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公共设施规划设计标准

公共设施规划设计标准

第14章公共设施规划设计标准

14.0 本章所指“公共设施”与《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城市建设用地标准(GBJ 137—90)》

(简称“国标分类”)中的“公共设施”(即C大类)不同。本章的“公共设施”是指“国标分类”中R22类的全部项目,以及C与U大类中的部分项目。

14.1 长沙市公共设施的规划设计采用分级与分类相结合的办法进行

14.1.1 长沙市公共设施可分为五级进行配置:市级、区级、居住地区、居住区和居住小区。

其中,市与区的规模按各自相应行政区范围确定,居住地区的人口规模为10~15

万人,居住区的人口规模为3~5万人,居住小区的人口规模为0.7~1.5万人。14.1.2 长沙市公共设施可分为八类:(1)教育设施;(2)医疗卫生设施;(3)文化娱

乐设施;(4)体育设施;(5)社会福利与保障设施;(6)行政管理与社区服务

设施;(7)商业设施;(8)市政公用设施。

14.2 市级与区级公共设施

14.2.1 市级与区级公共设施包括的项目内容,详见表14.2.1:

社会经济发展目标和社会需求相适应,以市和区为单位,在符合相关标准的条件下,合理布置,统筹安排。其中,文化娱乐设施、体育设施、商业服务设施布局宜相对

集中,独立设置于交通便利的中心地段,以便形成市区级文化中心。

14.3 居住地区、居住区和居住小区级公共设施

14.3.1 居住地区、居住区和居住小区级公共设施包括的项目内容详见表14.3.1:

14.3.2.1 居住地区、居住区和居住小区级公共设施的设置水平,必须与居住人口规模相适

应,公共设施项目的安排应按照表14.3.2的规定。当居住人口规模达到居住地区、居住区或居住小区规模时,应按照表14.3.2的规定配置本级及以下各级公共设施

项目;当居住人口规模介于居住地区与居住区或居住区与居住小区之间时,除了按

照低一级配置所有公共设施项目,还应根据需要选配高一级的部分公共设施项目。

14.3.2.2 居住地区、居住区或居住小区级的文化娱乐和体育设施宜集中布置于交通便利的

中心地段,分别形成居住地区、居住区或居住小区级公共活动中心。

通信设施、广电设施、燃气设施、消防设施和环卫设施等的规划标准请参见本标准与准则第15~16章的有关规定。

②表中●为必须设置的项目,○为可选择设置的项目。

第15章道路和交通规划设计要求

15.1 城市道路

15.1.l 一般规定

15.1.1.l 城市道路可划分为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及支路四类。

15.1.1.2 城市道路计算行车速度可按表15.1.1.2规定取值。

15.1.1.3 计算城市道路用地时,道路红线以外两侧绿化带,不计入城市道路用地之内。

15.1.1.4 机动车道与自行车道宽度,可按表15.1.1.4规定取值。

成为城市道路的组成部分。

15.1.3 公路进入城市规划建成区,其规划、设计与管理应按其在城市中所处位置及相应道

路的等级进行。环城高速公路的规划设计按交通部颁布技术标准和规范规定执行。

15.1.4 高速公路与城市快速路主干路相交时必须采用立体交叉,并对出入口数量加以限

制;行人横过道路采用人行立交;高速公路两侧应当有3O~60m宽的绿化带用地。

15.1.5 任何单位不得设置直接通向快速路的路口,只允许从辅助道路出入,进入快速路的

出入口数量应加以限制,出入口之间距离至少应大于1km;快速路与高速公路和主

干路相交时,必须采用立体交叉。快速路两侧应留出20~40m的绿化带用地,红线

宽度80~140m。

15.1.6 当主干路自行车流量大时,应在机动车与非机动车道之间设立分车带,使其分道行

驶。市区主干路网密度宜在1.0~1.4km/km2。主干路两侧,应有15~35m绿化带

用地,红线宽度50~10Om;

15.1.7 城市次干路两侧应保留10~20m的绿化带用地,市区次干路网密度宜控制在1.2~

1.4km/km2,红线宽在40~6Om。

15.1.8 城市支路网密度宜在 3~4km/km2左右,两侧应保留5~10m的绿化带用地,红线宽

在20~40m。

15.1.9 城市各类道路规划指标可按表15.1.9规定执行。

15.1.10 规划城市道路广场用地面积应占城市建设用地面积的8~15%,人均道路用地面积

为7~15m2。

15.1.11 旧区改造规划,不同等级道路的标准可按15.1.9表中下限执行。

15.1.12 城市道路应设置方便残疾人通行的无障碍坡道及标志,并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方

便残疾人使用的城市道路和建筑物设计规范》(JGJ50-88)的规定。

15.2 人行交通

15.2.l 一般规定

15.2.1.l 城市中人行交通规划,应以行人流量的大小和流向为依据,并结合建筑功能的需

要,组成空中、地下和地面的人行交通系统。

15.2.1.2 对于有四条以上的机动车车行道,为保证行人的交通安全,宜利用分隔带设置行

人安全岛。

15.2.1.3 一条人行道宽度,视其所处的位置和人流集中程度而定,其值在0.6~1.0m。在

一般道路平均宽度可取0.75m;在火车站、港口码头、大型商场及城市干道上可取

0.9m。

15.2.1.4 不同用地类型人行道的最小宽度可按表15.2.1.4规定执行。

15.2.2.1 横过交叉口的一个路口的步行人流量大于5000/h人次,且同时进入该路口的当

量小汽车交通量大于1200辆/h时,应设置人行天桥或地道。

15.2.2.2 通过环形交叉口的步行人流量达1800人次/h,且同时进入环形交叉口的当量小

汽车交通量达到2000辆/h时,应设置人行天桥或地道。

15.2.2.3 行人横过快速路、高速公路时,必须设置人行天桥或地道。

15.2.2.4 铁路与城市道路相交道口,因列车通过一次阻塞步行人流超过100O人/h应设置

人行天桥或地道。

15.2.3 在城市的商业、文化中心,有条件时应逐步开辟商业步行区,商业步行区距城市次

干路的距离不宜大于20Om;步行区进出口距公共交通停靠站距离不宜大于 100m。

15.2.4 商业步行区的道路应满足送货车,清扫车和消防车通行的要求。道路宽度可采用

10~15m,其间可配置小型广场,广场的面积可按容纳0.8~1.0人/m2计算。15.3 自行车交通

15.3.l 一般规定

15.3.1.1 计算自行车交通出行时耗时,按自行车行程速度11~14km/h计算。

15.3.1.2 自行车最远出行距离,按6km计算。

15.3.2 自行车道路

15.3.2.1 自行车道路网规划应由单独设置的自行车专用路、城市干路两侧的自行车道、城

市支路和居住区内的道路共同组成一个能保证自行车连续交通的网络。

15.3.2.2 自行车道路网密度与道路间距,宜按表15.3.2.2规定取值。

小宽度宜为3.5m,混有其它非机动车的,单向行驶的最小宽度宜为4.5m。

15.3.2.4 自行车道路段每条车道的规划通行能力应按 1500辆/h计算。平面交叉口每条车

道的规划通行能力应按 1000辆/h计算。自行车专用路每条车道的规划通行能力

应按15.3.2.2条的规定乘以1.1~1.2系数。

15.4 道路交叉口

15.4.1 一般规定

15.4.l.l 城市道路交叉口,应根据相交道路的等级,分向流量、公共交通站点的设置、交

叉口周围用地性质,确定交叉口的形式及其用地范围。

15.4.1.2 平面交叉口的规划通行能力,按表15.4.1.2规定取值。

行能力按当量小汽车计算。

15.4.2 平面交叉口

15.4.2.1 平面交叉口的进出口需设展宽段,并增加车道条数时,每条车道宽度宜为3.0~

3.5 m,展宽段的长度,进口道展宽段长度为50~80m,出口道展宽段长度为30~

60m,当出口道车道数达3条时,可不展宽。

15.4.2.2 环形交叉口,当机动车与非机动车混行时,环道总宽度宜为18~20m,中心岛直

径取30~50m。当交叉口交通量超过2700辆/h当量小汽车时,就不宜采用环形

交叉口。

15.4.2.3 城市道路平面交叉口的规划用地面积可参考表15.4.2.3规定取值。

2

15.4.3.1 当平面交叉口规划交通量达到其最大通行能力的80%时,应设置立体交叉。15.4.3.2 城市道路立体交叉口形式的选择应力求统一,结构形式简单,占地面积少。15.4.3.3 城市道路两个相邻的立体交叉口,其通行能力和车速应协调,立体交叉口的设置

应从城市道路网整体上统一考虑。各种形式立体交叉口的用地面积和规划通行能

力可参考表15.4.3.3规定。

②三层立体交叉口中的环形为机动车匝道;苜蓿叶形为非机动车匝道。

15.5 广场

15.5.l 城市车站、码头等出入口的交通集散广场用地总面积,可按城市规划人口每人

0.07~0.10m2计算。集散广场人流量密度宜为1.0~1.4人/m2。

15.5.2 车站、码头前的交通集散广场上供旅客上、下车的停车点,距离进出口不宜大于

50m;允许车辆暂时停留,但不得长时间存放。机动车停车场应设在交通集散广场

外围。

15.5.3 城市游憩集散广场的用地总面积,可按城市规划人口每人0.13~0.4m2计算。

15.5.4 城市游憩集散广场不宜太大,市级广场每处宜为4~10万m2;区级广场每处宜为l~

3万m2。

15.6 城市交通公用设施

15.6.l 公共交通

15.6.1.l 当城市各区间单向高峰小时客流量达到每小时1.0万人~3.0万人时,应发展中

等运量的快速轨道交通;当单向高峰小时客流量达到每小时3.0万人~6.0万人时,应发展大运量的快速轨道交通。

15.6.1.2 城市应创造条件,逐步开辟城市公共汽车专用道路或公共汽车专用线。三幅路断

面,非机动车道可兼作为公共汽车专用道。

15.6.1.3 城市公共汽车停靠站不得占用车行道,当道路为一幅路或二幅路断面时,应设港

湾式停靠站,港湾式停靠站应至少有2~3台车位的长度。

15.6.1.4 公共汽车场站设施

(l)公共汽车场站设施应包括首末站、枢纽站、公共汽车停车场及公共汽车保养场。

(2)公共汽车场站设施建设用地指标(m2/标车)应符合表15.6.1规定。

2

(3)公共汽车的调度应向自动化管理方向发展,调度工作半径不宜大于8km,每处用地面积按500m2计算。

15.6.2 停车场

按照《长沙市建筑工程配建停车场(库)规划设置规则》执行 (详见本章后附表) 。15.6.3 加油站

15.6.3.l 加油站的位置

(l)加油站应位于车辆进出便捷易于通行的地方。

(2)加油站一般可分为过境车辆服务的加油站和为本市车辆服务的(住宅区、商业区、工业区)加油站。前者应设于城市出入口附近并视线开阔;后者宜设于停车场、

购物中心或市中心附近,汽车进出加油站应设缓冲段。

15.6.3.2 加油站场地的选择,应遵循下列原则:

(l)在高速公路、干道及乡间道路附近选择的加油站,应有方便的出入口;在高速公路旁的加油站应属于高速公路服务区的一部分,加油站间的距离不应小于5km。(2)设在高速公路旁的加油站距交叉口距离应大于2km,加油站不应设在道路弯道、竖曲线或道路交叉口的100m以内;对加油站进出口的视距至少保持100m的距离,

特殊情况下不得小于5Om的距离。

(3)加油站出口与小学、消防队及医院等设施的主要出入口距离,应在50m以上;距住宅的距离,为二个加油器时不小于25m,4个加油器时不小于50m。

(4)加油站出入口与军事设施、桥梁引道口、隧道口、铁路平交道口、农村堰堤、堤防等水利设施的距离应在100m以上。

15.6.3.3 加油站的布局

(l)加油站只允许设一个入口和一个出口;特殊情况下,在符合消防安全条件下,可设一个出入口;在保证加油站内部通行和不干扰附近道路交通的情况下,可多增设一

个入口或一个出口。

(2)靠近加油站计量器,应留出一个车辆的空位。在入口和加油站之间要留有4台车位长度的候车位置。在有加润滑油和其它服务设施时,应有4个车位长度的停车段,

但和加油站的车辆应分开,不得相互干扰。

(3)加油站临街正面的长度不得小于25m,加油站深度为15m(包括人行道在内);如在集装箱运输车辆使用的加油站,其临街正面长度不得小于40m,深度不得小于

15m,车道宽度不小于8.5m,并有3m宽的人行道。

(4)加油站的服务半径宜为900~1200m。

15.6.3.4 城市公共加油站应大、中、小相结合,以小型站为主,其用地面积应符合表

15.6.3.4的规定。

(l)城市公共加油站的选址,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汽车加油加气站设计与施工规范》(GB 50156—2002)的有关规定。

(2)加油站污水应经过石油截流设施(废水、油脂和残碴的截流)后才能排入城市下水道系统,当不具备排入城市下水道的条件时,应设置单独的处理池和渗水系统。

15.7 城市道路交通噪音

15.7.1 一般规定

15.7.1.1 路面材料、车辆种类、车速、交通量等诸因素直接与道路交通噪音的强度相关。

15.7.1.2 城市道路两侧建筑物的功能不同,要求噪音标准也各异。参照国标GB3096-82

《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的规定执行。

15.7.2 道路交通噪音等级

15.7.2.l 道路为混凝土路面,有3O%的重型车辆,距道路缘石10m处建筑物正面接受噪音,

在不设防护设施情况下,在不同交通量和车速情况下的噪音等级,可参考表

15.7.2.1。

在噪音达到L10 (lh)70dB(A)的标准时,住宅和道路之间的距离可参考表

15.7.2.2。

70dB(A)——环境噪音用等效声级来衡量,此处等效声级为70dB(A)。

15.7.2.3 城市道路绿化带可有效地降低噪音,其效果与绿带宽度、种植结构的关系见表

15.7.2.3。

第15章附表:

[2] II类区:指I、Ⅲ类区以外的城市规划区范围。

[3] 工厂办公(包括生产办公、综合楼等),其配建停车场设施可在工厂用地范围内统

一集中设置。建筑面积在20000平方米以上的办公类建筑每增加10000平方米建筑面积,增加部分的配建指标折减10%,但最高不得超过50%的折减率。

[4] 批发交易市场是指生产资料市场和以批发为主的其他交易市场。

[5] 一类体场馆指大于15000座的体育场或大于4000座的体育馆;二类体育场馆指小

于15000座的体育场或小于4000座的体育馆。

[6] 交通类建筑的配建停车场指标仅供参考。具体设计时根据停车需求分析的结果来确定。

[7]、一类住宅指户面积大于等于100平方米的非独立式住宅,二类住宅指户面积小于100

平方米的非独立式住宅(包含户面积小于100平方米的公寓式住宅)。

[8]、商住综合楼的配建停车场指标也可以按商业与住宅分别计算后累计确定。

第16章市政设施规划

16.1 给水工程

16.1.1 城市给水工程规划原则

16.1.1.1 城市水资源和城市用水量之间应保持平衡,以确保城市可持续发展。在几个城市

共享同一水源或水源在城市规划区以外时,应进行市域或区域、流域范围的水资源

供需平衡分析。

16.1.1.2 自备水源供水的工矿企业和公共设施的用水量应纳入城市用水量中,由城市给水

工程进行统一规划。

16.1.1.3 选用地表水为城市给水水源时,城市给水水源的枯水流量保证率应根据城市性质

和规模确定,可采用90%~97%。建制镇给水水源的枯水流量保证率应符合现行

国家标准《村镇规划标准》(GB50188)的有关规定。当水源的枯水流量不能满足

上述要求时,应采取多水源调节或调蓄等措施。

16.1.2 给水系统

16.1.2.1 给水系统中的工程设施不应设置在易发生滑坡、泥石流、塌陷等不良地质地区及

洪水淹没和内涝低洼地区。地表水取水构筑物应设置在河岸及河床稳定的地段。工

程设施的防洪及排涝等级不应低于所在城市设防的相应等级。

16.1.2.2 市区的配水管网应布置成环状。

16.1.2.3 给水系统主要工程设施供电等级应为一级负荷。

16.1.2.4 选用地表水为水源时,水源地应位于水体功能区划规定的取水段或水质符合相应

标准的河段。饮用水水源地应位于城镇和工业区的上游。生活饮用水源的水质和卫

生防护,必须符合现行的《生活饮用水水源水质标准》(CJ3020-93)的要求(参

照深圳城市规划标准与准则中的给水工程)。

16.1.2.5 选用地下水水源时,水源地应设在不易受污染的富水地段。

16.1.2.6 水厂用地应按规划期给水规模确定,用地控制指标应按下表采用。水厂厂区周围

应设置宽度不小于10m的绿化地带。水厂水源的调蓄水池周围设置宽度应该保留

100米的绿化隔离带 (表16.1.2.6)。

②地表水水厂建设用地按常规处理工艺进行,厂内设置预处理或深度处理构筑物以及污泥处理

设施时,可根据需要增加用地。

③地下水水厂建设用地按消毒工艺进行,厂内设置特殊水质处理工艺时,可根据需要增加用地。

④本表指标未包括厂区周围绿化地带用地。

16.1.2.7 当配水系统中需设置加压泵站时,其用地控制指标应按表16.1.2.7采用。泵站

周围应设置宽度不小于10m的绿化地带。

②加压泵站设有大容量的调节水池时,可根据需要增加用地。

③本指标未包括站区周围绿化地带用地。

16.1.2.8 村镇给水工程规范应符合《村镇规划标准》(GB50188-93)。

16.2 排水工程

执行《城市排水工程规划规范》(GB500318-2000)和《城市污水处理工程项目建设标准》的和关规定与标准。

16.3 电力工程

16.3.1负荷预测

16.3.1.1负荷预测方法是:分区规划及以上层次规划阶段的电力负荷预测以单位用地及分

类用地负荷密度法为主,用弹性系数法及综合用电水平法进行校验;法定图则和详

细蓝图阶段的电力负荷预测以单位建筑面积负荷密度法为主,用单位指标法进行校

验。

16.3.1.2负荷预测推荐指标

16.3.1.2.1 单位用地面积负荷密度指标宜为1.5~2.5万千瓦/平方公里。

16.3.1.2.2 人均综合用电负荷指标宜为1.5~2.0千瓦/人。

16.3.1.2.3 人均综合用电量指标宜为8000~10000千瓦时/人·年。

16.3.1.2.4 分类用地负荷密度指标宜符合表16.3.1.2.5的规定。

16.3.2.1 城市电厂以大型、清洁、高效及环保电厂为主,电厂选址应满足城市规划和环境

保护要求,同时应满足电厂建设规程。

16.3.2.2 城市变电站

16.3.3.2.1 城市变电站电压等级分为500千伏(400千伏)、220千伏、110千伏(132

千伏)、10千伏四级。

16.3.3.2.2 城市变电站的选址应符合城市规划要求,并符合相关设计规程,其设施用地应

纳入各阶段城市规划,统筹安排。

16.3.3.2.3 500千伏变电站宜布置在城区边缘,有充足的走廊用地, 220千伏变电站宜靠

近负荷中心,宜临近大型高压走廊和主要电缆通道。110千伏变电站应深入负荷

中心,便于10千伏出线。

16.3.3.2.4 市区内变电站对周围环境的噪音影响,应符合《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

(GB3096-82)的规定。

16.3.3.2.5变电站对电视差转台、转播台及无线电干扰设施的防护间距应符合《架空电力

线路、变电站对电视差转台、转播台等无线电干扰防护间距标准》(GBJ143-90)

的规定(见表16.3.3.2.5)。

16.3.3.2.6 变电站宜远离加油站、燃气厂站及危险品仓库等易燃易爆的建筑物和构筑物。

16.3.3.2.7 变电站主变及用地按终期规模规划,变电站应采用先进技术设备,尽量节约建

设用地,其建筑形式应与周围环境协调。

16.3.3.2.8 变电站主变及用地规模宜符合表16.3.3.2.8的规定。

16.3.3.1 电力线路分类

16.3.3.1.1 按电压等级分类,可分为500(400)千伏、220千伏、110(132)千伏、10

千伏、380/220伏五类。

16.3.3.1.2 按敷设方式分类,可分为架空敷设和地下敷设两类。

16.3.3.2 高压走廊布置准则

16.3.3.2.1 城市规划中所涉及的高压走廊为110千伏及以上电力线路走廊。应按照城市总

体规划,统筹安排市政高压走廊及电缆通道的定线和用地。

16.3.3.2.2 500千伏线路必须预留架空走廊,110千伏和220千伏线路在用地条件允许时

应预留架空走廊。

16.3.3.2.3 城市建设密集区110千伏线路应采用电缆暗敷,220千伏线路宜采用电缆暗敷。

16.3.3.2.4 架空线路应根据城市地形、地貌特点和城市道路规划的要求,沿山体、河渠、

绿化带及道路架设,路径选择宜短捷、顺直,减少同水渠、道路及铁路的交叉。

对110千伏及以上的电力线路应规划专用高压走廊,并应加以控制和保护。架空

线路尽可能沿高压走廊集中敷设。

16.3.3.2.5 架空线路不宜沿山脊线架设。

16.3.3.2.6 架空线路应避开易燃易爆危险区。

16.3.3.2.7 新建架空线路走廊位置不应选择在极具发展潜力的地区,应尽可能避开现状发

展区、公共休憩用地、环境易受破坏地区或严重影响景观的地区。

16.3.3.2.8 现状110千伏、220千伏架空线路改造为电缆暗敷时,应进行技术经济、土地

利用效益及城市景观等多方面比较。

16.3.3.2.9 城市架空线路走廊控制指标宜符合表16.3.3.2.9的规定。

16.3.3.3 安全防护技术要求

16.3.3.3.1 不同电压等级架空线路与各波段电视差转台和转播台的防护间距应符合《架空

电力线路、变电站对电视差转台、转播台等无线电干扰防护间距标准》(GBJ143

-90)的相关规定。

16.3.3.3.2 不同电压等级的架空线路与机场导航台、定向台的防护间距应符合《航空无线

电导航台站电磁环境要求》(GB6364-86)的相关规定。

16.3.3.3.3 架空线路与建筑物的最小垂直净距和水平净距的要求应符合《110~500KV架

空送电线路设计技术规程》(DL/T5092-1999)的相关规定。

16.3.3.3.4 送电线路与甲类火灾危险性的生产厂房、甲类物品库房、易燃易爆材料堆场以

及可燃或易燃、易爆液(气)体储罐防火间距不应小于杆塔高度的1.5倍。

16.3.3.3.5 新建架空线在平原及丘陵地区对地净空不宜小于12米。跨越主要道路桥梁时,

对地净空不宜小于15米。

16.3.3.4 电缆通道

16.3.3.4.1 一般电力电缆通道沿道路东侧或南侧人行道或绿化带布置。

16.3.3.4.2 在负荷密度高、电缆集中的城市中心地段,可采用电缆隧道。

16.3.3.4.3 城市主干路、次干路及集中出线处应设置电力电缆沟,电力电缆沟应采用隐蔽

式。

16.3.3.4.4 线路较少的地段可采用直埋或穿管埋地敷设。

16.3.3.4.5 220千伏及110千伏电缆通道控制指标宜符合表15.3.4.5的规定。

准断面,与110千伏电缆同沟敷设时,采用1.4米×1.4米或2(1.4×1.4)米。

16.4 通信工程

16.4.1 城市邮政设施规划原则

城市邮政设施的种类、规模、数量主要依据通信总量、邮政年业务收入来确定。16.4.2 邮政局所

16.4.2.1 邮政局所设置数量

邮政局所设置要便于群众用邮,要根据人口的密集程度和地理条件所确定的不同的

服务人口数、服务半径、业务收入三项基本指标来确定。我国邮政主管部门制定的

城市邮政服务网点设置的参考标准如下表16.4.2 .1所示。

城市邮政局所分为市邮政局、邮政通信枢纽、邮政支局、邮政所。

16.4.2.3 邮政设施选址原则

(1) 邮政通信枢纽选址原则

局址应在火车站一侧,靠近火车站台;有方便接发火车邮件的邮运通道;有方便出入枢纽的汽车通道;有方便供电、给水、排水、供热的条件;地形平坦、地质条件良好;周围环境符合邮政通信安全;符合城市规划的要求。

(2) 邮政局所选址原则

局址应设在闹市区、居民集聚区、文化游览区、公共活动场所、大型工矿企业、大专院校所在地。车站、机场、港口以及宾馆内应设邮电业务设施;局址应交通便利,运输邮件车辆易于出入;局址应有较平坦地形,地质条件良好;符合城市规划要求。

16.4.3 移动电话网规划

16.4.3.1 主要内容有移动电话网规划、话务量规划和移动通信频点配置。

16.4.3.2 移动电话网根据其覆盖范围,采用大区、中区或小区制以及组网结构。

16.4.4 微波通信规划

16.4.4.1 微波站址规划

(1) 微波站应设在电视发射台(转播台)旁或人口密集的待建台地区,以保障主要发射

台信号源。

(2) 选择地质条件较好、地势较高的稳固地形,作为站址。

(3) 站址通信方向近处应较开阔、无阻挡以及多个反射电波的显著物体。

(4) 站址能避免本系统干扰(如同波道、越站和汇接分支干扰)和外系统干扰(如雷达、

地球站,有关广播电视频道和无线通信干扰)。

(5) 在山区应避开风口和背阴的阴冷地点设站;

(6) 偏僻地区的中间站,应考虑交通、供电、水源、通信和生活等基本条件。渺无人烟

和自然环境特殊困难的地段,应设无人站。

16.4.4.2 微波线路路由规划

(1) 根据线路用途、技术性能和经济要求,作多方案分析比较,选出效益高、可靠性好、

投资少的2、3条路由,再作具体计算分析。

(2) 微波路由走向应成折线形,各站路径夹角宜为钝角,以防同频越路干扰。

16.4.4.3 微波天线位置和高度

微波天线塔的位置和高度,必须满足线路设计参数对天线位置的高度的要求,在舆

方向的近场区内,天线口面边的锥体张角20°,前方净空距离为天线口面直径的

10倍范围内,应无树木、房屋和其他障碍物。

16.4.5 有线电视广播线路规划

16.4.5.1 有线电视、广播线路由规划

(1) 有线电视、广播线路应短直,少穿越道路,便于施工及维护。

(2) 线路应避开易使线路损伤的场区,减少与其他管线等障碍物交叉跨越。

(3) 线路应避开有线电视、有线广播系统无关的地区,以及规划未定的地域。

16.4.5.2 有线电视、广播线路敷设

(1) 有线电视、广播线路路由上有通讯光缆,且技术经济条件许可,经与通讯部门商议

同意,利用光缆一部分作有线电视、有线广播线路。

(2) 电视电缆、广播电缆线路路由上如有通信管道,可利用管道敷设电视电缆、广播电

缆,但不宜和通信电缆共管孔敷设。

(3) 电视电缆、广播电缆线路路由上如有电力、仪表管线等综合隧道,可利用隧道敷设

电视电缆、广播电缆。

(4) 电视电缆、广播电缆路路由上有架空通信电线,可同杆架设。

(5) 电视电缆、广播电缆线路投线有建筑物可供使用,可采用墙壁电缆。

(6) 对电视电缆、广播线路有安全隐蔽要求时,可采用埋地电缆线路。

(7) 电视电缆、广播电缆在易受外界损伤的路段,穿越障碍较多而不适合直线敷设的路

段,宜采用穿管敷设。

(8) 新建筑物内敷设电视电缆、广播线路宜采用暗线方式。

16.5 燃气工程

16.5.1 城市气源规划

气源规划要选择适当的城市气源,确定其规模,并在城市中合理布局气源。

16.5.1.1. 煤气制气厂址选择应合乎城市总体发展的需要,不影响近远期的建设。分期建设的气源厂,不仅要留有主体工程发展用地,还要留有相应的辅助工程发展用地。

16.5.1.2 液化石油气供应基地的选址原则

(1) 液化石油气储配站属于甲类火灾危险性企业。站址应选择在城市边缘,与服务之间

的平均距离不宜超过10km。

(2) 站址应选择在所在地区全年最小频率风向的上风侧。

(3) 与相邻建筑物遵守有关规范所规定的安全防距离。

(4) 站址应是地势平坦、开阔、不易积存液化石油气的地段,并避开地震带、地基沉陷

和雷击等地区,不应选在受洪水威胁的地方。

(5) 具有良好的市政设施条件,运输方便。

(6) 应远离名胜古迹、游览地区和油库、桥梁、铁路枢纽站、飞机场、导航站等重要设

施。

(7) 在罐区一侧应尽量留有扩建的余地。

16.5.1.3 液化石油气化站与混气站的布置原则

(1) 液化石油气化站与混气站的站址应靠近负荷区。作为机动气源的混气站可与气源厂、

城市煤气储配站合设。

(2) 站址建筑物保持规范所规定的防火间距要求。

(3) 站址应处在地势平坦、开阔、不易积存液化石油气的地段。同时应避开地震带、地

基沉陷、废气矿井和雷区等地区。

16.5.2 城市燃气输配设施规划

燃气输配设施主要有储配站、调压站和液化石油气瓶装供应站等。

16.5.2.1 燃气储配站

(1) 要平衡燃气负荷不均匀性,满足各类用户的用气需要,必须在城市燃气输配系统中

设置储配站。

(2) 燃气储配站主要有三个功能:①储存必要的燃气量,以调峰;②使多种燃气混合,

达到适合的热值等燃气质量指标;③燃气加压,保证输配管网内适当的压力。

(3) 对于供气规模较小的城市,燃气储配站一般设一座即可,并可与气源厂合设。

(4) 储配站站址选择需符合防火规范的要求,并有较好的交通、煤电、供水和供热条件。

16.5.2.2 调压站

(1) 燃气输配管压力级制

城市燃气输配管道的压力可分为5级,具体为:①高压燃气管道A:0.8<p<﹦

1.6(MPa)、B:0.4<p≤0.8(MPa);②中压燃气管道A:0.2<p≤0.4(MPa)、B:0.05<

p≤0.2(MPa);③低压燃气管道p≤0.05(MPa)。

天然气长输管线的压力分为3级,一级:p≤1.6(MPa);二级:1.6<p<4.0(MPa);

三级:p≥4.0(MPa)。

(2) 调压站分类

a.调压站按性质分为区域调压站、用户调压站和专用调压站。按压力范围分为高中

压调压站、高低压调压站、低压调压站。按建筑形式分为地上调压站、地下调压站

和箱式调压站。

b.调压站自身占地面积很小,只有十几平方米,箱式调压器甚至可以安装在建筑外

墙上,但对一般地上调压站和地下调压站来说,应满足一定的安全防护距离要求。

(3) 站布置原则

调压站供气半径以0.5km为宜,当用户较分散或供气区域狭长时,可考虑适当加大

供气半径;调压站应尽量布置在负荷中心;调压站应避开人流量大的地区,并尽量

减少对景观环境的影响;调压站布局时应保证必要的防护距离。

16.5.2.3 石油气瓶装供应站

(1) 液化石油气应尽量实行区域管道供应,输配方式为液化石油气供应基地-气化站(或

混气站)-用户。但在条件不允许的情况下(如居民密集的城市旧区),只能采用液化气的瓶装供应方式,此时需要设置液化石油气的瓶装供应站。瓶装供应站的主要

功能是储存一定数量的空瓶与实瓶,为用户提供换瓶服务。

(2) 瓶装供应站主要为居民用户和小型公建服务,供气规模以5000-7000户为宜,一般

不超过10000户。当供应站较多时,几个供应站中可设一管理所(中心站)。(3) 供应站的实瓶储存量一般按计算月平均日销售量的1.5倍计;空瓶量按计算月平均

日销售量的1.5倍;供应站的液化石油气储量一般不超过10m3。

(4) 瓶装供应站的站址选址有以下要求:

a.瓶装供应站的站址应选择在供应区域的中心,以便于居民换气。供应半径一般不

宜超过0.5~1.0km。瓶装供应站的瓶库与站外建、构筑物的防火间距应符合规范要求。

b.有便于运瓶汽车出入的道路。液化石油气瓶装供应站用地面积一般5000~6000㎡,

而管理所(中心站)面积略大,约为6000~7000㎡。

②当建筑物(含重要公共建筑物)的某外墙为无门、窗洞口的实体墙,且建筑物耐火等级不低于

二级时,燃气进口压力级制为中压(A)或中压(B)的调压柜一侧或两侧(非平行),可贴靠上述

外墙设置。

③当达不到上表净距要求时,采取有效措施,可适当缩小净距。

16.6 竖向规划

16.6.1 竖向规划应综合考虑城市地形、道路交通、地面排水、防洪、防涝、城市景观、建

筑布置和经济等各方面的要求,合理地确定坡度、控制高程和平衡土方。

16.6.2 编制竖向规划应遵循以下原则:

16.6.2.1 贯彻安全、适用、经济、美观的原则。

16.6.2.2 充分发挥土地潜力,节约用地。

16.6.2.3 合理利用地形、地质条件,以满足城市各项建设用地的使用要求。

16.6.2.4 减少土方工程量及防护工程,竖向规划在满足防洪、排涝标准条件下,应尽量做

到填挖平衡,避免过大的土方运距。

16.6.2.5 保护生态环境,增强城市景观效果,保护和强化城市有特色的自然和规划边界

线。

16.6.2.6 城市用地各项控制标高,应满足防洪、排涝标准,控制合理的道路交叉口、桥梁、

排水干管出口、建筑物等标高。

16.6.2.7 改造地形时,应考虑建筑物的布置及空间效果。

16.6.2.8 场地设计标高应高于道路设计标高,重力自流管尽量满足自然排放要求。

16.6.3 各种场地适用坡度应符合表16.6.3的规定:

16.7 管线综合

16.7.1 一般规定

16.7.1.1 符合城市各阶段规划的深度要求。

16.7.1.2 城市工程管线宜地下敷设。

16.7.1.3 各种工程管线的平面位置和竖向位置均采用长沙市统一的坐标和高程系统。16.7.1.4 应充分利用现状工程管线,当现状工程管线不能满足需要时,经综合经济、技术

比较后,可废弃或抽换。

16.7.1.5 规划各种管线位置时,宜避开土质松软地区、沉陷区、滑坡危险地带。

16.7.1.6 工程管线的布置应与城市现状及规划的地下铁道、地下通道、人防工程等地下隐

蔽性工程协调配合。

16.7.1.7 编制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设计时,应减少管线在道路叉口处交叉,当工程管线竖向

位置发生矛盾时,宜按下列规定处理:

压力管线让重力自流管线;可弯曲管线让不易弯曲管线;分支管线让主干管线;

小管径管线让大管径管线。

16.7.2 直埋敷设

16.7.2.1 在城市道路下的工程管线,首先应布置在人行道与非机动车道下,其次才应将检

修次数少的管线布置在机动车道下。

16.7.2.2 各种地下管线上不得建设永久性的建筑物。

16.7.2.3 各种工程管线在道路下面的规划位置宜相对固定,从道路中心线方向平行布置的

次序,应根据工程管线的性质、埋设深度等确定。分支线少、埋设深,对建筑物

基础安全有影响的工程管线应远离建筑物。布置次序宜为:电力电缆、电信电缆、

燃气配气、给水配水、热力干线、燃气输气、给水输水、雨水排水、污水排水。

16.7.2.4 工程管线庭院内建筑线向外方向平行布置的次序:电力、电信、污水排水、燃气、

给水、热力。当燃气管线可在建筑两侧中任一侧引入均满足要求时,燃气管线应

布置在管线较少的一侧。

16.7.2.5 两种以上工程管线不应顺向直埋重叠敷设。

16.7.2.6 道路红线宽度超过30m的城市干道宜两侧布置给水管线和燃气配气管线;道路红

线宽度超过50m的城市干道应在两侧布置排水管线。

16.7.2.7 敷设规划道路下面的工程管线应与铁路、公路线平行,与铁路交叉时应采用垂直

交叉。特殊情况满足不了垂直交叉时宜为45度,最小不得小于30度。

16.7.2.8 在车行道下管线的最小覆土深度为0.7m。

16.7.2.9 河底敷设工程管线应选择稳定河段,埋设深度应以不妨碍河道的整治,保证工程

管线安全的原则。

16.7.2.10 当工程管线交叉敷设时,自地表向下的排列顺序宜为:电力管线、热力管线、

燃气管线、给水管线、雨水管线、污水管线。

16.7.3 管沟敷设

16.7.3.1 当遇到下列情况之一时,工程管线宜采用综合管沟集中敷设。

(1)交通运输繁忙或工程设施较多的机动车道、城市主干道以及配合兴建交叉工程地段。

(2)不易开挖路面的路段。

(3)广场或主要道路的交叉处。

(4)需同时敷设两种以上工程管线及多回路电缆的道路。

(5)道路与铁路或河流的交叉处。

(6)道路宽度难以满足直埋敷设多种管线的路段。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