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国外弹性城市研究述评_蔡建明

国外弹性城市研究述评_蔡建明

国外弹性城市研究述评_蔡建明
国外弹性城市研究述评_蔡建明

第31卷第10期2012年10月

地理科学进展

PROGRESS IN GEOGRAPHY

V ol.31,No.10Oct.,2012

收稿日期:2011-11;修订日期:2012-05.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971100)。

作者简介:蔡建明(1961-),男,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城市可持续发展和都市农业研究。

E-mail:caijm@https://www.doczj.com/doc/352501607.html,

通讯作者:郭华(1983-),女,博士,主要从事城市地理、区域调控和都市农业方面研究。E-mail:henanguohua@https://www.doczj.com/doc/352501607.html,

1245-1255页

国外弹性城市研究述评

蔡建明1,郭华1,2,汪德根3

(1.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北京100101;2.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100049;

3.苏州大学旅游系,苏州215123)

要:城市如何在重重挑战与危机中,因应各种变化,保持自身发展活力,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本文梳

理了国外弹性理论研究的4个领域,即生态弹性、工程弹性、经济弹性和社会弹性,并归纳总结了它们各自的基本概念、内涵及代表性研究学者;在此基础上,系统评述了国外相应的弹性城市研究的4个领域的内涵与研究重点,包括城市生态弹性、城市工程弹性、城市经济弹性和城市社会弹性;同时根据已有研究的发展脉络,前瞻了未来弹性城市研究3个趋势方向,即社会平等的议题如何渗入到弹性城市的理念之中,技术革新如何增强城市弹性,跨学科、多领域的介入如何共同协作建设弹性城市。鉴于中国各地区自然社会经济差异较大,不同地区的发展历史、发展阶段、社会文化背景不同,因此弹性城市理论的应用更应考虑到中国特色,使弹性理论本身更为“弹性”。关键词:弹性;弹性城市;进展评述;国外

1引言

城市作为复杂的巨系统,在变得越来越强大的

同时,也变得越来越脆弱,任何子系统被破坏或不适应新变化,都可能给整个城市带来致命的危机甚至毁灭,如极端气候带来的干旱和洪涝侵扰;重大自然灾害如汶川地震、海地地震和日本福岛海啸带来的城市毁灭;9·11恐怖袭击和SARS 等传染病传播带来的社会恐慌;高密度开发及管理不善带来的空间混乱;低效率扩张和长距离运输带来的食物足迹延长等。因此城市如何在重重挑战与危机中,因应各种变化,保持自身的发展活力,就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弹性城市理念正是在这一背景之下应运而生,它一方面强调应对外来冲击的缓冲能力,另一方面强调增强城市的学习能力,抓住挑战带来的机遇,保持发展活力。20世纪90年代以来,弹性城市理念渗入城市发展实践[1],国外学术界对其进行了探讨,主要从生态弹性、工程弹性、经济弹性和社会弹性等方面进行研究。中国正处于城市化转型阶段,各种城市问题层出不穷,潜伏危机众多,特别是城市扩张与蔓延、基础设施超负荷运转、产业结构失衡等,已造成城市在面临外来冲

击(金融危机、卫生疫情或自然灾害)时,显示出极大

的脆弱性,急需一种新的理念来指导城市发展。而弹性城市的理念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考方向。但目前国内学界对这一概念还缺乏研究,为弥补这一不足,本文将对国外弹性城市的研究进展进行归纳总结,以期抛砖引玉,为中国城市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

2弹性概念与研究的主要领域

弹性概念最早起源于生态学,由美国学者Hol-ling 提出[2],随后不同的学科开始介入研究。不同学科的学者均认为,弹性最基本的含义是系统所拥有化解外来冲击、并在危机出现时仍能维持其主要功能运转的能力。不过,不同学科的研究侧重点不同[3],有的学者强调缓冲力[2],有的强调灾后恢复的速度[4]。表1归纳梳理了目前有关弹性概念的主要观点及流派,从早期一维的生态视角(Holling)扩展到目前包括生态、技术、社会和经济的四维视角(MCEER)。

弹性理论与城市系统相结合后,开拓了城市学研究的内容与视野。Alberti 等将弹性城市定义为:

地理科学进展31卷10期

城市一系列结构和过程变化重组之前,所能够吸收与化解变化的能力与程度[5]。弹性联盟(Resilience Alliance)将弹性城市定义为:城市或城市系统能够消化并吸收外界干扰,并保持原有主要特征、结构和关键功能的能力[6]。但实际上弹性城市不仅包括城市系统能够调整自己,应对各种消极的不确定性和突然袭击的能力,还包括能将那些积极的机遇有效转化为资本的能力[7]。弹性联盟指出弹性城市研究有4个优先领域:①城市新陈代谢流——用来支撑城市功能的发挥、提升人类健康及生活质量;②社会动力——包括人文关怀程度、人力资本形成和减缓社会不公力度;③管治网络——涉及社会学习、社会适应以及自组织能力;④建设环境——包括城市形态的实体模式、它们之间的空间关系和相

互作用[6]。这4大优先领域实际上是从生态、工程、经济和社会等维度强调了弹性城市建设中的不同侧面[8]。

Panarchy 作为研究系统弹性的代表性模型,最早由Gunderson 和Holling 提出[10],即“适应性循环”和“多尺度嵌套适应循环”(图1a 、1b),主要解释系统如何在外来冲击下,保存自己并得到更新以保持发展活力。r 、K 、Ω、α分别代表系统生命周期的4个阶段(图1a):①r 阶段,系统增长较快,连接度和稳定性增加,所积累的资本(生态系统的养分、生物量、物理结构;社会经济系统的技术、人际关系网等)不仅可被本系统所使用,亦可为其他系统所用。②K 阶段,缓慢而保守,集聚的养分和生物量为系统固持,排斥其他竞争者的使用,连接度增加,

控制力增

表1有关弹性概念的主要观点和流派总结

Tab.1Summary of schools of thoughts and their major viewpoints on resilience concept

资料来源:根据有关文献整理。

1246

31卷10期蔡建明等:国外弹性城市研究述评强,导致过度连接和僵化,弹性降低。③Ω阶段,在外界干扰下,系统积累和固持的能力释放,组织严密性丧失。④α阶段,系统重组织,可能重复上一循环,也可能进入新的循环。长箭头代表快速,短箭头代表慢速。

在Panarchy 模型(图1b)中,系统反抗(revolt)和系统记忆(remember)是不同尺度适应循环之间的链接,“revolt ”,即一个低层次的关键变化可能会引起高层次的变化,尤其是当高层次处于K 阶段的僵化和脆弱状态。以森林火灾为例,局部的火星首先造成小范围的地面着火,然后蔓延到树冠,接着到整个斑块,再到整个区域。“remember ”,即当某一层次发生灾变后的重生,其处于K 阶段的上一层次会对其有很大影响。火灾之后留下迹地,高层次的过程和资源减缓养分的流失,且提供种子库、幸存种等“生物遗产”,通过演变,系统既保留了自身,又得到更新[10]

,而这是弹性系统的关键,亦是弹性城市的

关键。在这种视角下,外来干扰本身就是发展的一个组成部分,而系统渐变与突变共生。有学者认为这种模型过于宿命,但Folke 极为赞同该模型,认为该模型以积极的视角对待随时可能出现的冲击(变化)[20]

,Adger 也认为外来的干扰可以是系统创新、

发展的一大契机[21]。

3弹性城市研究重点与内涵

3.1城市生态弹性

Holling [2,12]将城市生态弹性定义为:城市生态

系统在重新组织且形成新的结构和过程之前,所能化解变化的程度。气候变化[8,22-23]和城市化[24]是影响城市生态弹性的最重要因素,生态过程与社会、经济、政治过程的相互影响,造成了城市或者城市化地区,自然栖息地碎片化、物种构成同质化、能量流和营养循环的中断,降低了不同尺度的弹性,增加了生态系统的脆弱性。这就要求必须加快城市革新的步伐,建设一种应对各种不确定性冲击、且能够维持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组织体系[1]。城市生态弹性用来提升城市系统应对不确定性、非线性的外来冲击的能力,提高城市自组织能力,实现人与环境系统的协调发展[20]。

人类社会和经济活动都有赖于生态系统的支持,生态系统服务是人类服务的基础,许多人类服务如供水、休闲娱乐、住房、交通都有赖于生态系统所提供的自然资源,同时需要生态系统吸收各种排放物与废弃物,以及依赖生态系统提供气候调控、洪水控制、降低碳排放等功能[25]。因此生态系统与人类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26],即社会经济过程与生物物理过程的相互作用[27],是城市生态弹性研究的主要焦点。而城市生态弹性的评估,必须建立在生态系统与人类系统之间相互作用的基础上,一系列实证研究都致力于此,包括普济湾地区的城市格局与鸟类[28]、水生无脊椎动物的多样性[29]之间的关系等,很多模型致力于研究城市化与生态系统功能之间的关系[30-32],Alberti 据此得出城市生态系统弹性是人类活动模式和自然生境的函数[27]。

Alberti 等对城市的生态系统作了很多深入的研究[29,33-35],特别是城市格局(包括城市形态、土地利

大尺度和

慢速度

小尺度和快速度

中等尺度和速度

系统

记忆

K

K

α

Ω

连接度

潜力

重组织

开发

保护

能量释放

α

K

r Ω

图1适应性循环和多尺度嵌套适应循环

Fig.1The adaptive cycle and panarchy,a heuristic model of nested adaptive renewal cycles emphasizing cross scale interplay

资料来源:参考文献[10]。

1247

地理科学进展31卷10期

用分布以及连通性)对生态系统动力机制和弹性的影响[25](图2)。城市格局是生态系统与人类系统共同作用的结果,很多学者通过研究城市形态、城市蔓延扩张、土地利用模式等时空演化过程[28,32,36-37]探寻城市格局与生态弹性之间的关系。以大型基础设施的兴建为例,作为外来冲击,它们会对城市格局以及生态系统产生巨大的影响[28]。

根据适应性循环,研究城市系统的生命周期,以及跨尺度生态系统(城市内部生态系统、作为生态系统及区域或者全球生态系统之中的城市)之间的相互作用,探求驱动城市系统跨越阈值的关键因素[24],是城市生态弹性研究的另一个主题。城市系统中,慢变量是推动系统跨越阈值的关键力量[38]。对于城市系统而言,快变量的增长只体现短期的繁荣,只有慢变量的增长才代表社会的发展、城市竞争力的增强。影响城市发展的诸多慢变量,包括科技力量(城市革新)、城市化以及气候变化是影响城市系统的关键因素。以新奥尔良为例,飓风(Ka-trina)造成1500人死亡,数以万计的人无家可归以及巨大的经济损失和生态灾难,其主要原因就在于诸多慢变量的长期作用,如海平面上升、湿地面积减少以及防洪系统的年久失修等[24]。

3.2城市工程弹性

城市工程弹性主要强调城市基础设施系统、城市人口和社区快速而有效地从自然和人为灾难中恢复能力。主要包括评估城市基础设施弹性[39-40]以及采用减灾技术,坚固城市基础设施,确保其在全球经济中的正常运行等方面。

城市是高度工业化社会连接关键性基础设施的重要节点,因此城市本身就是社会最重要的基础设施。弹性基础设施系统,特别是水、电、医疗卫生等公益性服务部门,对于减少极端事件(地震、洪灾以及恐怖主义事件)的社会影响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基础设施系统若能经受住极端事件冲击,就可以避免因系统之间的相互影响,将极端事件对城市产生的“多米诺骨牌”危害效应降低到最小[39]。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关键基础设施的冗余配置(包括电厂、燃料供应、污水处理,最重要的食物和饮用水),一旦系统遭毁坏,尚有备用系统去填补紧急需要,尽管系统冗余会造成一定的低效率,但却是增加城

图2城市格局与过程的相互作用Fig.2Urban patterns and processes 资料来源:参考文献[25]。生态系统动力学

格局形成的作用力

生物物理模式生物物理作用力

社会经济作用力

社会经济模式

社会经济功能

空间

气候物理过程人口反应干扰状况

人口

经济

发展

政策

土地覆盖

物理模版

人口

社区

初级生产力

土地利用

密度(人口、就业)

收入

土地价值

基础设施

住房

生产

消费

流动性

地租征收

生物物理功能

能量流

物质流

养分循环

扩散

竞争

全球

区域

景观

地块

年月分

1248

31卷10期蔡建明等:国外弹性城市研究述评市弹性的必要选择。

基础设施弹性主要包括坚固性(robustness)和快速性(rapidity)。McDaniels 根据坚固性和快速性设计影响基础设施弹性的概念性框架[39],并以医院为例,使用流程图的形式,阐述如何培育弹性[39]。地震工程跨学科研究中心(Multidisciplinary Center for Earthquake Engineering Research ,MCEER)提出了基础设施弹性框架图(图3),并利用坚固性和快速性作为反映弹性的主要指标。图3显示,坚固性代表一定水平压力下,系统没有退化和丧失功能的能力;而快速性则代表系统为减少损失及避免未来功能紊乱,在最短时间内满足当务之需的能力[33]。在此基础上,Bruneau 等又将冗余度(Redundancy)和资源可调配度(Resourcefulness)补充到基础设施弹性特征中[4]

Bruneau 等构建了定量模型,从坚固性和快速性两方面计算了基础设施工程弹性,其数学表达式为:R =∫t 0

t 1

[]100-Q (t )d t ,其中R 表示弹性,

Q (t )表示坚固性,而d t 表示快速性。通过数量上退化的程度,以及恢复到正常水平所需要的时间,可以用上述微积分的形式进行测量。在此基础上,就可描绘出社区基础设施抗震的弹性模型图[4](图4)。图中,

水平直线表示系统正常水平的功能,

Q 0Q 1代表系统的坚固性,t 0t 1代表快速性,地震的发生导致系统

功能的快速下降,但下降的程度,无论如何不会为零,经过时间修复,基础设施系统重新得到平衡,达到再次稳定。

通过更新城市规划理念和设计,人类有可能达到防灾减灾的目的。在城市安全威胁日益增多的今天,这一点至关重要。当前,新城市规划理念应用愈加广泛,如Mark 等经过调查,发现在采取减灾

技术基础上,新城市主义的社区比传统发展模式下的社区模式更具优越性,但要求规划师和地方政府采取更加积极的土地利用规划,并为采用各种减灾措施负起责任[42]。随着油价峰值的到来,要求建筑师、工程师和城市规划师在设计城市时,务必考虑石油峰值的影响,从而实现从高碳城市向低碳城市乃至“后碳化时代”的转变。

遗憾的是,由于弹性设计会带来建设成本的提高,基于自身的利益,政策制定者和基础设施拥有者通常拒绝作防灾减灾的弹性设计[43],从而造成了城市基础设施在突发事件面前很容易崩溃,达不到防灾减灾目的,无法降低灾难所带来的严重后果。3.3城市经济弹性

Rose 认为经济弹性涉及到公司、家庭、市场和宏观经济不同层次,是个体和社区在外来冲击发生时以及发生后,为避免潜在的损失所采取的灵活应对策略(行为学),它是系统对灾害与生俱来的一种响应与适应能力[44]。经济弹性研究主要以经济地理和城市规划为视角,采取生态弹性相关的评价标准,如复杂性、多样性和自组织能力,来研究城市经济和产业系统的弹性[45-47]。与生态弹性和防灾减灾研究一样,城市经济弹性也强调气候变化是城市面临的主要危机之一[47],但经济弹性更关注油价峰值对未来城市各种经济活动以及市民生活的重要影响。随着石油和其他燃料的成本越来越高,以及汽车越来越难成为大众交通工具的优先选择,需要研发新型的大众交通运输方式,需要重新定位农业及食品生产,重新定位制造业。据此,Polèse 认为成功的城市经济弹性包括4个方面:①受过技术培训和良好教育的人口;②中心地有着广阔的腹地和市场;③多样化的经济,高等服务业所占比重较大,没

时间

t 0

t 1

基础设施功能

发挥程度/%

100

50

Q 0

Q 1

快速性

时间

坚固性

前—减缓

措施影响

后—适应措施影响

图3决策制定对弹性的影响

Fig.3Effects of decision-making on resilience.

资料来源:参考文献[39]。

图4社区基础设施抗震弹性模型图

Fig.4Measure of seismic resilience —conceptual definition

资料来源:参考文献[4]。

系统功能

1249

地理科学进展31卷10期

有“衰退”产业遗留;④宜居性。如果城市在这4个方面表现很好,则表明城市经济具有弹性[19]。值得注意的是,弹性城市重视自给能力的建设,城市需要稳定而可靠的产品和服务供应,包括食物、燃料、水和其他日常生活物品和服务,大城市的自给自足应该尽量在当地或邻域内实现。

评估灾害带来的财产损失是经济弹性的传统工作领域[44],而因经营中断所带来损失的评估也日益得到关注[18,48]。CGE(Computable General Equilib-rium Modeling)模型涉及微观、中观和宏观经济3个尺度,是评估自然灾害所带来经济损失最具代表性的模型[49-50]。Rose作为这个领域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对经济弹性进行了深入研究,主要包括经济弹性的定义和测量;静态弹性和动态弹性的区分:静态弹性是市场能够依据价格信号对资源进行有效分配,动态弹性是通过修复和重建资本存量实现快速恢复[44];以及相关实证研究如灾难事件的宏观经济影响、恐怖主义袭击对城市水系统的经济影响、地震之后电力设施优化分配、社区对地震的经济弹性的测量等[51-53]。

在城市经济弹性的形态上,Polèse认为经济弹性主要有两种形态:①a-弹性,城市在危机中保存自己的能力,例如新奥尔良面对Katrina飓风,长崎遭遇原子弹袭击,德国城市在二战后的毁灭,城市尽管衰落,但并未消亡;②b-弹性,城市在面临冲击时,通过调整发展状态,应对出现的挑战。波士顿和芝加哥实现成功转型,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曼彻斯特的衰落[19]。而Simmie据在外界冲击发生之后,区域经济的发展轨迹,总结出城市经济弹性的4种形态(图5):回到冲击之前的稳定状态(图5(a));城市经济无法回到冲击发生之前的状态,但结构和功能仍然保持(图5(b));城市经济无法回到冲击发生之前的状态,并且结构和功能退化(图5(c));城市经济通过自身调整,实现跨越式发展,外来冲击成为城市调整自身发展轨迹的契机[54](图5(d))。

3.4城市社会弹性

Adger将社会弹性定义为社区或者人群应对由社会、政治和环境变化带来的外来压力的能力[14],他深入研究社会弹性和生态弹性之间的联系[14],成为第一批将生态弹性概念拓展到人类社会领域的学者;Ernstson基于人口统计学,研究不同人群(年龄、文化以及教育水平)的适应能力,以及社会资本对社会弹性的影响[24];Allenby等关注社会稳定性以及社会秩序的研究,认为可以通过健全城市各种网络组织的保障体系、灾难预警机制以及紧急应对策略,来提高城市系统的社会弹性[40]。在环境变化的背景下,研究不同社会群体和组织结构的脆弱性,是弹性研究的新兴主题[55-57]。脆弱性与弹性紧密相关,是指社会群体或者个体因为环境变化所遭受的压力,而造成谋生的困难以及保障的降低。而社会弹性可提高个体或者群体的抗压能力,宽泛地讲,弹性是脆弱性的反义词[56]。值得注意的是,社会弹性更多的是在社区层次上定义而非个体层次,涉及到社会和团体的社会资本[14]。拥有较多社会资本的群体,弹性能力强。

城市社会弹性的尺度研究,集中在时间、空间两个尺度。时间尺度就如Batty所阐述,城市社会过程具有不同的时间尺度,交通堵塞以分钟计,股票市场动荡以天或周计,住房价格周期循环以月或年计,而城市中产阶级化则需数十年,这些事件看似突发事件,实则是渐变的[58]。空间尺度上,Zhou 等基于家庭调查特征测量了特定地区的弹性[3];Su-san等建立了基于社区层次的灾难弹性评估(DROP)模型,并且提出了社区弹性的因子评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从而使社会弹性有了定量的评价标准[59]。最新的研究关注于发展中国家城市的贫民社区,通过建立一套机制和策略来增强面对危机的弹性[60];Rodrick和Wallace从家庭、社区和整个城市层次评估了纽约市公共健康系统在应对突发灾难所带来的冲击时的反应能力[61]。

目前关于弹性研究所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缺乏实施层面的可操作性,而城市管治有助于促进对弹

图5经济弹性轨迹

Fig.5Stylised responses of a regional economy

to a major shock

资料来源:参考文献[54]。

时间时间

时间时间

(a)(b)

(c)(d)

1250

31卷10期蔡建明等:国外弹性城市研究述评性研究成果的实践应用,因而日益引起很多学者关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城市为了在竞争中获得优势,原来以政府为主导的城市管理模式转向“城市企业化”模式,城市中各利益集团,如政府、商业机构和民间团体等,为了城市经济增长,结成多样合作伙伴关系,来进行“城市管治”,其特征表现为多中心城市、透明性、城市职责、灵活性和包容性[62]。管治研究认为弹性策略,如适应性管理策略,可以实现沿海发达地区可持续性发展[63-64],降低城市居民在面临与气候相关的压力时的脆弱性[62]。表2展示了城市管治视角下,美国King County 实现政府与科研机构、企业、各种组织之间,通过多利益群体的合作,缓解并且适应气候变化带来的影响[65]。通过城市管治,以革新的办法使城市能够应对外来冲击,应对各种不确定性[24]。

综上,国外弹性城市研究可概括为3个方面:

①理论上,多从系统论出发,分析环境现象与社会以及自然系统之间的联系,分析部分与整体之间的

关系;引入生态学的基本概念以及理论,包括系统平衡、竞争、生态过程(侵入、演替、优势度)、斑块、干扰、弹性、阻力、持续性及变异等,将其应用到社会经济系统;②方法上,定性多,定量少,有关弹性的定量测度也是迫在眉睫;GIS 以及RS 空间分析的手段开始引入,借用景观、流域分析以及土地覆盖模型,分析空间异质性;③研究尺度上,由城市层面向家庭、基础设施、社区、园区、城市群等不同层面扩展,研究地域从少数发达国家拓展至发展中国家。

4国外弹性城市研究新趋势

4.1均等议题渗入弹性城市的理念中

一般地,弹性表现出了积极的特征,有利于可持续发展,但如何均等发展是需要解决的重要议题。必须指出所谓弹性均有时空尺度的限制[66]。空间尺度限制上的研究表明,一些地区弹性的提升,代价是另外地区弹性的降低[47],或者说一个尺度弹性(如社区层次弹性)的提升,其代价可能是另外一个尺度(家庭或个人尺度弹性)弹性降低[67-68]。时间尺度限制上,社会生态系统在一个时间尺度上是有弹性的,因为它所依赖的技术适应社会发展,比如铁斧,帮助农业社会度过了漫长的历史时期,因为它使劳动者将林地转化为耕地,种植更多的食物。但放在更长的时间尺度上,一旦超过了林地覆盖的阈值,则会造成土壤退化、肥力下降,弹性不能维持。从这个例子可看出一个时间尺度的弹性往往会以之后的时间尺度弹性为代价[66]。弹性与贫困之间的关系也得到关注,学者呼吁更多关心由于弹性策略的实施所带来的权力和不公平议题[69-70]。由于弹性城市建设会带来城市建设成本的提高[71],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往往存在资金问题,Ayers 认为需要利用国际基金来建设和促进中低收入国家的弹性城市建设[72]。4.2城市革新如何增强弹性

在弹性城市的所有研究中,注意力大多放在城

策略领域气候科学

公共健康、安全和危机准备土地利用、建筑和交通结构地表水、淡水质量和水供给

经济、农业和森林影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

来源:根据参考文献[65]整理。

主要适应策略

组建气候变化适应团队,负责策略的广告宣传,适应气候变化影响。强化气候科学在规划和决策中的研究、监督和应用。King County 收录了薄弱设施的目录,以便长期监管;2007年,King County 与华盛顿大学与ICLEI 联合,出版了各级政府应对气候变化的手册,用来指导规划美国和加拿大别的行政区气候变化影响。

最重要的举措是划出洪水控制区,重建堤岸对沿海社区加强保护,研究气候变化对脆弱社区影响。将气候变化的应对措施写入郡详规以及绿色建筑条例。2006年King County 采用洪灾管理规划。King County 投资废水回收利用,建设污水处理厂。2010年设备开始运行,每天净化7亿加仑废水用于灌溉和其他产业。中水回收在旱灾频发和水资源短缺的今天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并将促进中水详细规划的开展。

King County 与华盛顿州立大学合作,给小面积的林地所有者提供技术帮助,保持林地质量,降低火灾发生机率。关注气候变化和土地利用,特别是森林和农业。与此同时,致力于提高绿领就业能力。2006年,一个基于流域的恢复规划在当地政府、商业部门、印第安部落、环保组织和州等有关部门的协助下顺利完成。

表2King County 针对气候变化的适应策略

Tab.2King County strategies on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1251

地理科学进展31卷10期

市如何应对各种负面问题,包括自然和人为的灾难,如炸弹、地震、飓风以及暴雨等,尽管影响很大,但都是暂时的,并未改变城市的区位条件和城市经济基础,一旦城市实体重建,其社会和经济结构比较容易按照灾害发生之前重建。因此当灾难的影响褪去之后,城市将很正常地重新走灾难发生之前的历史路径。但城市革新作为城市所面临的正面挑战,是城市能否重新调整自身发展状态并保持发展活力关键,影响到城市的经济基础和运行模式。事实上,可持续性和弹性均依赖于城市革新[24]。Rappaport以波士顿为案例,论证城市革新对城市的意义。19世纪蒸汽机的发明,使波士顿成功转型为制造业城市,20世纪末期依靠新技术革命,波士顿重新成为高科技和其他知识密集型产业的集聚地[73]。而英国的利物浦、曼彻斯特则走向没落,无法恢复其历史地位,就是由于没有利用革新带来的机遇对其发展状态进行及时有效的调整造成的。4.3弹性城市需要跨学科、多领域的共同协作

弹性城市的建设需要生态、经济、社会以及工程4个领域的共同努力,同时要借助于3S技术,形成弹性城市研究的多尺度全方位综合研究体系。以城市遭受洪水为例,既可通过建设高等级大坝即工程弹性的视角来应对洪水对城市的影响(但会涉及到较高的经济成本),亦可采取湿地建设、植树造林等生态弹性的途径来提高城市弹性;以地震为例,若所有的城市建筑均以抗高烈度地震(如8~9级地震)来设计(工程弹性程度很高),就会带来经济成本的剧增(经济弹性的降低),但并非所有建筑都需如此,基于经济成本的可行性,在城市规划中主要对关键基础设施(医院、学校、交通枢纽等)设计最高的抗震能力,而其他一般基础设施设计合理的抗震能力。但各种适应和减缓策略是必不可少的,它们与城市规划相联系,致力于提升城市应对渐变事件以及突发事件的弹性。例如通过城市管治策略,避免在危险区建设房屋就可以以最少的成本来提升应对气候变化的弹性[74]。

5国外弹性城市研究对中国的启示

国外弹性城市研究的理论和方法为中国弹性城市发展提供了广阔的视野和方法论基础。但鉴于中国各地区自然社会经济差异巨大,不同地区的发展历史、发展阶段、社会文化背景不同,因此弹性城市理论的应用更应该考虑到中国特色,使弹性理论本身更为“弹性”。①中国正处于城市化超常规发展阶段,短短几十年走过了发达国家一个多世纪的道路,城市人口和规模在短时间内剧增,城市建设远远落后于城市化的进程,城市在刚建好甚至设计之初就已落伍,因此若不在城市规划时留足“余地”,城市生态弹性和基础设施弹性将受到严峻的挑战;②不同城市应有不同的弹性发展策略,西部生态脆弱地区的城市应格外关注城市生态弹性;东部沿海城市的外向型经济,应着重发展多样性经济,同时考虑到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海平面上升、台风、暴雨等极端气候的影响,城市基础设施的工程弹性也应得到强化。

值得特别强调的是,全球有关弹性城市的研究目前整体上仍属于起步阶段,其实证研究基本上还处于空白,因此相关的理论体系和实践应用都还相当不完整和不成熟,在中国则更属于一种全新的理念。但正因为此,我们更有必要积极引进、消化、吸收、探索和创新,争取迎头赶上,以加快中国城市可持续发展研究的步伐。

参考文献

[1]Klein R J T,Nicholls R J,Thomalla F.Resilience to natu-

ral hazards:How useful is this concept?Environmental Hazards,2003,5(1-2):35-45.

[2]Holling C S.Resilience and stability of ecological sys-

tems.Annual Review of Ecology and Systematics,1973

(4):1-23.

[3]Zhou H J,Wang J A,Wan J H,et al.Resilience to natural

hazards:A geographic perspective.Natural Hazards, 2010,53(1):21-41.

[4]Bruneau M,Stephanie E C,Ronald T E,et al.A frame-

work to quantitatively assess and enhance the seismic re-silience of communities.Earthquake Spectra,2003,19

(4):733-752.

[5]Alberti M,Marzluff J,Shulenberger E,et al.Integrating

humans into ecosystems: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for urban ecology.BioScience,2003,53(4):1169-1179. [6]Resilience Alliance.Urban Resilience Research Prospec-

tus.Australia:CSIRO,2007.2007-02[2011-5-20]http:// https://www.doczj.com/doc/352501607.html,/index.php/urban_resilience.

[7]Berkes F,Colding J,Carl F.Navigating Social-ecological

Systems:Building Resilience for Complexity and Change.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3: 416.

1252

31卷10期蔡建明等:国外弹性城市研究述评

[8]Robin L.Climate change and urban resilience.Current

Opinion in Environmental Sustainability,2011(3):1-5. [9]Holling C S,Gunderson L H.Barriers and Bridges to the

Renewal of Ecosystems and Institutions.New York,NY: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1995.

.[10]Gunderson L H,Holling C S.Panarchy:Understanding Transformations in Human and Natural Systems.Wash-ington D C:Island Press,2002.

[11]Wildavsky A.Searching for Safety.New Brunswich N.J:

Transaction Books,1988:253.

[12]Holling C S.Engineering Resilience versus Ecological

Resilience:Engineering Within Ecological Constraints.

Washington D C:National Academy Press,1996:31-44.

[13]MCEER.White Paper on the SDR Grand Challenges for

Disaster Reduction.MCEER,Buffalo,N Y,2005. [14]Adger W N.Social and ecological resilience:Are they re-

lated?Progress in Human Geography,2000,24(3):347-364.

[15]Paton D,Johnston D.Disasters and communities:Vulner-

ability,resilience and preparedness.Disaster Prevention and Management,2001,10(4):270-277.

[16]Subcommittee on Disaster Reduction.Reducing Disaster

Vulnerability through Science and Technology.Nation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uncil Committee on the Envi-ronment and Natural Resources,2003.

[17]Paton D,Hill R.Managing Company Risk and Resilience

Through Business Continuity Management,Disaster Re-silience:An Integrated https://www.doczj.com/doc/352501607.html,A:Springfield, 2006:250-267.

[18]Rose A,Lim D.Business interruption losses from natural

hazards:Conceptual and methodology issues in the case of the Northridge Earthquake.Environmental Hazards: Human and Social Dimensions,2002,4(1):1-14. [19]Polèse M.The resilient city:On the determinants of suc-

cessful urban economies//Paddison R,Hutton T.Cities and Economic Change.London:Forthcoming Press, 2010.

[20]Folke C.Resilience:The emergence of a perspective for

social-ecological systems analyses.Global Environmen-tal Change,2006,16(3):253-267.

[21]Adger W N.Vulnerability.Global Environmental

Change,2006,16(3):268-281.

[22]Kithiia J.Climate change risk responses in East African

cities:Need,barriers and opportunities.Current Opinion in Environmental Sustainability,2010,3:1-5.

[23]Sheehan B,Spiegelman H.Climate Change,Peak Oil,

and the End of Waste.California:University of Califor-

nia Press,2010:1-18

[24]Ernstson H,Sander E.Urban transitions:On urban resil-

ience and human-dominated ecosystems.AMBIO,2010, 39(4):531-545.

[25]Alberti M,Marzluff J M.Ecological resilience in urban

ecosystems:Linking urban patterns to human and ecolog-ical functions.Urban Ecosystems,2004(7):241-265. [26]UNU/IAS Report.Urban Ecosystems Analysis:Identify-

ing Tools and Methods.Tokyo:United Nations Universi-ty Institute of Advanced Studies,2003.

[27]Alberti M.Modeling the urban ecosystem:A conceptual

framework.Environment and Planning B:Planning and Design,1999,26(3):605-630.

[28]Roarke D,John M.Relative importance of habitat quanti-

ty,structure,and spatial pattern to birds in urbanizing en-vironments.Urban Ecosystems,2006(9):99-117. [29]Alberti M,Booth D,Hill K,et al.The impact of urban

patterns on aquatic ecosystems:An empirical analysis in Puget lowland https://www.doczj.com/doc/352501607.html,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2007,80(3):345-361.

[30]Collins J P,Kinzig A,Grimm N B,et al.A new urban

ecology.Ammons Scientific,2000,88(6):416-425. [31]Grimm N B,Grove J M,Pickett S T A,et al.Integrated

approaches to long-term studies of urban ecological sys-tems.BioScience,2000,50(3):571-584.

[32]Pickett S T A,Cadenasso M L,Grove J M,et al.Urban

ecological systems:Linking terrestrial ecological,physi-cal,and socioeconomic components of metropolitan ar-eas.Annual Review of Ecology and Systematics,2001,32

(5):127-157.

[33]Alberti M.Urban patterns and environmental perfor-

mance:What do we know?Journal of Planning Educa-tion and Research,1999,19(3):151-163.

[34]Alberti M,Susskind L.Managing urban sustainability:In-

troduction to the special issue.EIA Review,1996,16(6): 213-221.

[35]Alberti M,Coe A,Botsford E.Quantifying the urban gra-

dient:Linking urban planning and ecology.New York:In Avian Ecology in an Urbanizing World Kluwer,2001. [36]Andersson E,Barthel S,Ahrne K.Measuring social-eco-

logical dynamics behind the generation of ecosystem ser-vices.Ecological Applications.2007,17(5):1267-1278.

[37]Colding J.Ecological land-use complementation for

building resilience in urban https://www.doczj.com/doc/352501607.html,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2007,81(1-2):46-55.

[38]Zeeman E C.Catastrophe Theory.New Jersey:Addi-

son-Wesley Educational Publishers,1977:675.

1253

地理科学进展31卷10期

[39]McDaniels T.Fostering resilience to extreme events with-

in infrastructure systems:Characterizing decision con-texts for mitigation and adaptation.Global Environmen-tal Change,2008,18(7):310-318.

[40]Allenby B,Fink J.Toward Inherently Secure and Resil-

ient Societies.Science.2005,309(8):1034-1036. [41]Bruneau M.Enhancing the resilience of communities

against extreme events from an earthquake engineering perspective.Journal of Security Education,2006,1(4): 159-167.

[42]Stevens M R,Berke P R,Song Y.Creating disaster-resil-

ient communities:Evaluating the promise and perfor-mance of new https://www.doczj.com/doc/352501607.html,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 2010,94(5):105-115.

[43]Bosher L,Dainty A.A proactive multi-stakeholder ap-

proach to attaining resilience in the UK.4th International I-Rec Conference:Building resilience:Achieving effec-tive post-disaster reconstruction.Rotterdam(Nether-lands):In-house publishing,2008.

[44]Rose A.Defining and measuring economic resilience to

disasters.Disaster Prevention and Management,2004,13

(5):307-314.

[45]Martin R,Sunley https://www.doczj.com/doc/352501607.html,plexity thinking and evolution-

ary economic geography.Journal of Economic Geogra-phy,2007,7:573-601.

[46]Pendall R,Foster K,Cowell M.Resilience and regions:

building understanding of the metaphor.Cambridge Jour-nal of Regions:Economy and Society,2010(3):71-84. [47]Pike A,Dawley S,Tomaney J.Resilience adaptation and

adaptability.Cambridge Journal of Regions:Economy and Society,2010(3):59-70.

[48]Rose A,Oladosu G,Liao S.Business interruption im-

pacts of a terrorist attack on the electric power system of Los Angeles:Customer resilience to a total blackout.

Risk Analysis,2007,27(3):513-531.

[49]Rose A,Liao S Y.Modeling resilience to disasters:com-

putable general equilibrium analysis of a water service disruption.Journal of Regional Science,2005,45(1):75-112.

[50]Rose A.Analyzing Terrorist Threats to The Economy:A

Computable General Equilibrium https://www.doczj.com/doc/352501607.html,:Edward Elgar Publishers,2005:196-217.

[51]Rose A.Macroeconomic Impacts of Catastrophic Events:

The Influence of Resilience.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2006.

[52]Rose A,Benavides J.Optimal Allocation of Electricity af-

ter Major Earthquakes:Market Mechanism a Versus Ra-

tioning:Advances in Mathematical Programming and Fi-nancial Planning.Greenwich C T:JAI Press,1999:147-168.

[53]Rose A,Oladosu G,Liao S Y.Regional economic im-

pacts of a terrorist attack on the water system of Los An-geles:A computable general equilibrium analysis//Rich-ardson H,Gordon P,Moore J.The Economic Costs and Consequences of Terrorism.Cheltenham,UK:Edward El-gar Publishing Company,2006.

[54]Simmie J.The economic resilience of regions:Towards

an evolutionary approach.Cambridge Journal of Re-gions.Economy and Society,2009(11):1-17.

[55]Turner B.L.Vulnerability and resilience:Coalescing or

paralleling approaches for sustainability science?Global Environmental Change,2010,20(3):570-576.

[56]Berkes F.Understanding uncertainty and reducing vulner-

ability:Lessons from resilience thinking.Nat Hazards, 2007,41(4):283-295.

[57]Miller F.Resilience and vulnerability:Complementary or

conflicting concepts?Ecology and Society,2010,15(3): 11-36.

[58]Gilberto C G.Linkages between vulnerability,resilience,

and adaptive capacity.Global Environmental Change, 2006,16(2):293-303.

[59]Susan L C,Lindsey B,Melissa B,et al.A place-based

model for understanding community resilience to natural disasters.Global Environmental Change,2008,18(5): 598-606.

[60]Chatterjee M.Slum dwellers response to flooding events

in the megacities of India.Mitigation and Adaptation Strategies for Global Change,2010,15(7):337-353. [61]Rodrick W,Wallace D,Ahern J,et al.A failure of resil-

ience:Estimating response of New York City’s public health ecosystem to sudden disaster.Health&Place, 2007,13(4):545-550.

[62]Tanner T,Mitchell T,Polack E,et al.Urban Governance

for Adaptation:Assessing Climate Change Resilience in Ten Asian Cities.England:Institute of Development Studies at the University of Sussex,2009.

[63]Duxbury J,Dickinson S.Principles for sustainable gover-

nance of the coastal zone:In the context of coastal disas-ters.Ecological Economics,2007,63(5):319-330. [64]Wardekker J,Jong A,Knoop J,et al.Operationalizing a

resilience approach to adapting an urban delta to uncer-tain climate changes.Technological Forecasting&Social Change,2010,77:987-998.

[65]Saavedra C.Climate change and environmental planning.

Habitat International,2009,33(7):246-252.

1254

31卷10期蔡建明等:国外弹性城市研究述评

[66]Carpenter S R,Walker B H.Anderies M A,et al.From

metaphor to measurement:Resilience of what to what?

Ecosystems,2001,4:765-781.

[67]Adger W,Arnell N,Tompkins E.Successful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across scales.Global Environmental Change,2005,15:77-86.

[68]Sapountzaki K.Social resilience to environmental risks:

A mechanism of vulnerability transfer?Management of

Environmental Quality,2007,18(4):274-297.

[69]O’Brien K,Hayward B,Berkes F.Rethinking social con-

tracts:building resilience in a changing climate.Ecology and Society,2009,14(3):12-24.

[70]Boyd E,Osbahr H,Ericksen P.Resilience and‘climatiz-

ing’development:examples and policy implications.De-

velopment,2008,51(7):390-396.

[71]Economics of Climate Adaptation Working Group.Shap-

ing Climate Resilient Development:A Framework for De-cision-making,2009.2009-3-20[2012-5-20].http://ec.eu-ropa.eu/development/icenter/repository/ECA_Shap-

ing_Climate_Resilent_Development.pdf.

[72]Ayers J.International funding to support urban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Environment and Urbanization,2009, 21(3):225.

[73]Rappaport J.U.S.urban decline and growth,1950to

2000.Economic Review,2003(3):15-44.

[74]Hardoy J,Pandiella G.Urban poverty and vulnerability

to climate change in Latin America.Environment and Ur-banization,2009,21(3):203-224.

Review on the Resilient City Research Overseas

CAI Jianming1,GUO Hua1,2,WANG Degen3

(1.Institute of Geographic Sciences and Natural Resources Research,CAS,Beijing100101,China;

2.Graduate University of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Beijing100049,China;

3.Tourism Management Department,Suzhou University,Suzhou215123,China)

Abstract:How can a city survive and keep its vitality in facing to various disasters and crises altogether is an ur-gent issue to deal with nowadays.In this context,the concept of resilience is increasingly getting more and more attentions worldwide.This paper firstly summarizes the four major research areas in the current studies on resil-ience,i.e.ecological,engineering,economic and social resilience,as well as their respective connotations and representative scholars.Based on this summary,the paper secondly reviews on the resilient city studies overseas from the similar four areas and their research focuses.Thirdly,the paper points out the possible future research trends in resilient city studies,which include:(1)how to promote equity in pursuit of resilience;(2)how to pro-mote resilience through applying the technique innovations;(3)how to build a resilient city through the coopera-tion and integration of different disciplines.Given the wide disparity of development process and spatial out-come in China,a Chinese oriented resilient city study is badly needed.Maybe a more resilient consideration needs to be introduced in research on resilient city.

Key words:resilience;resilient city;research progress;overseas

本文引用格式:

蔡建明,郭华,汪德根.国外弹性城市研究述评.地理科学进展,2012,31(10):1245-1255.

1255

浅谈国内乡村旅游【文献综述】

毕业设计文献综述 旅游管理 浅谈国内乡村旅游 一、国外的研究现状 Richard Sharpley在2002年6月的《Tourism Management》中发表了《Rural tourism and the challenge of tourism diversification》一文。通过对诸多权威旅游研究的周刊,例如《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ourism Research》、《旅行研究》中刊登的相关文献的归纳总结,作者指出了国外乡村旅游研究的内容,根据其提供的资料,我认为可以集中表现在以下6个方面:一、乡村旅游供给。作为乡村旅游的供给方,乡村旅游的开发者、经营者、目的地居民和地方社区为乡村旅游发展提供了原始的驱动力;二、对乡村旅游者旅游动机及其特点进行剖析作为基础,再根据不同标准进行市场细分,旅游市场将更为合理、精确;三、居民对乡村旅游的理解和态度。旅游地居民是乡村旅游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之一。居民对旅游影响的态度和感知会给乡村旅游企业带来直接的影响;四、乡村旅游的经济影响、社会影响以及环境影响,但总体看来,集中于前两者;五、乡村旅游营销。目前,国外研究焦点主要集中在乡村旅游营销主体与营销策略、乡村旅游形象和品牌等方面;六、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在国外,人们认为乡村是独特的,因此对其格外关注与保护。实现可持续地开发,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是保持乡村性的需要。 Suzanne Wilson在《Factors for Success in Rural Tourism Development》一文中介绍了国外乡村旅游发展的背景,认为发达国家乡村旅游的迅速发展离不开一个世纪以来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作者将乡村旅游的理论研究从概念内涵、经济、产品、开发、市场营销等方面展开分析总结,认为国外关于乡村旅游,从概念到乡村发展原因,发展方向、模式等都已有了一套相对完整全面的研究体系。除了传统的分析推理等研究方法,访谈法、图表法、综合法等也成为重要的运用手段。国外研究人士注重细节研究,将实际应用情况与理论相结合,将乡村旅游的实践创新推到一个新的层面。 二、国内的研究现状 何景文在2004年第19卷第一期《旅游学刊》中发表的《国内乡村旅游研究:蓬勃发展而有待深入》一文中,提到了近年来中国乡村旅游发展取得的可喜成绩,也对其旅

环境审计研究

环境审计研究 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国家战略,核心是发展,要求在资源可持续利用和环境保护的前提下,实现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我国与世界上极大多数国家一样,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在坚持资源可持续利用和环境保护的工作中既有宝贵的经验,也有沉痛的教训。由于这些沉痛的教训,各国越来越重视对环境的保护,尤其是近10年来,世界上许多国家在环境保护和治理的工作中,重视审计独立监督、评价职能的参与,尤其是国家审计职能参与环境保护和治理的工作。许多国家已成功地制订了相关的环境审计的法律、法规和审计规范,建立了相应的环境审计部门,培养了许多专职环境审计人员,环境审计已成为当前许多国家共同关注并全力予以实施的一项崭新的工作。 1995年最高审计机关国际组织召开以环境审计为主题的第十五届大会,大会发表的《开罗宣言》明确指出:“鉴于有关保护和改善环境的问题和重要性,国际审计组织鼓励各最高审计机关在行使审计职责时,对环境问题进行考虑”。作为一个最高国际审计机关组织,它所倡导和鼓励的审计方向必然是世界各国审计机关关注的重要领域,必然对各国的审计工作起着有效的指导作用。 我国的环境审计才刚刚起步,涉及的领域还基本局限在对环保资金的审计评价上,而这与当今国际环境审计的发展状况相比是远远落后了;我国的环境法规还不够完善,环境审计的规范几乎是一片空白;开展环境审计赖以存在的人们的环境意识还比较薄弱。本课题的研究,旨在通过借鉴先进国家的经验,结合我国国情和实践经验,对我国的环境审计在理论和实践上作一些前瞻性的初步探索,借以推动我国环境审计的立法、制定环境审计的规范、丰富我国环境审计实践的各项工作的开展。 一、环境审计的定义、意义和目标 l.环境审计的定义。对环境审计的认识,由于认知的背景和角度不同而不同,到目前为止主要有三种观点。 (l)“环境管理责任论”对环境审计的定义。“环境管理责任论”的观点是把环境管理责

国内外自主学习研究现状综述

国内外自主学习研究现状综述

国内外自主学习研究现状综述 自主学习的思想源远流长。继古希腊的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之后,卢梭、第斯多惠、杜威等都是自主学习思想的倡导者。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自主学习成为教育心理学研究的重要课题。20世纪80年代末出版的《自主学习和学习:理论、研究和实践》一书中也系统总结了维果斯基学派、操作主义、现象学派、社会学派、意志理论、信息加工心理学等不同角度对自主学习做过的一些探讨。但是,由于研究者的理论立场和视角不同,对于什么是自主学习至今尚未形成统一的看法。目前,国外使用的与自主学习有关的术语也很多,如自我调节的学习(self—regulated learning)、自我管理的学习(self—managed learning)、主动学习(active—learning)、自律学习(autonous learning)、自我计划学习 (self—planned learning)、自我监控学习 (self—monitored learning)、自我定向学习(self—directed learning)、自我教育(self—education)、自我指导(self—instruction)等。在国外,自主学习思想一直受到心理学和教育学的共同关注。但是,20世纪中叶以后,由于信息加工理论心理学迅速发展,维果斯基的语言自我指导理论在西方得到了认可,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开始兴起,心理学领域的这些发展从不同角度推动了对自主学习的理论阐述或者实践研究。

我意识是获取和应用意志控制策略的前提,在意志过程中起关键作用。自主学习过程分为:内隐的自我控制过程,包括认知监控、情绪监控与动机监控三大类;外显的自我监控过程包括学习环境中的失误控制与任务控制。其中内隐的自我控制过程是自主学习的关键过程,而学习任务和情景的变化也会增强学生的一直控制。因此,可以通过训练学生的各种叛逆个意志控制策略来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 以弗拉维尔为代表的认知建构主义学派认为自主学习实际上是元认知监控的学习,是学习者根据自己的学习能力、学习任务的要求,积极主动地调整自己的学习策略和努力程度的过程,认知水平的提高,对增强自主学习能力极为关键。通过直接教学、采用同伴辅导和学习问题讨论、开展合作学习,以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美国密峙安大学的宾特里奇(Pintrich,2000)教授认为,自主学习是一种主动的建构性的学习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首先为自己确定学习目标,然后监视、调节、控制由目标和情境特征引导和约束的认知、动机和行为。自主学习活动在学生的个体、环境和总体的成就中起中介作用。 在众多西方学者对自主学习的界定中,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美国自主学习研究的著名专家、华盛顿城市大学的齐莫曼(B.J.Zimmenrman)教授。20世纪90年代齐莫曼在广泛吸收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建立了一套具有代表性的自主学习理论。齐莫曼认为,当前学生在元认知、动机、行为三个方面都是一个积极的参与者时,其学习就是自主的。具体来说,如果学生自己能够主动、灵活地应用元认知策略,能够自我激发学习动

国内有效教学的研究综述

国内有效教学的研究综述 随着新一轮教学改革的推进和深入,有效教学的内涵从原来注重知识传授的片面时效向“生命课堂”的全面时效观转变。如何提高教学时效,优化教学效果成了摆在教师与学生面前的迫切问题。本文着重从新课程新视野下如何进行有效教学做些探索和思考。 有效教学即符合教学规律,有效果有效益有效率的教学,自教学诞生以来,教育者就在追求有效教学,进行有效教学的探索。但作为一种鲜明的教学理念和自觉的教学实践,其历史并不长,国外要稍早些,但国内是近阶段的事。本文就把国内现在进行的有效教学研究做个粗浅的探讨。 有效教学的研究分为国外有效教学和国内有效教学两部分。国外有效教学着重从教的角度研究教师教学的有效性,从教师的 特征或品质开始研究,教师的这些特征或品质可以归纳为两个方面,一是教师的生理和心里特征或品质,如外表、魅力等,二是与教学工作相关的特征或品质,如体谅学生等。教师要成为有效教学的教师,必须培养有效教师的所具有的特征和品质。继而研究教师的教学行为,努力发现能促进学生学习并使他们学习进步和发展的教学行为,同时避免国外进行有效教学研究时所存在的问题①。总之,教学的有效性,决定作用在于教师,只要教师能进行有效教学,那么有效教学就算是进行了,我觉得有效教学应从师生两方面进行研究,因为教师的教学效果是通过学生的学习效果来体现的,从这方面说,

教学的有效性其实是学生学习的有效性。国内进行的有效教学,大致上还处于初级阶段,但对有效教学的研究,大部分还在讨论有效教学的特征、有效教学与低效教学的研究及有效教学与低效教学的课堂行为差异研究等等。我把国内的有效教学罗列了一下,大致讲了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师的自身教学素养首先,教师的自身教学素养指的是教师对教学内容的把握。教学内容要具有发展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教学内容要具有挑战性,要符合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理论。二是教学内容要具有开放性。我们说的开放性,一是指教学内容既要联系学生生活的世界,又要联系学生可能的生活世界,二是教学内容要联系社会生活与科技发展的现实,三是教学内容要尽可能的情境化②。 其次,教师的自身教学素养是指科学的组织、清晰的讲解。科学的组织指教学实施时保证了教学内容、活动、策略、秩序等的合理性科学性,尤其指教师对教学活动的有效安排。科学地组织教学可以使课堂教学秩序井然,合理分配教学讲授和辅导、学生思考和参与的时间,吸引学生注意力,减少课堂干扰,使教学按照教学计划设定的方向顺利进行③。黛安?蒙哥马利(Diane Montgomery)还倡导“策略的上课计划”,注重活动的转换。 Roshenshine&Furst(1971) 将清晰的讲解简单的定义成“教学 清楚和易于理解。”因此教学要做到清楚明了 再次,教师的自身教学素养指监控能力。监控能力分为教师的监控能力和学生监控能力。对教师的监控能力的研究,黛安? 蒙哥马利认为,课堂上“的问题学生”出现的“问题”,大多不是学生引起的,

中外近20年来乡村旅游研究的主题综述

中外近20年来乡村旅游研究的主题综述 : 1、引言 随着后现代社会的到来,人们越来越希望回归自然,返回原野,同时由于农村经济重组和农业危机严重减少了乡村地区的经济来源,乡村旅游作为旅游业和农业的最佳结合体,逐渐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1994年,《国际可持续旅游研究》发行专刊第一次尝试构建一系列的理论框架将 乡村旅游作为可持续旅游活动中的特殊旅游活动进行系统研究,被认为是学术界有关乡村旅游学术研究的开端。经过近20年的发展,有关乡村旅游的研究也呈现出 多样化的特点。为了更系统地把握乡村旅游的研究脉络,本文通过对1994年以后 出版的有关乡村旅游研究文献的研读,在对乡村旅游发展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从5个研究主题对乡村旅游的相关研究进行梳理,提出未来乡村旅游的研究方向,以期为后继针对乡村旅游的相关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2、乡村旅游发展现状 世界各地都在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欧洲被认为是世界乡村旅游发展最早和最成功的区域。欧盟专门针对欧洲乡村旅游的发展制定了欧盟第五框架协议,该协议提出了欧洲综合乡村旅游管理方针,并在资金、政策、教育培训等多方面给予乡村旅游发展大力的支持。新西兰、爱尔兰等国家制定法规和政策把乡村旅游作为避免农村人口盲目向城市流动的重要手段;乡村旅游的宣传和促销是葡萄牙旅游管理部门的主要工作;西班牙通过170多个乡村旅游协会之间信息、技术、培训、管理的沟通与合作,推动乡村旅游的发展。美洲的乡村旅游发展极不平衡,美国和加拿大重视乡村旅游的宣传和教育,在各个主要乡村社区向旅游者提供乡村自助游的宣传手册;墨西哥由于可进入性差,同时受一些在墨西哥旅行危险的宣传影响,乡村旅游发展比较缓慢;阿根廷政府推出的“南美土著部落”、“马背上的阿根廷”等乡土气息浓厚的乡村旅游项目,吸引了广大的国内外游客。南非国家白皮书中明确将发展乡村旅游作为南非经济发展的主要方式,南非的很多自然资源独特或文化底蕴深厚的乡村社区均通过开展野生动植物的观赏和博彩业等乡村旅游活动来提高社区生活水平。亚洲乡村旅游发展各具特色,中国国家旅游局坚持推进中国乡村旅游的发展,乡村旅游示范点遍布中国内地31个省区市,覆盖了农、林、牧、副、渔各种业态;日本各地观光农场结合生产独辟蹊径,用富有诗情画意的田园风光和特色的服务设

大学生社交焦虑与自我监控_自我表露的关系研究

1.引言 当今社会中,大学生作为由“学校人”向“社会人”过渡的特殊群体,他们的社会交往能力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容易出现各种社会交往心理不适或心理障碍,影响他们的社交活动,也影响着其社会性和自我意识的发展[1]。 Reynolds在研究中指出:心理咨询中的大学生心理问题80%以上与人际关系有关,大学生人际关系的困扰是其心理障碍与心理疾病最重要的起因,帮助大学生处理好人际关系,己成为高校学生工作的重要内容[2]。 从我国现有的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类的研究文献当中,关于大学生社交焦虑的研究当中大多表明当今大学生的社交焦虑状况令人堪忧。彭纯子2000-2001年间在湖南省高校的调查表明,约有16.26%的大学生体会到比较严重的社交焦虑[3]。王晓刚、张甜等在2005年对重庆地区的大学生进行调查后也发现他们的社交焦虑的水平略高于正常水平[4]。由此可见,不论是国外还是国内,社交焦虑都是大学生中比较常见的心理疾病之一,作为高校和谐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其重要性不容轻视。 但就作者的文献检索来说,发现国内外对社交焦虑和自我监控、自我表露之间的关系研究几乎为零。以前的研究发现,自我监控会影响到一个的自我表露状况,同时自我监控作为一个人的人格特质,它的健全与否直接关系到一个人的心理健康程度,而社交焦虑则反映了一个人的心理健康程度。据此,笔者尝试将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一个初步的探索。为将来做大学生心理健康辅导工作、提高其心理素质提供理论依据及现实的指导。 2.研究对象与方法 2.1研究对象 本研究的调查对象为曲阜师范大学的1-2年级大学生,采用分层整体取样的方法抽取710名 大学生社交焦虑与自我监控、自我表露的关系研究 陈振帮 摘要:本文意在探讨大学生社交焦虑与自我监控、自我表露之间的关系,以图能够对当今我国大学生的社交焦虑提出一个新的指导途径。结果表明:大学生的社交焦虑在地区变量上存在比较明显的差异,其它的人口学变量之间的差异不显著;同时社交焦虑和自我监控、自我表露存在着非常显著的相关关系,同时他们之间的回归效应也比较明显;自我表露起到部分中介的效应。 关键词:大学生社交焦虑自我监控自我表露 作者简介:陈振帮,河北省衡水市人,曲阜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心理健康教育。 148

国内外智慧政府研究现状与发展情况综述

国内外智慧政府研究现状与发展情况综述 标准化管理处编码[BBX968T-XBB8968-NNJ668-MM9N]

国内外智慧政府研究现状与发展情况综述 行政管理秦高文 【摘要】随着信息的高速化发展以及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电子政务日益成熟并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智慧政府。本文通过对近年来对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进行内容分析,研究梳理了国内外智慧政府建设发展的情况,结合智慧政府主要的研究视角和研究内容开展文献综述,希望得以了解国内外智慧政府研究的整体进展情况。总结归纳了智慧政府研究取得的进展和成绩,并对未来智慧政府研究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电子政务;智慧政府;智慧城市;政府信息化;公共服务 一、引言 现代政府事务日益复杂,传统政府的智能水平已经难以应付这种新的形势,伴随着新兴信息技术的高速化发展,政府信息化建设也在紧跟时代的步伐,在历经传统政府、数字政府、电子政务、移动政务等多个阶段后,“智慧政府”的概念便应运而生。 “智慧政府”是电子政务发展的高级阶段,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重要手段。政府的四大职能是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智慧政府”就是要实现上述职能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精细化。 与传统电子政务相比,“智慧政府”具有移动性、社会性、虚拟性、个性化等特征。「1」这些新特征是信息技术进步和电子政务应用创新两者融合演化发展到更高级实践阶段的必然结果。「2」智慧政府的概念正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提出的,这一概念具有明显

的实践先于理论的特点,它的建设尚处于探索阶段,世界各国政府机构都是在探索中先行先试。 二、智慧政府在国内外的探索实践 2011年11月,美国加利福尼亚州为提高政府服务的绩效及服务能力,提出智慧政府建设框架(Smart Government Framework)。「3」2012年6月,韩国政府公共行政与安全部顺应时代发展构建了智慧政府实施计划(Smart Government Implementation Plan),使得韩国始终居于联合国电子政务指数排名中的领先位置。「4」2013年6月,迪拜专门成立智慧政府部门(Dubai Smart Government Department),负责指导和监督迪拜电子政务的转型与实施,迪拜智慧政府项目通过各部门共同努力取得了重要成就,是该地区为企业和社区生活提供政府在线服务的开创性举措,标志着迪拜开始进入智慧政府时代。「5」2014年3月,新加坡资讯通信发展管理局推出“资讯媒体总体规划2025”(Infocomm Media Masterplan 2025),该规划的重要目标是将新加坡政府建设成为智慧政府,使新加坡成为全球领先的ICM技术使用者和倡导者,通过有效的安全措施保护个人的隐私和交易,促使企业提高生产率和收入,帮助政府利用数据更好地分析城市问题,从而制定更适当的政策。「6」 国内在政策方面,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办公室、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主管部门发布了《国务院关于促进信息消费扩大内需的若干意见》《“宽带中国”战略及实施方案》《信息化发展规划》《关于印发促进智慧城市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的通知》《关于加快实施信息惠民工程有关工作的通知》等文件,要求电子政务向智慧化和服务化转变。在建设实践方面,中国已经有超过两百个城市提出智慧城市的建设发展计划,而智慧政府则是智慧城市建设的首要任务。「7」北京、上海、南

人性研究学术观点综述

[收稿日期]2003-12-02 [作者简介]王志义(1956-),男,内蒙古包头市人,内蒙古师范大学马列教研部副教授,南开大学哲学系博士生。 2004年3月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M ar.,2004 第33卷 第2期 Journal of Inner M ongolia Normal University (Philosophy &Social Science) Vol.33 No.2 人性研究学术观点综述 王志义 (内蒙古师范大学马列教研部,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22) [摘 要] 中国古代人性论可归结为性善论、 性恶论、性无善恶论、性亦善亦恶论四种观点。外国人性论可归结为人性平等论与人性利益论、人性神性论与人性禁欲论、人性利益论与人性需要论、人性理性存在论与人性自然属性论、马克思主义人性论五种观点。笔者还介绍了王海明先生新人性善恶论。 [关键词] 古代人性论;西方人性论;马克思主义人性论;新人性论 [中图分类号]B82-0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 -7623(2004)02-0038-03 人性是哲学中的重要范畴,也是伦理学即道德哲学中的基本概念。人性概念很复杂,几千年来一直众说纷纭,在中、外哲学史上形成很多理论观点。 一、中国古代人性论 人性善恶是中国哲学的重大问题,自古以来人们争论不休,可归结为四种观点:性善论、性恶论、性无善恶论、性亦善亦恶论。 1.性善论。中国古代一种主张人性本善的理论。战国时孟子首先提出。他认为,人性即/人所以异于禽兽0的本质属性,具体指/恻隐0、/羞恶0、/辞让0、/是非0等四种道德心理,它们是仁、义、礼、智四德的根始,/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0。肯定/四德0之善是/四端0之心的扩充和发展。后儒的人性论,虽各具形式,但大多肯定人性中具有为善的心理根据,并赋予/无不善0的价值规定,以为人性之根本。孟子都以为只有使人与动物区别开来的人之所以为人者才是人性。这就将人性与人性的一部分(亦即人的特性、人性的高级部分)等同起来,因而是片面的、错误的。 2.性恶论。中国古代一种主张人性本恶的理论。战国荀子首先提出。荀子认为,论性必先明/性 伪之分0:/不可学,不可事而在人者,谓之性;可学而能,可事而成之在人者,谓之伪0(5荀子#性恶6)。/目好色,耳好声,口好味,心好利,骨体肤理好愉佚0等不待事而后生的感性欲望就是/人之所生而有0的自然本性。礼义道德则是后天的人为。强调:如/从人之性,顺人之情,必出于争夺,合于犯分乱理而归于暴,故必将有师法之化,礼义之道(导),然后出于辞让,合于文理,而归于治。用此观之,然则人之性恶明矣,其善者伪也0(同上)。认为孟子视人性为善,/是不及知人之性,而不察乎人之性伪之分者也0(同上)。否定善的先验论,而赋予人的自然属性以恶的价值评价,或以自然属性为后天行为恶的根源。据此论证了礼义的起源和礼法兼治的必要性和合理性。同时又为/化性起伪0的道德教育和道德修养提供了理论依据。汉以后,由于正统儒家一般都尊德性而贬情欲,/性恶论0的影响不及/性善论0大。 孟子是性善论的代表,荀子是性恶论的代表。二者看似相反,实则错误相同。这可以从两方面看。一方面,人性本来是多元的:既固有同情心而能利他,又固有自爱心而必利己。可是,孟荀对于人性的界定却都同样是片面的:孟子以为人性仅仅是同情利他;荀子则以为人性仅仅是自爱利己。另一方面,道德之真正目的、道德终极标准本来是增进社会和 # 38#

近十年国外知识可视化研究发展述评_刘超

在知识经济时代,“有效教育不能再集中于曾经需要记忆的、构成稳固知识库的信息块的传播。教育必须帮助学生学会如何高效学习,这样他们就 能应对不断变化的信息、技术、工作与社会环境”, [1] 实现高效学习的手段之一即“帮助学生发展必要的 认知(智力)工具和学习策略”,[2] 对所学知识建模, 因为“获得的知识,如果没有完满的结构把它关联在一起,那是一种多半会被遗忘的知识。一串不连 贯的论据在记忆中仅有短促得可怜的寿命。”[3]知识 可视化作为认知工具中的重要表征,在教育领域中有机运用,所能发挥的作用恰如一剂催化剂,“能帮助教师采用学生易于理解和接受的教与学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使教与学在学生‘想学’、‘愿 学’、‘乐学’的心理基础上展开”,[4]在学生“学懂”、 “学会”、学活”的能力层次中升华,从而促进有效教与学。 笔者以Knowledge Visualization 为主题关键词,以“2004~2011”为起止日期,从CALIS 外文期刊网数据库中共检索至相关文献共135302篇,经过筛选获得部分有一定代表性的文献,并通过对这些核 心文献的仔细研读后发现:国外对于“知识可视化”无论是理论研究、实践研究抑或评价研究都凸显出相当的深广度,尤其是理论研究,更是涌现出一批蕴含较高参考价值、引领学术潮流的文献。此外,以上诸多研究方向皆保持不断创新、臻于完善的发展态势。具体主要研究成果大致归纳如下。 一、知识可视化的前世及今生 “知识可视化”虽是2004年才正式兴起的新兴研究领域,但“可视化”的相关研究却由来已久。早在由布洛斯·麦卡米克(Bloss McCamic )于1987年2月所发表的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报告《科学计算中的可视化》(Visualization in Scientific Computing ),可视化(Visualization )一词即作为专业术语正式出现,由此拉开国外“可视化研究”的序幕。直到2004年7月,M.J.埃普拉(M.J.Eppler )和R.A.伯卡德(R.A.Burkhard )共同编写的工作文档《知识可视化———通向一个新的学科及其应用领域》(Knowledge Visual -ization -Towards a New Discipline and its Fields of Application )[5] 发布,则标志着知识可视化正式成为 〔摘要〕知识可视化是在科学计算可视化、数据可视化、信息可视化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兴研究领域, 它应用视觉表征手段促进群体知识的传播和创新,在日益强调有效教与学的今天,已逐步受到越来越多的教育技术学家及一线教学实践者的关注。本文以近十年国外部分核心文献为研究基础,对知识可视化相关研究成果加以扼要述评,以期引起国内研究者的关注。 〔关键词〕知识可视化国外研究综述 近十年国外知识可视化研究发展述评 笪 刘超 文

国内乡村旅游研究综述

国内乡村旅游研究综述 乡村旅游起源于19世纪中期的欧洲,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及其带来的负面影响,加上市场经济营造的激烈竞争的氛围,导致城市居民向往宁静的田园生活和美好的乡间环境,乡村旅游应运而生。20世纪80年代,西班牙开始发展现代意义上的乡村旅游。随后,乡村旅游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农村地区迅速发展,并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走上了规范化发展的轨道。 中国的乡村旅游相对于发达国家来说起步较晚,但发展势头良好,在经历了20世纪80年代的自我发展和20世纪90年代的倡导发展,乡村旅游已经成为了21世纪旅游发展的主要趋势之一。迄今为止,学者们对它进行了研究,并创造了大量的研究成果,但相关研究还有待深入。现将近年来国内关于乡村旅游研究的文章综述如下。 一、乡村旅游的概念与兴起研究 (一)乡村旅游的概念研究 关于乡村旅游的概念,不论是国内还是国外的学者,都作了很多种界定。迄今为止,还没有一个被社会各界普遍认可的说法。不同的专家学者所关心的领域和重点不同,因而对于什么是乡村旅游,其观点和看法各有侧重。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有: Bramwell&LaneB (1994)认为乡村旅游不仅是基与农业的旅游活动,而是一个多层面的旅游活动,它除了包括基于农业的假日旅游外,还包括特殊兴趣的自然旅游、生态旅游,在假日步行、登山和骑马等活动,探险、运动和健康旅游,打猎和钓鱼,教育型的旅游,文化与传统旅游以及一些区域的民俗旅游活动。[1]何景明,李立华(2002)给出了狭义的乡村旅游的概念:在乡村地区,以具有乡村性的自然和人文客体为吸引物的旅游活动。[2] 杜江 (1999)认为:乡村旅游是以乡野农村的风光和活动为吸引物,以都市居民为目标市场,以满足旅游者娱乐求知和回归自然等方面需求为目的的一种旅游方式。[3] 王兵 (1999)认为:乡村旅游是以农业文化景观、农业生态环境、农事活动及传统的民俗为资源,融观赏、考察、学习、参与、娱乐、购物、度假为一体的旅游活动。[4] 肖佑兴 (2001)认为:乡村旅游是以乡村空间环境为依托,以乡村独特的生产形态、民俗风情、生活形式、乡村风光、乡村居所和乡村文化等为对象,利用城乡差异来规划设计和组合产品,即观光、游览、娱乐、休闲、度假和购物为一体的旅游形式。[5] 通过对现有一些乡村旅游概念的比较和分析,乡村性应该是界定乡村旅游的最重要因素。因此,狭义的乡村旅游是指在乡村地区,以具有乡村性的自然和人文客体为旅游吸引物的旅游活动。如果对这个乡村旅游概念中“乡村性”这个特性缺乏足够的认识,就可能导致乡村旅游概念的模糊。 (二)乡村旅游发展动因研究 任何旅游活动产生的动力都来自于需求市场和旅游动机两个方面,乡村旅游的兴起也同样如此。

对自我表露的部分研究

对自我表露的部分研究 当人们把有关自己的秘密信息展示给另一个人时,他们就在进行自我表露。表露者要考虑信息的隐秘程度。另外,把谁作为表露对象也要经过慎重选择。许多人本主义心理学者认为,自我表露是个体体验到成长和快乐的重要环节。例如,罗杰斯提出,在一个值得信任的关系背景中把自己公开地表露给另一个人,是逐渐理解自我的重要一步。 然而,自我表露与心理健康间的因果关系是双向的。一个人之所以能够自由地向别人表露自己的信息,是因为他本身是心理健康的人,而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也得益于对朋友、爱人的自我表露。 当然,这对于大多数人而言是很难做到的。我们通常会尽力避免让别人发现我们身上的许多不被人喜欢的人格特点或者坏习惯。我们害怕自己陷入难堪境地或失去自己喜欢或崇拜的人的尊重。但是罗杰斯认为,所有这些欺瞒的结果是,我们更担心,更害怕别人发现真正的自己。更为重要的一点,人只有通过自我表露才能逐渐地真正认识自己。通过把感情转变为文字,我们会更加认识这些情感,仅仅在头脑中思索这些情感是达不到这种认识的。如果我们没有关注到自我的所有方面,我们就无法成长并成为充分自我实现的人。 自我表露在心理治疗中起着重要作用。许多人本主义心理学家认为,当来访者能够毫不隐瞒地投入与咨询师的思想和情感的交流时,来访者会受益更多。来访者自由地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他们就会更接近真实的自己。 当前,许多不同取向的咨询师都认同自我表露在心理治疗中的重要作用。但是,治疗关系不是单向的。罗杰斯认为,治疗师恰当的自我表露对治疗是很有益的。这种表露可以营造信任的气氛,从而鼓励来访者更多地自我表露。许多研究者发现治疗师的自我表露与来访者的进步呈正相关。但是,有的心理学者担心治疗师谈论自己的私人信息会对治疗进程有负面影响。治疗师自我表露到什么程度才适宜仍然是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 1、表露的相互性 根据这一社交规则,人们在初次结识时的交谈中,所表露信息的隐秘程度大致在同一水平。只有你逐渐地把隐秘信息告诉我,我才会把我的告诉你。一些研究表明,那些年仅8岁的儿童似乎已理解并遵循着表露的相互性原则,

智慧城市国内外现状研究

智慧城市国内外现状研究 国外现状 国外智慧城市最早可追溯到1992年新加坡首次提出“智慧岛”计划,随着信息技术不断快速地发展,社会水平不断进步,很多国家和地区开始进行智慧城市建设。21世纪初期,美国、英国、德国、荷兰、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国均开展了智慧城市的实践,全球掀起了智慧城市建设的热潮,其中,欧洲和亚洲是智慧城市建设开展较为积极的地区。

国内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化发展迅速,据国家统计局统计,我国的城镇化率从2005年的42.99%上升至2015年的56.1%。据预测,到2030年中国城镇化率将达到65%左右,这意味着每年还将有1000多万人口进入城市。我国在城镇化过程中积累了一系列“城市病”,城市发展与人口、环境、资源的矛盾不断突出。如何解决城市发展的突出矛盾,实现有限资源的合理分配,并不断深化城市功能以提高利用效率成为城市管理者面临的重大难题,而城市信息化建设无疑是提升城市管理效率的重要方式。智慧城市是城市信息化的高级阶段,是信息化与城镇化结合的最佳模式,将充分发挥产业辐射作用,带动整个经济的转型。 我国智慧城市建设经历了两个阶段的发展:萌芽期和推进期。2010年是我国智慧城市建设的重要节点,在此之前我国智慧城市建设处于萌芽阶段。继2010年宁波市在政府的全面推动下实施智慧城市建设以来,其他城市纷纷效仿,智慧城市在我国的建设风生水起,不少城市提出了具体的建设目标和行动方案,甚至有些地区把智慧城市建设列入了“十二五”规划,如北京、上海、广州、天津、深圳、武汉、株洲、佛山等。截止2016年初,全国已经有597个智慧城市相关试点。 2016年,我国将智慧城市和数字社会技术等八大技术作为未来一段时间内发展的主要方向。“十三五”期间,26部委将共推100各个“新型智慧城市”试点。 根据《2015年智慧城市发展水平评估报告》显示,我国智慧城市整体发展水平处于领先地位的有:无锡、上海、北京、杭州、宁波、深圳、珠海、佛山、厦门、广州等。我国智慧城市发展水平参差不齐,城市整体智慧化程度较低,建设能力及落地性有待进一步提升。其中智慧城市的建设也表现出区域差异,华南地区与华东地区发展良好,而东北、西北、西南等相对偏远区域,发展较为落后。智慧城市在各省份、各领域的发展也不尽相同。 中投顾问的《2016-2020年中国智慧城市深度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中研究表明,如今,我国智慧城市建设已全面展开,推进速度较快的已进入建设阶段,其它城市也开始进行规划与设计等。建设智慧城市是一个渐进式的过程,有的城市可能需要2-3年时间,而有的城市可能则需要10年甚至更久,但在建设智慧城市的过程中既可以全面推进,也可以重点突破。当前,我国正在通过“两

本课题国内外及区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一)、本课题国内外及区内外研究现状述评、选题意义和研究价值 (二)1.课题的研究现状评述 “兴趣”是个古老而又年轻的话题,古今中外许多的教育家、心理学家都对其做过许多的研究。从心理学角度讲,学习兴趣是学习动机的主要心理成分,它是推动学生探求知识并带有情绪体验色彩的意向,随着这种情绪体验的深化,就会进一步产生学习需要,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心理学研究表明:一个人做他感兴趣的事,可以发挥智力潜能的80%以上;而做不感兴趣的事情,则只能发挥智力潜能的20%左右。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也是他对自己获得巨大成功的经验总结。达尔文小时候是一个平庸的孩子,但他对大自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以极大的热情去野外学习和搜集标本,以至后来成为著名的生物学家。杨振宇博士在总结科学家成功之道时说:“成功的秘诀在于兴趣。”可见兴趣是学习的动力。因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注意力高度集中,观察力敏锐,思维活跃,想象丰富,增强自信心,取得理想的成绩。 (三)2、课题研究的意义 (四)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是学生学好数学的前提。教育家夸美纽斯说过:“教学是一种教起来使人感到愉快的艺术。”所以教学中的情境教学能够使学生被一种愉快和谐的特殊气氛所陶冶、感染、激励,从而激发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对数学知识真挚而深厚的情感。这样往往会让学生喜欢上这门学科,从而更加努力、乐意地去学习它。早在春秋时期,伟大的教育家孔子就强调过兴趣的重要性。他说:“知之不如好知,好知不如乐知。”所以由古至今,无论学习什么,都要激发起学生的兴趣,才能达到学进学好学透的目的。正因为如此,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想方设法激发学习兴趣,优化课堂结构,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自觉性和主动性。 3、课题的研究价值 学生知识的获得,技能的掌握,智力的发展,都离不开老师对他们进行的学习兴趣的培养。随着数学课程改革的深入,我们更重视学生个性和学习兴趣的培养,鼓励学生进行自主探索、引导学生自觉地应用数学知识,去观察分析或解决生产中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终身学习数学的愿望和能力,增强他们走入社会的竞争能力。 (二) 、本课题研究的目标、研究内容、主要观点和创新之处 1、课题的研究目标 现代教育的核心地位是学生,学生应该在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学会探索、发现、批判和创新。所以充分的培养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发挥其最大的潜力,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态度,提升他们将来走上工作岗位的能力。因此,学习国内外有关的先进教学方法,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寻求高效的数学教学模式,在数学教学中强化思维训练,充分发挥学生的智慧。提高我校的数学教学质量,使我校教学质量走出低谷这一困境。 2、课题研究的内容 (1)、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调查 采用座谈等形式分别调查各年级,各班同学学习数学的兴趣,对调查数据进行初步分析;分析归纳兴趣不足的各类原因。 (2)、激发并维持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研究 在调查的基础上,针对兴趣不足的各类原因分别进行研究。每个小组成员对其中的一个或几个原因采用各种研究方法开展重点研究。

心理学论文综述

大学生人际关系与宿舍关系的相关研究论文的综述1?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现状调查的相关研究。 1.1目前国内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现状的研究结果并不完全一致。 姚利民(2000),陈红梅(2008)[80]对大学生人际关系持乐观态度,认为大学生人际关系状况尚属良好。而唐为民(2001),冯宗 侠(2004),朱孔香、吕锋、路宝凤(2003)等人的研究则认为大学生存在着较为严重的交往障碍。 刘欣(2006),陈青萍(2002),毛小玲等(2005)研究表明:大学生对宿舍的满意度上存在显著的年级差异,随年级增高宿舍人际关系趋于稳定。马莉萍(200的研究结果表明:四年级学生的人际关系满意度比二年级高。 许传新(2005)、卢宁的(2005)、牟晓洁等(2009)研究表明,来自城市的大学生人际关系要好于来自农村的学生。高亚席(2006)研究表明,独生子女的大 学生宿舍人际关系要好于非独生子女。其中许传新(2005)的研究还表明,自评经 济状况处于中等的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质量最高,其次是自评经济状况处于中上等的大学生,而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质量最低的学生其自评经济状况处于下 等。但是,肖建伟(2005)、许莉娅(2007)、秦红霞段素梅(2009)的研 究则表明:不同性别、不同年级、不同来源地、是否独生女、家庭年收入在宿舍 人际关系上没有表现出明显的差异。 除了存在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现状不一致的研究之外,唐红艳的结果表明,相对于男生而言,女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更容易表现出具有人际冲突难以调和性、反复性和突发性等特点的问题。岳庆利等(2004)的研究也显示,男生对宿 舍交往的满意度最高;而女生对宿舍交往与学习的满意度最高。杨荣(加05) 的研究表明:在男生宿舍中,不良行为或卫生习惯会影响宿舍人际关系;在女生 宿舍中,“相互间沟通障碍和情绪态度”、“认识差异”等因素会影响宿舍人际关系。许传新(2005)的研究中表明,大学生宿舍人际交往频率在一年级时最高,逐年递减,在三年级时降到最低点,而四年级时又有所回升。四个年级的大学生对室友、与室友关系的评价也呈现相应的变化。而毛小玲等(2005)的研究虽然 也表明三年级学生的宿舍人际关系最差,但其结果却显示二年级大学生的宿舍人际关系最好。 [601经素(2006)研究显示,男女大学生人际冲突感总体得分不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但是在公有资源争夺和作息习惯差异这两个项目上存在显著

大数据的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发展动态分析报告

大数据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分析大数据的概念 产生的背景与意义 上世纪60年代到80年代早期,企业在大型机上部署财务、银行等关键应用系统,存储介质包括磁盘、磁带、光盘等。尽管当时人们称其为大数据,但以今日的数据量来看,这些数据无疑是非常有限的。随着PC的出现和应用增多,企业内部出现了很多以公文档为主要形式的数据,包括Word、Excel文档,以及后来出现的图片、图像、影像和音频等。此时企业内部生产数据的已不仅是企业的财务人员,还包括大量的办公人员,这极大地促进了数据量的增长。互联网的兴起则促成了数据量的第三次大规模增长,在互联网的时代,几乎全民都在制造数据。而与此同时,数据的形式也极其丰富,既有社交网络、多媒体等应用所主动产生的数据,也有搜索引擎、网页浏览等被动行为过程中被记录、搜集的数据。时至今日,随着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应用的进一步丰富,数据已呈指数级的增长,企业所处理的数据已经达到PB级,而全球每年所产生的数据量更是到了惊人的ZB级。在数据的这种爆炸式增长的背景下,“大数据”的概念逐渐在科技界、学术界、产业界引起热议。在大数据时代,我们分析的数据因为“大”,摆脱了传统对随机采样的依赖,而是面对全体数据;因为所有信息都是“数”,可以不再纠结具体数据的精确度,而是坦然面对信息的混杂;信息之“大”之“杂”,让我们分析的“据”也由传统的因果关系变为相关关系。 大数据热潮的掀起让中国期待“弯道超越”的机会,创造中国IT企业从在红海领域苦苦挣扎转向在蓝海领域奋起直追的战略机遇。传统IT行业对于底层设备、基础技术的要求非常高,企业在起点落后的情况下始终疲于追赶。每当企业在耗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取得技术突破时,IT革命早已将核心设备或元件推进至下一阶段。这种一步落后、处处受制于人的状态在大数据时代有望得到改变。大数据对于硬件基础设施的要求相对较低,不会受困于基础设备核心元件的相对落后。与在传统数据库操作层面的技术差距相比,大数据分析应用的中外技术差距要小得多。而且,美国等传统IT强国的大数据战略也都处于摸着石头过河的试错阶段。中国市场的规模之大也为这一产业发展提供了大空间、大平台。大数据对于中国企业不仅仅是信息技术的更新,更是企业发展战略的变革。随着对大数据的获取、处理、管理等各个角度研究的开展,企业逐渐认识数据已经逐渐演变成“数据资产”。任何硬件、软件及服务都会随着技术发展和需求变化逐渐被淘汰,只有数据才具有长期可用性,值得积累。数据是企业的核心资产,可以是也应该是独立于软硬件系统及应用需求而存在的。大数据是信息技术演化的最新产物,确立了数据这一信息技术元素的独立地位。正因为数据不再是软硬件及应用的附属产物,才有了今天爆炸式的数据增长,从而奠定了大数据的基础。

国内外自主学习研究现状综述

国内外自主学习研究现状综述 自主学习的思想源远流长。继古希腊的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之后,卢梭、第斯多惠、杜威等都是自主学习思想的倡导者。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自主学习成为教育心理学研究的重要课题。20世纪80年代末出版的《自主学习和学习:理论、研究和实践》一书中也系统总结了维果斯基学派、操作主义、现象学派、社会学派、意志理论、信息加工心理学等不同角度对自主学习做过的一些探讨。但是,由于研究者的理论立场和视角不同,对于什么是自主学习至今尚未形成统一的看法。目前,国外使用的与自主学习有关的术语也很多,如自我调节的学习(self—regulated learning)、自我管理的学习(self—managed learning)、主动学习(active—learning)、自律学习(autonous learning)、自我计划学习 (self—planned learning)、自我监控学习 (self—monitored learning)、自我定向学习(self—directed learning)、自我教育(self—education)、自我指导(self—instruction)等。在国外,自主学习思想一直受到心理学和教育学的共同关注。但是,20世纪中叶以后,由于信息加工理论心理学迅速发展,维果斯基的语言自我指导理论在西方得到了认可,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开始兴起,心理学领域的这些发展从不同角度推动了对自主学习的理论阐述或者实践研究。

以斯金那纳为代表的操作主义理论认为自主学习本质上是一种操作性行为,它是基于外部强化或自我强化而做出的一种应答性反应。自主学习能力的形成,本质上是个体的学习调控反应与邻近的强化物建立联系。它包含四个子过程:自我监控、自我指导、自我评价和自我强化。以及由此开发出了自我记录技术、自我指导技术、自我强化技术。该理论最强调外部环境对自主学习的制约作用。 以班杜拉为代表的社会认知学派从个人、行为和环境交互作用的角度来理解学生的自主学习问题。认为学生的自主学习行为主要由个人内部的本能、需要、驱力、特质等决定,不主要由外在的环境因素来决定,而是受到这两者的交互作用——主体社会认知的影响制约,这种影响并决定行为的社会认知有两种:即结果期望和自我效能感。结果期望是指人关于自己的某一行为会导致他所期望的某种主观推测或判断。自我效能感是指人关于自己是否有能力胜任某一行为的主观判断或推测,它将影响行为的结果因素转化为先行因素,对行为发作用。从理论分析,任何学生的学习行为实际上受学生的结果期望和自我效能感的双重制 约和调节。这一理论十分重视学生的社会交往和社会认知在其自主学习发展中的作用。它认为,学生与教师、父母、其他学生的积极交往和反馈会极大地促进自主学习的发展。此理论把自主学习分成自我观察、自我判断、自我反应三个子过程,强调自我效能和榜样示范在自主学习中的作用。 自由意志理论认为自主学习实际上也是一种意志控制过程,意志成分控制着人的学习行为,使学习者克服困难、坚持学习。高度的自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