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环境学概论作业

环境学概论作业

环境学概论作业
环境学概论作业

《“万物土中生”与土壤三大功能》读后感

本文用一句中国古话——“万物土中生”,形象地点出了土壤的重要性与价值所在。介绍了土壤的三大功能——生产功能、生态功能和社会功能。

生产功能:对于土壤的生产功能,本文主要写了土壤为动植物提供立地支撑和土壤是动植物的营养库两点。

土壤为生物提供了立地之基。首先,土壤为植物扎根立足提供条件,使植物能立足自然界;其次,土壤是众多生物的栖息地。在介绍这点时同时也说明了土壤为生物提供立地之基,但是如果人类不合理利用的话,会造成土壤退化。而且以相关数据为依据,以事实说话,我认为这是本文的一个亮点。

生态功能:在生态功能方面,本文首先是说明土壤的生态功能即固碳减排净化空气,降解污染物有毒物质。然后再具体分三个方面展开,即土壤的固碳减排(“碳源”“碳汇”)、自净化能力、自培肥能力。这也是本文的一个亮点,一目了然介绍了土壤的生态功能清晰而明确。

社会功能:在社会功能方面,本文主要写了两点:(1)土壤是人类的生存之本,是农业最基本的生产资料,也是人类生活的承载空间。(2)土壤是宝贵的文化遗产。

但本文也有很多不足之处。

首先,应该介绍什么是土壤功能,土壤功能是由土壤自身的物质循环、能量流动、生物演替和信息传递特征决定的,是土壤的固有属性。人们利用土壤的各种功能,不仅获取所需衣食,建造庇护之所,同时也依靠土壤消纳各种废物,维持着生态系统的平衡。

比如,在介绍土壤的生产功能时,可以用通俗易懂的方式——土壤的生产功能主要为人类提供必需的粮食和其他农产品, 根据所生产产品的差异,仍可以将生产功能进一步细化为: 提供粮食的耕地、提供果蔬的菜地和园地以及提供肉类副产品的鱼塘。对于土壤的生产功能这一一级功能,还可以分为粮食生产、蔬菜生产、果品生产、鱼类生产、生物栖息等二级功能进行详细的解说同时以具体的生产地为例。

土壤生态功能是把土壤——植被——环境统一在一个系统内来考虑的,它的内容可以从研究某土壤生态系统的有机物合成量(或能力)来探寻其绝对生产力,也可以从比较不同土壤生态系统间功能的强弱或优劣来了解其相对生产力。

社会功能是土壤属性的综合体现,土壤构成要素的多元性和耕地利用的多宜性决定了土壤是一个自然——经济——社会复合系统从而具有自然、经济、社会等多重属性。本文中土壤的社会功能第一点可以界定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提供就业(我国推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社区土地均分,使每个农村人口拥有一份“超小化”承包地这种“超小化”承包地既是农民的基本生产资料,同时也是农民的就业岗位。由于我国农村人口众多,城市和工业吸纳农村劳动力的能力有限,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形势严峻,在今后一段时期内我国仍需要靠耕地来提供就业岗位减小社会就业压力.)、社会保障的功能(耕地社会保障功能是指农民在没有充足的财富积累、足够的非农就业机会、非农收入和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时,必须依靠耕地收获物提供基本生活资料以耕地收入维持最低生活水平和抵御社会风险)。

其次,本文对土壤功能的话没有明确的划分依据,只是简单笼统地说“土壤的三大功能”。土壤功能的分类应该有一个明确的分类依据:

如(1)Niemann(1977)致力于景观分区(水体、森林、森林和农场的边缘地带)和分区方法的研究,使用等级体系的概念区分了景观要素的功能他把功能的类型划分为:生产功能;气象学功能;水文学功能;有关区域覆盖和基础结构功能;有关道德卫生美学和心理学功能。

(2)1992年在美国召开的土壤质量会议,认为土壤的主要功能包括三个方面:一是

生产力,即土壤提高植物和生物生产力的能力;二是环境质量,即土壤降低环境污染物和病菌损害,调节新鲜空气和水质量的能力;三是动物健康,即土壤质量影响动植物和人类健康的能力。

(3)英国第一部土壤行动计划(The First Soil Action Plan forEngland),将土壤主要功能分为六个,即生产功能(进行粮食和木材生产);土壤对水和空气的环境交互功能(蓄水和净化养份和碳的循环污染物中和);生物多样性保留功能(土壤有机物栖息地,丘陵荒地林地和其他栖息地);发展平台(建筑物和道路的稳固地基);提供原料(包括一些复合体,这里指泥炭生产);文化遗产保护(作为人类遗迹和其他形式的文化遗产的覆盖层)功能。

(4)我国学者做过两个方向的分类,其一,根据表征土壤质量或者功用优劣,将土壤功能划分为五个方面:土壤保持、接收和释放水分到植物溪流和底土层中的功能;土壤保持接收和释放养分和其它化合物的功能;土壤促进和维持植物生长的功能;土壤维持适宜土壤生物生存的功能,土壤对耕作管理措施的反馈和抵抗退化的功能。其二,根据着眼于探讨土壤多种功能强弱和转换关系,为开展土壤功能转换的研究,依据土地变化/覆盖的状况,将土壤功能区分为生产功能、生态功能和承载功能。如下表:

(5)欧洲委员会2 002 年对土壤功能进行了十当的修订,即最终定为即生产功能、承载功能、生态功能、原材料、栖息地和基因库功能。如下表:

(6)从商品和服务的角度看,土壤具有人类生活需要的环境、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功能。基于土壤的以上功能,参考国内外已有的土壤功能分类研究,对土壤功能进行探索性的划分,即土壤的生产功能、缓冲与过滤功能、栖息地与基因库功能、承载功能、原材料功能、历史档案记录功能。

第三,土壤功能的评价指标应是介绍时不可缺少的部分,(通俗的说就是土壤功能的影响因素)但是本文没有涉及。

如土壤生产功能的评价指标:土壤质地、pH值、有机质、全氮、速效磷、速效钾、阳离子代换量等。

其中,土壤质地是土壤中各粒级土粒的配合比例,或各粒级土粒占土壤重量的百分比组合。它不仅决定土壤耕性的好坏,而且直接影响土壤结构、水分的渗透性和持水性、排水、通气状况、保肥能力、耕作及扎根难易,从而通过水、肥、气、热等方面影响土壤肥力。

pH 值是土壤酸碱性的反映,对土壤微生物的活性、对矿物质和有机质分解起重要作用,因而影响土壤养分元素的释放、固定和迁移等。有机质是微生物能量和植物矿物养分的重要来源,不仅可提高土壤保水、保肥和缓冲性、改善土壤结构,而且可促进土壤养分有效化,对水、肥、气、热的协调及其供应起支配作用。

全氮、速效磷、速效钾都是支配农作物产量的重要因素,也是反映土壤生产功能的重要因素。大部分的有机态氮经微生物分解转化为无机态氮供作物利用;速效磷经微生物分解转化为无机磷酸盐为作物吸收利用;速效钾在作物的生长发育过程中能够提高光合作用的强度,促进碳水化合物的代谢和合成,有利于蛋白质的形成,提高植物的抗逆性。

CEC 是土壤保肥、供肥能力大小的主要指标,也是衡量土壤吸收和释放养分能力的标志土壤作为一种支撑并维护生活的自然资源,是人类生存与发展不可脱离的物质基础。

土壤生态功能的评价指标有:土壤的渗透系数、容重、孔隙度、剖面构型、有机质含量、pH值、Eh、电导率、阳离子代换量、粘土矿物类型、碳酸物含量、微生物含量、酶活性和地下水埋深、土壤的环境容量等。

有机质对重金属、农药等各种有机、无机污染物的行为都有显著的影响,土壤中的腐殖物质含有多种功能基,对重金属离子有较强络合和富集能力,对农药等有机污染物在土壤中的生物降解、迁移和蒸发等过程有重要的影响。

pH值对土壤的许多化学反应和化学过程有很大影响,对土壤中的氧化还原、沉淀溶解、吸附、解吸和配合反应起支配作用。

剖面构型中粘粒含量的多少对土壤的缓冲性有重要影响。有关研究表明,在土壤主要化学性质相近的情况下,重壤土、中壤土和轻壤土缓冲性依次减弱。

容重影响着土壤的持水能力、通气状况和水分的移动,从而影响土壤对养分元素的缓冲性。

土壤的环境容量指的是在维持土壤的正常结构和功能,并保证农产品的生物学产量和质量的前提下,土壤所能容纳污染物的最大负荷量,土壤环境容量越大,表示土壤对污染物的缓冲能力越大,也可表示土壤自净作用的大小,本文采用土壤的可容纳环境容量这个概念,是指除去土壤污染物的现状值,剩余的尚可容纳的污染物总量。

阳离子代换量是土壤缓冲与过滤功能的重要指标,它所吸附和交换的阳离子的容量,能够直接反映土壤的缓冲与过滤能力。

第四、应该对土壤功能的现状加以描述,对存在的一些问题应提出相应的建议和措施。

对于这一点本文中有涉及,但过于简单,相应的数据支撑不足,如果有更多的例证或者数据作为依据,文章将更具有说服力。

参考文献:[1] 孙志英.城市化对郑州市土壤功能演变的影响.2007.1

[2] 余大富.贡嘎山土壤生态功能浅析.1983.2

[3] 王娜.基于灰色模糊评价法的耕地社会功能评价——以重庆市为例.2012.10

[4] 王秀丽.区域土壤主要功能评价研究.2008.6

[5] 王秀丽.区域土壤主要功能评价研究——以郑州市为例.2011.6

[6] 吴克宁.土壤功能及其分类与评价研究进展.2011.8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