎缩、神经根炎、周围神经损伤等、骨折延迟愈合、肩关节周围炎、血栓闭塞性脉管炎、雷诺氏病 操作程序 1、接通电源,插好输出线及电极,打开电源开关,处方指示亮,数码窗口,显示处方序号,通过增加减少按键,选择治疗处方。 2、在患者治疗部位固定好治疗电极按动功能键,时间指示亮,数码窗口显示治疗时间,通过增加减少按键选择治疗时间,再按功能键,治疗指示亮,数码窗口显示治疗强度。通过增加减少按键,调节治疗强度,以患者耐受量为准。 3、将木棉浸湿后垫在电极片与病患部位之间,用绑带固定好,调节治疗强度,以患者耐受性为准。 4、可通过功能键或减少按键中止治疗,仪器在倒计时结束后会自动停止治疗并有蜂鸣音提示。治疗过程中如果要停止治疗,将治疗强度调至零后,再将电极片取下。 5、当治疗电极离开人体时仪器会有声光显示,电极复位(接触人体)仪器会自动恢复原所设治疗状态,在恢复过程中若按动增加或减少按键,则强度停在即时位置。 6、治疗电极未复位超过30秒,仪器自动切断输出,退回处方待机状态。 7、疗毕仪器自动恢复至处方态,取下电极,关闭电源。 禁忌症 严重心脏病患者、应用心脏起搏器者、妊娠、恶性肿瘤、出血倾向性疾病、急性化脓性炎症、急性湿疹、结核、局部破损。 注意事项 1、心脏病患者、植入心脏起搏器患者,在没有得到医生的允许下不应使用; 2、靠近胸部使用电极会增加心脏纤颤的危险; 3、电源中的地线应接地使用; 4、皮肤感觉障碍者,治疗不得以耐受量为依据; 5、皮肤破溃、过敏处不得摆放电极治疗; 6、若电极板前面放置垫布,一定用水浸透(以不滴水为宜); 7、患者首次接受治疗,剂量不宜太大以使心理有所准备,治疗2—3次后再逐步

骨质疏松治疗仪操作流程

骨质疏松治疗仪操作流程 转抄并核对医嘱 ↓ 核对床位、姓名、作好解释 ↓ 评估患者病情、配合能力等,告知治疗目的及方法 ↓ 协助病人进入骨质疏松治疗室,交待注意事项,取平卧位 ↓ 接电源→打开总开关→输入密码→根据病情设置频率、强度、时间、开始治疗,观察病人舒适度 ↓ 治疗结束,自动停止,扶病人离床,关机,交待注意事项。

神灯治疗操作流程 转抄并核对医嘱 ↓ 核对床位、姓名、作好解释 ↓ 评估患者病情、照射部位及配合能力 ↓ 告知神灯照射的方法及目的 ↓ 取舒适体位,暴露照射部位,如为伤口:观察伤口情况,如伤口敷料 湿润,应先换药,冬天注意保暖↓ ↓ 再次核对床号、姓名等 ↓ 神灯移至床边:→插上电源→预照→固定发热盘于照射部位上方,照射时间15-30分钟(发热盘离伤口高度以病人对热的耐受度为标准),治疗进行中,应随时调整发热盘高度,避免烧伤。 ↓ 照射完毕,关电源,整理床单位,告知注意事项。

红外线(偏振光)治疗仪操作流程 转抄并核对医嘱 ↓ 核对床号、姓名、作好解释 ↓ 评估患者病情,照射部位皮肤,配合能力等,告知注意事项 ↓ 取舒适体位,暴露治疗部位 ↓ 将红外线(偏振光)治疗仪移至床边,→插上电源→启动红外线(偏振光)治疗仪→调整转式→设置频率和时间→将红外线(偏振光)发射器移至照射部位上方,开始治疗。 ↓ 照射完毕,关电源 ↓ 整理床单位及用物,告知注意事项

中频治疗仪操作流程 转抄并核对医嘱 ↓ 核对床号、姓名、作好解释 ↓ 评估患者病情、配合能力等,告知治疗目的及方法 ↓ 病人取舒适体位,暴露治疗部位 ↓ 将中频治疗仪移至床边,→接电源→将输出电极片固定在治疗部位→启动治疗仪→设置输出模式→设置时间→调节电流强度→开始治疗→治疗过程中观察病人舒适度 ↓ 治疗结束后,自动停止,取下电极片,整理床单位,交待注意事项

半导体激光综合治疗仪操作规程

Surgilas半导体激光综合治疗仪操作规程 ■环境要求 半导体激光综合治疗仪的供电电源应带有可靠接地线的三眼插座。电源电压要求220V,50HZ。使用环境中应避免强光照射。 ■操作步骤 1)使用前的准备:将总电源线连接到电源插座上,连接好光纤和手柄,接好远程安全联锁开关,准备好激光安全防护眼镜; 2)将钥匙开关旋至“ON”位置,电源指示灯亮,系统风扇运转,液晶屏点亮,并出现“SurgiLas”字样,系统自检完毕后进入主界面,机器处于待机状态; 3)当系统启动后处于“待机”状态时,待机按钮显示为黄色,此时激光器电源系统关闭,脚踏开关不能控制。在待机状态下,可以点击“设置”按钮,进入参数设置菜单,参数设定后按确认键回到主界面; 4)点击“准备”按钮,准备按钮的颜色变为绿色,同时发出“嘀”的一声警告,激光器进入操作状态,使用脚踏开关即能够控制激光器的发射; 5)激光器在操作状态下“打印”按钮被激活。治疗结束后点击“打印”按钮,打印机立刻打印出治疗的基本参数。屏幕弹出打印完毕后点击“关闭”,窗口关闭,系统会自动切换到待机状态; 6)使用完毕后将钥匙开关旋至“OFF”位置。最后断开光纤和电源。

■常见问题及排除 1)开机无反应:查看电源连接情况;查看安全开关是否被按下。 2)激光无输出:查看光纤连接状况与光纤性能状况。 3)问题无法立即排除的,联系设备科进行维修。 ■注意事项与使用禁忌 1)如果不选择“打印”而直接回到“待机”状态,将会使当前操作结果清零,以后不能再打印出来。 2)光纤严禁弯折。 3)禁止采用光学仪器直接观察激光束,禁止将激光束对着人眼睛启动输出。 4)请勿在心脏和孕妇腹部使用。 5)严禁癌症患者使用。 6)佩戴心脏起搏器者严禁使用。 ■日常维护保养 1)使用完毕后,应将光纤、手柄等清洗干净,消毒后备用。 2)激光治疗仪、光纤、手柄、脚踏及所有附件应保持清洁干燥,置于手术间固定的位置。做好使用登记工作。 3)激光治疗仪应由专业人员定期检查和维护,以保证其性能参数始终符合国家标准。

特定电磁波治疗仪操作流程培训教材

特定电磁波治疗仪操作流程培训教材 特定电磁波治疗仪 操作流程: 1.将电源插头座插入220V插座,开启电源开关,第一次开机预热10min左右,即可进行治疗。 2.照射部位:病灶区直接照射穴位照射。 3.照射时间:30min每次,每日1次,10次为1疗程。隔3天后进行下一疗程。

4.照射距离:距板面20cm外或病人自觉舒适为宜。 注意事项: 1.治疗时照射部位必须完全裸露,否则影响疗效。 2.照射面部时,应对双目采取保护措施,以免发生眼球干涩现象。 3.治疗仪应防止剧烈震动、受潮、注意保护板面、照射头温度高,避免烫伤。 4.加热电阻丝损坏后,请及时更换。 红外偏振光治疗仪 操作流程: 1.患者取坐位或卧位,暴露照射部位 2.在治疗部位根据病情选好治疗点 3.开机,设置好治疗时间、治疗功率,偏振光治疗头紧贴患部,治疗头距 患部10厘米左右,按启动键开始治疗。 禁忌症: 1.禁对眼睛、性腺部、阴部、孕妇腹部进行照射 2.禁对光线过敏者,出血性疾病患者 3.新生儿、婴儿 4.恶性肿瘤,心脏病安装起搏器者 5.医嘱认为不适宜者 注意事项:

1.最大功率照射部位同一部位时间过长会引起烫伤 2.照射2—3分钟后应及时询问患者感受,随时调整功率,谨防烫伤。若出 现水泡,自然恢复即可 3.黑色素瘤、褐斑时谨防烫伤 4.避免用黑颜色标记照射部位。标记应环绕照射部位并垂直于照射光斑之 外,勿与照射部位重叠 5.严禁隔找衣物照射 6.告诉患者以温热感觉为好,光照过热时不要强忍。要依患者的感觉及时 调整“输出功率”或“输出模式”,以免造成烫伤 7.对糖尿病引起的趾坏死患者或刚做完神经阻滞的患者,因患者患处感觉 障碍,B型治疗头“输出功率”不要过大

超声波治疗仪的操作流程完整版

超声波治疗仪的操作流 程 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

超声波治疗仪的操作流程 一、操作流程: 1、患者取舒适体位,充分暴露治疗部位,治疗部位皮肤涂以耦合剂,将超声头置于治疗部位; 2、打开电源开关,设定输出模式,按MODE键选择:CON连续模式、1(输出、间隙时间各1s)、(输出、间隙时间各 1/2s)、(输出、间隙时间各1/3s); 3、设定输出强度INTENSITY:UP键/DOWN键为步距,每按一次增加/减少;SET键步距,每按一次增加。强度显示窗显示设定值()。 4、设定治疗时间:UP键/DOWN键为1min步距,每按一次增加/减少1min。 5、开始治疗:按下ST/SP键,开始输出超声波,时间显示窗数字闪烁,并开始计时。 6、结束治疗:设定时间到,输出停止,蜂鸣器报警,时间显示数字为“0”并闪烁,治疗结束。在治疗过程中,按下ST/SP键,输出停止,时间显示数字回到设定值,治疗结束。 7、切断电源:先关闭电源开关,再拔掉电源线; 8、擦净超声头上的耦合剂,并用75%乙醇涂擦消毒。 二、注意事项:

1、耦合剂应涂布均匀,超声头紧贴皮肤,不得有任何细微间隙; 2、固定法治疗时或皮下骨突部位治疗时,超声波强度宜小于W/C㎡; 3、避免使用高强度治疗; 4、患者治疗部位皮肤感觉缺失时,应特别注意; 5、进行胃部治疗前,患者须饮开水300ml,取坐位治疗; 6、治疗部位如伴有血肿,超声头应尽量避开血肿中心,输出强度要小,以防再次出血。 磁振热治疗仪操作规范 【概念】磁振热治疗仪是以微机处理为基础,采用交变磁场、生物磁振、红外热敷三种物理因子相结合的同步治疗仪器。具有祛肿、镇痛、消炎的作用,解除疲劳和肌肉酸痛。 【适应症】颈椎病、肩周炎、腰椎间盘突出症、关节炎、肱骨外上髁炎、腱鞘炎、支气管炎、慢性盆腔炎、神经痛等等。 【禁忌症】1出血倾向患者。 2严重的心肺以及肾脏病患者。 3高热,肿瘤患者。 4各种外伤急性期。

电脑中频治疗仪操作流程

电脑中频治疗仪操作流程 fre-quency electrotherapy MFE)。注意事项: 1、治疗前应检查机器、电极、衬垫、导线是否完好,是否能正常运转; 2、电极板应均匀接触皮肤; 3、两电极间无电阻时不可相碰,以防短路; 4、对烧伤疤痕,电极板可放置在瘢痕两侧; 5、如治疗部位有皮肤破损,应避开或处理后进行治疗; 6、告知患者治疗过程中应有的感觉,如有灼痛等不适情况,要及时告知工作人员,立即将电流减小或停止治疗;适应症:软组织伤、椎间盘突出症、周围神经损伤、骨性关炎、非细菌性慢前列腺炎、腱鞘炎、声带麻痹、运动后疲劳、坐骨神经痛、腹部、腰臀部脂肪堆积等。禁忌症: 1、急性湿疹 2、出血倾向性疾病 3、恶性肿瘤 4、急性炎症 5、局部金属异物 6、植入心脏起搏器 7、孕妇下腹部操作流程:1.接通电源:电源线插好后,将电源开关放至ON,此时屏幕有显示,表示电源已接通。2.连接

好治疗线:治疗线的一端连接在A,B,C,D通道,另一端的小插头插入选好的电极板插孔内即可。3.固定好电极板:在电极板的导电橡胶(黑色)上衬以浸湿的(冬天可用温水)无纺布(或湿纱布),再将电极板固定在治疗部位(用绷带或沙袋),使电极板与皮肤紧密接触。4.选择治疗程序(处方):按医嘱选择机内存储的调制中频治疗程序之一(处方见附录1)。5.启动输出:按下“通道A”或“通道B”键,即可分别启动A通道或B通道,6.输出点流调节:键盘上的“▲”和“▼”键是进行输出电流调节的。输出幅度按医嘱调节到感觉限(以刚达到有感觉为限)、收缩限(以引起肌肉出现收缩为限)或耐受限(以能够忍受的最大程度为限)。7.停止输出:治疗结束后自动切断输出电流或按“通道A▼”“通道B▼”键使输出电流调到零。8.取下电极板:停止输出后,可将电极板从患者身上取下,这时整个治疗程序结束。若继续治疗下一个病人,可重复上述程序。否则,可关闭电源将电源开关置于“OFF”位置。附录1 处方 1、扭伤、挫伤、腰背痛、软组织伤。 处方 2、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 处方 3、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 处方 4、周围神经损伤、神经元损伤肌肉的恢复。

康复设备的操作规程

康复科设备操作规程 A3下肢智能反馈训练系统 一、第一次使用先测量,数据如下:腿长、体重、选择绑带尺寸,输入数据。 二、开机:使患者站在跑台上,挂好减重带,提升患者离地面10cm,并连接好机器人减重吊绳。 三、为患者绑绑带,大腿部绑带固定---小腿绑带固定---足部提升带固定---调节两腿之间的距离---调节腿轴与机器腿轴相对应。 四、调整:按遥控器高度“升降”操作,设定髋关节和膝关节的活动范围,设定训练速度,让患者离地10cm一分钟。 五、预减重:给予患者15%-30%预减重,使患者在预减重范围内活动。 六、缓慢降低患者至跑台,测量患者行走的速度与跑台速度一致性,调整系数。 七、根据患者行走步态,调整偏移量。。 八、打开游戏画面,训练及游戏 九、训练结束,松绑带、关机、关电源。 适应症 中风、行走或移动功能不健全、多发性硬化、脑瘫、帕金森、脊髓损伤、下肢退行性关节疾病等 禁忌症 非稳定性骨折、持久性痉挛、心脏禁忌、下肢和躯干部位的外在皮肤损伤、双腿及脊柱发育及其不对称、严重的下肢血管疾病 注意事项: 1.肢体智能反馈训练系统只可以在有人陪同的情况下使用。 2.在治疗开始前,务必先确定活动托轮已经被锁死。 3.肢体智能反馈训练系统只可以连接在与标牌上的规格相符的电源上。将设备连接 在合适的电源插座中。(电源插座必须要有接大地) 4.电线的放置应该不影响人的走路,不会触及移动的结构,并且不会被其他设备所 损坏。不得使用损坏的电线。只可以使用设备原装的电线。 5.为了防止触电,肢体智能反馈训练系统不可以在潮湿、恶劣或者高温的环境中使 用。 6.仪器工作温度应在10~40℃。 7.环境相对湿度应在30-85%。 8.在首次使用时,应由医生或供应商展示如何操作此设备。 9.开始治疗前,请确保紧急开关能控制设备。 10.训练时穿上比较贴身的衣服。 11.设备运转过程中,不要靠近或试图卸下活动着的部分。 12.要以放松为目的,应该使用肢体智能反馈训练系统马达驱动的被动运动。 13.若患者在训练过程中或训练之后出现任何异常症状,要立即与医生联络。 14.只有当插头从电源插座中完全拔出来以后,训练器才完全断电。 16.在打开外设备外壳之前,一定要将插头从插座中拔出来。外壳打开时设备不可以使用。 15.体智能反馈训练系统设计仅适用于身体被减重状态下训练。

气压治疗仪的操作流程

禁忌症:肢体重症感染未得到有效控制; 近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大面积溃疡性皮疹; 有出血倾向者。气压治疗的操作流程 厂1、操作者准备:着装规范、洗手、带口包。 上机 观察 交待注意事项 1 撤机 1 整理 1、拔除电源; * 2、分离通气筒; 3、撤离套筒。 2、评估:患者病情、神智、肢体情况(有无出血倾向、有无尚未结痂的 溃疡或压疮)、有无血栓病史、解释、问二便。 3、物品准备:气压治疗仪、病号服、袜子(患者自备) 、电插板(必要 _____ ) r 1、协助患者取合适体位。 L 2、穿裤子、袜子。 丿 检查仪器(定期检测,确保性能良好) “1、将治疗仪套筒穿在患者肢体上; 2、 连接通气筒; 3、 按时间键; 4、 调整压力键; *■ 1、机械运转情况; .2、正常启动压力适中,保持工作状态。 1、 整理床单位; 2、 协助取舒适体位; 3、 整理用物; ,4、洗手、 记录。

复杂性区域性疼痛综合征(如神经反射性水肿、脑血管意 外后偏瘫肢体水肿); 静脉淤滞性溃疡; 对长期卧床或手术被动体位者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注意事项: 1根据患者胖瘦选择好压力; 2、静脉血栓患者禁止气压治疗; 3、治疗前应检查设备是否完好和患者有无出血倾向; 4、每次治疗前应检查患肢,若有尚未结痂的溃疡或压疮应加以隔 离保护后再行治疗,若有新鲜出血伤口则应暂缓治疗; 5、治疗应在患者清醒的状态下进行,患肢应无感觉障碍; 6、治疗过程中,应注意观察患肢的肤色变化情况,并询问患者的 感觉,根据情况及时调节治疗压力; 7、治疗前向患者说明治疗作用,解除其顾虑,鼓励患者积极参与 并配合治疗; 8、对老年、血管弹性差着,治疗压力可从低值开始,治疗几次后 逐渐增加至所需的治疗压力。 (注:专业文档是经验性极强的领域,无法思考和涵盖全面,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网络,供参考。可复制、编制,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

电脑中频治疗仪使用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电脑中频治疗仪使用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一、操作目的 对肌肉松解止痛的功效,增加胃肠蠕动。 二、物品准备 电源插座、中频治疗仪、纱布、治疗车、治疗本、PDA 三、操作流程 物品准备→报告→洗手(六步洗手法)→核对用物→推治疗车至患者床旁(床尾一侧)→取治疗单核对床号、姓名及医嘱(口述:您是X床XX吗?现在我要为您做中频治疗,目的促进胃肠蠕动(消炎止痛),请您配合。)→协助患者取平卧位或俯卧位(口述:我协助您采取平卧位或俯卧位)→将仪器放于床旁凳上,连接电源→准备湿纱布→掀开棉被,协助患者暴露痛点部位(口述:我要为您放置纱布和电极片,请您放松)→先将两块湿纱布放于下腹部肚脐两侧(背部大椎穴两边或痛点部位),再将两个电极片放置于纱布上(电极不可漏于纱布外)→并用沙袋或绷带固定,选用仪器上适合的处方→启动调节强度(强度以病人最大耐受为度)→盖好棉被,做好保暖→取治疗本再次核对床头卡→看表,记录开始时间,PDA签名→向患者解释(口述:X床XX,中频治疗仪已为您连接好,治疗需要20分钟,如果您有麻木、疼痛等不适时请及时与我联系,我是今天值班护士,XX,谢谢您的配合)。→六步洗手法→(口述:报告:操作完毕)。 四、应知应会 1、中频治疗仪的作用原理? 答:其作用是由于电刺激引起遮盖效应,电流对周围神经轴的直接抑制作用以及直径较粗的神经纤维通过“闸门”机制止痛;中频电流刺激支配内脏的植物神经,使神经肌肉有节奏的收缩和放松,从而调节紧张度,加快胃肠蠕动。 2、中频治疗仪的频率及使用时间? 答:输出频率20-45kHz,根据患者感受调节频率高低,每次20min;每日2次,共计4周。 3、电脑中频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答:①电极板放置人体后,一般不要开或关电源,以免电击感。应在开机后固定

电脑中频治疗仪操作流程

电脑中频治疗仪 定义: 应用频率1000~100000Hz得脉冲电流治疗疾病得方法,称为中频电疗法(medium fre-quency electrotherapy MFE)。注意事项: 1、治疗前应检查机器、电极、衬垫、导线就是否完好, 就是否能正常运转; 2、电极板应均匀接触皮肤; 3、两电极间无电阻时不可相碰,以防短路; 4、对烧伤疤痕,电极板可放置在瘢痕两侧; 5、如治疗部位有皮肤破损,应避开或处理后进行治疗; 6、告知患者治疗过程中应有得感觉,如有灼痛等不适情 况,要及时告知工作人员,立即将电流减小或停止治 疗; 适应症: 软组织伤、椎间盘突出症、周围神经损伤、骨性关炎、非细菌性慢前列腺炎、腱鞘炎、声带麻痹、运动后疲劳、坐骨神经痛、腹部、腰臀部脂肪堆积等。 禁忌症: 1、急性湿疹 2、出血倾向性疾病 3、恶性肿瘤 4、急 性炎症 5、局部金属异物 6、植入心脏起搏器 7、 孕妇下腹部

操作流程: 1.接通电源:电源线插好后,将电源开关放至ON,此时屏幕有显示,表示电源已接通。 2.连接好治疗线:治疗线得一端连接在A,B,C,D通道,另一端得小插头插入选好得电极板插孔内即可。 3.固定好电极板:在电极板得导电橡胶(黑色)上衬以浸湿得(冬天可用温水)无纺布(或湿纱布),再将电极板固定在治疗部位(用绷带或沙袋),使电极板与皮肤紧密接触。 4.选择治疗程序(处方):按医嘱选择机内存储得调制中频治疗程序之一(处方见附录1)。 5.启动输出:按下“通道A”或“通道B”键,即可分别启动A通道或B通道, 6.输出点流调节:键盘上得“▲”与“▼”键就是进行输出电流调节得。输出幅度按医嘱调节到感觉限(以刚达到有感觉为限)、收缩限(以引起肌肉出现收缩为限)或耐受限(以能够忍受得最大程度为限)。 7.停止输出:治疗结束后自动切断输出电流或按“通道A ▼”“通道B▼”键使输出电流调到零。 8.取下电极板:停止输出后,可将电极板从患者身上取下,这时整个治疗程序结束。若继续治疗下一个病人,可重复上述程序。否则,可关闭电源将电源开关置于“OFF”

电脑中频治疗仪操作流程

电脑中频治疗仪操作流程-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电脑中频治疗仪 定义: 应用频率1000~100000Hz的脉冲电流治疗疾病的方法,称为中频电疗法(medium fre-quency electrotherapy MFE)。 注意事项: 1、治疗前应检查机器、电极、衬垫、导线是否完好, 是否能正常运转; 2、电极板应均匀接触皮肤; 3、两电极间无电阻时不可相碰,以防短路; 4、对烧伤疤痕,电极板可放置在瘢痕两侧; 5、如治疗部位有皮肤破损,应避开或处理后进行治疗; 6、告知患者治疗过程中应有的感觉,如有灼痛等不适 情况,要及时告知工作人员,立即将电流减小或停 止治疗; 适应症: 软组织伤、椎间盘突出症、周围神经损伤、骨性关炎、非细菌性慢前列腺炎、腱鞘炎、声带麻痹、运动后疲劳、坐骨神经痛、腹部、腰臀部脂肪堆积等。 禁忌症:

1、急性湿疹 2、出血倾向性疾病 3、恶性肿瘤 4、急 性炎症 5、局部金属异物 6、植入心脏起搏器 7、 孕妇下腹部 操作流程: 1.接通电源:电源线插好后,将电源开关放至ON,此时屏幕有显示,表示电源已接通。 2.连接好治疗线:治疗线的一端连接在A,B,C,D通道,另一端的小插头插入选好的电极板插孔内即可。 3.固定好电极板:在电极板的导电橡胶(黑色)上衬以浸湿的(冬天可用温水)无纺布(或湿纱布),再将 电极板固定在治疗部位(用绷带或沙袋),使电极板 与皮肤紧密接触。 4.选择治疗程序(处方):按医嘱选择机内存储的调制中频治疗程序之一(处方见附录1)。 5.启动输出:按下“通道A”或“通道B”键,即可分别启动A通道或B通道, 6.输出点流调节:键盘上的“▲”和“▼”键是进行输出电流调节的。输出幅度按医嘱调节到感觉限(以刚 达到有感觉为限)、收缩限(以引起肌肉出现收缩为 限)或耐受限(以能够忍受的最大程度为限)。7.停止输出:治疗结束后自动切断输出电流或按“通道A▼”“通道B▼”键使输出电流调到零。

红外线治疗仪操作流程及注意事项

红外线治疗仪操作规程 ?一、评估和观察要点 1.评估患者病情,意识状态,合作程度及腹部伤口,会阴伤口皮肤情况。 2.治疗前明确治疗部位,检查局部皮肤情况,注意有无疤痕或知觉异常情况,局部有膏药或敷料等应去除。 3.治疗中要经常询问患者感觉和观察局部反应,随时调整灯距,防止烫伤,及时处理异常情况。 二适应症 ?适用于痹症(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冠心病、心绞痛)、寒湿性腰痛、胃脘痛(虚寒证、寒凝症)、颈椎病、痛经、慢性支气管炎、慢性前列腺炎、中风后遗症、疥疮肿痛、结块肿块、伤口愈合、骨质增生、伤口轻度感染促进感染消散等治疗。 三.?操作流程:? 携用物至床旁→查对→解释操作的目的,方法→连接红外线治疗仪电源→打开电源开关→ 检查红外线治疗仪性能及导线连接是否正常→患者取舒适体位,裸露照射部位→检查红外线照射部位对温热感是否正常将灯移至照射部位的上方或侧方,距离一般如下:功率500W以上, 灯距应在50~60cm以上;功率250~300W,灯距在30~40cm;功率 200W以下,灯距在20cm左右→交待注意事项(应用局部时,红外线通电后3~5分钟,应询问患者的温热感是否适宜,红外线每次照射15~30分钟,每日1~2次)→手消~记录红外线治疗时间。?? 停红外线治疗仪时:先向患者解释说明,取得合作→关闭电源→整理导联线,清洁、红外线治疗仪,防尘保护→手消→清洁消毒腹部伤口皮肤,更换敷料→协助患者穿衣→整理床单元及用物,红外 线治疗仪。 四.注意事项

(1)?使用前或长期放置使用应检查导线有无破损现象,如导线有破损现象,必须更换后才能使用。 (2)?治疗器使用的电源插座,必须是有可靠接地线的三孔电源插座。 (3)使用时严禁触摸照射头网罩内的治疗板和其它几件,以免被烫伤或引起触电事故。? (4)?请勿让儿童和神志不清这操作使用或接近加热头。 (5)首次或较长时间,照射头可能出现冒白气(烟)的现象,这是照射头保温材料吸潮所至,待预热一段时间后会自行消失。 (6)治疗器出现损伤或故障时,请勿自行带电修理,可与本公司或当地销售部门及指定维修部门联系维修。 (7)红外线治疗时患者不能移动体位,一防止烫伤。 (8)红外线照射过程中如有感觉过热、心慌、头晕等反应时,需立即告知工作人员。 ?(9)红外线照射部位接近眼或光线射及到眼时,应用纱布遮盖双眼。 (10)患部有温热感觉障碍或照射新鲜的瘢痕部位、植皮部位时,应用小剂量,并密切观 察局部反应,以免发生灼伤。 (11)血循障碍部位,较明显的毛细血管或血管扩张部位一般不用红外线照射。

中医理疗操作规范 (补充)

中频电疗法 1、定义将频率1~100kHz 的脉冲电流称作中频电流,用中频电流治疗疾病的方法叫做中频电疗法。中频电疗法包括等幅中频电疗法、低频调制中频电疗法、干扰电疗法、音乐电疗法等。 2、适应证与禁忌证 (1)适应证: 1)促进血液循环、消炎止痛:各种扭挫伤、肌筋膜炎、各种神经炎、颈腰椎病、各种关节损伤与疾病等; 2)兴奋神经肌肉:废用性肌萎缩、尿潴留、中枢神经和周围神经伤病所致运动功能障碍等; 3)软化瘢痕松解粘连:瘢痕与挛缩、浸润硬化与粘连、血肿机化、血栓性静脉炎、乳腺增生等。 (2)禁忌证:出血倾向、金属异物局部、有心脏起搏器、心前区、孕妇腰腹部等。 3、设备与用具根据治疗需要选择具有相关波形和参数的中频电疗机,包括等幅中频电疗仪、调制中频电疗仪、电脑中频治疗仪、音乐电疗仪等;仪器有相应的电极、衬垫、导线、耳机、磁带等配件。 4、操作规范: (1)治疗前准备:按照治疗目的与部位选择电极,仪器电流输出调零后开机。暴露治疗区域皮肤,采取并置法或对置法或交叉并置法,电极紧密平整接触皮肤。 (2)治疗操作:选择恰当的处方,缓慢调节刺激强度,治疗剂量以感觉阈或运动阈描述;治疗中可根据需要调节强度。 (3)治疗结束:输出调零,取下电极后检查治疗部位皮肤,关机。需要时清洗消毒电极衬垫。 5、注意事项 (1)治疗前:需将治疗中的正常感觉和可能的异常感觉告知患者,使患者更好地配合治疗。皮肤微细损伤局部可用绝缘衬垫后使用中频电疗法。 (2)治疗中:局部感觉障碍区域治疗时,需采用小剂量谨慎治疗。电极需有良好固定,保证治疗过程中电极不滑落。干扰电治疗时,保证病变部位处于两路或多路电流交叉的中心。 红外线疗法 1、定义应用电磁波谱中的红外线部分治疗疾病的方法称为红外线疗法。红外线为一种不可见光线,波长为0.76~400um。根据波长可将红外线分为短波红外线(0.76~1.5um)和长波红外线(1.5~400um)。 2、适应证与禁忌证 (1)适应证:各种亚急性及慢性损伤和炎症、浸润块、硬结、肠粘连、肌痉挛、电刺激及按摩前准备、主被动功能训练前准备等。 (2)禁忌证:急性损伤、化脓性炎症、循环障碍、局部皮肤感觉障碍、血栓性深静脉炎、认知功能障碍、恶性肿瘤、水肿及出血倾向、老弱年幼患者等。 3、设备与用具红外线治疗仪、保护眼睛用纱布或生理盐水棉球等。 4、操作方法与步骤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